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024-10-02

××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1篇)

1.××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一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保障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我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为灵宝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专业组,办公室设在市地质矿产局。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的职责:接受市委、市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指令;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对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出论证意

见,领导、指挥、部署、协调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部署组织各防灾救灾专业组实施救灾行动。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各专业组主要职责分别为: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组

市人武部负责调集部队赶赴灾区,抢救受灾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特种工程抢险组

市公安局、建设局、水利局、电业局、物资总公司、石油公司等部门负责特种工程抗灾抢险,包括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它严重灾害的抢险任务。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

紧急救援组

市民政局、粮食局、教委、物资总公司等部门负责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的教学秩序。

市政保障组

市水利局、建设局负责组织力量对灾区居民的给排水等公共设施进行抢险,尽快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对灾区房屋进行抗灾性能鉴定,组织搭建临时住宅。

治安与交通管理组

市公安局负责情报信息工作,密切注视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通讯保障组

市网通、移动、联通等公司负责修复通讯设施,保证抗灾救灾信息畅通。

电力保障组

市电业局负责组织修复输变电设

施和电力调度等,尽快恢复灾区供电。

应急运输组

市交通局负责组织修复公路和有关设施,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灾害调查及监测组

市地质矿产局会同市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应急资金保障组

市财政局负责应急资金的预算、筹措和拨款。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负总责。

二、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在灵宝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各乡镇、各专业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成立抢险救灾领导机构,组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配备抢险救灾装备,备足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灾害后,抢险救灾队伍能够快速出动,及时救援灾民。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成员单位务必于5月30日前将抢险救灾机构及抢险救援队伍人员名单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备案。

三、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地质灾害的等级划分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

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灾害影响分析

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灾情影响分析见附件

四、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分临灾和灾后两种情况:

临灾时的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地质灾害处于临灾状态时,隐患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向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报告,并立即做出临灾应急反应,做好启动乡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领导必须亲赴现场,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组织避灾疏散;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措施,避免因险情扩大,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建议及险情

实际,决定是否启动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通报市地质灾害各抢险救灾专业组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密切注视和跟踪灾情,随时将灾情变化趋势报告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地质灾害发生后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若发生小型地质灾害,由地质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立即启动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乡镇主管领导必须亲赴现场指挥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同时将灾情规模等情况及时上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措施,避免灾情进一步扩大。

若发生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乡镇人民政府在启动乡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的同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必须赴现场进

行应急指挥,采取应急措施,启动市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部署、指导和协调各抢险救援专业组进行救灾工作,安置和疏散灾民,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接待安置救援人员及救灾物资,平息灾害谣传,解除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安定。

市地质矿产局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及时将情况报告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五、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

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警信号见附件

发生地质灾害时的应急通信保障

发生地质灾害时,由灵宝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通知有关通讯公司检查修复通讯设施,保证抗灾救灾信息畅通。

六、各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启动

各乡镇及交通、水利、建设、旅游、教体等有关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

围,制定完善行业和乡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发生时,按照市政府命令及时启动本部们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各项防灾救灾工作。各乡镇、各部门的应急预案务必于5月30日前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备案。

七、人员财产转移路线

全市重要地质灾害点的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见附件

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专业组应急预案和各乡镇的应急预案作为本预案的配套预案,一并实施。

附件:重要隐患点灾情影响分析、预警信号及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表

年四月二十日

2.××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二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威胁, 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比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 超过18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还有300多万人受灾, 包括140万人丧失生计来源[1];2008年中国国内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752亿元, 因低温冷冻和冰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5亿元, 地质灾害2.7万起。仅四川汶川“5·12”8.0级地震, 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4]。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国家安全稳定遭遇重大挑战。

如何防止公共危机事件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如何在危机发生后减少危机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如何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 如何尽快扭转危机状态, 如何进行危机后重建等, 都是危机和应急管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 国家全面加强了应急体系的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 其中应急预案可以说是“一案三制”的核心, 是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的集中体现、是应急处置的根本依据、是日常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困惑做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

为表述方便, 本文给出一些概念的定义, 这些定义本身不一定精确, 也不一定充分, 甚至不够严谨。本文的目的不是要给出概念的统一定义, 而是对文中用到的这些概念进行限制和封闭, 以便其自成体系。这些概念仅在本文中使用, 与其他类似概念不相冲突。

本文思想只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 属于学术研究和争鸣范畴, 不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遵循国家标准、规范和要求。

2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理论指导, 认识不够统一

当前认识上的不统一具体表现在:一是应急预案与工作方案相混淆;二是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工作与业务处置工作相混淆;三是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系的关系区分不够清晰;四是对应急预案间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五是在应急预案分类上存在疑惑。

2.2 应急预案体系内外衔接不足

主要表现在各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与外部政府、社会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与单位内部各部门、下级单位、分支机构的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应急预案体系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的应对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 覆盖不够。应急预案体系之间衔接不足的重要原因大多是没有找准衔接的着力点。

2.3 平战结合转换不协调

当前, 大多还未认识到应急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正常危机防控体系, 是一种持续检测、持续改进、平时培训演练、战时自动转换的运作和管理体系。

2.4 科研和实际工作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当前, 科研和工作思路往往局限在内部, 往往忽视大的背景与外部联系, 看问题往往局部化和形式化, 往往忽略事物运动发展、局部与全局相互转化的关系、没有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和处理问题。

3 概念与定义

3.1 社会实体

具有一定的可支配资源 (人、财、物) , 具有明确的管辖范围界定, 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内部具有机构和制度保证其运行的社会组织称为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具有多层嵌套性, 其内部也可以有实体, 称为子实体。比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家是最大的社会实体,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其下属单位和部门等都是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的概念是对具体社会单位、部门、组织等的抽象, 目的是为了使论述更具一般性和准确性。

3.2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主要是指对一个社会实体应急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从而保障其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和高效运行。也可以说应急管理是社会实体危机防控网的建立和管理。

3.3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是危机发生时或者危机风险较大时, 应急体系对危机要素的主动干预, 从而尽快解除风险和危机的过程。

3.4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对危机事件防控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描述文件, 应急预案经批准生效后具备法规制度效力。

应急预案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适用对象来分类, 可以分为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处置主体来分类, 可以分为社会实体应急预案和子实体应急预案, 相对于子实体应急预案,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也可以称为全局应急预案, 相对于社会实体应急预案, 子实体应急预案也可称为局部应急预案或部门应急预案;按预案作用来分类, 可以分为环境应对应急预案、目标业务处置应急预案和外部协同应急预案等。

3.5 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用来应对和处置社会实体面临的所有危机情况、所有危机侧面和所有危机环节的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社会实体的全局性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虽然普适性强, 但针对性不足。对于重要事件、重要环节和重要侧面, 一般要有其他专门预案的辅助, 以提高针对性。

3.6 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某一个 (一次) 、某一种、某一类危机事件或者危机事件某一重要环节、重要侧面的应急预案是专项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也是社会实体的全局性应急预案。

3.7 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预案是社会实体层面全局预案的协同预案, 是局部预案, 其作用范围仅限于部门内部, 部门应急预案需要考虑与全局预案协同, 是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4 应急预案体系要素分析

4.1 应急预案性质解析

应急预案对应单次、一种、一类、或全部危机事件, 在预案执行时要制定方案。为所有危机情况提供基本应对的预案是总体预案, 为一类或一种危机提供应对措施的预案是专项预案。

应急预案是处理危机事件措施完整的、封闭的描述。相同的一个危机事件, 对国家来说是一件事、对国家部门来说, 也是一件事, 对国家各企事业单位来说同样都是各自的一件事, 只不过关注危机事件的方面或方向不同, 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本身是有层次的, 诸如应急处置原则、组织体制设置和运行机制的建立、资源和信息保障、内部的规定、处置程序和处置方案等。但预案并没有因为行政的上下级关系而形成层次关系或上下级别关系。

预案具备关联性, 全局预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与多个部门 (局部) 预案关联, 甚至全局预案之间也具有关联性, 应急预案关联并非应急预案对应。在这里, 全局与局部也是相对的。

应急预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非正常情况下全局关系和资源的协调问题, 而不是局部具体工作。

从本质上来说, 国家级预案与社区、乡村级预案, 形式要件本质上没有区别, 只不过国家级预案的原则性较强, 村级预案程序性较强, 但国家级的应急预案也应该有应急程序, 应急程序属于保密信息文件, 不能公开, 村级预案也应该有原则规定, 但比较简单。

4.2 总体应急预案设置

一个社会实体, 在实体内部有相对独立的部门分工, 为加强危机情况下应急协作, 应建立实体层面 (相对于部门) 的应急预案。实体层面应急预案, 以实体内部视角看, 属于全局应急预案。若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如果专项应急预案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危机情况, 则应建立总体应急预案。

4.3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 是实际执行部门 (班组) 的部门应急预案, 是局部应急预案, 是现场工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在特定的现场工作出现紧急事态的情况下, 如何处置问题的应急预案, 偏重于资源和方案准备, 一旦紧急事件发生, 解决如何报告、如何申请救援和自救、抢修、维护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与现场工作方案或现场施工方案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随特定工作的不同而不同, 具有一定的体系完整性和稳定性。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非基层单位所特有, 在国家层面也应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比如国家层面的出国访问、考察等活动, 也应有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4 危机事件 (突发事件) 与应急预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应一个危机事件, 不同的实体可能要同时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比如大地震灾害, 国家要按国家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各部委等要按各自的部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若发生大面积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 国家电网公司要按公司大面积停电预案 (国家部门协同预案) 启动应急响应, 涉事的网省电力公司、地市 (县) 供电公司也要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同一个社会实体除了按主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外, 也可能在不同的环节或侧面按支持预案启动一些支持性的应急响应, 如信息发布, 医疗卫生支持服务等。

4.5 专项应急预案分类解析

在社会实体层面专项预案中有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 其中包括气象灾害处置应急预案、地震地质等灾害处置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偏重于灾害的持续监视与预警, 次生灾害的监视与分析, 物资、装备、人员队伍如何准备和如何调度的分析, 如何与国家、政府的联动, 与社会支援合作等。总之, 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是为社会实体业务类应急预案服务的。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和社会实体业务类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社会安全与影响类应急预案并列的应急预案。虽然灾害和事故有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灾害类应急预案与事故类应急预案并非因果关系的预案。

4.6 对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理解

涉外机构、单位和人员是社会实体的下属单位和员工, 可能会遇到比国内更加复杂的环境和问题, 涉外单位与社会实体国内的下属单位一样有自己的应急预案子体系, 处理相应的突发性危机事件。社会实体层面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是处理涉外机构、单位和人员难以协调处理的问题, 比如申请国家间交涉、申请国家救助, 国际资金筹措, 国际间协同等;同时也规定涉外机构、单位和个人在危机情况下, 如何与社会实体进行信息报送, 社会实体各部门如何协同、协助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等。

4.7 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系的关系

由于预测、预防和预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为反映这一实际情况, 社会实体应急体系中可以单独规定一个预警状态变量, 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 其中, 绿色为正常监控状态 (此处的“控制”特指风险控制) , 黄色为应急值班关注状态, 橙色为实体全局范围提醒状态, 红色为动员准备状态, 也就是应急预警启动状态。该状态应是应急体系的一个标志性旗帜, 是应急预案开始发挥作用的一把标尺。该状态可能来源于应急监测, 也可能来源于国家和政府指令。该预警状态属于应急体系, 是应急体系协调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的信号灯和结合点。

应急预案中的预警启动, 应该对应应急体系中的预警状态, 而预警级别是应急资源动员准备的参量, 级别越高, 动员规模越大, 损耗越高。因此应急级别的确定应具有科学的方法, 与实际情况相符。

5 应急预案体系模型

5.1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

科学应急预案体系的一个基本标准应该是能够做到全覆盖, 亦即:“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因此, 应急预案体系在纵向上应该覆盖社会实体和实体中的各部门, 横向上应该覆盖社会实体生存的自然、社会甚至国际环境、社会实体本身、国家以及其他社会实体的协同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目标处置应急预案体现社会实体危机处置的目标, 是社会实体的全局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现为实现社会实体的目标需要部门协同, 是局部应急预案;环境应对应急预案体现社会实体为实现目标需要做的适应与调整, 这里,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甚至国际环境, 环境应对应急预案可以是全局专项预案, 也可以是局部部门预案;协同应急预案是社会实体与国家、社会协同的应急预案, 是实现国家和社会更大的目标或者更好地实现自身目标的应急预案, 体现社会实体的社会责任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协同应急预案可以是全局预案也可以是局部预案。

对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预案的理解, 需要以不同的视角相对地进行分析和处理。比如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在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是全局专项应急预案, 但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是部门协同应急预案。这里, “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不是“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是国家层面的专项应急预案。“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中是专项应急预案, 是全局预案, 是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家协同的协同预案, 但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又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的部门预案, 是局部预案。

在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也应考虑应急预案的体系性, 目标处置应急预案和其他配合系统应急预案要统筹考虑。

简单的情况下, 目标处置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环境应对应急预案、协同应急预案可以统一到目标处置应急预案中。

5.2 社会实体间应急预案体系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是国家社会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为国家层面应急预案体系间关联关系, 其它各级社会实体以及社会实体内部的子实体的应急预案体系关联关系与国家层面应急预案体系间关系相似。各社会实体有自己应急预案体系, 各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之间通过协同预案相互关联。

6 应急预案体系模型扩展方法

6.1 整体性嵌入

整体性嵌入是指子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通过检查、协调和备案等与上一级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相结合的操作。通过整体性嵌入, 使得上级应急预案体系的作用范围自然延伸到下一级应急预案体系边界。

6.2 扩张式增生

扩张式增生是指社会实体根据自己面临的特定目标和风险针对性地增加和完善社会实体层面专项应急预案。通过扩张性增生, 使得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 应对各种危机情况更加从容。

6.3 自相似复制

自相似复制是指下级社会实体可以上级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为模板建立自己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自相似复制, 使得应急预案体系覆盖社会实体的每一个分支, 建立社会实体、国家甚至全球的危机防控网。

7 结论

以基本应急预案体系模型来构建应急预案体系的方法是可行的。一般来说, 一个社会实体通过总体应急预案、环境应对预案和社会协同预案就可以建立其基本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应急预案体系的扩展方法可以建立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国社会实体的复杂的应急预案体系。

“相对”方法, 也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是研究和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可行的方法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和研究需要有“相对”的思想方法, 即使局部的问题也需要放在全局的背景下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比如以国家的视点看,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就是一个点, 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一个点;以国家电网公司的视点看, 网省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也是一个点;以网省公司的视点看, 地市 (县) 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也是一个点。但若地市公司以其自身为视点, 则地市公司就是一个体系, 其他层次单位依然。因此, 以“相对”思想为基础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论, 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点线面”, 能够正确研究和理解应急预案体系。

摘要: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以及各类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 国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反思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混乱和偏差, 指出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与困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从基础概念出发分析了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内涵, 理清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方法, 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寻求理论依据。另外, 文章还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其研究成果可为应急与安全领域研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方法论

参考文献

[1]秘书长报告.印度洋海啸灾难后加强紧急救援、重建、恢复和预防工作报告.2007年7月2日-27日日内瓦联合国大会

[2]会议正式记录.2001年10月4日纽约联合国大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年度统计公告

[5]U.S.-Canada Power System Outage Task Force.Final Report on the August14, 2003Black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6]田世明, 等.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研究[J].电网技术, 2007, 31 (24) :22~27TIAN Shi-ming, et al.Study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7, 31 (24) :22~27

[7]田世明, 等.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电网技术, 2007, 32 (1) :26~30TIAN Shi-ming, et al.Study of 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tfor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7, 32 (1) :26~30

[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9]林鸿潮.回顾雪灾与反思公共应急体系的“一案三制”.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9期:72~76

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三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酒店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酒店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房屋倒塌、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2、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 总经理

副组长:执行总经理、财务总监 成员:各部门经理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酒店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酒店及员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第 1 页

共 4 页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酒店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1、在酒店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酒店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酒店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检查酒店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学习其他单位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酒店的工作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7、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

2、检查、督促酒店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广

第 2 页

共 4 页

大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经常性地开展办公楼、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5、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广大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酒店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应经常性地对办公楼、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酒店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广大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酒店在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暴、雪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酒店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4、任何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酒店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

第 3 页

共 4 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酒店的特点,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员工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酒店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 4 页

4.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控制

自然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冰灾、泥石流、台风、特大暴雨、山火、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使得电网更易受到创伤,很多设备先后或同时停止了运作,不能及时为用户提供电力甚至威胁到电网的安全性,最严重的还会使整个电网瘫痪,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大电网可以合理地使用资源和节约投资,使得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得以提高,所以现代电网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的变大。与此同时,电网作为自然灾害的承载体,虽然很强大但在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很脆弱的,当灾害发生时,如果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势必会有较大的损失。正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种类也很繁杂、易损性高、易突发以及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电力系统想要稳定安全的运行,就必须做好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1电力系统的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电力系统的发电方式单一,大区域应采用多样资源

无论哪种灾害出现都会有链状衍生性这样的特点(就如进行煤炭供应就会影响到发电),所以对于区域性系统来说,在进行发电系统建设时就要考虑到多样性,火电、核电和水电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使用。对不同的发电厂来说它们使用的是不一样的基础能源,这样完全可以减少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样就不会出现类似“孤岛”效应的事情发生。我们国家现在已有4部核电站建立投入使用,它们分布在浙江、中部、广东和江苏,而西部还没有,当雪灾发生时,可以说明在进行核电站选址时地址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我国今后的电站建设时,要进行合理地布局,这样一来在应急机制中就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1.2对电力系统的设防进行标准化的完善和提高

在灾害中会有很多的杆路、铁塔坍塌,线路的损毁也极为严重,虽然从客观上来讲是灾害天气造成原有的电力传输系统超负荷运作。在雪灾后,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冰灾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有断线、倒塔、覆冰闪络、脱冰跳跃和导线舞动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数断线和倒塔,会使电力发生中断。

1.3电网抵挡自然灾害的能力过于薄弱

造成电网事故的发生和限制灾后重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网抵挡自然灾害的能力过于薄弱,以及不合理的输电网结构。如在以前,南方电网与海南电网的主电网是没有连接的,是相对独立的,“达维”台风使得线路发生了间歇性的短路,导致机组跳闸,最终主网崩溃。之后,根本没有外来黑来启动电源,对电压偏高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进而使得黑启动的失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与南方主网进行连接后,主网的支援能力有所加强,同时改良后的黑启动电源使得灾后重建和网架重构的能力有所增强,恢复时间也大大减少,损失也有所减少。南方电网改良后,西电东送的主通道路线就相对的集中起来,沿途的环境较为恶劣,气候也非常复杂,有重要作用的直流换流站的送出线路、500KV的交流线路、天生桥地区的电网以及重要电路的送出线路这四类故障会对电网的运行特性进行改变,更易发生连锁性的故障。要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研制有关的预防措施。

2对电力应急预案进行改进

2.1建立综合性的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电力的地理系统除去地表附着物、输变电的设备信息和基本地点以外,还需结合现存的雷电探测系统,对地震烈度区、冰区进行划分,山火、特大暴雨、泥石流、台风等,与相关的气象部门进行合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建立综合性的电力系统,要先对电网的规划设计进行完善,同时要避开自然灾害频繁和高发的区域,电网的运行安全才能提高;其次根据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维护部门做预警工作,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后,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进行评估,有益于相关的抢修部门进行抢修,同时电力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会提供辅助的策略。

2.2对灾害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

由于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和形成过程不同,对电力系统输电设备的危害的机理和过程也是不相同的。如四川电网在对汶川地震后的电力设施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变压器因为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遭受到很大的损伤,避雷器和断路器等设备的损毁率也很高,而对隔离开关和CIS设备的影响就会很小,研究输电设备的破坏原理,应用新型的减震和避震措施,对地震时的输电设备可降低损坏率。将导线表面的覆冰与时间、气温、天气、湿度、风速、降水等因素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高海拔、微地形中的垭口和风口和迎风坡覆冰非常严重。

覆冰形成机理也极为复杂,冰灾下复杂的大电网要进行安全运行要重点研究一下重要问题:覆冰机理、如何建立复杂的大电网覆冰灾害的应急处理体系、覆冰外缘的故障机理、预警与决策、有效的除冰、电网覆冰的在线评估、防冰方法、覆冰线路灾害的局部化设计以及大电网覆冰的在线监督和斩断方法。

2.3加强对电源建设的引导工作

电源远离负荷中心,而中心缺少电源的支撑,电网太过依赖于输电通道的安全运行,这自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会造成影响。对电源和电网进行建设时,要考虑到电源与负荷中心间的关系,对电源的规划建设加强引导工作,增加分布电源的建设,提升地区电源的分布比例,使得电力系统在抵御自然灾害时能力有所提高。使得电源项目和配套的电网输变项目可以同时核准,这样才可以促进电网、电源的协调发展。

2.4进行应急预案的设置和演练

自然灾害对各地区的电力系统有不同影响,比如凝冻气候常在冬季发生,地震具有突发性和较明显的区域性、而台风主要在风水期发生。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考虑全面,要根据电网的机构和运作方式进行调整,以确保预案可以顺利实施,可以多准备几套应急处理的方案。对于重要的`场所和用户,要配备应急电源,以求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在处理有关自然灾害问题的能力要有所提升,必要时可进行演习,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

2.5加快一体化进程

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凝冻灾害,会给当地的电网带来了不小的破坏。如贵州发生的凝冻灾害,尽管当地的电力系统在全力抢修,可是对大规模覆冰断线倒塔的抢修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应付。一体化管理为处理自然灾害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实行全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全网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构建适合全网的运行维护规范和技术标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可通过对全网进行抢修,调配物资和相关人员,使得抢修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应急处置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贵州发生凝冻时,南方电网和各省市的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应急支援,这就给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经验。

3结束语

影响电网进行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威胁如何减轻,如何保障电力能够进行安全供应,是电力系统应重视的地方。正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种类也很繁杂、易损性高、易突发以及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电力系统想要稳定安全的运行,就必须做好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陈亦平,赵曼勇,刘文涛.南方电网连锁故障风险分析及防御措施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03).

5.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五

一、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应急工作小组,各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均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各应急工作小组配备若干成员。

(1)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

(2)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职责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故情况;指挥抢救,制止事态扩大,尽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初步情况;协助有关部门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置工作。

(3)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xxx、xxx;职责是:协助组长工作。

(4)协调联络组组长:xxx;职责是: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挥下,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工作;及时报警,请求当地政府、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卫生及社会力量的支援;协助调查事故原因及受伤师生、财产受损情况;协助善后处置工作。

(5)抢救抢险组组长:xxx;职责是: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挥下,组织师生撤离,组织学校力量抢救,配合校外力量的抢救工作。

(6)秩序维护组组长:xxx;职责是: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挥下,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保护贵重物品,负责现场安抚,控制事态发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7)后勤保障组组长:xx;职责是: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挥下,负责抢救车辆、抢救物资的调配等等。

(8)机动应急组组长:xxx;职责是:在校集中待命,做好接应准备。

二、学校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事故报告的制度。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警后,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教育局、镇(区)政府和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并及时向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报警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护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4、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将突发安全事故及时汇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5、学校对突发安全事故不得缓报,不得瞒报,不得延误有效抢救时间。

三、工程建设、危房安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经认定的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遭遇特大风灾、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时,要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镇(区)政府和公安部门。

4、迅速组织对受伤师生的抢救,及时报警,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四、相关的报告电话。

报警:110;事故:110;

火警:119;急救:120;

永嘉镇派出所

县教育局

县安监局

县卫生局

县疾控中心

当地医院

县人民医院

县中医院

永嘉镇政府

6.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篇六

为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全体职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在我区发生的水灾,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火灾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适用于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员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四、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公司应经常性地对办公环境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公司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公司应切实加强员工的应急意识,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救援抢险设施。

五、灾后救灾措施

l、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司组织应急小组立即到受灾现场组织救灾工作,安排公司员工向安全地区撤离。迅速关闭输电、输气、供水系统,严控明火。

2、受灾后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汇报灾害情况,同时拔打“110”、“120”或“119”报警。组织以抢救受伤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送至附近医院。

3、公司负责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和救济款的准备和发放。

4、灾害后期,及时通知保险机构进行现场勘察和理赔。

此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附: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高楼避震措施: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

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躺卧的姿势也不好,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火灾逃生紧急措施: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万不要慌乱,而是根据火势、房 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洪水灾害应对措施: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公司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

2、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置放高处,票款、账本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 通讯、交通联系。避雷措施:

1、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2、在雷雨交加时,最好把室内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话插头。

3、雷电天气时,员工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

4、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风中行车安全措施:

1、集中精力驾驶车辆,尤其应注意低头骑车者,提防他们只顾行路而不顾机动车辆和突然闯入机动车道。同时坚持中低速度行驶,随时准备制动停车。

2、遇到不稳定的目标,要用力鸣笛。

3、过往交叉路口或在混合交通道路上行车时,更提防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突然闯入自己的行车路线。

4、对车上装载的物品要捆扎牢固,防止被大风吹走或散落。

5、在大风中行驶,尽量把车窗玻璃摇紧,防止沙尘飞进驾驶室影响驾驶员的呼吸和观察。

7.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篇七

凉泉中学 2016年3月 凉泉中学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对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组长: 屈敏

成员: 于奎多 刘志民 黄玉梅 教育宣传组 国静 班主任

后勤保障组 刘志民 张秀梅 周国琴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和班级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山坡、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学校在台风、暴雨、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1、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2、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教育宣传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教育局和镇政府报告。事故处理组: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开展,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后勤保障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10)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校长是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八

为切实提高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行动,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基本情况

xx镇xxx社区位于元谋县xx社区北边,处于城乡结合的特殊地带地理座标东经101°35′,北纬25°23′。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2个居民小区(xx小区、xx小区),居民住宅楼58栋,四个自然村(xx村、xxx、xxx、xxx)及五条街道(xxx路、xxx路、xxx街、xx街、xx街)。住户1809户,常住人口4988人,其中农户有1125人,非农户有3863人,耕地面积为560亩。

三、灾害风险

我社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干旱、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四、预案启动条件

本社区境内一旦发生大或特大自然灾害,即由社区居委会宣布启动本预案,受灾的居民小组预案同时启动,采取应急救助措

xxx xxx社区居民委员会计生流管员

xxx xxx社区xxx居民小组长

xxx xxx社区xx居民小组长 xxx xxx社区xxx居民小组长 xxx xxx社区xxx居民小组长 xxx xxx社区xxx居民小组一社社长

2、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召开领导小组成员紧急会议,通报灾情,传达贯彻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抗灾救灾工作的各项指令,及时组织制定救灾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协调、检查本社区的救灾工作情况;(2)向镇党委、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和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向受灾地区派出现场指挥人员,指挥现场救灾工作;

(3)及时掌握发布灾情,预测灾情发展趋势,视情况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

(4)根据灾害应急需要,请求在灾区实行或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5)其他需要领导小组决定的事项。

3、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xxx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设在社区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其主要职责:

(1)向各救灾应急机构传达应急指挥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2)收集各救灾应急机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抗灾救灾领导小组报告。

5、灾情上报组职责: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将突发性灾害事故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并准确地作好记录,负责有关信息发布。

6、转移安置组职责:负责灾害所在地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到安全的避难场所。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避难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生活。

7、物资保障组职责:灾害应急处置的经费需求。根据抢险救灾工作的具体需要,编制经费预算,落实所需经费,并确保及时合理使用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统一协调调用应急救灾物质,按照“合理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供需。

8、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助、安抚,排除现场各种险情,组织抢修、控制和稳定事故现场,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三)灾情的搜集和报告

灾情发生后,社区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核查统计汇总灾情,并逐级上报。社区根据灾情及时向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伤亡人数,倒塌房屋、农作物受灾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灾害后果和采取的初步措施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

七、应急响应

(一)转移安置和组织

9.乡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九

关于印发中咀岭乡自然灾害救灾

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救灾应急资源合力作用,实现救灾应急工作的两级联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上制定的《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经乡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制定《乡村两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请各自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乡村两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乡人民政府 2012年5月10日 主题词: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 通知 抄送:县民政局、乡党委各成员

存档

(二)共印15份

中咀岭乡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乡位于积石山县南部,地貌为低山沟谷及山前丘陵区,属高寒阴湿气候区。乡政府驻地马家咀村,距县城22.3公里,距临夏州府所在地临夏市35公里。全乡总面积达29.2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3278亩,人均1.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芋、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然灾害工作,提高工作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乡社会稳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洪涝、风雹、地震、地质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二、应急反应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构: 乡人民政府作为组织协调全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并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学功 乡长、副书记

副组长:马得胜 副乡长 成 员:祁有明 乡武装部长

马尚明 乡政府秘书

乔培志 乡民政办主任

杜新天 乡统计站

马忠雄 乡中心小学校长

马成华 乡卫生院院长

苏明荣 马家咀村党支部书记

马维忠 金昌村党支部书记

苏仲林 中咀岭村党支部书记

马玉红 梳木村党支部书记

马孝仁 庙岭村党支部书记

马 珍 大山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马德胜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民政:承担乡灾情临时成立的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综合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组织指导自然灾害救助捐赠;组织转移安置灾民,确保24小时内应急物资运送到位,确保应急期内灾民的基本生活。

水管站:承担乡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乡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广播站:利用广播、电台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播放减灾公益性广告,宣传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在灾害

紧急发生时,及时插播防灾紧急公告。建立健全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广播公共预警体系。

武装部:在乡内出现重大灾情时,根据需要,组织、协调、调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所需装备、器材参加救灾工作。

农技站:负责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卫生院: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

中小学:负责转移受灾师生,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完成区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赋予的救助任务。

三、灾情报告

(一)乡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向乡党委、政府报告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乡民政办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8时前汇总灾害信息,乡政府办公室和乡民政办公室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二)灾情发生24小时内,以乡党委、政府名义发慰问电。

(三)乡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每日9时前向区减灾委办公室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情况随时报告。乡减灾委办公室及时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对灾乡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四)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乡政府派出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赴灾村慰问灾民,查灾核灾,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和灾乡需求,帮助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四、应急准备

(一)建立乡、村、组三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指挥平台,配备专门人员。

乡政府应根据有关规定,除安排使用好上级下拨的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外,要在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并视灾情轻重及时调整。安排好本级救灾业务工作经费。同时,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二)加强乡、村、组三级救灾通讯网络建设和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通信和信息服务,确保24小时以内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五、应急反应行动

(一)转移安置和组织。发生突发性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必须进行转移安置,转移安置由政府组织实施,并发出转移安置通知或进行动员,安置地点一般采取就近安置,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政府安排运输力量,按指定的路线进行转移,保证转移安置地和灾区的社会稳定;保障转移安置后灾民的生活,解决饮水、食品、衣物的调集和发放;在灾区要防止如火灾、疫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解决的困难要及时逐级上报。

(二)灾情的统计和报告。灾情发生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灾害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汇总后逐级上报。汇总灾情后及时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三)紧急救援行动。

1、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协调民兵进行紧急抢救、抢险工作;

2、组织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3、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进行道路、设施和线路的抢修;

4、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紧急状态下采取征用或采购的办法征集,灾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结算。救助物资运输的道路、工具、经费,救助物资的安置、保管、登记、发放、使用,按有关规定办理:

5、救助捐赠的组织。根据灾区的急需情况确定捐赠物资的品种、数量,通过政府发文,新闻媒介公告,发动社会力量向灾区捐款捐物,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负责管理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和发放工作。

(四)其他有关事务根据灾情,必要时可以在灾区建立前方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救助资金和物资支持。重大灾情的宣传报道按有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济,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六、附则

(一)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乡政府进行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乡减灾委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乡减灾委

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作出响应修改后报区政府。各村委会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四)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乡民政办制定,报乡政府批准实施后,由乡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马家咀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马家咀村西邻庙岭村,北邻居集镇,是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14个社,453户,249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89人,占总人口的97%。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705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村内有完全小学一所,学生320人,幼儿园一所,学生89人。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5公里,有7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农土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苏明荣 副组长:马建基

成 员:马明道 马伊斯夫 敏尕文 马来者卜 马录退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建基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

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马建基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马家咀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梳木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梳木村北邻中咀岭村,东邻大山村。全村共有11个社,353户,173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10人,占总人口的52%。全村共有党员46名,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575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玉红 副组长:王万云

成 员:马世新 敏成英 王寿真 马维真 苏一黑牙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王万云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王万云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

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层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

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梳木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中咀岭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村位于乡政府南面,北临梳木村,属典型的山岭地带,全村共有13个社,471户,206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76人,占总人口的70%。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995亩,人均占有耕地0.9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3公里,有5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土农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苏仲林 副组长:韩学珍

成 员:王双龙 马么乃 王玉祥 马牙古白 马奴海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韩学珍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韩学珍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中咀岭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大山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大山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部,南邻别藏镇。全村共有11个社,424户,213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04人,占总人口的94%。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094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0.7公里,有2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土农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 珍 副组长:张沙巴尼

成 员:马永平马麦咱尼 龙玉祥 马木洒 马一奴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沙巴尼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张沙巴尼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大山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庙岭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庙岭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西邻金昌村,北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面中咀岭村。全村共有9个社,405户,190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26人,占总人口的67%。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962.9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孝仁 副组长:李占海

成 员:马尕奴 赵么乃 马胡塞尼 马哈三 张玉财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占海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李占海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

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

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庙岭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金昌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金昌村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邻本乡庙岭村,北邻居集镇强滩村。全村共有9个社,303户,136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20人,占总人口的73%。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449亩,人均占有耕地0.9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18.6公里,有9个社全部通硬化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维忠 副组长:马兴华

成 员:薛德贤 关国胜 马哈给 马成海 候哈给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兴华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马兴华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10.自然灾害安全应急预案 篇十

一、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机构

(一)成立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灾害救灾工作,同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下设四个成员小组,实行责任制,落实责任人。

1、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2、灾害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三个成员小组:

(二)建立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由灾害救灾应急小组和成员小组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出现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及时将灾情上报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并指导救灾工作,及时对灾民进行疏散和救援,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三)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的工作职责:

1、按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和市民政局救灾指挥部的安排,综合、组织、协调全区灾民的救助工作。

2、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安排各成员小组的工作任务。

3、及时掌握汛期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书面上报市、区有关部门。

4、负责联络和协调区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抢险救灾机构,协调各成员小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5、发生灾害后,救灾应急小组要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参与指挥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各成员小组的工作职责:

1、灾情核查统计组:灾害发生后,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收集、核查、评估灾情,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指导乡镇做好灾民房屋倒塌恢复重建工作。

2、物资保障供应组:负责市、区救灾物资的组织调拨和供应工作,申请、管理、分配灾民救济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赠等后勤工作。

3、灾民转移安置处理组:负责勘察和设立紧急避难所、救灾物资供应点,指导乡镇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后的饮水、食品、衣物的调集和发放,对转移安置灾民的情况进行登记,及时上报灾民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协调处理遇难人员的善后事宜。

4、办公室人员:负责接听电话,做好上传下达,对于乡镇报灾及时做好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局,随时向领导汇报灾害统计、处理情况。

二、灾害应急工作

1、值班工作

严格按照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监控灾害的发生,各责任人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将汛期值班电话进行公布,以便于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信息畅通。

2、报灾工作

各乡镇要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和报灾制度,报灾时要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内容和条规进行报灾,坚持有灾必报,每周一报,无灾零报告,防止漏报,杜绝谎报、错报。

三、应急措施

1、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及其成员小组开展工作,并报请市、区有关部门,及时与区气象、国土、交通、救灾等部门联系,加强彼此协作,互通信息,共同作好救灾工作。

2、组织灾区群众宣传学习抗灾救灾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灾害自救,不断提高群众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起到群防群策群治的作用。

11.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篇十一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3、编制依据

依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4、适用范围

在我乡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二、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乡行政区域内,紧急转移安置1千人以上;倒塌房屋100间以上,或者在全乡行政区域内死亡3人以上。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乡行政区域内,死亡3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2千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三、自然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1、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

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是乡自然灾害教助工作的领导机构,乡长任总指挥,乡政府分管民政、国土的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对应灾害神类乡直主管单位是成昆单位乡民政办是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参与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2、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

(1)做好非常态下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

(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

(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向上争取支持。(5)、协助、知道开展救助工作。

3、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

民政办: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等工作。经济发展办:协调安排并积极争取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帮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争取省以工代赈资金。

供电所:负责灾后电力供应恢复工作。

中、小学校:帮助灾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派出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

国土资源所:负责地质灾害预警;指导地质灾害点监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城建站:帮助、指导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公路站:负责交通运输综合协调;负责救灾人员、物资的公路运输、组织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组织指导抢修被毁公路。

水务站: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乡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农技站: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灾后自救。畜牧兽医站:负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养殖人员的安全转移和救援工作。帮助、指导灾后畜牧水产生产恢复和灾后自救。

卫生院: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传染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监测,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林业站: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广电站: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

安全生产办: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导工作。统计站:协助分析灾情统计数据。

电信、移动代办点:负责组织协调灾区通信的恢复重建工作? 人武部:根据县人武部和乡政府指令,组织协调民兵和应急分队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重点是救灾物资)和森林防火等任务。

各村委会、有关单位应负责落实由乡政府制定的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应急准备

1、资金准备

乡财政所根据乡财政预算和乡财政预算。安排本级救灾资金预算,并督促各村、乡直各单位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1)、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乡村两级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2)、乡级财政建立自然灾害救济预备金制度。乡、村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境。

(3)、乡村两级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朴助标准-

2、通信和信息准备 通信运营部门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1)、加强各级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覆盖乡村两级的救灾通讯网络。(2)、充分发挥各类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作用,建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灾害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3、救灾设备及物资准备(1)、乡直有关单位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救灾物资和设备。(2)、乡民政办应配足救灾必需的设备和准备。备足救灾必需的救灾物资,建立救灾物资商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

4、人力资源准备(1)、加强自然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2)、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3)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5、社会动员准备(1)、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捐助工作。

(2)、建立完善救灾捐赠制度,规范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3)、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4)、完善社会捐助表彰制度,为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建立健全未受灾区地区对受灾地区。轻灾区对重灾区的对口支援机制。

6、宣传培训和演习(1)、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教、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2)、乡民政办负责组织各村灾害信息员的集中培训。(3)、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4)、有关单位根据各灾害种类的特点参与或自行组织培训和演习。

五、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1、灾害预警预报(1)、根据县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水利局的汛情预警信息、县水文站的洪水趋势预报和水质监测信息、县地震部门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县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县林业局森林火险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信息、县农业局的重大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的预警信息;重大动物疫情预警信息,相关单位要主动及时向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发布预警预报。

(2)、乡政府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县政府和县有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和各村通报。

(3)、乡有关单位和各村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2、灾害信息共享

乡民政办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向有关单位和各村通报;各有关单位和各村应主动及时向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送各类灾害信息。

3、灾情信息管理(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巳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①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②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数。

③已救济情况包括: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①灾情初报。各村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乡政府和乡民政办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于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踪人口)2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乡民政办在接到各村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乡政府和县民政局报告。

②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乡、村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各村每曰9时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小时的灾情向乡民政办报告,乡民政办每日10时前向县民政局报告。

③灾情核报。各村各有关单位在灾情德定后,应在2个工作B内核定灾情,向乡民政办报告。乡民政办在接到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曰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乡汇总数据向县民政局报告。

(3)、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乡民政办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六、应急响应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救灾工作以乡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乡政府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救灾、灾害监测、灾情调査、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根据突发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设定三个响应等级。启动响应等级建议和终止建议,由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一级响应

1、灾害损失情况

①在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5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5000人以上; 倒塌房屋1000间以上,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3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5000人以上; 倒塌房屋500间以上,③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④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教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⑤县政府及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2、响应工作

①由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主持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②由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灾民,指导救灾工作? ③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2小时前向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告救灾情况。

④乡民政办全局动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救灾有关工作,接到灾害发生信息2小时内,向乡政府、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报告,并向县民政局报告;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乡财政所提出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乡政府,同时向县政府报告争取支持;协调交通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乡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上级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有关指示。

(二)二级响应

1、灾害损失情况

①在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倒塌房屋500人以上,1000间以下。

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2人以上,5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间以上,1000间以下。

③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i:、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④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教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⑤上级政府及本级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2、响应工作

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灾区形势,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听取受灾情况汇报。

乡民政办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

①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由分管领导带队的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②根据灾区的申请,灾情发生12小时内制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经审批后及时下拨到灾区,同时向上级报告争取支持;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及时协调交通等部门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监督灾区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使用;随时落实上级和乡党委、乡政府紧急救助工作指示。

③每2小时与受灾地区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报送县民政局和乡政府及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

④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根据《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全乡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定期把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报告。

(三)三级响应

1、灾害损失情况

①在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000以上,3000人以下; 倒塌房屋100以上,500以下,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1人以上,2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间以上,1000间以下。

③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④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教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⑤上级政府及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2、响应工作

1、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受灾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联合工作组。

2、乡民政办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

①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由分管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的教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②根据灾区的申请。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报乡政府批准后及时下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交通等部门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监督灾区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使用。

③每2小时与受灾区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悤;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报送乡政府和县民政局、并向县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同时向县级部门报告争取支持;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外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

④不定期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受理捐赠事宜;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定期对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七、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灾后救助(1)、灾区每年9月(1月)下旬开始调查冬春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乡民政办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顺昌县民政局。(2)、乡民政办组织有关单位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制定冬春临时救济工作方案。

(3)、根据灾区的申请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情况,乡民政办会同乡财政所提出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方案,经乡政府同意后下拨,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

(4)、向社会公布各灾区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救济资金在春节前发放到户。(5)、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6)、经济发展办、财政、农业等部门落实以工代赈政策、灾歉减免、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

2、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教,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人方针,灾民倒房重建由乡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助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1)、组织核査灾情。灾情稳定后,各灾区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帐。乡民政办在灾情稳定后7日内将全乡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县民政局。

(2)、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乡灾情和各灾区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3)、乡民政办定期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乡政府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

(4)、民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5)、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6)、经济发展办、经贸、教育、财政、乡建、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电力、通信等企业做好救灾资金、物资安排,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

八、附则

1、名词术语解释

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险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台风、干旱、冰雹、暴雪、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灾情:指自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评估和预警。

2、预案管理与实施时间

上一篇:拜城县落实乡镇干部基层补贴工作汇报下一篇:《看着前方,看到希望》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