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

2024-10-23

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精选20篇)

1.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 篇一

我有一个平凡的`妈妈,她的头发黑黄相间。两道眉毛像月牙,眼睛很大,眼珠黑白分明。经常喜欢穿蓝色的衣服。

妈妈每天买菜烧饭洗衣服上班送我上学放学,我的妈妈很辛苦。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外面下起了好大好大的雨。我忘记带雨衣了,我站在走廊里看见小朋友们一个个陆陆续续的都被家长接走了。心里很着急。这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的妈妈。我飞快的跑过去抱着妈妈,妈妈给带了一件雨衣,可是她还是把雨衣给我穿上了。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淋着雨,开着车。回到家,我急忙给妈妈到了一杯热茶,妈妈的头上冒出了细细的热汗。可是,妈妈的头上还是发烧了。我心里很难过,可妈妈却对我说,“只要我没事,不发热就行了。妈妈吃一点苦没有关系的。”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吃午饭,学校里的午饭不合我的胃口,我中午没有好好吃午饭。放学回家,又不敢对妈妈说,生怕妈妈责骂我。

这一天我在学校里吃完了午饭,正慢慢地往教室里走,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我,我转过身,往后看去,原来是妈妈,她来学校里看我了。妈妈和我说了很多关心我的话。最后当妈妈要走的时候,她好像想起来什么似得,从包里掏出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个汉堡包,还热乎着呢,妈妈还让我趁热吃,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我鼻子一酸,妈妈上班那么辛苦,那么忙碌,却还要抽出时间来看我,给我买好吃的,妈妈对我的爱真的是太无私了。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妈妈曾经关心我的画面,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之中一幕幕的放映着。我才发现,妈妈的爱从来都是那么地伟大呀!

对于父母的爱,我们无言以报,她们为我们操碎了心,我们却总是不懂事,总是冲撞和粗鲁地对待妈妈。这是我们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对父母好一点才是正确的。

晚上放晚学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谢谢你总是用自己的心来宽容我的错误。你是最好的妈妈。

2.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 篇二

在《弃儿》《王阿嫂之死》《生死场》《呼兰河传》中,萧红都血淋淋地揭示了令人颤栗的、女性在劫难逃的自然刑罚———生育苦难。在《生死场》第六章“刑罚的日子”中,萧红以悲惨的笔触展示了这一“刑罚”。

麻面婆在生孩子时痛楚难忍,“肚子疼死了,拿刀快把我肚子给割开吧!”五姑姑的姐姐难产,“闹着夜半过去,外面鸡叫的时候,女人忽然苦痛得脸色灰白,脸色转黄,全家人不能安定。为她开始预备葬衣,在恐怖的烛光里四下翻寻衣裳……赤身的女人, 她一点不能爬动,她不能为生死再挣扎最后的一刻。天渐亮了。恐怖仿佛是僵尸,直伸在家里。”产妇“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又遭到丈夫的打骂,并将冷水泼在她身上。大肚子的女人“几乎一动不敢动,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看到这里,我们就要质疑,萧红为什么运用大量笔墨,展示女性的生育苦难呢?下面,我们就结合萧红的主要文学作品,对这一现象进行浅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萧红其人其作。

一、痛苦的个人生育体验

萧红在她的多部作品中都血淋淋地展示了生育之苦,究其原因,跟她的个人生育体验有关。萧红的两次生育都处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孩子的亲生父亲都不在跟前。肉体折磨加上心灵孤寂,使她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芹肚子痛得不知人事,在土炕上滚得不知人样了,脸和白纸一个样……把肚子压在炕上,要把小物件从肚皮挤出来,这种痛法简直是绞着肠子,她的肠子像被抽断一样。她流着汗,也流着泪。”第一个孩子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从《弃儿》中可以看出萧红当时悲痛又无可奈何的心境。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死去了。生育之痛和失子之悲让萧红领略了人世间太多的苍凉,对生育苦难的真切体验就毫无保留地凸现在作品中。

二、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

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因素往往决定一个作家的创作倾向和作品风格。

萧红走上文坛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式的新思想浪潮业已消退,现代文明开始深入人心。“五四”新思想对萧红的影响主要是促成了她像其他“五四”新青年一样逃离封建家庭,走上独立谋生的漂泊之路,使她树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婚姻观。萧红在婚姻中有着明显的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她反抗一切精神上的压迫。但萧红生存的时代,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无处不在。在新、旧价值观念的相互冲突中,一直沉睡于男权统治王国中的女性们有了思想上的觉醒。

然而,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无路可走”便会对现实境遇产生一种迷惘感。萧红比其他女性作家更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痛苦与焦虑。她深感中国女性在几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所处的卑下地位和她们所背负的道德、伦理责任。因此,她渴望自由、人格的独立,渴望理想爱情和幸福婚姻。

另一方面,在冷酷的现实中进行抗争却又处处碰壁的她,并未彻底摆脱传统女性对男性的依赖。这种依赖心理在她与萧军、端木蕻良的婚姻生活中都有明显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矛盾心理并不只是她个人的,而是打上了这个时代女性共同的软弱、哀伤的印记。第一、二代的许多女性作家,都没能摆脱女性自身的冲突与爱的焦灼。萧军过分保护的倾向伤害了萧红的自尊心,但萧红又克服不了受萧军保护的惰性。这种“惰性”应是中国传统女性,包括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无法真正摆脱男权意志影响的一个有力桎梏。

萧红则更多地直面现实中的残酷和沉痛。她的叙述客观、冷峻,书写女性苦难,剖析国民自身的奴役性格,揭示封建社会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和压迫。在众多悲剧女性身上,寄托着自己无奈的人生感慨,情感屡被挫伤的难言之痛。萧红曾说,她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因为是个女人,这体现了萧红在爱情婚姻上的悲剧观念。对人生命运的悲剧意识,深刻影响了萧红在婚姻、爱情中的认知和思索。

三、生活的挚友,精神的导师

萧红的一生主要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1934年6月,萧红完成了著名小说《生死场》的创作,并与上海的鲁迅取得了书信联系。在上海生活期间,鲁迅对萧红和萧军给予很多帮助。萧红的《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鲁迅为此书写了序言,并对萧红的文学创作予以肯定和鼓励。当二萧陷入感情危机时,萧红精神非常苦恼,每天大部分时间呆在鲁迅家里。为了弥补与萧军的感情裂痕,萧红于1936年7月16日只身离开上海去东京,鲁迅及许广平、叶紫等好友前来送行。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 消息传到东京,萧红悲痛不已,写了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并嘱托萧军多探望许广平,帮助她度过这段哀恸的岁月。在萧红心目中, 鲁迅先生既是生活上的挚友,又是精神上的导师。她接受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悲剧观念,“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塑造了众多善良、忠顺、愚昧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生存悲剧的描写,揭示出女性被奴役、被压迫的灵魂,“引起疗救的注意”和国民的觉醒。“祥林嫂”型的人物在萧红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呼兰河传》中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儿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王寡妇从此便发了疯。即使疯了,也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地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

萧红评价鲁迅的小说创作时曾说:“鲁迅小说调子是深沉的, 那些人物多是自在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萧红继承了鲁迅开启的“国民性”的主题,对国民自身的奴役性格和“看客”心理作了深入的揭露和剖析。萧红和鲁迅的“批判倾向、锋芒直指反动统治阶级,集中审视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和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精神的戕害,达到了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高度。萧红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内涵有鲁迅因子,传达出与鲁迅塑造的女性一样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

3.“我的中国梦”初中生征文启事 篇三

二、写作提示。围绕“我的中国梦”这个话题,选取具体的角度切入,结合自己的寒身经历、所见所闻和个性感受,立足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某种梦想,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如,梦想环境更美丽、社会更文明、教育更完善、国防更强大、科学更发达、人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风气更清正,等等。要有真情实感,忌面面俱到,忌脱离实际空泛地议论抒情。禁抄袭。

三、征文对象。参赛对象为全省中小学生。《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只接受初中生的参赛稿件。学生可单独参赛,可以班级、学校为单位集体参赛。各市、县、乡教育部门也可统一组织学生参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

四、征文评奖。初中生组分设一、二、三等奖,分别评选150名、300名、500名。一、二等奖获得者的辅导老师,分别授予最佳辅导奖、优秀辅导奖,由河南省教育厅颁发证书。另评优秀组织奖若干。作品择优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上刊登,树人网、河南省教育厅网站也将展示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有机会入选《“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优秀作品集》等专辑。

五、来稿要求。来稿以千字左右为宜,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请在文末注明作者姓名、性别、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辅导老师姓名。请在信封上注明“我的中国梦征文”字样,集体来稿请注明辅导老师姓名、稿件份数。电子来稿请在邮件主题里注明“我的中国梦征文”字样,请用信件正文形式发送(勿用附件)。如果一封电子邮件含有多篇稿件。也请在邮件主题里注明篇数。截稿时间为2013年9月10日。

六、联系方式。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邮编:450004 邮箱:yueduchu@163.com

4.描写母亲的初中生作文:解读母亲 篇四

印象中的母亲,头发乌黑乌黑的,手白嫩白嫩的。多想您一直是这般,但岁月的年轮留下了记号,青丝不复当年模样;手里也留下了时间沧桑的印记。母亲的职责如天使一般,当上天并没有赐给她天使的容颜,随着光阴的流逝,青春已悄悄从母亲身上溜走。虽然不再年轻,当她仍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充满激情的保护病人的健康,谁让她是一名护士呢?

妈妈大学毕业后就成了一名护士,在十几年间,她帮助过无数的病人,甚至挽救过病人的生命。对于病人而言,她是名副其实的天使。我曾经跟着妈妈在医院住过几天,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工作状态,我明白了母亲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那时我读五年级,爸爸出差去了外地,妈妈要上夜班,我无人照顾,所以只好把我也带去了医院。在妈妈心中,病人永远比我重要,所以我只能呆在房间里看电视。妈妈去照顾病人了,电视里放的都是一些无聊的节目。看了半天,我终于耐不住性子,悄悄从房里溜了出来。

“哇,病人真多,医院真大!”我边走边想。走到一间病房外,里面有个小孩,样子十分虚弱,旁边睡着一位女士,应该是小孩的妈妈。看那妈妈的样子,好像十分劳累。“一定是照顾小孩才那么累的。”我心想,看看自己,甚至有点羡慕那个病了的孩子,他起码有妈妈陪着,而我的妈妈却在陪别人的孩子。“唉,真读不懂妈妈。”

突然,我看见了妈妈,她正在为病人打针。眼神专注,只见她用橡皮管扎住病人的胳膊,用手轻轻的拍打着病人的手臂,细心的找到血管,然后缓慢的将针头插进血管里,检查没有漏水之后,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解开橡胶管,又开始为下一位病人打针。我站在病房外面,空调吹得我有点冷,却发现此时妈妈的脸上却挂着汗珠,头发被汗珠粘垂在了一起,有些汗珠顺着妈妈的发丝,掉到了地上,也摔在了我的心里。看着妈妈劳累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妈妈继续为病人打着针,并没有发现我。我强忍着眼泪,也没有叫妈妈。

5.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五

我的母亲很温柔,她总是对我和哥哥笑呵呵的,但是每当我和哥哥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母亲就会发脾气,会给我们讲很多很多的道理,让我们懂得怎样学习和怎样面对困难。我知道,母亲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成长,才会对我们发脾气的。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曙光乡剜野菜,妈妈都剜了一袋子的野菜了,我却只剜了半袋子野菜,我就跟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你剜了一袋子的野菜,而我却怎么也撵不上你呢?你看,我才剜了半袋子野菜?”妈妈听完我说的话笑了,摸摸我的头说:“孩子,因为妈妈是大人,你是个小孩子啊,不论是体力和剜菜的速度你都比不上我呀,所以你剜的就少了啊!”我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会比妈妈剜的还要多。

星期日,妈妈带我去游泳。一开始,我连进都不敢进游泳池,站在水池边看着,妈妈对我说:“孩子,进来。有妈妈在不要怕!”我听了妈妈的话,走进了清凉的水中。没想到,我一进泳池,就被淹没了,鼻子里、嘴里、甚至感觉到耳朵里都进了水,我一边尖叫着一边快速的跑出了泳池。妈妈看见我惊慌的样子,边笑边对我说:“丫头,学游泳首先就要勇敢,胆大心细才行,只要逐步的掌握了呼吸方法和游泳技术,自然就学会游泳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再次的走进了泳池,在妈妈的保护下,我先学会了游泳时的呼吸方法和在水中换气的方法,接着,妈妈又教会了我怎样用脚打水,怎样手脚配合。我自己也很努力的学着,一个下午的时间,我终于成功了。当我顺着泳池游了一圈以后,我高兴的跳到池子边上又蹦又跳的,妈妈看见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今天晚上妈妈教我背唐诗,诗的名字是《游子吟》,作者是唐代着名的诗人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先自己阅读几遍,然后问妈妈:“妈妈,这首诗的意思我不懂,可以给我讲讲吗?”妈妈说:“当然可以啊。”于是妈妈就给我讲了这首诗的意思:这是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母亲缝衣服的细节,来讲诉母亲惦记、牵挂即将远行的孩子,担心孩子在外面衣服破了,所以才会“临行密密缝,”因为那是这位母亲“意恐孩子迟迟归啊。”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便更好奇的背了起来这首古诗。最后,我终于能把这首古诗背下来了,我高兴的去给全家人背了一遍《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家人听我背诵的这么流利,都笑了起来,妈妈似乎笑的最开心了。

6.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六

我的妈妈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倾听。――题记

在给了我的妈妈一阵刺痛之后,我看见了我的妈妈含着泪的笑眼,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束慈爱的目光,也正是那双眼一直关注着我,直到那双眼再也撑不开眼皮。

我的妈妈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我一直都是很崇敬我的妈妈的。

我家的邻居是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虽然家境略微贫穷,但人性善良,和我的妈妈非常谈得来,但却很好吃。我的妈妈手术之后,亲人送来了很多乌鸡蛋,专为我的妈妈补身子用。我的妈妈把这些鸡蛋装进篮子里置于餐桌一角上。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妈妈无意间在邻居家的饭桌上看见了乌鸡蛋,回家一数确是少了那么几颗,而我们都明白,邻居家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买乌鸡蛋的。我的妈妈无意间提起后,我嚷着让告诉父亲,却马上被我的妈妈制止了。面对我疑惑的眼神,我的妈妈释然的笑笑,用极平常的腔调说道:“算了吧,一个知音总比那些鸡蛋来的重要!”我的妈妈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宽容。

我的妈妈对我的教育方法很独特。她不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情,在学习上她给我最多的还是鼓励,并且从不给我报过多的补习班。我的妈妈认为:孩子只有在生活中过得快乐才叫做孩子。

我的妈妈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古人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亦是。我的叔伯有很多个,却只有一个姑妈。姑妈性格直爽,却老是和婶婶们合不来。姑妈一生气,便跑到我家来,对着我的妈妈发泄似的唠叨一番。对于这种唠叨,我见过很多次。我的妈妈只是笑而不答,有时微微偏头做思考状;有时面对姑妈的质问:只是附和一声;有时也会为姑妈端上一杯热茶。劝她消消火。直到最后,我的妈妈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她常说:“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下来了,何不忍一时退一步,谁的心里也不久平坦了嘛!”我的妈妈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倾听。

7.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 篇七

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纵观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 作业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业多是老师布置, 学生被动完成;二是作业内容多机械操练, 轻选择, 少设计;三是作业布置随意, 形式单一;四是作业批改的主体单一, 教师往往演“独角戏”。这些问题使学生对作业兴趣寡淡, 视作业为负担, 往往耗时多而收获少。在高喊“轻负高效”的今天如何科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让学生乐意做并在语文作业中提高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即学生应该是语文作业的主体, 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作业, 做自己喜欢的作业,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作业, 教师不能也不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鉴于此,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自主性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即在语文课外作业的训练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主对作业进行设计、布置和批改。

二、自主性课外作业的实施

(一) 布置

鉴于学生之间个性发展的差异, 笔者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进行了设计、重组, 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作业。

1. 教师设计, 学生选择

(1) 作业自助餐

所谓作业自助餐是指像吃自助餐一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 而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多少就做多少。例如, 在教学《不求甚解》一文后, 笔者在“作业餐桌上”摆放着供学生选择的作业有:

主食:完成《不求甚解》作业本8-10题。

甜点:A.摘录《不求甚解》一文中的好词好句。

B.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条理地阐述理由。

C.上网收集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并在晨读课上诵读。

D.用“别人都说……, 而我觉得……, 因为……”的句式写一段驳论的话。 (提示:滥竽充数、见风使舵、班门弄斧)

E.从收集的5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一句作为论点, 补充两个事例加以论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为论点, 补充事例加以论证。

(2) 作业套餐

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档次的套餐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其中A档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C档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而B档作业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完《我的叔叔于勒》以后, 为了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和体会小说的主题, 笔者设计了三个套餐, 供学生自主选做:

套餐A:

(1) 写出文中值得你积累的词语;

(2) 本文对人物刻画形象生动, 细致到位, 手法灵活, 语言传神。请用课上分析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的方法为下面文字写上一段关于“我”心理特点的批注式文字。

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我的批注:。

套餐B:

(1) 运用跳读法, 圈画出菲利普夫妇及“我”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思考同一个人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类称呼, 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 左拉说:“莫泊桑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 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 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 读他的作品, 读他笔下的人物, 可以是哭或是笑, 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请用“读完这篇小说, 我想对 (某某人) 说:”的句式写一句话。

套餐C:

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 运用人物刻画的方法 (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给下面情景各续写一个片段。

(1)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

他眼睛里放着光, 脸涨得红红的, 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 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

(2) 他又老又脏, 满脸皱纹, 眼光始终离不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于勒突然抬起了头, 与父亲的目光相遇, 这时……

2.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权是教师的“专利”, 学生总是被动接受作业, 这种作业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业的主人, 笔者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例如, 笔者把《爱莲说》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莲文化”相联系, 让学生围绕主题设计作业。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 (1) 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 (2) 仿写一篇小短文。 (3) 搜集关于莲的古诗词, 诵读品味。 (4) 上网搜索有关莲的文章, 做成“现代散文之莲文化”散文集。 (5) 出一期关于“莲文化”的手抄报。 (6) 课外探究莲的相关科学常识, 如“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 并写一篇说明性文字。

“十一”假期, 笔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了长假作业本。作业本由学生自己设计, 仅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作业内容:

第一, 我的问题。记下这七天来你曾想问的问题。

第二, 我的发现。记下七天里你在生活中、学习上游戏里发现了什么新鲜事物或什么收获。

第三, 我的创造发明。可以是文字、图, 或图文结合。

第四, 我的心情。在这里记录下这七天里快乐的、伤心的、懊恼的心情。

第五, 我的评价。可以是自己完成状况的质量评价, 也可以是你对老师这样布置作业的兴趣评价, 还可以是父母对你的评价。

(二) 完成

1. 作业完成的时间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拖欠作业, 把“及时完成作业”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要求学生。然而, 学生之间是千差万别的, 统一布置的作业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 完成是有相当难度的, 这就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抄袭作业, 大大降低了作业的效度。因此, 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应“一刀切”, 而应适度调控时间, 让学生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自主完成任务。

2. 作业完成的方式

第一, 独立完成。对于一些适合自己的水平, 或与自己生活环境贴近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稍难一点的也可以让他们“跳一跳, 摸得着”。例如学了《孤独之旅》, 笔者布置学生去看看曹文轩的《草房子》;教学《隆中对》后, 布置学生去读《三国演义》。

第二, 合作完成。例如, 《好读书读好书》教学后, 笔者让全班学生自愿组合, 编辑《名人读书名言》。让学生把各自搜集到的名言分类编排, 每类加上小标题, 编成集子, 并为集子写上前言和后记, 装上封皮, 最后拿到班上展览。再如, 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名人读书经验”的手抄报——有人设计, 有人绘画, 有人负责书法。

当然, 合作完成作业不仅只是生生之间的合作, 还包括师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譬如为了让学生学会写明信片、写信, 可以采用师生互通电话、互发信函等方式合作完成。学完《看云识天气》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有关天气的谚语并做好摘记。在进行“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可以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述一个家中故事或介绍一样家中珍品, 学生负责记录整理。

(三) 批改

自主性作业的批改按主体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教师批改, 另一类是学生批改。

1. 教师批改

教师批改学生的自主性作业时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对学困生要多用表扬性评价, 寻找闪光点;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2. 学生自评

学生评改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自己批改。即学生在做完了课外作业后, 让学生自批自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把自己好的观点用线条划出来, 同时把一些疑难问题圈起来, 课余时间向同学、老师请教。

(2) 同桌互改。即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作业与同桌交换批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 要把同桌作业中的亮点用线条划出来, 同时将作业中的错误向对方反馈。如遇疑难问题, 则交小组讨论协商订正, 对小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则提交教师。

(3) 小组批改。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 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由组长负责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 并在组长的组织下“审查答案”。若批改意见不能统一, 则把意见提交其他小组或教师协商沟通。在小组批改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各小组把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外作业整理、推荐出来, 放在班上展览, 实行课外作业资源共享。

三、几点反思

1.教师要做“下水作业”

教师要经常“下水作业”, 才知“水”的深浅, 才会及时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特别是学生自主设计课外作业, 毕竟是全新的学习方式, 假如教师对研究的方式、环节、思路一知半解或缺少组织指导能力, 都会使学生的自主设计变得盲目和混乱。

2.要循序渐进, 发挥作业功能

基于目前初中学科教学现状, 必须适当控制自主性作业设计的时间, 努力做到少而精。初中学生面对的是沉重的课业负担, 在一门学科上太耗费时间, 容易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 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3.让学生自主批改应适量

8.我的初中英语教学法 篇八

关键词:更新教学思想;探索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90-01

一、更新教学思想

教学班就是一个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生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师生认知领域里的思维活动,能力领域里的训练活动,情感领域里的心理活动,并且注意三者的结合,以创造在学生年龄段上堪称高水平的影响深远的学习活动。

二、探索教学方法

1、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比如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如放录像,挂图配合录音,开展“默写单词、首诵句型”的竞赛,等等,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积小胜,成大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2、创设情境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主要做法是:①建直课前2分钟用英语提问值日生制度,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课的Everyday Sentences。②课堂教学中等讲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帮助学生听懂英语,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③课堂答问,师生用英语作简单对话。④遇到内容育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⑤每节课尾留出5分钟,让学生用英语练“说”。其内容是新学过的知识,真形式或看图说话,或自由会话或叙述某事某物。

3、活动育智法。

活动为了巩固、扩充知识,活动为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则是我所说的“活动育智法”。

首先,我通览全学段英语教材,精研初中一年级课文,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分单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如,练唱字母歌及英语歌曲;猜谜语;背诵小诗;模拟会话;讲述内容简单的小故事;角色扮演,等等。这些活动多放在课内进行。有些活动还可放在课外进行。如开辟“每周10题”的英语学习专栏,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或短文,供学生自学,以巩固新知,拓展知识视野。再如,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对学”之间的活动主要是随时随地,见缝插针,触景生情,自由会话;还时常举行朗读、讲故事、练说话竞赛,期末举办英语晚会等,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读、说能力。

9.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九

我俩你一句,我一句,都不容对方辩解,而且声音一次比一次高,叫了半天,两人都精疲力竭。其实吵架的导火线只是我出门该穿什么衣服而已。我们因为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数不胜数。

周围静下来了,空气都凝滞了。我们坐在沙发两边,一动不动,这场景就像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随后,母亲又转过头来看着我,这时她的眼神不似刚才要吃人般的生气,好像多了些什么,而这发现却让我没了对视的勇气。我不动声色地低下了头,只听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的响。过了一小会儿,母亲一声叹息,然后略带疲惫的声音传进我耳朵“我出去走走,你自己收拾出发吧。”

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愣着,心里突然有了些许愧疚,但我和母亲之间那道深深的代沟却让我继续烦恼。我与母亲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在东,她在西;我在西,她在东,貌似我们永远无法达成一致。我心里那丝愧疚一扫而空,我跺着脚收拾东西出了家门。

在小区门口,我看见了母亲那里徘徊,我特意不穿外套大摇大摆快步从她身边走过。她果然叫住了我,一脸认真地对我说:“今天晚上冷。你要是冷的话,打电话给我,我去给你送衣服。”顿时,我后悔与母亲吵架了,我刚刚那样跟她针锋相对,她却还是那样还在关心我的冷暖,我想跟她和好,但又因为那一点面子,快步跑开了。潜意思里我却感觉到母亲那关爱的眼神一直在注视着我,我的内心更是波澜不止。

晚上下课后,外面果然刮起了大风,我冻得直打喷嚏,懊恼不已。我正不断吸鼻涕往外走的时候,看到前面路上有个人--打着手电筒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走近了,才发现那是我母亲,这一刻我有点哽咽。

早上我还冲着她大吼,说她管太宽,晚上她却怕我冻着,不顾自己的夜盲症,毅然来到我身边。我冲到她身前,抱住了她,流着泪不住地说:“妈妈,对不起!”母亲微笑着拍着我的背,安慰我说:“没事的。来,先把外套穿上,别冻着了。”动作一如既往的温柔。

10.初中作文我的母亲 篇十

初中作文我的母亲

久卧在床的母亲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走了。”我问:“您要去哪儿?”她说:”我还能去哪儿呢?”这才发现弟弟在旁已摘掉眼镜儿擦眼泪了。“妈,您哪儿都不能去,这儿就好。”此时、我已泪如泉涌。

有妈便是家,妈在哪儿我们兄弟姐妹就涌向哪儿。久违了的老家只有妈妈记得,”那阳沟里的水、柜子里的麦、绣花的.枕头、你爸的照片``````”唠唠叨叨,我们已听了无数遍。

供养出大学生真是父母的福气吗?就在我们兄弟姐妹大多走上工作岗位的九四年、父亲去世了,我们撕心裂肺地哭啊哭,任凭我们呼唤爸爸、他还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我尤其想念父亲,只有被病痛折磨的那一年他才待在了家,我每天从学校回家都要面对父亲的痛苦挣扎,既使如此、他也会叮嘱:"桌子上有面包、锅里边有饭`````”就在爸爸走后的这二十多年,勤劳的妈妈更是变本加厉,为的是圆父亲的遗言-----孩子们回来了一定要让他们有口饭吃。

妈妈早出晚归,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背驼了、手指也歪了人,仍不停歇。再到后来、走路不稳了、她就背上背篓装上石头保持平衡,上坡路走不上去、便爬着上去跪着上去。妈妈呀,您抚养长大的孩子们哪儿去了呀?您孤苦伶仃独自支撑这个破旧的家直到四年前啊!四年前您跌了跤、我们才意识到妈妈老了,需要人照顾了,但终究是迟了。从此,您是歇了下来,可再也站不起来了呀! 如今,我们想尽了办法:给您做了特制的床,还不断的从床上抱到沙发上,又从沙发抱到床上 。买了轮椅,推您转悠、观光。可您还是强烈要求、要回家乡。只是因为怕有一天您不在了、给儿女添麻烦。妈妈,您为儿为女一辈子、这点儿麻烦算什么?

11.浅谈我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理念;自主;个性;爱心

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大环境,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笔者认真学习了《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其中对于数学教学进行了4方面的阐述:(1)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且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区别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征;(2)转变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说教模式,正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3)关注“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还应关注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抽象能力和符号变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就此,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兼顾过程和结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果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偏向于某一方面:或偏向于结果,忽略过程,那便是一种不管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的片面认识;或偏向于过程,忽略结果,那便是即使费心费力,一切也皆是白费。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注重结果多于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也就告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兼顾过程和结果。不仅要关心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接受结果,而且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自己想学什么、怎么学,都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然而想要让学生体会并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就必须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思想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兼顾过程和结果的教学理念升华生成的。随着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不断建立,他们就会自主、自觉地背负起学习的重担,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启发、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学生自己能做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以此来自主获取知识,探索真理。只有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并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才能逐渐实现自主地发展和提高。

二、呼唤个性与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的差异,学生之间的素质也各具特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多关心和了解学生,挖掘深藏在学生身体里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而且还应因势利导地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加以应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创设个性发展的自由氛围和条件,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掌握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地给予学生帮助,引导学生用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用自己擅长的数学办法来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个性发展的延续就是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和手段,由浅及深、由简到繁逐步引导学生探索,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新结论,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在思维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凡是有道理、有价值的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还应帮助学生认识规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提倡爱心加教育,加强学生情感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谓爱心教育,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和满腔热情来激发学生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既要给予学生母亲般的仁爱、父亲般的严格,又要给予学生同学之间的平等和尊重。在这个情感和知识、爱心和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会学习,而且还能学会做人。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以美的思想、美的形象和美的语言来施教,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需要,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12.我的作文经 篇十二

刚上三年级,我的作文水平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烂!那时作文记的流水账像臭水沟一样,连我自己都懒得看一眼。为此,老爸老妈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好几个假期都为我恶补作文。可是补来补去,不仅作文水平没有提高,功课反而“嗖嗖”往下掉。于是,老爸买了一堆作文书给我看。见我兴趣挺浓,老妈又为我买了好几本。结果书越看越多,知识丰富了,视野也开阔了,作文水平自然是蒸蒸日上。

老师也极力调动我们的写作热情,并试着把我们的成果投寄给报刊。一天,邮局为我送来一本《创新作文》。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立马蒙了,腿都似乎动不了了——我的作文,虽然是几句话,它,它竟然发表了!我不是做梦吧?掐了掐大腿,痛!嘿嘿,不是白日做梦,而是梦想成真啊!

老师让我们用“狐狸”“词典”“森林”这几个词写一篇想象作文。我开了个夜车,用心编写。结果作文被老师看中,并推荐出去了。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的作文登上了《花季·雨季》。校长亲自祝贺!哈哈,我一定要继续努力!

回想当年的“写作之路”,那叫一个“坎坷”啊!有一回,我正思索一个词,是“蹦去”好,还是“奔去”好?我左思右想,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我一拍脑门,心想,“蹦去”更能突出我的可爱,对!就用“蹦去”。问题解决了,心中豁然开朗。

从没发表到发表一段话,再到发表一篇作文……这中间有许多艰辛,有时为了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要想很长时间才能定下来。俗话说得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当然光会改肯定是没用,一定要多看书,这样,写作文才能十拿九稳!

(指导教师:陈芳)

13.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十三

我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的容貌并不出众,那单双眼皮混搭的眼睛该是她最大的特点了吧。当她生气时,总用那令人胆颤的眼神瞪我一眼,我便不敢吱声了。母亲总持着 玉不琢不成器 的理念来管叫我。小时对母亲的最大映像该是那永不离身的棍子吧。我只要一犯错,棍子就会劈头盖脸的抄我打来。我懦弱的性格兴许就是在她的 威武 下形成的吧! 母亲唠叨的本领可不比唐僧差,我时常感受到孙悟空聆听唐僧念咒时的痛苦。

母亲还有一身陋习,让我讨厌。但她对我的爱是无法泯灭的。淘气,调皮,好玩是我儿时的优点,这让母亲非常头疼。一天放学,我去到同学家玩耍,知道夜幕渐临,我才意识到我该回家了。我拾起书包,拔腿便跑。一回头看到的是母亲,她眼泛泪光,头发杂乱无章,额头上的皱纹使她显得苍老。母亲向着我走过来,我的心忐忑不安。眼见逐步走进,我的心跳也随着加速。母亲没说一句话,把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抚摸着。风掠过柳树,发出沙沙的声响,虫子也叫出声来。母亲对着我说 饿了吧,回家去吧! 她背起我,走在昏暗的路上。在母亲的背上,我看到的母亲发红的眼眶,眼里还残留着眼泪,不过,母亲却在笑。

母亲,您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人,感谢你为我的付出。

★ 初中作文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作文初中

★ 母亲作文初中

★ 母亲初中作文

★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800字

★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600字

★ 母亲小传初中作文

★ 初中作文我的母亲400字素材

★ 我的母亲650字初中作文素材

14.我的母亲-初中生作文 篇十四

我的社团,我的爱初中生作文300字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前的十分钟,大家可忙碌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他们啊,在做社团活动的准备呢!我却不慌不忙,因为我是“原声电影协会”的成员,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原声电影协会”就在我们班。 “原声电影协会”,顾名思义,电影里的.对白都是英文的,但是下方会有中文字幕,在看电影的同时还能学习英文呢!

“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用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画面;也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漏掉电影情节。看到精彩之处,大家会拍手叫好,并兴奋地互相诉说自己的观点;看到搞笑的场景,大家会指着屏幕抱着肚子笑得恨不得到地上滚几圈;看到悲伤的地方,大家会握紧拳头,默默地为主人公加油。有时候,连老师都会跟着我们一起欢笑、叫好! 时间飞逝,别的社团的同学零星地回来了,他们脑袋挤脑袋地趴在窗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回来了,也预示着社团活动快结束了。同学们心里默念着时间走慢点,直到老师说下课了,大家才陆陆续续地起身离开,走一步回一头,到了门口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脚步迈得更慢了,非得老师关掉电影才甘心离开。还边走边嘀咕:回家慢慢看! 哦!我的社团,我的爱!

15.我的作文我做主 篇十五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练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古人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借鉴。文章的滋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阅历, 二是大量阅读。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 生活阅历确实不多, 大量阅读尤为重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对写作之重要, 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只要是健康无害的, 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 是人生还是宇宙, 是武侠还是言情都可以读。不必订计划、不必提要求、不必定时间和进度。一本书, 读多少算多少。也不必每本读到底, 课堂之上, 阅读是学习;课堂之外, 阅读可作休闲、可当游戏。两者相辅相成, 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又增进学习的阅读兴趣。阅读还应提倡写读书笔记, 可以摘录精彩的句段, 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心得, 如果与作者有不同见解还可以同作者“辩论”。随手写来, 不拘形式。新课标首次提出了学生自主写作的建议, 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那么, 什么才是自主写作?笔者理解是:自主写作就是学生自己作为写作主人, 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故而, 在指导学生写好课内作文的同时, 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练笔, 每周至少一篇, 多则两到三篇。课外练笔, 选题自主, 形式自由:可以指点江山, 评点时事;也可以自我画像, 独抒性灵;可以状物写景, 借景抒情;也可以记叙凡人小事, 反映真实人生。如此一来,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全过程, 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样写就怎样写。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自主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强调抒写真情实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叶圣陶先生也多次指出, 作文的根本是“立诚”。这些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文和做人要统一。一篇优秀的作文, 选材应该源于生活, 没有生活的真实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作品。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在谈到中学生写作的问题时, 说:“模仿性的作品较多, 而自己心性流露的极少。来自于知识的演绎的作品较多, 而来自于生活体验的作品较少。用于思想阐释的作品较多, 而用于审美观照的作品较少。”从“我”写起, 文中有“我”, 这是抒真情的起码要求。写“我”自己, 写自己熟悉的人, 写自己最喜欢说的话, 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写自己想的最多的内容。为什么学生周记或随笔中的文章往往比课堂命题作文丰富生动?为什么学生的书信往往真挚感人?原因就是文中的“我”有自己想说的话, 有感受, 有真情。有感而发, 让学生感动起来这是引导学生抒真情的关键。写文章, 想要感动别人, 首先要感动自己。自己都不想读下去的文章, 肯定不是好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贴近生活, 在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提笔, 写下那些令人没理由不感动的人和事。在教学中, 可以把那些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的文章作为辅导材料, 营造氛围让学生心动, 逼学生情发。也可以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触发灵感。

三、重视学生自改互改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一律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 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 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几乎连看都不看一眼, 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故而,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 多次提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只字不提教师应如何修改作文。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最大限度把自己从批改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良好习惯。当然, 在组织学生自改、互改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绝不是撒手不管, 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作文的修改首先要纵观全篇, 整体评判, 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等;其次要着眼局部, 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修改, 避免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 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设计了如下模式: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然后择优拿到全班念, 师生共同评判, 让大家充分发言, 说明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修改;最后教师作适当小结。

求木之长, 必固其根;欲流之远, 必浚其泉。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 要想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 就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写出自我、并且自主修改。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要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修改、写出自我。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作文,新课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6.谈谈我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十六

【关键词】阅读环节;问题环节;总结环节;运用环节

经历了一年多初中物理“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研究,我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新模式。

新模式大致分四个环节:①阅读;②问题;③总结;④运用。

所谓堂练习”,但在选材上突出新课程理念,要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以“阅读”,是在新授课的前几分钟(通常是10分钟内),安排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我学习能力,为整堂课的后续教学做好预习与铺垫。

所谓“问题”,就是在阅读环节之后,老师按一定的逻辑线索,把新授课的内容问题化,不断抛给学生一个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解答……。该环节是“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能有效落实“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总结”,就是把整堂课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成一张清晰、科学的知识网络(通常采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总结的目的在于提纲挈领,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所学的内容。知识网络通常在“问题”环节自然形成,之后,只需画龙点睛式地稍做强调即可,无须花太多的时间。

所谓“运用”,类似于“例题”或“课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充分地暴露学生的“问题”。教学中,老师通常以“提问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亲历思考和解题的过程。这与传统教学中由老师直接讲授截然不同。

下面我以教科版八年级下第十一章第二节的《滑轮(一)》为例,介绍我的“问题导学”设计。

1.指出图中圆圈内的滑轮属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2.如图,若将定滑轮视为杠杆AB,动滑轮视为杠杆A/B/,请你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以此判断:定滑轮实质为______杠杆,动滑轮实质为______杠杆。

在以上四个教学环节中,“问题”环节和“运用”环节是设计的重点。老师在“问题”环节教学中,不是只停留在树形结构所列知识点的表面层次上,而是以此为线索,不断发掘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例如:教学中就知识点“滑轮”,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了两个更深入的“问题”:

①同学们阅读之后,说说课本里是如何描述滑轮的?(周边有槽,能绕框架轴线转动的轮子)

②滑轮周边为什么有槽?(同时展示滑轮实物)槽起什么作用?(防止绳子滑落)

又如:在得出“定滑轮的定义”和“动滑轮的定义”的基础之上,我又进一步抛给学生两个问题:

①(手拿一个滑轮展示给同学看)请你说说我手中拿着的是定滑轮呢还是动滑轮?(以此引导学生注意: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外形其实没有区别)

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以此问题引导学生深究,必须从滑轮的使用方式上去加以区别)

再如:就“定滑轮特点”和“动滑轮特点”的探究,除了以上所列“省力情况”和“改变力的方向情况”的探究之外,我又拓展了“费距离情况”的探究问题。

①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吗?

②定滑轮使用时费距离吗?动滑轮使用时费距离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发掘、拓展与思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运用”环节的设计上,我们着眼于新课程理念,重在联系实践、重在能力培养、重在知识理解。

如以上第一道运用题,取材于身边的生活实例,并以图片展示情景,充分体现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图中的滑轮是隐藏的,属于哪种滑轮根本无法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去套,而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观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这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第二道运用题,表面看上去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其实也是为“定滑轮实质”和“动滑轮实质”所做的教学铺垫,属“问题”教学环节的组成之一。选择这道题,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其理解和领悟新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尤其在找动滑轮支点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会画错,对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实践一年来,我感觉该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

①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学方式,“问题导学”模式对师生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老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并以问题为载体引导教学,体现了其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问题”思考、探究、分析、解答……的践行者,体现了其主体者的角色。尤其是所设的“阅读”环节,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这一“先学后教”的鲜明特点,也是该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的最大亮点。

②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无非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学实施。从教学设计方面看,“问题导学”模式中的“问题”环节,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合理的层次结构,不仅确保教学思路清晰,而且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的“阅读”环节,既保障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又给老师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施过程方面看,该模式的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贯穿始终,老师不断给学生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则不停地思考、解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总有事要做、总有问题要思考,根本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该模式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发挥了学生的潜在力。所有这些特点都对“高效课堂”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③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问题导学”模式的特点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学与被动学相比,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是大不相同的,主动学要比被动学轻松得多。该模式“总结”环节的知识梳理,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有帮助。“运用”环节所选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了训练效率,可避免题海战术,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老师方面考虑,固定的教学环节,突出了“问题”和“运用”两个重点,使老师的备课程序更简洁、重点更突出,因而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教学中“阅读”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吴祖仁.《物理八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6

17.我的母亲初中作文600字 篇十七

她做过许多好事,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我和妈妈坐在座位上,看到有一位老人正在缓慢的坐上车来,老人的步伐缓慢,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这时我在想:要不要给老人让座位呢?后来,我刚要起身的时候,妈妈一把拽住我。对我摇了摇头,然后她起身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那位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老人感激的对妈妈说,谢谢你了,孩子。这时,我的眼泪快下来了,我马上把头转过去,看看四周马上把眼泪擦干。不想让她看到更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就在这时我的心有点酸痛。因为她的脸色变了,变得如此的痛苦,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没有地方在站人了,我看见妈妈是如此的能忍耐。到了站点我和妈妈一起下了车,没想到那位老人也下了车。我们在前面走着,老人在后面把我们叫住,连声的对我的妈妈说:“谢谢你了孩子,要是没有你的座位,我的老骨头恐怕是散架了。”妈妈说,“您可别这么说,我不给您让座,还会有好心人让座的。”这时,我的心开始燃烧了,因为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伟大的母亲、我为之自豪的母亲。

18.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十八

怕是天下的母亲都只关心自己的子女罢,外婆的故事里总是母亲的身影。

低低的话语拌着几声苍老的叹息讲述了一张张被定格成发黄照片的陈年旧事。

一个从小被父母疼爱有加的女子吃力地抱着襁袍中的婴儿,蹒跚地追赶着前方年轻气盛的丈夫,一个曾经做为校花的女人拿着已经有了裂缝的镜子,欣慰地打量着皮肤松弛的脸下已不再修长嫩白的脖颈上戴着的母亲节女儿送的项链;一个已有了十几岁女儿的母亲带着肚里的第二个孩子,在工地上,在电脑前,在厨房里打理着上上下下。

无数的影像串连成了母亲平淡而忙碌的生活。

我曾问过母亲关于她的青春飞扬。母亲将她过去的辛酸说笑般讲出。

她那双在泥里陷进去,拔出来脱了底儿的鞋;她那些被老板剥削后微薄的工资;她那个擦着眼泪却装做欢笑的报平安电话;她那本在父亲家寄宿的欠款账目本。

母亲有时也说起她年轻时在学校如何突出如何美丽,如何优秀如何风光。却只是眼里闪闪激动的光芒,不奢望回去,也不向往回去。

都说死于安逸,都说以牙还牙,都说女人总要有人依靠着有人守护着。可是,知足常乐的母亲总是处处忍让,一个人在夜暮的风雨里闯荡,没有依靠更谈不上守护!

至于那本欠款账目本,母亲说,她用自己的大半辈子和一双儿女还上了父亲的债务。其实,说是债务,倒也没有多少巨大的借款,反而都是些零碎的小事,譬如父亲为她买的一顿早饭,一个毛巾,最大的不过是住宿费而已。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从不愿赊欠别人的人。

19.拿什么留给你,我的作文 篇十九

一、留点真实, 告别浮夸

在半命题作文《X X也美丽》中, 有学生写《盲人的世界也美丽》, 以盲人在生活中克服多方面困难为主要情节展开写作。题目确立虽然符合半命题作文的要求, 但题目范围显然有点大, 在一篇600字的作文中, 展现生活的全貌, 对于初中生来说, 着实有些难度。且作文选取的写作素材与切入角度, 似乎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 真实感不好把握。即使学生身边确有一位盲人存在, 仍需要大量的生活观察与素材积累作为写作准备, 并依据篇幅适当取舍素材, 而并非面面俱到, 写成一篇流水账, 反而给人堆砌、浮夸之感。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如同一棵树, 真实是根基, 修辞手法、结构布局、思想意义都构建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倘若根基不牢, 即使参天大树, 也经不起风霜的敲打。其实, 要凸显作文的真实感, 并非临渴掘井, 关键在于留心观察, 于生活的片段中攫取素材。首先, 在教材中就地取材。如《羚羊木雕》展现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琐碎小事, 情真意切, 是用于作文的最佳素材。其次, 挖掘校园素材。你的同桌、你的校友、你的老师, 甚至校园中的花花草草, 都可作为感想随笔, 记录下来。第三, 在生活中择取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通过日记、生活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 便形成了丰富的素材宝库。

二、留点个性, 告别盲从

再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命题作文已运用多年, 可供学生参考的范文较多。尽管学生从中参悟了许多灵感, 但过度依赖范文仍会桎梏学生的思想。加之, 见到这个题目, 学生会很自然地想起教师、交警这些职业, 于是雷同现象严重, 一个班里一半学生的梦想是当老师, “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另一半学生的梦想是当交警, 指挥交通维护秩序。作文应该是学生思考力、观察力和表达力的综合展现, 盲从、趋同的心理, 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作文而作文, 其结果必然使作文走向程式化, 最终迷失了自我, 又何谈个性呢?

然而, 作文中彰显个性也要讲究适当的方法, 并非将脑子里想的话原封不动地照搬出来。凸显个性, 是表达与众不同之处, 独特之处。首先, 要汲取范文的营养, 而不是照本宣科。广泛阅读范文, 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但为什么很多学生阅读大量优秀文选, 仍旧写不好作文呢?是因为没有找对学习范文的方法。范文的成功在于结构布局、修辞手法和切入视角等方面, 如简单地将“王老师”变成“李老师”, 便失去了借鉴的意义。其次, 从兴趣出发,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教育方式各不相同, 因此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鼓励学生挖掘个人兴趣, 由兴趣阐发心声, 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而教师则给予鼓励与肯定, 提振学生的信心, 个性会自然流露出来。

三、留点思想, 告别直白

一篇自由命题作文, 学生以《外婆做饭真香啊》为题, 写外婆做饭的味道, 将全篇重点放在了饭香可口上, 忽略外婆买菜做饭的艰辛, 融在饭香中的浓浓亲情。文字缺少了情感, 也就缺失了张力, 自然无法吸引人。给人感觉, 作者心有千言万语, 下笔却空洞无物。为什么学生想得到, 却写不出;写出来, 又不尽如人意, 总觉得不能展现心中所想呢?

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 多加形容词, 多用排比句、修饰语, 文章就会显得有内涵, 实则不然, 过多的形容词会使文章变得华而不实, 缺少深度。甚至在某些场合, 动词更具穿透力和表现力。如“外婆的菜篮子很沉很沉”一句, 若用动词来体现, 即“外婆双手抱着菜篮子”中用了“抱”字, 显出外婆的吃力, 比直接用形容词“沉”更具有说服力, 也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另外, 在生活化方面, 很多学生认为语言过于生活化, 会使人感觉庸俗, 这是认识上的谬误。语言来自于生活, 必将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本原, 但生活中的常用语, 并不代表庸俗。如上面的作文题, 换成《忘不了的香味儿》, 不但没有降低品位, 反而融入了浓浓的亲情, 吸引读者的眼球, 激起阅读的欲望, 文章亦彰显出了思想性。

20.我的“开门作文”观 篇二十

一、学会观察,获得生活实感

如何让学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习作素材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他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的习作,都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材料,只有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事物有了亲身感受,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又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正如叶老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巧用多媒体,诱发习作内驱力

除了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日常生活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图画、照片等等,这也是学生寻找写作依据的一种可取的方法。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育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如今大部分学校都有选择地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观看影视资料、图片、照片等,把久远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观察到人和事物细微的特征,最大限度地诱发了学生的习作内驱力,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鼓励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我主张“开门”作文,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读写是分不开的,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太限制学生看所谓的“课外书”,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再给予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有益无害,学生执笔作文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所积累的妙词佳句、所体会到的写作技巧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开门作文”对学生来讲大有裨益。“开门”的结果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和能力。我的“开门作文”观,只不过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到底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还需要我们这些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作进一步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实践,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学生习作特点的作文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培训日程安排细下一篇:大河之舞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