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篇测试题

2025-01-29

工程力学篇测试题(精选6篇)

1.工程力学篇测试题 篇一

《工程力学》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部分 专业:

学生证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

A、刚体平衡 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 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 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MA MB MC A B C l l 2、如图所示轴受3个转矩,则AB段轴内部受扭矩为()A、Ma B、Mb C、Mc D、Ma+Mb 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F1 F1 F2 A B C 4、如图所示,F1、F2(方向如图,大小为正)分别作用于刚体上A、B两点,且F1、F2与刚体上另一点C点共面,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B、在B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C、在C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D、在系统上加一个适当的力偶可以使系统平衡。

5、如图所示AC、BC杆受力F作用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杆是二力构件,BC杆不是;

B、BC杆是二力构件,AC杆不是;

C、AC杆、BC杆都是二力构件;

D、AC杆、BC杆都不是二力构件。

二、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2、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3、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4、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四种: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挤压和弯曲。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三、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30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 效应和 效应。

2、求杆件受力后的内力所用的方法是 。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合力为 。

4、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和作用于同一平面。

5、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6、柔索的约束反力T通过 ,沿柔索而 物体。

7、当杆件受到一对垂直于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力作用时,将产生 。

8、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处于 ;

上述两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9、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梁。

10、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11、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 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安全的设计构件。

四、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1、简述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答:

2、什么是力偶三要素? 答:

五、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画出下图中球的受力图。

2、如下图所示,作梁AB的受力图。

3、作BC杆、DE杆受力图。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下图左面所示已知AB杆处于平衡状态,A段以铰链固定于墙上,B端置于光滑地面上,尺寸及角度如图,力F=20N,求地面对杆的约束力Ft。

2、如图所示,等直圆截面轴ABC,承受扭转力偶矩MA、MB和MC作用,已知MA=180 N·m,MB=320 N·m,MC=140 N·m。计算AB段、BC段的扭矩。

MA MB MC A B C l l 答案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C)。

A、刚体平衡 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 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 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MA MB MC A B C l l 2、如图所示轴受3个转矩,则AB段轴内部受扭矩为(A)A、Ma B、Mb C、Mc D、Ma+Mb 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A)。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F1 F1 F2 A B C 4、如图所示,F1、F2(方向如图,大小为正)分别作用于刚体上A、B两点,且F1、F2与刚体上另一点C点共面,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在A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B、在B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C、在C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D、在系统上加一个适当的力偶可以使系统平衡。

5、如图所示AC、BC杆受力F作用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C杆是二力构件,BC杆不是;

B、BC杆是二力构件,AC杆不是;

C、AC杆、BC杆都是二力构件;

D、AC杆、BC杆都不是二力构件。

二、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错)2、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对)3、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对)4、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四种: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挤压和弯曲。

(错)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对)三、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30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 内 效应和 外 效应。

2、求杆件受力后的内力所用的方法是 截面法。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合力为 零。

4、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和作用于同一平面。

5、工程中把以 扭转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6、柔索的约束反力T通过 接触点,沿柔索而 背离 物体。

7、当杆件受到一对垂直于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力作用时,将产生 剪切变形。

8、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处于 同一平面内 ;

上述两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工程中把以 弯曲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梁。

10、工程中把以 扭转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11、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 使用性能 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安全的设计构件。

四、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1、简述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答:拉伸与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2、什么是力偶三要素? 答:力偶三要素是指: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五、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画出下图中球的受力图。

2、如下图所示,作梁AB的受力图。

3、作BC杆、DE杆受力图。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下图左面所示已知AB杆处于平衡状态,A段以铰链固定于墙上,B端置于光滑地面上,尺寸及角度如图,力F=20N,求地面对杆的约束力Ft。

2、如图所示,等直圆截面轴ABC,承受扭转力偶矩MA、MB和MC作用,已知MA=180 N·m,MB=320 N·m,MC=140 N·m。计算AB段、BC段的扭矩。

MA MB MC A B C l l 解:

用截面法,AB段截开,取左端:

BC段截开,取左端:

1、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1 2、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力学》期末试卷(A)....................................4 3、工程力学复习资料........................9 4、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力学试题参考答案............................11 5、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8 6、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工程力学》复习要点填空、选择与判断题参考答案................44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abc)1.工程设计中工程力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分析作用在构件上的力,分清已知力和未知力。

B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建立已知力和未知力的关系。

C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确定全部未知力 D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a)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C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ab)3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合力偶 D一个力矩(abcd)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A拉伸与压缩 B 剪切 C 扭转 D平面弯曲(ad)5.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

A比例极限 B塑性 C强度极限 D屈服极限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6.工程中遇得到的物体,大部分是非自由体,那些限制或阻碍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称为____约束____。

7.由链条、带、钢丝绳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体约束,这种约束的特点:只能承受___拉力_____不能承受__压力______,约束力的方向沿__柔体约束拉紧______的方向。

8.力矩是使物体产生____转动____效应的度量,其单位__N*M_______,用符号_____m___表示,力矩有正负之分,____逆时针____旋转为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工程力学的要求,对变形固体作了三种假设,其内容是:________连续性假设________、____均匀性假设____________、___各向同性假设_____________。

11.拉压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其轴力的正号规定是:___弹性阶段_______轴力指向截面外部为正______________。

12.塑性材料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其—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构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剪切的作用,其剪切强度条件____ _______.14.扭转是轴的主要变形形式,轴上的扭矩可以用截面法来求得,扭矩的符号规定为:_______.四指指向扭矩的转向,若大拇指指向截面的外部,则扭矩为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学将两分为两大类: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静定梁可分为:___.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常见形式。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6.杆件两端受等值、反向、共线的一对外力作用,杆件一定发生地是轴向拉(压)变形。

()17.标准试件扎起常温、静载作用下测定的性能指标,作为材料测定力学性能指标。

()18.当挤压面为圆柱形侧面时,挤压面的计算面积按该圆柱侧面的正投影面积算。

()19.由于空心轴的承载能力大且节省材料,所以工程实际中的传动轴多采用空心截面。

()20.梁的横截面上作用有负值弯矩,其截面中性轴上侧各点受到压应力作用,下侧各点受到拉应力作用。

()四.作图题:(9分)21.如图所示,三铰拱桥又左右两拱铰接而成,在BC作用一主动力。忽略各拱的自重,分别画出拱AC、BC的受力图。

C F A B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2.如图所示钢制拉杆承受载荷F=32kN,若材料的许用应力=120MPa,杆件横截面积为圆形,求横截面的最小半径。

F F 23.如图所示,等直杆AD,左端固定,F1=100KN,F2=80KN,F3=60KN,求各段杆的轴力,做出轴力图。

F1 F2 F3 A B C D 1m 3m 1.5m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1ABC 2A 3 AB 4ABCD 5AD 二. 填空题6.约束 7.拉力 压力 柔体约束拉紧 8.转动 N·M M 逆时针 9.10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11.轴力指向截面外部为正 12.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13. 14.四指指向扭矩的转向,若大拇指指向截面的外部,则扭矩为正 15.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 三判断题16 错 17对18对19错20对 四作图题 21.解:(1)选AC拱为研究对象,画分离体,AC杆为二力杆。受力如图(2)选BC拱为研究对象,画出分析体,三力汇交原理。

FNC F C C FNC’ FNA B FNB 五.计算题 22.解:由截面法可知,轴力FN=F=32kN,拉杆的横截面面积A==266.7mm2 即r2266.7 mm2,故r 9.2mm 横截面的最小半径为9.2mm 23.解:(1)求支座反力。

即FN+F1-F2+F3=0 得FN=-F1+F2-F3=-100+80-60=-80kN结果为负号,说明支座反力水平向左。

(2)分段计算轴力。AB段,取左段为隔离体:

即N1-FN=0 N1 =FN=80kN(内力为拉力)BC段,取左段为隔离体:

即N2+F1-FN=0 N2= FN-F1=-20 kN(内力为拉力)CD段,取右段为隔离体:

即-N3+F3=0 N3=F3=60 kN(3)做轴力图。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力学》期末试卷(A)班级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25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2.两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这两个力互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3.力偶是由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组合而成的 4.常用的约束有柔性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

5.空间力系根据力系各力作用线的分布情况,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6.平面弯曲梁剪力和弯矩正负判定口诀为: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7.刚体做平移运动时,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形状相同且彼此平行。

8.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

把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9.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绝对速度。

二、判断(10分)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2.刚体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3.刚体受三个共面但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时,三力必汇交于一点。(√)4.力矩的单位是N·M或者kN·M。(√)5.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通过销钉的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约束的物体,恒为压力。(╳)6.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该力系称为平面力系。(√)7.力学中仅用静力学平衡方程不能求得全部未知力的情况称为静定问题。(╳)8.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9.平面弯曲梁的受力特点是所受外力均在过梁轴线的平面内。(√)10.刚体做平移时,它的质心运动的情况与单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直接用质心代替刚体进行分析。(√)三、选择(20分)1.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D)A、物体 B、流体 C、物质 D、刚体 2.两个大小为3N、4N的力合成一个力时,此合力最大值为(B)A、5N B、7N C、12N D、1N 3.在研究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时,我们把杆件单位长度的绝对变形称为(B)A、应力 B、线应变 C、变形 D、正应力 4.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为(D)A、W=FS B、P=MV C、I=FT D、F=ma 5.以下关于截面上内力的大小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A)A、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B、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 C、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 D、与截面的形状有关,但与截面的尺寸无关 6.当作用在质点系上外力系的主矢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时,则质点系质心的(D)A.速度一定为零 B.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保持不变 C.加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一定不为零 D.加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保持不变 7.一空间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而且该力系又为平衡力系,则可列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是(A)A.6个 B.5个 C.4个 D.3个 8.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x=2t3+4,y=3t3-3,则其轨迹方程为(B)A.3x +4y-36 =0 B.3x-2y-18 =0 C.2x-2y-24 =0 D.2x-4y-36 =0 9.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Z的均质细直杆OA,一端与地面光滑铰接,另一端用绳AB维持在水平平衡位置。若将绳AB突然剪断,则该瞬时,杆OA的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仅分别为(B)A.ω=0, α=0 B.ω=0, α≠0 C.ω=10, α=0 D.ω≠0, α≠0 10.一受扭圆棒如图所示,其m-m截面上的扭矩等于(D)A.Tm-m=M+M=2M B.Tm-m=M-M=0 C.Tm-m=2M-M=M D.Tm-m=-2M+M=-M 四、做图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画出下图中杆AB,轮C,以及整体受力图。

2、拉伸或压缩杆如图所示,试用截面法求杆上各段轴力,并画出各干的轴力图。

五、计算题 图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吊起重力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答案:-0.414kN-3.15kN(负号表示压力)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

3.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物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Fmax=______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而其F=__________。

4.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__________相同,每一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和加速度。

5.AB杆质量为m,长为L,曲柄O1A、O2B质量不计,且O1A=O2B=R,O1O2=L,当φ=60°时,O1A杆绕O1轴转动,角速度ω为常量,则该瞬时AB杆应加的惯性力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 。

6.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工程上一般把__________作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

对于脆性材料,则把________作为极限应力。

7.__________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______________。

8.当圆环匀速转动时,环内的动应力只与材料的密度ρ和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无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1.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A.RARB C.RA=RB D.无法比较 2.材料不同的两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A重0.5kN,物块B重0.2kN,物块A、B间的摩擦系数f1=0.25,物块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2=0.2,拉动B物块所需要的最小力为()。

A.0.14kN B.0.265kN C.0.213kN D.0.237kN 3.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B趋近于()。

A.零 B.静变形 C.无穷大 D.一个定值 4.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5.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B.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 C.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 D.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D 6.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应力状态。

A.单向 B.二向 C.三向 D.零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平面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作瞬时平动?瞬时平动的特征是什么? 2.一质点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周时,其重力的功为零,对吗?为什么? 3.何谓纯弯曲和平面弯曲? 4.试述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的主要特点。

四、计算题(共50分)1.三铰拱刚架如图所示,受一力偶作用,其矩M=50kN·m,不计自重,试求A、B处的约束反力。(8分)2.杆AB的A端沿水平线以等速度v运动,运动时杆恒与一半圆周相切,半圆周的半径为R,如图所示。如杆与水平线间夹角为θ,试以角θ表示杆的角速度。

(8分)3.重为P的物块A沿光滑斜面下滑,并通过一绕过光滑滑轮的绳索带动重为Q的物块B运动,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夹角为α,滑轮和绳索质量不计,且绳索不可伸长,求物块B的加速度a(10分)4.如图所示为二杆桁架,1杆为钢杆,许用应力[σ]1=160MPa,横截面面积A1=6cm2;

2杆为木杆,其许用压应力[σ]2=7MPa,横截面面积A2=100cm2。如果载荷P=40kN,试校核结构强度。

(8分)5.试作如图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8分)5.求图示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8分)XX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15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保持静止 匀速直线 2.该力系的合力为零 自行封闭 3.180N 150N 4.轨迹形状 相同 5.Fgh=mRω2 过质心C平行O1A指向向下 6.屈服点σs 抗拉和抗压强度σb 7.剪应力为零的面 主应力 8.转动线速度v 横截面面积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C 2.A 3.C 4.C 5.B 6.B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某瞬时,若平面图形的转动角速度等于零(如有两点的速度,而该两点的连线AB不垂直于速度矢时)而该瞬时图形上的速度分布规律与刚体平动时速度分布规律相同,称平面图形在该瞬时作瞬时平动。

瞬时平动的特征是: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角速度为零;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速度相同;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加速度不相同。

2.对的 因为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的质量与其始末位置的高度差的乘积,当高度差为零时,重力的功为零。

3.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时称纯弯曲;

梁上的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时,梁的轴线将在平面内弯成一条曲线,这种弯曲称之平面弯曲。

4.(1)工作应力水平较低;

(2)无明显塑性变形;

(3)断面上明显分为光滑区和粗糙区。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AC杆为二力杆受力图如(a)所示。

再画整体受力图,如(b)图所示。

Σm=0 RA·AD=M ∴RA=RB= ==17.7kN 方向如图所示。

2.解:选A点作为基点,则C点的速度有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解得 vCA=vA·sinθ=vsinθ 又vCA=AC·ω ∴ω= 3.解:物块A、B均作平动,设物块B移动S时的速度为v,系统的动能为 T2=TA+TB= T1=0 系统外力作功之和 ΣW12=PS·sinα-QS 由动能定理,得 v2= 对上式两边求导,并注意=v 得a= 4.解:两杆均为二力杆,取结点A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所示。

Σy=0,N1sin30°-P=0 ∴N1=P/sin30°=80kN Σx=0,-N1cos30°+N2=0 ∴N2=N1cos30°=69.3kN 1杆:σ1= =133MPa<[σ]1 2杆:σ2= =6.93MPa<[σ]2 两杆均满足强度。

5.RA=2qa,RB=qa 6.解:求主应力 =± =± =MPa ∴σ1=26MPa,σ2=0,σ3=-96MPa, τmax= =66MPa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所得的体系()A.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B.一定为几何瞬变体系 C.一定为几何常变体系 D.不能确定 2.图示体系是()A.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3.图示三铰拱,已知三个铰的位置,左半跨受均 布荷载,其合理拱轴的形状为()A.全跨圆弧 B.全跨抛物线 C.AC段为园弧,CB段为直线 D.AC段为抛物线,CB段为直线 4.图示结构A端作用力偶m,则B端转角的值为()A. B.C.D.5.图示桁架C点水平位移的值为()A. B. C. D.0 6.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1 B.2 C.3 D.4 7.图示超静定则架,用力法计算时,不能选为基本体系的是图()8.下列弯矩图中正确的是图()9.图示结构中,BA杆B端的力 矩分配系数等于()10.图示结构截面K剪力影响线是图()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在具有一个自由度的体系上加上一个二元体(二杆结点)时,所得新体系的自由度为_____。

12.位移互等定理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3.图示对称结构,截面K弯矩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4.图示结构,作用荷载P,不计轴向变形时, 支座A的反力矩MA等于________。

15.已知图示连续梁(a)的弯矩图(b),则 A端剪力等于________kN。

1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时,算至放松结点C分配传递后,当前结点B的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等于________kN.m 17.力P在梁ABC上移动过程中,截面K中产生的变矩(绝对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kN·m 18.图中给出了截面K弯矩MK影响线的形状,该影响线在截面K下面的纵标等于________。

三、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7分,23~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4分)19.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1、2、3的内力。

20.计算图示刚架A、C两截面的相对转角AC。

21.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各杆EI=常数。

2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EI=常数 23.计算图示结构,绘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24.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弯矩图。(EI=常数)2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结构力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D 3.B 4.A 5.A 6.B 7.B 8.B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1 12.δij=δij或δ12=δ21 13.Pa/2 14.0 15.13.62 16.21.4 17.20 18.l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19~22小题,每小题7分,23~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4分)19.N1=20kN, N2=-10kN,N3=30kN 20.(1)绘Mp图(2)作虚拟状态绘图(3)计算AC  21.r11Z1+R1p=0 r11=8i Rip=-pl Z1= M= 24.(1)基本未知量(2)力法典型方程 图(3)(4)X1,X2值(5)M图(2)建立方程r11Z1+R1p=0(3)计算系数与自由项 令i r11=(4)解方程:x1=(5)绘M图.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1.在分析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互相作用时,要注意________力与________力的关系。

2.作用于平面内A点的力F=10kN,如图示,向距A点为100cm的O点平移后,得到主矢量的大小为________和主矩大小为________。

3.设有一个力F,当力F与________轴________但________时有力F在X轴上的投影FX=0,力F对x轴之矩mx(F)≠0。

4.由平面假设所得到的轴向变形时,截面上的计算公式σ=N/A中的σ是________,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________变形,而且也适用于________变形。

5.已知主动轮A输入功率为80马力,从动轮B和C输出功率为30马力和50马力,传动轴的转速n=1400转/分,那么,各轮上的外力偶矩的大小分别为mA=____ ,mB=______, mC=______。

6.图示结构中固定端A的反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示各结构是静定还是静不定,及其静不定次数。图(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8.力的可传原理只适用于________体,而不适用于________体,因此不适用于研究力对物体的________效应。

9.若截面对于y轴和z轴的惯性积Iyz=0,则此对轴称为________轴,若此对轴又通过形心,则称此对轴为________轴。对称图形中含有对称轴的一对坐标轴必为________轴。

10.图示是梁的左段,A点力2P为反力,B点作用力P,C点作用力偶Pa,此时截面C的剪力QC=________,弯矩MC=________。

11.矩形截面弯曲剪应力公式为τ=,其中S*z是所求剪应力的点,画平行于中性轴的横线________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因此S*z是________量,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发生在________。

12.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变形时,以A为原点写出AB梁的微分方程________及边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注:B点为弹簧支撑,已知弹簧的位移λ=,P为作用在弹簧上的力,C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13.单元体是由三对________的面组成,由于单元体极其微小,可以认为它的每个面上的应力是________分布的,而且在________的面上。

14.图示折杆ABCD,在自由端A作用水平力P1及铅垂力P2,请分别写出各段的变形,AB段为________变形,BC段为变形,CD段为________变形。

15.压杆稳定的欧拉公式适用于________范围内,用柔度λ来表示则λ≥________。

16.动荷载、动应力是指荷载随________不断地变化,或构件在荷载作用下随________不断运动。但只要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________定律仍适用于动应力、动应变的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1.图示中四个力F1、F2、F3、F4对B点之矩是()A.mB(F1)=0 B.mB(F2)=F2l C.mB(F3)=F3lcos45° D.mB(F4)=F4l 2.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封闭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3.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4.图示ABC杆,固定端A的反力是()A.XA=P, YA=0 B.YA=P,mA=Pa C.XA=P, YA=0 D.XA=P, YA=0,mA=Pa 5.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平衡时,可以利用()A.平衡条件求出所有未知力 B.平衡条件求出某些未知力 C.力系的简化求未知力 D.力系的合成或分解求未知力 6.图示传动轴中各轮的外力偶矩分别为mA=20kN·m,mB=5kN·m,mC=10kN·m,mD=5kN·m,那么四个轮子布局中最合理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7.关于轴力()A.是杆件轴线上的荷载 B.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 C.与杆件的截面面积有关 D.与杆件的材料有关 8.由AB和CD两杆组成,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正确的选择是()A.AB杆为铸铁,CD杆为铸铁 B.AB杆为铸铁,CD杆为低碳钢 C.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铸铁 D.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低碳钢 9.图示截面,在圆截面中挖去一正方形,已知圆截面的直径为D,正方形的边长为a,其惯性矩IZ=()A.B.C.D.10.弯曲梁,当某截面的剪力Q=0时,()A.此截面上弯矩有突变 B.此截面上弯矩有极值 C.此截面上弯矩一定为该梁的最大值 D.此截面上的弯矩一定为零 11.为了合理的利用钢材,在梁的弯曲问题中,在同样面积情况下,以下四种截面形状钢 梁,使用哪种较为合理()A.(a)B.(b)C.(c)D.(d)12.图示悬臂梁,其梁截面转角关系为()A.θA=θB=0 B.θA=0,θB=θmax C.从A到B各截面的转角均相等 D.θA=θB= 13.图示应力圆,其主应力及用第三强度理论求得相当应力σr3(),题中应力单位均为MPa。

A.σ1=70,σ2=70,σ3=0,σr3=35 B.σ1=0,σ2=0,σ3=-70,σr3=70 C.σ1=0,σ2=0,σ3=-70,σr3=-70 E.σ1=-70,σ2=-70,σ3=0,σr3=70 14.竖立的折杆ABC,C端固定,A端作用一垂直于AB的水平力P=500N,BC杆为空心圆杆,外径D=80mm,内径d=70mm,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σr4为()A.64MPa B.25.45MPa C.101.8MPa D.50.9Mpa 15.压杆稳定的欧拉公式适用的范围,以下四种情况哪种是错误的()A.细长杆 B.λ≥λ1 C.弹性范围内 D.屈服极限范围内 16.(a),(b)二根简支梁,E、I、W均同,同样的重物Q从h高度自由落下冲击梁,两根梁 的动应力σd与动荷系数Kd的比较应为()A.σad>σbd,Kad>Kbd B.σad<σbd,Kadσbd,KadKbd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图示三铰拱,G=2kN,l=1.15m,h=0.173m,试求A、B处的反力。

2.两块钢板各厚t1=8mm,t2=10mm,用5个直径相同的铆钉搭接,受拉力P=200kN的作用,如图所示。设铆钉的许用应力分别为〔τ〕=140MPa,〔σbs〕=320MPa,试求铆钉的直径d。

3.一正方形的混凝土短柱,受轴向压力P的作用,如图示,柱高为l,截面边长为a=400mm,柱内埋有直径d=30mm的钢筋四根。已知柱受压后混凝土内的应力σ混=6MPa,试求P值,设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比为E钢∶E混=15。

4.图示桁架。G1=G2=20kN,W1=W2=10kN,试求A、B的反力和杆①、杆②的内力。

5.悬臂梁AB上作用集中力P及集中力偶Pa,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并在图中注明各特征点值。

6.圆截面简支梁中间处,梁的下边缘,用标距S=20mm的应变仪测得纵向伸长△S=0.01mm,梁长l =2m,梁截面直径D=80mm,弹性模量E=2.0×105MPa,试求均布荷载q的大小。

7.梁AB,A端为固定端,B端为动铰支座,AC段作用均布荷载q,已知抗弯刚度EI,求B点的支座反力RB。

8.已知平面应力状态中的σx=50MPa,σy=30MPa,τxy=40MPa,试求其单元体的主应力及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3。

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39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1.作用 反作用 2.主矢 F′=F=10kN 主矩m0(F)=5kN·m 3.x 垂直 不相交 4.常量 拉伸 压缩 5.mA=7024×=401.4N·m mB=150.5N·m mC=250.86N·m 6.xA=0 YA=0 mA=Pa 7.图(a)为一次静不定 图(b)为静定 图(c)为静定 8.刚体 变形体 内效应 9.主轴 形心主轴 主轴 10.QC=P MC=2Pa 11.以外部分 变量 中性轴 12.EIy″=-RAx+12qx2 yA=0 yB=λ= 13.互相垂直 均匀 互相平行 14.弯曲变形 压、弯、扭变形 拉、弯、扭变形 15.弹性 λ1 16.时间 时间 胡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A 2.B 3.D 4.D 5.B 6.B 7.B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D 16.A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YA=G/2=1kN YB=1kN xB=3.32kN xA=3.32kN 2.θ=P/5=40kN Pbs=P/5=40kN d≥=19.1mm σbs=≤〔σbs〕=320 d≥15.63mm 取d=20mm 3.N1=15.1 N2=0.79P N2=P/19.1 P=1214.3kN σ钢=90MPa 4.RBX=0 RBy=35kN RA=25kN S1=-30kN S2=25.98kN≈26kN 5.6.ε=5×10-4 σ=εE=5×10-4×2×105×106=100MPa 100×106 q= =10.05KN/m 7.fBq= fBRB= fBq+fBRB=0 RB=qa 8.σ=MPa σ1=81.23MPa, σ2=0, σ3=-1.23MPa σr3=82.46MPa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

2.构件抵抗 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 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

5.偏心压缩为 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 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 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 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 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 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 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 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z=60125000mm4,y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r=2KN,F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

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10.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在铰链H处作用了一个20kN的水平力,在铰链D处作用了一个60kN的垂直力。求A、E处的约束力和FH杆的内力。

11.图所示圆截面杆件d=80mm,长度l=1000mm,承受轴向力F1=30kN,横向力F2=1.2kN,外力偶M=700N·m的作用,材料的许用应力[σ]=40MPa,试求:①作杆件内力图。②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12.图所示三角桁架由Q235钢制成,已知AB、AC、BC为1m,杆直径均为d=20mm,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3.0。试由BC杆的稳定性求这个三角架所能承受的外载F。

13.槽形截面梁尺寸及受力图如图所示,AB=3m,BC=1m,z轴为截面形心轴,Iz=1.73×108mm4,q=15kN/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8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14.图所示平面直角刚架ABC在水平面xz内,AB段为直径d=20mm的圆截面杆。在垂直平面内F1=0.4kN,在水平面内沿z轴方向F2=0.5kN,材料的[σ]=140MPa。试求:①作AB段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刚架AB段强度。

15.图所示由5根圆钢组成正方形结构,载荷P=50KkN,l=1000mm,杆的直径d=40mm,联结处均为铰链。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2.5,[σ]=140MPa。试校核1杆是否安全。(15分)16.图所示为一连续梁,已知q、a及θ,不计梁的自重,求A、B、C三处的约束力。

17.图所示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力如图示,试求:①作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用第三强度理论导出此轴危险点相当应力的表达式。

18.如图所示,AB=800mm,AC=600mm,BC=1000mm,杆件均为等直圆杆,直径d=2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压杆的稳定安全系数nst=3,试由CB杆的稳定性求这个三角架所能承受的外载F。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刚体 2.破坏 3.正 4.二次抛物线 5.轴向压缩与弯曲 6.柔索轴线 7.原有平衡状态 8.力与轴相交或平行 9.中性轴 10.100MPa 11.变形效应(内效应)与运动效应(外效应)12.弹性变形 13.相等 14.5F/2A 15.突变 16.接触面的公法线 17.塑性变形 18.不共线 19.C 20.2τx≤[σ] 22.平衡 22.应力 23.突变 24.25.大柔度(细长)26.二力构件 27.等值、反向、共线 28.力、力偶、平衡 29.7Fa/2EA 30.斜直线 二、计算题:

1.解:以C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以AC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2.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B截面 C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B截面)所以梁的强度满足要求 3.解:①以整个系统为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3分)②求支座约束力,作内力图 由题可得:

③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C处 4.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C截面 D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D截面)所以梁载荷 5.解:① ② 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A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6.解:以CD杆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AB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AB杆安全 7.解:①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A截面 C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A截面)所以梁载荷 8.解:①点在横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 点的应力状态图如下图:

②由应力状态图可知σx=89.1MPa,σy=0,τx=30.6MPa 由广义胡克定律 ③强度校核 所以圆轴强度满足要求 9.解:以梁AD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BC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柱BC安全 10.解: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过杆FH、FC、BC作截面,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11.解:① ②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固定端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所以杆的强度满足要求 12.解:以节点C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BC属于大柔度杆 解得:

13.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D截面 B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D截面)所以梁的强度满足要求 14.解:① ②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A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所以刚架AB段的强度满足要求 15.解:以节点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1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1杆安全 16.解:以BC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以A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17.解:① ② 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固定端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18.解:以节点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解得: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填空、选择与判断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基本计量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

3.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作用线)三要素。

4.若力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的分力。

5.平衡力系是合力(主矢和主矩)为零的力系,物体在平衡力系作用下,总是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6.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常用带有箭头的线段画出。

7.刚体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指受力后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8.若刚体受二力作用而平衡,此二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10.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运动的方向相反。

11.受力物体上的外力一般可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两大类。

12.柔性约束限制物体绳索伸长方向的运动,而背离被约束物体,恒为拉力。

13.光滑接触面对物体的约束力,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指向被约束 的物体,恒为压力。

14.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垂直于支座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其指向待定。

15.将单独表示物体简单轮廓并在其上画有全部外力的图形称为物体的受力图。在受力图上只画受力,不画施力;

在画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图时,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16.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 同一轴 上投影的 代数 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若有一平面汇交力系已求得和,则合力大小=________。

17.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 首尾 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 起点 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 终点。

18.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平衡 状态。

1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20.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21.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或。

22.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23.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24.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25.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26.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27.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它只对物体产生 转动 效果,不产生 移动 效果。

28.力偶没有 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

29.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30.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

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3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

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32.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空间平行力系与y轴平行,在,,,六个方程中,三个方程恒等于零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点,它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形心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所确定的几何中心,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无关;

质心是质点系的质量中心;

对于均质物体,重心与形心重合,在重力场中,任何物体的重心与质心重合。

35.作用于直杆上的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时,杆只产生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变形,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

36.轴力的大小等于截面 一侧所有轴向外力 的代数和;

轴力得正值时,轴力的方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 相同,杆件受 拉伸。

37.杆件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与轴线垂直的外力偶作用时,杆件任意两相邻横截面产生绕杆轴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为 扭转。

38.若传动轴所传递的功率为P千瓦,转速为n转/分,则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为。

39.截面上的扭矩等于该截面一侧(左或右)轴上所有 外力偶矩 的代数和;

扭矩的正负,按 右手螺旋 法则确定。

40.强度是指构件抵抗_破坏_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_弹性变形_的能力,稳定性是指受压杆件要保持_原有直线平衡状态 的能力。

41.杆件轴向拉压可以作出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由此可知,横截面上的内力是均匀分布的。

42.低碳钢拉伸可以分成: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b σ ε o a c 43.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 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所示。比较三种材 料的曲线,可知 拉伸强度最高、弹性模量最大、塑性最好。

44.EA称为 抗拉压刚度,反映了杆件抵抗 拉伸或压缩 变形的能力。

45.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46.低碳钢的曲线如右图,则:

材料的弹性模量 GPa 材料的屈服应力= MPa 材料的抗拉强度= MPa 47.如果安全系数取得过大,许用应力就偏小;

需用的材料就偏多而造成浪费;

反之,安全系数取得太小,构件的强度就可能不够。

48.延伸率和面积收缩率是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49.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是帕,1帕=1牛/米,工程上常以Pa、MPa、GPa为应力的单位。

50.轴向拉伸和压缩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用该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类强度问题是:校核强度、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载荷。

51.拉压虎克定律在≤的条件下才能适用,其表达式为或,其中E称为 拉压弹性模量,EA称为杆件的 拉压刚度。

52.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剪切比例极限_时,切应力与_切应变_成正比。这一结论称为 剪切虎克定律。

5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与半径垂直,在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各点的切应力大小相等,同一半径上各点的切应力按线性规律分布,轴线上的切应力为零,外圆周上各点切应力最大。

54.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指出:扭转变形后,横截面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相邻截面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各截面在变形前后都保持为平面,只是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因此推出: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而不存在正应力。

55.扭转绝对变形的大小是用两个截面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角度来度量的,称为 扭转角,单位是 弧度或度。

56.在没有分布载荷作用(q=0)的一段梁内,剪力图为水平直线;

弯矩图为斜直线。

57.在有均布载荷作用(q=常数)的一段梁内,剪力图为斜直线;

弯矩图为抛物线,在剪力Fs=0处,弯矩取极值。

58.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

弯矩图发生转折。

5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不受影响,弯矩图发生突变。

60.梁在弯曲变形时,梁内有一层纵向纤维长度保持不变,叫做中性层,它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61.一般情况下,直梁平面弯曲时,对于整个梁来说中性层上的正应力为零;

对于梁的任意截面来说中性轴上的正应力为零。

62.提高梁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措施有:

合理安排梁的支承、合理地布置载荷、选择梁的合理截面。

二、选择题 1.约束力的方向必与(B)的方向相反。

A.主动力;

B.物体被限制运动;

C.重力;

D.内力。

2.柔性约束的约束力方向总是(C)受约束物体。

A.铅垂指向;

B.沿绳索指向;

C.沿绳索背离;

D.水平指向。

3.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力总对受力物体形成(A)作用。

A.压力;

B.拉力;

C.牵引力;

D.摩擦力。

4.凡能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A)。

A.主动力;

B.约束力;

C.内力;

D.外力。

5.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6.作用有汇交于一点,互不平行三力的刚体(D)状态。

A.一定处于平衡;

B.处于不平衡;

C.运动状态;

D.可能处于平衡。

7.物体的受力效果取决于力的(D)。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8.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A),这种作用使物体的(C)或(D)发生改变。

A.机械作用;

B.摩擦;

C.运动状态;

D.形状。

9.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D)。

A.受力物体;

B.施力物体;

C.运动物体;

D.平衡物体。

10.改变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力对物体作用效果(D)。

A.保持不变;

B.不一定改变;

C.有一定改变;

D.随之改变。

11.“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于(D)。

A.任何物体;

B.固体;

C.弹性体;

D.刚体。

12.根据三力平衡汇交条件,只要知道平衡刚体上作用线不平行的两个力,即可确定第三个力的(C)。

A.大小;

B.方向;

C.大小和方向;

D.作用点。

13.某刚体连续加上(或减去)若干个平衡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A)。

A.不变;

B.不一定改变;

C.改变;

D.可能改变。

14.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A)来度量。

A.力矩;

B.力偶矩;

C.力的大小和方向;

D.力对轴之矩。

15.(C)是一种自身不平衡,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的特殊力系。

A.重力;

B.共点二力;

C.力偶;

D.力矩。

16.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一对等大、反向、作用线平行的力构成(C)。

A.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一个力偶;

D.力矩。

17.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封闭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18.力偶向某坐标轴投影为(B);

对坐标轴上任意点取矩等于(A)。

A.力偶矩;

B.零;

C.变化值;

D.不确定。

19.图示多轴钻床同时加工某工件上的四个孔。

钻孔时每个钻头的主切削力组成一个力偶矩为,mm,那么加工时两个固定螺钉A和B所受的力是()。

A.FA=FB=150N;

B.FA=FB =300N;

C.FA=FB =200N;

D.FA=FB =250N。

20.平面汇交力系最多可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为()A.2个 B.3个 C.4个 D.6个 21.同一刚体上,一力向新作用点平移后,新作用点上有(D)。

A.一个力;

B.一个力偶;

C.力矩;

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2.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作用点上的附加力偶一定(A)。

A.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B.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C.不存在;

D.等于零。

2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

A.合力为零;

B.合力矩为零;

C.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D.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24.若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后主矩为零,则其合力(D)。

A.一定为零;

B.一定不为零;

C.与主矩相等;

D.不一定为零。

25.若某刚体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刚体(C)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特定点;

B.重心;

C.任意点;

D.坐标原点。

26.图示ABC杆,固定端A的约束力是()。

A.FAx=F,FAy=0,MA=0;

B.FAx=F,FAy=0,MA=Fa;

C.FAx=F,FAy=0,MA=Fl;

D.FAx=0,FAy= F,MA=Fa。

27.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轴向拉伸或压缩;

B.扭转;

C.弯曲;

D.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8.经过抛光的低碳钢试件,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滑移线的阶段是(B)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29.两个拉杆轴力相等、截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不同,杆件材料不同,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C)。

A.变形相同,应力相同;

B.变形相同,应力不同;

C.变形不同,应力相同;

D.变形不同,应力不同。

30.由①和②两杆组成的支架,从材料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合理的选择是()。

A、①杆为铸铁,②杆为铸铁;

B、①杆为铸铁,②杆为低碳钢;

C、①杆为低碳钢,②杆为铸铁;

D、①杆为低碳钢,②杆为低碳钢。

31.在弹性范围内,杆件的变形与(A、B、C、D)有关;

杆件的刚度与(A、B)有关;

杆件的应力与(B、D)有关。

A.弹性模量;

B.截面面积;

C.杆长;

D.轴力。

32.A B C D F 图示阶梯形杆,段为钢,段为铝,在外力F作用下 A、AB段轴力最大;

B、BC段轴力最大 C、CD段轴力最大 D、三段轴力一样大 33.如图所示,拉杆的材料为钢,在拉杆与木材之间放 一金属垫圈,该垫圈的作用是D。

A.同时增加挤压面积和剪切面积;

B.增加杆的抗拉强度;

C.增加剪切面积;

D.增加挤压面积。

34.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等长实心轴,在相同扭矩 作用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相同;

B.相同;

C.相同;

D.相同。

35.外径为D、内径为的空心圆轴,其扭转截面系数为(C)。

A.;

B.;

C.;

D.。

36.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扭转切应力分布图是(a)、(d)。

37.以下关于图示AC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

A.BC段有变形,没有位移;

B.BC段没有变形,有位移;

C.BC段没有变形,没有位移;

D.BC段有变形,有位移。

38.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和所受转矩均相同的两根轴,一根为实心轴,一根为空心轴,和分别表示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扭转角,则(B)。

A.=;

B.>;

C.<;

D.与无法比较。

39.梁的合理截面形状依次是(D、A、C、B)。

A.矩形;

B.圆形;

C.圆环形;

D.工字形。

40.梁弯曲时横截面的中性轴,就是梁的(B)与(C)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

B.横截面;

C.中性层;

D.上表面。

三、判断题 1、材料力学是专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2、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汇交,并不一定平衡;

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不汇交,并不一定不平衡。()3、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4、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平行移动的等效条件是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矩等于原来力对新作用点之矩。()5、力偶系的主矢为零。()6、若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某点简化后主矩为零,主矢也为零,则该力系为平衡力系。()7、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低碳钢拉伸试验大致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断裂阶段。()8、材料力学中,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仍然适用。()9、简支梁受均布荷载发生平面弯曲,跨中截面中性轴上正应力最大,切应力为零。()10、内外直径分别为d和D的空心圆轴,则横截面的扭转截面系数为。

()

2.工程力学篇测试题 篇二

长期以来, 工程力学实验的理论考试基本上是任课教师根据个人教学实践和经验命题。其优点主要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术动态组织试题, 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缺点主要是命题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命题标准。同一学期的考试, 不同教学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其实际水平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会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采用试题库系统统一组卷考试, 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影响。因为试题库系统自身具有一套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 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估;同时, 试题库系统给出的试卷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 能较为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 根据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笔者开发了一套工程力学实验学科题库管理系统, 以提高考试命题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比性, 实现力学实验学科教学管理现代化, 实现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的目标。

试题库系统的架构

传统的试题库通常是指印刷出来的试题册。这种题库一般以某种方式 (课程、章节、知识点等) 进行分类和编著, 缺点很多。现代试题库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试题库系统。其中, 单机版试题库从成卷要求到数据库响应到生成试卷, 都属于单用户单线程模式, 这种题库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了。目前, 较为常见的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多用户多线程模式题库。

笔者选择目前常用的、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浏览器/服务器 (B/S) 模式作为信息平台。该平台为由客户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的3层结构, 如图1所示。客户端采用统一的浏览器作为对网络服务器的访问工具;服务器端安装着WEB服务器软件以及各种系统应用组件;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其优点是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 连接网络, 便可在图形用户界面的引导下轻松使用, 大大降低了对题库使用者的技术要求;同时, 这种题库便于集中管理、共享使用、开放使用。

整个系统采用Microsoft.NET作为基础开发平台, 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NET 2005。其总体技术实现架构如图2所示。

表示层表示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使用界面。客户端应用程序模型采用B/S模式, 具有易于安装和部署、维护的优势。该层实现技术采用ASP.NET技术和C#语言。

业务外观层业务外观层是一个隔离业务层和表示层的中间层, 这有利于项目团队的分工协作。业务外观层通过封装业务层组件, 为客户端提供统一界面, 同时为客户端程序和其他外部系统提供服务。该层实现技术采用Mierosoft.NET平台的ASP.NET和XML Web Services。

业务层业务层是整个试题库系统的核心, 业务层封装的是业务逻辑和规则。用户注册、登录、题库采编、组卷管理等及各种查询都是具体的业务逻辑。业务层被封装为.NET组件。每个业务逻辑都有相应的类/对象与之对应。业务逻辑表现为对象之间的交互。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业务层和数据层之间的交互。使用ADO.NET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连接、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数据层数据层用于完成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工作。该层实现技术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组卷算法的实现

组卷过程是在考试大纲的题分、难度系数、试题覆盖面、题型比例等条件约束下, 根据考试目的, 通过对不同的知识点赋予恰当的题型组合, 完成组卷的决策过程。在题库试题质量较高的前提下, 自动组卷的效率与质量完全取决于抽题算法的设计。如何既快又好地组成一套最符合考试要求的试卷, 是一个涉及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慢的问题。组卷算法是试题库系统的核心与灵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但至今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自动组卷算法。以往的组卷算法常采用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

随机选取法根据状态空间的控制指标, 随机抽取一道试题, 此过程不断重复, 直到组卷完毕或已无法从题库中抽取满足条件的试题为止。该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缺点是很难全面考虑试题的相关参数, 形成的试卷在覆盖面、难易度、重复题率等指标上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组卷成功率低。

回溯试探法是按用户设置的组卷参数的要求建立一个过滤模型, 将随机选取法产生的每一状态都记录下来, 当搜索失败时释放上次记录的状态类型, 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律变换一种新的状态类型进行试探, 通过不断地回溯试探直到试卷生成完毕或退回出发点为止。这种有条件的深度优先法, 对于状态类型和出题量都较小的题库系统而言, 组卷成功率较好, 但在实际应用时发现这种算法对内存的占用量较大, 程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而且选取试题缺乏随机性, 组卷时间较长。

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和进化而形成的一种搜索算法, 具有内在并行性、高鲁棒性、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对于解决随机选取法的盲目随机性, 提高搜索效率, 有独特的优势。因此, 笔者选择遗传算法为组卷算法, 其组卷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试题库系统的功能

试题库系统共划分为五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试卷管理、查询管理、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 如图4所示。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新增用户、修改密码、删除用户和权限分配等功能。

试卷管理试卷管理模块包括组卷、试卷显示、修改、打印、存档等功能。组卷方式有成套抽取、自动组卷和交互组卷三种: (1) 成套抽取。成套抽取方式是将以前抽取的试卷在需要时重新抽出。在试卷成套抽取时, 不需要重新从题库中抽取试题。 (2) 自动组卷。自动组卷方式是首先输入试卷要求参数, 例如知识点、题型、分数比例、题目数、难度系数、考试时间等。然后系统根据参数自动生成试卷, 并允许在试卷抽取之后进行调整。 (3) 交互组卷。交互组卷方式是用户通过人机对话方式逐题指定试题的指标, 系统在试题库中查找符合要求的试题并将查找结果显示出来, 用户查看试题内容和答案后选定所要的试题, 最终生成试卷。

查询管理试卷管理模块包括试题查询、试卷查询、成绩查询和用户查询等功能。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模块包括试题情况统计分析、试卷情况统计分析、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试题情况统计分析主要用来统计题库的各类指标分布情况, 供用户参考。试卷情况统计分析主要用来统计以往试卷的各类指标分布情况, 供用户参考。成绩统计分析主要用来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反映考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 对各次考试情况进行对比。成绩统计分析包括试卷统计属性分析、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各个分数段的累计人数、标准差分析、题目分析和知识点情况分析等, 然后给出试卷和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指标的实测值。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基本信息设置、试题录入、删除与修改、帮助等功能。

工程力学实验题库共编入试题257道, 所有试题难度分初、中、高三个等级, 每个等级又按教学要求分“掌握”和“了解”两个类别。题型充分采用当前惯用的形式, 即客观型与主观型。试题叙述部分力求言简意明, 解释唯一, 防止歧义。题图、表达式均采用Word录入, 题图线条规整光滑, 尺寸及其他标注符合要求, 视觉效果较好。

试题库系统采用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实现了试题库的实时管理, 较好地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同时, 系统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提高了组卷的成功率和速度, 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克.基于C/S结构的试题库随机组卷系统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秦哲.基于J2EE架构的网上试题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06.

[3]王宏军.基于WEB的网络试题库系统开发[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4]黄勇.基于SOA的高校试题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黄蔚, 王朝晖.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库组卷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08, (4) :52-54.

3.工程力学篇测试题 篇三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3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且力偶矩的值m1=m2=m(不为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NB()A.等于零

B.作用线沿A、B连线 C.作用线沿B、C连线 D.作用线沿过B的铅垂线

2.已知动点弧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为S=t-t2,则t=ls时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A.V=l,aη=0 C.V=-1,aη=-2

B.V=-1,aη=2 D.V=l,aη=2 3.图示机构中,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A,加速度大小为aA,通过绳子带动圆轮绕O轴转动。轮缘上B点的速度及加速 度的大小分别为VB、aB,则它们的关系是()A.VA=VB,aA=aB B.VA=VB,aA>aB C.VA>VB,aA=aB D.VA=VB,aA

4.图中直杆OA绕O轴转动,带动小环M沿直杆BC运动,若取小环M为动点,取 OA为动系,则由牵连运动的定义可知,牵连运动为()A.OA杆绕O轴的定轴转动 B.沿OA杆的直线运动 C.沿BC杆的直线运动 D.以OM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5.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如图示),受重力作用落到水平线ox上.在降落过程中,由 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质点的受力特征可知()A.动量的投影Px为常量 B.动量的投影Py为常量

C.对O点的动量矩m0(mv)为常量 D.动能T为常量

6.图示轴向受力杆件中n-n截面上的轴力为()A.-3P B.-4P C.+4P D.+8P 7.图示梁为()A.静定梁 B.一次超静定梁 C.二次超静定梁 D.三次超静定梁

8.图示受扭圆杆中的最大剪应力为()A.16md3 B.32md3 C.48md3 D.64md3 9.受横向力作用的工字截面梁如图所示,P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该梁的变形为(A.平面弯曲 B.斜弯曲

C.平面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D.斜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0.材料相同的各圆形截面杆如图所示,当它们受重物Q的自由落体冲击时,抗冲击 能力最强者为())

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刚体定轴转动时,如果非转轴上各点的加速度方向都 指向转轴,则该刚体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12.图示机构中O1A=O2B=l,给定折杆ABC上C点 的速度Vc,则杆O1A的角速度ω等于___________.l3.匀质圆轮质量为m、半径为R,在地面上作纯滚动。已

知质心C的速度为V,则轮的动能T=___________.14.匀质圆轮重为P、半径为R,在质心C上受力W作用而

I沿地面作纯滚动。给定该惯性力系的主矢RI及主矩MC,如图所示。根据动静法可求得圆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F的值为___________.15.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中OA=AB=l,当给定曲柄 OA的虚位移为δα(方向如图示)时,连杆AB 上矩为m的力偶所做的虚功δW=___________.16.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b与抗压强度b之间的关系

为___________.17.胡克定律ζ=Eε只在ζ≤___________时才成立.18.图示轴向受拉杆中,P、a、杆的抗拉刚度EA均为

已知,该杆的总伸长量△l=___________.19.某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ζx、ζy,材料 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均为已知,该点沿z方

向的线应变εz=___________.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20.某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用第三强度理

论校核该点的强度时,其相当应力ζ

xd3=___________Mpa.三、计算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21~24题每小题各5分,第25~28题每小题各10分,共60分)21.按图示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求链杆支座A、B、C的约束反力.22.在图示平面机构中,圆盘A的半径为R,沿水平面以角速度ω作纯滚动,AB杆A端铰接在圆盘形心A处,B端沿光滑墙下滑,AB杆长度为l,墙与AB杆的夹角为.求平面运动直杆AB的B端的速度.23.试画出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4.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梁C截面的挠度.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25.图示结构中,已知均布载荷q和尺寸a,集中力F=qa,求链杆支座B、固定端A处的支座反力.26.匀质轮O质量为2m,半径为R,可绕中心轴O转动.物体A质量为2m,以速度v下降,并通过无重软绳带动轮O和质量为m的物体B运动.(1)求系统动量的投影Py;

(2)对系统应用动量矩定理,求A的加速度aA.27.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P=6kN、l=4m、b=0.1m、h=0.2m,试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梁中的最大正应力.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4.成都五中力学综合测试题 篇四

时间:90分钟,(整卷:g=10N/kg)

A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B.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2、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B.F1>F2;C.P1P2;D.P1>P2;

3、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食用油注入锁孔后,就容易打开了;B拉链拉不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容易拉了;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推动了;D汽车失事的马路上流满了润滑油,可在路面上撒些沙子或煤渣子,就更安全了

4、小明同学用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薄塑料袋装满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后,将其浸没在水中,那么他看到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A小于袋中水的重;B等于袋中水的重;C大于袋中水的重;D等于零

5、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和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6、如图所示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了此时大气压强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B实验证明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C实验证明当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体相平;D实验表明当喷雾器的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大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5.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测试题2 篇五

艺鸣远大是一家权威在职艺术硕士辅导学校,携艺术硕士委员会委员为广大艺术硕士考生提供考前培训,以下为我校考前热身练习题,给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填空题

1.巴洛克时期()是弦乐艺术的中心,科莱里、维瓦尔第是最杰出代表。

2.古典主义音乐起始于()。

3.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也称()交响曲。

4.《仲夏夜之梦》是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门德尔松的作品,它

是()国人。

5.《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的代表作。

6.李斯特是()作曲家。

7.歌剧《弄臣》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的作品。

参考答案

1、意大利2、18世纪下半叶

3、英雄

4、德国

5、约翰·施特劳斯

6、匈牙利

6.工程力学篇测试题 篇六

生物力学(biomechanics)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而骨科生物力学(orthopaedic biomechanics)是以骨骼为对象,研究骨的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它通过对骨和骨骼系统力学性质的剖析和研究,不断揭示骨骼生长、发育、畸变、衰退等一系列进程中与力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预防骨损伤、诊断和治疗骨科疾患、进行骨矫形、骨移植及骨的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依据。1638年,伽利略发现了施加载荷与骨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是有记录的对骨科生物力学进行研究的最早报道。1867年,瑞士教授Herman Von Meyer指出,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一样,与其承受的载荷大小与方向有直接关系。该理论促进了骨科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发展。1884年,德国医学博士Julius Wolff发表了著名的《骨转化的定律》[1],该著作至今仍是骨科生物力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大大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骨科生物力学已发展成一门门类齐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骨科生物力学其研究涉及基础力学理论研究、临床实验研究、参数测试理论研究等,并出现了多种用于骨力学参数测试的设备。

本文以骨科生物力学参数研究为对象,对其理论研究、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设备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论述。

1 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现状

在骨科生物力学理论研究方面,Julius Wolff早在1884年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说(通常称为沃尔夫定律[1]):骨在需要的地方就生长,不需要的地方就吸收,即骨的生长、吸收、重建都与骨的受力状态有关。这个重要的思想指出了力学与生命的联系,因此在沃尔夫之后,人们一直为这一论断寻求理论的和实验验证,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均匀化理论是一套严格的数学理论,一直是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将其用于多元分析力学,建立材料的宏观本构和其微结构的关系,并预测组织的生长和改变,被认为是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它从构成材料的微结构的“胞元”(base cell)入手,假定胞元具有空间可重复性,同时引入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利用渐进分析的方法,从而可以详尽地考虑微结构对材料的影响。Crolet(1990,1993)[2,3]将均匀化理论用于密质骨的分析中。Hollister[4]et al分析了松质骨的几种胞元模式。Ko和Kohn[5]等分别将均匀化理论用于分析螺纹型移植片、骨界面和孔状涂层的移植片和骨界面的力学性质,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均匀化理论在生物力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生理机制理论研究上,Frost和Jee[5,6,7,8]等提出骨组织中可能存在着引起骨量重新分配而适应力学环境的机制,称为“Mechanosat”(力学调控系统)。力学载荷作用于骨组织,骨内感应系统把监测到的力学刺激转变为化学信号,由生物力学反馈系统作用于骨组织,通过骨构建和骨霞建来调节骨量,使骨量的分布能更有效地承受外力作用。

在数值理论与算法的研究上,Mu l le nd e r等[9]在适应性骨再造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将骨再造用数学方法描述为自组织生物控制过程。Carcia等[10,11,12]提出了一个在力学上比较接近实际的各向异性损伤修复骨再造模型。

骨科生物力学理论研究中的另一分支为在进行细胞、基因层次的力学研究,表现为研究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功能及活性的影响,希望通过一系列研究,除了能对细胞特性了解更加透彻外,亦能理清细胞在受力后的调控机制。寄望能将此种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医疗上,实现骨骼生成与吸收作用间的调控,加速骨折的愈合或改善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的骨科临床疾病。Ko等[13]于2000年证实细胞骨架在力量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将力量籍细胞骨架迅速传导至细胞内的各个部位。Kaspar等[14]致力于研究力学刺激对于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并于2002年发现力学刺激可促进体干细胞分化成为骨母细胞并促进骨母细胞的增殖。此外,力学刺激亦能影响骨母细胞及骨细胞的活性,若增加力学刺激,则可促进骨母细胞对于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骼生成相关蛋白质分泌量增加。该研究对当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由于细胞骨架亦有细胞核,近年来有学者针对细胞骨架在受力后对于基因调控的影响进行研究。

2 骨科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研究进展

在骨科生物力学理论研究进展的同时,随着力学、机械学、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骨科生物力学中骨参数的测量也越来越精确。这类测试设备的发展,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对骨科生物力学参数测试的设备主要可分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电阻应变测试系统和光学测试系统等。

2.1 万能材料试验机

典型的万能材料试验机如图1所示,该类试验机是当今骨性能测试的主要设备之一。它以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丝杠、丝母作为执行元件,实现试验机移动横梁的速度控制。它操作简单,对实验员要求不高,试验行程可任意定制。该设备可依据测试需要增配不同吨位的传感器、夹具和附件,实现一机多用,完成拉、压、弯、剪、剥离、撕裂、扭转等的功能,实现多种参数测试。

2009年,芦淼等利用该设备进行了滑动椎弓根钉系统稳定性体外生物力学测试[15]。他们比较了滑动椎弓根钉系统与通用椎弓根钉系统对脊柱侧凸固定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改进现有通用椎弓根钉系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年,胡辉莹、何忠杰[16]等用万能试验机做了人体胸廓胸外按压的力学测试,定性地得出了载荷与胸廓向下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同力作用下胸骨与肋间连线作用点力的大小关系。这些结论都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支持了传统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机制中的“心泵理论”和”胸泵理论”观点。成永忠[17]等于2009年利用该设备开展了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内踝的顶针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探讨了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内踝骨折稳定的最佳踝关节固定位置。通过实验确定了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内踝骨折稳定的最佳踝关节固定位置是背伸中立位。

万能试验机作为通用的材料实验装置,能够完成常规的拉、压、弯、剪、剥离、撕裂、摩擦系数测量和扭转等功能,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弊端。如夹具对被测骨骼的夹持效果不好,常造成被测骨骼的滑动或者骨骼试件的破坏,难以测量骨骼的疲劳的性能参数等。但作为最容易获得的力学实验装置,万能试验机在骨力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

2.2 电阻应变测试系统

典型的电阻应变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该设备对骨力学参数测试主要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实现的。电阻-应变效应是指金属导体的电阻在导体受力产生变形(伸长或缩短)时的变化。电阻应变计与弹性敏感元件、补偿电阻一起可构成多种用途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现对骨力学参数的测量,其最核心敏感元件为电阻应变计。相对于其它测量方法,该方法具有频率响应好、测量数值范围广、易于实现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无线电遥测等优点。Maliniak等[18]对应变片的粘贴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体内对骨的应变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他们用羟基磷灰石(HA)包被并用聚砜进行粘贴电阻应变片,固定于狗的股骨上并连接导线,12周后发现所有的应变片都完好。张建新[19]等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探讨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的发生机制和合理的固定方法,提出肱骨外髁骨折的好发部位是肘关节半屈曲位,骨折后最佳的固定位是屈肘90o前臂旋后卫。许硕贵[20,21]等利用电阻应变计首次对记忆合金内固定器—聚髌器的动态记忆生物力学进行了测试,得到聚髌器的纵向动态加压记忆生物力学力值,并进一步对镍钛合金天鹅记忆接骨器(SMC)进行测试,通过贴片、标定得到SMC的载荷—应变曲线,并通过固定新鲜人体肱骨,计算SMC的动态记忆的骨力值。王成等[22]以人离体胫骨中部短斜型骨折的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改良型Hoffmann外固定器、多功能外固定器为实验模型,用电阻应变计法观测三种外固定器固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应力遮挡率变化。谭远超等[23]采用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加WDFC(Wendeng fusion cage)分剐制成单节段和跨节段固定试件,通过用电阻应变计测量证明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加WDFC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固定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弯扭实验也证明单节段固定抗扭转性比跨节段固定有更好的稳定性。

虽然在利用该设备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该设备测量精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测试精度相对较低。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温度补偿电路,以提高系统测试精度。

2.3 光学测试系统

典型的对骨科生物力学参数光学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该设备对骨生物力学参数测试主要是通过光学的反射、衍射等实现的,目前用于测量骨应力的光学方法主要有曲率法、拉曼光谱法、中子衍射法、压痕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其中X射线衍射技术是应力测量研究分析中比较理想的测量手段,而其它方法则由于各自可操作性上的缺点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利用该方法进行骨生物力学研究方面,Yamamoto等[24]首次利用光弹性技术对大变形的生物体组织前交叉韧带(ACL)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应力方向、分布,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00年,Antonescu[25]等通过光测力学技术,证实了骨关节炎发生后关节不正常的应力分布的情况,依据该结论,指出了胫骨上端截骨术是对骨关节炎进行病因治疗的方法,并对152例病人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效果良好。同年,Plath等[26]利用光测力学技术,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对Depuy公司无水泥假体出现失败率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许硕贵等[20,21]利用三维光弹性技术,对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的应力场进行了研究。这项结果表明,聚髌器固定后髌骨有全场应力分布,髌下及髌尖部有持续记忆应力存在,而且较其它内固定器械相比,髌骨关节面部有持续记忆应力存在,从而佐证了临床上聚髌器对全髌粉碎骨折、髌骨下极粉碎骨折治疗的优越性。该结果对骨临床医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4 结合三维重构的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继机械法、电测法和光弹法等传统的实验生物力学测试技术之后的一种新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属于计算生物力学测试技术的范畴。随着相关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有限元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计算精度和建模速度等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该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将标本的三维重建、实时检测、三维有限元技术及定量生物力学等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既能动态实时显示标本的运动情况又能进行精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实验系统,已成为骨生物力学研究最新的研究方法之一。该研究为骨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者在不使用新鲜人体标本的情况下即可进行骨折、脱位机理的研究,减少了实验者的痛苦。利用该技术,可以进行各种材料如椎弓根钉、钢板或人工椎间盘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可以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可对截骨后的脊柱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可以对骨科手术进行愈后分析,在术后进行植入物植入人体后生物力学特性及疲劳性的分析,并可按不同的分析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减少如断钉、镙钉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更为有效。

在相关研究成果方面,1995年,朱青安等[27]采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在Windows下进行软件编程,完成脊椎三维运动分析系统SPINE2000的研制。该系统可应用于脊柱及其他人体关节的三维运动分析,并精确评价脊柱三维运动。相关研究为脊柱椎弓根器械固定手术可视化研究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Gignac[28]等于2000年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更为有效的三维支具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利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将肋骨、胸骨、骨盆引入有限元模型,分析对于脊柱侧凸施加三维矫形力的最佳方式,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2005年,Duke[29]等建立了侧凸脊柱、胸廓和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的体位以及麻醉状态下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该模型使用软组织松弛来体现麻醉效果,模拟的脊柱形态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2006年,Rohlmann等[30]建立了脊柱侧凸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7个手术矫形方案,分析植入物的力学性质,提出降低头侧螺钉拔出风险的手术策略。分析认为对头端运动节段过度矫正,使最头端的螺钉拔出力量加大,增加了螺钉拔出的风险。

3 发展与展望

上一篇:上海二大会址观后感下一篇:长城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