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2024-08-15

供暖安全运行措施(精选10篇)

1.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篇一

热水供暖系统运行调节对于业主的舒适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北方长期供暖的建筑,有时供暖时间要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其运行调节对于保障业主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文将对热水供暖系统的充水与启动、初调节及运行管理进行探讨,以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供暖设计要求。

1热水供暖系统的充水与启动

系统的充水与启动是热水供暖系统投运之前的必经程序。

1.1充水

对于系统采用补给水泵进行充水,使用符合一定标准的水质,先经过热源,再经过管网,最后送达热用户。在锅炉内,充水首先进入下锅筒,然后向下联箱流动,何时关闭放气阀要根据锅炉顶部的集气罐是否出现水泡来决定,这一现象代表着锅炉充水已经完成。

进行管网充水之前,将管网所有排水阀关闭,所有放气阀打开,并且将管网末端连接供回水管的旁通管阀门开启,用户系统都应当关闭,再将水压入管网,处于管网最高点的放气阀有水泡时,将放气阀关闭,此时该进程完成,可进行用户系统充水。首先将用户系统逐个开放,在充水前,将回水管上的阀门打开,通过回水管进行充水。打开用户系统顶部集气罐的放气阀,将用户引入口装置中的排水阀关闭,一边充水一边放气。 空气的排放应当通过控制充水速度来实现,用户系统顶部集气罐上有水冒出的时候,即可将放气阀关闭。但1~2h后,需要将放气阀打开,以利于剩余空气的排出。

整个充水过程要严格依据程序进行,避免出现空气堵塞于管道中的情况,从而防止供热管道散热不均匀,导致不能满足部分供热用户的取暖要求。

1.2启动

充水流程之后就是系统的启动运行。将管网末端的用户系统打开,然后启动循环水泵。刚开始时流量较小,相比较正常运行时压头较高,因此,对于管网中的压力要严密监视。供水压力应当通过管网供水阀门的开度来进行调节,以保持供水压力不变。

启动系统以前,对于热用户的开放应当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即先开放离热源较近的用户,再逐渐向距离较远的用户延伸。也可以采用从大到小的形式,既先开放大用户,再对小用户进行开放,使得管网中的空气被有效排除。开放热用户的时候,对于一些重点区域的压力要予以严密观察,如用户引入口中供水阀门的压力,可采用热用户供水阀门的开度大小作为依据,以免出现散热器超压破裂的情况。启动流程完毕之后, 关闭管网末端连通供水管的旁通管阀门。

2热水供暖系统运行的初调节

室内调节与室外调节是系统初调节的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室外管网入口处的阀门调节,第二部分指的是对于室内系统各个立管与支管所进行的调节。

2.1管网的初调节

处于管网近端的热用户压头较高,因此其用户支管路管径的选择应当考虑热媒流速以及管径因素。但用户支管上不可能消除全部压头,基于这种情况,处于管网近端的热用户设计流量远远不能比不上实际流量,而处于管网远端的热用户设计流量却会大于实际流量,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管网初调节来加以解决。

将热源管网供水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整个系统在总回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热力稳定状态,即可进行初调节,具体措施如下:平衡热水管网中各用户的压头,提高近端用户支管的沿程压降。要判断管网水力工况,应观察供回水温差以及热源的总供回水温差的差额,不超过2 ℃就属于基本良好,初调节工作也就完成。

但当个别热用户的供回水温差较大的时候,应将这些用户找出,然后根据其规模大小及温差偏离的程度来确定初调节顺序。对于规模大而温差偏离度较大的用户进行调节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观察是否处于节流状态,如是,加大供水阀门开度,使得热用户的供回水压差回到正常值。

2.2用户系统的初调节

要确保每一循环管网上的用户都能有充足的热水流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作用压力。管网调节是对热用户之间流量分配不均进行调节,它无法避免每个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因此,用户系统的初调节也是非常关键的。立管、散热器之间都容易产生流量分配不均的情况,对于用户系统进行初调节,可使各个环路的阻力损失实现均衡。管网初调节的成果需要通过用户系统的初调节来巩固。

一般来说,用户系统的初调节包括以下几方面:对于管道被堵塞的,可判断其表面温度,如果温差较大则是有污物堵塞, 应将堵塞位置找出。在弯头、四通等位置容易发生堵塞,必须将上述部位拆开清洗。如果充水、放气等工作没有妥善处理好,管道内就容易形成空气堵塞,从而对循环水的正常流动产生影响,许多散热器不热的原因正在于此。对于这种情况,应重新进行充水、放气工作。

散热器的表面温度与系统回水温度在阀门开度改变之后, 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作为一个整体,热水供暖系统各个环路之间的水力状况是相互制约的,一个热用户设备流量的变化会对另一个热用户产生影响,而调解工作繁琐复杂,因此必须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系统调节。

3系统运行管理

加强系统日常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网与系统的初调节完成以后,应当在设计室温的前提下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来进行日常运行管理,逐步改变管网中的水温,水温升降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对管道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系统压力要保持稳定,以免出现散热器破裂的情况,进而使系统运转不良。

补给水泵在定压过程中应当保持恒压点的压力值,否则易在系统最高处出现空气堵塞。运行时要对系统进行定期排污, 排污次数可根据水质情况确定,一般是一周一次。水质不佳的情况下,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应当提高排污频率,将排污器内积存的污水排干净。

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来管理用户系统与管网,对系统不热等情况进行巡检,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对于用户入口装置,应在经过初调节的阀门上进行标记,这样在维修之后可使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维修用户系统故障时,应将用户入口装置中供回水管之间的旁通阀打开,同时切断用户系统与管网, 并将情况及时通知热源操作人员,使其密切监视水温以及锅炉压力变化,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热水供暖系统停运之后,应对热水锅炉以及管网进行维护与保养。

4结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热水供暖系统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北方长期供暖的地区更是意义非凡。因此,热水供暖系统的充水、启动、初调节以及运行管理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以达到均衡热水流量的目的。只有对热水供暖系统加强运行管理,才能保证供暖设计满足热用户的取暖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政满,刘东,李文阁.热水供暖系统调节方式的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4)

[2]邵宗义,李德英,陈疆.变频技术在热水供暖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4(5)

2.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篇二

【关键词】常压锅炉;供暖调节;节能;特点及安全运行

我国常压锅炉的使用,设计七十年代中期从改造小型有压锅炉开始的,后经有关技术人员的逐步完善,已经定型生产,由于制造厂家不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制度的限制,近年来,常压锅炉得到较快的发展。由于其供暖系统多为水泵“扬升”供暖,造成供暖水泵扬程增大,电耗增加,其数值约为有压锅炉系统的2~7倍,建筑物越高,该值越大。这一致命缺点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1.常压锅炉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常压锅炉即无压锅炉。虽然水泵扬升有欠节能之嫌,但由于其造价低,无爆炸危险,安全可靠,使用燃油、燃气清洁能源,配以先进的自控燃烧技术,无环境污染。被灵活的布置在楼栋或建筑组团内,可楼底、楼顶布置。其供热系统的设计关键是水循环系统的启闭运行时锅炉均应不受压,同时保持供热系统的满水位。在运行和停止时,系统水均应不外溢。

常压锅炉是指顶部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下工作的热水锅炉,实际上是一个开式热水器。为了使锅炉保持常压运行,供暖系统中的“循环水泵”设于供水干管上。

“循环水泵”将锅炉内热水抽送到用户采暖系统最高点后,其回水靠重力和供水余压返回锅筒,为防止停泵时用户倒空,回水管设自动启闭阀5,以便停泵时及时将锅炉和系统的水连通切断。靠回水阻力调节阀6设定阻力,使供水管和回水管内的水流量保持平衡,从而使高位水箱和锅炉水面处于正常位置。由于常压锅炉系统的水泵只起“扬升”作用,并不起循环作用,应称为供暖给水泵,以区别有压锅炉的“循环水泵”,“扬升”作用,并不起循环作用,应成为供暖给水泵,以区别有压锅炉的“循环水泵”。为此造成水泵杨程增大,电能消耗约为有压锅炉供暖系统的2 7倍,建筑物越高,数值越大。这一致命缺点应该引起本专业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不宜盲目推荐使用常压锅炉。此外,常压锅炉供暖系统还有两个主要问题要考虑:(1)回水处的两个阀门5、6,不仅使系统投资加大,也使系统运行可靠性降低;(2)水泵吸入口处水温高,易发生汽化现象。

2.减少供暖给水泵杨程的供暖方式

既然常压锅炉系统严重浪费电能是由于水泵扬程要承担系统高度静水压力引起的,那么,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常压锅炉的布置位置,达到减少供暖给水泵杨程,降低水泵电能消耗的目的。

如将常压锅炉设在高层建筑顶层向下供暖,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笔者在工程设计中曾做过几例高层建筑顶层锅炉房,采用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如某工程20层建筑,建筑物总高度72.8m,建筑面积3.27im2,建设于繁华的城市商业区。由于环保的要求,不能采用燃煤锅炉,该地区煤气气源充足,采用燃气锅炉较为适宜。因为燃气锅炉要求的防爆泄压面积不够,底层又是商业用房,又因为城市煤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燃气锅炉不能设于地下室,所以将锅炉房设于顶层较为适宜(必须经消防审批部门同意),而常压锅炉较有压锅炉自重轻,可减轻荷载,于是采用常压锅炉向下供暖。

该工程选用供热量为1.4Mw的全自动燃气常压锅炉3台,作为采暖、通风和生活热水的热源,其电动机功率每台4KW,供暖系统竖直向下为一个区,分上下两个大环路,每10层为1环,选热水采暖循环泵大小各2台,以适应冬夏季负荷的变化,其参数如下:

(1)Q=100m3/h,H=20m,n=2900r/rain,N=11km,2台

(2)Q=48m3/h,H=20m,n=2900r/minN=7.5Km,2台

膨胀水箱设于锅炉房内系统最高点70.5m处,其上部开口通大气,底部与锅筒相联,即可向系统补水,又可容纳系统水加热后的膨胀水量,还具有排放空气的功能,散热器选用耐高压的铸铁散热器(工作压力1MPa),在分水器每环出水管上设阻力调节阀,以平衡各层环路之间的阻力。由于水泵与水箱布置受高差的限制,为安全起见,供热水温度宜选定为90~C,以防止水泵吸水口处发生汽化,也有利于减少锅炉上透气管水汽蒸发带走的热能损耗。

3.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的特点

常压炉向下供暖系统定压点设在锅炉进水处,定压点压力为0.045MPa,因为向下供暖,水泵停止运行时,不会出现向上供暖系统方式回水管中水涌人锅炉,不能保证水箱水面的现象,所以回水不必设阻力调节阀和自动启闭阀,简化系统,节省投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膨胀水箱设于锅炉问,不必另设水箱间,既方便管理,又节省费用。锅炉为常压运行,因向下供暖其水泵作用与有压锅炉系统的循环水泵无区别,即水泵只克服供暖系统的总阻力,而与建筑物高度无关,克服了水泵“扬升”供暖使水泵扬程增大的缺点,减少了电能消耗。

4.高层建筑顶层锅炉房向下供暖方式的特点

既然常压锅炉严重浪费电能是由于水泵要承担系统高度的静水压力“扬升”供暖引起的,那么特殊情况下,在高层建筑顶层设常压锅炉向下供暖,能否达到减小水泵扬程,降低水泵电能消耗的目的?

常压锅炉向下供暖系统定压点为E点,无论系统运行,还是停止运行,该点静水压力不变(0.045Mpa).因为向下供暖,当停泵时,不会出现向上供暖系统的回水管中水涌入锅炉,不能保证水箱水面的现象,所以回水不必设阻力调节阀和自动启闭阀,简化系统,节省投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膨胀水箱设于锅炉间,不必另设水箱间,即方便管理,又节省费用。

锅炉为常压运行,因向下供暖其水泵作用与有压锅炉系统的循环水泵无区别,即水泵只克服沿途供、回水管系统的总阻力,而与建筑物高度无关,在此系统中可称为循环水泵。

因此,常压锅炉设于建筑物顶层向下供暖系统既有常压锅炉“目前可不进行监检,节省钢材、节省投资”的优点,又使循环水泵不必“扬升”供暖,减少了电能消耗。

5.结论

常压锅炉水泵“扬升”供暖系统不仅浪费电能,也使系统复杂,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建议不采用;常压锅炉设于高层建筑顶层锅炉房向下供暖方式可减小供暖水泵扬程,降低电能消耗,也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建议采用。

(1)常压锅炉用于向上供暖系统使水泵“扬升”供暖,浪费电能严重,也使系统复杂,降低了运行的可靠性。

(2)有条件设在建筑物顶层常压锅炉,其向下供暖系统可以克服以上的缺点,降低水泵扬程,减少电能消耗,有利于节能。也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常压锅炉出水温度定为90℃较为适宜,即便与水泵的布置,防止水泵吸水口处汽化,又可减少透气管水汽蒸发损耗的热能。

(4)常压燃气锅炉燃气有泄露爆炸的可能性,设计时要考虑锅炉泄压面积的问题,同时要考虑燃气轻于空气时,泄漏气体上浮可能引起的危害。

(5)当锅炉房设于顶层时,常压锅炉较有压锅炉自重轻,荷载减轻,节省工程造价。

(6)对设于底层的锅炉房,从节省耗能、简化供暖系统方面考虑,宜选用有压锅炉。 [科]

【参考文献】

[1]俞海斌,褚健,江加猛.链条炉燃烧专家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2009,17(2).

[2]刘雪华.链条炉排锅炉均匀分层燃烧[J].工业锅炉,2005,(6).

3.井下主皮带安全运行措施 篇三

审批: 施工单位:

编 制: 年 月 日 技术主管: 主管区长: 区 长: 审 核:

生产技术部: 安全管理部: 批 示:

机电副总: 机电矿长: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皮 带 区

2017年 月 日

井下主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措施

井下主胶带输送机是我矿出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矿井产量及安全生产,为保证安全运行,特制定如下措施:

1、胶带输送机道要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机道内要有消防水管,不得有易燃、易爆物。机道内每隔50m有一个闸门和管接头,管接头处要有用于消防使用的软管,长度不得低于25m。皮带机头必须配备2只合格的灭火器和1个不少于0.2立方米灭火箱,灭火箱内必须装满灭火沙和足够的沙袋。灭火器的放置应便于取放,不得捆绑,砂箱制作应规范且砂质符合要求。

2、机道每30米应安装一盏防爆灯,保证有足够照明。

3、胶带输送机严禁人员乘坐。

4、胶带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阻燃输送带,皮带接口必须编号,并有专人每日检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胶带输送机驱动滚筒必须使用粘胶技术以防皮带机打滑,滚筒包胶材料等,其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液力偶合器应使用水(或难燃液)介质与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

5、斜巷(倾角超过5°)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上运时,必须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应当装设软制动装置且必须装设防超速保护装置。且维修工必须每天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汇报。

6、胶带输送机机头、机尾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处,电机、减速机与滚筒连接处、煤仓上口等部位必须安设安全可靠的防护栏和防护罩及警示牌,并在各个转载点安设喷雾灭尘装置。每天由岗位司机和维护工对防护栏及防护罩进行检查有无开焊,固定是否牢固,喷雾雾

化效果是否良好。在处理事故时或检修确需在机头、机尾或其他运转部位上方作业时要派专人停机,并停电闭锁,上明锁。开关上应挂有“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或安排专人看守,检修完毕由停电人送电,他人严禁送电。

7、行人跨越带式输送机处必须安设稳固的过桥,要求:①上过桥行人宽度大于600㎜;②过桥支腿距底皮带两侧必须大于200㎜;过桥高度距顶皮带大于600㎜,过桥两侧必须安设栏杆,人行走处必须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铁板铺底。每天由岗位司机和维护工进行检查有无开焊,固定是否牢固。

8、大于16°的斜巷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应当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煤块下滑、滚落等的安全措施。

9、主运输胶带输送机必须安设:①煤位保护②防滑保护③防跑偏保护装置④防撕裂保护装置⑤烟雾保护⑥温度保护⑦自动洒水装置⑧张紧力下降保护,强力胶带输送机应加断带保护,各项保护必须保持完好,动作灵敏。主运输胶带输送机还应具备沿线急停闭锁功能。

10、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每班试验一次,以确保灵敏可靠,且将试验结果详细纪录。任何人不得随意甩掉保护装置。

11、司机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班前30分钟检查制度,司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岗中睡觉。

12、胶带输送机每天必须保证2小时以上的检修时间,包机维修人员必须按其责任范围对其包机设备进行检查、检修、维护和保养,并认真填写纪录。机头、机尾和机道必须经常保持整洁卫生,无淤煤、积水、杂物。在清理机头、机尾、滚筒及机道的浮煤、粘煤或其他杂

物时,必须先停皮带机,停电闭锁上锁,严禁边运转边清理,防止发生皮带卷人伤人事故发生。在机道中清理淤煤时,皮带下方严禁人员停留,需要向前带皮带时,必须保证无影响皮带正常运行的人或物的存在,并且打运行信号后方可开启。

13、机尾换向滚筒前1米处和机头各安装一清煤刮子。严禁机头、机尾滚筒处有煤块或矸块等杂物。若出水煤造成打滑,严禁在输送带与滚筒间楔木板和缠绕杂物。皮带下面不得有淤煤、积物,底皮带距地板不得小于0.2米。

14、胶带输送机严禁运送大砟块、水煤、长物料、工具和设备等。运行中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司机应立即停车,向区值班室汇报并要求有关单位(人员)处理,处理不完严禁开车,防止卡磨皮带、滑破皮带造成重大事故。

15、输送机正常操作时按要求严禁倒转皮带,除皮带卡住异物和皮带跑偏严重时等特殊情况下,必须经主管区长同意,并安排专人看管机尾和张紧车处才可倒转皮带。

16、胶带输送机底皮带每隔30米应加一对防跑偏立辊。托辊、跑偏辊必须配备齐全,润滑良好,转动灵活无异响,皮带运行平稳,不得打滑,不跑偏,不磨机架。机尾张紧装置滚动轮灵活,周围不得有杂物。

17、同一胶带输送机不得两组人员同时作业,如果确实工作需要,则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并统一由一名施工负责人指挥部署,确保人身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18、胶带输送机的各种电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合理、准确、可靠,接地极符合规程要求。机道必须安设可靠的通讯装置,确保通讯畅通,信号要做到声光具备,灵敏可靠。

19、在处理各煤仓上口蓬仓时,必须至少二人进行,处理蓬仓人员要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要做到高挂低用,安全带必须悬挂在牢固可靠处。人员要站在安全可靠稳固的地方,落脚点不得有油污和其它杂物,必要时铺设架板,防止踏空坠入煤仓。,架板与煤仓上口搭接处不少于500mm,架板铺设不少于三块,用8号铅丝并排捆绑好防止架板滑动、翻转人员坠入煤仓。

20、人员在机道内施工时,切实做好人员和设备的防滑工作。

21、坚持领导上岗检查制度,及时掌握胶带输送机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并将检查和处理结果留有纪录。

22、实现集中控制的皮带符合以下要求:

①皮带集控系统必须是集监控、控制、保护、通讯、报警于一体的系统。系统满足既可以实现皮带机头各种参数的监测、主要关键地点的视频监视、胶带沿线的通话,并且可以对每一台运输设备进行集中和就地控制,既有启动、停车时的报警。又有各种故障时的安全保护等功能。

②主运输皮带集控系统在地面设置监控室,能远程实现对主皮带运输系统的检测和控制。

③实现集控的主运输皮带,必须实现和与其搭接皮带的闭锁控制。

④皮带集控系统必须实现系统内所有的皮带机各项保护参数或动作情况进行检测,其中速度、温度、煤仓煤位、电压、电机电流等连续量进行连续监测。

⑤实现集控功能的皮带,在集控机道内可无人定岗值守,只安排

相应的巡视人员。

4.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运行管理措施 篇四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安全技术运行管理措施。第二条 本安全措施适用于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操作、维修和管理。第二章 安全装置 第一节 安全防护

第三条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

第四条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

第五条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装置。

第六条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第七条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第八条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第九条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第十条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第十一条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库房内冷风机、蒸发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

第十二条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

第二节 仪表和阀门

第十三条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

第十四条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6级。蒸发压力侧应采用能测量真空度的氨压力表。

第十五条 氨压力表每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十六条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更换。

第十七条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风机,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八条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

第十九条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

第二十条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

第二十一条 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6Mpa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之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0.6Mpa时,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机。

第二十二条 冷凝器、贮氨器、排液器、低压循环器、低压贮氨器、中间冷却器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当高压设备压力达到1.85Mpa,中、低压设备压力1.25Mpa时,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

第二十三条 制冷系统安全管公称管径应不小于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几个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时,总管的通径应不小于D32毫米,不大于D57毫米,安全阀泄压管应高出氨压缩机间房檐,不小于1米;高出冷凝器操作平台,不小于3米。

第二十四条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

第二十五条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

第二十六条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

第二十七条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

第二十八条 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等设备的节流阀禁止用截止阀代替。

第二十九条 在氨泵供液系统中,应设自动旁通阀保护氨泵。中间冷却器亦可采用自动旁通阀。

第三章 安全操作

第一节 氨压缩机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条 除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外,氨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一)系列化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气体压力高0.15-0.3Mpa,其他采用齿轮油泵的低转速压缩机应为0.05-0.15Mpa。

(二)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3~2/3范围内,一般在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于5℃。

(三)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Mpa,压比等于或小于8。

(四)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50℃,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双级氨压缩机的高压级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15℃。

(五)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六)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

第三十一条 当库房内热负荷突然增加或系统融霜操作频繁时,要防止氨压缩机发生湿冲程。

第三十二条 当机器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三条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车时,应加大汽缸水套和油冷却器的水量,防止汽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缩机的排空阀上连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

第三十四条 将配组双级压缩机调换为单级运行,或将运行中的单级压缩机调换为配组双级运行时,须先停车、调整阀门,然后才能按操作程序重新开车。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阀门。

第三十五条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道内喷射氨液。

第二节 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六条 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第三十七条 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第三十八条 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第四十条 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第四十一条 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第四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第四十三条 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四条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第四十五条 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三节 设备和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六条 严禁在有氨、未抽空、未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焊接管道或设备,拆卸机器或设备的附件、阀门。

第四十七条 检修制冷设备时,须在其电源开关上挂工作牌,检修完毕后,由检修人员亲自取下。

第四十八条 制冷系统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系统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值,处于冷凝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8Mpa,处于蒸发压力和中间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2Mpa。

第四节 充氨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九条 新建或大修后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漏、排污、抽真空、氨试漏后方可充氨。

第五十条 充氨站应设在机器间外面,充氨时严禁用任何方法加热氨瓶。

第五十一条 充氨操作应在值班长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充氨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的充氨量和充氨前的氨瓶称重数据均须专门记录。

第五十三条 氨瓶或氨槽车与充氨站的联接,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或耐压3.0Mpa以上的橡胶管,与其相接的管头须有防滑沟槽。

第四章 安全规定

第五十四条 为防止损坏库内的蒸发器,货物堆垛要求:距低温库房顶棚0.2米,距高温库房顶棚0.3米,距顶排管下侧0.3米,距顶排管横侧0.2米,距无排管的墙0.2米,距墙排管外侧0.4米,距风道底面0.2米,距冷风机周边1.5米。库内要留有合理的通道。

第五十五条 温度为0℃及0℃以下的库房内,应设置专门的防潮灯光.第五十六条 制冷设备和管道的涂色(按国家安全色标),库房内的管道可不涂色。

第五十七条 氨制冷系统中设备的注氨量按下表所示: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冷 凝 器

| 15

|非氨泵强制循环供液|

洗涤式油分离器

| 20*

| 排管

| 50~60 贮 氨 器

| 70

| 冷风机

70 中间冷却器

| 30*

| 搁架式排管

50 低压循环器

| 30*

|平板蒸发器

50 氨液分离器

| 20

| 壳管式蒸发器

80 氨泵强制循环供液:|

上进下出排管

| 25

上进下出冷风机 | 40~50|

下进上出排管

| 50~60|

下进上出冷风机 | 60~70|

----------------------------------

*设备注氨量按制造厂规定,氨液注入量不得大于上表规定。

第五十八条 制冷系统应采用纯度为99.8%以上的工业用氨作为制冷剂。

第五十九条 检查系统氨泄漏应用化学试纸或专用仪器,禁止用点燃硫烛的方法。

机器间和辅助设备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

第六十条 氨压缩机所使用的冷冻油,应符合机器制造厂所提出的要求。一般规定:360转/分的氨压缩机可用国产13号、18号冷冻油,720-960转/分的可用25号冷冻油;1400转/分以上的可用30号、40号冷冻油。

第六十一条 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经化验合乎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六十二条 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特别注意氨制冷装置的安全技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和技术培训时,要同时列入安全技术的内容。

第六十三条 各制冷单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安全技术工作。

第六十四条 各制冷单位要妥善保存有关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更新、事故等技术档案复印件,机械设备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并作永久性保存;制冷装置的车间运行记录至少应保存五年。

第六十五条 对从事氨制冷系统操作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徒工必须在老工人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由市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操作许可证书,无证不准独立操作。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阻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防护用品。

第六十六条 氨制冷装置发生事故,应按上级和公司的有关规程办理。凡属重大事故,公司立即报告市安监局等部门。各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每一起重大事故报告时,也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发生事故不准隐瞒、虚报或拖延不报。同时,公司各单位、部门要迅速组织抢险救援。

5.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篇五

为加强雨季卸煤、上煤管理,避免因原煤湿度过大导致输煤中断或影响锅炉正常燃烧,特制定雨季卸煤、上煤保障措施,以确保中电、旺隆机组用煤安全。

一、雨季期间原煤管理

1、在雨季来临前,在干煤棚内储备充足的优质干煤,要求干煤棚内储存优质干煤3万吨以上,以备暴风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上煤。

2、雨季期间,运行部燃料分部应结合煤场实际,密切跟踪煤场存煤情况,存煤应保持在6.5~7.5万吨之间,避免因库存过高导致遇大雨外溢。当煤场存煤低于6.5万吨时,燃料分部及时与经营部沟通调整燃煤采购计划,以确保机组用煤安全。

3、雨季期间,运行部燃料分部每天定期检查统计煤场优质煤(神大煤或神混煤,该煤种粘性较小,且热值较高)储备情况,当优质煤少于3万吨时,及时与经营部沟通调整燃煤采购计划,以确保有3万吨的优质煤配上。

4、雨季期间,每天定期检查煤场周边的排水设施是否正常,保证煤场南北两侧排水畅通,煤堆边坡无垮塌危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雨季期间,运行部与经营部充分沟通后制定好“配煤周计划”,制定燃料发热量、挥发份和全水份指标的要求(低热值不得低于19MJ/Kg;挥发份不得超过28%;水份应小于12%),并每天跟踪上煤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配煤比例,避免因配煤水份过高造成输煤系统堵塞和影响锅炉燃烧稳定。

6、当来煤、煤场存煤结构经配煤计算得出水份指标不符合要求时,燃料分部立即通知经营部调整来煤结构,避免连续批次来煤的水份过高。

二、雨季期间运行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燃料运行专业加强与集控运行专业的沟通,及时了解机组各磨煤机的运行情况,上煤时将干煤棚内存煤与码头直上煤按制定的比例进行配烧,控制入炉煤的水份﹤12%,最大不得超过16%,保证输煤系统、制粉系统及锅炉燃烧稳定。

2、燃料运行值班期间应安排保洁借工准备好砸、捅煤用具(大锤、铁钎等),以备堵煤时及时疏通。

3、雨天上煤时燃料运行班长应在现场指挥,协调好各巡检人员的工作。各巡检人员重点关注各转运站落煤管、导料槽、滚轴筛、碎煤机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下煤不畅现象,立即通知程控启动振打器,现场采用锤击等措施疏通。

4、若采取上述措施无效,以上部位发生堵煤立即停止皮带运行,汇报当班班长,及时启动备用皮带上煤,并组织保洁借工清理堵煤点,尽快恢复系统运行。

5、每上完一次煤,皮带巡检人员仔细检查落煤管、滚轴筛、碎煤机及犁煤器落煤口的粘煤情况,发现有粘煤及时清通。

6、交班运行班长应安排、监督借工将落煤管清理干净,保证下一班正常使用,接班人员认真检查落煤管,确保粘煤清理干净。

7、输煤系统运行期间,巡检工发现皮带头尾滚筒、下平托滚、下调心托滚下方有积煤时,应及时通知保洁借工清理干净,避免皮带跑偏、打滑现象发生。

8、运行时,注意皮带运行情况检查,防止皮带打滑、跑偏现象,发现跑偏严重,应及时手动调整调心托辊校正,保证皮带系统正常运行。

9、暴雨期间,煤仓原煤斗煤位应高煤位交班,如不符合要求,应上煤运行交接班。

10、雨季期间,控制上煤流量不得超过850t/h,防止胶带机超负荷运行扯断驳接口和发生皮带打滑现象。

11、卸煤过程中,发现即将下雨时,应暂停卸煤,并告知船员将船仓用遮雨布盖好,防止雨水落入船仓。

12、雨后,码头值班人员应检查监督船员将船仓的积水抽干,避免因煤水份过大导致卸煤时#2皮带煤流倒流造成皮带跑偏。

13、雨季期间,码头值班人员应加强煤船的检查,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原煤水份过高。

14、雨季期间,煤船到码头后原则上不立即接卸,需停靠一天后再接卸,接卸之前应通知煤船将船底积水抽干。

三、雨季期间加强输煤系统检查及维护

1、下雨期间,燃料运行值班人员应加强煤场、各转运站和地煤沟的排水设施的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2、加强输煤系统的巡回检查,发现设备缺陷及时填写缺陷单,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确保系统正常备用。

3、定期做好码头卸煤系统、码头直上系统、上煤系统和叶轮给煤机等设备维护保养,使设备状况处于良好状态。

4、定期对碎煤机内部进行检查、清理,杜绝因原煤潮湿引起粘煤堵塞频发现象,保证碎煤机正常投入运行。

5、雨季期间,原煤较流动性差,推土机推煤阻力大,导致推土机、挖掘机故障率较高,应加强维护和保养。

6、雨季期间,输煤皮带易发生堵煤、打滑和跑偏等现象。运行值班期间应对输煤系统各胶带机的事故拉线开关、跑偏开关、打滑及堵煤电极等保护信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7、运行值班期间应对输煤系统各胶带机胶带驳接口磨损情况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四、应急措施

1上煤系统发生堵煤或保护装置误动无法消除时,且另一路处于检修状态,无法转路运行的应急措施。

1.1若上煤皮带落煤管发生堵煤,无法转路运行,燃料运行班长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配合保洁借工清理堵煤点,此时允许采用高压消防水灌注疏通法,将落煤管清通,确保30分钟内恢复系统运行。

1.2上煤过程中发现碎煤机堵煤,且不能在30分钟内清通,应立即汇报值长,转旁路运行,但#5皮带现场要安排人员监视。发现有大块煤或大块物应立即拉停皮带运行,将其捡出,避免大块物进入原煤仓。

1.3雨季期间,由于原煤较湿导致输煤皮带的堵煤、打滑装置误动无法消除时,应及时通知热工将该皮带的堵煤、打滑保护装置退出,再启动皮带运行。退出保护装置运行后,程控和现场要加强监视,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

2雨季期间,如发生皮带的堵煤或打滑保护装置误动,不能程启或联锁启动上煤系统故障现象,燃料运行班长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处理。如果30分钟内不能确认消除故障原因,燃料班长应采用无联锁远控启动(试机)系统上煤,如无联锁远控启动(试机)系统上煤失败,则立即安排人员就地无联锁逆煤流启动系统上煤。

3在暴雨期间,值班人员发现地煤沟及转运站的某一排污泵不能启动且排污池的水位已满,应立即汇报值长。值班人员排查进水的地方并进行围堵,及时安装临时潜水泵排水,密切注意水位情况,如发现水位下降慢,应再加装临时排水泵,直至将积水排干,确保输煤系统安全运行。

6.浅谈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的节能 篇六

关键词:供暖系统,运行调节,节能

引言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 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共有供暖建筑65亿m2, 其中约70%采用不同类型的集中供暖。根据目前初步估计, 城镇建筑供暖用能折合标准煤1.3亿t/a, 占我国总的城镇建筑用能的52%。据统计, 建筑采暖能耗约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30%, 因此供热节能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潜力最大、最主要的途径, 应该作为当前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初调节和运行调节对供暖系统热能利用率的影响:

供暖系统在投入运行初期所进行的调节, 称为供暖系统的初调节。初调节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 首先通过各用户入口处和网路上的阀门, 使热水网路的水力工况满足各用户的要求, 然后再对室内系统的各立管和支管进行调节, 引入口或热力站通常都装有检测仪表, 所以室外网路的初调节可以根据热水的温度和流量或压差进行调节, 而室内系统的初调节通常只能依靠临时观测各房间室温来进行调节, 初调节的目的, 是将各热用户的运行流量调配至理想流量, 即满足用户实际热负荷需求的流量。

在初调节进行完毕后, 热水供暖系统还应根据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调节。也即当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 为实现按需供热, 而对系统流量、供水温度进行的调节, 称为运行调节, 运行调节的目的在于使用户的散热设备的放热量与用户的热负荷的变化相适应, 以防止热用户内发生室温过高或过低现象。

目前, 我国的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很低, 就热网和热用户来说, 热能利用率平均只有40~50%, 损失达50~60%, 热用户运行工况失调造成的损失通常为20~50%。热损失组成如下:热网的热媒输送热损失通常为10~15%, 若保温脱落, 地沟泡水则可达15~30%, 这在过去因节能管理力度不足造成的。由此可见, 初调节和运行调节对供暖节能的影响是很大的。

2 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的实施: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 为了使各用户的温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除了在系统运行前要进行初调节外, 还应在整个供暖期内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对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循环流量等参量进行调节, 在满足供热要求的前提下, 如何调节才能更有效地节能降耗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供暖系统运行调节。

2.1 供暖运行调节与初调节的区别:

初调节的作用是使供暖系统各用户平均室温达到一致, 但不能保证用户室温在整个供暖期都满足设计室温的要求。供暖用户室温除与流量有关外, 还与室外气温、建筑物热负荷、日照、水流速有关, 这就需要进行运行调节, 不但调节流量, 而且更应调节供水温度。

2.2 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的形式常用的有两种:

2.2.1 多阶段的运行调节:

它属于经验型的运行调节, 可把一个供暖季节分为初寒期、严寒期、末寒期, 不同时期其流量、供水温度不同;每个时期的流量、供水温度相对比较稳定。

2.2.2 随时的运行调节:

随时保证供热量与需热量一致, 这是最节能的。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的方式目前有以下四种:

a量调节:

运行时供水温度始终保持设计值, 只改变循环流量。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

有极的流量调节, 如调节循环泵运行台数、变速电机。无极的流量调节, 如循环泵使用变频调速控制等。

b质调节:

运行时循环流量始终保持设计值不变, 只调节系统供、回水温度。

c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在运行期间, 随室外气温的提高, 分几个阶段减少循环流量。在同一调节阶段内, 循环流量保持不变, 调节供水温度。

d间歇调节:

在运行期间, 只改变每天的供热时数, 不改变其它运行参数。目前, 常用的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是在供暖期中按室外温度高低分成几个阶段, 在室外温度较低的阶段中, 保持设计最大流量;而在室外温度较高的阶段中, 保持较小的流量。在每一阶段内, 网路的循环水量始终保持不变, 按改变网路供水温度的质调节进行供热调节。

通过供暖运行测试证明:系统回水温度不宜低于40℃, 否则会严重影响散热器的供暖效果及锅炉对回水温度调节标准的要求, 所以在供暖运行中, 如根据最高室外调节计算温度所计算的回水温度低于40℃, 系统运行回水温度仍保持不低于40℃, 在此时间内可采用间歇供暖调节。

2.3 在供暖系统运行调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3.1 在供暖运行调节中, 最高和最低供回水温度转化的时间内, 应注意逐渐调节, 保持供暖系统稳定地运行状态。

2.3.2 对直接连接的供暖用户系统, 采用此调节方式时, 应注意不要使进入供暖系统的流量过少。通常不应小于设计流量的60%, 如流量过少, 对双管供暖系统, 由于各层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头的比例差增大, 引起用户系统的垂直失调。对单管供暖系统, 由于各层散热器传热系数值变化程度不一致的影响, 也同样会引起垂直失调。

在中小型热水供暖系统中, 一般可选用两组 (台) 不同规格的循环水泵。如其中一组 (台) 循环水泵的流量按设计值100%选择, 另一组 (台) 按设计值的70%~80%选择。在大型热水供暖系统中, 也可考虑选用三组不同规格的水泵, 由于水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水泵的电功率与流量的立方成正比, 节电效果显著。因此,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的供热调节方式, 在区域锅炉房热水供暖系统中, 得到较多应用。

结语

供暖管网水平失调而造成用户冷热不均 (供暖系统近环路过热, 远环路不热, 最不利点更不热) , 是供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 因无调节需用的流量计和调节性能好的调节阀, 只能用调节性能很差的闸阀或截止阀进行靠经验调节, 往往费力不小, 收效甚微, 供暖运行管理人员只得借助大流量、小温差运行 (如改换加大循环水泵、多台循环水泵并联运行, 供暖系统末端设加压泵或加大供暖系统末端管径等作法) , 以求适当缓解一下供暖系统末端暖气不热问题, 实际上这些措施皆无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 而白白浪费了许多电能。

供暖系统通过运行前初调节消除热网水平失调, 改变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 在整个供暖期随室外气温的变化, 把供暖季节分为初寒期、严寒期、末寒期几个不同时期, 按热水供暖质调节公式就可计算出任意室外气温日平均温度下的实际供回水温度, 汇制成图表, 张贴在供暖锅炉房内墙上, 不但可以指导司炉工操作运行, 而且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掌握锅炉房供暖系统的运行情况, 并根据室外和室内温度的变化随时调整供暖运行工况, 真正达到供暖系统按需供热节能经济运行目的。

参考文献

[1]贺平, 孙刚主编.供热工程.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暖通空调规范[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李兆坚, 江亿, 燕达.住宅间歇供暖模拟分析[J].暖通空调, 2004.

7.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篇七

关键词:热力站 控制器 变频器 传感器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42-01

开滦集团服务分公司下属的增盛锅炉房及热力站建于2004年,锅炉房安装有3台14MW天津宝成锅炉厂生产的燃煤热水锅炉为热力站提供热源,2004年11月初竣工并投入运行,设计供暖面积为49.7万平方米。结合供热现状,理论联系实际,自2006年12月份开始,热交换站采取自动化、无人值守的运行方式供暖,截至目前,已成功运行了八个供暖期,技术比较成熟。

热交换站的核心控制元件采用瑞典KTC公司生产的SRD3211控制器,根据采集的温度、压力等数据控制变频器、温控阀的运行。根据冬季室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供暖水温度,能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水泵的流量,自动控制补水泵恒压运行,压力、水位、停电、温度等保护功能齐全,无人值守运转,管网失水、水源缺水故障自动化系统能按照程序进行处理、报警。

1 自动化系统的硬件构成

(1)SRD3211 PLC。该DDC控制器是热力站自动化运行的核心器件。有8路数字量输入、8路数字量输出、8路模拟量输入和6路模拟量输出,集成度高、结构紧凑,且带有编程界面,方便现场编程。(2)变频器。各站配备ABB ACS510变频器,是执行器件。有2路模拟量输入、2路模拟量输出、6路数字量输入和3路继电器输出。变频器本身有PID调节系统,与控制器实时通信,变频器各控制端子接受DDC控制器的指令,按照程序指令要求驱动电机运转,随供暖系统负荷、二次供回水压力或其他参数的改变控制电机的运行。(3)传感器。为了给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热交换站一次侧及二次侧安装了西门子Pt1000供回水温度传感器、一次侧及二次侧安装了西门子供回水压力变送器、水箱水源干簧管液位计,信号传输给DDC控制器,为自动化系统及时准确提供过程参数,为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调整提供依据,同时确保自动化系统的报警、连锁保护及时准确动作。(4)丹佛斯温控阀。它是执行器件,由24 V直流电源供电,阀体安装在换热装置的一次侧回水部位,阀体的控制部分和控制器实时通信,接受DDC控制器0~10 V直流信号,依靠调节阀体阀门开度大小调节一次侧水流量,从而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

2 居民供暖热交换站自动化运行功能介绍

(1)按照温度曲线程序控制采暖温度功能。在一次热源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二次侧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曲线自动进行运行调节,即室外温度传感器实时监视室外温度,DDC控制器把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程序运算,实时调整温控阀开度,为用户输出合适温度的供暖用水。(2)动态调整二次侧供暖水流量。通过热力学计算,结合现场实际,我们热交换站的热水循环水泵的供回水压差应用了PID闭环控制,二次供回水保持0.1 MPa的压差,供热运行过程中若二次管网热负荷发生波动,DDC控制器通过变频器能自动调整循环水泵的转速,保持二次供回水0.1 MPa的压差,从而动态调整出合适的二次循环水流量,达到节电的目的,在保障正常供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运行。(3)变频恒压补水功能。补水采用了PID闭环,变频恒压补水,并且针对不同热力站的失水情况,失水量小的热力站补水泵调试出了睡眠运行功能,失水量大的调试出了长期恒压运行功能,合理设定了补水压力上下限及PID参数,即保障了及时稳定补水,又实现了节水节电的效果。(4)日常异常状况自动处理。①二次侧压力保护功能。当室外二次管网出现意外跑水,二次回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循环水泵保护停车、温控阀关闭、补水泵继续补水,待管网压力升高到系统允许运行压力后,循环泵自动开启,温控阀开启,恢复功能运行。②水箱水位保护功能。软化水箱低水位时,为避免热力站补水泵缺水运转,DDC控制器通过补水泵变频器控制补水泵停止运行,水箱经不断蓄水,达到允许运行水箱水位时补水泵自动运行。(5)停电保护功能。如果遇到热交换站停电,系统自动关闭一次侧温控阀,停止热交换,来电后,不需要人工合电、启动、按钮等操作,系统按照DDC控制器程序各组件自动投入运行状态。(6)温度保护功能。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值,如,室外温度到了20 ℃,控制器认为此时温度已经挺高了,没必要供热,这时候系统经济停车,节省大量热源。

3 供暖热交换站电气故障及处理经验

(1)DDC控制器部分。①温控阀与循环泵连锁,只有当循环泵运行时才允许温控阀动作,循环泵停止时温控阀应全闭。②循环泵与室外温度限定值和二次回压力限定值连锁。(2)循环泵变频器压差给定值、补水泵变频器压力给定值可编程设定。(3)ABB变频器部分。当变频器突然停止工作时,请先切断电源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有问题,排除电路故障后,给变频器送电。在控制盘上进入01组参数,检查0118,0119,0121相对应的给定,反馈,启动信号是否已由控制器送入,并具备运行条件。(4)传感器部分。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类型(PT1000、NI1000、TAC等)是否设置正确,排除后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排除后,方可判定是否为温度传感器本身故障。压力传感器:电源(24 V)与实际值所对应的接线是否正确,排除后在DDC控制器上校对显示值与对应压力表盘现实数值的差异,用万用表测量实际值,排除后方可判定是否为压力传感器本身故障。(5)循环泵部分。循环泵停止工作时,首先检查DDC控制器连锁点是否运行,核对各温度、压力参数情况,排除后查阅变频器部分故障。(6)补水泵部分。补水泵停止工作时,首先判断补水泵变频器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变频器睡眠代码为ALARM28),再检查控制器是否送出启动信号给变频器(DU通道OUT知识灯应亮)。(7)温控阀部分。开度值与控制器输出是否相符,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 结语

多年以来,居民供暖热交换站的自动化运行已经实践了八个采暖期,从系统的硬件、软件技术构成到采暖期的运行管理、故障排除已经成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事故率低、劳动强度小,节省了人工,节约了用电,较好的完成了供暖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治.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30-131.

[2]张仁义,顾强康,林超群,等.沥青和水泥混凝土导热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1):168-170.

8.供暖安全运行措施 篇八

专业论文

浅析变电站运行安全措施与管理

浅析变电站运行安全措施与管理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变换电压等级、汇集配送电能的责任,而运行管理又是变电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变电站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组成部分,而变电站运行管理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安全措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变换电压等级、汇集配送电能的责任,而变电站运行管理主要是对运行值班人员的管理和设备运行的管理,它是变电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对变电站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完善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工作

1.1强化变电工作者专业素养

变电运行,需较强专业知识与长期工作经验累积,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强化变电工作与运行实际状况相结合,针对变电运行工作展开研究,认真剖析运行易发生的故障点,定期组织进行强化培训。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电气设备运行所常见异常展开讲解。严遵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手段,强化运行管理技术水平,能对设备运行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冷静处理,降低处理时间,确保变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1.2变电运行工作“技术管理”的提升

务必对运行工作的“技术管理”不断提升,加强变电设备绝缘的督查工作,采取超声检测、色谱分析等监督模式,杜绝因绝缘不良而产生故障。对运行的电气设备采取红外线测温展开检测,若有异常,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立即跟综测温,采取可见光图谱与红外线成像图谱库展开对比,给出检修方案,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

1.3变电运行“设备管理”的加强

对变电设备的“巡视管理”为变电运行工作中的重点,一般运行管理最关键的内容就是预防运行设备发生异常。对变电设备的选择上,性能好的设备可提高“设备管理”绩效,并且要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监理”的力度展开加强,严把设备的“质量、验收关”,防止由于设备自身原因导致的故障。

2.变电站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够

在变电运行工作中,由于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违反“两票三制”的现象屡禁不止;工作中对危险点分析不到位,弱化了管理的具体要求,使得人为责任事故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2.2 运行人员自身的能力问题

对于运行人员的培训针对性不足或者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不足,不能完全胜任工作的需要。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部分员工“有章不循”,存在侥幸心理。

2.3 加强执行规章制度的刚性。

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对工作中的危害辩识不到位的情况,当出现问题时,因为某些原因,管理者没有及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问题及责任人进行分析、追责以及采取防范措施,使得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显得刚性不足。同时,没有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层分析,留下安全隐患。

3.变电站安全管理注重人性化建设,以人为本

在变电站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以罚代管现象,使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时,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此外,由于变电运行人员发展空间较狭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很多变电运行人员从事运行工作的第一天起,直到退休都没有机会到其它岗位锻炼,从而在心理上就有些自暴自弃的倾向,缺乏学习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变电站推行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将以制度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重视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全新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动力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4.如何做好变电运行管理

变电运行管理作为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变电运行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明确工作职责、权限和内容,建立健全值班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合理设置机构,明确各班与所、班组之间、与调度部门之间的权限和责任。例如,通常情况下,值班长的职责是领导全班接受、执行调度命令;正确迅速进行事故处理,受理和审查工作票,并参加验收工作;组织好设备维护工作等。实施岗位职责制,有利于增加值班人员的责任感,促进每一个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设备数量众多的大型变电站,各种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方式不尽相同,这就更需要岗位分工、责任明确。

4.2加强设备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变电运行安全,所以变电站工作人员应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管理。做好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应切实抓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其次,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加强对安装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做好验收工作,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最后,要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3落实运行分析制度,摸清规律,检查薄弱环节。变电工作人员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变电设备运行工作状态、运行方式及技术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对于绝缘、水气、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信、油、继电保护等专业技术性问题及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变电工作人员应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

4.4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人是变电运行工作的主体,我们应重视员工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员工的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方面,也包含专业技能素质方面,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形式丰富的培训教育机会,使其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新时期下,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电力行业,同时,这也对变电运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只有经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胜任不断发展中的变电运行工作,切实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4.5积极开展变电站安全检查,消除运行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查中,首先各级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然后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落实情况,注重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最后,检察人员还应对以往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情况。

5.结束语

变电运行工作综合性强,包含了各种高技术性工作和技术性较弱的琐碎事情。要提高变电站安全性,需做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保障技术和管理工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琐碎的事情。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的行业素质,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秋明,张卫.变电站运行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唐小波,李天然,钱旭盛.变电所运行与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 鲍晓峰,董博武,黄北刚.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9.水闸运行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 篇九

关键词 水闸;病害;原因;排除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86-01

1 水闸安全的重要性

在防洪体系中,由于水闸设计防洪标准低或存在各种各样的病险问题,使水闸不能正常安全运行,汛期不能按防洪要求适时拦蓄或排泄洪涝水,严重影响水闸防洪效益的发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对水闸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除确保水闸及其上下游的防洪安全外,还要满足排涝、挡潮、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要求。

水闸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重要位置上的水闸,在汛期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巨大。因此对水闸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水管单位和部门对水闸运行安全监管责任且益重大,管理更要从混凝土、土石方、机电设备、水下工程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安全运行。

2 水闸病害及原因分析

水闸安全鉴定工作的基础是设计、施工、管理运行三方面的资料,只有准确了解这些情况,鉴定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反映水闸病险情,为安全管理和除险加固提供可靠依据。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病害

1)典型病害一: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达标、原设计配筋不足引起结构应力裂缝。主要体现在:①闸墩、排架柱实测混凝土强度均低于原设计值,超声波波速实测值偏低,混凝土结构密实性、耐久性较差;②工作桥平台板在靠近排架柱、次梁部位有贯穿性裂缝,③通航孔启闭机大梁与排架柱连接处有贯穿性裂缝。

2)典型病害二:混凝土结构受船撞击受损。主要体现在:闸墩、消力池侧墙、闸室挡墙、翼墙、码头驳岸段以及水流弯道处墙体极易受船撞击,常造成墙体损坏,原因主要是船只超载通行、墙体防护装置、当初设计存在缺陷或管理措施不到位。

3)典型病害三:自拌混凝土施工引起的墙身开裂。主要体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水闸,因施工标准较低,采用自拌混凝土,竣工初期易产生收缩性裂缝,后期干缩并扩展导致墙身明显开裂。尤其对于出海闸,其岸墙、翼墙处于海水浪溅区,墙身裂缝附近钢筋易锈蚀,影响结构耐久性。

2.2 闸门运行病害

1)典型病害一:闸门门体受船撞击损伤。闸门受船撞击后,主要体现在:钢闸门受撞击后下主梁严重变形、扭曲;面板弯折变形;底止水槽钢弯折、断裂;纵隔板翼缘板变形;背拉杆明显变形、扭曲。

2)典型病害二:因水闸内外河内有侵蚀性工业废水,闸门主要构件腐蚀。主要原因是河道内有工业废水排放,导致闸门涂层大片脱落,有成片的蚀坑(外观为鼓包),上主梁有起皮蚀损现象。

3)典型病害三:闸门发生卡阻。主要体现在直升式钢闸门,发生卡阻原因有很多,例如:①闸底板倾斜;②钢闸门2吊点不在同一水平;③门槽处孔径宽度不满足设计要求;④启升过程中,闸首排架发生较大的挠曲变形;⑤门槽不平整,有鼓模情况。

2.3 下游护底冲刷破坏

下游护底冲刷破坏可能原因为:①干砌块石单块重量太小、防冲槽断面太小,达不到设计要求;②管理单位操作不规范。如开闸流量超过安全泄量;大流量泄流时未分次开启,开闸速度过快;闸门开启不对称或单孔开闸,引起远离式水跃、集中水流及折冲水流、漩涡、回流等异常现象,造成护底或下游河床严重冲刷。当水闸大引大排运行时,消能防冲设施会发生损坏。

3 排除安全隐患的工程措施

3.1 混凝土裂缝处理

对于原设计配筋不足引起的结构应力裂缝,若不是贯穿性开裂,应作结构补强处理,否则必须更换该构件。对于自拌混凝土施工遗留的混凝土干缩缝(针对裂缝宽度超标情况),若在关键受力部位,必须结构补强处理,贯穿性开裂的必须更换该构件,若在一般或次要结构部位,可采用表面处理,必要时采用化学浆对裂缝内部进行处理。

3.2 受船撞击防护

鉴于水闸混凝土结构受船撞击后多数严重损坏,汛期抢修成本较大,且汛后常需要推倒重建,工程处理成本较大,建议管理单位根据船只通航实际情况,加大保护范围,增加防撞装置,如外包钢板、橡胶护弦、钢护木等;在水闸进出口处、河道水流弯道处设置船撞警示装置。

3.3 闸门门体撞击损伤的维修、闸门卡阻预防及处理

对于损伤部位应按规范要求逐项进行外观检测。除闸门主体部位明显弯折、扭曲应报废更换外,其余情形应立即抢修,确保安全运行。

对于直升式钢闸门卡阻问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如局部凿除门槽表面混凝土;部分切除滚轮轴端盖;调整钢丝绳长度,使两吊点同一水平。对于闸底板明显倾斜造成的卡阻问题,有条件时应首先纠偏。下卧式钢闸门通常采用双缸液压启闭机,保证闸门安全可靠、同步运行关键一是系统,二是行程检测装置,好的系统是同步的基本保证,而行程检测装置可靠性则是决定因素。若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闸门不能正常启闭或卡阻时,如遇防汛紧急情况需要启闭闸门,因抢修时间长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添加液压启闭应急装置。另外,须采用质量可靠的行程检测装置,必要时可双备份,即采用两套不同原理的检测装置。河道上杂物也会造成下卧门支铰和门槽部位卡阻,因此须在水闸内河侧设置拦污设施,并及时清理杂物。

3.4 下游护底冲刷破坏问题处理

可采用抛铁丝笼块石的方法来处理,有条件时也可用少筋混凝土或埋石混凝土重新浇筑,在施工的时候要主要做好反滤垫层,防止被水流淘空块石下面土体而产生塌陷破坏。

4 结束语

切实加强水闸工程安全管理,尽快实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既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体现,也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要。对于早期建设的水闸,因建设、设计标准低、质量先天不足,耐久性较差,管理单位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组织安全鉴定工作,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应避免因设计因素导致的水闸病害,建议设计单位在设计时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在运行期内进行工程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于因施工因素导致的水闸病害预防,建议建设单位分别委托第三方监测、检测单位在水闸施工期内进行安全监测、在竣工验收前进行质量检测,以排除安全与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郑琪.水闸运行风险对策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6):62-65.

[2]张俊嵩.水闸运行中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8):185-186.

作者简介

周(1978—),助理工程师,江苏省泰兴市水务局过船闸管理所,从事水闸运行管理。

10.变电运行安全控制措施探讨 篇十

1 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持续性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变电设备是否能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即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 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非常重大, 在变电运行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

(1) 由于变电设备的故障所引发的相关安全问题。

由于有部分电力公司在对变电设备进行选择时没有严格检验其质量, 致使其变电设备的质量难以达到相关的要求, 随着不合格设备的持续运行, 变电设备将发生相关的磨损和老化的现象, 日积月累后将存在着重大的事故隐患, 可能出现重大的事故。同时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故障将频繁出现, 这就降低了变电设备的可靠性, 导致其报废的速度增加。

(2) 相关操作人员工作正确所引发的问题。

作为与设备接触的核心人员, 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素养都将直接影响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变电运行人员的责任和安全意识普遍较低, 其专业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由此导致了许多变电运行事故的出现。变电运行其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其不仅涉及了种类繁多的电气设备, 而且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的繁琐。变电运行人员长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工作会逐渐丧失警惕性, 这就会使其操作不规范, 导致电气设备位置不对, 致使变电设备发生严重的故障。

(3) 变电运行相关的管理薄弱所引发的问题。

变电运行管理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相关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但由于其实用性较差、系统性不强, 缺乏可操作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奖惩和考核等制度没有完全的开展, 致使相关的变电运行管理混乱, 相关的责任不明, 因此,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2 变电运行相关安全问题的对策分析

(1) 建设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如果要想提高电力企业变电运行中的管理效率, 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反之相关的管理工作将是一盘散沙, 在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汲取以往的安全教训, 及时总结。一定要明确变电设备的标准、相关质量要求及验收的规范, 并对变电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和规范进行明确, 要对线路的跳闸和开关的跳闸处理流程进行规范, 且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相关的变电运行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工作, 确保“两票三制”的有效执行。可以层层分解, 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同时根据具体的工作对培训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为变电运行人员的可靠操作提供制度保障。

(2) 创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人的影响因素对变电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是难以忽视的, 也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当前所发生的大多数事故都有人有关, 因此电力企业在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时应重点考虑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要通过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开展变电运行安全知识教育, 促进相关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其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来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 如技能比武、研讨会等, 使其在工作中能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确保变电运行操作的正确性;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应为变电运行人员多创造工作机会, 丰富其工作经验, 提高其对事故的应对能力, 增强其对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

(3) 加大变电运行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监督是提高其管理绩效的有效手段。要对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 确保其能够降低所发生的故障损失。在对故障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光字牌进行观察, 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如果所发生的故障是由线路侧的故障所引发的, 则应该以线路回路的保护图为依据, 对线路故障的合理范围进行确定。如果从线路CT的到线路的出口都没有出现相关的异常情况, 则可采用对跳闸开关进行锁定的方式来对故障点进行查询, 当对故障点进行反复检查仍无异常情况, 则可与调度部门进行联系送电。此外在操作现场还应对“两票三制”进行严格的审查, 确保操作票得到严格的执行, 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检查, 减少变电设备故障的发生, 确保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3 结论

总之, 影响变电运行安全稳定的因素非常多, 要综合各种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 通过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 打造专业的管理团队, 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素质, 对变电设备加强维护, 这样就能够降低由于变电运行失误所导致的故障, 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摘要:变电运行作为电力系统日常工作之一, 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对变电运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问题, 从专业技术角度和人才管理角度提出了变电运行相关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措施,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雷坤, 陈伟.变电运行安全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 2013 (8) .

上一篇:副处级干部选拔题100套下一篇:香港回归十周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