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024-06-30

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精选12篇)

1.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注:部分材料来自网络资料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现状主流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其中6-14岁的超过2亿。我省未成年人约有16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7%。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几代领导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都有过精辟的论述,社会各方面也对未成年人教育给予积极支持和关注。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

在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和学校系统的正面教育影响下,当代大多数中小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的主体,也是社会关注和我们研究的重要群体)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多数青少年“经常”或“天天收看收听新闻”,对全国“两会”、台湾问题、港澳回归、经济科技发展、下岗再就业、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联合国改革等国际问题都十分关注,普遍表示希望国家和世界“要和平,不要打仗”。

2、重视知识,学习努力。

当代青少年都认识到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学习自觉性很强,学习刻苦努力,期望成为知识型人才。青少年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多为知识技能型。在全国少工委等3个单位联合调查的2万多份问卷中,“你理想中的职业是什么”一问,中学生比例最高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很少有愿意当农民、工人和商人。

3、积极向上,自主意识较强。

当代青少年作为一类群体,表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他们思想活跃,精神健康,心态阳光,心地纯真,充满青春的活力,积极要求进步,对未来具有美好的追求和理想。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追求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前几代人青春时期相比,当代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摆脱成人的意识出现较早,要求民主,追求个性的独立,凡事喜欢自己拿主意,不喜欢成年人特别是家长包办代替式的干预他们的思想。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青少年更早地感受到在学习、考试、升学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从小就生活在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因而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同时,许多中小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校和班级体担任小干部,认为“我也行”,自信心较强,“自信”一项在调查中得分较高,在10项道德指标中排列第三位。许多青少年很喜欢参与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组织的竞赛活动,敢于竞争,不怕失败。

4、文明礼貌,富有爱心。

大多数未成年人能把诚实守信、立志勤学、谦虚礼貌、律己宽人、先人后己、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为社会多作贡献等当作一种美德,其道德认知与社会要求基本一致,普遍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对社会

公德有着正确的认知。当代青少年富有激情,充满爱心,乐于向社会困难人群奉献爱心。在学校和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全国每年有数千万人参加“雏鹰行动”的“手拉手”互助活动,城镇少先队员向贫困农村赠送了大量的图书杂志报刊和各种学习资料、学习用具,向灾区小伙伴、残疾小伙伴和少数民族少年儿童赠送大量的衣物、文具、书包、生活用品,并在边疆和西部地区及其他贫困地区捐建了一批“手拉手”希望小学,充分表现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的良好道德。

5、兴趣广泛,视野开阔。

当代青少年知识丰富,见多识广,兴趣广泛,对一切新颖的东西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参加音乐、绘画、电脑等兴趣社团的人数比以前有很大增长。据90年代中期对独生子女调查表中所列的课外活动、读物、电视节目等所有34项内容中,“很喜欢”和“喜欢”的人数比例超过半数的多达18项,接近半数的有5项。这些活动、读物、电视节目的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体育、科技、历史和旅游等,几乎涵盖调查表所列的所有领域。同时,他们很乐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对校内校外的学习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对于诸好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书法等各种集体活动,尤其是演讲、辩论、球赛、晚会等集体活动,总能搞得轰轰烈烈,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场面。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而且有效地陶冶了他们的精神情操,培养了一种开阔的眼界。

二、问题

在看到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价值取向趋于现实功利化。

据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和黑龙江省的调查,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已经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关于其思想观念的所有调查问卷中,已找不到一项完全一致的回答,传统的绝对性和严格性被相对性和多元性所取代。追求一定的自我利益本来无可厚非,也是当代青少年趋于务实的一种表现,但过分的功利化,容易造成青少年产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倾向,凡事皆讲物质金钱和等价交换,这对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也导致一些青少年缺乏远大理想目标,精神空虚;有的则计较于眼前一点一滴的得失,不利培养其宽阔的胸怀。

2、能力发展出现短腿。

通常的表现是学习书本知识和考试的能力较强,但实际运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强,尤其是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大。据调查,相当多的少年儿童缺乏劳动观念,对“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热爱劳动”这些词感到陌生。很多人很少参加生产劳动,不少人连自我服务性劳动也要依赖家长。有资料表明,我国少年儿童参加劳动的时间为0.2小时/天〃人,美、德、英、日等发达国家均大大高于中国,美国为1.2小时/天〃人。由于缺乏劳动观念,很少参加劳动实践,导致一些青少年养成懒惰的习惯,生活上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习惯于等候老师和家长灌输和手把手地教,缺少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有的甚至轻视劳动和普通劳动者。

3、心理素质水平较低。

当代青少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智力发育较好但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生理营养较好但心理营养不足,导致一部分人比较懦弱,不勇敢,缺乏毅力,依赖性强,怕困难,缺乏抗挫折能力和创新能力。原因是于中国孩子怕苦、怕累、缺乏毅力和团队精神等毛病,而这些问题在中国青少年中又具有普遍性。缺乏劳动和社会实践锻炼,缺乏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密切接触,缺乏体育锻炼,家庭学校保护过度,“读死书,死读书”,最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胆小、怯懦和心理不成熟。

4、社会责任感缺乏,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明显。

当代青少年大多生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相当部分在家里长期受宠爱,处于中心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到他们在学校和社会的表现,认为只顾自己理所当然。

5、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行为失范问题较多。

很多青少年在道德法律的认识上能够是非分明,但在行为上则有相当的差距,明显地表现出知行脱节、价值取向与行为实践相矛盾的现象。调查分析显示,青少年的道德表现,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影响下有明显区别,呈现出矛盾性:在校内表现好,而在校外和家里表现较差;在校内和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中表现好,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一般或较差;在社会性道德方面表现较好,而在个体性品格方面表现较差;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学校和家庭表现较好,反之较差。道德和法律知行的矛盾性,导致部分青少年行为失范,少数甚至违法犯罪。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容易形成人格障碍,这也是其道德法律意识差和知行脱节问题的表象。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未成年人是春天里一株初生的嫩苗,其思想道德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后天的成长环境。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革,使得不同时代的未成年人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研究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这个时代的特点出发去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1、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某些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影响。

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

2、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腐朽没落文化的负面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宜的新思路新观念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000多万网民,其中24岁以下的网民占56.11%。因此,有人称当代青少年是“网上一代”。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软弱乏力产生的影响。

近些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四、对策及建议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营造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浓厚氛围。

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应对挑战的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是涉及到千万家庭切身利益和数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民心工程、希望工程。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2、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思路。

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树立科学育人观、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观,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知行统一,言传身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切实改进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要坚持科学育人观,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把以德育人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帮助和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高科学育人的素质和能力,切实加强家庭教育。高度重视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落实各级责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教育活动。

4、净化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切实管好各类大众传媒,净化未成年人视听环境。

各类媒体要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电视台在晚上11点之前禁止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影视剧。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引导网吧实行行业自律,完善省市县三级网吧管理平台,严格落实未成年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大力倡导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公约。依法治理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群发通信传播有害信息的违法行为。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以及各类含有诱发未成年违法犯罪和恐怖、残

忍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及时查处宣扬色情、暴力的口袋书、画册、玩具和饰品。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建设。

大力繁荣少儿文学艺术,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创作出版大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积极培养一批少儿文艺骨干,大力加强各类文艺美育活动。加强中小学校人文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理念和人文品质。大力加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将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和队伍纳入教育事业序列管理,培养壮大社会教育机构的实力和能力,同时,推动社会各方参与青少年校外社会教育工作。积极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6、积极开展对各类特殊未成年人的帮助和教育。

认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对违法犯罪和有不良习惯的未成年人,要落实帮教责任,帮助矫治纠偏。对农村贫困家庭、下岗职工子女、进城务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以及孤、残未成年人要给大力帮扶,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帮扶体系,做到全面及时帮扶。

7、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切实增加资金投入,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2.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二

一、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不少老年人缺乏定期体检。许多疾病只有定期体检才能发现疾病隐患。定期参加体检, 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所以, 把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作为衡量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占比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老年人年体检次数在2次以上的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3.7%, 一年中参加2次体检的老年人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12.7%, 一年体检一次的老年人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28.8%, 不定期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人数占比为11.4%, 从不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人数占比较高, 为43.5%。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老年人一年之中从不参加体检和只体检一次的人数较多, 一年之中参加2次以上体检的老年人很少, 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和老年人日常生活保健和收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证明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和收入存在交互关系, 下面就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和老年人的收入作维度分析。

通过把老年人一年中体检次数和收入作维度分析, 可以得出, 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的老年人的体检次数更靠近一年2次;月收入在2, 001~3, 000元的老年人年体检次数靠近1次;月收入在1, 001~2, 000元的老年人年体检次数不足1次;而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老年人从不参加体检。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老年人的月收入和一年中的体检次数成正相关的关系。收入越高, 老年人在一年中的体检次数也就会越多。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收入较高的老年人, 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看重, 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身体保健, 因此一年之中参加体检的次数也多。收入较低的老年人会考虑体检的高成本, 即使他们也非常看重自身健康, 也不会提前预防到医院去体检。

通过把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和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情绪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 未婚的老年人在总是焦虑和一般焦虑的占比相同, 为16.67%, 偶尔焦虑和从不焦虑的占比相同为33.33%;已婚的老年人从不焦虑占比为43.73%, 偶尔焦虑占比为28.47%;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从不焦虑占比较高, 为32.7%, 偶尔焦虑占比为27.67%。由此可以看出, 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经常焦虑占比较高, 未婚的老年人总是焦虑占比较高, 已婚的老年人从不焦虑的占比较高, 说明, 老年人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情绪和婚姻状况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说明, 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 配偶对其日常的生活和陪伴至关重要。

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幸福度的交互分析

在问卷的设计中, 把老年人对基本医疗常识的了解, 平日的睡眠状况, 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情绪和生活作息作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量化指标,

由图1可以看出, 老年人对基本医疗常识了解的平均分是2.84, 老年人日常睡眠状况的平均分是3.64, 老年人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情绪的量化平均分是3.84, 老年人的生活作息量化平均分4.01, 由此可以计算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总体量化平均分为3.58。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说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差。老年人对基本的医疗常识不是很了解, 平日睡眠状况以及存在孤独焦虑情绪和生活作息也都相对较差, 说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意识以及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根据老年人对基本医疗常识的了解, 平日的睡眠状况, 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情绪和生活作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基本医疗常识、睡眠状况、存在孤独焦虑情绪、生活作息分别赋权, 赋权值为基本医疗常识20%, 睡眠状况30%、存在孤独焦虑情绪30%、生活作息20%, 再把最终的结果求和作为身体健康的量化指标。基于前文的量化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幸福感进行交互分析。

由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中不幸福的占比为8.33%, 不太幸福的占比为5%, 比较幸福的占比较低为2.98%, 而感觉很幸福的老年人占比为0%;亚健康的老年人中不太幸福和不幸福占比较高, 分别为41.67%和33.33%;身体状况一般的老年人中感觉比较幸福、不太幸福、不幸福和很幸福的占比分布比较均匀, 分别为48.51%、41.67%、33.33%和40.54%;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中感觉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比较高, 分别为50.68%和31.91%, 不太幸福和不幸福占比较低, 分别为11.67%和16.67%;身体很健康的老年人幸福度只分布在很幸福和比较幸福两个区间, 感觉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比分别为2.03%和1.7%。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老年人的幸福度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身体越健康的老年人的幸福度越高, 而身体不健康或者不太健康的老年人幸福度较低。由此可以得出, 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幸福度的重要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老年人越容易感到幸福。

三、结论

老年人一年之中参加体检的次数普遍较少, 这和老年人的日常医疗保健意识密切相关。老年人应该树立起健康保健意识, 在社会和家人的共同作用下积极参加体检。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和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收入越高的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也越高, 而收入较低的老年人的年体检次数相对较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和存在孤独焦虑情绪有着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得出, 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会经常感到焦虑, 而已婚的老年人日常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则较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幸福度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的幸福度也越高, 而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的幸福度则较低。

四、建议

政府应该建立专门为老年人做体检的专业机构, 低价或者免费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必要的体检工作。社区和养老院组织为老年人一年至少一次的免费体检。在此基础上, 公立医院应该定期在社区和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义务免费诊疗的活动, 为老年人宣传普及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子女应该多关心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定期带老年人到医院参加体检。

社区要经常组织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活动, 为独身的老年人创造与外界多接触的机会, 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丰富社区的健身娱乐设施。社区的健身娱乐设施往往比较陈旧, 且大部分的老年设施都建在室外, 天气转冷的时候就不适合老年人在室外运动。社区可以在室内适当增加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室内设施。

摘要:当前, 我国已经度过了刘易斯二元经济拐点,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全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幸福度问题。身体健康是影响老年人幸福度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长春市5个行政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运用相关分析、交互分析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幸福度作进一步的研究。

3.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老年人 基础护理 需求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018-01

作为世界上范围逐渐扩大的群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备受关注[1]。该研究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老年人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及基础护理的需求,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发展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护理提供依据,发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老年护理的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3年7月~10月选择齐齐哈尔市3个社区(建华区、龙沙区、铁峰区)以及3家养老院共21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社区107人,养老院103人。入选标准:年龄≥60岁,调查对象意识清楚,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自愿参加该调查。排除标准:年龄<60岁,具有重大躯体或精神疾病,意识不清,理解沟通能力有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基本情况、身体状况、对基础护理的掌握情况和对基础护理的需求。预调查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问卷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45,重测信度为0.801,结构效度为0.832,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98.57%。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地区代表性。婚姻情况:113人为单身,占54.6%,夫妇俩94人,占45.4%;居住情况:独居67人,占32.4%,与配偶同住73人,占35.3%,与子女同住38人,占18.4%,其他29人,占14%;性别:男性106人,占51.2%,女性101人,占48.8%;年龄为60~93岁,平均年龄(74.82±7.47)岁。

2.2 健康状况

从患慢性病情况、主要健康困扰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尤为显著。存在的健康困扰:记忆力下降111人,占53.6%,视力下降99人,占47.8%,失眠67人,32.4%,听力下降66人,占31.9%。接受治疗情况:规律服药103人,占49.8%,没有服用任何药物62人,占30%,间断服用药物33人,占15.9%,规律服药并定期进行体检9人,占4.3%。

2.3 该市老年人对基础护理的主要需求

老年人对基础护理的需求集中在保健指导、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護理、饮食营养指导、个人卫生护理、家庭卫生清洁等方面。

3 结语

3.1 该市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分析

老年人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患病对象[2],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其久治不愈及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均可导致老年人心理状况衰退,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最终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3]。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关节炎是排名前四位的慢性病,提示社区医务工作者重视和加强对慢性病管理工作,包括老年人基本预防、康复、远期监测等环节。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出现功能性退化,包括记忆力下降、视力下降等问题,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生活质量,而失眠也是易被忽视的老年人常见问题,除了药物治疗,有待研究利于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此外,103人(49.8%)能够规律服药,但是仅有9人(4.3%)规律服药并定期进行体检,这表明老年人容易忽略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3.2 老年人基础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认识到防病的重要性,除了医生的各种治疗方案,老年人也需要各种健康指导,包括日常饮食、健康管理、疾病监测等多方面,相关社区、医疗机构可开展各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老年人健康讲座,传播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知识。加强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了解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对于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十分重要[4-5],护理服务有待向社区和家庭进一步延伸。

参考文献

[1]鲁玲.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2):443-444.

[2]陈小华.护理大专生对老人态度与服务老人意向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756-2759.

[3]闵瑰,胡晓莹.南昌市某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0):85-87.

[4]杨燕妮,鲁芳,任为,等.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的研制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364-365.

4.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四

1、家庭所在地:

A、城市B、城镇C、农村、学校类型 :

A、达标中学(重点小学)B、一般中小学C、职业中学、中专D、外来工子弟学校

3、性别:

A、男B:女

4、学段:

A、小学B、初中C、高中

5、父亲职业:

A、农民B、工人c、军人D、公务员E、医生F、教师G、律师H、科技人员J、个体经营者或私营企业主K、售货员、服务员、驾驶员L、其他

6、母亲职业:

A、农民B、工人c、军人D、公务员E、医生F、教师G、律师H、科技人员 J、个体经营者或私营企业主K、售货员、服务员、驾驶员L、其他

说明:请阅读下列问题,根据你平时所想做真实的选择,并将所选择的答案写在每道题左边小方格里,每道题都要回答,本卷纯属了解情况,不必署名,谢谢合作。

1、作为中国人,您感到:□

A、自豪B、自豪感不多C、没有什么自豪

2、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那时您又达到服兵役年龄,对报名参军,您的态度是:□

A、在万不得已被征召情况下才会去报名参军;B、全国那么多人,不一定都要去报名参军

C、主动报名参军

3、您对信仰的认识是:□

A、信仰是人的精神文柱和精神慰籍,不能没有。B、信仰是虚无渺茫的,不会带米实惠。

C、信仰与个人的生活好坏无关,没有必要信仰什么。

4、在学校学习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对您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A、有很大帮助B、有点帮助C、没有什么帮助 D、说不清楚

5、对于有人说:世界上有鬼神您是:□

A、非常相信B、不大相信C、在黑暗中一个人时有些怕鬼 D、根本不信

6、您态遇到困难或想期末考出好成绩,您通常会:□

A、到寺庙烧香拜佛B、到教堂求上帝保佑C、找算命先生算命D、依靠自己努力,争取实现目标

7、您认为在人一生中 , 以下什么东西最重要(选择三项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A、金钱B、社会地位C、名誉D、友谊E、爱情F、知识G、健康H、权力J、事业K、理想信念

8、您长大后最想干什么(限选三项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A、科技人员B、公务员C、医生D、教师E、工人F、农民G、军人H、私营企业主K、售货员、服务员、驾驶员L、新闻工作者

9、您崇拜的对象是:□

A、政治领袖B、专家教授C、英雄模范D、明星(歌星、影星、球星)E、父母F、老师

10、您的学习目的是: □

A、将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B、为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困难处境C、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D、说不清楚

11、您认为在您的生活学习中影晌最大的因素是(限选3项并按重要程序排序)□□□

A、家长B、教师C、同学和朋友D、英模人物E、电影、电视F、书籍(含武侠小说人物)G、明星(影星、歌星、球星)H、互联网J、共青团、少先队组织

12、您从老师那里除学到知识外还学到: □

A、学习方法B、做人处事的方法C、老师身上的良好品德D、其他

13、对有钱就能办到一切这种观点,您的看法是:□

A、完全同意B、有一定道理C、不同意

14、在您看来,拥有金钱的多少,是: □

A、一个人成功程度的唯一标志B、不一定能说明一个人成功的程度C、不清楚

15、在选举班、团、队干部时,您赞成(限选2项)□□

A、由老师指定B、全班同学推荐加投票C、全班轮流当干部D、学生自荐竞选演讲加投票

16、在有关自己的问题作决定时您认为: □

A、应由父母做主B、自己的问题由自己做主C、跟好朋友商量后定

17、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您认为: □

A、应听从父母的意见B、应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去做C、父母意见正确就按父母意见去做;自己的意见正确就应向父母解释,取得父母理解

18、在升学体检中某同学怕体检不合格,通过关系托人改了体验指标,您认为他的行为: □

A、为了前途可以理解B、不改指标就会吃亏C、是不诚实行为

19、您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 □

A、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就吃亏B、只要不被发现,作弊有好处C、作弊是不诚实的行为,我不作弊

20、当某同学打破班上窗户玻璃,您和其他同学在场是知道的,当老师询问您时,您觉得: □

A、说出真相是出卖同学,不能说B、不只是我知道,别人不说,我何必说C、应如实说出真相

21、在复习考试时一位成绩与您相当的同学请教您一个难题,您是: □

A、担心他超过自己,假装自己不懂予以回绝B、怕影响自己学习, 简单应付一下C、认真告诉他怎样解答

22、当您与同学(同伴)发生冲突时,您会采取: □

A、坚持不让步 , 不主动找对方和解B、视对方的态度再作考虑C、主动和解 , 搞好关系

23、学校发动同学自愿捐款支援灾区 , 您觉得:□

A、别人捐了我不捐面子过不去B、与我不相干 , 不管他C、尽自己的能力献爱心

24、当您遇到困难时 , 通常首先会: □

A、找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B、找班主任或其他老师C、找要好的同学或朋友D、自己解决

25、您跟父母沟通的情况是: □

A、跟父母能沟通,能讲心里话B、与父母基本能沟通 , 但有些心里话不能讲C、与父母谈不来 , 难沟通,更难说心里话

26、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 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A、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C、个人利益为主兼顾集体利益

D、集体利益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

27、当班级极需要您参加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而您又与同学约好去玩一项新出现的很喜欢的活动,这时您会: □

A、以自己有事推掉这项任务B、不情愿地勉强参加,应付了事C、服从需要,认真参加并努力做好

28、当您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孕妇或残疾人上车后您是:□

A、装着没看见或眼睛朝窗外B、别人不让座何必我要让C、主动让出座位

29、您对文明用语的看法是: □

A、用什么语言是个人习惯,不必强求B、虽有必要但觉得很别扭C、是对现代人的起码要求

30、当您骑自行车或走路过马路遇到红灯时您会是: □

A、别人闯过去我也跟着闯B、不闯红灯C、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闯,急的时候才会闯

31、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您认为: □

A、各人习惯无可厚非B、这是不文明行为C、能改就改,不改也无所谓,不必强求

32、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损坏公共设施时,您是: □

A、别管他,与我无关B、上前劝阻 , 不听就算了C、找管理人员(保安人员)来纠正

33、在您看来提倡勤俭节约: □

A、是一种美德,完全不会过时B、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时代不同了,不必再提倡

34、您在最近一次过生日时,所花的钱是: □

A、没有花钱过生日B、30元以下C、50 元左右D、100元左右E、150元以上

35、您每月零花钱大约有多少? □

A、没有零花钱B、20元以下C、50元左右D、100元左右E、200元以内F、200元以上

36、在一般情况下您零花钱主要用在: □

A、购买课外书籍、音乐磁带B、零食、饮料C、看电影、逛公园 D、同学聚餐E、上网吧 F、帮助贫困地区小伙伴或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37、您今年春节得到的压岁钱大约有多少? □

A、没有得到压岁钱 B、l-100元 C、101-200元D、201-300元 E、30l-500元 F、501-100O元 G、1000元以上

38、您的压岁钱一般由谁来支配? □

A、全部交由父母安排B、全部由自己支配C、大部份交父母,小部分自己支配D、小部分交父母,大部分自己支配

39、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

A、玩游戏B、找人聊天C、浏览信息D、查找资料E、在线视听F、其他

40、您主要玩哪类网络游戏: □

A、即时战略-RIS(星际争霸,帝国时代……)B、第一人称射击-FPS(三角州、CS……)

C、在线游戏-ONLINE(龙族、万王之王……)D、冒险游戏(黑暗破坏神、碧雪情天……)

E、棋牌游戏(围棋、象棋、纸牌、麻将……)

41、您玩网络游戏是: □

A、为了放松一下B、为了与别人较量C、为了新鲜剌激D、为了打发时间E、为了过瘾

42、某同学被一个个子高大的同学毫无道理地揍了一顿并受点伤,您认为他应该:

A、找几个好朋友去报复B、向老师学校反映不解决,求助法律C、因为受高个子警告不敢报告老师和家长

43、当您看到自己要好的同学与别人打架时,您是: □

A、上前劝阻 B、帮要好的同学出手去打C、向老师反映(或就近报告警察)

44、您看到过某个人作案过程,当公安部门向您了解,您会: □

A、积极配合提供线索B、说不知道或看不清,免得惹麻烦C、迫不得己提供一点情况

45、您课余闲暇时间主要用于:(限选三项,并按程度排序)□□□

A、完成作业/温习功课B、补课C、参加各种特色班 D、文体活动E、读书看报 / 图书馆 F、上网G、与同学聚会闲聊逛街H、看电影、电视J、到公园、游乐场 K、其他

46、学校组织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您是: □

A、觉得厌烦B、同学都去了,只好参加C、乐于参加

47、您在家里做家务劳动是: □

A、经常B、偶尔C、没有做

48、您在家里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每天估计大约有: □

A、20分钟以下B、30分钟左右C、40分钟左右D、1个小时左右E、1个小时以上

49、您喜欢下列哪一类影视片(按喜欢程度限选三项): □□□

A、武打片B、侦察破案片C、言情片D、历史故事片E、现代故事片F、战争片 G、科幻片H、动画片J、反腐倡廉片K、其他

50、在您周围的同学中传念童谣、顺口溜或民谣的情况是:□

A、经常听到且B、偶尔昕到C、没有听到

5.城镇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篇五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群人体——农村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于是,我就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

【关键词】基本收支 身体状况

一、调查简介

调查时间:2013年7月20日到2013月4日

调查地点:山东省邹城市凫山街道后庙村

调查对象和范围:后庙村50岁及以上的15位老年人

调查方法:口头问答为主,调查问卷为辅

调查目的: 了解当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包括农村老人的身体、心理、经济状况、文娱状况、社会生活的状况.分析得出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引起社会对农村老龄生活状况的关注和支持。

二、调查内容

老年人的生活条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

三、调查现状及原因

(一),生活现状

1、居住条件:后庙村多数为楼房,主要是因为最近几年村里一部分地被兖矿占用,得到不好补偿,村里部分规划为小区,而且年轻一辈的人工作赚了不少钱,所以80%的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50%居住在以前的的瓦房中。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习惯了住在平房里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和子女们的家庭一起生活有许多不便。通过走访,发现现在大多数独居的老人精神生活大多是依赖电视媒体。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人积蓄和子女给予的生活费。据调查,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占第一位的是劳动收入(个人积蓄),占47%,占第二位的是子女供给,占53%。另外,根据许多老年人反映,村里人均耕地1亩左右,以前还能靠种蔬菜取得一些收入,可是近年来,土地大片被征用,只剩院里种些蔬菜用来自己食用。个人积蓄因人而异,基本都是在1—5万元左右,而生活费一般都是500元左右。也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来自子女给予的生活费,有的是子女的生活状况也不理想,也有的是子女并没有尊老养老的意识。所以身体相比健康或有手艺的人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大概有20%左右的老年人仍靠自己工作维持生计。被调查者当中,6人继续参加工作,占总调查人数的43%。他们大都因为经济原因而继续工作,其中,维持生活的占40%,赚钱养老的占20%,扶助儿女的占17%,共占77%。除这些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村里的这些老年人的赡养占第一位的是靠子女占73%,占第二位的是自养,占27%。

目前,当地的老年人的花销相对较少,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和医疗保健

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煤气,自来水,电费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有些老人一旦得了大病,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据调查,经常去医院就诊的占23%,不去医院看病的占77%。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原因,报销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他们从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

1、医疗方面:在我调查的后庙村的老年人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例如,腰腿疼,高血压,心脏病。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在日益改善。

2、心理健康。一些老年人受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家庭对老年人不管不问),使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更认为自己老了无用,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逐渐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部分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有些家庭有婆媳关系不和的情况,主要围绕在老人分的财产不均的问题上;有些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产生失落感;还有些丧偶的孤寡老人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

3、饮食健康。通过走访,发现村里的老年人清淡饮食,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很注重改善饮食质量,而部分经济来源不大的老年人主要以应季的蔬菜为主,加之其生活较为俭朴,荤素搭配缺乏改善,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

4、生活方式。通过走访发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个别能睡8个小时,睡眠较为充足。其原因一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较难改变。二是无事可做。在体育锻炼方面,在调查的这十五位老人中只有极个别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们的健身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并不强;运动意识有待加强。一部分老年人觉得可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不太够,还有部分老年人认为做家务活已经足够,无须另外做运动。

(三)文娱状况

由于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村民思想观念、政府组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精神生活较为简单。老年人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电视,占46%;第二是喝茶聊天,占20%;第三是打麻将;其次分别是看书报、做运动等。还有几个比较有情调的老年人在家里种植花草,会找遍整个村子花的种子,院子里更花园差不多,每个季节都有鲜花,他们还把种子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数据表明,老年人较多依赖电视媒体,缺乏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当问及是否有去旅游时,80%的老年人表示从来不去旅游,13 %的老年人偶尔去旅游,只有7%的老年人会经常去旅游,当然这也包含经济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聊天,打麻将,打牌,这些活动虽无大害,但浪费了大量时间,且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也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这极易造成思想封闭。所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了,据了解,精神生活丰富的占13%,一般的占50%,匮乏的占37%。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现状,我认为要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在继续稳定和强化家庭养老方式的前提下,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过渡。

第二、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要加大力度巩固医疗卫生,加强卫生一体化管理,巩固合作医疗,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加强卫生服务站的技术力量,迅速提高医生的整体技术素质。

第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生活,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生活就是重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帮助老年人拥有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是一项很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个问题上,家庭、社区、社会应该三管齐下,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并努力为丰富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创造条件。

第四、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教育。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敬老爱幼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现在的学校中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升学考试的科目上面,忽略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第五、加大政府救济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为特困老年人提供特殊保护性措施,要建立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制度。

6.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篇六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2月1日——7日

调查地点:营山显昆马乡罗家湾村

调查对象:村中多位老年人

调查目的: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群体,尤其是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农村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安定,关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建设,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所以我们

要立足实际,通过调查,找出农村老人真正的需要什么,然后,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让

他们过得幸福美满。

一、调查背景

我国的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在逐年的增长,按照国际上的通用标准,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老龄化的进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村,没有了收入,身体状况变差,看病难,精神世界缺失。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关系着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上作出努力,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过程

这个假期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共用时一周,鉴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采取了口头问答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式。对村中共计48位老人进行调查,主要的问题包括: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文化活动情况以及愿望等等。

(二)农村老年人生活十年间对比

在调查过程中,一些年龄大的老年人总是提起以前的生活,感慨的评价,是不一样了。

十年前,农村里老年人65岁之前都要到地里干活,有的孤寡老人甚至会一直到70岁或更多,实在下不了地也要在家看孩子;老人得了病,能不去看就不去,除非承受不住,才到县城里的医院去看病,一场病下来,家里几年的积蓄都没有了;平时生活中,没有营养品,补品,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菜;没有娱乐活动,一到晚上就睡觉。

十年后,也就是现在,家里收入不再是仅仅依靠地里的农作物,地里种简单的小麦玉米,隔几天去一次看看就可以了,家里的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在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就只是在家里种点蔬菜,看护下一代了;每个人都加入了农村医疗合作社,医院里会按比例给报销,老年人看病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在农村只要到了60周岁就有养老金。

(三)调查分析

(一)居住条件:

我村1-3组多数为楼房,主要是因为最近几年组里每年都有不少的分红,而且年轻一辈的人在外工作赚了不少钱,所以80%的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50%居住在以前的的瓦房中。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习惯了住在平房里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和子女们的家庭一起生活有许多不便。通过走访,发现现在大多数独居的老人家中电视已经普及,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大多是依赖电视媒体。村里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3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路段未修通。

(二)医疗健康状况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在以前村里举办的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120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血管硬化老化、气管炎、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所搜集的信息,患有各种疾病的占83%;无疾病者占17%。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在日益改善。村里老年人的寿命大约在80——90岁,但是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对老年人视而不见,这使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更认为自己老了无用,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逐渐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务工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产生失落感。还有些丧偶的孤寡老人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

3、饮食健康。通过走访,发现村里的老年人清淡饮食,居家饮食是其主要饮食方式,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经济来源不大的老年人便不经常买来食用,加之其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40%,每周一次的约为35%,约10%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

4、生活方式。通过走访发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个别能睡8个小时,睡眠较为充足。其原因一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较难改变。二是无事可做。在体育锻炼方面,运动意识有待加强。生命在于运动,但农村老年人对运动不够重视,经常做运动的老年人只占15%,44%的老年人偶尔做运动,不做运动的高达41%。但这也与活动场所及设施不足有关,29%的老年人觉得可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不太够,21%的老年人甚至认为没有可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还有部分老年人认为做家务活已经足够,无须另外做运动。在外界交流这方面,老年人的外界交流仅限于本组内部,邻居之间,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现在饮酒、吸烟上。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60%的老年人都有吸烟或饮酒上面的恶习。在走访的老年男性人群中,70%的人抽烟,且烟龄较长,抽烟量较大,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饮酒方面不太严重,约80%的老年人不饮酒,在量上把握适当。这些习惯不利于健康,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健康观念等的制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积极的引导。

5、医疗健康存在的问题

在我调查的我村老年人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每位老人都有农村医疗保险,在自己的村里不能报销医药费,至少要到乡镇医院去看病。乡镇医院报销医药费的百分之七十,县医院报销百分之八十。调查的一位老人给我看了他住院的花费:住院十天,应付医药费七千元,实付三千,在这里,报销的费用中不包括:床位费、护理费、进口药品、营养药品、输氧费用。农村老年人的看病费用基本上是解决了。

但是在这之中,还有一些问题,一是老年人看病路途远,交通工具不方便,尤其是出了紧急病情的,如脑血栓;二是由于农村怕看病花钱,从来没有定期的体检,不能及时发现潜伏病,老年人在疾病面前只能是被动挨打;三是报销的医药费是叫了全额以后,出院的时候才给退,极其穷困的老年人拿不出这部分钱,需要给予他们帮助。

(三)生活状况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老年人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调查中,不少家庭喜欢看电视,一些有文化的老年人给其他老年人讲知识,涉及到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他们还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老人会凑到一起听广播,相声小品,歌曲;农村的老太太们最大的娱乐是打麻将,纯属娱乐;还有几个比较有情调的老年人在家里种植花草,会找遍整个村子花的种子,院子里更花园差不多,每个季节都有鲜花,他们还把种子当做礼物送给朋友;值得一提的事,县里的文化下乡的活动,有一部分老人也会去参加。

我调查的老年人中,家里的孩子在1到6个之间,一半的老人跟儿子住在一起,儿子多的家里,老人会轮流在几个儿子家里,一般是一个月一换。有的老人喜欢清静,自己单住一个小院,比如我们家,买一些重要的东西,或者重的东西,我奶奶就给我家打电话,每个星期在一起吃顿饭,走时给他们留下生活费。

由于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村民思想观念、政府组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精神生活较为简单。老年人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电视,占45%;第二是喝茶聊天,占15%;第三是打麻将;其次分别是看书报、做运动、种花草、养动物等。数据表明,老年人较多依赖电视媒体,缺乏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当问及是否有去旅游时,75 %的老年人表示从来不去旅游,20 %的老年人偶尔去旅游,只有5%的老年人会经常去旅游,当然这也包含经济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聊天,打麻将,打牌,这些活动虽无大害,但浪费了大量时间,且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也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这极易造成思想封闭。所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了,据了解,精神生活丰富的占13%,一般的占50%,匮乏的占37%。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主要是聊天方面;二是村里没有专门的娱乐场所,老人们要不在街上呆着,要不在家里;三是没有书屋,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层次的需要;四是文化下乡,看过好

几遍后,大家觉得没什么新意,从中得不到应有的收获。

(四)收入与支出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人积蓄和子女给予的生活费。据调查,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占第一位的是劳动收入(个人积蓄),占43%,占第二位的是子女供给,占57%。另外,根据许多老年人反映,村里人均耕地1亩左右,以前还能靠种植粮食作物取得一些收入,可是近年来,土地大片被征用,只剩家附近的小片用来小种些蔬菜用来自己食用。个人积蓄因人而异,基本都是在1—5万元左右,而生活费一般都是500元左右。也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来自子女给予的生活费,有的是子女的生活状况也不理想,也有的是子女并没有尊老养老的意识。所以,很多的老年人为了生活都十分勤俭节约,每天都会在村附近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品用来卖钱,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而那些身体相比健康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大概有20%左右的老年人仍靠自己工作维持生计。被调查者当中,10人继续参加工作,占总调查人数的20%。他们大都因为经济原因而继续工作,其中,维持生活的占40%,赚钱养老的占20%,扶助儿女的占17%,共占77%。除这些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村里的这些老年人的赡养占第一位的是靠子女占75%,占第二位的是自养,占25%。

有极少数的老年人是退休教师或者工人,有退休工资,但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收入子女给钱、存款利息、政府补贴等。从前去年开始,如果老人直系亲属每年交100元钱,家里的老人只要过了六十周岁便可以每个月有60的养老金,这成为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几个月前,有条高速公路占地,有的老人一下有了几万的存款,生活质量上了几个台阶。平时子女不给老人生活费,但是过节的时候,如春节、元宵节、八月十五等,会送钱和礼品,孤寡老人还有五保户的补贴。还有一些老人去城里给单位看大门,有一定的收入。

总的来说,农村老年人收入仍偏低,收入的偏低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虽然养老金制度已经很好,但我们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收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尊老爱老典型的宣传

领导要起带头作用,树立好尊老爱老的榜样。村里的干部要加大尊老爱老的宣传,通过生动鲜活的形式变现出来,如快板,小品,相声,对村民起到教育作用。可以设置评选活动,如“好公婆”、“好媳妇”暨“五好文明家庭”,鼓励大家尊老爱老,在评选过程中要公开公正公平,让真正的效果发挥出来。

(二)加大资金的投入

无论是县里,镇里,还是村里,要加强对关爱老年人这一块的资金、技术投入,建老年人活动室,并配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器具,书籍,使各种设施充分利用起来,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继续把老年人艺术队扶持下去,培养扭秧歌,铜器,舞狮,旱船,太极拳等民间艺术继承人,真正“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子女要对老人关心

一要树立感恩意识,养成尊老爱***惯,在生活当中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细致关心四时冷暖,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努力解决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难。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点,不急躁,细心倾听老人心声多和老人交流。四要全力丰富精神生活,陪老人聊天,鼓励老人参加娱乐活动等,力求做到老有所乐。五要见到老人热情主动,帮助老人,正确处理与老人的关系,不能嫌弃老人。六要相互学习,向先进典型看齐。

(四)健全养老、医疗保障机制

一是尽快建立普惠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低保政策应向老年人倾斜,尽可能将生活无着落或子女无力赡养的贫困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三是完善医疗保障办法,对老年人在医保药费报销上给予更多照顾,适当提高门诊药费报销比例,减轻药费负担; 四是对因公致残的企业买断退休职工的医疗报销问题要调查研究,合理解决;五是适当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标准。

(五)建立必要的老年休闲娱乐场所。

老年人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年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绝不能把老年人看作是社会的负担,要充分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所以,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安享晚年。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怀他们,去帮助他们,农村老年人一定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四、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深刻地了解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认识到老年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百。”让我们珍惜和老年人在一起的日子。“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构建和谐社会,从关心老年人做起!

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________性别:年龄:

1、您与谁一起居住呢?

A独居B仅与老伴一起住C与老伴、子女一起住D仅与子女一起住

2、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E、其他_______(填写具体内容)

3、您的个人月收入:_______

A、500元以下B、500—1000元C、1000—2000元D、2000元以上

4、您的收入来源:_________(多选题)

A、国家补贴B、退休金C、现工作收入D、儿女赡养费

E、其他________(填写具体内容)

5.您以前所从事的行业________

A政府机构 B农业生产 C工业制造D商业贸易 E其他______

6.您现在还继续工作吗

A.是________(具体工作)B 否,但是常参加社区服务C 否,在家安度晚年

7、您的健康状况:____________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8、您的业余爱好:__________(多选)

A、扑克、麻将B、太极、晨跑C、琴棋书画D、其他_______(填写)

9、对您现在的生活:

A 很满意B感觉一般C不太满意D很不满意E其他每月从子女处获得的赡养费是:

A无需赡养B200元以下”C200-500元D500元以上您现阶段最担心的是:

A子女事业、生活 B自己身体健康 C家庭关系 D家务问题

12您现在最希望得到什么服务:(多选)

A心理服务B医疗护理C饮食保健

D娱乐休闲E代做家务 F其他您平时与其他老年人往来的情况

A 经常往来,互相帮助或一起活动

B 关系疏远,不太往来,只有节日才登门拜访

C 很少或不往来您对周围养老机构的了解

A 规模大设备齐全,是老年人的理想活动场所

B 规模小设备缺,只能凑数

C 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活动场所

D 不清楚如果可以选择,您更愿意在哪里安享生活?

A家里和儿女B家里(不和儿女)C养老院或疗养院D旅游胜地

主观题

1.您的儿女是否常陪在您身边?

(是)儿女是如何照顾您的呢?

(否)您平时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呢?

2.对于一些常年为生计奔波劳碌的老年人您又抱何种看法呢?

7.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七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医疗水平、生活质量等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得突出,而老年人的健康则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有人统计过,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2.5%[1,2]。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而在未来,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只会继续增加。而心理健康对于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4],关注老年人健康,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进而可以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珠海市香洲、拱北随机抽取共10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20名60岁(含60)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3名,女117名。60~69岁159名,70~79岁名38名,80岁及以上3名,平均年龄(65.28±4.52)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10年9~11月,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登记并填写调查问卷。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深入社区采取入户调查,调查前向每个调查对象说明目的、所用时间、对资料保密等,在得到同意后发放问卷,由调查员逐一填写所有问卷并当场回收,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1.2.2 研究工具

采用SCL-90心理健康测试表,该表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量表之一,它从十个方面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程度进行了解,对于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帮助。SCL 90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测信度大于0.7,内容效应和结构效应也较好[5]。

1.2.3 统计学处理

各个分量表及总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然后对其进行分析。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特点

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生活的内容、方式及周围的环境都有特殊性,这也就导致了其心理特点也具有独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的不适及慢性疾病发生,视力、听觉、触觉、记忆力不断减退,社会角色的转变,家庭纠纷、丧偶、社会交际等都会对其造成心理困扰,进而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烦躁不安、易激怒、抑郁、焦虑等。

有很多学者都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老年人有的变得消极、抑郁,十分固执;有的变得特别急躁、多疑,情绪不稳定;有的过于谨慎、啰嗦,说话反反复复;有的不修边幅、生活懒散,对事物缺乏兴趣;也有的变得幼稚、自私,好占小便宜;个性较强的老人常自以为是,顺从行差,不配合治疗,心胸狭窄、妒忌、易激惹等[6]。总而言之,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在老年群体中见到。通过笔者的调查结果,参考一些全国及其他地区的调查情况[5,7],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较年轻群体水平明显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3.2 心理护理

想要顺利将心理护理做好,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条件下,针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让老年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年老所带来或者将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包括生理、生活、工作等等方面,让其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正确对待身边事物,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其次,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那些身患疾病的老年人,应该积极地治疗自身的疾病,减少身体上的痛苦。多进行体育锻炼和多用脑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延缓衰老及智力的减退,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多看新闻报纸、练习书画等。作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护理也是心理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老年人周围所生活的环境对于其心理的影响也很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生活在一个环境幽雅、干净、整洁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情,因此建议老年人多去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休闲、旅游等。应教会其正确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热情宽厚,一个融洽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家庭的和睦更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要体谅年轻一辈的工作和生活,不倚老卖老,多关心家人,这样全家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

另外,作为晚辈,更应该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予以关注和支持,努力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使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社会的温暖,安度晚年。

4 结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而其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心理护理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才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使其学会自我保健、心理调节,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做好老年人心理护理,使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安度晚年,是医务工作者光荣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代爱英,顾湮,曹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9(5);311-312.

[2]秀梅,苏兰若,曹丽君.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52-153.

[3]张文范.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城市规划,2002,26(2): 68-72.

[4]张玉芳,邹凌燕.护理学杂志,2010,25(19):69-71.

[5]陈树林,李凌江.SCL2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6]吴霞,辛春丽,杨文静,等.浅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74.

8.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农村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策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日益增多。2015年2月,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比上年末增加了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护理、家庭养老支持力的弱化等问题,使得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增强。机构养老主要是通过国家和亲人资助,以及老年人自己承担费用的方式,以社会机构为承载者,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目前,农村养老机构主要有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敬老院等。其目的是想帮助农村中的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安度晚年生活。

一、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农村养老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照顾主要是满足老人日常的基本生活,对于老年人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当老年人心理上出现问题很少有服务人员及时地给予援助。许多学者通过对农村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何种性质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综合目前对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状况的研究,大致可以把老年人表现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成几大类:

(一)空虚寂寞。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会把生活的关注点放在他们的子女和孙子辈上。当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他们与子女见面和接触的时间发生了变化,在缺乏与儿孙之间的这种天伦之乐和绕膝之欢的情况下,希望子女能经常来探望自己,而子女们又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常来陪伴。所以,独自一人生活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空虚感。尤其是老年人在刚入住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内心会有落寞感,更多地人会表现出沉默,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焦虑抑郁。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入住的条件与家里相比空间缩小,房间里的设施相对单调,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老人产生心理落差,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焦虑抑郁。然而,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下,老人在生理上也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失眠早醒等。有的老年人会认为自己被儿女抛弃,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给家人带来烦恼,行为越来越孤僻,患上抑郁症,最终产生自杀的念头。

(三)敏感自卑。在老人的原生态家庭中,大部分老人是自己独居或者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但是入住养老机构后,由于有些养老机构空间限制,往往是2-3个老人要共用一个房间,生活方式由个人独自生活变成与众多老年人在一起的集体生活。再加之,看护人员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经常进出老人的房间,帮助其打卫生和生活上的照料,这些在养老机构出现的问题导致老人们在生活上会觉得个人空间被剥夺。因为私人空间的减少,使得老人们会格外的敏感,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农村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随着农村中空巢老人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数量的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养老机构的不健全、家庭成员忽视和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一)养老机构的不健全。农村养老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办的养老院,主要为农村的困难户、低保户和五保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收取的费用相对较高;另一种是民办的养老院,面向的受众比较宽泛,收取的费用价格不等。[2]无论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民办的养老院,他们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日常护理和健康保健,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较少。另外,在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护理经验,甚至有些养老机构会配备医护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他们把老人的生活照料的很好,却忽略了老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家庭成员的忽视。在农村中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是那些子女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独自留在农村的“空巢老人”,或者在生活上无法自理的那些老人。许多子女认为把自己的父母送到养老机构,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和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他们就可以将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较少过问老人的生活。研究发现,子女的探视频率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立新等人的研究指出,当老年人在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家人较多的探视频率和支持,能显著缓解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3]

(三)老年人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农村中对于机构养老的问题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中国传统观念的“孝文化”思想在老年人身上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他们认为“子女赡养老人是尽孝的一种表现”,一旦住到养老机构,则被亲朋邻居认为是子女的不孝。农村的老年人仍然将传统的家庭养老放在首位,他们在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4]所以很多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入住前就有抵抗情绪,再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最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三、 加强农村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

心理健康是评价个人生活的综合指标,它涉及到自我认知和情绪状态以及精神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可以使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获得更多的喜悦感和满足感,预约的心情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为了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能够身心健康地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增强养老机构的服务意识。加强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老人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例如,房间的布置让老人更有家的温馨感,为老人提供健身器材和可供娱乐的配套设施。护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疏导的能力。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注意保护老人的隐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尽量为老人创造个人独立的空间,例如,在多人居住的房间设置床帘等。

(二)多给予老人亲情的关怀。在精神给予老人亲情的慰问。对于那些工作或居住地离老年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不远的亲属来说,养老机构要做好老人亲属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经常来探望老人;对于那些在外地务工的子女来说,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允许,养老机构的人员要充当起老人亲属的角色,对待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般,不仅对日常生活给予照料,更多的是要对老人倾注自己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对到老人,满足老人对亲情的渴望。

(三)转变老人的养老意识。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时常对抱有传统养老观的老人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转变观念,安心地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引导老年人多与其人交流,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丰富多彩起来。同时,还要鼓励老人要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学会减压的方法,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前瞻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BSJJ2010-40);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机构养老问题研究(实证分析)”(2015B337)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付亮.河北省农村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硕士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9.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篇九

随着我省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份额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工作,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务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

**省辖14个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2007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万,较上年增长%,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万人,女性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费习惯和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

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购买的商品往往有长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尽力避免售后维修麻烦。

4、注重安全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比较强烈,喜欢看一些保健、营养、延年益寿方面的报刊,增加健康消费知识。安全卫生是决定老年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们注重商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如食品,特别喜欢购买粗粮、精纤维等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5、早晨购物居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特点,他们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现在,城市里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床外出锻炼身体,然后到早市、超市采购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早晨消费的主体。

6、文化休闲商品逐步成为热点。由于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为生计、子女、家庭等所困,他们更加向往健康、丰富、充实的养老生活,特别是随着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们更加渴望精神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对能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商品感兴趣,因而与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相关的商品成为消费热点。

三、老年人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消费品市场是整个社会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老年人商品供应不丰富。从整

体看,无论是消费品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生产经营青年和儿童用品的企业要多于生产经营老年人用品的企业。如绝大多数大超市、百货商店出售给儿童、年轻人的商品要多于老年人消费的商品。

2、老年人消费品购买场所不集中。现在城市商场、超市多,但很难找到老年人专门商场。我省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用品商场,甚至有的大型超市也没有老年人用品专柜,即使有经营,也被商家当作附加品来出售,摆设在市场不起眼的位置,老年消费者要花很大的精力才找得到。

3、老年人用品花样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不少老年人也追求爱美和时尚,消费的多样性正日益显现。大多数商家经营老年人用品,也是零星的、某一项用途的商品,而且商品的式样、种类单调,可供老年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小,许多商品只能勉强购买。

4、老年人用品设计太复杂。由于生理和身体变化,老年人一般反映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现在许多商品功能多,操作复杂,使用不简便,使许多老年消费者想消费,但由于使用麻烦或不会操作,只好望而生畏。

四、扩大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建议

我国整体上早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是基本要求。针对老年人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放心的问题,我们建议:

10.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状况调查表 篇十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建环1002班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周岁)______

3、现阶段,您每月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是

A、工资B、退休金C、养老保险D、子女提供E、其他

4、现阶段,您每月的额外消费金额大概为

A、基本没有B、100元以下C、100元~300元D、300元~500元E、500元~800元F、800元以上

5、现阶段,您额外消费主用用于(多选)

A、订阅书刊报纸B、棋牌博弈C、赌博D、六合彩E、其他___

6、您平时的消遣方式是(多选)

A、看电视电影B、阅读书刊报纸C、棋牌D、书画篆刻E.参加宗教活动F.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F、其他______

7、您对现有的娱乐活动的看法是

A 很有意义B有一定意义C虚度光阴

D结交朋友E赚钱F没看法

8、您在上网、看电视或报纸杂志等书刊时最关注哪些内容

A 时事新闻B 生活常识C 电视剧D 教育科学知识类E娱乐体育类F农业信息G其他 ____

9、您身边有哪些不好的文化现象

A说脏话B算命测八字看风水C赌博D红白喜事大操大办E参加异教组织F其他 ___

10、您的居住地是否成立有专门的老人协会?

A、有B、没有

11、子女以上照料哪一项提供得多?

A.经济支持与生活照料B.谈心聊天等情感慰藉

12、您对居住地所提供的娱乐健身设备是否满意?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不知道

11.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篇十一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职业性疾病调查

本调查把高校教师作为白领或办公室阶层标准来划分,这类人群因为长期伏案、运用电脑与站立等,其职业性疾病发病种类典型地表现为二种:颈椎与腰椎类。调查数据显示,出现颈椎性职业病状的教师为28%,腰椎病状的教师为12%,其中,颈椎与腰椎病状都有的教师为8%;手肩腕等关节类。主要是因为某种长期定势导致的肢体变形与某种疾病,手指腱鞘炎或手指变形的教师24%,其中以右手拇指、食指与小指为多。患有肩周炎的教师为13%,手腕腱鞘炎与滑膜炎的教师为11%。

亚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似病非病,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已经影响到了生活质量的一种表现状态。当前上海市高校教师表现出来的亚健康典型症状有三种:一是饮食作息类。主要是表现为食欲下降或睡眠质量不高,这类教师有55%。其中极个别教师过于偏食,30%的教师每周都有失眠现象,93%以上的教师在半年内有过失眠现象。由此,造成精力不济,恶性循环,身心疲惫。二是神经敏感与心理失衡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心理焦虑。58%的教师会对一些小事感到焦虑,甚至导致身体不适,如胸闷气短与头晕等;第二,人际关系恶化,有9%的教师爱发脾气,对家人、学生与同事都曾有过言行过于敏感的现象。三是身体相关素质下降类。有两种情况:23%的教师有过短期实力下降的情况;41%的教师出现周期性的身体乏力。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结果分析

从运动与健康的因果关系而言,上海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与其日常的生活规律与锻炼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健身意识高与运动能力低。针对高校教师而言,健身意识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们对健身锻炼的认识性高。根据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对健身的积极性与对人健康的良性支持作用,有着较于其他行业群体的高水平的认知。其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比例高。与前者相应的是,他们都能认识到体育与锻炼需要终身性的坚持,才能让人体的技能在良性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优化。但从他们的健康现状来看,他们的运动能力却相对较低。一是场地适应能力低。主要是受制于场地、器材与组织形式等,他们不能像自己做学问那样具有创新性。如在篮球场地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在其他的空地开展相关篮球技能运动的情况。二是项目切实性研发运用能力低。在其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大多不能把其在理论上的对体育知识的了解,转化为现实的体育健身方式,如办公室健身、走廊健身、行走的路上健身方式等。

体育欣赏多与运动活动少。随着现代体育事业、体育赛事与传媒科技的发展,高校教师能开展的体育欣赏活动较多。电视欣赏活动,如欣赏各种体育赛事、体育娱乐节目等;网络欣赏活动,如体育新闻、日常、趣味性的体育视频与图片,以及其他的相关体育的各种资料;各种体育刊物的欣赏,如体育学术研究类刊物、体育时尚类刊物、体育人物类刊物等。在高校教师的学习习惯中,被潜在地支持着实现。但是,他们在尽情地投入、陶醉这些欣赏活动的同时,却让自己足不出户、长时间地坐着,导致自己实际地参与运动的活动非常的少,直接地形成欣赏多与活动少的鲜明反向对比,尽管在欣赏活动中,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快乐,却很少去在真正的运动实践中,去获得相应的体能优化快乐。

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因为教师的职业性特征,既抓好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还需要搞好科研,运用自己的创新服务社会社会,而科研能力又是教师重要的考量标准,教师不光要积极地参与去申报课题,还要应对职称评定中论文发表等指标,所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当中,作息没有规律,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了教师整体健康水平一直处于滑坡的现状。

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建议

开展丰富性的健身活动建设。高校作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大集体,从自身的建设而言,需要学校发挥宏观性的人文关怀,为广大教师的健康创设良性与科学化的体育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的运行,实现对广大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正确引导,也实现对广大教师的教育与督促作用。

首先,积极研发趣味性体育方式与项目。即各高校以体育院系与艺术院系的教师为主,充分开发那些具有趣味性健身方式与项目,在发挥健身方式与项目自身魅力的基础上,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运动及学习。在当前,各高校比较风行的健美操、健美舞、瑜伽、跑酷、街舞,以及其他的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的专项性创新,不仅丰富了健身项目的内涵,更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为广大师生的活动健身创设了自由、多彩与充满创新的展示平台。

最后,定期开展教师之间的娱乐化竞技活动。在上述基础上,学校既可以在院系之间,也可以在院系内部,组织各种形式的娱乐性竞技活动。一方面来检验教师日常的运动锻炼成果,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很少锻炼的教师,给他们创造一次能彻底放松与锻炼的机会。当然,这种活动需要高频率与常态化地开展,才能起到健身意识养成与健身知识的积极作用。

再次,加强教师的生命健康教育。重点是加强关于疾病预防、疾病康复、亚健康应对与其他的慢性常见疾病的运动治疗方式的教育。例如:饮食科学与健康、作息规律与健康,以及其他突发性疾病的急救知识等。

加强处方性健身运动项目的研发。一是针对职业性疾病,研发运动疗法。可以以传统体育项目某些技能为主,如五禽戏、易筋经与其他武术项目等,从广大教师所能熟知与热爱的传统文化性项目切入,引导他们加强学习与运动。二是针对亚健康状况,研发体育康复方式。帮助有症状的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快的改善,进而引导他们开展更为广泛的体育健身。如针对心理焦虑者,可以组织他们多开展群体性的娱乐活动,首先转移他们注意力焦点,进而在身体机能优化的基础上,逐渐地养成规律性的饮食、作息与体育习惯,促成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三是针对常见慢性病,研发体育康复方式。如根据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等患者的病态指数,开发具有循序渐进性的体育方式,让他们在不断积极地体验中,强化与积累健身的好处,实现利导性的体育意识培育与体育能力培养。

学生文体社团向教师开放。高校学生文体社团,无论从其兴趣培养与发展,特色文艺活动的传播与发展,都对那些社团成员与其他学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限于学生身份,广大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观察者,相对地游离在各种社团之外,即使教师对某种健身活动有着自己的兴趣,也难以真正地融入到学生中去,发挥自己的影响与开展自己的学习。

12.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重庆市进行的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样本量估计500人, 增加20%样本量, 最后拟行调查城市样本量600人。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重庆市9个主城区中, 随机抽取2个城区作为典型调查区, 再从每个调查区中随机抽取8个街道居民小组作为调查点进行调查, 按户籍登记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入户访谈共计500户, 采取一户一人进行调查, 实际见面检查老年人405名, 访视率达81.0%。

1.2 方法

经由统一专门培训后 (一致率r=0.8~1.0, kappa=0.60-1.00 (p<0.01) ) 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按抽样登记表入户, 逐人见面检查, 填写统一设计的老年状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人口统计学、养老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项目, 同时作SCL-90和MUNSH评定。

SCL-90由Derogatis (1975) 编制, 在心理卫生的临床及科研中广泛使用[1,2],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 SCL-90阳性筛查标准:1) SCL-90总分>160分;2) 某一单项因子分>2分;3) 阳性项目数>43。三者任符合一项均认为SCL-90筛查阳性 (判定为存在心理症状) 。

MUNSH[3]由Kozma以情感平衡理论为基础制定, 我国自1985年引入译成中文并经校正后使用至今。由24个条目组成, 包括正性情感 (PA) 、负性情感 (NA) 、正性体验 (PE) 、负性体验 (NE) 四个维度。该量表作为老年人精神卫生状况的恒定的间接指标已为许多国家广泛应用, 其信度、效度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4]。

全部数据采用SPSS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按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构成比) 进行统计描述, 并分别作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 (SNK检验) 、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采用双侧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一般情况

在见面检查的405人中, 因耳聋、严重躯体疾病不能回答问题, 无法获得完整资料的26人外, 有341人完成各项调查, 其中64人精神障碍筛选为阳性, 315人未发现精神异常, 本文就对该组无精神异常的老人SCL-90和MUNSH评定结果进行分析。

本组老人平均年龄68.64±7.48岁 (60~89岁) , 其中男性161人 (51.11%) , 女性154人 (48.89%) , 男女之比为1.04∶1;60~69岁组187人 (59.36%) , 70~79岁组91人 (28.89%) , 80~89岁组37人 (11.75%) 。婚姻:有配偶227人 (72.06%) , 无配偶88人 (27.94%) 。职业:农民65人 (20.63%) , 工人149人 (47.30%) , 干部60人 (19.05%) , 其他41人 (13.02%) 。文化程度:文盲55人 (17.46%) , 小学112人 (35.56%) , 初中101人 (32.06%) , 高中及以上47人 (14.92%) , 平均年限6.01±3.53年。

2.2 SCL-90阳性筛查情况及量表评定结果

城市社区总体筛查阳性7.30% (23/315) , SCL-90总分 (101.69±14.05) 低于中国成人常模 (129.96±38.7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症状因子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饮食和睡眠因子:1.32±0.38, 躯体化因子:1.22±0.25, 强迫因子:1.22±0.59;敌对因子:1.12±0.23;抑郁因子:1.11±0.19;焦虑因子1.10±0.58;恐怖因子:1.09±0.58;人际关系因子:1.08±0.22;精神病性因子:1.08±0.58;偏执因子:1.06±0.17。MUNSH总分10-48, 平均42.99±6.90分, 其中>24分者306人 (97.14%) ;正性情感分8.89±1.59, 负性情感分0.83±1.75, 正性体验分12.32±2.36, 负性体验分1.38±2.52。结果显示, 正性情感、正性体验显著高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

2.3 scl-90与MUNSH评分的相关性

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MUNSH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显著负相关, 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显著正相关, 以上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2.4 影响城市老年人SCL-90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有慢性病、有住院的、娱乐活动较差的、倾向机构养老的、有抑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P<0.05) 。见表2。

2.5 影响城市老年人SCL-90及MUNSH得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为因变量, 将有无慢性病、是否住院、娱乐活动、养老意向、抑郁评分五项作为自变量进入模型,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 经逐步拟合, 有3个自变量选入方程, 即“最优”回归方程为:Y=79.536+24.249×抑郁评分-3.060×养老意向+3.810×有无慢性病。本组复相关系数R=0.422, 决定系数R2=0.178。方差分析结果, F=22.417, P=0.000, 说明逐步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以MUNSH为因变量, 仍以上述五项作为自变量进入模型,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 经逐步拟合, 有3个自变量选入方程, 即“最优”回归方程为:Y=52.862-10.477×抑郁评分+2.051×养老意向-1.663×有无慢性病。本组复相关系数R=0.398, 决定系数R2=0.158。方差分析结果, F=19.4660, P=0.000, 说明逐步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由标化回归系数看出, 抑郁评分对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及幸福度的影响最大。见表3、表4。

3 讨论

3.1 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由于与全国常模采用同样的评分标准, 从理论和经验上说, 老年人的SCL一90分应高于或等于常模, 但本组资料的结果显示, 无论是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均分还是各症状项目, 均不高于全国成年居民常模, 这和上海某社区老年人的调查结果相似[5]。城市社区总体筛查阳性仅7.30%, 明显低于本市农村社区检出率 (20.24%) , 也低于文献报道的结果 (15.61%) [6], 这可能与不同地区城乡老人的认知水平不同, 对症状的理解不一样有关系。结果表明, 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度总分较高, 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得分远大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 提示重庆城区老年人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自觉幸福, 生活满意。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心理问题越轻, 主观幸福度越高, 反之, 心理问题越重, 幸福度越低。因此, 要提高老人心理健康幸福度, 首先需要解决老人的心理卫生问题。精神障碍筛选为阳性提示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 严重躯体疾病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因此应将上述群体纳入健康教育的高危人群之中。

3.2影响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在见面检查的405人中, 其中64人精神障碍筛选为阳性, 26人患有耳聋或严重躯体疾病, 前者通过专业精神科医师进行一对一的诊断性访谈, 采取国际通用诊断标准 (DSM-IV) 来确诊精神疾病患者, 并进行登记管理和随访干预。后者因不能回答问题, 无法获得完整的资料, 故不能有效评定和分析SCL-90及MUNSH。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在精神状态基本正常的一组老人中, 以SCL-90及MUNSH得分情况来探讨老年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多因素综合分析, 显示影响正常老年人MUNSH得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抑郁情绪 (X2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组抑郁因素被选入方程, 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值提示, 抑郁对SCL-90及MUNSH得分影响最大, 提示抑郁越重, 心理健康越差, 幸福度越低。经老年抑郁量表 (GDS) 筛检, 城市老年组检出阳性例数16例 (5.08%) , 评分较低 (3.49±3.43分) , 这可能是由于城区老人文化较高, 认知相对成熟, 主观幸福度较高的缘故。乡村老年人更多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及亲子关系的维护, 而城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认同感与成就感。当遇到不良事件时, 城市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绪焦虑抑郁。

抑郁症状在老年期是比较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 其起病隐匿, 表现不典型, 识别率较低, 只有不到50%的抑郁症病人曾做出诊断, 其中只有一半接受正确的治疗[7]。而老年抑郁症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识别及干预治疗, 则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较严重的后果[8]。虽然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大部分属于轻度[9], 很多继发于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背景上, 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药物治疗以及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均可以成为老年期抑郁的发病原因。因此, 早期发现和干预老年抑郁, 应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

2) 慢性躯体疾病 (X9)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躯体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慢性躯体疾病逐渐增多, 伴随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容易造成心理负担, 产生不良情绪体验, 城市老年人的躯体情况看来更差, 这对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影响更明显。城市老年人虽不担心自己的生活来源问题, 但要承担看病治病的压力, 大部分时间忙碌于多种老年疾病的诊疗, 医疗保障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研究显示,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 躯体病痛长期困扰老人, 身体疾病是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10]。本研究结果发现, 饮食和睡眠、躯体化因子评分位居症状因子的前两位, 提示本地城区老人善于用躯体的不适表现来表达自身的情绪问题, 因此, 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心理问题, 有助于早期采取心理干预。

3) 养老意向 (X20)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虽然一定程度上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场所有多种选择, 例如入住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 但是由于经济状况、家庭在提供情感交流和老年人本身心理需求上的特点, 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老年人的首选养老方式[11]。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养老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 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劣于居家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12]。虽然目前选择家庭养老的比例较高, 实际上居家式社区养老的满意度最高, 家庭养老的满意度最低。这种选择上的不一致可能提示, 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但是亲子关系不良已经明显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健康及家庭养老的满意度。由于衰老及躯体疾病的困扰, 生活能力减退, 子女照顾有心无力, 入住机构养老也是一种好的选择。目前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明显较多, 主客观因素可能均存在, 因此提高老人认知水平, 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机构体系。比如建立保障基本生活水准的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 也可以建立满足个人特需的市场型养老机构, 才能提高老人心理健康及养老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和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 作为评定工具, 对重庆市405名60岁及以上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幸福度进行调查, 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 城市社区总体筛查阳性7.30% (23/315) , SCL-90总分 (101.69±14.05) 低于中国成人常模 (129.96±38.7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按症状因子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 饮食睡眠因子分 (1.32±0.38) 、躯体化因子分 (1.22±0.25) 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 MUNSH总分平均42.99±6.90。2) SCL-90总分显示:有慢性病、住院的、娱乐活动较差的、倾向机构养老的、有抑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P<0.05) 。3) 城市老年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幸福度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显著负相关, 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显著正相关 (P<0.05) 。4) 抑郁、有无慢性病、养老意向均进入SCL-90及MUNSH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 决定系数 (R2) 分别为17.8%和15.8%。结论:重庆城区老年人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自觉幸福, 生活满意;抑郁情绪、躯体健康及养老意向是影响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度量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J].上海精神医学, 1984, 新2 (2) :68.

[2]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精神病杂志, 1986, 12 (5) :260-262.

[3]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86.

[4]汪文新, 毛宗福, 李贝, 等.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在农村五保老人幸福度调查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 (11) ;1330-1332.

[5]刘春辉, 季建林, 吴玉苗, 等.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SCL一90评分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8, 20 (3) :147-148.

[6]金惠玉.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l7 (33) :143.

[7]刘永华.老年人抑郁症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0, 2l (4) :l83—185.

[8]吕斌, 杨晓芳.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社区卫生保健, 2005, 4 (3) :170-172.

[9]杨晓芳, 吕斌, 周惠萍.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 2005, 4 (3) :175-176.

[10]孙菲, 刁丽军, 汤哲, 等.躯体疾病对老年抑郁症状转归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5) :3269-3271.

[11]刘丽萍, 蒋升湧, 徐冬英, 等.城市养老方式发展趋势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 (7) :44-46.

上一篇:安妮日记人物梳理下一篇:2018五四青年节教师发言稿与2018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