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征求意见表(精选11篇)
1.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一
(1)、个别领导要克服官僚主义,不能从表面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具体落实到实处,多维护职工的利益。
(2)、个别领导架子大,与职工沟通少,不了解职工,职工对领导不认识。
(3)、个别领导包括一些中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缺乏领导风范和艺术。
(4)、年轻领导的工作方式、方法要改善,要以理服人,不能武断,有些工作要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手续办事。
(5)、建议领导要克服职位变了对职工的态度也变了的作风,要做到为职工群众热心服务的观念不能变,对待职工的态度要满腔热情,不要横眉冷对、盛气凌人。不要认为职工待遇提高了不好管理,希望转变观念。
2.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二
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 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 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 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 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 (集群) 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 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和国家、社会责任。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 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 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 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 总体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 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 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 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 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怀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 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充分发挥试点高校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 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 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为各类劳动者的职业发挥创造更宽广的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促进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
4. 试点范围
省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 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高校。试点高校可以整体进入试点, 也可以部分院系或专业 (集群) 进入试点。试点应包括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试点方案向教育部备案。
二、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
1. 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试点高校要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 在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行业特点明显的高校可以与行业部门、行业组织、大型企业实行共建共管或共现组建教育集团。专业门类较多的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或专业集群, 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或参加教育集团。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 (集群) 覆盖率达到100%。
2.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试点高校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在试点高校探索学校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省人大备案、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 (董事会) 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 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
3.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试点高校要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 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建立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 探索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 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 (集群) , 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 到2016年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不低于40%。通过传统专业改造、学生选修专业等方式, 提高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比重。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构。
4. 促进中高等教育有机衔接。
试点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要求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和企业定制化联合培养的比例。试点高校来自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招生逐步达到15%以上, 从一线劳动者中选拔的比例逐步达到5%以上。
5. 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 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试点高校要根据各专业 (集群) 人才培养的特点, 制定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经过统一测试招收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或免试招收经认定的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 同时积极探索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和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形式。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6. 创新继续教育。
面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学习方式、学分累积制度。在重点专业 (集群) 着重建设服务行业和主要企业的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在学人数 (折合数) 占在学总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7. 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试点高校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 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 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8. 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试点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 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 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 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 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9. 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世界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 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团队, 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1 0.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试点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 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 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 (职称) 评聘等方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1 1. 建立创业教育体系。
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 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 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 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1 2. 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
试点高校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 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 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 与中高职院校联动, 面向小几天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 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1. 扩大试点高校办学自主权。
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作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突破口。省级政府要在试点方案中明确试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扩大试点高校的招生考试自主权, 允许试点高校在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框架内自主制定招生考试方案;扩大试点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允许试点高校在完善新专业设置制度的基础上, 自主设置新专业;扩大试点高校的用人自主权, 支持试点高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用教师、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高校, 下放教师高级职务 (职称) 评聘权;开展校长、院长公开选拔试点, 支持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领导干部;扩大试点高校的财务管理自主权, 在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监督和审计的前提下, 支持试点高校依法依规自主管理生均拨款收入、学费收入和专项经费。允许试点高校采取市场融资的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建设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
2.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设置。
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校分类管理的要求, 改革高等学校设置制度, 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明确为本科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和发展重点。除规划为研究型大学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 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通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逐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探索在条件成熟的省份开展下放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设置权的试点。在具备基本条件的试点高校先行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列和专业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试点。
3. 建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实行分类评估。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的考察。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在评估评价中的作用, 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价与认证。
4. 探索高等教育分类拨款制度。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应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并根据办学成本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拨款标准系数, 重点支持技术性强、社会亟需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发展。在试点高校探索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根据不同专业的绩效评价实行有差别的财政支持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对试点高校予以倾斜支持。
5. 加大招生计划支持力度。
在完善改革方案和专业评价制度的基础上, 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招生计划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和专业进行倾斜。从2014年开始, 按照增量安排带动存量调整的原则, 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省级政府和试点高校要加强对招生计划存量结构的调整。对于符合条件的试点高校, 各省在高考招生时可将全部或部分专业纳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在符合条件的省份实行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省级统筹改革试点, 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自主权。
6. 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省市两级政府要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办学的政策, 建设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实行合作、联合和合并重组。试点高校由政府举办转为政府主导下多方联合办学、实行混合所有制的, 不改变学校原有公办学校性质。允许试点高校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公办民助 (或公立民办) 的改革探索。
7.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调整的支持力度。
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类人才支持项目。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企业和社会捐赠讲席等方式引进紧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支持试点高校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试点高校教师国外访学、开展合作研究, 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适当增加试点高校选派计划。实施管理干部国际培训项目, 从试点学校派团队到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学习先进办学模式和管理经验, 并纳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予以支持。
8. 加大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要将校企合作项目列为重点支持对象, 支持企业在试点高校建立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对企业在高校设立的技术创新和培训基地、捐赠的实验实习实训设备依照国家教育捐赠的优惠政策规定予以税收优惠。对高等学校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技术装备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税收优惠。鼓励发展先进实习实训装备金融租赁业务。地方政府要扶持一批高校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共同建设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和服务企业。
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与发达国家应用技术高等教育领域的政府间对话与合作机制。支持试点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 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国外同类高校开展合作, 支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作用, 与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联盟、协会开展对等合作交流。
1 0. 加强师范专科学校升格高校的指导。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继续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师范院校。省级政府要按照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 完善师范本科与专科的衔接体系, 推动学校与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 支持学校加强教学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培养环节。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的地方性学院, 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其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经费安排、师资引进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加快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专业, 提高面向区域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
1 1. 设立支持试点专项经费。
省、市级政府加大对转型发展成绩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试点高校支撑当地产业升级重点专业 (集群) 建设,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先进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根据地方和企业支持的情况,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特色优势专业 (集群) 基础能力建设予以支持, 中央财政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
1 2. 将符合条件的省级试点列入国家级试点。
各地各高校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形成政策和制度。省级试点的基础上, 遴选若干试点方案科学、实施效果显著的省份和试点高校纳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 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大改革, 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 涉及面广, 改革周期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舆论宣传,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细化相关配套措施, 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加强对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的指导。
坚持高标准的要求, 优先将与高水平企业合作、拥有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实训技术装备、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本科学校纳入改革试点范围。要对试点高校加强差别化指导, 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 注重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
3. 营造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3.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三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与责任,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小组将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网站2008年6月26日)
新闻出版总署:第五次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5月20日至21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等单位的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教育和儿童读物推广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评审会。从全国279家出版社报来的1171种图书中,专家经过认真审读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推荐图书100种。
为了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新闻出版总署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红色书香活动”,将百种青少年优秀图书送往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校;9月新学期开学后,还将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起联合举办“呵护心灵成长重建精神家园”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将通过向全国募集资金的方式购买图书,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全国出版社捐助图书,向重灾区中小学捐助10万册。
(《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
福建:“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启动
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学校和乡土艺术师资等具体情况,可开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开展课外艺术兴趣小组活动,送戏或送画进校园演出或展览,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热爱和乡土感情。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把“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优先支持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项目进校园。同时,学校要宣传动员学生主动参加乡土艺术课外兴趣小组,并为文化艺术单位到学校演出或展览提供便利条件。
4.校领导班子征求意见 篇四
请完成以下问卷调查内容:
1、学校近几年来的主要成绩和不足之处有哪些?
2、当前师生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有哪些?
3、你对学校的管理运作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发展方向和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征求意见建议的主要方面
(一)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理想信念、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把握、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三)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四)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在重点发展和整体推进、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五)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管理理念、体制、方式、效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六)重点征求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学校领导班子征求到的意见或建议剖析材料
2009年02月24日 15:45:49 来源:宁夏平罗县陶乐第二小学【字体:大 中 小】
陶乐二小
一、共征求到意见或建议10条。属于学校机制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共有4条;属于师德师风方面的第1条;属于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
方面的2条;属于领导艺术和方式方法方面的第2;属于教学工作方面的第1条。
二、结合征求到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班子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习不够深入。我校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以来,先后学习了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规定内容,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应该说通过学习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作风整顿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理论学习还有待深入。学习中,我们比较注重形式和内容,也注重了学习的实效,但从学习情况来看,我们在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比较肤浅,人员的政治素养还不高,我们在理论学习上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系统学习。二是在如何利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来促进教育教学、指导实践方面,我们深入思考、深入学习、深入研究做得还不够好。三是学习与实践结合不是很密切。学习方法和方式还比较单一,学习安排和工作开展上有时存在脱节现象。个别同志还有走形式,图完成任务的思想。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用学习来指导实践的意识淡薄,学习动力还不够足。
2、作风不够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不够,对单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解决还不够有力,改进的成效还不够明显。一是抓工作落实的质量还不够高。办事不时还有差错,安全大检查不认真,寄宿生生活关心不细致,质量不高。二是对具体工作的指导还不够扎实。班子成员应付事务性工作多,对上级要求在如何结合实际抓贯彻落实上还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教育教学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成效不明显。三是解决干部职工关注的事情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进行认真解决还不够有力。
3、管理不够严格。虽然我校在全县的考评中,获得了目标管理二等奖,见年幼被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但比起先进单位还有很多不足,有些工作还不到位。一是制度不完善。单位制订的绩效考评制度不细、操作性不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还未充分得到发挥。二是教育针对性不强。在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上,针对性不强,部分教职工还有宗旨意识淡漠,为群众、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淡化,对工作不热情;一些同志缺乏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工作上安于现状。三是纠正问题不够有力。班子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有些工作制
度坚持不好时没及时提出,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还存在应付了事,不求质量,不讲效率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方面,班子对工作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不够,制定的措施不够完善具体。另一方面,在落实规章制度上还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第三方面,存在迁就思想,总感到对干部职工要多从侧面提醒,少当面批评,自觉不自觉地降低了标准,放松了对职工的要求。
(二)班子今后的重点工作
本着有利推动学校工作、有利提高工作效率、有利学校工作的稳定和教师的团结,以及能营造良好学校文化等方面,学校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日常工作的督查考核评比,逐步落实整改的意见或建议。在新的一年里,结合学校的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学校第一要务的工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教育质量工程达标年活动,以及教师岗位工作聘任制等为契机,充分发挥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党员的引领作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
2、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强化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始终做到制度化、人性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学生住的安心、吃的称心、学生家长放心,不断吸引外来生源,做大做强办学规模。
3、学校关键性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管理机制,选拔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学校中层领导岗位,使其引领各处室人员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出具有特色亮点性的工作,力争使其负责的工作走在全县前列,不断办出学校的声誉。
4、学校的要点工作。确实采取措施,狠抓学生的良好住宿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受到大多数家长充分认可、信赖和支持。
5、学校的核心工作。想尽一切有效办法,努力稳步提高教学成绩,不断巩固扩大生源,努力办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2008年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意见,结合意见或建议,初步制定出整改办法如下:
(一)2008年民主生活会征求到的意见或建议
对学校和班子的建议或意见
1、建立健全责任、分工明确,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公开公正透明的行使上级部门的权利。
2、重视加强对英语、音乐等学科的教学。
3、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声誉,学校今后的发展与生存,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人多智慧广。
4、努力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外来生源,扩大办学规模。
5、加班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休或补助。
6、教师的精力主要用在学习上,工作量分配要合理,工作分配不均,谁负的责任尽量自己负责,不要一不会就推给别人。
7、领导同志遇事要冷静,可以和教师平等商议,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发展,8、及时做好教学用品、学生用物等方面供给。
9、学校缺乏团结、合作、协助的氛围、学校工作繁杂、压力大,无法让人应付自如。
10、加大班主任的资金鼓励,让班主任享有一定的权利。
11、加大学校学生的寄宿生活等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自立、自理、自力的生活能力。
(二)关于2008年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关于学校机制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在下学期开学前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原来的管理机制,并结合教师岗位工作责任制的聘用,加大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建设,加大教导处和总务处的工作服务力度和公正、公开、公平工作透明度,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管理和服务提前到位。负责人:施学智
2、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在下学期的开学初和集中一个月的时间,一是加大教师的政治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师德方面的理论学习;二是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师德评优活动;三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负责人:白玉春
3、关于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属于全县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加班教师的补助、补休和加大班主任津贴补贴,学校积极争取上级有关的政策,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解决教师提出的意见。负责人:涂福锦
4、关于领导艺术和方式方法方面,一是领导应自身加强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二是日常管理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处事;三是倾听教师中的不同意见,采纳合理的意见或建议来推动学校的工作。责任人:施学智
5.领导班子征求意见建议情况的报告 篇五
终南中学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汇总
终南中学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汇总
7月29日,终南中学召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大会。终南乡党委委员、终南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组苏伟组长到会指导。共发出评议表46份,收回46份。对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总体评价为“满意”的38票,为“较满意”的8票;征求到“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意见33条次,其他方面10条次,共归纳为19条次。指导组统计评议,满意率100%。
1、形式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12条次,归纳为6条)
(1)业务学习多,政治学习少;被动参与学习多,主动学习少:以教学任务繁重为借口,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即使学也只是学习文件,没有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党的纲领文件的学习,为完成任务学习;
(2)学习与实践相脱节:没有很好地把学习和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带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目的去学习,没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3)担当意识不强,主观反思少:面对工作中的矛盾、棘手问题和失误,缺少主动担当意识,客观原因寻求多,主观反思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明确责权之间的关系;
(4)深入地了解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还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的`层面上,检查、评比应对多:在考核检查过程中,为了应付,临时补充材料、台账,用材料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5)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下发文件多,督办落实少:工作有开头,没有结尾,有部署,没有落实,有时出现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6)会议从严控制还不够,如要从严控制会议数量、参会人员和时间,尽量少开会、开短会,领导讲话、作报告要严格规定时间;每周行政例会,布置本周各线工作;除每周教职工例会外,无特殊情况不另召开教师大会,教师大会一般不超过一节课;当然,如果有中心活动,会议、通知多一点就除外。
2、官僚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10条次,归纳为4条)
(1)服务意识不强:关心师生疾苦、解决师生困难不够,对师生反映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化解少,创新意识不强,没有以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开展工作;
(2)调查研究不够:决策前深入调查不够,领导深入年级、处室一线还不够,存在决策的主观意识,有时没有充分征求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3)听汇报多,自己深入研究少,没有认真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过分依赖下属,过分依赖听取汇报,亲力亲为不够;
(4)对分管的工作和部门指导不够:由于理论学习不够,对分管的下属和部门的工作缺少科学的高屋建瓴的指导。
3、享乐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6条次,归纳为3条)
(1)安于现状,工作不求进取:有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开拓意识不够,建功立业的思想不足。
(2)班子成员没有与老师同工、同起同落,与老师同甘共苦,领导不坐晚班,搞特殊化,领导吃苦在前的意识还不强;
(3)不愿得罪人,搞一团和气:中庸意识比较严重,当老好人、和事佬,对一些不正之风没有雷厉风行坚持制止,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开展工作。
4、奢靡之风方面(共提出问题5条次,归纳为4条)
(1)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有时予以接待;有时接受处室、年级和家长的宴请;
(2)公务接待基本按照上级要求执行,偶尔有超规接待的现象,有时没有坚持分管分线作陪的原则,希望进一步严禁公务接待中用公款吃喝;
(3)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偶尔有租车私用的现象,希望进一步严禁公务用餐、用车不事先申报,要求公务用餐、用车一律用现金支付;
(4)希望进一步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报销,公务报销要做到消费申报、票据规范、理由充分,坚持实行财务集体审批制。
5、其他需要反应的情况和问题(共提出问题10条次,归纳为2条)
(1)希望进一步弘扬正气,进一步对师生反映的强烈问题加大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各处室的功能,进一步给教师提振信心,凝聚人心;
(2)已设立党的群众路线意见信箱,建议进一步采集意见,畅通渠道,及时倾听教师合理诉求,加强联系师生,及时掌握教育教学中、师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听取师生的各种反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黄良志同志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汇总
7月29日,终南中学召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大会。终南乡党委委员、终南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组苏伟组长到会指导。共发出评议表46份,收回46份。对黄良志同志作风建设总体评价为“满意”的44票,为“较满意”的2票;征求到“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意见10条次,其他方面5条次,共归纳为7条。
1、形式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3条次,归纳为1条)
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还可更系统、更深入,学用有时脱节,对学习重视不够,陷于学校繁杂事务多了些,学习时间偏少。
2、享乐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5条次,归纳为3条)
(1)因当校长太久,难免缺少开拓进娶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少了点改革创新的精神。
(2)有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
(3)探索学校改革发展的力度还可进一步加大,有时担心太直面矛盾,会给学校带来麻烦,有时满足于学校已有的成绩,创先争优的动力有点不足。
3、官僚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2次,归纳为1条)
工作重部署轻落实,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把布置当落实,把开会当执行,缺乏“钉钉子”精神,有时有点泄气,不能一抓到底。
4、其他需要反应的情况和问题(共提出问题5条次,归纳为2条)
(1)希望进一步弘扬正气,进一步对师生反映的强烈问题加大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各处室的功能,进一步给教师提振信心,凝聚人心;
(2)已设立党的群众路线意见信箱,建议进一步采集意见,畅通渠道,及时倾听教师合理诉求,加强联系师生,及时掌握教育教学中、师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听取师生的各种反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余光福同志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汇总
7月29日,终南中学召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征求意见情况民主评议大会。终南乡党委委员、终南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组苏伟组长到会指导。共发出评议表46份,收回46份。对余光福同志作风建设总体评价为“满意”的43票,为“较满意”的3票;征求到“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意见11条次,其他方面5条次,共归纳为5条。
1、形式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2条次,归纳为1条)
因抓后勤线,有时不能带头深入师生,和广大教师接触偏少,眼睛向下,识民情、接地气还不够,有时还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2、官僚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6条次,归纳为3条)
(1)值班时,深入学校各年级、处室巡视巡查偏少,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不够,望继续多深入一线,了解老师的疾苦,关心老师的健康,更多为学校师生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2)工作有时只求过得去,有求稳不求进,少了点以往的同甘共苦精神,攻坚克难的劲头,有点高高在上;
(3)服务教育教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上班时有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现象。
3、享乐主义方面(共提出问题3条次,归纳为2条)
(1)有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
(2)因担任教育行政干部太久,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难免少了点改革创新的精神。
4、其他需要反应的情况和问题(共提出问题5条次,归纳为2条)
(1)希望进一步弘扬正气,进一步对师生反映的强烈问题加大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各处室的功能,进一步给教师提振信心,凝聚人心;
(2)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手段,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6.《标准化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篇六
征求意见稿将制定标准的范围扩大到农业、服务业和社会管理领域,由产品扩大到服务。针对强制性标准层级多、内容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等突出问题,征求意见稿除将强制性标准范围做统一限定之外,还明确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由其负责立项、编号、发布和对外通报。
征求意见稿明确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同时,为满足地方实际需要,征求意见稿规定,除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标准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
7.生二宝,需要征求大宝意见吗 篇七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你准备好孕育二宝了吗?
生育二宝,需要征求大宝的意见吗
我在怀上二宝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过要去询问大宝的意见,只是在怀上弟弟后开心地问哥哥:“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呢?”我想,在已经拥有两个宝宝的家庭中,这才是常态!反之,刻意征询大宝意见,并以此作为重要参考来做生育决定的家庭反倒是少之又少!
依我之见,生育决定本就是父母两人的决定,我们在生育大宝的时候都没有征求他的意见,那么生育二宝就更没他什么事了!
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家庭,纠缠于大宝不同意怎么办的困境之中呢?其实,这更多体现着父母在生育决定中的犹豫——自己想不好,就把问题抛给孩子吧!
“孩子不想要弟弟妹妹,那我们就不要了吧!”
“你看孩子那么坚持,要不还是算了吧!”
“一个孩子都搞不定,就别给自己添麻烦了!”
其实这类爸爸妈妈大可以把问题收回来。生育决定完全是私人决定,生与不生都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不需要因为大势所趋,就必须找到一个不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或是说服别人!
因此,不要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来承担这个他无法承担的责任!
如何与大宝聊关于二宝的话题呢
在新政全面实施的当下,我们无意间会在家庭聚会或日常聊天中谈起这个话题。此时,刻意回避孩子来聊二胎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聊起了这个话题,父母、亲戚、朋友会在不经意间问到大宝这样的问题:“妈妈再生个弟弟妹妹好吗?”那么此时,我们的表达会引导大宝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妈妈这样问:“宝宝,如果妈妈再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妈妈就不能抱你了,也不能陪你出去玩,你的玩具要分给他一半,晚上还要自己睡觉哦!这样你愿意吗?”你觉得孩子还有可能同意吗?
但如果妈妈是这样问的:“宝宝,妈妈肚子里有了一个小宝宝。他和你一样可爱,一样聪明!你们可以一起玩玩具、一起吃饭。他会很喜欢你,就像你喜欢妈妈一样。你马上就要当哥哥/姐姐了,你高兴吗?”你觉得此时,孩子还会反对吗?
说到这里,面对亲威朋友可能是一个更加严竣的挑战!
我和杭杭就曾经在弟弟出生前经历轮番考验。我的预产期在农历二月初,因此那年春节聚餐的主题就是——“杭杭,妈妈马上要生小宝宝了,到时候她就只喜欢小宝宝不喜欢你了!”看着杭杭委曲的表情和含泪的双眼,大家才算满意:“嗯,这才是大宝的正常反应!”而我每回只能把杭杭搂得更紧,并坚定地告诉他:“小宝宝出生后妈妈还是一样爱杭杭、喜欢杭杭!”
要知道,对于二宝的出生,大宝心有不满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即便他的大脑没有意识到,在他的潜意识中也是会有抗拒的。大家如此戏弄,把大宝的担心与抗拒作为谈资,这是对孩子的极大不尊重,同时也给爸爸妈妈带来无尽困扰。
所以,在此奉劝热心的亲朋好友们,请大家与爸爸妈妈站在同一战线:告诉大宝,即便有了弟弟妹妹,大家还是一样喜欢他!我们可以恭喜他就要成为哥哥姐姐!我们甚至应该在看望新生小宝宝的时候带给大宝更多的祝福与关注!
聊起二宝,你期待怎样的答案
好了,既然已经在大宝面前聊起了生育二宝的话题,那么对于大宝的回答,爸爸妈妈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同意”或是“反对”,真的只能撞大运吗?
上文说到,我们的表达方式会引导孩子给出不同的答案。然而,不论孩子的答案是“同意”或是“反对”,这都不是一锤定音的“买卖”!
情绪,是多么丰富的人类体验!对于一项如此重大的事件,孩子的内心感受绝对是五味杂陈的——他们会因为爸爸妈妈的愉悦情绪而高兴,会因为爸爸妈妈描绘的美好未来而憧憬向往,会因为对未来的未知而略有担心,也会因为即将到来的竞争而紧张焦虑……这都是多么真实的反应呀!所以,他可能此时呈现这种情绪,彼时呈现那种情绪。
如果这时,爸爸妈妈能够安然接纳大宝的每一种情绪,为他的高兴而高兴,那么孩子就巩固了因二宝而来的正面情绪。如果爸爸妈妈能够理解大宝的担心,接纳他因二宝到来而表现出的紧张焦虑,用拥抱和倾听来安抚大宝,那么,大宝因二宝而来的负面情绪就可以得到一定舒缓。
因此,千万不要对大宝的“反对”过于恐慌,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大宝对自己的情绪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不是一个一味压抑消极情绪来迎合父母的孩子!他正在给我们机会帮助他消解这些负面情绪!这将帮助他将来更加顺利地适应哥哥姐姐的角色!
大宝“不同意”,你如何应对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大宝以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正如新闻中所说的:以死相逼、离家出走。虽然我认为这类大宝是少数派,但的确也会有部分家庭的父母会遭遇这种情况。
此时,孩子们正在向我们呈现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方法。“以死相逼”、“离家出走”,此类极端方式,是我们所期望的孩子应对未来挫折时的反应吗?当未来他们遭遇学业不顺、事业不顺、感情不顺时,难道我们也希望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去应对吗?
你是否意识到,此时,正是一个修正孩子挫折应对模式的好机会!
在上述新闻中,大宝的挫折应对模式是“要胁”,而父母的挫折应对模式是“妥协”。在这里,要修正孩子的挫折应对模式,首先要做的,是修正我们父母自己的挫折应对模式。如果我们除了“妥协”之外别无它法,那么修正孩子就无从谈起。
问问自己——
我们能接纳孩子的反对吗?
我们是否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的内心除了负面情绪之外还有正面情绪存在?
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孩子此时是在寻求帮助?
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我们自己的反应也是不健康的?
意识到以上问题,困难就解决一大半了!
告诉自己——
我不是只有“妥协”这一种方法,这是最不健康的一种方法!
大宝此时在寻求帮助,他在是不是生育二宝的问题上遇到困难了,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太严竣了!这不是他能够承担的!也不是他能解决的!
在面临人生重大变故时,我们都会有正面情绪,同时也会有负面情绪,它们共同支持着我们,也保护着我们。当我们允许他们共同存在时,它们就不是个大问题了!
孩子的反对肯定有他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是现实存在的。只有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反对,允许他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才能从牛角尖中退出来,看到二宝到来的另一面——血脉亲情、相伴成长的光明一面!
所以说,二宝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成长,在它尚未成形时就已来到!随着他的出生、成长,他会给爸爸妈妈、给哥哥姐姐、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无尽的机会!他会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成长、更丰富的人生!
8.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八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区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企业党委: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10年全市县处级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文件要求,区委定于8月25日前召开区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为有效地解决好区委领导班子和个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提高区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现就征求对区委领导班子意见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内容主要围绕区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题内容,重点征求对区委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针对区委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区委常委民主生活会需对照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廉政准则》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情况,重点是工作作风和选人用人等方面情况;2009民主生活会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二.征求意见的范围和形式
征求意见的范围是: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班子,区直各单位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企业党委。征求意见采取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的形式进行,各单位要将征求的意见以书面形式及时予以反馈。
三、征求意见的相关要求
9.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的函 篇九
中共 XXXX 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党组 关于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的函
各乡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区 级各人民团体: 按照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关于召开2010年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青组发〔2010〕 87号)要求和有关规定,区政务中心2010年党员领导干部民主 生活会将于11月底召开。这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主题 是:以“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主要内容是: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 ; 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全市上半年工作汇报会 以及区委工作会精神,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央纪委第四次、五次全会上 的讲话精神,学习《廉政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为主要内容,着 重检查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九届七 次全会,全市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以及区委工作会精神,深入查找 本单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与实施追赶跨越发展和肩负 的责任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 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二是对照《廉政准则》和省委“四个特别” 市委求真务实“八、项规定”和区委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规定及要求,联系个人
1
思想、工作、生活实际,检查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等方面的 情况。三是总结回顾本单位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抓好干部队 伍建设的经验、成效和不足。四是对照检查自身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对照检查在发扬艰 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深入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 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区政务中心现以书面的形式征求各 乡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区级 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请于11月18日前反馈至区政务中心综 合科,中心将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找准问题,改进工 作。附件: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征 求意见表
中共 XXX 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党组 2010 年 11 月 10 日
2
附件:
XXXXXX 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
单位: 对区政务中心领导 班子的总体评价 时间: 2010年 月 日
对区政务中心领导
班子的意见和建议
对区政务中心班子 成员的总体评价
对区政务中心班子 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3
主题词:政务中心
民主生活会
征求意见
函
XXXX 区人民政府政府服务中心 印
2010 年 11 月 10 日
(共印 50 份)
4
10.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十
评壹读微博:丹麦发现700年前厕所,仍臭气熏天令科学家激动异常,游客可在指定时间段参观粪便桶的挖掘过程,感受来自700年前的人类气息
11维弦舞:真的是愿闻其翔。
i干吗这么笑话人家,我们引以为傲的山顶洞人遗址也不过是当年一堆厨余垃圾。
评壹读微博:乌克兰妇女抗议俄罗斯:拒绝与俄男性发生关系
刘春:致命的武器!
i据传,西夏妇女拒绝与辽国男性发生关系,辽国皇帝一言不发惊呼西夏不可战胜。
评壹读微博:转发摄影师@张超_摇光的图片—通过显微镜,将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放大1000倍,发现它们有的是复合体,有的是生物颗粒,形状各异
多雨泥泥:每天都吸大果粒空气。
i再说,再说就按流量收费了。
评壹读微博:日本专家说,社交网站上传自拍照是幼稚的体现
血泊中的碧浪:不幼稚都是因为长得丑。
i以及懒、穷,或者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评壹读微博:小区住户26万买高音炮还击广场舞大妈
前滚翻后空翻:肉体近身格斗,升级为远程电子对抗,活生生一部战争进化史。
i小区住户和广场舞大妈的矛盾,将取代咸甜豆腐脑矛盾……
以下是对壹读微信提问的回复
小鹿耳朵:为什么基因越复杂人长得漂亮的几率越高?
i混搭风一直很流行。
黄馥雯:请问,“老板娘”是老板他妈妈的意思吗?
i大姨妈是大姨她妈妈的意思吗?
黄伟:你真的是好强大,好幽默,我该怎么向你学习?
i经受生活的历练、风雨的摧残、不靠谱外卖的折磨、领导的责备、同龄人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打击……
蘑菇AI:为什么叫壹读?不叫贰读,叁读?
i虽然“壹读不仅仅是本杂志”,但我们也不想假装是好多杂志的样子……
11.领导征求意见表 篇十一
所谓评价体系,是指若干有关评定价值高低的因素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系统,从广义上说,它涉及范围既包含书法作品、书法家、书法现象、书法展览,也包括书法教育、书法出版、书法批评等领域。从狭义上说,它主要是针对作品,由若干有关当代书法作品的价值判断和评定的因素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本研究为狭义上的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将当代书法作品作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研究的对象。毫无疑问,当代书法创作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拓展自身边界的需要。一方面,当代艺术领域借鉴书法元素、书法资源创作作品的现象愈来愈多;另一方面,书法界内部也提出“现代书法”的理论并开始创作实践。但在这些蓬勃发展的现象的背后,也生发出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以书法为元素的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属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范畴?一些以毛笔和墨汁为工具,创作的非汉字作品,是否也可以被称之为“书法”?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缺乏明确的标准,将会对整个当代书法评价体系造成冲击和混乱。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前提是“书法”,也就是说,不符合“书法”的界定的作品,不应纳入本评价体系展开讨论。我们认为,当代书法作品必须具有“当代”和“书法”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是“当代”的。何为“当代”?书法界倾向于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书法称为当代书法,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国家的大政方针向人民大众倾斜,中国共产党推行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准则,人民成为了艺术创造者和欣赏者,人民性成为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研究侧重于当代书法,因而在时间范围上,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书法是中国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作品也不无一定程度的启发性,但毕竟这个体系是针对当代书法而建立的,有许多当代书法所特有的衡量指标,是古代的书法作品所不具备的。
第二,必须是“书法”作品。在正式提出我们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书法”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本文所说“书法”作品,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来完成一种相对完整且富有形式美感的艺术品。首先,书法作品的媒介是毛笔。本文所说的“当代书法作品”,为取其狭义观念,即界定为毛笔书法,本文所说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也是一个以毛笔书法为限定的评价体系。其次,书法作品的载体应是汉字。我们认为,当代书法作品的内容,必须是汉字的书写。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中的汉字书写所形成的作品不是为了追求书法艺术创作,而是借助汉字书写来体现出创作者的行为和观念。所以此类作品也不能划入书法作品的行列。
此外,应该对属于书法范畴的“现代书法”作品同基于汉字书写的某些元素而创造出来的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作品进行严格区分。即整合“书写性”要素的四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书写对象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要求,进而对书法界所采用的“现代书法”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其中,满足书法的基本标准,即基于毛笔书写、以汉字书写为底线、有明确语意的创作可属于书法范畴;而不能满足这些标准,即没有基于毛笔书写,或没有以汉字书写为底线,或所创造的文字不具有连贯性和释读性的创作,不纳入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研究范围。
二、建立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意义
在当代书法生态发生剧烈转换的大背景下,关于当代书法的评价体系与古代的书法品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新范畴、新主张、新标准。尽管学术界一些人反对提出“标准”,建立“体系”,他们认为艺术创作不宜采取客观、量化的评价方式,艺术审美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并存的。然而这种说法虽然看似包容,却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的确有优劣之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本体也有客观的评价标准。那种否认审美标准存在的虚无主义的思想,是受到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等个别学派的理论主张而泛化的产物。在一个“展厅文化”时代,对于书法评价的标准的寻求,也是书法审美、书法评奖、书法教育的共同期待,否则我们无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质与量进行客观的学术评价,而失去了标准的当代书法创作和教育也就迷失了方向与发展的可能性。对此,亟须我们面向21世纪书法生态转换背景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
我们认为,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建立,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输出、确立艺术标准、引领时代风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口号。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加强文化强国的建设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任务。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熊秉明提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不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内核和精神追求,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基于书法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具有的崇高地位。毫无疑问,书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始终坚守书法的文化性,倡导当代书法在反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同时,还需注入时代文化精神,最终形成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文化精神的书法作品。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旨在通过书法来唤醒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有利于引领书法的前进方向。当前书法创作异常活跃,流派纷呈,观念多元,形式多样,书法参与人数之广,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前所未见,然而在一片繁华的景象中却透露着“表面繁荣,内在中空”的局面。书法被沦为纯视觉的艺术,“形式至上”等片面的理解充斥于书坛;书法的文化性被严重剥离,书法的文化内涵日益缺失;盲目跟风现象屡见不鲜,书法作品重复雷同,毫无新意。一些打着书法旗号却行驶其他艺术的非书法作品随处可见,书法的界限受到了挑战;应该说,当代书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书法何去何从,这是许多当代有责任感的书法家颇为懊恼和纠结的问题。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继承古代书法评价体系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时代特征,建立了一套逻辑严密的品评体系。它立足于当下,直指当代书法创作的问题和流弊,为当代书法混乱和迷茫指引出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开放性、包容性、前瞻性的体系,在守住书法的底线前提下,鼓励当代书法的多样化发展,对于当代书法创作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和文化诉求做出明晰的定位,为当代书法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第三,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当代公众的书法鉴赏水平。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书法热兴起以来,书法从业者和爱好者激增,书法出现了专业与业余之分。相对来说,专业书家受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的鉴赏水平比较高,能够较好地辨析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低。而业余爱好者仅将书法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他们大多数缺乏系统和正规的书法基本功修炼,其鉴赏水平未免局限。由于当代书法批评的失语,无理性的谩骂和无原则的吹捧致使专业书家和业余爱好者对于书法的鉴赏产生不同层次的误区。专业书家唯“技术论”马首是瞻,认为书法只是笔墨技巧的表达,热衷于炫技斗巧和玩弄笔墨。业余爱好者将书法作者的身份与书法作品的优劣作等量观,认为书法作品的价格与艺术水准的高低成正比。我们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应涵盖书写性、文化性、时代性、艺术性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既是书法创作的标准,也是书法鉴赏的标准。对于专业书家而言,笔墨技巧只是书法艺术性的表现,欣赏书法不能仅仅停留艺术性层面,还应该站在书写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角度综合鉴赏书法作品。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书写者的身份以及书法作品的价格并不一定与书法作品的水平成正比。书法作品的水平是由笔墨技巧、文化内涵、时代特征来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创作者的身份地位和书法作品的价格。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鉴赏书法的系统,它对专业书家和业余爱好者的书法鉴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不但促进专业书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理性的思辨来赏析书法作品,而且提升业余爱好者的审美修养,并激发其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第四,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国书法走向世界。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的申遗成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的例证,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书法不仅是中国的艺术,而且是世界的艺术。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明了全世界对于中国书法这一古老而又精深的艺术的认可。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代表的中国书法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官方和民间组织的书法展览在海外得以举办。最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民族的欢迎和喜爱,外国人学习书法的兴趣日渐浓厚。当前,外国人学习书法还停留在识汉字、熟笔性的基础阶段,对于书法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和时代特性认识浅薄。中国书法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在理论上提出一套让外国人能够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的内核与外在表现形式的方案。只有解决了外国人的书法认知水平,才能使中国书法走进外国人的内心,进而融入其生活。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一套足以提升书法认知水准的理论框架,既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外国人。它设置了书法的底线,也提出了书法的最高追求。对外国人明辨书法的艺术规律和特征,把握书法的创作方向,更深层次地熟谙中国文化精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它还着眼于推动世界各国书法的发展,为中国书法在全世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保驾护航。
第五,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普及全民书法教育。书法教育可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培育国民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当代高度重视书法教育,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在积极而扎实地推进书法教育。当代书法教育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和研究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书法培养目标和方案,有效地促进了书法的普及、推广以及深入研究。除了学校教育外,校外的书法培训班、工作室、国展冲刺班、高考和考研辅导班等纷纷成立,大大拓展了书法教育的渠道,以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满足了书法学习者需要。总体说来,当代书法教育成果显著,培养了大批书法教育、理论和创作专业人才。但是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重视书法技法的锤炼,轻视书法文化的养成;急功近利,以参展和获奖为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追求书法的经济效益;盲目推崇风格创新,忽略了传统书法的继承;当代书法教育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人们对书法前景的担忧,倘若任其持续发酵,势必会严重阻碍书法向前发展的脚步。如何解决当代书法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成为整个书法界乃至文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从当代书法的实情出发,仔细分析和研究当代书法所遭遇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具体而详实的对策。这些对策对解决当代书法教育中的问题大有裨益。一方面,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坚持书法艺术性与文化性并行的道路,倡导书法既要注重技法的基本功训练,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这必然深深触动重“技”轻“道”的书法教育观念,为当代书法教育走向技、道并重的道路点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反对急于求成,坚持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出风格多样、面貌独特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经典作品。这对盲目求新,忽视传统的当代书法教育具有警戒和启示的作用。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将纠正当代书法教育的诸多弊端,促使着当代书法教育沿着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轨道前行。
综上所述,对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探寻和确立,是当代书法创作、批评和研究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它应该既不同于古代艺术品评的“神品”、“妙品”、“逸品”、“能品”等难以确证的模糊范畴,也不同于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种纯粹通过分值、加权计算而得的量化的“指标体系”。它应该既兼容传统艺术品评方法的感觉模式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可操作性,但同时体现出当代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它应该在体现出权威性的同时不失包容性,即既坚持书法自身的标准和底线,同时又包容各种不同主张的艺术流派。建立这样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关乎当代书法发展大局的当务之急。
三、建立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也是多年来学术界很多人共同的主张和呼吁。书法界的学者、专家们不断地在探讨书法评价的新理论,期冀能建立新的书法评价的体系。国内书法界一直关注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关于书法标准的讨论和书法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有四十多篇文章围绕这一话题展开,除了关于书法评价、欣赏的标准外,还有着关于书法教育课程标准、书法评定级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书法教育等相关内容,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的构想也逐步被重视。
早在2006年,置身当代美术、书法前沿的《美术观察》杂志就策划了有关当代书法标准的大讨论,并以专题的形式在2006年第11期、2007年第10期、2008年第6期三期刊物,广泛约请作者就此议题展开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反响。三次专题分别是“关注书法的当代标准”、“书法当代标准再讨论”、“三论书法当代标准”,总共约请了国内二十余位书法界、美术界理论家和书法家发表了意见。
2008年7月1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在《光明日报》发表《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一文中,也对“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家”的理想标准进行了描绘与勾画。《中国书法》2008年以“当代书法标准大讨论”为题进行了书法标准的探讨。各位专家的态度坦诚,思考深入,敞开胸怀,各抒其见,均发表了建设性的高见,但对书法的当代标准各有各的看法,甚至有相左之处。2013年,《中国书法》杂志又以书法评价系统为主题开辟专栏,进行一整年的探讨,也说明了这一选题的重要性。
2013年,“中国当代的书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通过中国文联部级课题选题立项。应该说,对于相关议题的讨论,在学术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具备进一步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与可行性。
当然,建立一个面向当代的书法评价体系的工作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便可以解决的;但是,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是这项浩大工程的基础和起点,其意义也十分重大。因此,从宏观上拉出一个大的框架,提出研究构想,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我们在全面参考古代和当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由“书写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四大要素共同构成的、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16条”,供研究者、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参考。这个评价体系主要针对的是书法作品,而不是书法家。对于一个当代书法家的评价标准要更加复杂,有待于日后深入研究和跟进;但毫无疑问,对书法家的评价也首先要经过书法作品的检验。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书写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列为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四大要素。需要说明的是,这四者是并列关系;与此同时,在每一条要素下各列举四个层面,以此共分为16个具体的指标,对当代书法作品进行评价。我们的原则是,在吸收古往今来已有书法评价体系成果的基础上,集中于意义相对单纯的标准;与此同时,将古代书法评价范畴和当代视觉艺术经验,整合到我们对于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指标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表1)
以下,我们将对这个评价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及其16个具体指标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1. 书写性——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起点
首先,我们提出“书写性”要素,应该成为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基点。书写性是书法本身的评价范畴,以及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之为独特的地方,因而也构成我们对当代书法作品评价时的第一大要素。这里我们所说的“书写性”要素,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1书写规范
当代书法作品的对象,必须是规范的汉字书写。本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当代书法作品不能突破规范的汉字书写这一底线。如果放弃汉字书写,如使用毛笔书写英文字母、符篆等,也难以创造出优秀的当代书法作品;而如果书写的汉字为不规范汉字(包括草法、篆法的不规范)或者错别字(包括繁简体转换错误),那么作品的艺术性也要大打折扣。同时,当代书法家必须熟悉文字学,特别是书法史上字体、字形演变的线索,在进行相应书体创作时,应熟知主要汉字字体的各种规范(如草法、篆法),而不能对字形、字法等肆意进行编造。此外,当代书法创作中还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即繁简体转换问题。由于简化字方案的推行,使得很多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书法家对繁体字已经缺乏应用的环境,在书法创中常常见繁体并用,或者出现简繁体转换的错误。我们认为,这也属于不规范的汉字书写。另一方面,当代书法作品的最终表现形式,必须是由可以识读的汉字构成的独字、词语、篇章等。我们认为,当代书法作品从最终表现形式来看,其内容应该是可以识别的汉字,并且在意义上构成连续的意义段落。当代书法作品与书法史经典的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书法作品脱离了日常实用性,而常常体现为艺术性的自由发挥与创作;但这种创作应该遵循“识别性”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创作不可释读的汉字、或由可释读的汉字构成的没有实际语义的篇章的作品,我们并不能够简单否定这些作品作为当代艺术、观念艺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但我们认为这些作品不能够进入当代书法评价体系。
1.2用笔尚法
本条的含义是,在基本的笔法方面,要有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准确的把握应用。书法的艺术性是通过长时间的技法操作训练作为保障的,因此关于基本的技法要素的考察,应该视作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当代书法作品而言,笔法和墨法是书法艺术技法的基本要素。对于笔法的掌握,意味着在关于用笔技术操作层面具有全面而过硬的基础训练,作为基本功,书法家应该达到对历史上已有的各种书体、各种技法有全面的体会和自如的操作。这样在创作中才可以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书体、风格、情感等,来选择适宜表现的笔法样式来进行创作。
笔法包括多方面内容,有关用笔的节奏、笔势、笔意、点画形态、疏密、粗细变化等,都应在作品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笔法与墨法也是互相联系的。对于制墨原料和工艺的选取,对于墨法浓淡干枯的变化追求,也是评价书法艺术基本技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无不在笔法、墨法等方面经得起推敲和分析,可以看出书家在基本技法方面所付出的常年努力。技法作为书法家的基本功,在作品中应该有全面的展现。
1.3结体合宜
所谓的作品形式,包括字法、章法等要素。在这些方面既要学习传统,又要不落俗套,体现出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才能适应当代转换了的书法艺术生态语境。其中,字法方面主要的表现就是结体。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可以说,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正是书法的表现力所在。在字法方面,在满足书写性标准的“规范”基础上,还要体现出美感、变化。
结体的变化正是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古往今来,在汉字的结体方面,许多书法家在遵循书写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的创造。每个字的字形变化无论怎么奇特,也是在遵循了结体合宜的标准之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现代书法家片面追求奇、特、变形,对字体结构进行了夸张的处理,但我们认为“怪”本身并不是评价标准,如何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换言之,即符合“合宜”的要求,恰到好处,才是当代书法在结体方面的最高追求。
1.4章法得当
其中,章法是书法作品的重要表现方面,无论是传统的书论还是现代的艺术作品构成研究,都非常重视章法的重要性。在书法作品中,除字距、行距可以根据不同风格产生不同变化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穿插、揖让、呼应、对比关系等,都是书法创作中着意处理的重要元素。在现代作品中,画格、用印等也为书法章法的变化提供了多种新的可能性。章法处理的标准我们称之为“得当”,即画面元素搭配要均衡、合理,营造出一种具有音乐感的画面,从而让观众产生审美的愉悦。因此,章法的多变也是书法创作的另一重难度所在。此外,对于现代作品而言,在作品的展示形式和效果方面也要有新意,因此当代书法并不一概排斥对作品进行传统章法处理以外的手段进行拼贴、做旧等装潢,但作品的形式装潢与内容要高度协调、适度,体现出作者良好的审美素养,避免形式上的简单模仿和抄袭。
在章法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样式,还要体现出视觉上各要素配置之间的和谐统一。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当代艺术理论中的平面构成、形式分析、形式研究等领域,在一些审美的基本规律,如平衡、对比、空间等方面是具有相通之处的。当代西方艺术理论、构成理论的进展,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经典的分析也是适用的,同时,它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当代创造所依凭的重要基础和形式创新的借鉴,成为评价当代书法章法的一个重要角度。我们倡导传统章法与现代构成的有机结合,在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同时,以带给观赏者审美愉悦为标准,提倡艺术的创新。
以上四条标准,构成我们所界定的“书写性”要素的主要内容,我们把由这些标准构成的“书写性”要素作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基础与原点。也就是说,达到了“书写性”要素所规定的标准,也仅仅是达到了进入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技术层面的可能性,但还并不自然就是好的书法作品。它还有待于在“书写性”要素基础上的其他几种要素的进一步的检验。但毫无疑问的是,本评价体系所列举的几条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无法满足“书写性”这样基本要求的作品,是没有条件进入其他要素检验的。
2. 文化性——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基础
在“书写性”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文化性”与“艺术性”的标准。在强调书法的“艺术性”的同时忽视了“文化性”,或者把艺术性与文化性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不明智的,在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中,二者应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其中,文化性应该成为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前提。筑基于文化,是历史赋予当代书法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提出“文化性”作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第二方面的要素。其具体内涵如下。
2.1主题健康
我们认为,当代书法作品应该书写积极健康的内容。书法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书法家,基于什么理由选择或者拒绝书写怎样的内容,可以鲜明地体现出他所秉持的文化立场。由于现代展示空间的公共性要求,进入当代艺术评价体系中的书法作品已经不再是个人孤芳自赏的把玩品,而是可以使观者得到审美教化和精神愉悦的文化产品,其内容自然能够唤起观众相应的情绪和心理反应。一些传递正能量的诗词歌赋、格言警句等,能够给观者的心灵以教化和启迪;相反,一些淫秽、暴力的文字内容,则将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现代美学中某些“以丑为美”观念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使得书法、篆刻领域也一度出现了一些以书写表现丑陋和低俗内容的文字为能事的“现代书法”。这一类的作品无论在书写方面取得多高的成就,也无法成为书法史上传之久远的经典之作。
2.2文词精妙
古代书法的经典作品,往往是书写内容与书法价值高度合一的,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等,之所以被视作是“天下三大行书”,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自身的水平,也是因为这些文字本身也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单就文章或诗词本身而论,《兰亭序》、《寒食诗》等在文学史上也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好的书法作品应该保证所书写的内容与书写风格两方面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应鼓励并提倡书法家在创作作品中,书写本人原创的内容。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书写个人原创的诗、词、文、赋等,应该视作对当代书法内容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当然是对于书写者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眼下,书法界已然兴起学习的风气,一些作者开始书写自作诗词等。尽管书法界诗词修养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但我们应该鼓励并提倡这种良好的书写原创内容的文化风气。
2.3学养深厚
这一点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对于书法家创作主体的规定性。书法家不是写字匠,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书法家应该博学、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具有宽阔的知识结构。体现在作品中,当代书法作品体例应该符合传统的书写规范,体现出上述这种深厚的学养。这里所谓的学养反映在作品中至少有两方面的表现:从隐性方面来看,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与气质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在他的创作技巧、取法、风格、面貌之中,所谓“书如其人”;从显性方面来审视,则主要体现在书法作品的内容、款识、体例等方面。
在上述这些方面,传统书法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法则,当代书法创作者一定要熟知并掌握这些法则,做到在书写时符合相应的规范,不能有文字、语句错误。例如,前人在自作诗词、文论的创作中,常常在上款中使用“两正”这个提法,“两正”的意思,涵盖对于文字和书写两方面的鉴赏,如果不明就里,将一幅书写唐人诗歌的作品也题款为“两正”,就贻笑大方了。再如,“录××诗”的提法,本身就已经包含“书写”的含义了,如果后面再接着写“××书”,则就成了重复啰嗦的病句。这些现象看似小事,但如果出现在传之久远的书法作品中,就成了影响作品艺术价值的“硬伤”了。
2.4技道两进
这一点是针对具体的作品而言的。在当今,有许多作者片面追求技术,以对于娴熟的技法的掌握作为书法评价的最高标准,这是不恰当的。技法对于创作来说当然是必须的,但仅仅有技法也是不够的。许多作者以谨小慎微、谨毛失貌的方式来换取对于所谓“二王”笔法的逼肖式的模仿,这其实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行为。古人早已有言,“得鱼忘筌”。对于书法也是如此,技法是达到审美愉悦的重要手段,但如果误把工具本身当成目的,失去对于“道”的追求,其代价是得不偿失的。
以上所说的,是当今书法界一种愈演愈烈的“唯技术论”倾向,一些作者和评论家片面追求技术、技法问题,以为技术就是书法的全部,甚至在一些全国性展览上吹起了“技术风”。殊不知,中国艺术自古以来就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书法自然也不例外。书法的技术性问题并非不重要,但这只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仅仅凭借“技法”,中国书法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的。我们认为,抒发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技道两进”,这里所谓的“道”,便可以理解为在技术之上的一种更高层面的追求,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对于书法文化价值、文化养成的追求,真正做到“技进乎道”。
我们把由以上四个方面所构成的文化性要素,作为面向21世纪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基础。也就是说,仅仅在满足了书写性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性的要求,是对于当代书法作品的进一步的规定性,但也还并不是全部标准。符合文化性的标准、经过了严格的文化性要素筛选之后,作品才具有进入下一个标准检验的基础。如果作品在文化性方面有丝毫瑕疵,则难以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从而无缘进入下一个检验标准——艺术性。毕竟,文化性只有落实于艺术性的表现,才对于当代书法评价具有正面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人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没有经过任何操作性的艺术训练的情况,这样的人也并不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因此,文化性是艺术性的基石,没有文化保障的艺术性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简单地用艺术性否定文化性是不成立的,而用文化性来否定艺术性更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3. 艺术性——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本体
当代书法创作与传统书法相比,其中最大的差异恐怕莫过于书法生态发生的巨大转换,简单说,当代书法已经从一种“日常实用”的状态,逐渐变换为一种“视觉艺术”。书法本身的内容已经愈来愈远离了实用的领域,而转向以当代视觉艺术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虽然艺术审美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领域,但我们还是相信其中存在一些恒定不变的客观标准,否则很可能导致书法作品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荒谬结论,而那样的话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指导意义。这些“艺术性”的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3.1传承有序
首先,当代书法作品应该源自经典,传承有序。这是因为与其他新兴的视觉艺术门类,如摄影、设计等不同,当代书法评价有一个鲜明而清晰的标准,即以古代经典法帖为审美理想,因此当代书法创作无论怎样创新,也要体现对于古代经典法帖的艺术品格的继承和追求。这是中国书法传承的一个重要特点。经典法帖经过历史的汰选,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已经确立了中国书法创作的一些基本的范畴和审美规范,我们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一定要兼容而不是颠覆这些规范。经典的价值是任何以“创新”为名义的实验都不能取而代之的。当代书法作品应该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对于传统经典法帖的临习、研究、模仿和吐纳,在立足于这一基点的基础上再结合当代视觉环境进行创新。当代书法的学习,也应该把对于传统经典法帖的研习放在艺术训练的首位。
3.2格调高雅
当代书法要求作品做到格调高雅。格调与书法家长期以来的基础训练、审美修养、文化层次等密切相关,是一种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审美境界。这种气息是可以被一个具有良好的学术训练和文化修养的鉴赏者所感知或识别的。从基础训练来看,“取法乎上”是一种最扼要的概括,书法作品的取法一定要高古,“惟俗不可医”;从审美修养来看,格调体现在作品的形式方面,包括创作该作品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甚至装裱形制,或者作者有意无意的一些书写习惯、形式处理等。从文化层次来看,在某些时候,我们也有必要即将作品与作者平日的文化程度、学识修养等联系在一起进行审美品鉴,做到“知人论世”。以“格调高雅”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主要评价的是作品背后的气息,也体现为一些内在的、不可见也不易于量化的评价标准。尽管如此,这种气息所指涉的价值观、人格魅力和文化内涵等要素,又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它们可能不直接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层面,但的确在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作品的格调和品位。这种文化品位不能被归纳为形而下的形式、技法等层面,但的确是可以被专业的鉴赏者所感知和体会得到的,应该纳入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当然,由于本评价体系面向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所以相关的评价体系还可以在日后根据研究的进展而展开。
3.3个性鲜明
当代书法作品个性方面,应该体现出创作者自觉而鲜明的追求。艺术个性如同艺术家的面孔,虽然有共同的基本生理规律和相似性,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千人一面”是盲目跟风的后果。当今书坛,由于功利的驱使,一些作者为了快速成名、入展,在技法风格方面展开了简单的“横向取法”,即简单地模仿一些评委和主流作者的书写风格,从而失去了个人的艺术追求。这种现象属于当今书坛的流弊,而不是时代特色。所谓的时代特色,应该既与传统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风格有所差异,也在同时代作品中间显现出独特的探索性。这样的时代风格并不囿于一端,但能够看出作为当代书法创作者的独立探索精神。
作为一门艺术,当代书法创作自然也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尊重创作者的个性,提倡原创精神。这种个性一方面是自觉追求的结果,即努力突破程式和千人一面的时代风貌,开创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也是作者长期临池创作,将书法艺术和个人心性、环境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作者个人的面貌都是重要的,只有强调每个作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将“个性”作为当代书法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书法创作整体面貌的百花齐放才具备实现的土壤。
3.4风格多样
这一点是对当代书法创作整体水平的衡量标准。从时代来看,当代书法应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风格,避免趋同性。这当然是我们在个体书法作品的艺术性标准之上,面向当代创作整体所提出的一种更高追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书法界“跟风”的现象值得反思,真正的“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还难以达到,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跟风”的流弊,把“风格多样”设定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同一位作者而言,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生活世界,他也应该努力创造新的面目而不是重复自己。而对于书法本身来说,当代书法作品风格也应在整个当代视觉艺术大门类中有独特的创新。由于当代书法生态语境的转换,使得书法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书法家与其他视觉艺术家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越来越多,书法在整个视觉艺术门类之中的位置也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认为,一件好的当代书法作品,不仅仅应该面向传统体现出继承,在整个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也应该面向整个当代视觉艺术门类,在与绘画、摄影、设计、装置等作品的并置中仍然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其视觉创新与形式构成在整个艺术门类中都不逊色。对于具体作品的评判,也应与同一位作者日常的风格联系在一起,对其中的自我突破与创新点加以提倡和鼓励。
总之,书法的艺术性是当代书法创作的本体,也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但我们所提倡的书法艺术性,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性,而不是狭义的艺术性。这种广义的艺术性的触及范围,不仅仅包括形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书法在整个艺术门类中的位置的审视。随着当代书法迈入“展厅时代”,源自西方的艺术理论、观念、机制和陈列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代书法的评价。但我们所说的艺术性还并不仅仅局限于西方定义的艺术范畴,在作为书法评价体系的本体的艺术性方面,当代书法除了吸收这些西方的艺术观念之外,还应该注意提炼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精华,为时代所用。书法的艺术性既包括传统的维度,也包括当代的维度;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标准,也含纳整个当代视觉艺术门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看,书法的艺术性也是当代书法界值得付出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4. 时代性——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追求
当代书法作品应当与时俱进,反映时代主题,体现正大气象。与其他兄弟艺术门类相比较,在反映时代方面,书法领域的创作格局尤显滞后。摄影不必说,当代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其创作也多是在表现时代主题,国计民生、科技进展、流行时尚、都市生活等,无不在创作中得到反映。因此,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常常把美术、摄影作品当做研究对象,人们以这些作品文本作为“图像”,以此充当对历史、文化等研究的视觉史料。而从艺术史上看,一些伟大的作品既有永恒的经典价值,也反映出它们所在的时代特征。书法作品在字法、墨法和章法等方面应该深入学习古人,但也应该根据时代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特别是在内容、主题等方面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象,与时俱进,避免陈陈相因、守旧模仿。因此,“时代性”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现实标准。反映时代主题,体现时代气象,是当代书法创作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的重要体现。关注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书法艺术家,是当代书法家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具体地说,“时代性”应该至少在以下几方面的要素中得到体现。
4.1展陈和谐
当代书法作品形式方面,应该与现代的展示空间、陈列方式相适应、相协调,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书法作品的时代性除了反映在内容方面,在形式方面也有鲜明的体现。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作为实用品的书法作品在书写时不需要考虑自身的展示和陈列的话,那么,一张当代书法作品在创作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要把作品的展示考虑在内,作品的形式(从章法到拼接、装裱等)要与陈列空间相协调、适应,而不能不伦不类、搭配不当。由于当代书法生态的巨大转换,使得现代书法的展示空间逐渐从“书斋”转向了“展厅”,而即便是在现代居室空间之中悬挂的书法作品,其语境也与传统的室内装潢等不可同日而语。使用新的书写材料、书写方式为美术馆、公共空间等大型展陈空间创作的大幅作品,不同于古代的书房卷、轴,是当今书法家创造出来的新形式、新作品,它们与空间是否和谐、是否给人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也是书法时代性像我们所提出的挑战。
4.2审美引领
当代书法作品应当不仅为专业人士所肯定和认可,也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和喜闻乐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的提升和艺术接受的快感。由于大众未经专业训练的审美与专业人士之间毕竟存在落差,所以通过好的作品影响、引领大众审美,也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文化是沟通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当代书法作品的文化性的追求,最终也要落实于社会人民大众的审美鉴赏。我们应该用好的作品来塑造百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情操,用正面的、优秀的作品来引领时风。
在书法史上,一些有定评的经典作品往往也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而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缺乏受众。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自我标榜为“现代”的作品,虽然在专业圈内不乏追随者,但是经常让人民群众高呼“看不懂”,甚至干扰到一些书法基础教育的审美启蒙和审美训练。这些现象并不是书法创作在文化性方面应有的社会效果。但说到底,我们应该在追求社会大众认可的同时,又保有专业的水准,通过高雅的格调对公众进行审美教育。这应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追求。
4.3流派开立
当代书法创作在塑造风格、开创流派、体现当代性等方面,显现出必要的自觉探索。流派现象的繁荣和多种流派的并存,应该是艺术繁荣、百花齐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美术领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重要的流派,如“印象派”、“构成派”、“未来派”等,各有千秋。当今中国美术界各种画派仍然层出不穷,以至于良莠不齐;但书法界的情况似乎则处在另一个极端,即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不把书法当做艺术来看待,对“书派”远没有“画派”那样热衷。偶然有的一些“书派”,其实只是一种带有排他性的主张,缺乏艺术纲领,也缺乏包容性,如“流行书风”等。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流派的开立取决于共同审美特征、共同地域、共同群体、共同学术理念等许多因素,优秀的书法家亦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当代书法要大繁荣大发展,一定需要涌现出许多有理论纲领、有长期实践、有创作团队的书法流派。并且,流派与流派之间要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性,即不但不同的书法流派彼此之间是互相补益的关系,同一流派内部不同的创作成员之间也应该体现出个人风格的差异。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一件能够传之于世的经典佳作,也应该对一定范围内的创作群体产生标杆作用,旗帜鲜明地体现出作者所倡导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主张。
4.4经典新创
当代书家应该努力追求精品意识,有意识地创作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当代书法创作应该把追求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作为最高追求。近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打造中国书法作品中的“经典”和中国书法家中的“大家”方面不遗余力,通过“三名”工程等项目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及其作品,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当代书法创作,从自发的实用书写、日常书写发展到一门自觉的艺术,从个人的“得意之作”发展为对于书法史经典作品的自觉追求,可以说是一条必然的道路。当代书法创作在今天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外部条件,也走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书法创作最好的历史时期,提出对于“书史经典”作品的追求,也是时代赋予当今书法家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把对于成为经典作品的努力看做一件优秀的当代书法作品的最高追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应该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从而给后人提供参照。当然,我们不能超越于历史去对一件作品是否“经典”妄下结论,但创作者有没有具备这种追求经典作品的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保留这样一个需要由未来来回答的开放性的标准,我们对于当代最优秀的书法作品的评价才能真正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
综上所述,时代性是当代书法评价标准的追求和理想所在。清代著名书画家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如果说书法作品中对于传统的继承是当代书法发展的必要底线的话,那么对于时代性的追求和探索则是当代书法发展更高层面的标准。当代书法的杰作,必须在继承传统和开创时代之间维系一种必要的平衡与张力,仅仅有创新而无继承,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仅仅有继承而无创新,则无异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所谓的时代性,并不是说要顺从、屈服于时代的审美风尚,也并不是说,当代书法作品只有昙花一现的流行价值,相反,我们提出的时代性,是一种与历史性构成辩证统一关系的时代性,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性检验的时代性。它既能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也应该真正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这种时代性不能够被简单地归纳为某种或某几种可以量化和复制的规律,而是一个时代艺术气息的自然流露,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素养的集中反映。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精华,而不是一个时代的糟粕。为了在作品中很好地反映出这种时代性,艺术家也必须加强修养、加强学习,才能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经典传世之作。
结语
建立当代书法作品评价体系这样的历史重任,不是本研究短短的篇幅可以胜任的,本研究所描述和归纳的内容,也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基础性的积累。但正如常言所说的“万事开头难”,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建设,后续的研究也很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自发的批评阶段而难以向前推进。这种从零开始的积累,尽管可能还存在许多纰漏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却是一种必要的“雪中送炭”。我们的设想是,将本研究作为一个“靶子”,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个验证、批评和讨论的机会。
任何一种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理论建立——实践验证——修正完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不断实践、不断应用、不断修正的过程,才能逐步接近于真理本身。书法评价体系在当代文化背景多元复杂的情况下,要形成相对的能得到业界认可的标准,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学术争鸣的。对当代书法的进一步探讨,必然能够推进书法界对书法的审美内涵和书法的时代特点的梳理,促进书法的有益发展。因此,这个研究框架可以看做我们的初步研究成果。本项目也将在今后继续进行调查研究,推动书法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探讨。
【领导征求意见表】推荐阅读:
领导班子征求意见06-11
2024年度市科技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征求意见和整改措施07-16
征求意见建议09-12
征求意见稿10-08
工会活动征求意见表08-22
党委征求意见表范文08-31
征求意见汇报材料08-09
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10-24
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