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精选14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一
今天早上在教学评估活动中,我讲授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我对这一节课有以下点反思:
1、情景创设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为标准。
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能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明确知道的拐弯要比走直路远,利用这一生活经验,我在这一课的开始借鉴了课本中把学生从家到学校多路选择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觉更亲切自然。但是在这儿我有意识的对课本原图作了一些改变,取消了原图中经过商店的一条道路,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把三点之间的道路抽象成三角形,跟本节内容更容易过渡衔接,跟以前教学本节内容时相比,我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
2、小组活动要精心设计,力求有序有效、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加以理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进自信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讨论、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共同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动手和思考的空间,同时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有序性,从而实现活动的有效性。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在这节课数学活动的设计中,注意了教师引导,在活动中从“有什么发现”到“为什么这样”逐层提出问题,让学生始终明确方向,有动手的强烈欲望,从而避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甚至直接去课本中寻找结论的现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重点,选例有针对性。
每次活动过程中及结束后,必然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小组内的交流和在全班汇报交流。汇报不是小组交流的重复,在汇报过程中要看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存疑处适时引发下一次的实验活动及讨论过程。本课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后,我先选择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组织学生讨论,并在大屏幕上动态演示,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一次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其他几组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4、练习设计向教学目标层层推进,注重强化知识生成及应用。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还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强化巩固设计的一般练习题,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开放型题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中,我围绕“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设计了较为简单的“练一练”,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应用知识;又通过设计“算一算”,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求已知两条边,第三条边最小可以是几;又设计了“挑战自己”题目,此题为后面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奠定了基础(a+b>ca+c>bb+c>a);最后一题设计了“做一做”,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总归,环环相扣的练习能使学生熟练正确的掌握知识。总得来说,这节课也留下了许多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不够充分,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没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学生尽管能说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但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说的机会不多,没能让更多的学生尝试说一说;
3、在分小组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性质时,由于担心耗时过多,怕完成不了后面的练习题目,没能放手让学生大胆、自主地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本节课我的数学语言不够精准,说得有点儿多,显得啰嗦。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二
[案例呈现]
第一次教学设计记录
环节一:根据下列所给的条件画三角形。
(1)已知:三条线段分别为6cm,3cm,4cm,画△ABC,使得BC=6cm,AC=3cm,AB=4cm。(2)已知:三条线段分别为6cm,3cm,1cm,画△DEF,使得DE=6cm,DF=3cm,EF=1cm。(3)思考:从画出的图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
环节二:引导学生思考满足什么条件的三条线段一定可以构成三角形。
探索:
①如图1,请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并填写:BC=______,AC=______,AB=______。
②计算:BC+AC=______,BC+AB=______,AB+AC=______。
③比较:BC+AC______AB,BC+AB______AC,AB+AC_BC (填上“>”或“<”)。
思考:①在上述度量中,你发现什么规律?②你能否用语言表示上述规律?
第二次教学设计记录
本节课第一次设计的优点在于学生自主动手探索,对什么条件下的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印象深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如果后进生尺规作图掌握得不好或还没有学习,那么所给的三角形就无法正确画出,学生无法从中找到规律,教学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在教学后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对此部分的教学设计进行以下修改。
(1)问题:如左下图2,现有三块地,问从A地到B地有几种走法,哪一种走法的距离最近?请将你的设计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2)思考:你发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有什么关系?
(3)结论:三角形的______。
(4)用式子表示:BC+AC______AB,BC+AB______AC,AB+AC______BC (填上“>”或“<”)。
[教学反思]
修改后的设计由于是学生较熟悉的问题,学生容易接受,课堂反映效果较好。学生能利用已学习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较快总结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赢得时间,同时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如何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修改后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优点。
1.让学生暴露问题,直接引出难点的讨论
“环节一:根据下列条件画三角形,第(2)小题已知:三条线段分别为6cm,3cm,1cm,画△DEF,使得DE=6cm,DF=3cm,EF=1cm。”学生在画图中发现自己画不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及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突破难点打好基础。
2.设置更加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快速突破难点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三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还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面积、甚至中学的勾股定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具有稳定性等,这为学生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奠定了知识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不够严密,但只要他们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地给予肯定,同时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辨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使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课件出示小明上学路线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提问:小明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道理可能是感性的、浅显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但均应给予鼓励。
教师进一步引导:小明上学的这几条路正好组成了两个三角形,每一段路正好是三角形的一条边,那么,你能不能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呢?
2.自主探究,使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为了能将静态的知识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教师尝试这样的设计:
(1)初步感知,提出猜想。
①老师准备了三组纸条,谁愿意用这几根纸条当作三角形的三条边首尾相接在黑板上摆出三角形?学生踊跃参与,却发现第二、第三组纸条摆不出三角形。
A.10厘米,15厘米,20厘米
B.10厘米,10厘米,20厘米
C.10厘米,12厘米,26厘米
②为什么用第一组纸条能摆出三角形?而第二、第三组纸条却摆不成三角形呢?
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难道不是所有的纸条都能摆出三角形?第二、第三组纸条摆不成三角形是什么原因?”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有了问题,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初步猜想,他们会说:“短的两条边太短,围不成。”或者说:“长的那条边太长,接不上。”
(2)动手操作,发现结论。
教师在学生初步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并填写记录表。学生有以下几种结论:
A.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能组成三角形;
B.最长的那条边小于另外两条边的和才能组成三角形;
C.任意两边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边才能组成三角形;
D.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E.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也能组成三角形;
……
只要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3)深入思考,完善结论。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教师进而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是不是只要其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啦?说说黑板上的第二、三组线段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
学生再次通过黑板上的三组线段进行验证发现:只有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组成三角形。
②让学生读读课本第82页上的结论。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吗?
3.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①游戏:红绿灯。下列三条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请亮绿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请亮红灯。
A.4厘米,5厘米,6厘米
B.4厘米,6厘米,4厘米
在判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C.3厘米,3厘米,6厘米
D.16厘米,28厘米,11厘米
E.47厘米,52厘米,9厘米
F.13厘米,13厘米,13厘米
②利用基本练习的第2题回顾课前的问题: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小明上学路线的问题吗?
(2)拓展练习。
找朋友:下列所给的线段中,哪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2厘米 4厘米 5厘米 8厘米 10厘米
(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的木工师傅有两根木条,木条分别长70厘米和100厘米,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你能帮助木工师傅确定第三条边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吗?
4.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四、教学反思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教师进行了教学实践。从练习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90%以上的学生能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上课之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设计时,教师“怎样教”是围绕学生“怎样学”进行的,并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充分估计。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仅能掌握和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还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让教师没有想到的是,有几个爱思考的学生还得出:如果较短的两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条边,短的两条边接起来最多只能和长的边重合,不可能围成三角形。
2.学习是学生的“创造”活动。在学习中,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学生在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的才能,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遗憾的是,在小组活动中少部分学生不敢大胆操作、提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告诉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为学生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
3.数学教学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情境的创设、教师欣赏的眼神、鼓励性的语言和课末学生多方位的自主评价,都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的条件和手段。这些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新知识,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开始,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动,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发现并猜想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接着,我组织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验证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活动培养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2、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调控者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调控者,应有意留足时空,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在“无疑中生疑”,把问题发现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进而通过在“活跃”的实践操作中进行“冷静”反思,相互讨论,举例验证等方式主动释疑。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为什么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另一个,针对“任意”含义的理解提出的,同学们刚才实验得出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讨,注重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五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寻找第三根小棒。
4、如何将一根铁丝截成三段,且能焊成三
脚架?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主要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测量、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节课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的形式充分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和我的教学设计是相符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比如:(1)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提出问题“如何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小组合作解决,最后全班共同交流看法,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并在
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表达于怎样倾听。
(2)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挑战性和数学结果的确定性。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某些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思考。如:(1)让学生在自主计算、亲身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锐角三角形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
(2)有的学生对给出的小棒没能充分运用,说明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思考是不灵活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规定固定的模式。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围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学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难,此内容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在于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从而得出结论。再次,学生的操作材料都有一定的粗细,在实践操作时难免产生误差,此时,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也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2、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3、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4、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围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我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切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路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创设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观察、猜想——几何画板演示——理论验证——分层过关应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小结”。
通过创设情景,同学们带着实际问题,迫不及待地积极动手实验,大胆猜想结论,然后师生合作论证,这时几何画板起到恰到好处的演示作用,让结论从特殊升华为一般。习题中的设计注重围绕三边关系满足的条件展开,并在等腰三角形中设计对底边和腰的分类讨论。学生参与探索知识,掌握得快,反应也快。学生认真练习,教师特别给有不同答案的学生创设上台发言的机会,分析出错的原因。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能锻炼胆量,给学生留下较深印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推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学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
一知识却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难,此内容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在于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从而得出结论,并且找到简单的判断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感悟到:“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本节课,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都用三根小棒去围三角形,为什么1、2、3号能围成一个三角形,4、5号却怎么也围不成三角形?”、“要围成三角形,它的三边长度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质疑。这样,学生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认知产生飞跃。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因为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课件应用,能动态呈现出来,学生看得比较清楚。例如:在验证“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 和“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猜想时,有些小组没经历过实际操作过,可能猜想时意见不一,而且因为小棒是圆形的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围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白当较短的两根小棒的端点搭在一起时,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
课堂上我也尽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整节课的新授部分,以学生创作的作品作为整个学习的素材。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学生的作品,初步得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进一步修改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结合学生作品理解“任意”,并且自己随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找出简单的判断方法,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体验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每个小组提供4根小棒:3厘米、4厘米、8厘米、9厘米,让学生从4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试着摆三角形。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
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四根小棒通过不同的组合,在出现的四种情况中,有两种情况摆不成三角形,有两种情况能摆成三角形,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这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经历摆的过程直观的发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摆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摆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应仅仅是“是吗?”二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前两种情况中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2.应用练习,思维创造的起点。“出示四组数据的小棒,让学生判断能否摆成三角形“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判断后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的目的,但我又针对两种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提出:“把其中的哪根小棒替换一下,就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小棒有多少根?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所有这样的小棒吗?”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再度倾起波
澜,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将较短的边变得太长时又会造成新的两边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过去那种教师重知识的传授,学生重课本知识接受的旧观念。努力创新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由行动生问题,由问题生假设,由假设生验证,由验证生新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生动的学,主动的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研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改变过去那种只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是自主参与整个过程,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
二、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法
1.部分学生不善于通过自我探索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部分学生也不太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如何改变学习方式,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2.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关键,由于长期接受学习的影响,学生更习惯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不习惯对老师和课本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
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
6.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2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三角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因此,着眼于学生已有的起点,通过摆三角形这一活动,发现摆成和摆不成的规律。在认知冲突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操作,引发学生思维不断走向深处,概括得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通过对教材内容适当的整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同步发展。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规定长度的小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引导质疑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3根纸条。用这三根纸条来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请学生到台上来围三角形。
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三根纸条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同学的三根纸条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2、出示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摆三角形这一活动,发现摆成和摆不成的规律。在认知冲突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操作,引发学生思维不断走向深处。】
二、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
探究活动一: 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
1.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保留整厘米数)
2.想一想:小组里有的同学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然后再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线段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测量,计算,观察发现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3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探究活动二: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三条线段能摆成三角形,1.猜一猜:
那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请你猜一猜看。2.验证 :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三条线段能摆成三角形 操作要求:
(1)请同学们4人一组再次合作,每个人的小棒放在一起打乱,然后每个人任意从中拿出3根,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2)围好后,把结果汇报给小组长。小组长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得出结论: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探究活动三: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摆成三角形。
同学们想一想可不可以通过一组算式就可以很快地进行判断3条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体会:“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摆成三角形。”否则不能摆成三角形。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组小棒中要任意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只要出现两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
三、练习巩固,综合运用。
1、请你快速判断,下面哪几组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8、9、12)(6、8、10)(9、9、18)(7、7、15)
2、小明上学去走哪条路最近?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原因吗?
3、设计屋顶,如果我们选择了两根4m长的斜梁,那横梁的长度可以是几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策略。】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咱们从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和有什么感受这三方面来说,好吗?
设计思路
上课伊始,我请学生把围三根纸条,看一看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驱使他们马上动手摆起来。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规律呢?”在学生兴奋点都集中在此的关键时刻,我把握住最佳时机,适时地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在有效的时间内,就会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自学新课打好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让学生理解“任意两边”,我引导学生用操作性强的实验法和直观比较法探究出三角形边的关系。我为每一组学生提供了三组小棒:6、7、8厘米;4、5、9厘米;3、6、10厘米;这里有能摆成三角形的,有不能摆成的,并且涵盖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于第三边、小于第三边三种情况。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自主学习、独立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我想这会对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组小棒中要任意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只要出现两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这时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发现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更巧妙的方法——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便可摆成三角形。从中体现了“人人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7.《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七
开放探究式数学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学习,引导探究式数学实验教学强调有指导、有范围的学生发现学习。下面,呈现本人分别运用这两种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实际情况和教后反思。
案例1:开放探究式教学
师:同学们,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师: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能轻松解决。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
生:3根。
师:给你3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大部分同学认为能,极少部分表示不能确定)
师:下面请前后四人为1组,拿出学习材料(每组学习材料有分别标为“1厘米、2厘米、10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6厘米、8厘米”的4种学习袋),每个小组任取一个学习袋(3根小棒)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看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很快合作起来,不久便纷纷兴高采烈地举手汇报———有的小组学生说能,一定能!有的小组学生说不能,肯定不能;还有的小组学生操作了不同的学习材料,便说有的能,有的不能,不能肯定。教师让各组派一名代表上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讲解)
师:(指着“1厘米、2厘米、10厘米”这3根小棒):为什么这样的3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师让生先结合操作,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因为有两条线段的长度太短,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当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们同意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当得到多数学生肯定后,师板书上面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我们确定“1厘米、2厘米、10厘米”这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1厘米、2厘米”的这两根太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1厘米或2厘米的小棒换成长一点的,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大声地):可以!
师:假如我们把1厘米的小棒换成长一点的,你认为可以换成几厘米的?
生1:可以换成9厘米长的!因为9+2=11>10。
生2:可以换成10厘米长的!因为10+2=12>10。
生3(声音越来越大,语速越来越快,非常自信):因为8+2=10,所以1厘米的小棒只要换成大于8厘米的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比如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1000厘米……都可以!
师:1厘米的小棒只要换成大于8厘米的,就可以和2厘米、10厘米的小棒围成三角形了!你们都同意吗?
(过了片刻,有些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生:不对、不对,12厘米、13厘米、1000厘米……都不行!因为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为2+10=12厘米。12厘米不大于12厘米、13厘米、1000厘米……
师:那么刚才说的“当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现在你还这样认为吗?为什么?请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讨论后得出:当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师:用9厘米、2厘米、10厘米这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1:因为9+2>10、9+10>2、2+10>9,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师:运用规则进行判断,很好!
生2:我只要根据9+2>10,就可以判断这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因为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所以最长的那条线段和另外任意一条线段的和肯定比第三条线段长。
师:同学们,大家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吗?(学生都表示赞同)那么我们判断3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大于较长的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师:反过来就是说,三角形中较短两边之和一定大于最长的边。
案例2:引导探究式教学
师:同学们,什么叫“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不错,那么我再请你们思考几个问题: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
生:3根。
师:给你3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在下面有的小声说能,有的则说不能,师拿出几种小棒,分别来演示几种能和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情况,学生通过替代经验初步感知)。
师:拿出你们的学习材料袋,里面有4个小袋,每个小袋里有3根小棒,各个小袋里面的小棒长度不一样,袋子上面都标好每个小棒的长度了(上面分别标有“1厘米、2厘米、10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6厘米、8厘米”)。请你们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并填好学习表。
(师投影出活动要求)
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后,先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1:当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不对。三种情况下的随便两条线段相加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也就是说当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3:也可以说成: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大于较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我们确定“1厘米、2厘米、10厘米”这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1厘米、2厘米”的这两根太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1厘米或2厘米的小棒换成长一点的,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大声地):可以!
师:假如我们把1厘米的小棒换成长一点的,你认为可以换成几厘米的?
生1:可以换成9厘米长的!因为9+2=11>10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大于较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2:可以换成10厘米长的!因为10+2=12>10,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大于较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换成11厘米、12厘米、13厘米都行吗?
生3:如果把1厘米的小棒换成11厘米的。那么,2厘米、10厘米的小棒就成了两条较短的小棒了,而10+2=12>11,所以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把1厘米的小棒换成12厘米的。那么,2厘米、10厘米的小棒就成了两条较短的小棒了,而10+2=12,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13厘米就更嫌长了。
教学反思:
案例1:开放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再问,给你3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大多认为一定能。这种问题呈现方式形成了学生思维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的欲望。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急于去纠正,而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纠正原先错误的想法,初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形成只要“当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片面结论时,教师让学生举出大量改变线段长度的例子,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自然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本质,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应有发展。这种模式强调探索和创造,学生以一种近似数学家发现数学问题的方式进行数学发现学习,不再强调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强调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案例2:引导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演示几种拼成三角形的情况(学生通过替代经验初步感知,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接着让每个学生取出学习材料袋(里面有4个小袋,每个小袋里有3根小棒,各个小袋里面的小棒长度不一样,袋子上面都标好每个小棒的长度),按要求分别操作拼成三角形的情况(小棒长度已知),然后让学生对众多的具体例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抽象概括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里表现出的特点是“有指导的再创造”“有范围的发现学习”),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填好学习表,最后通过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种模式允许学生在假说提出上和数据解释上去创造。教师并不是刻意地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获得知识。
8.“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例分析 篇八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年级的学生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这个起点,通过摆三角形的活动,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在认知冲突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得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自主发现并归纳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片段一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出示路线情境图(笑笑家、书店、副食店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三条路线分别标为ɑ,b,c.)
问:从笑笑家到书店怎么走最近?为什么?
生:路线ɑ最近。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在这幅图中,笑笑家、书店和副食店的位置刚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ɑ最近,路线b和c加起来一定比路线ɑ远。那么,我们是不是能认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图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长度,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并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是不是成立。
【教学反思】
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些优秀的教案,网上的优秀教案都是他们反复试教过的。我把其中的精华利用起来不就是一堂好课了吗?可是,我发现这节课并没有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遵循这一规则我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走哪条路近?”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先猜想,后验证,再从具体的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推想在所有的三角形中是否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通过量、算,最终得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天第三边。”但是有些孩子对于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不能正确判断。利用活动三角形进行重点验证比较好。而且这个猜想是老师提出来的,学生只是通过量验证了这句话,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对另一个班进行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思路。
二、教学片段二
(一)复习三角形的一些知识
师:到现在为止,你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生1: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生2:三角形的分类。
师:那么三角形可以怎么分?
生3:按角分和按边分。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板书:角: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这些三角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條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生5: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具有稳定性。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从学具袋中拿几根小棒,紫色的一根,蓝色的一根,黄色的一 根,红色的一根,绿色的三根。
1.量一量这些小棒的长度。
2.反馈小棒长度(全班统一小棒长度)
紫色5厘米,蓝色7厘米,黄色9厘米,红色10厘米,绿色4厘米。
3.学生动手摆一摆。任意拿其中的三根小棒拼一拼,都能组成三角形吗?
4.反馈。哪些是能组成的,哪些是不能组成的(在投影仪上演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短的两边的和大于长的那条边。
师:从上面的情况中验证这句话。
师:还有一种说法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研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哪些情况可以,哪些不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去观察,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总结,并得出结论“三角形短的两边的和大于长的那条边”。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乐趣,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我都是让学生自己猜想,动手操作,自己归纳总结,“猜想—验证—归纳”贯穿始终。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动手摆三角形的环节,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表格,而不是全班反馈完成表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比较。
不够注重细节,在复习三角形旧知识的环节所用的时间太多。在完成表格这一环节,我为了让学生方便发现规律,特地把数字从小到大排,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感知,前面两条加起来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在表格中应该把数字顺序打乱,这个问题在作业中体现出来了。
9.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 篇九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看和听,最多只能掌握30%的新知,如果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那么,动手操作果真那样神奇,是数学课堂上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吗?结合一位教师的案例剖析,我对动手操作产生了新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四捆小棒首尾相接的摆一摆三角形。(小棒的长度是①10cm、6cm、5cm;②6cm、5cm、4cm;③10cm、6cm、4cm;④10cm、5cm、4cm)在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操作、讨论。交流。
师:你们在摆三角形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小组在摆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第一、二、三捆的小棒都能摆出三角形,但第四捆的三根小棒摆不出三角形。师:其他小组摆的同他们一样吗? 生:一样(齐答)。
师:就是说,用第一、二、三捆的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第四捆小棒摆不出三角形。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请一组同学在投影仪上摆摆看。
一组同学到讲台上用小棒摆三角形。学生摆出了以下图形: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也用的第三捆小棒摆出了三角形吗? 生:是的。
教师的头上开始冒汗了。反思:
学生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的小棒围出了三角形,原因出在哪?我仔细观察了我旁边学生用的小棒,这些小棒是用饮料、牙签、还有塑料棒做的。都有一定的直径,如果学生在截取时再多截那么一点儿,摆时两根小棒接头的位置摆放不准,摆出一个三角形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问题不在学生这里,因为学生想方设法围出老师要求的三角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看来问题出在实验本身。教师让学生用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是能够摆出的。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明显摆不成的。但是,让学生用4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的确是难为学生了。除非是学生已经知道了结论。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可以这样来处理教材:准备四捆小棒,两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围不成三角形的。小组合作后,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两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的能围成三角形,两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的则围不成三角形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讨论:如果两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或在黑板上面画线段的方法来验证,让学生发现两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长度的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得出数学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 篇十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2页的例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说教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
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
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猜测、实验、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淀了很多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建构数学规律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成为
一种需要
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既然学生已不再是一张白纸,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在这张已有颜色的纸上进行再创造。因此,我寻找知识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创设了这样的数学情境:小明去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走哪条路更近,但却苦于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学生的一种需要。
(二)通过围三角形的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课前我准备好两个纸袋,袋里分别装有三根小棒,然后选一个男生代表和一个女生代表来围三角形,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围的过程,看谁围得最标准最快。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知道围三角形时,任意两根小棒首尾一定要相连,为下一环节小组合作做好铺垫,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
(三)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事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纸袋,纸袋里分别装有一张实验表格和4根小棒,分别长4cm、5cm、9cm、10cm,让学生任选3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围前师生先确定好每次怎么选?有几种选法?让学生阅读小组合作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小组合作井然有序,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在围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小组合作后,让小组长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相机点拨,能围成三角的3根小棒有什么特点?不能围成的有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借助课件展示围4组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1、让学生用获得的新知解释小明上学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原因,做到首尾呼应。
2、在练习1中设计了几组线段,让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分析这几组数据,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这一过程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3、练习2是在生活的原型中创设小朋友上学抄近路践
踏草坪情境,通过你想对他说什么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地球家园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篇十一
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发现揭示并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做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经历探索、发现、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究数学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姚明是同学们熟悉而喜爱的篮球明星,他高大而帅气,有人说:“姚明特厉害,他一步就能迈3米”,对于这个说法,你信不信呢?
(背景资料: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40、6kg,腿长约1、30米)
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
每组准备四根木条或硬纸条,分别长为4cm、6cm、7cm、11cm尝试实验从其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来摆三角形,试试是否成功?做好实验记录、
2、交流发现:
问题1: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说说哪次试验是失败的,为什么?
12.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篇十二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侯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13.《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十三
在新授中我为每个小组提供6根小棒:3cm、3cm、4cm、6cm、3cm、2cm,让学生从6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试着摆三角形。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
这样组织建模,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6根小棒通过不同的组合,有可以摆不成三角形,有得不能摆成三角形,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这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经历摆的过程直观的发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摆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摆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应仅仅是是吗?二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前两种情况中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1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 篇十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2页例3。教学目标: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3.加深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边的关,记住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自主发现并总结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这种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剪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请同学们听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故事。(课件演示)
一个小偷在商场偷窃以后,沿着这条路向车站方向逃窜,聪明的警察为了能尽快抓到小偷,在经过认真观察之后,选择了一条路线追击,终于在车站前将小偷捉拿归案。你知道警察叔叔选的是那条路吗?
警察叔叔的追击路线和小偷的逃跑路线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警察能这么快的抓到小偷,这个问题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关。
揭题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三根纸条,我们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谁能上台帮老师围成一个三角形。(指名上台投影展示)
2、师:这个同学围得可真认真,让每相临两条线段的端点都首尾相接,他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想不想试试?(想)
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们两根纸条,还能围成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剪开其中一根纸条,使每组获得三根纸条。)
3、动手操作,提出要求。(1)从学具袋中任意取出两根带有刻度的纸条,按一定的刻度剪开其中的一根,使每组获得三根纸条。
(2)为了便于操作,每组都剪成整厘米的。每组只有一次剪的机会,剪之前,小组内先商量一下怎么剪?看一看哪组剪得最特别,然后再操作。(3)剪完后要把线段压平,在桌面上围一围。
4、学生开始试验
5、汇报交流,收集数据
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边摆边说各种剪法。老师填写报告单。
6、小结过渡:通过剪一剪、围一围,你发现了什么?
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围不成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课件演示三种不同情况)
三、借助数据、组织学生研讨,探究、明确三角形三边关系(师生观察报告单互动小结)1.小组讨论,教师搜集研讨资源 2.组织研讨 监控:
①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②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监控出“任意”
③在围成的三角形中你认为三条线段有着怎样的关系? 任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3.小结、板书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更快捷的方法吗?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好吗? 4.过渡
如果再给你三条线段,问你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还用做实验吗?下面咱们练几道题。
四、运用规律,提升认识
1.判断,给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1)3厘米、9厘米、7厘米(2)4厘米、11厘米、4厘米(3)2厘米、6厘米、7厘米(4)9厘米、4厘米、5厘米
2、解决故事问题:警察叔叔的追击路线和小偷的逃跑路线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警察能这么快的抓到小偷,就是利用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材82页例3小明上学的问题。
师:下面就让我们去帮助小明解决一件棘手的问题,小明上课要迟到了,快帮助他选择一条近路吧!
4、笑笑想制作一个帆船模型,船帆要求做成三角形。现在老师提供了分别是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的小竹竿。
你们能不能帮帮笑笑,选取其中的3根小竹竿,制成三角形的船帆呢?
5、拓展练习
小猪有两根树干,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8米,要做一个三角形屋架。请你帮忙想一想,第三根树干可能有多长?
五、全课总结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08-17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09-20
三角形的特性例2教学反思08-18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反思08-17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教学反思10-13
中班科学《剪三角》教学反思10-29
三角形的分类反思10-19
相似三角形人教版的教学设计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