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2024-12-16

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13篇)

1.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一

二、如何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规范管理,树立“以服务为主”的观念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基础,并不断对学籍管理制度加以修订。学籍管理应以各教学系为主,实行过程管理。教务处工作应转为统一标准、监督检查等的目标管理。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籍管理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学籍管理工作应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如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专业设置和申报、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等,树立“以服务为主”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开放学籍管理内容和数据,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表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使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三)积极探索、推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改革学籍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它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进程上的自主选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学籍管理应当以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多样化为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推行学分制。学分制应依据“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只要修满了学校规定的各项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的实行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学生压力,改善考风考纪,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考试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考核是学籍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它是评定学生能否按照教学计划学习的客观依据,也是对学生进行学籍处理的重要依据。加强考试管理,制定考试工作职责及处理办法,对考试各个环节作严格规定,还应建立校、院两级巡考制度,为严肃考风、考纪提供保证。

(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现代高等教育对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应加强学籍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应定期对学籍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了解掌握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特点,加强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强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逐步提高高校学籍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三、结语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又繁忙复杂的业务管理工作,从事这项工作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门学科知识责任心,还应有一定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只有全面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使学籍档案管理在培养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谈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

[3]张安富,靳敏.我国高校学籍管理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

2.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二

一、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

不少高校的系部没有专职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 有的是任课老师轮流兼任, 有的是聘请临时工从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没有经过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 更不符合持证上岗的从业要求, 因此, 也就对档案交接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工作的常识, 在档案管理人员变更频繁时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根本摸不着边际, 业务生疏, 认为学籍档案员交接工作只是交出一串钥匙了事, 至于学生的成绩单、毕业生资料、学籍异动材料等具体在哪个位置、是否齐全, 一概不管。这样导致了学籍档案管理混乱, 出了问题也责任不清。

2. 交接不及时。

或者是原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已经到别的部门上班而新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迟迟不曾到位, 出现了学籍管理的“真空”时段, 极易造成学籍材料无人管理, 档案材料严重缺失, 导致管理工作前后脱节, 无法延续。或者是新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已经上岗而前任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还迟迟不办理交接手续, 使新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进入不了角色, 不能正常接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3. 手续不规范。

档案交接是一项手续严密且责任重大的工作, 但不少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却忽视了交接工作涉及到的责任归属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 认为学籍档案交接只是一种形式, 在学籍材料交接时没有核对材料是否齐全、学生的成绩单是否有错登、漏登的现象, 是否有休学复学时间, 转学转专业或退学情况等。交接工作没有规范的交接手续, 接收方就稀里糊涂地接手了学籍管理工作。一旦有的学生在办理毕业生审核手续时, 由于找不到学籍证明材料而影响毕业时, 因交接不清而产生的责任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进而产生一系列后续矛盾。

4. 监交不严格。

系部的学籍档案交接工作的监交人应该是分管学籍的副主任。然而, 很多部门领导对档案交接工作不重视, 认为只是新老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事情, 整个交接过程不过问, 也不要求交接双方规范交接手续。这样使得学籍档案交接缺乏监督, 在出现由于学籍材料不全而导致学生不能毕业或其他不可挽回的损失时, 也不能证明责任究竟在哪一方。

二、解决的对策

1. 增强学籍档案交接意识。

首先, 要加强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 提高他们对档案交接工作的正确认识, 明确他们应负的责任, 使他们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其次, 要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 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 使其熟悉学籍档案的交接, 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业务能力。

2. 把交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其一, 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档案交接工作, 把它纳入本系部的议事日程, 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其二, 领导对档案交接要严格把关, 《档案交接工作制度》明确规定:“各撤销、合并、工作有变动的单位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材料移交工作, 加强具体领导。文书处理和档案人员要坚守岗位, 认真负责地做好档案文件的清理、保管和移交工作;在未办理完档案材料的移交工作之前, 不要变动他们的工作。”部门领导对未办理档案移交手续的档案管理人员, 不签发工作调动的通知, 不办理工资迁移手续, 原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办理完档案交接手续并确认无误后, 方能离开原工作岗位。

3. 规范档案交接手续。

首先, 移交方要把所有的学籍材料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 对未处理的问题及时解决, 如有学生成绩漏登一定要到教务处及时补登等;对自己所管的档案材料要列出清单, 做到账物相符, 对有问题的又不能及时补充的材料, 要在事先准备好的交接单上注明, 明确是自己的责任。其次, 接收人要认真清点档案材料并了解学籍档案的保存与保管情况, 督促原档案管理人员及时解决档案材料中的遗留问题, 以免日后毕业生资格审查时遇到麻烦自己无法解决。

4. 加强对档案交接的监督。

学籍档案交接时, 必须有专人负责监交工作。交接双方在监交人的监督下进行档案交接。接收方在确认接收的档案材料无任何问题后, 双方在事先准备好的交接清单 (一式三份) 上签字, 最后监交人核查无误后在监交人一栏签名并盖上系部公章, 交接双方各执一份, 留一份系部存档。

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 各系部的学籍档案管理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档案交接的过程中, 应教育交接双方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做到档案交接工作不出差错, 不遗漏重要事项, 从而使得本部门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

3.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三

关键词:学籍档案管理;问题;建议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一般是指依据教育部学籍管理文件对新生学籍注册、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全过程,核心内容包括取得学籍和注册管理、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管理、纪律与考勤、学籍异动管理和学历与学位证书管理等环节,并且要建立科学的档案。高等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高效性是教学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籍管理好壞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风建设。

一、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学籍管理理念滞后,不够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长期实践中,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奉行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倡控制和管理,极其不重视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极其不重视对学生的适当权益的维护。一味地把学生认为是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完全不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为学生考虑问题,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不重视,这样的结果导致维护权益在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显得形式化、表面化。

(二)大多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知识宣传不到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跟它的功能不匹配

由于认识和宣传的原因,大多数高校领导和学籍管理人员一般没把学籍档案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对待,普遍理念是学籍档案管理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的事务工作,在这种理念下的后果就是高校普遍缺乏学籍管档案理研究的大环境,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创新几乎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充当被动者的位置,他们对学籍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对学生享有的申诉处理等权利缺乏了解。

(三)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要求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一部分功能是指处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另一部分功能是指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教育。但是,当前各高校把狠抓教学质量的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学校硬件实力,以及提高教学科研队伍素质上,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还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绝大多数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或学习,他们埋头于日常事务,沿袭传统的固有管理模式,很少对学籍档案管理开展深层次的探索,现实情况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知识层次和高等教育理念观念等还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一)突出学籍档案管理的教育功能

高校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是严肃规范的,但是仅仅依靠管理制度,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学生,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其能效往往是空乏无力的,有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诱发错误思想行为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学籍档案管理中,必须强化学籍档案管理中的教育功能,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通过不定期地与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生本人交换情况,对出现的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要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从思想根源上让学生理解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规范管理,树立“以服务为主”的观念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并不断对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加以修订。学籍档案管理应以各教学系为主,实行过程管理。教务处工作应转为统一标准、监督检查等的目标管理。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籍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学籍管理工作应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如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专业设置和申报、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等,树立“以服务为主”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开放学籍档案管理内容和数据,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现代高等教育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应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应定期对学籍档案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了解掌握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新形势下的学籍档案管理特点,加强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强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逐步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总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复杂的业务管理工作,从事这项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善于总结好的方式方法,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有计划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对人的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只有全面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使学籍档案管理在培养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晓丽.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8(06).

[2]郑亦敏.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3]高林琴.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1(2).

4.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四

在高校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工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职工人数显著增多,工资及工资管理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只有在做好工资管理的同时,发现工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更好的体现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职能,实现高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高校工资管理的重要性

在高校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工资管理不仅仅是编制工资表、发工资、打印工资表等基础会计核算工作,而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部门人员经费预算、填报财政人员供养信息、统计分析高校人员经费等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工资信息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充分认识到工资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科学,为工资改革明确目标、方向和途径,从而使高校工资管理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工资核算是最基本的业务之一,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周期性工作。提高工资管理质量,它不但关系正常的财务工作秩序,还与每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按时、准确地将工资发放给教职工,有利于教职员工集中精力工作,使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当前高校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资核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部分高校对工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设置专门的工资管理部门,未设置专门的工资核算、分析和监督管理人员,而且工资管理制度也不尽完善,工资管理人员仅按照某些未规范性管理习惯操作,虽然未出现实际问题,但是却不符合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例如对于不相容的工资核算和工资监督岗位没有实行分离制度,甚至没有工资监督岗位进行实时监督,造成监督空洞。在日常工作中,由于人员调动、工资改革和各项扣款项变动频繁,调整和修改的情况是有发生,工作业务量很大,工资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差错,而工资管理、审查和监督人员又同属一人,出现差错又很难发现问题,对财务管理和教职工个人都造成极大地影响。

2.2 相关联部门之间的业务配合不到位

工资管理工作,看起来是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但与人事、后勤等部门的相互配合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事部门掌握的人员信息,涉及到人员调动、职务职称变更、教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代扣代缴、新增退休人员等;后勤部门统计的水电费扣款、暖气扣款、房租、收视费等;其他相关部门统计的网络信息费、燃气费和工会会费等等。当各方面信息汇总之后,工资管理人员的操作看似简单,但工作任务却是十分繁杂,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如果一个环节出错,势必影响到工作进度和教职工个人利益。因此,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有序,也是实现工资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2.3 高校**落后于工资管理的需要

目前,工资管理系统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使用的较为普遍的应用软件。**有的是自己开发的,有的购买的软件公司开发的,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的**使用过长,普遍存在系统老化、功能落后、维护困难等问题。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管理不仅需要进行工资发放,还需要有许多管理上的智能化要求,如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公积金管理,以及网上查询个人所有收入等各种新的工资管理的需要。经调查,某些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也相继推出适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工资系统,但针对性和功能性也各有不同,需要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换**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

2.4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提高专业技能和信息化操作水平

如果说财务管理中的**是工资管理的载体,那么财务管理人员则是工资管理的主体。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对工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也也愈来愈高。部分高校由于对工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工资管理的人员安排不合理,工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操作能力,导致工资管理效率低下,严重的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高校工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资管理意识

高校各级领导首先要认识到工资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机构、加强监督,制定完善的工资管理制度。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能力的专门管理人员。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要求,对不相容的职务实行分工负责原则,单位内部还应该设置专人加强对工资的复核和监督。

3.2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在飞速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工资管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将科技与管理知识相结合。为了不断提高工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学校需定期开展业务和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培训,让工资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工资管理系统的使用,能运用数据库进行工资的修改和统计,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与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转换。

3.3 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工资核算中,工资发放部分包括岗位、薪级、津补贴和其他项目,各项目的调整和变化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需要人事、后勤等部门及时、完整提供各项信息,因此,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至关重要。在每个月工资发放前,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和后勤部门等涉及工资调整项目的部门应相互沟通,及时提供变动信息和数据,财务部门再次认真核对纸质和电子版数据,确保工资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以保证工资核算并有效地发放至教职工。

3.4 改进**,优化高校工资管理手段

目前,很多高校已广泛使用**,较以往手工核算相比,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工资改革的不断深入,**的落后和功能不足成为影响高校工资管理的重要方面。高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应不断升级功能程序,一方面适应工资管理的项目需要,另一方也不断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服务职能,通过校园网,在财务信息网站上加载工资查询模块,实现工资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的链接进行网上查询,不但能节约办公成本,还能方便教职工查询,使工资核算和工资管理处于职工监督之中,有效地防止差错和违纪现象的发生。

总之,高校工资管理看似简单,但实际工作需要工资管理人员有着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

参考文献

5.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五

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对策,对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教学载体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教学载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承载并传递教学信息,能为教学主体所操作,并与教学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传递、传输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知识信息的承载体,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所能控制、操作的,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象的高校大学生发生联系的一种介质、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存在问题及成因与对策,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存在问题

(一)教学载体建设的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教学;当前,囿于计划、经费、安全、交通工具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当然,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开展得很有特色,富于实效。但是,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形式和应付上,既无固定的实践基地,又无稳定的资金保障。另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少之又少,高校除了属于“精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教学内容网络化外,其他课程都要没有网络教学。“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网络化也只不过是让学生上网点击了解“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视频,与教学载体所说的“网络教学”还有很大的差别。

(二)教学载体建设的呆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加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现代化装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有限,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主要采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即使教师在授课时使尽浑身招数,但仍然未能改变学生不愿听、教师“白打工”的现象。即使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多数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比较简单,其作用仅限于代替传统的板书,减轻教师书写板书的辛苦而已。有些教师一节课都是坐在电脑前照着多媒体课件念,教师成了多媒体课件的“附属”和依赖;尽管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又出现了另一种呆板,即多媒体课件依赖性的呆板。

(三)教学载体建设的滞后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大多都拥有电脑和手机,能熟练地利用电脑和手机上网,了解的资讯很快、很多,甚至比一些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了解的资讯还快、还多。给如此“新潮”的当代大学生授课,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多种形式,仅仅利用课堂教学的教学载体来讲授深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载体自然而然就显得滞后。

(四)教学载体建设的低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不少学生在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身在曹营心在汉”,课堂上部分学生不是手机聊QQ、发短信、玩游戏,就是看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或者做其他课程的作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比较低效,更不用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入耳、入心、入脑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大班授课。专业课、外语课、计算机课和体育课教学大多采用小班授课,其教育教学效果较好。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级大都是大班上课,这种大班上课模式,虽然短期内解决了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学规模扩大和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但让一个教师面对一二百个学生的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较好地开展课堂双向交流,又要控制课堂教学组织,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不言自明。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开展实践教学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基本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向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时,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深入、认真地开展实践教学。通过“请进来”,邀请革命老前辈和劳动模范到学校来给当代大学生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或者通过“走出去”,组织大学生到校外的新农村、厂矿企业、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名胜古迹参观、考察、访问,或者开展社会调查,让当代大学生亲临其境,以事实说理,触景生情,其中蕴涵和阐发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当代大学生就容易接受和认同,也容易理解和领会,达到入耳、入心、入脑的效果。此外,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教学载体。

(二)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据有关学者研究证实,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对手机、电脑网络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多数学生几乎每天都通过手机、电脑和互联网了解资讯、查阅资料、看影视剧、看新闻、听音乐、玩游戏等。可见,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对学生活学习影响之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及时跟进,将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新的教学载体,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QQ答疑。当代大学生都有QQ,他们之间沟通主要是通过QQ来联系,这样既省钱又便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利用QQ这一新媒体作为新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QQ随时随地向学生答疑,解答学生提出来的疑问和困惑,师生在QQ上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肯定不错。

2.微信讲座。QQ答疑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沟通,微信则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微信空间上发布发言,进入教师微信空间的学生都能看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知识的某一个问题在微信空间上发布陈述和看法,从头到尾所发布的陈述发言,就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微信讲座。由于进入教师微信空间的学生都能看到教师发布的陈述发言,所以微信讲座比一对一的QQ答疑的影响更多、更广,其

效果比QQ答疑更好。

3.微博讲座。微信讲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知识的某一个问题在微信空间上发布的陈述发言,比较简短,而微博讲座则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知识的某一个问题在微博空间上发布的陈述发言和看法,比微信详细、完整和系统,进入教师微博空间的学生,都能详细、完整、系统地看到教师发布的陈述发言和看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就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知识的某一个问题,从头到尾发布的陈述发言,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微博讲座。由于微博讲座比微信讲座更能详细、完整、系统地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其影响和效果相对较好。

(三)实行小班授课

在欧美国家的高校,特别是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里,大多数是实行小班授课。美国棉花巨富威廉·马歇尔·莱斯于1891年在美国南部休斯敦捐资建立的莱斯大学是美国最早的一所私立大学。建校时莱斯先生规定,原址上的橡树一棵也不能动,并规定招收的学生数不能超过校园里的橡树数。建校当年的校园有689棵橡树,第一年大学招生只招了689名学生。莱斯先生要求师生继续栽种橡树,直到把校园栽到“饱和”为止。到了1902年,莱斯大学校园里的橡树终于“饱和”,共4890棵。重病中的莱斯规定,无论到何时,莱斯大学的学生不许超过4890人。在325公顷的莱斯大学校园里,4890棵橡树始终郁郁葱葱。2008年,莱斯大学的学生总数为4850人,比校园的橡树总数略少。莱斯先生的这一规定,使莱斯大学名声鹊起,成为“美国南部的哈佛”。莱斯先生规定学生总数不许超过橡树总数所蕴涵的道理是:一平方米为长一棵树和一平方米为长10棵树当然不同,一棵树成材,10棵树成柴。一个教室坐了50个学生和坐150个学生也不同,对于教师的个性教育而言,50个学生是50比1,150个学生是150比1,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同的。莱斯大学的小班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证明,实行小班授课教学效果好于大班制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深入改革,尽快实现小班授课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6.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六

摘 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相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文章从成本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校园资源的利用率及信息网络安全等角度来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改革与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目前的当务之急,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必有弊,虽然教育信息化开展的情况较好,很多学校的领导,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教育信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基础校园网络不是很完善、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因此就导致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和教师的匮乏,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师资队伍培训和素质训练,就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展就比较缓慢,会出现一些隐患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本效益分析。众所周知,学校并非是营利机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公立学校都没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从会计制度来看,一般营利机构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而学校实行的为收付实现制。我国高等学校和中小学通过固定资产投入和采购形成的包括各种建筑物、价值较高的大型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存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折旧基金提取制度。因此高校的领导及广大教职员工的教育信息化成本观念比较淡漠,无法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成本管理及成本效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教育信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导致教育信息化的巨额投入并没有产出与投入相应的效益。

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来源相对较少。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总量不足主要是因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少。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完成程度来看,很多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严重不足。尽管近年来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在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但资金依旧不能有效满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由于资金的缺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各高校普遍轻软件重硬件、轻应用重建设的现象,致使校园网软件、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足够的教育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教师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3.校园资源利用效率低。教育信息化所反映的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环境问题,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应用问题,很多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设备要通过大量广泛的应用才能体现价值。种种原因会产生教育信息化的落后,比如说教育设备的管理不完善、没有相当技术水平的教师、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等,这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缓慢。校园网络利用率很低,除了讲授信息技术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的机房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无法查阅电子信息。所以,根据这种教育资源闲置的情况,政府和学校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手段,提高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4.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存在隐患。有关调查表明,90%的被调查学生对如何攻破防火墙,解开他人电脑密码等感兴趣,他们对破解密码或输入计算机病毒有强烈的好奇心,非常希望得到无法轻易得到的数据,渴望发现网络系统内部或外在的漏洞和错误,这种心理诱使他们想方设法在网络系统上到处搜寻读取不应读取的文件和系统。操作系统、防火墙等软件本身的漏洞;加密和解密、入侵监测等技术产品的不完善;病毒的层出不穷;黑客程序在网络上的肆意传播等也是校园网路安全存在的问题所在。有的学校用户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完善、管理方法简单、管理人员素质低等等。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网络系统的利用效率,而且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二、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对策

针对黑龙江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从国家政策,学校发展等宏观及微观多个方面进行资源的重置与挖掘。

1.进行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随着专家学者对教育投资理论研究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各种研究方法也逐渐被我们所熟悉,其中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最初应用在对工程项目的分析上,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对所选择的方案的净效益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判断方案的经济效果。

由于学校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选择时各个方案的投资成本不同以及产生的教育信息化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教育信息化目标选择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相对较优方案的选择方法就是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法。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对多种情况下的不同方案做出比较准确的比较。教育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依据信息化的成本与收益都必须以货币价值的形式呈现,既所有信息化的特选方案的建立都依据其对社会收益可能产生的货币价值之上。但是,教育信息化成本收益法主要还适用于对教育信息化决策的外部效益分析上,因为在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决策时,信息化收益并不能以货币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例如,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在其毕业工作时可能增加其工资待遇,工资待遇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这时就可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增加教育信息化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工作量大、周期长的特点,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建设的顺利完成。在资金充足的情况,我们要对资金的管理方面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分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只有资金在各个阶段都充足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建设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融资渠道的完善和资金来源的保证各个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地方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门加大投资,国家财政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应该把对教育的投资放在重中之重,只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才会有一定的保障。第二,各个高校应该完善学校的融资体制,特别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部门,保证专项资金的充足,利用学校特殊的人才资源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特别需要的是学习西方的建设经验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充足、合理分配。第三,拓展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渠道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支持,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才能征集更多的资金来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充足,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学校加强与社会以及各个企业的联系,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对教育信息化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中央拨款、地方政府拨款、企业捐款以及个人捐款的一定要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是核心,教师培训是支柱,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是根本,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是保证的原则,在保障教育信息技术有效开展、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以更加理性、讲究实效、探求创新、注重均衡为指导思想,协调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培训机制、资源系统、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我国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3.提高校园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利用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第一,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合理充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利用应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利用程序,各个年级组、各个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计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利用到现代信息化设备。第二,增加现代信息化设备的开放时间,虽然每个人都能利用到现代化设备,但是由于学生众多,每个人利用的时间有限,所以需要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信息设备的机房,学生自愿去学习增加每个人的利用时间。第三,教师在对现代信息化设备的利用过程中应该增强利用的积极性,不但教师本身要利用好设备更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同时,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利用体系,保证现代化信息设备的科学利用。第四,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奖罚体制,奖励利用好的学校,惩罚利用差的学校,让教育信息化设备利用效率低的学校限期整改,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利用效率。

4.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对于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方面,一定要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既是管理问题又是技术问题,所以,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需要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管理办法。在管理过程中学校要严格分配管理责任,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要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身上,同时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技术人员要相互合作共同维护校园网络的安全。

7.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七

一、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高校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事业性收支, 所以收付实现制实质上成为高校最基本最主要的核算基础。其主要缺陷有:

1、收付实现制下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或有债务”。现行高校会计只确认当期实际发生的债务, 对尚未到期的利息及债务均未予以确认, 特别是当前, 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规模“举债兴教”的情况下, 借款利息在办学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 而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这部分借款和利息未明确规定列支科目, 且报表中也未单独列项目反映, 不便于了解高校的债务情况。

2、收付实现制下不能真实反映高校权益。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许多权益未予以确认、记录和报告, 比如:已上缴财政专户而未拨回的学杂费等预算外资金只在“应缴财政专户”中反映, 只有在拨回后才能作为事业收入, 从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到其作为事业收入进行确认, 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学生欠缴的学费不做反映, 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学费欠交数额超过10%, 有的甚至高达30%, 这些欠款大部分通过清理追缴和助学贷款是可以收回的, 应该作为学校的资产入账。

3、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 不能准确提供生均教育成本信息, 也不能客观地反映高校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二) 修正会计核算基础, 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鉴于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弊端, 结合高校办学财源多元化、资金运用多方位的现实, 高校会计制度应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并逐步向权责发生制基础转变。对某些特定业务采用偏向于权责发生制基础, 从过去以预算收入考核为主向以绩效考核为主转变, 客观反映资产、负债的年度变化, 有利于高校对资产的持续经营, 加强负债管理, 同时也更接近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便于实现会计核算的统一和比较。

二、会计主体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会计主体多元化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规定, 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不执行本制度, 这使得基建资金单独核算, 学校财务会计只核算教育事业活动, 高校内部形成两个会计主体。教育经费的主体与基建经费的主体分别核算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和收支全貌, 尤其高校建设项目靠学校贷款解决, 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学校财务偿还而没有体现在学校财务报表上, 学校负债状况不实, 基建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会计核算对负债及潜在财务风险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要全面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 必须了解两个部分的报表, 但是由于存在着内部交易等事项, 高校的财务状况不能是这两种报表的简单相加, 而如果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又会引发以下问题:首先, 两个会计报表在格式上有较大差别:《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资产负债表遵循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净资产”,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负债表遵循的会计等式是“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另外, 两种报表要求的报表项目分类及其口径也有所差别, 这种格式上的差别, 为编制合并报表设置了障碍。其次, 两部分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不同,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偏向权责发生制。再次, 两部分会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报表管理部门也不同, 使合并会计报表缺乏主体。因此, 如果简单地对两种报表的项目进行分类, 然后抵消内部交易和事项进行合并, 那么合并后的报表就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校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二) 基本建设会计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

高校经济环境的改变促使办学主体多元化, 两套账带来的各种问题只能由基建业务与基本业务核算系统合并来解决, 财务报告实体应能全面反映整个学校的经济资源。此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不再按基本建设费、事业费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 而是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 统一按支出功能分设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等17个大类科目。新科目中的“教育支出”, 除了包括原“教育事业费”之外, 还包括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教育行政费支出以及其他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可以说, 此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基本建设资金纳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统一核算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会计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会计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尽合理, 不利于高校会计核算的规范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用“固定资产”科目始终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原则, 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信息严重失真, 也不能满足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需要;不设“在建工程”科目, 大量的在建项目和部分因种种原因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工程, 不能列入“固定资产”;没有设置接受投资方面的会计科目, 高校投资的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借入款项”科目不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违背了明晰性原则, 不利于高校管理者了解学校负债结构, 合理安排偿债资金, 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等等。

(二) 科学地增删一些会计科目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经济业务的需要, 按照国家统一事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增设或删除一些会计科目, 以满足国家预算管理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为了在会计账目中适当地反映高校教育成本, 增删的会计科目应从实际出发, 按高校的具体情况实行。

1、可以增设“应收学杂费”科目, 专门用来核算学校按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向各级各类学生收取的学杂费, 并按学院、系部、班级组织明细核算, 以提供学生的欠费信息。

2、为了便于安排债务偿还及分析偿债能力, 增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 同时取消“借入款项”科目。

3、增设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对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收入进行详细核算, 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趋于一致。全年累计折旧贷方合计额反映当年计提的折旧总额, 便于确定应计入培养成本的年折旧额, 保证了高校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反映预算支出的全貌。

4、增设“在建工程”科目, 高校在拨付每一笔工程款时首先借记“结转自筹基建”, 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在建工程”, 贷记“固定基金”;在工程完工时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在建工程”。即便工程项目跨年度完成, 即便“结转自筹基建”在年终结转, 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累计发生额或期末余额便可确定固定资产价值, 不会影响到固定资产价值的结转。

5、增设“以前年度结余调整”科目, 高校年终决算后, 往往会发现有调整事项涉及结余的会计差错。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年终结账后, 如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的调整或变更, 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 凡国家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 应直接通过“事业基金”科目进行调整,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上加以说明。通过高校年终结账程序不难发现, 对于年终决算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及会计差错直接通过“事业基金”进行调整, 无形之中影响了“结余分配”。高校可以参照企业会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增设“以前年度结余调整”科目, 在发生调整事项及会计差错时, 先通过“以前年度结余调整”科目核算, 然后将其转入“结余分配”, 最后再结转至“事业基金”, 这样做既可以规范会计处理又便于理解。

四、会计报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高校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 从总体来说只是起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

1、会计报表反映内容及报表体系不完整, 报表项目设置不够科学, 会计信息失真。

当前, 高校的会计报表体系主要侧重反映预算收支余情况, 对于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举借债务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每年的应收学费、学生欠费情况等缺乏相关的报告体系进行信息披露, 而这部分信息对分析高校财务状况尤为重要。

2、没有建立财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

由于历史上我国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 因此高校会计报表只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报送, 满足政府的信息需求。当时的政策制定者没能预见到, 随着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及资金的多方位运用, 越来越多国家以外的主体与高校发生财务关系, 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已趋于多元化, 但是他们却不能从公开的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二) 重新构建高校财务报告体系

1、充实财务报告的内容。将原有高校会计报表更新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和基金变动表、基本数字表、教育成本报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当局对高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情况的陈述性说明等。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 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值及计提的折旧, 并设置相应的报表项目, 将资产项目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负债项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更好地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状况、流动比率、偿债能力等信息, 满足高校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2、建立财务报告公开披露和外部审计制度, 缩小与企业会计在报表内容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

3、增加报送按学年度 (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 编制的会计报表, 以反映高校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 为高校实施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 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高校日趋发展的新形势, 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日益明显, 我们应以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 借鉴企业会计的经验, 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现行高校会计制度重新修订、补充和完善, 以高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 为其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更加真实、全面和有用的信息,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3]、刘蓉.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财会研究, 2005 (7) .

[4]、苗芳, 高校会计核算的新思考[J].会计之友, 2007 (29) .

8.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高等院校将从追求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充分注重内涵提升为主上来,高校财务管理处在一个新的特殊时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是新形势下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快高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考;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必要举措。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加以思考,提出了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关于高校财务管理

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使高校必须要转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争、创、筹”的路子,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建立稳定增长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纵横机制。

二是搞好预算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做好财务分析,改进财务管理。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客观总结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管理权力下放,高校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自由和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1.高校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

目前,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在观念上长期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

(2)融资筹资意识较差,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往往被忽视。

(3)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不被重视,科技投入重研究轻应用,重科研论文轻推广应用,重投入轻产出,资金投入效率较差,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4)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不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5)重钱不重物,国有资产管理不严,保管不善,资产损失现象严重。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可控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加快了高校融入社会的进程,高校经济活动内容日益广泛,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长期以来,忽视财务分析,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在校长负责制下,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的,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履行了审批支出的权力,而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4.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大发展,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资金筹措和运用给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目前已存在着国家政策风险和财务筹资风险等财务管理风险,加强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和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目前许多学校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结合实际投资、筹资,缺乏科学决策, 缺乏事前可行性分析、事中过程控制和事后的收益评价和信息反馈。

5.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校财务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财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长期以来,高校在强调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陈旧,缺乏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职业判断、沟通协调能力差,更谈不上运用新技术、方法去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和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有的高校将一些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安排在财务管理领导岗位,而专业财务人员往往只是高校的记账员、出纳员,外行领导内行、外行管理内行,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开拓思路,不断进行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更新观念,确立财务管理的地位

面对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因此,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将是高校竞争制胜的必要保证,高校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重心,深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综合效率,促进资金运用的科学化、投资决策的民主化,拓展资金管理和运用的新思维,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努力规范学校各层次经费使用的决策范围,防止多人管和无人管现象,实现学校全员科学管理。

2.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创新、建立、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一要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二要有利于学校财力集中, 增强办学实力;三要有利于学校财权和事权的统一; 四要有利于学校“大收大支”的财务管理;五要有利于加强学校的预算管理;六要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经济秩序, 更加适应学校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提高办学效益。探索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一方面赋予二级单位一定的财务管理权力,另一方面必须集中核算和监督,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起“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的高校财务管理新秩序。同时,完善内部会计人员控制、内部会计组织体系控制、内部会计核算的控制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高校内部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实现权责结合,使学校财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高校会计监督职能,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是以财经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来判断经济行为的合法性,逐步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方式,将事无巨细的监督转变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并通过有效地会计监督为单位经济活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

3.强化预算管理,控制经费支出

学校各单位经费的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项目“经费本”控制管理,并用计算机跟踪监控。有些经费可实行单独核算、节约有奖的办法,如水电、空调、电话、网络、交通费等,加强费用管理,努力降低支出;对于经费预算执行较好的单位,其正常经费结余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执行比较差的单位负责人将给予批评或作相应处罚;预算执行造成经费严重流失,保证不了正常运转,对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于专项经费的预算管理,由学校和项目单位签订合同,实行目标责任制,保证经费专款专用。

4.创新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经费来源结构分析、支出结构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效果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反映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状况。创新报表内容,使分析更加全面。要改革财务分析必须在现代化手段上下功夫,财务分析的内容要做到全面、及时,就必须努力开发一些管理分析软件,加速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以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为核心,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收费管理以及会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系统,使报表分析数字能从大量的人工管理到直接从计算机上提取,以提高分析的效率。

5.不断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面对高校经济成份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日益突出,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要树立责任意识,以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己任,激发工作潜力。要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要进行会计法及会计报表知识培训,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不断改进会计工作方式方法,把工作重心应转移到财务管理上,把财务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财务管理部门要广泛宣传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把科学的财务管理学运用于实践,以看得见的财务管理成效支持学校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处在一个新的特殊时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新形势下高校应该开拓思路,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改革,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更好地服务于高教事业,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亨: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Z1).

[2]董艳霞蒋维宗: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0).

9.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九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致使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1.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企业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建筑企业里,工作的重心往往都放在生产经营上,大部分职工认为只要多承揽工程,施工任务饱满,经济效益好就可以了,其他工作都是次要的。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一些行政领导认识不到党建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和物质支持,人员力量不能配齐,待遇不能解决等,导致出现党建工作指导不力,措施不到位,抓落实不够等问题。

1.2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到位。一部分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如果行政领导干部自我定位出现偏差,民主意识不强,党组织参与就是一句空话。此外,党组织的保障监督作用也难以到位,很多工作如工程分包,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等大多是行政领导直接抓的,有些业务性还较强,党组织不容易参与及监督,这些领域又往往容易发生腐败和出现问题,怎样加强制约和监督,需要认真研究和

探索。

1.3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党员和职工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意识增强,再加上有些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活动方式单一,创新不够,党员和职工参与的热情不高,使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单位因施工项目分散在多个地方,人员不易集中,一年也不开党员会,不搞党员活动,致使党组织的阵地逐渐丢失,既不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也听不到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1.4党务干部的心态不平衡。由于企业内部党务干部和行政干部经济待遇的不同,一些年轻有为的人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而现有的部分党务干部,对继续干党务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党务干部队伍不稳,人才缺乏的情况已显现出来。

1.5流动党员管理困难较多。建筑企业流动性较强,往往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都有工程项目,所以党员的流动范围也越来越广,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有些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比例较小,管理工作既麻烦又费事,不重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而流动党员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发挥先锋作用的积极性较差,甚至一些人党性不强,组织纪律性观念淡薄,成为无组织、无职责、无活动的“三无”党员。

2.加强建筑企业党建工作的决策建议

2.1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纳入工作制度中,明确党组织具有对重大问题提出意见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列为对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对阻碍和影响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人员要依照制度提出处理意见。三是要加大对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党组织领导体制,在组织的设置上注意与经济组织的相互渗透,党委成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使党委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

2.2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保障和监督作用。企业党组织要把各项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引导机制和可操作性强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督内容,突出监督重点,达到预防、消除腐败的目的,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寻找党建工作中好的活动载体。党组织要围绕各阶段的工作重心,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活动,创新活动载体,陶冶党员情操,凝聚职工士气。此外党组织还要倾听党员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

2.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综合工作能力要强,而且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经验,他们要肩负起宣传教育、凝聚人心、文化建设、鼓舞士气等方方面面的重任,必须注重选拔和培养一批党务干部,并真正把党务干部看作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骨干成员,使他们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积累经验,经受磨炼,保持队伍稳定。

2.5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可根据党章规定和有利于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原则,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或统一建立项目党支部,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配备专兼职党务干部。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使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实践和创新思路

首先,要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意识。要密切围绕项目生产经营中心来开展工作,抓住项目管理和施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部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潜力,在贴近项目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和效益等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把握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条原则。一是坚持两手抓,以生产经营成果来检验党建思想工作的原则。要结合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实际来开展工作,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拿。二是坚持面向员工开展工作的原则。员工群众是党建思想工作的对象,也是工作的主体。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特别能战斗的员工团队。

其三,要着重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方面的三项工作。一是坚持生产经营和党建思想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有机结合,有序管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将党建思想工作向生产一线和生活领域延伸。三是增强项目党建思想工作效能。

四是工作内容的创新。内容创新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做好党建思想工作的创新基础。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中心任务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阶段,侧重点和着力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当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

10.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十

问题及对策

熊婧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它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发展形势的变化,高校教学管理中思想观念落后,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组织权力倾向严重,教学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不断出现,阻滞了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和进步。因此,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关键词:高校教学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面临新形势

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学管理通过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确保高校教学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微观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变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不争的事实;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重学历轻素质的传统人才需求模式不断被打破,多层次、宽领域、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格局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第三,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矛盾突出问题日益严重,使得高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人才生产者,在人才培养的同时,高校还承载着学生就业的压力。不仅要教育人、培养人,而且要做人才的“出口”工作。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推动着高校数学管理的改革,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较,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显得滞厉,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管理理念过于模糊。学校定位模糊导致高校教学管理理念模糊甚至步入误区,高等学校的定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可以按学科结构分类.将学校定位于综合性或单科性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将学校定位于精英教育或大众教育,或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通识型教育等。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高校定位分类原则。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研究水平将全国的高等院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很多大学也据此分类原则来给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虽然这4个层次能基本涵盖我国高校的现状,对其内涵的文义性诠释也基本是清晰的,但可操作的指标却有些模糊,甚至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除此之外,在高校定位认识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求大求全趋同,即在办学上追求规模大、专业全、综合性;不考虑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2、教学管理理念过于陈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阶段,高校学生素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仍然陈旧,造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一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人性化不足,管理制度过于刚性僵化。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学生的学习创新激励缺乏。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际动手能力;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而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能够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非技能、非知识性的课程开设不足;教学过程以教师和课本为主导,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于规范、单一,制约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创新积极性。二是管理与被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双方关系僵化。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在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上.管理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地位仍然基本没有改变,灌输式、注入式模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关系沉闷压抑,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人格的发展。三是有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深,许多教学管理干部对自身工作也不重视,不愿学习钻研业务,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四是很多高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不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很少考虑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3、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现象突出,教学计划缺乏创新,学生课程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致使高校课堂知识与社会发展实践相脱节。二是教学管理内容陈旧单一。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过于强调集中性、统一性与单一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削弱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教学管理模式机械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管理对象事事服从管理制度,从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到考试管理、教学评价等都缺乏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引导,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之路的绊脚石。

4、教学管理考核方式死板。现有教学考核制度尚未明确,所要考核的对象和方向还都不是太完整,考核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和死板。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审上,有很多学校太过于去注重科研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以数量追求为向导,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必然,给投机取巧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功利主义在教师中日益膨胀和扩张。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公平,将会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三、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建议

1、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前提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教育以人为本是高校最根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教育以人为本一经提出,就因其以人为尊、以人为重的深厚人文主义价值取向而迅速在教育界广受认同和接受。然而,作为一种教育的总体价值取向,在价值观层面,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实践层面.在教育体制、教学管理中又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仍是一道正在求解的难题。我个人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和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实现教育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并重,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其次,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管理上都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实,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任何脱离学生这一特定教育对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是无意义的。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应贯穿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等整个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再次,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在教学管理体现平等、民主的精神。

二是正确定位,突出特色。学校的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各个方而,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优势。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是多样的,各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从自身优势出发,准确定位。办出特色,这既符合教学规律,也是高校的生存之道。目前高校中大而全的办学理念实是一种误区,大而全不等于强,不等于一流,规模小、有特色,照样可以成为名校,如世界知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并非因为大而成为一流大学。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大而全,最终影响的必然是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中心和关键 教学管理理念最终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向应该是:第一,实行较为灵活的、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使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程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比如在有些高校已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有些高校的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结束后再确定专业。这些做法都是这方面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第二,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方法、内容和培养方式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依赖于他人,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知识汹涌的现代社会,人类终身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并非依靠教育机构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完成。所以,大学的霞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第四,改变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非知识、非技能等社会生存能力培养的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其完全社会化角色的转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社会化过程最为迅速,人生观、价值观快速成熟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学习是他们成为社会人的“最后一道程序”,对他们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至关重要,大学对他们来说既是获得精神食粮、知识资源、技能训练的场所,也应是他们获得与人沟通交往能力、与他人相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法律意识的重要平台。

3、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教学管理创新的保障

(一)创新管理机制。第一,要积极探索建立二级教学管理机制,分散教学管理职能,对于原来高度集中的权利进行重心下移,实行纵向权利结构的调整。要对高等院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之间的责权,适度地进行分级教学管理,适当扩大二级学院管理权限。第二,就是要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都参与到教学管理中的局面。(二)创新管理手段。对于管理手段的创新,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通过分析专业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求,如制定教学计划,不同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培养目标不同,也要不相同,教学计划要有自主性、稳定性、可变性、可行性,提出的创新要求是科学定位、充分调查、系统优化、注重实效、严格实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同时为我们对教学管理的创新实施指明了方向。

1、信息化管理。IT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总的来说,对IT技术的依托,根据一定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能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是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所执行的是高校中的各项教学管理事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广义上是指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狭义上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及应用。因此,充分认识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及现状,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当今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籍的管理。学籍管理制度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执行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都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学籍管理制度是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通过学籍管理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籍管理制度是树立良好教风、规范教师教书育人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制定一些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制度,并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11.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外教 人力资源管理

普遍的民办院校存在外籍教师流动性较大、师资及其工作主动性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民办高校办学性质以及外教自身原因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领导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外教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误区以及改革不力。

一、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为“哈罗效应”,由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提出,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在招聘外教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此效应表现尤为明显。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因创建时间不长、学校制度不完善,针对外籍教师聘请、人事、教学安排直至考核奖惩都缺少系统的制度规定,而仅仅靠“人”如外事主管领导和外事处领导作随机决定。在招聘外教过程中,影响他们判断的因素众多,除了外教学历、教学经验以外,还包括社会媒体舆论、国家间政治因素等,如外事管理者经社会媒体大肆宣传下普遍地认为欧美国家公民素质较高,进而对他们存在好感,对他们的要求有所放松,这往往会出现滥竽充数和鱼目混珠的情况。

2.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民办高校对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少见。它名字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为了激励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年度评优、评先进或者发放年终奖是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日常管理情况当中,如果个别外教荣誉奖励过于集中,对其激励手段的边际效用呈递减的趋势。长此以往,这批名誉加身、“权威”的外教会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自尊自大,不利于统一管理。同样地,对于辛勤教学但并未获奖励者的外教,则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导致不公平感蔓延、消极工作,使他们趋向到别处寻求工作,造成师资流失率高。

3.德西效应。德西效应是指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力,反而会减低工作动力。这一效应虽经常体现在教育行业,然而在日常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尤为明显。外教明白民办学院的性质,知道民办高校投资者与外籍教师之间是“雇佣劳动”的关系,月收入较为弹性。为了吸引外籍教师更多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学校会额外支付外教资金酬劳,一些外教甚至会以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要求加薪升职。这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学校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却换不回外教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工作成果得到认可的内感报酬,反之,不能满足要求便会激发他们内心的不满,处处在工作中制造麻烦。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的是管理者过多地依赖被管理者近期的表现来对人作出评价和使用,而不考虑或较少考虑一个人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如近期学校需拓宽国际交流途径,恰好某国籍外教为学校搭建了与国外大学合作发展的机会,学院领导不顾他之前的工作表现而大加赞赏,甚至单独带其及家人出游作为奖赏;而一直在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钻研教学方法的外教,由于不善在领导面前“汇报工作”,而受冷落。一方面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员工加以利用,积极表现于一时,谋取实际利益;另一方面,容易打击工作优秀但不善于表现的员工。

二、民办院校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建立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分工合作。外教管理工作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如人事、教学、保卫、后勤等,但碍于语言能力,基本都是由外事处代为办理,甚至大部分外教管理制度由外事处制定,实际执行很难上升到学校综合管理的高度。因此,建议学校组成“外事管理工作小组”,建立校一级的管理机制,全面制定外教的聘请、人事、教学安排、考核奖惩、签证管理、解聘的规定。

2.建立健全外籍教师、外事管理人员以及主管校领导(民办投资者)的培训体系制度。作为外事工作管理,管理的对象核心的素质是人,并且因为外籍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这就对于外事管理人员要求更加高,必须定期地进行必要的培训。

3.建立健全考核、奖惩体系,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及评聘“职称”。外籍教师不像中国教师那样具备“职称”。他们只需持有“外国专家证”即可上岗。根据德西效应的理论,这样他们会缺乏工作的动力(内感报酬)。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机制灵活,少束缚,可以在校内制定外教的评聘“职称”机制,按照就职年限、学历、科研及教学成果以及其他条件申请“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级别。获得相关职称后,按照职称级别进行薪金调整。相信此措施一方面可以打破外籍教师固步自封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外籍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外籍教师自身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外籍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三、结语

民办高校外事工作管理者及管理人员应有意识地规避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问题,通过加强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建立健全的外教培训及评估制度,鼓励外教参加校内竞聘、科研活动等多方面着手,着力稳定外籍教师师资队伍,有效地提高外籍教师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与外籍教师管理问题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

12.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加大了对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力度。此时, 我国传统的财政资金分散支付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为了扭转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财政资金缺乏监管力度、屡屡发生的贪污腐败问题的局面, 我国于2001年开始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取消了预算单位在银行的所有账户, 政府将所有的财政资金统一拨付到开设的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账户上, 然后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按照预算单位的支付申请, 直接将资金支付到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账户。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使得所有财政资金不在任何账户停留, 也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 有效的防止了资金挤占、截留、挪用等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意义

(1) 提高了各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 对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及财务管理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更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全面性。这就要求各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紧跟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2) 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 规范了预算单位的操作, 减少了财政资金的流通环节。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各预算单位使用的财政账户全部被取消, 每个预算单位只允许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这就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从国库到预算单位的层层拨付问题。资金流通中间环节的减少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 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监督机制的建立, 可以使财政管理部门借助国库集中支付账户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电子信息, 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一旦发现某笔资金存在问题可以及时跟踪展开调查, 并及时采取措施,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产生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 从源头上真正控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4) 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 减少了预算单位传统的繁琐的会计实务工作, 在节约行政成本的同时还对财政资金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实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另外, 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财政管理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之间形成了一个安全、严密的国库数据信息资料, 为这些部门与单位之间能够科学、安全、合理的调用资金创造了条件, 从而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库管理理念落后。多年来我国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管理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存在着巨大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管理部门的思想懈怠, 政府的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些优秀管理理念的精华。思想理念上的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与推进。

(2) 国库集中支付的机构设置还不健全。首先, 是在商业银行开设单一账户增加了财政资金运行风险的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市场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核算部门将单一帐户开设在商业银行, 无形中增加了财政资金的运行风险。这并不利于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其次, 那些乡镇级别的代理银行也存在资金运行的风险。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虽然国库集中支付支付要求单一帐户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来设立, 但是, 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中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很容易使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挪用国库资金, 从而给财政资金的安全带来隐患。

(3) 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目前我国国库支付制度主要依据的是《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时间已经较长, 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为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带来了风险。

(4) 工作人员素质的影响。由于多年来受传统的分散支付模式的影响, 很多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并不愿意接受新的资金管理制度。另外, 在实际工作中, 新的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很多财务人员一时无法接受新的管理模式。

(5) 信息化系统建设还有待提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但是由于我国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程度不高, 从而影响这数据资源的共享, 这也是我国国库集中支付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三、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

(1) 不断更新国库管理理念。要想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就必须先提高对国库管理理念的认识, 更新观念。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一场财政领域的新的革命, 也是公共财政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从源头惩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因此, 各部门必须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理念的更新, 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2) 不断健全与完善国库执行机构的设置。我国应参照国外成功的经验, 可以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对资金的收付、账目的核算、资金使用的监督等专门负责。该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库管理部门来监督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3) 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有了相关法律法规作保证, 才能使国库集中支付解决各方面的冲突。对某些资金的使用做出专门的规定, 不得随意挪用、挤占。

(4)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必须先从思想上引起他们的重视, 加强对基层预算单位、财政审核部门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挑选出一些技术娴熟、思想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作人员担任该项工作。特别是那些国库支付机构的工作人员,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严把审核关, 避免预算单位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 为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担负责任。

(5) 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改革与实施是建立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国库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沙雪琴.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大陆桥视野, 2010 (09) .

[2] .谢湘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中国外资, 2013 (05) .

13.试析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十三

一、引言

贵阳市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贵阳市在加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绿色金融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受到贵州省、贵阳市政府高度重视。10月,在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会议上,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绿色转型。贵阳市政府连续举办绿色金融论坛,汇聚国内外专家以探讨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及对策,多家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激励机制等领域进行积极实践。回顾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历程,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健全、产品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在绿色金融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下列问题。

(一)绿色全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社会投资者构成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目前,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条块分割、共享难等问题,导致绿色金融发展信息成本较高。首先,环保和征信信息由政府环保部门、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信息收集、加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_环境污染信息尚未进入信贷登记齐询系统。不完整的信息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服务企业真实信息,对投资、担保、贷款及上市企业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其次,由于政绩利益驱动,一些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隐藏“两高”企业真实信息,致使金融机构监管风险和成本增加。再次,绿色经济发展,涉及大量新领域、新技术、新知识,金融机构缺乏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调研、信息甄别难度加大。最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获得绿色金融投资渠道、企业绿色环保资料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等信息,抑制其投资选择,使得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地配置到绿色产业中去。

(二)绿色全融发展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及激励机制

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人民银行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性指导意见,但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环保核查机制、资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违法惩罚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造成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审核、监管和处理违约的企业时缺乏处理依据。外部而言,政府还未推出税收、财政扶持以及消费引导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饯行绿色金融的外在动力。内部而言,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企业绿色文化制度、推行绿色金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推进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全融产品创新及服务手段不足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而且减少企业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社会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有效地引导民间资本充实到实体经济建设中来。不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同国外金融机构相比贵阳市金融机构提供给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基本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多元化的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互换等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还不成熟。使得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范围较窄,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四)绿色全融发展中主体之间缺乏协同

绿色金融的发展是由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多主体构成复杂生态环境。绿色金融要能充分发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必须要求生态环境中参与主体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相互之间协同配合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共同目标。贵阳市绿色金融实践现状分析,绿色金融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各个部门的管理和相关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导致金融机构对企业投融资、信贷、保险的风险增加,抑制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动力;增加企业、社会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产品或服务的选择难度、信息收集成本,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多元化融资或投资产品和渠道的选择,抑制企业、社会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政府、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理念、发展和激励机制宣传的不足,造成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对绿色金融发展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缺失。

三、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绿色金融的发展对应贵阳市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

(一)针对政府及监管机构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不对称,增加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加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增加社会投资者投资选择成本和风险,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及风险,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机构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建立贵阳市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绿色金融相关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促进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绿色金融发展的信息成本及风险。

2.建立第三方独立评级和监督机构

为保障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投资者信用评级、信息评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政府应建立第三方独立评级和监管机构,承担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的信息、纠纷等方面的齐询及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地为参与主体提供专业信息齐询、纠纷评估等,成为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各参与主体联系纽带和仲裁机构。

3.建立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机制,有效协调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的利益,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税收、财政协同机制的建立,能刺激、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活动,促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产品、绿色投融资发展;惩罚协同机制的建立,能抑制“双高”企业的发展,激励绿色企业的发展;准入退出、信息披露、监管等协同机制的建立,能规范、约束绿色金融参与者的行为。

4.建立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环境

通过绿色理念来影响绿色金融参与者行为,逐渐建立绿色金融文化。树立绿色金融理念,绿色金融活动参与者应将社会、环境价值纳入治理目标及文化建设体系。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应认识到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确定环境风险和机遇,不仅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绿色金融文化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绿色金融参与者绿色理念教育,理顺参与者之间相互关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强化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培养具备金融、环保、管理知识的绿色金融复合人才。

(二)针对全融机构的对策及建议

1.绿色信贷方面

银行机构应根据国家经济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绿色经营生产、绿色制造和绿色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产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和设立绿色信贷通道。加快开发贷款类、理财类、票据类、租赁类等绿色创新产品和工具,关注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扶持绿色环保项目,推动“绿色信贷”市场发展。

2.绿色保险方面

保险机构应加快多样化、多领域、多层次的绿色保险产品研发,建立行之有效绿色保险体系。对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投保企业因污染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受害者进行合理赔偿。既可以减轻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赔付经济压力,又可以发挥市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和调节力度,加强舆论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3.绿色基金方面

证券机构应设立节能减排、环境优化专项投资基金,对绿色环保、低碳的企业进行基金投放,通过资本投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绿色基金投向具备低碳特征、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和发展前景的领域。

4.绿色证券方面

通过公开发行绿色债券解决社会效益好、资金需求量大的绿色项目资金需求;通过建立绿色企业上市审批绿色通道,拓宽绿色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将绿色因素融入金融创新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彩票”发行;通过推行排放减少信用度等低碳金融衍生品,推行“排放减少信用”交易机制,建立规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三)针对企业的对策及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首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观,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以人为中心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向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转变。其次,树立绿色经营道德观,把平等、正义等道德观念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企业环境保护的社会道德意识。再次,树立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明确环境责任,依法治理、保护环境,建立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问责制度。

2.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

企业利用技术、管理手段对生产全流程进行排污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消除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企业推行绿色营销战略,加强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宣传、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定价、促销活动等营销链中,坚持“绿色理念”,促进企业发展与消费者、社会利益趋同。发展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渠道、树立绿色形象的绿色服务营销战略。

4.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员工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认同体系。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融入绿色理念、环境保护、社会价值等,引导、规范、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并将绿色文化元素贯穿企业经营、行为等活动过程,逐步树立以绿色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上一篇:赴外地学习考察下一篇:我拥有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