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2024-06-12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共12篇)(共12篇)

1.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一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溶质的本性

B: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

C: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体积

2.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A:等于100℃

B:高于100℃

C:低于100℃

D:无法确定

3.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A:等于100℃

B:高于100℃

C:低于100℃

D:无法确定

4.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5.溶液的凝固点总是()纯溶剂的凝固点。

A:等于

B:高于

C:低于

D:无法确定

6.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于血液是()

A: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低渗溶液

D:无法确定

7.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A:0.1g以上

B:10g以上

C:0.01-0.001g

D:1-10g

8.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滴定分析

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滴定分析

B:重量分析

C:气体分析

D:仪器分析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

D: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看错滴定管读数

C:加错试剂

D:使用的蒸馏水不纯

12.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为()

A:空白试验

B:对照试验

C:校正仪器

D:取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

13.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室内温度突然变化

B:气压变化

C: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

D:滴定分析仪器刻度不准

14.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

()。

A:±0.1%

B:±0.2%

C:±1%

D:±0.01%

15.在标定氢氧化钠准确浓度时,某同学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2mol/L、0.1023mol/L、0.1022mol/L、0.1024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98mol/L,该同学的测定结果()

A: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C: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低

D:准确度较低,但精密度较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B: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一定为零

C: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D:精密度高表明系统误差小

17.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C:偶然误差为负误差

D:偶然误差是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18.一个分析工作者获得三个重复测定的结果极相近,可能得出()结论。

A:偶然误差很小

B:系统误差很小

C:所用试剂很纯

D:准确度很高

19.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量试样时,以g为单位结果应记录到小数点后()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2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1.1050

B:0.100

C:0.50000

D:pH=12.00

21.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

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

A:18ml

B:18.0ml

C:18.00ml

D:18.000ml

22.下列不是滴定分析反应条件的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反应必须有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

C:反应必须无干扰杂质存在D:物质组成应与化学式相符合23.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终点

C:滴定误差

D:滴定分析

24.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物质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25.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相差越大误差越小

B:相差越小误差越大

C:相差越大误差越大

D:两者必须一致

26.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测定Fe2+的方法属于()

A:返滴定法

B: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7.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滴定时若锥形瓶中残留蒸馏水,则对

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28.欲配制1000ml

0.1mol/LHCl溶液,应取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

()。

A:8.4ml

B:0.84ml

C:1.84ml

D:18.4ml

29.可用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作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物质为()。

A:HCl

B:H2SO4

C:H2C2O4·2H2O

D:NaCl

30.用0.1000

mol/L

HCl溶液滴定20.00ml

等浓度NaOH溶液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9.7~4.3,若标准溶液的浓度都变为原浓度的1/10,则滴定的突跃范围为()

A:10.7~3.3

B:8.7~5.3

C:7.7~6.3

D:11.7~2.3

31.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3.1~4.4

B:4.4~6.2

C:8.0~10.0

D:1.2~2.8

32.酚酞指示剂的酸式色()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橙色

33.在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酸性使用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醋酸

34.高锰酸钾法中所用的指示剂是()

A:酸碱指示剂

B:吸附指示剂

C:自身指示剂

D:金属指示剂

35.用台秤称取35.8gNaCl,又用电子天平称取4.5162g

NaCl,合并溶解稀释至1000ml,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用有效数字运算表示为()

A:0.689mol/L

B:0.7mol/L

C:0.69mol/L

D:0.0069mol/L

36.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中Cl-时,若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则终点时沉淀物的颜色为

()。

A:白色

B:黄色

C:砖红色

D:紫色

37.下列社和佛尔哈德法条件的是()

A: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B:以铁铵矾为指示剂

C:以铬黑T为指示剂

D:pH=6.5~10.5

38.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如果溶液的pH=4,将使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忽高忽低

39.某滴定的突跃范围pH在4.3~7.7之间,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甲基红

B:邻菲啰啉

C:铬酸钾

D:铬黑T

40.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一般为()

A:1:1

B:1:2

C:2:1

D:1:3

41.人眼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

A:400~760nm

B:200~400mm

C:400~760pm

D:400~760cm

42.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蓝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青色光

43.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蓝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青色光

44.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0.50,则对应的吸光度为()

A:lg2

B:lg5

C:lg6

D:lg3

45.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A:0.2~0.7

B:0.1~0.3

C:0~0.2

D:0.3~1.0

46.电子天平的称盘上游灰尘,应用()

A:毛刷清扫

B:湿抹布擦净

C:水洗净

D:口吹气吹除

47.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移液管

48.滴定管内如果有明显的油污,则()

A:只用自来水冲洗

B:只用蒸馏水冲洗

C:只用待测液洗

D:先用铬酸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洗

49.下列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是()

A:KMnO4溶液

B:HCl溶液

C:NaOH溶液

D:K2Cr2O7溶液

50.如果容量瓶的瓶底事先存有少量的蒸馏水,则配制成溶液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分析化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定量分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测定方法的不同,化学分析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定量分析过程包括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量分析的误差按其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由于使用的蒸馏水不纯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系统误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表示。

7.数据0.40%、1.86×10-5、pH=8.25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

8.将数据10.06501处理成4位有效数字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滴定分析法常用于__________组分的测定,仪器分析法适合于____________组分的测定。

1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1.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滴定分析法主要的滴定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基准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5.按照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为_____________,H2O的共轭碱为_____________,HCO3-的共轭碱为________________,HCO3-的共轭酸为__________________。

16.缓冲溶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pH=4-6的缓冲溶液,可用_____________混合液;配制pH=6-8的缓冲溶液,可用______________混合液;配制pH=9-11的缓冲溶液,可用______________混合液。

17.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分析化学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多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19.根据所选用的氧化剂的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强酸性条件下,KMnO4中的锰被还原成_______________;其半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沉淀滴定法中的莫尔法所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滴定适宜在______________溶液中进行,pH为_____________。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溶液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_;佛尔哈德法所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直接滴定法测定Ag+时,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是____________。为保护AgCl沉淀不被溶解,常加入的保护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22.沉淀滴定法主要是银量法,银量法根据指示剂的不同,按创立者的名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3.配位化合物是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以______________键结合成的复杂离子和分子。配位体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其中滴定分析用的EDTA标准同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

24.在pH为12时,用钙指示剂测定水中的离子含量,镁离子已转化为___________,故此时测得的是钙离子的单独含量。

25.EDTA有____________个配位原子,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6.金属指示剂是利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颜色的不同,通过在化学计量点时其颜色的变化指示终点的。

27.在配位滴定法中,常用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配位滴定法中测定水中Ca2+、Mg2+的总量时,以_____________为指示剂,用____________作为标准溶液,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按滴定操作顺序分别写出各步反应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的Ca2+含量时,应调节溶液的pH为______,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按滴定操作顺序分别写出各步反应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0.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的盐酸溶液,常选用________作为指示剂,终点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所以水的沸点要高于100℃。()

2.溶液的凝固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3.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等渗溶液。()

4.定量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组成。()

5.定性分析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6.在分析工作中,几次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就高。()

7.在同一操作中,使用同一种仪器,可以使仪器误差相互抵消,这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8.由于操作不细心,加错试剂而引起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9.几个数相加或相减时,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

10.在滴定分析中,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相等时,即达到化学计量点。()

11.滴定分析的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一般不能恰好一致。()

12.标准溶液的配制有滴定法和分析法两种。()

13.酸碱滴定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有:NaOH、HCl、HAc、HCN、NH3·H2O。()

14.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15.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Ca2+含量时,采用的是间接滴定法。()

16.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可用硼砂作为基准物质。()

17.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浓度常用Na2C2O4作为基准物质。()

18.测定Fe2+样品只能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19.在酸碱滴定中只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终点。()

20.用强酸滴定弱碱在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一定等于7。()

21.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22.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零。()

23.所谓的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造成的。()

24.所谓的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时一回事。()

25.当移液管将移取的溶液都放出后,必须用吸耳球将停留在管尖的少量液体吹出。()

26.滴定结束后将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全部倒回原来的试剂瓶中,可以继续使用。()

27.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它包括所有的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8.对试样进行分析时,操作者读错数据,属于偶然误差。()

29.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称为偏差。()

30.多次测得值之间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31.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予以减少。()

32.滴定分析法通常适合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33.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34.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紫色。()

35.硫酸铜溶液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蓝色。()

36.配位化合物是以配位键相结合成的化合物。()

37.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38.用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法扬司法。()

39.高锰酸钾法通常选用1mol/L的硝酸进行酸化。()

40.直接碘量法通常在强碱溶液中进行。()

41.在酸碱滴定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大,可减少滴定突跃的pH。()

42.配制pH为9~11的缓冲溶液,可用HAc-NaAc的混合液。()

43.临床常用质量分数为9%的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高渗溶液。()

四、计算题与简答题

1.何为渗透压?静脉注射时注射液与血液为何要等渗?

2.利用溶液蒸气压下降和凝固点降低的原理,解释植物为何具有耐寒性和抗旱性。

3.在常压下,为何海水的沸点要高于100℃?

4.市售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用此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HCl溶液,应取浓盐酸多少毫升?

5.有一电子天平,称量绝对误差为±0.1mg。如称取试样0.05g,相对误差是多少?如称取1g,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说明什么问题?

6.计算下列平行测定值:17.16%,17.18%,17.17%的绝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7.某溶液经四次测定,其结果为0.1016、0.1012、0.1014、0.1025(mol/L)。其中0.1025的误差较大,问是否应该舍去?(=0.76)

8.称取不纯烧碱试样2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吸取25.00ml

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指示剂,用0.9918

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溶液20.00ml。求该烧碱试样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9.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准确称取硼砂试样0.3814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20.00ml,计算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10.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4.0844g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

1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H+]

(1)0.1mol/L的HCl溶液;

(2)0.1mol/L的NaOH溶液;

(3)0.1mol/L的HAc溶液;

(4)0.1mol/L的NH3·H2O溶液;

(5)

在20.00ml

0.1000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0.02ml

0.1000

mol/L

HCl溶液;

(6)

在20.00ml

0.1000

mol/L

HCl溶液中,计入20.02ml

0.1000

mol/L

NaOH溶液。

12.准确称取硫酸铵试样0.1355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40%的中性甲醛溶液,加2滴酚酞指示剂,待反应完全后,用0.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3.55ml,计算原铵盐样品中氮的含量。

13.称取铁矿石试样0.3029g,溶解并预处理将Fe3+还原成Fe2+,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0.01643mol/L

K2Cr2O7标准溶液35.14ml,计算试样中Fe的质量分数。

14.将0.1121

mol/LAgNO3溶液20.00ml加到0.2266g的含氯试样中,再用0.1158mol/L

NH4SCN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时,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

15.取100ml某水样,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0.01000mol/L

EDTA标准溶液28.66ml,另取相同水样,用NaOH调节pH为12,加钙指示剂,用0.01000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EDTA标准溶液16.48ml,计算该水样的总硬度以及Ca2+、Mg2+含量(mg/L)。

16.有一高锰酸钾溶液,盛于1cm厚的比色皿中,测得透光度T=50%,如将其浓度增大1倍,其他条件不变,其吸光度为多少?

17.如何配制0.1mol/L,2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简述配制过程(包括计算、称量、溶解、配制等步骤)。

2.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二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实验技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 当今学校应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基于实验教学的特点发挥其在教学方面的优势,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化学人才。

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将从学生、教学及考核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基础薄弱, 二是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只是见过老师演示实验并没有实际动手做过化学实验, 更有甚者一些来自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连演示实验都没见过, 因而这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 这对化学实验教学增加了负担。

1.2 教学方面的问题

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面的问题, 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这两个方面。就教学内容来说, 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学校在教学中, 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 而设计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安排的较少。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也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3 考核方面的问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多从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方面来进行。而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 教师多从学生的预习报告、回答教师提问情况、实验的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等方面来进行评估。然而,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往往很难对每个学生都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措施

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学校只有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化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并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因此, 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从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角度出发, 不断加强对其的改革与实践探究。

2.1 工学结合, 加强学生基础、强化技能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立承担实验任务, 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则又是建立在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操作技能熟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基础。对如何加强学生基础, 教学时首先要从一开始就重视课堂教学, 要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贯彻始终,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 要按照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计划, 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进程, 以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涉及很多的操作事项, 因此学生的对手实践能力就显得较为重要。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之后, 其他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很好地进行, 同时这也能为学生以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理论以学习到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此,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究, 可以基于项目化教学, 从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这一方面出发, 以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为基础建立循序渐近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化学人才。

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可以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创新这三个层面出发。对于基础层面, 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操作练习及验证型实验操作来, 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打下扎实基本实验技能基础。对于提高层面, 则是在学生拥有较好的基础之后的进一步要求。这时要通过设计型、综合性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它们融会贯通, 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最后的创新层面, 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因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在计划学时之外开展一些创新型的开放实验, 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工学结合模式下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此, 要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这一考核点, 从而更好地引导老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各项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史兵方.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04期.

3.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三

关键词:课程改革;调研;整合;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44-01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注意事项

课程改革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修订和提高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完善和形成阶段。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应正视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上面也是一样。

在思考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向和内容时,更要去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或者是别的学科类似情况,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课程改革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免更多内容重复。在课程改革前,更需要做细致、科学和实事求是的调研和研讨,这样才能让我的课程改革丢以前的包袱,更加深入和成功。

二、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整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老教材是由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两大基础部分组成,知识面涵盖广,知识点多等特点。在其中,有很多知识点既不合适实际需要,也与高中和初中的教材相互重叠,同时由于课时的减少,在有限的课时,还要去学习重叠的知识,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由于老调重弹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对化学失去兴趣。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现实就是,高中和初中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已经改革完成,那么就要求大学院校也要与之相适应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老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让新教材更为符合实际需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尤其是要符合当今社会前沿科技发展潮流。经过对教材的整合,让教材去除了不符合实际需要和重叠的部分,使新教材结构体系更加紧密、科学。同时也为授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授课课时,能让授课教师把更多关于化学领域的前沿科技介绍给学生,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训练步骤,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的兴趣。性质验证实验尽量减少。取消陈旧的方法,加强综合性实验。我们在精选内容时,尽量选择那些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基础实验理论和技能的实验,通过有限学时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接触较多的反应类型和操作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正规接触化学实验,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引进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

现行的学习评价分为三大模块: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基本技能操作,而基本技能操作主要指实验部分;这三大模块各占总成绩的比例为:平时成绩百分之三十,考试成绩百分制四十,基本技能操作百分之三十。而平时成绩主要包括:报告、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平时作业以及考勤等;考试成绩包括院校和系统一组织年中和年末考试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样情况就会导致学生主要是以书本理论知识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大模块为主要评价对象,忽略了学生在该专业应有的基本技能操作的重要性,这样培养的出来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已经成为过去的书本理论知识,而不能通过实验来发掘新的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情景教育方法的使用

情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仿真培训方法,主要使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事物变化的过程,理解书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把书本中的呆板画面用仿真技术呈现在学生眼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引导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生辩论和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让学生通过这一解惑的过程,达到学生对其他知识点的自学目的,这样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它广泛的用途已经和课程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课堂上,授课教师适当的使用计算机媒体技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其中,关键在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在其整体设计思想、课件的结构、课件制作平台、素材的准备和选取,以及准确的切入点都是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技术,要把书本知识准确、系统利用声光电反映出来,那么以上几点是至关重要决定性因素。

六、小结

以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需要的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都已经改革完成,那么大学院校的相关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也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整个教学体系建设和发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德平.《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教材的编写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高世萍,翟滨,于长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6,3.

4.《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篇四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1102000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24/0.75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开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也是与之相应《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的配套教材,是农学、园艺、生物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上述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本课程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基本规则,安全常识,常用仪器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第二部分实验技能训练;第三部分常用数据及特殊试剂的配制,以方便学生查阅。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学会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型备 注验证设计演示综合创新必做选做1仪器的认领及仪器的洗涤干燥2√√2氯化钠的提纯3√√3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3√√4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3√√5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6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3√√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4√√8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2√√

四、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教学应在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注意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已习惯中学教学的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化学学习的情况,教师在本课程教学开始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如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条件的选择、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的书写;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学实践打基础。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

记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实验预习成绩(10%)+ 实验态度、卫生及安全规范(10%)+ 实验操作(25%)+ 实验报告(25%)+ 实验考试(30%)。正文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及仪器的洗涤干燥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认识本学期做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

2.洗净上述玻璃仪器并把他们分类整理

3.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三、主要内容

1.按照仪器清单认识所有仪器

2.洗涤所有玻璃仪器

3.烘干

四、技能考核

各个仪器的认识及玻璃仪器的正确洗涤

实验二 氯化钠的提纯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粗食盐的提纯,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在无机物提纯中的应用 2.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3.练习溶解、沉淀、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等基本操作

三、主要内容

1.粗食盐的称量和溶解

2.依次除去SO42-、Ca2+、Mg2+及过量的Ba2+、CO32-离子 3.浓缩、结晶 4.燥与称量

5.产品纯度的检查

四、技能考核

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三 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吸光度法测定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有关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内容

1.0.01000mol/L的FeNH4(SO4)2溶液的配制 2.0.01000mol/L的磺基水杨酸溶液的配制 3.等物质的量系列溶液的配制

4.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等物质的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5.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HAC电离度和解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PH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内容

1.配制不同浓度的HAC溶液

2.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

3.PH的测定

4.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PH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

五、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间接法配制HCl、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

2.熟练掌握称量操作及滴定操作

3.学习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

三、主要内容

1.0.1mol/LHCl和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2.0.1mol/LHCl和0.1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3.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称量操作及滴定操作的正确方法

实验六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硬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

3.掌握铬黑T及钙指示剂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钙镁总量的测定

2.钙含量的测定

3.数据处理

三、技能考核

容量瓶的使用及滴定操作的正确方法

实验七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掌握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2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3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4.通过氮菲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

三、主要内容

1.邻二氮菲—Fe2+吸收曲线的绘制 2.标准曲线的绘制

3.试样分析

四、技能考核

配制溶液及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实验

八、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熟悉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原理

2.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三、主要内容

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

2.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3.H2O2含量的测定

4.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溶液配制及滴定操作的正确使用

参考书目

[1] 呼世斌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8

[3] 武汉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春生编.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部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 北京师范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五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甲烷的燃烧热是-965.6kJ·mol-1,其相应热化学方程式()

A:

C(g)+

4H(g)

=

CH4(g)

=

-965.6kJ·mol-1

B:

C(g)+

2H2(g)

=

CH4(g)

=

-965.6kJ·mol-1

C:

CH4(g)+

3/2O2(g)

=

CO(g)+2H2O(l)

=

-965.6kJ·mol-1

D:

CH4(g)+

2O2(g)

=

CO2(g)+2H2O(l)

=

-965.6kJ·mol-1

2.对于基元反应:2NO

+

O2

=

2NO2,若将体系的压力由原来的100kPa增大到200kPa,则正反应的速率为

原来的()

A:2倍

B:

4倍

C:

6倍

D:8倍

3.Ca3(PO4)2的溶度积的表示式为:()

A:

B:

C:

D:

4.对于下列电极反应,如果增大溶液的pH,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5.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6.满足下列哪组条件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A:

>0,>0,高温。

B:>0,>0,低温。

C:<0,<0,高温。

D:>0,<0,低温。

7.下列何种物质不能起酸的作用

()

A:HSO4-

B:NH4+

C:H2O

D:CO32-

8.下列各组溶液哪个不是缓冲溶液()

A:NaH2PO4

Na2HPO4

混合液。

B:0.2

mol·L-1NH4Cl与0.1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液。

C:0.1

mol·L-1NaOH与

0.1

mol·L-1HAc等体积混合液。

D:NH4Cl

NH3

·H2O混合液。

9.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能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增加碰撞机会

B: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C:能加快反应物的消耗

D: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10.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A:增加反应物浓度

B:增加生成物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改变反应温度

11.[Ni(en)2]2+离子中镍的配位数和氧化数分别是()

A:4,+2

B:2,+3

C:6,+2

D:2,+2

12.若下列反应2A

+

2B

=

C的速度方程式是,此反应的反应级数是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配制

FeCl3溶液,为防止水解,应加入()。

A:NaOH

B:NaCl

C:HCl

D:HNO3

14.下列

值最大的是()

A:

B:

C:

D:

15.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砝码生锈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正确

16.欲配制0.20

mol·L-1HCl溶液和0.20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1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称为

A:绝对偏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误差

D:标准偏差

18.某人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移取标准液(ml)

20.00

20.000

20.00

20.00

滴定管终读数

47.30

24.08

23.5

24.10

滴定管初读数

23.20

0.00

0.2

0.05

V(NaOH)ml

24.10

24.08

23.3

24.05

19.用计算器算得,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为()

A:12

B:12.0

C:12.00

D:12.004

20.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用NaOH溶液

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换滴定方式

D:间接滴定方式

21.用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H3·H2O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3.4)

B:溴甲酚兰(=

4.1)

C:甲基红(=5.0)

D:酚酞(=

9.1)

22.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A:

B:

C:

D:

23.下列盐中,哪种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A:(的=

4.2×10-7,=

5.6×10-11)

B:Na2B4O7·10H2O(H3BO3的=

5.8×10-10)

C:NaAc(HAc的=

1.8×10-5)

D:Na3PO4(H3PO4的=

7.5×10-3,=6.2×10-8,=

2.2×10-13)

2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固体NaOH

B:固体Na2S2O3

C:固体硼砂

D:固体KMnO4

25.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稳定

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不稳定

D:酸效应系数的大小对配合物的稳定性无影响

二、计算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计算浓度均为0.1

mol·L-1的NH3·H2O和NH4Cl混合液的pH(已知NH3·H2O的=

1.80×10-5),若

在一升该溶液中加入0.01mol

MgCl2(忽略体积变化),是否有沉淀生成?(Mg(OH)2的=1.2×10-11)

2.将铜丝插入浓度为

mol·L-1

CuSO4溶液,银丝插入浓度为

mol·L-1的AgNO3溶液,组成原电池。

=

0.799V,=

0.34V,=

4.8×1012

(1)用电池符号表示该原电池并计算其电池电动势。

(2)若加氨气于CuSO4溶液,使达平衡时氨的浓度为1

mol·L-1,计算的电池电动势(忽略加氨后溶液体

积变化)。

3.用铬黑T作指示剂,于pH

=

10时,100.0

ml水用去0.01000

mol·L-1

EDTA

18.90

ml,同一水样100.0ml,调pH为12时,以钙指示剂用同一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12.62ml,计算每升水中含钙、镁多少mg

和水的硬度(用德国度表示)。(原子量:Ca

6.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六

总结报告

一、项目改革的背景、思路

材料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国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几十年来,我国的材料类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改革浪潮中,材料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整体看,已进行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对理论课程体系改革力度较大,而对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材料科学从主体上来说是一门实验科学。专业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索材料本质、开发新材料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并形成适合我国材料学科发展人才需求的、与改革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科学、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1996年,我校作为主持单位之一参加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2000年通过国家鉴定。至此确立了面向一级学科专业立足二级学科专业的办学思路,并初步形成了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确立与新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特提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于2000年8月正式被教育部获准立项。

该项目旨在巩固深化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对拓宽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探索新专业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模式,实现其高效良性运作。

二、项目研究、实践的情况

项目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针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工程实践训练的不足,确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项目针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中心”管理运行模式探索等内容,全

面实施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构筑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出版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及CAI课件,公开发表了36篇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专集,探索出材料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提出的实验课程体系,通过“试点——总结——扩大试点——总结——全面推广”的阶段,积极稳妥的在96级至99级4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等18个班中实施。2003年,该实验体系又在2000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6个班推广实践,至9月项目成果通过国家教育部项目结题验收,已累计有24个班644名学生参与改革实践。实践表明: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得到转变,实验课程体系得以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更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004年10月,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与实践有创新、有突破,学生收益面较广,体现了高水平、高起点的特点。研究成果对国内高校专业实验改革具有很好的辐射和借鉴作用,研究成果在同类项目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项目主要成果简介

1、确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对国内几十所高校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认为:21世纪材料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通晓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全面知识,应具备开拓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由此确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是: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兼顾材料科学家科学研究和材料工程师工程实践的综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在与学科基础课配套设置物理实验、实验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的同时,对原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同时为拓宽专业实验内涵,强化工程能力训练,增设了粉体工程实验、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技术等课程实验内容,优化后形成了由材料工程实验(含粉体工程实验、热工工程实验、流体力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含公共基础实验、专业选修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课程组成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调整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突出了培养材料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应具备的“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和“材料生产”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实验学时比例大幅度增加。体现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实现了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根据新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在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工科专业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教学完全分开的做法,在实验教学大纲制订中,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避免交叉重复,形成更为合理的专业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同时加大了对过去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整合力度,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了一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3、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

2002年6月由化工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按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与生产的总体需要选择了54个实验项目,根据专业的特点,把一些实验性质和实验内容相近的项目进行归类、调整,形成以原燃料质量测试研究、材料形成规律分析、材料性能测定为主线的比较科学的实验系列。教材出版后,受到专家较高评价,其理论体系被许多高等院校所关注。

4、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

该课件2003年6月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学课件的空白。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课件将录像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录像展示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FLASH动画展示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中的细小变化,便于学生理解,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一定的先进性。课件不仅对教材中所述及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且对教材中的实验项目也进行了必要的增补,由原54个实验项目增至56个,反映的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该课件由材料学院、艺术学院、学校电视台联合开发,设计有创意,制作质量高。课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三级菜单完整体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课程体系,使用者可以在三级目录中随意切换。

5、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96级、97级、98级、99级、2000级、2001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调查资料及学生体会4本,整理典型实验报告6本,完成实践报告1份。

本项目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在于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规划,在于对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科学的专业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研究探索,特色在于材料工程实验平台、材料科学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课程的实施。我们按照各种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的系统性去安排实验,并根据各种材料的研究需要去体现实验的综合性,让学生系统地理解所开实验的目的意义、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生产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还进行了专业实验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以重知识运用、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思想。对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则按实验性质进行分类,提出写综合实验报告、设计型实验报告的要求。

6、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科学管理

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对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实验室、材料研究及测试中心进行了大幅度投入,同时对无机非实验材料中心进行建设,由此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提供了强大的基地支撑。

自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增专项300万元,实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设备资源的优化重组,实验条件明显改善。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已有各类仪器设备600多台套、总价值达45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能接纳近300位本科生专业实验和200名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验。已成为我校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培养的重要实验基地,同时也已为全国材料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实验中心还进行了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探索;在积极提高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发挥我校材料学科优势,跨院系引入高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以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我们将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与研制了20台套实验设备,并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成功向兄弟院校推广,为拓展项目成果和促进实验中心自身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

四、项目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

本项目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研究并实施的全方位了实验教学改革,其成果不但对武汉理工大学其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产生示范作用,而且已通过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幅射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

自2003年9月项目结题后,本实验体系2003年、2004年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2000级、200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2个班推广实施,又有575名学生

参与实践,取得很好教学效果。2003年,本专业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56篇,涉及人数73人。2004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同时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也被推广到其他材料类专业,并在2003级教学计划中得到全面体现。2003年10月该项目成果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上重点进行了交流,有56所学校代表参加,对相关学科、专业或学校的产生积极影响。

本项目成果不仅满足了本校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还满足了全国其他兄弟院校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已有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福州大学等40多所学校教师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参观学习,出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已在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销售2786册,“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多媒体课件”,已在重庆大学等12个高校销售13套。研制和开发的实验设备已在河海大学等11所高校推广54台套。

五、项目成果的优势与特色

项目成果的优势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1、研究内容系统而全面,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独树一帜。

本项目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拓宽为契机,以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为动力,以大幅度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为根本目标,对原有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的同时,在实验室管理运作模式、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开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规划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地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力图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之路。这样全面系统地改革一个专业教学实验是我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2、《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和CAI课件的配套出版,填补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学课件的空白。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

3、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交叉、综合、启发性强,具有创新性。

本项目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将传统的单项实验法与新型的多项实验组合法相统一,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形成由材料工程实验平台、材料科学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课程组成的特色实验体系。教材中把实验分为三类,即传统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是教学、生产、科研相统一的最佳模式,这种结合具有创新性。

4、项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在探索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和实

验设备的开发,以及发挥学科实验基地优势、跨院系组织实验教学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特色。

5、取得的实验改革成果全面而系统,为成果推广创造了条件。

项目构筑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配套出版了高质量的专业实验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研制成功经济实用的配套实验设备,同时探索出材料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的材料专业实现全面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也为提高我国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广泛推广本项目研究成果,创造了条件。

6、由试点到推广,完成了实践全过程,学生受益面大。

7.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七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各院校对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和教学,过分强调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划分过细,并且各课程间重复内容过多,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进行整合和精简[1 - 3]。由于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在较短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这些领域的基础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另外,在有限的学时里面,合理安排各教学内容的比重,突出重点,也有待于研究。结合我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 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不同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简单相加。这两门课程重叠最多的内容主要是酸碱、沉淀、配位及氧化还原四大平衡和滴定,而其它部分的知识点,如无机化学中的 “物质结构基础”、“元素性质”等部分重叠的内容并不多。因此,为了减少教学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抓住各门课程的结合点,融会贯通地将各门课程内容中重叠较多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就要求教材应该是讲授基本化学问题或者化学理论,并且内容简练、完整、重点突出。因此选择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贾之慎主编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教材。

自2011 年以来,我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学时数减为64 个学时,学时少与课程内容多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我们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对课程内容重新审定,制定了相应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并按照大纲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并组织实施教学,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两方面体系得以协调。新大纲的使用,使学生以较少的课时掌握较系统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较宽的知识面,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我们主要给学生讲授以下三部分内容: ( 1)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平衡; ( 2) 四大化学平衡、定量分析、物质结构和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理论; ( 3) 各主、副族元素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各族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招生,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基础薄弱的状况,尤其是我校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还招收了部分文科学生,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作为大学一年级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时强调让学生搞清基本概念,不追求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基础知识点的理论推导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较深的理论化学知识,因此,在讲基本概念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否则很容易混淆。如学生在学习“反应商”的概念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标准平衡常数和反应商公式是一样的,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在上课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掌握: ( 1) 二者公式是一样的,反应商中反应物和产物使用的是某一时刻的浓度或分压,而标准平衡常数是平衡时候的浓度或分压,它是反应商的特殊形式,所以当反应平衡时,反应商等于标准平衡常数; ( 2) 标准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平衡时的值,只受温度影响,而反应商是根据某一时刻的浓度或分压求出来的,并且可以根据反应商与平衡常数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 3) 标准平衡常数可理解为平衡状态下的反应商,只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一特殊点。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就比较了解反应商的内涵与外延,在以后学习中遇到这个名词也不容易混淆了。

2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比化学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少很多课时,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授时不能讲的过多,在讲课过程中要结合该专业的特点,重点要突出,给出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例如,在讲授沉淀溶解平衡这一章时,对于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内容较多,重点要围绕溶度积规则进行讲解; 讲授酸碱滴定曲线时,要重点讲解滴定突跃及选择指示剂的原则。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基本内容和理论,应多提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去联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形象生动等优点。例如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涉及的核外电子排布、能级交错、晶体结构等比较抽象的部分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像,仿真模拟、动画等展现给学生,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但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计算机,就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和补充,两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例题分析过程,采用板书进行解释,推演和总结,让学生对公式的推导和问题的解答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要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始终要以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使用知识作为教学目标。

3 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结合相应的化学实验课程,结合相关的化学化工生产实际来讲授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应的实验中,真正做好化学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和价值。例如根据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我们为实验课程设计了基本技能型和设计型两种实验体系。基本技能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的基础理论训练,主要强调理论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研究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验同步,即在理论课上结合相关章节讲解实验原理等内容,然后再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还会增加对实验课的兴趣。例如,对于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这一实验,涉及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基准物质、酸碱滴定法、指示剂的选择等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分属不同的章节,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先将这些理论知识讲授完后,再安排相应的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课上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做好实验的同时,也巩固了各章节中理论课的知识。设计型实验以教学与科研互动为教学模式,实验主要来源于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由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并自己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结语

8.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八

摘要:分析了华北电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运用明显提高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李艳青(1980-),女,河北满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许佩瑶(1965-),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90-02

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它和理论课内容环环相扣,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消化理论课的内容,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可取代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机化学是华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工、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紧承高中化学,不仅是各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化学基础课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基本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训练学生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和素养;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1]而在华北电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原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对原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变得尤为必要。

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华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和能源化工专业设立了“无机化学实验A”课程,学时32;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设立“无机化学实验B”课程,24学时。与其他“211”院校的对应专业相比,华北电力大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学时明显偏少,如果仍延续传统的理论验证实验模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规律、具有先进性、适合于本科生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验学时少:目前“无机化学实验A”仅能开设12个实验,主要是基本理论验证实验和常见元素性质实验,制备、分离、鉴定等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较少;“无机化学实验B”只能开设9~10个实验,元素部分的实验基本无法开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2)实验教材内容陈旧:所用的教材是2000年自编的讲义,采取“示范型”的编写方式,形式呆板,缺乏对实验理论、方法、特点的系统介绍,使实验教材停留在实验操作指导的水平上,学生在实验中基本上是“照方抓药”,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实验能力的目的。

(3)实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实验教学中,仍局限在“验证理论”或“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训练”的模式上,沿用几十年不变的学生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学生按实验步骤操作,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的老一套做法,使实验课落后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制约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实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考核方式不科学:目前在实验成绩的评定上,主要依据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由于有部分学生无故旷课,甚至相互抄袭实验报告,或是照着实验书通篇抄写,造成实验成绩评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使得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操作轻实验设计、重实验结果轻实验结果分析论证的倾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使无机化学实验具有教学内容前瞻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手段现代性的特点,积极促进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引入网络教学手段以弥补学时不足,对于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作出结论的能力以及科学工作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学生化学实验教育的第一门实验教学课程,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今后整体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2]华北电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应全面分析调研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为宗旨,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验证改革的效果。

1.课程体系的定位

通过调研工作分析比较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行业大学应用化学和环境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设立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或单独设课、与分析化学实验合并设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或四大化学统一设立“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但无机实验部分的内容80%左右相同,20%为各校根据自身特点设立的实验,如化工大学的无机制备、地质大学的岩层分析,农业大学的土壤性质[3]等;同时和后续课程教师沟通,了解后续课程对化学实验技能的要求。通过研究讨论对我院各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有了比较明确的定位:即夯实基础,注重特色。也就是在课程体系中确定70%左右的内容为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验,30%左右为与专业特色相关的实验。

2.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编写

将实验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一般理论验证及基本操作训练实验”、“元素性质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每个模块的训练目的不同。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化学和环境专业各自的特点分别编写适合的教材。在编写中注意筛选、精简、删除、合并教材实验内容,突出电力特色,如对化学专业增加“去离子水的制备和水质检验”;对环境专业,增加“电厂化学车间酸碱废水性质及处理”等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综合型设计性实验在整个实验课程中的比重,对原设计性实验进行修改,以期更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每个验证实验中也增加如混合离子的分离鉴定等设计性小实验,兼顾学生基本操作能力训练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改革的中心。如何在短短几十个学时中达到培养学生进行化学科学研究的能力的目的是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根据“三大实验模块”各自的训练目的循序渐进地采用“指导”、“启发”和“探讨”三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在一般实验中,以“指导”为主,训练学生对实验设备、实验操作方法和化学基本原理的熟悉、掌握。在综合性实验中,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设计性型实验中,由学生自行拟订方案,动手实验,教学方法以探讨为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已探索,独立解决问题。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等教学资源。由于课时限制,无机化学实验很多内容都无法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建立实验网络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4]无机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主要是玻璃仪器,不需要特殊维护,开放实验室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可为基础好的、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小型研究的场所;建立实验室网络平台,将无机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物质图片和由于学时限制无法开出的实验制成视频上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在网上观看学习。不仅可以使实验内容更加丰富,省时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驾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学生能力的提高。为此可把实验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实验、报告、总结四个环节,对四个环节的教学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内容和质量指标体系。实验前要求学生写好预习报告,实验时首先提问学生实验有关的操作和现象,讲解时只给学生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打分,对每一步的内容与指标尽量做到量化,使教学双方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有据可依。[5]

五、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考核方式,从措施上保证学生在实验中主动预习,主动动手,自觉提高。考核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应答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由教师按5分制记录在册;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由老师批改实验报告给出;考核成绩拟建立实验考核试题库,根据教学目的分别采用抽签选题、现场口试、方案答辩、实验报告答辩和实验操作检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在华北电力大学2010、2011级应化、环工、环科各专业进行了实施,综合考核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往届。与此同时,追踪调查发现,学生在后来其他化学实验课表现出基本操作规范、熟练,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实验素质,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有为,魏建德,胡玉才.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J].化工时刊,2008,22(3):76-77.

[2]王利勇,韩媛媛,丁士文,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3):28-29.

[3]杨昱,徐雅琴,杨玉玲.农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4):35-37.

[4]曾凤春,丁杰,黄生田,等.工科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63-264.

[5]高喜平,李军波,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

2010,24(4):72-74.

9.《无机化学》教案 篇九

山东德州学院化学系 王新芳

一、教学课题:配合物的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二、教学目的: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及理论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价键理论

四、教学难点:运用价键理论解释配合物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五、教学用品: 烧杯、滴管、硝酸银溶液(2M)、氯化钠溶液(2M)、盐酸溶液(2M)、氢氧化钠溶液(2M)、氨水(2M)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演示实验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做两个演示实验:

1、取三支试管,将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板书)AgNO3+NaCl=AgCl(白色沉淀)+NaNO3

2、在上述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前两支试管无现象,第三只试管中白色沉淀消失。

(板书)AgCl(白色沉淀)+2 NH3·H2O=[Ag(NH3)2]+(无色)+Cl-+2 H2O AgCl既不溶于强酸,也不溶于强碱,却易溶于氨水,这是因为Ag+和NH3可以形成可溶性的[Ag(NH3)2]+配离子,它比AgCl更稳定,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为什么会与一个中性的分子结合?怎样的结合使得它的稳定性如此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二)新课教学(PPt演示)

1、L.Pauling等人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首先用杂化轨道理论来处理配合物的形成、配合物的几何构型、配合物的磁性等问题,建立了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在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的领域内占统治地位达二十多年之久。

2、价键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的价层轨道,配体有可提供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配合物的中心体M与配体L之间的结合,一般是靠配体单方面提供孤对电子对与M共用,形成配键M ←∶L,这种键的本质是共价性质的,称为σ配键。

举例讲解:在[Ag(NH3)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Ag+的价电子构型为4d(10)5S(0)5p(0),它有空

+的5S(0)、5p(0)轨道,配体NH3分子中的N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Ag(NH3)2]配离子中Ag+与配体NH3之间的结合,是靠NH3单方面提供孤对电子对与Ag+共用,形成2个配键Ag←∶NH3。

N原子的孤对电子进入5S(0)5p(0)轨道,而5S(0)5p(0)轨道不仅空间伸展方向不同,而且存在能级差,怎么会形成2个等同的σ配键呢?这就是价键理论的第二个要点所要说明的问题!

[2]在形成配合物(或配离子)时,中心体所提供的空轨道(sp, dsp或spd)必须首先进行杂化,形成能量相同的与配位原子数目相等的新的杂化轨道。

举例讲解:在配体(NH3)的作用下,中心离子首先提供一个空的5S(0)轨道和一个空的5p(0)轨道进行杂化,杂化后的2个SP杂化轨道再与2个(NH3)分子中上含孤对电子的轨道重叠形成配位键,由于Ag+的2个SP杂化轨道的空间排布为直线型的,所以[Ag(NH3)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是直线型的。Ppt展示举例:

1、用价键理论所解释的[Ni(Cl)42-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2、用价键理论所解释的[Ni(CN)4]2-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讨论:在以上两个配离子中,相同的是中心离子,配体不同,我们看到中心离子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轨道,杂化方式也不同,这又如何解释呢?这就是价键理论第三个要说明的问题。

[3]价键理论认为中心离子利用那些空轨道杂化,主要和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又和配位体中的配位原子有关。当中心原子相同时,就取决与配体的电负性。a、如配位体的电负性较小,如C(x=2.55)N(x=3.04)较易给出电子,对中心离子影响较大,使电子层结构发生变化,(n-1)d轨道中的成单电子被强行配对,可以腾出内层能量较低的轨道来接受配体的孤电子对。杂化形式为(n  1)d、ns、np杂化,称为内轨型杂化。这种杂化方式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型配合物(inner complexes)。b、如配位体的电负性较大,如F(x=3.98)Cl(x=3.16)O(x=3.44),不易给出电子,对中心原子影响较,使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发生变化,仅用外层空轨道(nS)(nP)(nd)进行杂化。杂化形式为ns、np、nd杂化,称为外轨型杂化。这种杂化方式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外轨型配合物(outer complexes)。Ppt展示练习:试用价键理论解释

1、[Fe(CN)6]4-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2、[Fe(H2O)6]2+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三)本节课小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核心是,形成配位键的必要条件是:中心体M必须有空的价轨道,而配体L至少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对。在配体的作用下,中心离子首先拿出一定数目的价层轨道进行杂化,杂化后的轨道再与配体中配位原子含孤对电子的价层轨道重叠形成配合物。价键理论比较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很好地解释了配离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那么价键理论对配合物的性质(如配合物的稳定性和某些配离子的磁性)又是怎么解释的呢,我们将留待下次课学习。

(四)思考题:

请同学们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思考内轨型配合物(inner orbital complexes)和外轨型配合物(outer orbital complexes)在键能、稳定性、磁性、等方面的性质会有何不同?并书写一篇小论文上交。

10.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十

【摘要】:本文从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入手,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项目,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制定具体项目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总结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机化学;项目教学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O6-4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授,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试验流程完成实验,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从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入手,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制定具体项目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总结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提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无机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配置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问题中做到举一反三,既要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申。配置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是一项精确度要求十分高的无机化学实验,是关于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研究以配置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实验为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和认识,并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项目实施

(一)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学生需要掌握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和认识,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实验的操作过程。本项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集计算、操作以及分析为一体,精准度要求也十分高,容量瓶的使用是整个实验的核心内容。在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项目要求

要求学生准确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准确称量出氯化钠的质量,将所称取的氯化钠完全溶解,将完全溶解的氯化钠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内并进行准确定容,将瓶中的溶液摇匀,最后装瓶贴标签。

(三)项目分解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这个项目上,要求学生配置25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将此项目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如下表1。

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项目分解

项目任务具体内容

实验前准备工作容量瓶的检漏

配制标准溶液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溶解氯化钠固体

将溶解的氯化钠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定容、摇匀

完成实验装瓶、贴签

(四)项目设计

1、设计步骤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实验。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进行项目前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流程,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选择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

2、设计实例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这个项目任务中,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对氯化钠溶液的量浓度作出合理的计算,,具体计算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设计出合理的项目实施流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实施设计

各个学习小组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容量瓶检漏的操作以及氯化钠的计算、称重、溶解、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演示给学生;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穿插讲解有关化学计算以及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知识;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促进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4、检查评估

学生在小组内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检查。检查各小组是否配置250ml、0.2mol.L-1的氯化鈉溶液;并对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进行评价,评价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容量瓶检漏的操作以及氯化钠的计算、称重、溶解、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评价学生是否注重合理安排时间、是否注重小组的团结协作。

5、作业布置

学生在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方法之后,教师布置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配制简易鲜花保鲜剂,可以配制洗洁精保鲜剂、阿司匹林溶液、无菌水溶液、营养保鲜剂等。

三、项目总结

通过项目实验,学生成功配置25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掌握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和认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项目可以运用实验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每个小组将这个项目的题目、作者、实验问题、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等总结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评价,教师再对所有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打分。由于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协同合作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无机化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组织,不能使项目教学法只是一个形式;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制定和调整教学方法;一定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使项目顺利进行。总之,项目教学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任魏娟.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徐朔.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7.

[3]唐小清. 高职化学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J]. 当代职业教育,2013,(09):59-61.

11.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生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质量,实践环节,教学模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独立学院生工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课。该课程教学内容多,而理论课时较少(56课时),为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和改革。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遇到的问题来自两方面。首先来自于课程本身[1]:知识点多,内容较分散,课时少;教材内容更新较少,无法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教学内容与生工专业相去较远,很难体现课程对专业发展的作用;大量的公式和计算,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主动性不强,且教学班学生人数多,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过分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则对学生能力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难免欠缺。

随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发生了变化,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2 生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设计

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我校“质量检验检疫”的办学特色,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高级人才”的需求。我们开展了如下工作。

2.1 对学情进行摸底,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

在开学初,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内容包括对个人化学水平的定位、化学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学习有帮助的措施以及对教学的建议等。共74人参与了调查,回收问卷65份,其中64.6%的学生认为“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计算,23.1%的学生表示需要提高实验技能;在问到“对学习有帮助的措施”时,72.3%的学生选择教师答疑(可以面对面,也可通过网络),选择“远程学习平台的开放”和“参考教材的提供”选项的学生占到30.8%和49.2%。根据以上反馈结果,教学时,我们注重对作业、例题的讲解,开设习题课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利用Blackboard网络课程平台,开设“虚拟实验室”、“教学资料”、“网络资源”和“答疑区”等板块,上传学习资料,解答学生疑问,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补充;同时,利用Blackboard平台和课前课后时间,开展答疑;在实验阶段,我们提高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实验进行时,指导教师及时发现、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2 优化课程内容,构建适合学校及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

对生工专业而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应与化学专业相区分,课程难度需要适当降低,教学内容上要进行取舍。同时,考虑到我校检验检疫的办学特色,我们对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强化。

教学内容上,我们采取“课堂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元素化学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仅介绍元素周期律体系,而各代表物质部分则由学生自学。教学重点围绕“化学基本原理”、“四大化学平衡及定量分析”、“物质结构理论”与“分析检测基础理论”四大模块展开[2]。

2.3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2.3.1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大一的新生尚未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部分学生从管理严格的高中升入大学后思想会有所松懈,学习上仍较多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面对大一学生,教师除了要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第一次上课时,就需要强调“大学=大大的学”,即除了课本外,学生应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由“点”到“线”,再到“面”,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变“分散”为“系统”,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做到融会贯通;鼓励学生在每次课后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达到巩固内化的效果,久而久之,学习习惯就会养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由“学会”进而转变为“会学”,这也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2.3.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

采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分子的结构、化学键的形成等,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向学生展示,更生动直观,学生较容易理解,且讲课节奏也可以适当加快。另外,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3],教师可以上传课件、参考书等课程资料,;开辟专题讨论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立题-查资料-发帖讨论-汇报总结”的流程,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整理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组织在线答疑和教学情况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可对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4],并且强化了师生在课外的互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

2.3.3 注重化学史教育的渗透

化学史是化学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3],教学中往往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展现化学史的伟大发现的思维过程,介绍化学发展中的曲折和挫折,可以培养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介绍化学家们,尤其是中国化学家的科学经历和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化学史教育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科研精神、爱国精神等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2.3.4 激发学生兴趣,联系专业方向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教”与“学”都能事半功倍。独立学院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往往比较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适当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来激发兴趣,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介绍“会变色的画”说明一些无机盐在无水和吸水情况下颜色的变化;另外,前文所讲到的化学史故事也常是学生兴趣所在。

教学互动环节还应联系学生专业方向。比如,在讲到活泼金属钠、钾、钙的性质时,可以介绍关于“门控离子通道”的概念和作用,这也是生物化学的课程内容;讲解过渡元素时,可介绍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如缺铁导致贫血、缺铜则会导致白癜风等;而对于一些在未来专业课中会出现的重要概念,如平衡常数,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复提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与专业课教、学衔接,而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严格,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化学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对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知识组成要更加多元化。

2.4 改革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化学是实践的科学,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学中既老又新的话题。课程大纲中实验学时为24个学时,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及专业需要,我们选择了14个实验以供挑选,其中8个为必做实验,如: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NaOH和HCl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水样中化学吸氧量的测定、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水的总硬度的测定、三价铁离子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我们将上述实验分成验证和综合两大类,验证型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综合型实验则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常用分析仪器操作技能等的能力。对于选做实验,我们采取了开放实验的方式,以学生为主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在学生需要时进行指导。选做实验对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深化提高了实验技能。

3 结 语

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凸显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源动力,此即为“教学相长”。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摸底调查、优化课程结构、改革实验教学三大环节对独立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学期末的“生评教”环节中,课程组教师均取得了较高分数,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徐芸芸,李新年,徐新.《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30):135-136.

[2]李莉,刘道富.生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5):111-112.

[3]赵冬梅,乔伊.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实践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9(22):41-44.

[4]孙发利,苏保卫.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7(1):7-8.

12.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篇十二

1要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目前,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一种非常错误的说法,即实验课不如理论课重要。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只是片面地看到理论课程要进行笔试并涉及及格的问题,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验课程的作用。对于化学这门课程来说,实验才是一切化学理论来源的基础,没有化学实验作为支撑,那么得到的一切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要在上课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对于无机化学来说,理论和实验是相辅相成的。

2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由于无机化学实验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能够做的实验不多,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做过化学实验,正由于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所以加强他们的实验基本操作显得非常重要[3]。为了更好地加强新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在实验教学的板书上,对于重点内容要突出,例如重点的.操作步骤或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要用彩粉笔书写,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第二,实验讲解过程中要配以相应的操作,使学生们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尤其是在讲解主要或是关键的步骤时,还要告诉学生们之所以这样操作的原因。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3精心选择实验课程的内容

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来说,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为此应当选取一些既能够强化学生基本操作又能够引起学生操作兴趣的综合性较强的实验。例如,用pH计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这个实验包含了溶液的量取、转移、稀释及配制4个过程,同时还要使学生掌握pH计的使用。此外,还有硫酸铜的提纯,这个实验包含了台秤的使用、固体的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像这些既包含了一定的操作又简单易上手操作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做无机化学实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2-4]。此外还应当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进行适当调整,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实验顺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产生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开设一些操作难度较大或是不易掌握、操作的实验。

4对部分验证实验要进行微型化改革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微型化实验的化学试剂用量虽然要比常规实验用量少很多,但是实验效果却是可以达到与普通实验一致[4-5]。之所以要进行微型化改革,是由无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所决定的。无机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较多,大多数验证性实验都是将一些化学试剂混合,然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很快就结束了,这样会浪费化学试剂。如果将试管改成点滴板,既可以减少对化学试剂的浪费,又可以产生同样的化学现象,同时还减少实验室废液产生的量。此外微型实验还给无机化学实验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减少了实验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微型化,因为微型化也有它的一些缺点。例如,对操作的规范性要求有所降低,对实验中有关的安全因素考虑的较少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才可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预习环节

预习环节是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针对大一新生的实验教学更是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实验课程并不是很了解,如果不强调预习环节,教师就要在实验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最后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学生们仍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造成整个实验过程非常混乱。为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并提前写好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们在实验前对本次实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带着实验中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来进行实验,老师在实验前对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讲解,而对于那些一般的过程简单讲解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差错,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做完实验有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6]。

6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由于面对的是大一新生,对许多学生来说,很可能是第一次进入到化学实验室,因此会对很多事情感到新鲜,容易不听教师的统一安排,随意触碰实验室的一些东西,这就给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麻烦。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出现,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单独进行讲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较为贵重的仪器,还要有使用记录,做到每次实验后都进行记录签名,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7结论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做好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规模及特点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培养更多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熊亚,李敏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无机化学实验开放性探析[J].中外企业家,,(10):89-90.

[2]吴绍艳,陈洁,章焰,等.独立学院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2,40(18):146-148.

[3]李向清,康诗钊,穆劲,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05):24-26.

[4]张兴辉,张伏龙,庄善学,等.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1):125-127.

[5]李庆全,陶二红.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改革[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50.

上一篇:2022年外贸公司经贸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工作汇报材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