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议论文(精选9篇)
1.关于孝的议论文 篇一
1)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2)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5)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7)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8)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9)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0)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1)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12)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3)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14)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5)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关于孝的故事简短 篇二
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之后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明白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3.关于孝的现代名言 篇三
2)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4)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6)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8) 亲情名言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比沏HW
9)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
10)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谚语
11)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13)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4)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4.关于孝的议论文 篇四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都源于自己的父母,是他们哺育着我们成长,是他们来成为我们生活之路上的护航者。然而,其实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背上了孝敬父母的这个责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从古至今,人们都应该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子路借米救父母”,“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孔融让梨”这些故事都可以充分的证明了,孝敬父母在中国的传统的美德中占据首要位置,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是他们给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然而少年的时光充满着无限快乐,但是也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其中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日夜操劳,任劳任怨。每当看到父母的黑发中增添的银丝,发亮的额头前留下岁月划过的痕迹,就会有一种力量在不断鞭策着我,让我们去认真的学习,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父母,这也是一种行孝之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年轻,有很多事情都还不能顺理成章的去完成,但是我们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我们每个人以后都将会成为孩子的父母,然而我们孝敬父母的方式也不只是你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在父母停下来休息时你递上的那一杯凉茶,在他们辛勤劳动流下汗水时递上的那一块毛巾,在你学会第一次做饭时端上餐桌上的那一顿晚餐关于孝的议论文作文关于孝的议论文作文。父母喜欢的东西,子女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为他们准备,父母不喜欢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5.关于孝的演讲稿初中 篇五
读书一定要有专业知识和文化常识,特别是文化常识。古代的经典要读,现在人写的好书也要读。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
我要对那些正在看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说,无论你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像养育了我父亲那样的小村庄:对于那些追求和平与尊严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美国将永远是你们的朋友,我们将继续和你们一起前进。
你们可能从未象我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失败,但生命中必然存在失败。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除非你象根本没有活着一样地小心生活——而这根本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失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传球的关系,你传给别人一个干净的球别人也会传给你一个干净的球,如果你传给比人一个脏球,别人好的话会直接给你传回来,要是不好的再给上面吐两口再传回来。
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责任时代——人人都需重视,对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一份责任。我们会欣然接受这份责任,人生也正因此而充实。
6.关于孝的演讲稿600字 篇六
大家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母亲节,我们表达感恩的方式越来越多。从以前的一封封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到今天的手指一滑,就能马上在朋友圈发一组图片祝福妈妈母亲节快乐。
在母亲节时动动手指,发个朋友圈,晒晒照,再获得大家的点赞,这似乎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套路”。可有些网友就调侃道,你有这个时间怎么不去好好陪陪父母,孝顺父母,去感恩他们呢?你母亲在家,不在朋友圈。也有网友戏称,一天认识所有妈。但对于这些看法我不敢完全苟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遍及全球,网络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渠道。特别是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晒”生活也成了大家交流的一部分。既然,旅游,孩子,爱情都可以晒,那么晒一晒母爱又有什么不可呢?这其实是感恩的一种方式罢了。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晒孝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我有这么一个同学,她在生活中中挺文静的一个女孩,就是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温温柔柔、淡雅恬静的那种,她母亲常年工作在外,对于“爱”这个字,她很难喊出口。于是乎,她也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段话:“感谢有您,妈妈,我爱您,祝您母亲节快乐!”这无疑是一个很暖的故事。很多人在亲子关系中的确不善于表达,节日则创造了一个让大家表达爱的机会,我们感恩,母亲感动,母慈子孝,其乐融融。母亲自己看到了,也会佷开心,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许多年看到以后,也许会会心一笑,何乐而不为呢?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晒孝有利于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首先就要做到感恩。妈妈十月怀胎,历尽千辛万苦抚养儿女,儿女和妈妈的照片,母子之间爱的故事,都是值得珍藏的。而在网络上将这些晒出来,就是对传统孝道的弘扬。相信其他人看到后,一定倍受感染,甚至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多发一些温暖的照片,将孝道传染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学会感恩,又有何妨呢?
7.关于孝的美文欣赏:什么是孝 篇七
●杨光英(四川)
国庆假喝茶时,旁边一个在打牌的男子,接电话声音很大:“妈,又打电话做啥子?今天打了五次了,给你说不回来吃饭,不回来吃饭!过一个节都过不清净……”这是从成都回乡下老家过节的中年人。
孝是中华文化,孝是美德,孝是责任。
孝是尊重和耐心。孝是微笑着专心听父母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指责父母:“什么年代了,又翻老皇历!”有些事在和父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时候,要慢慢给父母解释,不可以动辄发脾气,要耐心地说服父母。父母当面或电话里和你聊天,不要没等他们说完,就打断:“又来了,听够了!我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成年的你“吼”父母,最让他们伤心!最好的教养,不仅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最亲近的人。
孝是宽容。宽容老人的生活习惯,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行走不便和口水!老人做错了事或者不高兴了,需要你安慰,需要你哄哄,就像小时候他们哄你一样。
孝是心疼。父母节约,吃剩饭剩菜,把好吃的留着给你们吃,你心疼;心疼父母为了子女还做事;心疼父母有病瞒着你不去看医生;心疼父母存下的钱不容易,所以,不轻易伸手向父母要钱,要主动给老人买他们所需,尽一份孝心。
孝是支持。鼓励老人锻炼、养花、钓鱼、听音乐、旅游等爱好,支持老人参加同学、同事等聚会;支持老人重返社会,发挥余热;支持老人再婚,重新找到自己的幸福。
孝是欣赏。老人参加歌唱、书法大赛获奖了,老人的文章见报了,老人照了金婚艺术照,老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你一定要仔细欣赏并真诚赞美。
孝是报答。是每天的问候和报平安,是有空陪他们聊天散步旅游;是父母有困难马上到身边,是满怀柔情地为母亲梳头或洗脚,为父亲捶背或剪指甲;是母亲节的一束花或一次郊游,是父亲生日的一瓶好酒或亲手做的饭,更是久病床前的喂药送汤。孝也是结婚生子,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孝是自立自强。堂堂正正做人,尽心尽力做事,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不要今天赌博,明天闹离婚,让父母脸上无光,成天提心吊胆。子女快乐幸福,才能让父母安心度晚年!
孝是爱护自己身体,是你的平安;孝是理解,是换位思考;孝是顺,是帮助老人完成心愿;孝是十分的耐心,尽心尽力地照顾!孝是撑起一片天,让父母歇歇了。
孝是陪伴。儿女们只认为父母身体还可以,就一万个放心,就以工作忙为借口不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了。因此,儿女们的感情淡忘,造成了父母心灵的更加孤独与无奈。如果父母们遇到病痛,无人问一声:“想吃点什么?我给你做去。”老人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无望与绝望。我们把应酬的时间,拿一点给父母。不管多忙,不管多远,一定要回家看看。陪父母聊天,不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应答。帮父母一起做饭,吃完饭后一起收拾残局是陪伴。博士王帆说得好:“至亲之情不应该是彼此看着对方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我们也会变老,但愿都做一个孝顺的晚辈吧!
●作者简介●
杨光英,四川泸县人,中学教师,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年,有数百篇散文在各级报刊发表。合著《逝水留香》,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喜欢诵读、音乐和旅游。
8.关于孝的议论文 篇八
我觉得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写作业,实在太忙了。所以,我准备做家务,让爸爸妈妈休息一下,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惊喜。
说干就干。我开始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扫地,再蹲在地上擦地,然后擦桌子、抹窗户、洗衣服……真累啊!想到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做这些家务,该有多辛苦啊!以后我也要多做点事,孝顺一下父母。
我看看时间,已到了上午十一点半。想到妈妈一做饭就要花一个多小时,我心急了,手忙脚乱地煮了饭,热好昨天的菜,端上桌子,自己累倒在沙发上……
9.关于孝的初一作文开头结尾 篇九
我的姥姥已经年过六旬,做一手好饭,可奇怪的是她居然不会包粽子。从我记事起,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八十多岁的太姥姥来我们这里住上几天,为我们包粽子吃。
端午那天,我们几个小屁孩手腕上系着太姥姥为我们编的五彩线,围在老人家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的说想吃豆沙馅儿,有的说想吃肉粽子,有的居然想吃辣条的……姥姥和我们一起装模作样地和太姥姥学着包粽子,可不是包的漏米就是样子太难看。每当这个时候,太姥姥就满脸笑得像菊花一样嘲笑姥姥手指不分瓣儿,手拙。姥姥干脆不学了,坐在旁边的摇椅上,悠闲的唱着小曲儿。太姥姥两只苍老的手灵巧的动作着,一个个漂亮的菱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每次太姥姥包好后,佝偻着腰立起来的样子,我都觉得姥姥很不孝。可太姥姥那快活的样子,又让我觉得她很喜欢姥姥这样做呢!我很费解。
我的妈妈工作清闲,单位离家也很近。可每周她总是有两天找借口忙不开,让姥姥来家里给我们做饭。有一次吃过饭,我要去复印一些材料,居然在离我家门口不远的公园看见妈妈和同事遛弯儿。心想:“妈妈真不孝顺!”回家,我赌气把这件事告诉了姥姥。可谁知,姥姥居然说我妈妈是最孝顺的孩子,知道她想要啥。我很费解。
去年,九十二岁的太姥姥寿终正寝了。第一个没有她的端午节我们很难过,因为再也吃不到她亲手为我们包的粽子了。甚至家里都不会再有包粽子那么欢乐的场景了。我很难过。
可到姥姥家,姥姥居然正在为我们包粽子!原来她会包呢!
我诧异地问:“姥姥,你会包,为什么原来不包呢?”
姥姥笑着说:“因为我孝顺呀!”那一霎,我仿佛看见了姥姥眼里的泪花。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做父母的总是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即使他老了,在他眼里,孩子永远需要帮助。老人的心敏感又脆弱,如果让他感受到你不需要他了,他就会难过、悲观,逐渐消沉下来。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会觉得孩子们还需要他,生活就会比较充实。无论我们多大,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在尽心侍奉父母的同时,给他们一些机会,用来爱我们。
【关于孝的议论文】推荐阅读:
古代关于孝的礼节01-10
关于孝的宣传语简短01-20
关于孝的话题作文600字10-26
关于孝的个人观后感作文300字01-26
关于理解议论文07-05
关于观察议论文09-02
关于交流议论文01-29
关于充实的议论文06-15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12-13
关于流言材料议论文 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