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2024-11-01

农业科技三农政策(精选8篇)

1.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篇一

1、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或者说,农业现代化变迁不只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更重要是通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利益集团。

3、农业技术:是人们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和物质设施等,包括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4、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简言之,农业科技进步就是人们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实现一定目标所取得的进展。

5、农业科技成果:指对某一农业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思考观察、试验研究所取得的,经过鉴定确认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

6、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样具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点,具体是指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推力和市场需求的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把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由生产部门对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实现科技与经济全过程的结合。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是基础,市场需求是前提,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是手段。它是以科技产品占领市场为目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产效益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实行网络化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活动。

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利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具体实施。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定推广项目,进行推广试验,选择示范单元进行示范,大面积推广,反馈和改进研究

8、农业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9、农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对具体的农业政策做出优劣判断。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农业政策结果评估。

10、农业政策调整:指根据政策评估结论,或根据新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

或不能适应情况的政策进行修正或补充。农业政策调整对于克服政策的负效应、优化政策运行、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论述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①目的、任务不同。②形态不同。③成果和奖励方式不同。

科学和技术也有本质的联系,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促进技术不断进步;技术成果的不断创造,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力。科学与技术逐渐交融,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将更加模糊,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

2、农业科技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答:

(一)拓展经济赢利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科技进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进步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函数,可以使固定数量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二是改变资源的组合比例,也就是说.资源投入量不变,由于资源组合比例的改变,使总产量曲线向外推移,单位成本降低。这样就产生两种作用:一是扩展了生产函数的经济边界。二是提高了资源的最优利用率。

(二)替代稀缺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各种资源间又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这种替代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源效能,并受到两种资源价格比率的诱导。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

如果说农产品产量的持续提高需要技术不断变革的话,那么农产品品质的改善则更需要技术的保障。

(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变革

一定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形成的。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变化将引致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五)提高农业的效益

农业生产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反映在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之中,就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因。实质上,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道路。(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以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选择地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面向2l世纪,确保我国食物安全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先领域

①高产、优质、高抗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②节水、节肥、节约能源和节省饲料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③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

④农业生物灾害防治。

⑤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

(二)农业技术创新道路

具体涉及:实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

4、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障碍和政策措施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障碍

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前期的障碍

(1)农业科技成果供方的障碍

(2)农业科技成果需方的障碍

(3)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障碍

2)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中的障碍

(1)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主体障碍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障碍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1、产业政策

2、中小企业政策

3、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4、财政激励政策

5、鼓励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

5、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趋势和特点。

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趋势:以生命科学新理论、新突破和高新技术为先导,学科高度分化与多学科综合研究并存,应用与技术开发研究高度综合与集成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交汇和融合,逐步形成农业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科技的一体化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1、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农村的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务行业

2、研究领域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问题领域

3、研究目标着眼于增产、增值、增收

4、研究原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5、研究途径趋向单项与综合、微观与宏观研究并重

6、组织的规模化和社会化

7、研究性质发展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汇

6、中国现代农业的技术需求

答:

一、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出发,农业科技需要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农业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关键性支撑作用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任务更加艰巨

(二)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需求迅速扩张

(三)保障农业资源安全的科技需求更加紧迫

(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科技任务相当繁重

二、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必将引领农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必将带动传统农业的变革。农业科技必须迎头跟上,拓展现代农业领域,促进农业工业化进程

四、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急需通过科技创新促使农业多功能性的潜力发挥

7、进一步加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答案:

(一)基本目标和科技思路

1、基本目标:围绕中国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为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科技思路:一是由过去注重农业中间生产技术研究,向更加注重农产品产后加工流通等高端技术转变;二是由注重科技研发投入,向注重研发与转化并重转变;三是由注重农业第一性生产力技术为主,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相关重大技术统筹部署变;四是由注重科研院校所人力资源利用为主,向产学研企综合人力资源利用转变。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增加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高投入,建立并完善国家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

2、建立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3、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应用保 障体系

4、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扩大农业科技引进

5、加强农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农业测控能力

8、农业的一般特征。

答: 1.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2.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4.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5.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9、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影响 答:

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两者同时并存。

2、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①农村落后于城市阻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

②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人口素质也难以提高,农村人口长期保持剩余状态,这也阻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

③农村较低素质的人口即使流入城市,也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从事工业生产,在城市中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④农村和城市不协调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农村的落后和贫穷,常常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和社会动荡。

10、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答: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任何阶级、任何团体的积极性都是以一定的利益为基础的,农民问题亦然如此。

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赋予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使之作为平等主体进入市场交易,按照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需要具有生产和交易的自主决策权,这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完善各项法规和制度。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要重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①要逐步废除各种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原有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真正赋予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②在与农民利益有关的交易中,要根据农民意愿,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来配置资源。③明确产权,建立各种有效的规章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④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1、农业政策实施的意义

答: 1.农业政策的实施是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

2.农业政策的实施决定了农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

3.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检验其是否正确、是否修正和完善或者废止原政策、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

12、国外农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答:

一、完善农业立法,将农业保护纳入农业法律体系

二、根据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政策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加快技术转化

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篇二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银行,“三农”,农业

“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的日益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 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 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福建省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 福建省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现状

2007年以来, 泉州市分行对金穗米业有限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370万元。该公司依靠农业发展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保障, 不断扩大粮食生产基地和大米加工生产线, 先后在泰宁、光泽、南安等地建立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和订单粮食生产基地1.2万亩, 带动农户2.3万户。同时引进优质水稻品种, 种植面积5.26万亩, 产量达1.4万吨。仅此两项, 每年为企业带来利润140万元, 为农民增收442.5万元。该行按照“区别对待, 择优扶持”的原则, 有选择地加以支持, 通过这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了当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在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投放的同时, 高度重视项目支农工作, 扶持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做大做强。为提高政府粮食储存能力, 支持南安、永春、肖厝、德化等县开展粮食仓储建设, 目前已审批粮食仓储设施贷款5笔、金额7400万元, 支持企业新建粮仓10栋, 并按工程进度已发放贷款2400万元。其中南安市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是2006年南安市重点建设项目, 该项目开工将加快泉州市政府在官桥、水头一带建设“粮食经济板块”的进程, 有助于庞大的粮食产业链形成和区域性特色农贸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 农业发展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发挥服务“三农”职能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业务范围、资金来源等。

(二) 福建省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存在问题分析

1、改革目标的不明确性。

农业发展银行实际职能与应有功能不相吻合, 不能有效弥补商业性金融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的缺失。农业政策性金融集财政与金融优势于一体, 是各国在市场化条件下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在市场化条件下, 农村金融资源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的现实, 迫切需要政府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校正。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凡农村商业性金融不愿意进入或正在退出的领域, 而国家又必须加以扶持和保护的, 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进入, 以引导商业性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的进入, 否则, 就会影响该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金融工具。但经过1998年的职能调整后,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实际职能与1994年建行初期确定的应有功能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的“收购银行”, 限制了其在新形势下支农作用的充分发挥。这几年, 社会各方面要求农业发展银行调整职能定位、扩大业务范围、增强支农能力的呼声虽然很高, 但具体方案久拖不决, 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2、支持范围的狭窄与信贷需求的宽泛性。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较窄, 主要局限在由国务院确定的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等业务。由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 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示范引导、信用保障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 说到底是政策性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它的合理性必须放在当前世界经济总体走势和我国农业优势资源潜力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天平上, 才能加以正确判断。在2006年没有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之前, 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急剧萎缩的严峻形势和原有的客户基础现实, 大力拓展商业性业务已成为燃眉之急, 于是各行拓展商业性业务紧锣密鼓, 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正发挥着其他金融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三农”的支持成效非常明显。由此不难发现, 仅定位于在粮食产业内的流通环节中的原粮购销业务进行信贷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与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以更低的操作成本、培育自己新的比较优势实现农民的更高收入对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渴求愈来愈不适应。

3、农业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性。

农业发展银行筹资方式单一, 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政策性银行只能通过定向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方式筹资, 财政补贴资金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积累资金能力有限, 没有形成稳定的筹资机制, 影响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空间。同时, 自主筹资功能弱。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 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业务范围, 筹集可靠的资金来源, 成为一个独立的筹资主体, 履行其作为筹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应当说具有比商业银行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 由于负债业务主体———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开户企事业单位存款等均属于被动形成的负债,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筹资功能较弱。农业发展银行的营运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央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农业发展银行在其承担粮棉油政策性收购的巨额资金支持职责而自身筹资功能弱化的条件下, 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直接联系难以分割。

4、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存在的匮乏性。

目前我国的金融立法日趋完善, 但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工作却显得严重滞后, 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活动所依据的国务院文件和章程的有关内容早已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在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运行中, 长期缺少法律依据, 造成了定位不准, 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 妨碍了政策性金融的运行。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 关于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却一直没有出台, 对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运行规则、违规处罚等都没有明确规定。政策性银行在无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无规则运行十多年, 带来了明显的负效应。

5、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性。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建以来, 尽管下了很大力气建立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并力求使之不断完善, 但还存在问题和差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增长目前属于数量规模型, 数量、范围、规模等不断扩大, 质量、效益虽有提高, 但不是十分明显, 可以说还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政府、与中央银行、与有关部门及客户的关系还有待理顺。内控机制比较薄弱, 不良贷款比重高。对政策性银行而言, 项目贷款评审和财务评估是直接决定贷款风险和收益高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政策性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和监察力量薄弱, 管理粗放, 甚至有些政策性银行由于内部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经营, 不良贷款率高, 面临很大的信贷风险。

二、福建省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的基本路径选择

(一) 明确改革目标及职能,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 按照增强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主导作用的总目标, 及时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 逐步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农村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 重点围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与集约型农业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等领域, 增加中长期开发性贷款投入, 支持农村综合性开发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农业发展银行这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大力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也应该发展成为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银行。从长远来考虑, 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应该明确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二) 扩大农村信贷资金范围

在目前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 均需要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 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办理其他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转贷及委托业务;试点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等, 逐步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 拓宽各种可能的融资渠道

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 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 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 财政应予以补贴。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发行金融债券并争取世行、粮农组织等的低息贷款提高资本充足率, 拓展新业务;形成统一办理国际金融机构中与农业相关的转贷业务, 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行对我国的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的转贷, 应统一由国家政策性银行经营。为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筹资渠道, 改善负债结构, 降低筹资成本, 建立灵活高效的资金营运体制, 可考虑在我国采取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一是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负债结构, 适应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 为农业发展银行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市场化发债能降低筹资成本, 改善农业发展银行财务状况。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与向央行借款相比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明显低于同期央行再贷款利率, 可以大大降低筹资成本。

(四)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制定有别于商业银行、符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监管和考核评价办法, 严格规范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行为, 促进对农业发展银行的依法监管。尽早制定农业政策性银行法或农业政策性银行条例, 在法律上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这是农业发展银行有效服务“三农”的根本前提。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也是为防止因财政补贴而带来的道德风险, 对政策性金融的经营宗旨、经营原则等加以明确, 确保其稳健持久运营。

(五) 创建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经营机制, 是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活力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发展银行要深化改革, 按照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 健全完善业务经营管理机制。要按照精简、高效、经济的原则, 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要强化管理机制创新, 加快劳动人事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与工作业绩和效益挂钩的评价考核、绩效挂钩和薪酬分配制度, 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 调动经营积极性, 提高经营绩效;要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与建设, 建立系统、全面、科学的风险防控制度和操作体系, 推行以防范为主导、监管为核心、补偿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模式。切实落实现代银行要求, 不断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行精细管理, 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围绕增强支农能力, 创新融资机制, 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为出发点, 牢固树立流程银行观念, 优化操作流程,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效益为主线的全行总体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做到各项业务流程标准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邹荣贵.加快推进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讨[J].发展研究, 2006 (3) .

[2]、陈丽珍.农业政策性银行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探讨[J].经济师, 2006 (11) .

[3]、孟献斌.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J].中国金融, 2006 (3) .

[4]、池小萍, 张国亮, 刘建国.论建设新农村与健全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J].武汉金融, 2006 (5) .

3.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篇三

关键词:货币政策;流动性;农业银行;三农业务

2010年处于政策转折点上,我国经济表现出复苏势头强劲、增长动力转变、通货压力加大的特征。随着物价涨幅不断提高,经济政策重点将转向“防通胀”。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考虑到2011年经济增速低于10%,且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此,“防通胀”同时兼顾经济增长,是2011年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

一、由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性货币政策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项意义深远的改革措施将会有序的展开。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将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起点。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显示,稳物价、促转变、防风险、推改革是指导今年我国央行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央行今年工作的主要措施是: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而货币政策从宽松型转向稳健性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它会对多方面产生影响。这一转变时我国经济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第一,国内经济增长势头可进一步巩固,我国可以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第二,通胀压力大,且将会持续加大。预计全年 CPI涨幅将超过4%,国家将会在利率、汇率等价格型政策运用上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农行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挤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信贷投放。我国经济市场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适当收紧流动性,控制物价,防止其过快上涨,防止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第三,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地方性融资较大,使得存、贷款和期限错配问题出现问题,整个银行业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大幅上升。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控制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为了防止在我国城镇化推进中,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助长粗放型和过度依赖投资的不良增长模式的产生,稳健货币政策的回归有利于银行结构的调整,有保有压,可以合理的引导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提供了平稳的货币环境。

二、稳健货币政策对农行的影响

一是收紧货币流动性。央行近年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同时,自2010年下半年起,央行已经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组合政策的出台,使调控趋势愈加明显,其优势在于存款成本上升,引导居民消费方式产生改变,增加银行业定期存款额度。但是与此同时,企业融资将会产生一定困难,它们在银行的存款额将会减小。同时,信贷规模减少也会导致派生存款的减少。

银行业采取此种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将会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普通法人客户融资将变得紧张困难,而其重点客户取向将变为优质客户。但是为了配合实施国家“三农”政策,农业银行会优先保证三农贷款的需求。

二是金融脱媒化趋势更加明显,资本市场走向健全。沪深两大股市中,上市公司数量截至2009年7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187家,已是1990年的118.7倍。境内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到45794.37亿元,流通市值为15063.82亿元。”。《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和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2日,2010年沪深两市共有327家公司IPO,IPO融资规模高达4685.22亿元。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05年-2009年,我国企业债务类直接融资年复合增长率达41%,非金融部门的债券融资占比已经从2005年末的6.6%提高到去年9月末的10.5%),这意味着金融脱媒将加速,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减弱,各银行业未来将面临优质企业客户信贷需求下降和贷款议价能力削弱的挑战。

三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配以正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财税体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继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特别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税收制度。增加消费型增殖税,减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负水平。要科学的,绿色的进行税收,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财税体制。这就需要在改善经济结构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其一,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其二,保障民生,扩大国内消费能力,这需要加大财政对保障性住房、农村水利交通、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体系的支持力度;其三,注重发掘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应该大力支持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加强转移支付。这对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的实惠无疑是巨大的,为农业银行带来的发展商机也空前广阔。

总之,这次政策调整对农业银行来讲,既面临一次重大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一项艰巨的挑战。

三、农行服务三农的策略

2008年10月21日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2009年1月15日,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15日、16日在上海、香港两地实现A+H股同步上市。农业银行在推进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一方面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一方面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展望未来,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中农村经济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它经营的空间横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所以,这样“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以及上市所奠定的新的平台,都形成了农业银行竞争力提升及未来业务迅速增长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需要农业银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大力吸收存款的同时,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突出支持三农业务,择优支持优质法人客户,并做好中间业务,努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把农业银行建设成为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综合经营,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群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

1、农行支持三农业务的历史机遇和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持续深入,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强调重视三农问题。今年一号文件集中在针对治理干旱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农业基础建设。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产业化”的三化一体模式也将为多渠道发展三农业务发展了市场。以黑龙江省为例,“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在2010年取得良好成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实现了“双一”目标。今年,国家鼓励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为黑龙江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1年,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产业项目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蕴藏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增加粮食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政策导向及我省“粮食安全区”、“生态农业区”的战略定位,将为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市场条件。

2、把“服务三农”打造成农业银行的王牌业务。经历了不良资产剥离、股份制改造与经营管理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已经登陆资本市场。农行方面认为,“三农”业务这片蓝海将为农行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股改后良好的财务基础,未来农行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服务三农”不仅是农行承担的使命,也是农行业务的核心亮点和一张“王牌”。在目前的背景下,农业银行面对三农市场,与城市业务相比,三农业务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市场空间巨大。从长远看,将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出现蓬勃的发展走势,农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后更好地服务“三农”和为县域经济服务。或许服务三农的定位与对股东价值回报的最大化,从短期来看可能会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进,县域经济一定会有较快发展。但是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言,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对金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农行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服务方案,将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两个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一,在经营机制上农行提出要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即信贷管理体系上,既要适合于县域经济特点的改造,以提高县域业务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县域对农行效益贡献度;又要探索城市行带动和支持县域业务发展的联动机制,发挥城市行对农村行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农行下一步的任务还很艰巨。

第二,既然农行已经决定定位于面向三农,那就应该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商业金融中的作用。农业银行是由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转轨而来,在县域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打造了影响力深远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当前,在国家的金融战略布局中,农行是联结城乡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城乡联动的市场结构特点,通过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着力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农行的传统优势发挥出来,变成现实的优势。

3、充分发挥系统整体优势,为县域市场提供融资、结算和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树立农行独特的品牌。农行现金管理、电子银行,中间业务等产品已在有步骤地向县域渗透,如转账电话、网上银行、贷记卡、电话银行……。由于各地县域市场需求差别较大,对此,农行不断推出适应农业客户需要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目前,由于农业银行在县域点最多、面最广、网络最大。农业银行队伍对县域经济服务特点、模式较为熟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能力及亲和力。因此,要充分抓住这个优势,大力宣传农行产品,拓展市场,树立农行独特的品牌。

4、因地制宜,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农行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方案,仔细全面地考察地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对于有发展实力的给予一定的帮助。把握城乡产业转移、县域资源开发、市场建设和消费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强化银政、银企联动和城乡联动,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稳妥地发展县域资产业务。要充分发挥农行信息、网络、网点和资金优势,强化区域协作和城乡联动,支持产业梯次推进和资本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对接和城乡协调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地区的支行要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创新业务流程和产品服务,重点支持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带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继续适度支持有信誉、效益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实施“三农”战略,为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市场的商业金融主管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报》;

(2)《中国城乡金融报》;

(3)《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4)《项俊波:农行快步迈入服务“三农”转型新时代》;

(5)《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

(6)《创新与改革“蓝海战略与农业银行转型征文优秀论文选集”》;

(7)《人民日报》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报道

(8)《中国金融网》;

4.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篇四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农机培训渠道推进农机化事

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拓宽农机培训渠道,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湖北省农机化进程作出了贡献。“十一五”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化人员76.16万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1.99万人、汽车司机3.66万人、内燃机手4.45万人、电瓶车司机2.38万人、修理工2.36万人、农机技术员7.1万人、农机管理人员2.17万人、农机监理人员1 008人、其他农机人员12.1万人,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机化事业稳步发展。

1.1 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升了全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近几年来,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为全省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稻麦机械联合收割技术等方面技术推广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如武汉市连续5年举办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1 948人,举办现场会34次,以会代训人员5 400人,有效促进了机插秧技术推广。

1.2 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降低了农机事故率

通过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增强机手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从2006年以来,省农机监理总站举办农机监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450人。农机监理考试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558人。各县市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培训驾驶人员达41万多人。全省农机系统组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训。

1.3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经过培训后,掌握了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技术,不仅节约了人力、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开展跨区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了经营性收入,农机手年收入比农民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1.4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教育培训促进了大量农村劳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二是通过开展中职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培训、再就业培训直接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1.5 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质量

通过对维修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对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机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机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主要做法

2.1 利用政策,大力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全省有76所拖拉机驾驶学校开展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再就业”等培训,通过采取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实现了大量农村劳力转移就业。2009年,湖北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在完成部下达全省5200个指标的基础上,各级农机培训学校向当地“阳光办”争取培训指标达2万个,全省共培训农机修理和操作人员达2.6万人;二是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全省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侧重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内容,2009年,湖北省共培训新购机农民5万人次;三是开展农机创业培训,省农机化办2009年12月份举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创业培训班,培训50人,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四是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培训。2009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3年内完成一轮对乡镇在岗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全省基层公益性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共有1721人,2010年6月份,举办了首届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共培训56人,每人按照1000元的标准进行培训补助。剩下1 665人计划安排在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完成。

2.2 规范管理,做好农机培训学校的评定和认证

一是组织开展拖拉机驾驶学校的清理整顿工作。2007年以来,省农机办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教员与教练员培训班8期,培训

教员与教练员471人,保证了全省87所学校每所学校教员与教练员不少于5人,达到了国家标准;二是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许可证审验工作。省办根据《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和农业部41号部长令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湖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办)审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对全省87所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进行了清理整顿和检查验收,至目前,全部通过了省级评定,由省农业厅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三是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0年7月12日,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明确要求各县(市)农业局要将农机驾校全部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截止目前,全省已有71所农机驾校被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占全省农业培训基地总数的1/3以上。

2.3 加强宣传,营造开展农机教育培训的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新型农民”培训等有关政策宣传,发布招生简章,公开收费标准,承诺就业岗位,公布监督电话,为学校招生造势;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耕整技术、插秧技术和收获技术、油菜收获、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生产、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农田水利等机械化技术,利用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会、农产品交易会、新型农机具展示演示会和各种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农机化实用技术。

2.4 创新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采取定点培训、联合培训、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驾驶员、操作手、机电维修和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一是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实行定点培训(当地农机学校);二是对定点就业的人员实行校企联合培训。如随州机电工程学校、麻城农机学校培训车工、钳工等工种,直接到广东、福建等省企业就业;三是实行集中和上门相结合培训。湖北省对水稻育插秧、收获、油菜机收和耕整等机械化技术培训都实行集中授课、上门服务,送教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效果明显;四是关键技术实行重点培训。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湖北省推广的关键技术。2005年11月,省农机化办在汉川市开展机插秧培训达600多人。近几年,全省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把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2000余人,插秧机操作手10 000余人,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大面积推广技术实行现场演示培训。近年来,全省通过以会代训,共举办油稻机收、机播(插)演示现场会4000余次,深受农民欢迎,促进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收获技术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2.5 适应形势,积极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全省有21所学校在本行业开展了机械维修工、电焊工、机械加工、电工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农机部门考核认定合格后,颁发农业部《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劳务输出部门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2009年,全省农机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人,在本行业办理农业部《职业资格证书》3 700本。

2.6 广辟渠道,拓宽培训领域

立足农机,积极争取汽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全省部分农机学校立足农机积极拓展行业外培训,积极争取公安交警部门支持,将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纳入了培训范围,为学校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省有11所农机学校争取了汽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如麻城、红安、枝江等农机学校。2009年,全行业培训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驾驶员2.1万人,有效弥补了本行业生源不足、培训效益低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农机教育培训持续发展

一是建议各级财政预算要增设农机教育培训经费专项,每县市每年安排30万元以上用于机手培训;二是建议将教学设备仪器纳入购机补贴范围,补贴比例达50%以上;三是鼓励农机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农机教育培训。招用农村劳动力的用工企业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工教育培训。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机教育培训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额扣抵;四是建立农机教育培训助学制度。农民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般免收培训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所需的学费,要采取政府补贴、个人适当分担、企业和社会捐助的办法,减收学杂费。

3.2 积极探索农机培训的新路子

一是要强化农机行业系统内农机学校、监理站、推广站及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的合作意识,整合农机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能力;二是要创新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阵地,鼓励兴办农机技能培训班、成人中专班、技工班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逐步转变依赖行政手段抓生源的被动办学观念,积极投身人才培训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各种类型的实用人才;三是依托农机企业开展新机手新技术培训。

3.3 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要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二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3.4 创新机制,提高农机培训的效果

一是培训形式创新。做好5个结合。即: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创新。除了制造、维修、驾驶、操作等工种外,还要涉及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贮藏和保鲜等机械化技术;三是培训领域创新。发挥学校优势,主动与农业、劳动和财政等部门联系,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新型农民培训,拓展农机培训的新领域。

3.5 加强农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5.“三农”政策盘点与分析 篇五

当前农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今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下半年,一些地区的洪涝旱灾影响了收成,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增加4。农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农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是来之不易的。一方面是一些农业扶持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市场拉动的结果。尤其是近段时间,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粮食、油价、棉花包括一些畜产品在前几年一直低迷的情况下,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是价格增长只是一种恢复性的,还没有达到90年代后期最高的水平。而且价格继续攀升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目前的状态下起伏。所以,仅靠价格提升还不能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更积极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今年采取了哪些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让农民增收致富。20,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决策,是政策实施密度较大的一年。具体来讲有这样10个方面:

1、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为农民减负。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这项政策落实到位的话,能减轻农民负担的30。

2、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以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上学难、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几年内,在国家的扶持下,要解决好贫困学生就学和贫困地区学校改造。中央财政为每个农民出10块钱,地方政府筹集10块钱,农民自己出10块钱,逐步试点恢复农村医疗体系。

3、扩大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力度,放开市场。一些地方尝试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改革意义重大,为下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改革探索了新办法。

4、启动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今年选择了8个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帮助农村信用社增强自身活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5、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国债资金中专门安排了“六小工程”资金,建设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小型基础设施,如沼气建设、乡村道路、草场围栏、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等,这些对改变农村面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始,在11个品种上实施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基本形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优质水稻的产业带,黄淮海专用小麦产业带、东北的专用玉米的产业带等。对大豆、小麦等实行良种补贴,凡是在优质区域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较好,价格也比普通的同类产品要高。

7、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今年主要开展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一个是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力度很大;另外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尽管在财政等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总的原则定下来了,外来务工农民子女要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解决了农民工十分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8、各地将普遍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国务院已批转了农业部等几个部委的农民培训规划,每年要培训上千万人,国家拨专款,进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9、很多地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在进行农民社会保障、保险等方面的探索。这也是今年的一个亮点,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上海、浙江等地正在按照城市居民社会低保标准,统筹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险等问题。

10、在户籍制度改革上,今年不少地方有很多突破。

归纳这10个方面,可以看出今年的政策措施的一些特点。一是密度大。包括投资和政策倾斜。二是措施实在。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群众多年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都在开始探索、突破。三是全方位。不仅涉及到农民的生产,还涉及农民的生活;不仅涉及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涉及到农村社会的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明年的政策规划

尽管今年农民增收4已是来之不易,但还是没有摆脱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尖锐和突出:1、城乡差距在继续扩大。农民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扩大0.2个百分点,专家测算,已达到1:3.1,是改革开放25年来差距最大的。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2、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最大的难点是在中西部粮棉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甚至有的还是负增长。现在省际间的差距有的已达到4到5倍,这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同步发展。3、农户收入的差距也在扩大。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是惊人的。据统计,我国农村特困户有2600多万,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我国还有近1亿人处在贫困线下,这是个大难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农村经济就没有活力,要改变农村的面貌就是一句空话。现在近80的人口消费水

平只有不到40。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经济不能发展,扩大内需就要失去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所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

现在已有几项大的政策出台,如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把过去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转移到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上,增加农民种粮的收益;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保护价等。明年将继续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来做,政策力度一定会比今年更大。并且在政策设计、制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政策落实情况。

制定政策、出台政策仅仅是一个开端,只有把政策落实下去,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所以在制订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为下面执行政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取消农业特产税,考虑到会减少地方政府收入,政府就采取了转移支付的方法。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采取一些最直接的办法把利让给农民。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实践证明,群众的参与才是最好的监督,今后要按照制度化、民主化去加强监督工作。

6.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沿革 篇六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顺应历史潮流,在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路,是对党的“三农”思想的新贡献。

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两个趋向”论断,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任务的提出,采取了一系列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农举措和补贴农民、支持农村、反哺农业的新重农政策,是对“三农”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

科学定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一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胡锦涛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 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1]P113。在XX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上,胡锦涛又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XX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也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XX年5月19日,胡锦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大会上致词中提到,“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3]XX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温家宝再次强调:“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4]从XX年起,已连续5年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荐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这些“重中之重”的阐述,把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全国经济、政治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具有历史性的坐标意义,也充分反映了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全 新的思想理论,完全突破了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阶段传统的“重农”思想,不仅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根本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城乡之间差距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5]在XX年1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对“统筹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农村和城市是有机的整体,城市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农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不会自然地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首要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可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一上任,就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为此,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6]XX年 6月,中央决定XX市和XX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7]十七届三中全将统筹城乡放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位置,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8]提出八大举措来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根据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上的“三平”---工作指导平衡,农民与市民平等,国收入分配公平;城乡共荣上的“三高”---农民增收幅度向着市民攀高,农民生活质量向着市民升高,农民综合素质向着市民提高;城乡一体上的“三同”---经济实力同时增强,基础设施同等建设,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不仅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符合中国国情,体 现中国特色。

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XX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怀农民。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等方面就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作出了深入部署。会议还就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完善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对全面加快农村小康进程提供了体制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8]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凭借农村发展难题,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 要任务,即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农村民主管理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目的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目标是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不是一个新命题,无论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或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多次出现在中央的有关文件中。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建立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新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具有新的内涵。这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新思路。

XX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 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9]在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指出,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1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式,深刻阐述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内涵,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XX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8]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立足于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状,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在农村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顺应 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战略举措。

指导方针: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粮食生产、农产品供给,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而且关系农村社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从XX年至今,党中央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多予:要求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和纯务农农民给予直接补贴。XX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2144亿元,XX年达到4318亿元,增长了101.4%。五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6万亿元。同时,中央财政陆续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XX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惠农补贴资金1028.63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11]投入的总量、增量、增幅都是近几年最大的,历史罕见。

少取:不仅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最终达到城乡税制的统一,而且还从土地征用制度等方 面,强化政策措施,保护农民利益。XX年全国有20个省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其他省也在部分县(市)进行试点。温家宝总理XX年3月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取消农业特产税,提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并从当年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且原定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时间表,缩短至3年,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皇粮国税”。屠宰税、牧业税也陆续取消。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12]此后,“少取”的政策持续并不断深入完善,直至“不取”而“多予”。

放活:不仅意味着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还意味着农民身份和地位的改变。“放活”的尝试和探讨一直都在进行中。农村市场机制建设方面,XX年银监会已经完成相关规范制定,批准在6省(区)开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XX年试点范围再扩大到15个省(区)左右,资金被不断抽离农村,农村发展得不到信贷支持的状况得到好转。XX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育、完善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这意味着农民将被允许从集体土地中得到增值利益,“半截子产权”可望完善。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颁布,农民可以在自愿、自助、自治的基础上组织起来,面对工商资本,增强谈判能力、获得更大市场分额和利益。这是给农民的一个能力建设机会,是对农民的赋权。而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8]

随着XX年彻底取消农业税,中央对“三农”的方针由“多予、少取、放活”转变为“不取、多予与放活”,在经济关系上对农民由以前的“索取型”变成了“补偿型”。通过这些不断出台和强化强农惠农的政策,逐步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稳定的反哺农业投入机制,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夯实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但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正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所以,XX年12月,胡锦涛在河南商丘考察时指出:“要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13]“我们将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14]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 措,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且规定了详尽的政策措施要求和财政资金支持措施,比如包括对大量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等。XX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进一步强调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基础性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客观分析认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8]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这些都直接体现了中央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的决心。

从当前看,夯实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增强“六个能力”,即: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增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业转化能力、增强农业抗御灾害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这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既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又有利于防范农业市场风险,既能够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迅速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要求,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首要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因此,胡锦涛指出: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15]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16]XX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17]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从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透过一系列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不难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农”思想是鲜明的、系统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其主要内涵是重统筹发展,重农民利益,重制度创新。重统筹发展是前提,重农民利益是核心,重制度创新是途径。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实现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城乡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利益。显然,新时期的“重农”思想既重农村生产力发展,又重农民利益;既重农民农村农业全面发展,又重城乡统筹发展,重工农业协调发展,重当前今后可持续发展。这是个全新的重农思想,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6年来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粮食连续5年增产,免遭全球粮食危机的严重冲击。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农业农村形势始终保持良好态势,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顺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三农”理论,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三农”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农”理论定位的新高度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定位,是对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创新。建国伊始,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18]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国民经济全局确立了农业的战略地位,他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9]“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20](P63)。江泽民把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到全局性、国际性的战略地位来认识。他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21]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党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科学性 和先进性。尤其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确保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三农”理论的务实性

群众利益无小事。新一届领导集体从思想上关注“三农”,从感情上贴近“三农”,从工作上侧重“三农”,对农村的“路、水、电、医、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从XX年1月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到XX年一号文件决定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把施惠重点放在农村;再到XX年中央又采取了10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三个“明显高于”,即“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22]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将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承诺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财政增量支出,至少70%用于农村,国债资金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少于 2/3。这些很具体、很硬的要求,都意味着大笔资金投入。

同时,中央强调建设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长期任务,绝不是拆几栋旧屋、盖几栋新楼,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5]这“五要五不要”也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理论风格。

“三农”理论的系统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五个基本”构成了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从XX--XX年,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科学判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特 征和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下,提出了新形式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战略部署,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强农惠农政策的多样性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缴纳税收的历史;二是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历史先河;三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四是为了确保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的成效,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五是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六是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七是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了困难农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八是不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九是切实加 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推动了城乡平等就业的进程。十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3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8],既切中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这十个方面的重大举措,基本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最重视的是人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中央坚持把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XX年一号文件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体现了对农民的最大关怀。文件首次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地位和贡献作了充分肯定,表现了对农民阶层的充分尊重。文件强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等等,表现了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决心和气魄,体现了善待农民工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民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文件强调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更是抓住了发展的核心和本质。针对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XX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同时,中央要求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

7.农业科技三农政策 篇七

关键词:“三农”问题,税收,现状,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多年以来一直在研究出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从而推动农业发展及农村建设。为了实现制定政策的目的, 就一定要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但是从当前情况看, 三农税收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探讨如何解决。

1 政策现状

1.1 在涉农税收优惠中, 企业所得税所占比例较高

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 当前, 涉农税收在该县得到了高度重视, 各项优惠政策纷纷出台, 企业所得税占据的比例比较大。在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中, 农、林、牧、渔等能够免征或者是减征所得税, 另外, 还分行业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 比如,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小型微利企业等设置了低税率的相关优惠政策, 对于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所得实行相关优惠政策, 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企业进行减计收入, 对于购置和使用的环境保护以及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等相关设备实行了税额抵免等政策, 保险机构对于种植业以及养殖业实行保费减计收入[1]。

1.2 涉农税收优惠的具体力度还不够

当前,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环节, 而在农产品的贮运保鲜及深加工等环节的优惠还较少。在农产品加工这一环节中, 主要偏重简单加工免征增值税以及初级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 而没有在种养以及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渗透激励机制, 使得农产品无法从初加工逐渐向深加工发展。

1.3 对于涉农企业缺少管理

对于涉农企业, 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没有做好管理工作。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异常, 一些农民合作社在领取营业执照之后, 并未按已经核准的经营范围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或者是经营活动比较少, 另外, 成员的文化素质比较差, 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 有些财务核算缺少规范性, 甚至没有将财务核算制度建立起来[2]。与此同时, 税务机关管理存在困难, 相关税收政策中明确享受减免税的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定对收入与所得进行核算, 但是很多合作社并不能做到这点。

2 存在的问题

2.1 涉农税收政策缺少系统性和实用性

从当前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看, 很多税收政策都在各种文件中分散, 没有纲领性重点政策, 每一项税收对于在同一个征税客体的规定是不同的, 很多涉农税收政策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在这些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制约。在支持对象方面, 很多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以及国有农口企业与重点农口企业;在优惠税种方面, 一般都集中于所得税。而从现实情况看, 真实涉农企业是很少的, 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 基本上没有成型农业企业, 实际能够享受的优惠特别少, 导致很多政策都流于表面[3]。

2.2 优惠政策缺少引导作用, 无法帮助农村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1) 税收无法引导社会上的其他方面投入到农村和农业之中。对于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建设来说, 仅仅是国家投入是不够的, 需要社会上的其他方面进行参与。但是缺少有效税收政策对其进行鼓励。 (2) 涉农税收无法推动农产品实现市场化与产业化。 (3) 农村中的农业资源是很丰富的, 农林及养殖深加工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有的地区还有独特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怎样支持与推动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实现循环经济, 在当前还没有有效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2.3 城乡之间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差异

当前, 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 农民与农村难以享受优惠。比如, 再就业优惠政策以及退役士兵就业相关税收政策等都局限在城镇之中, 农村人员无法享受, 在相关税收政策方面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工人之间没有实现平等。

2.4 政策尚未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

(1) 税务机关在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的宣传以及辅导等方面的广度与深度还不够, 宣传与服务缺少个性化, 没有体现出农村的特色, 对于很多优惠政策, 农民并不了解, 税务部门的税收服务还需要加强[4]。 (2) 针对当前的优惠政策, 农村纳税人还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筹划和运用, 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存在问题。

3 建议对策

3.1 确保税收政策系统化

对保护与支持“三农”发展的整体思路进行确立, 将多个环节以及多个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体系建立起来。对税制进行合理简并, 对于当前各种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要加以归并与简化, 实现系统化, 使之更容易操作。同时还要对各类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重视, 防止政策矛盾的出现, 避免对政策效果造成影响。比如, 在对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 要将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以及营业税起征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

3.2 强化扶持力度, 推动农业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化

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化, 一定要有政府部门进行扶持。在地方税收优惠方面, 要对房产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进行一定的扶持。为了鼓励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对于一体化企业以及规模农场还有农民合作社和相关仓储物流企业的设施用地和生产用房, 要减免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5]。对于将房产以及土地转让给农业产业化相关企业的单位, 要对其营业税进行免征。对于农村的水电以及道路和通信等工程, 要对其税收进行适当减免, 从而改善农业企业的具体发展环境。

3.3 城乡之间实现税制一体化

由于传统经济的影响, 我国推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于我国工业化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是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这种经济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成影响的瓶颈。目前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 城乡之间实现税制一体化的各种条件已经成熟, 要借鉴国际做法, 使当前的主要税种, 比如, 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实现普适化, 在农业以及农村地区的各个产业中适用, 取消对于农业以及农村在税收方面的歧视。在城乡之间实现税制的统一是长期的过程, 不可以将城市中的税收政策强行在农村中推广, 一定要依据发展阶段以及城乡差别和纳税能力, 制订计划, 按照步骤进行实施。

3.4 在城乡之间对税制进行统一的基础之上, 对城乡税收征管进行统一

简并农村税收的具体征税环节, 依据集约化及精细化相关标准, 对城乡征管力量进行合理配置, 对征管流程进行科学设置, 在对涉农税收政策进行全面落实的基础上, 节省纳税成本及征管成本。

3.5 对流程进行简化, 提升纳税服务质量

(1) 对于农村中实行定期定额这一征收形式的纳税人, 要采取简易申报以及简并征期等方式, 对办税程序进行简化, 解决农村办税难的问题。 (2) 对发票发售的具体核批程序进行简化, 提升其发售效率, 并对涉税资料进行精简。对纳税人重复提供的相关涉税资料要进行清理, 同时实行一次报送的制度, 由多个部门进行共享, 使信息使用率得到提升。

3.6 对农村税收政策做好宣传工作

要从推动农村发展的角度重视税收服务意义。税务机关一定要关心农民实际困难, 将税收服务这项工作做好。 (1) 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将“三农”特色突出出来, 确保宣传渠道畅通, 对宣传形式及宣传内容进行创新, 利用新闻媒体及电子网络还有农民夜校等各种形式, 对农民宣传“三农”税收相关优惠政策。将各种涉农税收政策都梳理归集并汇编成册, 到每家每户送税法, 使农民能够将政策吃透, 并用好优惠政策。 (2) 要将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提醒告知制度建立起来, 对各项注意事项及税收优惠进行告知[6]。 (3) 开展纳税辅导及评估和查前告知等服务, 使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 防止因为不知法从而违法或者无法享受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对于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自身作用加以肯定, 同时还要认识到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报纯, 黄智威.我国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1, (9) :90-92.

[2]文小才.我国农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考察与优化建议[J].财会月刊, 2011, (36) :41-45.

[3]纪茂利, 戴蓬军.我国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 2010, (5) :34-36.

[4]刘炜.积极利用税收政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9 (4) :1-10.

[5]李迪.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及对策[J].市场研究, 2013, (6) :57-58.

8.“三农”政策研究应以问题为导向 篇八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要求,“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应当按照这一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三农”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促进农村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瞄准农村贫困问题,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出谋划策

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如果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既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会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就很难说在共享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和进步。

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扶贫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回顾中国农村的减贫历程、展望中国农村未来的减贫前景,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来看,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让大多数人受益,并摆脱贫困。发展是硬道理,也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979-201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农业生产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这是37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最重要基础。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和减贫效应尤为明显。在1979-1985年的7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农业生产年均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按现行扶贫标准,短短几年间上亿人脱贫,未脱贫的生活状况也有很大改善,最根本的力量是农村改革释放出的增长潜能。

从包容性增长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帮助边远地区和农村获得更多发展机会。随着经济增长的推进,涓滴效应出现递减,主要原因在于,实施沿海率先开放战略这一外在因素和区位比较劣势这一内在因素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地区未能及时搭上全国经济增长的快车,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农村进一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为对冲涓滴效应递减,中国从1999年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 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9年超过东部地区,全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从2002年起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逐步在农村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2004年起实施农业补贴和主要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从2006年起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全国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

从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来看,国家拿出专项资金,瞄准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效果。由于区位条件非常不利、人力资本极度匮乏,仍有一部分乡村和农户,涓滴效应难以惠及,包容性增长难以覆盖,需要靠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早在1982年,中国政府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安排“‘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对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要对“老少边”地区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并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994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在过去30多年间,涓滴效应、包容性增长和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各有各的功能、各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是中国有效减贫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受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影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将下降,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将进一步减弱。包容性增长的主要措施,如以工业化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持续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十三五”期间使扶贫标准线以下的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是未来更长时期在中国推进2015年后发展议程、消除绝对贫困和改善底层40%人口的收入状况,都需要加大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的实施力度,特别是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使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中,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处于重要位置。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此,一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三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四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

聚焦农民增收问题,为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拓思路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促进共享发展的根本要求。尽管1979-2015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已连续6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2015年按新口径计算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仍高达2.73、按老口径计算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高达2.95。

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从不同维度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速会有不同的底线要求。第一,从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来看,要求在“十二五”年均9.6%的基础上,今后五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不低于4.8%。第二,从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来看,要求在“十二五”GDP年均增长7.8%的基础上,今后五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不低于6.5%。第三,从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来看,要求在“十二五”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7%的基础上,今后五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不低于6.7%。根据这三个维度推算的农民收入增速底线都具有约束力,因此,“十三五”农民收入年均增速的底线是不低于6.7%。

需要重视的是,农民收入的四大来源增长乏力。受农民工人数和工资水平增速下降影响,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容乐观。受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国内去库存的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很难快速增长。受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农民通过农业补贴和社会保障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也会放缓。受集体资产存量分布不均、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需要时间的影响,财产性收入很难成为大多数农村地区增收的推动力量。这四大增收动力衰减的苗头已经出现,今后一个时期甚至可能加剧。

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索。

第一,要处理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维护农民利益的关系。实行新疆棉花和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将东北地区玉米临时收储制度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增强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弹性、改变只涨不跌的刚性预期,有利于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轮的政策调整是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伴随政策调整的势必是市场价格下滑。这要求国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帮助农民渡过调整的“阵痛期”。

第二,要延长和重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在总结借鉴日本“六次产业”和中国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以增强农业就业密度为基础,以提高农民分享价值链比例为目的,推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按照有利于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方向,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第三,要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树立终身离农的志愿。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抓住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贡献智慧

从中国目前情况看,农民正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农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紧紧扭住包括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基本保障,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坚决守住底线。”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来,解决农村基本民生问题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民生保障程度逐步得到提高。

在教育方面,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由公共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校舍维护和公用经费等办学投入;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从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起步,分步扩大到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最终从2006年秋季入学起全国农村实现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2016年出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意见,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医疗保障方面,从2003年起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初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只有10元,2016年已提高到420元,国务院已出台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在养老保障方面,从2009年起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起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从2007年起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4903.6万人,2015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931.5亿元、人均补助水平1766.5元,城乡低保对象人均补助倍差为2.15,小于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低保补助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出了贡献。

在住房保障方面,从2008年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年累计解决了2000万贫困农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尽管如此,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农村基本民生问题仍是短板;与城镇居民已经享有的民生福祉相比,农村基本民生问题仍需加强。要按照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要求,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织牢农村社会保障网。要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要促进就业公平,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分割和身份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要促进社会保障公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实际补助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

上一篇:对当前基层检察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下一篇:小学作文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