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2024-08-28

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精选9篇)

1.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分布情况,能归纳其地形特征

2、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

4、了解东南亚的国家

教学重点:

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通过地形图分析:

⑴、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⑵、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⑴、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⑵、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5、指导学生完成课文34页的活动题②

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气候特征: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河流特征:自北向南流,山区水流湍急,平原水流平缓。

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地形崎岖,山岭众多。气候特征: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特征:短小湍急。

㈡、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学生阅读课文“花园城市――新加坡”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2.第三节 澳大利亚教案(中图版) 篇二

第七章

认识国家

第三节 澳大利亚

第一环节(幻灯1~2片): 通过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袋鼠和鸸鹋,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幻灯3~5片): 澳大利亚概况

由澳大利亚国旗的含义引入对澳大利亚位置的认识,再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了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大洲。

通过一些数字和图片资料,认识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了解其原住居民。

第三环节(幻灯6片):主要学习有关澳大利亚的哪些内容

(幻灯7~10片、幻灯21~28片):世界古生物博物馆 1.通过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2.利用视频和文字资料,认识澳大利亚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3.通过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了解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第四环节(幻灯11~13片、幻灯29~33片)自然环境对比明显

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特点及主要地形区。

引导学生从地形图中找出西部地区的沙漠,由问题“四周被海洋包围的澳大利亚为什么内部会有大片的沙漠?”引出对其气候的分析。

列表小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差异,并由此导入对其人口分布的分析。由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引入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第五环节(幻灯14~17片、幻灯34~39片):“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读“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统计图,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视频、文字和数字资料,提出问题: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 3.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并补充一些文字、数

课件说明

字、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通过阅读澳大利亚的绵羊数目锐减的小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制约其养羊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补充一些文字资料,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第六环节(幻灯18~19片、幻灯40~41片):“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现状,得出它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特点。

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篇三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海陆面积

类别

面积(亿平方千米)

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00%

2、海陆分布

类别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海洋

南半球

西半球

陆地

北半球

东半球二、七大洲

、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

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

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

二、七大洲

、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

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板书】

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第二节

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

勇于探究的精神。

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4.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的问题、图表和信息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

2.挂图、板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课时安排

一课时。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人。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

用心

爱心

5.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五

级上册)【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教学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辩论 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

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学生:巴方代表发言,主题是阐述请联合国干预以方并对其实施制裁的理由(列举以方的行为,如对巴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毁坏等损失情况。)

学生:以方代表发言,阐述打击巴方的原因。

学生:其他国家代表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如学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教师应加以引导以体现合作的精神,估计多数代表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以方应立即撤军,以土地换和平„„)

(三)“安南”从代表们的发言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此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并宣布照此安理会决议执行。

教师:小结,同时建议举行第二个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大会。同学们组织的联合国安理会开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召开这节课的第二个会议,讨论审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的问题。会前大家先看教材图5。9,让学生从中获得国际社会需要合作的一些启示,然后提示学生。1)中国的代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这几方面思考讨论,如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种承诺。2)其他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同世界很多国家先后经历长达二十来年的艰苦谈判历程:中国入世后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好外这两方面去讨论思考自己的观点,以便大会对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表决。讲座两分钟后教师建议第二个活动开始。

学生:“总干事”主持会议

(一)“总干事”宣布会议开始,并请中方代表首先发言。

学生:中方代表根据老师的提示作陈述性发言。(中方其他代表可补充发言)

(二)“总干事”发言阐述其本人对中方过去工作的看法(看法应是积极的、有利和),并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国举手表决。

学生: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基于两个因素获得这个结论:大家是中国人,学生的童心会偏向自己的国家:教师前面的引导)(师生共同鼓掌欢庆)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完成后面的板书提纲。这节课的两个会议大家组织得很好,很成功。那么大家在这两个会议获得了些什么体会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发言。灵活处理学生答案,学生可能的回答——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板书)。中国入世说明中国需要同国际社会合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同中国合作。中国需要合作,世界各国都需要合作。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P94A、B图,并思考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什么现象。再问:这两个会议体现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经济方面(板书)。那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体会,国际间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请举例。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穿西装、吃西餐是服装、饮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结果,航海家麦哲伦使用的指南针是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的结果(板书)。大家再想一想:本节课的两会议都体现了联合国这一重 大国际组织的作用,对吗?学生异口 同声——不对,只有安理会会议表明了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板书:联合国的作用)。除了联合国这个组织,大家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板书:其他国际组织)?知道——非统组织、欧盟„„

结束语:这节课,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国际合作(活动前已板书)①很重要:

6.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六

中图版必修3

重点与难点:

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问题:导致98长江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山湖河人)

怎样进行治理?全流域开发整治(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田纳西河的治理(这一治理过程也是流域开发的过程)

一、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

(1)区域位置:美东部,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包括:田纳西州的全部和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的一部分。

(2)自然环境条件:

A、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比降:单位距离的落差,以‰表示。C、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3)自然资源:

A、矿产资料(煤、P、铅锌)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比降大决定)

2、人文条件:

(1)生产力水平低下

(2)经济基础差、许多地方没有电力(3)交通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

二、现在的状况:

1、贫穷落后——工农业发达

2、环境优美

3、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4、经济增长快

三、治理措施: 分析基本条件中哪些是有利的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发展方向 不利因素——对策 措施:

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

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梯级开发——发电(1949火电与核电)——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

电力能源基地

[问题]从长远看,田纳西河流域的工业类型是否该作适当调整?(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

3、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1)种植业:

A、坡地:果树、蔬菜

B、平原:玉米、棉花、大豆等。

C、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2)林业:(覆盖率>85%)具有生态效益(平衡生态、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就业、稳定农业生产)(3)渔业(4)畜牧业

4、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发展

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优势条件,发展旅游业。

四、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 开发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专门的开发机构,行政上不受各州政府的管理,保证了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的开发:一定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一开始是基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再不断促进其发展。

4、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加强对外联系。

长江与田纳西河对比: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称为黄金水道,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洪涝灾害频繁;田纳西河经济落后,航运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后者的开发难度更大。启示:

1、中国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2、流域开发要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总结:

7.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七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我国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政区挂图”、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活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 什么是行政区划呢?举个例子,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个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总结归纳:

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转折过渡:

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板书:

2、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

拼图讲解: 在黑板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完成中国政区演示拼图。(学生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1个澳门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记住这些名称呢?

(学生讨论、回答)

转折过渡: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轮: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

第二轮: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第五轮: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湖北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人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些省区? 简评:简评竞赛结果

转折过渡: 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板书:

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编号。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琐,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大的牌照呀!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读表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

(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补充: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巧记省级行政区简称:

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京津沪渝和港澳;

自治区:(内)蒙(古)新藏,宁和桂;

二十三省:黑吉辽,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滇黔,闽粤琼,陕甘晋,青和台。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布置作业: 做下面练习:

1、“两湖两广两河山”是指哪几个省和自治区?这句话中的“湖”、“河”、“山”各指什么地方?

(答案:“两湖两广两河山”是指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即“洞庭湖”、“河”即黄河,“山”即太行山。)

2、以下的谜语,各可猜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船出长江口();宝地();

碧波万倾();银河渡口()。

(答案:上海、贵州、青海、天津。)

板书设计: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

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8.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篇八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二)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 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3.经度(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 由小到大 ② 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 数轴图示法 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W-160OE为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1.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 北界线23.5ON(北回归线)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 最南界线23.5OS(南回归线)△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北半球春季南 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N-23.5OS之 间,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66.5O之间,四季分明(三)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 经纬网定向 2.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 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 ①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②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③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作为河流的分水岭)④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能发育成河流)⑤鞍部:两头高,中间低 ⑥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 5.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大于500m ,相对高度大,崎岖 高原:一般海拔大于500m ,内部宽广平坦,外围较陡平原:海拔小于200m ,宽广平坦,地势低平丘陵: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盆地: 内部为平原和丘陵,外部为山地和高原 第二部分 中国地理(一)疆域和人口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简称:云/滇,桂、粤、台)①陆地面积:960万km2;②东西跨度:62O多,东西相距5000千米;

③南北跨度:约30O,南北相距5500千米;

4.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5.我国的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特点:跨经度大,海陆兼备 6.四至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133.5′E)②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③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48°27′N,135°05′E)④最西端: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二、疆域:面积960万KM2(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三、行政区域 1.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山西省、甘 肃省、青海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广东省、重庆省、安徽省、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台湾省(23个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4个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个特别行政区)3.简称和行政中心 省级行政区名称 行政中心 省级行政区简称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黑 吉林省 长春 吉 辽宁省 沈阳 辽 陕西省 西安 陕、秦 山西省 太原 晋 甘肃省 兰州 甘、陇 青海省 西宁 青 山东省 济南 鲁 湖北省 武汉 鄂 湖南省 长沙 湘 河南省 郑州 豫 河北省 石家庄 冀 江苏省 南京 苏 江西省 南昌 赣 福建省 福州 闽 四川省 成都 川、蜀 浙江省 杭州 浙 广东省 广州 粤 安徽省 合肥 皖 海南省 海口 琼 云南省 昆明 云、滇 贵州省 贵阳 贵、黔 台湾省 台北 台 北京市 北京 京 天津市 天津 津 上海市 上海 沪 重庆市 重庆 渝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内蒙古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 乌鲁木齐 新 西藏自治区 拉萨 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桂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 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 澳 四、人口和民族 1.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基数大,增长快 2.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多西少)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人口最多的少数名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名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2.地形特点:地形类型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地形分布: 二、中国的气候 1.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降低 0o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重要温度带 亚热带:1月份>0oC 暖温带:1月份<0oC 3.降水分布 ① 降水的时间分布:大部分集中于夏季。不利:春旱 夏涝 ② 降水的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干湿地区 湿润区:

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区: 降水量400mm-800mm 半干旱区:400mm-200mm 干旱区: <200mm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 5.中国的气候特征 ①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纬度,海陆位置影响 ② 季风气候显著 ③ 雨热同期 非季风区 季风区 三、中国的河流 1.主要河流:珠江,长江,黄河,淮河,黑龙江 2.长江:

①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青海省境内)②入海:东海 ③上游 → 宜昌 → 中游 → 湖口 → 下游 ④上游:水能巨大;

中下游:航运发达。称为“黄金水道” 3.黄河 ①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青海省境内)②入海:渤海 ③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 上游:水能巨大;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地上河”。

治理黄河关键: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四、水资源的分布——分布不均匀 1.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 解决办法:修建水库 2.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 解决办法: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五、土地资源 的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2.山地多,平地少 3.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大(后备耕地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经济与文化 一、农业的分布 种植区和牧区的分界: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种植区的土地类型为耕地 水田——水稻 旱地——小麦 分界:秦岭—淮河 牧区的土地类型为草地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上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上 三、工业的地理分布 1.煤炭的分布: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山西省最多 2.铁矿:主要在辽宁、河北、四川三大省 3.石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庆油田为最大的油田)4.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三、交通 1.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 水路运输——最便宜,公路运输——最方便,铁路运输——运量大,航空——最快 2.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 交通中心为北京(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小,与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四)地理差异 一、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地理现象的分界线: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温度带,干湿区,植被类型,耕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七下P94)二、四大地理区域 气候东部季风区 南方地区(水田——水稻)北方地区(旱地——小麦)西北干旱区 地形:青藏高原区 特征:青藏地区——高寒;

西北地区:干旱(草地);

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五)认识区域 一、北京 1.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标志: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天安门,新华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 2.经济结构的变化 限制化工、钢铁等耗能大、污染大的工业,大力发展电子、汽车等耗能小、污染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手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中关村——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台湾 1.气候特征:湿、热 2.河流特征:短、急 3.外向型经济突出: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 4.经济和人口分布 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平原上,主要城市有:基隆,台北,高雄等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原,河网密布)1.外向型经济发达 有利条件:①毗邻港澳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③全国著名侨乡④面临南海(海上交通便利)不足:缺乏能源和矿产 2.独具特色的基塘农业 3.香港和澳门 ①都是自由贸易港 ②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服务业发达 ③澳门的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四、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范围 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2.地形特征以及生态问题 地形特征:沟壑纵横;

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干旱 3.黄河中游:河水含沙量大(世界之最)4.黄土高原的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5.能源基地(煤炭)乌金三角——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五、长江沿岸地带——起连接作用的是长江干流 1.从“天府之国”到“鱼米之乡”(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共同的地理条件:暖湿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2.东西工业带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经济发达的原因:①物产丰富②资源,能源(水能)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众多⑤信息技术发达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世界第三大港口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一)海洋和陆地 一、海陆的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1.49亿km2,占29%;

海洋:3.61 亿km2,占71% 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半球;

海洋集中于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七大洲:亚洲(跨经度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大)、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重要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亚、非;

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

乌拉尔山脉——亚、欧;

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

白令海峡——太平洋、北冰洋 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布 ①西半球的重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②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③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④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⑤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⑥包围南极洲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三、板块构造 1.观点:①全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P18 ②板块处于运动之中 2.世界著名山脉、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 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二)气候 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一般地,世界的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逐渐降低 南半球的00C等温线接近66.50S分布 南极洲的气温低于00C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为多雨区,两极地区为少雨区;

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0C)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五、世界气候类型 1.世界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2.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代表动植物 气候特点 降雨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其附近板状根 全年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全年多雨型 马来群岛 东南亚岛屿 南美洲亚马逊平原 非洲刚果盆地 新加坡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回归线附近斑马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夏季多雨型 长颈鹿 巴马科 猴面包树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大陆中部 无 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少雨型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部 比尔马 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 无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夏季多雨型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非鲁宾群岛 孟买 3.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代表动植物 气候特点 降雨类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 常绿硬叶林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冬季多雨型 雅典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无 常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 全年少雨型 诺洛斯港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我国秦岭——淮河地区 常绿阔叶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部 上海 夏季多雨型 4.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代表动植物 气候特点 降雨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乌兰巴托 草原 荒漠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少雨 全年少雨型 温带大陆的大陆中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伦敦 无 终年温和多雨 全年湿润型 温带大陆的大陆西部 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 无 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旱 夏季多雨型 温带大陆的大陆东部 4.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代表动植物 气候特点 降雨类型 寒带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 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 北极企鹅 终年酷寒 全年少雨型 东方站 寒带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苔藓、地衣及某些小灌木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全年少雨型 卡扎奇耶 北极熊 北极驯鹿 5.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代表动植物 气候特点 降雨类型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中低纬度的高原的高山地区 无 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夏季多雨型(三)居民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 1.世界的人口增长:

增长趋势越来越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2.人口的分布 ①从大洲: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没有人定居 ②从地区: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密集 ③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a.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

恶劣,人口稀少 极度干旱:撒哈拉地区,塔里木盆地 过度潮湿:亚马孙平原 严寒:南极洲,欧亚大陆北部 高山、高原:青藏高原 b.社会经济条件:欧洲南部,北美洲东部(富裕)二、人口问题 1.表现:

①增长过快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老龄化 ②劳动力短缺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住房紧张 ②失业率增加 ③交通拥挤 ④环境污染 ⑤犯罪率增高 三、人种的分布 人种 体貌特征 主要分布区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球黑色,头发黑而直,脸型宽平,鼻梁和身材皆为中等高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北部 白色人种 肤色浅白,眼球呈碧绿或灰褐色,头发微金黄或棕色,头发呈波浪形,鼻梁高,嘴唇较薄,身材比较高 欧洲、非洲北部、西亚、中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 黑色人种 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矮宽,嘴唇厚并凸起,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四、主要语言(六大语言)联合国的正式语文:语文、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区 汉语 中国、亚洲东南部一些国家和地区 英语 英国、北美洲、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法语 法国及其相邻的国家,非洲西部和中部 俄语 俄罗斯及其附近的国家通用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六、三大宗教(均起源于亚洲)宗教 发源地 创始人 经典著作 主要分布区 建筑风格 基督教 西亚 耶稣 《圣经》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教堂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 佛教 古印度 悉达多·乔答摩 《华严经》、《金刚经》 东亚、东南亚 寺庙 七、聚落 1.聚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2.基本类型:城市和乡村 3.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 4.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草原 5.房屋 人口 自然景观 主要职能 密集度 高度 城市 密集 高 多 多 工商类、服务类 乡村 稀疏 矮 少 少 以发展农业为主 八、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该地的人口数 该地的面积 九、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四)地区发展差异 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主要发达国家:美、英、法、德、意、日、澳、新、加 半球分布:主要集中北半球 大洲:欧洲的发达国家最多,还有北美洲、大洋洲 2.发展中国家 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五)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①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另外还有一些尚未独立的地区。

②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区别 相同 国家 拥有主权 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 地区 不能完全独立地决定对内和对外的事务 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 ③国家之间的差异:

举例 面积差异 面积最大国家:俄罗斯 面积较小国家:摩纳哥 人口差异 人口最多国家:中国 人口较少国家:梵蒂冈 政治制度差异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 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 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 发达国家:英国、德国 ④.不同国家在世界的地位是平等的。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及分布特点:

划分依据 国家举例 分布地区 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美国、英国、法国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 中国、南非、巴西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岛屿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②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有的问题的商谈 ③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名称 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 人均收入 发达国家 20多个 高 发达 高 发展中国家 150多个 低 基础薄弱 低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 生产力高度发达,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大多从事手工制造业,生产初期加工制造品 农业 以先进的科技为主 大多还停留在科技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多为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 教育 教育普及、水平、认字率高 教育水平低,许多国家的儿童没有接受教育 服务业 服务设施齐备完善,提倡个性化服务 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发展潜力较大 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原因 发达国家→掌握高技术,购买廉价原料→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高→销往全世界,获取高而利润→经济发展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受侵略,资源被抢夺→经济基础差,生产品种单一→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资金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 2.国际合作 ①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重要与别的国家发生联系 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和设备等,发展本国经济。

保护自然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传递方式的发展 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六)认识区域 一、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东部有一弧形群岛,由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 2.地形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 地势特征:中高周低 3.河流 呈反射状向四周分流(“巨河之洲”)长江——第一大河 4.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分布(海陆位置)】 ②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差异)典型是由于海陆位置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东南亚 位于亚洲东南部 唯一内陆国:老挝 1.重要的地理位置 交通: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2.湿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多样的地形 山地多,冲积平原 4.重要的农耕区 水田、稻米主产区(泰国)热带作物:椰子、天然橡胶(泰国)5.稠密的人口 主要为黄色人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三、中东 1.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半岛 波斯湾(海湾)——石油宝库 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2.“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南部 西部 北部,最大的内陆湖 三洲:非洲、亚洲、欧洲 3.世界石油宝库 指波斯湾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伊朗,伊拉克,巴林,阿曼 4.水资源缺乏 原因:23.50N(北回归线)穿过大陆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 5.灌溉农业发达,高原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 指从波罗的海东岸到黑海一线以东的大陆以及附近岛屿 三面环海(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深受海洋影响 1.海上运输发达 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多港湾)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 北大西洋航线——美国东海岸横跨大西洋到欧洲各国 亚欧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东南亚、东亚等 △2.最典型、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如下)①中纬度,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 ②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③北大西洋暖流增加热量、湿度,加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才会最典型)3.渔业发达:挪威 4.经济发达:最发达的国家:德国 五、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指北纬200N以南的非洲大陆及附近岛屿 1.黑色人种的故乡“黑非洲” 2.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①“热带大陆” ②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3.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东部、南部地势较高 4.世界矿产宝库 金刚石、黄金——南非 中非宝石——刚果 六、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600S以内 66.50N以内,北极圈以内 1.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地区 南极洲是最冷的一洲 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最早)和中山站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2.南极地区的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是考察的最佳时候 3.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极圈以内地区)极昼——太阳24小时不落地平线;

9.中图版大气运动教案 篇九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及海陆面积比例。

2、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重点)

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难点)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部分了解,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读图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3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重点)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难点)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预习检测

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然后教师出示答案对子互判。统计全对的人数,计分。

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均匀、不均匀)

2、全球共分 大洲,最大的是 洲,最小的是 洲。

3、位于最南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4、我们所在的大洲是。活动2【活动】展示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及海陆面积比例。

2、使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大洲间的分界线。(重点)

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在图中找到各大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难点)学生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活动3【导入】问题导学 展示图片,导入海陆分布。活动4【活动】独学环节

学生阅读教材11——15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2、就半球而言,海陆是怎样分布的? 就南北半球而言: 就东西半球而言:

3、全球有七个大洲,请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4、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连一连。亚洲、欧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巴拿马运河 南、北美洲 土耳其海峡 活动5【活动】展示

利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然后展示,学生自主展示。按组加分。

最后教师追加一个问题: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只有土耳其海峡吗?还有其他的分界线吗? 学生回答。

活动6【活动】研学环节 小组合作研讨完成下列问题。

5、结合13页图G,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大洲。①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 ②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③太平洋沿岸的大洲: ④北冰洋沿岸的大洲: ⑤赤道横穿的大洲: ⑥纬度最高的大洲:

6、读图填表。

利用课本和图册完成下表。

两侧的大洲沟通的海洋所在半球(东、西)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小组研讨完成后,每组出一名代表到老师前抽签。各组抽到的题就是本组要展示的。

各组派代表先去板展,把答案写在自己的区域。然后再派代表到前面根据图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各组代表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质疑或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补充、质疑加分。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归纳。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归纳。活动9【测试】当堂检测

1、距南极洲最近的洲()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亚洲

2、被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下列大洲,被赤道横穿中部的是()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4、纬度最高的洲是()

A、南极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5、我国位于 洲 部。

A、亚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亚洲、中部 D、亚洲、北部

6、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非洲 D、亚洲、欧洲、南美洲

学生完成测试题,大组互判。组长统计平均分并记录。教师统计全对的人数,查看教学效果。活动10【作业】布置作业

上一篇:九年级政治秋季学期段考试题2013下一篇:会计专业3分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