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24-08-24

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共11篇)

1.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一

生态视野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汪湖北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多次强调“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没有出路”,本“十二五”的主题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上海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也同样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十二五”是关键时期。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要求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通俗地讲,生态农业应当包含安全的产地、友好的生产技术、优质的农产品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内容。

近年来,本市生态农业发展有了较大发展,从2000年第一轮农业环保三年行动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四轮,农业生态发展从点到面,从畜牧业到农业全产业,从农业领域到农村环境,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态势,成效也比较明显。

但客观地看,农业面源污染仍然存在,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依然较重,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依然没有消除,农业的生态功能还没有更好地显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三个不够”:一是农业生产方式不够清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化学投入品过度依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破坏,给农产品带来安全隐患。本市复种指数过高,土壤被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亩均用量仍相对较高,化肥平均用量是全国的1.5倍,农药是全国的2倍,而且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肥料利用率不高,流失严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秸秆特别是麦子秸秆焚烧比例还比较高,污染空气环境;秸秆机械化

还田成本高,大面积推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多样化、产业化、市场化比较困难;二是种养结合不够紧密。根据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畜牧养殖和种植业是农业污染的两个“贡献大户”,种植业中的蔬菜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化肥平均用量很大,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利用的总量依然偏大。将畜禽粪尿就近还田、制作有机肥,既能减轻畜牧养殖污染,又能为种植提供肥料,一举两得,实现双赢。但由于种养分离,种地的不养猪,养猪的不种地,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链条尚未有效建立,且种植业生产季节性强,畜禽粪尿综合利用别是就近还田难度很大。三是农业生态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尽管现在有了有机肥、绿肥等补贴政策,但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没有形成,比如还缺乏种养结合的补贴和扶持、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政策,对生态农业的引导和扶持不够。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当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下真功夫。只有转变,才能合理布局农业空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只有转变,才能摆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只有转变,才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同时,在转变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式,在转换的速度上,体现中央“加快”和“刻不容缓”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好”的同时保持“快”,才能让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具备多重有利条件

当前,上海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对此有准确清晰的描述: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尽管耕地资源少、劳动力紧缺和粮食保障任务重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的功能已经得到了拓展,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已经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制度环境、丰富的市场需求。一是上海经济发展总量巨大,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物质保障。2010年上海GDP总量达到1.68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58亿元,城市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全面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反哺政策。二是城乡统筹有了实质性启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几年,在支持和扶持农业发展方面,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税的免除使“不取”已经成为现实,农业补贴政策的建立使“多予”方针也进入了操作层面且力度逐年加大,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使得“放活”有了新的内涵。城乡一体化建设从制度层面有了很好的探索和起步,如城乡结对、薄弱村路桥建设、村庄改造、万河整治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农村投资比例逐年提高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等等。三是市民对农副产品和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市场保障。作为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301.9万人,市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从“能吃得到”向“吃得放心”和“吃得好”转变,需要更多的安全的、优质的农产品,特别是地产农副产品;同时,市民也需要更多的空气清新、环境良好的场所休闲度假,这都为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和途径

上海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就应当站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要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这一重要的环境中来衡量。在功能定位上,应当立足于服务城市、服务于市民和服务于全国,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不仅是城市的粮田和菜地,更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湿地”。在此前提下,切实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还必须坚持“三个不能”,即坚持家庭承包的基本经营制度不能改变,坚持完成20亿斤的粮食任务的决心不能动摇,坚持确保城市农副产品最低自给率的底线不能放松。

在具体途径上,应做到“五个转变”:一是转发展理念,坚持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走循环发展的可持续道路。要发展低碳农业,实行种养结合,循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重新构建农业生态链。二是转生产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要强化科技支撑,培育节肥、节水、抗病型农作物品种,研究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要采取生态还田和沼气技术,加强对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减轻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三是转经营方式,从分散式向组织化、规模化转变。要充分利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转移农民进城进镇,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有条件的地方对土地进行整理,形成集中连片规模。鼓励探索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组织化形式,提高农业产业特别是粮食的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四是转农业技术服务,从专业推广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变。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推广队伍建设;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在施肥、植保、农机作业、农产品营销等方面,探索社会化服务的途径和模式。五是转农业劳动者,从传统型农民向现代型农民转变。对适龄农民开展文化知识和职能技能培训,特别是信息化和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需求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不能光靠自身力量,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根本的办法还是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当前,“三农”发展时机好、环境好,在农村各项改革发展方面要有进一步的推进和成效,关键在政策上有创新,要坚持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一是梳理和完善现有政策。对已有的政策要进一步梳理和评估,如农业投入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农民培训政策,区域利益调节政策等,凡是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的要坚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凡是效果不明显,难以操作的,要进一步修改和细化,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下功夫。二是要注重农业环境政策的研究,在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种养结合、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低碳农业扶持等方面加强研究,在重视农业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生态功能效应的发挥。三是要保证政策的公开透明,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强政策的宣传,在形式上多探索,确保政策原原本本传递到农民手中,真正把政策用好用足。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委城镇规划处

文章来源:《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

2.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二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

1.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 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 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 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仅有的森林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 西部10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1.99%;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仅有3.34%。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约33.65万公顷, 占世界总量的7.1%,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长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 使我国的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 退化面积已超过13亿亩, 并且仍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扩大;西北、西南、内蒙古等一些传统的重要牧区分布着全国85%的草地资源, 同时其退化草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95%以上。

2.水质污染问题严重

全国7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 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 80%的水呈黑绿色, 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黄河流域4级水污染河段达12000公里, 占干支流的60%以上;海河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超过40%, 为重度污染, 除长江、珠江水质状况良好外, 其余河流均为中度或轻度污染。全国90%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57%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近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3.土地污染问题突出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 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成为“毒土”。同时, 我国化肥使用量达4124万吨, 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 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 过量的化肥施用, 以及农药、农膜和污水灌溉等问题加剧了农业用地的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约200余种, 全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有外来物种入侵。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 中国占189种, 全国处于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就有4000~5000种, 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例如, 我国野生水稻遗传资源因保护不力, 70%以上的野生稻已被破坏。

5.能耗水平居高不下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 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都在55%以上。另一方面, 我国总能源效率仅为33%, 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欧盟的6倍、日本的10倍, 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二、以实践和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对工业文明进行扬弃和反思, 牢固树立和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改变过去只顾发展经济, 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偏向。当然, 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并非是要放弃经济的发展, 片面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 而是要在经济发展是主导、生态保护是基础的原则下,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高度, 可谓高度重视, 社会和媒体也在热议和宣传, 但针对资源、环境保护中长期存在的“市场失灵”、“公地悲剧”等问题和现象,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 很可能会仅仅停留在口头重视上面, 所以, 把生态文明建设从主张和宣言的层面向实践与行动转化显得尤其重要。

1.形成全民族的生态价值观和文化

要通过教育、培养, 以及政策、税收等制度强化措施, 提高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和绿色消费意识, 促使现代生活中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物质化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人自身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树立和形成全民族的生态价值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天人合一等传统美德,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氛围, 自觉抵制奢侈消费、形式化浪费, 使生态文明建设变为国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节俭节约做起的自律行为。

2.科学制定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红线

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结合我国资源、社会和经济发展实际, 科学制定耕地、森林、草场、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安全红线, 将红线指标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 根据红线划定功能不同与空间分布情况, 制定差异性开发管理措施、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和管理制度, 建立起科学的分类分区管控机制。要健全生态安全常态化监测与监察体系、生态安全预测与预警体系, 及时掌握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时间和空间的动态信息, 以及变化趋势。要建立和完善生态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将资源保护目标考核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违反生态安全保护的“行政首长问责制”。

3.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和机制

造成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成本的外部化,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必须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计入成本, 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要加快环境资源立法工作, 完善环境的价值核算体系和公共环境产权的管制制度, 完善资源税收、排污收费等制度, 探索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提高从事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运行成本, 使环境问题、环境成本成为企业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重要内容, 从源头上提高企业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的开发建设

要通过国家补贴、零税收等制度措施, 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 提升生态、环保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健全生产方式转变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降低企业采用环保技术的成本, 推动环保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 加快废物回收、拆解、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构建和形成企业、区域和社会多层面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实现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健全有利于全民参与的监督、举报制度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持续性强、高效益的优点。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生态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能力;要健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立法, 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参与的程度、参与的方式, 保障参与者的权利和利益;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平台、信息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使公众对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企业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推动公众参与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扩展;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举报的奖励制度, 遵行按贡献取酬的原则, 尽可能使奖金数额明确化, 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推动公众参与监督、举报由企业外部向内外并举的转变。

6.强化以官风带民风的社会治理

要有效推进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必须强化以官风带民风治理模式, 创新政府管理, 努力实现政府管理和运行机制的生态化。一方面, 要制定和严格执行官员低碳生活管理制度, 通过一系列具体化、可计量低碳生活标准和完善的监督检查、举报和处罚制度, 使官员成为民众低碳生产方式的教育、推行的示范者和榜样, 推动和形成全社会崇尚低碳的风尚。另一方面, 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 在科学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将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率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投资增减率等指标科学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标准, 并提高生态建设考核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同时, 建立生态文明追踪考核制度, 在官员调任后仍能追究其执政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责任, 提升政府官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宣告中国开始起步迈向绿色生态文明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 针对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和开放性资源的特点,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主张、宣誓层面向实践与行动转变,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环境代价,生态文明,实践行动

参考文献

[1]孙钰, 郭媛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革命——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J].环境保护, 2013, (3) .

[2]谢伊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伊利州委党校学报, 2013, (1) .

[3]樊雅丽.生态文明理念下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型[J].文史博览:理论, 2013, (1) .

[4]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原因及对策[EB/OL].http://jp-kc2.wzu.edu.cn/hjglx/ShowNews.aspx?tid=52&id=160. (2011-6-17) .

3.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道 篇三

我认为,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一,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其中,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中的“五位”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

与绿色发展之道

这几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所发展。以北京为例,它在申办奥运会时就在全球率先提出了“绿色奥运”,并明确提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这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并且及时发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北京把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来构建世界级绿色现代化的大都市,定位清晰。

当前北京已经完成了从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能耗大幅下降,在节能减排方面全国领先。

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之路。中央是绿色发展的决策者和规划者,地方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企业是绿色发展的主体和创新者,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总而言之,中国十几亿人民是绿色发展历史的真正动力。

绿色发展之道源于绿色发展之路,并引领绿色发展之路。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代表着最高智慧和最高准则,如陆九渊所说:“道者,天下万世之公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同时,道又是具体的,道又是可变的。绿色发展是辩证发展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系辞上》) 绿色发展是阴阳对立平衡,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之道。

所谓中国绿色发展之道,就是中国的治理之道,既包括治理的基本原则,也包括治理的具体方式。我将其概括为“一个大脑”、“两只手”、“两个积极性”、“双重优势”、“两类成本”、 “三大系统”、“五个结合”。

“一个大脑”

和“两只手”

中国这一东方巨人,拥有极其睿智的“大脑”。具有学习功能、记忆功能、反应功能、沟通功能、思维功能、决策功能和指挥协调功能。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集体领导制,集体调研、集体学习、集体决策,无论从分享决策信息的角度,还是从集中政治智慧的角度,以及凝聚政治共识的角度,都具备优越性。它还是世界上极其特殊材料构成的“大脑”,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文明、文化及民族智慧的精华,拥有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与执政经验教训的历史财富,集中了十几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既是试验大课堂,也是实践大课堂。一旦试验比较成功的话,就会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随着决策机制不断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这一“大脑”也更加健全、更加理性、更加睿智,主观更加符合客观,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政策更加符合民意,使得及时调整纠正小的失误、避免大的失误成为可能,也成为现实。

绿色发展由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既要依靠“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自发调节,同样也要依靠“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主动调节,两只手共同并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同时利用两大优势,发挥两个作用。市场经济点石成金的激励功能,推动了大规模的绿色投资、高速度的绿色创新、繁荣的绿色经济。政府之手的有力干预,加速了黑色经济的退出与淘汰,约束了过度消费、黑色消费,提高了绿色创新、绿色经济的边际效益。

“两个积极性”和

“双重优势”、 “两类成本”

绿色发展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绿色创新激励相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分工。全党服从中央,地方服从中央;同时中央要相信地方,依靠地方办事,支持地方创新。中央是绿色发展的规划者,规划是中国绿色发展的蓝图,是政府履行绿色监管职能的依据,是企业和公众实践绿色发展的依据。地方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绿色发展“从地方中来”、“再到地方中去”,绿色创新来源于地方,推广到全国,绿色奇迹由地方创造,为全国各地所学习、借鉴、再创新。

绿色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优势。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发国家,能够更加跨越式地走到技术、制度的前沿。在人类技术与制度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西方世界已经先于中国支付了数量巨大的沉没成本(可见或不可见的),这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后发优势,使得中国所选择的绿色发展能够受益于后发地位所带来的蛙跳效应。此外,到目前为止,西方世界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路径依赖并锁定,极难改革和改变。以美国为例,如果要从当前高消费、高排放的黑色发展模式切换到绿色发展模式,势必会造成民众生活水平的刚性下降;而中国由于现有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从传统的黑色发展之路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主要是生产模式方面而不是消费模式方面的选择性跃迁,这一跃迁带给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变化非但不是下降,反而是质量和内涵上的提升。

4.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四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

发展”。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

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5.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五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165000)

摘要:森林防火是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培养能胜任林火扑救指挥与通讯工作的森林防火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将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十二五”规划,依托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防灭火优势,不断推进校企合作,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提升服务能力,与多家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长效的“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分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落地型高技能人才,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一定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独家开设的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是省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在申报央财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依托大兴安岭森林防火优势培养掌握林火基础理论、林火管理、林火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森林火灾监测、林火预报、林火扑救、指挥与通讯能力,能胜任林火扑救指挥与通讯工作的森林防火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将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是我国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我国林业用地面积2.6亿hm2,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按照全国森林防火区划工作的原则、依据和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北、西南、华北、西北、中部和东南6个一级区域,为我国森林防火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奠定基础。我国是森林资源较少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极为困难。我国国有林区原有森林防火队伍绝大多数是中专以下学历,高级森林防火技术人员很少。因此,培养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高级人才,提高森林防火队伍人员专业素质,对于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为森林防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大兴安岭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构成寒温带生物基因库,同时,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大兴安岭林区现有森林防火岗位又缺乏接受正规教育的专业人才,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及林火扑救指挥相对于发达国家落后。因此,急需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人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开办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正是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以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的发展理念

2.1专业岗位设置及规划

按照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学院通过调研了解到森林防火行业的基层岗位设置主要有灭火员(组长、技术员)、火灾瞭望观察员、森林防火员、工程测量工等。

通过对森林防火行业的调查问卷,确定了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状况。本行业对高职毕业生基层岗位的需求主要有灭火员(组长、技术员)、火灾瞭望观察员、森林防火员、工程测量工等,在这些需要的就业岗位中,灭火员占总需求的60.3%,火灾瞭望观察员占总需求的 8.6%,森林防火员占总需求的20.4%,工程测量工占总需求的10.7%。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基层岗位需求较多的是灭火员。

2.2定位

遵循“知识够用为度,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森林防灭火、森林火灾瞭望等森林防火岗位的需要。

2.3专业建设目标

在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教学资源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大兴安岭林业行业资源,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对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方式、强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三方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全国森林防火行业重点专业。

2.4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基础理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胜任一线森林防火指挥、森林防火通讯、森林防火管理等岗位,服务大兴安岭地区及全国森工企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确保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0%以上。

2.5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依托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即在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1”的岗位引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行业企事业单位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一年里,加大力度搞好学校与行业企业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课程体系

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主要开设林火通信技术、林火调查技术、3s技术及其应用、林火管理、森林燃烧与预报技术、灭火机械、航空护林及化学灭火、林火扑救指挥等课程。

自从201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骨干高职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之后,我们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和灭火员、森林防火员、火灾瞭望员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各岗位的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重组项目课程体系。经过分析课程体系,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确立了三个平台两个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即:专业基础平台:包括专业基础技能、森林燃烧机理、森林调查技术、林火生态基础;专业技术应用平台:包括军事地形学、林火扑救指挥、林火调查技术、3s技术及其应用、灭火机械、航空护林及化学灭火、林火通讯技术等;专业管理平台:包括林火管理、城镇消防。两个系统包括理论课程系统(13门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践课程系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是专业建设改革的动力和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这一要求,而核心课和主干课程的建设将反映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建设期间,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对核心课和主干课程编写配套教材和课件。提倡专业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授课,并且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参考,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物、教具、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以适应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核心课程的开发流程可以归纳为社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专家论证、构建学习情境、专家论证、制定课程大纲标准、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编制校本化教材、教学文件资料包形成。

实训基地及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

我们充分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扩充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训练和培养,增加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等设施建设。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灭火员、火灾瞭望观察员、森林防火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按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建设高质量的校内专业实训室5个;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反映真实工序过程的虚拟实训项目;进一步发挥和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扩大校外实训基地5个。通过轮岗实训保证学生分散实践,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实训场所的作用,把专业实训基地变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平台。综合实训、毕业实践等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业所必备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基本职业素质。充分发挥选修课、校内外行业专家讲座、专业教育及社团组织的作用,从多方面、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5.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5.2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在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建设过程中,成立由森林防火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咨询会议,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院领导、招生就业及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

5.3选择优秀森林防火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林业管理系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由实习实训组长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确保实习正常进行。邀请合作企事业单位领导和专家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院、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5.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整合专业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和实训基地技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企共训”模式。将森林防火行业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森林防火专业中,我院免费提供森林防火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森林防火行业企业员工和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校企共建信息交流渠道。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走访森林防火行业部门,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关心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适度影响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而森林防火行业部门则在适当时间就森林防火理论与实践举办讲座、论坛、宣讲会,内容涉及职业规划、就业理念、科研动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向学校及学生传达最新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使学生对森林防火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兴趣,及时更新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观念,扩大校企双方的合作范围与影响力度。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特色

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适应专业需求的教学资源,是学院的骨干专业。本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唯一开设专业。

经过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与省骨干高职专业建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形成了如下特色:

6.1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1”的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专项技能的训练,培养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6.2构建了“三个平台,两个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项目任务为教学载体,融合理论与实践,兼顾首次就业与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

6.3全面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

采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职业工作能力。

6.4建立“校企共赢” 企业全方位参与的合作机制

解决校内“双师型”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6.5推行“双证书”教育机制

为毕业后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提升服务能力,与多家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长效的“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分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落地型高技能人才,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一定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华昌.强化森林防火构建生态文明.毕节日报.2009(04)

6.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六

【内容摘要】本文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永嘉山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了近年来永嘉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工程、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整治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推进下山移民、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来料加工、强化劳动力培训、营造生态氛围、加强环境监管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以达到加快永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目的。

【主题词】 生态文明 山区农村 经济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那么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而产生的更加全面、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和新的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县广大农村山区“脏、乱、差”的环境现状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厕所简陋、人畜共处、柴草乱堆、垃圾污水随意排倒显得尤为突出,被称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的四大“顽疾”。具体而言,由于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地坑式简易厕所无任何保洁、除臭措施,不仅带来难闻的气味,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的主要滋生地,加之粪便又无任何处理设备,致其直接渗入地下,极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 1 染。而人畜共处的问题来源于近年来我县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虽然随着养殖业逐渐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个别村因场地或资金有限,未能对生活区与饲养区进行严格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各种病毒、细菌在人畜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为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在垃圾处理方面,尽管一些村已经开始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但因技术落后、设施简陋,往往只能采用就地、异地填埋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在以上四大问题之外,化肥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至今化肥施用在部分地区还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乡村的环境质量。

(二)生态经济尚未形成强势。尽管我县生态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体现在:虽然大部分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已分别确定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以及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却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一个明显的例证便是:我县近年所打造出的“乌牛早茶”、“碧莲香柚”、“东皋红柿”、“黄南竹笋”等一批知名生态品牌产品,在温州以及外省市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不高。另一方面,作为农村第三产业主打项目的乡村旅游业也是如此。我县在温州市属各县中开发乡村旅游较早,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建成一批乡村旅游村和乡村旅游户,解决一批劳动力从事乡村旅游业。但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规范管理不到位以及加上自身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乡村旅游遭遇到了客源不足、收入增长放缓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作为山区农民致富主导产业的乡村旅游业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可见,生态经济对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较为有限,农民还不能将其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依托。

(三)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滞后,实际规划水平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需要。原来的生态建设规划不够科学,缺乏长期性、整体性,显得零乱,总体水平偏低,具体体现在:各乡镇尚未做出明确的主体功能分区,导致生态建设和开发较为盲目和随意;空间开发结构不合理;缺乏总体性的生态建设规划以及专门的统筹协调机构;在区域生态建设、跨区治理污染等问题上协调不够,相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各行其道,难以在统一监管上形成协调一致的局面。生态建设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尽管全县总体的生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各乡镇在生态建设水平、推进速度、建设质量等方面发展极不均衡,且差距还有越来越大的势头,因此还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齐头并进,缩小差距,提高总体水平。

(四)群众的思想素质有待于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部分群众对生态建设仍然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观、望”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缺乏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参与、监督,在西方以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已经成为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相比之下,我县的生态保护的民间性、社会性严重不足,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也不利于对于生态建设监督的开展。

(五)专业化、科技化水平不高,生态建设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所取得的生态建设成绩主要是依靠人力、无力、财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而取得的,整个建设过程科技含量低、2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在人员方面,管理人员过多,专业技术人员过少,生态建设智力支持不足。

(六)县域生态建设方面所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制定了9部环境法、15部自然资源法,生态建设行政法规50余项,生态建设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有近200件之多,但现行的生态建设立法主要关注的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到广大中小城镇以及县域地区的生态建设,以致于在县域生态建设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立法空白。例如,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物种遗传资源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区域性污水排放标准和垃圾分类、收集与无害化填埋标准等方面至今尚未有任何专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其处理问题进行有效规制,使得上述工作仍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即使在某些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中对以上问题稍有涉及,却也未能充分考虑县域生态建设的具体适用,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概括性强、具体性差、弹性太大,实践中难以操作。

三、解决措施

(一)大力整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环境。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龙头工程,结合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等有效载体,进一步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切实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突出抓好村道硬化、卫生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五大整治内容,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星级新农村特色培育,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中心村镇培育,努力塑造农村社区特色服务品牌。

(二)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我县山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在家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等优势,发展附加值高、对环境污染少的现代生态农业,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1、调整结构走向生态农业。根据山区实际,从保护和改善生态农业环境和条件着手,着眼于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各地特色,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田鱼、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切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如陡门乡可以以梅岙野菜基地为核心,逐步拓宽发展范围,引导农户参与发展野菜等高山蔬菜,充分利用“市二级蔬菜基地”的品牌优势,形成规模、扩大经营。岭头乡可利用气候、土壤等环境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白茶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2、依靠科技保障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发展生态型农业、处理农业中的附带污染、防止或减少本身产生的污染。通过聘请科技专家指导农业生产或者是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来宣传科技,引导农民树立生态农业意识。如下寮乡通过科技特派员,与省农科院挂钩,指导高山蔬菜种植和本地鸡的养殖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此外,还可以利用农函大等阵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工作,使农民掌握生态型农业生产的必要技术。引进和 3 推广应用生态型新品种,丰富生态型农业种子资源和用药用肥等可选品种。成立农业信息服务站,配置专职人员负责政策和信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大对动物疫情防治,免费对禽畜进行免疫接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3、强化品牌创建推动生态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企业,推动山区农业较好较快发展。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形成组织推动生态农业,强化品牌创建,提高生态农业的附高值。如陡门乡加大有机番薯枣加工的科技投入力度,邀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研究加工程序,创建农业品牌,提高生态农业的附高值。西岙乡通过发展现代自然生态农业,西矛山有机水稻取得了环保部门认可,通过农业品牌创建和推销,农产品价格翻了2番。各乡的实践已充分证实了通过强化品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农业。一是改善硬件设施,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保护林业植被。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切实加强森林保护,提高森林植被质量,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积极鼓励开发使用有机肥,通过发展绿肥种植、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改进畜禽粪便处理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大力推广应用新药械、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5、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要以生态农业为支柱,培育绿色产业群。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将着眼点要放在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生态特色产业上,形成以生态农业为支柱的绿色产业群,拓宽增收渠道,壮大农村经济,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一是坚持“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的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科技农业,结合现有农业产业、农业基地、景区、林区等建设提升规模档次。三是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开展和推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以及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尤其在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农产加工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要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如下寮乡杏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本地鸡粪当作田鱼饲料,用田鱼基地淤泥来培植茶叶、水果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循序推进下山移民工作,改善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条件。要进一步把实施下山移民工程作为永嘉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就近安置,统筹安排、政策保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居住在高山远山、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潜力有限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自愿搬迁的农户;因地质灾害等原因经省国土部门认定需要避让搬迁的农户;受其他自然条件影响或县政府认定因其他特殊原因确需搬迁的农户实行下山扶贫搬迁,改变其原有的落后面貌,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下山扶贫搬迁农户在安置房建成后2个月内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恢复自然状态,4 保护生态环境。

(四)着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永嘉要进一步依托楠溪江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楠溪江是江南典型的锦秀河川美景。山岭柔和苍翠,水色逶曲多姿,山水互照,山岚青松连着水边滩林,郁郁葱葱,四季景色变幻,弥漫蓬勃生机,呈现出“清、弯、秀、美”的姿态和柔和的山水格局,散发着质朴淳厚的生活气息;同时永嘉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最适宜居住、细品的景观空间,是一个最适的旅游兼休闲度假的旅游地。各地应充分挖掘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把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如茗岙油菜花基地观光旅游;大若岩、岩头的山水风光旅游;鹤盛、张溪等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四海山、龙湾潭的森林生态旅游;五尺红十三军旧址红色旅游等。同时要大力开发旅游市场。永嘉处于温州郊区,温州是中国民营资本最丰富的城市,又处于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和国际旅游城市杭州的辐射范围内,位处最活跃的两大经济圈之间,旅游资本市场潜力巨大,享有广泛的客源市场,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扩大客源,推动我县生态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五)大力发展农村来料加工业,拓宽山区农民致富门路。应充分利用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环境污染小的窗帘夹、发夹、彩灯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不断扩大农民增收带动面。

(六)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培训向全程服务”的转变,着重在任务下达、政策配套、培训方法、促进转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作为提升培训效能的主要手段,不断拓展培训面,建立健全培训主体和用人单位的互动机制,塑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品牌。对参加技术含量较高、培训周期较长、就业前景较好的技能培训,适当提高培训补助标准。采用“定业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在岗农民的从业技能水平,和有意愿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的就业能力;对被列为“整治村”、“示范村”和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创建对象的村,实行劳动力素质培训整村推进。建立和健全用工市场资源信息库,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企业人才招聘会,并利用“村企结对”、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推介,有力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七)强化生态氛围营造,夯实山区发展生态文明基础。

1、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在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积极培育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生产生活习惯,大力推广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废旧物资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提倡垃圾集中处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产品,并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自然遗迹、文化遗迹、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

2、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生态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总体构思,努力挖掘和展示楠溪文化的深刻内涵、促进旅游与生态文化的深度结合,保护与创新并举,滋养文化生态。广泛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形成历史文化、民 5 俗文化、红色文化、新农村文化、休闲文化、时尚文化,使之相互包容又特色鲜明,丰富新农村旅游内涵。

3、大力开展对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宣传。结合各种创建和各项环保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体,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努力推动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建设永嘉和谐美丽新农村。

(八)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要在建立健全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充分发挥乡镇村保洁员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乡镇村环保工作队伍,加强指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农村各项环保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积极推进农村保洁市场运作机制,实行公开投招标模式,强化公众监管力度。如黄南乡林坑、岩门下等村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多渠道争取国家、省市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县级财政也应加大投入,在新农村建设中对生态环保项目和生态环保产业给予扶持。三是健全生态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实施细则,确保生态建设有法可依。

四、结束语

7.谈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篇七

1 积极发展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林业建设首当其冲, 是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建设内容。这是因为林业发展水平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 只有积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 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林业发展水平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程度

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为之提供更多木材原料这么简单, 其最还兼具者更多的生态作用。包括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为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提供自然条件以及治理荒漠防止水土流失等诸多内容。可以说, 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保护地球生态平衡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的。只有不断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才能使生态文明的建设程度进一步加深, 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1.2 林业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区别在于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要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以外, 还要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力发展林业, 促进更多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则正好符合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不但能够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废物利用效率、建立再循环生态系统, 还能够保证其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可再生性与可可降解性。因此可以说, 森林资源不但是一个能够调节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 也是一个能够提供用之不尽可再生能源的自然资源;不但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还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因而发展林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

1.3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 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 为此, 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 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 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 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 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 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二是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 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三是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四是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 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 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2.2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拓展林业资金投入渠道, 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业主投资兴林的路子, 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民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 坚持“全社会办林业, 全民搞绿化”的方针, 全面推进“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发展壮大林业特色产业。

2.3 推进生态法制建设

加快依法治林进程, 依法规范造林、管林、用林行为, 把林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森林灾害应急预案, 强化森林灾害防控能力, 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能力。要加大依法治林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构建平安和谐林区。

2.4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 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 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 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 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2.5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 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 通过各种媒体, 举办关注森林、森林论坛、森林城市建设等各种形式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 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 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 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 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 让他们投身于全民植树活动中去, 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 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结束语

总之, 加强林业发展, 积极采取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措施方法来提高林业建设水平, 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和发展现代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持续加强, 森林资源才会持续增长, 生态功能才能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建设也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现代林业的发展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林业的生产管理理念来构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J].民营科技, 2008 (1) .[1]李娜.浅谈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J].民营科技, 2008 (1) .

8.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篇八

关键词:转变方式;以人为本;科技发展;绿色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然而相对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过大、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水体主要污染物超标,土壤污染累积风险突出,大气污染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即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正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建不成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政府简政放权,不断增强各类市场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从资源依赖迈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导致各项要素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贡献有限。我们不能做西方国家的技术附庸,要引进技术、消化与吸收。形成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运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继续推进核心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转化应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原有产业结构和组织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突破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指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能源的结构优化,通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其核心目标是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实现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实质是解决能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能源消费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和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促进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是: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结构调整,化解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并提高能效水平,推广重点节能低碳技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已经由早期的一种环境保护手段上升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进行资源再利用的总称,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通过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充分利用,减少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强度,其核心目标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的消耗强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减少。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经济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加强生态设计,促进源头减量。在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循环农业,加快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加快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开发推广绿色肥料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新技术。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在整个社会要构建循环性社会。将来要建立集循环型工业、农业和城市协同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是新世纪的战略选择。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要下大力气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合营.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03).

[2]梁萍,黄少洪.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刘世强.生态文明:观念比较与实践检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9.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九

题目: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 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结合实际以“试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为题撰写一篇论文。

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结合所学专业实际;

2、观点正确,行文通顺;字数不少于3000字;

3、不得从网上下载和抄袭,否则该门课程成绩无效;

4、请于外语期末考试时,将作业统一交监考老师,逾期不 交者该门课程成绩无效。

5、论文请按以下格式书写,不得打印: 云南大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硕士研究生

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核试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沈铁学号:120120000819 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

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 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 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

群众新期盼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 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 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 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 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新时代。

下面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它们之 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和 四大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融入的重要性,如何建设 生态文明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联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

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 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 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 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 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 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

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 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实 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 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的关系(一与政治建设

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 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 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 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 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 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 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 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 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二与文化建设

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一个角度看,生

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三与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 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 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 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 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 设的水平就高。(四与经济建设: 简单的说它区别与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模式,既属于经 济建设的一个子概念又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然产物。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相互融入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从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来解决生态矛盾,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追求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构成社会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自然基础。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没有坚实的根基。生态危机,也必定会引发深刻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经济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治建设必然要求将生态问题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从生态政治的高度推进制度创新,制订出有

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保证社会的生态安全,以此推动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使人们牢固地确立生态意识,在科学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指导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才能在全社会推动“生态理性人”的成长。在社会建设中,也只有明确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性、互渗透和互促性关系,才能以生态化的理念推进社会治理。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了人民群众应有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这有机联系的五大权益。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人口压

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偏差等,也有资源环境的约束。前 者是挑战,也是造成后者的原因。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 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是资源能 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及其对 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约束。

在生态环境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污 染防治稳步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和建 设成效显著,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流域主要 污染物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内城镇供

水安全基本得到保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取得积

极进展,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遏制环境 质量的急剧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生态环境在

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我国环境形势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祸合

型的特点,环境污染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局

地向区域扩散,从江河城市段向流域蔓延,从常规性污染 向非常规性污染、有毒有害污染转化,从浅层次向深层次 的环境问题演变。老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问题不断 出现。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 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 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 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

例如农业活动、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 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 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蔓 延到区域。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 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因受污染

而超标的粮食1200万吨。燃煤、公路交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重

金属污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为突出。

此外,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重,水和大气环境形势危急,土壤质量退化,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等等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

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五: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 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

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 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

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

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

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 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在政策上: 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 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 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 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 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 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 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 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在措施上 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 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 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 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 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 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 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四)在行动上 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 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

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 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

环境保护的 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 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 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 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 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 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 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 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 域性环境保护活动。

10.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十

生态文明与现代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变,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演变,新的.经济形式和生态因素的介入,致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趋于生态化.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从经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并运用系统生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产业建设等相关理论,努力探索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的构建.

作 者:赖章盛 张宇丰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刊 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年,卷(期):2009“”(27)分类号:X2关键词:生态化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 绿色消费

11.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和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提倡改善生态环境,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 指导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正在转变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 即生态和谐理念。生态和谐指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 生态和谐理念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 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实现生态和谐, 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既然生态和谐理念给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么, 我们就应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完成。

一、“生态和谐”的基本内涵

“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 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现代工业社会通过科学技术控制、改造和驾驭自然, 从形式上摆脱了人类对自然力的依赖, 人类开始征服和占有自然。但正如恩格斯所告诫过我们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增多、资源枯竭、人口剧增、贫富差距拉大等, 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 在物质文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正是在对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总结反思中, 我们提出了生态和谐的理念, 它不仅是“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化, 而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和谐”,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 即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面表现出协调一致性的状态。由此, “生态和谐”就是指构成生态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状态, 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和谐思想, 如中国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 《周易》中提到的“厚德载物”等。我们今天所讲的“生态和谐”也是由此而来, 对于它的内涵我们要辩证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3],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界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之源,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人类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对待自然生态环境, 保护好各种环境资源, 要主动调整自己对自然的物质占有关系, 使自己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另一方面, 生态和谐的最终价值取向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为保护和适应自然而牺牲人类的文明成果、阻止社会进步或使社会倒退到几千年以前的状态, 而是要在保护人及其社会合理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和谐, 任何以保护自然或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为借口而主张放弃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二、生态和谐理念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和谐理念要求在保护人及其社会合理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求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 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生态和谐理念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生态和谐要求转变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现实中, 我们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自然供给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以节约为前提。经济增长方式的节约体现在将以往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生产方式的节约体现在从工业源头上和过程中控制资源能源的使用量;生活方式的节约体现在控制人的无限欲望、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生态和谐要求转变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动态方面看, 资源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 人类只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资源的再生与重复利用, 就能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再利用,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构成危害,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吃子孙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一方面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使现有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

生态和谐要求转变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味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发展方式, 考虑的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则不仅仅考虑经济发展的速度, 还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这就要求提高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 以现代化科技为支撑,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

三、坚持生态和谐理念, 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既然生态和谐理念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那么我们就应该坚持生态和谐理念, 努力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 改造工农业生产方式, 形成新型生态化工农业。改造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关键不是对生产什么进行改造, 而是对如何生产进行改造, 重点是调整生产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 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就是在工业领域, 借鉴利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原理, 建立具有循环性的工业生产系统,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式的闭环反馈循环。发展生态工业首先要求从工业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其次要求大力提倡节能减排, 从工业过程上控制能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后要求反复、多次利用资源, 在工业生产的最后阶段变废为宝、减少最终处理量。生态农业是以生态与经济相协调为发展方向, 利用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物质相互转化的规律, 因地制宜地建立良好的种养加生产结构, 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生态农业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 在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 调整经济发展重心,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化社会, 经济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核心的, 这就造成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而且随着工业范围的扩大, 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日益严重。2008年中国GDP构成显示, 第一产业占11.31%, 第二产业占48.62%, 第三产业占40.07%, 而且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第二产业[4]。这说明, 中国已经认识到工业社会面临的这一问题, 对经济结构做出了适当调整, 并已收到一定效果。我们应该继续努力调整经济发展重心, 大力发展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 尤其是着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生态产业, 如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等。

第三, 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思想观念和绿色消费共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们对节约资源参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资源使用的结果。因此,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生态环境伦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只要适当的加以宣传和引导, 人们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要立足国情, 正确引导消费结构的转变, 大力提倡适度消费观念, 鼓励勤俭节约的行为, 提倡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活、娱乐方式, 使人们树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 形成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四, 以现代科技为支撑, 提高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现代科技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保障,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生态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科技研究的方向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清洁生产的推行、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研究内容是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共性技术。这些科技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潜在功能, 能给人们提供一种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机制、规律和方法, 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最后, 完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体系,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使经济发展有法可依, 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目前, 中国已有相应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 也有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法律出台, 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 必须加快法制建设, 特别是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有利于资源节约保护、废物回收利用、土壤污染防治、建筑节能, 鼓励绿色消费、政府绿色采购以及公众参与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 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 生态和谐理念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的方向, 我们必须以这一理念为指导,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建立制度保障来推动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宏大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8.

上一篇:400米标准田径场的最新画线解读下一篇:校园合唱比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