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归纳(共10篇)
1.文言归纳 篇一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2.文言归纳 篇二
关键词:归纳问题,经验,合理性
1引言
“归纳问题”, 是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的, 休谟对归纳问题最经典的表述是:“过去的经验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 但是这个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 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 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归纳问题的核心, 就是能否对归纳推理及归纳逻辑的合理性提供科学的证明以及如何证明的问题。两百多年来, 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为解决归纳问题, 提出各种思路, 其中最典型的是以休谟为代表的反归纳主义者,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 彻底否定了归纳逻辑。
2归纳问题的核心
2.1 归纳逻辑本身不合理
培根认为, 人们对观察到的单称陈述进行归纳, 并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理论, 由此提出了科学理论发现的模式——逐级上升的归纳程序, 同时, 他承认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休谟对归纳法以及归纳逻辑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归纳法没有逻辑必然性, 归纳推论在逻辑上也不能得到证明, 因此在逻辑上不能从过去事例推断未来事例, 不能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波普尔也认为, 在逻辑上, 从个别的陈述推论出一般陈述是不合理的, “不管我们看到多少只白天鹅, 也不能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2.2 基于因果关系的不合理性
休谟对归纳逻辑的本体论基础——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地考察, 认为因果关系本身并不具有必然性。在他看来, 自然界中“一切事情似乎都是散漫的和分离的, 根本不可能观察到其间的任何纽带, 它们似乎是集合在一起而不是联系在一起。”既然因果联系不具有必然性, 那么建立其上的归纳推论也就不能成立。另外, 根据休谟的感觉经验论, 事物的因果关系被看作两类事件多次重复的恒常连合, 他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连合, 认为这种推理不具有因果必然性, 而属于一种最简单的归纳枚举推理。因此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质疑就是对归纳推理的质疑, 并且把归纳推理置于非理性的感觉经验之上。
2.3 经验不能证明归纳的合理性
早期经验论者认为, 通过对经验知识的归纳概括, 可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理论, 但是休谟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过去的经验只限于过去的时期, 不能扩展到将来, 不能扩展到与其相似的物象上。因为自然界的客观对象是无穷尽的, 人们的经验认识却是有限的, 有限不可能推出无限, 因此基于经验的归纳推理的得出的结论必然具有或然性。他认为经验归纳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 是经验在观念中的集合, 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2.4 归纳的合理性不能依赖于概率
莱欣巴哈、卡尔纳普、波普尔试图用概率理论来解决归纳问题。莱欣巴哈认为归纳推理是分别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概率判断, 最后只接受概率最大的结论。卡尔纳普认为经验科学的概率方法, 不宜作为归纳推理的逻辑基础, 归纳逻辑的基础只能是逻辑概率, 完全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导。波普尔认为用概率的方法解决归纳问题是错误的, 因为概率并不能解决归纳原理的合理性问题, “概率推理的逻辑, 不是导致无穷后退就是导致先验论的学说。”而且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 单称陈述是有限的, 而全称陈述是无限的, 不论有限的数目有多大, 它与无限的比值 (概率) 都是零, 根本谈不上概率大小的问题。
2.5 演绎与归纳不能互相论证
归纳和演绎是一对方向相反的逻辑推理形式, 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包含、相互补充、互为前提, 归纳与演绎的这种联系也使归纳问题和演绎问题呈现必然的联系。用演绎的观点看待归纳推理这一过程, 即从经验事实上升到理论、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 本身就是缺乏逻辑根据的, 它的结论必然具有或然性。既然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 那么以这样的结论为前提的演绎的结论也只能是或然的。休谟在对归纳问题的处理中, 忽视了演绎对归纳的联系和补充。他认为在归纳推理中, 演绎不可能对归纳的过程发生作用, 这导致了他在归纳和演绎关系上的片面性, 因而休谟归纳问题的本身是不恰当的。
3结语
休谟的归纳问题直接冲击了人类知识的理性根基, 使哲学界面临严峻的挑战, 导致人们从怀疑归纳逻辑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到怀疑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使人类的许多科学知识蒙上了阴影。不可否认的是, 在归纳问题的提出方面, 休谟是伟大的, 他促使了哲学界的觉醒与反思。虽然到今天为止, 以经验总结和概括为特征的归纳逻辑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归纳法仍然是人们在实际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 归纳逻辑已经算不上真正的逻辑, 它必将逐步被排除在科学哲学的范畴之外。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2][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3.文言归纳 篇三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 自读与归纳能力培养 改进措施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多读、多看、多写,真正理解文言文含义。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对文言文作品做适当的鉴赏,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作品的整体美,培养自读能力,感受文中之雅。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今时代,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古代文学越来越不重视,逐渐忽略了那些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章,今天,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多年来,教师讲授文言文时都是按照一个流程,介绍写作背景、朗读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时,学生忙着记个不停。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低,更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转变这种模式任重而道远。文言文字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整篇文章的精髓都在于这些文言文字,受优美文字的熏陶,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如果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的翻译上,就丢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对文言文字词准确的理解,虽然是学习文言文的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需具备文言文归纳总结能力。大多数纳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有十分显著的文学性,对人物性格的构思,作者的人生观、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信仰等,在文章都表达得十分明确。例如《爱莲说》,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明确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此作品进行分析。想象文中的情景环境,体会文中作者对莲的情有独钟,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标[1]。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其次根据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有些词义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利用这一点,文言文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就会消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学习资料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看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材料,再为材料配上背景音乐或背景朗读,在此情此景下,学生一定会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权
让学生预习时利用相关资料,查找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同学相互讨论得出答案,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或是让学生大声地激情朗读,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太多现代文,基本没有机会接触文言文,文言文与学生使用的语言较远,学生总是抱着与自己无关的心态学习,大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将典故引用到作品中
每一篇文言文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典故。有的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可以让学生讲讲知道的故事,谈谈对此故事的看法,促使这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学生在把握学习背景的同时,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做简单分析。这样在背诵文言文时就会简单很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品味文言文优美的结构
语文学习主要是以感悟为主,自读能力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自读会被教师的翻译讲解所代替,学生基本没有学习文言文的自由时间。因此,让学生发掘文言文的美好,并加以指导,这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2]。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怎么说,教学还是要保障质量的。要想让知识长存于脑海中,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学习和复习,次数越多记得越牢。要严格要求做好文言文复习工作,教师可以采用不定期抽查背诵的方式,让学生默写重点难点的句子和词,然后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翻译。利用这种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点分析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文言文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可见国家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情况还不乐观,我国教学模式还是应试教学。学生面对这种模式,自然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所使用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人使用,运用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感觉学会也不运用,难免感觉乏味,增加学习难度。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初中语文教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原本是想体会我国传统文章的优美,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倦心理,丧失学习兴趣[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授课取得的教学效果都要好。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文言文更是将中国语言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学习文言文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有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我国在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赵静.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江书军.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分类监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4.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篇四
(一)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二)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乎
1、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⑶郁乎苍苍。
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六)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5.文言文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 篇五
学
叙
事
——文言文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
张
晓
宁
教
学
叙
事
——文言文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
记得今年十月份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一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我按照以往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教学计划并布置了预习任务,打算一节课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可是上课时我才发现这一届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竟然很差,对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倒装句等积累的很少,教学任务难以在一节课之内完成。课后我和学生谈心,了解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原来,学生在以前的文言文学习中总是就课文学课文,很少自己动手去归纳总结学过的重点字词句,不会举一反三,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结果导致老师讲过的课文学生会翻译,老师没讲过的课文学生就不会翻译。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在那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去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归纳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越来越多了,兴趣越来越大了,文言文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也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会学习文言文的人总会认为,文言知识庞大而又杂乱,繁多而又琐碎,总是越学越多,越学越乱。其实只要在积累记忆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善于归纳总结,文言知识就会越学越少、越理越清。学习文言文,关键是要重视归纳和积累。一般说来,初学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课一归纳,单元一小结”。归纳整理时可以从通假字、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当然,无论做什么整理,都必须配以相应的例句,否则,归纳积累的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6.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 篇六
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1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2
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3
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小编推荐:语文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4
宗法
(1)庙堂:太庙指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伶官传序》)。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在庙堂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如“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2)排行: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如“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3)伦常: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礼俗(1)冠礼:古代男子在20岁时,把头发结起来,举行加冠仪式,叫“结发”“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结发同枕席”(《孔雀东南飞》),“冠者五六人”(《侍坐》)。(2)婚礼:女子出嫁叫适、归、于归,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如“吾妻来归”“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3)丧礼:丧礼中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期”,穿九个月或五个月孝服的人称“功”,一般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4)宾礼: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礼仪,由九名宾相接引宾客上殿。如“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见面礼称“质(贽)”,如“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5)尊卑:车座上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朝堂和官位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高中语文文言文鉴赏必备常识归纳5
历法天文
1、纪年:有干支纪年法,如“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王公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列传》)。
2.纪日:有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特定称谓纪日法,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叫晦,如“七月既望”(《赤壁赋》)、“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3.纪时:有十二时段纪时,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十二地支纪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午战于彼,未还于此”(《柳毅传》);更鼓纪时,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4.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划分地面区域,某个星宿对着某个地面,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如“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7.归纳思想新探 篇七
一培根以来的归纳思想及其问题
培根是第一个对归纳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理论化的哲学家,被公认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说:“以真正的归纳法来形成概念和原理,这无疑乃是排除和肃清假象的对症良药。”[1]20培根排斥三段论逻辑和简单枚举归纳,他认为前者在获得新知上有局限性,后者在实际运用时容易出错也极不可靠。当然,培根对类似三段论的演绎逻辑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这一点受到罗素的批评,他说: “演绎在科学中的作用比培根想的更大,当一个假说必须验证时,从这假说到某个能有观察来验证的结论,往往有一段漫长的演绎程序。”[2]65培根的“真正归纳法”由观察试验开始,这一点与我们对归纳的一般认识相一致。他说: “我提议建立一列通到准确性的循序渐进的阶梯。”[1]2他解释说,发现真理的正确道路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原理。”[1]12这意味着培根所创立归纳法的复杂性,并不是一步完成的简单的思维方法。
培根希望他的新式归纳法能够保证结论的必然正确性,而这一希望被休谟破灭了。休谟说: “说到过去的经验……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但是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则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3]11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可以去推论超出我们记忆和感官的证据之外的知识呢? 换句话说,归纳推理的根据何在? 这是一个涉及归纳法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关于因果联系的必然性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归纳的必然性或合理性问题被统称为休谟问题或归纳问题。休谟本人对此给出了一个心理因素的回答:“根据经验所得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3]42。他认为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使我们期待在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如果没有经验的影响,那我们除了当时呈现于记忆和感官的那些事情外,完全不知道别的事情; 我们将永不会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手段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将永不会运用我们自然的能力来产生任何实在的结果。如果这样,一切行动都会立刻消失,大部分的思维也会停止。”[4]在休谟看来,结果和原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能在原因中发现出结果来。休谟以此否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进而得出基于因果联系的归纳推理没有任何理性根据。休谟否定了归纳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使归纳法在逻辑上走入死穴,直接影响了整个经验科学合理性的信念,以致康德、波普尔、罗素等众多哲学大家反对把归纳视为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并尝试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辩护。
康德与休谟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也是他较早发现休谟的归纳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究直接影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他说: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5]康德这里所说的“休谟的提示”就是指休谟问题。康德对休谟问题采取了“哥白尼式革命”的解决方法,他认为休谟问题是由于传统哲学的自身缺陷而产生,他创新的以“经验符合理智”取代“理智符合经验”,这归功于他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先验论哲学。基于前后相继的两类事件的恒常汇合的推理看作归纳,对此康德是不持异议的,他自恃独特之处在于: 越过归纳直接赋予因果推理一种先验必然性,即把因果推理置于因果先验范畴之下,赋予因果推理以普遍必然性,因为人的因果范畴是先验必然的,由此康德自认为已经圆满解决了休谟问题。
罗素不止一次地提起休谟问题,并创立“归纳法原则”来弱化归纳问题。他的归纳法原则可概述如下: 如果发现两种事物甲和乙经常联系在一起从未分开过,那么甲、乙联系的事例次数越多,则在新事例中( 已知一项存在时) 它们相联系的或然性就越大; 相联系的事例如果足够多,便会使新联系的概率趋近于必然性。显然,罗素的“归纳法原则”并没有解决而是回避了“休谟问题”,同时,他进一步强化了归纳法原则的重要性: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过去确实有效的那些联想作基础的,因此我们才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未来还有效; 这种可能性就是靠了归纳法原则才有效的。”[6]归纳的合理性在于归纳法原则,归纳法原则的正当性又如何? 罗素认为:归纳法原则是一种体现逻辑或然性的先验的逻辑原则,不能为经验证实或否证。他说: “它必是一个不基于经验的独立原理……是从经验或其他逻辑原理都推论不出来的,没有这个原理,便不会有科学。”[2]212这里,罗素以另一种形式复活了康德的“先验范畴”。罗素对归纳法原则的概率处理,直接影响了概率归纳逻辑的代表人物凯恩斯、卡尔纳普、莱欣巴哈、拉姆齐等。
波普尔通过取消归纳来解决休谟问题。他认为,所有表面上那种“观察试验- 理论”的归纳方式实际上都是“猜想- 反驳”的方式,或者可以更明确地称之为“理论假设- 观察试验证伪”的演绎方式。这一方式是演绎逻辑的否定后件式,由观察试验与理论假设不符,可以演绎地得出原先的假设理论是不正确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当然有很多真理的成分,但是显然它与我们的实践是不相符合的: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被忽视了。可以明显地看到,波普尔的理论是对休谟问题的进一步引申,这个引申是对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密尔、罗素等提出的“自然齐一律”之类回答不满意情况下,经过反思而得到的消极结果———既然对归纳的合理性得不到哲学解释,那么就干脆用演绎来消解归纳。
迄今为止,为归纳辩护的理由都是从归纳结论的必然性角度进行的,其结果也都是不成功的。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归纳的合理性是否就是归纳的必然性? 归纳不可能是不合理的,正如波普尔所说,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在运用归纳。那么,非演绎的归纳,其结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二破解归纳问题的新尝试
一般而言,归纳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是从对个别事件的观察试验到科学结论的认知过程,即从相同的个别事件推导出一个普遍的定律、原则或规则的思维方法。从归纳结论的性质上看,它重在强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但从归纳结论产生的复杂过程看,包含着一系列的主观、客观因素。我们认为: 解决归纳问题,重在厘清具体的归纳过程涉及哪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功用,就归纳过程而言,以下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认知背景因素,类比和假说等主观性心理因素以及( 演绎) 逻辑因素。
归纳的首要因素是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近代试验科学的先驱伽利略说过: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试验得来。培根认为,科学的归纳一定要搜集和整理好材料,故此他提出了分析归纳材料的“三表法”,以此发展为归纳逻辑,奠定了其科学归纳法的基础。门捷列夫也说过: 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波普尔认为: 科学是为解决问题而生,在观察试验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成科学假说,这一假说在经历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时可能会被例外情况所证伪,于是新的科学假说又会被提出来,整个科学发展就是一个新旧假说不断更替的过程。任何抽象思索和凭空推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找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归纳也不例外。简言之,归纳不可能脱离开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否则就不会产生关于客观对象的理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无不证明这一点: 门捷列夫运用了共变法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哥德巴赫运用简单枚举法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归纳总是主体在其认知背景下完成的。归纳者个人的认知背景是归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所谓认知背景,包括归纳者的知识、信念以及个人所获得的经验、信息等。认知背景对于归纳者的影响体现在它既限制了归纳者观察、试验的工具和方法,又限制了归纳者的可供联想、类比、假说的内容和范围,还限制了归纳者的思维方式。我们总是将新的经验尽可能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去,认知系统反过来又限制了归纳的方向和范围,因而归纳者得出的归纳结论往往是与自身的知识系统相关的。代表古典归纳逻辑最高成就的穆勒五法,为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提供了逻辑根据,尤其求同法和差异法在科学认知和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归纳仍要以认知主体的直观感性经验为出发点,其知识经验、信息多寡和思维水平等主体背景因素必然影响归纳结论。
类比和假说是两种基本的非演绎推理方法,是在归纳过程中起着将个别事例推广到一般结论这一作用的关键心理因素。类比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翅膀,是探求真理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早期思维或经验思维的主要类型。类比可用于个别对象之间、部分对象之间以及普遍性知识之间进行类比。人的思维有天赋类比能力,人类原始思维主要靠类比推理进行。当有了类比之后,归纳思维便随之出现了,人们通过归纳把类比的结论扩展到万物。康德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够指引我们前进。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称类比法是“自然奥秘的参与者”和自己的“最好的老师。”基于类比基础上的现代仿生学正日益融入到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锯子、飞机、轮船、电脑、机器人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打上类比的烙印。假说是依据归纳推理的结论对被研究现象的一个推测性解释,这一解释的根据在于归纳时所倚重的观察试验证据。科学的假说是被证明了的真理,而表现为一般性命题的真理证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些真理产生过程中的最初形态都是归纳中的假说。一般而言,假说是在类比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提出的,类比的本质属性越多,得出假说的正确性概率就越大,也就会尽可能避免“蝙蝠是鸟类”“鲸是鱼类”的错误结论。
归纳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逻辑因素,这里的逻辑是指演绎推理的逻辑。科学发展史一再证明,基于经验归纳的理论( 假说) 并非都是真实可靠和绝对正确的,曾经一度被奉为绝对真理的“地心学说”“燃素说”“以太说”等最后都被一一否证。究其原因,在假说向科学归纳结论的过渡中不能完全通过演绎推理的检验。我们在归纳过程中也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使用演绎推理,以便得出自己觉得最合适的归纳结论。例如,我们绝对不会得出一个相互矛盾的结论,我们总是避免得出一个和已有的知识系统相冲突的结论。如果有得出这样结论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或者先前的知识系统。培根的科学归纳法也特别强调实践和理性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他说: “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 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织成丝网。而蜜蜂却能集二者于一体,从花朵中采集材料,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要把实验的和理性的两种机能更紧密、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 达到科学归纳的目的) 。”[1]
归纳的上述四个基本要素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过于强调某一因素或是忽略某一因素都不合适。波普尔批评一些归纳论者过于强调观察试验当然有其理由,但是他将观察试验与提出理论猜想割裂开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或许在某个时候,某一个因素的作用显得比较突出,但是不要忘记,这一因素是以其他因素的作用为后盾的。一个正确的科学归纳也可能是一代或几代人相继完成的。开普勒取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但是如果没有第谷的工作,开普勒恐怕很难获得这一荣誉。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因素的作用并不是严格按照某个顺序进行的,甚至可能是同时进行的。考虑到一个科学的归纳过程可能很长,上述各因素在每一归纳阶段并非是缺一不可的,可能在某阶段只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起作用。这里我们不强调这种理论模式的源头或顺序问题。
我们可以用这四个因素构成解释归纳的归纳模型,而无需给归纳一个严格定义。这一归纳模型表明,归纳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带有试探性质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不是与演绎相对立的一种逻辑推理,由此我们质疑“归纳推理”的提法,可以说有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但是没有与此相匹配的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传统称谓实际上所指的是基于上述归纳四因素所构成的认知思维模型。
三新归纳观及其对相关归纳问题的回答
以上关于四因素构成说的新归纳观,对于正确认识归纳思维的价值和解决归纳问题都有积极意义。
首先,新归纳观不要求归纳结论具有必然性。用演绎逻辑推理的必然性标准来衡量归纳是不恰当的,这一点已经有很多学者指出来了。[7]不过我们这里另辟蹊径加以论证。首先,归纳不是与演绎相对应的相同层次的思维模式,归纳中包含演绎的因素。同时,由于构成归纳的四个因素中,以类比、假说为主的心理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因此归纳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归纳,而我们提出的归纳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对认识客观世界持一种理性试探的观点。没有理由要求归纳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有必然性,尽管必然性是我们想要的。其次,归纳是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索,这种探索由于融合了实践性因素和逻辑因素因而是理性的。归纳者的观察试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越强,其获得的归纳结论越容易获得承认,其成真或者接近真的可能性往往也越高,这也说明我们为什么喜欢听从权威的意见。在科学反实在论中,普特南的“悲观元归纳论证”最为典型,该论证观点核心为: 基于归纳论证的过去的一些科学理论如今被证明是假的,由此推出当今的大多数科学理论在将来也很可能被证明是假的。[8]科学反实在论者试图通过否定归纳以否认科学实在论的努力是徒劳的,刘易斯的“佯正面错误论证”和兰格的“翻转错误论证”,都对此给予有力反驳,为基于归纳产生的科学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辩护。[9]事实一再证明,归纳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不容否认的。再次,归纳能力是一种可培养的思维能力。从归纳模型的四因素来说,任何一种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新归纳观能够避免以前的归纳问题,对休谟问题和波普尔对归纳的批评做出正面的积极回应。
归纳并不是单纯地从个别经验到普遍结论,其间包含了很多理性的因素,这使得归纳的结论尽管不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否认它是合理的、理性的。总之,归纳的结论不是必然真的,但是归纳结论是理性作用的结果,是有价值的和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信赖的,对实践具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这是由归纳模型解释的新归纳观对休谟问题的回答。
针对波普尔的取消归纳论,我们认为,归纳不是“理论假说- 观察试验证伪”的猜想- 反驳这种类型的演绎模式。取消归纳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波普尔取消归纳的主要理由是[10]: 理论先于观察试验,从观察经验到理论的归纳程序是神话,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的增长是由猜想- 反驳逐步实现的,其间没有归纳的作用。即使我们接受科学理论只是猜想的观点,波普尔关于科学理论的增长是由猜想- 反驳逐步实现的看法也是片面的,它需要解释理论猜想是如何提出的,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异想天开的猜想,为什么只有其中某些人的某些猜想会引起重视,会得出有意义的成果,而这些人往往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一现象用“猜想- 反驳”是不能解释的,而用归纳的四因素模型则能解释: 猜想不是漫无目的的神思,而是归纳模型的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波普尔提出的归纳取消论是不成立的。归纳的四因素模型体现的科学增长模式较之“猜想- 反驳”模式更具有一般性。
培根式归纳既不能从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加以否定,也不能完全从概率论角度加以肯定。我们应该跳出局限于必然性的迷宫,超越思辨哲学上的真理符合论,回归生活世界存在的本真性,抛开培根式归纳对结论必然性的奢求,从培根“新归纳法”的整个归纳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归纳对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应用的重大指导意义来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了归纳四因素模型的新归纳观。无疑,以科学归纳自居的培根是他那个时代科技方法创新的先驱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培根式归纳未有穷期,正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培根式归纳的批评者和辩护者在这场争论中最终都是胜利者,‘发现的方术’也确实在‘随着发现之前进而前进’。”[11]
参考文献
[1]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2.
[5]康德.任何一种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
[6]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5.
[7]何向东,吕进.归纳逻辑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34.
[8]PUTNAM H.Meaning and the moral science[M].London:Routledge,1978:75.
[9]熊文娴.悲观元归纳的两个基本错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12-17.
[10]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9-78
8.重视平时积累归纳 篇八
[关键词]语文学习归纳梳理坚持积累课外阅读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象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清晰的系统性。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有明显的链节可循,知识点又是以定律的形式依附在学科系统之上。而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在一篇篇课文当中,需要师生自己动手归纳整理。这个归纳整理的过程与平时知识点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平时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注重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可是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人在积累方面付诸缺如。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怯于下艰苦的功夫,三是未能养成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因而,积累甚少,学生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全,面对课文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学习起课文来一知半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归纳梳理和坚持积累,把学生引导到积累归纳知识,逐步提高能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积累归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平时教学课文,殛时梳理,分类积累归纳
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着若干语文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零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语文时,把这些知识及时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存储起来。这些知识包括字、词、文化常识等。积累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将必须积累的知识从课文以及课文的“注释”、“练习”中挑出来,在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归纳整理。归纳整理时要特别注意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对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辨析,强化记忆。
二、扩大课外阅读,做好延伸积累,再行整理归纳
古今学者都曾强调要“博览群书”,才会有渊博的知识,这早已为他们的经历所验证,是切实可行的传统经验。鲁迅在《给颜良民》信中指出:“必须象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无疑是至理名言。因为只有广泛涉猎,邀游书山学海,才能使积累有充沛的源泉。当然这种延伸不是漫无边际。盲目随意的。既要做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与课内知识有联系,是课内知识的延展和深化。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个学生定期借阅或订阅一份文摘性报刊,并把有关知识整理出来。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利用假期,确定几本富于积累特性的书刊。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读,并做好摘记,写好读后感。从而把“博监”与课堂结合起来,使积累更加落到实处。当然,课外延伸式积累,特别要防止搞成消遣式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读前明确目标,定好计划。
三、重视迁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9.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九
《陈涉世家》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的主观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
2、陈胜为起义制定的口号策略是:
3、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而“威众”的两件事是:、。(四字短语)
4、通过天下形势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宜多应者的原因)
第一是:;
第二是:。
5、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6、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7、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8、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9、如何看待陈胜在起义前的舆论准备?
10、总体上谈你认为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课文结尾几句交待了战争的结果,照应了上文中的那些话?
12、如何看待课文详写起义之前的准备而略写战争过程的?
13、如何看待陈胜先召三老、豪杰会计事才称王的举动?
14、如何看待陈胜在发动起义前的舆论准备?
15、做完准备以后,陈胜、吴广为什么还要再使激将法和苦肉计呢?
《唐雎不辱使命》
1、第一段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2、如何理解秦王“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这句话?
3、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4、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5、安陵君知道秦王的真正用心,为何还要说“大王加惠”的话呢
6、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唐雎连用三个事例是为了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暗示了什么?
8、秦王最后说话语气态度有什么变化?这表现了秦天怎样的性格特点?
9、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这表明了唐雎怎样的性格特点?
10、用自己的话说说,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看出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一问分三步答)
11、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12、文中提到了专诸刺杀王僚,聂政刺杀韩傀,要离刺杀庆忌,历史上有许多人刺杀秦始皇,其中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隆中对》
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②孙权:④诸戎、夷越:
2、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8个字来概括)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4、公元200年,袁绍的几十万大军被曹操的几万兵力打败,成为“以弱胜强”的战例。请再举两个以弱胜强的战例。
5、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6、文中写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请你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刘备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7、“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8、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9、诸葛亮为什么先提曹操战胜袁绍的事例?
10、试分析课文第二段的内容
《出师表》
1、第一段首先分析了,希望刘禅思危,后分析了有利的主观条件。
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表达了的感情。
2、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4、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的是 的人,应“赏”的是的人。(用原文填空)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5、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10.文言归纳 篇十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
c)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一词多义】
(一)之
(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一)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 “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2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2.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3.一词多义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1.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b歌曰(名词 歌词)c倚歌而和之(名词 曲调)(6)长 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6.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五、重点语句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七)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其
(1)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3)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5)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8)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12)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13)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14)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5)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1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十)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十一)《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1、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2、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
3、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文言归纳】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11-16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09-10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10-07
档案归纳方法09-23
诗歌情感归纳11-16
诗歌表达技巧归纳06-12
初中物理总结归纳07-02
名言诗句成语归纳08-22
归纳总结的方法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