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精选9篇)
1.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18日15:23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浓缩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了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
——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提出首先在华北试办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等。1955年人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新的政策环境下,一场合作金融发展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达88368个,存款20.6亿元,社员股金3.1亿元。
——从1958年大跃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农村信用社的跌宕波折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年代,信用合作事业受到“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先后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又交由贫下中农管理,最后来交由国家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迭,使得刚刚步入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走上了“官”办道路。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行社脱钩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4年,国务院转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决定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农村信用社向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从1996年行社脱钩到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前,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农村信用社进入了自我管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行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同时,全国还试点组建了京、沪、渝、津、宁5家省级联社,创建了浙、川、闽、黑、陕5个省级协会,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了全方位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推进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在浙、鲁等八省市改革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扩大至除藏、琼以外的29个省;2007年海南省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产权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的综合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彻底摆脱了发展缓慢,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甲子的光荣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六十载的积蓄迸发出崭新的希望。农信人将铭记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2.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二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总体方向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 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 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 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 如刘子兰 (2003) 所讲, 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 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 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 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 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 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 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 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 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 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 (2001) 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 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 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 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 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则,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 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 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 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 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 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 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 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0) .
[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 2006 (4) .
[3]、王枝茂, 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 2006 (12) .
[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9 (S1) .
[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 2001 (5) .
[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3.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 篇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汾阳市
一、引言
金融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混业经营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利润空间缩小,使得各大银行纷纷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带动下,国内商业银行意识到了风险小、收益稳定、业务扩张性强的中间業务的发展前景,纷纷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但现今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晚的农信社,中间业务还存在人员少、品种少、投入低、收益低、应对效率慢等诸多问题。何广文(2003)认为,金融自由化的深入,金融管制的放松,社会金融服务需求的扩大等等这些都要求银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胡林华(2011)以及张涛(2014)认为具有地理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并未得到重视与认同,且由于农信社本身的一些劣势,导致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收入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相比,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对山西省汾阳市各村镇的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汾阳市各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发展汾阳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对策。
二、山西省农信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山西省汾阳市是一个拥有2个乡,9个镇,43.62万人,1543个企业的城市,市内有42家农村信用社,分布在各个乡镇及其下辖的5个街道,本文中的数据是通过对各农信社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并将汾阳市内的大型股份制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与农信社进行比较所得。
汾阳市的农村信用社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间业务的业务量、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品种得到开发和普及,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日益增多,服务功能日益扩大和完善。但是,在很多地方中间业务只是作为“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转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对汾阳市42家农信社中间业务的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起步晚,品种少,结构不合理。汾阳市很多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才开始推出简单的中间业务, 14家农信社在2000年才开办中间业务。大部分中间业务还是建立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其业务品种单一,范围较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很少,中间业务的发展处于低层次、功能不完善阶段。中间业务市场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其发展,缺乏行业性的统一规定,造成了一种盲目的恶性竞争形势。
收益低,人才少,观念跟不上。很多农信社管理混乱,农信社内73%的工作人员为专科毕业,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制定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也没有能力去开发一些有吸引力、独具特色的产品,眼光仍然停留在传统业务上,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农信社在与商业银行竞争中处于下风。
汾阳市经济发达程度不高,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投资理财的观念较缺乏,且各乡镇的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经济越不发达的乡镇,中间业务发展越是薄弱。汾阳市一些较为发达的城镇如贾家庄镇、冀村镇等,其信用社已经开办了代收水电、学费、移动通信费、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而欠发达的城镇比如峪道河镇,还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代收代付。整个汾阳的市场需求不大,消费群体较少,消费能力差,代客理财、代理证券等高附加值服务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三、汾阳市农信社中间业务竞争力
(一)与大型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将汾阳市农村信用社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晋商银行等各大银行的汾阳支行相比较可以得出,农村信用社在各大股份制银行未入驻汾阳前,在国有银行的夹击下暂时占有较小的的市场份额,2009年之后晋商银行的成立迅速将农信社的部分优势地位抢走,此时的农信社进行了改革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因此农信社的收入占比仍在上升。2014年,各大商业银行在汾阳设立支行,市场竞争加剧,农信社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农信社的代理类、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类业务所占收入比重较大但是种类较少,且交易类、承诺类、担保类业务目前还未开办,在品种的选择上比较少。
(二)与农商行中间业务比较
尧都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为尧都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间业务主要为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以及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经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等等,相比起农信社来说,种类要丰富得多,因此业务发展的也比较好,收入比农信社的更多。
四、结论与建议
汾阳市的农信社中间业务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且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农信社业务品种少、人员素质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农信社与各大股份制银行相比处于劣势。因此,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解决好内部人员对中间业务认识上的偏差,使其充分认识到发展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开发新品种时,金融产品的设计上要体现产品之间相互的替代性,增强各个产品的独特性;监管部门应出台中间业务监管原则,为我国银行业开展中间业务制定业务规范,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分类管理,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林华.农信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缺陷与策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1(5).
[2]张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拓展策略[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3]何广文.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路径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2).
[4]尹德军.如何弥补农信社中间业务“短板”[J].中国农村金融,2011(14).
[5]张秋敏,童沫晶.农信社发展中间业务的路径分析[J].中国农村金融,2012(6).
4.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建议 篇四
【提纲】
一、改市农信社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1、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2、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3、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益。
4、完善各项考核办法,增强优患意识和责任感
5、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6、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建议
05春金融专科057090002开小秀
【内容提要】今年是我国经济改革30周年,农村金融改革也走过了30年历程。在这30年中,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我国从2003年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至今已历时5年,基层农信联社这几年的改革进程及成效如何?笔者深入桐城市对农村信用社开展了调查研究。
【主题词】农村金融改革基层农信联社 股本金
【正文】
一、2003年以来的试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较大变化;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农信社经过2003年以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初步改变了以往资产质量低、金融风险大、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农村合作金融的命运出现了转机。该县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产权改革稳步推进,经营机制开始转换,资产质量持续提高,风险状况初步控制;资本充足率从-13.4%提升到14.76%;财务状况持续好转,2004年盈余26万元,2005年盈余151万元,2006年实现盈余340万元,2007年有望实现盈余500万元以上;总体上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一、改市农信社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股本金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股金总额中,自然人股占股金总额的76.96%,法人股占股金总额的23.04%;另一方面在存在大量富余资金的情况下,受农业弱质产业、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信用社仍然存在“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影响其经营成果继续扩大。同时,农信社法人治理有待加强,化解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的难度仍然较大。这些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要解决农信社发展中的困难,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生产方式,形成经济聚合作用,降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提高其贷款积极性。最终实现将分散的、无效的金融需求,转化为规模的、有效的金融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2003年以来,农信社改革试点过程中,国家在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的同时,在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在促进农信社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方面取得突出效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作用,构建扶持有力、导向明确、激励有效,协调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形成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支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国家政策上要考虑给农信社以公益法人、免税团体的待遇。
三是适应形势要求,探索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要改进贷款管理方式。如适当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适当扩大基层农信社信贷授权;实行差别利率,对贷款量大、信用好的客户,可给予适当利率优惠;简化不必要的贷款手续,提高信贷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在建立贷款责任追究制的同时,应当逐步建立更为科学、责权利相结合的贷款激励机制,将贷款面、贷款额、收息率和不良贷款下降等指标纳入信用社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贷员的经济收入与贷款效益挂钩,促使信贷人员主动营销贷款;抓紧试行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对符合条件、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小企业,采取授信贷款或保证贷款的方式,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贷服务。
四是拓展资产运用渠道,实现资产多元化。加快由单纯经营信贷业务向资产多元化的转变;对有效益、资金需求量大而单独一家联社贷款不足的项目,县级信用联社可采取社团贷款等形式,满足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省级联社应加强对市、县级联社富余资金的资金调剂,适当提高资金调剂利率,既为资金富余的基层联社找到解决出路,提高经营效益,又能帮助资金短缺的基层联社解决支农资金不足的矛盾;在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省级联社应加强行业指导和咨询,通过组织资金拆借、购买国债、创新信贷品种,拓展资金营运外延。
五是加快产权制度和机制转换,优化农信社发展环境。巩固和发展农信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市场化需要的、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激发农信社的内在经营活力;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在现有县联社一级法人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在“三会”人员的组成上,考虑吸收一些熟悉农村金融的非员工社员,提高“三会”的民主决策能力;在股金结构上,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实行股权适当集中,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农村个体户入大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提高入股额,逐步培养一批大股东社员,增强股东关注信用社发展责任感,提高其参与信用社管理的积极性。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省政府及省联社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二是信用社要多向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加大清收辖内党政干部在农村信用社的借款和介绍、担保贷款的力度,帮助信用社落实原关、停、并、转的企业贷款,防止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省、全国通存通竞,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争取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
(二)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加快发展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信用社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是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系统地学习有关金融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案例,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清收工作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人物,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的团队。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继续做好员工的再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敬业”为核心的思想理念,造就一支具有“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
(三)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益。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盘活贷款存量,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是我县农信社目前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我将继续组织完善好有关清收盘活的做法和奖惩制度,逐级分解落实不良贷款任务,责任到人,专项考核,进一步加大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清收盘活的力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从各个经营环节上下苦功,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锁定不良贷款存量,大力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同时积极开办新的业务品种,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实现多元化,全面提高资产盈利水平,实实在在地把经营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完善各项考核办法,增强优患意识和责任感
在狠抓“以法治社和以德治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和措施,在落实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中,要结合铜鼓实际帮助农民朋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金融和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强员工的优患意识和责任感,把全体信合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农村信合事业这一主题上来。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要将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进一步完善股权设置。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入股起点,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因股权过于集中被少数大股东控制,又要防止因股权过于分散被内部人控制。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农村和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有效治理结构。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运行效率。
(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无论采取何种产权模式,选择何种组织形式,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农。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不断探索代理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人民银行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提出解决
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意见,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条件。
5.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篇五
2014-07-22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成为除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的最重要领域。尤其是2013年7月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各大商业银行争先恐后的朝“零售银行”的模式迈进,不断狠抓中间业务发展。作为银行系统的一分子,市场呼唤农信社拓展更广阔的中间业务领域,农信社中间业务也应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无须占用自己的资金,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信用业务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可以促使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如何通过中间业务的创新拓展收入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提高总体实力呢?下面以郑州市市区农信社为例,分析农信社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给出中间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业务种类单一
以郑州市市区农信社为例,中间业务包括代收财政罚没款业务、代发工资业务、金燕短信通业务三种,种类单一。纵观河南省农信社网站,全省的中间业务除此之外还包括信阳和新乡的代收有线电视费业务、洛阳市的代收烟草卷烟业务、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代理业务、济源市的代收学费业务和代收交警罚没款业务,仅此五中,而且只在部分县市开展。相比较而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种类较多,而且基本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例大于20%,但是对农信社来说,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净利差。这在利率市场化的市场化大环境中,竞争力明显不足,而且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求。
(二)发展层次较低
我们以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高的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农信社除了具备河南省农信社具开展的传统中间业务以外,同时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进口代付等)、结售汇业务等国际结算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再例如广州农商银行作为农信社系统的一分子,除了以上的几种中间业务,同时开展了信用卡、保险、保管箱业务和理财业务。郑州市市区农信社,甚至是河南省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基本还停留在代发工资、综合补贴和低收益代理方面,品种较为单
一、收益较低,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尤其是郑州市市民的金融需求。
(三)收益较低
我们目前的中间业务基本是低收益的代发工资和财政罚没收入,同时占用了不少的物质和人力成本。河南省农信社发行的银行卡(金燕卡)在全省范围内免收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和省内通存通兑手续费,这虽然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在其他商业银行却是中间业务收入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样的情况使得农信社在投入产出比例上失衡,存在高投入、高成本、低收
益的情况。
(四)中间业务人才匮乏
当前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办理依靠柜面人员办理,在柜面人员做好储蓄业务的同时兼职完成。柜面人员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难以同时做好现有中间业务的柜面营销。现有的中间业务种类单一,柜面人员能掌握和处理,但是其他类型的中间业务,如理财业务,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目前的人员队伍中高学历、具备专业背景的人较少,这就为日后中间业务的创新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依托自身的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无须占用自己的资金,承担比贷款小得多的风险。近几年来,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是各个商业银行极力拓展的领域。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展开,尤其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信用社经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传统的依靠净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威胁。信用社有必要在传统业务之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盈利结构,向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领域拓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的可行性
农村信用社网点众多、遍布城乡,辐射面广,具有不可取代的网点和人力资源规模优势。同时,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空间较大,利率定价灵活、信贷权限较大,经营灵活、服务便捷。独一无二的区域优势不可模仿和替代,便于打造区域零售银行,这些优势为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和可为空间。农信社面对三农、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造就了广大的客户群,有助于中间业务的广泛开展。同时,在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发掘潜在优质客户、做大做强中间业务也大有作为。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
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要求农信社把握机遇,利用自身网点众多、客户广泛的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功能健全的社区银行形象。在整个银行业,农信社有着不可取代的差别优势,这是其他银行不可取代的,利用现有资源筛选优质客户、创新金融产品、整合人力资源、灵活经营,打造一流的社区银行是我们的愿景和出路。
(二)创新产品,培养人才,构建专业队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展开,尤其是余额宝和类余额宝产品的冲击,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要求商业银行高瞻远瞩、把握趋势、积极产品创新,农信社现有的较为单一的中间产品难以满
6.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六
周彦玲 陈恩林 陈土日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等重要改革时期,历经数次制度变迁和多次重大结构调整,在发展乡镇集体企业、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稳定等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成为佛山市农村改革篇章中壮丽辉煌的一页。回顾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对农村改革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对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同时对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农村 集体经济 历程 经验
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佛山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广东沿海改革风气之先,建国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历经多次变革与创新,做过多次重大结构调整,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为我省、我国发达地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借鉴。回顾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利于我们对农村改革这场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加深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大背景下的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走向作出更有远见的展望。
一、历程回顾
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起步发展、高速发展、改革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阶段。
(一)集体所有制形成阶段(1952年-1978年)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进农业集体化道路,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私有制农业转变为集体公有制农业,实现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佛山地区也在这一时期,全面实现了农村私有产权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在经历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后,进入人民公社体制,最终取消了土地和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私有,实行生产资料集体公有,统一经营,按个人投入的劳动进行分配,在所有制上将集体所有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实现形式。这一时期,受人民公社“大锅饭”体制的束缚,佛山市集体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镇(经济总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88165万元,其中镇级22302万元,占25%;生产大队级22219万元,占25%;生产队级43644万元,占50%。在产业结构上,农副业占据重要位置,但一些传统型、作坊式的以小五金、小农具、手工和加工性质为主的小型社队企业开始兴起,点燃了佛山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星星之火”。1978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6.6:47.3:6.1。镇村集体企业2281家,企业经营收入47296万元,其中镇办企业25223万元,村办企业22073万元。
(二)起步发展阶段(1979年-1983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2 号角,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对农村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佛山市的农村集体经济乘改革的春风,迅速落实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1983年,97%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达到88.7%。除了责任田包干,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步引向林业、牧业、渔业和社队办企业,成为各业的主要责任制形式。这一时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农民从事生产的所得在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后,剩下都是自己的,制度的创新激发了农业大发展,集体经济收入迅速增加。1983年,镇(经济总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36989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169%,年递增21.87%;其中镇级集体经济社收入80391万元,占34%;生产大队级58911万元,占25%;生产队级97687万元,占41%。同时,各地大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和广东省委提出“珠江三角洲社队企业要走农工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充分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吸引外资,大搞‘三来一补’”的精神,社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副业发展迅速。1983年全市社队企业8807家,比1979年增长了69.99%;社队企业收入总额170691万元,出口产品总值20410万元,其中“三来一补”加工值5065万元,占出口产品总值的24.82%。社队企业的加速发展,为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高速发展阶段(1984年-1992年)
从1984年起,佛山市利用两年时间全面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完成了延长承包期15年不变的工作;同时,针 对改革后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经济管理职能弱化,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抗洪防涝、植保防疫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困难时靠单家独户难解决等问题,开始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排灌、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作物布局和统一关键性生产措施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统”的功能得到加强,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时期,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84]4号文的若干规定》,号召“全党动员,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佛山市大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使乡镇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镇村集体企业发展突破了产业、产品较为单一的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企业一起上”的局面。据统计,1992年全市镇村集体企业发展到10363家,企业产值281亿元。得益于乡镇集体企业的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水涨船高,1992年,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4.03亿元,比1983年翻了四番,年递增率达37.3%。
(四)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93年-2002年)
1993年8月,佛山市委、市政府总结禅城、南海等地的试点做法和经验,发出《关于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意见》(佛发[1993]37号),开始在全市范围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全面铺开阶段。在禅城、南海、顺德、三水等四个区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将传统的“集体所有”产权模式改为“股份共有”,对集体土地和其他经营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 4 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1994年底,全市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466个。二是深化改革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克服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出现的股权争议较多、流动性差等问题,在禅城、南海、顺德等发达地区实行股权“生不增、死不减”或“固化股权、出资购股、合理流动”的做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主要是改革股权的设置,实行股权固化;改革股权的配置,实行有偿配股;改革股权的处置,探索股权流转,允许股权继承、转让、买卖和抵押;对股东资格作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分。2002年,全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3441个,按组织层次分为股份合作联社588个,股份合作社2853个;设置股权750.14万份,其中土地股份数609.22万份,入股土地面积167.6万亩;资产股份数140.92万份,入股资产净值51.78亿元。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佛山市积极调整了集体企业经营机制,适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99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因厂制宜,一厂一策”的方针,逐步铺开镇、村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建立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目标、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的现代企业制度。据资料统计,转制后,镇村集体企业到2001年的1497家,转制面达95%以上。2001年营业收入 161.56亿元,占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13.94%,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45%。随着集体经济逐步退出风险经营领域,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进入以土地发包、物业经济为主的时期。
(五)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从2003年起,佛山市出台农村工作“五十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文 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经济形态加快融合,以土地租赁、物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迈向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全市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设资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区22个,占地总面积达11.78万亩,通过借助农业园区发展平台,集聚农村集体土地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促进和带动集体经济第一产业向休闲、生态、绿色农业升级;启动实施了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旧物业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三大改造”工程,推进农民公寓建设、集体旧物业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以提升集体物业档次、加快融合城乡经济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招商引资、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推进旧村居改造建设各项工作;专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破解改造过程中的规划、建设、土地、财政、税费等政策性瓶颈;在一些集体物业改造项目上还大胆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目前,全市首批122个示范村居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有67个村居推进旧物业改造,已完成集体物业改造面积175.7万平方米,正在改造的物业面积144.33万平方米。紧随农村城市化步伐迈进的农村集体产业升级改造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率,加快了农村集体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
二、主要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在产权改革、机制创新和优化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闯出了具有佛山特色之路,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为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经济支柱,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的管理体制,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几乎完全取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供给能力。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主要是得益于持续稳定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的贡献。2008年,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23.89亿元;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407.93亿元,其中经联社级资产204.16亿元,经济社级203.77亿元;可支配收入79.75亿元,其中经联社级可支配收入32.76亿元,经济社级可支配收入46.99亿元。全市603个经联社中,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398个,占66%,收入50-100万元的有55个,占9%;收入10-50万元的72个,占12%。3549个经济社中,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1133个,占32%,收入50-100万元的有502个,占14%;收入10-50万元的有1066个,占30%。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开展、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来源,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全市村、组两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用于治安费开支2.58亿元,清洁卫生费1.97亿元,绿化费0.3亿元,教育1.13亿元,合作医疗保险3.07亿元,养老保险金0.93亿元,道路建设1.4亿元,仅此七项公共公益事业项目开支合计,已达11.38亿元,平均每个村居开支200多万元;用于村干部报酬开支3.55亿元,平均每个村居开支62.8万元;用于村民分红总额达28.43亿元,分红人数161.57万人,平均每人分红176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佛山市农村基层运转与发展的“血液”,成为 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革农村传统集体产权制度,奠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产权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佛山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进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工作,佛山市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中心任务,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权基础。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农村产权管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佛山市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以顺德、南海、三水区做法为主。就是将原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发包给农民的土地入股,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经营和开发。共有股份合作组织2289个,占全市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76.5 %;入股土地面积88.71万亩,占全市的87.4%。二是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以原石湾区为代表,将原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折股,股份量化到人,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共有股份合作组织176个,占全市的5.9%;入股资产净值26.93亿元,占全市的52%。三是综合性股份合作制。主要出现在南海区和原石湾区的部分地方,原集体所有的存量资源性资产(即土地)和经营性资产全部价值量化到人,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共有综合性股份合作组织526个,占全市的17.6%;入股土地面积12.79万亩,占全市的12.6%;入股资产净值22.48亿元,占全市的43.4%。以南海模式为代表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做法,被称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 8 “农村第二次飞跃”,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中摆脱传统体制束缚、激发农村生产力的有效路径选择,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先后在珠三角、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得到推广。通过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不仅促进了佛山市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有效提高了农村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8年,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8%;农村经济总收入8279.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75.15亿元,第二产业6694.75亿元,第三产业1409.10亿元,分别比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前的1992年增长了21.8倍、2.9倍、22.9倍和3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656元,比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前的1992年增长了3.57倍。
(三)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机制,激活了农村内在发展动力。在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佛山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为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加强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先行探索经验。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
一是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增值增效。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解决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土地过于零碎分散、不利于提高生产率等问题,佛山市开始逐步推行土地承包 “四改”措施,即“改零碎分散为相对连片,改无偿承包为有偿承包,改平均分包为自报领包、投包和达标承包,改以工补农为以工建农”。1988年底,全市从平均分包改为投标承包和其他形式承包的耕地面积达78.4万 亩,占耕地面积的39.4%。通过改革,促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户和农业企业流转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集体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为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源泉。继“四改”之后,佛山农村又相继出现租赁制、两田制等土地流转形式。如顺德北滘镇采用租赁制,以每年每亩800~1300斤稻谷为标准租用农民的承包地,发展水产养殖,到1991年全镇共集中了10500亩土地,占总面积的14%,创办了37个水产养殖场,平均每个场280多亩。由于租赁制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不少地方借鉴和推行了这一做法。
二是改革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产业经济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避免出现村集体盲目办企业、债台高筑的风险,佛山市开始逐渐转变“村集体直接兴办企业”的发展思路,采取股份合作、向外商出让股权、公有民营、风险抵押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镇村集体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集体经济退出竞争性、风险性领域,不再直接经营工商企业,而选择以土地出租、物业出租、股份经营等低风险投资方式作为发展集体经济途径。集体企业的成功转制,一方面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达到了盘活集体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形成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以土地、物业出租为主的经营格局,农村集体经济开始步入良性稳定发展阶段。2008年,佛山市村组两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共27.75亿元,物业出租收入共27.27亿元,两项合计占集体可支配收入的69%。
三是改革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2005年初开始,为从根本上消除原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在上无文件、下无先例的情况下,佛山市大胆进行了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代管村组两级的集体资产和财务,全市586个村(居)、3839个组的5757盘账通过村民(股东)民主表决全部由社会中介组织代理。引入“第三方”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改革尝试,创新了传统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过去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错位问题,提升了集体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2007年6月,佛山市的改革做法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评为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
(四)确立农村集体产权主体,逐步形成了“政社分离”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佛山市坚持“政社分开”的方向和理念,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资产产权法人的地位,逐步形成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架构。1986年10月,结合撤区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委批转市委农村部《关于完善和发展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全面开展了设置和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在镇(乡)、村委会(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相应地设置镇(乡)经济发展联合总社、经联社和 经济社等三级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初步确立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并立的“三驾马车”架构。1990年,批转市委农村部、市农委《关于贯彻<广东省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暂行规定>的意见》,在清产核资、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对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组织登记。在逐步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设置的过程中还全面实行了村社帐务独立设帐、分开管理。从1993年开始,通过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入市场化运作,巩固和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产权法人地位,从体制上为农村集体经济融入市场经济打下基础。2006年《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出台后,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系统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证、确权等工作,进一步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2008年,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要求,又下发《中共佛山市委办公室、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率先在广东省推进了以完善“政社分离”为目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不断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功能,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完善“政社分离”管理体制、探索集体经济体制向城镇经济改造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形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了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乡镇集体企业异军突起、百花齐放,佛山市各地集体经济迅猛发展,1985年后,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市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均在42%以上,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河山”;乡 12 镇集体企业经营范围遍及建材、建筑、轻纺、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商业、家具、塑料、饮食、服务等各行各业,在不少镇街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了一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陶瓷、五金、家具等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了一批如顺德乐从家具业、伦教木工机械、北滘家电制造业,南海金沙小五金、大沥有色金属,盐步内衣业、官窑玩具业和平洲鞋业,石湾陶瓷、张槎针织、环市童服和澜石不锈钢等闻名省内外的专业镇。一些规模较大的行业,在全国占据重要的份额。如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的60%,“顺德家电”占全国小家电15%的市场份额,大沥铝材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环市童装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等等。目前,全市有专业镇26个之多,并催生了40多个中国名牌,在国内大中城市名列前茅。在佛山工业产值中,70%左右来自专业镇与产业集群。
7.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七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城乡一体化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从我国国情来看,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而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则又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时代背景
1、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养老保障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制度, 始建于城市, 主要服务于城镇工薪劳动者。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并发展壮大。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农村人口的比例逐步减少, 很少有为农民单独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公民中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 随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自给能力较差的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单纯依靠原有的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和家族互助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需要, 保障其利益。城乡一体化, 构建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 欲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匹配, 应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多方面开展,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才能适应我国国情, 达到应有的保障能力, 以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做好农村的养老工作。
2、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紧迫性
目前, 中国已有21个省 (区、市) 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 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 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根据预测, 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到2.48亿。到2051年是峰值, 最高峰要突破4个亿, 达到4.37亿, 占当期总人口31%。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其中, 法国130年, 瑞典85年, 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当前,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 要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 要求各级政府“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推进, 农村养老保险的构建必将能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消除贫困的保障。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 农村的养老保险重点在于短期之内消灭贫困和通过长期努力能够做到保障老年收入水平, 使农民真正享受公民的待遇, 故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 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沿革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扶残助孤的悠久历史传统, 但封建王朝都未形成完善的供养鳏寡孤独者的制度规范。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半个世纪以来, 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建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90年代初)
我国农村主要以五保户、贫困户及其他社会救济等为对象, 推行“五保供养”制度。建国初,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依托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建立, 从传统的赈灾救济中确立。1956年, 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对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社员给予吃、穿、烧、年幼的受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五个方面的保障。1958年, 全国五保对象有413万户、519万人。1958年12月,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办好敬老院, 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1963年,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五保户、困难户、供给、补助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确立了农村五保供养。五保对象基本保持在300-400万人之间。
2、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
1994年1月,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1997年3月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五保供养开始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1、提升了经费的统筹层次。2、丰富了供养的内容。3、确立了供养标准。4、规范了管理。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市、乡镇, 协调统一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体系, 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最完善、体制最健全的一项基础工作。
农村的养老保险明显滞后于城镇养老保险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的人群不只是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的农民, 还包括未纳入城镇养老体系的农民工, 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民政部1986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91年, 根据国务院指示, 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等地进行试点, 并取得成功。1992年,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 并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1995年, 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的“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高度重视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意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社会化阶段 (21世纪初至今)
1998年到2003年期间, 农村养老保障处于发展缓慢阶段。2003年底, 全国有1870个县 (市、区) 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28万人参保, 积累基金259亿元, 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2004年, 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 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2005年底, 全国有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约1900个县 (市、区、旗)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00多万农民参保, 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 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 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
2006年,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尤其是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大面积覆盖受益人群。截至06年底, 全国五保供养人数由2005年底的328万人, 增加到484.5万人, 增长48%;集中供养由62万人增加到104.1万人, 增长68%;全年共支出供养金41.1亿元。分散供养标准由1332元提高到1691元, 集中供养标准由1844元提高到2229元。全国共有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577.5万人, 截至2007年2月, 全国纳入农村五保供养的人数为499.3万人, 78.2万人没有享受到农村五保供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时间较晚, 其政策依据主要是2003年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特困户救济工作的通知,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其重要性, 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 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养老基地, 发放养老补贴和高龄津贴, 积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 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
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户夫妇, 在年满60周岁以后, 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5年底, 享受该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中国政府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 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有1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约600万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筹集资金约500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日渐显性化, 农村地区长期依靠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家族互助等以自身为主的保障形式, 养老问题应社会化。
1、思想认识上忽视农村养老保险。
首先政府、集体或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 农村养老保险这个薄弱环节, 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保障水平上。其次农民仍然存在着那种“养儿防老”的家庭式养老保险意识, 自身投保意识不强, 不重视社会养老保险。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健全长期不能实现。
2、现有农村养老保障能力弱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特别是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增收难度大, 农民收入水平低, 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展较好, 参加的基本上是富裕农民。穷困者不能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 没有起到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 基本还是依靠“家庭养老”。
3、资金来源面窄
由于目前政策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辅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支持”, 地区差异大, 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 集体帮扶力度不一, 国家投入少, 农保基金资金来源面窄, 使其失去了社会保障的实际意义, 政府责任未能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管理不善
基金存在违规存放现象, 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 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导致损失。基金增长不力、速度慢, 增长速度跟不上养老金发放的增长速度, 入不敷出, 出现负增长。这些严重的管理不规范现象, 造成了巨额的损失, 也降低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四、对构建我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创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人口老龄化加速, 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了城镇到21世纪后半叶, 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超过农村, 并逐渐拉开差距。人口的老龄化已经严重影响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致使农村赡养服务人口减少, 使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迫切。
2、立足国情, 城乡一体, 实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农村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应该结合我国国情, 既要立足于当前, 也要看中长远期, 按系统和整体战略的思维去构建, 以应对老年人口高峰期的到来。
3、激活机制, 合理分担, 促进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我们应该努力加大起到消除贫困的作用, 同时也要继续保持原有特色, 鼓励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和互助养老等模式。国家应该在原有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解决资金问题, 使农村养老体系能够多层次的构建, 发挥其保障作用。
4、强化管理, 规范运作, 确保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在基金管理和统筹层次的问题上, 应该借鉴商业保险的模式, 毕竟以县为单位统筹, 由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约束, 很难保障其收益率, 做到长期的保值增值, 规避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1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北京, 2004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 北京, 2006年12月,
[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27日,
[5]、罗志先吕洁编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2月,
8.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八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对策
中间业务顾名思义指的是指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资金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中,银行扮演中介代理的角色提供有偿服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获利大的特点。因此,中间业务正成为银行的热门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1.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1.1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追求利润的必然要求
农村信用社作为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其追求的是一定成本下的最大利润或一定利润下的最小成本。中间业务的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资财,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决定了发展中间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的现有资源,在不须增加或增加很少成本的前提下就可获得较丰厚的收入。同时,人民银行多次降息,使农村信用社存贷款的利润空间减少。
1.2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增强资金安全性、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而中间业务是低风险业务,它的开展一般不增加资产负债总量,是以非信贷投入方式来达到增收的目的,而且农村信用社开展多样的中间业务,有助于深入全面的了解客户,以降低信贷风险,而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开展一些衍生性中间业务,本身就具有盘活存量,规避风险的作用。
1.3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参与日益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我国近几年金融业的改革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挤上金融舞台,特别是外资银行在我国登陆渐多,使得农村信用社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为了适应当今市场变化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农村信用社必须克服过去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的弊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银行业务多样化,使银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击败对手而立于不败之地。
1.4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公众金融资产的逐步增加,金融意识的日益增强,对金融服务与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苦于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并受信息、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局限,因此,公众和企业希望拥有特殊优势和良好信誉的农村信用社在投资理财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同时,农村信用社与企业不再是建立在资金流转的数量、方式、形态的基础上简单的信贷关系,企业改革深化,在股份制改造、筹资融资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中间业务发展有较大的空间和日渐旺盛的需求。
2.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2.1受限多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影响,行业主管部门的多变性,致使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缺乏连续性,发展方向多变,发展历程波折。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存在着部分行业不平等,如存款账户开立受挤压、贷款发放受干预、办理政策性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和成本弥补实现难、信用社利益缺乏政策和行政代言、服务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提高缺乏资助与指导,于是农村信用社给人们的外在印象是:条件简陋、管理粗放、安全隐患大、服务手段和技术落后、员工底气不足,好似作坊式的受人歧视和嘲笑的民间组织机构。
2.2品种少
据调查,该县开办的为数不多的几项中间业务,因自身条件所限和收入少、同业竞争大、缺乏上级主管部门具体和统一的操作指导等原因,新的业务品种的创新和拓展难以实现,仅仅停留在一些传统的低收入的中间业务上,如结算、代扣利息税、代办保险、银行卡等,其它的即便开办也是免费或难以贴补到位,对于一些如金融咨询、代保管、委托、证券、理财等科技含量高、收益性好的新兴中间业务根本没有涉足。
2.3收入低
据了解,该县信用社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处于3%以下,而当地工行占比却达50%以上,两者在中间业务的范围、经营规模和创收能力上,根本无法相比。在该县信用社开办的几项中间业务中,因业务同业竞争的压力,代发工资、代理税票和税款保管等是免费的。代发财政直补款更是劳神费力,赔本代理。代扣利息税手续费提取比率为2%,也只是象征代理。代办保险主要是信用社半强制的“安贷保”,其它人寿、财产方面的代理几乎没有。结算和银行卡业务方面由于受信用社网络滞后和服务品种单一的局限,社会认知度不高,使用少,创收能力较弱,这些都影响了信用社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
2.4设施差
近几年来,该县农村信用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较于以国家财政作后盾的其它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差距很大。由于农村信用社是自负盈亏的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受历年包袱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自有资金实力有限,短时期内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快自身电子化、网络化和其它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电子设备的购进、系统软件的升级开发、新业务品种的创新、办公场地的改善等方面。
3.加快發展中间业务的建议及措施
3.1上下重视,高度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不仅是形势所迫,更是农信社生存发展自我完善、转变经营方式增加收入渠道、融入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因此,要切实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思想,尽快实现经营业务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改变重数量,走形式,轻结果的做法。
3.2明确方向,科学制定中间业务发展战略
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强化管理,巩固和扩大传统中间业务优势,大力发展“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效益有保障”的新的中间业务品种,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实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发展方向上,应以向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业务技能为基础,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加快业务产品整合,推出面向客户的多元化、一体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贸易结算、综合理财、信用卡等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体系。
3.3建立、完善中间业务发展管理机制
加大中间业务的考核力度,建立明确详细的考评激励机制,把中间业务的发展纳入各行社的经营责任考核内容,确定中间业务量、收入及发展速度等年度量化指标,以抓存贷款、降不 良同样的力度,使中间业务考核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中间业务的考核分值,将中间业务的发展转移到以增加收入为目的的经营方针上;加大奖罚力度,建立将收益成果与有关人员的个人绩效挂钩的机制,从而形成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抓实的局面;对于业务开展较好的部门,要在人员、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于业务开展不利,尤其是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业务发展的个人与部门,要给予严肃处理。
3.4结合实际抓创新,突出重点促发展
根据各行社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行差别化竞争。在拓展中间业务中,要突(下转第389页)(上接第352页)出业务优势和品牌效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不顾成本上项目,以效益为中心,实现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产品,树立特色网点,强化品牌效应,提高客户的认同度。要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通过宣传、增加透明度等措施,增进客户对收费措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吴跃尔.关于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调研与思考,浙江金融,2007.4.
[2]谢述玲.对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7.4.
[3]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中国金融界网,2010.9.27.
9.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篇九
作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朔州市农村信用社,XX年以来,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认清使命、坚定信心,拼搏进取、扎实工作,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了朔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XX年末,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业务发展规划目标,仅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了各项业务翻番;仅用了两年时间,走过了农信社50多年的发展道路;仅用了两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朔州新信合。XX年7月31日又传捷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亿元,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各项存款净增19万元的任务目的,增幅达到26.3%,各项存款余额、当年净增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6%、41.2%,位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
浅探之一:优惠政策提供与到位是发展的可靠保证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使用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通知》,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稳妥,依法合规地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农村信用社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促进业务发展。XX年二季度,全市农村信用社统一申请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数额31104万元,其中置换不良贷款20266万元,弥补历年亏损挂帐10838万元。从XX年到XX年,各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分别为:专项扶持资金1317.6万元;税收减免4776.51万元,其中营业税减免1631.23万元,所得税减免3145.28万元;帮助处置不良资产XX.33万元;支持业务发展帮助组织资金41323万元。
浅探之二:专项票据考核与兑付是发展的稳步推进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但兑付票据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考核指标,截止二季度末,平鲁区、山阴县联社实现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拿回央行专项票据11797万元,终于实现了“专项票据”兑成“真金白银”。占全市兑付机构、金额的33.3%和37.9%,具体做法是:领导重视、部署有方。为全面做好票据兑付工作,联社专门成立了票据兑付领导小组、工作组和联系方式,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依法诉讼、保全,及时统计不良贷款清收进展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协调外部关系,创造有利的处置条件,报告撰写和及时调整处置措施;财务部门按照央行票据有关考核要求,进行数据测算、报表填制 等具体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监控和报告,全力推进票据兑付工作。强化清收、处置得力。按照《朔州市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施方案》,集中精力加速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进程,在辖内全面打响了清降不良贷款的“攻坚战”。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速置换资产的清收处置进程。对专项票据置换出的不良贷款,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依法、尽职处置置换不良资产,逐笔落实保全措施。二是对置换出的不良资产,逐笔建立了明细账册和汇总台账,制订了清收计划,层层分解了清收任务,落实了具体清收人员,并制定和实施了清收盘活奖励措施。三是积极依靠政府力量解决不良资产清收盘活中的难题,特别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集体企业长期拖欠的贷款及因集体企业改制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资产。严格考核、测算准确。紧紧盯住“硬指标”。即盯住资本充足率,要求真实达标;盯住不良贷款降幅,要求真实合规;盯住经营效益,严格费用支出。高度关注“软指标”。关注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实施信息披露等“软指标”。按照完善规范的原则,对照人民银行、银监会票据兑付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三会”成员的选举产生办法、“三会”议事规则、高级管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末位淘汰、绩效考核、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授权授信制度、利润分配等内控制度。上报资料、完整齐全。确保 申请材料要素完备,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全面反映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管理、经营财务变化、支农服务水平变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内容。确保申报材料质量,既数据准确、前后衔接、文字流畅、表述合理。
浅探之三:自身努力开拓与创新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强大的政策优势,稳定的经营形势,良好的发展态势,给全市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1、在人本管理上,办事处从各县联社抽回9名业务骨干和10名计算机技术人员充实到办事处各部门,提高了全市数据大集中等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
2、在办公设备上,实现了每个工作人员一台电脑、每个部门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办公自动化格局。
3、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到XX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47%,当年存、贷款净增额约占全市金融机构的33%、234%,有力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实力。
4、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农村信用社新购建营业用房10家,其中:朔城区联社6家,应县联社2家,怀仁县与平鲁区联社各1家,右玉联社、山阴联社的办公大楼也已立项并经省联社批准,在明年有望动工,开始建设。
5、在人力资源充实上,全市农村信用社两年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107名,其中XX年招聘61名,XX年招聘46名,使全市信合体系输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同 时,对业务、信贷、会计、票据兑付、安全防范等各岗位进行了短期培训,全年举办短期培训17期,1115人次,为全市农村信合员工“充了电”,提高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
6、在网络建设上,仅用了90多天时间,就实现了全市农村信用社数据大集中网络布线的完成,朔城区联社将在XX年1月3日全部业务上线试运行,其他五家联社预计在1月15日前全部开通试运行。
浅探之四:主题竞赛开展与深入是发展的持续保障
按照省联社“建和谐信合、树崭新形象、创优异业绩”主题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服务功能机制的建设,增强开拓创新精神,稳步推进“教育培训、运钞押运、资金清算、事后监督、现代支付、安全保障”六个中心创建。创建教育培训中心。为促进形成全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学业务、提素质、强管理的学习氛围,办事处购买了投影仪等必备培训设备,由各职能部门在年初就拿出全年培训计划与内容,加强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培训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对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已发放培训证书,而且每期培训都有小测试,有各期的成绩,所有参加培训人员的花名均已登记造册,对比提高。创建运钞押运中心。针对辖内六家县联社现金调拔缓慢和大量残币压库,导致非生息资金占用严重的现状,为确保全市农村信用社职工人身、资金、财产安全,有效增加现金调拔、残币收缴的经济效益,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运用率。根据银监会、公安部门有关金融安全规定和省联社安全保卫有关制度,结合朔州市农村信用社现金调拔、残币收缴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办事处领导在多次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多次指导协调下,决定由辖内六家县联社组建朔城区联合库,于XX年12月5日,朔城区联合库正式运行。创建资金清算中心。以全市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上线运行为依托,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增强竞争能力,在确保原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优势,增加多层次结算功能,不断拓展农村信用社业务领域,加大资金清算调剂力度,为下一步全面开展中间业务,即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理收费等一系列全市性的代收代付业务、积极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卡通”业务和开通全国农村信用社银行汇票业务,夯实了基础。创建事后监督中心。围绕银监会“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案件治理目标,确保实现全市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三年大见成效”目的。借鉴四大商业银行经验,将事后监督彻底独立于前台业务之外,形成平衡制约的关系,实施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自我监督和管理。以综合业务系统的控制平台为支撑,以柜员操作流程和资金对象为中心,综合运用流水审查、系统查询、帐务核对等方式开展事后监督原则和高效工作流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独立 适合农信社自身的审计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创建现代支付中心。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旨在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支撑各种支付业务,满足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需求。创建安全保障中心。加强保卫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全市各营业网点要实现“三位一体”系统工程,即 “110”报警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手机预警系统,重点改进安防设施,对部分营业网点继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方式进行改造;重点建立全市性的电视监控系统,强化对要害岗位和重点业务实施全程的电子监控,重点加强规范业务、押运、守押等运行程序的培训;重点加大检查重要岗位、薄弱环节的力度和频率,对检查发现违规违章的问题,将做到定性准确、责任明确、追究得当、警示有效、教育深刻、防控有力。
浅探之五:服务功能完善与宗旨是发展的首要因素
奉行“同生共赢”的经营理念,在秉承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支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力推进“三农”工作,在新起点上和谐稳定发展,一如既往地支持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支农措施:一是在春耕备耕 上,在深入了解当地春耕生产计划、春耕资金需求、农资产品供需等情况,做好春耕生产资金匡算的同时,加强沟通,掌握春耕生产形势和特点,主动向地方党政汇报,积极走访农业生产指导部门及其他涉农部门,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及XX年农业发展规划,争取党政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工作配合和支持,全面掌握春耕备耕生产信息,多方互动,形成合力。二是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比例与额度,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并逐步简化贷款手续,全面提升、延伸农户小额贷款。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支农思路,将支持千家万户农民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支持农户分散种养与支持园区化种养相结合,支持农业种养业与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相结合,支持农民从事种养业与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结合。四是各县联社确定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势中小企业,作为重要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优化信贷结构,掌握政策、把准方向, 做好做优中小企业贷款。五是做好信用等级评定,进一步引深信用工程创建和信用度的评定,在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评定和创建基础上,使信用户、信用村增幅达到10%,信用企业评定占到贷款企业的90%以上。六是对贷款实行分类管理、专业经营、区别对待,按照农牧一体社、农商并举社、农工为主社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服务支持不同类别的客户,发放不同类别的贷款,重点支持发展特 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使之上规模、上技术、增效益。
浅探之六:合规文化建设与创建是发展的强劲道路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08-01
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探析08-24
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11-01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11-01
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10-27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0
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时间是如何安排的?12-07
农村信用社如何让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08-17
农村信用社监管07-26
重庆农村信用社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