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诚信

2024-08-27

孔子谈诚信(精选11篇)

1.孔子谈诚信 篇一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孔子谈诚信 篇二

孔子生于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字仲尼, 名孔丘, 他是我国春秋时代末,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南) 人, 其父叔梁纥本有9个女儿和1个儿子, 这个儿子却是个残了腿的人, 因此孔子老父不服气, 又重新娶了一个年轻姑娘颜征在, 并在尼丘山上乞求上苍, 能再赐给他一个健康的儿子, 后来叔梁纥心想事成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儿子, 因这个儿子是尼丘山上求得, 而取名孔丘, 字仲尼, 他也就是后来的孔子。并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大教育家, 思想家, 成为了中国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物。

孔子才华横溢, 尤其他的“道德”思想, “人道”理念, 令世人关注, 我中华民族被东方乃至世界称道为“礼仪之邦”这实在是对孔子的“人道”理念的传承发扬分不开的。孔子被国人称为先师、先圣, 为天下教师的祖爷是当之无愧的, 孔子的一生主要著作有《论语》、《春秋》、《易经》、《尚书》。有学者认为尤其是孔子的《论语》更精深, 故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

二、孔子的“道德”理念:以仁化人, 以礼化人, 以文化人

大家都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 是春秋末期大动荡, 大分裂, 礼崩乐坏, 物欲横流的时代, 其时诸侯争霸, 争斗杀戮, 争城一战杀人盈城, 争地一战白骨遍野, 国无宁日, 民不聊生, 统治阶级对人民剥削非常沉重。压迫非常残酷, 统治者生活骄奢淫逸, 道德沦丧, 伦理丢尽, 规矩不存。而对如是现实状况, 孔子向时代发出了他“道德”的呼声。

首先他提出了“仁”, 的道德观念, 主张以“仁化人”, 尤其是要“仁化统治者”, 极力劝告统治者用“仁”来统治人民。反对杀戮战争, 对人民施行“仁政”, 劝告统治者:“天道福善, 祸淫”, (《尚书》) 他认为上天是以爱民顺天意, 顺人心有德性的, 另一方面也主张“以仁化民”, 对老百姓而言孔子主张的“仁”, 则是爱人、仁爱、友善、中和、人与人之间亲善、公平、公正、诚信、互助, 而形成良好的世道, 民风, 使整个人间充满爱, 让一个理想的祥和社会出现。

这就是孔子“仁化统治者”“仁化人民”的理念, 但孔子的仁爱受到时代的局限, 不能与法治结合, 而过头, “仁”到是非不分, “仁”得做错了事也要相互包庇, 孔子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父子仁爱是持肯定态度的, 这就是他的不对, 也是孔子“仁”的局限。那么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讲求公正, 公平, 正义诚信, 互助, 友爱, 善良也必须是以法制来作为保障的。

孔子也提倡“以礼化人”当时他主张的恢复周礼, 提出“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的观念也是很强的, 他首先要求“礼化统治者”, 孔子指出:“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要求统治者首先要自己严于律己, 按规矩办事, 对臣属要讲道理, 洁身自好, 敢于承担责任, 讲信用, 给臣属处处作出榜样, 臣属才会表现出对统治者的忠诚不二, 甚至做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

对百姓孔子也主张“以礼化民”, 他指出:“不学礼, 无以立”, 同时又提出:“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诚之, 君子哉。”尤其是孔子“礼之用, 和为贵”的大一统思想教化民急时代的所急;教育当时的人们不要四分五裂, 互相争斗杀戮, 大家都应在一些基本的规矩准则下, 统一观念, 遵守社会的公共准则, 来约束过激的思想和欲望, 使社会安定下来, 国家稳定下来, 同胞团结亲善起来, 以实现孔子本人所希望的天下统一的礼治, 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发自诸侯出。” (《论语》) 的那种大一统理想的昌盛国运。

孔子的“以文化人”的“人道”观念也是很强烈的, 孔子对文化的传播正是基于他的这种指导思想而展开。我们之所以称他为先师先圣, 就是因为他首先开创了“以文化人”的事业, 为兴办教育教书育人的第一先师, 不仅如此, 他还更进一步地去研究了“以文化人”的事业, 从大的观念看,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这是孔子“以文化人”的一种主导思想, 从一般的理念看, 孔子提出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殆”等学习文化方法。以提高国民素质, 尤其是使人民的道德文化修养得到提高, 创造精神物质财富的能力得到增强, 自我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于社会的公正公平诚信正义友爱互助、善良的民风才能得到普及。另一方面还以怎样去“文化”给人们提出了建议, 指明了方法和途径。使人们能更好地去接受“文化”, 被“文化”, 从而最终使一个社会成为被“文化”了的社会。孔子理想中的“定于一”的和睦亲善, 文明的社会。

三、孔子的道德体系是“人道”

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就是讲的“人道”而不是老子之道的“天道”他主张的“人道”即做人之道, 就是揭示社会中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律, 虽说孔子也说过“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礼记, 礼运篇》) 将“人性”称之为“天性”但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说人的德性, 品质, 能力的形成是来自宇宙自然, 而是指出德性, 品质, 能力是来自先人, 前辈的影响和传承教化, 因此我们认为孔子“道德”体系的“人道”观, 就是讲“仁、礼、学”, 他主张的“道贯古今, 德配天地”即教人首先要教如何做人, 那就是“以仁化人”, “以礼化人”, “以文化人”这就是孔子的“人道”思想的基本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文化”部分;

[2]《东周列国志》;

[3]《比较史学》第二章, 庞卓恒著1987年1月;

[4]《光明日报》2007年11月15日“光明讲坛”;

3.孔子说的诚信名言格言 篇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孔子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4.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孔子生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避居鲁国。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平民的境地。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以后,他自觉所学有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开始招收门徒,进行教育,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齐景公的接见,回到鲁国后又曾担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得到展现。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甚至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境地。孔子离开鲁国14年后,67岁时返回鲁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至鲁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在“礼坏乐崩”的大环境中,鲁国比较保守,不但“犹秉周礼”,而且保存的周礼最多,以至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诗经》《左传》)中就己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仁真正具有《论语》那样强调的重要性与崇高地位则始于孔子。

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处,但在不同的场合,他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质意义,即可作为定义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浅层次定义。

其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要把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社会的博爱。

其四,“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

上面四个关于仁的定义,层次分明,其内涵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含义。

2、实践仁的方式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方式有多种,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将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炼,就可以升华成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因而要尽力帮助别人;“恕”则指自己懒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忠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㈡孔子的“礼”

1、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主张“为国之礼”(《先进》),“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主张用礼来治国,建立一种“礼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而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及礼仪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礼,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会”。

2、实践礼的方式

孔子认为礼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奉行礼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中庸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调和与折衷,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中与和又是相辅相成,彼此相关的,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的价值

孔子很重视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与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被讨论的,原本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出发,孔子认为要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之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培养具有上述弘扬与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养目标。

2、关于教育的作用。

《礼记·大学》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4、关于教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四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于“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约2500年前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5、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式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6、关于教学的方法。

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7、关于教材建设。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编订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被荀子尊敬为“六经”。除《乐》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认真朴素的态度,把思维聚焦于人生的实际问题。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早在公元1世纪,儒家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批准设立,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和的东方品格和释方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必须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5.谈孔子教学思想与当前教育理念 篇五

作者:佚名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至今仍然是我们国家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支柱。特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思想精深博大深远浩淼,是一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圣水。我们要学会从孔子思想中汲取那无尽的丰富养料,开拓、创建更加进步、更加科学的现代教育。培养博学多才的21世纪人才,让教育事业灿烂辉煌。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理念 孔子教学思想

21世纪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成了当务之急,确立适应教育国际化的新型教育理念就成为了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为此,我们深刻总结了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因为“新课程”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身心得到更好的开发,人格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当前,新课程正在逐步实施,但并非波平浪静,一帆风顺。有人认为新课程是“全盘西化”,是对国外教育理念的照搬照抄,失去中国特色,缺少对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继承,因而实施过程经常磕磕碰碰。但笔者觉得:只要对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一番仔细的推测,不难发现:几千年前的孔子教学思想与“新课程”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一、尊重个性 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新课程提出:“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特长与个性已成为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孔子培养的三千弟子中不乏个性鲜明的学生,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既注意保护他们的个性特点,又因势利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人兼也,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是一个保护学生个性因势利导的范例。子路“好勇力”,孔子针对子路“子行三军,则谁与”的回答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说,空手搏虎,徒步过河,临死也不知悔改的人,我不赞赏他;我赞赏的是遇事心理害怕,喜欢通过谋略来使事情成功的人。孔子的循循善诱使子路一步步成为了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不难看出,几前年前的孔子早就注意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顺势引导的重要性。

《三字经》有云:“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德的可能性,“习相远”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基于对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从而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教师施教,不论求教者来自贫或富、贵或*的家庭,都要一体施教,而且他认为只要施教,那么人都会变好,都能自立,而不再有贤愚善恶的区别,不管人的生活面对的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类的前途总是光明的,教育正是这光明的枢纽。当前我们提倡的教育精神:“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以学会高质量的生存”和“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正是要让全体学生得到学习、锻炼、发展的机会,提倡普及意识而并非选拔意识。基础教育阶段并不要求教师去做伯乐,而应该是园丁,应为园丁是用万紫千红打扮世界的。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化、信息化,没有广大高素质的人民,只凭几个英才是建设不了现代化社会的。所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迎来真正的春色满园,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孔子这一教学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关注过程、注重实践,灵活应用教学策略

“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是孔子进行教学时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学习上必须勤思,只有勤思才会不断总结、吸取前人的精华,才能实现不断的创新。而且学习过程是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是说,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又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而这与新课程提出的“使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新课程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孔子早就认识到通过实践学习的妙处,这典型地体现在他的教学组织形式上。除个别教学、集体讨论教学外,孔子还采取了游历教学这种独特的形式,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既看到了春秋时诸侯纷争的社会现实,又使儒家“仁”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他自己周游列国后也曾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说,如果有重用我的国君,我一定能在一年内做到纪律严明,三年内能做到国家大治。孔子是多么希望能遇到一位让自己大展身手的明君呀!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

新课程提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灵活应用教学策略。”孔子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也就是说对学识高的学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在《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戒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一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从而能灵活应用教学策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孔子的教学策略鉴今,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积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仍是当前教育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

三、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实现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表明孔子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践行者。孔子从未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游,或与学生席地而论,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是说:我的确比你们年岁大一点,但是你们在我面前也别拘束。从有关资料上可知孔子比子路大9岁,比曾晳大21岁,比冉由大29岁,比公西华大42岁。但孔子一点也不倚老卖老,更不以师道尊严来压人而是尽量打消他们的顾虑或拘谨,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因此也就有了子路的“率尔而对曰”和其他弟子真情实感的流泻。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他一生周游列国,一面进行政治游说,一面进行教育活动,一生弟子三千,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这都与他的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思想密不可分。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他不仅培养出大批的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我们当代的教育理念正是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并将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说》(2)《语文教学之友》第288期

6.浅谈孔子政法观念之再认识 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学派源头在孔子。事实上,无论是向孔子求经,还是向儒家回归,都表明当下的社会开始向传统低头,试图纠正过去那种全盘西化以及势必要与传统决裂的极端的倾向和认识。这种反思现象是好的,但形势未必可喜。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如何保持,本来就是一个问题,更不消说传统常常被误读。其中,对孔子政法观念的认识就存在偏差,这不仅导致了知识上的误读,而且影响到了今日的法治实践。

一、为什么需要再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孔子政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学术成绩。然而,很少有人对孔子政法思想中的法的本质问题予以正面回答。综观古代中国,虽然法的内涵始终是不甚明晰的,与政刑法律甚至是令例等等概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究孔子之法的本质。并且,只有在明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孔子政法观念的核心要义,从而准确界定孔子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二、孔子之法实为刑

正如上文所说,与法相关联的概念还有不少,德礼与政刑在孔子的思想中都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而德政与法的关系又过于抽象,尤其是德更涉及另一层次的.问题,这里很难厘清其关系。就探究法观念而言,准确界定礼刑与法的关系无疑成为了关键点。本文无意从训话学的视角去探析其词义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实践结果,而旨在说明在孔子的规范意识中此三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及其地位如何。

三、孔子之规范在礼而不在法

一般而言,规范是指一套公认的能够引导、控制社会行为的标准体系。在法律制度的层面上,规范则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法。先秦时期的规范体系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有学者曾有这样的判断:看来,我们不妨大胆断言:三代之礼乃是广义的法,西周的礼治其实就是奴隶制的法治。也就是说,三代的法应取广义,礼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 法。事实上,孔子所提倡的礼也可以算是一类广义的法,承担着制度规范的基本职能。

四、孔子政法观念核心价值的再审视

将孔子之法界定在刑的范围之内,无疑是对孔子法律思想的一大颠覆。这样的判断也许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遗憾,但笔者仍愿作一尝试,并试图以此为视角解读孔子政法观念的核心价值。可以反向假设,如果孔子所理解的法不只是刑,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规范概念,那么孔子政法观念的某些核心价值就需要予以重新审视。

五、结语:德礼、政刑的规范体系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

7.孔子谈诚信 篇七

在课后我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感触颇深。首先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从各方面了解了孔子,以前我们对孔子的了解仅限于《论语》,可是这部影片通过对孔子如何从政以及在政治方面的才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最重要的是从电影《孔子》中引发了我们对当今教育的思考。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 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 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 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 “大教育观”

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我们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同时,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很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今天,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如一的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及天赋不同,这样就会在学习中出现“好、中、差”三类不同的学生。我们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以真诚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他们。与此同时,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观察他们的性格、爱好、专长以及心理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问题,交给他们不同难度和份量的作业,达到好生吃得饱,差生不费力,使他们人尽其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同时也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要遗弃差生,更不能讽刺排挤他们,做到诲人不倦,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在帮助与关心的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阐述学与思的关系

学与思的紧密结合是孔子教育原则的重要出发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学习活动的两个方面,只学习不思考必然一无所获;反之,过多思考而不学习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强调把学与思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和重视的,他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8.学讲话,谈诚信 篇八

财务科王建飞 《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亦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又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说文.言部》:“诚,信也”,“信,诚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等等等等,举不胜举。先贤们不但从道德层面对诚信加以了说明,也说明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十分推崇诚信之道。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诠释为“国之大纲”“做人之根本”。到了近代和现代,关于诚信的说法更是举不胜举。这一切的一切,充分说明了诚信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单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重要性。正如程总在9月3日“做人守信,岗位诚信”员工动员大会讲话中所讲,“诚信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兴衰,民族进步,个人品质的尺码。诚信已经成为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做为国家一分子,诚信文化同样重要。“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如果缺失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品质。无诚信,无品质,也无法形成企业文化。同样,一个企业如果缺失诚信,也就缺失了立企成事的基石。

回顾咸阳公交五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奋斗历程,企业之所以能从根本上夯实发展基础,从根本上铺垫创新发展,从根本上建立管理总框架,从根本上树起社会公信力,从根本上造就公交人的体面,就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诚实守信,诚信立企树人的九年奋斗。九年来,我们弘扬“干字当头、加压紧逼、追求卓越、服务城市”的企业精神;我们坚定“人爱车 车爱人人车和谐”的企业信条;我们奉行“安全第一乘客至上大众优先”的企业宗旨;我们坚持“安全正点便捷舒适文明”的服务目标。这无不包含着我们诚实守信的践诺。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企业才实现了十年二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的企业才营运收入年年创新高,职工福利待遇年年创新高,固定资产增加年年创新高,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今天的勃勃生机,繁荣昌盛。

公交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样体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诚信,如何样让每一岗位员工诚实守信,我们一直贯穿于企业管理当中。近十年来的辉煌业绩,就离不开我们每一岗位员工的“做人守信岗位诚信”。我们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诚实守信的不同岗位的企业文化,这给我们每个岗位的员工心中立了一面镜子,使我们每一位员工身在岗位,心在岗位,爱岗敬业,遵章守纪,远离违章,提升了每个人的认同力和自为力。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诚信建设与企业创新发展的要求,与管理强化提升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弘扬诚信文化,要做人守信,岗位诚信。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在诚信建设中起到示范力,引导力和表率作用,要讲诚信,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要讲实话,做实事,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把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 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放在首位。同时,我们还要领导、教育和带领本单位员工践行相应岗位的诚信文化,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总公司的各项管理都与做人守信,岗位诚信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都与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息息

相关。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向心力,提升自为力和认同力,才能使“三比”活动深入开展,才能使“改陋习、保安全、促营运、提服务”月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使大排查,大治理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之本。对于财务科而言,我们首先要教育每个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让大家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一个人而言,诚信是人格的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资产。“诚信是立企之基、立身之本、成事之源”。我们要把“用诚实记账,靠守信理财”的岗位诚信文化渗透到每个人平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个人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人工作理念的每一个层面,使环节、细节、层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强势的工作团队。诚实守信,做人处世必须从自我做起,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身体力行,带动周围,坚决抵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说不做,真正把财务科打造成一个诚信集体,为诚信企业添砖添瓦。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悲戚,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9.谈诚信 篇九

春秋战国时,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诚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树立了一根一丈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者都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结果竟没有一个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给了他50两赏金。商鞅这一举动在老百姓心里树起了威信,几年后,秦国统一了中国。

在此之前4,却发生过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相貌美若天仙,周幽王为了博她一笑,下令在都城的二十几个烽火台上点起了火,各部将领看到匆匆赶来,弄明白原来这个昏君是为了博妻一笑,根本没有人来侵犯后愤然离去。五年以后,西夷攻击周,周幽王点起了烽火,结果谁都没有来。幽王被逼在国内自刎。

10.谈诚信作文 篇十

从小的方面来说借他人之物按约定时间及时归还的人必定比拖拖拉拉赖着不还的人更让人喜欢,从大的方面来说施政者履行自己政治承诺必定比愚弄百姓更加受人爱戴。商鞅变法的顺利施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商鞅得到了广大百姓的信任。商鞅徙木立信就是为了获得自身在百姓心中的诚信印象,有了这种印象百姓便对他产生大的信任,而不是怀疑。对于现代的西方国家,一位被选民选举产生的总统如果想得到公民的认可而获得连任就必须履行选举时向民众所做出的承诺。我无法想像一个连自身承诺都无法履行、或者是不愿履行的人如何继续得到民众的支持。这就是诚信所拥有的魅力:获得他人的尊敬与爱戴。

首先诚信是正确的人格价值取向,但通过对上述两个例子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也是做为一种使用手段出现的。诚信是自从人类一出现就有的,但是将其定格为人们行事做人的正确道德准则是缓缓出现的。封建统治者们通过不断的权术探索终于发现好捣乱的人不利于他们的政权稳固,那如何抑制他们身体里的捣乱基因呢?如何是人们更加老实呢?统治者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研究终于确定了一系列的治民思想,这其中就包括诚信。所心对于诚信植根国民心理我们还是要感谢封建统治者的。

这样说来诚信不就成了统治者的愚民工具了吗?那现代人还有必要去追求它吗?还有必要把它做为自己人格价值正确的一部分吗?

如果你真的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那你肯定是误会了我的意思。在这里我做两个假设你一定可以从中看到诚信所带给我们的好处,这必定可以打消你的误会。第一我要说的`是企业,现在有两家公司在抢同一个客户,这两家公司势力相当。但是其中有一家公司在同行之中信誉好,而另外一家信誉则差,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客户公司的总经理,就请做出你的抉择吧!第二我要说的还是上面提到过的找别人借东西。就拿我来说,小明是生意人。最近由于生意困难便想从我身上先拿五万块钱周转一下,但五万块钱对我来说并不是一笔小钱,而且我最近也要用钱,但碍于面子又无法拒绝只好实情相告。小明最终向我承诺六个月后一定还钱,我算了算我七个月后要用钱也就答应了他。但六个月后小明确迟迟不还钱,我摧促了几次都被他左支右支不谈正题。结果七个月后弄的我又找亲戚找朋友左借右支才勉强混过。聪明的你呀!

11.以孔子思想谈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篇十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我国儒学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1984年美国学术界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998年全世界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宣言的最后一句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思想营养。”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和孔子学研究的重要,现在已形成世界性的孔子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安”为特征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要实行大同社会,必须做到以天下为公,选拔贤人尊重能人,讲究诚信,构建和平)。

孔子的治国方针是“以德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前者可比喻为“以马鞭驭马”后者比喻这“以缰绳驭马”。

孔子的治国手段:(励行仁、义、礼)实行大同社会,以德治国就必须努力实行“仁、义、礼”三种手段。

仁者爱人,“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ang,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残废)者皆有所养”。翻译:所以,人不仅只尊敬他的父母,只喜爱他的儿女。人要有爱人之心,使天下的老年人能够养老,壮年人有工作,少年人有人抚育,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废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存的物资环境。

“仁”的五条标准:“恭、宽、信、敏、惠。恭则下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翻译: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会使唤别人。

义者,循理。“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翻译:如果君子只有勇敢而无信义,就会制造混乱;小人只有勇敢而无信义,就会偷盗。“义能引导人们趋向正路,义又能遏止人们误入歧途。义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法宝。

礼者,规范。规范制度,行为。

行为的五条标准:温、良、恭、谦、让。(温和、善良、恭敬、谦虚、退让)。

行为的四种细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符合礼(规范)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孔子的人格是“内仁外礼”即内心仁爱,行为规范。

孔子的品德标准是:

仁,爱人;

义,循理;

礼,规范;

智,知人;

信,诚信;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我认为,山区国有企业,应从倡导“四热爱”入手,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企业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要始终保持企业和谐、健康、协调发展。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唤起和激励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企业的命运决定职工的命运,爱企业就是爱自己。我们倡导每一位职工坚定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自觉做到爱企、护企、建企,把企业利益定位于自身的最高利益。二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岗位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大力营造敬业氛围,形成人人爱岗的职业道德风尚。首先是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主动、勤奋地学习技能,才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尽心竭力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练就过硬的工作本领。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对职工的基本要求。三是工作中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立足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使工作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提倡“四多

四少”,即:在工作中要多一份奉献,少一点索取;多一份责任,少一点推诿;多一份努力,少一点懈怠;多一份严谨,少一点随意。三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同事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团结和谐至关重要。必须倡导企业职工人人以友好善良态度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同心协力、和睦融合、友善相待的工作环境。在与人交往时,承认差异,不求全责备,多看优点,正确对待同事,顾全大局,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矛盾,共创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在同事之间开展的“比思想,看谁觉悟高;比学习,看谁进步快;比业务,看谁能力强;比工作,看谁干劲足;比贡献,看谁成绩大;比纪律,看谁工作作风好”的竞赛活动,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客户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强有力的亲和力,要情满客户,建立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真诚服务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我们要从客户最急、最难、最希望解决的事情抓起,树立起“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价值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服务承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自觉做到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纪律严明、服务语言文明;主动把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交给客户,对各类损害客户利益、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要严加追究和处理,形成牢固的“外举内查,外奖内罚,以外促内”的监督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营业窗口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做到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清晰,让客户满意,不断提高企业服务品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一、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等改革,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

1、改革干部管理,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

岗位管理,取消聘干工作。

2、建立绩效考核优先制度,实行公开竞聘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

能下。

3、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工资制度,制定岗位薪酬体系,废除以身份定岗位工资的传统做法。

4、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加强企业经营者收入的管理,切

实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

5、规范职工的管理,完善职工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职

工的后顾之忧,逐步缩小同岗位不同用工形式的待遇差距。

6、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员工岗位管理制度,执行上岗、待岗、下岗的内部循环,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二、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1、开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从加强思想

引导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职工交家底,讲事实,引

导和帮助广大职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

关系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

2、继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集思广益,使合理化建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3、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构筑职工读书平台,引导职工读好书,营造读书求知

氛围。

4、提高职工素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学习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

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职

工。

5、建立长期公开的信息交流通道,收集职工的意见,明确承诺答复

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6、推进送温暖工程,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工作。开展职工

上一篇:南乐县福堪六合中心小学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下一篇:科技创新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