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14篇)
1.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初中教师历史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湖南省初中教师专业适岗网络历史培训,此次的培训学习活动,让我收获颇丰。这次培训为打造一名优秀历史老师设置了学习的平台,让我从中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 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多渠道多领域的了解历史信息、传授历史知识。
我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到了二坊坪九年制学校以后,因为工作的需要,改教了历史。记得刚上历史课时,我是将历史课当语文课那样上的。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多是以课本知识为主,书上怎样写,我便怎样教,有时只是让学生把我自认为重要的知识做上记号,方便日后背诵。这样教了一段时间,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就算学生们当时记住了那些历史时间和意义,但隔不了多久便又忘记了,或是出现了张冠李戴这样可笑的局面。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我认为是学生没有记牢的缘故,而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是出在教者自己的身上。学习历史是为了丰富知识,分析问题,并带有前瞻性,做到能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性地背诵上。
而自从参加了本次历史培训,我更认定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本次培训,在丰富了历史知识的同时,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学生没有学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者的授课。而教者的授课除了授课方式手段是一重要环节外,教师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当教师对历史知识了解后,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做到游刃有余。丰富的文化素养,能深刻影响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引到一定的深度;能拓开学生的视野,达到历史学习的广度,同样,当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后,所准备的课便会趣味盎然,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其次,丰富的历史知识,会让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融会贯通,教学生自己系统的归纳知识,学着前后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能力,丰富了知识。再次,丰富的知识,让我们更具人格魅力!众所周知,学生都爱知识渊博的老师,那样的老师更值得学生敬仰,也更有人格魅力。试想,一位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知识渊博的老师,他的感染力不是最强大的吗?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爱学,不
乐学呢?这样,不断的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更提高了自己教育教学质量,这应该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
总之,本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非浅,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坚定了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通过本次培训,我了解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也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坚持学习,做到终身学习,才能不负我们的下一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把本次历史培训作为的终身学习的始发点,不断学习与成长,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快乐引导,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属于试验课程,涉及许多试验操作。并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生物课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负责听和记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生物课堂缺乏活跃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对实验知识的认识不深,难以建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快乐引导能有效避免传统初中生物教学的弊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引导的要点
快乐引导即教师对学生起引导作用, 使学生由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目的。教师在实施快乐引导教学时为了确保达到高效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应充分抓住课堂教学重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若学生在非重点问题上浪费时间,则教师可适当对其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效率意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重点教学知识。而针对非重点教学知识可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向学生提问, 但是教师在提问时应把握提问的技巧。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具备层次感,且是循序渐进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一步一步增加提问难度。另外,教师也可针对问题的本质,先从问题的表面入手, 一步一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这种提问方法可打开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只听不思考的现象。另外,采用有层次感的提问方法,不至于一下子难住学生,增强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教师在快乐引导教学时要把握好尺度。由于快乐引导教学是由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开展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调控作用,不能对学生过于放松。若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调控,就会导致学生不按照课堂内容进行,或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放矢,对学生不能过紧但不能过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鉴于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没有在头脑里面形成知识体系, 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 所以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该建立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联系性思维。
二、快乐引导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 )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之前均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那么初中生物教师在实施快乐引导教学之前也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首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导入, 具体导入方法可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选择,如直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语言导入法等。教师应结合前面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法,并确保全部课程均要应用课程导入。在课程结束时,教师首先应对本节课程做好总结,最重要的是需要为下节课程埋下伏笔,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留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这种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将学生由客体转为主体
由于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快乐引导教学主要是将学生由客体转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将学生带入整堂课中。当学生在完成实验活动时,教师不可过于干涉,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对学生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在实验活动完成后,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三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较紧密, 若教师仅仅只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 学生将难以真正理解相关内容。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容易忘记。因此,教师应该多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传递学生理论知识, 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也可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当学生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教师可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或者做相关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四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组织些活动调节课程气氛, 对学习比较积极主动的学生予以奖励。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过于严肃,对学生不可过于严厉。若教师过于严厉,就会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反感。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如生物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学生只有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初中生物课堂优化教学体会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优化;师生互动;实验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49-01
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历经生物教学十五载,饱尝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学到了甚多,确实有些浅陋的见解和体会,还望各位同仁来帮助探讨和提升。
一、注重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二、重视实验教学,做好演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七年级学生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本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却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与此同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又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将书本上洋葱磷片叶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我们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细心的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用显微镜学生非常积极,在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在此,细胞的结构又是本实验的另一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多种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并指导学生正确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最后,总结自己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以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三、关注情感态度,提高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自主选择练习,培养实际能力
在课堂基本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布置几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一来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二来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如:A类作业——不限方式、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找出问题,按自己想法做答。B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业。C类作业——有指定性的常规书面作业,但要“少而精”。比如在学完“根的吸收作用”一节后,我布置以下几类作业:A类作业:阅读学校阅览室现有的《花卉栽培》《会跳舞的草》等等,找出问题自己作答。B类作业:动手栽培萝卜、菠菜等易成活植物,观察研究“植物的根如何吸收、运输水份的”以及“二者吸收无机盐的成份有何不同?”。C类作业:根吸收水份和无机盐的原理、过程分别是什么?有何联系?这样一来,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更大地调动其积极性,得到多方面的自主性发展。
五、紧跟三维目标,注重激励评价
我们对课堂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及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与同学合作探讨、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勇于质疑。
例如在《开花和结果》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花”的录像片段和图片,欣赏描写花的诗句,观察“花的结构等活动,不仅训练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还拓展学生的思维、技能,培养其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初中历史适岗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话告诫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获得新的领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作为一名教师,新课改对我们的知识和素质的要求已不再是“一桶死水”而是“常流活水”。从2014年八月份以来,我赶上了初中历史适岗远程培训的末班车,通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远程培训,我的头脑中不断地有活水渗入,我的理论知识丰富起来,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受益良多。现将我这一个多月来培训的感想与心得体会概括如下:
首先,新课改的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新课改要求我们老师改变思想理念,将教师唱主角的传统教学,转变为把课堂的主人演绎成学生的高效课堂。因此在新课改中,我们虽然可以大胆创新,但不能背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偏离历史的客观公正,不能脱离课标和学科说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乐学、学会、会学。而这样一条探索之路需要我们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去日益完善。
其次,通过本次培训,我系统地学习了许多历史理论知识。我曾经认为,教好初中历史,把考标内容记得烂熟于心、把课本上的知识钻研透了就足够了,但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光是这“一半桶水”是很难胜任当前的课改需要的,没有不断更新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们将会成为教学的“古董”。而本次培训的这些历史理论知识,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智囊,重新构建和完善了我在教学中的知识体系,一定会使我今后的教学更加轻车熟路,会让我从事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反思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我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很少让学生去进行自我构建知识的体验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次学习了新课标,我深刻地反思到,我应该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才能贯彻好新课标的精神。
5.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汝城县外沙学校 李玲
适岗培训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本阶段培训共有十四个专业课题,在众多的课题中,较多提及“有效教学”。在专家的讲解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让人受益匪浅。我从事地理教学十多年,一直在做有效教学的探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
我认为,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有效地理学习的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所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本文将立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地理教学。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
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诸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二、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八年级上册讲授中国自然及分区地理,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就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热点、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心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
当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是一种智慧,教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更要适时适度。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
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则是探究的主体。问题情境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猜想)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结论)上述三个问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经过猜想、验证过程,获得新知。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有利条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芝加哥大学教授莱恩·艾斯奎斯认为,教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不仅要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学习效果好。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自学导读,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如在学习地图时,引导学生将启东市交通图、汇龙镇图进行比较,得出比例尺不同,内容详略不同的结论。
4.科学记忆
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
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等。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一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曾填了新内容,图像更加立体化,是学生生有更加清晰的印象,如,知识方面:强化了重要概念。通过精简、整合等方式,适当增加和减少内容。教材的部分内容体现缺少层次性和系统性。教材的部分内容缺少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新教材用陈述句来描述概念的内涵,教材强调改进探究指导(如多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加强科学方法的提炼和总结;等等,以提高探究活动可行性。反映生物科技进展,更新课外阅读材料。练习题增加题型,帮助概念的建构和应用,更新插图,使新教材更加系统化。
二教学方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二)教学中应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与生物课改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其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先将问题进行分类,确定观察、探究的顺序,讨论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再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7.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篇七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学案 编写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案”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下,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的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科学设计学案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近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就生物学案的编写谈谈一些心得。
一、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生物学案的编写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检测、拓展延伸等。
二、学案编写的具体步骤及要求
以下笔者就以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一课为例介绍课题组在编制学案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要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制定科学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案编写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情,明确提出本节课学习应该实现的目标,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看的,数量不能太多,以2-4个为宜。同时建议撰写学习目标时,尽量不要用诸如“了解、描述、概述”等笼统的语言,要用“会知道”、“能说出”、“能解决”、“懂运用”等可检测的目标动词。尽可能让学生一看就懂,明确这节课应该掌握的内容是哪些,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注意制定学习目标时,重、难点要做出标注,以引起学生重视。
如《病毒》一课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将学习目标概括为以下两点:
1.能识别病毒的种类,说出病毒的结构特点,知道病毒是生物。(重点和难点)
2.能说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的观点。(重点)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通过这样简洁、清晰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了,有助于学生理解,使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的前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通过自主学习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因此,对该部分内容编写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与本节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初步应用等,设计成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教师设置问题时,难度不宜过大,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能顺利完成。
如在《病毒》一节课中,笔者对自主学习环节就是通过以下几道填空题的形式呈现的:
1.19世纪,?摇 ?摇首先发现了病毒。
2.伊万诺夫斯基的结论:导致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比细菌小的病原体,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摇 ?摇。
3.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借助?摇 ?摇才能观察到。
4.病毒不能?摇 ?摇生活,必须?摇 ?摇在其他生物的?摇 ?摇内。
5.根据?摇 ?摇将病毒分为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的病毒叫?摇 ?摇,如?摇 ?摇;专门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摇 ?摇,如?摇 ?摇;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叫?摇 ?摇(也叫?摇 ?摇),如?摇 ?摇。
6.病毒的结构:没有?摇 ?摇,由?摇 ?摇和?摇 ?摇组成。
7.病毒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摇 ?摇,利用?摇 ?摇,制造出?摇 ?摇。
8.离开了活细胞的病毒,常会变成?摇 ?摇体。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疑难。教师在学案中要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为他们阅读教材、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既是学生通过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又是提高交流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该环节题目设计上要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和合作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易、中、难不同等级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都得到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同时设置问题时,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步步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病毒》一课中,在合作探究环节笔者就设置了下面几道思考题: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是生物?
2.病毒的危害是什么?病毒的益处有哪些?
3.病毒大规模频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1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通过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才能得出结论,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病毒的结构特点的了解;第2题极具科学性,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第3题的提问极具探究性和拓展性,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在参与中挖掘学习潜能,增强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使碎片知识整体化和系统化,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和主动思考,能够对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达到深刻、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少讲,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概括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或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因此,在这个环节设计时,要注意归纳性和整体性。
如在《病毒》一课中,课堂小结环节笔者就是设计下面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像这样以图表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建构本节的知识体系,及时把握重难点。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编写时,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覆盖面要广,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争取人人过关。
如《病毒》一课中,当堂反馈环节笔者就是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
A.结核杆菌 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痢疾杆菌噬菌体
2.观察病毒的形态,通常要使用( )
A.反光镜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3.下列哪一项实例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 )
A.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B.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C.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D.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4.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在( )
A.游动和生长 B.取食、消化、吸收 C.繁殖新个体 D.生长发育
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变形虫
6.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
A.生理正常 B.受害 C.受益 D.受害又受益
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属于单细胞生物
这几道检测题涵盖本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检测,教师就会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根据学生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后续教学和辅导提供依据。
学案编写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通过学案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开发潜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学案编写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注重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学案。
参考文献:
[1]宋世亮.浅谈生物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0(12):23-25.
[2]蔡露露.初中生物学案编写水平的构建探讨[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5(9):34-35.
[3]高俊芬.浅议初中生物学案的创设与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97-98.
[4]王君.浅谈初中生物学导学案的问题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3(6):20-21.
8.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心得体会
新安街道新安学校
刘宝亮 2017.9
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8月18日至8月19日,我有幸参与了潍坊市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在短短的2天中,我们学习了由山东省教科院朱荣美老师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研讨》;尹美丽老师主讲的《中高考制度变革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在研究》和昌邑市实验中学的卢静老师的《一线老师看试题及课堂教学变革》;李德军老师主讲的《试题方向及能力测评》;潍坊教科院的葛立波科长主讲的《将来初中生物教学的走向》等等。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并且下午下大雨,但我们每天的学习都很充实,不同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朱荣美老师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研讨》让从教6年的我认识到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尹美丽老师主讲的《中高考制度变革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在研究》使大家知道中高考的制度如何变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昌邑市实验中学的卢静老师《一线老师看试题及课堂教学变革》从不同角度来看试题,也介绍了如何进行直观教学。李德军老师的《试题方向及能力测评》主要说了一些试题方面的问题。最后我还学习了葛科的《将来初中生物教学的走向》,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如何对待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感触。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尹美丽老师《中高考制度变革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在研究》的讲座中的教学方面,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重点,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也要由传统的被动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与思考。过去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对《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深刻认识到《生物课程标准》不再是过去《生物教学大纲》那样重在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已做了具体的规定。在知识上应该使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认同生物学的原理(如:进化的观点、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等);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各个老师的“核心素养”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培训无疑是雪中送碳,不仅从理论知识上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含义,而且联系具体的课例清楚地介绍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每一个环节具体要怎样做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使我们对生物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9.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本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生物新课标及新教材培训,经过老师们两周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1、理解新课标的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2、新课标凸显核心概念:
生物新课标有四十七个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为了帮助学生用重要概念构建起一个知识框架,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存储在这个框架中,又可以为日后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提供平台。由此可见,“突出重要概念”是为了帮助学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内存联系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发展性认识,保障了生物学知识在认识层次、范围深度上的连续性,体现了生物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3、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应该转变生物教学理念,加强生物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适应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的激烈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
4、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已是势在必行。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特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新课标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科学探究,首先向科学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基本要求,接着尝试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在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让学生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内容,并知道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长期不断的积累,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在以后探究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手段获得证据和事实。学生通过探究来体验人们获取科学知识与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书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探究实验中突出学生的思维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5、重视课堂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至用,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时:球场上的运动员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外界获取信息的? 眼球的附属结构分别对眼球的具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眼病?这样预防这些传染性眼病?小孩翻“白眼” “白眼”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呢?光线强时瞳孔怎么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怎么变化?黑眼睛和蓝眼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外界一束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必须经过哪些结构?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在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
6、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
以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注意过程的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过程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重视检测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形式的发展,肯定学生的点点滴滴成绩,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7、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10.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生物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就能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心理情绪,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对教学语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加强探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理论、概念,巩固生物知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学生才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更好。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实验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明确强化实验步骤,可以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最后指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教育要求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开放性,即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形象生动的比喻。通过比喻性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对生物学知识就有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对基本知识理解得就会更深刻一点,记忆得也会更牢固一点。如:在教学中可把“植物体”比喻为“学校”,把“细胞”比喻为“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作这样的解说:在学校,学生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而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就不会有学校。由此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生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通过上述比喻性讲解,进而使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3加强第二课堂,实践与理论结合。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兴趣的发展,更能促进能力的提高。例如:到公园去参观,动物园中动物的饲养和公园里植物的栽培;还可到野外考察,了解各种生物形态和生活习性等……使学生的生物知识得到应用,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和欢乐,巩固和发展了兴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1.初中生物实验技能培训总结 篇十一
同德县民族中学 才仁吉 初中生物实验技能培训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于3月2日上午,在西宁市师大附中参加了一周的初中生物实验技能培训,来自各州县的初中生物教师及指导老师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省教育厅举办,共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西宁市一中任教生物的李教师讲解了由代表性的生物实验操作理论培训。第二阶段由二位外校的学科专任教师、进行了创新实验教具操作展示。第三阶段由翟主任从各州县中学生物教学的高度出发,全面进行了学科业务指导培训,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通过本次培训,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更清楚了,今后的课堂实验教学操作会更规范化。生物课的直观形象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增强。特别是二位老师创新教具制作的展示,让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同时迸发出创新的灵动。
我再次认识到生物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亦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一直是生物教师不断探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课教师,我对当前生物教育的感受是:要真正地给孩子们上好生物课,还真不容易!要把生物书上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一一落实,那就更难了!
通过此次培训,也使我对如何进行有效的生物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今后如何有效的上好生物课更加有信心了。这次实验技能培训,我学习了很多实验技能,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及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不透明的动植物标本、验证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等,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学习到了很多实验方法,掌握了很多实验技能。
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生物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
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意识和态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操作示范,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即时给予帮助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12.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针对计划中提出的问题,作一一的讨论
一、生物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第一点学生应该把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看作是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更多的是谈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后面实际上是我们对这个学科最基本的认识,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在当代科学教育中,我们既要强调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要让他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一个过程。
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
13.高中生物全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首先,是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管理。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各科教师是直接参与教改的主力军,他们的战斗能力与战斗热情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所以,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热情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开学初,学校和年段就召开高一全体教师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以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开展教改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同时,由于教改工作任务重、持续时间长,各科教师都是在学习摸索阶段,备课时也不像以前那样轻松,加上大量的教学研究工作,无形间便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在工作上要不断地给教师关心、鼓励,或者是心理上的平衡乃至听取教师偶尔的宣泄,都是必须且重要的,年段应及时地把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另外,还需要各种方式来增强团队凝聚力:课改是一项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独立完成了的,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性才可能使课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更大的进展。
为此,学校尽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克服困难创造有利的教学硬件设施。如随时通报各校之间听课交流学习的情况,鼓励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到外校交流;加强集备组工作,加强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交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与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但是,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加强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求集备组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且要在每次集备时多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上课时发现什么方法对学生学习更有好处,要及时在组内互通经验。集备组内的老师互相听课评课,要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法进行调整,打破授课的固定形式,根据各位教师的不同特点、各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安排,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将与课本联系密切、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鲜活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思维潜质,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集备活动的开展,能够形成一支团结协作、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
二: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所体现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加实践、应用理论、获得经验、提高素质、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一个教育平台,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我们要求各班主任在学生档案中对于每一位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荣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如运动会、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都是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舞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获得的任何成绩或表现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选修课和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先由教师定课题,学生选题,做好课题申报工作,拟定研究计划,进行开题报告会,按计划安排分组上课,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安排阶段小结和评价,最后指导学生做出结题报告。由于所选课题既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又是许多学生从来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他们对这些课题感兴趣,便大大提高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愿望和能力。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学生也在个人研究与团体合作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对他们自主学习课内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4.初中生物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为期六天的初中生物远程培训即将结束,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也有了深刻的答案。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后,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而且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将我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概括如下:
一、更新教师观念。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二、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讲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初中生物新课标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初中生物新课标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初中生物新课标。整体把握初中生物新课标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生物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五、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六、培训使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生物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0-28
泰安市初中生物实验优质课听课体会06-23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10-07
初中生物讲座07-24
怎么学习初中生物07-27
初中生物教案免费07-29
初中生物教辅推荐09-07
初中生物导入方法09-13
骨骼初中生物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