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2024-11-1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精选8篇)

1.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三江小学:严炳安

从本世纪开始,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至今,在长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面临一些困惑,简述如下

1.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追求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满足社会群体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关注人的现实存在,解决他们的内在矛盾,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实现其价值。这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灵魂成长、提升自助能力并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基本一致。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此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并应在其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从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紧迫性。

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激烈,经济转轨,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矛盾突出,生存压力不断攀升及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等原因,使学生心理压力大,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令人担忧。相关调查表明,学生心理健康的约占50%,心理状况良好属正常的占30%,有心理困扰的小学10-15%,比较严重心理困扰的达3-6%。部分中小学生在面临挫折时采取自杀、伤人等极端方式的例子层出不穷。这些都表明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同时,一些心理素质不佳的“优秀学生”在重要比赛或考试中败北,而那些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却在各种大型竞赛和考试中常常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样说明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愈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发展和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3.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来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在学科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情感、体验等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何况,如何使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态度、提供适度的情绪体验,缺乏心理素质意识参与的教学实践,很难达成其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和推进,正是新课程实践和发展基本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因任何理由而削弱,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而应与其他学科并驾齐驱,等同发展。同时,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的特殊性,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发展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4.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爱国有志,文武兼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学校与人(教师、学生)的发展目标。良好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的构建成为三江师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提出了“实现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与个性特长的有效发展,主体创新能力与团结协作品质的同步发展,强健体魄与健康心理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据此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队伍发展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教师成长的期待: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来看,教师应具有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方面的和谐统一;从教师和谐生活新境界三个方面来看,教师应生活在学无止境的知性人生上,生活在不断思考的理性人生上,生活在充满激情教学的诗性人生上;从老师合作方面看,保持教师的不同风格和个性同时,实现“1+1>2”的团队合作的本质。这些目标或要求,充分体现了三江师生对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追求,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5.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突破了传统问题学生的狭隘范围。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与辅导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为此,我们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特征、人际交往特征、环境适应特点、考试焦虑等比较显著的心理发展需求,设置有针对性地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对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我们通过心理测查筛选、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案追踪等给与帮助,把面向全体发展与关注个别需求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关注学生是不够的。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与成长见证者,教师自身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程度。因此,我们把关注教师心灵的成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规划中。在每年的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中,我们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与市教科所合作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更提高他们应对学生心理困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设计技巧,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6.预防、矫正、发展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得到整合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学生,针对的是学生发展需要,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和人格塑造。因此,单纯的治疗模式不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但由于学习压力、环境适应及人际交往等问题影响,学生心理困扰明显,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尤其严重,必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必不可少,甚至需要转介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因此、长期坚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课、团队训练等模式,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心理卫生意识,提供心理困扰的求助途径指引等等,较好的预防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发展。对部分学生的个别咨询与辅导,有效地矫正了学生出现的心理或情绪偏差,对严重问题学生积极建议他们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防止了心理疾病的恶化。各种教育活动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把预防、矫正、发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与发展。

7.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核心骨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

长期以来,我们把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广大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构建了立体的、多学科参与的、交互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专业队伍建设中,我们充分发挥师资的优势,并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探讨带动实践研究,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持续发展,并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多种主题班会课的探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驾驭能力,提升教师队伍对学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利用心理技巧促进教学发展的水平。

8.广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实现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放松训练、心理测量、团体辅导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外,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丰富德育工作的模式和途径,提高德育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发展,培养他们合作共事、沟通交流、主体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引导学生研究、调查、分析当前学生的身心特点、人际交往困惑、情感迷惘与价值混乱等现象,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人性,提高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为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打下基础。在发展性课程中,我们通过趣味心理试验和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学科的认识,增强科学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发展学科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对社会实际与现实生活的体认。正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9.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融入学校发展目标,渗透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无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还是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把人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有效发展作为基本追求,把能动发展、自我发展、主体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最终学会做人。各年级、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细化的班级发展目标与年级成长目标,让学生时时有目标引导,处处有细心呵护。

10.多途径、多形式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阵地,利用主题班会课、团队活动课、新课程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性课程、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主题班会课教育中,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课设计,运用心理辅导原理,开展自主合作的情境德育班会课竞赛活动,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情感表达,提升了班会课的水平和质量。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在自主-合作理论指导下,大力构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体学习的课堂环境,课堂改革成效显著,在促进学习发展的同时,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信任与互助,实现了学业成绩与心理品质的同步发展。11.借助校园文化与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为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多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自我调节,拓展学生视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坚持举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艺术节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体育节释放学生的激情,以科技节展示学生的智慧,以读书节拓展学生的视野,以书法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学科创新竞赛增强学生科学素养,寓教于乐,寓心理素质培养于具体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校大力构建和培养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社会责任感。值周班制度、学生会自主管理、学生总值日团的自我发展、社会实践的自我组织,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发展了其健康人格。

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假期“四个一”工程,引导学生读一本好书、访问一位社区人士、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写一篇假期见闻,从不同侧面让学生接触生活、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增强其心理素质。

五、存在的困惑

如何更好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更好地结合,如何进一步提升活动课程的模式,更好的适应学生变化的需要,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其次,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在农村小学专业心理教育教师较为紧张的状况下,如何进一步发展班主任的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二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也加快了我国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当前社会变化加剧, 人口增多, 社会就业问题, 已经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能独山其外了。学生在学校学习, 面临着诸多压力, 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诸多问题。另外, 目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 心理和生理正在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阶段, 对待事物还是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 心理极容易遭受打击, 普遍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这时候如果不及时疏导, 就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结合当前时代环境的新要求, 也为了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去, 既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也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 通过开展案例辅导、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弥补性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基本理念。

一、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科学, 专业理念和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 规范了社会工作学科的功能和目标, 以及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对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2、自主和自我实现的权利;3、尊重个人的潜力并支持个人的志向使其得以实现;4、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权利, 应该尊重这些区别。” (1)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在社会层面商, 社会工作主要是强调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一些社会冲突, 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专业层方面, 则是强调个人发展, 助人自助, 通过对其他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其解决困难, 最终也可以让自己从帮人的实践中获得自我心灵的愉悦, 使得自己更加富有爱心, 自强不息。

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运用类似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 但是跟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更倾向于单个的个体, 而社会工作更看重个体在群体里的作用, 整个社区, 乃至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补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 了解自身心理的变化, 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 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拓展和延续。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各种的原因, 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教师以兼职教师为主, 专职教师为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个别文科类师资队伍较强的院校能做到以专职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为辅外, 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由专职辅导员、学工干部以及少部分心理学教师等组成。兼职人员缺乏专业心理学知识, 在课程教学和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时, 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辅导, 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在社会工作方法中, 个案工作可以由心理专业教师联合兼职教师进行, 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有所交叉, 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后, 完全可以由专职辅导员来完成。

2、以课程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紧缺, 而心理健康教育又必须在全体学生中开展, 这就使得教师授课只能进行在100-200人的大班中开展。这种情况下, 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 实践性教学可行性较弱。而实践体验式教学在学生人数多、教师力量薄弱的困境中, 往往难以采用。社会工作方法里, 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大部分都是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互帮互助, 能够极大的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忽视学生主体性, 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 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学习心理调试方法, 从而在面临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时, 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理性地面对和解决。但是,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为主体,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和实际心理需求,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中, 按小组的功能, 可分为社交小组、成长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意识提升小组、任务小组、社会化小组, 社会行动小组等,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极大的发挥出课程教学中的效果。

三、社会工作方法理论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

新时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弥补性作用为预防性作用, 是当前课程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人为工作对象, 通过对个人的关怀和关注, 及时了解到个人最新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有助于帮助个人及时排解心理方向的不良情绪, 这使得二者具有很强的相通性, 这种相似性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社会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

1、小组工作方法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重要方法

通过在实际的心理课题上引入小组工作方法, 心理任课老师可以和同学们之间相互建立信任和了解, 还可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让学生都获得一种归属感, 帮助自我排解心理上的孤独和恐惧。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教学, 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相互认识、了解、沟通,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团体心理辅导所不同的是小组工作方法不一定要针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 普通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在某方面进行提高或者学习, 教师只需要从旁进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分享感悟。

2、个案工作法的特点

个案工作方法的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展开的, 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人是变化的, 尤其是人的心理状态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个案工作理论认为, 个人问题的产生不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而是环境带给人的影响而产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理念, 不仅仅只通过咨询简单的解决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 而是通过了解对学生个体的全面了解, 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而带来的一些解决办法和想法, 充分结合个人家庭、所在的环境等因素来展开针对性的分析, 从而帮助学生制定专属性的解决方案, 帮助学生学习应对困难的方法, 重新开始自信的生活, 以此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

3、社区工作方法的引入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举措

此处的“社区”区别于传统的社区, 此处的社区是指学生集中生活的场域。心理健康课教师通过整体教学、分别交流等形式, 调动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以及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 使学生真正具有校园主人翁意识,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一个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诸方面的关注和关怀, 让学生心理不在有孤独、恐惧, 心理感觉暖暖的, 使得自我精神状态处于积极, 愉悦的状态。同时, 从大学生身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入手, 持续不断的挖掘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关因素, 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工作方法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课帮助学生构建自我强大心理的一个最基本和最持久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斯虹.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Paula Allen-Mearse编.陈蓓丽.蔡屹等译.学校社会工作[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蒋蕊.学校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4

[4]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2)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三

关键词:青少年;荣辱观;实践;多维度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我们的社会要求。为班主任和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缺失荣辱感的青少年,往往是有智商而没有理智,有知识而没有文明,有文化而没有教养,有目标而没有信仰。从这点上说,荣辱观教育比文化知识教育更根本、更重要。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宗旨是帮助青少年树理想、立信念、知荣辱、学做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本质,突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要使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重视教育,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笔者认为可从班主任和学校两方面的工作做起。

1.站稳一块阵地——课堂教学

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我们应当注意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理论体系,把课堂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整合统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渗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这也是班级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方面,班主任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搞好教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系列活动。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入生活,结合实践,引进学生头脑之中,并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做出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2.注重一道风范——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师德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特别是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老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青少年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品德操行、价值取向对学生有着深厚而又持久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然,无论哪位教师无论教什么课都将构成一个德育环境,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力量,负载在这种人格上的信息和知识则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鉴于此,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

3.架好一座桥梁——社会实践

荣辱观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作为班级实践活动的直接领导者的班主任,应有计劃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文化建设、科技发明、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各项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甚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现象,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种社会现象。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实际接触,了解社会,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和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肩上的责任,增强奉献意识。这对于青少年学生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必然大有裨益。

4.抓好一个载体——校园文化

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很好地把握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这两个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学生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载体,开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栏目。笔者认为,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阵地,做好荣辱观教育的入网、入脑、入心工作,加大网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方便学生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荣辱观的教育资料,接受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校园广播也要贴近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易为他们接受的内容,在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上多下工夫,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娱乐性与教育性的融合。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思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论断抓住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也科学界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对于在学校中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班主任不得不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深度的思考。

1.在德育目的上,要强调受教育者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主张张扬学生个性,使其自由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现代德育思想发展的普遍思潮。“培养和谐的个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我们的德育也应以其为出发点,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2.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

在当今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人性化的形势下,我们的德育就不仅仅是学生凭借教材,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经验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的道德知识和规范,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直观地感受、体会、领悟,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3.在德育方法上,要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教育者的认知、体验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在环境的影响下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展开,人本主义德育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作用与环境的作用协调发展。

总之,现代道德教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尊重人和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解放。无论是在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还是有关政策方面,当前学校德育要处处体现对人性和谐完美的追求和渴望。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班主任工作不容忽视,但是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校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都要基于尊重他们的个性,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行之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校园文化与道德建设.齐鲁艺苑,2005(01).

[2]刘云山.知荣辱树新风 促和谐社会: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6-03-22.

作者简介:史海勤,男,出生于1979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曾获无锡市首届班主任工作新秀、“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受到无锡市教育局嘉奖。

4.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四

作者:刘汉明修俊贤潘立新

摘要通过对危险任职岗位对人员心理素质涵义、结构的分析,提出的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主要渠道的思想,并结合脱险过程中的危险对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的特点,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而提出了“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并对各种培养模式的具体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任职课程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

在一些任职岗位中,由于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工作危险或需要对险情进行有效处置,要求岗位任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如在未来战争中,各种超强度的刺激将会引起官的心理高度紧张和恐慌,而过度的紧张则会对心理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出现心理疾病,破坏官兵身体各部位器官协调,引起思维混乱,从而对官兵作战技能、智能的发挥形成严重的障碍。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再高的军事技能、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也将难以体现出来,从而严重制约作战能力的发挥。因此,弄清楚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及其结构,探讨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开展这一类任职教育教学应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1.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及其结构

1.1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涵义

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职业心理素质的组成之一,它特别强调面对岗位危险对任职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从心理素质的角度,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可以定义为人的心理素质在任职岗位上面对风险时的适应性程度,它强调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在风险任职岗位的具体化;从岗位素质的角度,把任职岗位心理素质作为岗位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指从事风险岗位任职活动所必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强调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数量。

将这两种角度的观点结合起来,可以认为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个体拥有的对风险岗位活动起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首先,它是风险岗位对其任职人员都要求具备的心理品质,不同的风险岗位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对心理素质特点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从事面对风险岗位所需的基本心理品质,任何准备任职此类岗位的人均需要这些品质。如在潜艇失事后,所有潜艇艇员都面临着离艇脱险的风险,要求潜艇艇员必须具备脱险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及相应的心理素质,否则就难以适应脱险岗位的要求,导致脱险失败甚至牺牲;其次,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1.2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

目前,对于职业心理素质应有的结构尚没有定论,同样,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也缺乏统一的认识。由于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和要求,因此,不同的岗位也应有不同的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潜艇艇员脱险救生是指当潜艇失事后,艇员着脱险装具从潜艇内通过救生通道到达艇外,再经过必须的水中上浮过程到达水面的过程。就潜艇艇员脱险救生行为而言,我们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

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是指面对潜艇失事后的复杂、危险的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主动地实施脱险行动的心理素质。潜艇失事后,潜艇舱内面临着进水、失火、浓烟等各种危险和困难的情况。同时,艇员在黑暗的艇内和水中脱险本身也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因此,艇员具备较高的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是有效完成脱险的必要保证。

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是指能够成功应对脱险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由于艇员是在黑暗的艇内和水中进行脱险的,在此过程中,众多因素可能对脱险产生不利的影响,艇员如果不能正确处置这些不利的影响,将可能危及艇员的生命。而艇员具备较高的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心理保证。

2.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岗位心理素质的形成即有先天因素的作用,后天的培养同样不可缺乏。由于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结构,因此,不同的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应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与方法。以下将结合潜艇脱险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培养,对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

潜艇失事时,水下脱险是艇员救生的基本途径之一。此时,潜艇内可能存在断电、固壳破损、部分或全部舱室进水,艇内常压环境遭到破坏等现象,而这些都将成为艇员出现心理反应的应激源。在这些应激源的作用下,艇员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有的甚至产生心理危机,如恐慌、恐惧、紧张等,从而导致无法完成水下脱险,甚至造成无谓牺牲。因此,加强潜艇艇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潜艇艇员的成功脱险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对潜水与脱险心理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心理结构分析和心理素质测评,仅有个别研究是针对心理素质培养的,尚未有针对艇员脱险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报导,在工作中也缺乏有效的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潜艇脱险救生课程的改革,对潜艇艇员的.脱险心理素质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认为,岗位心理素质机既可以通过一般的心理训练得到提高,而岗位教学与训练应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的主渠道。针对潜艇指挥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的要求,结合潜艇脱险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复杂、危险情况,提出在课程中采取“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训练模式来提高艇员脱险岗位心理素质,并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探索与实践,分别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

2.1“超前抑制”的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由于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是指艇员心理能够预先适应脱险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情况的心理素质。如果能够让学员预先了解脱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并尽可能的事先有所体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脱险心理适应性。因此,我们提出了“超前抑制”的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就是在教学训练中尽可能地呈现潜艇失事后和脱险过程中的复杂、危险的场景,让学员事先做好接受各种残酷情景刺激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艇员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由于艇员脱险是在潜艇舱内进水、失火、浓烟等各种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进行潜艇脱险训练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艇员对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具体采用的方法有:一是视觉冲击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影视资料中近似真实的潜艇失事情况,让学员感受失事潜艇艇内复杂、危险情况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为此,我们截取了俄罗斯《水下72米》等电影中的脱险视频在教学中使用。二是情景描述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教学中,提供了典型的潜艇失事及脱险案例,通过案例及案例教学,让学员了解案例中所描述的潜艇失事和实际脱险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危险的情况。三是环境设置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实作训练中,采用遮盖发射管上观察窗、关闭脱险塔内照明光源等办法,营造近似于实际的潜艇脱险环境进行训练。

2.2“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由于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是指能够成功应对脱险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如果能够让学员预先了解脱险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并尽可能的有所体验和处置训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脱险心理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了“危机模拟”的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就是通过模拟近似于实际脱险过程中可能发生、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突发事件,进行相关的应对训练,以提高学员应对危险突发事件的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在潜艇艇员脱险过程中,将有众多的对脱险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与事件,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进行相应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艇员脱险过程中危险处置的心理素质,即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

结合脱险救生课程训练规范中的有关应急预案的落实,在课程的实作教学训练中,设置了“紧急退管处置训练”、“肺气压伤的救治演练”两项典型的应对危急情况的处置训练。在经鱼雷发射管出艇脱险时,进行人员退管的应急处置训练,管内人员敲击所发出的紧急信号,将震撼每一名在场人员的心神,提高了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艇员在失事潜艇舱室内处于高压下或在脱险时,肺气压伤是可能发生的疾病之一,通过在训练中设置虚拟的肺气压伤事件,并对模拟的发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提高了学员在处置相应事件时的心理稳定性。

目前,“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脱险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与方法已成为潜艇脱险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计划所规定的固定教学与训练内容,分别在潜艇预选士官、潜艇初级指挥等教学班次中开展,较好地促进了学员脱险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受到了学员和部队的广泛肯定。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危险任职岗位对人员心理素质涵义、结构的分析,提出的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主要渠道的思想,并结合脱险过程中的危险对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的特点,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并进而提出了“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和方法,并在潜艇脱险课程教学训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对涉及到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任职教育课程的教学具有比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今后的工作主要有两种方面,一是由于条件限制和训练中风险控制的要求,在“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中所采用的方法尚未能反映出需要艇员自身在脱险过程中处置的险情,这有待于今后通过通过进一步的方法研究和训练条件建设加以解决;二是对心理素质培养效果方面,仅是通过一般的对话,来初步了解任职课程的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效果。今后,可进一步采取心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培养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基于专业岗位任职课程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韩秋风,刘勇等.心理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1-7.

【3】修俊贤等.潜艇艇员水下脱险心理危机与干预措施[j].潜艇学术研究,,(5):63-66.

【4】余浩,肖卫兵,何存道.潜水员心理素质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5):980-863.

【5】修俊贤等.潜水员心理素质培养问题的探讨[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8(4):249-250.

5.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五

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王晨 吴朵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9期

[摘要]专升本学生作为经历过大学专科生活的学生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对专升本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特点的分析,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人本化管理等方面,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专升本 思想特点 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王晨(1980-),男,江苏镇江人,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临安 311300)吴朵美(1980-),女,浙江诸暨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法学分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74-01

专升本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科后的继续教育。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层次、理论基础、培养目标、适应发展、学习年限、群体数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升入本科院校以后,往往难以融入本科院校环境,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因此,了解专升本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其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特点,探索其思想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专升本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

(一)肯定自我,进取心强,但思想复杂

专升本学生大多是因为高考失利或误填志愿而读了专科。专升本使这部分学生获得了再次实现自我发展的机遇,使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失利补偿的喜悦。进入本科阶段,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与普通本科生之间的差别,有较强的求知欲,努力要求进步。但由于专科期间他们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各自的经历不一样,这造成他们在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时的立场可能会大相径庭,思想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趋于实际、社会责任感淡薄、自我意识彰显、求职和学习目的功利化等。在专升本期间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三观”,难度较大。

(二)想法成熟,适应性强,但心理压力较大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大一学生相比,年龄相对偏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加上经历过专科的学习生活,其抗干扰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强,也能比较快地适应大学本科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自身的特殊经历和较少的群体数量,他们更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一是对学习的消极

心理。由于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来自不同专业的专科生升本后会感到专科和本科的计划脱节,学习难度加大,学起来感到吃力,时间久了部分学生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厌学情绪。二是对自身身份的自卑和排斥心理。由于政策、体制等原因,专升本学制要比普通本科长,有的学费比普通本科还高,甚至毕业证书还有所不同,专升本学生会觉得受到区别对待和排斥;再加上在校时间短,在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概率小,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对前途的茫然和逃避心理。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对专升本情况不熟悉,不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常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很茫然;另一方面,许多学生选择专升本是为了回避就业,他们没有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忽视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个人兴趣爱好。

(三)目标明晰,注重实用,但与实际相矛盾

由于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期间基本上都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对专升本后学什么、怎么学等关系个人发展的问题有了一定设想,同时,他们已经历多次社会实践、实习等实践活动,对人生目标的定位更趋于成熟、明晰。在行为上突出表现为奉行实用主义,如要求课程简单实用、更多地开设实践课程、学习要与就业挂钩、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等,但这些又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很多学校从专业角度出发,沿用的是现成的普通本科教学计划,没有过多地考虑专升本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与专科有冲突,教学内容有交叉;课程结构体系有缺陷,基础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负责课堂授课,下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等。

二、增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专升本学生相比普通本科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

1.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扬长避短奔向胜利。针对专升本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我们要教育和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既增强自信又避免自负。一方面对过去的失利要客观归因,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要坦然面对现实,积极认同自己,尽快融入普通本科学生中去。但也要帮助他们认识本科阶段人才济济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自大。

2.教育专升本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准确定位。专升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紧缺的,既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教育专升本学生以此为目标准确定位,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劣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他们既发挥优势又克服不足。

3.帮助专升本学生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我们要让他们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视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与学历、能力与经验的要求,充分利用好

职业生涯测评系统,为学生理性认识自己提供科学依据,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个人的兴趣、特长,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在解决自食其力、谋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多层次、多目标、远期计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既树立远大理想又正确面对现实。

(二)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1.坚持把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专升本学生思想复杂,我们要对其进行整体性教育。尤其在进校初期,针对他们共同存在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组织召开专门的座谈会和交流会,定期征求学生意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个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本科教育环境,提升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学业。

2.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思政工作者开展有效思想整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增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体现。因此,要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缩短他们的适应期。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好本专科知识的衔接工作;完善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和困惑。

(三)加强人本化管理,强化欣赏教育和融入教育

人本化管理是以谋求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学生管理活动,不仅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肯定专升本学生的优势,通过搭建相关载体,创造更多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与其他本科生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融入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信、主动的姿态融入校园环境和本科同学中间,尽快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校园环境,掌握本科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规律;帮助他们积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修正和改善自己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努力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为专升本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激励学生,使他们尽早体验到归属感、安全感和集体的温暖,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和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6.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六

养成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后进学生,用尽各种措施均不见效,文章提出了把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设想,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找到行动的根源,只有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有效进行养成教育。有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在哪个实验室学到的东西最重要?”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出人意料的回答:“幼儿园”。记者又不解地问“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老人神色严肃地回答:“幼儿园的老师教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道歉,要学会观察大自然等等。”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功意义有多么深远。有人讲养成教育是幼儿园、小学教育的事,职业高中搞养成教育没多大必要,果真如此吗?

现实情况告诉我们,目前的违法犯罪呈低龄化,中学生尤其是职高生犯罪率正逐年上升,很多职高学生跨出校门进入牢门。我们调查了几个案例,都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学生违法犯罪看似偶然的,其实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很多学生在出事之前,老师根据他平时的表现就断言:这个学生迟早要出事的,真的被不幸言中。这类同学经常出入网吧、游戏机室,钱不够向同学强拿强借,经常出言不逊顶撞教师,不服管理,满口哥们义气,江湖习气浓厚。这说明在校期间较差的养成习惯是诱发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职业学校抓好养成教育已刻不容缓。

很多学校已意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将端正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开展三面循环红旗评比,以班级为单位,用量化打分的方法评出优胜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屡犯、一犯再犯的学生,班主任不知所措,只能犯一次骂一次;第一次写保证书,第二次公开检讨,再不行就状告家长,最后的杀手锏是纪律处分,直至开除。整个过程都是以责问、训斥、强压的方式进行的,形式简单化,内容单一化,工作理想化,手段情绪化,效果适得其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从校门到校门,大学生的心理,教师的身份,读的是普通高中,教的是职业高中;用普高生的知识标准衡量职高生,难免出现标准过高,学生难以达到目标,设想与现实的偏差较大,老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大受影响。这是很多职校存在的现象。

其实职高生大多是中考落榜者,大多存在着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尤其严重,他们思想空虚,精神不振,抱着混世度日的态度,由学不好到不愿学,以至发展到破罐子破摔,失去了中学生应有的信心,在竞争中,甘愿沉沦,听天由命,有个别学生甚至心理严重扭曲,愤世嫉俗,一旦心理空虚,畸变,必然引发精神消极,颓废,一步步滑向道德与法律的边缘。

马斯洛认为:当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身心就会失衡,产生心理病态,低质次需求的匮乏,会直接阻碍个体更高质次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求美的需求)的产生和增强。

一般来说,缺乏良好家庭教育,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生活适应能力较差,长期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有较多的挫折感和自卑感,情绪消极多变,人际关系紧张,常常得不到同学的接纳;表现出退缩、逃避等消极行为,有的表面上看十足是“一匹北方的狼”的样子,独来独往,清高孤傲,但内疚、难过、失望等情绪却时常袭上心头,陷入惆怅和苦闷之中,这时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觅到“知音”,进行心换心的沟通交流,使他人了解自己,得到帮助与关怀,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无成就感,无法平衡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又无法在学习和技能等竞争中获胜,无法凭其正当行为获得满足,于是表现出某些不正当行为和违规行为,也就是说,学生的失当行为是他获取满足的一种方式。

纯粹地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就像玩翘翘板,这头下去,那头又上来,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结果是事倍功半;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病源,才能制定解决的办法,所以要把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内因,确定症结,一剂猛药或釜底抽薪,才能药到病除。如何才能做到把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质疑的威信,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时刻对学生进行渗透,影响着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其它教育前提的观念。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就不能根本解决。要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教师要多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学校要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进行指导。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只重普遍性,忽略特殊性的方式,有的教师认为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看不到学生心理个性的差异,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同的心理特征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这个道理。

2、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有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教师认真备好每一门课,精心的上好每一节课,耐心的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知识,俗话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现在来说,还要指示给学生一条江。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博学。平

等而善意的每一次谈话,都会在学生的心里深处留下痕迹,都可能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处处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

3、要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具备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很多资料表明,教师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物欲横流的社会与淡泊名利的教师职业的反差,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与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学校、家长的高要求形成的无形压力等因素,使很多教师的心理出现了恐惧、焦虑、多疑等病态心理;三面红旗竞赛中,自己班级被扣分不是从班级工作中去找原因,却认为是值周教师或值周学生故意刁难他,内心表现出不服气,甚至责问值周教师或学生,搞得工作被动,人际关系紧张,这是一种典型的多疑、猜测的病态心理在作祟。如果教师带着这样一种心理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能起到怎样的效果呢?不言而喻,不但达不到任何目的,反而会使得健康心理的学生受到影响,因此,要搞好养成教育,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对犯错误的学生或后进生一味地批评责问,起不到较大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做了楷模。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个学生拿着一块砖头正要砸向另一个学生,被陶先生及时制止了,并要打人的学生到办公室去等候处理,当陶先生到办公室的时候,那位学生已先到了,陶先生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说:“我不让你打人,你就不打人,你尊重了我的意见,这一块糖是奖励给你的。”接着又拿出第二块糖说:“据我了解,你之所以打那位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别人,你很正直,这块糖是奖励给你的。”接着又拿出第三块糖说:“我叫你到办公室来等候,你准时到了,很守信用,这块糖是奖励给你的。”这时那个学生哭了,承认了错误,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主动承认错误,有承认和改正的勇气,再奖励给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是教育的艺术,陶先生肯定了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心悦诚服。如果我们仅仅是简单粗暴的训斥或处分学生,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多关注学生,密切注意学生的“变化点”,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点”,适时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点”。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抓好后进生养成教育的关键。

欧洲有一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始于健康的心理。《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培养一代新人的大事。具体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给予一些尊重与理解,激发后进生的上进激情。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后进生由于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往往得不到师长、同学的尊重,这就与其内心的渴望形成反差,致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加速下滑,因此我们应更多尊重与理解他们。

尊重与理解后进生应从其人格上入手,职高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其心理逐渐成熟。他们反对师长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干预,特别是后进生,师长过多的干预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给他们的叛逆性格再添把火,而真诚地与其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友谊观,分析犯错误时的背景,鼓励他从头做起,把自己的缺点逐渐改掉,可以使其产生希望上进的激情。

给后进生以尊重和理解,爱也是一剂良药。爱既是教育者的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教育者搞好教育的巨大动力和成功的条件。教师的爱,在学生中引起积极的心理反馈和愉快的情绪体验,沟通师生间的心灵,从而使学生亲近教师、信任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的指导,使学生的行为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某校有位电脑维护专业的学生,是一位电脑游戏迷,整天变着法上网,班主任软硬兼施,好话说了一大筐,仍不见效,有一天晚上,该生起来上厕所,不小心跌倒,头破了一个口子,流血不止,班主任知道后连夜起来替他包扎,并掏钱陪他去医院缝合伤口,为使他增加营养,班主任买来鸡蛋给他吃,这个学生感动了,决心为了班主任痛改前非,与网吧一刀两断,后该生当了班里的纪律委员。

2、多利用一些暗示,激励后进生向前奋进。

后进生大多不是智力存在的问题,除学习方法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自信心不强。制造一个全方位的暗示空间,让后进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老师、同学并没有鄙视他嫌弃他,使他看到希望,赞扬他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不忽视,这会成为后进生向前奋进的动力。

有一学生顽皮好动,上课总是不安分,上课时老师班干部也经常提醒,一般也只能保持十来分钟,批评提醒多了,他也就更无所谓了。班主任对他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发现他对计算机还是很感兴趣,于是就与教计算机的任课老师商量,请她对这个学生特别留意一下,然后就暗示这位男生,计算机老师特别喜欢他,认为他聪明,理解快,是个好苗子。后来这男生上计算机课就认真起来,而他的每一次的进步都得到了任课老师的肯定,渐渐地他真的进步很快,不但计算机课,其他课的课堂纪律也能遵守了。

当然,用暗示法激励后进生奋进,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开始时对后进生的期望值不应太高,第一步成功后再逐渐加重砝码,否则后进生就会发现你的目标他们根本无法实现,认为你脱离实际,你的计划也就失败了。

3、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健全后进生的心理。

后进生由于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易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如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当,他们易出现“亚健康状态”,即“心理感冒”。如何使他们恢复健康,对于后进生来说,除开设心理辅导活动大课外,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效果更佳。在个别辅导时,要遵循保密原则,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才会倾吐心声;还要进行综合分析,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作为心理辅导的第一要义。

有两位学生,涉足“早恋”,因在校园拥抱而被纪律处分。教师要指导他们了解科学的性生理、心理发展知识、性保健知识、性道德及性法律知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性保护,教育他们要坚持两条原则:第一坚持在集体中交往,避免一对一的密切关系;第二坚持男女之间文明交往,明白轻佻的语言和行为是缺乏教养的不文明表现。

4、适时利用孔雀效应,强化后进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

人们在异性面前,特别是同龄的异性面前,希望表现得特别好,懂礼貌,讲卫生,努力表现自己的优点,把缺点隐藏起来,这就是孔雀效应。一般地女生寝室内务总是比男生好,特别是有后进生的男生寝室内务尤其差。某校一班主任化许多力气整顿了一男生寝室内务,因这一寝室集中了两个后进生,所以效果总不太明显,稍一放松,就故态复萌,有一天她组织了一次男女生互相参观宿舍的活动,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其他男生寝室内务更上了一层楼,这一寝室内务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她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男女生都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自己宿舍内务。

5、把握纠正的最佳时间,找准转化后进生的契机。

根据心理学研究,一般人平时都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定势)之中,心理定势被破坏时,人的心理就出现了不平衡,学生也是这样。这个时间就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即最佳教育时机,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佳教育时机有以下几种情形:(1)当学生犯错误时;(2)当学生进步时;

(3)当学生生活中受到委屈时;(4)当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时;(5)当学生对某种事情发生强烈兴趣时;

(6)当学生失败时。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采用开设心理咨询室、挫折教育、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及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宣泄剩余精力等形式,由面到点,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心理纠正。

(三)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是把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7.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七

一、《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探索

1. 结合职业需要, 明确课程目标。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 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必修课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幼儿教师职业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组织、设计、分析、指导幼儿游戏及教育教学游戏化的意识与能力。在本门课程教学中, 笔者有意识地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 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将幼儿教师职业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体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游戏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如果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指引, 就容易出现游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或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 或是纯粹的玩耍嬉戏, 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 笔者精心设计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方案, 明确课程目标, 用课程目标指引教学活动,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学会玩多种游戏, 会组织、指导幼儿游戏, 还会设计、创编幼儿游戏教育活动, 力求把游戏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 教学做合一, 实施项目教学。

从杜威“做中学”,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出发, 笔者设计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即以不同的游戏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 以角色游戏 (娃娃家、医院、理发店) 、结构游戏 (拼图、拼棒、七巧板游戏)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猴吃西瓜、小熊请客、三只小猪、小红帽) 、规则游戏 (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等各类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为主题开展项目教学。首先, 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确定游戏项目计划、明确学习任务, 从游戏环境的创设, 游戏材料的准备, 到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向学生进行介绍;其次, 学生在进行游戏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参与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的实践操作, 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方案, 进行体育游戏创编和体育游戏的实训练习,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体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团结协作和努力探索创新的主动学习模式。

3. 理论联系实践, 师生共同成长。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 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教育实践中主动探索。笔者通过完成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与体育游戏等项目任务, 组织和指导游戏教育活动, 设计和创编游戏方案, 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玩多种游戏, 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游戏理论水平和游戏实际操作技能, 把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中, 笔者针对学生实训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要求和学前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基础, 及时地给与学生指导和反馈, 解答学生的疑问, 与学生共同总结、评析游戏学习情况, 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可以这样说, 本门课程实施的过程既是将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 又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

“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强调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对《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 笔者认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克服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论思想, 树立瞄准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需要, 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 以培养幼儿教育职业技能为基础, 将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1. 以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为导向, 确定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是制定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 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未来职业的有效性, 即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要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要适应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不仅要掌握广泛的科学知识, 具备较高的幼儿教育职业技能和幼儿教育理论素养, 还要具备弹、说、舞、唱、画等艺术表演能力。因此,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要依据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提高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使学生整体素质趋于合理, 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从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 满足职业需要的内容, 又要有体现学生自身发展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容。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优势领域的因材施教、定向指导, 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获得健康成长与发展,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满足幼儿教育的职业要求, 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着重培养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 理论联系实践。

幼教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幼教专业技能则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不应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 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创新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为目的, 使学生在学习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提高幼儿教育技能, 获得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在课程教学上, 不但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传授、轻实践学习的倾向, 还要克服过分注重实际操作, 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 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 顾此失彼, 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不但要加强幼儿教育实践练习, 积累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 缩短职业适应期, 为学生未来的幼儿教育职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要加强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 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 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深化教育理论, 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有机统一。这是由于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 学前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 其对象是学龄前儿童, 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3.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做合一。

幼儿教师职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幼儿教育技能, 以及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因此, 教师要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训练, 创设实习实训环境,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 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紧密结合, 就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深化理论, 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可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观摩见习、方案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接受基本技能训练,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使幼儿教育基本职业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从而增强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性。

一言以蔽之,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切实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围绕幼儿教师职业岗位任务展开, 结合幼儿教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梳理出教学内容组织的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实习实训和模拟练习, 实现“教学做合一”, 目的是使学生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并有利于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承载体, 是进行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N].2006.11.

[2]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S.A.Apr, 2001.

8.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篇八

1.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是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这种发展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价值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动,价值选择出现功利性倾向,价值评价出现多样化倾向。价值观的演变使传统的德育体系常常陷入困境。

困境之一: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多信息源。学校不再是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惟一或主要来源,而且,校外的影响大于校内的教育。

困境之二: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习惯于用某种抽象的政治原则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灌输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困境之三:当前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家长的溺爱、娇宠容易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经不起挫折;又由于缺乏同伴交往,所以,易产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压抑、焦虑等种种心理问题。近年来离婚率上升,家庭结构动荡不定,升学、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带给学生的紧张、恐惧、悲观等种种心理冲击都不是传统的德育工作能有效解决的。

时代要求我们改革现行教育中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增加反映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即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的素质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一切素质的自然载体,文化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是人才素质高低的标志,心理素质是二者的中介。换言之,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心理作用,才能落实到学生的生物体上。惟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接纳学校的一切教育。

3.学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健康的心理与造就学生健康的身体同样责无旁贷,两者都是受教育者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心态对德、智、体、美、劳都能发挥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同步而行,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干预学生心理的发展,但这种干预应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改善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是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使他们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迷惘与心理困惑及时洞察并给予疏导,对学生生活及学习中最为敏感、重视的问题要予以关注,对能够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辅导和妥善的解决,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和强竞争。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和自身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基础教育中,学校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施加积极的干预和有效的指导,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另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有无科学的理论指导及操作模式是否行之有效,这也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学校教育目标和效果达成目标,它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质量水平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1.总体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2.学校教育目标

(1)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干预,使其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唤起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意识,着眼于心理疾病的预防。

(3)有效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生活。

3.效果达成目标

(1)从教育思想的视角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指向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即学生人格的优化。

(2)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迁移将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要明确其心理训练目标,使心理训练的层次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自觉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

三、实验假设

1.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2.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基础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完整的理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操作和评价方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实验方法

1.被试

以24所中小学5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为样本,以原有自然班为单位。

2.具体实验方法

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法。通过对实验班施加实验因子考察被试的变化,与对照班进行比较。通过因果分析,验证实验效果的可靠性和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

3.实验的变量

(1)自变量

A.课程体系:以《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为自变量。

B.辅导体系:通过活动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包括情绪调适辅导、人际关系辅导、个性品质辅导及心理卫生辅导。

(2)因变量

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身体、品德及心理卫生情况。对实验班学生施加刺激变量,经过三年的三轮实验后再进行后测。

(3)控制变量

为了使实验成果具有普遍性,我们的实验校包括城市、郊区、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校,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落后地区。实验以中等水平的学校薄弱班级为主,以青年教师为主。使实验班一切自然条件与对照班等同,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五、实验的实施范围

1.超前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超前性教育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得以实现的。它能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化解心理问题。

2.过程性教育

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通过活动训练、辅导讲座、个别谈话和学科教学渗透等多种形式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补救性教育

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迷惘、心理困惑、情绪偏常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上的疑问给予解答或疏导,对心理卫生欠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原则

1.协同与和谐发展的原则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基础地位,将心理教育目标与学校各育、各科教学及各项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类教育得到和谐发展。

2.活动训练原则

学校的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心理训练”目标。学生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应该是活动的策划者,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

3.人本主义原则

虽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师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师生关系应是民主的。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创新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考虑突破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增或删选修课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实验过程

2001~2002年,参与总课题组网络课程教材的建设。

2002~2003年,建成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2003~2004年,在本地区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异步咨询和同步咨询。

八、成果方式

上一篇:反洗钱培训终极考试下一篇:教学大纲(表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