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书目(精选13篇)
1.历史哲学书目 篇一
哲学 原著学习篇目
1、基础篇目:
(1)无基础人员: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选集一卷)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第一节(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选集下卷)普列汉诺夫:《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1965)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选集5卷),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选集5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选集5卷)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 第一、二、十一章 阿尔都塞访问稿:哲学做为革命的武器(1968)
晨钟:唯物辩证法和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观(1995)
(2)有一定基础人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选集四卷)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选集二卷)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选集一卷)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中第1~7节(选集二卷)《资本论》第二版跋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 剩余价值率(涉及“最后一小时”的问题)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选集四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8封信(1846.12.28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1852.3.5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68.7.11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90.8.5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9.21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10.27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3.7.14恩格斯致弗•梅林、1894.1.25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列宁:《哲学笔记》选读
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第五、六章,选集二卷)列宁:辩证法和折中主义(选集四卷)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1958)
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63-65)
毛泽东:对周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讲话稿的批语和修改(1963,文稿)毛泽东:《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1964),《关于人的认识问题》(1964)
2、深入学习书目: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通读?)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论费尔巴哈 比较重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8封信
列宁: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1907,选集一卷),《约•菲•贝克尔、约•狄慈根、弗•恩格斯、卡•马克思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俄译本序言(1907,选集一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选集四卷)
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选集四卷)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黑格尔:《小逻辑》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及《哲学笔记》中的重要篇目,如《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要素》等,列宁的一些其他短篇哲学著作 列宁:进一步,退两步(第18节)(1904,选集一卷)
列宁: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1921,选集四卷),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1922,选集四卷)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
3、分类学习篇目(基础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书目都有):
(1)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给安年轲夫的信》(新版选集三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选集四卷),包括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10月27日)、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的书信、1893年1月24日给奥·倍倍尔的信、1895年3月11日给威·桑巴特、1895年3月12日给康·施米特的信【以上书目需要确认一下】
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7)《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下卷)
(2)哲学——作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辨证法: 《反杜林论》哲学编(选集三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的终结》(选集四卷)《哲学的贫困》(选集一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哲学笔记》(列宁全集55卷)《矛盾论》 毛泽东:《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196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黑格尔《小逻辑》
2.历史哲学书目 篇二
一、以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大作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 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这不仅可以一扫课堂的沉闷, 也可以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变为具体的事例,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主观能动性”是哲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 课本对此的解释是:“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 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如果直白地把这一概念解释给学生, 教学效果肯定很差。所以, 在解释含义之前, 我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了郑板桥治财主的故事。
有个财主十分霸道, 佃户在路上见到他都得叩头、让路。少年郑板桥决心要治治这个财主。他和给财主喂驴的孩子商量好, 每天背着财主, 给驴鞠一躬, 然后把驴打一顿。后来, 只要郑板桥向驴鞠躬, 这头驴就吓得乱蹦乱跳。这天, 郑板桥见财主骑着驴过来, 冲着驴就鞠躬, 驴子一看是郑板桥鞠躬, 就乱蹦乱跳, 把财主摔在地上, 财主被磕得鼻青脸肿。过了几天, 财主又骑驴出门, 郑板桥连忙迎上去鞠躬, 驴子被惊得乱蹦起来, 财主急忙下驴, 哭笑不得地说:“小板桥, 你小小年纪就这样知礼, 实在难得。以后, 就免了你的礼吧!”财主还对别人说:“郑家这小子, 长大后必定大富大贵。”别人问他为什么, 他说:“他每次向我鞠躬行礼, 我都受用不起。”
故事讲完后, 我问学生:“郑板桥用什么办法惩治财主?”学生在笑声中思考后说:“动物没有与人一样的主观能动性, 只能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条件反射, 郑板桥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惩治了财主。”我非常惊讶于学生的回答。可见,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 真是教起来得心应手, 学起来轻松自如。
二、以例设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也曾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点表明,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情境, 诱发学生去思考,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而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直截了当地强加给学生。
在讲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 我举了发生在北宋年间的三个案子:
第一个案子发生在北宋年间, 有一个人, 父亲早逝, 母亲改嫁。过了一阵子, 他听说母亲去世, 已经下葬, 就偷偷把母亲的棺柩盗了出来, 合葬在他父亲的墓穴之中。后来此事被人告发, 官府把他抓起来, 按照“挖坟开棺的人应当处以绞刑”的法律规定, 准备判处该人死刑。案子送到当时有名的司法官员苏采手中, 苏采说:“儿子把母亲的尸骨取出来和父亲葬在一起, 怎么能和盗挖他人坟墓、求取钱财相提并论呢。”他把案子上报皇帝, 皇帝同意苏采的看法, 否决了原来判处死刑的判决。
十多年后, 北宋河中府又有人盗挖母亲棺柩, 但他所挖的墓除葬有他母亲的尸体外, 还有他母亲后夫的尸体。按照当时掘墓见尸的法律处分, 应该判处死罪。当时的官吏同情他的一片孝心, 特别向皇帝请示, 后来只以减死罪一等论处。
到宋仁宗时, 陕州有一个人的母亲在改嫁之后死了, 后来他的父亲在死后下葬时, 他因为母亲不能和父亲同葬而十分痛心, 就跑去盗来母亲的遗体, 和父亲埋葬在一个墓穴当中。当地官府将他捉拿归案后, 准备按照“未殡葬而盗尸柩”的法律条款判他两年半的徒刑。后来, 陕州通判张唐卿说, 这个人只知道有孝而不知道有法, 就将这个人释放了, 并向朝廷作了汇报, 受到朝廷的肯定,
这三个故事本身很有吸引力, 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故事讲完后, 我提了几个问题:这三个人都犯了盗墓罪, 为什么有的该判死刑的却减刑了, 有的该判刑的却被释放了?三个案子各有什么不同?官吏对案子的处理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学生讨论热烈, 我因势利导, 道出本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这节课没有任何说教, 以例析理, 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课本上的论述。
三、以事导理
抽象的理论、沉闷的课堂、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论及对政治课的评价, 这些坏字眼总是如影相随。要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程, 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关键。政治课教学要力求将课讲得轻快明畅,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力求理论联系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 以例喻情, 以事导理, 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自然感悟深刻的道理。
例如,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哲学课中的重点。这一内容单从理论上讲解往往无法使人信服, 所以需要用大量事例来说明。我列举了“苏东坡乱改菊花诗———狗尾续貂”的历史故事。
一天, 苏轼去拜访王安石, 王安石不在家。苏轼见其书桌的砚台底下, 压着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诗, 只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认为不妥, 菊花有傲霜之骨, 怎么花瓣会四处飘落呢?于是他挥笔续道:“秋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苏东坡续的诗后建议皇帝将苏东坡调到湖北黄州当官。就这样, 苏轼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转眼到了重九天气, 连日刮了几天大风。看到满园十几株菊花花瓣全都被风刮落了, 苏轼傻眼了, 才知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不胜惭愧。
四、以情结尾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 职高学生经历着种种诱惑和考验,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学生稚嫩单纯的心灵。一些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信仰在慢慢地丢失;一些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 讲究吃喝, 挥霍无度。社会的影响太大, 教师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但作为教师, 我们要相信: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只要用真情去感动学生, 必定会帮他们找回迷失的信仰和理想。因此, 教师应在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架起一座充满真情和感动的桥梁, 使学生在感动中潜移默化, 健康成长。
“人生价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抽象又敏感的话题。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及职高学生的特点, 决定了这一内容教学时所举的事例必须极具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方能使学生的道德有所提升。在讲述完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种种错误和危害后, 在课的最后, 我选取了司马光典地葬妻等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 除此之外, 司马光还有许多让人感动的高尚品质。在我国历史上的宰相中, 真正能冠以大公无私的, 只有司马光一人。他对政敌能公私分开, 对反对他的人从不挟私报复。司马光的日常生活也十分简朴, “食不敢常有肉, 衣不敢纯有帛”, 他在信中教导儿子:“穿衣无非是为了御寒, 吃饭无非是为了果腹。经商做买卖的人收藏的是金银, 读书人收藏的是书。”司马光的妻子死了, 虽然位及宰相, 司马光却无钱安葬妻子, 最后卖了地, 才把妻子安葬。司马光对人诚实, 居洛阳, 卖马。俗话说“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可司马光就不这样, 而是反复叮嘱去卖马的人, 这马一到夏天就要发病, 你务必给买马的人讲清楚。司马光逝世的噩耗传出, “京师之民, 罢市往吊, 粥衣以致奠。巷哭以送丧者, 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 送葬之民, “哭公甚哀, 如其私亲, 四方来会葬者, 盖数万人”。更有“天下皆是, 家家挂像, 饭食必祝”, 而“京师画其像, 刻印粥之, 四方皆遣购。画工有致富者”。
学生听完故事后, 不胜唏嘘, 领悟了在这世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一极具感染力的教学安排, 以情动情、以情激情, 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五、巧设悬念, 预示新课
一般说来, 临近下课, 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学习热情会有所下降, 课堂气氛也由热烈变得冷清。为此, 教师要想办法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求知欲。如何组织呢?由于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一个章节的结尾往往是另一个章节的开头, 因此, 教师在课堂“收尾”时, 如果善于抓住章节之间的联系, 巧设悬念, 吊住学生胃口, 既可活跃气氛, 又可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以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在教学“矛盾特殊性原理”之后, 学生要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并不困难, 但要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 既很重要又很复杂。所以, 我有意用历史故事来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 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朱元璋的两幅画像, 并作了相应的讲解。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画像流传至今, 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为什么两张画像形态各异?这就是下节课要讲述的故事, 这个故事蕴涵的哲学原理也是下一节要讨论的问题。
3.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篇三
这里有一个把哲学和历史科学地统一起来的问题。新黑格尔学派的著名代表克罗齐从唯心史观的角度,试图加以解决。
他反对将理性的真理与事实的真理、将观念与事实二元化,嘲笑所谓“历史的本义是知,哲学的本义是懂”的浅陋之见。一方面,他把某些毫无生气、从文献到文献、没有精神连结、逻辑思维匮乏的历史著作,贬为不足道的外在的僵死的“编年史”,驳斥那种“历史家的思想只想事实,不想理论”的陈腐之论。另一方面,他又极不赞成贫乏抽象、空洞无物、令人生厌的“一般哲学”,反对仅仅靠哲学著作培养哲学家。换言之,历史家不可不懂哲学,不可不在历史撰述中贯穿理念;哲学家不可没有历史感,不可不懂得纷繁复杂的生活,包括艺术、法律、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历史研究中既不应篡改文献,又不应使逻辑相互矛盾。
不用说,克罗齐视历史就是思想,把哲学与历史等同起来,带着深刻的黑格尔主义的痕迹。更为露骨的,还是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唯今主义”。“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第2页),都是历史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以现时生活的兴趣去再现和整理的结果。扬弃克罗齐的历史哲学,从粪土中啄出珍珠,对于我们是很有益处的。这不仅因为克罗齐思想至今在欧美史学界和哲学界仍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学界就更不待说了),而且因为其中确有真理的颗粒在闪光。例如,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借鉴哲学与历史的同一论,不是正可治史论脱节、哲学与史学脱节的毛病吗?历史学不等于文献学和考据学,而是高于文献学与考据学;哲学不等于简单的公式和刻板的教条,而是极其生动丰富的理论;二者正需互补、融合。
其次,他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作为普遍的个别的历史,是作为个别的普遍的历史”(第81页),这个提法未尝不含有辩证的因素。哲学和史学不能不关心普遍,惟其如此,尤其要“注意理解特殊的和具体的东西”(第123页)。他批评蹩脚的黑格尔的学生,为了统一、忽视差别,因而宰割历史并把它强行纳入事先建立的体系之中。他不主张用一根发展的单线去勾勒哲学史,因为历史上的哲学问题是无限的,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取代,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根本的或基本的。那种体系庞大、壁垒森严而毫无血肉的哲学史,是与研究“根本问题”的哲学相适应的,而人们需要的是远为丰富、更多变化、富有弹性的作为方法论的哲学。
克罗齐强调研究历史中的特殊与个别,颇有见地;当然,他晚年走向极端,完全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见于他的《史学和道德理想》),无疑是错误的。这与若干年来我国史学界、哲学史界强调规律性、统一性,忽视合规律的无规律,忽视偶然性、多样性及非理性因素的弊端,正相对照。今天,我们应当站得更高一些,把历史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定向性与随机性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是读本书时人们可以强烈感觉到的又一点。
本书是这位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在一九一四年撰写的,与此前的《作为表现科学的美学》、《作为纯粹概念科学的逻辑学》和《实用哲学》,共同构成《精神哲学》,即克罗齐的整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本书的历史哲学理论和史学史理论,决非仅仅上面介绍的两点,哲学界与史学界的朋友们不妨将全书浏览一遍。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曾选译了本书的第一章,然而读选本与读全本毕竟有别,味道大不一样。此外,某些关于西方哲学的简介或述评之类的书,有欠公允,往往不能实事求是,亦不可偏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非常感谢已故的傅任敢先生生前的辛苦劳作。此外,克罗齐在本书中非常推崇维科(Vico,G.B.)的史学思想,国内读书界对于维科却相当陌生,听说八旬高龄的朱光潜先生正在翻译维科的书,这确是件功德无量的盛事。
4.人大哲学院参考书目 篇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哲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哲学概论》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中国哲学智慧》(第二版)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外国哲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
逻辑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3.《数理逻辑基础—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 陈慕泽、余俊伟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
伦理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伦理学》罗国杰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美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2.《美学原理》
3.《美学导编》
版
宗教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2.《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年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2.《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3.《世界科学技术史》
管理哲学专业:
肖前主编王旭晓著张法著肖前主编王晓朝著肖前主编刘大椿著王鸿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历史哲学书目 篇五
学生阅读书目和复习思考题
一、学生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
《致约.布洛赫的信》(1890.9.21-22)
3、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4、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二)《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四点、《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五、六)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03年7月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
8、李殿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9、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0、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怎样理解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5、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
6、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点及其理论意义 ?
2、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表式 ?
3、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
4、为什么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如何理解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2、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1、怎样理解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2、为什么说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3、怎样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
4、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第五章对立同一规律
1、如何理解矛盾及其属性 ?
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3、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如何理解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是怎样的?
掌握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如何理解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2、怎样理解辨证的否定观?
3、为什么说事物的运动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唯物辩证法有哪些基本范畴 ?
2、简述每对基本范畴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九章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科学的实践观点?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克思主义认识论如何科学揭示出认识的本质?
4、认识系统包含哪些子系统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第十章认识的过程与方法
1、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2、什么是认识的全过程或总规律 ?
为什么说认识的辨证发展不仅具有反复性,而且具有无限性 ?
3、有哪些常用的辨证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认识中有何作用?
第十一章真理和价值
1、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掌握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如何理解这一原理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 ?
4、怎样理解价值及其与真理的辨证关系?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为什么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十二章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3、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
4、如何正确理解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第十三章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
1、如何正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辨证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辨证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辨证统一?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及发展是怎样的 ?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十四章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1、简述阶级的起源、实质;阶级斗争的含义、根源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状况;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3、简述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国家的历史发展。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
5、怎样全面理解社会革命?
6、科学技术有何社会功能 ?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十五章社会意识
1、简述社会意识的含义和类型;社会意识的特点和功能。
2、怎样正确理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3、如何正确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六章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2、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第十七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存在哪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个人和集体、领袖和群众的关系是怎样的 ?
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
1、马克思主义社会进步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2、怎样确定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 ?
3、简述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
4、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6.高中历史书目录 篇六
1、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
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7、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清朝政局的变动
2、洋务运动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4、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
5、甲午中日战争
6、瓜分中国的狂潮
7、戊戌变法
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独裁统治
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7.历史哲学书目 篇七
1. 以历史现象为载体, 从历史现象中解析出哲学的结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历史学科则是以人类社会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就为哲学常识教学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空间。
例如, 讲“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历史现象时, 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汉武帝即位时, 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怎么样?这些状况与汉武帝推广大一统措施有什么联系?大一统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它对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回答, 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关于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知识, 又帮助了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一些较为抽象的哲学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 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机械记忆上, 而是要把握其背后本质的东西, 如果能将相关的历史知识“带”出来, 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深化,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在事物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之中, 原因与结果的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 即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借助哲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看似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归类, 增强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 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实现哲学、历史学科的有机渗透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将哲学、历史学科的知识有机渗透, 既符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总体要求, 更有利于学生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文科学生提高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所在。
8.论刘宗周的社会历史哲学 篇八
[关键词] 刘宗周; 社会历史哲学; 历史本体论; 历史主体论; 历史动力论
[中图分类号]B24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70-(05)
刘宗周(1578—1645年),字起东,号念台,浙江省山阴县人,因讲学于山阴县城北蕺山,后世学者称其为蕺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最具有开创性的学者之一。其学以“慎独”为宗,主旨在于道德理想本体的重构,[1]以道德理想主义归本践履,在宋明理学发展史和浙东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刘宗周在其位谋其政,针砭时政,倡导王政,保守文化,学以致用,由心性论推演出具有现实主义色彩.①的社会历史哲学.②。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之,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本体论
什么是历史的本体?是什么因素引导了历史的变迁?透视中国历史的轨迹,众多的思想家存在
这样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人心人性决定着历史的本质”[2]。兴者,人心之兴也;衰者,人心之衰也;治者,人心之治也;乱者,人心之乱也。刘宗周在对历史发展的本体论认识上依然没有脱离心性史观的范围,指出“人心”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刘宗周说:“
只此一心,散为万化,万化复归一心。元运无纪,六经无文,五礼、六乐、八征、九伐无法,三通无时,五常无迹,万类无情。两仪一物,方游于漠。气和于虚,无方、无圆、无平、无直,其要归于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哉心乎!”[3]263
他还说:“
心一也,合性而言则曰仁,离性而言则曰觉。……又统而言之则曰心,析而言之则曰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惟心精之合意知物,粗之合天下、国、家与身而后成其为心。若单言心,则心亦一物而已。”[3]286
心性通合则可言“仁”,心性相分则言“觉”,“不可以觉为仁”,表现出心与性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性是心的根据,心是性的反映;性是本体之心,是内在的超越的道德理性,具有无为的至善性,心是自然之心,是道德践履,具有有为的或善或恶性。此外,还有一天命之心,是外在的超越的道德理性,是与性理相通的天理,是绝对的、至善的。本体之心与天命之心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主观的超越,后者是客观的超越,但归根到底都是道德理性,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刘宗周所说的“万化复归一心”的“心”就是“天命之心”。本体之心即性体,通过自然之心来体现,若自然之心皆为善,就实现了与本体之心的内在同构,那么人心自然地就与天命之心相贯通。天命之心“至大无外”,本体之心“至善无恶”,自然之心则或善或恶,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目贯通,体现出内外一致性和主客一致性。若八目的条贯性出现差池,自然之心就不能一以贯之,天命之心亦不会流行运作,本体之心更不会彰显,道德理性无从发挥。这就是刘宗周所说的“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惟有内起之贼,从意根受者不易除更加气与之拘、物与之蔽,则表里夹攻,更无生意可留,明体可觌矣。是谓丧心之人,君子倦倦于谨独于此。”[4]自然之心受气之拘、物之蔽,“妄”“念”乃生。作为本然的道德理性之心体是没有欲望的,但由于自然之心受感物欲,念起念灭,必会给心、意、知、物造成大害,“念起念灭为厥心病”,还为意病、为知病、为物病。[5]自然之心的这一道德实践过程保持的好与坏、善与不善,直接决定了人之本体之心之善能否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人与天命达致贯通与否的进程。
刘宗周把道德哲学体系下对自然之心的理解应用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指出,皇帝之“心”(皇帝努力完成、从事某件事业的决心)、“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转移化导之权,终不外人主之一心”[6]。此“心”是尧、舜之心之志。即是说,但凡皇帝有立志行尧、舜之道的决心,天下即有转乱为治的机会。学习尧舜圣王的什么心志呢?它包括:“首体上天生物之心以敬天,而不徒畸用风雷;则必重念祖宗监古之统以率祖,而不致轻言改作;则必法尧、舜之恭己无为,以简要出政令;法尧、舜之舍己从人,以宽大养人才;法尧、舜之从欲而治,以忠厚培国命;并法三王之发政施仁,亟议抚循,以收天下泮涣人心。”[7]可见,此心志即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致谨于人心、道心之辨,才可求中而持敬之,也就是刘宗周心性论所强调的本体之心。在刘宗周看来,尧舜之道是最理想的治世方略,而操作起来也是极其容易的,只要皇上时时提醒、时时谨凛,只此谨凛便是道心为主,是精一、是执中,也就是在自然之心上用诚敬的道德践履工夫。若以此为下手处,皇上已可为尧舜了。
“王道”作为一种治道,不仅要求最高统治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要求所有的人应当具有为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图景而奋斗的决心与意志。刘宗周也注意到天下众人之心尤其是臣子、士大夫之心在社会安定秩序构建中的作用,“天下之乱未有不始于人心”[8]145,天下士人之“人心”对社会发展安稳与否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说本体之心之善是绝对的至上的善的话,那么自然之心就是相对的种属之善,即在道德践履的层面上,可以将善的履行过程分出不同的层次。本体之心人人皆有,正如王阳明所讲“人人皆可为圣人”,但不同层次的人可以在不同的道德践履中行不同的善来体现这一绝对的至善。.③所以,同是自然之心,就可以体现出皇帝之心、臣子之心、士大夫之心、普通大众之心等。具体的善的践履可以多样化,但其本质都是为善,这是本体之心的抽象性与自然之心的具体性的辩证体现。刘宗周指出,社会全盛之下士大夫之聪明才谞、英勇胆识能够充分发挥,彼此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能赴共治;而内忧外患之际,人心升降之机变化无常,士大夫勾心斗角、功烈殊施。尤其是在崇祯朝,社会善恶标准缺失,道德自我监督能力缺乏,“皇上恶情面,则诸臣杜门谢客以市公;皇上禁馈遗,而诸臣引袖交欢以致敬。设厂卫之机,则以厂卫为汇缘;立注销之法,则以注销涂至尊之耳目……”[8]146,种种丑恶之政治行径势必使君子遭逐、群臣遭贬、大狱又起、国祚渺茫。故刘宗周慨叹“人心之为祸烈矣”!没有忠、孝、节、义,没有仁、义、礼、智,赤子背父母、士卒戕主将、臣子叛君父,皆是人心受病为害之必然结果。
怎么办?刘宗周提出“正人心”之说。在他看来,欲正人心必先明世教,而欲明世教在于以先王之道导之,根本在于皇极之地的建立。而欲求皇极之地则由皇上亲躬圣学始。在宗周看来,皇上亲躬圣学旨在恢复坐讲制度,在崇儒重道中从容倡道以得诚意之功,而以正心践其实,“夫宇宙之所以纲维而不毁者,恃有人心以为之本;而人心之淑慝,则学术之明晦为之也”[9],由学术之明明己之“明德”,由己之“明德”达致天下之“明德”,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故明“明德”而天下治。刘宗周由皇帝躬圣学求皇极之地,实际上就是行以仁为德、以德化民的仁政,最终的目的就在于使自然之心皆向善性张扬,以贯通本体之心,实现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价值。皇上亲躬圣学本之诚意,廷臣必以实相告白。所以,天子与士大夫皆从诚意出发,故可求得兵为实兵、饷为实饷、人才为真人才、守为实守、战为实战、官为真官、吏为真吏、百姓则为真百姓。皇上诚意为政,士大夫也必会立定作君子的志向,上行必然下效。故人心正,君子立于朝,皇上何愁国之不治。
二、历史主体论
在刘宗周那里,“人心”事关国家治乱,是社会安定与否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因素,那么民众则是构成历史的主体。这从刘宗周“重民命”、“厚民生”的民本观念中得以体现。
刘宗周在职的时间并不长,多数时间在家读书、讲学和游历,使他能够较深刻地体会下层民众生活的疾苦,并能够在为官期间敢于上疏直陈实情,力求革除弊政,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曾说:“每从州县文移往来间,问民疾苦,未尝不耿耿于心,苟可以为民请命者,臣终不敢放过也。”[10]1629年,满洲兵进攻北京城,京城戒严,四方难民涌入北京城者不计其数,以致煤米价格骤涨,百姓生活难以维计,京城守军也是怨声载道,时任顺天府府尹的刘宗周禁之而不能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撤九门七门煤米诸税”、“发内帑一二万金”、“煮粥以惠茕民、赏京城守士、赏均军士出援之宗属”、“发太仓米数千石以平糶米价、给军士三个月”、“令五城御使行保甲之法以戒不虞”[11]70-71。因为在刘宗周看来,“国势之强弱,视人心之安否而已;人心安,则国势自张。”[11]70 “人心安,国势自张”可看作是刘宗周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对历史主体——民众——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在《边事万无可虞疏》中,刘宗周就民生之凄惨、悲苦作出描述,得出这样的结论:“天下嚣凌反侧之象,未有不乘饥寒而起者,则亦不可不预为之计。”[11]70啼饥号寒之众若遇奸宄之徒蛊惑,势必会揭竿而起,疲劳困顿、呺腹荷戈的守城官军若体恤不当必有兵变发生,从侧面反映出刘宗周对劳苦大众这一历史主体社会功能的承认,那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历史主体不仅仅包括普通百姓和军人,还有士和商。刘宗周指出,城守莫过于安民心,而欲安民心莫先于安士心,所以他“数会诸生于学宫,激以忠义之良,俾以乡保之任,使之联络齐民,互相保聚。”[12]他还大会缙绅,倡导他们捐粮捐款,以济流离饘粥之乏。国难关头,刘宗周尽职尽责,体恤民情,努力协调劳苦大众与上层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的关系。从刘宗周执政之策的灵活性及其理论依据的合理性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将劳动人民与非劳动阶层加以严格划分,在他那里,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臣民,其所讲的“民”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士、农、工、商、兵等各色人物,不能因为他们地位的不同而分等视之,这个集合体的“民”心不稳,国家也就不稳,因为“天下之大计终不外乎人心”.
[13]。安人心以固天下,此人心就包括了民心(普通劳苦大众之心)、军心、士心、大小臣工之心、远近地方之心,甚至是皇上“自安其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意在宗周政治逻辑思维中得以自然延伸,要得天下巩固,必须“合上下为一心,联远近为一体”,他们都是历史的主体、社会的主人。
考虑到历史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他们的利益,这就要做到“重民命”和“厚民生”。就“重民命”思想,刘宗周指出:“法天之大者莫过于重民命,则刑罚宜省宜平。而陛下自继位以来,励精振刷,不免以重典绳臣下。逆党有诛,封疆失事有诛,已足为天下创矣;犹未也,又因而及一切诖误者,方且重者以杖死,轻者又谪去,又其轻者以降级戴罪,纷纷狼藉,朝署中半染赭衣。而最伤国体者,无如诏狱一事。……下同奴隶,将何以厉宠臣之节?……臣愿陛下体上天好生之心,首除诏狱。自今臣子有罪,一概下法司处分。”[14]101-102刘宗周一句“下同奴隶”明白昭示了明朝末年朝廷中臣僚地位之低下与人格尊严之虚无。没有人格尊严的士大夫又怎么能够全心全意为皇帝出谋划策呢?又怎么能够关心社会民众之疾苦呢?皇帝动辄以重典惩罚臣下,更有诏狱一事堪称不诛之教,颇伤士气,因此“刑罚宜省宜平”。一个不尊重人权的政府是不会给社会带来福音的。
就“厚民生”思想,刘宗周指出:“法天之大者,莫过于厚民生,则赋敛宜缓宜轻。而陛下自继位以来,军兴告匮,不免以重敛责小民。宿逋既诛,见征必尽,已足为天下病矣。犹未也,又攒及来年之预征者。方且有司有逮,司道有罚,京堂有坐催,节节追呼,闾阎中安问鸡犬?而最为民厉者,无如贪官污吏。……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陛下留心吏治,亦尝严火耗之禁,慎科罚之条,惟恐天下有一物之失所。”[14]102-103刘宗周认识到天下民众生活之疾苦与皇帝之层层盘剥、贪官污吏之敲朴日峻不无关系,曾就此发出感慨:“臣以为今天下之民力竭矣。尧舜在上,一民饥曰我饥,一民寒曰我寒,此岂人衣而人食哉?”[15]民之饥寒即我之饥寒是刘宗周行仁政的本质表现,是他“重民命”、“厚民生”思想的最深厚理论基础,[16]也是他民本平等观念的体现。
三、历史动力论
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是什么推动历史前进呢?不同的思想家给出不同的答案。刘宗周认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提出了完善的教育与吏治改革理论。在他看来,教育(学政)改革最能救正人心、扭转士风;而吏治改革在于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避免高层腐败,根本上在于为消解君主专制独裁、创设权力制衡提供人才前提,通过两方面改革实现社会的稳定前进。
刘宗周认为改革学政是救世之第一义,“夫学,亦学为忠孝节义而已矣。学政之教行,则天下皆知子不可以叛父,臣不可以叛君,四裔不可以叛中国。举天下之才,蒸蒸咸奋于朝廷,人心由之而正,国是由之而明,纪纲由之而肃,法度由之而明,政事由之而立,封疆由之而饬,寇盗由之而屏,祖宗金瓯无缺之天下由之而固。是冲圣中兴之业,天下堂序而奏也。臣所为救世第一义如此。”[17]46时天下世道交丧,士大夫容容苟苟,不知忠孝节义为何事,平居以富贵为垄断,临难以叛逃为捷径,至于国是日嚣、人心日竞、纪纲日坏、刑政日弛、封疆日蹙、寇盗日迩等流弊乃学宫不识字之人所酿成。所以“救世者必先识天下第一义而操之,往往于形见势詘之外,别有转移而收功甚捷,则今日之学政是也。”[17]41董仲舒曾经说,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教育走向歧途,人心不古,不能有效地践履善行,实乃社会的悲哀。因此刘宗周希图以改革学政祛除国弊,以此正士习、人心。刘宗周关于学政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重选贡制,以彰显学校教育的功能,促进人才选拔的多元化;第二,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育对象的德性培养;第三,对教官的选用要慎重,并建立良好的教师进退机制。[18]从刘宗周所设定的教育改革的内容来看,不论是生员的来源,还是教师的选用,以及他们的升擢无不围绕着人之德行展开。由此可见刘宗周对儒家德治理论的重视和发挥,这对现代的高教改革亦不无启示。
改革学政是教化人心和纯洁人性的必要手段,那么吏治改革则是纯洁政治队伍和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的必要手段。刘宗周曾对明末吏治之污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下无吏治矣!其贤者日奔走于薄书、钱谷以博能声,而不肖者以溪壑为得计,上官乐与同浊耳。等而进之,藩司不治饷,臬司不治刑,屯田不治田,水利不治水,军不治军,兵不治兵,一旦有急,纷纷廷遣耳。而最可异者,无如督学一官。”[19]248刘宗周无奈的话语流露出对吏治的不满。崇祯十五年(1642年),刘宗周任督察院左督御史,其在任职内所上的《条例风纪之要疏》、《巡城职掌疏》和《责成巡方疏》建构了由督察院而巡城而巡方三级督导、权责分明的吏治改革轮廓,希图由整顿吏治而安民心、振肃纪纲、教化天下。
首先,督察院之职责要明晰。督察院本为天下风纪之司,天下理乱安危所从出之地,而今却变得千苍百孔,改革势在必行:“惟是官不得人,则法久而夷,令熟而玩,种种受弊之端,遂开天下犯义犯刑之习,所不至以人国为徼倖者几希,而臣乃凛凛与此矣。”[20]215-216刘宗周为彰显督察院之职掌的重要,罗列六个方面来表明督察院诸御史的职责:建道揆、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敕吏治。[20]216-222督察院之职在于人事任免,它的介入可以看作是对皇帝专权的限制,以此加强王道的推行。其次,京师风纪要整肃,巡城职掌之权责要加强。在刘宗周看来,督察院门下御史之职责在于巡城,专以肃清辇毂为任,所作所为在于令行禁止、整肃风纪,具有这样的权力,如发奸摘伏、禁赌捕盗、参奏馈遗、裁抑豪横、惩罚奢侈游戏、查问不法之九门官吏等。御史尽职尽责必能风吏治,上至皇上,下至百官,在此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定会合理、合法利用权力,并落到实处。如果说刘宗周通过加强督察院职掌来限制皇权的话,那么加强巡城职掌则是对整个君主政权的监督,前者是分权机制,后者是监督机制,实际上都是宗周民主、民本思想的体现。再次,巡方对下级官员具体职责的监控要加强,构建良好的吏治风气。刘宗周指出吏道与德“风”是密切相关的,“风”吏治若能从根本上做到“廉善”、“廉能”、“廉辩”、“廉法”、“廉正”、“廉敬”,[19]242-248下自县令,上自藩司、监司、御史就必会各负其责,各操其风尚之地,而又相互合作,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必能建构良好的吏治环境。
刘宗周的愿望是想通过吏治改革实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运动,因时代的局限和当权者的不支持,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不可能得到积极地推行。此外,作为传统的士大夫,刘宗周又反对新事物,具体的表现就是对西学的抵制。明朝末年,西学东渐,面对一种新异的、先进的文化,刘宗周表现的极为保守,称“西学”为“异端之教”[2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大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在宣扬其宗教理论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科技知识,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天文、数学、地理、物理、机械制造、兵器制造等诸多方面有造诣,推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刘宗周对利玛窦、汤若望却是极为反感:认为利玛窦持天主之说蛊惑世人;汤若望等以历法行一家之说,并逞其火器之长技,以致皇帝表彰其为“天学”,实是有违道统。刘宗周不仅对整个的西方宗教持反对态度,而且对西方的科技甚至对可以用来保家卫国的西方先进火器也持反对态度,称西方先进的火器等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22]。西方近代文化被刘宗周枪毙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改革——也仅仅是一种不动筋骨的政治秩序上的适当调适而已,即便如此,也未能贯穿到底,更别提基于西方先进思想的政治革命了,其思想局限性可见一斑。
刘宗周的社会历史哲学是顺承道德理性本体之学而开出的外王理想。刘宗周从君主政治体制出发,虽然幻想天下为公的三代圣治,可又不想做时代的反叛者,在努力建构道德理想、悉心追求德治理念的同时却仅仅是对现实体制的点滴改良,称之为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或许最能概括他内心的这种复杂性。
[参考文献]
[1] 李振纲.道德理性本体的重建——蕺山哲学论纲[J].哲学研究,1999(1):36-44.
[2] 司马云杰.盛衰论——关于中国历史哲学盛衰之理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74.
[3] 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一[M]//吴光.黄宗羲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4] 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二[M]//吴光.黄宗羲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24.
[5] 黄宗羲.蕺山学案•语录[M]//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1523-1524.
[6] 刘宗周.顶戴明伦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139.
[7] 刘宗周.痛切时艰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135.
[8] 刘宗周.三申皇极之要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9] 刘宗周.救世第一议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80.
[10] 刘宗周.畿辅凋残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111.
[11] 刘宗周.边事万无可虞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12] 刘汋.刘宗周年谱[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5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240.
[13] 刘宗周.再申人心国势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77.
[14] 刘宗周.祈天永命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15] 刘宗周.预矢责难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62.
[16]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54.
[17] 刘宗周.修举中兴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18] 张瑞涛.论刘宗周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对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4):93-96.
[19] 刘宗周.责成巡方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20] 刘宗周.条例风纪之要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21] 刘宗周.辟左道以正人心疏[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239-240.
[22] 刘宗周.召对纪事[M]//戴琏璋,吴光.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276.
注释:
① 作为封建士大夫,刘宗周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现实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哲学家,他也是从时代的精神中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从前者讲,刘宗周是“现实主义”的,从后者讲,刘宗周是“理想主义”的。但归根到底他是要维护一代王朝的续存的,他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都是为他理想化的明王朝服务的。他的“现实主义”因素大于他的“理想主义”因素。所以,笔者以“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来概括刘宗周的这种复杂心情。
② 所谓“社会历史哲学”就是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进行哲学的思考,一方面,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另一方面,人类历史的演进是人类自身在主导。从哲学视域思考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路自然要考虑人类社会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本体、主体和动力。
③ 这里应该注意,“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人有属于他那个层次的具体的善的原则。正如行业规范一样,从行业之种属性上讲,他们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是各不相同的,但就他们作为人类之全体对“圣人意识”、“成人意识”的追求来讲却是相同的。因此,就终极的“圣人意识”、“成人意识”讲,善是无差别的,因为行善是人之为人的“所以然之故”,具有绝对性;就不同层次的人来讲,现实的善又是有差别的,因为向善是塑造自我成人的“所当然之责”,具有相对性。它体现出善是普遍意与特殊意、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9.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书目 篇九
中山市实验高中李小银提供 1《新编历史教学论》
朱汉国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改革中的历史教育》
冯一下著
四川教育出版
3《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赵亚夫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
聂幼犁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5《高中历史学习——新视角、新知识》
杨宁一主编
人民出版社
6《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
何成刚著
岳麓书社
7《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何成刚主编
陈亚东夏辉辉副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历史研究性学习论》
陈辉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
9《历史教育考试研究》
姚锦祥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
谢国平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1《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
陈辉主编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12《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陈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历史教学设计》
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彭禹等著
10.历史教学论参考书目 篇十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杜芳:《新概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钟启泉等著:《国外课程改革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苏寿桐:《中学历史教材三十年》,《史编拾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仲孚:《历史教育论集》,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吴继开:《上海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百家出版社2000年; 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浅析雅斯贝斯的历史哲学 篇十一
关键词:雅斯贝斯;轴心期理论;历史哲学思想20世纪以后,很多哲学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从原来的主要着眼于经济和政治层面转向于文化层面,把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作为其哲学的中心问题,从文化的视野探究人类历史的发展,为我们勾勒出无数个文明形态的样本。例如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尔,在其《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人类文明历史划分为八种文化形态,首度开启历史形态研究的先河。而另一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在批判斯宾格尔的前提下,提出二十一种文明形态。但他们对历史文明形态的研究明显受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只是把历史引入具体的文化形态中去研究。卡尔·雅斯贝斯在其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历史哲学研究提升到一定高度。
一、历史与历史观
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文中开篇提出“历史来自何处?历史通向何方?历史是指什么?”①雅斯贝斯认为历史不仅是过去曾经发生被楷模的东西,又是现在我们的记忆,并且我们还要根据对它的记忆来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的本质,雅思贝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历史的界限。在雅斯贝斯看来,应当把历史分为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的自然世界,无自我意识,无限的重复、消亡。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并非真正历史。而人类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通过遗传把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同现在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而人类并非仅仅是自然存在物,我们得以成为人类的一大条件是传统的内容。传统的内容,即人类的历史本质,是不能够遗传的。这个不能遗传的东西就是人性。
历史的基本结构。雅斯贝斯认为历史事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然体,不是某种普遍原则,而是具有特殊性、独一无二、不可逆转、不能改变的精神个体。历史是由单个个体的人在具体情况中创造的,同时人又注定植根于广博的历史中。所以,恰恰是普遍和个别构成历史的基本结构,同时它又由于历史的变迁成为现实。“历史的基本特征:历史是变迁这一事实本身。”②历史不代表持久,历史是在其开端就向着他的终结不断运动的变迁。
历史的统一。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历史的统一,而历史的统一实际上就是历史的终结,同时也是人类的终结。
二、人类文明史的构想
根据上述历史观,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以“轴心期理论”为中心的文明形态的图景。
雅斯贝斯认为,人类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史前时代(大概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个时代距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历史以及和文献揣测当时人的思想与状况。在史前,人类变成为真正的人。史前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根基,即构成人的基本结构的自然特性。而以人性为基础的历史的进化使人真正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成为区别于动物的人。同时这个时代,以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制造,火的使用为主要特点。人类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一致性为后来人认识历史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是古代文明时代(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这个时代,三个最早的文明在地球上三个区域几乎同时产生:首先是埃及、苏美尔-巴比伦、爱琴海世界为代表和所开始的后来称之为西方文明的古代文化,其次是前雅利安印度河文化,接着是古代中国。古代文明时期较史前有了巨大发展,产生出文字、建筑和精美的艺术品;产生了具有统一语言、文化、神话的民族体;由于河流管理和灌溉,加强了大规模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史前走向历史,使历史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第三个是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左右)。正是在此历史时期集中出现了最不平常的事件。一大批精神导师应运而生。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许多哲学流派异彩纷呈;在印度,产生了佛陀和《奥义书》,包括怀疑主义、唯物论、诡辩论和虚无主义等全部哲学派别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琐罗亚斯德提出了一种挑战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活在世就是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涌现了以利亚、以赛亚和耶利米等思想巨人;在希腊,诞生了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贤哲。在相互隔绝、互不知晓的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地区几乎同时产生出人类精神的基础。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还显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雅斯贝斯认为,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能够自觉地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万物中的特殊地位,意识到广袤无垠的大自然的神秘,由此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力求冲破这种局限性,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其次,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自我反思,思想把自己树立为自我的对象,通过一系列交流产生了各种对立。第三,哲学家第一次出现了,一些哲人贤士与整个宇宙进行比对,从精神上突破被束缚的自身。最后,在这个时代中,产生了我们迄今为止仍然思考的基本范畴,并创造了我们仍然信奉的世界宗教。
在轴心时代,人类有了空前的大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从轴心时代起,世界历史获得了全新认识,人类精神得到了一次觉醒、成熟和发展。人类历史以“轴心期”为中心,“轴心时代”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四个是科学技术时代(15世纪至19世纪全面开展)。它始于中世纪末,在17世纪出现转折性发展,到19世纪全面展开。在雅斯贝斯看来,与轴心时代相比,这个时代人类精神极其匮乏,人类没有了归属感,灵魂日渐空虚,人性的弱点渐渐暴露,但科学和技术的产生这一点,却可以和轴心期一切媲美。科学技术是人通过一系列手段控制在自然的过程,但科技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人类的命运,这正揭示了人性缺失的秘密。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雅斯贝斯另辟蹊径,根据世界政治前景,把历史划分为史前、历史和世界史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史前时代,看雅斯贝斯看来,人类在史前时代逐渐形成。由于语言工具的产生,使人类进入人性和意识之谜中。但“这是一个巨大而缓慢的过程。这一切事情都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③
第二阶段历史时代,古代文明并驾齐驱,人开始生成真正的人。但是,雅斯贝斯认为,起初各种主要的文化都是在彼此隔离的发展,然而,人类正在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在这一影响下,各种发展趋于统一。
第三阶段世界历史时代,在第三阶段,“整体的统一开始形成”,世界开始打破隔绝状态,走向统一。“这个阶段尚未达到成为历史现实的程度,他仍然只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因此,他不是经验调查的对象,而只是一种形态。我们可以通过把意识变为我们自己的处境和现存来勾画它。”④
三、总结
纵观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的历史哲学观点,雅斯贝斯意识到传统历史主义理论的种种弊端,弘扬“轴心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同时不同于其他历史学研究者,雅斯贝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将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融入历史学研究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出各个时期人性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对历史的统一进行深入思考,使历史主义研究又有了一大突破。
参考文献:
12.历史哲学书目 篇十二
20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美育作为音乐教育哲学最主要的实践途径和落实方式, 在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意义上受到关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陷入危机、经历变革的现实基础上确立、发展, 正是以改良人心、改造社会为目标。在抗日救亡的历史境遇中, 音乐教育对情感、精神的作用, 在激发凝聚民族生命力、能聚战斗力的意义上, 得到关注阐发并推向实践。
1.“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提出——通过古籍研究发现, 自春秋以来,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具有三个重要特点, 即在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种特点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真正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提法, 实际上是我国上个世纪初蔡元培所主张“美育”认识的深化。他在民国元年任教育总长后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l912) 一文, 首次提出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将美育作为“育人”目的实现的基本保证。1923年六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中强调了美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93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课程标准, 将音乐欣赏列入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形成了以唱歌、乐理、欣赏、乐器四方面为内容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这一音乐课教学内容模式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直到2000年起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研制, 才开始有所改变。新的音乐课提出了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3.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代表了中国代新型音乐教育最初的理想目标, 至今仍具有现实的启示。这在本世纪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设置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也与美国提倡的官方音乐教育——审美教育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并且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史不难窥见审美哲学在我国有它存在的内在历史的原因。
二、风起云涌, 百家争鸣
改革开放后近20年, 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 音乐教育又转而强调智育功能。改革开放后, 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五大音乐教学法” (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以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美国的综合乐感教学法) , 此后, 加德纳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深度的了解, 势必要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 采取跨领域的研究方式。所以综合学科内容教学, 成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 也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 和戈尔曼 (Gorman) 的“情商理论” (戈尔曼的情商理论认为, 与传统智力理论不同, 情绪智力强调能力的情绪因素, 他的研究动机在于运用情绪智力概念去解释个体的绩效和成功) 又席卷我国, 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 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 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
受后现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 音乐教育专业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 如音乐教育者对于审美哲学的理智审视,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哲学问题研究兴趣的高涨, 以及艾利奥特创立的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等等, 致使人们急于追寻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来批判不断引起人们质疑的审美哲学观。在这种情况下, 实践哲学观便应运而生。即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 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 在国内出现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提出哲学批评的学者, 充分肯定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思想, 提出要构建“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
直至当前, 中国的音乐教育的现实还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指导下在发展着, 但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这种局势在慢慢出现改变。
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多元文化的交流所存在的悖论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诸文化之间如何既互相交流和理解, 又能保持文化的多样化和发展固有文化的特色, 是一个严峻而艰深的课题。
三、批评与反思
2009年,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的音乐教育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中, 来自国内及港澳台20余位专家和代表, 齐集一堂, 分别作了相关学术报告, 对音乐教育哲学及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等领域的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当代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其中,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朱玉江提交的论文《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一文中, 对当代的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 20世纪的我国音乐教育的百年历程始终未能走出“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思维定势中。在全球化时代的西方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研究、音乐教育学发生重大转型的时候, 主体性哲学主宰的音乐教育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境。作者总结为4点:
(1) 以音乐语言为基础的交往活动; (2) 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的理性对话和理解的过程; (3) 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和发展; (4) 音乐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作为其研究对象。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余丹红教授的文章《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若干问题思考》中, 围绕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点出了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
1.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往往将音乐教育哲学的纲领性、原则性与普遍性原则暂搁置一边, 而搜索、提取一些口号式的“核心问题”“可操作程序”, 并不甚顾及上下文关系地将之应用于音乐教育的体系建构、标准制定、甚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使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偏离“大地图”原则而趋于实用主义。
2.如何辨清哲学与美学的区别, 是我们在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中首先应该理顺的基本概念。毫无疑问, 音乐教育哲学中包含诸多美学问题, 但是美学绝对不是音乐教育哲学的全部, 或绝大多数内容。
3.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历史上下文关系中的产物,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慢慢地淡出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
音乐教育哲学变革、突破的要求, 不仅来自音乐教育实践, 来自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及文化环境。几十年来, 我们的耳边不断地在喊着:音乐是情感的符号,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 等等, 这些音乐教育主张并非都是绝对的真理, 但至少他给我们的音乐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参照, 或引起我们的反思, 让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自身是否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也许正是在这种反思中, 加上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影响, 萌动了音乐教育哲学的改革、突破的欲求。
摘要: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历经近百年, 从时间纬度上对当代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研究作一归纳。当代我国对于明确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起步比较晚, 从三个历史时期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美育
参考文献
13.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目99 篇十三
中国历史部分:
1、《史记》:作者:司马迁出版社:中华书局
或 《白话史记》(全译本)(全3册)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编译)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作品系列》作者:钱穆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中国的大历史》(美)黄仁宇著作系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中国历史十五讲》作者 张岂之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5、《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作者:萨苏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6、《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作者:许倬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斯诺翻译:董乐山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7、《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 作者:(美)埃德加·
世界历史部分
1、《世界文明史》作者: 马克垚 主编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 等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3、《人类的故事》作者:[美]亨德里克·房龙译者:刘海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光荣与梦想之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32-1941》(插图本)(美)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朱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5、《光荣与梦想之二:战争与和平》 作者:(美)曼彻斯特 著,朱协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6、林达作品系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 《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历史哲学书目】推荐阅读: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09-12
自然与历史的关系--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比较研究09-05
2018考研复旦大学哲学类专业参考书目07-02
文化哲学还是哲学文化10-04
《哲学改变你的人生》哲学读书笔记11-24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
哲学教学总结08-05
哲学大师名言08-13
人生哲学08-29
哲学读后感想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