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2024-12-11

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共12篇)(共12篇)

1.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一

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

一、日常急救培训等工作:

1、熟悉环境:科主任带领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工作制度、抢救流程、各种急救设备及药品。

2、业务培训:

1)高年资的医生或专业人员对医师以下的员工及新员工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吸痰器等使用进行培训。

2)科室主任自行安排本科室医生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急症项目培训。

3、急救意识培训:科主任及护士长不定期组织参加值急诊班的全体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急症及意外伤害的讨论,以增强急救意识。

4、急救设备保养:急诊科由专人负责对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定期进行充电和检查,对各种急救药品效期定时检查更换、保持各种急救药品齐全;保持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科内急救考核:重点考核科室所以医务人员。

1、环境熟悉程度:医政科在新员工试用期、见习期满后,对科室及周边

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考核。

2、急救意识考核:进行模拟急救现场,重点考核医 护人员急救意识、应答质量等。

3、反应速度考核:对医生(护士)受理呼救后赶往患者所在地的时间进

行量化考核。

4、携带药品及器械:对医务人员外出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与病情关联

性进行考核。

5、急救质量考核:依据《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要点》进行急救质量考核。

三、科内急救考核

1、必考项目:徒手心肺复苏、吸痰技术操作规程等。

2、其他考核内容:《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

四、考核方法:

1、科内急救考核:侧重考核急救意识、反应速度、急救措施等方面,具体内容有:考核人员在某预定点打求救电话,考察医务人员是否询问地址、主要病情、是否留下打电话人的联系方式,是否进行简单指导;从接到电话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所用时间,医生到达以后对其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否恰当,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是否得当等。

2、科内急救考核:

1)考核内容:依据科室制定的《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进行

逐项考核。

2)考核对象:除副高级职称(含副高级职称)以下的所

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考核时间:具体时间考核时间由科室安排;

4)考核人: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具体考核人;

五、奖惩:

考核成绩将记录在案,对于成绩优秀者,作为职称和岗级评定的参考;成绩不合格者,须经重新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2.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二

1 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1 统计制度不统一

在执行统计时, 各个部门执行的标准不统一, 政府部门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 建设部门执行建设部制定的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制度不统一的问题不但浪费统计资源, 也不利于统计效率的提高。

1.2 按企业办公地统计易造成漏报漏统

现行的房地产统计制度规定:“跨地区进行开发活动并在开发地进行工商登记且具备法人资格, 纳入开发活动所在地统计范围;未进行工商登记的, 由企业办公所在地进行统计。”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跨地区、跨省开发投资现象很常见, 外省、企业来本地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 如果没有在开发地进行工商登记, 则不能纳入开发活动所在地统计范围, 统计部门也没有职能要求其必须在本地进行工商登记;这种投资行为很容易造成漏统漏报现象的出现。

1.3 月报制度造成基层统计人员负担过重

目前县级基层统计人员要承担房地产投资统计, 同时也要承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月报任务, 还要承担建筑业统计季报任务。同时又存在着上报时间集中、指标繁琐, 表与表之间逻辑审核关系复杂, 投资报表种类多等问题, 这给房统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 统计工作人员只好按照工程概算和形象进度进行估计上报, 准确性可想而知。

1.4 年报指标与月报指标衔接困难

年报指标是月报指标汇总和积累, 其基础是月报。然而在每年年报期间不同程度增加统计指标。这些在月报中没有列入的指标却要求在年报时填报, 企业统计人员收集资料困难, 一些指标只能估算上报, 影响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1.5 房地产统计操作程序不健全

操作程序的稳定, 指标审核的全面, 将会给企业和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提高工效, 使基层能够提供各项统计数据指标的准确性。由于操作程序指标审核的不建全、当数据上报后, 上级通过报表的问题再新增审核关系, 这给每月统计工作增加了工作量。用不成熟的操作程序进行统计, 一旦新增审核关系, 造成数据要进行调整、写情况说明、报表重新填报等重复工作量。

2 思考与建议

现代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庞大而复杂, 现代统计工作者的任务艰巨而迫切,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应该根据统计信息的需要, 着眼于减轻基层负担, 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协调好政府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不一致的情况, 就目前而言, 改革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 应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2.1 建立统一的统计体系

首先要解决部门统计的重新定位问题, 这是改进和完善部门统计的前提。二是要协调好政府统计与部门间的分工, 制定统一的统计体系;三是要建立政府与部门间统计信息的共享机制, 避免重复交叉浪费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要为部门统计的全面发展和品质提升创造有力条件、优化配置。

2.2 建立投资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统计的制度

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统计, 不仅有利于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进行有效管理, 而且有利于准确地反映当地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所得税的流失。

2.3 减轻基层统计人员负担

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报表指标繁琐, 上报程序多、频率高、时间紧, 难以把握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其实完全可以改月报为年报, 保证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提高数据统计的有效性。

2.4 新增指标设定应从定期报开始, 统计口径不能多变

目前新增统计指标大多从年报开始填报, 因为缺乏定期报的基础, 造成填报困难。新增指标设定从定期报开始填报有利于指标的衔接, 有利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

2.5 房地产统计程序统一性, 各部门统计口径要一致

国家统计部门与建设部门的房地产统计平台要统一, 渠道要一致, 统计口径要合理, 指标内容要规范, 要数出一门, 信息共享, 稳定操作程序, 减轻统计工作量, 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房地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从我国的经济实践可以看到,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房地产产业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 随着房地产改革的发展, 房地产统计制度和方法暴漏出了很多缺陷和问题, 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应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 处理好各种关系,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的统计体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作用, 还必须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学锋.房地产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统计研究, 2004.

[2]周诚.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3]乔志敏.房地产价格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三

职业技能鉴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在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河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考核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不断探索研究高职院校技能鉴定需要完善优化的环节,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实践中,学院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切实将职业技能鉴定渗透到高职实践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为适应更广泛的人才市场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办学中,河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指出,不管是职业类院校还是非职业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都要面临着择业就业,从事某一职业。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实行了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推行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结合多年人才培养经验,学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方案的制定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教师研讨后共同确定。如果调研不充分,会导致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不很匹配而影响学生取证和就业。

所以,为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学院制定了建立在充分调研、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典型工作任务法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根据目前企业职业岗位群设置情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确定毕业生从事该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资格。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核心的理论及实践课程,比如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实习、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完善职业能力培训过程

近年来,学院在职业培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以前的理论课程与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结合职业技能考核优化完善。将理论的“认知”与实践的“应会”结合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比如,电厂化学专业将原来的分析化学与电厂水汽分析监督项目相结合,改为“电厂水汽分析检验”理实一体课程,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间隔,有针对性地将电厂实际监督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职业感,同时为后期“电厂水化验员”职业资格的考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实训教学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融合完善。根据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要求,有目的地设计实训实验项目,有效实现校内实践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的对接,使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实训教学完美融合。

比如与高职电厂化学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有电厂水处理值班员和电厂水化验员。开出的相应实践教学项目有电厂水处理实习及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实践课程。另外还有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情景教学等教学形式。这些多样的教学形式在确保“双证”融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身职业技能的训练,所有实训课程在学习内容上与上述岗位的职业资格紧密结合。通过实践训练,学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克服了畏惧心理,鉴定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正常发挥,取证率可以达到100%。

不断优化完善实训、实习条件。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开发情况来看,有些院校在保证相应工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资格考核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完善。一般来说要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资格考核的要求,来建立完善实训、实习设施,这样可以将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与职业资格的要求紧密结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从而提高办学效率。

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校企文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标准,打造一个理念超前、服务一流、管理科学、具有真实企业实践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接触实际、实验技能、提高能力的校外课堂,其功能要达到保证实训结束即能到用人单位顶岗的目的。同时,可以作为标准化的职业资格考核场所。

比如高职电厂化学专业,为了强化学生电厂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能力及电厂水化验的职业能力,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电厂水处理仿真系统,不仅满足教学实训、实验需求,同时满足职业技能鉴定时对实践条件的要求,大大提高实训及技能鉴定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职业感。

此外,学院不断优化题库及复习指导资料系统,提高职业鉴定效率。比如,就目前电力行业所使用的鉴定题库和指导书而言,存在着部分考核内容陈旧甚至部分考试题目错误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使用题库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同时也不利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进行。为此,学院对题库系统不断进行补充、更新功能,增加了网上模拟考试、随机组卷等功能,使整个题库系统向所有学员开放,达到传统培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平性,提高鉴定效率。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环节

多年实践表明,职业资格考评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由于职业类院校的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讲师、技师,又是考评员,所以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还要掌握技能鉴定考核的规范。

为此,学院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保证职业资格鉴定的工作取得成功。针对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现状,学院定期安排教师下厂实践,以掌握现场实践技能,熟悉新技术、新技能。同时,学院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或考评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及考评工作,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考核标准融入学校技能鉴定工作中去,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进一步得到深化。

完善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鉴定环境。在有些情况下,对于某些工种而言,由于实验仪器或设备的不具备,使得现场的实际操作考核无法正常进行,只能采取口试答辩的方式。如果这样的话,虽然可以考察其基本的操作水平,但影响对其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所以,学院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条件进行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工作的进行。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学院领导班子认为,质量一直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线,要保质保量完成鉴定任务,必须强化质量管理,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的规章制度,使鉴定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依。参加考评工作的人员要严格执行。但是,在有些制度的执行方面,还不是很到位。为此,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技能鉴定的相关制度,加强对考务人员的培训,考核过程也实行标准化管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客观公正。

4.技术支持与培训考核制度 篇四

1、医学装备科不仅要为临床科室开展医疗设备的保障工作,还要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持与咨询工作,以保证医疗安全、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医疗水平、支持临床科室发展。

2、医学装备科具有对全院人员使用医疗设备等进行培训的职责。

3、设备到货后,医学装备科认真组织使用科室的使用操作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考核,可以针对单台设备进行全院或多科室培训,也可针对单科室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技科室人员的使用、操作、日常维护能力。

4、医学装备科对使用科室的使用操作培训活动须做好记录与考

核。

5、加强本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讲课,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

5.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五

与 奖 惩 办 法

开发区孟营小学

二〇一〇年九月

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培训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校出台了《校本培训考核制度与奖惩办法》,确保了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其考核成绩与奖惩办法与教师年终绩效成绩挂钩,具体规定如下:

一、全体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要求教师有笔记,学后有心得,学校定期组织心得交流大会。其优秀者绩效成绩加1分,对无故不参加学习者,按旷职处理,并在全校教师会上提出批评。其次,学校领导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质量、数量不合格者,视具体情况扣除绩效成绩1-3分。

二、学校举行的教科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观摩课、汇报课、专题研讨等活动,教师必须保证出勤,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如有迟到或无故不到者,视具体情况扣除绩效成绩1-3分。

三、凡是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的教师,培训之后进行考核,并将成绩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

四、每学期都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课观摩活动,为使每位教师真正重视此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采取听课人员给授课教师打分的形式,成绩优秀者参加校级观摩课。凡是参加校级观摩课的教师,绩效成绩加2分。

五、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一级的学历培训。正在进修专科或本科学习的教师,根据教师的学习情况在继续教育证书上进行登记,最高登记8学分,最低登记4学分。

六、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论文交流,案例交流,班主任工作总结交流,评选出优秀者3-4名,绩效成绩加2分。

七、每学年结束,将评选本年度的校级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名师等,评选的依据是教师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水平以及教学中取得的荣誉与成绩,评选出教师除了物质奖励之外,其绩效成绩加4分。

八、教科研成果奖励:

课堂教学:教师上校级公开课或研究课绩效成绩加2分;在县级上课者加3分;在市级以上上课者加4分。

论文:校级一等奖加2分;县级一等奖加3分;市级一等奖加4分;二三等奖加3分;省级以上论文一等奖加8分;二三等奖分别加6、4分。在国家省市发表的论文视具体情况加10分、8分、6分不等。

6.急诊培训考核制度 篇六

急诊科专业人员技能要求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儿科急诊医师需掌握小儿急病和创伤的早期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理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常见急症的诊治原创;了解常用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CT及MRI等基本原理和诊断知识。

(3)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

2、工作经历和能力(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在内科、外科主要专业轮转至少2年,其中在内科轮转1年,在CCU和EICU分别工作3个月,在普通外科和骨科轮转各半年,在本专业工作至少3年,其中任住院总医师至少半年。在急诊门诊、EICU、急诊病房工作不少于2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包括病房和门诊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急危重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掌握心肺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法,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能判断、诊断尚未明确的疾病及危重程度;能协助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进行科室及观察病房的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能开展以下抢救工作:基础和加强生命支持,基础和加强创伤生命支持、后续生命支持、氧疗、气管插管、电除颤、电转复、急诊起搏、深静脉臵管、动脉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闭式胸腔引流、导尿、洗胃和放臵食道三腔管等;能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分析血气报告等。担任急诊住院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至少诊治病例400例,至少抢救危重病例50例(包括各种休克,急性心衰,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肺脑综合症,急性中毒,癫痫持续状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脑血管意外及各类创伤等)。(2)教学: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处理常见的危重症病例,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至少1年的经验。

(3)科研: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① 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理论及治疗原则;熟练掌握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灾害医学的知识;掌握复苏学、临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② 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生化检查、临床影像学、核医学、临床药理学、毒理学及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应于临床实践。

③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和能力(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担任急诊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担任观察病房主治医师工作2次,每次不少于4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② 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熟练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如休克、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急性心衰、急性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肺脑综合征、急性中毒、严重感染、多发性创伤;能组织和指挥抢救群体的急、重伤患着;能协调组织救灾医疗队;理解并能宣传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独立承担院内会诊任务,能指导下级医师解决常见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急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急诊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能熟练进行一下的抢救工作:心肺复苏和心脏临时起搏,能进行常见创伤的紧急救治,能熟练操作各种急救器械,并进行保养和初步维修。平均每年诊治病例至少400例,抢救危重病例至少25例。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1-2名住院医师。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和科研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在本专业副主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在急诊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和能力(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工作(包括抢救、急诊病房及EICU查房时间)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解决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及重大技术问题;能独立指挥本专业院内大型抢救;能积极宣传和推动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能组织院外抢救医疗队;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任务;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一定数量的急诊患者并指导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教学: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急诊科专业人员培训制度

急诊医务人员应在培训和资格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单独从事急诊、急救工作。

(一)急诊培训对象

1、轮转医师:到急诊科轮转工作的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由所在医院急诊医学科进行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

2、急诊医师:一直在急诊科工作岗位的医师,也要定期进行业务学士、知识更新、再培训和考核。达到三基考核的要求。

(二)急诊人员培训方式

1、医院定期组织培训班(每年不得少于1次)。

2、参加各级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或其他专业组织开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和专业学术会议。

3、急诊抢救预案的修订和学习。

4、科室内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5、结合特定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和学习。

6、各医院和科室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专业学术活动。

(三)培训内容

按照急诊科专业人员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进行。

(四)培训结束要求

考核应同时采用笔试和具体操作的面试两种。各医院和科室对考核成绩有一定的奖惩规定,对不合格者要重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急诊科专业人员考核制度

一、考核原则

1、综合性:必须对人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全面考核,做德才兼备。

2、有效性:考核的方法和过程本身必须能对被考核者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可靠性:一个标准或过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由同一考核人或不同考核者测量同一目标的结果应是一致的。

4、复合测量:可以利用各种标准对同一种能力进行测量,弥补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客观性:采取各种措施力争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6、反馈与调节:考核的结果应向有关部门或被考核者反映,及时得到反馈意见以便修正和完善,实现考核的预期目的。

二、急诊科医师的考核内容

急诊科医师的考核内容包括急诊专业知识、急诊技术和技能、服务数量和质量、医德医风以及教学工作、科研成绩等方面。应针对不同层次对象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和要求。对住院医师重点考核基础理论、治疗原则、急救技术和技能;主治医师重点考核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高难度的急救技术和技能;主任(副主任)医师重点考核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重病抢救技术及国内外急诊医学的进展、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急诊专业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理论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急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儿科急诊医师需掌握小儿急病和创伤的早期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理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常见急症的诊治原创;了解常用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CT及MRI等基本原理和诊断知识。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的情况。

(二)急救技术和技能

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掌握心肺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法,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能开展气管插管、电除颤、电转复、急诊起搏、深静脉臵管、动脉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闭式胸腔引流、导尿、洗胃和放臵食道三腔管等;能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分析血气报告等。

(三)服务数量和质量

服务数量主要是对各项指标(包括每年平均诊治患者数、抢救危重症患者数、出入院病例数、床位使用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服务质量主要考核急诊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危重患者的管理、漏诊和误诊率。

(四)医德医风

7.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七

【关键词】EVA考核;国有资本;资本调整;制度冲突

一、前言

在国有资本重新调整与整合的背景下,通过运用EVA考核的方式对国有经济的总体布局进行适当的完善与调节,能够有效加快国有资本的调整脚步和效率,从而引导党中央对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宏观制度的安排。但是EVA考核在运用过程中也会与国有资本调整行为之间存在一些制度上的冲突,比如在一般领域范畴下国有资本自身保持的必要影响力与EVA考核制度的外在效用的表现,呈现出正比例函数的对应关系,则代表二者之间没有制度冲突;反之,如果在重要领域范畴内,通过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以及对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性,与EVA考核制度的效应表现出反比例函数的对应关系,则代表二者之间存在制度上的冲突。

二、EVA考核

EVA即经济增加值,其来源是“税后净营运利润-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经济附加值”。EVA考核是体现在企业在某个时期对创造的财富或者损失的财富,其通过一个财富价值量来衡量资本量。通过运用EVA考核的方式对国有经济的总体布局进行适当的完善与调节,能够有效加快国有资本的调整脚步和效率,但是前提是要使其与国有资本适用的调整制度之间保持正相关的对应关系。

三、EVA考核与国有资本调整的制度关系

自我国在2006年统一提出关于《EVA考核》的基本方针,从更具战略性意义的角度提出更为健全、完善的国有资本调整制度。可见在国有资本的调整过程中,利用EVA指标来展现现代化会计处理方式的手法,能够良好的反映出国有企业内部的资本使用效率与自身价值创造能力。但是从负面影响上来说,由于企业在实行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每个国有企业的自身变化与国有资本整体的调整都存在牵连关系。那么EVA考核方式运用下如果与国有资本的调整制度之间存在抵触现象,则表示当前运用的考核方法没有与资本调整之间“无缝对接”,应该立即改变EVA考核的使用方式。

四、推动国有资本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建议

1.制定差异化的国有企业EVA考核方法

在中央出台的《国有、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EVA考核方法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即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在EVA指标上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相同,除非有发生重大政策的改变或者经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等情况,才可能酌情对EVA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但是本文认为这样过于统一的EVA考核方法不利于实现国有资本的有效整合,也不利于重要央企实现良好的自我转变。基于此,站在有效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的目的下,本文建议应该针对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制定类型不同的EVA考核方法,从具体的调整要素、调整标的以及资本成本等指标进行明确区分,并给予其不同层次的区别划分。这样的EVA考核方法能够更为全面的满足国有资本的调整制度,既考虑了EVA考核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在各个领域实现股权的高度集中,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安全性。

2.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制度环境的企业EVA治理机制

在国有资本整体中,重要领域也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其直接关系着国家整体的经济安全。为了在处于重要领域中的国企、央企实行有效的EVA考核,其在EVA绩效的衡量上要与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相契合,以此才能有助于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的发展方式转变。在EVA考核方法选择中,要致力于保证EVA指标的治理机制要与股权制衡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二者之间不能产生负相关效应。在保持透明的财务机制基础上,对EVA绩效水平与企业内部的各个权力机构实行权力制衡的方式,保持国有资本能够在更为清晰、规范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调整。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能够知道,EVA考核方式的运用下如果与国有资本调整制度之间存在抵触现象,即在重要领域范畴内,假设通过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以及对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性,与EVA考核制度的效应表现出反比例函数的对应关系,则代表二者之间存在制度上的冲突。那么应该立即改变EVA考核的使用方式,通过运用EVA考核的方式对国有经济的总体布局进行适当的完善与调节,能够有效加快国有资本的调整脚步和效率,从而引导党中央对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宏观制度的科学安排与整合。

参考文献:

[1]王棣华,温芳.企业生命周期、EVA业绩评价与过度投资——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05:53-62.

[2]许杨,周启清,杨洋,魏建刚.国有股权与价值创造——来自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9-34+91.

[3]池国华,李昕潼,李昭英.政府干预背景下的EVA考核、金字塔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务研究,2015,06:90-96.

8.药房培训考核制度 篇八

一、目的:规范药房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

二、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65条,《GSP实施细则》第58条。

三、适用范围:所有相关岗位的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工作。

四、责任:各岗位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每年应依据上级有关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2、科室负责人负责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考核。

3、科室负责人每年对全员进行药品法规、质量规章制度及专业知识、执业道德、工作技能等培训考核工作。培训人员覆盖面应达到100%。

4、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药品监督管理技术人员教育。

5、质量管理、验收、养护、陈列、购进、营业等岗位的人员必须按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6、科室负责人应建立个人培训教育档案,内容包括:姓名、职位、职称、培训时间、培训题目、培训地点及培训师、课时、考核结果等。

7、科室负责人每年应做好全年教育培训,内容要求: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授课者等。

8、每次培训后应做好考核工作,验证培训的效果。

9.计生专干培训考核制度 篇九

一、强化责任,实行量化管理

为加大政策外生育的控制力度,强化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的责任,对计生专职人员实行量化管理,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对计生专干队伍进行整顿治理。将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量化,责任到人,实现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落实的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计生专干“职业化”管理。

二、严格“准入”和考核制度

抓好计生专干选配,切实提升计生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在准入制度上,严把“进人”关,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5周岁以下,热爱计生事业的人员充实到计生工作岗位上;在考核制度上,严把“评审”关,把社区专干的日常工作纳入全程监督范围,一季一小评,半年一大评,年终定档,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社区计生专干的去留问题。

三、强化业务培训

1、强化社区计生专干的月培训工作力度,坚持“月报月训月发”制度,每月必训一次。

2、由街道计生中心主任对社区计生专干进行培训,每季必训一次。

3、以经验学习交流为手段,组织社区专干到模范社区学习交流经验,每半年组织一次。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区计生专干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通过对专干培训考核,提高社区计生专干的政策水平,提升业务素质,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熟、会管理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以加强计生专干的综合素质,提高计生专干的业务水平。切实营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受益广大群众。

10.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篇十

一、我国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

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追求良好的工作绩效,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更能推动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合理、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普遍推行的绩效考核手段,仍以传统的考核方式为主,科学性、系统性不强,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造成考核结果的较大偏差。考核结果的不准确使得企业缺乏可靠的激励依据,从而导致激励出现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组织效率的低下及企业目标实现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当务之急。

从现有研究文献和企业管理实践来看,现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常见缺陷主要有: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客观的衡量尺度,考核结果不为广大员工认可;考核方法的设计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考核结果与员工报酬、升迁的联系不紧密;考核缺乏反馈制度,或者反馈只是流于形式;考核方法得出的结果和材料不规范。其中关注重点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员工对现有考核体系的态度、关键指标的确定及其权重、考核主体的选择与素质要求等问题。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试图通过案例研究来对样本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如何改进该企业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其中相关系数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原有考核方法的信度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法一方面用来将企业绩效考核表上原有的考核准则予以简化,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指标间相互依存关系所导致的计分加重情形的出现,从而建立独立性更强的综合考核指标;层次分析法主要用来确定各考核指标及准则更为合理的权重。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样本公司的年度考核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来进行分析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搜集的资料予以整理,并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M公司的年度考核资料的分析,来简化原有的各项考核准则,构建出新的综合考核指标,然后再利用层次分析法,主要通过问卷分析的形式,将新的综合考核指标和原有的考核准则同时列入到问卷中,并对该公司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以得到公司所有员工对考核指标权重重新分配的观点,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重新拟定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以作为今后绩效考核的基础。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相关系数来了解考核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以保证整个研究的科学性。

三、研究结果分析

样本企业M公司是一家属于广电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在完成有关人力资源变革后发现许多员工对整个变革并不满意。分析后发现原因在于原有的绩效考核制度没有大的变动,每个人实际绩效与最终所得报酬并无直接关系。由于绩效考核所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实际的情况,所以据此所得的结果很难使员工满意。因此,为了很好地配合M公司的人力资源变革,首先需要对考核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较为客观、能真正反映员工实际绩效的考核信息。

1.原有考核结果的相关分析。在相关分析中主要利用该公司历史时期的考核记录,对数据进行有关离散程度、考核方法的信度及有效性进行分析。首先从考核结果的离散程度来看,各类员工的评议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距很小,反映不出员工之间实际绩效的差距。其次,对考核结果的信度分析主要利用重测信度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抽样的结果来看,高层管理者对中层人员考核结果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说明考核者的态度比较一致,其结果的可靠性较高。但中层人员对基层员工所作的评议,普遍达不到显著相关,其结果的可靠性较低。第三,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分析。从抽样结果分析来看,虽然考核者的打分结果都非常集中,但彼此之间的相关系数却不大。说明考核不但存在宽大心理误差,且对被考核者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认为不能真实反映被考核者的表现。第四,考核结果的方差分析。据此判别考核者在对考核标准的把握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考核者对考核标准的把握存在显著性差异。

2.原有考核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本部分的分析主要选取了某部门的考核记录作为数据来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该部门成员的考核记录,以考察原主要考核指标(原考核体系主要有纪律性、出勤率、素质提高、工作改进、工作业绩、协作交往、创造性、合作精神八个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在研究中规定用累积贡献度大于0.75来决定主成分的个数,经数据分析后得到4个因子。其中第一主成分代表了纪律性及出勤率两项准则;第二主成分则涵盖了协作交往与合作精神两项准则的变异;第三主成分表达了工作改进及创造性两项准则;第四主成分则代表了素质提高与工作业绩。

根据各主成分的内在含义,可分别为其命名:代表纪律性和出勤率的第一主成分称为纪律指标;考核协作交往和合作精神的第二主成分称为人际关系指标;表达工作改进及创造性的称为创造能力指标;代表素质提高与工作业绩的称为自我开发指标。

3.层次分析问卷及结果分析。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原有考核体系的八项主要考核指标因部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将其合并为四个指标。合并后指标权重的分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四项综合指标及原八项主要考核指标形成关系设计成问卷模式,然后将该问卷发放至各部门填写,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所有人员对各考核指标权重分配的看法。

从原始数据分析来看,仅岗位类别一项在权重分配上存在差异,各岗位从业人员都认为人际关系指标和自我开发指标均比纪律指标和创造能力指标更重要。但是在具体分配权重时,管理岗位人员认为这两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他两类人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人际关系指标与自我开发指标权重值中明显差异是来自于工作业绩和协作交往,而创造能力与纪律指标部分,则是由于工作改进与出勤率两项指标的权重值差异所形成的。为更深入地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根据问卷情况选取部分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后发现,由于在去年人员的出勤率和工作改进方面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公司为改变这种状况,制定了与此相关的奖惩制度,从而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直觉上认为公司相当重视此两项指标,所以填写问卷时此两项所占比重较大。而对管理人员而言,由于奖惩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出勤和工作改进情况,因此,他们认为,未来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协作交往和工作业绩方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岗位人员所提出的权重分配可视为一领先指标,而其他两类岗位人员所填写的权重分配则为过去管理的结果(落后指标)。因此,在最终确定权重分配时应采用管理岗位权重值的平均值为主,其他两类岗位的平均权重值可作为参考。

四、研究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在M公司原有的绩效考核体系及其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指标体系问题较多。考核指标是考核内容或考核标准的操作化的表现形式,它应当包括考核要素和要素定义。而在M公司的考核表中则只有考核要素而无要素定义,且原指标间存在相关性,从而导致考核者对同一考核对象的评定相差甚远的结果。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志,无论是考核方法的信度还是其有效性都不能令人满意。

2.考核培训缺乏。在正式考核实施前,一般要对所有执行考核的人进行考核业务培训。但在M公司,尽管公司上层也比较重视绩效考核,但每次考核时并没有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加以原有制度的缺陷及主观上的原因,使得考核工作越来越招致更多员工的反对。

3.信息反馈不足。对考核结果给予反馈是整个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增强员工对考核系统的公平感,了解自己有待改进的绩效领域。尽管M公司也有结果反馈,但主管与员工之间很少就绩效问题进行沟通,员工从结果中也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无益于个人绩效的改进和提高。

五、建议

经过整体分析结果可知,为实现公司的组织发展目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M公司的绩效考核中有以下几项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1.績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包括其权重的分配应与公司阶段性任务目标一致。指标本身及其权重应能很好地向员工传达公司的相关信息。

2.绩效考核办法确定后,在绩效考核的期初应广为宣传,以便所有人员都能了解考核的内容、要求及公司的目标。

3.要定期检查考核项目及其权重,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4.原有的八项主要绩效考核准则中,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不是独立的考核准则。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将其简化为四项指标作为其考核准则。

5.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特点,设置关键业绩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明确定义。

6.加强部门主管的绩效反馈面谈技能培训,通过有效的反馈沟通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宝国等:基于两种理念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72~74

[2]蔡永红等: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119~126

11.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制度 篇十一

一、目的为能有效的进行“三基”、“三严”管理,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医、护、药、技人员遵守。

三、定义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四、内容

(一)组织领导及管理

1.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三基三严”活动,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特成立简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院“三基三严”管理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科教科,具体负责组织落实相关培训与考核工作,制定三基培训与考核计划,安排三基培训讲座,落实参考的各级人员等日常工作安排及培训考核的组织协调等事宜。

2.成立医院“三基三严”医疗、医技、药剂、护理考核管理小组

(1)医疗组“三基三严”考核管理小组

3.成立科室“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小组。

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和业务骨干为组员的培训、考核小组。层层把关、环环紧扣、严格管理,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运转。

(二)培训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心电图检查等);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三)培训重点

1.临床医师学习训练考核的重点是《三基训练医师分册》各专业内容。

2.医技人员学习训练考核的重点是《三基训练医技分册》各专业内容。

3.护理人员学习训练考核的重点由护理部拟定,护理部对各级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培训,制定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计划。

(四)培训形式

实施院级培训、科室培训、个人自学三种方式相结合。

1.每年初医院、各科室制定各自层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按照共同科目、专业科目分类和院、科分层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过程贯彻全年。

2.医院成立院级培训考核小组,由科教科牵头,采取集中分批讲座、现场演示、放置录像等多种培训形式。

3.科室成立由主任担任组长的培训考核小组,制定本科室、本专业“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标准。每月一次学习,做到科室有记录,个人有笔记。

4.院、科两级的培训与考核情况应保留原始材料,如培训课件、参会签到、考核成绩、考试卷宗等相关资料。

(五)培训、考核要求

1.科室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科室培训考核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科室“三基”考核工作,每月每科室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至少每季度考核一次,并将培训内容及考核成绩交科教科备案。

2.院级理论考核:科教科每季度组织一次理论考试。

3.院级技能考核:每年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一次新生儿复苏考核,对全院人员进行一次成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

(六)考核结果管理

理论考试成绩≥70 分为合格,考试不合格者除经济处罚外,同时参加补考直至合格为止。院级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依据,并作为个人授权的参考,以及卫技人员定期考试考核的成绩。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文五篇【二】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是不断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管理干部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切实把“三基”训练贯穿于医疗工作全程,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真正取得实效.第三条、医院成立“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小组,彭家先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彭光高、尹桐香、罗卓琼及各科室主任为成员,职责:负责领导全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订院训练计划;督促、检查、考核“三基三严”训练情况;对科室“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提出奖惩意见.第四条、在医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务科、护理部牵头,负责医、药、技、护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院训练计划的拟定、院计划实施、考试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第五条、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三基”训练内容,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年初(1月份)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实施计划;由科室组织实施,年中(6月)、年末(12月)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并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第六条、医院决定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根据情节轻重,扣罚科室目标考核分及个人季度奖金.第七条、各科室应根据院的管理制度,制定本科室的制度及实施计划.第八条、本管理制度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负责解释.第九条、此“三基三严”管理制度是在医院已有的制度上进行修订完善而成,请按此执行.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文五篇【三】

为不断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本培训与考核制度。

一、培训及考核目的1、提高临床临床医(技)师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2、规范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强化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训和考核对象??

注册在医院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晋升主任医师职称三年内的主任医师??、辅助科室的医技人员。

三、培训形式??

1、以科室集中学习和医院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三基”训练内容,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年初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实施计划,由科室组织实施。年末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

3、医院每月两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知识学习,及操作培训,??学习情况及考勤进行登记。

四、培训内容??(各级、各专业)

1、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与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心电图检查、医学影像学阅读、超声诊断学、临床核医学等。

2、临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各专业的临床诊疗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合理用血指征、检验相关基础知识等。

3、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4、医院规章制度??

5、医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本专业为主。

五、考核内容??

临床住院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基本知识

3、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及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徒手心肺复苏、心电图、医学影像、抗菌素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每年必考项目??其余项目每个考核周期抽考2 项??

临床主治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诊疗常规和各专业知识、诊疗指南

3、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及全身体格检查、心肺复苏、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心电图、影像读片、抗菌素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每年必考项目,??其余项目每个考核周期抽考2 项??

临床副主任及晋升三年之内主任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诊疗常规和各专业知识、诊疗指南

3、徒手心肺复苏技能

辅助科室的医技人员??

1、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徒手心肺复苏技能

八、考核结果认定??

1.临床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以满分100 分计分??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的医师考核达65 分以上,??其余学科的医师考核达75 分以上则视为考核合格。

2.辅助科室的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均达75 分以上、技师达65 分以上则视为业务考核合格??有一项不合格者则视为业务考核不合格??

3.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5.无正当理由擅自不参加考核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不合格。

6.临床各级医师和辅助科室医技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中,连续三年专项考核均达90 分以上者,该专项则可免试两年。

7.“三基”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师定期考核中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挂钩。

九、考核管理??

1、由医务处组织成立院内业务考核专家小组??并组建题库??负责对临床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试。

2、每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医务处通过院周会形式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3、医务处负责将考核结果如实录入医师个人医疗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依据。

4、医院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根据情节轻重,扣罚科室质控分及个人绩效工资。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文五篇【四】

为我院为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制定“三基三严”培训细则,这是针对我院近日出台的“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制定的细则。“三基三严”是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细则规定:根据卫生部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确实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始终;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委员会,医教科具体负责,科室成立由科组长担任组长的考核小组,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分二级进行,即:科室培训与考核和院级培训与考核;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医教科将制度化地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人员为全体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每月举办1次,讲座后进行书面考核;建立医疗技术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将与年终考核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三基三严”培训细则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卫生部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细则的出台将促进全院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医院管理年”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文五篇【五】

12.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一、培训职责及工作内容

(一)人力资源部培训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

1.草拟公司培训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公司培训相关工作。

2.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内外部培训渠道和资源。

3.组织进行基层和部门层的培训需求调查、统计和分析,建立公司培训体系。

4.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和各下属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5.组织开展外部培训,负责联络外部培训机构、控制培训费用、筛选参训人员等工作及培训结束后的反馈交流,有效管理外培人员《培训协议》。

6.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组织集团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各类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及组织培训后的能力测评。

7.负责组织员工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作。

8.汇总各类培训资料,建立并管理公司的培训资源库,在公司范围内共享相关的管理培训和业务培训资源。

9.编写年度培训工作总结,报主管领导审核。

10.督导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组织协调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管理工作。

11.至少每季度走访基层单位,收集整理基层单位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反

馈,解决基层单位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培训工作机制。

12.负责公司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资格证的办理、复审、培训和管理工作。

13.配合质量、安全、环境三个体系管理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14.配合各部门做好培训相关工作。

15.及时传达上级培训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基层单位培训干事进行业务学习。

16.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二)基层单位培训职责

1.设置培训机构和健全培训岗位责任制及培训管理制度,安排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工作。

2.督促并支持本单位培训管理人员及时完成培训相关工作。

3.为本单位员工外委培训提供资源,并及时考核。

4.对培训考核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岗位调整。

(三)基层单位培训干事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1.负责本单位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的拟定,于每年12月31日前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需要拟定次年培训计划,经本单位经营承包人签字认可后上报人力资源部。

2.组织本单位员工按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内部培训,培训完成率达到96%以上。

3.认真组织本单位的培训工作,做好培训过程中的签到、教材资料、学习笔记、考核考试材料的收集整理。

4.组织相关人员为每位员工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培训经历,组织员工培训后能力测评,并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员工调动时培训档案随之调动。

5.配合上级做好员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及外委培训的管理工作,协助

参加外委培训人员办理《外出培训申请表》和《培训协议》的签订。

6.准时参加培训会议,接受广源集团公司的相关业务培训和听取传达文件精神。

7.每季度对本单位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于季度末次月5日前形成书面报告报送人力资源部(第四季度为年终总结)。

8.配合本单位质量、安全、环境三个体系管理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9.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映(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10.及时传达上级培训相关文件精神,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二、培训形式

(一)入职培训

1.新员工入职后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产品知识、安全消防、质量意识、团队融入等方面的共识性培训。帮助新员工初步了解公司概况、认同公司文化,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2.新员工如需安排实地实习,则实习前必须接受安全环保部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在职内部培训

1.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公司内部或外部选择场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对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

3.内部知识(技能)提高培训主要以内部培训师为主,适当聘请外部培训师。

(三)外派培训

1.由本人填写《外出培训申请表》,经所在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人力资源部签署意见,并进行逐级审批。通过审批的培训申请,拟参加培训人员应在外出培训前签订《培训协议》;对未通过审批的培训申请,人力资源部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培训申请人员。

2.外派培训结束后受训人员应在一周内撰写《培训心得》交人力资源部总结存档。

(四)岗位资格培训

1.公司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资格证的办理、复审、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2.其它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由集团机关所属部门负责组织,人力资源部配合。

(五)自我发展培训

1.公司鼓励员工自费在职学历培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在职培训期间如需利用少量上班时间接受培训的,需经本单位(部门)领导批准,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未经批准脱离岗位工作培训的,作旷工处理。

2.人力资源部将及时传达上级关于在职学历培训的相关通知,并全力帮助学员办理入学、日常学习、考试及学历认证等相关事宜。

三、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各基层单位(部门)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方针目标要求及岗位需求,组织本单位(部门)在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制定本单位(部门)年度员工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注明岗位名称、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2.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结合各基层单位(部门)的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制订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各基层单位(部门)培训计划于每年12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部,每季度对本单位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于季度末次月5日前形成书面报告报送人力资源部(第四季度为年终总结)。

3.需要产生费用的培训训需提前一个月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请,经审批后实施。

4.人力资源部每季度对各基层单位(部门)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并收集汇总相关资料。

5.各基层单位(部门)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受训人员进行内部交流的督导与追踪,以确保培训效果与培训的持续性。

四、培训考核制度及办法

(一)培训考核制度

1.培训实施者应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可包括:

(1)面试或口头提问;

(2)笔试;

(3)技能演示(实际操作考核);

(4)网上答题等。

2.培训实施者应记录培训考核结果,笔试和技能演示需保留相应的考试内容和过程记录。

3.从事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明确规定应持证上岗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参加公司外部培训的员工,以资格证书或主办单位提供的合格证明作为培训证据,报培训管理部门备案,并于培训结束后一周内撰写《培训心得》交人力资源部总结存档。

5.培训组织者应全过程跟踪培训的实施,及时获取培训效果的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如调整培训师、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

6.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实施者应将学员的参与程度、考试成绩及时反馈给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完成培训课程。

7.对符合下列情况的培训学员,根据岗位要求可对其后续的培训予以

优先安排:

(1)严格遵守培训课堂纪律者,在培训期间无迟到、早退、中途退场现象,无无故缺勤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课,有部门负责人签字的请假条者;

(2)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签到工作,培训后积极配合进行培训反馈与培训效果跟踪者;

(3)积极配合单位(部门)培训干事做好内部培训交流推广者。

8.对符合下列情况者,人力资源部将采取罚款措施,并严格控制其后续培训:

(1)培训期间不遵守培训纪律,未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单位(部门)负责人和培训组织部门请假,无故迟到早退罚款10元/次;无故缺勤罚款50元/次。

(2)无故缺勤达到三次者取消全年培训资格,并取消年终先进评比资格;

(3)外部培训结束后不按要求上交相关资料者,严格控制今后其外部培训资格;

(4)培训前人力资源部要求学员在内部作培训知识交流分享,而培训结束后拒绝该行为者。

9. 培训后不能履行相应岗位义务的,按《培训协议》中条款执行。

(二)培训考核办法

1.对基层单位考核办法

基层单位考核总分10分,该考核结果计入先进单位评比总分中。具体如下:

(1)培训机构设置情况占1分,有专(兼)职培训管理人员得1分,否则得0分。

(2)培训管理制度的制定占1分,有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得1分,否则得0分

(3)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情况占2分,制定及时有效得2分,不及时得1分,没有制定或无效的得0分。

(4)年度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占4分。完成率96%以上得4分,完成率85%~95%得3分,完成率85%以下得1分,未实施得0分。

(5)培训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占1分,较好得1分,较差得0分。

(6)临时性任务完成情况占1分,较好得1分,较差得0分。

2.对培训干事考核办法

培训干事考核基分100分,该考核结果将做为年终个人先进评比和奖金奖励数额的依据。具体如下:

(1)培训会议迟到早退扣2分/次,无故缺席扣5分/次,请假扣3分/次,他人代开扣1分/次。

(2)季度培训总结不上交扣5分/次,上交不及时扣2分/次。

(3)培训计划上交不及时或不上报扣10分/次。

(4)培训资料不完全(培训签到、教材、笔记、试卷等),每项扣3分。

(5)员工培训档案材料不全或未作记载扣2分/人。

(6)外委培训未签《培训协议》的扣5分/人次。

(7)临时性工作任务不能完成扣5分/次,不能按时完成扣2分/次。

(8)在培训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给公司带来荣誉加10分/次。

(8)因各基层单位(部门)员工人数差异较大,工作开展困难程度不同,故设员工人数修正系数A。当单位员工人数R≤40人时,A=0.88;当40110时,A=1.05。年终最后得分K=A*全年考核总分,K≥80者为一等,有资格参加先进评比;80>K≥70 者为二等;70>K≥60 者为三等; K<60 者为四等。

五、员工培训档案管理

1.各基层单位(部门)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培训档案的管理。

2.培训档案主要包括:

(1)培训需求调查表。

(2)培训计划。

(3)培训实施的记录。

(4)员工培训档案及岗位任职能力评价表和台帐。

(5)培训师的备案和培训的记录。

(6)相关证书、考核记录等。

3.各单位应建立本单位的培训档案,员工的个人培训档案应由其所属车间(队)或直属部门保存,个人培训记录或笔记应由其本人保存,保存期限至少3年。

4.学员参加每个内部学习班或讲座,必须在《培训登记表》上签名。培训干事将把员工学习情况输入个人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职工培训登记表、教材、岗位任职能力评价表等。

5.特殊岗位的资格管理由人力资源部统一控制,包括资格证书的有效期管理。

六、培训的激励与持续改进

1.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应随着公司和基层单位的业务发展、组织机构的变化,做相应改进完善。改进完善的途径包括:

(1)根据学员反馈和直线组织的意见汇总分析,改进课程设计,包括内容和具体授课方式。

(2)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师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现场经验和课堂组织技能。

(3)逐步优化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培训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性,包括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过程控制、反馈总结等。

2.培训的持续改进还应关注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之间关联性和协同性。

3.公司应建立培训奖惩机制,对培训优秀组织单位和人员实施表彰、奖励。

(1)培训应作为员工晋级和单位评先进等的条件之一。

上一篇:英文简历表撰写技巧下一篇:以ck结尾的单词三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