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扶贫协议书(精选14篇)
1.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一
“村企联建”扶贫协议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宿松县“村企联建”扶贫活动的实施方案,动员吸引更多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就全面开展“村企联建”活动签订如下协议:
一、结对共建对象
甲方:
乙方:
二、甲乙双方责任人和联系人、联系电话
甲方责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责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共建双方责任和任务
1、共谋经济发展促双赢。甲方负责人担任乙方新农村建设顾问,帮助乙方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理清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加快发展步伐。甲方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各种资源优势,乙方利用土地、劳力和自有资金等资源与甲方实现优势互补,在乙方投资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或者建立创业点作为甲方的产品加工点,在甲方的帮助下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乙方切实发挥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的政治优势,积极为甲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空间。引导农民群众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及时有效地为甲方解决用地、用资源等难题,配合企业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2、共享党建创优上水平。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党组织的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科学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积极拓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上,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甲乙双方互为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为双方党员活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甲乙双方通过共同上党课、共同过组织生活等形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形成村企互通、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双方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
3、共建基础设施惠民生。甲方帮助乙方开展农村道路、路灯、绿化、水利建设、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乙方允许甲方以合作开发形式投资农民集中居住区等项目。甲方可以无偿捐助乙方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健身广场、文化园地等公益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4、共抓培训就业富乡亲。甲方积极参与乙方的农民培训和转移工程,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吸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乙方为甲方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定向输送渠道,既解决甲方用工难题,又富裕乙方百姓。
5、共帮困难群体送温暖。结对双方每年为对方办1至2件实事、好事。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标兵户)和党员志愿服务者等工作,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对方困难群众(职工)结对帮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原则上每名党员干部至少帮扶一名困难群众(职工),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困难户、群众活动。甲方在向各级慈善基金会、扶贫基金会捐款时最好定向资助乙方特困农户。
6、共育文明新风筑和谐。甲乙双方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企业和农村文化生活,让职工和农民感受更多现代文化气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甲方为乙方做好以下帮扶:
1、开发式帮扶:甲方通过提供科技信息、筹集启动资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村民发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科技项目和特色产业。
2、定向式帮扶:甲方结合用工需求和科技产品特点,通过开展“定向式”技能培训,组织企业初级产品、附属产品加工进村(场)、进户,吸纳村民进厂就业等方式,帮助提高村民的工资性收入。
3、救济式帮扶:甲方通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切实帮助乙方解决群众关心的吃水、用电、行路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帮助乙方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
本协议一式两份,共建双方各一份,并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主要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2.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二
一切经济现象发生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应在人的心理中去寻找。比如,我们说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业制度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就是因为该制度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正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致贫的原因很多,但人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人自身的心理或精神原因。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就必须首先瞄准、找准“人”身上的心理致贫原因。人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心理因素这一非物质原因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伟大作用。24年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观念扶贫”、“精神扶贫”、“扶贫要先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199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同志聚焦贫困与发展问题的著作———《摆脱贫困》,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该书中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先飞、先富的关键是我们头脑里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我们一向认为,地方贫困,但人的精神和心理不能贫困;贫困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理贫困。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首要意义并不是摆脱人们物质上的贫困,而是首先要摆脱人们头脑中的意识、精神和心理贫困,只有摆脱了心理和精神的贫困,才能彻底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扶贫要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指出,“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很重要!”[2]不到一年时间,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再次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3]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扶贫要扶志,要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省代表团座谈时指出,“扶贫要扶志,补齐精神短板。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贫困者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精神扶贫则使人精神上有力量,实践中有力量,这样扶贫就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不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就不能拔掉经济上的穷根。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5]“扶贫要扶志”中的“志”是什么?《辞海》对“志”字义的基本解释是:“在心为志”,“志”即人的心理或精神“[6]。”扶贫要先扶志“即扶贫要先扶人的心理或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一文中还提及了“新邵贺贫”、“两个县争戴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一个县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帽子”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看了一些材料,反映说2012年初,某省某县(经查实为湖南省新邵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政府网站上随即发布‘特大喜讯’,热烈祝贺该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就是“新邵贺贫”事件)。还有一个案例,是说两个县争戴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落败的县长含着泪说,我们县这次之所以没能争取到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就是因为我们县实在太穷了。再有,有一个地方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其实,2005年该县就已经进入了全国百强县之行列,2011年因媒体曝光,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才被取消。据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中部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榜单上,竟有17个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这种现象,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一下,该摘帽子的就要坚决摘,不该戴就坚决不要戴,没什么好照顾的!”“新邵贺贫”(1)、“争戴贫困县帽子”的现象,一方面暴露了如今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总是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于外部帮扶(或扶贫),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等、靠、要”的对外依赖心理还相当严重,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精神、劳作精神、自信心和坚韧意志严重缺乏,这在贫困地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心理贫困(或精神贫困)的表现,心理或精神贫困已成为制约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非物质原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行国家扶贫政策体系的某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在救济扶贫、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严重忽略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如今,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某些深层心理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习近平心理扶贫观对新时期反贫困的启发
检验一项扶贫政策的得失成败,主要不是看外部给贫困地区和人口多少援助资金、开发项目等,关键要看该扶贫政策是否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而不能使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地区人口产生负向指望心理、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畏惧(困难)心理,更不能“越扶越懒”、“越扶越贫”。在脱贫致富中,能否最大限度激发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来激励人的积极心理和行为,促使人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勉地工作或劳动以创造财富,就是变过去“外部(扶贫部门)要我(农户)富”的被动扶贫模式为现在“我自己(农户)要富”的主动脱贫模式,其实质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在动机或欲望的人的心理过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的思想给新时期中国反贫困实践以巨大启发,这就是:国家在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问题,切实把心理扶贫提上国家顶层议事日程和反贫困实践上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序,跋,1-4,7-8,67-68,215-216.
[2]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30日)[G].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56-59.
[3]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
[4]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15-10-17(2):2.
[5]习近平.心中的扶贫短板如何补齐?[EB/OL]www.chinanews.com/ll/2016/03-18/7802567,shtml.
3.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三
用活用好专项资金,扶持“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在资金安排上,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倾斜。同时,依托本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积极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基金、小额贷款扶贫担保基金、创业扶贫贷款担保和贴息资金等项目,通过借款、补助、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发展门槛低、市场稳、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项目。通过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产业带动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产业扶贫。目前已筹集专项资金275万元,支持临朐县利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家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殖,带动社会投资2835万元,帮助贫困户323户、贫困人口891人脱贫;筹集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临朐县隐士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带动贫困户280户、贫困人口680人脱贫;筹集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牛寨村委、黄谷村委依托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和景点开发,带动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170人脱贫。
支持合作组织承担支农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脱贫。针对支农项目特点和合作社承担能力,重点把农作物田间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益性事业以及需要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组织参与申报和实施。从农业补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农村人才培训等方面,对农民合作组织予以支持。2016年筹集专项资金474万元,支持临朐相亮山楂合作社实施山楂基地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000亩,受益贫困村3个。项目建成后,解决了山楂基地灌溉水源缺乏问题,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条件。
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推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民办公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融资服务,对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发放小额扶贫信贷,由财政给予贷款贴息。同时,建立小额扶贫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县财政联合县扶贫办,分别与县农村商业银行、聚丰村镇银行签订小额扶贫信贷三方监管协议,由县财政金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目前,已为九山镇青杨峪板栗专业合作社发放扶贫“富民生产贷”200万元,用于板栗深加工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周边7个省定贫困村100多名贫困富余劳动力增收。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在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项目主体地位作用的同时,明确扶持条件、要求和标准,规范项目评审、项目立项、资金分配、资金拨付等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有关项目资金的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管和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组织开展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相关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防止虚报项目、套取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充分发挥镇(街)财政就地就近监管优势,让镇(街)财政参与项目申报、审核、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适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引导完善农民合作组织与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保障农户在承担支农项目中的利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朐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4.扶贫日慰问贫困户方案 篇四
一、活动主题和目标
(一)活动主题:
“10·17,一起过上好日子”。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活动,大力宣传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政策,营造“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氛围,弘扬“人人皆可为”的公众理念,完善“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推动各方资源向贫困人口汇聚,促进各方力量向贫困地区整合。
二、活动内容
(一)发表市委书记署名文章。
在“10·17”当天,在《xx日报》上发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xx同志的署名文章,阐明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动员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市扶贫开发,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市委宣传部、xx日报、市扶贫办)
(二)发表市长电视讲话。
在“10·17”当天,在xx电视台发表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马xx同志的电视讲话,阐明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措施,描绘我市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小康蓝图。(责任单位: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扶贫办)
(三)评选、宣传和表彰“扶贫功臣”。
9月至10月,在全市开展“扶贫功臣”评选活动,评选主体是“十二五”以来,为我市减贫作出突出贡献、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先进人物。原则上有扶贫责任的县市区各评选1个,全市共评选10个,以市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命名表彰,在xx日报、xx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其先进典型事迹。(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
(四)启动“百企帮百村”活动。
10月17前,启动全市“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和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帮扶全市2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力争经过市、县(市、区)两级努力,使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企业参与帮扶,建立企业参与扶贫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国资委、市扶贫办)
(五)组织“大走访、大慰问”活动。
10月10日左右,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到农村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市级领导带头参加,可以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上,也可以由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走访地,每人走访、慰问2至3个贫困户。市直各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也要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大走访、大慰问”。(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扶贫办)
(六)召开联席会议,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公益募捐。
9月底,组织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残联、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省扶贫基金会xx市办事处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联合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捐资出力。(责任单位: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单位)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扶贫日”活动在市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方案拟订、沟通协调联络、相关活动组织实施和督办检查等日常工作由市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各有关市直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应加强本地“扶贫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机构,保障工作经费,开展相关活动。
(二)加强督促协调。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扶贫日”活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席机制,加强情况通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新闻媒介,及时发布“扶贫日”活动推进信息;印发通报材料,通报相关情况。
(三)加强资金监管。
通过“扶贫日”活动募集的资金,要按照《关于加强全省“扶贫日”活动募捐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认真总结典型经验。
5.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五
如何提高为贫困户的服务能力,抓好扶贫队伍自身建设是关键。
一、转变观念,开拓进取
每个干部必须注重学习,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抓实干,勇于开拓,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要确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发挥扶贫工作在经济建立中的作用。
二、热情服务,当好公仆
每个干部都必须要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县委和县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当好人民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为贫困户服好务。对来信来访的同志,要做到主动热情,认真倾听对方意见,能办的事快办,该请示的抓紧请示,该汇报的及时汇报,该办理的尽快办理,不能办的事耐心解释。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忠于职守,实事求是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制度,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忠于职守,认真做好工作。实行办事服务承诺制,明确时限要求,不拖不压,增强透明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常深入基层,多做调查研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必须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坚决反对说大话、空话、假话,杜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事事讲大局、讲原则、讲正气;对待同志加强团结、互相配合、不回避矛盾、不搬弄是非、不争功诿过、不推诿扯皮;在工作中既要发扬民主,又要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
四、勤奋学习,提高素养 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既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又要努力学习扶贫业务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及其它相关的知识,扩大视野,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要学以致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五、从严要求,廉洁自律
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对腐败苗头要及时制止,不护短,不遮掩,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努力造就一支清正廉洁,作风正派,能打硬仗的队伍。
六、多办实事,勤俭节约
集中精力抓大事、干实事。未经批准不得出席项目单位举行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开工、竣工、挂牌、剪彩、纪念等事务情活动,减少非工作性质的应酬。严守纪律,不向项目单位提不合理要求。因公接待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节约开支。精简会议和文件;必须召开的会议,会前要作充分准备,明确议题,缩短时间,提高质量和实效;严把文件质量关,切实改进文风,务求实救。
6.贫困村扶贫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体现大扶贫的要求。统筹规划,周密部暑,全力实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xx区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今年中央“两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培养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主要做法:
(一)组织好学习宣传工作。
(二)进一步调研、摸底、走访,包括:
1、建立民情日记、档案;
2、召开村“两委”座谈会;
3、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组织召开村民小组座谈会;
4、积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党员的教育培养,建设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
(三)讨论研究今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对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调研,探索农民脱贫致富新思路、新办法,选准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访村贫困户,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力争计划内帮扶的贫困户当年脱贫。
二是抓紧抓快协调xx区组织部、计生局、卫生局、文化局等职能部门对村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监督去年我局资助的资金使用情况。主体工程投资35万元,计划3月份动工,6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年内交付使用。
三是跟踪、协调xx区水利局对那马屯、六合屯的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计划投资30万元,力争年内解决两屯600多人口的饮水问题。
四是协调、跟踪xx区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全村8条总长12公里的农田水利渠道及那马屯1.6公里屯级道路的建设。计划7月份完成,总投资480万元。
五是协调xx区扶贫办、国土局等职能部门对那华屯0.3公里,那母屯3公里,平利屯0.5公里,那户屯0.8公里的屯级道路改造,计划8月份完成,投资92万元;二桥头至百拿屯4.8公里的屯级道路硬化工程,投资200万元,计划10月份完成;跟踪xx区国土局对xx大垌田总长3公里的防护坝建设,计划11月份完成,总投资600万元。
六是继续跟踪xx区交通局完成对xx二桥的修缮工程,计划2月份完工,投资15万元;协调xx区农业局50吨水泥,发动那华屯群众投工投劳年内完成屯内道路硬化。协调林业局年内完成500亩油茶低产改造,形成以油茶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七是通过协调xx区教育局及其他渠道为六合屯教学点建卫生间、硬化操场等基础设施,年内计划投资5万元,力争创造一个较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八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群众矛盾,确保无重大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包括:
1、调解、处理一些矛盾纠纷;
2、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
3、加强法制教育,帮助村民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勤劳致富的好思想。
九是结合局直属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及动力技校开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热门教学专业,大力向该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群体宣传、积极推荐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
十是春节前夕,局组队深入村屯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低保户,老党员,老复退军人,贫困大学生及村“两委”干部,送去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爱。
7.加快环首都贫困带扶贫开发的建议 篇七
2005年8月17日, 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 环绕着河北的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 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的272.6万贫困人口。如果以150公里的直线距离计算, 与北京接壤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就有25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 称为“环首都贫困带”。
据河北省发改委与河北省扶贫办2011年9月的调研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 环首都贫困地区仍然有25个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贫困人口235.9万人, 占河北省贫困人口的42.1%。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现状表现是多方面的, 不仅体现在整体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少, 还体现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民生计途径单一。
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建设“首都经济圈”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环京津贫困带”客观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 这些问题不解决,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建设“首都经济圈”将难以实现。
二、环首都贫困带的成因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的出现并非偶然, 是现实生态环境的脆弱、周边都市影响、补偿机制缺失、产业结构布局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 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
环首都贫困带是京津冀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 也是北京水源地和风沙源的重点治理区。脆弱的自然环境使得该贫困带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同时, 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更加脆弱。而作为京津的水源地, 河北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清洁的水资源, 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 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 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 北京的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
京津冀都市圈是继长三角和珠三角后国家打造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还未成型, 处于发展初期。北京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通过集聚效应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而此时北京对周边的扩散效应并不明显, 导致北京周边区域的高素质劳动力、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严重缺乏并不断流失。这种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得贫困的周边地区发展更加缓慢, 也拉大了北京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加大了该地区脱贫的难度。
(三) 现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目前, 大多学者在分析环首都贫困带贫困原因时, 普遍认为制度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 对贫困带地区的生态补偿不合理。
为了改善首都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河北省从1990年就开始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 仅承德市各县年均投入就超过3000万元。巨大的投资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的不仅仅是河北, 北京也因贫困带生态的改变而气候好转, 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明显降低。从社会公平及现实贫富差距上来说, 北京应给予河北一定的生态补偿, 这样才不失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水资源补偿机制缺失。
在水资源的供给上, 国家为了维护北京的饮水安全, 从政策上对贫困带的部分企业和项目进行取缔和限批, 而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给予当地政府一些象征性的补贴, 贫困带地区因此项政策的实施付出了很大的现实成本和发展成本。为保证进京水源的水质和水量, 政府要求压缩工农业用水, 禁止耗水型企业建立, 关停效益可观而耗水多、排污标准低的企业, 同时限制化肥和农药使用, 由此使得农民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大幅降低。
(四) 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 环首都贫困带25县与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相比, 农业仍然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而第三产业占比及其总增加值发展缓慢。张家口、承德地区作为北京的生态屏障, 工业发展受限, 但在旅游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空间。对现有生态资源利用的不充分也使得当地的经济与北京、天津的发展进一步拉大。
三、加快环首都贫困带扶贫开发的建议
首都周边地区的贫困是地理、区位以及体制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一方面, 自然条件恶劣;另一方面,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本位”发展模式, 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规模索取周边的资源, 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剧了周边地区的贫困。综合环首都贫困带成因以及目前扶贫治贫的努力,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建立生态补偿和水资源产权制度
为实现区域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解决现有贫困局面, 应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对区域生态建设的地区给予补偿, 特别北京北部的张承地区。对于退耕还林、森林禁伐等生态重建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 如粮食减产、收入减少等, 也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以保证农户的生活水平不致降低。同时应与北京上游的水源地建立包括水权分配制度、水权交易制度、水权监管制度为内容的水资源产权制度, 对不同的用水需求采用不同的水权分配模式。
(二) 支持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针对贫困带不同区位的资源特点,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环首都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具体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 政府支持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 发展绿色科技农业, 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 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2) 打造统一的区域性农产品品牌, 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 并通过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 加强农产品的外销, 主要面向北京中高档消费市场, 提高产业附加值。 (3) 针对环首都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欠缺的现状, 各级政府应选择一批扶贫龙头企业, 给予信贷、税收和技术支持, 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
(三) 综合利用优势资源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繁荣, 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其与众不同的产业结构。据河北省统计局对省内140个区县评价, 县域实力居前30位的强县有其优势产业。环首都贫困地区须立足本地优势, 一方面发2挥0旅13游年资源第丰7富期的中优势旬, 通刊过整合北京与当地的旅游资源, 时打造包代括 (北总京第、承5德22、张期家) 口三地的黄金旅游度假长廊;另一方面T重i视m新e能s源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发挥环首都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丰富的风力和地热资源的优势, 打造新的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邓玲.“环京津贫困带”新农村建设初探[J].生态经济, 2010 (2) .金融inance NO.7, 2013 (CumulativetyNO.522)
[2]袁文斌, 刘娟.河北省贫困县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3 (1) .
[3]张云, 赵一强.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 2012 (4) .
8.精准扶贫,不能漏了贫困散户 篇八
精准扶贫首重政府主导,要求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在部分深度贫困地区,通过扶贫攻坚,群众脱贫效果显著,但同时,一些地方也存在扶贫空白和短板——攻坚力量和帮扶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对散居在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举措不多、力量不够。以重庆市为例,重庆165.9万贫困人口中,一半以上分布在非贫困村。2015年,重庆市在注意到非贫困村存在扶贫短板的问题后,立即作出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统筹兼顾,对非贫困村的深度贫困户进行实实在在的帮扶,力争做到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帮扶资源不足,非贫困村成短板
十八大以后,“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工作的中心。2015年,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确定了未来3年的具体脱贫目标。重庆在本轮精准扶贫中,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如期脱贫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社保、低保、教育等民生保障类政策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对于脱贫影响同样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持等方面,由于帮扶资源目前主要投向贫困村,分散在非贫困村的贫困群众难以享受政策,影响了他们如期脱贫。
地处三峡库区的开县,有11万多贫困人口,其中55%以上分布在非贫困村。为了解决基础设施脆弱、产业发展落后问题,政府向每个贫困村投入整村脱贫资金700万元以上,有的村甚至超过1000万元。而那些非贫困村,虽然贫困人口众多,但并无这项投入。
在2015年扶贫攻坚中,开县大德镇为贫困村磨梁村村民彭中成一家,量身定做了脱贫方案:财政补贴种植两亩中药材玄胡,一年能收入近4000元;两个子女上学,申请5000元助学金;为彭中成父亲,提供一个村公益就业岗位,每月收入500元。这样的规划落实下来,一家人能够实现脱贫。
“帮与不帮大不同。单是产业发展一项,平均每个贫困村就有100万元以上资金补贴。2015年,大德镇在贫困村支持中药材、水果等特色效益农业,农户每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有了产业支撑,贫困户脱贫难度就能减轻不少。”开县大德镇副镇长周浩告诉记者,贫困村有了扶持政策,非贫困村却享受不到,这成了基层干部最头疼的问题。
随着国家帮扶力度增强,贫困村脱贫致富和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与之相比,并不富裕的非贫困村却发展受限,也使部分群众认为政策不公平。
“与其他村相比,我们贫困程度类似,想发展没政策,脱贫缺资金。”记者在一个非贫困村采访时,有农民说,与他们村相邻的贫困村,政府通过扶贫搬迁政策,每户补助2万多元,不少人从高山搬到平坝集中居住,建起了宽敞、漂亮的农民新村。而非贫困村的农民,就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还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搬不下来。
一些贫困县,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生态环境恶劣,扶贫搬迁成为不少群众的期盼。但记者了解到,政府危房建设补贴等指标是有限的,要优先满足贫困村的需求,非贫困村不得不排队等待。居住条件、贫困程度都差不多,政策却如此厚此薄彼,这让大伙儿想不通。
一些群众认为,扶贫待遇差距不仅表现在搬迁上,类似农村饮水、乡村道路等扶持项目,也是优先安排贫困村,非贫困村落地的少,贫困程度如故,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短期内还是没法解决。
开发式扶贫,难解深度贫困户现实之困
长期以来,农民脱贫主要依托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扶持、就业、搬迁安置等开发式扶贫举措,但也有部分贫困人口已丧失劳动能力或自我发展能力,传统开发式扶贫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其贫困面貌难以改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深度贫困户生活困苦、家境贫寒,有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在重庆开县大德镇磨梁村,深度贫困户彭光荣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孙子由彭光荣抚养。彭光荣告诉记者,现在小孩读书,一年学费、生活费要花费六七千元,家里只能靠种点土地和自己在村上当保洁员贴补。
“通过整村扶贫,镇上安排200多万元,专项用于磨梁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并上门收购。”大德镇副镇长周浩说,对于普通贫困户,针对具体致贫原因,都有专门扶贫举措对症下药。但彭光荣这样的深度贫困户,家有疾病、小孩在上学,现有扶贫举措确实鞭长莫及。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在重庆165万贫困户中,16万多深度贫困户因病、因残、因老丧失劳动能力或自我发展能力,需要通过低保保障基本生活。”
获得政府救助,也是深度贫困户的共同心声和期盼。石柱县贫困户马勤英与丈夫王应丰都长期患病,一年医药费就要四五千元,下地种田已不可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马勤英说:“我们老两口得病后,把家里‘老底’都掏空了。我现在有病也不敢治了,有时腿痛得不行,就自己跑到山上挖些草药给自己敷。如果政府能帮扶一把,把基本生活解决了,家里真要松快一大头。”
进一步统筹兼顾,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重庆165.9万贫困人口中,一半以上分布在非贫困村。在注意到非贫困村存在短板的问题后,2015年重庆市作出部署,要求进一步统筹兼顾,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根据政策设计,重庆市在不折不扣落实针对所有贫困户普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整合行业部门和社会资源,重点在产业扶持、扶贫搬迁、社会保障、结对帮扶等方面,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到户政策措施,确保非贫困村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
nlc202309090434
地处秦巴山区的特困县巫溪,为破解扶贫短板,调整县级财政帮扶结构,资金切块4000万元,专项用于非贫困村发展。巫溪县扶贫办主任杜森林说,县里还利用结对帮扶机制,组建30个县级扶贫集团,由一个县级领导、一个县级部门牵头,根据脱贫难易程度,结对帮扶139个非贫困村,集中捆绑帮扶,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
巫溪县中梁乡河口村是非贫困村,但村里400多人中,贫困人口就有120多人。由于水库占地,河口村原有2900多亩土地,被淹后只剩下900多亩。中梁乡党委书记谭文清告诉记者,乡里专门投入水库建设后期扶持资金,为村里完善了人行便道,并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帮扶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保证河口村在脱贫中不掉队。
一些基层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区县财政本就紧张,投入力度仍然有限。他们建议,可考虑在省市级层面,设立非贫困村脱贫发展产业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从制度上使更多贫困人口享受政府有效扶持。
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确保应保尽保
正因为开发式扶贫难以解决深度贫困户现实问题,重庆将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深度贫困户纳入低保,以财政补助的形式,使其越过扶贫线。
重庆市民政局社会救济处处长李长富说:“‘两线合一’政策实施之前,重庆扶贫线为2736元,农村低保线为2640元,中间有96元差距。为实现两项制度衔接,重庆2015年将农村低保线提高至2760元,基本与扶贫线一致,这样深度贫困户纳入低保就有了制度基础。”
“既要应保尽保,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能纳入,又要严格政策准入,防止养懒人,引发社会矛盾。”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重庆扶贫对象纳入低保“兜底”范围的,应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属于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扶贫举措脱贫;人均月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
李长富说,为了准确认定符合条件的深度贫困户,民政部门严格落实政策:先由基层政府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进行筛查;随后对名单中贫困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和邻里访问;政府再调查审核结果,确定名单;最后名单公示,并由民政、扶贫部门进行联合审定。
在重庆,纳入低保兜底的扶贫对象,统一归为低保分类管理中的无劳动能力、收入基本无变化的保障家庭进行动态管理,满一年后进行全面复核。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按程序办理退保。
根据初步测算,如果16万多深度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重庆市级财力年均需增支3.44亿元,在可承受范围内。
据了解,以前低保线主要依据上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长测算,兼顾GDP增长和政府财力状况等因素,与贫困线调整标准有差别。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两线合一”之后,应配套建立年度“两线”协调调整机制,使“两线”差距不会太大,使低保“兜底”深度贫困机制平稳运行,保证覆盖人口稳定性。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低保认定、识别机制,保障政策公正透明,避免贫困户“争低保”。“目前低保对象认定仍依靠村民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等方式,手段较为传统。要把农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准,难度仍然不小,也难以完全杜绝优亲厚友、基层干部暗箱操作等问题。”李长富说,要把“两线合一”政策落实好,民政系统还要在传统识别措施的基础上,配套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建立跨部门数据平台,进一步增强低保认定科学性。
(据《半月谈内部版》)
9.精准扶贫(农村贫困)户申请书 篇九
村民委员会:
我叫,男、土家族、身份证号为,今年38岁,家住,家中有七口人,家中有父亲、母亲、妻子、弟弟、儿子、女儿和我。是家庭贫困户、低保户。
父母年迈多病,一直是以务农为主,无稳定收入,现已过花甲之年,即将满70岁。现在父亲患有风湿、关节炎、脑梗塞和间歇性头痛等疾病,需经常吃药和就医,无劳动能力。母亲之前年因车祸头部受重伤,得到及时救治才无大碍,但却落下来风湿、骨刺、关节骨积水和脑梗塞等疾病,需经常吃药和就医,无劳动能力。
妻子多年前因头部受到创伤,没有得到好的医治,现患有认识和意志行为障碍的精神疾病,无民事行为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经常引导和管理,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依靠国家的低保费来维持一部分基本生活。
父母、妻子无劳动能力,子女又年幼(儿子14岁、女儿只有6岁),全家人只有依靠我的劳动力,加上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稀薄,庄稼的收成远远不能维持家里的生计。于是我被迫离家到外省打工,由于我文化水平低、只有小学文化,只有给人下苦力搬运货物的收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但是去年由于搬运货物时,因受工伤手经被割伤,虽然及时进行了医治,但是现在每当天气变化手就疼痛不能负重,加上现在机械逐步代替人工,现在工作极不稳定,由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已是一天不如一天。
我的收入很低,支出的项目比较多,每月生活都很难以维持,为帮助父母看病、供子女上学和维持家里的生计,以及帮父母供弟弟上大学,到处借钱,欠债3万多元,现已是负债累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我一个人,现已无钱给父母和妻子看病。
我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和供子女上学,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又患有精神病不能照顾和教育小孩,是父母在家帮忙照顾子女,而父母现在年迈多病,自身都需要人照顾,不能全身心照顾和教育小孩,子女一直没有得到好的教育。
为了父母和妻子的疾病能得到较好的救治,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家庭生活能得到改善,希望村委会领导核实我家的实际困难,让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让我家庭能得到国家扶贫的帮助,解决我家的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恳切希望将我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家庭为盼,在此感谢!
申请人:
年
10.抓党建促扶贫推进贫困地区发展 篇十
促进扶贫工作开展 推进贫困地区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全省443000多人口,251000多人在农村。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欠发达、欠开发”是文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省情特征。截至2008年底,全县还有12万贫困人口和8万低收入人口。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时强调:“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抓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通过派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扶贫工作队、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扶贫工作联系点、开展“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春晖行动”等活动,采取开发式、搬迁式、救助式等扶贫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良性互动、城乡协调发展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格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在贫困地区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 1 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实“五个统筹”,扎实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农村,农村稳则全国安。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农村的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山农业基础差、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现象比较突出,农业生产条件差、发展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在矿产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矿群矛盾以及土地征用、移民搬迁等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和谐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构建和谐社会、整合资源抓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致富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千方百计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2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是贫困地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还强调,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体现在领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上。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也要首先体现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就是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增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
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以创建“五个好”农村党组织为目标,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以“上下联创、城乡共创、示范带创”和“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 3 设“三创三强”活动,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狠抓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坚持抓好强基础工程,切实改善村级党组织班子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坚持采取“两推一选”方式,着力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党支部书记;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扎实抓好农村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广泛推行和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制,促进党员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这个重点,积极开展了流动党员“五服务、五做到”和在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的试点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臵。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臵农村党的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乡村党组织的设臵,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的方式,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四是帮助农村党组织、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城乡共创的有效途径,帮助村级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发展途径,巩固发展成果。
(二)狠抓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强素质工程。在坚持抓好思想理论武装的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选送村干部到党校、农技校、农广校、职校以及大中专院校学习等方式,搞好村干部、农村党员的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二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自觉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尤其是在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更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做到公开办事、公正论事、公平理事、公道处事,塑造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坚持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实施“党员关怀工程”,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离职补偿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狠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帮助农村党组织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群众培训规划,切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努力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和干部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支部+协会+远教”、农村远教综合服务站等模式,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
(四)狠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近年来,我县总结推广 5 了村民代表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点题公开等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农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中,我们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扎实推进强机制工作。通过帮助农村党组织建立和完善村级“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健全和完善了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推行党务公开,规范了“一事一议”程序,全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三、坚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扎实抓好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扶贫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开展好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好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首要责任在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建立和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制度等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要把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党委(党组)书记党风廉政建设述职的重要内容。要把统筹思想引入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组织部门统 6 筹、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机制,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二是要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在开展农村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工作中,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党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关心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要结合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意总结和把握这项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抓好全省100个省级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示范点的建设培育力度和10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指导力度,注意总结、推广新的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结对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11.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十一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按新的扶贫标准,凡是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变价)低于2300元的人口,将被纳入贫困人口。专家预计,扶贫标准提高后,中国贫困人口可能增至1亿多人,同时财政扶贫投入也将大幅增加。
温家宝称,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扶贫力度加大的重要措施。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扶贫标准。
胡锦涛在会上表示,中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中国2010年扶贫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1274元。按该标准,截至2010年底,中国农村共有贫困人口2688万人。
2008年前,中国有两个扶贫标准:低收入标准与绝对贫困标准。2008年底,中国正式将两个标准合二为一,把“低收入标准”统一确定为中国新的扶贫标准,并在新标准基础上,根据消费价格指数变化,上调至1196元。相应地,扶贫对象由2007年年底的1479万人扩大到2008年年底的4007万人,此后逐渐下降。
2010年,中国贫困标准依消费价格变化,常规调整至1274元。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中央财政的扶贫投入也明显增加。2010年,中央财政扶贫投入为349.3亿元,较2008年的167亿元翻了1倍还多。
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此前测算,若中国扶贫标准上调至20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将高达1.3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如此,中国贫困人口的总量将因此而增加1亿人,是现行官方统计口径的5倍。
据此次正式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未来1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温家宝还表示,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把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对上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
温家宝在这次会上还表示,2012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实现全覆盖。 (北京 汪苏)
12.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十二
创新扶贫模式, 实施多措帮扶
阳山县在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中, 实施多措帮扶, 大胆实践, 创新了五种扶贫模式。
(一) “大户捆绑贫困户”扶贫模式。为了增强帮扶实效, 阳山县通过扶持大户, 再由大户捆绑帮扶贫困户;大户自建养殖栏舍, 并承诺捆绑扶持1至3户贫困户, 可向县扶贫办申请养殖押金借款;扶贫办把押金借款直接汇到龙头企业, 再委托龙头企业在回收产品时扣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户聘请贫困户做工。领取工资, 待经营稳定 (一般两年) 后, 还可以让贫困户参股, 共担风险, 共负盈亏;二是在大户帮助下, 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业。由大户以猪场等作担保向县扶贫办为贫困户借取小额短期帮扶资金, 并作技术指导。如岭背镇夏炎坤是温氏合作养猪户, 他搭建好猪舍后, 资金交纳养殖押金。阳山县扶贫办以“封闭式”运作供给他养殖押金2.5万元, 要求他捆绑帮扶两户贫困户。其中欧炳心以“保底薪+分红”合作养猪, 蔡泽良以投劳的形式合作种植27亩沙糖桔。猪场在欧炳心夫妇的精心管理下, 第一批480头猪顺利出栏, 平均每头猪毛利161元, 顺利还清扶贫办2.5万元借款。尝到甜头后夏炎坤的信心更足了, 决定加大投入, 与原来挂扶的贫困户欧炳心合股新建每批1000头猪的养殖猪场, 猪场由夏炎坤负责出资, 欧炳心负责猪场管理, 占新猪场25%的股份。扶贫办借款给他们交纳养殖押金, 再要求二人捆绑帮扶四户贫困户发展。之后欧炳心不但顺利脱贫, 而且还成为新猪场的老板之一, 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夏炎坤还以猪场为抵押, 向县扶贫办借款购买5000棵沙糖桔果苗, 承包了猪场周围的荒山, 聘请2户贫困户以“保底薪+分红”合作形式种果。实施复合种养, 贫困户底薪800元, 种果收成后可得到30%的分红。
(二) “村党支部示范带动”扶贫模式。村两委干部 (或党员) 如有意愿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养殖业, 只要承诺把鸡舍抵押给龙头企业, 就为村干部做担保, 村干部可从县农行中借出栏舍建设资金一半的借款, 再自筹另一半资金即可建好栏舍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 养殖押金捆绑贫困户后向扶贫办措款。如大崀镇琶迳村原村支书梁文星有意愿与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养鸡, 但资金不足, 阳山县扶贫办引导他和天农公司协商, 承诺把建成的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 再由天农公司担保, 从县农行借出2.5万元, 自筹部分资金建鸡舍, 向县扶贫办借款1万元养殖押金, 以“保底薪+分红”的方式捆绑帮扶2户贫困户。贫困户主要是负责养鸡, 每月基本工资不少于650元。每批鸡出栏时, 每只鸡纯利超出1.5元/只, 超利润部分按30%分红给贫困户。
(三) “集约基地培训”扶贫模式。很多贫困户想与龙头企业合作, 发展养殖业致富。但由于居住零散, 交通不便, 家庭经济困难, 难以筹集资金自行兴建鸡舍, 达不到和龙头企业合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愿望, 阳山县扶贫办、岭背镇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 建设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 把贫困户集中在基地, 在龙头企业的直接指导下学习养殖技术。基地由天农公司负责经营, 每年为县免费培训贫困户3—4批, 每批15户。贫困户在公司技术员直接指导下养鸡, 培训期间, 免费在基地吃住, 领取薪金。贫困户在基地接受培训, 学到技术, 积累资金, 条件成熟后, 可以回家自建鸡舍, 也可与天农公司合作养鸡致富。养鸡基地分二期建设, 首期由岭背镇政府、县扶贫办和天农食品公司合作兴建, 占地约50亩, 总投资160万元, 其中80万元由县扶贫办提供借款, 其余由天农公司投入。现建有鸡舍18幢, 年养殖量可达36万只, 二期建设以吸引社会热心人士按幢投资, 每幢投资5万元左右, 投资方只参与分红, 不负责亏损, 每年按投资总额的12%分红, 5年后本金可随时返还。县扶贫办与天农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在现一期基地旁再租地70亩, 用于建设30幢鸡舍, 每幢鸡舍由县安排一户贫困户承包养殖, 领取报酬。
(四) “互助资金入社”扶贫模式。阳山县建立互助资金, 把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与扶持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 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 以互助资金为动力, 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互助资金主要为入社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小额借款, 实行股份制, 分为“赠股、配股、入股”。贫困户由政府赠股, 每股1000元。非贫困户自愿入股, 政府不配股。群众加入扶贫互助社后, 可向互助资金借款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 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如阳城镇黄竹村的几个柑桔大户牵头成立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后, 种养大户作担保, 帮助11户大户从互助资金中借款发展生产, 并捆绑帮助24户低保户、解决困难户的农药、化肥、资金等问题。现21.5万元借款已经全部回收, 已带动了1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五) “园区化种养基地”扶贫模式。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在对口帮扶村阳山县大崀镇坑塘村规划出300亩土地建设扶贫种养基地, 搞好基地的“三通一平”, 搭建起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的平台。种养基地由龙头企业统一实行园区式管理, 利用银行资金扶持贫困户在基地租地建设鸡舍, 农户只须承诺把建好的栏舍抵押给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为农户做担保, 帮助农户从县农行中借款在基地内兴建栏舍, 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等一条龙服务, 借款在养户产品回收时龙头企业代县农行扣回。此外, 农户也可以先加入互助组织, 从互助资金中借出一定的资金, 然后把这部分资金存进县农行, 再借出不超过该资金三倍的款项。如大崀镇坑塘村马国威等6户农户, 在省委办公厅搞好“三通一平”种养基地内自行租地, 他们承诺把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 与天农公司合作养鸡, 公司为他们担保, 帮助他们从县农业银行借款建设了7幢鸡舍, 预计每户每年可获利6万元以上, 可带动14户贫困户脱贫。
创新扶贫成效, 促进共同致富
一是缓解了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难题。由于大户和贫困户互相了解, 互相信任, 所以由大户帮扶贫困户更加事半功倍, “帮大户捆绑贫困户”模式和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出现, 既有效地帮助大户解决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 又解决了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门槛难”问题, 有效缓解了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 提高了开发式扶贫成效。同时, 由于借款不到农户手中, 而是直接汇到龙头企业, 确保了扶贫资金安全回收。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阳山县扶贫办共通过“帮大户捆绑贫困户”模式借出帮扶资金256.4万元, 共帮扶99户大户, 带动了14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大大促进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推动扶贫、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过去种养由于成本相对较大, 很多群众持保守、观望的态度。村党组织通过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种养业, 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风险, 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村干部生产生活在基层, 最接近和了解群众。因此, 通过“村党支部示范带动作用, 捆绑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既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又提高了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 带动了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养殖业致富, 真正树立起敢想敢干、敢闯敢试, 勇于超越的创新意识, 增强党组织的威信。如大崀镇琶迳村原村支书发展养鸡, 在他的带动下, 琶迳村村民的养鸡热情很高,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是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村建立互助资金组织, 实行股份制, 按股分红, 共同发展, 并由有一定威望和经济管理水平的人担任管委会主任、理事、监事成员, 管理资金使用对象、借款额度大小。通过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 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主人翁意识, 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民主管理浓厚氛围。同时, 既培养村民主管理意识, 又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目前, 全县已建立“互助资金组织13个, 专业合作社26个, 互助金总额303.1万元, 有394农户参加, 其中, 贫困户295户。
四是提升了村文明素质, 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由于贫困户自身的素质以及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所限, 传统的直接帮扶方式显得事倍功半, 成效不大。阳山县通过“帮大户捆绑贫困户”、集约基地培训”多种扶贫模式, 特别是互助资金入社, 贫困户入股, 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增强了邻里关系, 相互之间更加团结、友爱。不仅改善了当地贫困户落后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贫困户的素质, 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促进了村风文明, 农村和谐。村贫困户认识到, 只有搞好互助金帮扶,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才有利于促进自己增收致富, 才有利于团结互助, 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新扶贫经验, 探索有益启示
阳山县创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的成功实践, 给我们提供了有益探索和深刻启迪。
(一) 创新扶贫思路是推进“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的根本。阳山县紧紧围绕汪洋书记“创新思路、创新范畴”的扶贫开发新思维, 探索出“帮大户捆绑贫困户”等五种扶贫开发新模式, 通过先富起来的大户, 帮扶带动未富的贫困户,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来解决稳定脱贫问题。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 并从贫困户的实际出发, 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意愿, 因地扶贫, 实行“一户一法”,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的帮扶措施, 使贫困户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二) 创新扶贫模式是推进“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的关键。汪洋书记曾表示, 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不是要干部自己拿钱, 而是给干部一个责任。搞好“双到”扶贫, 关键在干部, 主体是群众。阳山县创造性的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 着力于创新“园区化管理”扶贫等多种模式, 这是开发式扶贫的创新举措, 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行动。既有效地解决了居住零散、资金不足的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难的问题;又给挂扶单位搭建了一个有效地帮扶平台, 方便了挂扶单位组织贫困户和龙头企业合作, 发展养殖业致富;更重要的是落实了省委汪洋书记“吸纳社会一切力量参与扶贫”的指示, 吸引社会人士参与扶贫, 壮大了扶贫的力量。真正确保了“双到”工作扎实推进, 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13.精准扶贫1对1特困户重点帮扶 篇十三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最短的那块板。同样的,在精准扶贫领域,决定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永远是我们能否带领最困难、最艰苦的那批群众脱离贫困。
2018年是州农委驻点贫困村凤凰县吉信镇满家村的脱贫攻坚年。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州农委田科虎主任高度重视,多次入村入户调研,在满家村的精准扶贫座谈会上创造性的提出“一对一单位重点帮扶特困户”的方针,为满家村2018年脱贫攻坚“补短板”打开了思路。
14.贫困户扶贫协议书 篇十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这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区的情况看,农村扶贫工作是在商品短缺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起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深入开展的。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将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农村扶贫工作,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开阔工作思路,改进传统的扶贫方式和手段,切实运用市场配臵资源的机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做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积极探索研究一些新途径、新方法,制定新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贫困面貌有效改善,特困户、贫困户人口明显减少,扶贫工作由传统救济式的“输血型”向开发式的“造血型”全面转变,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能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发展,作为一名边境贫困县基层干部,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浅谈一些自已的观点。
一、****基本情况
****位于******盆地西北边缘的****南麓,全县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县城距首府****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
第1页
东邻***市,西部与***毗邻,南部与***相望,北部有**山脉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县境内地震断裂带达20处之多,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区,也是自治区地震八度区重点监测区域之一。光照时间长,全年日照可达2750—2850小时,年均气温9.1度,无霜期179—206天,年均降水量120毫米,平均蒸发量1540毫米。全县辖八乡一镇、107个行政村、5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7万人,农村人口15.5万人,居住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19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5%以上。****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国定边境贫困县,全县可用耕地4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2.5亩,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薄弱,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臵的影响,洪水、地震、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末,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97亿元,第三产业1.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20万元,财政支出2.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90元。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探索脱贫新路子。几年来,县委、政府经过认真深入调查,不断研究、总结、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农牧民生产生活发展潜力为突破口,及时结合****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实际情况重点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调整,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创收等多途径、多渠道开展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并切实落实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调整充实了县乡扶
第2页
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配齐配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改善了办公设施,层层制定了县乡村三级扶贫开发工作规划,明确了扶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实行了目标考核管理,签订了扶贫工作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并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责任目标纳入考核。
(二)加大扶贫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认真按照扶贫开发“五到村、五到户”的要求和“改土、治水、修路、植树、通电”的总体思路,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入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扶贫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近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6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84个,以工代赈扶贫资金301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7个,用于全县八乡一镇重点扶贫开发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改造、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及农村各项设施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程控电话,所有行政村通过广播,102个村通简易道路,105个村组通电,实现供水到户95个村,30957户,70%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并以贫困户住房改造和城乡抗震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贫困农牧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力度,先后新建和改建贫困户住房3425户,极大改善了贫困农牧民的住房条件,使部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动员社会力量,建立落实对口帮扶机制。在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县委、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县各单位(部门)积极开展一帮一
第3页
定点帮扶贫困户。在自治区2个单位对口扶贫承包乡(镇),地区28个单位承包村组的基础上,全县95个县直单位也对贫困村(户)进行了对口帮扶和定点包扶,并按照每名县级领导承包3户、科级干部承包2户、一般干部承包1户贫困户的原则,对108个村组特困户、贫困户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全县3960名干部职工共结对帮扶贫困户4794户,县直单位对口承包村98个,干部职工包户率达到90%以上。在广泛开展对口帮扶贫困户活动中,各对口帮扶单位积极为各扶持村(户)给予了大量的资金、物资、科技知识等援助,为贫困群众及时解决了生产生活紧缺物资,帮助贫困村组修建了校舍、解决了学校办公设备,改善了村组图书室、卫生室,安装了卫星接收器和程控电话,为贫困户子女解决了入学困难,帮助健全规范了村级各项组织,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并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引进项目资金,对贫困户生产生活进行了项目扶持、政策优惠。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各对口帮扶单位共为贫困村(户)捐赠物资现金达1398.44万元,为贫困农牧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四)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工作多元化发展。一是针对我县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御洪水、冰雹等能力差的现状,大力发展了以种植苜蓿为主的避险农业,相对减轻了因自然灾害造成农牧民经济收入的损失,并成功引进了新疆大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加工苜蓿饲料,年收购苜蓿达3500吨,农牧民人均增收17.3元。二是充分利用农村桔杆多的优势,采取建暖圈、品种改良、牛羊育肥等措施,大力发展了畜牧业,引导贫困农牧民走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
第4页
合的路子,有效进行资源转换,使畜牧业生产得到有效增长。目前,全县已发展养牛50头、养羊2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30户,为畜牧业生产提高商品率、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打下了基础。三是加快了基地+农户的发展步伐,做大了林果业,建立了杏子产业化、核桃专业化、沙棘特色化的发展格局。2004年,农牧民鲜杏外销12000吨,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6.9元。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积极组织农牧民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进行多渠道转移,广泛寻求农牧民经济增收的切入点。几年来,共输出劳动力61470余人次,实现劳务创收4420余万元,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实现逐年上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思想观念逐步改变,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五)以科技为先导,狠抓科技扶贫。几年来,县乡两级党政始终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前提,以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积级采取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使科技知识渗透到农牧民培训、扶贫项目选择、组织生产等各个环节中,及时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并采取各种措施,制定科技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完善科技扶贫责任承包机制,先后选派30余名科级领导下乡任科技骨干,2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各乡村组指导、帮助、服务农牧民开展各项生产,做到了县有科技示范基地,乡有样板村,村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并充分利用每年“科技之冬”活动,加大了对各乡(镇)、村干部和农牧民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力度。五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科技培训经费18万元,举办各类科技知识培训班和农牧民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班160余
第5页
期,培训人员14.6万人次。同时,县乡科技部门和各对口帮扶单位积极为贫困户订阅《农村实用科技》报刊、电教片等相关科技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农牧业科技知识,有效提高了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了产量,而且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效益。
(六)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全面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在全面落实正常的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认真按照“收缩战线,突出重点,进村入户,整村推进”的扶贫工作目标方针,结合我县5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实际,确定了20个重点村作为第一轮整村推进、整体脱贫的重点扶贫开发村,在使用扶贫资金、确定项目等方面重点向首轮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倾斜,着力改善重点村农牧业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水利配套工程和扶持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林果业及进行多种经营,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目前,37个贫困重点村已经完成了村级扶贫规划制定工作,2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已顺利通过地区验收,已基本达到自治区确定的“五通”、“五有”、“五能”的标准。
三、扶贫开发工作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差。****由于海拔较高,部分山区耕地毗连着戈壁,使本已营养不良的土地更加贫瘠,土壤薄、碱性大、光热短缺,造成了部分农村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加之,自然灾害的频繁,大部分脱贫的农牧民仍长期徘徊在贫困线附近,无灾年份成为脱贫人口,有灾年份或碰到重大自然灾害和连续几年的受灾又返贫,严重制约着农牧民脱贫致富。
第6页
(二)部分农牧民观念陈旧,思想落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贫困村民眼界狭小,思想僵化,有的固守着自给自足,满于现状,懒于思变。多年来,县乡村及各级帮扶单位积极想方设法组织劳务输出,以图增收,但村民宁可守着穷窝窝,也不想出去见世面,收效甚微。如:****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各乡(镇)、村组动员组织村民采摘沙棘创增收,但村民因怕天冷、怕刺扎,见效少,而应者无几。还有少部分贫困农牧民随遇而安的小农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严重,市场经营意识淡薄,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差,致使农牧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和经济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极为薄弱。虽然****近几年来,对乡村道路投资改造力度比较大,但是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仍然满足不了现有农牧民的需求。特别是能源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全县目前仅有35KV的电力资源,输送距离长达100余公里,运行质量较差,严重制约着城乡居民及工业的用电需求。
(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科技专业人才缺乏,科技技术在农牧区推广慢,农牧民掌握运用科技知识的意识不强。由于贫困、偏僻等因素许多贫困户孩子辍学和中止升学现象还时常发生,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又因,乡村小学“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现有教师教学水平偏低,在全县1815名专任教师中,“双语”专任教师只有58名,仅占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的3.2%,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村组医务
第7页
人员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也不高,更重要的是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医疗设备短缺,农牧民急需药品不全,致使许多农牧民因病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无法保障身体健康,就医看病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部分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接踵而至。
(五)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走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没有强劲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绝大部分农副产品以“原”字号形式出售,后续利润流失严重,转化增值链条短,农牧民收入单一,长期在“低收入—低投入—低生产率—低商品率—低产品率—低投入”的恶性循环圈中,越陷越深,难以走出贫困。
(六)社会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由于部分贫困农牧民长期居住在边远山区,居住较为分散又简陋,村与村、村与户之间相距遥远,交通通行工具不便,与县内外人们之间的交往甚少,信息沟通渠道单一,缺乏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群众思想教育,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科技知识和商品意识淡薄,对农牧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加之,能人外出流失,村里缺乏致富能手和发展示范带头人,导致了农牧业投入、产出比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缺乏基本生产常识,致使劳动者素质偏低和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已成为制约农牧民增收和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的主要“瓶颈”之一。
四、进一步做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结合****贫困人口的分布区域、基础条件的差异,今后扶贫工作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宗旨,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第8页
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为重点,以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解决特贫困户温饱、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打牢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两大基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畜牧业、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实现贫困农牧民全面脱贫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牧民经济增长质量。从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格局看,大力调整和优化农牧业结构,是农牧民经济增长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县委、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力度比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并没有根本上得到解决。要积极引导农牧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进一步加快对农产品的引进、推广,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真正使农牧业增长方式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加向寻求品种改良和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有效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当前农牧业结构调整应以:一是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确定和规划好主导产业,使结构调整调出优势,调出特色,努力做到粮、经、饲(草)三元结构配备比与资源配臵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二是把畜牧业作为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大力发展以养殖奶牛、肉牛、生猪、羊、鸽和特种养殖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生产由家庭副业向主业转变,由分散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尽快把畜牧业建设成我县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三是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
第9页
势,大力发展营养、安全、卫生、保健、无污染等绿色和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将特色农产品发展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稳定和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质,强化品质意识,加快推广农牧业优良品种和生产模式化、规范化种养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品质,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企业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扶持和培育以农畜产品加工和贩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加快农畜土特产品进入市场的步伐,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促进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提高农户收益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对重点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一是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在主要河流修建骨干控制性工程,提高对水资源的控制能力,努力解决农村洪涝和旱灾频发的问题;对部分村组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集中力量修建水库和塘坝,增加抗旱水源,修筑防洪堤坝,积极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快解决农牧业抗旱和人畜饮水问题。二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农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地越种越硬,既不抗旱,也不抗涝,更无种植业产出效益,因此,必须改革耕作制度,综合治理,活化耕层,培肥地力,多积多造有机肥,扩大秸杆还田和绿肥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
第10页
要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林地、草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坚决制止乱垦滥伐,加快退耕还林(草)步伐,恢复生态环境。凡符合还林、还草条件的耕地全部退还。加快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快防风固沙步伐,遏制土壤的沙化和退化;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建设绿色屏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是切实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安排交通、能源、通讯、市场和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向边远贫困村、重点村组倾斜,尽快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力争使贫困村(户)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全面改善贫困农牧民生存环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拓宽就业门路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目前,我县部分贫困乡村(户)儿童入学率低意味着新一代文盲继续形成,也意味着新一代贫困人口正在形成。如将来要帮助这部分人摆脱贫困可能要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力、物力,但现在我们决不能坐等经济发展后能自然而然地提高教育水平。应该及早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重点加强对农村教师“双语”教学水平的培训,继续深入实施“希望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力争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确保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大力开办农村职业教育,在学生接受文化的同时,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后备农牧民
第11页 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可建立助学基金,利用助学贷款,尽可能使进入高、中等学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要进一步做好农牧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更新观念,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对农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和典型引导,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帮助贫困村干部群众克服小农经济和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引导鼓励贫困乡村(户)外出经商办企业致富的能人回乡创办扶贫开发龙头企业,以带动大家发展效益农业。
(四)进一步加强卫生扶贫,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卫生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一是要进一步重视卫生扶贫工作,加快贫困乡村组卫生院(室)改造和建设。要根据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要求,对现有贫困乡村组卫生院(室)的设臵进行适当调整,集中力量搞好中心卫生院建设。在贫困村组要保障一定的医疗资金,主要用于贫困乡村卫生院(室)医疗装备改善,切实搞好乡村卫生院(室)的硬件建设。二是卫生部门医务人员要深入基层,改进作风,搞好农村和社区服务,积极探索和推广贫困村组合作医疗制度,设法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要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医疗单位就业,加强乡(镇)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贫困村组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与贫困村组医疗单位建立挂钩扶贫关系,积极为贫困村组提供医疗技术、仪器装备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四是要及时保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解决当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户的第12页
困难救助。
(五)进一步加强科技扶贫,有效地开展科技到村入户活动。一是要积极联系并主动争取自治区、地区有关科研部门、院校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与我县扶贫开发项目、基地和企业挂钩,不断增强科技技术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二是相关部门要选择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效果显著的实用技术,认真加以推广,不断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经费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以科技脱贫典型引路,带动一批种、养大户,继而带动群众依靠科技进步搞开发,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要大规模的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科技人员要充分发挥作用,深入基层,搞好技术服务。五是要结合科技扶贫示范建设,以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突破口,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科技扶贫之路。
(六)进一步抓好结对扶贫,深入开展“定点帮扶”活动。“定点帮扶”已为我县贫困户脱贫致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仍需不断改进。一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教育,要使每名干部职工都认识到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是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帮困济贫的美德,是现代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帮扶活动中,要做到动真感情、真扶贫。二是深化帮扶主体,做到各单位县(部门)挂钩到村,干部、职工挂钩到户,要由现在的以领导党员干部为主,逐步延伸到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三是扩大帮扶范围,除已确定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解
第13页
决的外,其余贫困户都要有人给予结对帮扶。四是改变帮扶方式,不能把结对扶贫简单地理解为给贫困户送钱送物,重要的是帮助贫困户寻找致富门路,制定脱贫致富的规划。对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要以帮扶项目、技术、信息为主,资金扶持要与具体的发展项目相结合。五是丰富帮扶内涵,既要把帮扶活动看作是一项社会、经济事务,更要以此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七)大力创新农村信贷新机制,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当前,我县农牧民在开展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创收工作中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资金的无处筹集一直制约着农牧民进入市场自立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户贷款难和农行、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同时并存,只有建立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是解决缺乏抵押担保能力的贫困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要积极把握国家扶贫小额信贷机遇,大力推广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贷款方式,县信用联社和各乡(镇)信用社要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机制,县乡村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鼓励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试验和推广,以小额信贷款支持贫困农牧民在城镇从事商品经营各项活动,扭转小额信贷“贷富不贷贫”的单一贷款倾向,从根本上解决穷人不能享受金融服务的问题,及时解决贫困农户发展农牧业中的资金困难,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八)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二是充分利用周边团场棉花生产等相关服务行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不断开拓劳
第14页
动力市场,组织引导贫困农牧民外出务工创收。三是进一步加快各类协会、中介组织建设步伐,不断拓宽市场空间,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进程和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功能。五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切实做好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转化工作。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或多门技能,从而达到拓宽就业渠道,尽快全面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素质。
【贫困户扶贫协议书】推荐阅读:
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11-06
2018国考时政热点:扶贫干部闪婚贫困户的真相是什么?08-09
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07-26
贫困募捐倡议书01-04
贫困助学活动倡议书07-04
贫困学生的倡议书07-12
为贫困捐款倡议书10-04
救助贫困儿童倡议书10-19
为贫困儿童捐款倡议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