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2024-08-20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共17篇)

1.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一

教师运用体态语言的论文

一、体态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言语行为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手段,体态语言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只有将两者和谐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课堂更具有活力。我的理解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就是教师放得开,大胆,落落大方。

(一)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准确地表达教师情感 教师的体态语言,大部分是伴随着言语行为同时出现的。体态语的使用可以辅助或补充说明言语的确切含义,是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认识事物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而体态语言所具有的形象性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恰当的体态语辅助言语行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学会在情境中传授知识。如听过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述诗歌《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时,她结合意境,边描述边用动作渲染“举、低、望、思”四字的含义,配合眼神自然情感的流露,使学生融入其情景中,品味诗的意境,使得教学效果倍增。

(二)体态语言在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言语行为

小学阶段,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上课会出现分心或做小动作的情况。此时若使用生硬的言语行为进行制止,一方面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其自尊心。有经验的教师若用亲切的注视目光会让学生自觉收敛错误行为,可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迟到,为不影响讲课,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神或手势示意学生到座位上去。

体态语在小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小学阶段学生特定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的开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此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未成熟,特别是意志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而且,此阶段的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儿童关注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老师的言语所传授的信息,还从老师的体态语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信息。另外,此时的儿童模仿力较强,对老师的模仿和学习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及各种情感意志的培养。因此,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是否得当,会给学生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运用得体的体态语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是课堂教学更富有艺术魅力。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会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情绪的高涨;课堂上教师注视的目光会给予儿童莫大的鼓舞。反之,教师的一个消极的手势语,也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苦闷。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运用策略

(一)手势语的运用策略

小学教学中的手势语主要包括指势语和手、臂结合语。

1. 充分发挥指势语的表意作用

指势语是指教师利用手指表达意图、传递信息的体态语。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特别是一年级中,教师在教儿童识字、数数时可采用这种手势来表意数字。由于数字手势的形象性,儿童更容易理解,如教师在教儿童数“1”时,常用食指代表“1”,用食指和中指组成“V”型时代表“2 ”。但在教学中老师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轻蔑性的指势手势,如教师伸出小指对学生的行为表示轻蔑等。

2. 使用合适的抬手动作表“起立”

所谓手、臂结合语,即是利用手、臂结合来传递信息,如描摹复杂的事物状貌,传递丰富的内部情感信息,表达特定的涵义等。手、臂结合语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抬手、招手、鼓掌、丁字手势及单双手下按等动作。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使用“单食指指点学生起立”,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命令、强制之感,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而使用单双手上抬表起立则更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从中让学生体会出教师的坦率与真诚,再加上亲切的微笑,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更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单、双手上抬来代表“起立”。

3.恰当地运用“鼓掌”

鼓掌一般代表着教师的赞许、欢迎之情,是课堂中学生有了出众的表现,教师给予学生的较高奖赏。在掌声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但对学生进行鼓掌次数不宜过频。过频使用会使学生产生轻易就能得到的感觉,而不利于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教师在用掌声对学生表示赞扬、欢迎以外,还应注意另一种情况,即学生在付出很大努力后仍未取得满意的成绩时,特别是在课堂比赛中,教师可及时地使用掌声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号召全班同学学习其努力精神,用掌声给他以动力,使他感到付出努力的价值,重塑信心。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手、臂结合描述物体,表示形状、大小等;将手放于嘴边示意“不要出声”;用手托下巴表示“思索回忆”;形象的“丁”字手势示意“请安静”等。

(二)面势语的运用策略

面势语能把各种复杂变化的情感信息最充分、最迅速、最敏捷地反映出来。罗曼罗兰说过:“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出的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上,学生听课时总是认真注视教师的面部,教师的面势语对学生直接获取教师的情感信息很重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

小学教学中,面势语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等。

1.发挥环视、注视等面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师生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也融入了老师不同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眼神主要包括环视、注视、怒视等。

环视是指教师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环状观察,主要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监督等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维护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环视的作用不可忽视。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后,学生一般不能立即进入课堂角色,使用命令语言可以使学生停止吵闹,初次使用命令语言会起到较好效果。但多次使用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逆反情绪。此时若教师走上讲台使用环视目光,可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师身上,以便教师正常授课,也可避免使用命令语言。课堂中存在“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给予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可以使用环视目光以鼓励、监督学生认真思考。但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小范围的环视,应尽量注意到每个学生,以激发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专心听讲。

另外,课堂教学中,老师在一定教学情境下直接亲切注视学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亲切的目光注视会给予学生鼓励和自信;学生偶尔出现的分心现象和小动作,可以在教师无声的注视中停止。

教学中不恰当的眼神的使用,如瞪视、怒视等,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刺伤学生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用微笑走进学生,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面部表情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灵默契,使学生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面部表情使用最多的是微笑。教师的微笑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沟通师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将微笑带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亲切感,学生喜爱的事血肉丰满、情趣盎然的老师,而不是表情呆滞、凶神恶煞的老师。一直紧皱眉头的老师,容易在儿童心目中形成威慑感。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威慑感的形成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个性发展。教师应学会在微笑中表达自己满意、赞扬等情感。

3.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教师能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将对课文的美学价值的体会充分的表现出来,以弥补那些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微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知识和情感信息。

教学中,不同的情绪应使用不同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满面春风显高兴,面若冰霜显冷傲,愁眉苦脸显烦恼,苦丧着脸显伤心,瞠目结舌显惊讶,双目圆瞪显生气。并且,教师面势语的使用应真正发自内心,让真挚的情感自然流入在脸上,使得学生能获得准确的信息。有血有肉有情趣的老师才会深得学生的爱戴。

(三)身势语的运用策略

身势语主要指头部、肢体以及躯干各个部位体态语的运用。

1.使用身势语配合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可合理使用头部的体态语配合对学生的评价。如“点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老师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表示满意时会使用“点头”,课堂教学中尽量少用“摇头”,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应用微笑和适当的语言加以启示,引导学生的思维。

2.形成良好的教态

良好的教态是教师内在素质、高尚人格在课堂教学中的外部表现。教师应注重衣冠整洁,合理大方。在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中显现出为人师表的稳重与高雅,避免使用不良身势语,如背手、双臂交叉撑在讲桌上等动作。这些动作是教师的习惯性动作或不轻易动作。这些动作的使用,一方面影响教师形象,妨碍师生交流,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使用体态语言配合教学。如背手,常常显示出教师的威严,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不利于学生与教师接近。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如教师用手玩弄粉笔或黑板擦,表现出了教师的不稳重或无精打采,若弄出响声,更会破坏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姿稳重而有力,形态端庄和谐,这样自然会增加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2.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二

一、目光分配要合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两扇窗户自始至终向学生敞开, 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课堂效果、学生接收程度都可以通过眼睛的观察进行信息反馈, 使教师不断调整授课的方式和节奏, 目光不能只盯着教材和教案, 让人感觉备课不充分或信心不足, 也不能游移不定, 左顾右盼, 让人感觉心不在焉。课堂上, 教师亲切的目光, 可以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关心。教师目光的分配要合理, 一般的做法: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 并兼顾其他, 要时刻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对流”, 使教师的目光真正变成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控制中枢”。

二、面部表情要适宜

“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 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想感染学生, 教师本身要充满激情;表情是教师激情的自然流露。过分严肃、僵化、呆板的表情往往给学生以畏惧感, 造成学生心理紧张,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但面部表情的变化不可过频、过分, 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例如说, 提出问题, 对学生的思考充满期待之情;回答正确, 则要露出满意的笑容;讲英雄壮举, 应慷慨激昂;述坏人劣迹, 应义愤填膺。随着内容的变化或喜、或怒、或忧、或悲。

三、动作、姿势要恰当

教师课堂上的动作、姿势主要是指手的动作和站立的姿势。首先手势是辅助有声语言的有力工具。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采取哪种手势, 课前要精心设计。一个精确适度的手势, 可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讲授内容, 并留下鲜明的印象。手势既不能单调乏味, 又不能让人眼花缭乱。其次立姿是教师仪表风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站立姿势应挺拔端庄, 以静立为主。为控制课堂节奏, 可以适当移步, 变换位置。但不要左摇右晃, 或频繁移步, 踱来踱去, 这样容易使学生心神不宁, 分散注意力。

3.浅谈幼儿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三

一、对幼儿要经常微笑

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体态语言,能减少幼儿心理上的压抑,消除他们的焦虑。例如,我們班的小红,刚开始进幼儿园时候几乎哭了一个月,这让我们伤透了脑筋。我们也与其家长做好沟通,因为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下午要早点来接她,这样慢慢延长在幼儿园的时间。而且,我会经常抱抱她,时间长了,她也学会了主动向我微笑,主动向我说话、打招呼,家长的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二、对好奇的幼儿要招招手

向好奇的幼儿招招手、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师的简单动作给了他们所需要的,满足幼儿好奇心的桥梁。我们班的小松就是一个典型的好奇宝宝,做什么事情都会问“为什么”。午餐时,幼儿吃的菜中有胡萝卜,有的幼儿挑出来,我对幼儿说:“你们要多吃胡萝卜,对身体有好处的。”“老师,胡萝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呀?”小松好奇地问道,于是,我把吃胡萝卜的好处一一告诉他们,他们对胡萝卜有了初步的了解,只见我一说完,他们就吃起来,边吃边说:“吃胡萝卜会让眼睛变漂亮的。”

三、手势和神态的结合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面部神态上,用神态制造气氛,同时用手势指引幼儿,让他们在自己的指引下顺利进入角色。例如,讲《白雪公主》的故事时,讲到皇后妒忌白雪公主比她美丽一千倍时,教师脸上的神态是凶恶的,与此同时做出张牙舞爪的手势,在讲到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起生活时,老师露出的神态是幸福的、快乐的,手也自然而然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表情和手势,感受着故事里的各种情感。

四、对失败的幼儿多鼓励

对遭受失败的幼儿,我们首先要对其积极参加的态度给予肯定,要给幼儿机会,并鼓励幼儿。例如,我们有一个叫松杰的男孩子,他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表。为了鼓励他,每次上课时,如果松杰主动举手了,我会赶紧请他站起来,用柔和的目光看着他并示意他回答。我生怕我的某些举动会使他缩回自己的小手。即使他回答得不太正确,我还是会对他说:“今天你真棒,希望你下次回答得更好。”这时,教师的目光,教师的一句话是给了他所需要的,这些是鼓起他勇气的风帆。

总之,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爱的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使用这种语言,可以使师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幼儿园)

4.教师体态语言读后感 篇四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陆续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忙着做课前准备,有的仍旧说说笑笑,有的蹲下来扒拉书包……此时一声“上课”,有些孩子会停止手中的事情,但也会有少部分孩子忙自己的事情。如果此时,换做体态语言,静静地看孩子们几秒钟,传递自己的信息,教室里会很快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学生与老师相处时,不仅在“察言”,更在“观色”――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细致入围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赞赏学生时,我们可以微笑,肯定地点点头;表扬学生时,我们竖起大拇指,鼓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某重点时,走向某人或某物,把手前伸指出重点……

相处了三年的孩子,能读懂老师的体态语言了。他们在读课文或写字,我拍三下手,他们就停下来坐好;当我举起课外书,他们就知道我要讲故事了,马上端端正正坐好;当我拿起粉笔走向黑板,他们马上知道我要进行板书,两眼紧盯黑板……

正是因不同体态语言特定的内容,影响了让孩子的行为甚至心灵。

……

教师是“公众人物”。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教育。做学生欢迎的老师,我不能不懂体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为我打开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他帮助我以优雅的姿态,进入到学生的生命世界。

5.课堂体态语言艺术初探 篇五

一、体态语言的特性

有声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而无声的体态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情感的表达,态度、性格、意向、风度和气质等方面的表现,体态语言更能显示出它独有的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写的字,穿的衣,画的画,用的物品,我们的手势,走路姿势,站势,坐势,举手投足,甚至扬眉、抬眼的一刹那,无不传递出大量的无声信息,无不显露出动作者心中的真实情感、真实态度、以及性格、意向。因此,研究家们认为,体态语言不但是传递情感、态度和性格的最佳媒介,而且,同有声语言比较起来,它还显示出其独特的可靠性、隐喻性、“言简意赅”的表现力,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体态语言的可靠性。有时,人们所说的话可能是真心的,也可能是谎言。所以,体态语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超过有声语言。一方面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动作是性格、思想和人格特性的反映,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体的动作是大脑活动的外露显示,有时甚至是属于下意识的`。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他则会用指尖说话。由此看来,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藏。比如,做了亏心事或偷了东西的人总显得心神不定,六神无主或鬼头鬼脑;听到好消息时,脸上总要露出笑容;听到批评时脸色总会显得很不自然;说谎时总怕看着对方的眼睛;激动时总要手舞足蹈;发怒时总要青筋暴起,或双拳紧握、咬牙切齿。这些事实不难证实人体语言的可靠性。因此,若想分辨人心的真伪,应首先注意观察他人的体态信号,因为只有体态信号才能显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

2、体态语言的隐喻性。体态语言常常带有隐喻色彩。最明显的例子是:当一个人说谎时 ,有时会把手指交叉在身后,也就是说,这个背手的动作供述了他正在说谎。

体态语言的隐喻性还在于人们可以用对话者的某种动作,去证实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动作的真实性和含意。假如有两个人在大街上偶然相遇。见面时,一个人会立刻热情地笑一笑,表示十分高兴与他相见,然而握手时却了无生气。这种握手就证明他的热情的笑是虚假的。再如,一个胆小的小伙子晚上独自路过一片荒芜的坟地。他很可能会边走边吹口哨,或哼着曲子,但是,他的手脚却不停地发抖。由此可以证实,他发抖的腿暴露了他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证明他吹口哨、哼曲子的行为是对害怕心理的掩盖。

3、体态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显示给他人的第一形象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常常取决于他的风度和气质,包括他的面部表情、动作和手势。然而,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大都是由体态语言表达出来的。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没有长得绝对一样的人,大多数人是大同小异。即使一些人长得基本相似,一看上去也不一样,有人很洒脱,而有人却显得呆板无神;有人风度高雅,而有人则鬼头鬼脑。这种印象和形象都是由他的人体语言所显示出来的。

4、体态语言“言简意赅”的表现力。有时,人的某一动作,可以同时表达出几种不同的思想信息,甚至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表达出有声语言千

6.体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体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据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凋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作 者:阮祥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县第一职业高中刊 名: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VOCATION-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VOCATIONAL EDUCATION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

7.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七

体态语言, 是指人在交往过程中, 用来传递信息, 表达感情, 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 包括手势语、面势语和身势语三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海瑞宾通过大量的实验, 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信息效果构成公式:

信息的总效果=7%的有声语言+38%的语音+55%的体态语

由此可见,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 通过直观形象的表情动作, 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 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层面, 体态语言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所不同。

一、短期层面: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增强组织教学能力

课堂是师生间传播知识的场所, 课堂秩序是保证教师授课效率和学生接收知识量的重要前提。能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课堂传授的内容, 是衡量一位教师课堂管理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的标准之一。

在小学阶段, 教学的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组织教学, 但却使得课堂井然有序, 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中的原因固然关乎教师自身的威信、管理方法以及师生间的感情等因素, 但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那就是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得当的体态语言, 往往对学生的言行和注意力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例如,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有同学交头接耳聊天时, 教师可以选择直截了当通过语言制止, 提醒其“不要讲话, 注意听课”, 也可以选择以温和而警觉的目光扫视学生, 通过无声的提示使讲话的同学重新关注授课内容。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选择前者的教师, 不但分散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且很可能由于严厉的话语伤害了讲话学生的自尊心, 从而更加影响后面的教学效果。而后一种选择, 仅通过一个简单的面势语就解决了组织教学的问题, 使课堂秩序重回平静, 与前者相比, 体态语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

调查统计发现, 一般水平的教师, 其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指令中, 50%左右是用非语言发出的, 而高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教学管理指令中, 90%左右是用非语言发出的。因此, 非语言行为的使用在课堂管理和教学组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期层面:调节教学进程, 增进师生感情

如果说课堂秩序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 那么授课进程和师生感情就是实现教学预期效果的桥梁。如何搭建好这两个桥梁, 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体态语言在调控教学进程和增进师生感情方面,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生的语文教学重点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高尚的情操、正直的品质、和蔼的态度、善良的心地及教学的机智都是契合教学重点的要素, 这些要素会通过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调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表现。有专家建议小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当经常使用S形眼神扫视课堂, 以照顾教室中角落里的学生;在强调重点内容时, 除了加重讲话语气外, 还可以配以得体的手势, 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 一个赞许的微笑、满意的点头或者竖起的拇指, 都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会根据教师体态语言的变化, 判断其态度、情感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调节自己的学习进程, 从而实现学习知识的目的。

有人形象的描述体态语言道:“教学进程的调节和师生间的交流, 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 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 第三流的教师施以体罚。”这充分说明了体态语言对于教学进程调节和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作用, 也进而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长期效果:启发形象思维, 培养兴趣爱好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 掌握书本知识只是教学的浅层目标, 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属于感性教学的范畴, 教师除了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往外, 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形象思维、兴趣爱好的培养, 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 通常具有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难题。全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是一条有序的状态, 无论是生活展示的情境, 还是课堂上直观手段演示创设的情境, 都符合一定的逻辑程序。”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将体态语言融入预设的教学情境, 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辨析词义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内容, 课文中出现“抛”、“扔”等动作词语时, 教师可通过实际演示, 让学生理解两个动作的区别, 有了身势语的辅助, 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又如, 讲解身体部位的词语时, 可以发动学生主动上台为同学演示“额”“颈”“肘”“膝”“臀”等部位, 有了这种直观而趣味的展示, 学生可以避免读写的错误, 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相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 小学生对于教师更加信任和关注。他们会仔细观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因此, 语文老师应当精心设计辅助教学的体态语言, 让其个性化、自然化,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熏陶下才会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并养成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体态语言和言语传授同样重要。言语传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而体态语言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共同影响着教师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往, 因为你的每一步, 每一句话, 你的眼神, 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 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运用好体态语言, 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让学生顺利接受知识, 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巧和肩负的责任。

摘要:本文从短期组织课堂教学、中期调控教学进程和增进师生感情以及长期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兴趣爱好三个层面分析了教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 提出体态语言是言语传授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体态语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立允, 窦聚山.浅谈教师体态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 2010, (9) .

[2]张平.论教师的体态语言[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 (32) .

8.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八

关键词:体态语言;中学教育;应用

教师在应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为课堂教学进行服务。因此,在体态语言的应用上应把握一定的尺度,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不能过分夸张影响正常授课的进行。

一、体态语言的类型

1.与表情相关的体态语言

表情传递着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向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会涉及一些表情的表达,但是真正意识到表情可以对教学进行辅助的教师却不多。实际上,表情具有十分强大的感染力,在进行授课中如果教师的表情可以到位,并能够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学生将很容易被带入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对表情语言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表情语言其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表情语言,其实质就是激发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情投入,声情并茂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朗诵课文时教师应带有微笑,通过笑容的绽放给学生以鼓励;而教师在讲解侵华战争抗战历史时,则可以通过表情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激愤,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等,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情语言,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思想。

2.与肢体相关的体态语言

肢体语言与表情语言相比更具灵活性,夸张程度也更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举手投足都能对肢体语言进行展示。肢体语言的应用往往与感情有着一定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加深教师意思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课堂走神现象的出现,并且也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对教学中的学习氛围进行把控。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经常性地点点黑板或者用教鞭轻敲讲台桌面,这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参与到学习中去。不仅如此,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就可以过去拍拍学生的肩膀,向学生传达没关系的信息,并以此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调研我们也可以发现,教师肢体语言应用不到位就会对课堂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教师总是喜欢依附于讲台桌进行教学,要么靠在讲台桌上,要么双手紧抓讲台桌的边缘或者直接用手撑在讲台桌上,这些行为都是一个教师不自信、课堂授課紧张的表现,这种不良的肢体语言很容易向学生传递消极压抑的情感信息,使得课堂授课氛围受到影响,学生难以高度配合教师教学的进行。

3.其他方面的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不仅表现在肢体与表情上,有时教师的仪表、形象等也是体态语言的一种。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对自己的仪表给予重视,选择适合教师形象的衣着以及妆容,保持整洁得体,不浮夸,也不邋遢,时刻让学生看见一个温和可亲、仪表大方的老师。除了注重仪表外,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气质,通过增加知识见闻、提升专业水平等方式,让自己可以更加适宜教师这个岗位,让学生对教师的气质产生认可,并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进而对课堂学习充满积极性。

二、教师体态语言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1.强化学生注意,集中学生精神

教师要想保证课堂教育的顺利进行,首先就要确保学生对课堂教学给予充分的关注,如果学生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频繁走神,那么课堂授课质量将很难保证。在应用体态语言的过程中,肢体与表情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依靠丰富的体态语言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阐释和突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例如,教师刚开始上课,部分学生还没有融入课堂气氛,仍沉浸在课间休息的氛围中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拍两下手,用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教学已经开始了。

2.加深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理解

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应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存在对立性,通过体态语言的应用往往可以更好地对口头语言进行诠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疑问,教师就可以借助体态语言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降低其学习的难度。

综上所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用体态语言,可以对传统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进行弥补,促进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霞,李岑虎.课堂教学肢体语言的表达艺术[J].教育艺术,2010.

9.试论体态语言与英语课堂教学 篇九

体态语言,也称为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不论是是在交际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质量。下面具体谈谈体态语言与英语课堂教学。

一、体态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师生交流失败。除了学生的主观原因外,也有教师的原因,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讲课时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学生对单词和语句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颖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然而,教师在讲话时伴随的手势、表情等是最具直观作用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对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保持长时记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正是体态语言的妙不可言之处。它的传神作用往往不是单纯用口头言语表达所能表现出来的。

体态语言不但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每一节课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愿意还是不愿意,你的行为举止都在伴随着你的言谈话语,尤其在语言教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英语教学的语言功能化,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用汉语思维的这种客观现实成了学习英语的一种障碍,教师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对于英语语言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体态语言对他们理解语言意义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转变过去死板的教学方法,以教学的艺术感染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艺术才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尽量少用汉语,这样,体态语言便成了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的必要手段。正确理解体态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体态语言的特点,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真谛,使英语课上得更加有声有色。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

在英语课堂上,体态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比其它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解释性。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英语,学生不可能完全都懂,那么教师可

以借助体态语言加以解释,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得体态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3、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体态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行为、举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因此,体态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4、提示性。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表情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常常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儿提示就可以了,而且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三、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使用的体态语言分为三种:

1、手势语;

2、姿势语;

3、神态语。在体态语言中,手势语使用得最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善于用手势辅助语言交流而养成的习惯。而姿势语和神态语在课堂上使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印象。例如,讲Cat时,可以做个动作,这样学生会很快地记住这个词,只要一做这个动作,学生就会想到Cat。

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姿势语和神态语的很多表达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教师五指并拢、手心向上、伸出手臂,示意某个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用手指自己的嘴表示say;将手作环形状置于耳背表示让学生listen(听);手臂的上下挥动表示语句的升降调,还有人们常说的“点头yes,摇头no”等等,体态语言的使用更重要的还是根据教学内容即兴发挥,尤其是一些解释性的体态语言,这时手势语也会融在它们之中,共同担当着辅助言语活动的角色。例如:要表达to play football(踢足球)的意思时,教师先将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伸开,在自己的前下方展示足球的形状,然后用脚模仿“踢”的动作,“踢足球”这个意思就表达清楚了。教师使用这方面的体态语言时要有创造性,不拘一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一些夸张的方法。

10.教师的仪表美与体态美(最终版) 篇十

九乡小学:崔旭辉

社会美可分为两大类,即社会实践美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社会实践的美集中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就包括了人的外在形态和内存心灵的美。人的外在形态的美主要是指人的语言、行为、举止、仪表、服饰等方面的美。作为教师,仪表与言行举止就更为重要了。

当代少年儿童向往美,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那些仪表美,风度好的教师,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我们的男教师或西装革履或休闲茄克,简洁明快中透出朝气蓬勃;女教师一身高雅套装,洁净端庄中显出高品味。三尺讲台前,一身淡雅庄重的职业装;在操场上与学生一起锻炼时,身着色彩鲜明,款式宽松的运动装;一起郊游时,穿起时新高雅的休闲服„„对学生不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和熏陶吗? 教师的仪表是一种无言之“言”,它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反映也是教师美的标志。当你还没开口的时候,你的仪表已经向学生说话了。教师喜爱什么,讨厌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常常通过仪表暗示给学生,学生接受这种暗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它必然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受到内在强化,从而影响其发展。学校对教师仪表的特殊要求,除了怕分散学生上课精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避免对学生的负面暗示。因此,教师的仪表,一方面要体现出自身的个性、情趣、品德,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审美客体,要考虑职业的特殊要求,给学生以形的示范和美的熏陶。教师的仪表应包括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服饰打扮;文明准确、亲切生动的语言表达;谦恭有礼,端庄大方的举止风度。其中,对于教师仪表最具有直观性的层面是教师的装束打扮。那么,教师应怎样装束打扮才算美呢?教师的装束打扮大体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考虑,即入格、适度、协调。入格是指教师的穿着打扮应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穿戴方式及效果能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影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适度是指穿戴打扮具有审美效果,决不是追求“奇异”和“刺激”。协调是指穿戴打扮应与年龄、性别、气质、性格及教学特点相互和谐并统一。教师理想的装束打扮,就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讯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只表达了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百分之七,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那剩下百分之五十五而是来自说话者姿态、表情和动作等。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具有蛮大的重要性。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吸引同学注意力的一项利器。因此教师若能善加运用肢体语言,不但能让学生专心上课,更能让学生有美的享受。

教师上课时的举动,凡讲话语气、眉目神情、举止态度等....皆可直接影响到教室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成效;肢体语言虽是人类的本能表达方式之一,但并非每个人均具有能成功地发挥肢体语言效用的能力。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体语”,可以省去许多口舌之苦。比如,教师从容得体的手势,会心的微笑,满意的点头等,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并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从而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教师的肢体语言包含了以下数项:

眼神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体语”,当首推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睛都是会说话的眼睛,老是用眼睛传达着自己的心声。教师的一个眼神有时能胜过一大串平淡的话语。教师要关心全体学生,做到目中有人,学会用眼睛去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眼神里找到他们的期待与满足。

目视是非常有效的教室管理办法,也是营造良好教室气氛的方法。善用「眼神的接触」,才能掌握教室的气氛。这个动作经由练习,不但能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且能使学生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并能藉此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赞同或反对。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定适时地将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教师的目光能由学生脸上得到回馈的答案,安能给表现优良的学生予以褒扬;更重要的是,它能掌控教室状况,尤其能对行为失序的学生给予适时的警告。学生通常会对教师警示的目光起收敛作用,一个在课堂上行为失当的学生,通常会以低头移开自己的眼光以为回应,这种回应的结果,当然会使有的失序行为随之停止;得到这样的结果,无疑的是教师的胜利,因为教师可因此而保持良好上课效率及教室气氛。

很少有其它肢体行为比眼神接触更能传达出掌握全局的样子,有技巧的教师会持续扫视整个教室,并与每位学生的眼神接触。固定视线常使许多人不安,师生也都会如此,而且当教师注视学生时,学生常会避开教师的目光。但这样并未失去效果,至少学生还是知道教师正看着他们,并且一直注意他们所有的行为,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好是坏。

眼睛最能反应人的感情,柔和的眼神使人安详舒心,严厉的眼神使人警觉,鼓励的眼神催人上进。教师的眼睛不但能传达心声又能给人以评价,影响学生的喜怒。老师用好自己的眼睛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身体靠近上课行为失序的学生,多数都是位于距离教师较远位置的一群,通常距教师上课位置较近的学生,鲜有失序作怪的。研究发现,当教师身体走近行为失序的学生身旁时,多数的学生都能迅速回归正道,纵使教师是一言不发地走近。

当然,「走近学生」也需要有技巧,当教师迅速走向行为失序学生时,那种「御驾亲征」的效应,可从学生匆忙的直接回应,得到效果的证明;如果教师是轻移地接近,那种效果当然是大打折扣了。教师亲身走近学生,除了可以及时阻止并改正学生不当行为之外,也可以提供学生适时的帮助与解答,因此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纠正学生不当行为的良力。

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是身体语言最外显的表徵,学生可以很快地由教师的身体姿态解读教师的情绪与权威。这种教师的身体姿态表现于教书时,主要由声量的强弱与语调的高低可以得知;一个有宏亮声音的教师,终究是强势领导的象徵。教室气氛被部分顽劣学生横向干扰的机会将相对地降低;而一个声音有气无力的教师,通常是行为失当学生干扰的绝佳对象,另外,一个教师站立或走时的状态,通常是其身体盈虚的最佳诠释,亦值得注意。

不过,教师身体若偶而因病,有时反会使学生转为支持与关心,因而可能是有利于塑造一个良好教室气氛的契机。

脸部表情 教师的脸部表情,正如同身体姿态,是显示资讯给学生的直接表徵;教师的脸上表情能够显示许多讯息给学生:奖赏、同意、反对、甚至实权等,都可以由此管道轮送给学生。因此,教师脸部表情,无疑地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表徵。脸部表情在传递非口语讯息具有很大的功能。好的脸部表情能传达真挚、诚恳、温暖、使学生如沐春风,鼓励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相反地,脸部表情也能显露出厌恶、嫌弃、烦恼,这些都会触发不良行为的发生:

(1)轻轻摇头-能事先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2)皱眉头-表示「疑惑」、「不赞成」。(3)紧嘴唇成一直线-指出疕老师的忍耐已到了限度

(4)时时表现出「亲切」、「温暖」,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具「亲和力」,而非「莫测高深」、「太冷漠」。

(5)当老师发现学生对于显露的讯,「表错情、会错意」时,应立即辅以其他方式,如口头说明、手势等,来更正,以免刺激不良行为发生。

手势示意 多样化的手势,正是一个有经验教师重要法宝。教师常藉着适当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倾听,并藉以掌控适切的教室气氛。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使用许多不同的手部动作来奖励或是制止行为。若在老师与学生有相当的默契时,成效更大,如伸出食指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全班小朋友立刻明白而安静,这都比口头上的责骂来得有效。

(1)双臂离开身体,才显得大方。(2)手指合拢,才显得有精神。

(3)依自己的身材决定手势的大小,不要过于夸张,也不要显得小气。(4)手势要多变化,有时劈掌、有时握拳、有时交握、击掌等。但也不要太过频繁,让人眼花撩乱。

11.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十一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特点

1.规范性——首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普话”。其次,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行为演示,都必须恰当。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伴有强烈学习说话的愿望。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才能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

2.教育性——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所,更是幼儿学习、接受教育的场所,幼儿教师最根本的身份就是教育者。教育者首先要发挥自身榜样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言行举止健康、文明、进步,禁止出现不文雅的行为举动,禁止出现负面性或者暗示性词语,违背教育性原则。

3.鼓励性——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社会化和文化的行为。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指出,由教师引导幼儿语言学习与探索,需要获得同伴及教师的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成功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其语言能力提高。因此,幼儿教师语言的鼓励性相当重要。

二、师幼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1.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幼儿好奇心特别强,会用各种感知觉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在幼儿感受、探索周围一切时,许多问题、疑惑在他们脑海中产生。把疑问抛给老师,通过老师的回答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以丰富和完善。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丰富幼儿社会经验。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生活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社会经验的有效平台。在幼儿游戏中运用不同类型语言,既可以增强游戏指导效果,又能保证幼儿的主动性,更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使用指令性语言,让幼儿了解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使用建议式语言,让幼儿学会向他人求助;使用询问式语言,让幼儿记得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守规则等。

三、幼儿教师在语言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语音不标准。《纲要》中要求的语言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许多幼儿教师存在普通话不标准现象,不仅无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还无法成为幼儿的优秀榜样,更无法帮助幼儿说普通话。

2.缺乏语言交流技巧。幼儿教师的主要交流对象就是幼儿,师幼交流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需要的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对象,但是许多教师却存在如下不足:

(1)干涉较多

语言干涉较多,是幼儿教师语言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幼儿教师觉得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积累经验少,为了让幼儿尽快完成任务,会直接对幼儿进行语言指导,甚至直接示范。虽然帮助孩子走了捷径,可是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形成了思想惰性,习惯逃避问题。

(2)缺乏鼓励

一些活动中,平时就表现不错的幼儿的优点容易被教师发现,而那些平时较为顽皮的孩子的闪光点不容易被教师发现。所以,教师某些在孩子看来“不公正”的表扬时有发生。幼儿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如果教师只是盲目对幼儿进行批评、对比,忽视幼儿对教师的鼓励及肯定的期待,幼儿就不再对自己充满自信,甚至会性格孤僻、内向,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教师的表扬批励已经不能对他造成影响,不利于日后幼儿健康成长。

(3)缺乏耐心

好奇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是幼儿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冲动。幼儿经常会问“为什么不这样呢,为什么不那样呢”,在幼儿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创造性思维不断活跃。这个时候,许多教师因为自己无法讲清楚幼儿提出的问题,就直接跳过幼儿的问题,或者要求幼儿完成其他活动任务,完全忽视幼儿的兴趣与学习愿望,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四、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1.提高自身语言素质。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关键期,幼儿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可以准确发音。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榜样,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这样在幼儿的观察模仿学习中,可以给予幼儿积极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幼儿正确地讲好普通话。

2.给予幼儿更多语言空间。建构主义心理学指出,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心智成长是幼儿在环境中经由探索、解决问题而建构出来的。所以说,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才能良好发展,不断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及良好的人格。教师必须给予幼儿更多空间探索,从而获得主观经验。只有经过幼儿自主探索之后获得的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并加以运用。

3.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鼓励为主。加德纳的研究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中心。这7种智力在不同幼儿身上,发展优势不同,3岁幼儿的智力优势中心已有明显差异。这里强调幼儿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总会在某些领域具有闪光点,即使在同一领域里也存在“最近发展区”问题。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鼓励幼儿,提高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挫折感或压抑感。

12.体态语言让我的课堂充满智慧 篇十二

教师的体态是一种艺术, 适当运用, 能够润物细无声, 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例如人的眼神, 最能集中而敏感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一扇窗户给师生提供了许多情感交流的机会, 透过这一扇窗, 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我的舞蹈队中, 有些孩子在排练中偷懒, 这时候, 只需要一个严厉的眼神, 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刚刚做错了。我觉得这样会比口头批评要好,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如果在音乐课中一个学生的表现很积极, 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学生就会受到很大鼓舞, 表现比之前更积极。又如在一次选校合唱队队员时, 我让学生主动站起来唱一首自认为拿手的歌曲。突然, 我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只小手伸了伸又缩了回去, 我猜想应该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吧!于是, 我立即向这位同学投去热情而鼓励的目光, 透过目光, 这位同学看到了我的信任, 他再次把手高高举起来。当他高声歌唱时, 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他热情的掌声, 学生望着我, 越唱越动情, 越唱越投入……正因为老师的目光鼓励, 该学生得以顺利进入学校合唱团, 而且相信他在今后能够越唱越好, 胆子也越来越大。

手势语言也是体态语言的一种, 它通过教师手指、手掌、手臂做出相应的动作来传达信息, 是课堂上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巧妙地利用好各类含义丰富的手势语言, 让灵活多变的手势成为音乐课堂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主角。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到这样的手势语言:当发现学生精彩的回答时, 我会带头给学生鼓掌;当学生上台表演或展示时, 我会与学生“击掌”, 以示鼓励和口号……如此这些,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 增强了师生之间的默契, 学生越来越喜欢我的音乐课堂了。

体态语言作为无声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将它与有声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 让它真正能够体现“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当合宜的体态语言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13.浅论网络社会语言中的简化现象 篇十三

浅论网络社会语言中的简化现象

计算机网络科学发展到今天,网络社会已经基本形成.本文通过对现代网络社会语言中各种语言简化现象的列举和分析,探究其成因与趋势,指出其优劣并存的特点,并提出自己对网络社会语言简化现象的`看法.

作 者:谭科宏 TAN Ke-hong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研室,广东,梅州,514015刊 名:嘉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6(2)分类号:H0-05关键词:网络社会 语言 简化 态度

14.体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艺术 篇十四

就功能而论, 体态语言大致可分为提示性、情感性和预测性。一时提示性, 上课铃一响, 教师走上讲台, 用目光扫视一下全体同学, 学生即安定下来, 讲课过程中, 有溜号的同学, 教师用目光注视一下, 不费一言, 不干扰教学即可保持正常进行, 有效地起到了命令、劝告、提醒、警告的功效, 也减少了语言的重复率, 维护了教学常规,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情感性, 人的情感是后天形成和变动的一种心理现象, 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有情感, 在教学中要注意情感的作用及其发挥的意义, 它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激活学习情绪, 突出教学重点。当师生间问早安时, 教师带着一种关心、关切的眼神, 立刻可得到同学一种问候的回应, 如果教师在提问或学生回答完毕时, 亲切、赞许地点点头, 在进行答疑或纠正, 这便会给学生以鼓励和安慰。有的学生在老师发问后, 手半举半缩, 这时如果老师能用手势往上一划。学生便大胆地站起来, 这必然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和谐了师生关系。积极运用情感, 为课堂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语言交际气氛, 起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学生是有情感的, 他们的情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效果, 在教学上, 教师注意把轻松与哭泣的气氛带给他们, 让每一位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 鼓励他们都能享受到同一份欢乐。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他们的思维才更活跃。我们教师不要总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 而是采用多种动手、动脑, 的方法, 去点拨、启发他们,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三是预测探知性。一节课在即将结束时, 教师的最后一项任务便是查漏补缺, 检查一下学生的听课效果, 眼神和表情便是最好的为晴雨表, 教师要学会看懂学生的表情, 它可帮助找出学生心里所想的问题。如:学生焦躁、晃动身子, 意味着“老师, 我有个问题或是某个环节存在疑虑”。学生翻查书的前、后, 意味着“这样讲对吗?”学生眉头紧锁, 可能是还没完全搞懂;学生如释重担地一笑, 我终于明白了;眼里迸发欢乐的眼光---的确如此。那么老师可通过观察, 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 辅以必要的加重处理、手势、慷慨激昂的情绪或恰当贴切的动作就会给学生答疑解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体地说就英语教学使用的体态语言的方式而论, 它又可分为:一是手势语。准确适度的手势, 既可以传递思想, 又可以表达情感, 还可以增进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及信息传递。如讲stop时, 用篮球比赛裁判中常用的暂停动作;讲good时可伸出大拇指;讲授succeed时, 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成功, 准确无误地手势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自始自终处于积极地学习状态之中。二是姿势语, 指人的身体动作, 教师可以借助举止动作辅助教学, 如讲I hurry off to school with a bag in my hands.时, 为突出hurry off, with两个词, 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教师可顺势夹一个书包, 急冲冲地走, 这样可增强教学感染力, 吸引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难点。三是神态语, 是面部外部表情。如讲smile, laugh时, 教师两嘴轻轻上翘, 指一下smile, 然后出声的一笑, 指一下laugh, 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 课文编成短剧, 让学生亲自表演, 这样可以使演的和看的全部进入角色, 同时也可是全班学生得到大量语言实践的锻炼。

英语课堂中使用的体态语言, 很多表达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讲到兴奋时, 应睁大眼睛, 让它发出兴奋的光芒;讲到悲痛时, 应眼皮下垂, 让目光呆滞;讲到愤怒时, 可二目圆睁, 固定眼珠;讲到重点严谨处, 可冷静地注视学生, 让目光带有期望的色彩, 这样体态语言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 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技能, 还要熟练掌握体态语技巧,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调动学生, 使自己的授课艺术日臻完美。

摘要:英语教学中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 是教学艺术中一个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必要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精炼、情感激越、妙趣横生的体态语言, 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 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且还可激发学习兴趣, 给学生以极大的美感享受。体态语言更是一种极为微妙的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联系的工具, 即教师可以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15.体育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的探索 篇十五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态语言;消极表现;积极表现

人体的运动是体育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而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所显示的种种行为动作特征,来代替或辅助语音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克服消极体态语言,发挥体态语言的积极功能。

一、不良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消极表现

1.缺乏经验和信心,紧张失态。有的教师站在陌生学生面前或在公开课上,由于心情紧张、激动,而导致目光呆滞,心慌意乱,言语颠倒,神情窘迫。这类体态语言是人的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在课前对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有所了解,增强自信,这些现象是容易克服的。

2.准备不充分,示范失误。示范和讲解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讲解是口语表达,示范则是体态语言表现。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对所教授的技术动作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和练习,示范过程中就会出现失误或动作不规范、不优美,不符合该项目技术动作的特点和风格,动作不伦不类。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和干扰着学生学习情绪,增加了学生心理压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要不断练习教材中的技术动作,提高业务水平。课中也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盲目示范。服装要整齐,避免因服装挂带器械、鞋子脱掉等因素造成的示范失误。

3.不良动作习惯、不拘小节、体态不雅。有些教师上课讲解时身体东摇西摆,连续无意识地重复某一个动作或手势;身体倚靠在器械上或坐在凳子上讲解;两手插在裤兜里;下达了立正口令,自己还稍息姿势;衣冠不整,懒散随便;不爱护器械,乱踢乱扔;酒后上课,废话整篇。这类体态语言所表露出的品行、态度和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参加体育锻炼健身、健美的意识,无疑起到了负面影响,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平时的自身修养,保持健美的体魄,形成自然潇洒的风度和气质。以优美的形象和模范的地为,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4.情绪不稳,好恶溢于言表。良好教学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心理情绪,而有的教师就不能自觉地调控情绪。情绪好时讲课就眉飞色舞,宽宏大量,对学生在课中错误的行为也无原则地容忍不去管教。如在工作和生活中遇有不顺心的事,上课时情绪低落,面色阴沉呆板,对学生无端发火,横眉立目。有些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就表现出欣赏和偏爱之情;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就面色严竣,声色俱厉。教师的情绪不稳,容易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教学中体态语言的积极作用

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学生所面对的教师,应该是精神饱满、举止得体、目光期待、表情和蔼、面带微笑,并伴以生动的语言,刚毅果敢良好的运动性格和气质风度。这样会对学生的运动行为有很大的感染力,师生之间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情感,形成一种和谐、快乐、活跃的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表情、行为也应随之变化。队列练习,要挺拔威严;游戏活动,要快乐活泼;技术动作示范,要一丝不苟;教学比赛,要认真公正。这类丰富的体态语言,无疑会使体育课的教学和运动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轻松愉快,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2.体态示范,辅助口语。体育技术动作的示范,一般是整个身体运动的展示。但是在有些技术动作的讲解分析、纠正错误时,常常运用一些变更的示范动作。如在体操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手臂来代替身体,伴随口语比划讲解,说明动作技术环节和运动形式。有些竞赛裁判手势(如暂停、交换场地等)和代表某种意向的特定手势与动作,在教学中通常代表或辅助口语指挥学生和组织教学。这样既增强了口语的效果,又能牵制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3.交流情感,组织教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触发学生情感的因素。热情、关心、照顾等体态语言的表达,能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关系融洽,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有时课中会遇到学生不认真听讲,教师不要停止讲解,点名训斥,应给“开小差者”递一个提醒的眼神,或做出专门与他讨论所讲内容的恣态,给他一个暗示,这样学生就不会因当众挨批挫伤他的自尊心,避免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在无意识的与稍纵即逝的体态语言中表露出来的下意识感情或欲望,察颜观色。从神态、表情和行为动作的表现中,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各种反应,掌握心理动态,把握教学时机,及时调节教学内容和节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控制督促,激励进取。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是根据教师的体态语言的变化,来判断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意图,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如有的学生兴奋性较高,课中自我表现欲很强,以致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练习,教师对他们的行为要表现出否定的态度,但又不能过分地指责,以免压抑了他的积极性。而对有些自信心或基础稍差、练习不够主动积极的学生,要经常用目光注视督促他,并用表示鼓励的体态语言,激励其增强信心,勇于进取。当学生较好地完成动作练习时,通过点头和微笑表示对他的肯定和祝贺。面对动作练习失败的学生,教师可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再握拳用力一抖,表示对他的鼓励和信任。学生由此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不能辜负老师希望、努力进取的信心和动力。

16.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篇十六

一、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的使用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或接听电话时先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的使用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握对方右手的手掌(手掌应与地面垂直)。

(2)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5)握手应该按照上级在先,长辈在先,主人在先,女士优先的顺序进行。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要短,用力要轻,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17.体态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篇十七

一、体态语言的概念

体态语言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身体言语、人体示意语言表现出的某种信息, 即通过手势、姿态和表情等来传递符号信息、显示行为意义、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它具有信息量大、可信度高、表现力强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 它以教师在特定实际情景中的显现方式和活动方式为教学传播媒介, 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口头语言, 而且在教学控制、信息传递及感情交流等方面具有表情达意、沟通双方的特殊功能。

二、体态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

1. 营造教学气氛, 促进情感交流。

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得体的举止、和蔼的表情, 并伴以生动的语言和刚毅的运动气质面对学生时, 会引发一系列积极的互动情感, 进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武术教师在进行完整的武术套路演练时, 学生往往会被教师规范优美的武术动作所打动而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 此时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与认同会使他们精神上产生愉悦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减轻心理压力, 激发学习兴趣。

情动于衷而形于外, 不同的体态语会向学生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积极肯定的体态语言能在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友善、尊重和重视, 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促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加深技术理解, 提高教学效果。

武术教学仅靠教师的有声语言, 很难让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结构建立正确的认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技术动作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体态语言, 如放慢示范或“定格”, 难以放慢示范或“定格”的技术动作, 可用手臂来代替身体动作, 并伴以口语比划讲解, 说明动作技术环节和运动形式等, 使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领会。

三、体态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1. 面部语的正确运用。

面部语即面部表情, 排除眼神之外的面部表情, 主要由嘴、眉、脸颊、鼻等器官和脸部肌肉运动变化而构成。心理学家指出, 一个人的面部能做出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大约25万种不同表情。面部表情中最美好的是微笑。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正确地运用微笑。如邀请学生出列示范时, 教师以微笑注视该学生, 会给他以鼓励和信心;学生练习失误时, 教师以微笑面对学生, 会给学生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个别学生偶尔犯错误时, 教师的微笑则表明了一种期待和希望。诚然, 教师的表情还应多“变”, 使自己的面部语与讲授的内容、教学情境协调一致。

2. 目视语的正确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是意念的流动。教师亲切自然的眼神会使学生体会到期望、信任和爱护, 会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应该始终运用亲切聪慧的眼神与学生交流,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感和紧张情绪。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眼神“解读”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如, 透过学生紧锁的双眉, 可以判断出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还未完全理解和接受, 此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强化;若学生面容舒展, 并对教师投以期待的目光, 此时教师就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赞许和表扬, 并可保持或加快教学节奏。

3. 手势语的正确运用。

手势语是通过手指、手掌和手臂等活动传递信息的, 灵活多变。手势能够通过不同的造型, 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因此, 在武术教学中, 手势语具有独特的功效, 它不仅有助于有声语言的陈述说明, 强调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 而且可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 帮助说明教学内容的效果。如在教授旋风腿“转体腾空里合腿”技术难点时, 可以用手臂的摆动来代替腿部动作的幅度和速率, 用右手击打左手替代“左手在脸前迎击右脚掌”的位置和响声,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该动作技术的时间、空间概念。

4. 服饰语的正确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 常有人习惯“以貌取人”, 这说明我们常会本能地对人的外在表现很在意, 从而对其产生喜爱或厌恶的情绪。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的服饰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 但无时不在向学生展示一个人的形象和风度, 表现出教师的修养、情操和文化底蕴, 是影响教学进行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因素。因此教师适当得体的衣着服饰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赢得学生的敬慕与尊重, 增强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说明的是, 强调衣着服饰的作用, 并不是说要穿着时髦华贵, 而是要求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份、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武术教学的具体内容、具体环境选择协调适中的武术服饰和打扮, 使得穿着大方, 脱俗得体。比如在教授太极拳时, 教师应着宽松的浅灰色系太极服, 给学生沉稳内敛的感觉, 因为太极是内家拳, 演练时要求气沉丹田, 动作柔和、空松。

5. 身姿语的正确运用。

动作示范是武术教学中最基本的身姿语。首先, 示范动作要有明确的目的。什么时候示范, 怎样示范,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教“歇步盖打”动作时, 可分为“撤步盖掌”和“歇步冲拳”来专门做上肢和下肢的分解示范, 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结构, 掌握动作技术, 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掌握动作的学习时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要根据动作的结构及示范部位的不同选择好示范面和示范位置。如“马步双劈掌”要运用正面示范, “弓步冲拳”则要运用背面示范。示范位置要以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原则。第三, 示范与讲解要密切配合。示范是学生感知武术动作外部形象的基础, 讲解是学生了解武术动作内在规律的重要手段, 两者结合运用能够缩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知过程。如在传授“仆步穿掌”时, 教师一边用动作和形象化的口头语言进行讲解, 即把“仆步穿掌”喻为燕子抄水一般, 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 一边完成“仆步穿掌”———燕子抄水般的漂亮示范。这样, 在给学生理性认识的同时, 伴随着生动形象的感官认识, 有利于学生对“仆步穿掌”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体态语言构成复杂, 要素众多, 涉及面广, 是一套复杂的符号和信息系统。它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组织管理活动, 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核心手段之一。在武术教学中, 体育教师只有在体态设计和实际运用上痛下功夫, 不断探索和丰富运用体态语言的新方法, 创设优美的武术教学环境, 才能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积极作用, 增强教学效果。

摘要:体态语言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身体言语、人体示意语言表现出的某种信息, 即通过手势、姿态和表情等来传递符号信息、显示行为意义、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它具有信息量大、可信度高、表现力强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 体态语言能够营造教学气氛、加深技术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等;要正确运用好面部语、目视语、手势语和身姿语。

关键词:体态语言,武术教学,运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善乾.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5 (2) :71-72.

[2][奥]赛弥·莫尔肖.体态语言大全[M].贾慧蝶, 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周建社, 向群, 屈军友.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体态语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11) :1544-1545.

上一篇:优秀想象作文:假如我会飞翔下一篇:最经典端午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