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共10篇)
1.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一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一、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积累文言知识。
二、品味文中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看图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致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憾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它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人吟诵品评,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板书课题: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背诵前两段。2.文言知识积累(见幻灯片)
三、研习课文 1.教师配乐范背课文
学生找出感情变化的词语,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线索。明确:乐——痛——悲
2.回顾第一、二段:“信可乐也”,作者参加兰亭修禊事,乐因何而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时令宜人--乐,高朋满座--乐,环境幽美--乐,活动高雅--乐,天气晴朗--乐。总而言之,能“游目骋怀”“畅叙幽情”“信可乐也”。(板书“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3.读第三段 思考: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他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痛”什么?
讨论提示:
第二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夫人之相与……放浪形骸之外”。
“夫”字为抒发感慨的标志。作者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引出第二层的感慨:“虽趣舍万殊……岂不痛哉!”
第一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态度——“晤言一室之内”与“放浪形骸之外”。
第二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体验——“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与“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第四句讲了两种人生“痛”事——“向之所欣……化为陈迹”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讨论后明确:
这种“痛”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虽然两种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但是,在此时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痛!
(板书:痛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学生再读第三段。
朗读指导:探索人生哲理,发感慨,用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其中“死生亦大矣”中的“大”重读,“岂不痛哉”降调读出慨叹,重读“痛”。4.读第四段:
思考:本段中的“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为什么“悲”?“悲”什么? 讨论提示:
①作者在发出“悲夫”感叹之前,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人?他们思考死生,有着怎样的表现? ②他们的表现有相同之处吗?
③他们“悲”什么呢?能否从板书中看出些什么?
明确:显然,时代虽不同,感悟却是一致的。“悲”的是宇宙是永恒的,人生却是短暂的;这种生命的体验让人无奈而惆怅。这是跨越千古之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④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悲痛年年总相似,那么面对着无尽的悲痛,王羲之能选择做些什么呢?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告诉后人,我们曾经为死生而悲痛过,也许你们会和我们有同感吧。也交代了本序的写作意图,目的在于警醒后世读者,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学生再读第四段。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奏。“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悲”,后面的句子和缓低沉地读出。(板书:悲 由己悲人 千古同悲)
四、拓展探究
回顾《兰亭集序》全文,王羲之其实向我们表述了他由乐而痛、由痛转悲的心理历程,但却引发了后人对他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悲观,《兰亭集序》也写得也太伤感;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旷达,《兰亭集序》虽苍凉悲怆却有不俗的情趣。
你是怎么理解王羲之其人其文的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
五、总结全文
有人说《兰亭集序》要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才能读懂,但是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思考痛苦,思考生命与永恒!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美。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不人云亦云,不自甘堕落,不抛弃,不放弃,就会缩短与哲人、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二、第三题。
2.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二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北京大学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它是第一所中国近代国立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基础上创建而成,它催生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2017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明确了北大青年学子在治学兴国的道路上的前行的方向。
作为北大青年,一定要增强使命担当意识,主动将自身成长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主动将个人发展同人民利益联结在一起,对标世界一流,勇攀科学高峰。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强大的自信,让世界__________。在科学研究、自主创新探索中,没有通往成功的__________可行,只有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才能战胜重重困难和挑战。北大青年应该__________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复兴重任,在科学技术引进和运用方面,__________,甄别慎取,在追梦、筑梦的强国路上,“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我们的努力奋斗让中国梦圆新时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基础上创建而成,它催生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B.它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在京师大学堂基础上创建而成,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C.它是第一所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在京师大学堂基础上创建而成,它催生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D.它是第一所中国近代国立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基础上创建而成,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提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和“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具体要求 B.他提出了“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奋斗目标 C.他提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著名论断,并提出了“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具体要求 D.他提出了“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具体要求,并提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著名论断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另眼相看 不二法门 义无反顾 旁稽博采 B.另眼相看 终南捷径 责无旁贷 旁征博引 C.刮目相看 不二法门 义无反顾 旁征博引
D.刮目相看 终南捷径 责无旁贷 旁稽博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 ②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 ③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 ④读书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 ⑤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 ⑥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①②③⑥④
D.⑤③②①④⑥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为防范电信诈骗,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但调查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①,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延迟到账,②,并在发现问题后,能够撤销转账以避免被骗。如果只是账延迟了,但不能及时撤销转账,这显然有违“延时到账”制度的设计初衷。所以,③,需要及时改进。
6.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在该校学生中进行的“网络游戏及沉溺其中的危害”调查的结果,请将该图整理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字。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10 题。
蔡元培传 张晓唯 20 世纪初期的二三十年间,举凡学界中人,几乎无人不知有位“蔡先生”。这位生长于清代同光年间的浙东商家子弟,凭着博学强记和一手“怪八股”的功夫,数年间,奇迹般地由古城绍兴的布衣寒士而跻身北京的翰林文苑,一时间引来多少寒窗学子的艳羡和敬慕。然而曾几何时,他却轻抛功名,挂冠而去,回乡兴办新式教育,随即走上反清道路,演出一场“翰林革命”。继而,又以“不惑之年”,远赴欧洲,在德国苦学 4 年,一展游学西洋的平生夙愿。民国肇始,他作为首任教育总长,厉行变革,奠定共和教育根基。几年后,他出掌北京大学,高擎“学术至上、兼容并包”的办学旗帜,将一个沉闷萎靡的官衙式学堂改造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新式学府;由此开创的自由学风,促进了新文化的繁盛,进而激发起“五四”风潮的热情,知识界的一代新人即从中育成。及至晚年,他将“五四”以来喧腾于世的“科学”口号落实为研究实体,面对种种困难,殚精竭虑,不仅组织起一支汇聚各类人才的科研力量,而且初步确立了我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规模和体系。他在民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卓著功业,得到中外知识界的广泛推崇和尊敬。
就清末民初的一代知识分子而言,蔡元培可谓极重道德修养,对自身,对公众,莫不如此。倾心求索孕育了近世文明的西方观念和文化,并没有使他丢弃早年诚笃信守的传统道德价值。通常看来,似乎相悖的中西道德伦理,在他那儿,却经由择善而从的筛选,得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融合。有人说:“他在西洋思想上,把握到自由与理性,在中国文化上,把握着中庸与良心。”或许正是因为受到来自两种文化精粹的作用,他一生砥砺私德,力求纤尘不染,同时倡行公民道德教育,致力国人内在素质的提高,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境界。最能反映他这一特点的,莫过于数十年力倡不懈的美育。尽管世运不济,时人亦大多不以为意,但他初衷不改,我行我素。他的这种多少有些超然世外的理想追求,常令后人感佩不已。伟人的“人世楷模”这一赞誉,在他辞世之初,或可视为悼亡的颂词,然而时过境迁,人心非古,却依旧被后世认可,则可视为某种“大德传世”的标识。
蔡元培早年投身反清革命后,即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但本质上,他属“学界中人”。
在他看来,社会的发展,虽然不排除必要时偶尔“骤用兴奋剂”的激烈运动,甚至革命,但就其常态而言,应是渐近地改良,要靠教育和文化的恒久作用,这是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百年大计。因此,他的活动重心始终不曾偏离文化教育界,而政治上的地位适足用来保障其文教兴革活动的展开。这就使他虽置身宦海,却不失书生本色。作为一种个人追求,他对中西学术具有浓厚兴趣,曾先后整理编次中国伦理学史,疏证《红楼梦》而成一家之言,介绍西方近代哲学和美学成果,传播民族学知识并确定该学科的定义和名称„„这些工作及其文字成果,倘用严格的学术眼光加以审视,或许算不上第一流的学术成就,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却带有学科开创的性质,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中国伦理学和民族学才得以立足于学林。人们普遍注意到他涉足学术领域的广博性,公认其为学界的“通人”。
“他在学问上虽不是一个专家,却是一位通儒,通儒不是样样都懂,而是能通过事理,明辨是非,不固执,无偏见,胸襟豁达而又虚心的读书人。”论者的这一论述,可谓契合蔡元培的实际。正是这种“通人”的特性,使他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形成大气候。对此,梁漱溟发表过很精彩的评论:蔡先生“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爱好,极广博的兴趣”,“他的器局,他的识见,为人所不及„„因其器局大,识见远,所以对于主张不同、才品不同的种种人物,都能兼容并包,左引右援,盛极一时。后来其一种风气的开出,一大潮流的酿成,亦正孕育在此了”。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谈及蔡先生时,十分肯定地认为:“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蔡先生的人生辉煌无疑是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那段时间,他将欧洲的大学理念、办学模式成功运用于东方古国,通过北大的教育革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确定了航标。而这些,在蔡先生那里,似乎是一种文化性情的自然伸展,并非如同后来想象中的“励精图治”。时代的风云际会,已经将他推上了中国“大学之魂”的高度,人们抚今追昔,愈加感受到“蔡元培”的长久生命力之所在。
8.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元培虽然出身于商家,但家道衰落,他凭着博学强记,发愤图强,从一名布衣寒士而跻身北京的翰林文苑。
B.蔡元培在文化方面,编写了中国伦理学史,疏证《红楼梦》,介绍西方近代哲学和美学成果,传播民族学知识并确定该学科的定义和名称。
C.蔡元培晚年将“五四”以来喧腾于世的“科学”口号落实为研究实体,初步确立了我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规模和体系。
D.蔡元培被誉为“人世楷模”,本文展现了蔡先生对理想执着不懈的追求、不畏困难勇于开拓、胸襟豁达而又虚心、兼容并包的博大气魄等优秀的品质。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的蔡元培抛弃功名,回乡兴办教育。之后,他又远赴德国游学。回国后将其所学用于教育之上,引得许多寒窗学子的艳羡和敬慕。
B.北京大学由一个沉闷萎靡的官衙式学堂转变成一所焕发生机、充满着自由学风的学校,是蔡元培对于教育的一大贡献。
C.蔡元培的夙愿是游学西方,去求索近世文明的西方文化,因此,他那自由理性的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结合,为其辉煌的人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D.蔡元培被誉为学界中的“通人”,这种特性,使他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形成大气候。他以独到的眼光创设了许多学科,是我国伦理学和民族学的奠基者。
10.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在他高擎的办学旗帜上有“兼容并包”四字,依据传记内容探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请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
1.【答案】B[语序不当,“第一所”应移至“近代国立大学”前;“从„„上”句式杂糅;“现代学制成为„„奠基者”主谓搭配不当,可把“催生的”改为“催生了”。] 2.【答案】C[A、B 两项句式混乱且表意不明。D 项按照先整体再具体的顺序排列,还要注意和后一句“明确„„方向”相承接。] 3.【答案】D[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不二法门:指独一无二的门径。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旁稽博采:表示广泛地查考引用材料,进行论证。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4.【答案】D[整段话的思路是,先说社会特点,再论读书作用。据此,可确定⑤在前面,③承⑤的“躁动”,并引出读书的作用;①④⑥都是讲读书的作用,①紧接着“躁动”论述,故而排在前,⑥的“也”表明它应该在最后一句。] 5.【解析】第①处,因为语境中有“但”字表转折,结合“一些支付平台”以及“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可以看出,对“延迟到账”的怀疑,故应填写“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就第②处而言,可结合“延迟到账”及“并在发现问题后,能够撤销转账以避免被骗”可判断出,应填写“延迟到账”的目的及作用,即制度设计的初衷。第③处,结合前后语境,可以推断出填写的语句应为“不能及时撤销转账的延时到账制度”。
【答案】①所谓延迟到账功能 ②目的就是给转账人设置冷静期 ③不能及时撤销转账的延时到账制度 6.【解析】向老师祝寿态度应该是真诚的,语言应该是委婉的,结果应该是让老师高兴的。很明显,“光临”是敬辞,常用于“欢迎光临”;“至今健在”很明显不符合老人的心情;“高足”也是敬辞,用于对别人学生的称呼;“欣慰”显得太不谦虚。
【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 7.【解析】这是一个结构框架图,从题目可知,这一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是否接触过”和“接触后”产生的“沉溺危害”两个方面。根据总分关系,按照先说原因再说结果的顺序说明即可。
【答案】调查结果显示:17%的学生未接触过网络游戏,83%的学生出于好奇、放松身心的原因接触过网络游戏。沉溺网络游戏不仅会导致身心疲劳、视力下降,还会使学生成绩退步,甚至产生交流障碍。
8.【答案】B[B 项,“编写了中国伦理学史”有误,根据材料不是编写,而是“整理编次”。]
9.【答案】B[ A 项,许多寒窗学子艳羡的是蔡元培由古城绍兴的布衣寒士而跻身北京的翰林文苑。C 项,因果关系文中没有体现。D 项,文中没有提到他开创了伦理学和民族学。] 10.【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首先搜索有关“兼容并包”的语句,进行归纳整理,从办学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学问方面、用人方面等介绍,最后概括即可。
3.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感受词中丰富的人物形象。
2、把握、体会词中旷达洒脱的胸襟与情怀。
3、认识、了解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考点。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苏轼文学作品中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与旷达洒脱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
运用方法与技巧,尝试分析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题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结合课内外所学,谈谈你了解的苏轼先生。
旷世奇才苏东坡——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大起大落苏东坡——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游离四年有余。(一起一落)
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二起二落)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 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四年期间,留下近50篇诗作,其中不乏了众多的传世名作。《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外一首“黄州作品”《定**》。
二、赏析诗文:
(一)初读感悟:
词中东坡先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请简单概括。
(二)复读精研:
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解读东坡之丰富形象。
1、从容不迫、怡然自适
上片开头不经意间挥写出一个坦荡洒脱的自我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正可谓声情并茂,形神兼得。“穿林打叶”言风雨之盛,但作者置身风雨林莽却偏吟啸徐行, 活现其超逸豪放之致。再用“莫听”、“何妨”突出心境,越发显示出行者悠然自得的情态与不为环境所左右的淡然。词人一落笔就营造出一片恬适自若的心情氛围, 用以统领全篇思绪, 使得情、景、理之间妙合无垠。
2、无拘无束、平易可亲
“竹杖芒鞋”的细节能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郊外出游,一身野服装扮,从一侧面也透露出性喜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另一方面,先生贬谪黄州,仍身兼团练副使之职,如此装扮往来民间,俨然山野达士而无纱帽浊气,潇洒从容却又平易可亲。
骤雨疾袭,先生认为竹杖草鞋行于其间远比乘车骑马来的轻快、利索。事实真的如此吗?竹杖草鞋不会更加拖泥带水吗?“轻”字还可解读出其他含义吗?遥忆得密州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何等的意气风发。而今黄州又有什么?“竹杖芒鞋”而已!“轻”既是装扮之轻,亦是心境之轻,无官一身轻啊!
3、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也正因如今“竹杖芒鞋”,先生胸胆开张啸出“谁怕”。“谁怕”可理解为“怕谁” 的倒装,意谓怕什么。这一反问语势适与前文的“莫听”、“何妨”呼应有致,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坦坦荡荡的胸怀和镇定自持的心胆,由此自然引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 语。
自己一生就是身披蓑衣往来于风雨之中过来的,疾风骤雨而已,还怕什么呢?“任平生”便是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淡然了。“烟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也是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先生一生极为波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远之区。生活磨练了先生的意志,“烟雨”早已习以为常。“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先生不惊恐、不退缩、无所畏惧、处之泰然的精神写照。
4、宠辱皆忘、超乎物外
雨后的春风不免料峭,但正当他酒醒微觉清冷时,夕阳却从山上照下来消解了寒意,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按常人的感觉,雨后斜阳应是一派乐景欢情,但先生却不拘于夕晖送暖,而是回转笔锋,宕开一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显示出先生独特审美取向:“萧瑟处”,便是当初疾风骤雨之地,而今已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自然界是如此风雨瞬息、阴晴不定。假如再返回那里, 不仅风雨没有了, 而且也感觉不到睛朗的阳光。言外之意, 自己依然心宁如故: 当时既不觉得风雨纵横, 现在也不在意夕晖宜人。
晴天也好,雨天亦罢,回首望去,已是无谓。林语堂先生曾云“生命的事一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常”。当先生历经无数人生风雨、走过人生无数“萧索处”后,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 并泯灭。
优乐两忘、宠辱皆忘、超乎物外何其洒脱,何其可贵!结尾这三句言近旨远, 妙语双关。
值得注意的是,该词成于“沙湖道中遇雨”,因一件生活小事而抒发了词人不退不惊、逆且安、处之泰然的旷达心境。这样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的方法(以小见大),值得学习。
(三)高考链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中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查热点,学生应予以关注与重视。
1、常见设问方式:
⑴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⑵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⑶某联(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技巧点拨:
⑴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受形象。
⑵抓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丰富形象。
⑶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定格形象。
3、答题步骤:
⑴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可分点说明)
⑶概括形象意义。
4、小试身手(2014年,江西卷):
请运用上面所学方法技巧,简要概括下面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释: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都是海南 黎族人,是作者在当地的好友。②翁:苏轼自称
(四)再读探究:
后世文人墨客对于结尾三句的含义多有不同解析。有人认为想要做到在政治上、人 生上宠辱皆忘,先生选择的做法就是“归去”。在入世与出世的抉择上,东坡先生是否
选择了出世呢?你认为先生的“归去”是否与陶渊明的躬耕归隐一样呢?
先生一生都在仕途上,从不犹豫、从未远离!
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苏轼,也始终未泯灭治国安邦、“致君尧舜”、“尊主”、“泽民”的政治理想。他停留过的每一站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在凤翔,修改衙规,为民造福;在杭州,修复六井,疏浚西湖;在密州,为民请命,抗击蝗灾;在徐州,身先士卒,奋战在抗洪前线;在黄州,拯救弃婴,摒弃恶俗;在岭南,身体抱恙,关心民生疾苦;在琼州,鼓励黎民发展农业,充当文化使者。东坡一生,始终未脱离仕途,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着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苏轼的其他词作也直接反映了先生忠君济世的鸿愿。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尽管他在诗词中出现“归去”一词,流露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田,但事实上他从没有“退隐”,一直终老未践。他说:“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真的是如他所说的是因为世事缠绵而无暇归隐山田吗?不是。陶渊明诸人依靠自然来消解人生的挫折,消解人生的不如意。而苏轼却可以不必借助于自然来消解,即以恬适豁达的心境应对一切外物, 风雨阴晴概不萦怀, 暗示自身无论处境逆、顺都泰然自若, 在变化多端的仕宦人生道路上无往不适。
晚年他在七绝《独觉》中索性去掉“归去”二字, 径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以年逾六旬之身远徙海南尚能不改素志, 这当然不是消极出世者所能做到的。换言之, 苏轼对于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执着于人生、超然于物外!
三、课堂小结: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让我们看到一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面对政治祸难,东坡总能看的远,放的下,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定**》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
4.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识记一些字词和文言基本知识点。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3.体会本文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4.感悟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悲愤但又豁达乐观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听说这里的女孩子都很会煮饭烧菜,不知道你们会烧什么菜。在重庆,有名的菜有“酸菜鱼”、“辣子鱼”、“板栗鸭”、“啤酒鸭”、“辣子鸡”、“宫爆鸡丁”、“粉蒸排骨”、“黄瓜皮蛋汤”、“合川肉片”、“水煮肉片”、“蚂蚁上树”、“鱼香茄子煲”等。不过,有一道菜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就是“东坡肉”,你们知道“东坡肉”是谁发明的吗?是苏东坡。据说,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为生计所逼而制作出来的。1079年,苏东坡写了一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诗,结果被谏官断章取义地摘出一些诗句告他有谋反之心,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这一案件称为“乌台﹙御史府﹚诗案”。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到了黄州。
苏轼因为获罪,生活拮据,只好实行计划经济。不过,黄州的肉很便宜,东坡嘴馋,为此苏轼颇感满足。有一次有客人来访,他就煮猪肉款待客人,当把猪肉下锅,加进水放入调料,用微水慢慢煨着后,便与客人下起棋来。他下棋的兴致很高,一直下到局终,才想起锅中的肉。他原以为烧焦了,等揭开锅盖,顿觉香气扑鼻。一看,哇塞,只见猪肉色泽红润,汁浓味醇,吃起来醇香可口,糯而不腻。
苏东坡在黄州发明的“东坡肉”成为享誉中外的一道名菜,不过,与他的“东坡肉”比较起来,呵呵,他在黄州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更是以一种悲愤而又达观豁然的心态哲理原因而成为千古不朽之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前赤壁赋》。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同时,民间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女人,嫁给了秦观,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的,是民间杜撰的,不是事实。
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散文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词人: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家: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高级厨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082年。“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苏轼在政治上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予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逮捕下狱,受尽严刑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刑。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以团练副使安置,不得签署文书。苏轼住在黄州东坡,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黄州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享受着“造物者之无尽藏”。这份超然乐观、旷达洒脱,源自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所获得的超越。
四、课文分析 分析第一段
1.朗读,分析内容:描写夜游赤壁的情形。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做了些什么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举酒诵诗、随意泛舟,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乐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举酒诵诗,随意泛舟 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分析第二段
1.朗读,分析内容: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乐→悲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时,作者借助比喻夸张想象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形象而生动。分析第三段
1.作者由眼前的明月联想到“月明星稀”的诗句,同时由这诗句和身边的赤壁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那么,作者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呢?为什么要写曹操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更何况是我们这种渔樵江渚的草民呢?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禁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这里作者将曹操和自己做比较,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做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和人的渺小。
2.本段内容: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分析第四段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回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同学们看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来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苏轼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
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本段写作者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分析第五段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总体分析
1.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2.我们再来将全文的思路、作者的感情线索清理一下。同学们迅速用一个字归纳一下作者情感的变化。﹙乐 → 悲 → 悟 → 喜﹚
3.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课后练习二)
本文起笔就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既给作者和朋友无尽的美感,也引发他们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沉思;由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历史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的“悲”,是典型的议论;与曹操、周瑜的比较中,更显出自己的渺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最后,又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说明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寓理于景。
六、结束语
5.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五
【教学目的】
1.感知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美; 2.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体会该诗的描声艺术。3.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重点与难点】
1.感受诗歌悲剧美,鉴赏诗歌描声艺术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诗的难点。
【学法指导】感悟阅读、体悟感知、涵泳理解,体味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阳江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琵琶行》,体味诗人的情感和心灵。
二、诵读鉴赏:
(一)学生集体对照注释吟诵全诗,体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背景介绍 1.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但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则“独善其身”。
三、师生研读,教师点拨
1.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那些景物?铺设了怎样的离别之情?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诗歌开头,暮色暗淡,霜叶衰草,荒凉寥落,没有音乐,主客无言,黯然神伤,主人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凌乱,营造了悲凉的气氛。2.诗人和歌女有着怎样的共同经历呢? 明确:他们都来自长安。经历相似:
歌女:境况: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身份遭遇:京倡
商妇
怨
诗人:境况: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身份遭遇:京官
谪官
恨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心感受。
第二课时
鉴赏诗歌的音乐描写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描声艺术。
一、诗歌中有几次声音描写?有怎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明确: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为诗歌奠定基调:悲凉哀怨。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诗人“醉不成欢惨将别”,以主、客的情绪和离愁,写主客情怀,“主人忘归客不发”。
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接着调弦定音,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写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旋律低沉抑郁。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青年时代的琵琶女,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老大嫁作商人妇”。但现实是无法回避,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银瓶乍破水浆迸”写出很强的音乐感,借力度的重,宣泄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表现出很强的气势。“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借声音的质感,如裂帛,写出琵琶女的心碎,道出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乐曲收束时戛然而止,留给听众的是深深的回味。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三闻乐,知人重闻声,陷入悲凉。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二、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高、节奏、旋律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双关:“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3.动静结合:有声和无声的对比。
4.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5.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画面感。
第三课时
一、琵琶女的人生:
明确:诗歌不仅重点描绘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而且详细叙述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故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年少时,她可谓色艺俱佳,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往日盈盈笑语,“间关莺语花底滑”似现在的愉快叙说。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坠入痛苦,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至此,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故而旋律又一转:“幽咽泉流冰下难”。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她陷入深深思考,故而旋律“暂歇”,给人以“别有幽愁暗恨生”之感。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离”,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琵琶声似“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薄情寡义的愤怒控诉。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二、司马青衫湿: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三、小结: 伤物,伤曲,伤人,伤己,伤别,这诸多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情感,琵琶女与诗人萍水相逢,以诚相见,理解诗人,借曲抚慰,可谓知己难觅,故而诗人激动得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诗人不仅表达出对琵琶女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琵琶女的身上,借琵琶女诉说了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伤感。
板书设计
昔
今
琵琶女
红极一时
门庭冷落
欢乐奢华
寂寞凄凉
技艺超凡
色衰沦落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才华横溢
被贬沦落
同病相怜成知音
白居易
得志升迁
被贬离京
春风得意
6.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六
当涂一中 陈凯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一篇抒情散文,王勃通过它传递出了对命运的悲叹,对命运的抗争,对命运的希冀。于是我在本课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就抓住情感为主要内容。我计划以文章中的六个问句为抓手,通过反复诵读来引导学生体会王勃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写景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体味景物特色和思想情感的统一也是学习抒情散文的要实现目标之一。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比较复杂,无法一一兼顾。于是我计划引导同学体会作者将景物描绘的如此壮美,把聚会描写的如此盛大,其实主要是展现南昌城的政治清明和南昌百姓的安居乐业,其实就是想传达出对都督阎公治政的赞美。这样,就和的与作者在文章最后所表达的渴望在这场盛会上遇到自己的伯乐,从而被人赏识被人推荐的心情联系起来了。对于本文的另一大特色用典的学习,因为课下有详细的注解,所以我在文章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就不再设置单独的环节做重点学习了,而是通过作业设计要求同学们在课下自主学习,同时强化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的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指导同学们理解文章中景情关系的统一。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王勃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他凭借着非凡的才华以及在文风改革中突出作用,而为世人所敬仰。但是天妒英才,王勃不幸英年早逝。但是王勃用《滕王阁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号,不,应该是感叹号!因为《滕王阁序》说迸发的是王勃生命中最后的呐喊!让我们走进《滕王阁序》,走进王勃!
二、赏景味情
(一)《滕王阁序》中的盛会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序文,它当然要符合序的一些要求。那么能否请同学们说说文集诗集的序一般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用《兰亭集序》来引导)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本文当中从文章开头就开始写这场“滕王阁盛筵”,那么文章中哪些内容是对盛筵的直接描写呢?
明确:从第一段到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场盛筵为什么会让王勃如此难忘,让后人无限向往。
明确:“四美具,二难并。”
谁能具体谈谈这“四美”、“二难”在文中是这么体现的吗?从整体上看作者真的只是想表现这个盛筵自身的美吗?还是另有深意。(可用柳永的《望海潮》来引导)
明确: 自然美
社会美——政治清明
宾主美——安居乐业
盛筵美
(二)、《滕王阁序》中的王勃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真的完全沉浸在参加这场盛会的激动与兴奋中了吗?
明确:“兴尽悲来”。“兴”的是盛会;“悲”的是命运。
但是这种悲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在文章前半部分就有所暗示,特别是在对美景的描绘中。
明确:孤鸿、雁阵惊寒。
这两个意象就和盛筵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因为王勃明白自己就是那孤鸿,就是那惊雁。在这场盛宴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等待王勃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只能是“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那么作者的命运为什么落到这样一步田地呢?作者在文中仅仅是抒发内心的无限悲愁吗?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的情感脉络。
明确: 对情感脉络的把握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问句来加以体味。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失意之悲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无望之悲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无奈之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豪迈激越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坚定信念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充满希冀
(三)、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想通过这篇才华横溢的千古奇文向我们表达什么呢? 仅仅是想表达对能参加这场盛会的幸福而激动吗?
明确:王勃在这场盛会中只是惊鸿一瞥,相对于这美景、嘉宾、贤主、盛筵,王勃只是这宏大聚会中的那孤鹜,那惊雁。在这盛大的聚会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渺小,人生的失意,但是他又不甘心屈服于命运,他要通过这篇文章来传递出对命运的抗争,渴盼通过这篇文章为自己命运的改变做最后的拼搏!
那么王勃怎么样通过这篇文章来实现命运的改变呢?
明确:渴盼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杨意、钟子期。在这里就是都督阎公,而对滕王阁盛会的赞美其实就是对都督阎公的赞美,那政治的清明、百姓的安居乐业,不正是阎公的政绩所在吗?这样,文章中王勃对这场盛会极尽赞美之能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除了阎公,在座的诸位都可能成为王勃生命中的杨意、钟子期,所以“所望于群公”。
三、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中典故的含义,并且体会作者通过典故所传递的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盛会─兴尽悲来─命运
│
7.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七
[基础巩固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毋从俱死也 从:跟从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意思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举起 .D.得复见将军于此 得:能够 .【解析】 B项,意:料想。【答案】 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不可不语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
B.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解析】 ①③④为名词用作动词;②⑤为名词作状语;⑥为使动用法。【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102】
A.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解析】 A项,妇女: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成年女子的统称。B项,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①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副词,十分,极。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答案】 A 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具告以事 ⑤长于臣 ⑥若属皆且为所虏 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⑧此天子气也 ⑨沛公安在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⑨/⑥ B.①⑦⑧/③⑨/④⑤/②⑥ C.①⑦⑧/②③⑨/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解析】 ①⑦⑧为判断句;②③⑨为宾语前置句;④⑤为状语后置句;⑥为被动句。【答案】 C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注】 ①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将领 .【解析】 D项,将:动词,统领军队。【答案】 D 6.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216800103】 ① 2 项封于.A.长于臣.
此奇籍梁以.B.以其无礼于晋.
独籍知之耳.C.不敢倍德也愿伯具言臣之.教籍兵法于是项梁乃.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解析】 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项,均为介词。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C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桓楚在何处”这件事;第二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均为副词。第一个“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第二个“乃”是“却、竟然”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有大志、有勇力的一组是()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③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④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⑤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⑥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A.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解析】 ①是写项羽缺乏坚持的精神;④是太守说的话。【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104】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年轻时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 卫,收取属县的壮丁,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解析】 D项中“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错误,应为项梁带领项籍,也不是立即起事。
【答案】 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2)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3)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氏世代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习能抵挡成千上万人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避仇。吴中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被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其中有一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语言运用层] 10.仿照下面的句子,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导学号:21680105】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11.空缺部分是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句,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概括。
【导学号:216801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刘邦夺取咸阳后,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把秦王朝的金银财富一概封存,同时约法三章,撤出咸阳闹市,还军霸上。刘邦此举,使项羽的谋士范增大为惊惧,从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可断定刘邦其志不小,有取天下之心。历史上也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历经苦难之后经不住腐朽生活的侵蚀,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答案】 一个不慕富贵而清贫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相反,一个贪恋于荣华富贵、“珍馐佳肴”“花天酒地”的人,必无远大志向。12.某公司经理得知员工的父亲生病,但又因工作无法脱身,所以让小王带上礼物前去看望,下面是经理写给员工的便条的正文,请指出文中5处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悉闻家父贵体抱恙,我心诚惶诚恐,本应莅临看望,实因琐事缠身,无法前往,特托小王送上礼品,以表孝心,如有需要,只管吩咐,定鼎力相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便条属于应用文体,要注意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悉闻”一般用于庄重的场合;“家父”是自称,谦辞;“诚惶诚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程度较重;“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答案】 ①悉闻——获悉、得知 ②家父——令尊 ③诚惶诚恐——十分着急(挂念)⑤定鼎力相助——定当效劳
8.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本文白描写法和正、侧面结合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加注的阅读方法。
4、感受梁启超的人格魅力,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品格。【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的叙事。
2、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夹叙夹议在叙事中加入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梁任公
1、导语设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我们在初中学的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气势、爱国)今天我们再次随着梁实秋先生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介绍梁任公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3、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认识梁启超的演讲风采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按照文章顺序逐步解读)
2、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及梁先生的演讲特点,了解其性格特点。加注:
人物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潇洒、自信
开场白:极简短、独特———生动、幽默、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而有力,洪亮而激亢———沉稳 演讲特点:丰富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渊博 表情:成为表演,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感情充沛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由洒脱
小结:梁任公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有思想、性,感情充沛,沉稳、睿智、潇洒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文章生动形象,绘声绘色。
———文采出众、表达到位、技巧纯熟(正面描写)———演讲内容、效果深入人心,照应首段末句(侧面描写)描写绘声绘色,演讲充满爱国情怀。
三、问题探究
(“有学问”,“有文采”这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重点分析“有热心肠”)
1、先生讲到《桃花扇》,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祯的死,大明王朝的灭亡;梁启超悲的是变法的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他为国家悲,为民族悲,为百姓悲。
2、为何讲到杜甫的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此诗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为国家而忧,为百姓而忧。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久久压抑在杜甫心头的阴霾终于烟消云散,他自然喜极而泣。任公也处于乱世之中,杜甫的喜与忧他感同身受。满腔的爱国热情。
(以前两个问题为基础,进一步分析《箜篌引》,加深学生对任公忧国忧民的理解)
3、先生为何开篇讲到《箜篌引》这首古诗? 明确:有一狂夫,披发提壶,涉河而过,被水冲走,其妻紧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绝,对江弹箜篌,一曲终,遂投河。王国维先生曾评:“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渡河人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但他为何毅然而行呢?是什么让他赴河而王呢?是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这种疯狂的人格力量就是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义无反顾,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视死如归。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们明知变法会流血,会牺牲却依然坚定地实施变法的执着与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讲时的哀痛可想而知。他为牺牲的战友而哀,为百姓而哀,为国家而哀。
四、文中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1、结合印发的资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处材料有何用意? 明确: 引用《箜篌引》的用意: 梁启超是一个“过渡时代”的英雄,这个时代险象环生,他却用他的行动去实践爱国救国的理想,历尽沧桑仍近似疯狂滴执着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的白首狂夫么? 他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十六字的《箜篌引》也许就是梁启超执着前行的真情写照吧!引用《桃花扇》的用意: 这个悲剧中藏着梁启超的身影,含着他的悲苦,他就如同左良玉,几十年忧国如病,以天下为己任,却未能实现理想,同僚或死或逃,而推行变法的光绪皇帝死于非命,独殉了社稷苍生。这位一辈子都在探求中国富强之路的“行者”,演讲到这一段时,心中蓄积的巨痛如溃堤洪水,喷涌而出,终于“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引用杜甫诗用意: 救国于危难之中是中国读书人自以为的本分之责,当他高声诵读杜诗时,他的情感也遥接千年前的杜甫,为“官军”收复失地而喜泪满衣,所以他“张口大笑”了。
此三则材料都体现梁启超一生“爱国救国”的理想。
2、读了本文,你心目中的梁任公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学识渊博、充满激情、具有爱国情怀,忧国忧民、做事认真、博闻强记、幽默睿智、令人敬佩的学者、文学家、政治家。
3、你认为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是什么?
明确:生动形象,以叙代议,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真实、可信地表达了作者的认识。
4、给梁任公先生写一段评价语。(60字左右)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9.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3.自身学习
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内蕴,端正学习,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文言阅读能,体会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2.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的片段并且尽
背诵。
三、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
生存下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4、孔子,是是志在报国又
重用的闲人,又是
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秀的有72人。他
优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 1 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二)、孔子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个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人的思想逾两千余年。
儒家学说
文化的主流,了
古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要
“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
发展。孔子
文明的“天下人尊为
和弘扬了人
要“仁民”,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的人生观和
人与人之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三)、【颁奖辞】
文化的先驱:孔子
孔子的卓越
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和思想
深远,他才被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
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社会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墨家
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
。
,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与儒家对立,商鞅,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当时民间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董仲舒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意思是:
孔子,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
;要
民主与科学的精神,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心理结构的改造。
民族文化*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林批孔”运动。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知天命耳顺内心有
定力去对抗外界。
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
变成生命的张力。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
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日本的现代化过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推崇。”
是1959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的熏陶。” 是无法克服那些
和挫折的。”
新加坡大的都受过儒家价值观
了
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
三、《论语》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内容非常,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在编排上,《论语》的编纂体例,每一条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
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只是大
5、《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练习: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
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千七十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译、背,积累工作。
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教学: 的片段并且尽
背诵。
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1、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 4
2、教学难点: 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的评价。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习
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
性。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学生将文本中出自《论语》的句子挑出(39句),教师将学生分的结果
打印。
查阅资料,每组翻译并试着理解6——7句,将本组合作
2、阅读课文,思考:《论语》
涉及到哪些的内容,体现了孔子。
观点?
3、查阅资料,试着去寻找对孔子的不同评价的文字并教学过程:
一、简单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导入本课:
上节课这节课让
二、了孔子与《论语》,那位同学能够给大家简单说一说? 一起
文本,走近孔子,对孔子做
积累工作。
朗读本组承担的句子,随后由一名代表将本
记录并随时补充的结果的见解。传阅学习。更的。
学生课外作业,读、译、背,1、学生按展示预习结果。每组同学组中的一句翻译并简要
2、各的理解。其余各展示一句之后,将各组合作并打印
三、文本中的句子解决完毕,大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语》 涉及了哪些的内容,体现了孔子
观点?
了。请速度文本,思考:《论:主要有治学、从政、修身养性和交友治道等,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 5 想。
四、教师学生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
1、春秋战国时代,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子是天生的圣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亚圣孟子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
墨家
看法
孔
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先秦法家学说想对立,学说不合时宜。
2、宋元时期对孔子的评价总体上是对孔子推崇备至,环和纲常伦理来其封建统治。,学术界和政界对孔子的评价就褒贬不一。
是
把孔子神化,用孔子的神圣光
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
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
孔子“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
3、自从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给郭沫若的诗里御笔一批,“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吹响批孔的号角,引发了全国口诛笔伐的狂潮。
五、教师总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人难养也”让女性不高兴,时代在观点
完全认同,他的“唯女子和小
就像乌云无法挡住太阳的光辉一样,孔子的魅力是无,社会在进步,也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法抵挡的。当然。
应该说,孔子提倡以天、地、君、亲、师来规范人与自然礼、义、智、信来规范道德标准与治国理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以仁、准则,是有助恢复社会稳定,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如此,孔子提倡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
无数的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诲,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色彩,国治学的座右铭,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千多年来照亮历史与
两千多年来从帝王到平民立德立行,治
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但孔子的思想与学说,确实是两
孔子活
人思想的一盏明灯。《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
世界的生活仍然的意义”。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30年之后,人们难道还要受
也属于世界。在批判与否定“凡是派”错误思想的过时思想的束缚,依然拘泥于“孔学名高实秕糠”之说,而
“正名”吗? 不给那位等待了两千年之久的古代圣贤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10.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 篇十
【教学目标】(幻灯片展示)
1、知识目标:了解诗文内容,加强朗读与背诵,把握诗中人物,体会作品主题。
2、能力目标:了解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提高对《诗经》的 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复杂的情感及诗中所透露出的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
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热情。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几分钟欣赏费玉清的歌曲--《梦驼铃》。(以歌曲导入新课渲染课前氛围)。
费玉清-梦驼铃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师:“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乡关在何方”? 多少个夜晚的思念,多少次......多少个夜晚梦回家乡。寒冬夜晚,彤云密布,雨雪霏霏。一位解甲归田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他无数次地望着回乡的
路,希望早点踏进家门。此刻,边关渐远,乡关渐近,他却抚今追昔,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是为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采薇》,一起去感受那个遥远时代的战争场景,去聆听戍边战斗英雄内心的声音。
接着(幻灯片展示图片及课题题目,然后明确:“薇”,即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野豌豆菜。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幻灯片展示)
1、检测预习(1)字音
猃狁(xiǎnyǔn)不遑(huáng)孔疚(jiù)靡盬(mígǔ)
四牡(mǔ)
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雨(yù)雪霏(fēi)霏
载(zài)渴载饥
维常之华(huā)(2)通假字
岁亦莫止
莫——暮 mù
玁狁孔棘
棘——急jí
(备注:莫,本义就是“暮”意思。准确讲是“同暮”而不是“通暮”。这是由于“莫”(暮本义)假借给“莫”(没有,不要的意思)而“莫”不还给“暮”造成的。我们高中习惯把本义字说成通假字。这点顺便给学生讲清楚)
2、诵读感知(1)诵读提示
把握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
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2)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文章内容。提示注意部分字词:
岁亦莫止莫知我哀不遑启居作止归聘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彼路斯何四牡业业孔疚骙骙翼翼腓
象弭鱼服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载饥载渴(“饥”与“饿”,饥的程度比饿深)
(2)简要概括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的时候及时点评、纠正并作补充)手法要点
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 方法,其特点是章与章之间句型、字面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词)2.比兴(比兴中兼有赋)(顺便补充有关《诗经》的名词术语:按照内容划分 为:风、雅、颂。风:又叫“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按照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3.对比 4.借景抒情 5.细节描写
情感要点: 1.思念家乡 2.爱国
3.对战争中的厌倦 4.战争中的自豪感 5.哀伤悲痛
教师备课时预设场景预设小组1代表发言:......小组2发言:......小组3发言:......小组4发言:......小组5发言:......小组6发言:......预设生1补充:......生2补充:......生3补充:......生4补充:......生5补充:......生6补充:......分析归纳完后幻灯片展示教师备课情况的内容:......(内容见上文教师备课情 况)......小结:本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多,主人公(征人)的内心情感也十分复杂,同学们要注意把握。
四、现场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学设计 鲁人版必修】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第1专题 第3课 雨巷》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06-2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10-14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06-1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0-1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08-2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 教案09-01
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06-2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