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创新成果

2024-09-02

科教创新成果(精选8篇)

1.科教创新成果 篇一

时政热点专题资料——科教兴国 创新中国

【热点回放】1.建国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巨大成就。2.“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逝世,钱老一直忧虑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材 3.温家宝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活。4.200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5.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观点引领】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 10.请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①大力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刨新提供良好的社套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全投入、为自主刨新提供物质保啧: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 1.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1)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辰。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拔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2)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12.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刨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13.国家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③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敢为人先,陈旧观念少,最具有创造活力。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14.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④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5.总理五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①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⑦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改革工作,培养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6.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①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②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17.温总理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你事受了哪些体现了教育公平的阳光政策?①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②义务教育学校取消重点班;③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得收取借读费:④高中实行均衡招生等.

18.你准备怎样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晨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①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爱社会,本献社会;③积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等。

2.科教创新成果 篇二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 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 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3.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三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特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二、落实寓教于研,实现“科教融合”

前面我们提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 传统理念对教学和科研认识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 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渗透的科学知识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革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以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更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推动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应用一旦失去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科学伦理的缺乏,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地储备了毁灭人类的能量。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知的真理性,它并不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同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真认知出发,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并非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掌握它的人决定。科技可以为善,也能够做恶,如何取舍,取决于掌握它的人。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的是真善美。科学技术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支撑,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当然,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能产生出善良的愿望,很难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两者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相互支撑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都是认识、观察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

就人类思想发展历程而言,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辉煌,曾经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科学被视为终极真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物质化倾向驱动下,科学与人文出现了分裂,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与“让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这一宗旨。因此,人类必须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统一。

2. 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自觉努力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主体是人,人能够高度认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获得的理性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人为探索实践主体的科学和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人文,应该而且只能在人的身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和统一,而这一重任必须由大学承担起来。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承认人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方面居于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倡导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怀有敬畏和谦虚之心。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由三个基本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即强烈的求新意识和敢于批判“已有知识”的素质,不断形成或提出独到见解的素质,正确而又恰当地客观描述与界定自己“新成果”的素质。

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者们紧紧扣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将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与高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充分汇聚和调动学校海洋优质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科学设计,形成完整的创新知识体系。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通过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引导学生对“原问题”的深思,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批判,鼓励他们在阅读和思考经典中,在欣赏和创作诗歌或者音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培养想象力,开拓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综合修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发扬,从而在言传身教中、以寓教于研的方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4.科教创新成果 篇四

关键词:科教兴国、“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背景材料】

1.北京时间9月29日晚21时16分许,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中新网酒泉11月1日电 北京时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预定轨道。

3.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11年7月21日到8月1日,在1万公里之外的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连续5次进行下潜实验,创下了最大深度5188米的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5.2011年4月、7月、12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八、第九、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十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6.2011年8月1日至8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体育馆举行.7.2011年9月19日,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测定,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

8.2011年11月30日,中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顺利下水,这标志着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查船即将建成,将推动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8.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

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教材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前进的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5.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6.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8.青少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敢于质疑。

9.青少年要培养创新能力。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0.我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题型预测】

角度一:从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原因、启示、说明等方面命题

1.请你列举我国近几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答:“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系列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我国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歼—20亮相;龙芯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级水稻亩产926公斤;我国自主研制支线飞机下线。

2.2011年,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党的正确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3.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技术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而世界全列;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4.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技术的国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它是成就伟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要弘扬民族精神,因为它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不解力量之源;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的努力和奋斗。

角度二: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方面命题

5..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答:我国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整体看,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6.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压力,如果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制约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7.怎样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改革,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尊重知识,培养、重奖科学人才。(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在我国现阶段,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必要准备。

(4)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

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地位。

角度三:从创新角度命题

9.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1)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4)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

(5)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10.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1)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11.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角度四:从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角度命题

12.国家重奖科学家或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答:(1)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2)有利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3.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科技人才?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14.除了重奖科技人才,为推动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5.树立科教意识实施科教兴档 篇五

树立科教意识实施科教兴档

以档案科技和教育振兴档案事业是国家和本市档案部门的一项矢志不渝的.基本方略.这个基本方略同时又是我们国家科教兴国重要战略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之一.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个基本方略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去实施这个基本方略.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北京档案  PKU英文刊名:BEIJING ARCHIVES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6.科教科工作制度 篇六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科研、教学、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制定科研和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科教管理制度,并组织检查,考核、落实执行情况。

2.组织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工作,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落实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学分管理金额外院进修管理。

3.组织安排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全院外出学术活动、出版著作、发表论文、论文统计等管理。

4.组织科研项目的论证、申报和实施,做好科研成果的鉴定及科技成果奖的申报,成果推广、专利申请、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经常深入科教了解、监督检查科研工作的执行情况,按期总结汇报。

5.组织、管理和协调临床见习理论教学、护理远程教学、在读研究生等各种临床教学工作。

6.负责临床实习生和进修生的管理工作,根据各院校的实习大纲,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度带教计划,并组织实施。

7.做好各研究所、实验室、教研室的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协助、配合相关科室做好重点专科及人才队伍建设、评估、检查和管理工作。

8.经常深入科室,了解科研、教学、继续教育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9.负责组织安排学术委员会、教学管理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专门会议等专业会议的会务工作,做好会议议题和会议记录;根据会议决定,做好会议纪要,并检查会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

10.根据科研、教学、培训计划安排,组织对上述业务活动的检查、评估、总结,向院领导反馈有关情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1.定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研究和布置科研、教学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努力提高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2.负责做好科教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7.科教创新成果 篇七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 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 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八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和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0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科學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73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239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知识连线]

一、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如何?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我国为什么要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奋起直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2.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鼓励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注重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3.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4.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三、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1.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2.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科技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3.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我们青少年如何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师昌绪、王振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中考预测]

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考思想品德中的长效热点。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关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中考可能会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载体,设置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等题型,考查主干知识(具体见上文“知识连线”)。

[高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说明了()

A.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当前国际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C.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要优先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然后再进行科技创新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据此回答2-3题。

2.师昌绪、王振义两位科学家被授予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属于公民享有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专利权

3.材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师昌绪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并最后回国进行科研,勇于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表明()

①他情系祖国,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②他有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崇高理想③要为祖国做贡献,就不能考虑个人利益④他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小张、小李、小王等三位同学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喜欢课余时间在一起看一些科普书籍,讨论问题,进行科技制作,参加实践活动。最近,他们申报的科技制作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二等奖。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①创新就在我们身边②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多读科普书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④青少年只能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不可能有大的发明创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胡锦涛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真正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④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师昌绪在科研活动方面的特点是:既重视新合金成分设计,又努力发展新工艺;既努力发展新合金品种,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既从事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又十分重视新合金的推广应用。20世纪

80年代后,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启示我们()

①知识有助于我们成长②只有成为科学家才能成为人才③终身学习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④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有助于事业成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

8.材料一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二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从整体上看还不高。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2)我国当前为什么特别强调“创新”?

(3)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要求我们青少年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你认为应如何做?

三、实践探究题

9.材料:见上文“热点聚焦”。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知识储备: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2)出谋划策: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各抒己见:简要说明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4)畅谈人生:请你就“中学生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拟一份发言提纲。(提示:只需列出要点,不必展开分析)

(5)出谋划策:为了宣传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你们班级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来设计。(要求:切合主题,内容不少于三项)

参考答案:

一、1.A2.B3.C4.D5.A6.D

二、8.(1)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2)①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②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创新。(3)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等。

上一篇:我眼中的文学艺术散文下一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