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活动方案

2024-06-10

地理教育活动方案(精选7篇)

1.地理教育活动方案 篇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课堂枯燥、乏味, 缺乏新意, 特别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 加之自身学习能动性受到束缚, 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 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然而, 高中生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且爱好活动, 所以地理活动则可以使那些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索, 有利于丰富地理教学活动样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但是为了确保地理活动教学的质量, 地理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生理特征来合理确定活动内容,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关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 在讲解“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时, 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中的热点话题———“雾霾”来引导学生积极就此问题来进行互动沟通、交流和讨论。首先, 地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雾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以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雾霾对人们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接着地理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播放一下当下社会中争议较多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相关的片段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雾霾”。然后, 在学生观看完影片后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感想互相讨论和交流, 同时地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以“雾霾”为主题的活动, 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课下自行搜集一些与之有关的内容, 比如, 雾霾是如何形成的?其有什么危害?等等。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也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来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两个重要的能力, 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度重视课内教学的学习方式极大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地理活动教学方式的运用则可以使学生在野外调查和社会考察的过程中观察某些地理区域的地势、地形以及风土人情,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辨别时间与方向, 切实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另外, 在当前的地理活动中, 地图解读、罗盘定向、图标绘制以及地理器材的使用等均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 在讲解“等高线”的时候, 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制作相关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模型。地理教师需要先将班级分成几个合适的小组, 接着引导各组绘制一张等高线地形图或者借助橡皮泥来自主制作一个山体模型。然后引导各族学生对着自己绘画或者制作的等高线模型来进行等高线的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三、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 其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深化学生对于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增强学生理解地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地理活动在区域性、综合性以及空间性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所以地理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 地理活动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其创造能力。例如, 在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的过程中, 地理教师要求学生调查某一地区的环境状况, 并给予的方法指导以及必要的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切实的调查,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调查中提升自身的地理思维能力, 更好地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

总之, 地理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而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 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地理活动来开展教学, 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摘要:在新课标日益普及和推广的今天, 高中地理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度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 而忽略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加之课堂沉闷, 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所以如何突破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是新课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2.浅谈地理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篇二

一、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1橱窗宣传。

学校的橱窗一直是地理课外活动的宣传阵地。如世界地球日到来前夕,学生们早早把收集来的关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图片和文章,张贴在橱窗里,还配发了自己写的感想和议论,吸引了学校里许多学生驻足浏览。这样生动的地质灾害事例,其教育效果远胜于单纯枯燥的说教。橱窗宣传能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环境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调查实践。

环境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环境教育的感性认识。由于经常听到学生议论离学校不远的熊耳河河水发黑、臭气熏天,于是,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熊耳河水质调查”活动。学生踊跃参与,通过实地观察、观测、走访附近居民,不久,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的照片和一篇篇饱含学生的愤慨和思考的文章就呈现在我的面前。通过活动,学生更真实地了解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实验讨论

最近,结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家庭垃圾的收集和掩埋”的环境实验。目前,很多城市实行家庭垃圾的分类回收,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实验显然很具现实意义。实验的过程及时间安排是这样的:花费一个星期进行垃圾的收集和掩埋;三个月后,挖出掩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展开对论。由于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他们对实验过程及结果非常熟悉,讨论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动手及动脑的过程中受到深刻的环境教育。

二、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的作用

1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关于家庭垃圾收集和掩埋”的实验中,学生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将家庭垃圾很粗略地分成“可降解”和“不可降解”两类。可是,当收集垃圾之后,学生们面对五花八门的家庭垃圾时,发现单纯将垃圾分为“可降解”和“不可降解”根本不利于有效地进行下一步实验。于是,学生重新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次实验,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2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要完成一个环境教育课题,有许多工作项目要完成,首要一条就是收集资料。学生获得资料的手段有很多,如看报、网上查询、到资料馆查阅、实地调查、进行问卷调查等,在具体操作中,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熊耳河水质调查”,使学生对居住地附近的河流水质更加关注,通过调查、思考、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解决办法,对环境问题的观察、调查、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4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使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通过地理课外活动中的一系列环境实验、环境调查活动,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了很多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学生已经把保护环境当作自觉的行为准则,并且成了义务的环境保护宣传员。

3.地理教育活动方案 篇三

一、活动背景:

同学们,经过近两个月的对世界地理学习,一定对世界地理知识有所了解,那就用你的“小巧手”,把你所了解的世界地理知识展示一下吧!

二、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结合课程标准,意在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通过动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可以进一步的整合所学知识,对以后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打造师生和谐关系。

三、参与对象:

七年级所有学生及地理老师

四、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9日

五、活动要求:

每位学生上交一幅与世界地理知识相关的绘画作品,可以是世界的,也可以是世界某一区域的,可以是经纬图,也可以是地形图或是气候图,可以是农业分布图,也可以是资源分布图。拿出你的创意,绘出你的精彩,你就是最棒的。

六、评奖办法

本次比赛将按班级和级部评选出优秀个人,每班评选出优秀个人五名,每年级评选出优秀个人十名,届时将加入班级个人量化并将优秀作品加以展示。

峡山双语学校地理备课组

4.安全班级活动方案教育方案 篇四

安全班级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你们说的话。可在学校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作为学生,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学生讨论探究

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

3、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4、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5、遇到别人打架时()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6、遇到火灾时,拨打()

A、110B、119C、120D、1217、判断题:

(1)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2)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3)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5)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三、小组讨论,在校园怎样才能保证安全?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日常行为安全要做到:

不携带刀具、火种或棍棒等危险品进入校园;

不在教室、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

不上乒乓球台、花池栏杆、亭子栏杆玩;

不趴走廊栏杆,也不从栏杆上往下扔东西。

课间活动不玩危险游戏,不打架,不骂人;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卫生的食品。

四、班会尾声

同学们,我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大家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爱生命,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送给大家安全顺口溜:(领读)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食品卫生有讲究,平安校园人人讲。

最后播放孙悦的《祝你平安》结束本次班会。

安全班级活动方案2

教案目标: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帮助幼儿掌握防止踩踏及发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护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案准备:

有关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

教案流程:

1、观看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一)通过短片让孩子们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过大,过于拥挤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引导:因为他受的伤太过严重了,如果不能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哦。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方法?

(三)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踩踏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常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安全班级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2、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却乱吃药,下面就让老师给小朋友们牛牛乱吃药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实例,引导幼儿分析实例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吃下去会中毒的。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4、教师总结

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画,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2、请幼儿当医生,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四、制作小药箱

安全班级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自己的小手,不去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狗玩具。

2、红药水、紫药水、白纱布各少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狗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好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狗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小刀、剪刀、针、玻璃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狗(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把纱布拿掉,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在玩游戏或在不小心的时候受了伤,就要好好的去保护它,严重时要找医生处理包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快快地好起来。

安全班级活动方案5

一、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游泳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和掌握游游安全知识。

3、掌握如何预防溺水和溺水急救措施。

二、活动重点

1、夏天游泳如何防溺水

2、溺水急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

溺水时如何自救、急救

四、活动准备:

录像

五、教学内容

1、导入:

同学们,夏天来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各位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游泳的场所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和小溪,但是游泳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安全。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必备的游泳安全知识,增强自救、自护意识,本周我们举行关于游泳安全的主题班会。

2、首先,请各位看视频有关溺水方面的新闻

6月21日,陕西省紫阳县发生一起5名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死亡的5名学生中,的14岁,最小的只有7岁。

6月25日,福建省福安市的三名小学生在溪畔游泳时溺水身亡。

6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3名10岁左右的女学生在水塘玩耍时溺水身亡。

7月1日,河南省商都市3名女学生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

7月4日,4名16岁左右的初中生在吉林省松花江游泳,3人溺水身亡,一人生还。

看了听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

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3、授课内容:

一、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游泳安全事项要点

(1)保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

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饮酒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2)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预防抽筋

做好身体热身准备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时,应上岸,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营造安全游泳的环境,小心溺水

三、溺水自救和急救方法。

1、自救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学们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A、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B、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2、急救方法

若遇到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当没有把握时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让落水者攀扶上岸。在救护溺水者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B、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C、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四、总结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在炎炎夏日的长假中,各位同学不能一人没家长陪或相关专业人员同下去游泳,希望各位出外游泳时要时刻保持安全保护的意识,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万一不幸遇到溺水时要保持冷静,积极自救,同时没有把握时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应在陆上采用其他方式或及时报警和寻求他人进行救护。希望各位度过一个开心、安全的暑假。

5.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篇五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到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的核心作用。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直接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其自理能力,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教育德为先。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工程。更是一年级新生德育工作的重点,通过系列有效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丰富我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内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时间

养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初定本次活动时间为一学年,即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以学校园地为主阵地。

三、活动内容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本次活动的内容分为下列几块:(一)礼仪常规

1、开学第一周,着重让学生懂得:

2、上学穿戴要整洁;

3、上课铃声响,立即有序地进教室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

4、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问好。站立正直、声音自然响亮、整齐。

5、上学迟到,应教在教室门口先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进入,进教室时,脚步要轻捷,入座时不要发生较大响声,并立即集中精神听课。

6、在学校或校外见到老师要主动、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声音要适度自然。

7、课间如有紧急情况需要离开课堂,须经向老师请假,经老师同意后才可出去。

(二)学习常规

班主任要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我爱国旗”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升旗时态度要认真严肃、列队要整齐、少先队员行队礼,姿势要正确、唱国歌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1、老师上课时应向学生强调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读书时姿势要端正,手持课本,眼睛和课本距离一尺。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脚平、握笔正确,胸口离课桌一拳,眼睛离本子一尺,每节课握笔写字前要求学生背一背读写姿势口诀。

2、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及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并交老师批改,如作业有错误要及时订正。

3、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要利用晨会和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积级思考,主动表达。

(三)纪律常规

班主任要结合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

1、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师请假。

2、集队做到快、静、齐,行进中不打闹。

3、上下楼梯时靠右走,不准推挤别人,不扶肩搭背。

4、寄宿生要按时就寝,在寝室听从老师的指导,不玩水、电设施,洗漱时遵守秩序,不争抢,不推拉他人。

5、课间活动不追赶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做危险、剧烈的活动。

6、爱护公物,不破坏花草树木。

(1)、各班设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学生值日时不许家长代劳,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监督学生做好眼保操,不乱涂墙壁,不乱丢乱吐。(3)、讲究用餐卫生,不挑食,不浪费粮食。饭后自收碗筷。(4)、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6)、爱惜课本、文具。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举行如“我能行”、“小鬼当家”之类有益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比学习、比纪律、比能力”的活动。同时要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以点带面。

此项活动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引导教育,另一方面要依靠家长的紧密配合,双管齐下、齐抓共管。各班主任每月要和家长互相反馈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的信息,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五、活动要求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学校领导在其中要起统帅作用,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班主任要认真落实活动内容,学校拟每学期进行评比一次。

六、各年级段学生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

(一)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回家后先做作业,再做其它事;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让家长督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不乱撕作业本。三、四年级: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二)文明习惯 一、二年级: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三、四年级: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火车、公交车、环城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要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三)生活习惯 一、二年级: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要放到果皮箱;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按时睡觉、起床;学会自理,不让家长在校门口接送;自觉在指定位置列队入校。

6.地理教育活动方案 篇六

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

新高考方案地理考试试题主要由必考题和加试题两大部分组成,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选考卷满分100分。与之前高考方案相比,二者在试卷基本结构方面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其中地理图表2015年10月试题有17幅、2016年4月和2016年6月试题都有12幅,涉及中国区域图、世界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关联结构图、景观图、剖面图、经纬网图、表格等类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在知识内容上兼顾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在知识目标上兼顾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做到知识结构和考核能力层次上的平衡性。

从考点的教材分布来看,二者都涵盖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IA模块内容,考查内容分值比例适宜,其中必修1中第二章、必修2中第二章考点最多且分值最大,例如天气和气候、地球表面形态、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农业区位因素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区域特征和差异等仍是高频考点,因为这些知识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及人地关系,是地理主干知识的核心。

从题型角度看,二者综合题试题风格一致,强调学科能力,凸显核心素养。综合题延续了“一个世界地理、一个中国地理”作为区域背景的风格,命题多选择学生相对陌生的区域为载体,围绕体现区域特点的关键要素设计主题,围绕同一主题配置图表、材料信息,再设置与主题相关、彼此联系的问题,并且层层深入。

总体来说,二者试题都体现了能力立意、图文并茂、立足区域、揭示内涵等特点,但二者在具体试题题型、分值与考查知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表中“老”高考是指2000年~2016年每年6月文科综合考试,“新”高考是指2015年10月开始的每年4月和10月浙江省选考考试(下同)。

注:M表示考试要求的必考要求,A表示考试要求的加试要求,C表示题型的选择题,S表示题型的非选择题

二、“变”在哪里———新高考方案下地理考试新变化

1.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在“变”

结合表1和表2可得,试题数量由原来的11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变成了25道选择题、2道填空题和2道问答题,考查知识点数量大大增加。选考卷必考题和加试题考查各有侧重,必考题70分关注课程教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加试题30分注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必考题难度系数为0.72,比老高考难度系数高。加试题难度系数为0.35,低于老高考难度系数。总体来说,选考卷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控制良好。新高考方案的施行,说明浙江省自2000年开始实行延续至今的高考“综合科目”(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即将成为过去,高考恢复了单科单门考试,提升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水平[1]。

2.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在“变”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6年版)与之前高考考试说明相比,在考查内容、考核要求、能力要求上有较大调整变化(见表3)。高考是一个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高中生学业成绩的水平性考试,两者性质不同[4]。新高考方案下选考卷中必考题主要为学业水平考试用,它的难度不会太高,但选考又是选拔性考试,理论上它应该在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和素养体现上都要高于学业水平考试,否则,考试的综合素养很难体现,高考的21个等级也很难划分[5]。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把学业水平考试纳入了高考,给命题工作和学生备考带来了新的困难。

三、如何应“变”———新高考方案下备考的策略

1. 关注考试标准内容变化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6年浙江省版)》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6年版)》[6]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浙江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由于难度要求与分值的限定,选考的试题出大跨度、大分值、高难度大题的可能性较低,即试题深度和难度要求有所弱化,这就使两轮复习法变得意义不大[5]。又因选考范围广、准备时间紧,所以选考复习常常要做到一步到位,这就使得教师要深入研究比较2016年版与2012年版学科指导意见内容,关注发展要求变化(见表4)、基本要求变化、课时分配变化、活动设计变化等内容,以便能更好地明确考试要求和把握考试方向,提高复习效率与质量。

2. 注重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教材重组

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6年版)指出,选考学生除了要掌握必修1、必修2、必修3中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外,还要准备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6“环境保护”两本书的内容,鉴于备考时间紧张,教师需要把选修模块内容和必修模块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专题形式梳理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知识点,做到教材重组,高效整合。如选修6“环境保护”与必修3整合(见表5)、选修6“环境保护”与必修2整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与必修3整合等。

3. 强化区域地理和必修教学整合

纵观多年高考地理试题,直接考查某国某地区的地理特征试题较少,更多的是以区域地理为切入口,围绕地理核心问题展开,考查学生运用系统地理原理、规律等去描述、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学科素养[7]。区域地理学习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若面面俱到展开详细复习,新高考备考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区域地理和必修教学整合,以区域特征中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事物与现象为核心,确定与哪部分必修教学内容整合(见表6),适时开展微主题区域地理教学[8],由不同的角度来整合中学地理的系统原理和规律知识,为学生搭建纵横交错、有机相连的区域知识矩阵,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澄,王后雄.高考改革的公平风险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2]葛为民.文科综合[J].浙江考试,2015(1).

[3]葛为民.地理[J].浙江考试,2015(2).

[4]刘海峰.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挂钩[J].求知导刊,2014(2)

[5]朱可.基础为重素养为要-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卷评析与历史教学思路新探[J].历史教学,2016(1).

[6]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7]周曰志.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策略的探讨[J].地理教学,2016(1).

7.地理教育活动方案 篇七

笔者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采用“做中学”“做中教”,安排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大胆让学生去开展探究活动,借助教材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学、思、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思、做的各种活动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积淀体验、陶冶情操、培养个性。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培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在做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D/2013/02/100)“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教学变革的课例研究”时,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做”,让学生和教师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师生角色互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现在我们通过一节课堂实录来分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听说过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吗?日前,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水下考古地挖掘到了100多件与台湾有关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近些年来,台湾渔民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拖网拖上来的有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亚洲象、古菱齿象、熊、中国犀、马、猪、四不象鹿、斑鹿、山羊等。至此,近年来在台湾海峡已通过海底考古挖掘收集了哺乳类动物化石达3100多件。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就说明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地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史实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空间)。

一、沧海桑田(实例展示,动画演示,实验探究)

1.展示图片

2.提出问题

谁能解释这些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3.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探讨并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实验二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举几个人类活动的例子。

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

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走南闯北,问题导引

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2.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简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两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3.观察预测,寻觅证据

学生先预测,然后分组寻找证据证实大陆是否会漂移。动手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最后教师点评指导。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第一,激发动机,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时刻把握学生心中涌动着的求知火焰,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迅速出击,使其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

第二,操作感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心动、情溢之际,我们要让学生及时动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中包含许多自然规律和原理,我们无法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发现、验证这些规律和原理,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小实验再现或部分再现某些真实场景,如大气的热力环流、水循环、水体富营养化、自流井原理,火山、地震等,因此与物理化学实验不同的是,地理实验是模拟实验,只要能正确说明地理事实就可以了,不要强求数据的精确度。

第三,设问激活,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好方式,也是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治学思想。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通过设问激活、激励学生敢问,勤问,问到底,尤其是在思考问题转折处、发现规律的关键点,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常常能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索”。陶行知曾经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把学生的嘴解放了,学生的天性就活泼起来了,思维也得到了激发。

第四,给予机会,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让学生动口的关键是教师给予机会,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善问。为此,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感情融洽的师生氛围。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思维的浪花。三要在质疑的方法和技巧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质疑、寻找矛盾生疑、寻根问源质疑、异同关联质疑。四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会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从上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领会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有着深刻影响力,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是初中学生的创新教育启蒙的重要阵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审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两者竟是那么相似,使人不得不惊叹先生的伟大。我们要进一步挖掘陶行知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之中。

曹列文,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全国青少年地理科技大赛科技先进校长,于2007年8月开始担任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曾有20余篇论文及专著发表或获奖。

他带领学校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牢牢抓住学陶特色,实施特色发展、差异发展,打出学校的教育品牌。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实现了人和学校同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高效率、轻负担”的办学效果,并争取早日实现“地方名校”的办学目标。

他倡导最好的管理是柔性的管理、感动的管理、自觉的管理,教育管理要契合教师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理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广泛搭建舞台,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感,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以让老师们开心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为管理宗旨,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创造教育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冬季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下一篇:工作总结(人事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