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 读后感

2024-07-28

中西文化 读后感(精选15篇)

1.中西文化 读后感 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语文, 不仅仅要教知识, 还有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及情感的培养。带着这样的观念, 笔者再细读这篇文章, 发现可讲之处还有很多。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一加一大于二

在讲到第一个标题“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时, 里面提到贝聿铭和柴根道夫的合作, 正因为两个人的合作, 精诚互助, 才会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其实, 像这样相互合作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 我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有人曾说一加一大于二, 你们相信吗?”学生都睁大怀疑的眼睛看着我, 以为我说错了。看到他们的眼神, 我又重复了一遍。这时他们不再怀疑我, 而是在想为什么一加一会大于二?老师这样问肯定是有目的的。我会心一笑, 说:“不信, 你们瞧。书本上的贝聿铭和柴根道夫是一加一两个人吧, 但是他们合作出来的成果却大大大于两个人的功劳, 不是吗?”学生都满意地点点头。我趁热打铁, 继续说:“不但有一加一大于二, 也有一加一小于二。”这时一个平时答问最积极的学生, 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说:“老师, 我知道。如果两个人之间不合作、不团结, 而相互捣乱的话, 那么一加一就会小于二。那么两个人的力量, 还不如一个人的力量呢。”我高兴地让他坐下去, 总结道:“所以我们以后在学习、工作上一定要———”“团结———”

“是的, 像贝聿铭和柴根道夫一样合作, 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机遇留给有才华的人

有时我们会感慨, 这些学生都上初中了, 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总是要让人管着, 不会自主地学习。其实这也不能只怪学生, 只能说他们的知识面不广, 还没有认识到罢了。那么我们做老师的就要尽可能地利用实例熏陶他们, 让他们改变。

文章中的第二个标题“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 提到了奠定贝聿铭世界级建筑师的三个建筑。其中讲到第一个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建筑时, 我事先已经设计好, 预想在这一小节里, 让学生们能明白:机会只会留给有才华的人。

我先问学生:“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会给贝聿铭设计?”

学生都能够从书本中找出:贝聿铭虽然那时还是一个初生之犊, 但是凭借他独有的设计, 而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从而获得了这个机会。

我接着又问:“那贝聿铭最后一举成名, 你们认为是偶然还是必然?”

其中一个学生回答道:“是必然的, 因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很有才华, 肯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接着我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贝聿铭得到了这个机会, 自己却没有才华, 他会成功吗?”

学生们一致说“不会”。

“对呀,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点, 机遇只会留给有才华、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人, 那么即使你得到了机遇, 最终还是会以失败告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 抢着回答, 我选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回答, 他说:“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等将来机遇来了, 才能成功。”

三、成功是由汗水和心血凝成的

贝聿铭可以说是建筑界的天才, 他的设计独特, 别具匠心, 造型大胆, 但这和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我在讲第三个标题“多变的设计, 不变的中国心”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引导学生们去认识这点。要他们细读第十二小节, 贝聿铭在真正设计香山饭店前做的种种准备, 认识到“我们不能只惊羡别人的成功, 也要看到别人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同时也告诉我们,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 源于他们的勤奋。同样, 如果我们也想做一个有成就的人, 勤奋是我们必备的。

四、了解中国历史, 为国争光

在讲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时, 我借贝聿铭的话“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应该让它‘抬抬头’, 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 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来帮助学生们了解当年的历史和香港的历史。

让学生们明白我们中国曾经的辉煌和成就, 以及如今中国的国情。我们无须刻意夸大自己的祖国, 我们应该把实情告诉学生, 让他们能像贝聿铭一样有一颗为国争光的爱国之心。

我明白仅仅靠这一堂课, 不可能真正改变学生, 但是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挖掘文本,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但是, 人的思想接触过了的东西, 会在我们的心灵里, 首先在我们的情感和内心感受里留下痕迹。”

2.中西智慧观与中西文化走向 篇二

这样的思考,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转向古代世界,尤其是古代中国。我想提醒人们注意一个简单的事实,五千年来,西方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曾在野蛮的战争中毁灭过一次或多次,或从此永远地失掉其版图,然而,惟有中国,具有五千年来从未中断的历史,纵然曾二度蒙受北方部落铁蹄的践踏,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居然总是不改其貌,最终造成“征服者被征服”的结局。不少学者惊讶于这种超稳定社会结构,但总是趋向于作出负面的评价,一门心思地想把这种结构打得稀烂。他们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和西方世界相比,中国传统社会的总体特征,总是趋于以德治(人治)为主,法治(力治)为辅;而西方社会则更趋于以法治(力治)为主,偶尔也辅以德治(宗教)。当尼采宣称“上帝已死”之后,实际上德治的一点残余也从西方世界消逝。这样一种价值取向,等于宣布,良心是无足轻重的,法律就是一切。然而,这个命题也可以倒过来,无论一种法律体系显得多么周密,如果执法人员居心不良,那么再周密的法律也只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多少十恶不赦的罪犯在法律的保护下逍遥法外,只要一句“证据不足”,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这也使人想起王安石对法律的看法:“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三十年前,人们一听到打官司,就战战兢兢,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愿走进那种是非之地,让外人从此把自己看作“进过法院的人”!而现在,情况却完全颠倒了过来,有人成天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们要随时擦亮眼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只要机会瞅得准,一纸判决书下来,就不定发了,捞到几十万!于是出现了靠打官司赚大钱的专业户,有的人就像卖棺材的老板总盼望死人一样眼巴巴地盼望邻居快点犯什么罪恶,以便自己可以乘机检举揭发,获点奖金什么的。书店里堂而皇之地摆着精装的大部头书,书名叫作《教你赚钱!赚!赚!赚!》惊心动魄,让你体会到市场经济的雄威!三十年前,谁赚钱,谁倒霉,这过火了;三十年后,谁赚钱,谁光荣,也许也过火了一点。一个无本万利、单靠油嘴滑舌的买卖转眼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很快就有记者围着他前后左右地转,要他介绍经验,好在报纸上推出新闻人物。从前人们脑子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现在据说都是封建意识,赶不上先进社会的趟了。与其大家一团和气,不如人人黑脸青风。

把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你所看到的画面已经不复是唠叨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王朝,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大脑已经连续被三次西化大潮淘洗过。人们的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五四时代的学者,已经成功地使青年相信中国“百事不如人”(胡适语);相信中国人只有增加兽性才能获救(陈独秀语);相信中国只有废除毒瘤一样的汉字而改用拉丁文字才能起死回生(钱玄同语)!于是只有西方的美术才叫美术,中国的只能叫国画;只有西方的音乐才叫音乐,中国的只能叫民乐。尽管中国在汉朝就有了博士,但是现在中国的博士毕业生只能戴西方人在近代才设计出的博士帽、博士衣。尽管中国在西汉时就有了太学(西方人将之译作″帝国大学″Imperial University,但北京大学只承认自己只有100年的历史——一个有至少5000年辉煌文化史的民族居然只有100年历史的大学!因为若干现代中国学者相信,只有西方式的大学才叫大学!可惜还有许多东西,无法完全消除掉其中国特色,从而使某些现代中国学者感到遗憾。于是涉嫌与西方的东西雷同的东西,似乎都应该想法予以废除。例如医学吧,1903年的大学堂章程中,医学29门,只有一门中医课;药学门17门,只有一种中国药材学!民国元年制定学制时,摒弃中医于教育之外。1929年,民国中央卫生部通过了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中医案,全国中医界苦苦请愿达10次不过是要得到一个允许他们在中国也能称作医生的资格。然而反对中医的人物又何止一个余云岫,梁启超、胡适、鲁迅、梁漱溟、郭沫若等都一致反对中医。傅斯年还立下重誓:“宁死不请教中医”。不仅如此,涉嫌与西方的东西不同的东西,似乎也应该设法予以废除。例如,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随便什么平民百姓,只要通过了有关的严格的考试就能做官,这不行,在西方是要通过拉帮结派的党派政治才能做官的,于是科举制度得以顺利废除,并且至今被某些学者欢呼为伟大的胜利。“国粹”这个曾令炎黄子孙昂首挺胸的字眼居然成了一种现代学术界人避之惟恐不速的贬义词!凡是所谓落后的、反动的东西都归罪于中国传统文化——或称之为“封建文化”。这种所谓封建文化的罪恶甚至殃及人们的服装、头发、居室与言谈举止。于是姑娘们脱下了累赘的传统的华丽衣衫,穿上在冬天也能方便地露出大腿的西式服装;长头发剪成短发(为此闹出了不少人命案);飞阁回廊、雕梁画栋的屋宇建筑逐渐被更替为整齐划一的棺材式的简便建筑(谓之现代化建筑);抱拳行礼也据说阻碍了人们直接交际而变成见人就“拉手”、“摇手”(后来改称为“握手”)的姿势......

在市场经济的国际大环境下,一些中国人开始把过去批判过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格言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配套理解,并付诸实践:人要发财,就得跟人斗,就得自私。自私已经被人家外国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论证为合理的东西了。例如有个叫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家,写了厚厚一本书,主要证明一件事情: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尽力去谋取自己的利益,结果,好像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引,最后反倒使市场的发展产生出对公众好的结果。斯密的说法头头是道,让我们禁不住想要相信他的所谓科学结论,私比公好,虽然我们骨子里并不觉得踏实,既要昧着良心赚钱,又要在填获奖表格的时候说明自己人品高尚,那写字的手不知不觉总有点发抖。诚然,私与私的斗争,就如以毒攻毒,有时反倒可以产生出好效果。但是斯密好像忽视下面这么一个小道理:坏人跟坏人打仗,两败俱伤,暂时没工夫跟好人闹别扭,这当然有现实意义,但是说到底坏人还是坏人,并不因为受了伤就成了好人。以毒攻毒,有时确可以治人的病,但归根结蒂,毒还是毒,并不会从此变成了良药。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不止一家,害怕被同一武器报复的恐惧心理使原子弹的持有者不敢冒然使用它,于是原子弹便似乎反过来成了和平的保障;人们不会想想,假如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原子弹,岂不更好?……就此打住,还是回到私心问题上来吧——私心之间的倾轧,诚然可以让人有时得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效果,然而私心终究是私心,变不成公心。——这个简单的道理,本来应该人人皆懂,可偏偏有如此众多的所谓中西学者硬是不懂——或装作不懂——或认为是自己懂而别人不懂。可叹的是,这懂与不懂之间便酿成许多人类的悲剧;这懂与不懂的探讨,便形成若干西方学者的智慧的基础,也是这本《智慧书》中的智慧的基础。这样的智慧,会把我们引向何处,翘首瞻望,我有时不禁四顾仓惶、不寒而栗。

西方的智慧构成西方主体文化的典型特征。如前所述,这种文化有一个占主流影响的假定:人的本性必定是恶的,因此,许多好办法似乎都只能求助于某种形式的以恶制恶。传统东方文化也有一个占主流的假定:人的本性必定是善的,因此,一切制恶的手段都必须以善的方式或善的目的为基础。这个基本的区别,从此把两种文化推向两个不同的世界。按照西方文化的逻辑,扩张领土,入侵东方,实际上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播下行动的种子。

让我再慎重地对本文开初的问题做出回答:如果没有善良的人心作为后盾,纯粹的智慧绝不可能万能!然而,善良的人心在何处?善良的人心是可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么?对此,《智慧书》热情洋溢地慨叹“世间万象都已尽善尽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则是宇宙万物完美的顶峰。”(见《智慧书》格言1)显然,没有人能成为“宇宙万物完美的顶峰”——因为没有人能成为“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这是典型的西方式心理定势的结果。作为基督教的笃信者,葛拉西安最终难以摆脱有关人类原罪的学说。人难以被改造成彻底善良的人,但是人可以学会用计谋阻挡自己成为邪恶的俘虏,人甚至可以学会用智慧挫败险恶的势力,使善良的努力得到善良的结果。因此《智慧书》主要教导我们如何使别人的(当然也就是坏人的)阴谋失败,而使我们自己的阳谋得逞——如此而已!可是人类世界真没有可能使人心变得善良起来么?《智慧书》的智慧竟然不能使我们得到正面的答复。

但是,当我们回到儒家的学说及其实践传统的时候,我们还是不禁充满了希望。在整个西方世界对人性的邪恶确信不移的时候,孔子、孟子及其传人坚定地奉行相反的原则:1)人的本性可以是善良的;2)人的本性也可以通过培养而改变(性相近,习相远);3)以善良的本性为基础的仁、义、忠、孝等起码的做人准则是可以通过一整套礼仪形式从实践上加以推行的。无疑,儒家所提倡的整个一套具体的道德规范今天可能应该依据变化了的社会条件加以适当修正(就正如科举考试制度的具体方式本可以进行适合现代人具体情况的修正而不必像倒洗澡水却倒掉孩子那样全盘否定)。但是,近两千年来的客观实践,证明人类中的一支——中华民族——可以不借助于或少借助于让人畏惧的武力、法庭、上帝等因素而转而主要借助于道德规范的理性教导与阐述也可以使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相信这种善良的说教从而连续不断地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史——而且是辉煌的文明史!当西方民族极力主张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而至于要征服宇宙的时候,中国人则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当西方人在要么禁欲、要么纵欲的的两个极端中辗转挣扎的时候,中国人则奉行一种中庸之道。西方人把他们的智慧拼命地投入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征服与控制的斗争中时,中国人却呼吁把自己的智慧主要用于内在的修身养性,之后才考虑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重任。西方人几乎无条件地崇拜智慧本身,中国人却认为,只有善良人的智慧才值得崇拜。西方人常常把智慧和勇敢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却总是把德性和智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西方人相信,使人类社会能够井井有条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法治精神,是依法治国;传统中国人却认为法治只能起辅助作用,真正使人类社会能够最终获救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使人心本身就变得真正善良(《论语·为政第二》:“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000年11月24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传达室窗口,当我抱怨传达室的人对于参加社科院学术研讨会的学者都要进行严格登记的做法不妥当时,传达室的同志说,不这样不行,因为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我说中国人素质不一定是你想象的那么低时,没想到传达室的两位中年妇女却突然爆发出仰天大笑,笑我的愚蠢,笑我的天真。在她们快笑出泪水的眼里,中国人岂止是素质低,简直是连素质本身都不知为何物。这种笑声使我的心灵差不多要流出血来,难道中国人自己眼里的中国人就是这个样子?难道中国人的素质一直是低的么?所谓素质高,通常指的是具有较高的自我约束意识,而这恰好是传统中国人的基本素质。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当皇帝要把臣子的头砍下来时,臣子的反应也常常是要对皇上的赐死表示感谢。这种震撼人心的自我克制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意识发展到登峰造极时的象征。它有可能被称为愚忠或奴性或阿Q精神;但是,你同时难以掩盖住这种精神背后的最成功的人性改造工程。人身上的纯粹为己的自私兽性为什么能够被驯服为具有利他主义特征或以身殉职的性格特征?人是可以被改造的。如果整个人类社会的宣传媒介、行政机构和一切知识分子精英都协力同心地来从事这项伟大的劝人向善的人性改造工程,人类及其人性是可以被定向塑造的。六十年代的大量中国人那种坚信共产主义即将实现的朴素憧憬与雷锋、王杰式的利他精神,尽管今天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童话,尽管它产生于一种特殊的社会背景,它所昭示的巨大暗示意义不能被轻易忘却,因为它至少是又一个证据,表明人类可以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而变得善良,即使不是人人善良,至少也可以使大多数的人变得善良,而未必是西方文化所认定的那样逃不脱负罪感的桎梏。归根结底,人类是有希望的。

我们永远怀抱着希望,认定未来比现在会更加美好。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预期的信念与胜利感,使我们不屈不挠地奋斗不止,直至真正的胜利。实际上1840年以来的历次民族屈辱已经使普通的中国人深深地明白自己在经济、军事势力上确实落后于西方。但是,军事、经济上的落后不等于在文化层面上的一切方面落后,这一浅显的道理,居然不是当时的许多赫赫有名的学者所能明白的,似乎一定要拼死证明中国人“百事不如人”才能心安理得。两个智力相同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如果教员总是批评其中一个,表扬另一个,那么在通常情况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受到批评的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糟,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只有个别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孩子才会例外)。当时的中国人需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尤其需要具体的建议和行动纲领。把西方的科学技术性的东西学过来,实际上从中国的达官贵族到平民百姓,早已成为共识(所谓中体西用论的流行即是明证),无须在这个问题上喋喋不休。那种西方式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方式是当代人类社会产生灾难的根源之一。宽恕、谅解与和睦共处是人类的良知中最可宝贵的特质。回到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去吧,惟有合作比斗争更能对双方产生真正的好处,中国人数千年的信条的力量会再次得到证实:和为贵。

3.《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三

一、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此书通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描写一代中国人心灵的纠结。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

二、语段摘抄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三、内容分析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

4.德胜文化读后感 篇四

德胜规模不大,千人左右,也不太出名,还没有达到几十亿规模,聂圣哲也极少在媒体露面,但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越了许多几百亿的公司,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前去参访。数字是这样推算出来的:所有参访人员都有登记,一年接待人数大约22000人次,只多不少,日平均数就近百人。像磁石一样吸引各界人士前往参访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德胜独特的企业文化。德胜的核心价值观十分简洁、朴实: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要说德胜重视企业文化的缘由,那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管理上 的问题,这些问题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去解决,就像“敲钉子”,从管理角度上讲是要有规范,要讲流程,上升到管理文化,那就是老老实实,凡事不走捷径。

“不走捷径”的理念提炼出来以后,就成为了普适性的管理哲学命题,并要求在所有的企业事务处理上都不能走捷径。

5.胡同文化读后感 篇五

百姓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他比镜子更透彻,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清晰可见,从没有修饰加工过的另类之美。

生活就是百姓文化的表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反映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实这种思想也是历史铸就的,在他面前无可挑剔也无可批评。

一切似乎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却又充满曲折,当一切都流向正确的方向时,我们只能继续优良的,而尽力避免“逆流”与“迷路”,对于某些精华的片断有也只能留念。

离我们不远,刚逝去的这些片段中也必有这一幕——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古今交界处百姓文化的代表,自有一番广博的世界。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统治而达到顶峰,也因清政府对外的无能而使其倍受凌辱,是封建的大高院还是手工业商业的集聚地都将在那些瞬间被决定,读后感《胡同文化读后感》。

也许民族的大杂居将人们的建筑习惯推向历史高峰,于是封建的高墙与市民的精细结合,迷信的方位与理性的情感结合,纲纪的秩序户与情感的交流结合,自然地形成了“胡同”。“胡同”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条,又不失邻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间。

“胡同”的名字更体现了百姓的大智,像是在思想层层束缚下的挣扎,一片受污秽感染却自由活泼的天地。

对一座城市来说,“胡同”又完全像是静脉,不必是主动脉或大静脉,仅仅毛细血管也可以决定其生死。

当时的中国人民又何止是受夹板气,封建统治者禁锢其思想,束缚其行动,又剥削其血肉;帝国主义的到来并没改变什么,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统治,哪有洋大爷不都得躺着,手工艺品卖不出去又能怎样,干完活之后没被饿死不就万幸了吗?这不算什么,我们可以“忍”但“忍”一时不代表会忍一世。

薄进而少出,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 追求什么别的,一个“忍”字背后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极的背后有多少反抗,说出这个字需要承担多大的无奈?

但这还不能看作是“胡同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将“忍”忍到底误解了“忍”,但更多的人只暂时一“忍”中华民族的气节还在心底,于是才有今天的一切。

历史风云变幻转瞬即逝,而我们后人除了怀念当时的经典外,更应当借鉴其精神,追究缺点是必须的,体谅情怀同样必不可少。

6.中西医学与中西文化 篇六

关键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

一切从一部电影说起.电影《刮痧》中讲述了男主人公因其爸爸为其儿子刮痧而被告虐儿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而在这部电影中, 反映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和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的矛盾, 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冲突, 同时也说明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医术的精湛.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首先, 从中西语言文字来看中西医学.语言文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 是思维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医学体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对医学的影响也不难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是视觉文字, 而其他国家的文字多为视觉文字。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 易于流传和继承。这种稳定性使中医易于继承和统一, 使中医理论高度稳定的原因之一。西方文字使拼音文字、听觉文字, 稳定性较差, 它的集约性较差, 抽象性突出, 表义相对单一, 这些特征对西医发展的跳跃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学科的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语意的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西方的科学发展状态及过程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 故语意的理性的意义存在着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医学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中医之“气”不同于西医之“air”, 中医之“脾”不同于西医之“spleen”, 中医之脏腑也不同于西医之器官。还有中医是文学语体, 而西医是科学语体。语体建构的不同对两种医学体系的建构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

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 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 一直指导着医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从来没有脱离各自的哲学而存在。所以, 从中西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尤为重要。

中医将中国哲学与医学融为一体, 当代的孙思邈说过不知《易》, 便不足以言太医。而明代的张介宾也说过, “是以《易》之书, 一言一字, 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 咸寓尊生之心鉴。”中医的阴阳理论来自《易》的“太极生两仪”。五行学说源于“太极一气产生阴阳, 阴阳化合生无形, 五行既荫随含万物。”中医的基础理论几乎都可以在太极图中找到渊源。儒家和道家都源于《易》, 儒以“仁术”规定着医学的方向和实用理性, 影响着重义轻利、重人伦的医德原则。道以“道法自然”、“一分为二”、自然无为和辩证法等理论影响者着中医的理论基础和防病治病思想。

至于西方, 从古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子论开始, 西方的主流哲学都坚持着“实物中心论”, 这种理论引导着西医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构成人体的实体物质和器官等方面。近代西方形成的还原论思路认为, 整体由部分构成, 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 生命的整体性能, 可以从它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在这种思路下西医的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 一直深入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 并建构一系列基础医学学科。由此可见, 中西医学在各自哲学运行的轨道上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

最后, 不得不提的是, 中国的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无务实精神, 中国人重安宁稳定而不愿涉险探索, 重人伦而轻自然, 重现世而轻未来, 重求同而轻异议, 重仕途而轻科技的文化特征对中医的影响十分明显, 从医者多是仕途不顺才退而求其次, 舍儒而向道者。而西方的航海及商业文化既有掠夺、利己、拜金等负面影响, 又给人以战胜自然, 敢于标新立异和藐视权威的精神。西医的发展与这些精神密切相关。

人是追求价值并按自觉目的进行活动的实体, 任何对人无价值和不符合人预期目的的东西都会受到蔑视和抛弃。科学之所以能受到人的追捧, 就是因为科学能使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使人能利用科学来能动地让自然界服务于人, 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要。医学, 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一切成果必须为人的健康、幸福和发展服务。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使人, 人文精神不仅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 而且是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的重要方法。

谈到科学精神, 医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 如何能不体现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 它是一种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是一种求真、至善、臻美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它还是一种执着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的理性力量, 是一种为真理而敢于蔑视和反对神权、迷信、歪理邪说和一切强权的正义力量。纵贯几千年的中西医学史, 从张仲景立足临床建立临证医学,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 到李时珍历时30年, 不畏艰苦的亲自栽培和收集各种药物标本, 写出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希波克拉底、盖仑、到巴斯德、哈维, 无不唯实求真, 蔑视神学和权威;无不舍身忘己, 献身医学事业;无不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理性精神和谦恭、团结他人、博采众长的精神。一言以蔽之,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 无不贯穿着科学精神。

展望中西医学的未来, 中西医学存在着文化屏障, 虽然具有相同的精神, 但科学的“融合点“还没有到来, 目前要强行把两种医学合而为一是不可能的。但是, 中西医学会最终走向融合, 融合的条件是加快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为, 我们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 既不能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 又要坚持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只有民族化才能扎根, 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传播出去。中西医在文化交融过程中, 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中西医的未来的光明的, 让世人一起努力, 让中西医在世界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

7.中西文化共享,应该提倡! 篇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们理解上学的意义,激发学习的热情,老师们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奥巴马的这个演讲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讲的话很具体,很生动,从个人和家庭出发,并不空,也不大,我认为很有利于孩子们接受。

网友丹枫≌白露:

在求学这个层面,全世界都有共性,“教育改变命运、努力、坚持、不放弃”,这些东西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咱们用自己的说法说出来,就能用;美国总统用美国说法说出来,就不能用了。真是可笑!

网友稻草人:

我仔细看了奥巴马的演讲稿,感觉不错,他用浅显的语言和大量的事例,让我们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对同学们也非常有启发。以前上学就是老师上课,我们听,然后做作业,完成任务。但这个演讲让我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学习对于自己的作用。也许是奥巴马的演讲更切合实际一些。

网友风一直吹:

现在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了,什么中西文化的差异啊,只要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都是正确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奥巴马的身份问题。只要他讲得有道理,对学生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共享。

网友逝者如斯:

这个无可厚非吧,我记得自己在学生时代也经常背诵一些经典的英文演讲,其中不乏美国总统的各种演说,所以爱国切勿狭隘。

网友我是中国人:

奥巴马的这个开学典礼演讲是很赞的,号召学生要爱国,跟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遥相呼应,但凡译成中文并将“美国”换成“中国”,这基本上是一篇适合所有中国老师的讲稿。

网友明朝不醉了:

5000年的底蕴就强过300年的理论?过于荒谬!强不强表现在哪里?别的不说,先进的科技重要吧,你能和人家比吗?听听别人的,有好处!

网友秀出自己:

这个演讲没有官话,没有假大空话,只是鼓励中学生们学习,让中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担心甚至害怕?难道要我们的学生树立打倒帝国主义、解放全世界这样的思想很好吗?

网友高考不可怕:

这个演讲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告诉了学生学习目的和责任是什么,很准确!这个演讲能让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不仅仅为了学历,也不仅仅为了将来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求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而学习过程就给了你这样的机会。

网友先进青年:

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是没有国籍种族之分的,我们的孔子学院不是在世界各地开办了吗?外国人可以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西方的精髄?况且这篇演讲稿确實很激励人。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要为我所用,不要因为这篇演讲稿是美国总统的,就酸溜溜的,我们不要太狭隘了!

网友我不是达人:

仅就奥巴马这一篇讲话来说,我个人认为他讲的很实在,很真诚。比起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富有人性,我这里没有一丝崇洋媚外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只许你们成年人购买外国车,引进外国技术,就不许我们中学生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知识养分么?

[链接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链接二]

一曰抱定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二曰砥砺德行……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三曰敬爱师友……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链接三]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不管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都需要相应的教育——你想当名医生、教师或警官?你想成为护士、建筑设计师、律师或军人?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职业,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这世上不存在不把书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梦,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训练与学习。

但归根结底,你的生活状况——你的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的借口,这些不是你去跟老师顶嘴、逃课或是辍学的借口,这些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借口。

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美国不是一个人们遭遇困难就轻易放弃的国度,在这个国家,人们坚持到底,人们加倍努力,为了他们所热爱的国家,每一个人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会给自己留任何余地。

250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奋起努力,用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这个国家;75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战胜了大萧条,赢得了二战;就在20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后来创立了Google、Twitter和Facebook,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

——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任何优秀的文章都可以让中学生阅读,奥巴马的这个演讲很励志,给中学生阅读确乎无可厚非。既然这个开学演讲受到很多中学生的欢迎,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中学生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不过,在开学之初,就让学生们统一早读,或多或少有些不妥。因为教育也有其民族性,在开学之初,还是应该以中国文化来引导中学生向学,这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之一途。当然,在给学生推荐美国总统演讲稿的同时,更应该给中学生推荐一些国学经典中有关求学、向学、治学的传世名篇,比如孔子的《论语》、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等,让中学生从两者对比中认识中西文化,也许更有价值。

8.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八

其实,自出生,人就在时间这一客观存在却又无法触摸,无法改变的绝对存在作用下不停前行,虽然狭义上仅仅是生命长度的增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生命长度增加的同时,生命的广度是否也同样有所增加?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一问题无疑变得极为幼稚,因为在生命长度增加的同时,生命广度也必然会随生命长度的延伸而膨胀,这些可以是阅历,也可以是以生命长度为代价的学习,而无论这广度包括哪些成分,人都要在长度和广度并行中前进。向着某一方向,向着远方。但“某”在哪?远方又有多远?人所知的是生命的有限性,即死亡的必然存在,但身体与灵魂是否有同一归宿,或者说人前行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但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余秋雨先生在前行中写下了《文化苦旅》这本文化散文集,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最让我疑惑的是“苦”字,文化之旅为何称之为苦旅?究其原因,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说:“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泱泱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下,没人会觉得轻松写意,跋涉于中国历史中,你不得不面对那么多的刀光剑影,朝代更迭,也不得不感叹那么多的才子佳人,魂断千古,无论是感动还是喟叹,这般壮丽的历史画卷无疑让人生出渺小之感。

最触动我的是《文化苦旅》中关于历史、生命、人性的感悟,尤其是首篇《道士塔》中阐述的历史真相。一个偌大的王朝,把一座文化宝库,堂堂佛教圣地交给一个不算道士的落魄道士看管,这一行为是当权者的鄙陋,还是中国文人的软弱?当难以计数的中国文物一箱箱,一车车运往国外,当王道士卑微的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中国的文官在哪里?这一古老民族应有的气节在哪里?王道士确实太过渺小,这一文化重债他无力承担,这一历史悲剧终究要让继承这一历史的当代中国人默默承担,就像国内从国外买回文献时国内专家的叹息。

在厚重的历史下,个人能做什么?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人能做什么?应做什么?想起一个中国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几句诗:“我好恨!恨我没能早生一个世纪,是我能以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抗议,但无法熄灭那三天三夜的熊熊烈火,历史的屈辱或许我们不曾身受,但我们宁愿身在,这是身为国人的良知与反抗,这是身为人的觉悟与担当。

白岩松说这是一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我们应不应该有信仰?有没有信仰?很迷恋这样一句话“我一直迷信着美”,这里的“迷信”用的极为漂亮,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执着或者说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余秋雨在《莫高窟》中说:“我相信一切为宗教而来的人,一定

能带走超越宗教的感受,在一生的潜意识中蕴藏,蕴藏又变作遗传,下一代的苦旅者又浩浩荡荡。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只是仪式,只是人性,只是深层的蕴藏。”这里的宗教并不是指宗教,而是指那种执着的信念,史铁生也说过“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这或许是文人间的共鸣,或者说是清醒者的觉悟。

余秋雨先生在《洞庭一角》一文中引用了一个著名的长链“一楼何奇?杜少陵无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藤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是我创然泪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一长联把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了出来,而这又何尝不是天下的微缩?生命的微缩?中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而人是其中微小的尘,但恰恰是无数渺小的组合,才终成伟大的气象。这泱泱古国不正是因那一个个渺小的人儿女情长,家仇国恨,才有那许多哀婉的故事,那许多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长河中,谁也不知下一步是哪里,是一袭红毯还是万丈深渊都无从猜度。而也正是这种种未知才让生命有许多期待,有许多精彩。知固然是一种明白,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终结?既一切已知,又何必前行?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就变得

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许多人默认的一句话,而西湖无疑是整个杭州的代表,余秋雨先生说西湖的盛大,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的集合体。的确,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佛教圣地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越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喊着繁密的脚印,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跻身于湖滨安息,也代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宁静淡薄的国学大师会与荒诞奇诡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还有许许多多各种任人物与之有染。而列举这些与西湖有染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要说西湖有多么大的魅力,而是对那些与西湖有染的文化人进行解构。有诗赞苏公的苏堤“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而西湖还有另一个堤,白居易筑的白堤。他们有比较硬朗的主题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味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极偶然的被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而未搞的水利,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做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那么两条长堤而已。而与之相比,林和靖的急流勇退,自娱自乐又是另一种态度,是的,态度,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当兼济天下成为空谈,独善其身也是一种坚持。但无论是前者的偏居一隅还是后者的归隐都揭示了一种暗淡的文化现象。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湖中另外两个女性角色,苏小小和白娘子,她们二人的人生可以说是对“正统”价值观的挑战,无论其最终结局如何,她们表现出了她们的坚持,而且那种坚持并未对任何人产生危害,却偏偏不被无数人接受,或许这值得我们反思。

9.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九

1阅读来源

最早看到这本书来自于大学室友,那个时候的自己还迷恋着郭敬明的青春,《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刺激,以及《安德的游戏》的天马行空,对于这种偏厚重的书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不够时尚,但十年以后真想啪啪给自己加个巴掌,如果早点接触这些书籍或者我现在的外在评价就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老人家,而是成熟稳重的人了。

但是人生嘛。

天真无邪也好,幼稚无趣也罢,还是不怎么后悔的,至少哪些书给那时的自己带去了很多乐趣。

而《文化苦旅》十年以后,我也并没有错过。

早晚都会遇到,那么在能够更好的理解的时候遇到,并不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也许早点回更好,但,当下其实也不错。

2内容

《文化苦旅》的题材应该是随笔集,现在的这个版本若分类,既有关于文化、旅行、建筑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于人生的质问。

目录中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道士塔》,因为这篇文章是我那个时代语文课本中的书籍,但是这也是我错过《文化苦旅》的原因,《道士塔》的感情是悲伤的,以至于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我不喜欢那种阴霾的调子,读完眼前的黄沙漫天,天阴人悲,相对于阳光明媚的豆蔻年华,我不喜欢,不喜欢那种哭若无声的悲情,而十年在读,却也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即便挣扎再三,也不能翻出历史的长河,历史在悲鸣,人渺小若星尘,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有一颗淡定的心。

所有的文章,从前到后,我的喜欢程度变得越来越淡,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牌坊》,最不喜欢的是后期关于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反思。

哪些思考与反思,让人觉得无力而悲伤。

3文化

前段日子听过这样的一段话,说所谓的代沟最初来原因我们小学不读一样的课本,不学一样的文章。

随着成长,我们遇到不一样的事情,看了不一样的世界。

我喜欢余秋雨的文字,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七八十年前的文化对行文的影响,每一个字都用得巧妙,字句工整,甚至在一些排比上能够看到幼童时期中国早期文化教育对余秋雨的影响。

这本书从文字的结构使用与编排上,值得好好的学习。

而这本书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思虑,值得深深的思考。

这本书后期对于自身的探讨,值得借鉴与学习。

推荐指数:四星

10.中西文化之“孝道”比较 篇十

关键词:孝道;差异;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孝文化在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它崇尚对长者的尊敬,恭顺及关爱。相比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更注重的是自我发展及成就,它更注重的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而不是孝道。本文将通过对孝文化起源的追溯及其原因的分析来探讨中西孝文化的相异性。

一. 中西文化中的孝道

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价值之一的孝文化享有着漫长的历史。根据出土的金文记录,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孝道不仅是对家中长者关爱的思想,更是中国数千年政治秩序的重要社会标准,它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人们认为对帝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把它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准。从其构词法也可以看出,“孝”字上半部分是“老”,下半部分是“子”,“老”在“子”的上面,意味着孩子要服从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中。历史上,孝道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亲的一切安排,当父亲健在时,要根据父亲的愿望行事,当父亲过世时,要根据父亲曾经的行事风格行事。如果能在为父守丧的三年期间保持父亲曾经的做事方式,那么他也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古代中国强调家国一体,封建社会“家”和“国”有着相似的组成结构,人们认为只有能对父母尽孝才能对朝廷尽忠,因为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就像家庭中的父亲。有鉴于此,中国封建帝王们大多宣称以孝治天下。然而,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社会的发展使得孝道不再是封建义务,而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清朝末年起,随着与西方世界的逐渐接触,民主和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揭露封建孝道的专制与独裁,并把传统封建孝文化引入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传统孝道开始随着民主的发展而发展,它反过来又引领着民主的发展进程。当今社会,孝道主要要求人们去尊敬和赡养父母。在西方,人们也很注重对长辈的孝顺,但这种孝顺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和罗马文明。这三大文明与基督教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西方文化体系。西方对于“孝”的记载最早源于圣经经文,它要求人们尊崇父母以使他们享有更长生命。西方文化历来强调独立,每个人都享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这就使得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表现方式不能和中国人那样地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等琐事,而是努力地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行事。在社会经济普遍不发达的过去,它也要求子女在经济方面赡养老人,1600年英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要承担老人的债务负担,但这条法律现在已无人执行,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子女承担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西方是“自由”的世界,对“孝”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很多人相信的“回报”论。这一理论认为父母亲生育了孩子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作为子女,当然要把父母的恩德牢记在心并加以回报。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一看法。在反对者看来,“感激”和“欠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们只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激,但不一定就要加以回报,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不是子女要求他们这么做的,所以子女也就并不欠他们的。

二. 中西文化孝道之比较

每一种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文化对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但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的组成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同文化对孝道的不同理解。传统中国家庭是以大家庭的形式出现的,它意味着三四代人都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生产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人们相信家庭越大越好,特别是孩子越多越好。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时,他们都可能继续和父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从小目睹大人对长辈们的孝顺之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孝子”。 从“民国”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家庭,孩子们成家后再也不愿和父辈住在一起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社会的现代化,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很多。但多数人愿意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因为“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里。西方文化起源于多山和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地区,这一地区并不是很适宜于农业的生产。人们转向手工業和商业的发展,他们集中于一些城市,为了搞好经营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家只是旅途中的“旅馆”而已。十八世纪,一些来自于英国的清教徒带着梦想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他们摆脱了国王和教会的约束,培育了以自由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主义。有鉴于此,西方家庭关系要比东方家庭关系更加松散,家庭成员之间更加缺少有效的约束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父母和子女的平等关系,它不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张扬的个性。英美人大多是基督徒,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因此会毫无怨言的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在年老体衰时宁愿住进养老机构而不去要求孩子的照顾。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搬离父母的住处独立生活,要是双方愿意继续住一起,孩子需向父母亲支付相应的房租。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成功的人必然要拥有幸福的家庭。 家庭像港湾,是疲惫的心灵得到憩息的地方。有人把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比喻成停泊在同一港口的不同船只,他们互相关照,相互分享。但若有船决定不再停留在港,便可随时离开。 这一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西方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孝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随后兴起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其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世界的孝道却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很好地发展,它的内容也因此非常有限。英语词汇里有表示“孝”的单词,西方家庭中有“孝”的行为,社会里却没有“孝”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社会孰优孰劣,西方自古无《孝经》,也没有“百万孝子计划”,可他们依然老有所养。中西文化中的“孝道”都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是它们自身文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治国.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薛丰年,男(1976——),英美文学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11.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篇十一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多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规则, 认为只要学会语音、词汇、语法就算掌握了英语。然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 语言反映文化;另外一方面, 语言的形式又受到了文化的制约,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所以, 英语语言的使用规则在近些年得到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 即决定使用英语是否得体的各种因素, 实际上就是英语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由于中西方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不同, 使得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体现

(一) 社交往来的差异

1. 问候。

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多用“吃了没有?”“去哪儿啊?”这样的话来打招呼。而在英语国家, 如果有人被问到:“Have you eaten yet?” (吃了没有?) , 被问者恰好未吃过饭, 他会认为问话的人要请他吃饭。但实际上这只是打招呼, 并无请人吃饭之意。如果有人被问到:“Where are you going?” (去哪儿啊?) , 他会产生不安或者不高兴的感觉, 认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 , 感觉好像受到审问或者隐私被窥探。

2. 赞美。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人听到此类话语后会作出一些谦虚的回应, 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教学中, 我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则笑话, 在一次舞会上, 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 (哪里) , where (哪里)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 然后只好说了句:“Everywhere (到处)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者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谨慎, 即使心里非常高兴, 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3. 称谓语。

称谓语一般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前者指对亲属的称呼用语, 后者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可谓丰富, 甚至因地域差异还会出现特殊称呼。这些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常用于非亲属间, 例如:对长辈称“叔叔”“阿姨”, 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在西方人的生活中, 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外, 大多数情况下对其他亲属称呼其姓名。而社交场合中, 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以示关系亲密。对于Sir (先生、阁下) 、Madam (夫人、女士、太太、小姐) 、Mr. (先生) 、Mrs. (夫人、太太) 这一组敬称用语, 一般适用于人际关系不亲密或者对对方个人信息不了解的情况。

(二) 有文化内涵差异的词汇

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也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词汇的使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含义有所不同, 因此, 在教学中注重贯穿此类差异的介绍, 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更深更牢。

1.“龙”文化。

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 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 能够从嘴中喷火。圣经故事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而“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是一种能行云降物的神奇动物。在古代, 龙还作为皇帝的象征, 汉族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

2.“颜色”文化。

(1) 在中国文化中, 黑色是“悲哀、恐怖、神秘”的, 而在英语中, 黑色却有“严肃、庄重”的含义, 如:“a black tie dinner”表示“正式聚餐”“black figure/in the black”表示“盈利、赚钱”。 (2) 白色在中文中表示“恐怖、不吉利”等负面含义, 但在西方文化中, “white”却又有“纯洁、善良”等正面的含义。 (3) “blue”在汉语和英语中其语言意义是相同的, 但其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蓝色一般表示“宁静、和谐、美好”, 但在英语中“blue”的文化意义却不同, 它既可以表示高贵、权势, 如:She comes from a real blue blood (她是贵族子弟) ;也可以表示不快、倒霉甚至色情。

二、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 只注重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失去了内容就变得枯燥乏味, 教学会显得呆板, 学生对英语学习会慢慢失去兴趣。由于跨文化知识的欠缺, 导致谈话不得体, 交际不成功, 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 这不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素养的观念。

(一) 培养学生用西方思维方式和视角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固有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很难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西方文化现象。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级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西方人具有互尊互让、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尊重老人和妇女的文化背景, 就不难理解西方人喜欢恭维对方、称赞对方, 而对方也乐意接受的现象了。

(二) 减少中国文化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干扰

英语中许多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交际意义, 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势必受到很大限制。而在英语学习中, 人们经常称不地道的英语为“Chinese English”, 实际上这就是英语受中国文化思维模式干扰的一种表现。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喜欢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语言组织, 然后转化成英语表达出来, 这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影响的典型现象。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 加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英语语言结构的学习, 便能减少这种干扰。

12.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十二

在这本书里,大部分的词汇都是以追溯、思考和提问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俞虞丘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在他的《文化之旅》中追溯、提问和思考了许多城市、小城镇及其人文景观所蕴含的文化细节,以及整个中国文化精神。

本书的主题是借助山水寻找文化灵魂和生活的秘密真相,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在这本书里,作者几乎没有提到景点的具体风景。他突出的一点是,在他指出一个地方后,他以镜头切换的形式创造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画面,类似于电影中的镜头切换。其次是咏叹调的直接表达,这种咏叹调以炽热的情感和夸张的话语为主。然后,随着对中世纪文化和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讨论,读者被文章的情感所影响,不自觉地接受了虞丘的文化背景、人文精神和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创意贯穿了整个“文化之旅”。

在《文化之旅》中,虞丘多次严厉拷问历史。其中,有许多悲剧的事情和悲剧的人物,但他很少提及他自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也很少让人感受到他自己精神世界的秘密。也许当代历史对作者来说过于敏感而无法跨越界限?此外,作者在《西湖梦》中又是如何知道“背上香包来西湖朝拜的好男人好女人心中几乎没有教义的痕迹,但他们的眼睛却总是看着桃柳绿和水盾醋鱼”?大多数外国教堂不是建在喧闹的城市吗?这本书里仍然有这样的评论。这不禁让人怀疑,当虞丘发表评论时,他有时会问一些使情况复杂化的简单问题。

13.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十三

初看到《文化苦旅》的目录时,我以为是游记一类,只是莫名奇妙游走在这些山水间怎么能称作“苦旅”呢?读起来才知道书中的足迹都是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足印的地方,这些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了。

我跟着余秋雨的足迹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武侯祠、都江堰、三峡,再到天柱山、天一阁,最后的落脚点竟是东南亚的埋葬日军的坟地。我被作者带领着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心情不仅仅是沉重、还有寒冷、忧伤、沉默、悲愤。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的博大文化竟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与悲苦!阅读此书我不仅获取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被作者带领着一起思索和感悟。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已不是潇洒飘逸传统散文了,而是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沉思录。

还记得初读《道士塔》“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读到此处,我和作者一样要高喊:“我好恨!”,我恨愚昧无知又贪婪的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就拱手送走了国宝,我恨清朝官员没有历史、文化的责任感那么目光短浅,我恨外国冒险家用“童话”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掠夺,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我恨即使我早生几百年却也只能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擦干泪,我才知道生在今天的我们对祖国文化肩负着的历史责任。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也许想借历史告诉我们肩负的责任,正如《风雨天一阁》结尾叙述的:“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我也在问着自己。

14.中西文化差异图式解析 篇十四

图式 (schemata) 的概念最早由瑞士科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 提出, 是一种知识系统, 是个体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将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有序存储于头脑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知识构架。文化图式内容图式的一种,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结构。本将从三个层面对中西文化图式差异进行解析。

二、中西文化图式差异层面比较分析

中西文化图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生活、思维三个层面。

1、种族构成与民族层面差异 (race and nationality differences)

(1) 构成图式差异

中国惯以“民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和主流文化,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围绕其形成“一花冠芳、百花齐放”的局面。西方惯以“种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随着海外殖民扩张和外来移民过程而融入了许多外来种族文化形成“熔炉式”文化局面。

(2) 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民族关系体现的是“家长制”, 汉族是“家长”, 而其他55个民族如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一样, 而对于移民则抱着“主人待客”的态度。西方各种族关系体现的是“社区制”, 每个种族就像是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 每个社区具有某种共用的自我理解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即由共同的语言、历史、宗教活动、关系惯例、社会习惯所组成的紧密联系。

2、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层面差异 (way of life differences)

(1) 生活方式图式差异

中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生活方式图式的差异。中国图式中, 人与人之间强调“连通性 (connectedness) ”, 即错综复杂的“人脉”或“人际关系网”, 每个人的生活在建立网的过程中得以完成。西方图式中, 每个人被看作应运自然法则而生的独立个体, 在生活中有着明确的“我”和“他人”之分。

(2) 家庭图式差异

中西方家庭图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传统的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共同特点是“父权家庭”——即女人在家庭当中处于从属和低下的位置, 女人很多时候等同于男人的“财产”。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差异更加突出。中国家庭各代之间有着庞大而错综复杂的联系, 祖先是“根”, 而以男姓后裔为“分枝”编写的关系则“枝繁叶茂”地壮大开来。一个个小家庭便被这种“树干与分枝”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直接影响着日常家庭活动。西方的家庭则以“父方”和“母方”为区分建立起一个关系树。各代家庭之间较中国家庭联系更加松散而独立。

(3) 教育图式差异

中国教育图示在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中国的教育图式可以归结为“教书育人”四个字。学习能够使人自省也是自我提升的唯一出路, “金榜题名”是受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直接检验标准。因此中国人将大学等同于出人头地的关键, 也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悠久历史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盛况。西方对于教育和成功的关系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他们将教育基于人的基本“开化”和兴趣上面, 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对于成才和成功秉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念。

(4) 人与环境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人面对自然建立的是“和谐图式”, 强调“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当代中国秉持“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西方, 人与环境的关系图式是“征服与被征服”敌对关系, 主张“环境为我所用”, 与人相处强调“坚持自我立场”, “有主见”, 而不是一味地“趋同”和“妥协”。

3、思维与思想价值观念层面差异 (mentality differences)

(1) 思维图式差异

中国的思维图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综合式的“整体思维图式”, 这种思维图式源自于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强调各个局部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方式组成整体, 讲事情要先整体后局部, 构图强调整体意境而非局部特征, 在政治上体现为一党制的大一统。西方的思维图式是一种分析式的“个体思维图式”, 西方相对开放但不统一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古希腊松散的城邦制, 也直接孕育了现代西方政治上的自由民主, 艺术表现上注重细节和比例, 语言描述上遵循先小后大的规律。

(2) 价值规范与世界观图式差异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的范畴之一。它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观念预设之一, 所谓"太初有道"不仅为认识明确了终极的目标, 也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最根本的判断依据。两千多年来, 历代思想家通过对由一系列符号和文字组成的《周易》的研究和阐发, 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宇宙、社会乃至人生的观念和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以动态的、开放式的结构整合了人们观察世界的多种视角, 并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框架的主要的“元结构”。“太极图”表现了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气”的世界中追寻“阴”与“阳”的平衡。西方的哲学探索更倾向于科学的思维方式, 倾向于实证研究和不断地否定前人和自我否定。西方人不断地在“真假”、“有价值和无价值”之间选择, 因此常常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黑与白”、“善与恶”。

三、结语

关于文化图式的层次构成与分析是一个博大而庞杂的课题, 很难简单明了的加以界定和阐述, 但在现如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 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图示解析十分必要。本文对文化图式的层面划分仅基于个人的认识与研究, 有待完善与争论。

参考文献

[1]Blair, John G.McComack, Jerusha Hull.Western Civiliaztion with Chinese Comparisons[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Widdowso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0:102.

15.中西文化 读后感 篇十五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交际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该语言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畅通而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

一、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往往都会体现在语言之中,在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这些文化差异,以免陷入交际误区。

(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西方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随处可见。例如,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中国的河流一般由西北流向东南,所以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的说法,而在英国及欧洲多数国家,多数河流是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大海,自然不会有我们这样的说法;美国人常用from sea to sea来表示“全国上下”的意思,这是因为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from sea to sea意味着横跨了整个国家;中国山多地广,陷入困境时是“进退维谷”,而西方岛国人们则常说“be on the rocks”等等。

(二) 、历史背景的差异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有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战乱纷纷,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军事用语,如“烽火连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等;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剥削之下,有“苛政猛于虎”、“八字衙门两边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民谚。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和国王统治和压迫,所以有“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the wolf”和“Kings go mad,and the people suffer from it”的说法;拿破仑在Waterloo惨败被囚荒岛,英语中便有“to meet ones Waterloo”来比喻遭遇失败等。

(三) 、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会说“God save me”,而中国许多人受佛教影响较深,习惯说“菩萨保佑”等;《圣经》在西方影响深远,英语中有许多出自《圣经》的习语典故,如the forbidden fruit,Judas kiss,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等。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共同对中国文化起作用,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自然反映到语言之中,如“临时抱佛脚”,“苦海无边”,“报应”,“许愿”等是佛经里的用语,而“施舍”则是伊斯兰用语等。

(四) 、价值观念的差异 无论哪个国家的语言在感情上都有爱憎褒贬之分,但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所反映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也会不同。比如“龙 ”在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是一个典型。“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等各种褒义。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都是褒义,诸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卧虎藏龙”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怕的动物,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它常常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 ”,表示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由此看来,熟悉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二、了解文化差异,走出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一)、打招呼

在中国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的常用问候语是:“上哪去?”、 “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语直译成英语则是: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如果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 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在发出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对方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are you ?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等。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 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 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Brown、Miss Green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 “李叔叔”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而在英语中一般直接称呼名字。

(三)、赞扬与祝贺

当别人向我们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Where(哪里,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s! "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四)、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 等等。这些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 Come again. 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Take care(保重)就可以了。

(五)、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的特性,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 一词没有贬义,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比喻: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狗比喻人时则多带贬意,如“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色电影)、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盈利、有盈余)、 grey mare (母老虎)、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在跨文化交际时要注意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交际障碍和文化冲击。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其与我们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免误入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郭孝田.浅析导致中西交际文化差异的原因[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王志刚.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理解与翻译[M].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三班家访计划下一篇:等待作文600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