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5篇)
1.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 篇一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传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那么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如何处理理想和责任的矛盾呢?诚然,理想对于人来说,是其基于现实生活中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事情或事物。而责任是现实社会中赋以大学生不可推脱的使命。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政治生活日趋活跃,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维护。所以,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那就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精辟指出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我国来说,历史上大的发展机遇不多。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闭关锁国、列强侵略使中国丧失了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某些重大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有了就要牢牢抓住。改革开放28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奇迹。今后,中国还有没有这样的机遇期,还能有多长时间?这都是当代大学生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薪火相传的。
任何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要是把自己的文化给掉了,那么它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的!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现今已是个谜,留给世人的是遐想。而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不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峰会所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当代大学生在国际交往中要树立讲信用、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形象。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
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要传承文化,传承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文化传承不是一个抽象的,而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使命和传承文化创新,把握机遇,造我中华盛世。
2.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 篇二
1 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 1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 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 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 结 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篇三
兴义中学
陈国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运动与物质(2)运动与静止(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发展的实质(5)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4)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2)深刻理解国家各大政方针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4、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四、【方法】:
讨论、讲述、尝试记忆、结构图记忆 导入新课:
讲台上游走15秒,提起学生注意力,以孙宇威事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观点中,发展观是重要的一个板块,(08年考了“驼峰路线”,10年考了国内企业的逆势而上,都是用内外因分析)今天我们把散乱的发展观知识作一个整理。教学互动、学生参与,以红色衣服的同学为主,进行分组提问。(打乱发展观前后顺序、以学生回答为主线展开讨论)
1、物质和运动
点到为止,学生获知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运动物质不能存在即可。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分析清楚为什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即可,指出世界唯一不动的就是动,引入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哲学命题,不能两次进入河流上因为运动的绝对性,能够进入运动的河流是因为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3、发展的实质
让同学对比老师、杨校长、同学之间谁新谁旧,引出发展的实质及判断新旧的正确和错误标准。
4、发展的原因
讨论后产生因果关系原理及方法要求。观音“自己救自己”、“二战死囚被吓死”、“就业的 思考”、“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如何生存”、“分析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内外因。
5、发展的状态
理解量质变的关系和方法要求,“愚人吃盐”、“笨人吃饼”、“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学习如春起之和,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思考: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上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上新事物的产生,因此,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6、发展的趋势
一路顺风和人生的荆棘密布都是只看见了一个方面,不符合事物前进新和曲折性关系原理,明确个人和国家出现的困难和麻烦上暂时的,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必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课堂探究:(1)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3)简要回答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4)“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5)“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概要 篇四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经历了一个从无机到有机,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知识积累都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提示】 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拓展】 关于新事物与旧事物
(1)、什么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新事物永远是新事物吗?新事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会永远是新事物。(3)、新事物与旧事物毫无关系吗?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三、发展的普遍性
(一)原理
【提示】
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
(二)方法论要求
第一,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二,要根据事物在发展中的阶段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如:第十课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第二讲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921年,中共“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到党的“十七”大时,出席代表2220名,代表着7000多万党员。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000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进入千家万户。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三个代表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要有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准备走曲折的路。
要求: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
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什么是量变?
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什么是质变?
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交流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名言警句: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防微杜渐
9、欲速则不达
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买了几个包子来吃,他一边吃了五个包子,还是没有吃饱,于是拿起第六个包子吃,结果吃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他说:“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最后一个包子。前面吃了五个的包子,是白白的浪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不重视量的积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节选)
5.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 篇五
然而, 中国当下艺术高校的艺术史教学体系令人担忧。中国当下艺术史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建国以后的思想体系中, 指定教材诸如《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青年出版社) 、《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列、国外美术史教研室) 等均是完成于80年代末期的教材, 更老的诸如王逊的《中国美术史》则出自一位生于上世纪的学者之手。当然, 笔者在此不作优劣评判, 只作客观陈述。如果按照维基百科对“当代艺术”的描述, 这种1960年开始到现在21世纪的艺术形态显然不可能进入上述教材之中;而根据英国评论家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在《当代艺术》作出最新思考, “当代艺术”应该是指1989年以后的艺术新形态———“伴随着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历史的终结, 是全球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 而全球化正是1989年之后世界文化和艺术的背景和底色。更何况, 2008年以后中国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所导致的崭新的文化艺术生态, 几乎更没有可能进入到高校艺术史教材中。
在中国当下的艺术史教育体系里, 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长久以来改变甚微的结构性缺失:第一, 美术史并未与时俱进, 将考古、史学的最新思想融汇进来, 这造成了美术史知识结构的陈旧。试以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为例, 据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显示, 其称改为“后母戊鼎”更为合适, 而2011年3月28日国家博物馆正式将原司母戊鼎改称“后母戊鼎”各地报刊都对此作出报道、评论。改革开放以来这样明显的成果不胜枚举, 而只有极少数被更新进入指定教材。而观察国外的艺术史教学, 其史学方法论非常完善, 据粗略梳理, 至少有如下19世纪德国鉴赏家鲁莫尔、形式主义方法 (20世纪早期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 、象征主义史学方法 (德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 、社会艺术史学方法或新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 (20世纪晚期英国艺术史学家克拉克) 、女权主义方法 (20世纪女权主义学者诺克林) 、精神分析学方法 (20世纪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 、符号学方法 (20世纪瑞士语言学家索叙尔) 、东方主义史学方法 (20世纪巴勒斯坦学者爱德华·赛义德) 等;而中国美术史的书写单一而局限于知识的汇集, 缺少思想史与多维角度的整体性观察。第二, 从时间轴上来看, 中国艺术史的时间阶段延续到民国的局部后即大篇幅减少, 晚清、民国、抗战、建国后期至文革结束后近一个世纪的美术史, 只有寥寥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填充, 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缺失。此外在西方美术史方面, 时间延续到二战结束以后即终止, 以至于冷战结束至今三十年的西方艺术史几乎呈现空白状态———而这段时间恰好正是当代艺术的重要阶段。当代艺术史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也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学术领域的薄弱地位。由于缺失基本的艺术史实, 中国大众普遍习惯于在以往的知识结构中解读当代艺术, 最终难以进入、接受当代艺术这一文化新生态, 因为缺失大众基础, 中国的当代艺术产业也呈现出大众疏离的尴尬局面。因此, 要适应文化新常态, 发展当代艺术产业, 必须首先在高校教育上进行课程改革, 而建构完整的当代艺术史教学体系, 则是当务之急。
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当代艺术”进行一个概念梳理。我们发现, “当代艺术”这一概念在开始被提及的时候, 其意图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确认一种与传统有别的、新的艺术观念体系及表达方式, 但随着历史的推进, 曾经被冠以“当代”之名的艺术形态, 也正在慢慢成为新的“传统”———比如我们曾将八十年代中国那种对生命、灵魂、形而上热爱的艺术称为“当代艺术”, 但今天看来, 它们已经不太适合被称为“当代艺术”。上述阐述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当代艺术”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与时代紧密相关的文化体系, 而非一个闭合的学术概念;那么, “当代艺术史”也相应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多维的历史体系。实际上也正是传统的、闭合的史学观念, 阻碍着我们对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一直以来, 我们的艺术学者们都带有一种古典史观意识, 这种意识导致我们在面对重要而鲜活的历史时失去了敏感度, 而呈现出一种被动等待的习惯:等待历史盖棺论定。但“新史学”观念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现代史学”) 早已经表明历史是书写者意志的集合, 而非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我们的艺术史教育仍然运行在古典史学的范畴中, 因此始终无法对当代艺术建立有效的生态建构。
由此来看, 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有着几个清晰的维度:体制与社会变革的批判、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市场经济改革中的生存状况、互联网时代文化生态的重构———当代艺术史的教学改革可从上述四个角度整体切入, 由此可以建立符合时代的、有效的历史阐释体系。基于此, 第一, 艺术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美术的风格变迁, 而是应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层面的思考。在这种要求下, 艺术史教学应设立历史学基本课程, 使学生了解历史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并以此与社会学、思想史建立关联, 如此, 学生能够建立价值判断体系, 并且真正理解艺术史实背后的思想和知识体系。第二, 应该以跨界思维引入文化史的学习, 将艺术史置于文化史中进行关联理解, 还原到大历史中呈现价值。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诸多方向中,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也是从明代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呈现一种复杂、多元、不断变化的状态, 红色文化、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也正在变成传统的一部分, 因此这个问题在当代艺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我们看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点之一, 就是中国古典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文明。第三, 由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核心动力之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时间点上来看, 中国当代艺术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而产生的, 其本质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中国社会生存状态在艺术中的表现。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史教学中, 几乎不会涉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艺术生态———这造成了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一是学生几乎无法解读产生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艺术现象, 二是始终无法造就艺术市场的专业人才, 在中国需要大量艺术市场人才的时候, 艺术市场跨界人才极为匮乏, 也证明传统艺术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 中国当下正经历着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这个时代转型的深层动力来自于互联网对中国思想生态的巨大改变。艺术史应该关注“当下历史”, 学习艺术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锻炼一种以历史的眼光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史教育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信息化带来的开放的、动态的历史体系, 艺术史成为“云历史”, 成为大众可以共同参与建构的观念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当代艺术史教学必须正视这种时代特征, 从观念和途径上建立适应时代的学习习惯。
摘要:当代艺术史教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艺术高校教育的重要板块, 也是当下国家文化政策得以推进的重要学术支撑。但从客观来看, 由于特殊的社会发展策略, 我国艺术史教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教材、课程更新速度与时代发展不匹配, 与国际学术领域的交流远远不够。因此, 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率, 我国高校艺术史教育应该紧紧抓住信息时代的历史契机, 加快建设当代艺术史课程体系, 使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高校当代艺术教育的改革, 首先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多维艺术史观:在时间阶段上, 加强冷战后世界当代艺术史的教育;在维度上, 重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新常态;在手段上, 重视互联网信息化对艺术传播及思想观念的改变。
【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推荐阅读: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07-03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09-30
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07-29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观题06-19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自然观07-12
哲学主观题典型例题(唯物论、认识论)答案2011aaaa10-30
浅析我国当代农村的发展09-08
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10-18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研究学生论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