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2024-12-15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精选18篇)

1.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一

体育与健康课(投掷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动脑、动手,自制教具。适当调整、补充、改造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努力创造适合广大中西部地区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三、教材选择

以五个教学领域统领全局,在水平四上,选择形式多样的投掷练习。教学内容设:投准练习;低姿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打“保龄球”练习。

四、教学设计

(一)学生年级: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男女各半。

(二)教学时间:2004年12月

(三)教学内容: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

(四)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会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提高投掷技能,发展上肢、腰腹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并能运用2—3种投掷技术。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合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运动负荷:中(50—70% VO)

(七)教学方法:情境学法,游戏比赛法。

(八)组织形式:(男女生分组练习)投准练习→低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保龄球”练习。

(九)教具:

(1)废旧自行车外胎7只(2)装沙矿泉水瓶45支(3)实心球10个(4)细铁丝约30米(5)录音机一台

(十)场地示意图

(十一)教学过程:

1、战前动员:设置情境(安排本次课的练习内容及组织方法等),女生命名为巾帼队,男生命名为勇士队(队形如图)。

2、战前训练(准备活动):

(1)慢跑活动(按图(2)所示方向进行)

说明:男、女生分别依一路纵队的形式,从↑方位跑进,先把手中的瓶按1米左右间距沿直线放置,然后绕瓶作“S”形跑动,2—3分钟后,再依次收瓶。

(2)做简易自编自操5—6节,按图(1)所示队形进行。(3)抛接练习提醒学生高度要适宜,注意安全。

3、战斗开始

(1)炸“调堡”(投准练习),男、女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队能把炮弹(装沙矿泉水瓶)准确地投入敌人的“碉堡”(自行车外胎)内。练习如图(3)所示。

要求: = 1 * GB3 ①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准方法,按统一口令投掷、捡瓶。

= 2 * GB3 ②通过调整投掷距离来调整投掷难度。

(2)打“坦克”(低姿势前抛练习):鬼子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战士们发射火箭炮,奋力击毁坦克(如图(4)所示)。要求:投弹时重心要下降,炮弹要低平,出手时机要把握住。

(3)打“飞机”(原地侧向投掷练习):战士们将炮弹射向空中行进中的飞机。(如图(5)所示)

要求:

= 1 * GB3 ①侧向投掷,把握时机,争取击中目标。

= 2 * GB3 ②应对学生进行侧面示范展示,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 * GB3 ③应采用下蹲姿势前行通过敌机“侦察区”。(增加学生下肢体能练习)

(4)打“保龄球”:男女生分组进行打“保龄球”比赛,击倒瓶多者组为胜。(如图(6)所示)。

4、战斗结束(放松活动): 师生共同庆祝战斗的胜利,并唱歌表示庆贺。注意事项:

1、练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体育小干部的积极作用。

2、让学生想办法完成学习目标,使练习既安全有效又充满乐趣。联想:

1、在“坦克”和“飞机”上系上彩带,教学效果是否会更好些?

2、“飞机”是否可以设计成上下两圈相连,便于学生调整投掷角度。

五、结论:

本次课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通过设立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使身心得到锻炼

2.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时, 应将这一部分设计的更有特色。上课的开始, 教师应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必要时可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做好上课的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做准备活动, 让活动的内容更加有特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样式新颖独特, 具有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的准备活动, 是体育课独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大同小异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甚至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所以, 教师要根据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编具有特色的练习形式, 这样, 才能更好地去吸引学生,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锻炼效果。

2. 过程循序渐进, 讲究科学性。

准备活动的安排, 无论简单还是复杂, 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活动范围由局部到全身, 运动量由小到大, 运动的速度由慢到快。一般是由上肢逐渐到胸部、腰部, 最后转入全身运动, 并加入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动作练习, 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3.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选择中应注重简单易学, 模仿性强, 难度不大的动作练习。并可穿插一些活动性游戏,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增大学生的运动量。

二、基本部分要多种多样

这一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 学会锻炼的方法, 培养顽强的精神。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 这一部分则更为重要。因此, 内容安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运动项目安排要合理。

在体育活动中, 主要是靠肌肉的工作来完成各种不同的身体练习, 在完成动作的同时, 必然会引起人体机能的反应, 并使机体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而达到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 体育课中运动项目的安排一定要全面合理, 应特别注意上肢和下肢的搭配练习。避免学生因不合理的运动安排而引起过度的疲劳和不必要的事故。项目安排科学合理, 教师组织教学会倍感轻松, 同时, 也会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能使体育课生动活泼, 有吸引力。

除一定的思想教育工作外, 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教法手段,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就是说, 要在有效的时间内,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要合理运用时间, 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

这个阶段的时间大约在20-25分钟左右, 而体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实践, 因此, 教师应掌握精讲多练的原则, 使学生在课堂内更多的、更有效的进行运动, 从事身体练习。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简洁, 让学生能听懂并掌握。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记住动作要领, 教师首先要懂教材, 再变成动作口诀, 这样, 才能更好的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高度概括性的语言, 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记忆,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实际练习。

三、课堂组织要周密细致

一堂课的好坏就在于对课堂的组织, 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师备课的重点, 应从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等方面全面考虑。只有周密细致的课堂组织, 才会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能练习。比如在布置场地器材时, 就不能让学生在进行练习时相互干扰, 不便教师的指导, 队伍的调动要快捷, 学生的练习顺序要有统一的安排, 体育器材的发放、归还也应在教室的指导下进行, 迅速并快捷, 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

四、结束部分轻松愉快

这一部分是体育课的尾声, 包括整理活动和讲评总结两项内容。虽然是结尾部分, 但教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应合理细致安排, 做到善始善终。整理活动是为了消除体育课中的疲劳现象, 是肌体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 以利于身心的恢复。在内容的安排上, 可根据客的内容, 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的选择放松性步伐、简单的小游戏、自我按摩、相互按摩等等。整理活动的运动量不要过大, 速度要逐渐放慢, 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心率检测的方法, 帮助促进恢复。讲评总结是体育课尾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中, 讲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讲评总结要有针对性, 重点突出。

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主要就看教学活动, 看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这是讲评总结的重点。要简明扼要, 有的放矢。

2. 讲评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 也要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便及时纠正。讲评运用得当、合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效率 篇三

一、教师须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是师生参与活动的艺术课,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的认识。总之,只有专业技术过硬,才能有良好的开端。否则,一堂课将在沉闷和被动中进行,学生积极性不高,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加强体育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思维、去创造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权威性地“讲解——示范——练习”。学生不加疑问的模仿和吸收,就会离我们而去或者即将慢慢地失去兴趣,而产生厌烦情绪。现在我们必须使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设备,如:多媒体课件、电视、图片资料……等,使学生对其动作不再陌生或者一无所知,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技术动作多少有些感性认识,学生便可以凭自身的感性认识在老师的启发下去思维、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学习。如教师在上篮球的运球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在简单规则下游戏性的比赛。凭学生对一点运球的感性知识和在比赛中获得的感觉,先让学生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练习完毕,学生讨论发言总结技术动作要领,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各抒己见谈练习感受,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是可贵的。老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正误动作比较。从而得出正确技术动作要领,老师建议性的讲解、示范动作以及重难点,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再继续练习、完善技术动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组织有声有色,寓教于乐

“教学末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兴趣渐失。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集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如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几十个人的班级在室外上课,不管教师的业务水平多高,课前准备多充分,课堂上总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料不到的事。为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绪不受影响,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采用课后说服教育的方法、课堂暗示法、个别谈话法等。解决问题切忌用传统的“镇压”式、火山爆发式、算旧帐式以及成见式的管理方法。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鼓励差生,对他们要多肯定。对女生多关心帮助,加强管理,消其娇气,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即一堂教学课宽严有度,合理科学,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有序中进行,教学效果就显著。因而,体育教师要上好课,必须掌握好课堂管理技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教育课。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并贯穿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到新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

4.初中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四

易明辉,男,37岁,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任万顷沙中学体育科组长、南沙区体育教研会委员、南沙区骨干教师。

2001年9月获万顷沙镇先进教师光荣称号,2003年9 月被评为万顷沙先进教师。

2005年被评为番禺区贯彻〈体育工作条理〉先进工作者。

2006年评为南沙区优秀教研会委员、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先进教练员。多次带队参加市、区、镇体育比赛获得较好成绩。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的上肢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教学目标

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等优良品质。教学内容

男生: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女生: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学情与教材分析

近年来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不足,个体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女同学尤其突出。初二学生积极好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安全意识较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提出不的练习要求。在安排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时候,进行强强、弱弱组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同时由小组长带领做好安全保护。

五、组织与教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贯穿全课堂的教学。分小组自主学习,由小组长负责,教师个别指导。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上肢力量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学习掌握力量训练的方法,提高和激发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刻苦耐劳、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课次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了解学习引体向上(男生)、支撑摆动(女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体向上(男生)、双杠支撑摆动(女生)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了解学习哑铃扩胸、推举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哑铃扩胸、推举 角力 俯卧撑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1、了解学习双杠屈臂伸、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的练习方法。

2、培养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1、双杠屈臂伸(男)

2、双杠双臂支撑前进(女)。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1、进一步学习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的运动技能。

2、提高上肢力量。

1、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男生)

2、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初二体育课教案

班级:二(2)班人数:35人(男26人、女8人)教师:王建良 学习目标

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

教学内容

1、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男生)

2、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教具

杠铃双杠 哑铃

顺序

课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分层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

1、体育课常规

2、宣布本课内容

以奥运会精神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1、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2、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绕圆圈慢跑、说数字成语组队

2、徒手操

1、启发

2、讲解要求

3、参与练习

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1、积极参加练习

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掌握正确的上肢力量练习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1、哑铃扩胸、推举

2、角力

3、俯卧撑

1、讲解要求

2、展示指导

3、鼓励表扬

1、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2、由小组长指挥

3、注意安全

1、积极参加练习。

2、培养学生合作、自觉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友谊连接游戏

讲解要求 鼓励表扬

1、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2、分组自主练习、由小组长指挥

3、小组比赛

调节身心、放松身体

圆圈舞

1、示范引导

2、教师参与

3、总结本课情况

模仿教师完成动作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60—75%平均心率:130—150 强度指数:1.5—1.8

5.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运用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得以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学会行进间的运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身心,在学习中寻求成功,在挑战中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

二、内容设计

1、在热身部分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进取心强的特点,自编一套动作舒展大方、易学的热身操,配上节奏明快、动感强烈的音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做球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兴奋性,使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2、通过玩球帮助学生熟悉球性,找球感,为学习运球技术做铺垫,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球?让学生在运球游戏中开动脑筋边玩边想、主动思考。使之更好地掌握运球技术。

3、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再让学生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通过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自评、互评,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培养协调性。

4、通过迎奥运游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加本节课趣味性,提高学生练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5、最后在轻松、愉快的节奏中,进行舞蹈放松。

三、教学设计

(一)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教师:安静。

(二)教材

1、球性练习;

2、行进间运球;

3、游戏“你跑我跳迎奥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运球技术表象,了解篮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发展灵敏、协调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6.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六

体育与健康课基础知识

体育与健康课理论考试

田径

4

跨栏跑

跨栏跑

耐久跑

耐久跑

体操

4

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预备节、1—3节)

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4—6节)

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7—8)

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复习)

武术

3

初级长拳

初级长拳

初级长拳

身体素质

2

台阶试验、游戏

立定跳远、游戏

篮球

4

1、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2、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1、全场一对一练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2、运球跨步急停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测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

排球

4

1、简单介绍排球运动的基础知识;2、正面双手垫球

1、正面双手垫球(复习);2、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新授)

侧面下手、正面上手发球

正面屈体扣球(低网)

足球(男)

韵律操(女)

2

男:足球1、简单介绍足球基础知识2、脚背正面、内侧、外侧传球

女:韵律操

男:足球1、脚部、腿部、胸部停球;2、直线变向运球

女:韵律操

游泳

2

1、水中闭气;2、水中漂浮

1、水中换气;2、蹬壁滑行

乒乓球

2

1、握拍法;2基本步法

正手攻球

轮滑

3

基本的站立姿势

正滑

弯道滑行

毽球

4

脚内侧踢毽

正脚背踢毽

膝、胸、肩触球的技术动作

正脚背发球技术

7.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七

一、营造体验式教学情境, 满足学生体验需求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教师需尽量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并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基于此, 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就要求教师能够具体结合体育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借助游戏模拟、角色扮演与口头讲述、现场回放等形式, 来为其创设一个较真实的体验环境, 从而让学生体验不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感, 逐步培养自身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如在学习“篮球运球中提前换手运球技术”这一内容中, 笔者就先让学生观看球赛中篮球运动员运球的视频;而后组织学生分组实践, 并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错误动作加以纠正、指导;最后, 条件、时间允许, 就可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运球比赛, 从而让学生在运球过程中更加深入把握运球技巧;而且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 笔者也给予了其一定奖励, 而对表现不是那么好的学生, 则给予其一些鼓励性话语, 以此来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同时, 在初中体验式体育教学中, 还要求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获得快乐, 能够使自身身体素质、情感体验与道德思想等都能有所提升。对此, 教师就需秉承着“求新、求变”的原则, 具体结合学生情况, 设计一些对其有吸引力的体验活动, 以此来更好满足学生不同的体验需求。如在讲解“传接球”内容的时候, 笔者就结合学生情况, 组织展开分组枪、断球的游戏。通过这样一个游戏的设计, 来让学生主动体会传球动作技能, 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 最终获得整体提升。

二、创造体验活动机会, 调动学生体育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因提供了学生更多参与机会而广受初中生喜爱。在初中学习阶段, 虽然脱离了小学开放式课堂, 但同高中相比, 还是比较轻松的。故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些轻松愉悦氛围, 摆脱传统乏味的讲课模式, 为学生创造更多活动机会, 使之体育积极性被调动。而就体验式教学模式而言, 更多的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体验活动的主角, 进而在不同体验活动中, 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并在各项体育体验活动中逐步克服自信心缺乏、胆怯等心理。如在讲解“跨栏”知识的时候, 笔者就先让学生逐个尝试跨栏, 且事先也不讲解跨栏的相关技巧。这时, 学生在缺乏跨栏相关经验的基础上, 跨栏姿势肯定是千姿百态的, 对此, 笔者就会给予其鼓励, 并尽量放松课堂氛围, 给予学生更多试验的机会, 这样一来, 学生也不会因为姿势不标准、不会做而怯场, 而是越挫越勇, 反复挑战;最后, 等到所有学生都逐个体验完后, 笔者就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动作不规范之处加以总结, 并亲身师范讲解, 教会学生正确跨栏技巧, 待学生理解把握之后, 再次引导学生体验,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丰富拓展教材内容,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需全面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进而利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来对教材内容加以丰富拓展, 从而使原本被动、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更加鲜活, 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有兴趣。如以“篮球”为例,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原地投篮”。是对此, 笔者就先要求每位学生分别投篮10次, 后引导学生基于自身投篮动作, 来思考一下自己投篮动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引导学生口头叙述自己对篮球真实想法的形式, 来激起学生对篮球学习的探究与热情况, 让学生在自问、自悟过程中获得体验。另外, 笔者还为学生预留了一些自主空间, 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练习投篮方式与动作, 使之在真实体验中将书本上的知识、体验中获得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进而使自身篮球技能水平有所提升。同时, 在初中体验式体育教学中, 还要求师生间能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即要求教师能够主动亲近学生, 走下“一尺讲台”, 组织学生展开各项体育体验活动, 融入到学生体验活动中, 对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疑问加以解答;让学生能够放下戒备敞开心扉, 主动亲近、主动提问, 进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来实现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 对于初中生来说, 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均处于一个形成关键期, 极易受到外界各类因素感染, 而学校作为一个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 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 对学生来说, 评判其是否优秀, 是否全面发展, 光有优异的文化课成绩也是不够的, 强健的体魄也必不可少。对此, 体验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初中生的学习体验与方式, 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独立思考, 在体验中有所收获。故可以说, 体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身与心的和谐统一发展, 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 并培养其正确价值观的完美再现。

参考文献

[1]黄兆格.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价值[J].新课程 (中) , 2015 (06) :15

[2]曹金川.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思路研究[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5 (09) :75

8.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健康第一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对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需求,保证每个学生从体育教学中获益”。可见,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更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量渗入体育健康思想,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小学体育进行健康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能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探究意识的培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带着富疑惑与问题去参与的。他们在接受教学任务时,带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可以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学练中,能积极主动,大胆创新,敢于设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能从这样的学习、思考、探索里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发挥,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三、指导学生掌握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小学生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指导学生掌握纠错的方法很重要。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后,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从根源着手,由内及外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积极寻找和运用辅助手段,通过辅助练习逐步纠正错误动作。如教学投掷垒球时,学生掷出的角度很低,在练习中可以投掷前方设置高2~3米的横绳,要求学生掷出的球必须越过横绳,通过练习逐步纠正出手低的毛病。再次,通过诱导性练习的方法,如教学前滚翻时,对滚翻时两腿并不紧的学生,可在两腿间夹一张纸片进行练习;诱导学生滚翻时必须双腿并紧。第四,运用正误动作对比的方法。在教学中请掌握动作正确与错误的学生进行示范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手段感受动作的要领,明确动作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以赏识教育为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成果是学生创新意识、能力与实践的体现。就小学体育而言,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是一个活动项目的改进建议,也可以是对自然和社会的一个新观点。对待学生的创新成果,要以鼓励为主,进行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进取心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经常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与喜悦,增强学生进行创新的信心,让学生创新的火苗越燃越旺。这对于学生自身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学生更是一种激励,可以促进其他同学以此学生为榜样,大胆进行猜想,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尤其对于表现落后的学生更注重加强鼓励,消除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感与畏惧感,哪怕是他们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也给予表扬,对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势头更是大大赞赏。这样可以帮助全体学生树立学好体育,大胆进行创新的信心与勇气。

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育的环境大多在室外,春夏秋冬的变化较大,冬天寒冷袭人,夏天酷热难忍,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必将伴随着不同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教师要根据环境条件及学生表现行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状态,锻炼其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不畏恶劣气候、勇于进取的精神。此外,要教育学生爱惜体育场地和器材,爱护公物。特别是在器材不足的情况下,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互相协调的优良作风。

六、总结整理,促进升华

总结和整理,是每一节体育课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整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还可以让教师在下一步骤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明确方向。比如教师在课堂结尾,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动作舒缓的韵律操等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放松疲劳的肌肉,恢复紧张的器官,另一方面让学生平复情绪、放松心情,然后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点评,即对于学习过程中踏实认真,完成动作相对标准规范的学生提出表扬,从而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其他同学的体育学习,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体育技能相对薄弱、动作不够规范的同学,教师则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其长处,提出其不足,从而让他们扬长避短,提升水平。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整理,指出教学目标,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用中肯的语言给每一个学生提出努力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整体体育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小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身为一名小学体育工作者,不仅要树立起对国家负责、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大责任感,而且还要以实际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工作中去,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精神,坚持做到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培养小学生自我生存能力的逐步提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建立.整合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2】黄莹莹.浅談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1(3).

9.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九

摘要:本文试以时代与社会需要为目标,剖析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因条件,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的外因条件,运用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企求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作些探索。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祖国的明天如何,就要看今天的学生状况。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的“与时俱进”指示精神,我们的教育本身就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作为体育工作者就要放眼明天,着眼今天,力破陈规陋俗,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逗痛葱戮瘢顾浅晌胧本憬淖婀ㄉ枋乱档暮细窠影嗳恕?/div> 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出由来已久,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这种高素质人才最关键的是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没有创新,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准,社会就不会前进。创新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实施新课标后教育界有志之士的共识。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新课标的实施,如果没有机智、灵活、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创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中学体育同样必须以把培养人“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为已任。2 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允乐观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有识之士为之呐喊助威。然而,由于应试教学尚没从学校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中退出其活动舞台,因此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允乐观。不少学校为抓升学率,对体育并不重视,体育课仅作可有可无所谓“副课”,有的仅仅作为活动课。2.1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根据某校高三年级8个班400名学生上体育课目的调查,为考体校而参加训练的仅为16名,多数学生上体育课目的模糊,有的甚至抱着随便玩玩的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动接受所谓的体育知识是不会有所创新的。

2.2 体育课教学观念落后。长期受“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以传授为主,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被锻炼、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机械地模仿,“学”和“乐”的因素被忽视,学生创造思维匮乏,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失去应有的宽松、和谐、愉悦的本色,导致了学生厌倦上体育课、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2.3 教学内容杂、浅、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大量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许多体育知识和技能没有什么深度,又没有同社会、家庭接轨,缺乏让同学们终身受益的内容。陈旧的内容,低水平上反复,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没有了源泉,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是一句空话。

此外,教师队伍素质也亟待提高。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体育课上应付不了事。体育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3.1 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3.1.1 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掌握体育技能,用心

爱心

专心

要在体育课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倡积极的自我精神,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3.1.2 构建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气氛的基础。教师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其想象力,以形成相互交流、合作和补充的师生互动机制。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里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搞好创新教育。3.2 重新认识现行体育课堂教学

3.2.1树立新型的体育观。多年以来,体育课教学偏面重视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给予学生体力的重视和考察,致使体育课成为体能课,导致了体育课活动方式简单、枯燥、僵化。在新时代,我们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体育工作转变到发挥健身、娱乐、竞技、文化、社会的多元功能上来。以创新意识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欲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3.2.2 灌输“终身体育”的新思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从意识、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要增加实用的健身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乡土体育等课程内容,让学生的体育思想朝“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发展,使学生立足当前,放眼终身,不断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

3.2.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一个循规蹈矩、永远步人后尘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大胆的、新颖的创设来培养和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4.1 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各种有效的组织和练习,以发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以强调体育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这种方法的适应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问题假设、实验性练习、验证练习、结论评价等教学步骤,让学生去发现(确定)目标,建立问题情境,组织提问和演示活动,揭示一般原理,并将一般原理和概念付诸应用于活动中。

通过发现法的教学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创造教学法

创造教学法是指创设问题的情境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把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思考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

4.3 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认知倾向和思维方式等特点,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在教师有计划指导调控下、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帮助。在合作讨论法中坚持“积极互赖,相互促进,个体责任,小组加工”四个要素。4.4 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老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提问、假设、用心

爱心

专心

推理、验证过程中对问题反复持续地进行探究,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情境游戏法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练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轻松愉快中达到教学的认知目标。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历来注重的老问题,又是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的新要求,更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承担的政治使命和教育责任,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走的路并不平坦,我们应以开拓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知难而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创新精神去不断探索。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心

爱心

1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篇十

教 学内 容:快乐呼啦圈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用呼啦圈跳跃产生运动兴趣及参加过河游戏。

2、技能领域目标:在玩中掌握跳跃的能力,在游戏中巩固练习。

3、健康领域目标:合作过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身体发展,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跳跃素质

4、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在学生中增强信心,锻炼意志,促进身体健康正常的成长。

5、社会适应领域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及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人数。2. 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目的及要求。3. 检查着装

二、猜拳接龙:学生散开,两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刀、布练习,输者站在赢者的后面,接着两人与其他同学进行,直到老师口令叫停为止看哪组的龙接的最长;

三、玩呼啦圈:(1)玩呼啦圈;(2)滚呼啦圈比远;

(3)合作。要求学生合作练习跳跃。比如五个人用呼啦圈组成一个图形进行跳跃练习,四、过河

(1)单人过河方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第二位学生处,第二位学生依此法进行。

(2.)集体过河:每组的脚下放四或五个呼啦圈,每组的队员站在呼啦圈内,排后的同学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开始时每组排后的队员将呼啦圈传给前面第一人继续前进,看哪组最快又不掉入河里。

11.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评价体系 分析与研究

一、问题表现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不够明确。新“纲要”提出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评价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是,实际工作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却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目的对待,体育教学要考什么,就教什么,违背了新纲要指导思想和教学宗旨,失去了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不全面。现今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还是受到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内容仍然过多的倚重于学科知识,过于强调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学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则采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没有考虑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和进步程度。

(三)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缺乏科学性。目前学校实施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还是以体育课程学习以终结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不能有效地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就无法适时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从而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绝对性和终结性,难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选拔和鉴定。

在对教师开展学生学习评价的行为要求中,“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要真正坚持好这个原则,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评价不但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哪些不足,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以便使他们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知道应该怎样克服和改正。第二,评价的发展性要考虑在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对评价效果的影响。第三,发展性原则还强调,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要适合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脱离学生实际发展状况的评价没有意义。第四,发展性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发展,还要更加关注个体学生的发展水平,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去追求全体学生的统一步调。

(二)评价方法要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考评方法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考查方式。

评价多元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传统的考评目标大多集中在认知领域,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而对学生情感和能力的评价很少能在评价中有所体现,这种狭窄的考核范围和评价体系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向多元化的方向努力,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情感和能力等几个方面。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针对学生实际水平,结合体育选项课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技术能力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有机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既要统一要求,又要有不同的考查标准,从而形成一种对所有学生都有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本人,应从教师评价、个体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维角度进行,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他评的有机融合。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12.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不少中学对体验与健康课这门课程不予重视,所以教师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有关概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度不够,忽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也面临着改革。初中体育与讲课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所以体育教师引用了“体验式”教学法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感受、实际体验和感悟,通过自主的分析、归纳、总结、探索去理解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概念。体验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拓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类教师为主体的思想,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出发点, 是以学生为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 在体验与健康课的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思路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与健康的相关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体育课堂中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

1.“边玩边学”,在运动的过程中灌输理论知识

体育运动一般是在室外进行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运动时讲解与《体育与健康》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 “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知识概念。例如:在训练学生的奔跑能力的时候,要通过“接力赛”来训练,使学生在接力赛中体验合作的精神,在接力赛再训练学生的奔跑能力。把一个班的学分成几个组,组织他们进行接力比赛,在过程中讲解接力赛的有关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和奔跑能力。

在运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应用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和感悟理论知识,这就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途径。“边玩边学”可以在体育课堂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

2.“寓理于事”,将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赋予到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中

初中生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心,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还未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所以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寓理于事”就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理解起来通俗易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

3.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在初中进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法, 就应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感悟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和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或者郊区环境优美的地方,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舒服感,在运动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调整呼吸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运动中加以运动。

4.老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来适应体验式教学

初中体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运动技能和精深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熟练的教学技能。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跟随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驾驭体验式教学。

小结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以来备受师生的青睐。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初中体育健康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有着重大的作用。文章是在结合个人初中体育健康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和观察得出来的观点,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初中开设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体验式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在教学中也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那么该如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呢?本文就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思路方面进行探究。

13.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 篇十三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足球绕杆练习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运球绕杆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球过人射门的一个缩影,它既是前面所学足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足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足球绕杆练习技术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在运球过程中合理运用左右脚运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3、情感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四、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共有50人,男女各25人。本课为新授课。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期,运动技能有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技术较差,所以本课教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

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六、重点和难点

重点:合理控制球距。人与球的距离。

难点:在高速运球中,快速通过标志杆并不触碰标志杆。

七、教学流程(课堂时间为40分钟)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

2、准备活动:

(1).绕球场慢跑两圈

(2).徒手操(转体、扩胸、震背、正抬腿、正踢腿、侧踢腿、交叉步、高抬腿、冲刺跑20米、活动脚腕手腕)

(3).静态牵拉肌肉

(二)基本部分(28—30分钟)

1、教师讲解

(1)绕杆中的触球技术,要求支撑腿微曲,击球脚脚尖翘起,用脚内侧(即脚弓)推击球的右后中部(以右脚为例);击完球后,身体重心迅速跟上球,并且充分跑到球的左侧(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运球变向),换左腿做同样的动作,左右腿来回交替进行。(注意:触球力量合适,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教学重点)

(2)绕杆过程中运球节奏非常重要,基本上是一次触球过杆,这样可以保持良好节奏,效率就会很高。(合理快速的通过标志杆,教学难点)

2、教师示范

教师做到慢动作解剖和快速高质量完成两种示范。让学生理解要点难点。

3、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男女分开练习,要求各有不同)

(1)绕标志杆。

(2)练习队员分两队比赛。站成一排,相距两米,排头人运球绕过所有人后站在排尾。直达到终点。

4、展示与评价

找出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出来展示。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牵拉练习。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八、场地器材

足球场1块、足球50个、标志杆若干。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男生70%女生45%能简单的运球绕杆。

14.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探究“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为指导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操作,从而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身心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本课教案

班别:高二(1) 人数:75人 任课教师:李石桥 指导:体育科组

学习

目标

 

1、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

 

校园广场、录音机一台。

 

学习

内容

 

1、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分兴趣小组教学

 

教学

顺序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准备活动 健美操 分兴趣小组学习 放松操 师生评价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八分钟

 

1、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使学生初步掌握体位操的基本动作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1、使学生在运动时减少损伤

2、提高学生的模仿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全身的协调性

 

 

▲ 课堂常规

▲ 准备活动

▲ 体位操

1)左侧右前

2)左前右上

3)左上右侧

4)还原成直立

5)左前右侧

6)左上右前

7)左侧右上

8)还原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所学内容及要求

3、教师讲解示范

4、提出要求:先慢后快

 

组织形式:

○○○○○○○○○○

 

 

十二分钟

 

1、使学生初步学会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对形体美和动作美的认识

2、使学生体验动作和音乐的和谐美

 

 

1、踏点步

2、V字步

3、交叉步

4、侧点步

5、有氧搏击

配音:

中文的士高

 

1、带领学生跟音乐节奏进行健美操学习

2、教师注意动作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

 

组织形式:

○○○○○○○○○○

 

 

时间

 

达成目标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十五分钟

 

1、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练习

2、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

 

1、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对所选项目的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1、分兴趣组进行学习

▲ 武术

▲ 篮球

▲ 街舞

▲ 跳绳

2、选优秀者进行教学比武

 

1、按学生兴趣要求分成四个小组,并指定组长负责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下小组进行纠正、指导

 

组织形式:

*

 

 

五分钟

 

1、培养学生运动后放松的良好习惯

2、学会用舞蹈放松

 

1、培养音乐感,陶冶情操

2、通过音乐和舞蹈达到全身放松。

 

 

1、放松操

2、师生评价

3、小结

 

1、老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收回器材

 

1、调整呼吸,全身放松,消除运动疲劳。

2、心情愉悦

 

                 

运动生理负荷曲线预测

脉搏(次/分)

 

练习密度:38%~42%

 

 

190

 

 

 
   

 

170

 

 

 
   

 

150

 

 

 
   

 

130

 

 

 
   

 

110

 

 

 
   

 

90

 

 

 
   

 

5

 

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90

15.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五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目标的指向。自我国出现学校体育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学思想大致有四种:体质论、三基论、结合论和健康论。

“健康论”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适应社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与社会实际密切关联。但是, 中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与之相悖《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了四个方面的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们认为四个方面的关系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学习运动技能, 然后增进身体健康, 到达学习运动技能的附加效益, 这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优先考虑“如何安排技能教学”把技能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目标最先考虑“学生完成技能学习任务, 教师完成传授任务”。究其本质原因, 我们认为:一、技能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进阶过程, 课堂学习处于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运动量较低, 增进体质健康不明显;二、课程目标过于关注如何实现运动技能, 未以“健康”为主线偏离健康论的教学思想。

2、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强度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是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不可缺少的变量, 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所在。而按照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增强体质的本质是人体机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即超量恢复原则。基于此, 我们认为: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 运动负荷强度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那么, 何种运动负荷强度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王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不少于257分钟的低强度体力活动、不少于35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上述研究是针对体力活动为研究基点开展。依照体力活动的定义, 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的运动也属于体力活动的范畴。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对照,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尚不能满足增进健康的要求。首先, 单次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时间在40-45分钟内, 在活动时间上无法达到上述研究建议的标准, 这就在基本的“量”上限制了体育与健康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 有充分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在中等及偏低水平, 尚未达到前人研究的建议量度, 无法满足促进健康的强度需要。

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无法满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3、增补健康教育内容所产生的问题

2001官方颁年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更改体育课名称, 官方的说法是有三:一, 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二, 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三, 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 紧扣当前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而对于第三点“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向学生传授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我们认为:以体育与健康课为传递媒介、体育教师为传播载体来实现这个“增补”本身存在就问题。

3.1、增补健康教育内容不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挂知识, 是体育教学与健康结合的表现, 但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相异。首先, 体育与健康课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是在理论知识上增加健康知识的比重, 这无疑会压缩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的时间, 造成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下降;其次,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是“运动”, 要保证学生“动起来”, 产生骨骼肌的收缩伴随能量消耗, 并非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讲授。因此,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与体育与健康课以“运动”形式为主的授课方式存在冲突, 两者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统一相容值得商榷。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

体育与健康课中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师则扮演了知识传授的角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质量。“增补健康知识内容”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操作, 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还无法达标。对于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 所以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总体来看,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过于肤浅, 学生现有的健康教育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4、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科学研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下的改革会产生很大的推助力。1902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设立“体操课”标志我国学校体育正式出现到新世纪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政策规定等不断完善下, 学校体育领域的科研工作也不断进步。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下,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4.1、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尚缺乏深度和创新。一直以来, 学校体育科研领域缺乏从哲学层面出发的“元论研究”, 没有以整体宏观视角看待“学校体育”, 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常常被“割裂遗忘”, 社会也对其产生了很多误区和不解。

再次, 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整体没有突破教育学理论的框架, 至始至终在一些类似课程论、教学法等问题上“剪不断、理还乱”。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非不必要, 但是在体育学科融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人体学等交叉综合的学科中, 过于纠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略显狭隘, 忽视了诸如运动技能学、运动生理学发现本质规律、能够助推学校体育产生实际效益的学科。

缺乏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研究使得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对学生健康促进缺乏实证保障。

4.2、应用性的科学研究较少

总结以往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现状调查、经验类总结、文字描述性的研究较多, 缺少实证研究、干预研究、数据关系研究。尤以干预研究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内在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良的应用性研究为明显。应用性研究往往能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措施, 限制或减少不良因素, 能够产生实际效益。有些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甚至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欧美地区提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该定量研究结果就为如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注重实际应用, 能够为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科学健康生活提供数据指标以供参考。相比之下, 我国在这方面不所做的就略显不足。至少在学校体育层面, 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 (例如:体育与健康课以何种强度运动多长时间利于学生健康促进) 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一些应用性的指标和数据, 例如前文所述王超博士研究的体力活动推荐量。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不可能统一对待, 因此能够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体现学生差异、促进健康的应用性定量研究极大地需要增多。

5、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是开展对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加强学生运动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 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严重下滑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如何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中积极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 亟待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协同努力, 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何晓渝.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4.

16.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体育与健康课;实践应用

作为师生互动性最强的体育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育,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合作意识、组织能力及责任感等,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拥有了健全的人格。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在其他课程中无法完全提高的心理素质。所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教学的国内外现状

1.国内体验式教学现状

我国的体验式教学有很深远的历史,在孔子时期,他就以“述而不作”为原则,要求学生自主讨论学习,自己探寻问题答案。之后,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在探寻和发展着体验式教育。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也同样主张审美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学中,各个层次和学科的教学都在提倡和应用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体验”“情景教学法”等理论的提出,更是丰富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内容。

2.国外体验式教学现状

西方的体验式教学起源于古希腊,其内涵是“经验”到“体验”的转变。西方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人格的发展。他们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提升价值;鼓励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参与教学课程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并且,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体验式教学愈发得到重视。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1.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教育学及体育学两大基础。在体验式教学中,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仅是授课与听课的关系,而是平等地进行交往与交流,双方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学生也有着充分的自由来发挥自我,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有所收获并得到了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而是使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和健康的生活,所以,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思考,在生活中有所应用。

2.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体验。学生要亲身体验和经历,主动观察和体会,获得具有个体化差异的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这种参与不是一时的,而是要全程参与,只有积极参与全过程,才能体验课程的发展和自我的进步。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求异”的过程,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三、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1.教师营造氛围

拥有兴趣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体育教学同样如此。体育教师创造一个合适的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生高积极性的参与,保证了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也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和感知。

2.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促使他们进行团队合作,使自身的社会性特征得以发展。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和展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进步。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的《武术》这一章中“短棍”的内容时,教师可在讲授完短棍的基本操练技能和基本动作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作自由编排,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如此,既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使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巩固。

3.教师参与体验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参与体验之中,可以使教师从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师生之间的距离也相应缩小,学生可以更加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想,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的《球类》这一章中“篮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观看专业篮球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在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成队伍来进行模拟比赛,当然,教师也是比赛中的一员。教师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从口授转变成了手把手教学,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体验之中,并有所收获。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既适应了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也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综合素质,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操作及实践能力,兼顾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共同发展。总之,体验式教学将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实用人才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建红.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4(09):118.

[2]李显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58.

[3]秦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5).

17.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篇十七

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课题 奋勇争先,团结拼搏 教学 目标 水平(三) 运动参与: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跑的游戏学习,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 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跑的基本动作,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奔跑等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完成活动的意识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跃 情绪 激发 兴趣 阶段 1、课堂常规 2、游戏: 六不成七 1、 课前准备器材,检查场地 2、 学生成四列横队 3、 师生问好 4、 宣布本课内容 1、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2、 指导学生进行游戏 1、 学生成四列横队 要求:做到“快、静、齐” 2、 师生问好,检查人数 3、 组织:散点 要求:注意安全,动脑练习发展 能力 合作 探究 1、 跑: 50米加速跑 2、 游戏: 播种与收割 3、 游戏: 寻找目标合作跑 1、 教师讲解跑的动作要领,体会由慢到快加速跑的过程 2、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 3、 教师对各小组提出合作要求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巡回指导,督促游戏 1、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50米加速跑 要求:动作放松,由慢到快 2、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3、学生讨论改进跑线后四组同时出发寻找目标 稳定 情绪 恢复 身心 阶段 1、 下肢柔韧练习(双人) 2、 小结本课 1、 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 2、 教师小结,布置归还器材 1、 学生和教师一起练习 2、 学生自我小结,归还器材 器材 小沙包20只 纸板28块 图纸16张 铅笔4支

18.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篇十八

说 课 材 料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心理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一、说教材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安排了以脚内侧传接球为主的游戏(主教材)和尝试性的小足球比赛。通过游戏和比赛,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小足球的动作技术,提高学生踢小足球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初三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在安排搭配教材时应有计划地让上、下肢交替练习,所以这一单元我还安排了相对上肢运动比较多的内容为副教材。如:上肢的投准和投远练习、跳绳和软式排球等。

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其活动特点是集体性和竞争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是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以及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初中的足球教学属于第一层次,其教学要求是:采用游戏的形势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小足球的集体性,趣味性强的特点。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和技能,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游戏在初中体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内容丰富,形势活泼,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他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充分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及树立群体意识,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同伴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团结合作、遵守纪律、活泼乐观、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等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脚内侧传球动作重点:踢球脚的脚型和踢球部位

脚内侧接球动作重点:判断来球方向,并对准方向接球

二、说学生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三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动作不够准确,下肢动作灵活性、协调性较差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由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由于学生知识程度的深入和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大量的时间被主科所占用,用来运动和娱乐的时间太少,因此他们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非常喜欢。加之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意志较为脆弱,有时怕苦、怕脏、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培养和磨炼。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自豪和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但他们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正确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兴奋占优势,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恐惧时的情绪较能控制,情绪的表现多以言语或表情表示,极少的行为来发泄,思维开始有抽象性现象,也具简单的推理能力。他们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对善恶观念也有显著的进步。

上一篇:作文 赶鼠记下一篇:描写狗的特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