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的读书笔记(15篇)
1.《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一
对于我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一向都是较为难懂、晦涩不明的。能够说《伤逝》也不例外吧。可是这仅仅二十多页的文字,让我觉得有些许怅然,为涓生、或是为子君。
每读一本书之后,我都会把书里的一些句子摘抄下来。有人说,往往书里被人单独摘抄出来展示的句子,最能表达整一本书里想要表达的东西。《伤逝》里有这么一句:
“我是我自我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就是这么分明、坚决而又沉静的一句话。而小说的名字《伤逝》,这压抑的名字。就如同余华的《活着》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构成一般,鲁迅的《伤逝》则是从追求新生而写成。
通篇读下来,我发现子君这位人物同当代的我们有些相似。不在社会,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时,却被无形的囚笼束缚着。不知中国青年是否有如鲁迅先生所期望的摆脱冷气、只向上走。
我们都在追求,却一次次被现实压垮了腰,屈服于现实。
子君亦曾追求过。初时她能够为了感情而在父亲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时代的曙光。他们也会在一齐讨论那个时代下鲜少有人提及的话题、会为了新生活四处奔波与奋斗。但当涓生失去了工作,俩人一同住进一个大杂院中,与众多所谓官太太住在一齐时,子君变了——其实倒也说不上变,因为子君的骨子里一向都是旧时的思想,从未变过。
她开始养阿随来打发这百无聊赖的时光、开始为了争夺油鸡而与官太太们互相大骂、开始操心于世俗与日常、开始褪去她仅存无多的荣光。
可涓生仍在对新生活抱有期望啊。他从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尽管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之后,阿随也被送到了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涓生与子君似乎也互相厌倦了。
“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槌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道不一样不相为谋。一个继续追求,一个沦为旧囚。这便是被现实压垮了腰之后,屡败屡战或是俯首称臣的两条路。
只愿在这满是迷雾与荆棘的人世中,能够找到一条不后悔的路,不怀伤而逝。我想,这便是《伤逝》于我的意义。
2.《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二
一、记录读书过程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因此,读书笔记应成为真实记录学生阅读史的载体。透过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要能看到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进度和概括能力等情况。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每周读一本书”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书一个小时,同时要简单记下每天的读书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书名、阅读进度、阅读时间、主要情节等内容,也可以适当摘录一些优美的语言材料。例如我班一个学生某一天的读书记录是这样的:“2014年9月2日,星期二,《时代广场的蟋蟀》第一章,约3000字,读了半个小时。第一章主要写了可怜的玛利欧周六晚上替爸爸照顾报摊,整整一个晚上,只卖掉了十五份报纸和四份杂志。”记录读书过程,学生需要回顾故事内容,内化和运用文本语言,进行简要的总结概括,这其实就是一个反思和成长的过程。真实记录是基础,坚持每天记录是关键。
二、写下点滴感受
对于一本书而言,能触发读者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因此,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及时记下读书时产生的思维火花、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批注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重训练他们学会运用批注,聚焦精彩句段,圈圈点点,把有感受的地方画出来;联系自身和生活想一想,把思考和发现及时记录在读书笔记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感而发。如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玛利欧拉出了一张面巾纸,把蟋蟀放在上面,然后又拿了一张,用来掸掉它身上的尘土。他轻柔地拍弹着蟋蟀坚硬的黑色外壳,还有触须、六条腿和翅膀”,有学生圈点了“放在上面”“掸掉”“轻柔地”“拍弹”等词语,同时在读书笔记本上写下“这几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玛利欧的善良和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三、迁移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还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两个角度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我班一个学生根据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句子进行仿写,写下了“凝视的时候,日子从目光中溜走;谈话的时候,时间从语言中溜走;嬉笑的时候,时间从笑声中溜走”。学生从文本局部细节入手,不仅学会了排比句的写法,更感受到了时间的易逝与珍贵。再比如,我在班级开展“同读一本书”读书活动,要求大家在两周之内读完金波先生的《乌丢丢的奇遇》,同时完成一个创意读书笔记———模仿小说写一个章节。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学生是喜欢想象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才情,他们写下了 《强盗感动了》《皆大欢喜》《蓝天下的小鸟》《自信的小乌龟》《挺立的玉米》等创意作品,从整体结构入手,迁移写作方法,文笔生动流畅,丝毫不逊色于作家。
3.《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三
这是对《夏洛的网》最经典的评价。
《夏洛的网》讲述了一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活地生活着一些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切的友谊。然而,一个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宁静:威尔伯将来会成为一只烤猪。作为一只猪,威尔伯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可是,渺小的夏洛说:“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网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让它在集市大赛上赢得了特等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春天。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善良的弱者之间相互扶持的故事,除了爱、友谊之外,这篇极抒情的童话里,还有一分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
作者E.B.怀特是美国最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都是脍炙人口、不断再版的名篇,但是,最受推崇的还是《夏洛的网》。这部作品初版于1952年,至今已有20多种译文,发行近千万册。虽然作者书写的是一个童话故事,但他给人以无限温情、感动和憧憬,是一部给大人阅读的童话。怀特用柔韧无比的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理想的、温暖的、美丽的、爱的大网,感动着世界无数的读者。
4.《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四
突然,一辆马车飞驶而过!小女孩躲过去了,就是把鞋弄丢了。她找到了鞋,正准备过去捡。这时候,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跑过来,他说:“这么大的一双鞋,将来给我的孩子当摇篮还差不多。”然后就跑掉了。小女孩说:“这可是我唯一的一双鞋啊!”小女孩去追小男孩,不一会儿,小男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她坐在一个角落,点着一根火柴。火光中出现一个大火炉,然后灭了。她又点着一根火柴,火光中出见一棵圣诞树,然后灭了。她又点着一根火柴,火光中出现一桌饭菜,然后灭了。他继续点找一根火柴,火光出现了他的奶奶,然后,跟着奶奶到天堂了。
5.《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五
情非常强烈。而小说中除了两个主角之外,还写了很多其他人,他们的父母,明着暗着爱着他们的人,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难以沟通造成的各种横亘其间的深渊把他们与爱丽丝和马蒂亚分开了,最接近的状态也只是“坐在深渊的边上,双腿悬空摇摆”。这非常无奈,但又不能不默认,这种深渊并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更像是大家都没在正确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主题上,孤独,困境,迷惑,突围,成长,是小说表达的核心。作者在人物的描写上文笔细腻,对于细节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刻画人物心理上所辖的功夫不容小觑。作者在小说情节的描写上非常具有戏剧性,给读者一种更为纠结的煎熬。这些文字就像熬药一样被一点点回忆起来,直至最后将所有的水分都蒸干了才作罢。这个过程虽然纠结,确实迷人的,它虽然挑战着读者阅读的耐性,让我们在精神上饱受折磨,可是它饱满的情绪,丰富的精神气质,却又让人深深沉醉。
在某种意义上,《孤独的质数》又是一部关于自我的小说,一部叙写个体之沉沦的心灵史,小说不再试图拥抱那些强烈的、激越的生命体验,转而寻找那些细碎的、平凡的生命的真实。或许真是因为孤独体验之绝对私密性,作者才会选择使用一种介入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方式来创作。小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内窥和手术刀观察并剖析着他笔下的人物,他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失,描摹他们的异于常人的一举一动的背后所承载的痛苦,并给他们一个妥帖的而合理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作者关于质数的隐喻,完全可以扩大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之中。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砌筑心灵那间房子的过程,直至它终于被严丝合缝的封闭了起来。
《质数的孤独》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写了这部小说,他当时非常孤独。不久前,在来中国的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你觉得爱丽丝和马蒂亚可以在一起吗?”他回答:“那要重新再写一遍小说。在小说出版之后,我认识了一个人,而这个人给我带来了爱情,使我产生了新的感受。”爱情,可能不是解决孤独的唯一方法,甚至像爱丽丝和马蒂亚那样,怀着深爱,也还是两个相隔的质数。但等待或许有用,让你留恋这世界的人和事也许真的会出现吧。
金融1251 王羽煊
6.《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六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7.高中学生的《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篇七
它也是一幅巨幅的画卷,优美的自然、厚重的历史、古朴的人民、绚丽多彩的文化,使人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即使最浓郁的古老文化气息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压抑。同时《山居笔记》也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魅力、古代历史的纵横。使那些时间紧凑的人们放松工作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文化涵养。
以地域为分隔、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为主线,《山居笔记》为我们演绎着华夏古国两千年来不朽的文化剧。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地点、一些故事、一些人物。作者以一个探访者身份,一步步为读者揭开文化背后的历史。末代王朝的民族关系以及西学东传,东北大地的苦难文化,城市文明的兴衰荣辱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苏东坡那充满艰辛与不满的跌宕生命之旅,岳麓书院那继承千年而从未断掉的读书灵气,晋商经世的传奇,可这背后又有多少的辛酸与泪水。自己家乡的怀念与解读,天涯海角上的特殊文化,科举制下的现象与反思,还有嵇康的`造诣才气与境界令观之的每个人叹服。最后,作者对文化圈子中的负面因素进行描写,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全书中的每一故事都娓娓道来,读着、思考着、震撼着,有的浩瀚大气震撼人心,有的跌宕起伏令人揪心,有的过早凋零不禁使人扼腕。
作者通过行走以自己的见闻和思考集成了《山居笔记》一书,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总结,作者智慧的凝聚。作者以亲身感受道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使读者触碰到其中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读此书好像与余秋雨先生一起重温华夏历史,并肩行走在中国文化熏染的大地上,一切如真如幻,如梦如现,使每一个读者流连忘返、兴奋至极。
8.《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八
最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更多是被书的名字吸引,但是屡次都没有痛下决心要买来看。国庆前去图书馆,居然发现这本书,只能说恰好恰好,顺手借来准备一看。
诚如作者介绍一般,这是一本来记录童年回忆的书籍。从儿童的角度,写了那个时代中各具特色的人的形象,比如惠安馆传奇一篇中的---疯女人秀贞,多么可怜的一个女人,可谓是时代的悲哀,但是此篇的结尾有点模糊,到底秀贞如何,妞儿能否与秀贞相认或者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原本秀贞没有那么疯,是这个社会把人生生逼疯,显然从儿童的角度,结果自然无从知晓跟评断。
我们看海去一篇,全文是从儿童的角度讲到作者在一篇荒芜的鬼屋附近遇到一个小偷,但是小偷因为家庭原因,迫于无奈才去偷盗,因为自己无意,小偷被抓到的过程。所谓小偷,在家庭来说是个好哥哥,在社会来说是个盗贼,小偷原来具有两面性,人也应该具有两面性!
蓝姨娘一篇有点像写父亲的婚外情,可惜被作者的小伎俩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过看了这篇总在怀疑,这个作者真有这么厉害,或许杜撰程度颇多,真真忍不住想抓来问问。
驴打滚儿一篇倒似像个悲剧,服务作者家里多年的宋妈,为了家庭牺牲,脱离家庭,但是儿死女被抛弃,却依旧要回归家庭去生儿育女,宋妈后来没有再回来,命运难道不是更像驴打滚吗?无论怎么努力,终究还是那个时代悲哀的角色。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篇,描述了因为爸爸的去世,作者不得不面对家庭给予的责任,而这也意味着作者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离去,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家里孩子众多,而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可想而知作者以后生活颇多艰辛,不胜唏嘘!这大概也是作者为什么写到这里结束了童年的回忆的原因吧!
9.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篇九
一、写心得
心得, 也叫读后感, 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经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形式。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一个观点, 也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问题、某些观点发表看法。紧扣原文, 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写心得, 能使学生练习写作, 提高修养, 对书中的内容和道理理解得更透彻。
二、抄摘要
摘抄式读书笔记, 是抄录原文有关内容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学生将书中富有哲理的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论点、结论、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下来, 便于继续钻研或随时查考。必要时, 在摘录后结合所摘录的内容写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列提纲
学生阅读时,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逐段分析原文的每一部分要点, 写出各部分的标题和大意。这有助于学生分清层次, 抓住中心, 记住要点。我引导他们借鉴文章和书前的内容提要和内容梗概练习, 在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四、记日记
这种形式易把一点一滴的读书体会记下来。如果学生每天能结合读书, 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会慢慢地积累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五、下批语
就是教学生在原文顶端、原文后面、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或者文章的佳妙处、精辟处, 加上眉批、尾批、旁批、旁点、旁圈等。这有助于培养言简意赅的好文风。
六、画符号
10.《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十
"溺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国式教育。陈阵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小狼好,可他思来想去,却做了一个自认为聪明实际愚蠢的决定,用一根铁链禁锢小狼的自由。这不和中国一些家长一样吗?用一条隐形的链条禁锢着孩子,泯灭了孩子对童年游戏的喜爱、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心,却还在为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
当孩子真正立足于社会之时,家长才发现孩子什么都做不了。从小家长磨灭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陈阵用铁钳剪断小狼的利齿有什么区别呢?都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果失去了应有的磨练与能力,又何来希望、何来未来呢?
11.学生读书笔记: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篇十一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翻开历史课本,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那些历史史实,牢记历史屈辱,决心不让中国重蹈覆辙!如今通过老舍的呕心之作《骆驼祥子》,我们将重回历史隧道,再次认识历史。
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祥子,是一名地道的农村人,他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北平城,成为了一名人力车夫,开始为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奋斗。终于,祥子省吃俭用攒够了一百块钱,如愿以偿的买了车。
却因拉车到城外被军官抓了去,车子充了公,祥子成了苦力。然而祥子并不屈服,他设法逃了出去还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由来。
祥子朴实肯干,善良老实,没有沾染坏习性,身上有很多值得你我学习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当时的黑暗社会彻底改变了祥子——一个热爱生活的少年。
后来的祥子萎靡不振,好不容易鼓起继续生活的勇气,决定用忙碌来麻痹自己,却因虎妞的到来再次陷入僵局。
他迷茫、无措,却又无可奈何。他常常想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但骨子里仅剩的骄傲不容许他这么做。他没了方向,失了斗志,整日陷入与自己的思想斗争中。
他想,就这样吧。却又不甘心自己已经奋斗了这么久。我心疼这样一个人,他如此的热爱生活,可生活却总是给他致命一击。在那样的年代,又有谁顶得住如祥子所经历的那般摧残?三起三落,大起大落,祥子在一次次的希望中又一次次失望。
他活成了他最不愿意成为的那一种人,恶劣的社会环境磨平了祥子的棱角,粉碎了祥子的满腔热血。我们总评价祥子他不该成为这样的人,但也该明白当时的社会环境迫使他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人。这不是祥子的错,而是这个社会的错。老舍显然并不想抨击祥子,而是希望通过祥子来抨击当时腐朽的政治制度及社会风气。
12.《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十二
关键词:鲁迅子君涓生,《伤逝》,妇女解放经济解放
《伤逝》是一种淡淡的伤感, 更是一副清新隽永的画卷, 于梦想中倾听, 于希望中感动, 涓生和子君, 那时的爱情, 那时的感动, 那样的别离, 那样的毁灭, 带给了我们无尽的伤悲与反思。
《伤逝》是鲁迅先生描写的一部反映青年男女恋爱问题的小说, 在作品中鲁迅先生把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与当时黑暗社会所发生的冲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向人民揭示了只有社会的变革才能实现个人自身的解放。独立的个体只有联合起来冲破整体的黑暗获得个性的解放。同时, 作者把一个唯美、唯爱、童话般的爱情故事轰然的毁灭, 像人们展示了爱情也需要面包的滋养。说明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就是经济的解放和独立。
一、 经济基础是决定爱情走向的催化剂
《伤逝》描写了一对青年从自由恋爱到同居的美好爱情故事, 阐述了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是人类爱情生活的必然和升华, 是那个时代青年们所热烈追求的理想生活。这么一段美好的爱情生活, 这么一段令人向往的人间喜剧却以悲剧收场, 而且不是一般的恋爱悲剧, 而是自由恋爱成功后的婚恋悲剧结束。所以说《伤逝》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挽歌.《伤逝》的创作与挪威著名戏剧家、诗人易卜生的作品传入以中国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在1848年的国际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开始创作的, 因而他的作品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烙印。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剧作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挪威现实生活, 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问题、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问题等等。其目的在于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进而改革社会。在五四时期, 易卜生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具有巨大的影响。他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创作了一系列“问题小说”。
1918年, 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 胡适创作了独幕剧《终身大事》, 此后, 欧阳予倩的《泼妇》, 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白薇的《打出幽灵塔》等, 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 被称为“娜拉剧”。这批剧目, 不但是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象征和载体, 而且呈现出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之特色。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前后, 争取恋爱自游和婚姻自主, 就是激动着知识阶层的反封建的口号质疑, 因为他是当时反礼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且反应了男女青年的切身利益 .
针对这种时代思潮, 鲁迅深入地进行了探讨。1923年12月26日,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 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 其中阐述到经济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他指出没有经济后盾的娜拉在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堕落, 要么回来。然而, 鲁迅的思考并未止于此。1925年, 10月21日, 在写出《孤独者》之后仅仅四天, 他又写下了短篇小说《伤逝》。
《伤逝》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挽歌, 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 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结果却是以悲剧告终。表现了人们在冲破封建礼教的抗争中, 人的渺小和无奈。这些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涓生与子君的性格特点, 更在于封建势力的强大。说明了妇女解放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整体的解放和妇女在经济的解放。社会倘若不解放, 即便是再先进的思想也无法传播与弘扬, 自然就被扼杀在摇篮当中。从作品的叙述中我们看到子君的一声呐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思考:“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声呐喊是子君争取婚姻自由, 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 勇敢地冲出家庭的表现, 也表明子君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
随即涓生和子君开始了她们的同居生活。但是, 在经济的困顿、生活的重压、家务的牵累下, 她的勇气却失掉了。操劳着、忍耐着、神色也凄然了许多。生活远没有子君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问题凸显了:脱离了社会解放前提下的个性解放就这样陷入了危机。渐渐的, 子君陷入了迷茫与困顿当中, 为着阿随悲愤, 为着做饭出神, 沉湎在日常琐事里, 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 不久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同幻灭, 完全失去了当初的那种憧憬与美好。当涓生失业后, 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 她的脸, 在昏暗的灯光下是那么的凄然。也是在这个时候, 男主角涓生的内心也陷入了迷惘。
最后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一段海誓山盟的热恋, 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轰然倒塌, 主要根源是经济的困扰。涓生的失业, 使他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了, 爱情便失去了依附之所, 婚姻的大厦也就随之坍塌了。鲁迅在 ? 娜拉走后怎样 ? 中说: “钱, 高雅的说吧, 就是经济, 是最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 但能够为钱而卖掉”“梦是好的, 否则, 钱是要紧的。”所以说爱情也需要面包的滋养。感情在温饱难以维持的经济困境中灭亡, 爱情却在经济窘迫的境况下被抛弃, 逃出父权的依赖, 走向夫权的统治。对子君来说, 这悲苦让她如同一片落叶, 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悲剧。最终走向了“家是我们的生处, 也是我们的死所。”
二、妇女解放必须首先取得经济上的解放
现代学者于青在《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中说 :“女性谈爱离不开靠山, 寻爱离不开经济, 恋爱摆脱不掉对男人的依附, 已成为一种心理定势, 这正是传统意识中女性的依赖意识的辐射和反映。”潜意识的依赖、懦弱和根植于社会的偏见, 让妇女真正投身于社会主旋律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们把时间回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 男女之不平等可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但封建意识浓厚的中华民族却将其发展到极致。可见, 中国妇女要想得到真正、彻底的解放, 首先必须取得经济的独立和解放, 否则, 一切都得浮云, 《伤逝》中的子君的爱情悲剧就是一个证明。在《伤逝》中鲁迅高度赞扬子君敢于与封建家庭作斗争, 追求婚姻自由, 同时, 又以无限深沉的笔触批评了子君成了爱情至上主义者的牺牲品。由此, 阐明了一个社会的根本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制度问题。如果封建经济基础不改革, 封建制度不推翻, 个人的自由解放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个人的幸福是不可能真正到来的。妇女要解放, 必须要在经济上独立。因此,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为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为了生命的延续, 往往都做了生活的傀儡。所以说经济权决定了话语权, 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子君的悲剧在于她从封建家庭走到和涓生建立新式家庭的时候, 由于在经济上仍然要依附涓生, 结果她的爱反成了涓生的负担, 涓生也抛弃了她。这说明, 女子在经济上得不到真正独立, 她们在个性解放所获得的爱情常常是海市唇楼的美景。”鲁迅在《伤逝》中所揭示的妇女解放问题及体现的妇女解放观具有深刻意义。同时, 妇女解放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整体解放和妇女在经济上独立之上的。首先, 社会倘若不解放, 即便是再先进的思想也无法传播与弘扬, 自然就被扼杀在摇篮当中。妇女解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在当时那种男权至上的社会里是不允许存在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 只有团结起最广大的力量, 共同推广、共同反抗才有可能会成功。其次, 经济上的独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倘若经济上不独立, 女人依旧是要依靠自己的男人的, 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男人心中产生一种优越感。久而久之, 伴随着这种优越感的滋长, 就会演变成地位的差异与悬殊, 就会造成女性和男性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妇女的解放。当今社会的拜金主义, “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社会思潮, 都是妇女解放的异化。
13.《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十三
萧红,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她以自己的童年写出几本精彩无比的书。《呼兰河传》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自己在呼兰小城以及祖父的家发生的各种奇事趣录,让我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就仿佛来到了这个代的绿茵草地。祖父的园子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黑漆漆的地下室、花园、谷仓、卧室等,都是小萧红的玩耍天地。她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园子里没有恶语,没有烦躁,没有悲伤,也没有压力。只有天真、单纯、可爱以及善良的存在。在祖父心中,萧红就像一个惹人怜爱的小天使,不想去伤害她,不想去干扰她,在她发挥想象的空间,任她去干一切她想做的事。所以,萧红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宠爱呵护下长大的。
呼兰,一个冬天出不了家门,夏天光膀也热的小镇,像《城南旧事》中的京城一样,发生了许多悲剧而又引人深思的事,那个可爱的小团圆媳妇,后来被折磨致死;那个坚强的风歪嘴子,努力获得爱情;疾态的二伯,有着扭曲的性格。总总,这些人物的生平,仿佛让我看到了旧社会的阴影,让一个个人物败落下来。
14.《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书笔记 篇十四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本书的作者森田友代,是一位日本着名的哈佛妈妈,三个孩子在她的教导下全部毕业于哈佛大学。
森田友代的三个孩子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法学院,目前都是成功的企业高管和律师。日本的哈佛老妈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竟然能把三个孩子全部送进哈佛大学并且全部如此成功?
森田友代有着多年的一线从教经验,大学毕业后即担任高中教师,后辞职自己开办补习学校,学生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绩也大幅提高,因此使这家补习学校倍受好评,先后有1600名学生在这间学校就读,培养出无数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学习先进的海外教育经验,她带着家人一起前往美国,曾在旧金山居住过。2009年全家返回日本。
本书从哈佛老妈自身的经验出发,详述她的“放任”式家教和“目标式”培养法是如何成功的。她为何认为家里必须有一个“不讲理”的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出国留学?如何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动力?
日本人习惯相对评价,而美国人习惯绝对评价;日本教育以批评为主,注重记忆,而美国教育以表扬为主,注重创造力。全球化时代,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们应当重视这样一个教育原则:让孩子适应令他感到害羞的事,并学会如何应对,从而树立自信。
人们往往因为做不到,所以感到不安。孩子的感受性很强,所以在这一点上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被大家看成“笨学生”、毫无自信的孩子,我们应悄悄地教给他其他孩子还不会做的事情(比如难背的算术公式或难做的应用题等),并在很多孩子面前提问,让他有机会表现一下。
其他孩子答不上来,这个“笨孩子”反而答得很好,他就会立刻受到夸奖。于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或喜欢欺负他的孩子,就会对他刮目相看。这不但使他树立了自信心,还能让他品尝到努力就有收获的喜悦。
对孩子来说,最能让他们提升自信心的事,就是自己能完成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孩子会很享受这个从“不能”到“能”的奋斗过程,并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培训学校,时间都是有限的,学习的好坏最终还要看学生个人的努力。我们的培训学校的作用,更多的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拥有自信的机会,让他不断地提高自我。
孩子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应让他们放眼这个广阔的世界。
15.《伤逝》的读书笔记 篇十五
倘没有三十年以上的 人事裹挟,终归会对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视而不见,见而无感。而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正是若干背影的叠加与消逝。当他出现时,我们多不以为意;当他消逝时,我们多心怀恻隐而不细究;只有当自己也渐成他人的背影时,才始知这其间的深创巨痛。无论仇怨,无论爱恨,无论寡淡,无论复杂单纯,我们每个人终归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直至成为自己的背影。只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我们才能对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他人背影心怀怆然,难以言说却又不能不有所言说。
人生总是如此:只有在历尽千山万水之后,我们才明悟了自己只是他人生命中的背影,而后才能经由他人的背影而抚慰开解自身的渺小存在,如此才庶几可堪直面自己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朱自清才能在父亲车站送别的背影消失两年之后,才能在父亲人生的背影即将永久消失之时,写下父亲的“背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进入朱自清《背影》,才能明白,为什么是背影!
这不只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也是朱自清本人日渐清晰的深刻但也终将如父亲一样淡褪消逝的背影。所以,必须是背影!而且,必须是回忆中的背影!只有经由回忆,我们的背影才能与他人的背影重合,才能明白他人与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意义。而生命存在的一切内涵与况味则尽在其间。
其次,为什么朱自清说 自己“那时真是很聪明过分”,“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忏悔吗?经由自我的嘲讽通常会抵达忏悔。然而,朱自清做错了什么需要忏悔呢?首先,他对人性苦毒的观察与认识并没有错,他忏悔什么呢?其次,他和父亲之间多有龃龉,那是五四之子与末世遗民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他也不需要忏悔。然而,他终归还是自嘲了,从全文看也似乎的确深有忏悔,他莫非是在否定他作为五四之子的人格与思想追求?然而,他又怎么可能去做父亲一样的人呢?但,这的确是自嘲与忏悔,只不过他不是面向父亲的忏悔,而是面向生命本身的忏悔。
当生命历尽沧桑之后,一切观点之争其实都是可以自然放下的,尽管观念之间水火不容。一个人无论践行什么样的价值与道德,终归逃不过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其间的喜怒哀乐、老而伤颓、死亡阴影,其实是一样的。所有的生命都笼罩在如此魔咒之下,那些争端与此相比,固然不能说无足轻重,但可不可以更缓和一些,更平淡一些,更豁达一些呢?为什么要让终有一死饱经苦难的生命还要如此窘急迫切紧张呢?当朱自清看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书信时,他已饱尝人事,时代的灰暗、理想的无着、责任的沉重,早已让他窥见了自身背影的落水狗形象,此时回看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父亲逐渐下行的一生,生命本质的荒芜与无奈水落石出,穷形尽相,面对如此人生的真相,一切的争执与背叛、冲突与抗争,都不免显得苍白与无意义,人除了自嘲与忏悔还能做什么?然而,当人在自嘲时,他就在试图与自身和解,生命也因而泛起暖意吧!
其三,主题。这并不是一篇关于亲情的文字,更不是写父子情深,父爱如山;这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生命本身的文字,它只不过借亲情的瓷杯、父子二代的纠葛以装载存在的实像、生命的沉重与无奈。其间的人生况味,未经世事者,难以抵达。既如此,我如何向学生传达这样复杂的生命情绪,如何让学生抵达如此深沉幽隐的人生情怀呢?
第一,经验的补白,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第二,诵读。反复的诵读,会将文字的音韵显象为生命的节奏。
第三,细节的体会与联想。经由细节,抵达自身的生命经验,以求通感同情。
第四,抓住“我”的 叙述视角,把“我”放在时间的流里,这流里,有“我”的人生历程,有父亲的音容与背影,有无数交叉而过的他人 , 力求学生 把握今日 之“我”,面对昔日之“我”时的情绪,让自己也分身于时间的流里,慢慢捕捉到自己的背影。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背影,才能抵达真正的存在。
【《伤逝》的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伤逝的读书笔记12-22
《伤逝》论文08-07
读伤逝有感1500字06-27
《伤逝》读后感名著书评08-16
《围墙》的读书笔记08-25
《茶馆》的读书笔记09-06
地球的读书笔记09-25
鲁迅的读书笔记12-30
《企业再造》的读书笔记06-27
《麦子的嚎叫》读书笔记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