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防灾(共8篇)
1.防空防灾 篇一
人民防空防灾知识
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人民防空法》规定公民有哪些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居民人民防空的权利
人防法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这包括获得人防信息咨询、疏散指导、工程掩蔽或紧急救援帮助的权利,接受人防教育的权利,个人投资人防建设享受国家或城市规定的优惠政策的权利等。
居民人民防空的义务
人防法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包括按规定建设防空地下室,根据需要参加人防专业队,遵守人民防空管制规定,不占用人防通信频率,不损坏人防设施或在工程出口堆放杂物、不在工程内部乱倒废物、影响工程使用等。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有哪些职责?
人民防空办公室是政府和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人民防空事务的专业办事机构。人防办的职责是利用各种方式教育、训练居民,使居民学会在平时事故、灾害、恐怖事件和敌人空袭中保护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知识与防护技能;建设人防设施并进行防空准备;有指导居民在战时能从掩蔽、疏散和其他途径获得安全保护的职责。
什么是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并组织人民群众为防备敌人空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它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什么是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
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是指针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三方面的效应防护。
什么是民防
民防是国家动员广大民众自己组织起来,为保护自身安全,对空袭、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做出应急反应、消除后果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多数国家叫民防,美国叫应急管理署,俄罗斯叫紧急情况、灾害后果处理部。国际民防组织负责交流各国民防的经验。
平时应怎样参加人民防空建设?
居民应按照“人民防空法”的要求,自觉学习人民防空知识和防护技能,并尽量在各种灾害事故和应急事件中运用提高。平时要熟悉住地附近的人防工程,按规定建设人防工程,爱护人防设施,关心人防建设,符合条件的人员要积极参加人防专业队的训练。以不断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自身对空袭、灾害的心理防护能力和应急
防护技能。
战时应如何参加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
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人民战争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是人民群众支援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不再只是过去的人人积极参军、车轮滚滚支前。今后,除了人力、物力的资源外,更需要广泛进行科技动员,根据敌人袭击所要使用新武器的特点,积极研究新装备和器材,以提高我方“新三打三防”的能力。
现代战争中,居民支援战争、参与作战的形式包括:坚守岗位、克服困难、加紧生产、保障战场的物资弹药供应;自觉遵守防空信息管制规定,隐蔽我方重要目标,协助搜集侦察敌方信息,攻
击扰乱敌方信息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参加高技术军事装备的维护和研制;灵活、主动地和敌人的宣传战、心理战作斗争,保障我方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稳定;当敌人踏入国土后,协助民兵袭扰疲惫敌人,分散消耗敌方人力和物力等。
人民防空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为减少居民在未来空袭斗争中的生命财产损失,国家在人民防空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规定人民防空接受军地双重领导,保证居民能尽快获得敌人空袭的信息,并参加联合防空斗争。
(2)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及时指导居民防护。
(3)建设人防工程或疏散基地,保证居民能有一个安全隐蔽位置。
(4)组织和训练各种人防专业队伍,以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5)普及以各类人员的人防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使居民学会保护自己和家庭成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知识技能,了解救助友邻和参加社区应急行动的方法,并能在突发事件、灾害应急中得到应用和提高。
(6)人防机构平时协助居委会、村镇、企业、社区制定防空袭、防灾害预案,以保证一旦遭受空袭或灾害,能立即组织居民进入防护状态。
担负城市应急救援任务的单位有哪些?
一般城市都有各种应急救援单位,如:消防、医疗急救、抢劫及遇难救助、生化事故应急救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震应急、交通事故应急、电力应急、供气遇险抢修等。这些机构都设有值班应急的专业人员,是和平时期各行业的应急救援组织,其特点是,只侧重在事故发生后开展专业性救援。
人防机构参与平时应急救援的内容及特点包括:
(1)在多点或多种灾害事件同时发生时,协助政府全面协调救援力量,重点参加人员搜救行动及指导居民防护;
(2)在灾害危害区和功能损害影响区,对居民进行防护技能、生存技能和心理稳定方面的行为指导;
(3)防护应急的教育宣传应全面考虑居民可能遇到的各种伤害,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具有通用性。
和平时期还要重视人民防空建设和人民防空教育吗?
我国党和政府今后任务的重点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领导全国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我国也面临着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威胁,而且空袭和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所以,城市防空,居民防空作为国防建设的一部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此外,类似唐山地震、美国“9.11”事件、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深圳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等各类事件,都可能突然发生。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安全水平,党和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在2000年11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人防会议,国家颁布了《人民防空法》,强调人防建设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居民集聚地已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美国“9.11”事件发生在世贸中心;日本东京沙林事件发生在地铁上班时;莫斯科轴承厂人质事件发生在剧院看戏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教堂爆炸发生在居民祈祷时。
学习防空、防灾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有什么作用?
事实证明,在遭受战争空袭或灾害袭击的时候,居民常常是多数人同时、同地受伤、中毒、甚至死亡。此时,一般不能有完全健康的幸存人员专门施救,外面救援力量又通常不能及时到达。所以第一时间施救者(包括救助自己和救助其他受伤人员)往往都是自己。此外,在溺水、吸入高毒性毒剂造成窒息,或某些原因造成创伤,动脉出血不止等情况时,如不紧急救护,几分钟内就会死亡。
因此,对于每个居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该学习一些自救自防的技能,学会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和所掌握的救护知识,进行防护、自救、互救,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就地采取心肺复苏等。
文明社会、文明社区,人人都积极学习防空防灾,应急自救的知识技能,将极大增加居民在空袭或灾害面前的生存机会。
1分钟内可导致人员丧命的几种症状
·缺氧
·沙林急性中毒
·人员大量出血达到总血量的25%~30%
应急救援应掌握的一般原则:
(1)通过呼唤判断被救援人员意识是否清醒,并设法使其迅速脱离危险区;
(2)被救援人员呼吸困难时,设法打开其呼吸道,保证呼吸畅通。
(3)被救援人员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4)恢复血液循环;
(5)采取止血措施;
(6)在实施急救的同时,让其他人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救护单位救援。
战时防空袭和防核、化学、生物武器常识
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来没有安宁过,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太平。随着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军事,现代战争对城市的威胁日益增大。
有矛必有盾,只要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掌握战时防护方法,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就能减少战争灾害的损失。
现代空袭的特点
空袭就是利用航空、航天飞行兵器对城镇以及陆地、水域等目标进行攻击的行动。现代战争中空袭的特点有:空袭的突然性强、空袭的范围很广、空袭的破坏力大。
人防在战时的作用
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国外把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统称民防。人防在战时的作用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防在战时主要任务是:
1、发布防空警报:由城市防空指挥部决定,发放国家统一规定的空袭警报。
2、组织群众疏散: 根据形势的发展,实施城镇居民的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
3、消除空袭后果:组织指挥医疗救护、消防、通信、运输、抢险抢修、防化、治安等人防专业队伍和群众抢险救护,消除空袭后果。
人民防空工程的优点
1、温差小,冬暖夏凉;
2、与外界基本隔绝,宁静、清洁、污染少;
3、对温度、湿度的可控性大,空气调节能力较地面优越;
4、可利用地下水和冷风进行地面防暑降温。
空袭时的防护措施:
1、识别防空警报信号
预先警报:鸣 36 秒,停 24 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
——·——·——(3 分钟)
空袭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
·······(3 分钟)
解除警报:连续鸣 3 分钟 ————————(3 分钟)
2、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要顾大局,识大体,根据统一部署,进行疏散防护。
3、就近疏散及时隐蔽
要及时进入人防工事,无法进入人防工事的,应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居民平时应了解现代空袭兵器的基本知识,熟悉周边的防空隐蔽设施,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在防备敌空袭时,可在玻璃窗上贴上“米”字形纸条或布条,防止玻璃震碎后伤人。
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什么叫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统称为核武器。
核武器有哪些伤害作用?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
冲击波——是指核爆炸时,从爆心向四周传播的高速高压气浪,是核爆炸的主要杀伤因素。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从核爆炸高温火球中辐射出来的强光和强热。
早期核辐射——是指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从火球和烟云中辐射出来的射线和中子流,是核武器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指核爆炸产生的对人员、地面、空气、水源等所造成的污染,也是核武器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电磁脉冲——指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主要对电机、电子设备等有干扰破坏作用。
对核武器如何防护?
由于核武器袭击范围广、杀伤破坏因素多、防护措施复杂,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护。
遭核武器袭击前的准备
准备好简易防护器材(如口罩、毛巾、雨衣、床单等)和生活必需品。
熟悉就近的人防工事的位置、路线等,了解紧急疏散撤离方案。
遭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听到警报后,家庭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好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人防工事。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防护。方法是:
背向爆心卧倒,头夹于两臂间。双手交叉胸下,两腿并拢夹紧。
双肘前伸支起,闭嘴闭眼憋气。胸部离开地面,重点保护头部。
遭核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室外人员应及时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进入人防工事或撤离沾染
区。及时进行人员和物品的洗消。
注意:在沾染区内不要接触沾染物;不要吸烟、吃东西;不要无防护地坐卧。
什么叫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如装有毒剂的炮弹、炸弹、导弹以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等。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具有伤害范围广、杀伤途径
多、作用时间长、杀伤作用选择性大以及受气象、地形等影响多的特点。
化学武器的毒剂种类有多少?
化学武器的毒剂种类较多,按毒害作用可分为五大类:
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神经的毒剂,例如沙林、梭曼、维埃克斯等。
糜烂性毒剂——是损伤肺组织、引起水肿窒息死亡的毒剂,例如芥子气等。
全身中毒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细胞,引起窒息死亡的毒剂,例如氢氰酸、氯化氰等。
失能性毒剂——使人暂时精神失常或四肢瘫痪的毒剂,例如毕兹等。
窒息性毒剂——使人咳嗽,呼吸困难的毒剂,例如光气等。
对化学武器如何防护?
1、迅速进入人防工事内,并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
2、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应及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也可用简易防护用品保护自己,脱离毒区,方法是:扎紧领口、袖口、裤脚管;披上雨衣、风衣;用毛巾捂住口、鼻;戴上防风眼镜。
4、一旦染毒,应及时消毒。用清水、肥皂水冲洗染毒部位。并急送医院,对症处理。
生物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什么叫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致病微生物或毒素作为战剂,来杀伤有生力量及破坏农作物的特殊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炸弹、导弹以及施放容器。过去称为细菌武器。
生物武器通过什么途径伤害人员?
生物战剂通过以下途径侵入人体、伤害人员。
误食: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等而 得病。
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感染致病。
接触:生 物战剂直接侵入人体皮肤、粘膜、伤口等而生病。
叮咬: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对生物武器如何防护?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与化学武器防护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防护化学武器的措施也可用于对生物武器的防护,包括接种免疫疫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隔离染病人员;做好灭菌消毒工作等。
化学灾害防护常识
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引起泄漏、污染、爆炸,造成人员死亡、中毒和严重经济损失,要防止化学危险品的危害。
常见的化学危险品
有机磷农药、氯乙烯、氯气、二氧化硫、氨气、氢氧化物、一氧化碳、苯、苯胺等。
化学危险品可能引起的各种伤害
1、刺激眼睛,流泪致盲。
2、灼伤皮肤,溃疡糜烂。
3、损伤呼吸道,胸闷窒息。
4、麻痹神经,头晕昏迷。
严防发生化学事故
了解你所使用的化学危险物品的特征,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妥善保管你身边的化学危险物品,做到:
1、标签完整,密封保存。
2、避热、避光、远离火种。居室内不要存放。乘船、乘车不准携带。
3、居室内特别不要存放塑料桶装汽油、农药。
4、灭鼠药品要标明,谨防儿童误食。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化学危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急性中毒及其他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群众,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
化学事故的防护方法
化学事故的防护方法有呼吸防护、皮肤防护、接触防护和眼睛防护等。
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泄漏按下列步骤操作。
1、杜绝火种,严禁开、关电器用具。
2、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排气。
处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化学事故现场,你该怎么办?
1、用常备或就便的防护器材保护自己。
保护呼吸道可用:湿口罩、湿毛巾、防毒面具等。
保护皮肤可用:雨衣、手套、床单、雨靴、防毒衣等。
保护眼睛可用:防毒眼镜、游泳潜水镜、开口透明塑料袋等,当毒剂液滴溅落到眼睛时,可用2%小苏打水消毒液冲洗。
2、迅速向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撤离化学事故现场。
3、离开染毒区后,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消毒。
4、必要时到医疗部门检查或诊治。
5、污染区的水源和食品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又能在人群中互相传播,暴发流行,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如鼠疫、霍乱、“非典”、艾滋病等,都属于传染病。
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到社会、环境、生物、气象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的流行。2003年暴发的“非典”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因此要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常识,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是通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必须共同存在,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染源——是指有病原体己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这是造成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础。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侵入其他易感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呼吸道、肠道、接触、虫媒等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为此,要切实做到:·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
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
对传染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从致病因素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致病微生物(细菌、霉菌等)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发烧、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另一类是化学毒物(误食农药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抽搐、血压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并伴有胃肠道症状。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把牢饮食关,搞
好饮食卫生。
·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
蔬菜瓜果要浸泡洗净。
·
食用生凉菜肴要讲究卫生。
·
隔餐隔夜食物要回锅煮透。
·
不要把冰箱当“保险箱”。
·
做到食用品的三要三不要:
三要: 生食、熟食要分开。
药品、仪器要分开。
生、熟刀砧要分开。
三不要: 不要购买过期食品。
不要食用变质食品。
不要吃喝不洁食品。
发现食物中毒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就诊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地震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与刮风下雨一样,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引起地壳岩石破裂错动,造成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要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五百万次。但能造成破坏的地震每年约十几次,至于特别强烈的地震平均每年约一次。因此并不是一有地震发生,就会造成灾害的,大可不必“谈震色变”。
地震前兆的特征
地震, 特别是强烈地震之前, 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人们把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鱼儿惊慌水面跳,冰天雪地蛇出洞。
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
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临震前,一瞬间,地发声,又发光;见此情,宜果断,速行动,少危险。
小震报大震
地震有“前震—主震—余震”型,小震报大震兆。可谓:小震闹,大震到,一多一少快报告。
怎样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了解地震常识,掌握防震应急措施。
·不轻信地震的谣言。
·明确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难处所。
·加固室内家具,高层玻璃窗贴纸条;准备避震用品,如手电筒、干粮、水等。
·外出避震时要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子。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
震区群众,尤其是家庭、邻里之间的自救、互救,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被困人员的自救
1、要有信心和勇气,尽快清理身上被压物,保持呼吸畅通,想法脱离危险区。
2、要保持体力,不盲目呼叫,没有通信工具时应及时施放简易信号与外界联系如声响、光线、烟火、抛掷软物等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3、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
4、要积极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
人员的互救
互救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伤亡,切实做到:
1、听仔细:要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
2、挖得准: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后再抢救,不要乱挖乱扒。
3、救得法:要讲究方法, 救人宜用“先头部、后身体”的方法,不要强硬拖。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金华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
什么是崩塌?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开挖边坡过陡,以及边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降水对崩塌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什么是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不合理的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滑坡发生的前兆
大滑动之前
: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
在滑坡体中 :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土体出现上隆(起)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
压音响。
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山崖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滑动、水平或垂直移动加速。
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遇到地质灾害正在发生时怎么办?
当你正在滑坡体上时,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转移,跑离时应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当你无法跑离时,应就地抱住大树等物。当你处在滑坡体前缘或崩塌体下时,应迅速向两边跑离,尽快脱离危险区。
泥石流发生时,若你处于泥石流将经过的山谷,应迅速爬上侧面山坡,脱离危险区。
地质灾害的预防
在日常的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易于引发地质灾害的环境条件下,尽可能避免破坏,以免引发地质灾害。
雷击的防护
雷击是怎么回事?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了地面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 2 万摄氏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雷电当空怎么办?
城市:尽量在室内躲避,关好门窗。
景区:
1、不要在大树下躲雨,应当选一块林中空地蹲下。
2、不要在水面停留,游泳、划船应尽快上岸。
3、不要站在山顶上,躲进山洞尽量让身体远离洞壁。
农村:
1、不要在田间扛锄头、铁锹或打伞奔跑,应当找一凹地蹲下,并远离树木。
2、不要在田间骑自行车。
现场急救常识
现场急救是早期抢救伤病员,开展自救互救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救命第一招。平时备有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了解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够减少伤害,避免更大的损失。
手指止血法
多用于大血管(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是用手指压迫出血处的血管上端(近心部),用力压向骨头上,达到止血目的。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前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骨与咬股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心肺复苏法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
用手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用力对患者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上升,看到患者胸部上升,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然后再给患者深吹气,成人每分钟 14-16次,儿童每分钟 20 次,最初 6、7 次吹气可快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胸外心脏按压术:
抢救者一手的手掌根部放于患者的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上方,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下压胸壁3-5 厘米即放松,掌根与患者胸壁不要脱离,成人每分钟约100次。
2.防空防灾 篇二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它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来的。怎样反映在对抗条件下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 是现代导弹工程师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有关武器系统的功能, 我们使用最多的是ADC模型, 因为它认为效能是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的函数。在实践中, 我们根据防空导弹所要负责的任务具体情况, 应将效能解释为:整个系统在设定的条件下, 按照规定的运行方式, 可以成功截获目标的概率情况。这个概率就是防空导弹的整体性能, 也是系统在整个作战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对目标损伤能力的函数。
1 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其特点
1.1 仿真技术的应用
系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有效的模型对真实或设想的系统开展动态的动态研究和模拟实验。利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它主要是以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 实现技术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研究方案。同时, 模型仿真实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还能多次重复利用。它一般包括常规仿真与合成 (综合) 仿真技术。常规仿真技术主要有连续系统仿真技术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离散系统仿真技术 (如攻防对抗仿真系统) 通常都是动态仿真研究。它的状态变量 (如来袭目标被击毁数) 只是在随机的时间点上发生变化, 但在两个相邻点之间, 系统的整体状态是没有变化的。
离散系统的核心是随机事件的发生, 由于仿真时间的推进, 会引起未来的离散事件发生, 导致系统出现变化。例如, 导弹制导系统探测器发现的一个未来袭击目标是一个随机离散事件。它发现目标受探测器的发现概率、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目标施放干扰以及战场气候条件等影响。因此, 其发现的时间和是否发现都存在不确定因素。探测器发现目标这一事件的出现, 会直接促使探测中心发出威胁消灭指令、威胁排序、火力分配、对来袭目标射击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最后也会导致系统发生变化。
1.2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仿真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仿真是系统仿真技术在防空导弹武器领域内较好的应用, 它与一般的仿真系统一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仿真也是根据数学模型建立起来的。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进行系统仿真试验, 这是实现仿真系统应用的3个基本步骤。
我们在理论中可以认识到, 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 验证系统数学模型, 验证和确认系统仿真模型, 在试验室条件下, 以较低的代价, 较高的置信度进行系统仿真试验, 可以让系统在各个环境下获得较精确的数据, 实现系统性能设计, 对提高生产质量和高效性能, 已经经济效益方面, 都有较大的益处。
2 系统仿真的技术关键
首先是面向对象技术, 它是根据系统和客户使用等客观方面来组织系统的。它在仿真建模中的重要性就是给系统分析和运行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平台。每个层次和系统之间通过标准接口相连接, 再通过分层系统获得更多的信息, 使用户在异构分布处理的环境下还能保持原有的操作, 保证系统按程序执行任务。它解决了信息的分布性和物理设备的异构性, 提供与支持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介质相适配的通信环境以及在实现开放分布环境时, 提供友好的、具有一致性的用户界面和服务系统。
这种技术在防控导弹仿真系统中是应该被积极推广的, 已经被公认为是未来的发展的主要方向。
面向对象技术的上述功能用传统的缩程方法是很难实现。因为它的总体设计是根据继承性和函数覆盖的增加而得来的, 以此来实现系统的扩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系统仿真中, 可能有10余种事件通过改变雷达和导弹的状态来改变系统状态。其中导弹类, 及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定义导弹的整体性能和综合运行的。由这个类定义就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导弹系统, 实现这种扩展, 不仅需要不同的初始参量, 要用新的函数去替换类定义中的函数。与其他缩程方法相比, 面向对象技术的优点就是程序的设计集中在对象上面。
系统的功能以及要完成的工作被分配到各个对象中, 每个对象都有一定的独立认知性。对象定义完毕, 基本的设计工作就完成了, 导弹设计人员只需要对各个对象的联系进行调度就行了, 其余的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面向对象的仿真体系强调的是对象, 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对象提供了数据抽象和隐藏技术, 将开发和实现的细节隐藏和封闭起来, 有利于设计人员抓住最关键的部分, 并定义相应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再通过对对象内部系统的分析, 使作为系统基础组成部分的对象最终得到系统的自然分解。
参考文献
[1]徐培德, 谭东风.武器系统分析[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廷杰.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3]李明, 刘澎.武器装备发展系统论证方法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3.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动员讲话 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为切实做好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工作,贯彻落实《人民防空法》,增强师生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师生临战疏散的应变能力。按照全县统一要求,今天我们学校全体师生进行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实践表明,事前组织应急避险演练,是战时、震时人员有效避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应急避险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现实需要,未来战争中人民防空是军事斗争的重要内容,平时搞好防空疏散演练,是战时人民群众安全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平时搞好演练,多流汗,战时就能善应对、少流血,人防演练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全体参演师生要增强责任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协调一致。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广大师生提出三点要求:
1、安全第一。防空警报响起后,我们要按照演练方案迅速进行疏散,一定要做到安全有序,请我们每个人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2、认真对待。演练活动开始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不得喧哗、打闹;中途不得突然返回,不得突然蹲下系鞋带或捡物品等,以防发生意外。如果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
3、听从指挥。我们的演练程序是班主任老师先进行10分钟的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听到防空警报声,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疏散路线必须按照学校的安排,由各班班长带到操场规定的位置蹲下,最后一个出教室的学生要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班主任。
4.李村店中学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工作 篇四
开展情况汇报
防空防灾安全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增强中学生国防意识,提高防灾应变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工作的责任感,把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工作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我校积极开展防空防灾知识教学工作,课程主要以《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读本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军训、应急疏散演练、安全常识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传授有关防护知识。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1、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工作由教导主任负责。安排防空防灾知识任课教
师、时间等,并负责督导检查其工作。
2、任课教师由生物教师担任,每周一课时。要求写出教学计划、教案,并鼓励其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防护技能训练由体育教师负责,在防护技能的培养是下功夫,使学生达到既了解防护知识,又掌握防护技能的教育目的。
3、每学期组织一次防空防灾自救互救和紧急疏散逃生演练,以增强学生
国防观念和防灾意识。
5.防空防灾 篇五
演练总结
为纪念“9.18”事件,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提醒大家勿忘国耻,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我校少先队、各年级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在各班主任老师的支持下,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疏散离开教室只用了1分半钟,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这是一次成功的演练活动。
在各种灾难发生时,很多伤害事故并不是由各种灾难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逃避灾难的方法或方式不当引起的各种拥挤、踩踏事件而造成的,因此通过今天这样的疏散演习,告诉我们在灾难发生时应该如何沉着冷静的按照预定的路线安全的撤离。
活动结束后,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今天是9月18日,是我们的国耻日,它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提醒着我们应牢记我们肩负的沉重责任。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反思过去,就是为了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为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所有中国人有多么重要。亲爱的同学们,沉痛的教训时刻警示着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宁;只有民族昌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让同学们不要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学生,而要时时不忘正直向上、努力奋进,要继承先烈们的敢于担负天下责任的勇气。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更是要使同学们懂得: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们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强盛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因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安全与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够避免“九一八”那样的历史重演,才能再创我们民族的辉煌。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九一八”的屈辱,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推动、共建中华民族共同的辉煌未来。
通过这次演练,使全体师生在实践中运用了所掌握的防空知识,合理有序的进行疏散逃生。提高了师生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6.城轨车辆防滑防空转控制浅析 篇六
随着世界铁路运输的发展,高速和重载成为城轨车辆设计的重要方向。这就对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防滑控制系统的性能,以便在制动时,既能防止车轮擦伤,又能充分利用粘着,得到较短的制动距离。
防滑防空转控制是由牵引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对牵引电机的控制过程,通过在牵引模式下改变牵引力,在制动模式下改变电制动力。其用于在不利的轨道条件下提高加速和减速性能。牵引系统空转/滑行保护具有以下任务:(1)充分利用轮轨粘着力;(2)防止牵引时驱动轴的空转以及制动时驱动轴的滑行;(3)减少车轮和轨道的磨耗。空转/滑行保护连续监控列车速度和驱动轴的旋转速度。如果有差值,牵引力自动减少以满足轮轨粘着力。如果轨道条件变好,摩擦系数变高,那么牵引力将按照一定的斜率(可调节)提高到轮轨粘着力。空转/滑行保护的持续时间由牵引控制单元监控。
防滑防空转的目的:其一是在减少的黏着条件下提供最好的牵引力,其黏着系数为α(α=F/mg,其中F是瞬时牵引力,m是车辆黏着重量,g是重力常数,黏着重量为所有动轴的轴重和);其二是限制牵引力的参考值确保动轴的车轮不要失去控制滑行,不要超过最大允许的转差率。在牵引控制单元中可以在三个防滑防空转控制子系统中选择,其一,优化防滑—防空转控制;其二,防滑—防空转保护;其三,Δν控制。其中,优化的防滑—防空转控制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系统。
1 防滑防空转控制
1.1 概要
防滑防空转控制检测的是车辆动轴的速度。它探测到车轮在牵引模式下的空转和动态制动模式下的滑行。当车轮的空转或滑行被探测到后,减小牵引变流控制中的牵引力参考值直到空转或滑行停止。防滑防空转的目的是当轨道和车轮之间的黏着系统达不到所要求的牵引力时,获得尽可能高的牵引力;并且减少牵引力参考值以使得驱动轴上的车轮不会在牵引状态下发生不可控制的空转,在电制动时不会锁死,不超过最大的允许空转速度。图1为工作环境中防滑控制系统的简化。
1.2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参见图2。考虑一个具有PI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的目的是调整相对于参考值的空转速度。
在短的运行间隔中Fref是由牵引力和空转速度(一条F-ΔV线)之间的线性关系决定的。PI控制器的放大与F-ΔV线的斜率相对应。积分部分沿线移动直到F-ΔV线和黏着曲线的交叉点与空转速度参考ΔVref相符。
优化的防滑防控转控制系统就是从这一简单系统发展起来的,如图3所示。F-ΔV线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间隔内并且控制系统的积分部分被一个寻求最大可能牵引力的系统所代替。
防滑防空转控制系统可以是两个状态中的一个。
(1)监控:Fref曲线的第1部分。
由于黏着很高以至于可以获得所要求的牵引力。防滑防空转控制在Fref.out=Fref.in时不起作用,但它随时处在准备状态,以便在必要时减少Fref.out。
(2)激活:Fref曲线的第2部分。
防滑防空转控制必须减少牵引力(Fref.out
1.3 监控状态
在监控状态下Fref.out=Fref.in,即防滑防空转控制不减少Fref,如果防控转速度限制被超过或空转速度增长很快。此时可以认为车轮发生空转,Fref.out相应下降并且防滑防空转控制系统改变到激活状态,如图4所示。
1.4 激活状态
在激活状态中防滑防空转控制系统减少了牵引力的参考值,Fref.out
这个最优化的过程在两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上慢慢改变ΔVb。只要Fref.out在增长,则在同一方向上的移动就将继续。当它减少时,移动方向就改变。在Fref.out上可能有小的但很快的变化。由于这些改变可能会引起许多不希望的方向的改变,因此只有在合适时间段中的Fref.out平均值被考虑(例如:1秒)。如图6所示。
2 结语
7.防空防灾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师生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时间
2011年9月17日上午9:30——10:00
三、演练内容
以应对空袭、地震、火灾和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为背景,在防空警报试鸣时,按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组织全体师生有序地紧急疏散到学校操场。
四、领导机构
总指挥:谢韵秋
副总指挥:雷德宏 许先林 总顾问:倪锦林
成员:校委会其他成员及各班班主任、区人防办工作人员
主持:刘新 计时:胡守红
在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领导机构的直接领导下设置以下专业小组
(一)疏散引导组: 楼层负责领导及教师
一楼:王晓燕(东)卢金娥(西)
二楼:雷达 易振梅(东)徐江华 罗成义(西)三楼:张玲 赵艳(东)韩永忠 翟艳芳(西)四楼:杨治平张凤萍(东)胡泽华 李永富(西)操场:胡守红
医务:陈翠玲 潘传芹
(二)安全救护组:李阳 庄月明
(三)通讯联络组:陈正权 董昌顺
(四)后勤保障组:卢传碧及后勤人员
(五)事故通报及现场保护组:严武雨 王明铸
五、主要职责
1、指挥部:布置任务,指挥演练。
2、楼层负责人:指挥协调各班学生疏散,稳定学生情绪,大声指挥。
3、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引导本班学生疏散,要求学生弯腰撤离,避免推挤。
4、楼层教师:引导学生在拐角处避免拥挤。
5、操场:负责教师引导各班到达指定及地点集合,统计学生人数。
六、安全疏散场地和线路
1、安全疏散场地:教学楼和宿舍楼内的所有师生在紧急疏散后到操场集中。
2、一楼各班直接从教室出来分左右两侧到操场集中。
3、其他各班。按照二楼、三楼、四楼的顺序,一层一层的走完,依次迅速按安全指示离开。避免发生拥挤。
4、到达指定集中地点后,由学校安全监督员和班主任组成的疏散引导组成员维持秩序,保持安静,并清点人数,等待进一步指令。
七、演练秩序
(一)、预备阶段。
1、广播室宣布: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将于十分钟以后开始,请全体师生在10分钟内各就各位。(总指挥)
(二)、预先警报阶段(预先警报于09时30分至09时33分鸣响,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时间3分钟)。
2、听到预先警报后,广播室总指挥宣布敌机正在临近,空袭即将发生,宜昌市第十八中学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
3、指挥部启动安全疏散预案,(敲紧急集合铃或口哨)、发布命令。
4、领导及教师按各自职责引导学生疏散到操场指定位置就地下蹲,双手抱头,模拟空袭或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在空旷地防护动作。
(三)、空袭警报阶段(空袭警报于09时40分至09时43分鸣响,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5、听到空袭警报后,广播室宣布敌机正在空袭,请各位师生做好自身防护。
6、医护人员到操场进行紧急救护并安慰师生情绪。
7、各班迅速清点人数,由班主任上报操场引导员,操场引导员上报指挥部。
(四)、解除警报阶段(解除警报于09时50分至09时53分鸣响,一长音,连续鸣响3分钟)
8、听到解除警报后,广播室宣布敌机飞离,空袭结束。
9、各班在操场列队集合。
10、领导点评,总结。
11、总指挥宣布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12、各班按照次序有组织地退场,并立即回到教室参加学习活动,班主任及现场其他指挥人员维持退场秩序。
八、具体要求
1.各班级高度重视,认真准备。2.领导及教师各负其责。
3.做好学生安排及动员,切记起哄,打闹。
4.演练要求快、静、齐,对违纪学生将严肃处理。5.分班进行总结,交流心得体会。
2011年9月15日
猇亭区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情况总结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空防灾意识和技能,落实《宜昌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第十一个国防教育日组织开展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的通知》要求,猇亭区人防办会同宜昌市第十八中学成功组织完成了“猇亭区2011年防空警报试鸣暨宜昌市第十八中学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的,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午9点20分,所有工作人员到达指定位置。9:30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在猇亭上空响起,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演习正式开始。同学们按演练方案确定的路线和顺序迅速离开教室,疏散到学校操场。16个班近900名师生从接到疏散命令道疏散完成仅仅用时4分钟。9:40分空袭警报响起,学生抱头下蹲演练防护动作。9:50分空袭解除警报响起,学生列队集合,领导点评,演练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保证演练活动取得成功,专门成立了以校长谢韵秋为总指挥张,以区人防办主任倪锦林为总顾问的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指挥部,并拟定了《宜昌市第十八中学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指挥部在演练前又通知全体参加人员,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引导老师守着,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科任老师随班疏散,指挥各班有序疏散。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二、以演练活动为契机,宣传防空防灾知识
通过在校内悬挂宣传条幅,张贴防空防灾知识宣传挂图,设置指示牌、校内广播等方式普及宣传防空防灾知识,营造防空防灾演练氛围。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空防灾的认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空防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体验为平台,掌握防空防灾技能
这次演练活动及时对我们防空防灾应急避险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通过模拟真实的空袭场景,使大家能真切感受战时的紧张气氛。活动中,全体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迅速,都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4分钟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级能迅速清点人数并汇报。通过这次演练活动能提高学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强化师生防空防灾和居安思危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
8.人民防空知识 篇八
1、什么是人民防空?
答: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其含义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2、人民防空建设方针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建设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3、人民防空建设原则是什么?
答:人防建设原则是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4、人民防空的手段有哪些?
答:人民防空是以阻碍敌人空袭兵器发挥效能和消除敌空袭后果为手段的防空。主要防护手段是“走”、“藏”、“消”。
5、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走”、“藏”、“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走”就是疏散。在战争到来之前将战时不宜留城的居民和对支援战争具有重要作用的厂矿企业疏散搬迁到相对安全地区,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藏”就是隐藏。在敌人对我进行空袭时,组织留城坚持战斗、坚持生产、坚持工作的人员转入地下,将重要的战备和生产、生活物资转入地下,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隐蔽,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
“消”就是消除空袭后果。遭空袭后,组织人防专业队和人民群众,对损坏的各种设备设施、受伤人员进行抢险、抢修、抢救,恢复城市功能,保障生产生活的稳定。
6、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7、人民防空平时的任务有哪些?
答:宣传、贯彻人防法规;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计划;组织城市重要目标的防护建设;组织编制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加强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群众防空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等。
8、人民防空战时的任务有哪些?
答: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宣传动员;适时发放空袭警报;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隐蔽;指导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群众防空组织开展抢险、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什么时候实施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10、人民防空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人民防空教育,就是组织教育人民,使之学会在各种危害应急条件下的防护知识和生存技能
11、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答:(1)人民防空教育是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护能力;(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12、现代空袭包括那些?
答:现代空袭,包括高技术常规武器袭击和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是从空中对地面(海上)目标进行的袭击。高技术常规空袭主要是指用精确制导兵器对目标进行的准确打击。
13、防空警报信号由谁规定?分为哪几种?鸣放时间怎样规定?
答:防空警报信号由国家规定。分为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14、三种警报信号各在什么样情况下鸣响?
答:一般讲,有空袭征兆时,发预先警报;空袭临空时,发空袭警报;袭击后发解除警报。但在现代空袭条件下,有时可能会直接发空袭警报。所以每个人要学会判别警报,不但要能听懂防空警报信号,还要争取尽快尽早地识别它们,及早做出相应的防护行动。
15、除了遭到空袭外,在什么样情况下警报器鸣响?
答:平时,在发生重大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有毒物质泄漏等,根据需要,由国家或当地政府临时发布公告,进行警报器鸣响,告知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行动。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统一鸣响警报。
16、听到预先警报信号时应注意什么?
答:当听到预先警报后,实施紧急疏散,或利用人防工程掩蔽。离家前家庭成员要分工行动,密封包装食品、贮存饮水并盖严、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品、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闭门窗,而后各自携带应急包并帮助老、幼、病、残离开住房,奔向防护工程掩蔽。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要离开房屋,佩带个人防护器材,就近掩蔽疏散,以减轻空袭伤害。每个居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和谨慎,因为匆忙、惊慌、反应错误都会使危险性增加。
17、在人防工程内掩蔽的人员注意些什么?
答:在工程内掩蔽的人员要遵守各项规定,服从管理人员指挥,不准离开工程。
18、警报解除后怎样行动?
答:解除警报后,市民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协助维持治安、堵漏、消除潜在危险、消除沾染、修复通信等。警报解除后,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行走,哪类食物、饮水不能食用;关注疫情通报、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及对下一次敌空袭的预测等,以便有效地做好再次防空行动的准备。
19、怎样辨别空袭信息?
答:当室内人员发现空袭来临、听到第一次爆炸声时,都应视为空袭信息,而不管有没有听到警报器的声音。20、空袭时室内人员如何行动?
答:听到空袭警报声或判断为空袭时,未进入人防工程的室内人员应迅速按家庭或单位防空方案分头做好防护行动,尽可能背上应急包离开家门,跑向紧急疏散地域。不能离开时,应帮助老幼立即在墙根、墙角、桌下或床下卧倒,用头盔、被子、枕头或塑料盆等将头部盖住。要避开玻璃窗、高架、吊挂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当敌空袭破坏情况严重,迫使人员离开室内时,应用个人防护器材保护呼吸道、头部等要害部位。有火灾烟雾威胁时,还应披上浸湿的大衣或毯子,爬行或弯腰通过着火的房间。此外,还要清除室内可能形成新危害的隐患。
21、空袭时室外人员如何行动?
答:当室外人员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遭袭征候时,空旷地带人员或街道行人要立即进入最近的人防工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沟渠、土包、矮墙、花坛等各种有阴影的遮蔽物隐蔽,其阴影区可减轻光辐射,减轻冲击波的杀伤作用。如果人员在狭窄街区,应立即进入坚固建筑物内,贴近墙角蹲跪或在结实的床桌下掩蔽。车上人员听到空袭警报后,不要急于下车,要稳定姿势进行防护;也不要回家,而应尽快寻找最近的防护工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掩蔽。如果觉察到敌空袭使用毒剂或生物战剂的征候,应立即戴好防护面具或简易口罩并遮盖身体进行防护,根据风向或人防通告,尽快撤离污染区。室外应急行动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高压电线,避开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路线行动。由于常规炸弹杀伤因素危害半径一般不超过100米,而核、化、生武器袭击危害半径很大.所以当袭击临空时,不要过多乱跑,而应离开重点或危险目标100米以外,就近找到自己的掩蔽位置。
22、什么是核武器?
答: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突然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
23、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有哪些?
答:要想使核武器发挥作用,必须使用运载工具将核武器运至爆炸点。运载工具有:导弹、火箭、火炮、飞机、舰艇等。
24、用什么方法来衡量一枚核武器爆炸后的杀伤破坏程度?
答:一枚核武器的杀伤破坏程度即核武器的威力用“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TNT当量是指核武器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
例如,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那么,该原子弹的威力就为2万吨当量。而原子弹本身重量只有几吨重。
25、哪个国家什么时间曾遭到核武器袭击?
答:日本。1945年8月。
26、核武器同普通炸弹、炮弹相比,杀伤破坏因素有几种?
答:普通炸弹和炮弹只有弹片起杀伤破坏作用,而核武器有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即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
27、核武器五种杀伤破坏因素中,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是哪几种?
答: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几十秒内起作用的,统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28、核武器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各占总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答: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
29、在远距离看核爆炸,其外观景象如何?在地面爆炸与在空中爆炸火球有什么区别?
答:依次看到闪光、火球,再听到巨响,看到有不断升起的蘑蛞状烟云,最后烟云随风飘散。核武器地面爆炸时,火球呈半圆形;核武器空中爆炸时,火球为圆形。30、了解核武器的外观景象有何意义?
答:核武器在不同高度爆炸,其杀伤破坏面积和程度有所不同。地面爆炸时,杀伤破坏面积小,而放射性沾染非常严重;空中爆炸时,杀伤破坏面积大,而放射性沾染相对较轻。根据此特点,决定防护方法。
31、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哪几种?
答:三种。地面(水面)爆炸、空中(低空、中空、高空)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32、什么是光辐射?特点有哪些?
答: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其特点是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千万倍,不断地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
33、光辐射是在怎样对人员和物体起杀伤破坏的?
答:光辐射能灼伤人的皮肤,造成眼角膜和视网膜灼伤,闪光可引起闪光盲,吸人炽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能使物体熔化、灼焦、炭化和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造成人员间接损伤。
34、什么是核爆炸的冲击波?其特点有哪些?
答: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其特点是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冲击波向外传播过程中,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冲击波是核武器的主要毁伤因素。
35、冲击波是怎样对人员和物体进行杀伤破坏的?
答:冲击波对人员可造成直接杀伤和间接杀伤。直接杀伤是超压对人体及其肠胃、心脏、肺部的挤压作用和动压对人体的抛掷和撞击作用;间接杀伤是受冲击波破坏的倒塌建筑物或抛射物体对人员的伤害作用。冲击波可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和地面设备设施损坏。
36、什么是早期核辐射?其特点有哪些?
答: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其特点是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
37、早期核辐射是怎样对人员和物体进行杀伤破坏的?
答:当射线照射人体,杀死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早期核辐射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但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感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38、什么是核电磁脉冲?有哪些特点?
答: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其特点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在几百千米的高空爆炸,地面上其他杀伤破坏效应范围很小,但核电磁脉冲的危害半径可达几千千米。
39、核电磁脉冲的杀伤破坏作用有哪些?
答:它对人员没有直接杀伤作用。核电磁脉冲能消除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无线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损坏。
40、对核袭击防护最好的措施是什么?
答:只要核武器不直接命中,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事。在战时,利用人防工事能坚持生活和工作。
41、核袭击时,处于室内的人员如何防护? 答:室内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在墙的内拐角或墙根处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跪趴,也可以在较小的房间或门框处躲避。掩蔽位置应避开玻璃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造成间接伤害,尤其要避免被抛出的玻璃碎片击伤。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可采用个人防护办法防止放射性灰尘沾染或迅速进入人防工程。
42、核袭击时,处于室外的人员如何防护?
答: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和其他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处于开阔地形的人员,防护动作要领是: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有热空气时,停止呼吸15—20秒。
就近利用土丘、矮墙、花坛等地形地物防护的人员,地形地物较小的可面向爆心卧倒,较大的可横向爆心卧倒。
利用沟、坑、渠等地形防护的人员,方法是立即跃入坑内,跪、坐或卧于坑内,双手掩耳,闭眼、闭口,暂停呼吸。
在防护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及易燃易爆物。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和皮肤的简易防护,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而后向上风或侧风方向转移(离开放射性灰尘落下区)。附近有人防工程的,立即进入人防工程掩蔽。
43、什么是放射性沾染?其特点有哪些?
答:放射性沾染是指核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随风飘移、下落,对人员、动物、植物、地面、水、空气和物体等所造成污染。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因素。其特点是能不断放出α、β、γ射线。
44、放射性物质对人员的伤害途径有哪些? 答:简单地说就是体外照射、体内照射和皮肤灼伤。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员造成体外照射伤害。
沾染的空气、食物和水进人人体可引起体内照射伤害。
放射性物质接触到人的皮肤,可引起皮肤灼伤。
45、怎样消除放射性物质?
答:放射线只能用侦察仪器才能发现和测量,并且只能用扫除或冲洗的方法从地面或物体上除掉。
46、放射性物质能彻底消除吗?
答:不能。用化学、火烧等方法都改变不了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只能随时间的增加,慢慢减少,对放射性物质的消除只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其放射性没有变。
47、核武器地面爆炸放射性沾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爆时造成地面放射性沾染的程度分布极不均匀,范围大,持续作用时间长,可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人员行动安全有严重影响。水、粮食、食品等沾染后无法直接食用。放射性沾染还能污染环境,影响生物链的正常发展。
48、怎样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答:由于人防工事对核武器的各种杀伤因素都有防护作用,所以已经在人防工事内掩蔽的人员,只要严格遵守工事使用规则,听从工事管理人员的指挥,就能保障安全。一般建筑物围墙越厚、暴露临空墙的面积越小、密封性越好,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效果就越好。地下室、地窑、山洞等,经密封处理后其防放射性效果更好。
49、个人怎样防止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答:预防放射性体外照射,主要靠人防工事和厚重材料屏蔽遮挡。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和降落到人的皮肤上,要及时戴上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并扎好领口、袖口、裤口。室内人员应立即关好门窗,贴好密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为减轻照射,还应提前服用预防药物,如口服碘化钾等。在沾染区行动应尽量减少与污染的地面、物体接触,缩短停留时间,避免扬起灰尘,应视情况拍打掉身上的灰尘,并进行洗消。
50、个人被放射性物质沾染,怎样消除?
答:人员遭受沾染后,要及时清除皮肤和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清除服装上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互相拍打和抖拂服装,要领是:拍打和抖拂人员站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顺序拍打,抖拂30—40次。抖拂时,应抓住受沾染服装的两肩或裤腰,按“上提要轻、下甩要重”的原则用力向下抖动。拍打,抖拂完毕,方可卸掉面具、口罩、手套等。面部、耳窝、颈部和双手等处的污染灰尘,可用干布或湿毛巾擦拭。有条件时,再进行全身淋浴,并更换清洁服装。
51、对地面的放射性物质怎样清除?
答:对道路、地面沾染的灰尘,视具体情况,采取铲除、扫除或水冲洗等方法清除。
52、物品上的放射性沾染怎样清除?
答:要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沾染的轻重来确定消除方法,一般可通过扫刷、清水冲洗等进行清除。
53、粮食、蔬菜上的放射性灰尘怎样清除?
答:粮食、蔬菜沾染灰尘的清除,与包装方法有关。对密封包装的粮食,只需对包装进行清除;对包装不好的粮食,宜采用去除表层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清除。对蔬菜、水果,主要是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馒头等熟食,可剥掉表皮。对饮用水,可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处理过的粮食和水等均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食用。
54、不小心食入了染有放射性灰尘的食物、水等的人,怎样处理?
答:必须尽早处理。可采取催吐、洗胃、多喝水、利尿等方法排出。有条件时,可按医生要求服吸附剂、缓泻剂,加快放射性物质的排出。
55、什么是核电站?
答: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发电站。
56、建设核电站有那些优点?
答: 核电站与火力发电厂相比具有节省能源、减轻运输负担、安静和环境清洁、降低发电成本、兼生产各种放射性核素等多种优越性。核电站具有安全可靠性。核电站的铀浓度、内部构造、核反应方式与原子弹不同,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产生杀伤破坏作用。为了防止核电站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一般对核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外加三道安全壳屏障。发生意外时,安全壳能可靠地把放射性物质包容在这个坚固的“大厦”内。
57、什么是核泄漏事故?
答:核电站等核设施,由于技术和责任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致使人员受到超过规定限值照射的事件,称为核泄漏事故,简称核事故。
58、对放射性物质的防护原则是什么?
答:防护原则是尽量减少与放射性物质的接触,迅速远离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区域。
59、核泄漏发生时其防护行动有哪些?
答:(l)隐蔽
有重大事故发生时,一般人员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入室内或地下室。要关闭门窗,堵住通风孔,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室内。
(2)交通管制
禁止人员、车辆进人危险区,防止放射性物质在更大范围内扩散。
(3)服用碘片
在必要时,政府会向公众发放碘片,以防止和消除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4)临时疏散人口
这是放射性物质在本地区超过一定程度时所采取的极端措施,广大居民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区。
(5)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风镜、帽子、面纱巾,扎好领口、袖口和裤口,以免暴露部位和空隙处遭受污染。
(6)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还未受到污染时,及时把堆放在室外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收藏到室内,水井用塑料布等包扎井口后再加盖。对可能受到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不能随便食用,须经卫生监测部门检测,并经清洗、存放及其他方法处理合格后,才能食用。60、什么是毒剂?
答:毒剂是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61、什么是化学武器?
答:装有毒剂并能将其形成战斗状态的武器和器材,叫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包括装有毒剂的炮弹、航弹、导弹、地雷、布洒器等。62、化学武器有什么特点?
答:杀伤途径多、杀伤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制约因素多。63、什么是神经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是破坏人体神经的一种毒剂。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梭曼。沙林和维埃克斯分别可闻到烂苹果味、臭味,梭曼无味。中毒症状有:瞳孔缩小、流口水、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头痛、昏迷、肌肉跳动、全身抽搐直至死亡。
64、什么是糜烂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使细胞坏死而引起溃烂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可闻到大蒜味。其中毒症状有:皮肤红肿、大小水疱、溃烂等。65、什么是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是破坏人体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可闻到苦杏仁味。其中毒症状有:口舌麻木、头痛、呼吸困难、抽搐、瞳孔散大直至死亡。
66、什么是窒息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损伤的毒剂。主要有光气,可闻到烂苹果味。其中毒症状有:头痛、水肿、休克。67、什么是失能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能使人暂时失去正常精神、躯体功能,从而失去战斗力的一种毒剂。主要有毕兹,无特殊气味。其中毒症状有:瞳孔散大、嗜睡、行动不稳、幻觉、精神失常。68、什么是化学事故?
答:化学事故是指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在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出现泄漏、污染、爆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和损失的事故。69、化学事故怎样分类?
答:化学事故根据危害程度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一般性中毒事故,指造成少数人员中毒受害,事故范围小,并且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另一类为灾害性化学事故,指造成众多人员急性中毒、死亡,有较大社会危害性。
70、化学事故有哪些特点?
答:突发性强,难以预防;扩散快,受害面广;对人员伤害的途径多,形式特殊;持续时间长,消除困难。
71、如何发现敌方使用了化学武器和发生了化学事故?
答:听、看、闻、侦。
72、如何对化学武器和化学事故进行防护?
答:(1)综合了解、判断情况。
(2)迅速进入工事隐蔽或撤离有毒区域。
(3)及时进行呼吸道防护。、(4)有条件时尽可能对全身进行防护。
73、身体染毒后,怎样消毒?
答:当毒剂液溅落到身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对皮肤消毒,可将其概括为吸、消、洗三个环节。吸:用棉花或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应由外向内进行擦拭消毒,避免扩大染毒面积)。消: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药液擦拭消毒。洗: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鼻眼的消毒可用大量清水或20%的小苏打水溶液冲洗15分钟左右,并多次漱口。74、对染毒服装怎样消毒?
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对棉织品用2%的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对暂时不用的衣物,也可在下风方向晾晒,进行自然消毒。75、对染毒食品怎样消毒? 答: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要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销毁。76、对染毒水怎样消毒?
答:一般采用煮沸法和过滤法。煮沸前,先用明矾沉淀,然后在露天或通风处煮沸。过滤时,根据水中毒剂含量加入调制好的漂白粉浆和混凝剂,然后搅拌、静置,使其沉淀后再过滤。消毒后的水经检验无毒后,方可食用。
77、人员中毒后,有哪些急救方法?
答:(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当人员中毒后,应迅速判明毒剂种类,在此基础上,使用急救药物。在无法判明是何种毒剂中毒时,应按毒性大、致死速度快的毒剂中毒的急救方式急救。
(2)立即进行自救互救。急救要遵循“迅速准确,先自救后互救,先重后轻,防护、消毒、解毒相结合”的原则。救护方法要灵活,应对症下药。
(3)避免继续染毒。首先要给中毒人员迅速戴上面具或用口罩、毛巾等就便器材,把口鼻捂住,然后再穿上防毒衣、雨衣或披上塑料布等,使其尽快离开染毒地区。
(4)救护误食染毒食品者。误食染毒食品后,除急救外,还要尽快设法催吐或饮用甘草水、牛奶、豆浆、豆汤等,加速排泄。
(5)必要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无论是什么毒剂中毒,都要注意保持安静、休息、保暖供氧和保持新鲜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但对氯气、光气中毒伤员,不宜使用压胸式人工呼吸 78、什么是生物武器?
答: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
79、生物战剂按对人员伤害程度分类可为哪几类?
答:分为:(1)失能性生物战剂,如布氏杆菌等,它能使人员丧失战斗力;(2)致死性生物战剂,如黄热病毒、鼠疫杆菌等,能使人员患严重疾病,死亡率高于10%。
80、生物战剂按所致疾病有无传染性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1)传染性生物战剂,如鼠疫、天花等病菌,一旦流行,能持续一定时间;(2)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肉毒毒素等,只感染接触者。
81、生物战剂按结构形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相对来说,真菌、毒素属非传染性生物战裁。细菌、病毒性生物战剂的品种相对较多。
82、什么叫生物战剂气溶胶?
答: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
83、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三种:(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2)投入带菌昆虫等动物和其他媒体介质。(3)其他方法。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致病。84、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答: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4条:
(1)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使人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
(2)误食。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
(3)接触带菌物品。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菌可直接
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带菌昆虫叮咬。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85、生物武器有哪些特点? 答:(1)污染面积广。(2)具有传染性。(3)有生物专一性。(4)没有立即杀伤作用。(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6)不易被发现。
86、如何发现敌人使用了生物武器?
答:(1)施放迹象。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他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或其它小动物出现的数量、季节、场所反常;受染地域的人畜没有立即致伤效应;等等。(2)发病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与发病季节反常的病理现象。87、对生物战剂气溶胶如何防护?
答: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与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基本相同,凡能防护化学武器的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护生物战剂气溶胶。88、对带菌昆虫如何防护?
答:带菌昆虫是通过叮咬和取食来传播疾病的,因此,要防止昆虫叮咬,保护食物和水源不受污染。个人防护时,应戴防虫帽,穿防护衣,扎紧“三口”(领口、袖口、裤口),穿高筒布袜等,以防昆虫叮咬。暴露皮肤可涂防蚊油等驱避剂。89、在生物战剂污染区怎样做好防护工作?
答:(1)识别污染区的标志,(2)隔离。(3)消毒。(4)杀虫、灭鼠。
90、在流行病区的防护与卫生防疫工作有哪些?
答:(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发病初期出现传染病症状时,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防止传染源扩散。对生物污染区进行消毒。对患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妥善处理。
(2)切断传染途径。尽量不与隔离人员和物品接触,注意包扎伤口,养成皮肤消毒习惯,不吃不洁净食品,防止吸人受染空气。
(3)保护易感染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保护老人、儿童、体弱易病者,不要让易感染者与污染源接触;对易感染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病菌的生存条件。不吃生冷食品;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经常晾晒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加强室内通风;疏通阴沟,填平死水坑,保持厕所清洁,清除杂草和垃圾;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的动物及患病的动物。91、什么叫地震、震源、震中?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与震源正相对的地方叫震中。
92、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
答: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烈度来衡量。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五级地震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万—3万TNT当量的原子弹在地下深处爆炸。烈度则表示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如一次烈度为10度的地震表示地面绝大多数一般房屋倒塌。93、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答:地震和其他任何事件的发生一样,也有一个孕育过程,其间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即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震发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异常变化,如水位升降、混浊变化、翻花冒泡、温度异常、井水变味变色等。
(2)动物异常。震前地下岩层活动而产生地球物理、化学的变化,如震动、电磁、气象、水中氡含量异常等,使一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从而作出异常反应。正如震区流传的有关动物异常行为谚语:“震前动物有征兆,老鼠成群往外逃。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而跳。兔子竖耳蹦又撞,鸡飞上树猪烦躁。”。
(3)地光和地声。地光一般是指由于地震活动中在近地面或海面低空大气中产生的自然发光现象。地光的颜色是五光十色的,有蓝、红、白、黄、橙、绿、银蓝、白紫、绿青色等。地光的形状有带状、条状、片状、球状、柱状闪光,光体有火状光、泛泛发光等。地光出现的范围包括震中区的相应范围内的许多点上,有的在二三百千米远的地方。地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临震前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离震中的距离不同,听到的地声也不一样。有的如汽车行驶,坦克、拖拉机开动或飞机引擎发动的声响;有的像远处滚雷声或开山放炮声;有的似狂风呼啸或山谷空响声。一般来讲,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地震越强。从距离、时间上讲,响声长则离震中距离远,响声短则地震就在眼前了。
(4)小震报大震。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特征,小震可作为大震的前兆,所以有“小震闹、大震到”一说。如我国东北海城和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前,都多次发生小震 94、地震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当接到短期地震预报后,个人和家庭都应制定出合适的避震措施。
(1)明确地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2)准备好避难的营救物品,如手电筒、打火机、收音机、食品、饮用水、药品、避寒遮雨物品等。还可在衣袋里装上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单、工作单位、身份证、工作证、血型记录等。
(3)加固室内家具杂物,把放在高处的小物件、镜框、玻璃制品等转移到地面上,避免震时翻倒掉落伤人。
(4)分配震时各人的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离家时,应关好煤气或液化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等。
5)紧急撤离时,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从容镇定。要扶老携幼、互相照应。撤到室外后,应选择开阔地,避开河泊、桥梁、水渠、高层建筑、烟囱、高压线、变压器等。95、地震时的求生方法有哪些?
答:(1)地震发生时,如来不及离开房屋,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不要盲目避震。应选择到比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子)下躲避,或迅速转移到跨度小的开间内,如厨房、厕所等处暂避,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顶在头上,盆托在头上,或用手抱住头部。
(2)在校学生,地震发生时靠近门口的应迅速跑到门外,靠墙的学生应紧靠墙根横卧,中间的学生应避到桌下,同时将书包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3)震后被埋压,要保持头脑清醒,消除恐惧心理,鼓起求生的勇气,但不可盲目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在听到外面有人时,则应采取一切办法,如以手电筒照明、敲击物体传递呼救信息。
(4)被埋压不能自救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重物。可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扩大安全空间,并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移动。若无力自救脱险,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的空间里,设法寻找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
(5)在受伤时,尤其是外伤,应尽快包扎止血。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毛巾、三角巾、药棉等,将出血处用力包扎,压迫止血。但不能太紧,以防血液不流通;并尽量静卧,以防止伤口大量出血。96、对付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答:对付火灾,一是防,二是灭,缺一不可,但应以预防为主。97、家庭防火事项有哪些?
答:要做到“五要”“五不要”。(1)五要:
一要养成良好的火源管理习惯,学习防火知识,强化防火意识,宣传防火的重要性,家庭最好备有小型灭火器具。
二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
三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外出、临睡前熄灭室内外火种。
四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漏电现象。及时更换破损电源线,以免引起电源短路失火。
五要确保走道、楼梯的畅通,不要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封堵。
(2)五不要:
一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能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防止超负荷用电。
二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煤气、液化气,不能倾倒液化气残液。
三不要把点燃的蜡烛和蚊香放在床沿和窗帘处。
四不要在室内焚烧物品。
五不要用塑料桶存放汽油,机动车加油时不要吸烟。98、家庭灭火应急对策有哪些?
答:火灾初发阶段一般都不会很大,也并不可怕,要沉着冷静,及时正确扑灭初发火灾。
(1)发现着火时要大声呼喊。当火苗较小时,应及时用自备灭火工具将其扑灭;当火苗较大时,迅速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应讲清失火的地名、街道名或小区名以及门牌号。
(2)油类物品起火,应用泡沫灭火器对准起火处喷射,也可用毛毯、棉被覆盖使其窒息灭火,或用沙土覆盖灭火。
(3)家用电器着火,先将电源闸刀关闭,再用毛毯、棉被之类物品覆盖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最好不要用水。
(4)煤气、液化气失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用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盖,往上面浇水扑灭。
(5)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焰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99、火场逃生办法有哪些?
(1)当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毛毯、被褥、床单等物,果断冲出火区,不要留恋财物,要尽快逃出火场。
(2)一旦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灭火苗。有条件时,将身上衣服打湿,再往外跑。
(3)在浓烟中,避难逃生,应尽量放低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口罩,自制的防毒面罩、防毒眼镜等,保护口鼻、眼睛,防止吸人烟雾中毒和损伤眼睛。
(4)不要盲目跳楼,尤其是楼层较高时,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拴在门窗挡或重物上。顺势滑下。
(5)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向门窗框架泼水,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向室外扔抛沙发垫、枕头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间则可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争取及时获救。
100、煤气的特性是什么?
答:煤气的特性是易燃、易散发、剧毒等。101、怎样做到安全使用煤气?
答:(1)应该选购合格的煤气用具。煤气灶应放在通风良好,周围无易燃材料护壁的平坦处。装有煤气管道、煤气用具的厨房或场所,不能睡人,不准存放易燃物品。
(2)居民不准私自添、移或改装煤气用具。
(3)使用煤气用具时,应做到随用随开,不用即关,并经常检查开关是否失灵,供气的橡胶管是否老化,扎头是否紧固。
(4)使用煤气煮食、烧水时,应有人在旁照管,防止汤水溢出,使火焰熄灭,造成煤气散逸,人员中毒。
(5)装有煤气器具的房间,应经常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102、煤气漏气时怎么办?
(1)发现煤气灶、开关和管道漏气,应立即关上总开关,停止使用煤气。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煤气。
(2)发现煤气泄漏,严禁火种进入,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拉合电闸,杜绝一切火种。
(3)夜间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用手电筒检查,鞋底不能带有金属片,以免与水泥地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4)当发现煤气管道漏气时,应临时用棉纱、胶布包扎,及时关闭输气阀门,并及时报修。103、煤气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答:煤气中毒时先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后感到手足无力,神志不清、抽搐、昏迷,最后停止呼吸。
104、煤气中毒怎样急救?
答:(1)一旦发现有人煤气中毒,不可按动任何电器开关,以免引起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切断煤气来源,并立即将病人撤离现场,放置通风处。
(2)在中毒较轻的情况下,食用少量醋可促进知觉尽快恢复。
(3)中毒症状较重时,要解开衣服、抬高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应做人工呼吸。
(4)当中毒者处于昏迷状态时,适量灌服浓茶、咖啡等,不能让其入睡。如果中毒者身体发冷则用热水袋或摩擦的方式使其温暖。
(5)立即呼叫救护,拨打“120”电话,立即送中毒者去医院。途中给病人吸氧,继续人工呼吸,重度患者应做高压氧治疗。105、紧急救护有哪四项基本技术?其作用是什么?
答:紧急救护四项基本技术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遭空袭或平时发生突发性灾害,短时间内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采取及时、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可争取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减少人员伤亡。106、止血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当发现受伤人员有大量鲜血向外涌出时,要立即止血,否则失血过多,就会休克死亡。基本的方法是:用手指压止伤口出血部位的血管,但要压在靠近心脏的一侧,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找止血带或绷带、三角巾、布带等进行包扎,但不能用绳索或电线代替止血带。
107、对伤口怎样包扎?
答:为了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受伤部位应用急救带和纱布包扎。包扎时伤口封闭要严密,松紧适宜,固定牢靠。
(1)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向外上翻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在枕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
(2)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形,以上1/3从耳下端绕向脑后至健侧,在健侧眼上方前额处反折后,转向伤侧耳上打结固定。
(3)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形,从枕后部位向双眼交叉,再绕向枕下部打结同定。
(4)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形,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包住下颌部,与另一端在颊侧面交叉反折,转回颌下,伸向头顶部,在两耳后交叉,打结固定。
(5)单肩包扎法。把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对侧腋下,将三角巾顶角盖住后肩部,用顶角系带在上臂三角肌处固定,再把另一个底角上翻后拉,在腋下两角打结。
(6)单胸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对准衣肩缝,盖住伤部,底边上翻把两底角围胸,在前后与顶角系带打结固定。
(7)双胸包扎法。将三角巾一底角对准肩部,顶角系带回腰在对侧底边中央打结,上翻另一个底角盖住胸部,在背后八字形打结固定。
(8)膝(肘)关节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盖住膝(肘)关节,在外侧打结。
(9)手背部包扎法。将三角巾一折二,手放在中间,手指对准顶角,把顶角上翻盖住手背,然后两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上打结。
108、对骨折伤员怎样固定?
答:当发现伤员骨折时,为减轻疼痛,防止伤情加重及断端刺伤血管、神经,应将骨折处用夹板固定,夹板可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等物代替。无夹板时,应临时把伤肢固定于伤员躯干或健肢上。脊椎骨受伤时,要用平板固定,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折固定要按照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的顺序进行。固定时要松紧适度,先扎骨折上两端,再将近端两关节固定。109、怎样进行人工呼吸?
答: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骤停而心脏仍在跳动的伤员的有效方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口对口呼吸。要领如下:伤员仰卧,颈下垫衣卷,头尽量后仰,清除口内污物,使呼吸道畅通。有条件时在嘴上盖两三层纱布,捏住伤员鼻孔,轻按伤病员环状软骨以压迫食管,防止空气进入胃部。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将气吹入伤员肺内,放松患者鼻孔,让肺内气体自然排出,然后再吸气,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每分钟14—20次,直至伤员恢复自由呼吸为止,人工呼吸要在染毒区外进行。
110、什么是个人防护器材?
答:个人防护器材是保护人员免受战争、灾害和事故等各种杀伤因素直接伤害的器材。
111、属于个人防护器材的物品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答:防毒面具、救生衣、防火服、安全帽、防刺穿鞋、防酸碱靴、绝缘手套、防激光眼镜、防敌人侦视的伪装服等都属于个人防护器材。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和部位、抵御杀伤因素的防护方式不同。112、个人防护器材按保护部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113、什么是呼吸道防护器材?
答:呼吸道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防毒眼镜、防毒口罩等)是用以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皮肤免受毒剂、放射性灰尘及生物战剂气溶胶直接伤害的一种防护器材。114、什么是皮肤防护器材?
答:皮肤防护器材(如防毒衣、防毒斗篷、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是阻止毒剂与人员皮肤接触,使人体皮肤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沉降物的伤害的一种防护器材。
115、个人防护器材按防毒原理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116、什么是隔绝式防护器材?
答:是指人员穿上防护器材后,人体与外界的空气完全失去交流的一类防护器材,人体靠自带的氧气呼吸。例如:氧气面具、隔绝式压缩空气面具、隔绝式防毒衣等。117、什么是过滤式防护器材?
答:是指人员穿上防护器材后,人体可以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流的防护器材,其特点是有毒空气通过防护器材的过滤,变成了无毒的清洁空气。例如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透气式防毒服等。118、按防护器材来源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1)军用防护器材;(2)工业防护器材;(3)自制防护器材;(4)就便防护器材。119、什么是简易防护器材?
答:简易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制式防护器材的情况下,根据所学的防护知识,利用就便材料自己制作的防护器材。120、简易防护器材的作用是什么?
答:简易防护器材的防护效果不尽一致,能把毒气浓度降低到一半甚至几十分之一,起到了减缓伤害、增加救援机会的作用。121、什么是人防工事?
答:人防工事是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人员等免受或减轻核、化、生武器及常规炸弹杀伤破坏而专门建造的防护建筑。地下室、地铁、坑道等战时均可改做人防工事。122、人防工事的防护作用有哪些?
答:战时人防工事的作用是:保障党政机关继续进行指挥;保障在核、化、生武器及常规兵器袭击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储备大量物资,以保障人民生活和支援战争的需要。
人防工事平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由于人防工事冬暖夏凉,节省城市建筑地面,所以,人防工事和平时期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娱乐厅、过江隧道等,平时方便了群众生活,战时可快速转换成人员掩蔽设施。可见,人防工事不仅有战备效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123、人防工事的“三防”设施是什么?
答:工事密闭设施、滤毒通风设施和洗消设施。124、人防工事的两种防护方式是什么?
答: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
125、什么是隔绝式防护?有什么局限性?
答:隔绝式防护是关闭工事所有孔口,利用工事的气密性来防止受染空气进入工事的防护方式。采用隔绝式防护时,工事内外空气不能交换,因此,隔绝式防护时间较短,人员不能长期停留。126、什么是过滤式防护?有什么优点?
答:过滤式防护是使用滤毒通风系统的防护方式。由于工事内外空气得到交换,工事内的空气条件能够改善,因此,过滤式防护能够提供较长的防护时间。
127、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进入人防工事的时间要尽量缩短;(2)进人工事掩蔽应携带物品,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闭食品和饮料等。切忌携带有异味的食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工事;(3)待蔽人员在工事内要服从指挥。安静坐卧,尽可能少活动,保持体力,减少工程内氧气消耗;(4)注意工事内的卫生,防止污染。人员大小便要到指定的地方;丢弃的废弃物,要密封、隔离存放。128、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什么?
答: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129、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是什么?
答: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平均风力8级以上。130、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含义是什么?
答: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0级以上。131、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什么? 答: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40°C以上。
132、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答: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133、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什么冲洗眼睛? 答:大量的清水。
134、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采用什么方法? 答: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135、使用燃气器具,当发现火焰呈什么颜色时,说明燃烧异常、一定要开窗通风? 答:黄色。
136、禽流感病毒一般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给人类?
答: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137、住房室内净高低于多少米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 答:2.55。
138、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多少分钟? 答:30。
139、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是多少? 答:100%。140、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什么造成? 答:建筑物倒塌。
14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多远处设置警示标志? 答: 50-100米。
142、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什么措施使之脱离电源? 答: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143、与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密切接触后,一般在天内发病? 答:14天。
144、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多少次? 答:16~18次。
政策法规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何年何月何日颁布的? 答:1996年10月29日
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和防灾、救灾知识教育,由什么部门组织实施。答:人防和教育主管部门
3、什么部门应当将人民防空和防灾、救灾知识教育纳入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答:教育主管部门
4、什么部门应当加强对人民防空和防灾、救灾教育的指导和检查。答:人防主管部门
【防空防灾】推荐阅读:
防空防灾基础知识12-08
小学防空演练方案08-02
防空地下室建设07-29
2015.9小学防空演练方案07-16
中小学防空演练总结08-05
防空安全心得体会600字10-13
大陈小学防空疏散演练活动总结11-11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卷A11-11
防空地下室建设监督管理细则08-26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申请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