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精选9篇)
1.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 篇一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08年 第52期
作者:戴春花 时间:2016-01-11 浏览:68
话题:教育学习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价值观 中西方 摘要: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二)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3-34.[12]许果,梅林.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双月刊),2002,(12).[13]于桂敏,王鲍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 篇二
关键词:大庆精神,文化差异,价值观,跨文化交际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大庆精神的真实写照。它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价值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东方集体主义之精神。
一、价值观的内涵
在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交际双方往往会感受到不同民族间强大的文化冲突, 诸如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会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然而无论是独特的交际模式还是一定的行为规范, 都要受到自身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制约和束缚, 同时这也真实反映了该民族价值观的本质。正如胡文仲教授 (1993a:1) 所言:“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观念, 而价值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和文化传统分不开。”
Okabe (1983) 指出, 文化价值观在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际的通畅与否取决于双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大小, 这种鸿沟般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通常是很明显的。价值观是社会心理的重要驱动器, 是作为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结构构成内容之一, 是对价值主体的选择、认定。价值观决定社会成员个体的行为取向。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如同大脑支配人的言语行为一样, 导致了各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因此, 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之差异是弄清各种语言、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必要前提, 最终会为跨文化交际奠定“沟通”的基础。
Michael Prosser对于价值观是这样论述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 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 (Michael Prosser, 1978)
Geert Hofstede的定义简明扼要: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 (Geert Hofstede, 1980)
总而言之,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 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 恨什么;什么是美的, 是好的;什么是丑的, 是坏的;什么是正常的, 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义的, 什么是非正义的。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价值体系, 或价值观念。” (贾玉新, 1997)
二、中方集体主义取向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
1. 西方个人主义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个人主义, 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 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 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 也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个人主义”这个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文化历史中形成的, 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自我中心”或者“自私自利”。从哲学意义上讲, 个人主义属于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其特点是: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 政府应当保护个人利益, 防止有人对其利益的干涉或侵犯。个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同时, 个人主义也是一种价值体系, 即个人是一切价值的中心, 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和条件, 个人才是最终目的;从道义上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任何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按照他人的意愿去生活是一种病态”。可以看出, 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 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 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 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
2. 个人主义的体现
语言反映了文化。反映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谚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 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生而平等。) 这句二百多年前的宣言早已成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呐喊。而在中国, 由于受几千年来封建特权观念的影响, 一个人的家庭出生背景、甚至籍贯都有可能左右他的一生, 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觉得自己不能成功, 就是因为生于寒门, 没有靠山。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西方则强调人人必须靠自己, 要自力更生。在汉语中, 尽管也有“自力更生”的口号, 但我们更多地是相信集体的力量, 而不是个体的“自力更生”。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吱嘎叫的轮子有油吃。) 意为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国人创造专门的词句来形容那些喜欢打听别人隐私令人讨厌的人, 如: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meddle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keep your big nose out of my business;mind your own business, 尤其是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它源于英谚语 (My home is my castle.) 。
3. 中国的集体主义的含义与发展
中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 重家庭和血缘关系,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 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的归属感, 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东方文化以整体作为价值基础, 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利益的维护。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 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社会群体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 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 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 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 如果不把它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 就得不到价值肯定。个人不但不是独立的价值实体, 也没有衡量、评价价值的独立地位。从而可以看出, 集体主义原则认为集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 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 培养群体人格, 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 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中国人看重的是“别人会怎么看”。中国人讲人不重在讲个人, 而重在讲人伦, 人伦是人与人相配搭的关系。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中来确定人的位置。
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保持稳定, 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东方伦理强调亲属之间、朋友之间, 应为一体, 天下一家。这种集体意识与古代东西地区的农耕文化有直接关系。他们在长期共同地域生活中处于稳定状态, 彼此相互交往、互相帮助, 比较容易形成浓厚的群体观念。天人合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 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会导致个人取向一样。
显然,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强调整体利益、鄙弃个人主义。许多学者连续发表文章,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评述。李宗桂指出:在政治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熔为一体的环链情结;在文化领域则体现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 以及对共同文化精神和发生渊源的自觉认同;在伦理价值观念上常常显示出以身、家、国、天下利益的递升服从, 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保护全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 1980:18.
[2]MICHAEL PROSSER.The Cultural Dialogue: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Houghton Mifflin Co., 1978:174.
[3]OKABE R.Cultural Assumptions of East and West:Japan and the United.In William B.Gudykunst. (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M].Sage.Publications Inc, 1983.
[4]TRIANDIS H C.Theoretical Concepts that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Ethnocentrism.In R.W.Brislin, (Ed.)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1.40.41.
[5]胡文仲.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J].外语界, 1993 (1) :53.
3.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 篇三
世界各民族、各国度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模式,由于人类行为的差异性,决定着人类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演变。文化、政治与经济共同组成一种社会系统,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人类多少会有遵循社会规律的意识,同时礼仪与风俗形成的本质因素是事物形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各地区或者民族文化模式逐渐定型。[1]作为西方文化中一个重要分支,美国文化逐渐成为典型的西方文化标志,而美国文化模式的中心始终是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信仰,美国基督文化在群众中广泛深入,而体现美国政治的则是共和主义。从根本上说,美国文化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是由于美国价值取向与历史背景的独特性,并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道路中汲取与淬炼。曾获得奥斯卡奖与金杯奖提名的《当幸福来敲门》,其成功之处一方面取决于其巧妙的电影情节和无处不体现着主人公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也是美国文化模式的真实体现,将美国文化价值观完美地嵌入在电影情节发展中,充分体现着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
一、《当幸福来敲门》梗概
美国著名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由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位名为克里斯·加纳成为成功者前的奋斗经历。加纳先前是一名从事医学器材推销的销售人员,同时也是一位为了家庭不停地努力与奋斗的上层人士,然而,辛勤的工作并没有给儿子与妻子带来幸福生活,加纳花光了所有积蓄购置了医学器材,却几乎没人买,最终妻子离开了他,加纳只好带着儿子四处奔波,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加纳成为一名证券企业实习生,证券投资一直是加纳的梦想,但是,实习6个月,加纳没有得到一分工资,此时的他已身无分文,无力交付房租,加纳只得带着儿子去住收留所与地铁站的厕所。然而,在奔波中,加纳始终没有忘记学习,他靠自身在销售中积累的经验与数字天赋,最终在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晋升为一名投资专家,可以说,在追寻幸福的路途中,加纳不仅是坚持者,同时也是一名成功者。[2]
二、美国基督教文化的折射
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穆契诺对《当幸福来敲门》进行执导,穆契诺通过精辟的电影语言将电影中纵横交错故事脉络表现出来,由于此为慕斯诺首次执导英语电影,因此,他并未将美国主流文化刻意表现出来,而是以客观视角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主人公奋斗的经历,而作为体现美国核心价值的重要价值,基督教文化也被嵌入《当幸福来敲门》中。
在电影对话中,多次出现上帝和《独立宣言》,穆契诺通过电影对在美国民众中基督教文化的影子进行完美折射,多元文化向来是美国文化的主线,而且对宗教信仰也极为包容,然而,基督教文化却始终是美国文化的主流,同时在美国民众意识中深深扎根。一些美国移民在遭受本国宗教压迫后,试图寻找支撑其活下去的信仰,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文化拯救了这些受苦民众,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极为相似,立足于“中庸之道”,而作为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价值观,佛教文化如同美国文化给人以慰藉。
在《当幸福来敲门》中,不管是电影或者是语言,其实都是在将基督教文化的本质传达给观众,此本质就是只有不断努力改变现状,那么上帝才有可能帮你。此文化与中国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相类似,运气往往只有很小的概率,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才能不断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在奋斗中,幸运终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在《当幸福来敲门》中,真切地体现出这一点,加纳和儿子每天颠沛流离,并在教堂祈祷,在这个过程中,教堂被圣歌环绕:“我们肩负着沉重的担子,挫折与困苦不断袭击我们,但是,我们依旧追逐着梦想与幸福,我们坚信,上帝会赐予我们力量与勇气。”听到圣歌后,加纳和儿子不禁形成一种共鸣,在歌曲中,他们得以慰藉,困难生生不息,生活还要继续,奋斗过程中,上帝会指引他们前进,然而,中国文化比较偏向亲人与朋友所给予的帮助与慰藉,此为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那样可以将更多的力量与寄托赐予给民众,让他们有重新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三、彰显个人意识
在美国民众观念中,个人意识极为重要,从人们的行为与言语中,能够分析出个人理念的深入程度,但是中国民众却并非如此,在中国人眼中,集体主义是历经岁月积淀,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意识,其文化意识必须有一定的依托方可完整。更多时候,美国人都是以自我依赖的理念取得成功,不管是对朋友或者是亲人都是如此。而在中国,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人所遵循的是社会间互帮互助,尤其是朋友与家庭间更需要共同面对生活与克服困难,此为中西文化价值观的本质不同,然而,有一点却极为相似,即我们都在向一个美满、幸福的方向生生不息的奋斗着。
最能强烈地体现出美国个人意识的是独立精神,独立精神教导美国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幸福。其实,自助精神就是个人意识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幸福来敲门》中,加纳的儿子所讲述的上帝与落水之人的故事是在向世人传授一个道理,即人只有自助,才会有生的希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功需要依靠家族或者团体的力量,而一个人单枪匹马通常很难做好一件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中华民族中,互帮互助是其美好传统之一。[3]
就某种程度而言,美国个人主义其实是对别人的尊重,对于此点,在《当幸福来敲门》中得到更多体现,加纳不如意的工作导致家庭生活极为拮据,加纳妻子在与其争吵后毅然离开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而从头到尾,加纳并未阻拦妻子的所有选择,出于对妻子的尊重,加纳同意离婚,加纳也同意由自己全权抚养儿子,在加纳的意识中,让一个妇女支撑一个孩子是极为困难的。同时作为一个男人,加纳需要考虑妻子的难处。加纳在家庭破裂后带着儿子颠沛流离的寻找住所,儿子托弗问爸爸:“为什么妈妈要离开我们?是因为我的原因吗?”加纳对儿子说:“和你没有一点关系,是爸爸不对,妈妈才离开我们的。”加纳的表现其实是出于对儿子与妻子的双重尊重,由于儿子属于个体,所以,不能对他人格的形成造成一种束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母亲的离去通常会给人一种抛弃、狠毒的感觉,不能维持家庭的和谐完整性,就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在《当幸福来敲门》中,加纳有一次未找到容身之处,于是就带儿子居住在地铁站的厕所中,为了维护儿子的尊严,加纳告诉儿子这是“山洞”,他们穿越至远古恐龙时期,相信了爸爸的话,托弗很满足的睡去了。[4]此外,在篮球场与托弗对话时,加纳在谈话中打击了托弗喜爱篮球的自尊,然而,加纳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意味深长的告诉儿子,“你能不能成才并不是取决于别人的思想或者言语,就算作为你父亲的我也不能,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加纳对儿子或者妻子的态度是尊重和爱。在美国人意识中,独立精神是极为重要与不可或缺的。然而,在中国,家长在孩子有困难时会全力给予帮助,在中国人意识中,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缺乏独立的生长空间,在儒家文化中,一家人相亲相爱就是家庭和谐。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在美国,个人主义还属于自我奋斗的一个过程。《当幸福来敲门》中,加纳始终坚持、乐观的迎接上帝赐予他的困苦。在电影中,有四个加纳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镜头,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告诉世人要想获得幸福,就要不停的奔跑,在奔跑和坚持中重获新生。在美国独立之初,这种价值观就已深入人心。在中国,民众始终有勇敢、勤劳的意念,此为美国那种自强不息的价值观极为相似,都必须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换取幸福与美好。
结语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导向的差异性,使得其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而作为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西方文化完美体现在众多电影当中。《当幸福来敲门》可以说是体现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的重要介质,同时也是全球观众对西方文化深入了解的一个窗口,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欣赏和喜爱。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使得《当幸福来敲门》极具研究意义,在该电影中,中西文化差异得到完美体现,不管是思维方式、价值观,或者是世界观,《幸福来敲门》都为观众提供了恰如其分的诠释。
总而言之,《当幸福来敲门》向人们讲述了实现美国梦的过程,主人公加纳在此过程中从贫穷潦倒的普通推销员一跃成为成功的金融投资家。《当幸福来敲门》的主线是个人意识与基督教文化,此部电影是对美国文化模式的真实展现,让观众逐渐形成一种美国主流文化价值意识。[5]在电影中,人们能够领略到美国文化中的独立精神与自由,在美国人意识理念中,凡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时必须建立在对别人尊重的基础上,而此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中的集体主义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在中国,互帮互助就是人们所崇尚的精神和意念。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这也正是中西文化的璀璨之处。
[1]黄少如.《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中西文化对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6):169-170.
[2]周彦军.解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1(20).
[3]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187-188.
[4]周翎,李君君.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文化价值观[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120-121.
4.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 篇四
摘要: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
关键词: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国餐饮礼仪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的制度。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国烹饪讲究调和之美,注重“色”、“香”、“味”,这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与中方不同的是: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虽然西方的饮食文化历史比不上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漫长,但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科技与文明的高度发展,因此西方的饮食做重于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中西餐饮礼仪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出席时间。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在参加宴请时,这一差异显得较为突出,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入座的位置。中国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三、上菜顺序。在中国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在西方国家里上菜顺序一般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最后是甜点和咖啡。
四、餐具。在中国餐具较简单一般只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盘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五、进餐礼仪。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追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首先,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正.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能高声喧哗。在西方的餐桌上,还有那么一些细节是中餐桌上无法得到体会的。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所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两种文化间也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未来的世界里,两种文化也将不断融合,贯通。
六、餐桌气氛上。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西方人以饮食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自然要遵守某些操作规范,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七、表示停餐方法。中方筵席中暂时停餐, 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 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在西方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不同意思不同,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意味着要略作休息;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八、用餐的细节。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方穿得隆重一些。但在西方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所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两种文化间也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未来的世界里,两种文化也将不断融合,贯通。参考文献:
[1] 金正坤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占一 试仪焦急文化和知识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3] 廖文丽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4] 吴
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邢
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商务礼仪
5.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篇五
摘 要
随着中西交往不断深入与发展,餐桌礼仪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影响因素,餐桌礼仪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行为素养,尤其对于国际间的商务餐会,保持良好的商务餐桌礼仪能够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从而提升协议达成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西餐桌文化差异,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比较,进一步指出了在商务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different table mann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communications.Business table manners can reflect a person’s behavior literacy.It’s very important to maintain good business etiquette to leave a batter impress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possibility of signing an agreement, especially for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nner.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ble manner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expose the major differences.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Business table manners;differences;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餐桌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名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名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商务活动的进行。
一、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
有人说,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个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认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
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名义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1]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三)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事实就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
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接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2]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一)座次安排
在中餐中,在按习惯,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宴会可用圆桌方桌或长桌,一桌以上的宴会,桌子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各个座位之间的距离要相等。团体宴请中,宴桌排列一般以最前面的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
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1)主人在主桌面对正门之位就坐。(2)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3)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4)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
在西餐中,席位排列有五个规则:(1)女士优先。(2)距离定位。(3)以右为尊。(4)面门为上。(5)交叉排列。一般,在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3](二)上菜顺序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
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三)餐具的摆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在西餐中,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世界上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原则是: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
(四)停菜方法
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
在西方餐桌上,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服务生也较容易收拾。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中途需是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前菜或是甜点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没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没用过的刀子,就这样放在桌上即可,服务生会自动将它收走。[4]
总结: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异。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的交流而变得模糊。[5]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使两者更趋于
完善、科学。在商务活动的宴会安排中,保持良好的商务餐桌礼仪能够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能促进协议的达成。因此,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了解在商务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6.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六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构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公元前2,经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长达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构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
而此时的西方各国(那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期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所以,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所以,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异常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之后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
2、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构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而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3、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此刻宗教信仰上。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如《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构成也与其构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构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 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邦城,各国的统治者都期望经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所以,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期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教得到了发展。例如欧洲“宗教改革”。
4、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此刻对“爱”的诠释上,在中国文化里,对“爱”,强调的是“大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所以,在西方文化里的“爱”主要是对自我,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 5、文化差异根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一样。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构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构成与发展时期,所以,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往往经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所以,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构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所以,也就构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7.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 篇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然而, 文化差异却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大障碍,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是人类长期社会活动中不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反映人们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毋庸置疑, 传统节日属于文化范畴。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每一种传统节日都有其历史渊源, 下面主要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 对比中西方在情感表达、价值信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 春节
春节也称“过年”,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 也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 春节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养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有许多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 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临近春节, 人们采办年货, 除夕时, 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贴年画、春联, 迎接新一年的来临。人们吃年糕、水饺及各种丰盛的饭菜, 张灯结彩, 燃放鞭炮, 并互相祝福。
(二) 圣诞节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 ”的缩写 , 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 人们把它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 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 世界上所有的基督教会都要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1]。交换礼物、寄圣诞卡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在西方国家, 圣诞节还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人们通常在家里摆放一棵圣诞树, 树上装饰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等, 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在其他国家, 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 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 (或圣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但指圣诞老人, 家庭成员和朋友也要互相给予礼物, 如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等。
二、传统节日背后情感表达、价值信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 情感表达
不同国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对比春节和圣诞节的来源及习俗差异, 我们发现中西方人们在表达自己情感时习惯使用不同方式。中国人比较含蓄, 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使用委婉的方式, 这和西方人直接表露感情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例如, 过节时, 人们都会送礼物, 然而中西方人们接受礼物之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中国人比较间接、含蓄, 在接受礼物时总会先否定、推脱, 最后迫不得已接受礼物。收下礼物之后, 不会直接在送礼人面前打开, 而是等他离开后才打开。总之, 中国人爱绕圈子, 而且沉得住气。反之, 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得很直接, 当着送礼人的面直接打开, 表示感谢和激动。
中国人的表达往往有意会性, 如有些文章或人们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个人意会, 即所谓的此处无声胜有声;而西方人的表达则带有直观性。
(二) 价值信念
1.群体意识和个人主义
中国人讲究集体主义, 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 因而往往重视社会价值, 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3]。在中国, 过节就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 中国春节的各种活动和习俗都体现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在西方文化中, 个人是社会的中心, 追求个人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因此, 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 主张个人具有尽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 他们重竞争, 崇拜个人奋斗[3]。西方人的平等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 人人都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自己只对自己负责, 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2.宗教信仰
中西方在宗教方面差异很大, 这在中西方传统节日里也有所体现。在中国, 人们庆祝春节, 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并进行祭祀, 祈求保佑和祝福。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敬神, 但这个神不是固定的, 例如, 土地神、灶神等。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里, 他们并不信奉上帝, 只是将对神的敬拜作为春节的一种习俗。
与此相反, 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 一个人一旦出生, 上帝就赋予其做人的基本权利, 即天赋人权。西方人心中只有一个上帝, 那就是耶稣。在西方人的内心世界里, 耶稣始终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2]。我们对比圣诞节的习俗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圣诞节的所有活动都与耶稣有关。
三、结语
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代表, 充分反映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春节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体现中国人辞旧迎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当今国际化社会中, 春节已经超越了国界, 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国人都庆祝这一节日, 这不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不仅传达西方的宗教文化, 而且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中西方节日习俗的对比, 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怕, 不断发扬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韩丽娟.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习俗比较.上海:上海外文出版社, 2006.22.
[2]汪春英.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内涵.阜阳:阜阳出版社, 2004.118.
8.中西方战略的差异 篇八
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漫长的动荡历史中,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潜在的敌人比比皆是,帝国永远不可能享有绝对安宁。如果中国注定只能有相对安宁,它同样暗含相对的不安宁。在陷于冲突中时,中国绝少会孤注一掷,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战略思想更符合他们的风格。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中西方的这一对比反映在两种文明中流行的棋类上。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它含有战略包围的意思。对弈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对弈双方各有180枚子可用,子与子没有差别。两位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同时设法包围吃掉对方的子。棋手在棋盘各处同时展开厮杀。棋盘上每落下一子,对弈双方的实力对比就略有消长,双方都在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并同时应对对手的棋。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的地盘犬牙交错,一方常常仅占有微弱的优势。
而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全胜,目的是把对手将死。绝大多数的国际象棋比赛靠消耗对方实力或偶尔靠一着妙手取胜。唯一的另一种可能是双方握手言和,即双方均无希望取胜。
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下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的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围棋棋手不仅要计算棋盘上的子,还要考虑到对手的后势。下国际象棋能让人掌握克劳塞维茨的“重心”和“关键点”等概念,因为开局后双方即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学到的是“战略包围”的艺术。国际象棋高手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围棋高手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手棋子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
同样,中国独具一格的军事理论也与西方截然不同。它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战乱时期,当时诸侯混战,百姓涂炭。面对残酷的战争(同样为了赢得战争),中国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种战略思想,强调取胜以攻心为上,避免直接交战。代表这一传统的最著名人物是孙武(尊称“孙子”),《孙子兵法》一书的作者。
《孙子兵法》问世已2000余年,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兵法至今仍然是一部军事思想经典。20世纪中国内战时期,毛泽东出神入化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的法则。越南战争时期,胡志明和武元甲对法国及美国运用了孙子的“迂回”和“心理战”原理。即使在今天,《孙子兵法》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的过时感,令人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孙子为此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甚至可以说,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孙子与西方战略学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欧洲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认为,战略自成一体,独立于政治。
西方战略家思考如何在关键点上集结优势兵力,而孙子则研究如何在政治和心理上取得优势地位,从而确保胜利。西方战略家通过打胜仗检验自己的理论,孙子则通过不战而胜检验自己的理论。
孙子对战争的理解和论述既没有欧洲一些战争论著中的激情,也不颂扬个人英雄主义。《孙子兵法》冷静的特点反映在卷首: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由于战争后果严重,慎重乃第一要义: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认为,胜利不仅仅是军队打胜仗,而是实现发动战争时设定的目标。上策不是在战场上与敌人硬拼,而是折其士气,或是调动敌人,使其陷入不利境地。战争复杂残酷,因而知己至关重要。战略于是演变为一场心理上的较量: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最理想的情况是指挥官拥有绝对优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交战。其次是深思熟虑,并在后勤、外交和心理上做了充分准备后,给敌人致命一击。孙子告诫道: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也许孙子最重要的深邃思想是,在一次军事或战略的较量中,一切因素互为影响:气候、地形、外交、情报、供应和后勤、力量对比、历史观,以及出其不意和士气等无形因素。无论哪个因素,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军事形势和相对优势的变化。
因此,一位战略家的任务不是分析具体形势,而是弄清这一形势与它形成的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一种局面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现象都是暂时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战略家必须洞悉变化的走向,为己所用。孙子用“势”这个词表达这一特征,而西方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孙子兵法》中,“势”指力量强弱及总体趋势的不断变化。
孙子认为,善用势的战略家恰如水沿山坡顺势而下,毫不费力就能找到一条最快、最容易的路线。一位成功的指挥官会耐心等待,而不是急于交战,以避开敌人的锋芒。他仔细观察战略形势的变化并加以引导。他研究敌人的备战状况及士气,积蓄己方力量,利用敌人心理上的弱点,直至出现打击敌人薄弱环节的有利战机。于是他出其不意,神速调兵遣将,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顺势而下”,奠定优势地位。《孙子兵法》论述的不是如何征服领土,而是如何在心理上压倒敌人。这也是当年越南与美国打仗的战法。
通常,中国的政治家把战略形势看做全局的一部分:善恶、远近、强弱、过去与未来皆互相关联。西方人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战胜邪恶与落后的过程。而中国人的历史观强调的是衰落与复兴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人可以认识自然与世界,却不能完全主宰,最佳结果是与之融为一体。战略与治国方略成为与对手“互斗互存”的手段,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同时加强自己一方的势,或者说战略态势。
当然,“以计取胜”虽是理想结果,却不易实现。从古至今,中国不乏残酷的战事,多在本国,偶尔也在国外。一旦爆发战争,例如秦统一中国、三国时期的战争、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以及20世纪的那场内战,生灵涂炭,惨烈程度不亚于欧洲的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事源于中国内部体系的崩溃,换言之,体现为一国内部的一种调整。对中国而言,国内稳定和抵御日益逼近的外国入侵同等重要。
中国古圣贤认为,世界永远不可征服,明君只能希冀顺应世界潮流。中国是片福地,中国人在这块乐土上生息繁衍。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化或许可以惠及周边邻国。然而漂洋过海迫使异族人皈依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没有荣耀可言,天朝礼仪因而无法向遥远的异域传播。
这也许是中国遗弃航海传统的深层含义。19世纪20年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论及历史哲学时指出,中国人极少漂洋过海,而是固守其辽阔的陆地板块。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而海洋却促使人“跳出狭隘思维和行动的禁锢”:“亚洲国家宏大的政治结构缺乏挣脱陆地束缚、走向海洋的能力,尽管它们自己濒临大海,比如中国。在它们眼里,海洋意味着极限,意味着陆地的终结。它们从未用积极的眼光审视过海洋。”西方人则漂洋过海,把贸易触角伸向全世界,到处传播其价值观。黑格尔认为,在此意义上,困于陆地的中国——其实中国曾是世界上头号航海大国——“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失之交臂”。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这个独特的帝国声称它的文化和体制适用于四海,却不屑于去改变异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却对与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它文化发达,却受制于一个对西方探险时代的来临一无所知的政治统治集团;它在辽阔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政治体系,却对即将威胁其生存的技术文化大潮茫然无知。
9.中西方学习的差异 篇九
2.教学目的的差异性。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因此课堂教学都是按照统一的进度及要求进行的,教师会以书本中的知识为依托,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讲深讲透,目的是尽量让学生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老师就会立刻回答,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同学吸收掌握,从而在考试中更容易得高分。然而西方的教学目的则不同,西方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很多时候老师都只会点到为止,当你有疑问时,他并不会马上向你解答而是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当你真正没有办法时,才会给你一些小的提示。
3.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性。中国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导式为主,现在的课堂虽没那么死板,但仍然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抄,学生读书无法脱离死记硬背的束缚。然而,西方课堂教学方式与中方相比大为不同,西方课堂更强调课堂的活跃性,老师除了简单传授书本知识外,还会通过学生演讲或看电影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新知识。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实用性强的学科,西方的老师更注重实验操作。例如,一位中国化学老师和一位西方化学老师同时讲化学反应的现象,通常中国老师都只会自己做一下实验或者只让同学们死死记住实验结果就行了,因为他们认为过程并不重要,让全班都去做实验会浪费很多时间,记住实验结果才是重要的。然而西方化学老师则会亲自带学生去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并鼓励他们得出实验结果。
4.课后作业的差异性。在中国,当问及任意一名学生的课后作业是什么时,你都会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答案:试卷、练习册和背书。因为在老师看来,刷题刷的多了,你自然就会做了,这也就造成了中国许多学生都是死读书。然而西方老师则不同,他们除了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外,还会增加一些其他形式的作业,如让你做一些与这一学科有关的视频或者小实验,这些活动或者需要几位同学合作完成,或者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如上网查询资料,然后收集整合信息,再制作成视频等最后在班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仅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把数学公式串成一首歌,并且用一个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最后录制成一个视频。这项作业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数学公式怎么能够变成一个故事呢?我们小组经过仔细商量讨论后决定了一个大的方向――一位同学几何学很差,在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有三位数学小天使帮助她整理考试内容,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然后我们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收集整理了很多关于几何学的公式,然后确定用来改编的歌曲,经过几天反反复复的写词,修改,再写词,最终终于编出了一首歌。当然这还不够,然后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外面进行视频的录制,因为很多的情节在歌词中是不能够详细的表现出来的,最后再对歌曲进行录制,对视频进行裁剪,最终形成了一部类似于MV的一个作品。
5.考试形式的差异性。众所周知,在中国,最重要的是高考,因此人们常用“一考定终生”来形容高考。无论你平时再怎么努力成绩再怎么好,只要你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你也无法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然而在西方国家,任何一次考试都不足以证明学生的能力,而平时的成绩才最为重要。因此西方课堂上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成绩都会计入最终期末成绩,如果学生一门考试没有通过,最终的成绩也会大受影响。
6.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隐私保护程度不同。在中国,每次月考、期末考之类的大考过后,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在全校张贴公布。因为老师认为,这种做法更能够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然而在西方国家,老师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权,无论大考还是一个小测试的成绩,老师都不会告诉其他任何同学,就算有谁考差了,老师也只会在课后找你聊聊而不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此外,在中国,老师会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学生的好文章或者成绩,并不会提前问当事人是否愿意。然而在西方,老师会先询问你是否愿意这么做,征得你同意后才会在全班进行展示。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论文】推荐阅读: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09-06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10-10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11-25
中西餐桌文化差异07-25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08-06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07-10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11-08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文化差异09-11
论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英语40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