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课件下(精选10篇)
1.第七课课件下 篇一
人七下第七课活动设计
一段打呼噜视频引发的血案
吉林珲春第八中学 郎姗姗 133300
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郭力维持尖刀扎赵研数刀,致使赵研死亡。长春中院经审理查明,郭力维因同宿舍同学赵研打呼噜影响其休息,曾将赵研打呼噜的视频传到网上,引起赵研不满。郭力维自称“赵研多次借机辱骂我”,遂产生杀死赵研的想法。
法制日报长春2010年3月25日电:吉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郭力维杀人案,今天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郭力维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原告人赵利民、孙爱华经济损失人民币27万余元。
1、郭力维的行为已经够成了什么违法行为?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在对郭力维的判决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3、在郭力维的案件中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1)郭力维的行为已经够成了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须后果。
2、主刑是:被判处死刑 附加刑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应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预防违法犯罪;增强思想品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做“四有”公民。
2.第七课教案 篇二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饼干、老鼠手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闫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了许多的好吃的,那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都闭上眼睛,我的好吃的马上就要变出来了,会是什么呢?(饼干)哦对了,饼干,嘘、、、可是我的饼干娃娃最喜欢有礼貌的小朋友了,看饼干娃哇今天想和谁交朋友?
二、过程
1、小朋友都吃过各种各样的饼干,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今天闫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伸出你们的手指一起来画个圆圆的饼干,那这些圆圆的饼干它像什么呀?都来动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
2、放音乐
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老鼠偷吃饼干的声音)刚才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到我们的饼干上咬了一口,我们的饼干变成这个样子了,现在你们看看它又像什么呀?
3、把饼干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儿歌)
三、游戏
这首好听的儿歌我们要是再把它加上手指游戏就更好玩了,我们边说边玩。(做手指游戏)
把饼干发给每一个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饼干想什么,咬了一口还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3.第七课 江南小曲 教案 篇三
第七课
江南小曲教学时量:2-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认真听赏《采茶舞曲》,并积极参与跳一跳“采茶舞”的活动,从中体验乐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准备磁带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吟诵《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的赞美江南的诗句。清朝乾隆年间,有皇帝乾隆下江南,后又有乾隆再下江南。究竟江南有什么地方吸引这些名人贵族流连忘返呢?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们到江南一行,如何?
二、舞江南——欣赏《采茶舞曲》(出示图片——江南美景)
这就是江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刚才所见的江南美景吗?(学生发言)
江南不光青山秀水景色宜人,江南人也特别勤劳,现在正是采茶的季节,我们去茶园看看吧。(出示图片)
1、听赏与感受——初听《采茶舞曲》(呈现绿油油的茶山画面)
2、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乐曲是谁写的吗?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写的,他看到茶农们在采茶时心情舒畅,采茶动作麻利大方,就像跳舞一样美,所以灵感一来就写下了这首曲子,并且取名叫《采茶舞曲》
3、请你根据刚才听到的乐曲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江南人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采茶?双手采茶
单手采茶
等等
4、再赏音乐,跳舞采茶
三、唱江南——《茉莉花》
、简介“小曲”江南除了山水秀美以外,江南小曲也闻名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江南小曲吗?(学生发言)小结:小曲,又称小调,是指人们在茶余饭后喜欢唱的、流传广、形式较规整、短小精悍的歌曲。有抒情、含蓄、细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2、听赏《茉莉花》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非常有名的江南小曲从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引出茉莉花)赏花:请你说说茉莉花的颜色形状等
3、唱《茉莉花》A、哼唱花儿清香扑鼻,让我们随音乐用鼻子来闻一闻,哼一哼。B、用“啦”唱旋律请你试着用手模仿茉莉花,让我们的身边也开满茉莉花吧!c、唱一唱歌词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情绪前两句是对茉莉花的赞美,三、四乐句是对茉莉花色形味的描绘,应用柔美婉转的声音演唱,第五乐句反映人们摘茉莉花时喜悦而有不舍的心情,宜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最后一句含蓄的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的热爱,应深情地演唱。D、全班齐唱E、现在江苏地区还有另外一首流传甚广的《茉莉花》,这首曲子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朵》中作为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让老师唱给大家听听。
4、拓展升华
《茉莉花》是一首誉与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XX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我们湖南妹子宋祖英把这首歌曲带到了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还有女子十二乐坊、黑鸭子合唱组等都曾表演过,现在我们分别来感受一下表演形式不一样的《茉莉花》。(出示,请你选择)A宋祖英独唱《茉莉花》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音乐的殿堂,有我们中国的民间小曲能登入音乐之巅,做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何感想?谁愿意象宋祖英一样来独唱《茉莉花》A、女子十二乐坊合奏《茉莉花》简介:XX年由中国传统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的流行艺术团体,成员都是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
谁愿意来当女子十二乐坊表演《茉莉花》?B、黑鸭子合唱组《茉莉花》简介:成立八十年代,成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有三个声部组成。演唱形式多样,我们来尝试一下轮唱《茉莉花》(分两组先后演唱,一组唱“人人”时反复一遍,与二组同时结尾)
四、创编表现前面我们采用不同手法表现了《茉莉花》,现在分三组,请你们根据小组情况设计演出形式方案,待会评哪组表现得最好。(学生讨论编排)分组表现并评价
五、小结第七课
江南小曲教学时量:2-1课时
教学目标
能安静地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跟唱《拔根芦菜花》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教学重点
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教学准备
钢琴教学过程
一、再赏江南美景
二、听赏《茉莉芬芳》
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
2、说一说(1)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3)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婉转、秀丽、动听)介绍演奏古筝的姿势,并学一学
3、动一动(主题欣赏)(1)随乐曲动一动,想象自己正在美丽如画的湖畔边演奏古筝便欣赏美景。(2)想象自己坐在西湖的游船上欣赏江南美景。(3)随乐哼唱主题音乐并参与表现。
三、江苏民歌《拔根芦菜花》
1、听赏
2、跟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方言演唱
4.第七课《辛亥革命》 篇四
一、知识回顾
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
民族资本主义在各方面有了一定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人:孙中山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目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准备活动:创立兴中会:1894年创立于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形成
成立同盟会:时间、地点:1905年,东京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创办报刊:《民报》
经过:开始:武昌起义:时间、领导者: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体力量:新军
结果及影响: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高潮:中华民国成立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
成立的标志: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纪年方法: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资产阶级共和国夭折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
1912上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意义: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 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局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自我评价
(一)、单项选择
1、三民主义的内容是()
①、民族②、民权③、民生④、民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3、有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三年生的人。民国三年具体是指()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4、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在袁世凯的威逼下,被迫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A、宣统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8、北洋军阀的鼻祖是()
A、袁世凯 B、吴佩孚 C、李鸿章 D、黎元洪
9、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5年
1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指的是()
A、保国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强学会
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中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4、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相得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问答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功绩是什么?
5.ps第七课教案 篇五
图像模式 7.1灰色模式
灰色模式是与rgb模式并列的想要在rgb模式下创建灰色
可以用去色或者黑白
图像模式:
所谓图像模式就是把色彩分解成几部分颜色组件,对颜色组件不同的分类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模式,不同的色彩模式在PHOTOSHOP中所定义的颜色范围也不同,还可以影响图像的通道数目和文件大小.所谓的通道
含有rgb模式下的三种颜色
操作
调整不同模式
观察通道变化
灰色模式
Cmyk模式
7.2位图模式
Rgb模式
必须先先转换为灰色模式
才能在有灰色模式转换为
位图模式或者双色模式
位图: 它是由无规则的黑色小点生成的一种图像,一般用于金属版印刷.图像模式转换:彩色图像--灰度--位图
注意:只有部分工具可以使用,所有色调工具都不可用
操作
点击位图模式
50%阈值
指的是将>50%的灰度像素转化为黑色
将<50%的灰度像素转化为白色
----从而生成高反差的黑白图像.(原图)
半调网屏
可以设置不同形状
放大之后才能看见
(选择之后的)
其他的自行尝试
7.3双色调及索引
1.双色调:
将灰度模式的图像转换为双色调模式
单色调: 本质是灰度图像,但在这里可以用任何颜色来代替黑色油墨 双色调: 由两种油墨组成
注意: 1.彩色图像---灰度模式---双色调.2.双色调模式是一个分类,不是单个图像模式类型.还有单色调,三色调,四色调.3.每种图像类型的规律都相似,只是可用颜色的数量不同.-------它由一种特殊的灰色油墨和彩色油墨来打印一个灰度图像,为创作的图像增添艺术情 趣,更加吸引人.索引模式的图像不能直接拖拽到rgb模式里面
7.4rgb与cmyk(重点)
RGB颜色: 是PHOTOSHOP默认模式,(屏幕显示一般使用RGB)所有绘画工具和滤镜都可以使用,通道调板中有三个8位颜色通道,从而成为24位图像,它可以容纳1670多万种颜色.(电子显示
等要用rgb rgb电子三原色)
CMYK颜色: 主要用于打印或印刷色泽连续的图像,通过CMYK模式可以进行四色印刷,CMYK模式有四个8位颜色的通道,所以是32位图像..(注:在RGB模式下处理图像较为方便,且比CMYK模式文件小得多,可以节省更多内存和存空间)(用于打印
印刷等)
7.5rgb与cmyk转换
新建文档填充为黑色——新建三个图层分别命名为
红黄蓝——选择画笔工具最大笔头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个0~255范围内的强度值)操作——在每一对应名字的图层用画笔画出相应颜色的最强度
绘制出
中间合成的四种颜色
为cmyk 用cmyk进行
颜色
K为黑色
也就是cmy叠加在一起
由于用三种叠加出黑色
太浪费了
所以 现实中会有
单独的黑色墨水
也就是k
Cmyk与rgb可以相互生成
7.6lab通道
LAB颜色: 所定义的颜色空间包含了 RGB和CMYK的全部色域,当RGB转换成CMYK时,它首先转成LAB,再从LAB转换成CMYK,目的是为了使颜色衡量标准化,LAB模式是根据人眼如何感受颜色而创造的一种模式,不管使用什么设备创建或输出图像(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或扫描仪)产生的颜色都保持一致.执行LAB颜色命令,通道有亮度通道,A通道是从绿到红的颜色通道,B通道是从蓝到黄的颜色通道.多通道: 可把含有多个通道的图像分割成单个的专色通道,如将一个含多个颜色通道模式中的一个颜色通道删除,它将自动转换为多通道模式,(应用较少
了解即可)
8位通道: 大多数情况下RGB CMYK 灰度图像的每个通道包含8位数据,即8位通道.16位通道: 每个通道包含16位数据,在16位通道图像中,绘画工具和很多滤镜命令都不能使用,16位通道的图像提供较为精细的颜色区分,但其文件大小比8位通道图像大得多.7.7亮度对比度
操作——打开——亮度对比度
7.8色阶
色阶这个工具使用起来比较简单
对于一般的图片进行处理
点击自动就好了(等同于自动色调)
自动结果不满意
在进行手动调控
7.8曲线
自己玩一下
就行
复杂
不常用
7.9自然饱和度
曝光度
自己玩吧
自然饱和度
默认是对足够饱和的部分保持不变
对饱和不足的部分
进行饱和 而下面的饱和度是对所有部分
进行饱和加深
7.11色相饱和度
重点是
色相
黑白灰
没有色相
勾选
着色后
可以增加色相效果
可以选择
要调节的颜色部分
只对所选的颜色进行调节
其他颜色不变
将图中红各部分
通过调节
使之与全身羽毛颜色相同
操作 ——调节色相使颜色相近——调节饱和度和明度——使之颜色相同
红色框内
为所选颜色的范围
7.12图层调整
创建色相饱和度图层
可以在调整里进行调剂
调节之后
点击色相饱和度图层的 蒙版(意思大概就是遮住它)
选择黑色画笔
将想要还原的地方进行涂抹(白色可以将
黑色涂抹过的区域
还原)
这里要理解一下
蒙版图层
对刚才的色相饱和度图层
用黑色进行了遮蔽
这里的蒙版图层内容在画布上不会显示
只对蒙版图层的对应图层
有效(大概理解就行)
7.13色彩平衡
与上节课相同
只是在用画笔的时候
用硬度为0的笔头
勾选阴影
调节的是图片上暗的部分 中间调是所有部分一起调节
6.三字经第七课 篇六
《曰春夏曰秋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而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告诉我们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至于说“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本节课采取“扶”与“放”结合的方式,把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格律规则、用韵规律、达情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引权威解读以晓其源,插时代背景以入其情,拓同类词体以悟其法,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由感性到理性、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阶层。
二、目标设定
1、初读经文,读准经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经文的意思,并找出韵脚。
2、明白一本四季春、夏、秋、冬是循环往复的,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并了解五行学说。
3、引导学生运用三字经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经文格律,结合经意填词仿写。
三、策略构建
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育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育宗旨,国学诗词教学诗以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五项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思路,加强朗读、思考、感悟、用法的整合,巧妙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课堂流程。
四、流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1、你知道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
2、分别写出季节的名称。
(二)读文晓韵
1、初读正音 出示句子: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读文贵正,音正则字准,气正则韵出,先试着读一读,连续读两遍,注意把字咬准,音读正。(生读。)
教师随机正音:特别留意文中的“曰、应、行、数”这几个字的读音。
2、划分节奏
文有节奏,句有停顿,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试着用节奏线画一画停顿的地方,(学生听并划出句子内停顿的地方)。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学生试着自读与对读,教师检查学生朗读的节奏划分,并让学生汇报读,相机引导)。教师引导:注意停顿与延音是有区别的,停顿是无声而有气,延音是有声有气,是声音的延续,再来体会停顿与延音的区别.(学生试着练习,掌握停顿与延音的区别)
3、掌握轻重
读古文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现在听教师范读,看看你们能发现老师在轻重处理上有什么规律。(学生听)学生交流发现:
学生1:第一二声的字读得轻,声音有延长。学生2:第三四声的字读得重,声音更短。学生3:在停顿的时候,声断而气相连。学生4:韵脚读得比其他仄音更重、更长一些。
教师:这就是读诗词时常用的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读得轻而缓,仄声读得重而急,韵声读得沉而略长,现在请你们按照平长仄短的读法来试试。 ̄/ ̄↑  ̄/ ̄ ̄ ↑/↑↑ ↑/↑↑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学生交流展示这一句。然后全体学生按照这种读法读全文。
4、体会音韵
找出文中押韵的字,加重声调,略加延长,听听有什么效果?
(三)会文悟情
现在请大家先读一读译文,再来读文,看看这首古文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古文与译解对读,然后学生汇报。文中描述了哪些天文、地理的知识? 四时、四方、五行
1、解“四时”“四方”之意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释“东”:远古时期的人们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我们看繁体字“东”,一个日,一个木,正是表示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固定的。好,就先把它定为东。古代人跟着太阳的轨迹看,每天差不多的时候,它又从西边落下去了。在甲骨文当中,西是什么样子呢?西就是一倦鸟,很疲倦的一只鸟,在树上歇息。这就是西,西有点歪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就是“东西”。相对着,我们才定下“南北”。
“应乎中”这三个字,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就拿北京城做例子,北京城的中心在哪里啊?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里啊?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里啊?在皇帝宝座。皇帝这个宝座是放在太和殿的正中间的,那都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地,北京有四城,东西南北四城。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表明中国古人的思想,受《三字经》所表达出来的这类思想的影响有多深。“应乎中”在古人心目当中重要性有多大!
③举例:大家如果到太和殿去参观,稍微把头抬起向上看看,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意思就是龙戏珠,非常吉祥。这个珠子的下面就是皇帝宝座,非常准的,也就是正对着皇帝的御头。皇帝的御头就应该是正对着这个珠子,一点不能差。按照古人的观念,如果偏差了要出大事。袁世凯当皇帝,年号洪宪。他往这个宝座上一坐,抬头一看,顶上那么大个球,心里有点虚。他怕这个球掉下来,把自己那个袁大头给砸了。所以,他就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十几公分。如此说来,他登基的时候坐的宝座,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洪宪闹剧八十三天,袁世凯就一命呜呼,没有能够如他所愿,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当然,我们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有能够成功恢复帝制,是因为他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的潮流和民心,绝对不是搬了一下椅子,他就当不成皇帝的。但是,好多老百姓宁愿相信这个传说:袁世凯搬椅子,违反了什么规矩啊?“应乎中”的规矩,所以他八十三天皇帝梦完了。这正反映了我们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思想。
2、解“五行”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至于说“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
水可以灭火,老百姓一看,水克火。金属做的工具,比如古代,用铜做的斧子,可以砍木头,那么金克木。那么,金属又是从哪里出来的?从土里面出来。我们去采矿,都要从土里面往外找,古人对岩石和土都是一块儿来看的,那么,就是土生金。我要煮饭了,我往火里泼一盆水这个饭就煮不熟了,所以水克火。为什么往里加点柴火,加点木材,火就更旺了呢?所以,木生火。为什么把有些金属用火高温烧,烧了以后就变成水了呢?所以火克金,因为火比它厉害,能把它熔化了。
(四)察文识律
今天的所学的三字经有怎样的格式?大家先数一数这首古文一共有几句?每一句有几个字?用“_”表示字,按句子的形式画一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全文共三句,36个字。
现在请你找找,这首古文的韵脚有哪些?韵脚的字是第几声?在哪些位置上?并标在横线上。
冬、穷、东、中、土、数
每半句的句末都要押韵,并且韵脚的韵母都是第一、三、四声,三、四声的韵叫着仄韵。
古文之所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因为每一句其平仄要求,现在请再根据音的声调用平仄符号标一标,标出每一句平仄要求。引导学生总结格律规律。
(五)仿文填词
1、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入括号内。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A、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B、至于说“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C、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2、循意成词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仿写:
曰一二,()四五,此五(),紧相连。
五、板书呈现
7.钟声 第五册第七课 教案 篇七
(2008-11-05 09:55:08)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7、钟声(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唱准4、7、1音高,唱准音阶,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用轮唱的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 教学难点:二声部和谐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 A、按音阶唱 B、打乱顺序唱(2)学习fa、si、do
齐学
学
生
活
动
在音乐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外
三个朋友:
出示4(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4和3、5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
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4”这个音,唱一唱《噢!苏珊娜》、《原谅
我》
出示7(si)学生跟唱,介绍4和6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势
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7”这个音,唱一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出示“1”学生跟唱,介绍它和“7”是邻居,唱一唱6、7、1,做一做手
势
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视唱曲
齐唱
2、新歌教学
(1)导入:出示欧洲教堂
导: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导:你能用动作表演吗?
(2)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听录音,注意学唱顺序(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4)连唱
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遍(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4、7、1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唱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连唱
F、用流畅的情绪,连续地唱一遍,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G、加固低音do sol 唱一唱 H、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齐唱
齐学
I、二声部合起来唱,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三、组织下课
齐唱
合唱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7、钟声(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过程与方法: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和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3)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合唱
学生讨论
齐唱 指名说
学
生
活
动
师生交流(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3)
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仔细聆听
仔细聆听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学生自由模仿
仔细聆听 学生讨论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齐唱 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
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 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
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仔细聆听 指名说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自由练 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4、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教师范作
仔细聆听 自由表演
展示 师生评价
三、组织下课
学生拍打节奏
学生分组试编、展示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7、钟声(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二声部学唱,感受二声部歌曲
过程与方法: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二声部学唱,感受二声部歌曲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2、表演《美丽黄昏》
合唱
学
生
活
动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2)听录音
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放音乐(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学生谈感受
学生试拍 齐唱
学生自由做动作 齐唱
(5)哟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有什么不
同?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分组讨论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学生说说感受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学生学唱 个声部的歌声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分组展示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三、组织下课
速度
表达的情绪 板书
稍快
轻松、愉快
设计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轮唱
齐学
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教后
8.第七课《透视“追星”》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追星”现象产生的原因。2.使学生懂得“追星”的利与弊。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追星”现象,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教学重点:
1.“追星”现象产生的原因。2.懂得“追星”的利与弊。教学难点: “追星”的利与弊。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精心搜集资料,制作课件。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设置的情景演示视频,相关案例图文演示。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一、用图片和视频《杨丽娟疯狂追星刘德华》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这段视频里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青少年“追星”的现象相当普遍;
2.有超过四成的家长认为影响到正常生活; 3.杨丽娟疯狂追星刘德华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兰州人)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问题:你如何看待杨丽娟的“追星”行为?你“追星”吗?为什么要“追星”? 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由此引出:
二、追星问题产生的原因 :
1.中学生进入少年期后,人生理想问题第一次成为自己的“困惑”,因而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发生“矛盾”时,明星恰恰就寄托了自己的一些希望和梦想。2.在“追星”的过程中,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寄托,情感共鸣的需要。3.通过“追星”,可以寻求刺激、追求时尚、追求浪漫等。总之,“追星”是中学生中比较普遍的正常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追星”的类型差异及其原因
将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分发下去,当堂调查本班同龄人心目中的明星(偶像)。调查结束后将调查表收齐,指定两位同学进行统计。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将统计数据显示在屏幕上的表格中,并进行归纳小结。表格如下:
偶像的类型 人数 所占比例 喜欢内在精神和品质 喜欢外型
伟人
专家
学者
影视演员
歌星
体育明星
科学家
企业家
政治家
作家
其他
得出结论:
1.不同的人所“追”的“星”不同,“追星”的原因也不同; 2.不同的明星被喜欢和崇拜的原因不同;
3.对同一个明星不同的人喜欢和崇拜的原因也不同。
在当今社会,“追星”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人为了他们,可以花高价看他们的演唱会;有人为了他们,甚至刻意去改变自己的性格。看到他们时尖叫,甚至是热泪盈眶。追星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怎样追星,对明星崇拜到何种程度,却有是非利弊之分。那么追星对我们青少年来讲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呢?下面,我们就组织一场5分钟的小型辩论会。(根据学生事先搜集的资料站在自己支持的观点的立场上进行辩论。)辩论主题:“追星”的利与弊 正方观点:“追星”是有利的 反方观点:“追星”是有弊的
辩论结束,教师点评,让学生懂得,“追星”既有利又有弊。
四、追星的利与弊
有利:(1).树立远大的理想;(2).向自己的偶像学习,有动力;(3).培养自身的兴趣。
有弊:(1).盲目追星,疯狂迷恋,迷失自我;(2).浪费金钱;
(3).妨碍学习,影响生活。课堂小结:
最后用小品《追星族》来结束本课的教学。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追星现象,充分认识追星的利与弊,不要陷入盲目追星的泥潭而迷失了自我。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搜集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成功背后的故事,了解自己的偶像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
附:调查表 1.你有偶像吗? A.有
B.没有
2.你熟悉你的偶像吗?
A.熟悉
B.还行
C.不熟悉
3.你的偶像吸引你的地方是
A.容貌、身材、发型、服饰、动作等 B.性格、为人、举止、风度和精神品质等 4.你的偶像是名人吗? A.是
B.不是
9.17:第七课偶像与自我 篇九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第七课偶像与自我课时:2课时主备人:常晟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17课时
第一课时透视“追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追星”是一种正常现象,理解“追星”的原因,掌握“追星”的利与弊。2.正确认识“追星”现象,剖析“追星”利与弊,学会将“追星”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3.走出“追星”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从深层次去认识明星与偶像,将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一)课前准备
1.说出自己崇拜的偶像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追他或她,是明星的哪个方面吸引着你? 2.收集你所崇拜的偶像的资料或相关事例,课堂进行交流。
(二)知识预习
1.青少年“追星”,既可能出于和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等。
2.“追星”在青少年中是现象,也有一定的。3.不同的明星被人喜欢的原因不同;对于同一个明星,不同的人也不相同。4.“追星”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却有是非利弊之分。5.简述“追星”的利与弊。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1)有同学认为,没有偶像是可悲的,你怎么看?
(2)“追星”现象究竟是否正常?
2.完成课本P66探究,讨论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明星。
3.你喜欢明星是因为他(她)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追星”让你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训练巩固:
1.喜欢明星是一种()
第页A.庸俗情趣B.正常的心理现象C.不良诱惑D.老师反对的2.一群青少年,有的衣服上写着“我是玉米”有的衣服上上写着“我是盒饭”,有的写着“我是笔迷”“我是凉粉”。他们的行为是()A.追星行为B.从众行为C.代表时代的新潮流D.喜欢明星的品格
3.追星在青少年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青少年产生“追星”因为()①明星能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②明星能满足自我的精神寄托③为了寻求刺激,追求浪漫④明星比生命更重要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
4.自从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传入内地,许多青少年像着了魔一样。走到校园中到处可以听到对戏剧中人的倾慕:“F4好帅啊,家里又有钱,真羡慕他们。”他们的行为是()①崇拜明星外形② 崇拜明星的内在品质③崇拜明星的演技④崇拜明星的生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5.张强非常崇拜乔丹。“篮球飞人”乔丹带领芝加哥公牛队6次获得全美篮球冠军,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篮球的认识。他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令人敬佩。这说明张强崇拜乔丹的()A.英俊潇洒的形象B.超人球技C.内在品质与精神D.收入和地位
6.范勇是个体育迷,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收集相关的资料上,上课也偷看篮球杂志。你认为他的行为是()A.中学生的追星行为,是可以理解的B.追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支持他 C.追星就要花时间,无可非议D.为了追星耽误学业的行为是错误的。7.吴超非常崇科比布莱恩特和詹姆斯,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于是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准备报考体育院校。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A.崇拜并学习,是积极的行为B.这样很耽误时间,不得提倡 C.盲目崇拜,对他今后的发展不利
D.崇拜可以,但锻炼身体没有必要
四、拓展延伸:
请结合上述事例简要要谈谈追星的利与弊。
五、作业:
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 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六、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10.第七课课件下 篇十
单元教学内容:
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堆雪人》聆听《乘雪橇》《迎来春色换人间》 单元教材分析:
《雪花带来冬的梦》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的,等到春天“春风姑娘把你们来唤醒”。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
《乘雪橇》是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的,其实这首曲子不是圣诞节写的,创作的当时正式七月,他只是对冬天的一种幻想,后来有人为曲子填上了词就成了一首圣诞歌曲。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在铃铛、马蹄、马鞭、马儿嘶叫等音乐的衬托下,绘声绘色的描绘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奔腾的高兴的心情。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主题旋律共出现了四次,每次都要反复一遍。最后,音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人们欢声笑语向远方奔去。
《堆雪人》这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合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为F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第一部分有四个乐句,旋律采用模进的手法和富有推动力的节奏,配以“北风吹口哨”、“雪花把舞跳”,把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二部分是一个具有乐段性质的独立乐句,旋律、节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孩子们自豪、欢乐的心情。句末再现了有特性的节奏型,使歌曲前后呼应,既有对比,又有统一。
《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主要唱段。用管弦乐队伴奏,音色丰富,气势恢宏,用了京剧的多种板式,抒发了杨子荣乔装打扮,深入匪穴,消灭土匪的壮志豪情。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自然的声音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1、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初步学用模进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初步学用模进方法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合唱。教学准备:多媒体、琴、录音机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第二课时 聆听《乘雪橇》 第三课时 演唱《堆雪人》
第四课时 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 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演唱)
教学内容: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材分析:《雪花带来冬的梦》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的,等到春天“春风姑娘把你们来唤醒”。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歌曲中弱起小节、附点节奏、变化音等运用所营造的效果,并用歌声加以表达。同时了解其中渗透的冬眠知识。
2、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中表现出对小动物的亲切和关怀;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技能目标: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并用不同的演唱方式、音乐要素分别表现出歌曲中不同乐段的情绪、意境。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难点:
1、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2和弱起小节。
2、能用不同的演唱方式、音乐要素分别表现出歌曲中两个乐段的情绪、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录音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谈话:
冬天到了,在寒冷的冬天里你会想到些什么呢?(雪、雪花等)下面让老师带着你们去领略一下冬天的美丽景色!
2、课件出示:冬天美丽的景色!(背景音乐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3、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雪花、小青蛙、小甲虫、睡吧„„)
4、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冬眠)冬天到了,有许多动物们因为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到食物就需要冬眠来保护自己,到第二年春天春暖花开时才会醒来。
5、让我们来扮演小雪花来告诉动物们冬天来了。(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
6、课件出示:告诉小青蛙,告诉小甲虫,告诉小刺猬„„(师伴奏,生练习2-3次)。
7、师生分角色唱全曲:老师来当雪姑娘唱第一句,你们来当小雪花唱长2、3两句,最后一句又由老师唱。
8、同学们的歌声真美,让我们这些小雪花们跟着音乐飘起来。(跟着录音轻声哼唱,做动作。)
9、让我们来找找唱的还不够好的句子,大家一起来试一试解决。(练习解决难点)
10、跟着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全曲1-2次。
三、歌曲处理:
1、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的呢?它表达了你怎样的心情?
2、如果老师想请你们来当小的动物的爸爸妈妈来哄一哄他们的宝宝睡觉,你觉得我们又该这样来演唱这首歌呢?(慢、柔、美„„)
3、让我们来试一试。
4、冬天到了,小动物们冬眠了,我们同学想在这个冬天里干些什么呢?
(„„)下面老师要为大家带来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自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听全曲一次)
5、在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师小结: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孩子们在冬天里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美好时光的情景!)
6、让我们学习歌曲中孩子们不畏严寒、积极向上、勤奋读书的精神。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聆听《乘雪橇》
教材分析:《乘雪橇》是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的,其实这首曲子不是圣诞节写的,创作的当时正式七月,他只是对冬天的一种幻想,后来有人为曲子填上了词就成了一首圣诞歌曲。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在铃铛、马蹄、马鞭、马儿嘶叫等音乐的衬托下,绘声绘色的描绘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奔腾的高兴的心情。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主题旋律共出现了四次,每次都要反复一遍。最后,音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人们欢声笑语向远方奔去。
教学目标:能听辨出《乘雪橇》的主题,听出次数变化并用人生模拟、动作、乐器等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乘雪橇》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听出主题次数变化并用人生模拟、动作、乐器等表现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师生问好
2、组织教学
二、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可以放视频)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三、祖国各地的冬季 1.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
2.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3.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4.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5.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演唱)
教学内容:演唱《堆雪人》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 教材分析:
《堆雪人》这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合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为F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第一部分有四个乐句,旋律采用模进的手法和富有推动力的节奏,配以“北风吹口哨”、“雪花把舞跳”,把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二部分是一个具有乐段性质的独立乐句,旋律、节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孩子们自豪、欢乐的心情。句末再现了有特性的节奏型,使歌曲前后呼应,既有对比,又有统一。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学习歌曲时采用多次聆听,教唱法,进行模唱,就能够学会歌曲,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准确的拍出拍子的强、弱、次强、弱的规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堆雪人》,能用活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唱,乐曲欣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引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X X X X X | 0 X X X X X | X X.X X -|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歌曲聆听法、节奏打击法教唱法、欣赏法。
学习方法:有聆听法、模唱法、打击法 欣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录音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情境导入:
孩子们请闭上你的大眼睛仔细聆听,感觉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下雪了》)。学生:自由回答(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3、每个人的心情不同,想象力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再次感受,好吗?(再次聆听歌曲。)
4、教师:孩子们太棒了,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下雪时的安静、洁白与淡雅,他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的好美呀!
小雪花飘飘洒洒的来到人间,给大地、田野和树林都穿上了厚厚的银妆。看着这么美的雪景,你想干些什么呀?用动作,语言表现出来。X X X X X | 0 X X X X X| X X X X -| 我想打雪仗| 我想 堆 雪人| 我想 滑 雪—| 的节奏演唱。((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空间,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提前处理难点).第二部分、新授歌曲:(采用多媒体演示)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堆雪人》这一课(出示课题)
2、首先,带着问题1聆听: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怎样?
《(聆听)堆雪人》。
3、然后带着问题2再次聆听:
歌曲里面可爱的孩子在干什么?
4、然后带着问题3再次聆听:
大家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
5、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想唱一唱吗 ?
好,听老师先来唱一下这首歌曲第一段。(教师范唱)。
同学们,你们跟着琴能来唱一下吧!(这个环节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 很简单,因为前面聆听了很多遍,所以对这首歌曲有所熟悉。我就会对同学提出一些表扬演唱的真不错。
1、师:我们怎样把歌声唱好听呀?讨论:注意唱好衬词“啦”。你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加上衬词?学生讨论。
2、接着 :在唱好第一段歌词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段歌词,首先跟录音范唱演唱第一段歌词,然后欣赏第二段歌词,请学生找一找第二段和第一段旋律不同的地方。
这首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开心的、快乐的、、、、、、)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用最美的声音来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第三部分:艺术拓展:
两段学习完之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巩固学习:
例如:指导学生用分组演唱、男女轮流唱、合唱、创造性表演、舞蹈、伴奏、加衬词演唱等形式。第四部分:完美节课
小雪花有六个花瓣,晶莹剔透,把世界装扮的美丽又奇妙。风霜,雨雪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事物,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虽然下雪天很冷,但是,我们要不畏严寒,乐观向上。这样才是我们跨世纪的新一代。
让我们怀着对雪花的憧憬,对雪天的期待,唱起好听的歌曲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唱着歌曲走出教室吧下课。
第四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
教材分析:《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主要唱段。用管弦乐队伴奏,音色丰富,气势恢宏,用了京剧的多种板式,抒发了杨子荣乔装打扮,深入匪穴,消灭土匪的壮志豪情。
教学目标: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感受京剧的特色,体验曲子里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京剧的特色,并能哼唱一两句。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堆雪人》
3、师小结
二、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
1.聆听《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一遍),说一说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歌曲?
2.复听音乐《迎来春色换人间》(一遍),跟随音乐讲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剧情和唱段背景。(引子部分表现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在紧密的节奏伴奏下杨子荣挥鞭疾驰在莽莽雪原的情景,接着唱段转入二黄导板杨子荣在乐队伴奏下逐渐表现气冲霄汉的战斗豪情。最后为西皮快板,音乐转为急速,气愤热烈紧张,具有强烈战斗性,生动有力的表现出杨子荣“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的英雄气概。3.再次聆听,把刚才分析的内容带入歌曲,哼唱主旋律。4.再次聆听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一件什么事?
【第七课课件下】推荐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压强课件08-31
苏教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1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06-29
影视编剧课件06-11
小学排球课件06-12
剪羊毛课件06-15
课件设计初探06-22
吉祥宝贝课件06-26
小学雷雨课件07-03
大鹿精品课件07-08
信息时代课件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