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词古代

2024-09-04

七夕诗词古代(共17篇)(共17篇)

1.七夕诗词古代 篇一

一.描写节日习俗、风土人情

古代节日是古代民族风尚习俗的历史积淀, 而诗歌又是现实的反映, 因此, 优美的古代节日诗词就是古代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写真。“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拂面的春风、暖人的春意、震耳的爆竹、醉人的屠苏, 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它紧紧抓住春节节日的特点,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民俗风情画。古代饮屠苏酒, 少年得岁先饮, 老年失岁后饮, 这个习俗体现古人十分重视未来。唐诗人顾况《岁日作》中有“手把屠苏让少年”, 苏辙《除日》诗中也说“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这不仅是写节日欢盛况, 同时也隐隐歌颂社会的“新故相除”的一种变革精神。“银花火树不夜城, 陆地拥出蓬莱鸟” (《水浒传》) , 写元宵万家灯火。“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边贡) , 写竞龙舟。“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崔颢) , 写七夕节穿针。随着时代的变迁, 一些古代节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这些节日习俗曾点缀过我们祖先的灵魂, 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论语》也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一个民族只有追根感恩而不忘本, 才能有繁荣富强的未来。

二.抒发节日思亲、思乡之情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 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离开多年来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 会感到一切都很陌生、不习惯, 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的一叶浮萍, 作客他乡, 思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有时候不一定显露出来, 但是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就是“佳节”———就容易爆发出来, 甚至是一发而不可收。“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节日倍思亲” (王维) 就是这种客中思亲的最真挚的表达。这句格言式的警句, 千古流传。而“三年此夕无月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 (丘逢甲) , 此诗不同于一般的思乡, 故乡台湾被割日本, 游子有家难回, 悲愤难当。

三.表达朋友情谊、情爱故事

佳节, 往往是朋友团聚的日子, 而且和诸多美好的记忆联结在一起。“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高适) , 怀友与思乡合二为一。节日又是恋人们表达情感的时机。“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诗经·溱洧》) , 在最古老的情人节, 赠予多情的“解语花”———芍药, 情感淳朴而且浪漫。“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 通过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 揭示爱情的真谛, 可谓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四.抒写人生百感、借古讽今

节日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面对节日, 诗人们百感交集, 情丝不一。除夕与新年之际, 是生命流逝的界碑, 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勿嗟旧岁别, 行与新岁辞” (苏轼) , 所以要爱惜时光, 自强不息。当然, 发生在佳节的, 也并非都是情爱故事, 也有许多家国之痛, 人生百感。像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最后轻轻一句点醒现实的亡国之痛。“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 , 寒食禁火, 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沿而成的习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对于富人一朝“断炊”, 意味着佳节的快乐, 而对于穷人来说“往往”断炊, 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在佳节时, 历史人物和历史古迹也最容易引起诗人们的思绪, 诗人们往往借古讽今, 抒发情怀。“美人台上昔欢娱, 今日空台望五湖” (姜夔) , 诗人即景怀古, 借伍子胥对夫差的谏告, 劝告当权者。“高居念田里, 苦热安可当” (韦应物) , 抒发对农民的同情, 难能可贵。“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 , 通过对重阳佳节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鼓励人们要努力创造新生活。学习古代诗人的节日诗作, 不仅可以通晓古代之节日民俗, 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2.趣谈古代光棍诗词 篇二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这首诗来自《诗经·豳风》,意思是说要想砍一根木棍做斧柄,就必須先要用斧头砍木棍,没有斧头,木棍是很难砍的,而想要娶个好妻子,就必须先要寻找媒人,再由媒人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家。如何把这首诗放在现在,它肯定是典型的光棍诗,众多的男光棍们读后,一定会感同身受,与千年前的古人产生共鸣。

要说古代最有名的光棍诗人,非宋代林逋莫属。“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在这首词《相思令·吴山青》中,林逋以女子口吻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与心上人相恋却因故未能永结同心,终致于孤单一生。林逋才华横溢却隐居山间,终身未娶,过着“梅妻鹤子”的恬淡生活,可谓打了一辈子光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代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每次读来总是那么让人感动。很明显,词中写的是单相思,面对滔滔长江水,无尽的思念绵绵不绝,可是心上人却不知道,不能够相见。这对于害惯了单相思的现代光棍们来说,真是写到了心坎里。

薛涛是古代著名的女光棍诗人。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在这首《池上双凫》一诗中,薛涛借绿池上双宿双飞的凫,向大诗人元稹表白,可惜两人终究天各一方。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才色俱佳的薛涛追求者众多,可是最后却都没有结果,一代才女孤寂一生,让人感叹。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古往今来,众多的单身男女也一直在苦苦追求真爱。品读古代光棍诗词,感受人间千古爱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光棍们早日脱光。

3.七夕诗词古代 篇三

纵观七夕民俗活动,多与七夕民俗的两大主题:“乞巧”、“婚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从这两大主题发展出的习俗。同时又因为这两大主题与女人关系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纪念活动的主体是年轻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清代《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大家闺秀一年12个月的贵族生活。其中一幅名为《桐荫乞巧》的,正是对京中“七夕”风俗的描绘。全画细致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这就是清代七夕节盛行的“投针乞巧”,也叫“丢巧针”。与针线有关的“乞巧”活动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丝乞巧”、“穿针乞巧”、“投针乞巧”、“兰夜斗巧”等。

蜘蛛乞巧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穿针乞巧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唐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穿针乞巧”,是较早的出现的乞巧方式之一,即首先制作不同类型的多孔针,有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乞巧针,然后由年轻女性在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关于乞巧穿针的民俗最早始于汉,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最早记载了穿针乞巧的民俗:“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的记载。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则记载得更为详细,不仅记有七夕彩楼,还有祭祀摆设,更包括了穿针乞巧的竞赛规则:“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作为后续发展,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中则有:“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后世的穿针乞巧民俗基本以此为准绳。

<<<返回目录

古代七夕美食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古代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返回目录

古代七夕送的礼物

同心结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这个汉字就象是一张“不舍心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痴儿女故事的万一,目睹神伤。

团扇

越国大夫范蠡到诸暨城南苎萝山寻觅贤良,却与赤足浣纱的西施一见钟情,而且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约。心灵手巧的西施便用麦草编成扇,将自己的容貌用彩丝绣于扇芯,送予范郎。

古人在以诗词表达自己心声时,也不忘用团扇作指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西汉时期的团扇,因为它洁如明月,蕴涵着团圆、欢聚之意,很容易就被女性细腻、温婉、浪漫的性情发现和选择,将它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

如意

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的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4.七夕诗词 篇四

---七夕节的古词风韵

阮郎归·七夕 作者:潇竹清荷

金风玉露盼相逢,遥隔河汉冷。巧织天路鹊桥升,无言别泪倾。两相顾,诉衷情,佳期短似梦。伤心一片未画成,新愁却又生。

鹧鸪天·七夕 作者:俊采飞驰

月光淡淡听玉箫,烛光一盏太缭绕。凄凄多少离人恨,重逢相盼又一朝。夜悄悄,路迢迢。此人痴心天地晓。可恨浮云遮望眼,相思梦断喜鹊桥。

鹊桥仙·七夕作者:四季的旋律

苍穹独守,痴情等待,天上人间惊叹。牛郎织女意相连,心扉痛、经年期盼。繁星浩瀚,鹊飞忙碌,桥起银河两岸。流传千古撼神灵,今人怅、泪飞不断。

七夕语别 作者:月语云心

七夕旧约汝早伤,别是菊花摧断肠;

5.联读——古代诗词鉴赏的有效方式 篇五

一、联读方法

联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作品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1.同中求异,就是将一篇作品和题材或者感情与之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体会这一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古诗词的联读一般使用这种方式。

2.异中看同,就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作品放一起,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加以体会。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异中看同需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比较巧妙的一次运用是李奇的《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中国的现代作家,一个则是安徒生笔下童话里的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形象,在他的教学中却把他们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月下荷塘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二、古诗词的联读

在古诗词鉴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殊不知固定的鉴赏步骤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到头来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古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妙处所在。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著作《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讲到:“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是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最起码的方法, 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他所说的“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就是同中求异。以下将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

欣赏这首诗歌,我们不妨将李白的一首同样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二首》与其联读。

《咏怀古迹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二首(其一)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先看李白的诗。此时属于汉家、仍在秦地的月光还能够照着昭君。但是,一旦走上了通往玉门关的道路,那便是走向了不归的天涯海角。汉家的月亮每天都能够从东海边出现,但是昭君嫁到了西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一天了。所嫁之地常年寒冷,一片荒芜,只能以雪结冰为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绝世佳人容颜日渐憔悴,形容枯槁,终究是香消玉殒,没入胡沙。生前由于没钱贿赂画师,因此未能得皇上宠幸,死后留下一座青冢,令人嗟叹、哀婉。

此诗系李白在凭吊昭君墓后所作,叙述了昭君出塞的凄婉的故事。诗中以两组对比开头。一处是第一、二句,分别写了还在汉家,能受月光照的昭君和上了玉关道,一去不回的明妃。还有一处是每天照常升起的月亮和西嫁不归的昭君对比。通过两处对比表现了对昭君出塞的叹惋。接着又写到了寒雪、胡沙、青冢等一些意象,也是对昭君一生悲惨的哀叹。

再看杜甫的诗。群山万壑浩浩荡荡奔赴荆门,那是明妃出生成长的小村。离开了汉宫,从此, 她的一生只能与北方大漠连在一起,红颜薄命,苍茫朔漠中只有一座青冢面向黄昏。仅仅靠画图又怎能识得美人容颜?玉佩在月夜作响,那是昭君的芳魂想要还乡。 那流传了千年的琵琶乐声,分明就是在倾诉心中无限怨恨。

两首诗写的是同样的题材, 都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甚至也有一样的意象,比如青冢、朔漠(胡沙),但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却有高低之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带领学生鉴赏?或许孤立地看这一首诗很难将它真正的特点讲清楚。那么,不妨试试联读的方式。

1.宏大的场景、气势。诗是非常注重韵律的,因此朗读是鉴赏诗的第一步。初读两诗就能觉得杜甫的诗有浑厚磅礴之感。这种感觉一定是由意象传达出的。李白的诗以汉家明月起诗,而杜甫的诗开头就是“群山万壑”,一上来就给人声势浩大的感觉。这也是杜甫诗的特点,例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 书中谈到杜甫的这种手法: “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这首诗也是一样,将对昭君一生的感叹放到了群山万壑之中。接下来,此诗的颔联更是精妙。“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汉朝宫殿,朔漠就是北方的大漠,也就是即将嫁过去的地方。仿佛皇宫与大漠没有距离,一离开繁华的皇宫就是苍凉的大漠,迈出了这一步,心就死了,一生就与胡马黄沙相连,原来生与死的距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中,放眼望去, 只有一个小土堆朝着夕阳,那便是美人的墓,即使倾国倾城,在死后也只有这么一方小土属于她, 没有陪伴,孤零零地躺在无边的黄沙之中,何其悲哉。再看李白诗中,也提到了青冢,但“死留青冢使人嗟”就是一句陈述,没有画面感,就无法让人去想象。杜甫将一方“青冢”独自放入无边“朔漠” 中,通过大小之间的视觉差异,让人脑海中可以浮现画面,倍感苍凉。

2.故事之外的意蕴、情感。李白的诗,读来感觉便是在陈述一件史实,从出塞开始,以青冢结束,除了最后的“使人嗟”正面表达了情感之外,便不能给人任何想象了。而杜甫的诗,在昭君的故事结束后,并没有截止,而是做出了一段想象,也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寄托。“画图省识春风面”,和李白诗中“生乏黄金枉画图”用了同样的典,画师因为昭君没有贿赂便将她画丑,也因此她的美貌没有被发现,继而有昭君出塞的悲壮的事迹。“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的佩玉在月夜里碰撞作响, 这是她的芳魂想要归还故乡,但这也只能是一场空了,身已死,魂即使能归又如何?作者通过这一巧妙的想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杜甫老年,唐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甚是凄惨,作者借昭君魂欲归乡表达自身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无限感伤。最后一句中的 “怨恨”,更能说明作者怨自己无能无力,怨当权者懦弱无能,恨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恨敌人的可恶,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琵琶曲中随着昭君的怨恨一起徘徊了。

6.浅谈古代诗词教学 篇六

关键词: 诗词 特点 目的 措施 鉴赏

诗词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词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而中学阶段诗词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三反一进而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反复的认知进而创造,发掘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长期以来,由于对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为高考服务,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转。教师基本以单方说教为主——自以为是的将完整的诗词按己之意念分解为时代背景、词句含义、表达思想、运用技巧等等方面的归纳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词阅读方式。自主鉴赏上几乎一直把古典诗词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懂得古典诗词的鉴赏,甚至十分的厌恶和害怕。

同学们怕古典作品尤其是诗词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引导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片面强调鉴赏问题的解答和名言名句的默写,赏析和运用分离,学习状况以传统教学——教师的传授,师生的教学沟通的教学形态来体现的,虽然改进传授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出现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全局的方略,各种探索并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范围,结果只是变幻着传统和(学生对教师)接受的招数,并无对教学的彻底改造。

那为什么诗词鉴赏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原因。诗词的的鉴赏之所以成为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一是因为学生阅读视野狭窄,导致阅读欣赏能力能力差,难以把握古典诗词创作规律性的东西;二是由于诗词本身的特点所致:用语含蓄凝练,跳跃性大,讲究余味曲包和弦外之音。同学阅读诗词时感到诗词意象零乱和诗词语言上的不连贯,给鉴赏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三是因为古代的诗词离我们时代较远,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等了解很少,因而给学生对诗词的阅读鉴赏造成了很大困难。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学鉴赏知识,再加上古文功底有限,使得诗词鉴赏难上加难。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对症下药以期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精选阅读篇目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将常见优秀的诗词筛选找出与学生审美水平相当的诗词,所拟订列举的诗篇要具有代表性并具主题性。让学生读得懂,喜欢读,逐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爱好。

2、优化专题组合

诗词组合的方式灵活机动,或按朝代,或按类型,或按词格,合并类举同类项,分组阅读,多方合作,进行充分的量的积淀,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性认识,理性归纳。

3、阅读经典诗词鉴赏文章,强化对诗词的感性积累

有了一定诗词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词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往往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

4、延伸拓展——开放视野

因课时的限制,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可以弥补课时学习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

5、加强诗词的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也是一样。诗词的美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觉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声音产生对文本的审美冲动,透过语言表象感受诗人在作品中营造的情感,领略其精神,在声音的轰鸣中产生共鸣。多方面感知作品,还原认识,获得系统性的体验。

6、了解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古典诗学原则的重要范畴,它讲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统一;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具有含蓄蕴籍和发人形象的美学特征。对富于意境的作品来说,敏锐的语言审美感知能力,究其实就是对其意境的生成力。

7、设身处地的鉴赏诗词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中谈到,阅读一本书不能用现在的方式去阅读过去的文章。

注重古典诗词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材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古典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成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塑造,是学习的本原要义所在。

7.《高阳台》七夕诗词 篇七

巧巧兮兮,神州喜鹊巢倾。

飞升重九云桥去,驾长风,直上宫庭。

护知音,琴瑟萧筝,天籁新声。

牛郎织女双心一,想天涯阻断,义鸟铮铮。

王母辞寒,谁知灵雀精诚。

东风应报坚贞意,恋千钟,恩遇泓澄。

赋残词,洛水仙乡,浪碎舟轻。

诉衷情立秋夜

匆匆清韵送茫茫,点点话凄凉。

无心怅叹新恨,望冷月,忆春光。

风瑟瑟,夜苍苍,沁芬芳。

玉辉南北,云罩东西,依旧家乡。

如梦令月辉

最忆痛时无悔。望月蟾光凄美。浅雪谱清辉,依旧薛涛笺纸。

诗意,诗意。各在天涯盟誓。

如梦令雨后

两岸柳亲芳草。又喜芙蓉娇好。粉蝶戏金蜂,反让莺啼鹂恼。

8.谈古代诗词言别名句 篇八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出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的。白居易《琵琶行》一荆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见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一个百花凋零的末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必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这些诗句从不同的方面,摄取了凄迷的风景,作为分别的衬托,更加重了别离的愁苦。

另外,也可用明媚的景色来反衬离恨。王夫之《董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可见,反衬手法用得好,效果更为强烈。《诗经·采薇》篇写被征兵士告别家乡的情景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依依杨柳的美好春景,反衬士兵离乡背井,抛亲别友之痛。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之句,写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离别,故景色虽好,却使人愁杀。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为人传诵,好就好在以美好的花鸟来反衬出感时别恨的情怀,使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反衬手法还可用来渲染叙别。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唱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绝调,高适在《别董大》中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妙词。前者在唐代就谱成乐曲,成为临别时反复弹唱之词,又叫《阳关三叠》。后者也是历来被引作送别抒怀的佳句。但二者的叙别却又不尽相同。王维送别友人,叹知己分手,故人难得,惜别之情依依不舍;而高适却劝慰友人无须留恋故人,朋友满天下,送别之语豪气勃勃。如果按本篇前面所谈三种叙别调子来看,王句偏于哀惋,而高词可算豪放。王维哀惋的叙别情怀,却以乐景衬之,诗的前两句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王维与高适可谓是用反衬手法的圣手。

以景写情之外,更有移情写景的写法,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离别而动情,使别意更浓。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深为人们所叹服。同时这首绝句开首两句“寒雨连江夜如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也精妙之至,以秋雨连江、烟雨空蒙的景色,渲染出凄清的气氛,既没有写夜晚的叙别,也没有写天明送友人依依不舍的场面,只写雨后晨雾中孤独的远山,不直说人孤,而说山孤,正是以山之孤反衬人之孤。诗人把离别之情移到客观景物中去,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样的手法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类似的佳笔。其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联,不说作者送友人是别情依依,却说着“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遍地的绿草充满了浓厚的别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把别情表达得委婉而含蓄。总之,用拟人的手法写景,景即是情,情即是景,情景一体了。

以景抒情的衬托与拟人手法,往往是兼而用之的。上面所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再如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之句,是叙别中用多种写法写景,使情景交融一体的名句。开头从景物写起,用景物衬托出离恨。作者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张生与莺莺的话别作了铺垫。接着再用一问一答的句式,写出了满川的红叶来。这虽也是写景,但却用拟人、联想等写法,把离愁别恨注入景物之中,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试想,如果不是从离人眼中看,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但在离人看来,红叶不但不像美好的春花,而且也不是经霜的秋叶,倒是点点斑斑的血和泪。这样写把强烈的离恨注入到景物之中去了。文中一个“染”字,一个“醉”字同时并用,既写出了神态,又写出了颜色,串起了许许多多的联想,并使枫叶人格化了,浸透了浓烈的别恨离愁,真是以景写情精妙绝伦之笔。

9.古代诗词中的节气与农事 篇九

古代的文人大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出身于农村, 因此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词很多。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 涉及节气与农事的诗词非常多。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最优秀的篇章——《七月》。诗中以“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 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苏轼62岁被贬到海南儋州这个荒蛮之地后, 在《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云:“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 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诗中表现出欢欣鼓舞与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 让人们看到了诗人达观的一面。而伤春则成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由头和契机。其在《清平乐》中曰:“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借此抒发离愁, 富有创意。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范成大, 在晚年所作的大型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 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据统计, 《全唐诗》、《全宋词》中, 内容涉及“清明”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 最著名的一首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反映了流传至今的清明节主要习俗——祭祖扫墓。古代民间, 清明还有植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10.七夕诗词审美 篇十

1.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七夕》

2.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3.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4.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5.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6.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卢纶《七夕诗》

7.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8.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9.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10.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1.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杜审言《七夕》

12.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3.待付与温柔醉乡。——刘镇《柳梢青·七夕》

1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5.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6.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17.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七夕夜女歌》

19.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20.度金针漫牵方寸。——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1.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2.陈迹晓风吹雾散。——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3.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24.风轻惟响,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25.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7.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29.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30.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31.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2.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33.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3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36.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刘威《七夕》

3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8.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9.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40.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41.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42.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刘威《七夕》

4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44.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5.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6.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璞《七夕》

47.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48.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49.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5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晏几道《七夕》

51.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52.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3.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54.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55.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56.琅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7.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8.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9.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60.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61.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6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3.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64.轻帐 ,银烛罗屏怨。——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65.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66.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67.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68.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6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70.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李中《七夕》

71.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72.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杨璞《七夕》

7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74.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75.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7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78.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79.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80.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81.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1.有关七夕的诗词、诗句 篇十一

2、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宋·范成大《鹊桥仙》)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佚名)

5、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

6、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唐·孟浩然)

7、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唐·白居易)

8、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

9、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五代•后唐·杨璞)

10、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宋·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12、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宋·柳永《二郎神·七夕》)

13、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

14、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5、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6、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17、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18、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19、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12.“感发”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篇十二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认识, 一是古典诗词的功用;二是何为“感发”, 又为何要“感发”。

一、古典诗词自身的功用

简而言之, 古典诗词不是单纯用来教别人什么道理的, 诗词重在抒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中也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外界万物感动了你, 你的情意在心中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诗词, 这是就创作者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可见诗词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 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 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主要从创作角度而言, 欣赏者一般虽少有手舞足蹈的, 但也不乏为之或悲伤、或感动不已的。所以诗词鉴赏中如对其中所蕴之情的体悟不到位, 或未能与之产生共鸣, 单从方法技巧上去分析, 终隔膜矣。以上之认识, 也契合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对作品感悟的重视。应该说, 古典诗词类文学作品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二、“感发”是鉴赏古典诗词的正道

所谓“感发”, 顾名思义, “感动生发”也。此词本就创作者而言“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 然而阅读者一旦“披文入情”不也很有可能因之感奋激发吗?读者体悟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 使彼之情与我之情交融互通, 产生情感共鸣, 得到最大之审美愉悦。创作能“刻画入微”, 而欣赏能“体贴入微”。作者达一隅, 读者反其三。岂止达诂而已, 实能与之俱化。

关于“感发”的探讨, 角度是众多的, 对其全面论述与研讨非本文所能胜任, 我在这里想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例子, 从一个角度两种情况去认识和体会其作用。

这个角度就是:引类比况, 彼此互融。很多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作者有特有的身世际遇, 千载而下, 世易时移, 何以仍能感动读者。从欣赏者之角度言, 我姑且取一个名字“引类比况”, 以期“彼此互融”。“引类”者, 从特有中找寻共通之“类”;“比况”者, 以己代入, 进入同一个境界。陆游《书愤》一诗之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历来认为写得大气磅礴, 笔力雄健,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里包含有军旅故事, 又充溢着丰沛的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 一是诗里涉及到史实, 二是所指本有歧义, 三是年代久远, 学生要真正受到感动, 殊为不易。这时可运用“引类比况”的方法, 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代入其中, 所获得的感悟会更深入一层。先来找“类”:欣赏此一联二句要结合首联来看,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又言“年少轻狂”, 谁在年轻时代没有发过一些豪言壮语。少不更事, 觉得自己实现理想还不易如反掌?古人如此, 今人亦然。这种能体现人类本性的地方, 就是古今交融的地方, 即所寻之“类”。这也正是名作能经历漫长时代, 广袤地域, 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感动的原因。诗人所言是特殊的, 读者引来与己作比, 遗貌取神, 取其类中之境。由此观之, 颔联二句可以说成是, 每个人或许回顾过去都有一两件引以为荣、为傲的事, 具体之事为何, 可谓言人人殊, 但我们都想一想, 回顾自身的经历, 再来看此二句, 原来这也是让放翁引以为荣、为傲的事。我们自己之事心知难言, 勉为言之, 怎有如许之精辟, 故读诗者想到己事, 辄引以为证, 又或一读其诗, 就想起其事。通过引类比况, 我们对此二句的体悟不更深入了一层吗?实质上, 此即为情感的投入, 将心比心, 彼此互融。于此基础之上来分析技巧, 才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李商隐《马嵬》诗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学生通过注解能了解这是对唐玄宗的嘲讽, 进而一分析, 可感到前后形成强烈对比, 反差极大, 画面感很强。此时何不顺势“引类比况”, 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的情形, 有没有人一时得意, 睥睨世人之时呢?忽而运败势消, 身陷困境, 即“六军同驻马”之时, 其狼狈之状, 抚今追昔, 情何以堪。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诗作所述的久远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原来这样的好诗佳句, 不一定非在说李、杨爱情或反思安史之乱时才能用, 其“比况”必能生出“移用”之效。就是于本性相通之处彼此替换, 正如五代词人顾敻《诉衷情》中所言:“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另一种情况是, 在有的作品中, 虽然我们未必都能比况到自己身上, 但如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角度思考, 找到作品中的“类”, 即特殊情感境界中可资生发的点, 所得必不流于肤浅, 故而也是一种“感发”。如读李煜词, 试问世间有几人为亡国之君, 有亡国之恨。但后主词仍能感动万千读者, 所以然者, 不也正是我们从他个人的、特殊的情感中找到了“类”吗?这个类即是经历了人世的浮沉, 遭逢了巨大的变故后至深的创痛, 这是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矣。”我们从“好声色, 不恤政事”的角度批判、否定了他, 但又为其所创之境折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或没有李后主亡国败家之痛, 但“几多愁”的伤心失意总难免有, 正如王安石《明妃曲》所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于“失意”一层, 自有相通之处。“春花秋月”本自美好, 然而伤心人别有怀抱, 缀以“何时了”, 触目伤怀者, 所在皆是也。孟子说:“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为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即所谓“知人论世”, 后主何以如此, 进一步了解李煜亡国后的生活处境, 知道他已沦为阶下囚, 处于刀俎之上却一任性情, 作《虞美人》, 命故妓作曲歌之, 声闻于外, 终为宋太宗派人毒死。他这样任性而为算是无畏呢, 还是天真没有节制?“作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到此, 我们的认识不又深入一层了吗?

三、以“知人论世”之法达鉴赏感发之效

要准确找到其“类”, 知人论世必不可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悲秋伤愁固不难解晓, 但如知其家国沦丧之痛, 丈夫去世之悲, 漂泊转徙之忧, 遇人不淑之耻, 凡此种种, 对于已渐入暮年的女词人而言, 不禁陷入深深苦海, 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 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 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李清照本想将平生所学传与一朋友之女, 岂料女孩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之。此事深深打击了李清照, 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 她学富五车, 词动京华, 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 情无所托, 学无所专, 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 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 吟出这首《声声慢》, 浓缩了她一生写照和全身心楚痛, 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你读上阕起首几句, 无怪她为何连用十四叠字, 这里不只是一种传统的闺愁, 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通过女子特有的纤细敏感的神经表现了出来, 从外而内, “寻寻觅觅”者, 刚醒时之状态, 迷蒙中似乎一切宛在, 故而寻觅;“冷冷清清”中渐渐清醒, 搜寻的结果可谓“环堵萧然”一片冷寂;此时外在景象加诸内心, 不禁悲从中来, 故而“凄凄惨惨”, 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最后“戚戚”乃伏枕而泣矣。个中况味, 线索明晰, 有条不紊。读者从中得到的感悟, 应该与一般女子之悲秋怀远大不相同。

13.对古代《四大诗词家》佳作研析 篇十三

关键词: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1.题解: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他是唐朝伟大的具有强列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就其诗篇作品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它是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纵观他一生,人格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以善描的画笔渲染祖国壮丽的山河。被后人誉为“诗仙”。

正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本诗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游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吸引着读者。游客在他乡的人,谁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白天忙于事务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在心头泛起波澜;此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游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美景。

2.题解: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是唐朝伟大诗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了解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人。他对乐府诗创作促成了新乐府时期的发展。杜甫在五七律上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突出显著了他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被奉为「诗圣」。

正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春望》写于(757)是一首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诗都是诗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的主旋律,如果我们把"诗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末联自我描绘发白而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人浓重的忧患意识.老杜之所以为老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而无时不表露出哲人的忧患意识。

3.题解:白居易(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唐朝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正文:《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主要空灵浑成,对仗得体,此体材少见佳作。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此诗是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佳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是具有对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描写野草生命的历使语言之美,后四句着重描写其共时语言之美。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4.题解: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恣肆,明白畅达,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被后人誉为千古文豪。

正文:《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本诗创作于(1077)诗人写景状物的高妙之处往往在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化动为静的功力。以往前人写月,常常着眼于月之静态之美,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而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华丽,意味深长。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他才能写出“今生今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样的诗句,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对前途未卜的一种隐忧。

14.七夕爱情古诗词 篇十四

菩萨蛮

(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古别离

(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二郎神七夕

(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鹊桥仙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

宋·黄庭坚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

年年牛女恨**,拚此事、人间天上。

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

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

鹊桥仙(席上赋七夕)

宋·黄庭坚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

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

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鹊桥仙

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定**(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宋·谢薖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

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

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

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宋·谢薖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鹊桥仙(七夕之明日载酒李彭州炁家即席赋)

宋·魏了翁

银潢濯月,金茎团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桥,似刬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断,搘机人去,误了桥边消息。

天孙问我巧何如,正为怕、不曾陈乞。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宋·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鹊桥仙

宋·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据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

七夕赠歌者

(元)乔吉

崔徽休写丹青,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

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浅醉微醒,谁伴云屏?

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塞外七夕

(清)纳兰容若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乞巧歌

之一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

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

15.描写七夕的诗词 篇十五

001.《诗经·小雅·大东》(西周)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002.七夕(汉)佚名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003.燕歌行(三国)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004.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005.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006.迢迢牵牛星(南北朝)萧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007.七夕穿针(南北朝)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008.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009.七夕(唐)徐 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010.七夕词(唐)崔 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011.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012.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013.七夕(唐)曹 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014.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015.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016.七夕(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017.七夕曝衣篇(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018.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019.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020.七夕(唐)窦 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021.秋夕(唐)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022.七夕(唐)杜 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023.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024.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025.七夕(唐)李 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026.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027.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028.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16.七夕诗词古代 篇十六

一、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古代诗词的文学性、人文性强烈,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古代诗词的学习、分析和鉴赏能力,对学生良好的素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作为古代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中生学习古代诗词也是文明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必要。但是,我们的古代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因为文言诗歌脱离现代语境,学生生出隔膜感,没有阅读兴趣。可以说,我们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绝大多数是考试的需要,而不是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渴望。其次,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主体性,在具体教学中也多功利化。课堂教学多是将诗歌鉴赏简化为应试技巧的指导,缺少引领学生联系自身和阅读体验体悟诗歌的意境之美,从而获得诗歌艺术,而是考点分析和公式化的去教学生如何肢解诗歌。如此,缺失审美鉴赏过程,也就没有鉴赏能力、文学修养的提高。另外,我们的诗歌鉴赏的训练也没有系统化,很少做到分类型的训练,让学生无法形成自主提升古代诗词鉴赏能力的方向。

如此的教学现状使得我们学生认为鉴赏古代诗歌就是找找意象、表现手法,说说诗歌语言凝练和语言使用特点,分析诗歌传递的情感和思想而已。这种为了考试而学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古代诗词学习情感和质量。

二、学生古代诗词自主学习指导

古代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有意识地在古代诗词的诵读感悟中积累、感悟和运用,切实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是自主学习的“良途”。因此,老师在高中阶段的古代诗词的教学中要学会放手,加强引导。

(一)重视引导,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们知道,学生对古代诗词多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但是古代诗词毕竟具有很强的语言韵味和思想的,很多诗歌的创作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情境下生成的,这些不仅是我们学习和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所需要的,更能提高我们对诗歌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如杜甫《登高》一诗学习中,我们可先介绍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然后多媒体展示一幅幅体现夔州秋日凄清的画面,给学生造成视觉冲击,让学生生出高远辽阔、凄凉悲怆的情感。这样,学生联系杜甫一生的失意落魄与百折不挠的赤诚,学生就能从情感上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朗读是理解鉴赏诗歌的前奏,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需要通过诵读体现。如“艰难苦恨繁霜鬃,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表现着诗人为生活的艰难痛哭流涕的情感,我们学生多读的悲戚戚的;但是杜甫心痛的不只是自身的失意,深处还有那种坚忍的生活态度。因此,我们要读出悲怆之外的执着与坚守。

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古代诗词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要重视诗歌阅读和鉴赏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探寻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生平情感思想之后去阅读诗歌,能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感知内容,由浅入深地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在理解诗歌表现艺术和情感主旨之后获得诗歌鉴赏品读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探讨,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知道如何学与怎么学,我们加强引导,让学生知道了怎么触摸诗歌,感受诗歌。但是如果自主有效的学习诗歌还要我们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这里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古代诗歌的能力。

诗词鉴赏本质上还应是个性阅读的表现,是主观性很强的文学活动;需要学生联想想象的运用。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我们怎么理解?学生在阅读、思考和交流之后可以得出是“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我们可以追问:这个“愁”可以理解为哪些“愁”,词中又是怎样表现这样的愁的?于是学生结合内容可以得出往事之叹、离家之痛、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等“愁”;并在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表现中领悟亡国之君的悲愁。这样,学生把握了词人一腔幽愤、满腔悲情以及令人无不扼腕而叹的“愁”之后,就能提高了诗歌自主学习中的感受能力。再如李商隐《锦瑟》传递出诗人的怅惘、感伤、向往、失望等情思,这些情思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学生在探讨中感受诗歌意境,在诗歌中用典的表现手法的梦里看花般的朦胧而又伤感的理解中获得了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点和鉴赏诗歌的方法。

另外,我们提高学生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还要增强他们文言文功底,只有提高学生理解诗词字面的含义,才有可能提升他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鉴赏诗歌的能力。还要丰富学生鉴赏诗歌的术语的使用,提升他们多角度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鉴赏和品读诗词的常规方法,只要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探寻作者的生平情感、创作风格和创作时的境遇,学会从语言、意象和手法内容等方法去进行鉴赏,学生就能够形成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获得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摘要:古代诗词具有凝练语言、手法多样、情感丰富等特点,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智慧道德与审美艺术的集中体现。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高中古代诗词的教学现状,提出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古代诗词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丁万霞.浅析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快乐阅读,2015(22)

17.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小议 篇十七

一、细解诗题,把握诗歌全局

一首诗的标题是作者费尽心思拟定的,里面有很大的容量,很多同学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导致解题偏差,失去考分。可以大胆地说,诗歌标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可以给我们打开该诗解读的成功大门。笔者不完全统计,诗歌标题可以包含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情感、诗歌的表达技巧。几乎囊括了诗歌赏析的全部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位考生认真细致地研究。

1.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内容包括诗中的人、事、景、物等等,很多优秀的诗歌就在标题上面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因此我们在鉴赏时务必要借助标题理清诗歌中的人、事、景、物,从而把握全局。比如宋朝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标题点出所写人物。且结合标题“蚕妇”可知诗中“市”指“卖蚕丝”。

2.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标题常常采用明示或者暗示的方法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而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忽略。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就明确告诉我们全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为春雨的实时降临而喜;陆游的《书愤》就是表达其愤激之情。比较典型的也是爱考的诗歌是唐朝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一个诗歌标题既写出诗歌的内容:秋夜遇到王处士,因有一个“喜”字,明示了诗歌的情感,实在不应该被读者忽略。

3.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是考生作难把握的,高考时有的考题常常选择了标题就包含了技巧的诗歌,如2005年全国卷考的就是唐朝李华的《春行即興》,从题目不难看出,即兴就是对眼前景物有感,顿生兴致而创作。由标题可预知用借景抒情法。诗中透露伤感、凄凉之情。

二、知人论世,明了背景风格

1.时代背景帮我们解读诗歌情感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追想先前的荣华富贵,对比如今寒意不耐的凄凉处境,大有天上人间之感。“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是真性抒写,可见后主本性难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可谓感伤之极。这也是至情之语,难怪赚取古今多少泪水!如果没有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就很难真正理解作者所抒写的思想情感。

2.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帮助我们完美答卷

作家的独特思想和创作风格必然体现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是诗词鉴赏的要点。平时对一些重要作家要有所了解。如:屈原、曹操、陶渊明、王孟、高岑、李杜、元白、李煜、苏辛、姜柳、李清照、文天祥、于谦、龚自珍、郑燮等等。比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乍一看,本诗似乎抒写了一种狂放之情。可这又有悖于王维生平思想特点和诗歌创作的风格。仔细阅读,便可知道,原来诗人以裴迪比作春秋“楚狂”(《论语》)接舆,而把自己比为五柳先生陶渊明。再联系上面写景,可以知道,原来本诗通篇扣“闲居”,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正属一格。当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常常是多样统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一定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品词赏句,领悟诗词意境

范仲淹有这样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这里“云”是“碧云”,“叶”是“黄叶”,“烟”是“寒烟”。这些均是直接描述性的意象。而“秋色连波”将这些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水天相映的秋景图,一“寒”字更突出了秋天意境的寒凉。正是这种寒凉的意境引发词人触景生情,随视线想到“更在斜阳外”的“芳草”,即故乡亲人所居之处。随词人视线的转移和心理空间的变化,“芳草”已是想象中的意象了。另外,比喻性的意象和象征性的意象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需要加以注意和区别。

以上所谈是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实践,应可以获得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便可通过比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水平。

上一篇:我真想____ 作文范文下一篇:师带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