关于黄河民间故事传说(共9篇)
1.关于黄河民间故事传说 篇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关于中国古代传说故事 篇二
1924年腊月二十三日中午,辽西北镇警署探长欧阳接到米行伙计钱三的报案,说福运桥下出了命案。
福运桥位于盘山城西15里处的一条小河上。这天中午,钱三去乡下收账回来,路过福运桥时,肚子突然疼了起来,便跑到桥下解手。钱三刚蹲下身子,就发现桥墩下躺着一个人。他走过去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个人双眼圆睁,浑身僵硬,身下有一大摊血,已经死去多时。钱三慌忙跑到警局报案。
听完钱三的陈述,欧阳带上几个警察火速赶到案发现场。被害人身材微胖,身穿一身蓝布衣裤,四十岁左右,皮肤微黑,左手的小指已被剁去,脑后被利器击碎。法医检验后说,死者被害时间在凌晨四五点左右,是被斧头之类的利器猛击后脑勺致死。欧阳俯下身来仔细察看,发现死者小指残损的皮色有一圈白印,心想一定是凶手见财起意,剁断死者的小指,取下指环、戒指一类的东西。欧阳又在桥墩的四周巡视了一番,见找不到蛛丝马迹,于是将被害者的尸体运到警局的停尸棚,然后贴出认领尸体的告示。
一连三天,都无人认尸。到了第四天下午,来了一老一少婆媳两人。婆婆身体微驼,头发花白,年过六旬;媳妇二十八九岁年纪,名叫杨柳,生得体态婀娜,面若桃花。欧阳将婆媳俩领到停尸棚,婆婆一看到死者,当场就昏了过去。杨柳慌忙连掐带捏,婆婆才苏醒过来。婆婆醒后,说死者正是她的儿子裴老三,然后恶狠狠地望了杨柳一眼,就扑在了儿子身上。这一切都被欧阳看在眼里,于是欧阳决定将婆媳俩隔离问讯。
欧阳一进审讯室,婆婆就跪了下来,说杀害他儿子的凶手一定是杨柳的野男人。她说裴老三十年前丧妻,杨柳是他第二任妻子。为了贴补家用,裴老三经常到外地做买卖,前几天刚从外地回来过年。案发的前一天晚上,裴老三还告诉她,他赚了200块袁大头,因怕天黑遭歹徒抢劫,他将钱藏在了城外桥墩下的小洞里,等天亮后再将钱取回来。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裴老三就离开了家,却再也没回来。当时她和杨柳以为裴老三去城外的舅舅家串门去了,就没在意。后来他舅舅来了,说裴老三根本就没有去他家。她这才感到不对劲,这时邻居跑来说警察局门外贴着认尸告示,体貌特征很像裴老三,她这才慌了,跑来认尸。欧阳问杨柳的相好是谁,她说是杨柳在娘家时的表哥李全,说杨柳在做姑娘时就和李全暗地里相好了,只因为李全家贫,杨柳的父母才没有将女儿嫁给他。还说裴老三回家那天晚上,李全也来了,第二天早上,李全和裴老三一起走的。她还说自打裴老三外出后,李全经常来家里,没想到李全这么狠,竟然将儿子的手指也剁了去。她说着从左手的小指上撸下一枚金戒指,说裴老三手上的那枚金戒指和她的这枚一模一样。欧阳接过戒指看了看,这枚戒指由两条互相盘绕的金龙环成,首尾衔接处嵌着一颗八棱碧水翡翠,一眼便知是件稀世珍宝。
接着,欧阳又讯问杨柳,案发的前天晚上李全是否居住在裴家。杨柳红着脸点了点头,但说李全绝对不是杀害裴老三的凶手。案发的前天晚上,李全住在西厢房,裴老三跟她说的话李全根本不知道。欧阳见从杨柳嘴里问不出什么破绽,只好让婆媳俩先回去。
晚上,欧阳将李全传来。李全说自打裴老三外出后,他时常帮表妹做些体力活,但他和表妹是清白的。那天凌晨,他的确是和裴老三一块儿出的城,但他俩在城门口就分手了,城西卖豆腐的可以作证。欧阳又传讯卖豆腐的,卖豆腐的说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他还发现了一个可疑之人。那人在裴老三和李全之前就急匆匆出了城,看样子好像有什么要紧事。欧阳忙问那个人长什么样,卖豆腐的说那人个子瘦高,左腿微跛,长什么模样没有看清。至此,欧阳决定先从那枚戒指入手。按惯例,凶手拿到戒指后会急于销赃,于是欧阳决定暂将李全收监,然后到城中各个当铺查访。
欧阳揣着那枚戒指几乎跑遍了所有当铺、金市、银号、柜坊,可都说没见过。正在欧阳坐在一家药铺门前失望时,突然发现药铺隔壁有一家不引人注目的当铺。欧阳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走了进去,将戒指放在柜台上问:“掌柜可曾见过这枚戒指?”掌柜拿起戒指仔细看了一会儿,说前天晚上收了一只这样的戒指,并吩咐伙计将那枚戒指拿了出来。欧阳一看,两只戒指果然一模一样。接着,欧阳亮出自己的身份,问那人有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掌柜说那人瘦高,左腿微跛,至于长什么模样,他没有注意。
线索虽然中断了,不过,欧阳肯定凶手就是卖豆腐的和当铺掌柜所说的那个人。接着,欧阳将全城的左跛子召集到警局。欧阳在他们面前巡视了一圈,突然问其中一个左跛子是否到过城西外河沟。那人脸色突然就变了,可他却坚持说根本就不知道那条河在哪儿,更别说去过了。欧阳从他口袋里掏出几颗草籽,问他口袋里的草籽是从哪儿带来的。这个人说草籽很可能是他最近到城南的普贤寺的后坡时带来的。欧阳微微一笑说,这种草名叫观音草。那人慌了神,马上改口说三个月前,他曾去过城西外的河沟里割草。欧阳笑道:“这种草开花晚,最早也得在10月中旬,所以,你不可能在9月拾到这种草的种子。”
3.关于蓝莓的传说故事 篇三
我国关于蓝莓的传说,长白山天池中的龙女“蓝莓”为了百姓安宁,与妖怪同归于尽,之后长白山周围长出了紫黑色的果实。龙王因思念女儿,日日以泪洗面,变得视力模糊,身患眼疾,龙女托梦说“如果您思念我,就每天吃几颗紫黑色的果子。龙王自此一思念龙女就吃几颗,数日后眼睛也复原了,由此紫黑色的果子被命为蓝莓。山脚下的人们也会到山上采摘蓝莓吃,称它为眼睛的保护神,可以保护视力预防眼疾,缓解疲劳。
美国关于蓝莓的传说:早起乘船到北美洲的美国人因长期缺少新鲜的水果蔬菜而患上了可怕的“败血症”,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给他们食用一种因果实底部有星星状的蒂而美其名曰“星星果”的蓝色浆果,终于治好了他们的病。美国人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拯救生命的果实,于是叫它蓝莓(blueberry)。
英国版本的蓝莓传说: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在执行任务前,都会配合服食某种食物,传说它能增强飞行员的眼部功能,增强夜晚的感光力,更好的完成任务,这就是蓝莓。 由此可见,蓝莓的神奇功效是由古至今就已经流传千古了。
4.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篇四
篇一: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版本一: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版本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世间出现了一个叫夕的怪兽。夕平时躺在洞穴里睡大觉,一到阴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找吃的,到处行凶作恶。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顶用。年年岁岁,牲口被夕吃没了,人也逐渐稀少了。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腊月二十三这天,请灶王爷去天上求玉帝派神仙到人间来除夕。玉帝听说后把除夕的事交给了神农办理,神农派最小的儿子年拿着红绫和竹筒,就在腊月的最后一天跟着灶王爷来到人间。太阳落山后,正当夕又要行凶作恶时,年用红绫和竹筒打败了夕。村里的人们把想要逃走的夕紧紧围住,拿着红绫、竹竿、赶牛鞭一齐向夕打来,当火红的太阳升起时,夕被年和人们除掉了。从此,人们为了庆祝腊月最后一天晚上除掉夕得胜利,就把这一夜叫年除夕,把正月初一叫做年。家家挂红绫、爆竹筒、甩响鞭,到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贴对联和放鞭炮。
篇二: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汉族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汉族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5.关于元宵节的民间传说故事简短 篇五
元宵节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饮食文化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元宵节民间传说故事
1、元宵节与灯火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畜,人们为了自卫,就组织起来与之战斗。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闻讯后大怒,立即传旨,令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欲将凡恫人畜财产通通烧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无辜百姓受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向人们通风报信。消息传开,所有的人都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一个老人终于有了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误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众人听说后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十五这天晚上,天帝从天上往下一看,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天帝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侥幸保住了生命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消灾,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产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以示纪念和庆祝。
2、元宵节与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矮小,足智多谋,风趣滑稽,心地善良。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娥彩女都对他非常敬爱。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欲向御井扑去,他急忙上前拦救。原来这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自从被选进宫后,每逢年末岁首,她总思念亲人,心如刀割。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得又惦起了在家艰辛度日的父母、小妹。心想:既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先安慰劝解一番,且答应设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联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的苦水,便下决心想出了一条妙计。这天,他来到西北山上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一番,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结果,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人们非常惊慌,纷纷求问解脱之法,东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天晚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个骑粉色驴子的红衣姑娘,。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方可得救。”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等到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候。傍晚时分,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驴子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的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下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老百姓赶紧将此事禀报汉武帝。汉武帝接过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武帝看罢大惊,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十五日晚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圆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再传渝京都所有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将京都四门洞开,使城外庶民百姓也能进城观灯。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亦应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杂在百姓中,方会沾他们的光,免去灾难。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圆做得好,把元宵的名字写上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他心软下来。”汉武帝听闻便传旨按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百姓得知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服,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焰火满天,煞是好看。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热闹了一夜,京都长安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样全城挂灯放焰火。相传为习,年年如故。因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现在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3、元宵节与东方朔
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足智多谋,风趣滑稽,常在汉武帝面前献计逗乐,深受汉武帝喜爱。东方朔心底善良,经常为触犯武帝的宫女说情。
腊月的一天,东方朔见一宫娥泪流满面向御井扑去,他慌忙拦救。这宫女叫元宵,家中有父母姊妹。每逢节日,她思念亲人,不得见面,心如刀搅,竟想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救了元宵,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来到元宵家里安排了一番,然后回到长安街头卖起卦来。不少人求卦,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他们纷纷求问解脱办法。东方朔神秘地说:“正月十三会过来一个骑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火神君,众父老可求之。”
正月十三日果然来了一个红衣姑娘。那姑娘说:“我是领旨火烧长安的,玉帝还要在南天门上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偈语是:长安在劫,火烧帝调,十六天大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看罢大惊,忙向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圆。十五晚上,可让做汤圆最好的元宵做些汤圆,万岁焚香上供,敬奉火神君,会使其心软下来的。再令臣民在庭院屋门都卦上红灯,全街放焰火鞭炮,可能骗过南天门上观看的玉帝。”
十五日晚上,元宵的妹妹也领着父母来长安观灯,看见了出宫上街玩灯的元宵,一家人团聚了。
闹了一夜灯火,京都长安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日,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改叫元宵,把正月十五日叫做元宵节了。
元宵节晚上,有些地方的龙灯、狮舞、花灯全都涌现出来。城市主要街道灯火通明,各条街都要准备花筒烧火龙,场面壮观,十分热闹。耍龙灯的人从正月十三日就开始到农村、居民家、机关拜年。到居民家,俗名钻格子,愿意让龙进屋者就将门打开,并赏给喜钱;不愿者,龙来后就将门关上。十五晚上进入高潮,喜庆到深夜,燃放鞭炮,吃最后一顿年饭,名为送年,整个春节就算是过完了。
返回目录<<<
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 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返回目录<<<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称“汤圆”“圆子”“水圆”“汤丸”“浮圆子”“乳糖圆子”,生意人美其名为“元宝”,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与自然天象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说起汤圆,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掌故。话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手下逢迎者引《巴陵县志》说“圆、元语同,又有完了义”,说“元宵”谐音“袁消”,乃诅咒之词。袁听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汤圆。但这个传说一直未见文字依据。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在艺术创作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耍龙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猜灯谜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
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云:“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藏头隐语”,即是谜语。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称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欢迎。
我国民间所产生的灯谜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人们有时用“像老虎一样难以射猎”来形容谜语难猜,因而“灯谜”又称为“灯虎”,其中用文句作谜面的叫“文虎”,用诗句作谜面的叫“诗虎”,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灯谜文化至今风韵不绝,特别是到了元宵节,不少地方于街道闹市悬挂灯谜让人猜射,使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如今,民间猜谜已不限于元宵,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猜谜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
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返回目录<<<
元宵节的饮食文化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以解馋。
返回目录<<<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11、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12、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13、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14、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6.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六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宠、仁宠。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毛之虫:有毛的动物)。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二、麒麟传说故事
传说,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脉)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黄帝祖神应龙,是应龙血脉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次说一是麒麟与麒麟后人可以治病消灾,二说可以踏云而行。“
“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与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在其《集解》和《正义》中又注:“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巨野是也。”《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折其左足,载以归。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氏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据考证“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71岁,从此不再著书。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传说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死,他认为是个不祥之兆,立即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由于孔子感麟而忧,再加他唯一的爱子孔鲤的早逝,使他难过极了,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了。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人们为纪念“西狩获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筑了麒麟台,又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
该建筑地处巨野城东七公里——今麒麟镇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为县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此台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这里原有唐代石碑数座,由于年湮日久,已遭毁坏。明嘉靖十四年,济宁州通判张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于曹济公路旁,碑上刻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西狩获麟”闻名全国,一些州、县、乡、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巨野以东的嘉祥县,巨野城东的获麟保(乡)、获麟集等,都以此命名。麒麟降世,无人识晓,却被“怪而杀之”。孔子痛惜不已,联想到自己一生怀才不遇,触景生悲,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自此绝笔,不再著书。麒麟冢也正因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一方名胜,历代文人骚客临其境觅圣迹,或讴歌,或慨叹,发思古之幽情,咏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学者韦表微曾作“麟台碑铭”:李白、辛弃疾以及明朝王穉登、孙宜等著名诗人均为麒麟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唐武德四年,据西狩获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张九叙作斗书“麒麟冢”三字,刻石立于台前。天启年间,县令方时化在此修建庙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胜迹更加名震四方。
由于古代都把龙凤龟麟当成神灵,西狩获麟,也就成了文人笔下的重要内容。晋征南大将军兼史学家杜预撰写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书云:“麟者,仁宠也,圣王之嘉瑞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获麟解》(注释)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游必泽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由于麒麟为四灵之一,一些史书故事如《麟经》、《麒麟书》、《金壁故事》、宋程俱的《麟台故事》、清李玉的《麒麟阁》等,均以麒麟为书名或内容。再如古代帝王的年号或者古建筑、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为祥瑞的代号,汉高祖刘邦称未央宫为记麒麟殿,汉宣帝必称为麒麟阁。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获麟意,于巨野置麟州。唐高宗称年号为麟德,武后则天必中书省为麟台。唐德宗大历四年,在麒麟台立麟台碑。后金皇统七年,取麒麟祥瑞意,在巨野县山口镇(今嘉祥县大山头一带)增设嘉祥县。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麟为祥瑞,在巨野县治北建麟凤亭;元文宗至顺二年,巨野县主簿樊逊,重修麟凤亭。明代,巨野知县方时化,在麒麟台建瑞麟寺。瑞麟寺建造宏伟,规模壮观,据当地传说,当时整个寺院占地百余亩,有僧侣百余人,佃户数十家。寺院附近有铺店、石碾、菜园、盐畦、车坊等,显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瑞麟寺南面,有一小河,名曰八里河,此河东西流向,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鱼可数。河南岸有一渡口,即《巨野县志》上所说的“获麟古渡”。每值阳春,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来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可惜由于明崇祯末年的战乱,整个寺院都变成了虚墟,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这座荒草萋迷的土台子了。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年方21岁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参加抗金起义军,途笃巨野麟台,即兴作五言律诗一首:
终始春秋笔,经名旧记麟。荒台曾建鲁,野草未烧秦。
郁郁山川秀,葱葱景钯新。韦编续继否?书带已成茵。
明朝诗人孙宜,游“获麟古渡”时,作五言律诗一首,其诗曰:
古渡寒烟积,沙明照落悬。 春秋悲凤日,天地泣麟年。
鲁变时交阻,周衰辙竟旋。 至今皆绝笔,真意更谁传。
现代作家张晓风也以获麒为主要事件写了一篇文章。
三、麒麟记载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说文解字》:“仁兽也。麕身牛尾,一角。张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无角。”[3]
何法《征祥记》:“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宠,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泽),又:“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形者罕矣。
《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清史稿》记载过很多牛产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7.关于过年的故事:“年”的传说 篇七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过年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呢?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常年居住子海底。可每到除夕这一天它就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性命。所以每到除夕,人们就会躲进深山里,来躲避“年”兽的伤害。
又是一年除夕,有一位乞讨老人来到村子里。一位老奶奶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赶紧去山里避难。谁知,老人却说:“没有关系,您让我在这里住一晚,我保证把年兽赶走。”老奶奶不相信老人的话,独自一人去了山里避难。晚上,“年”兽来了,它看见老奶奶家灯火通明就不敢上前。突然,房间里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兽吓得落荒而逃。原来,“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声。
从此以后,每到过年,人们就会贴春联、放鞭炮......这就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年。
8.关于极光的神话和民间传说 篇八
在因纽特人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大海和陆地的尽头,有个巨大无比的深渊,在深渊的上面有条极其危险的羊肠小道通往天堂。天堂是地球上空的一个由坚实的材料筑成的半圆球形的穹顶,上面有个洞,钻过去鬼魂即可升入真正的天堂。在这条小道上,有不少自杀者或死于暴力的冤魂,还有拦路抢劫的死鬼。住在那里的鬼魂常点亮火把为新来者照明道路,这火把就是极光。由此可以看到天上举行盛宴,并把海象的头颅当足球在玩的景象。有时,与极光同时出现噼噼啪啪的杂音或哨声,那是灵魂企图与地球上的人交谈的说话声,这些都是低低的沙哑嗓音。年轻人和孩子们对着极光翩翩起舞。天上的灵魂叫做“天人”或“天上的居民”。
在美洲印第安人中也有关于极光的有趣传说:启明星部落的酋长沙陀有个独生子与众不同,他从不跟别人一起玩,白天常拿着弓与箭远走他处。酋长一直纳闷,究竟他的儿子去哪儿了呢?有一天,他尾随儿子向前走去,突然一种奇妙的感觉充满了老酋长的全身,好像他自己的意识一下子都消失了,他急忙闭上眼,当他再挣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到了一个既无太阳,又无月亮和星星的国度里,但是这儿却十分明亮。他看到了许多人,说的是一种他不懂的奇怪语言,这些人在进行一种奇异的球赛,那球会发出多种色彩的光。参赛的人,头上都有一盏灯,呈现出彩虹般的瑰丽光带。跋涉好多天后,老酋长遇到了一个老乡,这个人说他也曾去过这个奇怪的国家,还认识酋长的儿子,答应充当向导。酋长见到儿子时,他儿子正与其他一些人赛球,令他诧异不止的是,他儿子头上的那盏灯比在场的任何人的都要亮。球赛一结束,北极光国的首领将酋长向众人作了介绍,并向他致以深深的敬意。然后,传呼来了两只罕见的大鸟,把这两个下界的凡人从北极光国,沿着神灵之路──银河,驮回了家。老酋长似乎又恢复了意识。实际上,也还有一些人去过北极光国,可是一回来就记不得他们自己经历的新奇旅行了,而酋长的儿子却记得清清楚楚,所以经常去旅行。
在北欧的一些国家里,关于北极光的神话和传说更为丰富。当北极光将其多折的火把洒向天空时,人们往往惊奇得不知说什么好,当极光像五彩绸缎般地当空起伏摆动时,人们只好当作这是神仙在跳舞,或是看成部落间的争战。认为北极光是跳舞的看法在古挪威人中极其普遍。直到本世纪初,挪威西海岸的居民还把北极光视为老太太边跳舞边挥动戴白手套的手。在芬兰也普遍将老妇人与极光联系起来,在一个提到北极光的民谚中说道:“北方的女人又在空中翱翔起来了。”也有说“老太太又在放火了”。苏格兰人认为北极光是“欢快的舞者”,传说这些舞者是超人,正在为取悦一个漂亮的太太而在空中竞赛或争战。北美印第安人中也有人把北极光看作“欢快的舞者”,不过认为都是些神仙在火花中跳舞。在格陵兰和哈德逊湾区域内的因纽特人则认为北极光是个死人的王国,相信闪烁不定的北极光是死者想要跟他亲属联系的信号,所以他们对北极光表示出很深的敬意,很忌讳用北极光来开玩笑。格陵兰人相信,口哨声能加速北极光的运动,一旦听到或察觉出共鸣之音,就说明与死去的朋友间已建立起联系。福克斯印第安人认为,向北极光发出哨声,相当于用魔法召来鬼魂和神灵,当这些神灵降临时,他们的说话声,如同光脚走在硬地板上会噼啪作响。这些神灵飞跑而来时,身体向前倾,两臂往后伸,双眼不停地左右张望,从空中落地时发出雷声,然后默默地站在召唤者的身旁,等待着发号施令。有个加拿大的印第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当他还在孩提之时,人们很尊敬北极光,把它看作灵魂的使者。人们还说,有的人可以召来北极光,北极光则听从他们的指挥。在外面散步时,来回搓动你的双手并吹响口哨,北极光即会应声而至,并轻歌曼舞地取悦于人。他还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试过这种办法,还真管用。西伯利亚的印第安部落相信极光是个天神,并以此命名,这个神和生育有关,帮助妇女度过分娩关。
北美印第安人认为,北极光的出现与居住在最北面冰上的印第安小人国部落出来作为期数天的旅行有关。据说这些小印第安人非常强壮有力,能赤手空拳捕捉大鲸鱼,当他们生火烧制他们的猎物时,火光反映到空中,成了北极光。西伯利亚的北冰洋沿岸,长期以来一直能见到北极光,所以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在这些地方传播。尤卡吉斯人有这样的故事解释极光:古时候,尤卡吉斯人住在雅奈河边,他们膜拜一条鳞片为银色的鱼,银鳞鱼一年一度地从海上来到河口,人们做丰盛的供品给鱼吃。有一次正碰上大荒年,尤卡吉斯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祭鱼,当鱼来到岸边时,见到空无一人,于是大怒,将它的尾巴狠命地拍打了一下,溅起的水花飞向空中,从此北边的天顶上便出现了闪光。从那时候起,当空中一出现火焰和闪光(即极光)时,就预示着坏天气要出现了。
在茅利斯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他们的祖先在二三十代以前,南往波利尼西亚岛,去寻找遥远的南方大陆,并准备定居在那里。因而,茅利斯人认为,这些南极光是他们远行的祖先的后裔点燃的大火在空中的反照,这些古代航行者的子孙想以这种火光作为信号,通知在波利尼西亚的远亲,希望尽快地把他们从寒冷中援救出来。
任何民族或部落,都以其熟悉的事件去理解北极光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这是合乎常情的事。例如,有的地方的渔民,每天要打鱼,他们认为,北极光是鱼皇提供的火炬,帮助渔民在深夜捕鱼。挪威和瑞典普遍认为,北极光是大群的鲱鱼在海洋中迁移游动的反映,因为这些鱼群浮游在水面上,向空中的云层发出闪光,所以人在地面上能见到。在芬兰西南部,则把北极光与大的海洋生物联系起来,认为北极光是大鲸鱼在海里掀起的波光浪影反射到天空中造成的。在丹麦的民间故事中,有一种最为浪漫的说法,说北极光是一群天鹅造成的。这群天鹅飞到极远的北方。被冰困住了,每当它们为争得自由而扇动翅膀的时候,会反映到空中,在丹麦就看到了这种北极光。北美印第安人也有将极光称作“老人”的,他们形象地认为,极光流是老人长长的白发,极光闪耀便是老人火一样的眼睛,而极光的眩光则是老人披在肩上的一顶长斗篷。在芬兰,古代的人们以一种动物给极光命名,称为“狐狸之火”,意思说北极光是一只狐狸造成的,它具有闪光的毛皮,正迅速地越过拉普兰山岭。极为有趣的是一幅拉普兰地方画,是描述在北极光下猎狐的最古老的画,画于1767年。从画里可以看到,极光提供了足够的照明亮度,使猎人能看清狐狸。1700年后的一位北极探险者曾报道过,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将明亮的极光看成是天上出现的鹿群。这种想法可能来自两个事实,一是明亮的极光往往出现在极光活动最快的时候,而鹿则以运动敏捷著称,另一个是当人们抚摸鹿体时,在黑暗中油光锃亮的鹿毛如火光一样发亮。不少地方的人在很早以前都认为北极光是某种火。在北欧的许多国家里,古时的人们都把北极光看成是北极地方的活动火山爆发,这种火是由非凡的上帝亲自点燃的,以此来暖和并照亮这个又冷又黑的地方。连某些古代的著名科学家都认为,北极光是由北极附近的火山活动引起的。,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9.关于文昌的民间传说 篇九
传说一:据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
传说二:相传很久以前,在文昌县境内,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当儿子长到十八岁时,终于娶到了善良孝顺的儿媳妇,而且不久儿媳妇还怀了身孕。老母亲高兴地整天合不拢嘴。
【关于黄河民间故事传说】推荐阅读:
关于黄河的励志诗句11-28
教案 关于 黄河大合唱12-14
关于黄河的初一作文600字09-15
关于黄河颂教学设计方案5则范文07-21
邹平黄河河务局制定关于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的实施方案06-22
黄河颂原文07-12
黄河精神07-22
黄河调查08-23
黄河母亲09-12
黄河教学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