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2024-11-10

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精选16篇)

1.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一

论双边FTA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该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定性的分析了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的分析了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导向率对总产出有促进作用,进口渗透率对总产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净出口额增量占GDP比值对就业人数增长率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表明FTA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作 者:黄庆 陈柳钦  作者单位:黄庆(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刊 名:鄂州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 11(3) 分类号:F061.3 F740 关键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总产出   就业增长率  

★ 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FDI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探讨

★ 探讨传统经济管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 非典对我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 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 浅谈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 略谈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论文

★ 终身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 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 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2.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二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一般来说, 经济的稳定是建立在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的, 但是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就一定稳定。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单纯性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带来经济的稳定, 但同时也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 所以说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经济的稳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 人们一直都认为经济的增长就会带来经济的稳定, 所以只是注重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增加, 这就导致经济发展的后期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 进一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说贫富悬殊太大, 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等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主要分析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稳定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虽然说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的发展, 但是没有经济的增长也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人们只是单纯的认为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 只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就可以了。所以只是一味的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忽略了政治、社会等其他的因素。在二十世纪中期, 以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已经收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甚至联合国都认为只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一定量的经济援助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 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这种思想影响的时间是很长的, 在二战后期, 发展中国家也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开始探索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 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虽然这样的做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但是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甚至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 比如生态的破坏、社会的动荡、贫富的差距等等。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国际格局和政治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了联合国提出的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失败了。这时候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现了经济的增长率下降并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 这些国家的经济主要是靠国外的拥有产权的公司出口产品来维持的, 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对内部的经济结构和制度进行变革, 导致了国内的人力资源, 生产技术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时候突出的现象就是经济部门的也没有实现经济的增长, 人民也没有得到公平的社会分配, 只是个别人获得了经济上的暴富, 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下。通过这些也反映出经济的增长并一定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一实现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并积极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 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 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2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就一定稳定, 社会的稳定所包含的因素是十分多的, 而经济的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还包括社会的政治体制, 社会改革等方面, 如果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多的负面因素。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 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的稳定性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会的稳定既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则取决于这两类影响谁占上风。通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对这两类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控制, 人们希望可以通过经济的增长来促进人类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属于一种正向的引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就是实现经济的可

3 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 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 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 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 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 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 应达到生态持续,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 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 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质量, 优化配置, 节约资源, 降低损耗, 增加效益, 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 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 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总而言之, 社会的稳定是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大力的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把社会的全面稳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的稳定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 经济的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们应该注重这三者之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

[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37-38.[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37-38.

[4]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440.[4]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440.

[5]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5]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

3.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关注讨论的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得因素很多,经济学中认为,劳动方法、劳动人群、还有劳动力这三个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能够使个城市对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另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国家政策、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一)推动了经济总体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是经济发展送来了城市化,当城市发展到高层次时,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总体的发展。

其一,城市化带来了物资的急剧增长,劳动力、知识力等要素积累都是经济发展得重要条件。其二,城市化让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带动了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二、三产业的飞速进步,从而促进了城市发展。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高素质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每一百个人群中就有70个出自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个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靠拢,国民的综合素质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随着知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改革,这些都都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在科学因素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从改革开放后,事实证明我国的经济确实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曲折性的关系,一方面过高的人口增长率会加重经济增长的压力,但是过低的人口增长率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一直持续上升,但是近几年也逐渐增长平稳。中国有过受人口压力的问题,“刘易斯拐点”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呼吁放宽控制生育政策,但是又有些人提出放宽控制生育政策的要求会影响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所以生育控制政策不能放宽,需要强化,只有这样的措施才能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更快速。这些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人口增长对经济法发展影响的不同的看法与思考。

人口会在不断增长中受到有限的资源的约束,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还有粮食资源等等。这时候过剩人口就会非常多,唯一的方法就是消除这些过剩人口,这些过剩人口只能经历贫穷,饥饿等等自然灾害来消除。此外,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发现,较低的人口增长率会使人均收入得到较快的发展。较快的人口增长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收入将会分配给新增长的人口,这样一个家庭的储蓄就会变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相应地减少。

但是还是有一些经学专家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積极因素,其中就有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作用。人口的增长虽然在储蓄上有所减少,但是去大大的增加了人们的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可以迫使人们研究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换句话来说,人口变化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由于人口稀少,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垦,极大地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但到了人口剧增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在这个方面可以说,人口增长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说到底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

三、认证探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关系

任何理论分析都需要实证证明,在研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上发现在4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发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地关系,著名的伊斯特林试验将这些发展中国家平均分配成几个小组,并观察多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个人口增长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种种现象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既有正面关系,也有负面关系,两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抵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人口的增长占用了土地等自然资源,但是这些压力也会使得劳动力向节约土地但是边际成本较高的产业上发展,因此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

四、结论

人口增长这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还是需要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不然会造成人口大爆炸这种危机情况,使得资源不能合理的分配,造成世界动乱。另外一方面,在人口增长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要广泛宣传人口意识,人均意识,加快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培养高技术人群,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时代,2009,07:11-12.

[2]左学金.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2010,06:127-135+6.

作者简介:

4.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 篇四

摘 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农村金融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经济增长会受到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扩大农业金融发展规模、优化农业金融发展结构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村金融;关系;农业经济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扩大农业金融发展规模、优化农业金融发展结构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情况

1.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情况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3年,此时我国开始恢复农村金融体系,并开始兴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也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竞争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二阶段是1994-1996年,该阶段我国开始建立完善的服务型金融体系。第三阶段是1997-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同时有意识地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预测。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阶段是2006年之后,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更加深入,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力图将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来。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一直在进行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物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我国贷款的主要流向,流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贷款额度很小。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出金融机制不健全、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第四阶段之后,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金融改革,开始成立农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1]。

1.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加之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过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来对农业经济进行扶持,并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在经济中农业的重要性在下降。在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应对农业从业人员减少的问题,辅助农业经济的发展[2]。

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发展农业金融是一个良好的措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发挥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

2.1 积极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总体较低,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农村金融信贷不集中、农村金融市场分散的问题,在技术和资金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与城镇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方面都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这就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同时合理配置农村金融的各项资源,使农业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得到提高,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我国必须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科学的调配资金和技术,促进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

2.2 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金融结构不完善的制约,这就需要合理地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而言,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融资上,通过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来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资金。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的增长也越来越迅速,仅靠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需要,这就需要调整和优化农村的金融结构,适当地增加融资渠道,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政府要深入考察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优化和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打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扩大农业金融的规模 我国的农业金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具有较小的规模,难以实现真正的金融供求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要稳定农业经济,就要实现供求平衡。通过扩大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农业生产要素。我国应该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并且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完善,例如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扶持力度。

三、结语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转变我国农业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国新.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2]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02).

5.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五

一、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简要评述

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是特别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现代经济学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都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内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被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但是,由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假定资本报酬率是常数,这就间接地假定了资本和劳动在增长过程中不能相互替代,从而使均衡增长的条件(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难以满足。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仔细研究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之后,放松了资本与劳动不可替代的假定,从而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是封闭的,仅研究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经济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为其理论假设。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可称之为唯一的动力。另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假定各个国家有相同的机会得到同样的技术,因而各国间没有技术水平的区别。该模型由此得出结论:各个相互独立的国家有很强的使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趋于一致的倾向,在各国间要素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将增强这一趋势。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假设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发生技术进步,同样它也无法解释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差异。

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充分吸纳了经济增长研究的最新成果,克服了在增长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局限性,为经济增长理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罗默认为,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因此,在他提出的增长模型中放弃了这个假设。在罗默的增长模型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进入了生产函数,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罗默,1986)。卢卡斯的建模思想和罗默稍有不同。他的增长模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把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卢卡斯认为正是各国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在收入和经济增长率方面的差异,扩大经济的开放度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吸收新技术和人力资本,从而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卢卡斯,1988)。

制度学派对经济增长则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诺斯,1994)。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交易费用的降低,而降低交易费用的关键在于制度变迁。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许多新问题,如公共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经济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等等,都在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找到了解释。因此,应当承认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如果生产纯粹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工程关系,那么产出的任何变化,除了那些随机扰动导致的外,都将是投入变化的结果。然而,可观察的生产函数一般是一种经济关系,而不是一种纯工程关系,因为每一种可观察资源的使用密集度,取决于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经济决策,这些决策是他们对制度安排、获利机会等等的反应(林毅夫,1990)。基于这一理由,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不会没有影响,我们必须将制度作为解释变量引入生产函数才能更完善的进行增长的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是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中最为主流、传统的方法就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索洛提出的索洛

6.论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 篇六

一、我国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

我国早期制度经济学的萌芽起于改革开放以前。当时我国经济学的教学研究机构都是官方机构和公立学校;其理论研究队伍由官方研究机构中的专职研究人员, 以及大专院校中的教师等构成, 其研究经费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其任务是接受政府委托的研究课题, 解释政府政策和官方的意识形态, 这种研究由于受到一些限制, 取得的成果有时比较难与实际经济现象挂钩。

改革开放以后, 这一研究现象有所改变。我国大学的经济学课堂上开始出现了除《资本论》之后的其他经济学理论, 当然也包括了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 同时, 在中国社科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改委等机构中也陆续开始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各种分支的研究。并且在此时, 经济研究活动开始从官方进入民间,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93年成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和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些机构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的思考和分析, 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济学派。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 我国的经济学者们开始运用制度经济学, 以及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对中国的制度变迁问题进行研究。这其中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林毅夫先生的《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诱致性创新与强制性变迁》, 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张军的《特权与优惠的经济分析》, 汪丁丁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等。这些研究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西方制度经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模仿, 而是对西方制度经济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 并且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思路。

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制度经济学派引入中国提供了坚强的经济基础, 同时, 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绩, 以及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这一步总结。从农村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股份制改革和拍卖, 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传统经济理论很难解释所有的这些经济现象, 但是, 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经济组织理论等对中国经济的演化却有较强的说服力, 因此, 新制度经济学被一些经济学者引入中国后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在经济学界形成了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 并取得了一批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

二、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分析

从制度经济学在我国萌芽和形成, 到现在已经被广泛研究, 并促进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存在着一些客观上的原因。

首先, 我们经济快速发展取得成果, 以及经验本身就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良好经验素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经历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 并由此引致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这种变化过程中所碰到的交易成本问题, 产权问题正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其次, 制度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视角为它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举世瞩目, 但是在国际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 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以经济自由和私有制为前提的, 而我国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前提下却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是古典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 但是制度经济学将价值观念, 文化传统等引入制度变迁模型, 为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再次, 我国政治改革的深化, 以及学术研究的规范化, 日渐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宽松经济研究环境, 这是制度经济学研究在我国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的外部条件, 我国经济学者可以公正自由地研究, 从而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研究成果, 推动经济科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此外, 制度经济学引入中国以后, 经过官方及民间经济学家, 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并且由于不断地有年轻学者加入, 使得中国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有了持续的储备力量。

总之, 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分析方法上的创新, 以及它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强有力的解释力, 使得其能够被经济学者用来支持和解释他们的社会制度改革方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度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 我们可以预见在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 我国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有可能能够取得世界公认的研究成果,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科学研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 2000, (05)

[2]崔巍:制度经济学派的扬弃、理论再造与中国适用[J].东南大学学报, 2007, 02

7.牧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研究 篇七

(一)牧户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负增长

从整个经济增长趋势看,内蒙古牧户经济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并且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牧户经济曾两次出现徘徊,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之后则连续下降。以内蒙古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内蒙古牧户经济的增长情况作了具体分析,分析如下:1986年至1990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由3855.06元上升到5198.72元,增长了0.35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7.8%;1990年至1995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上升到10084.69元,增长了0.94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4.2%;1995年至2000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上升到14794.27元,增长了0.47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8.0%;2000年牧户户均纯收入则达到了最高点为14794.27元,此后两年连续下降。2001年为14386.56元,较2000年下降了2.8%;2002年为13122.83元,较2000年下降11.3%。

(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牧户经济赖以生存的草原环境不断恶化

牧户经济是建立在草原资源基础之上的,草原资源决定了牧户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草原是一种生产力,又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科学地利用草原资源,可增加资源总产量,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或长期超负荷利用,则会造成草原资源破坏,草地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可食牧草不断减少,有毒有害植物大量增加。最终使草原成为阻碍牧户经济发展的瓶颈,更为严重的是威胁牧户的生存。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伴随着牧户经济的增长,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逆向演化,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荒漠化。牧户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草地质量和生产力也在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在40%-60%之间。过去一些牧户草场13-20亩可以养一个羊单位,现在50-70亩才可以养一个羊单位,草场载畜能力大大降低。

(三)由于饲草料消费的压力,牧户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

牧户经济的消费具有双重性,其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结合在一起。牧户一方面通过各种生活资料的消耗保证其人口生产,一方面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消耗保证其生产性生产,在牧户内部,有些物资、生产资料是可以通用的,即可用于生活消费,也可用于生产消费,牧户的两种消费职能是统一的。近几年来,由于草场的退化加上连续自然灾害,草畜矛盾非常突出,牧户的收入除去用于基本生活需要外,很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购买饲草料,在牧户的生产经营费用中,支出最多的是饲草料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50%以上,有的牧户高达85%以上。牧户这种消费现状使得其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二、内蒙古牧户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

借鉴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来实现。另一类则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内蒙古牧户的经济增长与其所依赖的增长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增长方式是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本文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探求牧户经济增长的方式,并说明产生牧户经济增长特征的原因。

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中各因素特征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系统中各因素的联系是否相关和密切。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关联度就越大,即影响越大,反之就越小。

本文以1990-2002年内蒙古农调队牧区住户调查资料以及内蒙古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设牧户户均家庭经营总收入、牧草地面积、饲养牲畜头数,投入的物资资本、劳动用工、人力资本以及生产性固定资产相关指标,并且分别用X0,X1,X2,X3,X4,X5,X6表示。其中:家庭经营总收入(X0)表示牧户经济水平,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反映了牧户经济增长变动状况,其序列为母序列;其余指标(X1,X2,X3,X4,X5,X6)则表示了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因素,其序列为子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在分辨系数ρ为0.5的取值下,计算结果表明: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牧户饲养的牲畜头数,其次是牧户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第三是生产经营中转化为产品的物质投入,第四是牧户拥有的牧草地面积,最后两个是代表劳动手段先进性和劳动力素质的指标生产性固定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由此可知内蒙古牧户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来源于牧户饲养牲畜头数的大量增加和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大量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甚微,牧户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认为牧户经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饲草比较丰富的情况下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发展自己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一种经济、实际的发展路子。这是因为在发展的初期,牧户的劳动者素质较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牲畜的优良品种较少,这些状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而牧户经济又要发展。因此,牧户只能发挥其比较资源优势,大量地投入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量的饲养牲畜,通过量的扩张来增加经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畜草矛盾的突出,特别是草原严重超载,沙化、退化、荒漠化较严重状态下,牧户经济还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则是一条有增长无发展的路子。这是因为:第一,牧户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质量及结合方式变动幅度较小,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重复或迭加。第二,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率比较低,资源耗费大。第三,也是最不利的方面,就是牧户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超承载能力的利用之上的,是以牺牲环境和损耗资源为代价的,这种代价的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自然资源的枯竭,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现实中这种影响已显现出来。因此,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是牧户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内蒙古牧户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行选择和应解决的问题

(一)资本形成与资本投入的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时指出,资本是“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资本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也强调,资本积累是克服“瓶颈”约束,打破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牧户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一直不足,资本向来都是稀缺程度最高的资源,而草原建设、牲畜改良、先进技术的引进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目前牧户的资本形成主要来自于牧户储蓄,就牧户家庭储蓄来讲,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的高低,家庭收入水平高,用于消费后的收入剩余就多,从而储蓄就多。近几年,内蒙古牧户经济收入水平不高,除去消费后,大部分牧户所剩无几,甚至有些牧户还要借贷。因此,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单靠牧户进行有效资本投入是不现实的,还要依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依靠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元投资主体的融资局面,才能够加快牧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进步与牧户经济增长问题

科技进步对牧户经济增长的转变主要从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关系及这一过程中资源配置关系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即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牧户资源的产出效率;可以拓宽资源的配置空间;可以使生产者根据资源的不同稀缺程度更好地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资源配置效率。科技进步是牧户经济增长的内在源泉。目前在畜草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牧户必须压缩牲畜头数,积极选择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牲畜品种,同时强化饲养管理,开拓饲料资源,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好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促进牧户经济增长。

(三)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问题

8.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八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认为生产要素应包括四方面: 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和新思想(按点子和专利权的数量来衡量)。四个要素中以特殊的知识即新思想为最重要,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能提高要素的收益, 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 从而使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递增的收益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增长。这就能说明长期收益为什么能增长, 也能解释各国增长率为什么有差异, 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边际收益。知识既是生产要素之一, 也就如同资本一样, 要通过投资才能取得。过去投资于知识积累, 现在就能取得利润, 因此有可能存在有良性循环, 投资促进知识, 知识促进投资。

物质资本是稀缺的, 而新思想、点子是丰富的, 知识和点子的复制不需要或只需要很低的成本,所以收益可以递增。罗默找到了使要素收益增加的办法, 就等于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罗默把知识作为独立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他认为一般知识可产生外在经济效应, 使全社会都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效应, 使个别厂商获得垄断利润, 而垄断利润又能使个别厂商有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产出中的内在和外在效应表明, 作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积累过程, 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不仅它本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可以带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收益也是递增的,给厂商和全社会带来递增收益。从而知识积累使总产出的规模收益产生递增, 为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保证。由此, 罗默得出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罗默将社会各部门划分为消费品生产部门和研究与开发部门即知识积累部门。由于知识积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越来越超过物质的积累而处于支配地位, 研究和开发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罗默指出,由于各国间的贸易可以使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积累, 从而提高全世界的总产出水平。特别是对后进国家, 可以产生赶超效应。

(二)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式,运用更加微观的、个量的分析方法, 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和索洛的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索洛模型, 视其为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种增长动力形式, 视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并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认为只有这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增长的真正源泉。

卢卡斯将资本划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并据此把劳动力划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给出了人力资本对生产的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内在效应是指单个个人的人力资本对他自身的生产率的影响, 外在效应是由平均的人力资本所引致的。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是通过脱离生产的正规和非正规学校教育, 使经济活动中每个人的智力和技能得以提高, 从而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 这类似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观点;二是通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也能够增加人力资本, 这类似于阿罗1962 年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理论。卢卡斯认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 而边干边学所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它拓宽了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尤其是为那些教育经费缺乏的不发达国家设计了一种提高人力资本形成的方法, 即: 引进外国的高技术产品, 通过直接操作新机器或消费

高技术产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先进技术, 从而提高穷国的劳动力素质并使它转化为人力资本。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在于将人力资本发展包括在内的技术问题,这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应该参照先进国家的路径,更多地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走向高速增长的通道。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加速中国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积累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就要加速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增加对教育的预算、平衡不同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建立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运转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借贷市场等途径来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鼓励个人终身学习,鼓励技术革新和知识进步,促进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积累。

(二)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并将重点放在技术培训上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科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保障。发展科教事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国民总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的新兴产业,扩展增长空间。因此我国要继续提高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和科技经费支出比重,使科教费用支出增长率高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吸收和激励海外华侨、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捐资助教;加强教育、科技和生产的一体化进程,消除它们相互割据的状况;改善教育和科技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知识、科技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性,尽量做到资源共享。此外,政府还应依靠整个社会的教育培训体系和高效的技术交易体系,在合法范围内加快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扩散速度。依托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职能,使基本的知识普及推广。

(三)完善各项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减少经济运行在微观层面的扭曲,使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性行为。加强对个人和企业合法财产的保护,加强企业再投资信心;建设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

(四)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鼓励技术革新

教育和知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力,而它们对生产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技术和发明,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率。技术具有外溢性和独占性;外溢性表现在技术就是经验,知识是公共产品,任何其他企业都可以无成本地获得。外溢性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向发达国家取得“示范效应”,吸取经验,保持持续性。技术的独占性表现在技术就是创新,创新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国家要重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使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9.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九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贡献

TheContributionofFinancialDevelopmenttoEconomicGrowthandThoughtonChineseFinancialDevelopment.

XueFei

(SchoolofBusinessandManagement,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sha,410083)

Abstract:Thepaperreviewedcontributiontheoryoffinancialdevelopmenttoeconomicgrowthandanalyzedfivecontributionchannels:lowingtransactioncost;diversifyingrisks;lowingsupervisioncost;lowinginformationcollectioncostandmobilizingdepositmoreefficiently.Beingaimedatlagin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weproposedfourmethodstopromoteeconomicgrowth:perfectcommercializationinstated-ownedbank;perfectmarketabilityinstockmarket;pushingmarketabilityofinterestrateandquickeningthereforminstated-ownedenterprises.

Keywords:financialdevelopment,economicgrowth,contribution

目录

一、理论回顾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途径

三、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思考

10.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十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理论并不是将区域发展与经济发展机械地相结合,而是将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在单独分析的基础上也着眼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发挥的附加价值,将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生、趋势、发展规律等等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共赢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

区域资本是区域发展的必备条件,如果区域资本不够,那么本地经济发展势必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更不会形成经济增长点。区域资本的形成过程是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在积累中资本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一积累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资本产出水平和储蓄规模。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业越发达,人们才越会看到金融经济带来的好处,从而有更大的欲望投身到其中。出了吸引从业人员以外,还能吸引更多闲置资金的进入,这些资金就可以用到生产上来,储蓄率提高,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地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金融机制逐步健全以后,金融交易费用慢慢降低,这又客观上影响了储蓄和投资水平。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

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在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过这种方式,企业资产通过证券化形式,借助资本使用权转让引导企业由特定项目向另一种资源项目转化,这种资本的转化将带来更大利润,从而调整产业结构。

二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因为资金约束较大,但是一旦增量投入效果显著的话,那么就能快速实现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将不同企业间的资产进行重组,利用资本市场虚拟化和流动性的特点,可以将资金指派到不同领域,使不同体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达到资源流通整合的目的。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上文所说,物资的流动有资本整合控制,资本的流动会带来相应的从业人员,技术和信息传播等。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不同导致了生产活动的分工不同,金融利用自身的信贷,区域性资本市场和外资吸引手段等,适当地支持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并分别发展不同地区的主导企业,促进了企业区域的分工。

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区域经济的合作基础就是上文提到的区域经济分工,没有区域分工就没有合作,更不会有区域间的开放,因此,这个合作要在金融经济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以此作为参考建立起来的中央银行分支体系,不仅提高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

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中,涉及到社会生产力体系中各要素的变化,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品竞争力。据权威调查表明,科技的落后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只有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支持经济发展中来,才会表现出最好的效果。金融的发展从侧面推动了金融化经济货币进程,从另一方面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

基本经济状况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决定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关系平衡。金融资源的分配主要有国民经济决定,表现在经济规模扩大上,经济规模的扩大相应地会扩大经济需求规模,吸引投资供给。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高才能在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稳定的势头下改善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平等交易,并使双方都有利可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地区金融效率。另外经济结构也影响着区域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在全世界范围展开了。为了迎合金融分配规模的不断扩大,需求越来越多和金融效率逐年提高的问题,因此金融创新应运而生。但是它的产生也需要周围金融环境的支持,区域金融环境是整个金融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对金融创新的展开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较之计划经济的刻板,它充分显示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繁荣景象。并且,金融创新也需要市场经济环境的支持,计划经济根本不具备实行金融经济的条件。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袁云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

[4]马丹.浅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价值工程.2007.

11.中国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 篇十一

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投资市场、价格体制、财税体制等方面的转变,财政体制的改革一直以来都在经济发展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改革成效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来就开始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调整变动的时候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主要影响着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始,财政部门已经实行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扩大地方政府财权方面,通过给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权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在理财方面的积极性。 财政体制的变革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导,在对财政体制不断的变革中,财政权利在总体上开始下放,分权化的财政体制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地区经济在财政体制的刺激下开始快速发展。有效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会对很多方面的体制造成影响,比如说税收制度、银行的政策和对外贸易体制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从理论上看,财政体制的变革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从经济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财政分权制度在历史的变迁中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文献回顾

在经济学领域很多学者都在财政分权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马斯格雷夫和奥茨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提出的关于地方财政的理论标志着完整的财政分权理论的初步形成。很多国家在改革财政体制的实践经验都充分体现了分权化的趋势,财政分权理论强调的是政府的财政权利,政府在财政决策中要更多地保护纳税者的利益,而且还需要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这些财政职能有利于帮助政府将财政资源进行更好的配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产生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不同的财政分权理论对地方政府发挥财政权利的作用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委托代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一些经济活动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会使投资活动发生转向,一些干预不多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资源; 还有一些理论认为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控制地方企业的预算来实现。然而财政分权也会带来一些经济问题,比如说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会很难实现公平,而且税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这些问题都是由公共品投资导致的,公共品投资由于受到财政分权的影响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和规模经济问题。很多文献都对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针对不同的研究,学者们得出的结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学者在研究一些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实行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研究认为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这种关系比较简单。肖芸的理论研究认为经济在财政分权政策的影响下具体变化情况与税率有关,这种结论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的,他们认为财政税率、消费税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关的,税率的变化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3分析模型

在总生产函数中加入公共资本存量的分析模型在出现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受到其均衡状态的影响。后来,一些学者开始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公共投资流量在总生存函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统计分析对后来研究二者的关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巴罗认为产出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公共支出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可以通过对教育、基础设施以及科研的投入来参与生产,从而提高物质生产水平。在这里,通过有效分析巴罗的生产函数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形式,这种函数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公式中,劳动投入和技术因素作为重要的变量影响着模型的结构,而在计算总产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公共服务存量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技术参数也是公式中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在这种模型中,劳动和技术投入要根据其具体的变化率来确定,将收入投入到不同的部门会影响经济动态,当投入到物质资本和公共服务中的比例发生变化时,经济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影响。经济动态的公式经过转化可以得到人均产出的公式,在人均产出的公式中,有效的劳动产出、物质资本和公共服务的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模型的基本公式中,很多经济因素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在具体的估计模型公式中,相对于一些传统的模拟,人力资本、地区虚拟变量和市场化水平虚拟变量属于新加的一些变量,这些变量能够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财政分权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分析各地区的财政支出在中央财政总支出比例可以得出结论见表1。

4数据说明及分析结果

在很多国家,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来分析财政分权的情况,然而我国在分析财政分权程度时则主要采用分析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来进行衡量,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具体考量的时候要具体分析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方面受中央政府干预的程度,而且边际分成率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比例。在此次分析中,税收制度的规范程度对于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有很大的影响,这种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可以通过其财政支出来反映,预算外支出、预算内支出以及第三预算支出都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水平的重要指标。物质资本对生产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生产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在具体的物质资本中,要加大对机器、设备以及原材料的投入。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变量主要是从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进出口这两个变量来研究财政分化程度,一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在开放优惠政策方面的数据有着独特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一段特定时期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财政分权制对经济的具体作用,见表2。

市场化水平可以根据市场化进程的指数来确定,在中国的有些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高,这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产值来进行有效衡量,然而在近年来,市场化进程排列次序在很多省份都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分析模拟中,地域虚拟变量的引入可以衡量出在一些省份中哪些因素是对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些经济特区这种数值会偏高,而沿海省份比非沿海的省份会更高一些些,,这这主主要要是是受受不不同同省省份份的的地地理理位位置置的的影影响响。。在在我我国,政府府的的购购买买力力会会对对国国内内生生产产总总值值造造成成影影响响,,在在现现实实生活中, 建设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主要是受其建设周期的影响,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资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率。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很多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的省份由于受市场化程度、财政预算内支出、财政预算外支出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其财政分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存在很大的差别,研究二者间的关系需要对多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3的统计值是对财政中的数据指标的分析:

5结论

地方政府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很多项目进行建设,而这些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在不断的财政体制改革中,需要对不同的变量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是财政体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经济的转型需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理论研究都认为财政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随着近年来财政分权制的实施,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分权的制度建设,通过财政的力量来缩小地区间经济的差异。

12.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篇十二

【关键词】投资;经济增长;关系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可见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胶州市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重要联系。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

从概念上讲,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其中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投资和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强烈影响和决定着投资行为,没有投资行为,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儿,没有经济增长,投资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可以分为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供给效应是指投资能够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投资实现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从而提高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需求效应是指投资作为三大需求之一,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依赖于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又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本文搜集了1990年以来胶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数据和相应的gdp产生数据,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梳理,从胶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gdp总量相关性的散点图可见,多数年份的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逐年增加,胶州市gdp总量也在逐年增长,可以判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总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正相关。

从另一个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曲线与地区生产总值曲线的走向基本一致。以下数据为1990年以来胶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发展之间的关系,两条曲线大致平行增长,说明两条曲线高度相关。

如果把胶州市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视为变量x,把相应的gdp预测值视为y,则y=1.307x+783175,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x的变化,可以预测y的数据,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置信度下的参考性材料。

三、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和投资率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固定资产效果系数:是指报告期新增地区生产总值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率。它是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数量的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率:是指一定时间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地区生产总值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下表为胶州市199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表,并计算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和当年的投资率。从数据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降低,而投资率却大致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尤其两千年以后,胶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率都保持在两位数,2013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8.8%。

首先看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它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创造出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投资1万元能拉动经济增加15.38万元到投资1万元能拉动经济增长8.42万元的1999年,再到投资1万元,仅能拉动经济增长1.27万元的2013年,胶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逐年减少。这反映出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的基本规律,在1990年还算改革开放初期,胶州市经济总量还很有限,消费和出口能力还相当有限,固定资产投资的突然增加,对经济拉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过程持续到将近2000年,胶州市的经济总量开始大比例增加,胶州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居民和政府的消费能力和城市本身的出口能力都在大规模增加,且其增加对gdp的影响超过了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致使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在逐年降低。

通过这个表格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还是一片空白的地区,或者新兴经济带,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壮大,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以及出口逐年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削弱,而且从数据上看,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快速有效。

13.论经济发展与购物方式的演变 篇十三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购物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关键词】 消费现状 购物方式

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开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购物新模式也不断出现。20世纪80年代前经济的发展

1.1世界经济发展起伏不定

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工业生产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正常水平,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1.2传统购物方式占主导,未出现新兴的购物理念

经济开始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大型百货商场不断涌现。人们利用节假日的时期,添加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显然最传统的购物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是最大的。这种最为传统的购物方式的优点是:消费者所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有购物过程的愉悦,一种参与其中、享受过程的愉悦:可以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可以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缺点是:受地区限制较大、商品总类并不是最齐全的等。1.3传统购物方式的发展前景

虽然传统购物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新兴购物方式的冲击,但是现实生活中传统购物方式还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仍是广大消费购物者的第一大选择,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21世纪经济的发展

2.1世界经济处于复苏与发展的阶段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经济下降幅度逐渐变小,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开始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世界经济正在不断复苏中。

2.2电视购物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方式逐渐多样化

随着电视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电视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了,一些商家也从中探到了商机。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一夜之间充斥荧屏。一些更具电视娱乐特点、更具价格优势、更具质量保障的电视购物频道也逐步兴起,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电视购物就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其显示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购物的优点:1.电视购物具有强烈的广告效应在电视购物节目里,商品,通过光彩照人的模特示范,会给电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般商品电视广告,只有短短的几秒,而电视购物节目,是由主持人和模特的专业演绎,详细的解说,将产品的使用效果展示到极限。2.电视购物增强说服力电视购物邀请产品制造商,由工程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产品特征,技术要点,产品利益,电视观众对此会产生信任感。3.电视购物瞄准消费者的需求在柜台营销过程中,消费者不便问,在服务人员不能详细演示、说明的情况下,而在电视购物节目里,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消费者对产品使用不了解、不清楚,可以反复收看电视购物节目进行了解。4.电视购物具有无限诱惑力。电视购物是通过跳秒的方式,告诉你所剩的选择时间和数量,营造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市场气氛,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购买决策。5.电视购物具有快捷方便特征。消费者在家里,通过电话联系,告诉购物频道,你所需要的商品,一笔交易就算成功,一般在二天内,送货上门,为消费者节省了购物的时间和精力。6.资金回笼快。货到付款,或款到付货的支付模式,使电视购物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快,有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7.电视购物是直销。扁平化的渠道模式,节省了门市租金等大量的运营成本,这种优势,直接体现在产品的低价格。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电视购物产品,具有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

电视购物存在的问题:1.商品价格。传统商业的加价率一般为10%~30%,而电视购物的加价率一般为20%~60%。有时电视直销商品的进货价,只占直销价的40%,如此定价,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2.产品质量。电视直销是一种新兴行业,新颖的销售方式,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商家跟进,其中部分商家,只注重利润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甚至存在一次性买卖的心理,结果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恶劣影响,电视购物纠纷,一时成为消费投诉热点。3.售后服务。部分电视直销商家,将产品卖出后,对后面发生的质量问题,置之不理,售后“三包”服务质量差,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电视直销,一般免费送货上门,方便了购物,但是,如果商品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商品需要维修,或对所购商品想要退货, 实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消费者甚至也不知道,能在什么地方找到商家。4.节目内容违规。5.电视购物行业自身行为不规范。电视购物公司一哄而起,素质差异大,一些公司节目制作粗糙,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公司仅靠几部电话,几个送货员,花钱购买电视频道时段,公司就挂牌运营,公司行为及运作极不规范。6.节目特技处理。电视购物节目制作,灯光、色彩、特技的运用是其优势,增强表达产品的效果,但是,过度的夸张、化妆、拍摄技巧的运用,以及电脑后期制作,这不是产品的实际效果,有误导消费者作用。2.3电视购物方式的展望 电视购物时一种方便、新型的销售方式,但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取得规模效益、制定实施反暴力法规、电话服务体系的完善等等。当然,电视购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只要它顺应市场的客观规律,必然会精力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

3.1信息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发展

21世纪以来,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竞赛将进一步加剧。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四大推动力。3.2网络购物方式引领生活新时尚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毛衣方式和商业模式,其目标四实现贸易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达到网上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这种购物模式既是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

网络购物方式的优势:1.网络购物的成本优势。由于网络销售成本低于实体销售成本,网络商品价格相对低廉,这是很多人选择网络购物的一大原因。2.网络购物的便捷性。顾客无需花费几个小时在各个商场和购物中心去搜寻所需的商品。顾客只要坐在电脑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络商城”,大大小小几百条搜索结果便展现在面前;服务周到、送货上门,在选购了搜需要的商品后,顾客只需坐在家中等待货物被送来。有些网站有固定的递送方式;随时进行,顾客无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购物,二十随时可以进行商品的挑选和购物支付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实现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汇款支付,后到付款等多种方式。3.网络消费者的个人性格。一部分人更追求个性与冒险,通常网络消费者比较时尚、前卫,他们具有更多的求新、求变意识,个性鲜明、敢于冒险,渴望自主选择;一部分人更容易跟风,部分网络消费者因喜欢赶潮流,心理稳定性比传统消费者更低,易受外界环境及他人影响;一部分人更追求购物的方便,这些工作压力较大,时间高度紧张的消费者为节省时间和劳动成本会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而选择网络购物;一部分人更追求购物的乐趣,某些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希望通过网络购物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理孤独感。

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1.虚假交易,网络欺诈现象频繁。在网络购物的各种投诉当中,最让人关注的是网络欺诈。2.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同于虚假交易,网络购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欺诈手段,就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3.系统不够完备,各个环节互推责任。几乎所有的大型网络购物平台上都会规定或要求消费者在接收商品过程中先验货后签收。而快递员将商品送到后,常常会拒绝消费者先验货后签收的要求,他们总是以快递行规为由坚持必须先签收。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就是为了免除己方的责任。

网络购物的完善对策与前景发展,要想进一步发展网络购物就必须:1.加速信用体系的建立。要营造宽松繁荣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通过立法解决诸如交易手段和诚信等问题。2.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的规范性。网上商务经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电子商务信息传播行为,优化网络交易环境,规范商务交易程序,规范电子支付方法,规范货物配送,也就是物流环节。端正经营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共同呵护“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行业。3.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强。首先,消费者一定要是用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并要及时保存相关交易证据。其次,消费者应该注意不在网吧或别人的电脑上输入个人账户信息。4.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的采取措施。当然网络购物这一全新的购物方式逐渐走入越来越多人生活当中, 尽管在它的发展中不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暂时的。相信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网络经济的成熟也是指日可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购物能够更加蓬勃稳步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购物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购物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品良.网络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 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蒋金华.电视购物现状_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544):151-152. [4] 李黛.网络购物之探讨[J].中国商界,2010,(204):163.

[5] 吕静 吕会宁.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4).

14.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十四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结构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

在很早以前的的经济理论中,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含义。“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值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当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指的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的增强, 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完成。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发现, 这种片面地在数量上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 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工业污染及生态恶化等。于是, 人们开始审视过去经济的发展态势, 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内涵, 把增长与发展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品在量上面的的增加, 一般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即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发展则包含两层含义, 它既包含人均产值的增加, 也包含另外一个指标:即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个地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找出并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 才能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 实现我国经济在总体上的同步发展。目前, 我们西部和东部在经济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值上都要比西部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 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 致使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们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挣钱。这导致本来就没有人口优势的西部地区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 反过来使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更加加剧。因此, 统筹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进步。

(二) 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013年1月14日起, 连续三天的时间里, 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都陷入了重度污染中, 北京甚至变成了“雾都”, 浓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 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硕果累累。但是,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酸雨。使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虽然有所加快, 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毋庸置疑, 传统行业、低效能产业依然占主导的地位, 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 但技术含量较少, 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中, 国产手机所用的屏幕、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中国的电子巨头富士康, 也只是雇佣国人廉价的劳动力, 组装电子产品, 而真正的核心技术, 依然被国外掌握着。这反映出我国自己主导的产业技术相对较少, 所以才导致国产手机大部分沦为大同小异的“山寨”产品。如何把“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 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成为产品链上游的供应端, 才能使我们创造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经济发展方式,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它需要统筹规划, 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施。

(一) 对经济结构重新审视和调整

“民以食为天”, 农业方面, 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农产工具的科技化, 优化农产品种子的质量, 更新农民的劳作观念。工业方面, 更新效率低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发展高新产业, 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 使我国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 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 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业方面, 在完善传统服务行业的基础上, 拓展新型的现代服务业, 使服务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 为物流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给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使服务业更加人性化, 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 把科教兴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 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 则制约着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现怎样的发展, 发展的水平怎么样, 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劳动者来实现。为此, 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 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 提高大学的录取率, 给更多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 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还不够重视, 投资力度也需要加强。再次, 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重视, 使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 人才才能公平, 各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平衡。

最后, 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 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 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 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因此, 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 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澳]海因茨.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唐宇华, 吴良健,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52.

15.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十五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素质偏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4.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结构调整进程。要保护环境资源,必须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一是要打击和惩处未经许可占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二是要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三是强化现有企业的排污治理工作,把污染排放量减下来。从而在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趋好的基础上,把当前由产出效益低、污染严重的技术落后企业占用的环境资源腾出来,提供给潜力产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用,为新上调产项目提供排污容量。

2.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益。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是资源的管理者。当前,政府通过排污总量控制和对生产企业的排污达标控制来配置环境容量。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市场配置环境资源,可达到以最低费用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因此,为了减少行政手段配置环境资源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益低下、资源闲置等不经济的弊端,有必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广。我们认为,现阶段把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达标控制结合起来实施,可对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提高环境配置效益,为低污染、高收益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一条扩大环境资源使用权的途径,促使排污权向单位环境损耗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收益和低污染产业方向倾斜;二是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企业排污,推动这些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三是减少了污染物减排的投入。

3.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同其他资源一样,都有保质和增值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若能保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自净能力就会提高,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也就相应扩大,这就是对环境资源的保质和增值。反之,环境质量变差,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就会缩小,环境资源就会贬值。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也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引导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改变当前单纯依赖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模式。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以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废弃资源)流动为主线,研究如何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群集、关联产业互动等途径,把炼焦炉、冶金炉煤气利用与城市(镇)居民燃气改造结合起来,把煤矸石、废气、废水综合利用与工业小区生态型工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产业与经济增长联动,解决当前企业群集引发的污染在部分区域趋强问题,逐步推动经济发展步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

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6.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 篇十六

【摘要】现有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法律和实践的脱离,给人民调解制度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必须加快人民调解立法建设步伐,推进人民调解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建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 完善 发展

人民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一种解决民间纠纷的传统形式,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平息纷争、消除隔阂、沟通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之花”的盛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调解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工作职能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然而,人民调解制度的滞后和理论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同时,人民调解的实践先行也存在亟待规范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准确理解人民调解的含义,正确界定人民调解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

一、现行法律框架下的人民调解 一)人民调解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活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人民调解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在学术界是不存在争议的,它体现在:

1.群众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而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组织,调解人员(不管他是公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在调解活动中只是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一般由村委兼任,或由村民推荐在辖区内具有较高威信的村民担任。2.自治性。人民调解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行为。当事人选择调解完全出于自愿,调解组织不能强迫当事人调解。从这种具体调解活动的发动可以看出,调解这种民间司法形式存在的法律基础是私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是纠纷当事人在完全自愿、平等、自由的前提下,由中立的人民调解员主持进行,并且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此程中,当事人不受压制和强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3.民间性。人民调解的范围是民间纠纷,人民调解的依据除了法律、法规、政策外,大量地运用社会公德,乡规民约。在纠纷解决程序上有及时、便捷和随意的特点。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性的特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反悔或调解不成功时,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优势

1.调解的进行是以纠纷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有利于当事人之间和睦相处。从程序上看,调解的启动、进行以及结果的履行等都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调解员虽然在调解过程中可以进行说服劝解,甚至可以提出解决的方案,但采用与否仍取决于当事人。在中国人们“面子”观念很重,一般情况下不愿意上法院打官司,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诉讼之路。通过人民调解,变对抗为和解,既不伤和气,又解决了纷争,非常符合中国熟人社会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

2.调解的方式具有主动性,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与民事诉讼程序不告不理相比,人民调解员可以主动介入纠纷进行调解。特别通过广布的调解组织网络,定期排查纠纷,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把纠纷解决在基层。

3.调解解决纠纷节约了社会成本,减轻了法院压力。调解组织运行成本小,其数量远远多于法院,而且分布也比法院广泛得多。当事人有纠纷可就地解决,而不必一趟又一趟地跑法院,解决纠纷的支出要少得多。

4.调解程序的简易性和处理的高效性。调解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采用 简便的方式进行调解,随时可以达成协议,而不必像诉讼要经历繁琐的程序和较长的时间。

5.调解结果的灵活性。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协商的结果,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矛盾突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越来越高度重视,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现,也越来越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83.6万个,拥有人民调解员近486万人。近五年来,直接、协助调解了各类民间纠纷5万多件,调解成功率96%,通过调解工作,防止因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近25.1万件,防止因民间纠纷激化导致当事人自杀10.8万多件,制止群体性械斗17.6万起,化解和疏导群体性上访18.8万余起,先后有万名人民调解员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当前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和原因 一)人民调解制度安排上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其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的实践中,人民调解对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制度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规范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下简称89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问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随着新时期调解社会矛盾的需要,2002年司法部出台《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下简称若干规定),规定可以在乡镇、街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可以聘任产生。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就广东省来说,已初步形成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和村民小组(社区)五级调解网络为基础的、多种类型调解协调联动的调解大格局,构建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广东省已建调委会31067个。其中村、居调委会24947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639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4112个(包括外企调委会534个),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86个,其他调委会283个。事实上最基层的传统意义上的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逐步在减弱,而大的矛盾纠纷解决的重要任务更多落在乡镇、街道调委会身上,而行业、社区人民调解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由此而来的后果是,国家法律与部门规章之间产生冲突,学术界对乡镇、街道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存在理由和性质提出质疑,其他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清晰,在实践中也出现职责不清的问题。乡镇一级的调委会在许多地方又称为“司法调解中心”,或者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实上,主要调解工作都由司法所人员承担,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乡镇、街道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担任。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把群众性、自治性的人民调解与行政处理混同起来,压缩了纠纷解决的探索空间,一方面,人民调解工作有行政化、司法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因为调解协议的民事合同性质,免掉政府行政机关在纠纷发生和处理中必须承担的行政责任。总之,在纠纷调解中行政机关和行政权力的介入,调解就有被操纵和滥用的可能,不利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把法定由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负责指导的工作转移到无法负责的领导小组身上,模糊了责任界限,实际上是社会法治管理水平的倒退。

2.人民调解工作缺乏足够经费支持,场所欠缺

由于人民调解的自治性,人民调解不收费,绝大多数调委会没有经费对调解员补贴。随 2 着人民调解工作量的增大,人民调解的成本支出也大幅增加,超过了一些设立单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的承受能力,长期以来经费短缺引发的调解队伍不稳定、调解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困扰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地方调解工作经费也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无法开展培训、表彰等活动。基层调委会普遍缺乏相对规范或固定的调解室也是影响调解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人民调解人员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 调解队伍中“两低一高”(文化低、素质低、年龄偏高)的现象突出。调解人员变动大,村(居)委会每3年改选一次,广东省人民调解员196028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39610人,占调委会委员总数的71.2%.约有1/4的调解员“一年生,二年熟,三年换”。在基层实践中,人民调解委员往往由村(居)委会主任或其他成员兼任,调解效果则依其经验、口才、个人魅力或威信而迥然各异。不少基层调解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劝架员”水平,缺乏必要的法律政策和调解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

4.人民调解的纠纷范围不明确

宪法和《89条例》未对人民调解的纠纷范围作界定,《若干规定》第20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这一规定限定了必须以一方当事人为公民的民事纠纷,把法人和法人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以及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和轻微刑事违法行为引起的纠纷排除在外。实践中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已经触及、延伸到这些范畴,随之而来的是人民调解范围合法性的实际困惑,因而也严重影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5.人民调解协议效力薄弱,对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简称民事案件若干规定)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合同性质,强化了人民调解制度。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人民调解仍面临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人民调解协议没有执行力,而仅有确定力。要想使调解协议获得执行力,还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与核准。现有的司法程序无法直接赋予调解协议执行力,因此当事人可以拒不履行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制度的权威无从体现。

二)人民调解制度存在弊端的主要原因分析 上述局限性和弊端的主要根源在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是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相关联的,很多矛盾是人民群众与政府管理部门与劳动就业部门的矛盾,作为自治性的人民调解对这些矛盾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必须进行改革,但改革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架构下进行,否则改革将是无序、低效的。我国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出现了法律和实践脱离,给人民调解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

1.人民调解立法滞后

人民调解虽然有多部法律对其作了规定,但仍显得非常不足,《89条例》历经20年从未进行修改,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人民调解实践的需要,现有法律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如调解程序具有明显随意性、调解员如何保持中立以及调解协议的内容和形式等。这些都不利于人民调解作用的发挥。调解程序不公开和不规范,当事人无法获得程序性保障。再者,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之间不统一,人民调解的组织架构、调解范围、调解协议效力等基本上由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调整,而这些恰恰使人民调解在性质和法律地位等根本问题上与上位法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人民调解发展的不确定和不规范。

2.人民调解组织架构和新形势下解决矛盾的需求不适应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各种体制、观念和利益的碰撞,引起了在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社会矛盾的大量增加。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甚至是人民群众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发展为群体性事件,甚 3 至激化为刑事案件,干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省从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的群体性事件超过全省的一半以上,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地,群体性事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达1600多起,参与人数超过20万,平均每起参与人数超过120.各级政府和调解组织为解决这些纠纷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作为自治性的人民调解对解决这些矛盾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必须改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自治程度较低,现代意义上的各种自治性组织(包括基层自治、行业自治、学校自治、业主自治等)仍处在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其自治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因此,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更期待通过确定的法律规则和具有强制力的国家规制进行调整,对公力救济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自治性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村(居)委会调解出现明显的功能弱化,在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更多地转向基层政府、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寻求救济和解决。为适应这种需要,从城乡基层纠纷解决的实践开始,司法行政或准司法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就以“人民调解”或大司法调解的名义发展起来。事实上,人民调解的自治性以“暗渡陈仓”的方式转换成了行政性,但这种改革由于缺乏制度的支持和深入理论上的思考,昙花一现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3.政府、司法行政、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指导、管理的职能不清晰

一方面,由于人民调解的自治性的局限,特别需要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安排,政府、司法行政、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指导、管理的职能不清晰,关键是没有责任机制。因此,政府重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民调解工作就发展得好,反之,则举步维艰。同时,基层法院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员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更多地由司法行政来承担指导和培训的职能。但另一方面,乡镇或区县级的调解机构、人员往往又会与地方政府的司法所、科等组成人员交叉,导致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承担指导、管理人民调解职能的同时,又直接充当调解员。

综上所述,传统的人民调解的快捷、方便、及时、成本低等特点对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现有法律体系下的法律地位却对解决困扰党和政府的重大矛盾纠纷显得力不从心,其自治性、群众性甚至给人民调解的组织架构、队伍建设、调处范围等带来一定的理论障碍。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传统的村居人民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重视发挥行政的力量和作用,要靠行政力量扶持人民调解壮大和发展,允许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但是,人民调解的自治性和行政性不能统一在一起;第三,要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三、完善和发展人民调解的思路

一)加快人民调解立法建设步伐,推进人民调解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 《民事诉讼法》、《89组织条例》、《若干规定》、《民事案件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对人民调解作了规定,但仍然比较零散,缺乏一部系统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法,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发展形势的需要。对此,司法部在2008年已正式启动《人民调解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全国各省也纷纷出台人民调解立法,如青海省、陕西省、重庆市、杭州市都已颁布人民调解条例,纵观各省市立法,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民调解组织性质、地位与上位法一致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对人民调解立法势在必行,只有在国家层面的立法才能解决人民调解在实践与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而人民调解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是不能绕过去的弯,是必须首先要界定的问题,它决定了人民调解组织的架构,决定了人民调解今后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1.明确定位人民调解的性质

在宪法规定下,人民调解具有的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是多年来人民调解工作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这一性质不能改变。另外,《宪法》只规定 4 村(居)委会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没有规定其他的机构、组织不可设。笔者认为,关于人民调解组织的性质和地位,应从人民调解组织活动的角度即有无公权力介入的角度来看,但是政府对人民调解可以提倡、支持、主导、组织,这与人民调解的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并不矛盾,同时,随着新时期矛盾纠纷的变化,人民调解组织要向“自律性”、“公益性”和“专业性”发展。逐步建立起由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行业自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人民调解制度。基层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但并不是要求它们直接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在人民调解立法中,我们必须明确人民调解的民间性质,防止行政权和司法权对人民调解制度的侵入,否则会导致整个民事程序法律制度的紊乱

2.优化人民调解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纠纷及其调解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如诱因复杂,触发点多;突发性事件、群体性纠纷增多;调解难度大、反复性强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难以承担重任,只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在人民调解机构的设置上可以沿用《若干规定》中的架构:一是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或者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二是企业、行业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但是在组织和程序设定上,必须对乡、镇、街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界定,与司法调解中心、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处理(协调)中心的职能区分开来。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司法所编制内人员不得兼任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由辖区内的各村居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担任,可以选举或推举产生,乡、镇、街道政府为其设立提供资金和场所的帮助,司法所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工作,企业、行业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也应由企业、行业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人员选举或采取代表票决等形式来聘任。

3.拓展人民调解适用领域和调解纠纷的范围 随着新形势下民间纠纷类型多样化,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各地在积极调解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等传统性、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基础上,已经介入轻微刑事案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工伤、物业管理、集资纠纷、下岗分流、催讨欠薪以及涉法上访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民间纠纷的主体从过去单一的自然人居多发展到涉及企业、社会团体甚至政府部门,类型上不仅包括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纠纷,也包括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纠纷。根据人民调解自愿原则,凡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的涉及民事权益的民间纠纷,都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来处理。

因此,笔者认为,人民调解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任务的要求,既要巩固传统阵地,又要开拓新的领域,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矛盾的化解中来。建议将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明确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类民间纠纷”。同时为了防止人民调解范围的过度延伸,有必要对人民调解的范围作限制性的规定,如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下列民间纠纷:

(一)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其他行政部门正在处理或者已经解决的;

(二)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其他专门机关管辖处理或者禁止采用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

4.提升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

《民事案件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人民调解协议确定为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对于人民调解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是根据新形势下人民调解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作进一步的提升。在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执行力问题上,可以借鉴仲裁制度中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凭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书,请求法院出具调解书,而法院调解书 5 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具有给付内容的法院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也可以直接以法院的审核确认书来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5.加强国家、社会对人民调解的扶持和保障措施

建立国家财政预算扶持与地方财政预算支持相结合制度。对人民调解组织的财政支持应当按照“地方财政预算为主,国家财政预算为辅,收益单位适当补充”的原则,以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此,建议规定:

一、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三、贫困(欠发达)地区人民调解工作所需必要费用由省财政实行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从而体现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适度保障和支持,形成分级分类多渠道解决人民调解经费的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人民调解的经费问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同的努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人民调解的发展是依托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预防和化解矛盾,提高社会对矛盾纠纷自我消化、自我调和的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及其机制的形成,永远是一个实践先行的动态发展过程,目前在积极立法、寻求制度突破的同时仍应该充分鼓励各种积极的实践和尝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上,最大的障碍首先是来自各个权力机关和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之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各权力机关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协调,形成民间调解、行政纠纷解决和司法诉讼之间的合理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彼此支持的有机体系。

1.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组织的各种形式及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近两年来,我国还出现了人民调解组织的新形式:(1)个人、合作型调解工作室,如上海等地以“李琴工作室”为代表;(2)将人民调解的触角拓伸到消费维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领域;(3)在公安派出所进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如珠海在29个派出所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4)在人民法院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联合开展审前调解、联合调解等,如深圳福田区等。从我省深圳、珠海等地的实践来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例如,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过这样一宗刑事案例:被害人为一名6岁儿童,被告人是被害人的外公,被告人驾驶车辆在自家院子里准备停车,在倒车过程中不慎将其外孙即被害人撞死。对于这起特殊的案件,如果依照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被告人绳之以法,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该案件经珠海市公安部门批准,委托梅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最终以被告人向被害人的父母(即其女儿、女婿)赔礼道歉,被害人的父母给予谅解宽恕,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结案。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人民调解方式已经探索进入刑事和解制度,它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修复被破坏的和谐社会关系,更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据统计,深圳市基层派出所每天接报的警情约60%为非警务的纠纷,公安机关要耗费大量的警力去调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打击和治安管理的效能,而推行“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在基层派出所办公楼内设立“警民联调”工作室,将街道的人民调解与公安的治安调解有机结合,可以节约司法成本,加强治安防范及密切警民关系,使大量的非警务纠纷从基层派出所剥离,盘活了一线的警力,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窗口”或人民调解工作室,让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诉前和诉讼过程中;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人民调解协议书与民事调解协议书、法院判决的效力衔接,建立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如珠海市驻香洲区南湾法庭人 6 民调解工作室受理人民调解案件227宗,成功114宗,其中93%是法庭立案后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的。

笔者认为,要敢于在法律体制不完善的领域里创新探索,不争论、不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再通过法律确定其基本原则,以及每一种具体制度、程序的地位、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基本程序、效力、相互间衔接及司法审查的方式和程序。而人民调解制度将在这一过程中再次获得新生。

2.建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和政府的支持是人民调解得以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如珠海市建立了一支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通过调解工作的专职化和专业化,实现专、兼结合,扭转有机构无人员的局面。专职人民调解员分别在各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和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人民调解工作室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3个派出所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从2008年1月到10月30日止,全市23个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共调解纠纷1794件(其中属于公安派出所委托调解的行政案件768件,占受理纠纷总数的43%;属于派出所移交的非治安类民间纠纷1026件,占受理纠纷总数的57%),成功调解1619件,调解成功率达90.2%.在市财政局的通力协助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得以落实。市公安局不但帮助解决了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专门办公用房,进行了统一的装修,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而且还承担了专职调解员聘用经费、培训经费。各级人民法院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员,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

(2)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如珠海就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市公安局与市司法局会商制定了《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管理办法》;市法院在制定《珠海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规范》的基础上,与司法局会商制定了《关于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相衔接的工作意见》;市人民检察院会签印发了《关于建立民事控告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的意见》,与市建设局会签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化解物业管理纠纷的通知》,与市妇联会签印发了《关于通过人民调解组织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意见》,以上制度较好地推动和保障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和运作。

(3)职权法定、职责明晰是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大调解的有机衔接不是联合调解,而是在分工基础上的系统整合,实现各种调解方式的有效对接与协调运作。为了避免衔接工作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必须明确“职权法定”的原则,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都始终坚持这个原则,严格依据各自的法定职权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同时,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杜绝衔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4、《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5、曹可建、彭金池、梁飞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载《湖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9期,第59-61页。

6、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般理论”,载《政府法制研究》2006年第12期。

上一篇:工伤事故调查及分析下一篇:中秋慰问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