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精选10篇)
1.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 篇一
东岳广场二期9#楼
验槽发言稿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平县西山路以东、望山街以南。地上18层,地下1层,总建筑高度为52.25米,总建筑面积16560.37㎡。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 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为56.7。层高均为2.9m。
本工程于2016年11月1日开始,经建设局测量队定点放线,工地反复详细的桩位定点后,开始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开挖完毕。基本情况如下:
1、基础轴线、标高、尺寸均符合要求。
2、基础底浮土均以清理干净。
3、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经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均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已基本齐全。
经自评合格。
●望各单位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能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我们积极努力改进,谢谢大家!
浙江锦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3日
2.地勘单位经济管理论文 篇二
一、目前项目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模型问题。现在的市场环境相对于之前的大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在早期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高的时期,每一种新行业的出现都能够为社会生产带来便利,这些行业组建时,不仅考虑当下环境的要求,同时也会为后期社会变化做出一定的预判。而在地勘单位中,对于企业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水平有限,不是没进行,就是方法本身就不够科学。因此导致现在的运行成本高的现状。2.管理者管理水平不够。由于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对事务的安排上可能存在部分疏漏和错误,规划企业发展方面存在问题。虽然有少部分企业的运营状况账面上看比较良好,但是对其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等方面分析的话,其比例分配情况十分不平衡,资金运转难度大,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快速发展。而另外一些规模中等的企业,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发生商业纠纷时,很难获得优势,最终损失自身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二、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的措施
地勘单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对经济方面问题进行管理,统筹规划,从企业整体发展高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下面将针对地勘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对策:1.财务集中管理。为了避免企业中账户系统复杂,资金总数了解难度大的问题,地勘企业应当实行将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合理化运行。对资金进行集中化管理可以快速的对资金进行调动,大幅度减少了需要资金时筹备时间,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将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改良,控制生产成本,可以集中资金力量,将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扩大化,增强其影响力,通过统一的管理将资金进行合理化、均衡化的分配。首先将企业内多个账户上的资金进行统一归拢,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缩小了用于资金管理方面的人员,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节省时间和程序要求。管理层可以直接将资金进行部门的分配,避免出现某些方面占用资金比例极大的问题,对重点部分集中资金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其次,在资金管理部门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时,对于比较重大的资金问题应当对其进行慎重思考和讨论,全面分析完成之后才能做出决定,防止企业在面临某些突发状况时,没有应付的能力。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从目前的社会形势分析,财务管理本身存在多种因素影响,而且科技水平的发展情况也对其产生难以预知的作用,所以,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长期培训、高效培训的.原则,使其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随着买方市场以及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地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改革。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按规定完成自身的职责,防止出现危害企业发展的现象。3.加强网络化管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深入,地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相对增大,因此,必须对企业的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严重危害企业运行。实现网络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出现高层的问题,现代地勘企业应当积极将其投入实际管理中,降低资金风险。同时,为了更加高效的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避免资金浪费,需要严格执行各项网上审批规定,对每周的计划进行评估,然后通过专门软件将资金进行分配。4.加强成本的测算。地勘单位主要的业务内容是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单位要做好对于成本的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系统。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结合该项目的各项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对其进行成本的评估过程,地勘单位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成立专门讨论组进行研究,编制成册,然后交给审计考核部门进行评审,再经过双方讨论然后签订责任书。
三、结束语
3.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篇三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保障全队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生产的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条
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及时推广,推动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发给从业人员(含民工,下同)质量和规格都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折合人民币发给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按规定着装。
第五条 各用人单位必须给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第六条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措施费。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大队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大队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大队长和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大队办公室、经管部、财务部、工会、劳动人事部、安防部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第八条
大队按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九条
凡从业人员(含农民工,下同)超300人的单位必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300人以下应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基层单位凡从业人员在50以上必须设专职安全员;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设兼职安全员。
第十条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责
(1)审查安全生产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
(2)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督促所属单位认真执行和落实。
(3)负责对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4)审查安全措施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5)组织全队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对重大事故隐患制订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
(6)负责对重伤以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1)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度和开展事故预防工作的情况,定期研究分析伤亡事故、职业危害趋势和重大事故隐患。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和安全生产目标。
(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隐患单位及时整改。
(4)督促各下属单位制定和贯彻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5)参与审查和汇总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使用和安全措施项目完成情况。(6)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工程的验收和试运转工作。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问题有权要求解决,有权提请安全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制止其施工和生产。
(7)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竞赛和安全月活动。(8)组织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9)负责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参加事故调查,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10)负责军工核设施退役项目的立项、实施、检查、等工作。(11)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组织实施。第二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十一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必须不断地加强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任务是:教育全体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要求
1.新录用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与培训。
2.调换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换岗安全教育与培训,从业人员离岗超过6个月以后重新上岗时,要对其进行复工前的安全培训。
3.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新录用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40小时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调换岗位、复工人员必须要进行16小时的安全教育与培训。6.机动车驾驶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
大队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获得安全资质证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
各单位必须要做好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安全先进经验、先进人物等。
第十五条
安全教育经费在本单位安全技术措施费中列支。
第十六条
安全教育和培训由安防、劳动人事、工会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应按销售收入的1%~3%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由财务部门建立专门账目。
第十八条
各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第三节
安全检查与整改
第十九条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了解从业人员、施工现场、作业设备和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况;是了解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制度的落实状况。通过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整改,消除事故,减少损失,保障安全生产。
第二十条
安全检查,要成立安全检查组,由主要和主管负责同志带队,成员可根据检查的内容来确定。
第二十一条
安全检查组成员的要求 1.具备与检查内容相符的专业知识 2.对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比较熟悉。3.责任心强,秉公办事,不循私情。
第二十二条
安全检查,要制订安全检查表,将检查的内容列入表中,并提前发给检查组成员。
第二十三条
安全检查的内容
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领导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技术素质,安全心理和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2.物的不安全状况:包括设备安全状态,安全防护设施的状况,工作环境安全状况,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及使用情况。
3.现场管理状态:包括物件的堆放,电器线路是否规范,人、机、环境是否合理,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并明显,防暑、防冻措施是否到位,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
4.职业卫生状况,包括职工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体检,施工现场的亮度、温度、燥声,尘毒是否达标,野外施工的饮食卫生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5.管理的缺陷,包括安全机构是否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安全操作标准是否建全和落实。
第二十四条
安全检查的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大队每年进行四次,基层生产经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班组每天进行一次。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建档的内容包括,事故隐患的名称,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危险程度和整改的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整理方案,并上报大队安防部。
第二十六条
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间与期限,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于整改的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有专人负责,严加监控,确因不能排除的事故隐患,应从危险区撤出从 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并设警示标志,暂时停止使用。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害的隐患,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排查治理。
第二十八条
加强对内部改制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监督内部改制企业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第二十九条
事故隐患整改的费用应从单位安全措施费中列支。第四节
事故管理
第三十条
各单位凡发生下列事故必须在12小时内向队、局报告。1.因工重伤以上的事故;
2.发生我方负同等以上责任、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的交通事故; 3.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火灾事故; 4.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集体中毒事故、标准源丢失事故。第三十一条
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事人基本情况; 2.事故简要经过;
3.事故伤亡及损失情况; 4.事故的原因及性质; 5.事故的处理意见和结论。
第三十二条
处理事故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责任者。
第五节
农民工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需要请农民工时,必须到各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办理提出申请。
第三十四条
农民工聘用后,聘用单位必须到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为其办理人身保险。
第三十五条
农民工合同的签订及解除:
1.农民工被聘用后,聘用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和安全合同,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义务和权利。农民工与全体从业人员享有同等的劳动保护权利。
第三十六条
1.农民工,一般不得从事特殊工种作业,如因工作需要,农民工需要从事特殊作业时,必须经地方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安全培训,并获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农民工从事粉尘作业或有害有毒工种时,必须实行转换制。每届不得超过2年。
第二章
地质勘查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野外作业单位要认真执行《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第三十八条
在编写地质勘查和施工设计前,地质勘察负责人和设计人员必须到实地进行勘查,充分考虑钻探、坑探、槽井探等工程的作业安全条件,设计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第三十九条
野外作业中,禁止一个人单独上山,不准在视线不明或乱草丛中及其不安全地方休息。
第四十条
不准在森林中吸烟或生火,禁止食用识别不清的野生物和水,以防中毒。
第四十一条
野外作业遇到悬崖绝壁、滑坡、崩塌等危险区,应绕道而行,必须要攀登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人员间应拉开一定距离,相互照应,严禁往山下投掷或滚放石头。
第四十二条
遇到深、宽及流速较快的河流时,禁止涉水或强行渡河。利用小船、木筏或其它的水运工具渡河时,必须遵守水运有关安全规定。
第四十三条
出队前,应向当地居民了解当地民间的风俗,山中的野兽,地质灾害,植物,流行性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等状况,上山作业时,要了解山中守猎、毒蛇等情况,防止踩到打野兽的毒箭、套子、夹子、土埋陷井,在有毒蛇出没的地区通行或作业时,应作好防护,并随 身携带蛇药,掌握被毒蛇咬伤后自救互救方法。
第四十四条
在旧矿区或前人工作过的地区进行野外作业时,应注意防止陷入被草木掩盖的坑口、探井、深槽。进入老窿必须有两个人以上。
第四十五条
野外地质作业应注意如下几点:
1.在进行槽、井探编录或观察地质现象时,应注意观察和避开其帮壁的松石及其它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
2拟进入坑道进行地质工作时,应先查清坑道内的危险因素,否则不准进入坑道内作业。
3.敲打硬脆岩石或采集样品时,应防止碎石飞击伤人。
4.选用地质锤应保证质量,防止折柄或锤头脱柄,防止钢锤脆裂而崩出碎屑伤人。第四十六条
在超过2m深的探槽、浅井内取样时,必须在地表设专人监护,多人作业时,相互两人间距不得小于1m。
第四十七条
野外钻探施工安全
1.要严执行钻探安全规定,制定野外施工安全方案和有关安全制度。2.在选择机场时,要做到平、稳、有足够的承载力,地基的面积应与所选用的设备相适应,塔基填方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四分之一,填方部分要夯实;机场周围要修有排水沟;
3.地基、便道附近有坑、井、沟、坎等危险处,要设防护栏杆。
4.人工搬运便道,有效宽度不小于1.6m,坡度不大于20º,特殊情况不能超过30º,转弯处设“Z”路,其导路不短于7m。
5.在安装与拆卸铁塔时,要在机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从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上塔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穿带钉子、硬底鞋和赤脚上塔,不准将使用工具和螺栓放在台板上。
6.钻塔要与空中的电线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开钻前要了解工作区地下有无电缆线、通信光缆和各种管路,7.雷区作业时,要安装避雷设施,确保钻机和人员的安全。8.钻机工地上要配备消防器材,做好消防工作;
9.钻机机场的照明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并保证规定照度;
10.钻机机场使用的电源线要架空,高度不低于3m,并做到“一箱”“一闸”“一漏”;
第四十八条
工程测量安全。
1.测工携带伐木斧锯时,应在斧刃和锯齿上套上防护罩。2.摆脚架或立塔、尺,均应选择安全的地方。3.用测绳、钢尺量距时,必须防止接近架空输电线,当两测点拉直测绳(尺)时,不触及到电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4.沿铁路、公路及在城市人口稠密区作业时,应遵守交通安全法和铁路安全规定,备制醒目标志,并尽量缩短从业人员在路基上停留的时间。
5.在造标埋石时,应经常检查使用的工具,并保持完好,标的位置应与架空输电线路、铁路、公路、电话线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6.城区测量时,应以木质塔尺为宜,以避免上部接触电线。第三章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四十九条
各单位的工程公司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五十条
各工程公司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十一条
组织机构
1.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
2.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内所有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部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十二条
施工工地,必须配备专(兼)职的持证电工,其它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获地方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第五十三条
各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应先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订安全施工组织方案,方可开工。第五十四条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建立消防安全制度。第五十五条
施工工地必须设置安全标语、安全标志和安全警示牌标志等,并悬挂在工地的明显处。
第五十六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告知从业人员该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源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五十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措施经费。第五十九条
现场安全管理:
1.项目经理部应每月一次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班组必须坚持日巡查制度,并做好记录。
2.现场施工的电线线路必须架空,高度在3米,输电应采用五芯线电缆和TN-S系统,严禁使用四芯电缆和外加一根线方式进行连接,并做到一机一闸。
3.移动式带电设备(含钻机、潜水泵、搅拌机等),必须按“一箱”“一漏”的要求进行配置。
4.高处作业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戴好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5.装有乙炔与氧气瓶不能混装(存)、倒放,应分库存放,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米。
6.作业现场要有安全区,安全通道,堆放的物资,施工材料,要规范,不能随意堆放。
7.施工现场要有防暑、降温,防雨、防寒措施。8.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型施工,严禁闲人入内。
9.土石立爆破作业时,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持证上岗操作,飞石撒落范围内必须设置人员警戒。
第四章
工业企业安全管理
第六十条
各工业制造业企业和内部改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制订各工种的安全操作标准。
第六十一条
各企业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足安全管理人员,建好企业内的安全管理网络。
第六十二条
对内部改制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行自主管理、企业负责,大队监管的原则。
第六十三条
对企业进行改制时,单位必须与改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合同,明确双方在安全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六十四条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培训的时间严格执行地质局的规定。
第六十五条
企业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并获得岗位资质证书方可上岗。
第六十六条
各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检查,班组坚持日巡查制度。第六十七条
工业制造业和改制企业要按销售总收入的1%-5%标准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安全措施费用要单独核算,单独建账,专项使用。
第六十八条
工业制造业和改制企业应对所有的从业人员,加入工伤保险。
第六十九条
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第七十条
各生产企业要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在班组中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班组”活动。
第七十一条
各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要完好,并灵敏可靠。第七十二条
各生产车间必须有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车间内有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
第七十三条
各工业企业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在厂区、车间内要按标准配备消防器材,成立义务消防队。
第七十四条
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制定本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七十五条
在新建、扩建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生产车间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人-机工程,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诣。
第七十六条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工件的堆放,实行定置管理,严格控制堆放的高度。
第七十七条
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悬挂在车间比较醒目的地方,操作规程要挂在设备旁。
第七十八条
电器、电路的安全要执行《电器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章
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第七十九条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条
实行《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驾驶员上岗操作证》制度,单位驾驶员必须具备有《驾驶证》和《上岗操作证》方可动车。
第八十一条
上岗证的发放范围 1.在岗专职机动车驾驶员和车管人员 2.分管安全生产的主管领导、安防科长。3.持证人员条件
(1)本人持有机动车驾驶证
(2)驾驶技术熟练,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处理紧急状况的应变能力。(3)能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市、局、队有关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
(4)身体健康,符合机动车驾驶员适应性检测条件要求,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车辆的疾病。
(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驾驶的作风。
(6)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扣分不大于6分。4.上岗证发放程序
(1)各单位、大队机关将符合持征条件的机动车驾驶员摸底后发给《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审验表》,(以下简称《审验表》)。
(2)《审验表》由个人填写后,由安全部门签署意见,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报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上报本单位《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登记册》。
(3)《审验表》经地质局安委会审验同意后发给《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
5.“上岗证”的管理
(1)“上岗证”由地质局统一印制和颁发,并收取工本费。(2)“上岗证”二年一审,审验的时间暂定于每年的4月份。
(3)审验的方法是:先由各单位将原“上岗证”收回,由持证人填写出自我鉴定,经安全部门考评合格后,签字盖章发给原证,并报局备案。
第八十二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取销“上岗证”。
1.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含同等责任)的交通事故,一次死亡 1 人以上(含1人)或一次重伤 3人以上(含 3人)的。
2.年内因违章行为被交警部门扣满12分的; 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隐瞒不报;
4.离开驾驶岗位、退休、退职(反聘除外)或机动驾驶员适应性检测不合格的;
5.其它原因经单位审验不合格的,注销“上岗证”时,由单位签署意见,报地质局批准备案,同时将“上岗证”收回。
第八十三条
确系特殊原因(如抢险救灾、救人等)需由无“上岗证”的驾驶员临时上岗时,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并报大队备案,但临时上岗的时限不能超过7天,否则按违章处理。
第八十四条
大队内部借调,借用或外聘的驾驶员,由用人单位负责管理,同时必须持有“上岗证”才能驾驶公有车辆。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职业卫生管理
第八十五条
职业卫生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努力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减少或消除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第八十六条
各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工程项目,其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第八十七条
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室内粉尘作业点每年不少于 12 次,放射性作业场所每年 4 次,有毒有害场所每年应不少于 12 次。
第八十八条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第八十九条
对出现的职业病(应出市级以上职业病鉴定中心的证明)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调换工作,使其脱离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并及时给予治疗。
第九十条
新聘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预防性的健康检查,不符合该工作的身体条件一律不聘用。
第九十一条
尘毒作业场所,必须安装降尘,防毒,防害的措施,并能做到灵敏可靠。
第九十二条
要及时作好防暑降温和防冻防寒工作,出队时要配备防暑降温和防冻防寒物资。
第九十三条
野外作业人员,未经允许,严禁私自下河、江、塘游泳,如要下河、江、塘游泳必须有组织,有措施,有应急预案,方可下水游泳。
第九十四条
生产场所的亮度、湿度、噪音和三废排放要符合国家标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和清洁生产。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九十五条
凡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无重伤以上事故的单位和在生产过程遵章守纪,发现和解决隐患,避免事故,抢险救灾等方面做出成绩的个人都应给予奖励。
凡安全管理混乱,违反安全法规,以至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造成伤亡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者,都应给予处罚
第一节
奖
励
第九十六条
经大队安全生产委员会考核,各单位无死亡、无重伤事故、无负同等以上责任、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交通事 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火灾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的环境污染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含2 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事故、无重大生产质量事故、无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和废渣治理工程事故,尘毒场所全面开展了监测工作且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未发现新的 职业病患者。大队可按局标准发给安全生产奖:
第九十七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的,奖励200元。
第九十八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由所在单位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在安全生产方面有重大特殊贡献的,由大队给予1000元及以上的奖励:
1.在抢险救灾中临危不惧、挺身而出,避免事故扩大或人员伤亡的; 2.在安全生产方面开展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成效显著的; 3.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4.举报“三违”或隐瞒事故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第九十九条
大队建立安全奖励基金制度。
(一)安全奖励基金的来源及使用: 1.从局安措费中提取一部分; 2.安全方面的扣、罚款。
大队安全奖励基金由财务部按当年文件规定标准提取并建立专项帐目管理,专款专用。安全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安全方面的各种奖励。
(二)大队对各单位的安全奖励标准,按该办法执行;
(三)各单位对经济实体和员工的安全奖励,也按本办法执行,第二节
处
罚 第一○○条
因公死亡一人,罚用人单位10000元,死亡多人累计处罚。因公死亡三人(含三人)以上的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者,除按上述经济处罚外,还应接受行政处分。
第一○一条
因公重伤一人,罚单位5000元,重伤多人累计处罚。第一○二条
发生生产性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标准源丢失事故和其他事故,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10~20%处罚事故单位。
第一○三条
受到大队处罚单位,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专兼安全员各罚款400~800元;
第一○四条
发生下列违章行为之一的个人,罚款200~400元: 1.发生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并作伪证者; 2.一年内3次及以上违章者;
3.擅自甩掉或不按规定安装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责任者; 4.违反民爆物品管理规定的责任者; 5.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者;
6、醉酒驾驶公车者;(未造成事故)7.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吸烟或动火者;
8.无证上岗者;
第一○五条
因喝酒驾驶公有车辆发生事故要加重加倍处罚; 第一○六条
指派无上岗操作证的驾驶员驾驶公车的,罚指派人1000元,造成事故的一切后果由指派人员负责;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七条
本办法适应******所属各单位(含改制企业)。第一○八条
本规程的解释权属*****。第一○九条
4.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探讨论文 篇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方向从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向资本节约型的高绩效管理模式的转换,要求企业和单位全面提高效益和经济绩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而传统的记账、报账层面的会计核算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需要,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发展管理会计成为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存在问题;措施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传统地质勘查单位,长期接触的主要是地勘行业的财务核算制度和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偏低,但是随着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体制改制为企业体制的转型,传统的粗线条管理和会计核算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可见,传统的地质勘查单位面对严峻的地质勘查市场环境,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建设和运用显得尤其重要。财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做好职业转型,积极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参与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情况,就传统地质勘查单位关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5.浅谈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汇率风险 篇五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摘要:应政府部署要求,地勘单位纷纷到境外进行投资,因我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因而汇率风险难以避免,本文针对境外投资产生的汇率风险进行阐述以及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关键词:地勘单位 境外投资 汇率风险
在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走出去”及“资源山东建设”的部署要求下,为进一步拓展国外矿产资源市场,推进境外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促进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山东省内许多具有优势的地勘单位到境外进行投资,开发矿产资源。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风险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要求这些“走出去”的单位对外汇风险得有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及经济风险。外汇交易风险是指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折算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将外币转换成记账本位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帐面损失的可能性。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引起经济主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收益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性的风险。
一、从境外投资的五个方面分析地勘单位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
(一)贷款费用
地勘单位在国外施工时,不管是勘探还是采矿开发,常常会因为临时资金周转需要贷款,由于在国外需要使用的是当地货币,所以贷的款也是当地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贷的都是外汇,如果借贷的外汇汇率上升,借款人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波动起决定作用。这就会涉及到贷款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二)境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
设立境外子公司以后,涉及到国外子公司采用何种记账本位币的问题?若采用国外货币为记账本位币,则在报告期末须把子公司财务报表中原来用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按本国货币重新表述,这样就产生外汇的折算风险;若采用国内人民币记账,则月末或季末、年末会因为外币项目的汇率变动而产生汇兑损益的风险。
(三)国外员工人工费用
由于国际通用的货币是美元,所以国内派出去的员工一般使用美元来结算劳务费。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开发矿产资源时,当地货币往往是美元以外的外币,在支付劳务费时,就需要把当地货币兑换成美元,回国再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随着美元汇率的下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兑换到手的人民币就越来越少了,从而产生了损失的可能性。
(四)往国外打注册资金和投资资金
由于我国国内货币是人民币,往国外打款时国际通用的是美元,到达国外账户时美元又换成当地货币,这样就需要将国内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往国外打款,美元再兑换成当地货币,从而产生双重汇兑损益。
(五)国外产生经营收益或收回投资时往国内汇款
当国外有利润或收回投资时,国外的资金往国内汇,得先把当地货币转换成美元,若国内有美元账户,则直接打在美元账户上,若无美元账户,则得再转换成人民币打在基本户上,这样也就产生了汇兑损益。
二、针对汇率风险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汇率风险,下面逐一采取如下措施:
(一)贷款费用
针对贷款可能产生的汇率变动风险和利率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借款保函措施,即通过借外汇、还外汇来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也可在签订合同时约定货款时选择硬货币,而还外汇时选择软货币,这样就可达到既避免损失又取得汇率变动利差的目的。固定或浮动利率法:可根据市场利率的预测,若预测市场利率会上升,则签订合同时可采用固定利率贷款;若预测市场利率会下降,则可采用浮动利率贷款。
(二)境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
由于不管采用外国货币还是当地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都可能产生外汇风险,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这样有助于彻底规避有关的汇率风险。
(三)国外员工人工费用
由于采用外币结算时会产生汇率风险,所以尽量在国内以人民币结算人工费用,以消除因外币汇率变动引起的汇率风险。
(四)往国外打注册资金和投资资金
预防这种情况的汇率风险,可采用一般金融工具,也可采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规避。
1、一般金融工具:具体可进行如下操作
当预测美元的汇率会上涨时,可先买进金额相等或相近、日期相同的美元,待实际打款时再用,从而节省人民币,降低汇率风险。
签订远期合同,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现已确定的?R率买入某种约定数量的货币,从而锁定未来的汇率以规避外汇风险。
更为灵活的是可选择的远期合同,这种合同允许在合同规定期限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交易,以当时汇率为准,这样经济主体就能得到较好的保护,避免合同期限内对自己不利的那一时间汇率,并选择相对有利的交易时间和汇率。
2、衍生金融工具: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可签订卖出套期保值合同,在期货市场卖出数量相等、日期相同或相近的美元,待往外打注册资金或投资资金时再买入美元对冲平仓,从而规避因美元汇率上升带来的汇率风险。
(五)国外产生经营收益或收回投资时往国内汇款
可采取远期外汇交易法,即与银行签定协议,约定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币种、汇率、金额办理交易,从而将汇率锁定以规避汇率风险。延期或提前结汇法,在外币汇率上升时,采取延期结汇,在外汇汇率下降时,提前结汇。另外,还可对硬货币(即可以自由兑换的、币值稳定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通过银行提供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来实现大额资金的保值增值。
另外,除识别上述汇率风险之外,还应认识到与汇率相关的通货膨胀,尤其是非洲等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通货膨胀尤其严重。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跌。还有,要想长期地规避汇率风险,应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当地协作企业,扩大多边贸易,建立全球化的内部分工体系,以提高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总之,地勘单位在“走出去”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以保障境外投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6.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 篇六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是地勘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由于历史条件差异性和现行经营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难点。下面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
一、重点
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升能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经营更需要有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想素质的经营者队伍。当前地勘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引进机制不活、选人手段单
一、用人观念陈旧等弊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速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要根除求全责备,迁就照顾,凭印象选人,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用人的错误观念,建立科学的选拔、评价和淘汰机制;要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把以学历、资历为主调整为以能力、业绩取向为主,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要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线,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面实行经营管理者的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建立精干高效,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有效竞争的劳动用工制度。当前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于:用工总量过大,富余人员较多,效率不高;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口”渠道不畅,职工能进不能出;职工身份复杂,管理不够规范,《劳动法》、全员劳动合同制未得到真正落实。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根本的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实现劳动用工的社会化,与劳动力市场形成双向互动机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规范和完善劳动合同制;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配套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妥善分流富余人员,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部环境。
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工资分配制度。三项制度中,工资分配制度是职工最关注的,也最能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因素。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勘单位以事业工资模式为主的分配体系与现行企业化经营不相适应;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偏大,与效益挂钩部分偏少,均衡性有余,反映劳动成果差异不足;劳动力价格封闭运行,职工收入水平同市场脱节等等。实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事企分离的原则,企业执行企业的工资制度,事业部门仍执行原事业的工资制度。执行企业工资制度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两低于”的原则,实行对工资总额的动态弹性调控,与本单位经济效益挂勾;要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形成以岗位为主体,以效益和业绩为依据的薪酬体系;要大力推行经营者年薪制,积极探索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建立优秀技术人员的津贴和奖励制度;要根据煤炭地质单位的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分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资分配的杠杆、激励作用。
二、难点
转变观念难。改革开放几十年,地勘单位转机建制也有十几年,职工观念确实在不断转变,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离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经营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观念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长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果,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有时甚至是根深蒂固。首先是转变观念的方向不明,向何处转,由于人员素质各异,所处环境不同,认识态度不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如有的经营者认为落实经营者的用人权,就是我说了算,我想用谁就用谁,我让谁下岗谁就下岗,把职工的权利置之脑后。其次,促进职工观念转变的措施不力。我们一说转变观念,就是动员、开会、学习。事实上,仅靠这些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转变职工的观念,必须有领导的身体力行,有榜样的示范,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触动和心灵震撼。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其三是口头上转变容易,落实在行动上难。大多数职工是想得到,说得到,就是做不到。一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一看要得罪人,就抵制,回避。所以说,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转变职工观念是首要的,也是最艰巨的。
统一认识难。谈到改革,只要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大家都是支持的,拥护的,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分歧和矛盾就会出现。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利弊都是相对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往往难以判断。改革必然引起利益的重新调整,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如经营者要搞年薪制,以体现责权利的统一,技术人员要实施技术岗位津贴,那么苦脏累的一般工人岗位是否也应该倾斜?减员能增效,但下岗人员的生活困难要不要考虑?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对员工赋予的责任、权职和员工所获得的薪酬、晋升等因素所造成的员工的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起着重要作用,但怎样的薪酬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
体现公平呢,恐怕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
具体操作难。起草一个方案,制定一项制度不难,但要不折不扣、始终如一地执行一项制度却不那么容易。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人力资源策略必须保持前后、上下和相互之间的一致性,每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环境。如实行岗位工资,就必须有相应的岗位测评机制、考核评鉴机制。如果没有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就不可能确定合理的岗位薪资,势必引起分配的不公;如果没有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鉴机制,在同一岗位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陷入新的平均主义,改革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又如,在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后,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在什么职务拿什么工资,在有关文件中规定,对于解聘或低聘人员的工资要作相应调整,但如何调整,并不明确,实际操作中,各单位也不尽相同。三项制度改革没有固定模式,不能照搬,只有在反复实践中创新、探索,才能建立起既体现自身特点,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机制。
地勘单位的性质定位难。地勘单位是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但具体到某一项制度,是执行事业的,还是执行企业的?如关于职工工伤待遇问题,如果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文件,则与当前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实际不相符,如果执行企业的规定,但实际上又未参加企业工伤保险,且地勘单位目前的工资制度、财务制度都是事业单位的,这无疑给工作增加了难度。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应该有用人的自主权,但又有人员编制和审批程序上限制;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应该有灵活的工资分配制度,但又要执行事业单位的增资文件;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但又有职工身份差别,干部、工人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系列。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上述现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必备条件。地勘单位执行《劳动法》不严,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流于形式,职工“出口”渠道不畅,很大程度上在于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较多。仅以一二五队为例,在职职工人,离退休人员人,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比例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地方养老保险机构是不愿接收这个包袱的。医疗保险方面,按宜昌市地方政策,一二五队需一次性交纳近万元的门槛费,这笔费用对正处于扶植转产期的地质队来说,是根本无力承受的。唯有失业保险,地方政府要求统一纳入,但由于养老保险不加入,职工能进不能出,单位、职工交了钱,却没有人能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金待遇。上述现象带有浓厚的地方保护色彩,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怨不得地方政府,也非我们的过错。这些历史负担,靠地质队自身是无力解决的,需国家从地勘单位转产的实际困难出发,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协调。
地勘单位富余人员多、产业面广、资金短缺给三项制度改革增加了难度。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大批的富余人员被裁减下来,生活得不到保障,会不会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实施内部退养、待岗、一次性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分流下岗人员后,巨大的费用支出(退养费、生活费、补偿金)谁来负担?地勘单位的产业分布广,工种复杂,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工资分配体系。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溃乏,选人用人的余地不大,难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是现实的,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就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不可能在问题一旦出现时,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运筹帷幄。
三、对策
⒈深入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要对现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哪些是符合地勘单位实际、行之有效的,哪些是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哪些是必须彻底改革的,从决策层到执行层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通过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是有阻力、有风险、有困难、需要付出代价的;认识到任何一项制度的利弊是相对的,科学管理和永不停息的探索才是永恒的主题。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统一政策,统一口径,统一行动,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⒉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职工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行动。地勘单位职工转变观念尤为重要,而且紧迫。要通过生动的宣传教育、领导的率先垂范和有力的规章措施,帮助职工迅速转变观念。要彻底破除进了单位的门、就是单位的人、单位就应该管我一辈子的就业观念;破除没有功劳有苦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观念;破除无功不为过、平庸不是错的用人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和法制的观念。
⒊认真研究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必须纳入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规划,统筹部署,配套完善。方案的制定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循环,广泛征求意见,逐步修改完善。出台的各项制度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要经得起法律、政策和时间的检验。要针对改革的难点,分清主次,权衡轻重,先试点,再逐步推开;先从简单易行、能立竿见影的方面入手,再渐渐深入,各个突破。如实施岗位工资,可先从机关开始;社会保障方面,可让部分新进职工参加地方保险,等时机成熟,再全面铺开。
⒋结合自身实际,发动基层参与。地勘单位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大多没有定型的主导产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鉴于此,在改革过程中,如果仅由职能部门或领导操作,就难免顾此失彼,有失偏颇,很难充分考虑到每个单位的特殊性,出台的措施也很难得到他们支持与拥护。只有发挥基层的能动性、创造性,赋予基层应有的自主权,让基层参与改革,才能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如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让基层提出建议;在一般职工的分配上,让基层讨论制定分配方案;在职工竞争上岗中,由基层经营者说了算等等。
7.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 篇七
构建地勘单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利用其自身优势,经营领域逐渐由传统的.地质勘查业向勘测施工、基础施工、机械制造与加工等相关行业延伸,伴随生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适应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工种繁多、特种设备、新机具、特种作业人员不断增多,工作战线长、点多面广,工期短、资金紧;一些项目施工环境较差,软、硬件设施跟不上,个别从业人员操作技能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作 者:刘文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9队 期 刊:安全 Journal:SAFETY 年,卷(期):, 31(2) 分类号:X9
8.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 篇八
周鑫,王志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地勘单位长期实行事业单位和企业厘定不清、混合运行的管理体制,称其为‘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杨伯轩等,2014)。陕西省自2008年12月启动全省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工作,至2014年6月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撤销四个地勘局及所属地勘单位事业建制,经过6个月的时间,省属4家地勘局及所属地勘单位均已改制成企业,脱离了事业体制。文本拟通过阐述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历程以及推进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最终提出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1 陕西省地勘单位改革基本情况
2008年12月,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我省地勘单 改革有关文件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128号)(以下简称“128号文”),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启动了全省地勘单位企业文化改革工作。省政府专门在省国土资源厅设立地勘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召开改革协调会。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前省属4家地勘局(地勘、有色、煤田、核工业)均已改制成企业,分别成立了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和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组建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1 经营效益较转制前均有较大增长
省属4家国有地勘单位(地矿、有色、煤田、核工业)的经营收入由2008年的28亿多元增加至2013年的98亿多元,年均递增28%。2013年,4家单位的总利润分别为1.06亿元、5586万元、4500万元和1.07亿元。
1.2地勘企业架构基本形成
经过事企分离、整体转企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各单位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建设,规范融合企业财务制度和地勘会计制度,按企业招聘员工、选聘干部,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地勘立企、矿业兴企、工勘稳企、多元发展的经营思路基本确立。1.3 找矿主力军作用得到积极发挥
自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陕西先后设立国家级整装勘查区15个、省级重点勘查区21个。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地质找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意见》,从2013年起5年内,每年从两权价款省级留成部分中,拿出10%设立省地勘基金,专项用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同时配套《找矿成果奖励办法》和《基金管理办法》等奖励政策,支持各地勘企业积极参与地质技矿突破战略行动。1.4 省级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顺利组建
保留公益性地勘队伍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基本前提(林强,2013)。陕西新组建成立省地质凋查院作为开展省公益 性地质工作的重要支撑单位,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省政府在陕西省开展的公益项目。该院按照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陆续开展了陕北煤炭开采区采动损害调查;完成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为陕西地下水管理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 改革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回顾几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结果,但由于没有参照的经验可循及国有地勘单位的特珠性,改革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所带求的制度冲突及深层次矛盾亦逐步显现,主要有三个方面。2.1 事业身份问题成为焦点,尚未出台相关政策
为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和改企后的发展,按照"128号文”规定,2008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改制后原事业单位人员身份不变,退休时按改革时保留的原身份退休并享受待遇。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自2014年10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对于属于事业身份当前在职并作为地勘企业主要骨干的“老人”,其事业身份如何保留,养老保险政策如何对接,“老人老制度”如何具体执行,当前都没有出台可供操作的政策和细则。地勘单位本来经营面窄,历经千辛对外创收的相当一部分收入,要用来解决历史负担,造成发展能力极弱(付英等.2012)。2.2 地勘单位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产业持续发展乏力 地勘单位在改节后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得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何朋聪,2012)。事业属性的地勘单位没有资本积累,企业化资本金严重不足。探矿权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和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地勘企业通过经营探矿权,通过资本运作和勘工作的实旋,实现探矿权资产增值和资本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地勘单位只能从事单纯的地质勘查,根本无法与高附加值的矿业链接(匙文,2014)。目前省内各地勘单位持有的优质探矿权,多年来经过变现合作等已经所剩无几,新获取探矿权限于政策的制约、市场竞争的压力有很大难度。没有探矿权,无法自主开展地质工作,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在市场上.只能处于“打工者”地位,发展前景堪忧。2.3 涉及事转企的部分政策缺乏衔接造成矛盾
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人员流动困难和事业身份人员技术职称晋升不能兑现档案工资的问题。职称普升和国家、省上政策性调资的,应在档案中进行相应调整,但实际难以贯彻。改制期间人事档案冻结,各单位对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进行考试晋级难以进档。直接影响以后退休费计算基数。当前尚无在职事业身份人员在本系统内调动如何办理相关手续的规定,使得在职事业身份人员系统内调动的有关正常手续难以办理,医保等社保无法转移。此外,原事业单位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地勘企业无法享受到,且在税收“营改增”后,负担有所加重。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 意见(中发【201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对国有地勘单位来说是改革的继续深化和推进(田国华等,2013)。各地政府按照“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力式,逐步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米强,2014)。2014年6月,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撤销四个地勘局及所属53个地勘单位事业建制,共收回事业编制21392名。事业建制撤消后,深化改革面临着下列新的情况和问题。
3.1 地勘事业经费拨付渠道的疏通问题
撤销事业局并收回事业编制后,原有对于事业编献单位的地勘事业经费是否仍按原来的数额划拨到地勘企业,是否随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的相关政策同时凋整,同时.作为对地勘单位转企的支持,能否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予一定程度的增加.需要稳妥地处理。当前需要疏通经费拨付的渠道,避免地勘企业承担大量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从而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3.2事业单位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延续问题
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制定了部分优惠政策,如:中央给予地勘事业单位的中央预算内补助项目,如小型基本建设费用,给予地勘事业单位的贷款贴息等诸多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地勘企业很难争取到;去年出台的调整地质勘探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执行范围限于国有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没有考虑到国有地质勘查企业单位;部分国家地调项目和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仅限事业单位投标,企业主体被排除在外;部分省份、市县对从事地质勘查的事业单位免交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对企业性质的探矿权人,按企业规模对单个项目收取高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多项目累计金额很大,地勘企业难以承担。
3.3 依附于事业单位的各种资质、矿权、贷款过渡转换问题
当前,除了国土资源部发文明确了对转制后的陕西省地勘单位的地质勘查资质进行划转,给予了支持,其他以原事业单位身份取得的其他部门的各项资质,在撤销事业建制后,原申请资质的事业单位已经不存在,资质自动失效。重新申请这些资质的手续都很繁琐,矿业权也涉及到变更的问题。此外,地勘单位以原事业单位名义的贷款、担保,由于各项贷款的主体发生变更需要征得银行同意,延续与变更手续繁琐,存在违约可能,且纠纷不易解决,对地勘单位资金筹措十分不利,同时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3.4 公益性地质队伍与商业性地质队伍的关系问题
目前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彭齐鸣,2014)。“128号文”要求事企分开,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为此成立专 门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应充分利用各种类型各种专业队伍的优势,打破队伍的界限,协调好公益性地质队伍和商业性地质队伍的关系:公益性地质工作可以由商业性地质队伍承担,并不会影响公益性地质队伍的稳定,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地质工作质量的提高,发挥国有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的作用。4 对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考
4.1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勘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
目前地勘单位的分类与定编的大部分工作由各单位上报省编办,没能充分考虑省地勘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缺乏与全省地质工作衔接的统筹考虑(高兵等,2013)。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分类指导,积极做好与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衔接工作。建议国土资源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尽快制定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地质勘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2 为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继续推动已出台的支持政策的落实.并根据新情况及时争取符合自身实际的优惠政策,尤其要对经营类地勘单位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政策(方群,2013)。一是营造事企平等的市场政策环境,支持转企改革。制定有利于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发展的项目管理办法,支持转企的地勘单位能够申请、竞标和承担国家地调项目、外省基金项目,理顺地勘企业承担国家地质凋查项目的资金渠道、账务管理通道。二是为转企的国有地勘企业增加资本金。积极落实“属的期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时经批准其价款全部或部分转增为国家资本金”等相关政策。三是完善新形势下的地勘会计制度,积极探索地勘会计核算制度与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有效融合的途径。4.3 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动地勘单位改革
在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比较 被动,失去了选择何种分类的权力。“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是地勘单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权益性选择(邵毅,2012)。与其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变革。建议其他省份建立并建实专门的改革协调机构,统一地勘单位的诉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使得全省一盘棋,让各项支持政策能够细化落实。同时落实离退休职工、在职职工事业身价、精简下放职工、事业经费等事业管理职能和具体的管理部门,稳定改革期间的职工队伍。
4.4 继续关注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展
9.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 篇九
从原地质矿产部管理下的地质找矿事业单位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计划项目、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起始,再到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经过3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但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仍有许多问题,财务风险突出,有的单位甚至面临着生存问题。本文就地勘单位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现状
1.财务预测、财务预算随意、财务分析粗糙
以某地勘单位为例,该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经营实体,近几年来市场收入和拨款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5%和25%左右。由于取得信息、掌控市场能力不强,财务预测不尽人意。不重视预算,市场经营项目一般无预算,计划内项目有预算,但财务不懂生产流程,预算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往往虚增支出,随意性大。地勘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多半途转行出身,财务管理知识缺乏,对资金运动不能做出系统分析,不能提供真实有用的财务指标为经营决策服务。
2.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不到位
以该地勘单位为例,成本费用不按项目归集,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费用控制、考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以包代管,以年末一次业绩考核评价全年业绩,只看结果,不重视事前、事中控制,甚至有虚增成本等违反财经税法情况发生。因地勘单位自身固有特点,流动性大,人员分散,财产分散,财产盘点次数很少,常存在账物不符现象。办公用品、生产物资采购没有认真做到“货比三家”,部份商品价格虚高。在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上,常因对政策、市场了解不够,盲目决策,往往投资回报不及预期,有的损失惨重,财务风险偏大。
3.经济活动审计监督不力
地勘单位一般只有一个专职审计人员,且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全,受制于业务能力和体制约束,财务监督执行不力。地勘单位领导不重视审计,二级单位对审计甚至有抵触情绪,内部审计监督名存实亡。
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1.体制不顺,内部控制机制缺失
事业身份、企业化经营管理机制,使事业法人身份的地勘单位及下属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单位,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管理、监督时紧时松,由于政策限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单位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错失机遇。权力下放过多,权责失衡,又易形成一人独大,管理失控。体制不顺是造成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上出现问题的首要因素。
2.信息化程度不高,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受网络技术的限制,采用较分散的管理模式,仅仅选择会计核算模块软件,电子化程度不高,财务信息上下级之间无法共享,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工作效率低下,没有使用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地勘单位管理观念落后,普遍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对风险预测不够,防范意识不强,发生风险后应对茫然。
3.目标不一致,无全员管理观念
受诸多因素影响,目标不明,从上到下没有拧成一股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观念。有的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突出,长远目标欠考虑。财务人员不是专业技术不过硬,就是怕得罪人,碍于情面,把法规制度抛之脑后,不按原则办事,只要发票不假、自己不贪,就不管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虚增、资金“跑、滴、漏”现象。
三、强化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理顺体制,健全机制
地勘单位分类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多数地勘单位将完全企业化。体制理顺了,机制就活了。以改革创新引领地勘产业经济新发展,深化改革,构建地勘产业体制机制新格局。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以更大的勇气、更有力的举措,解决制约地勘单位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和矛盾,断绝“等、靠、要”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强地勘主导产业、做优地勘延伸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地勘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力提升拓展市场的竞争力。
2.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成本控制
须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成本管理意识。构建企业文化,提高全员主人翁意识。在内部形成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完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减少资金占用。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减少坏账损失,加速企业变现能力,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日常财产盘点、设备保养工作。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注重财务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失策都会对单位不同程度的损失。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及时了解单位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随时加强对财务风险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单位经营策略,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执行力
须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对不相容的岗位实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严禁收入不入账;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时时了解办公用品、生产物资商品供需变化,价格变动,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执行力,不打折扣地按制度执行,提高全员的财经法规的遵从度。
5.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重视内部审计监督,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将审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确实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控制风险,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0.浅析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篇十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勘事业单位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其原有的形式。然而地勘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转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进行分析。【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方式和体质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地质勘察单位将会面临企业化改革。对于愈演愈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大部分地质勘测单位都已踏上转型的道路。在地质勘测单位纷纷转型的条件下,为了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以及工作效率,地质勘察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目前而言,地质勘测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其人事管理方法和目前市场的人事管理方法有较大的差距,对地质勘察单位在人才方面的管理以及优化工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该单位出现人才缺乏的现象。1.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出现的问题
地质勘测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国防建设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一个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地下水、岩石、地貌以及矿产等实施不同的研究工作。因为地质勘测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工作的范围一般比较小。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为以人为本,将人做为有效并且重要的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以及管理。人事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相关潜能,从而让工作人员能够能积极、主动以及更热情地进行工作。由此可知,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从而替换掉原先人治手段中出现的随意性以及散漫性。随着时间以及相关文献表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的积极性、工作的热情以及提升企业的潜力等,从而让企业得到高效发展。地质勘测单位如果想要和市场经济同步发展或者是实现全面接轨,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管理的变化和改革方法以及方向就需要向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学习。
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为人事匹配只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因为地质勘测单位一直以来都是采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法来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其相关工作存在较大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单位需要用人时,首先需要考虑有没有编制,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是不能够收人的。而较常出现的情况为,一旦有空编,管理部门会随意招人,不理会单位是不是真的需要。人员一旦进行编制之后就几乎不会发生变动,此种只进不出的死板人事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的用人需求无法跟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影响单位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为工作人员在迁升方面只能上不能下,该种缺乏竞争以及单向的人事管理方法,磨灭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
通过上诉内容可知,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管理无法为单位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如果地质勘测单位想要完美转型,单位就需要改革人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从而让自己能够获得转型的基本条件。2.1改变思想,明确职责
让地质勘测管理人员改变固有思想,是改革人事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竞争愈加激烈的现代,管理人员必须明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单位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此可知,首要任务就是让管理人员从人事管理方面作为切入点,改变原有的人事管理方法,以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工作方式以及格局来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人事匹配、员工的升值或调职、对工作人员实施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及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满足本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单位能够更好地实现转型。2.2积极实践,落实工作重点
地质勘测单位进行转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改变以及更新自己的同时,谱写与时俱进的新章节,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从而得以实现转型。地质勘测单位想要人事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单位作出有效的贡献,就需要根据以下说到的内容来改变自己。2.2.1人才规划
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部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发展计划来进行转变,也就是需要人事单位通过有意义的调研以及相应的预测工作来为本单位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以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人事部门需要将单位的发展现状以及单位需要转型的目标做好相应的对比,找出现有的工作人员配置情况与转型目标的工作人员配置之间的差距,随后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变动来对本单位的原先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人事部门需要合理并且科学地对单位人才进行规划和编制,从而满足单位对相应人才的需求。2.2.2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地质勘测单位的转型发展、工作人员思维、掌握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技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位的发展以及相应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已然成为人事部门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人事部门可安排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解放其思想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应技术能力。对工作人员这三种能力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虽然三种内容分开进行培训,但是这三种内容具有辩证统一的特点,其培训的目标均为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2.2.3实现人才梯队建设
所谓人才梯队建设就是为单位培养适合的接班人,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人才储备。正因为地质勘测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才缺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质勘察单位产生的严重的不良影响。由此可知,人事部门需要对目前各个岗位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分配的方法主要体现为老年、中年以及青年,以保证单位的各个部门均有足够的人才分配,从而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3.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的稳定性
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特点为制度化,严格的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单位各项工作的稳定性以及长久化。制度化能够有效避免人治时期出现的不稳定性,从而能够让各项工作更稳定以及更长久地落实和贯彻。在转型的过程中,地质勘测人事部需要积极参照企业人事管理的方式以及模式来对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各个部门工作的长久性以及稳定性。4.小结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就是为企业或者单位的整体发展而工作。人事部门的工作内容会跟随单位的实际情况、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形式的发展而变化,其中不会发生改变的就是人事部门工作的主要目的,其工作的目的是为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以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长久性以及稳定性,让单位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单位拥有相应的精神支持以及相应的额智力支持。人事管理的工作内容均会以单位的利益作为核心,不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单位的需求。【参考文献】
【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推荐阅读:
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10-10
地勘单位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08-21
冶金地勘工作总结09-03
关于碎石桩地勘的报告09-07
单位团委发言稿09-27
诚信服务单位发言稿06-13
单位经验交流发言稿07-19
监理单位竣工验收发言稿07-02
工程开工典礼单位代表发言稿11-05
在单位年会上的发言稿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