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利用

2024-07-17

持续利用(精选11篇)

1.持续利用 篇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考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为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比较

单位:公顷/人

类型 世界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印度 加拿大 法国

人均土地总面积 2.20 0.740 11.400 3.350 0.31 30.54 0.937

人均耕地面积 0.247 0.076 0.898 0.686 0.174 1.507 0.330

人均森林面积 0.583 0.106 5.154 0.776 0.067 8.100 0.256

人均草原面积 0.575 0.319 0.586 0.874 0.012 0.924 0.184

人口密度 442 1321 88 294 3177 32 1060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总面积的56.5%。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2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38.3%,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 72%。就人均占有量的而言,西部地区人均土地为28.8亩,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10.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7倍和

1.3倍。虽然西部地区土地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也较高,但其耕地质量却不高。在西部,优质高产旱涝保收农田约有1.8亩,只占耕地总面积得32%,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而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计 68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大大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2000年我国耕地普查中,耕地面积12823.31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受人口与生产发展的压力,土地处于严重超负荷利用状态。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土地质量退化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表现为整个土体毁坏或表土丧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质量下降。我国土地质量退化现状根据其类型分别表现如下:

(1)土壤侵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植被覆盖率低和植被的不断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500 万—600 万亩,至今总面积已达17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使耕层变薄,土体受破坏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超过50 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 厚的肥沃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 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从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40%,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风力、冻融侵蚀地造成了大面积农业土地承载力减弱或土地荒废,如内蒙古全区风力、冻融侵蚀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85%。

(2)土地荒漠化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 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

(3)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荒地约为2000 万公顷,盐碱耕地677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河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成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据统计,我国耕地受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面积达2700 多万亩。另外,遭受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已达2 万亩。

(5)土壤性质恶化

年代南方稻作区水稻土潜育化面积约5000 万亩,到80 年代初曾达7000万亩。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次生潜育化面积占稻田面积约20%,江西次生潜育化面积则占全省稻田面积的20%,约有600 万亩,次生潜育化是南方稻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 年,对23 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 起,污染农田4 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 亿元。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现有农业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的质量不高,投入少,重用轻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1)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3%;中国林地资源中,有林地面积只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5.7%,在有林地中,过熟林比例较大,林木枯竭率较高(1%左右),造成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草地利用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57.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5 倍,而生产能力却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顷可利用草地平均生产畜产品还不及

美国同等草地的1/27。(2)土地浪费严重。一是城市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1986-1996 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城镇用地人均已达133平方米。城市闲置土地占5%,其中还有40%属于低效利用;二是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造成土地大量闲置。到1997 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74 万亩。1991-1996 年全国设立各类开发区达4210 个,开发区闲置土地就达61 万亩;三是农村土地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全国农村人均用地已达18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标准。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的后备耕地不足0.7 亿公顷。这些资源有50%以上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云南三个边缘省、区。这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备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质量好的少、中等和次等地多,大多数后备土地只能开垦作为林果、林木或经济作物用地,且开垦难度较大,所需投入也较大,同时,开垦不当还易导致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一些地区盲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适宜水果种植的区域的大量发展果园,导致许多优质耕地被挤占。此外,西部的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和城镇用地数量偏少,比例偏低。目前西部地区交通用地只占本地区总面积的0.25%,远远低于东部地区1.39%:城市数量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7%,城市建成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环境资源的需求将是持久的,新世纪中国能否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口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最基本的措施,因此“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不能有任何松懈。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以增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解决世纪中国人口吃饭问题的关键。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区域土地规划工作已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展开,同一层次上的区域单元要做大量的同类工作。例如,我国在新修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对长三角和京津冀进行统一的区域规划。即使同一个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也要重新修订或设计同类规划。要提高土地规划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规划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减少规划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并增强规划的标准化。

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我国对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全国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除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力的持续性外,还应调整各业用地矛盾,使其用地结构能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平稳地发展,这是同发达国家持续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我国人地关系极其紧张,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可定义为:“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人们粮食需求和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措施”。

土地的有限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配置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才能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在政府干预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如何用科学方法制定同其法律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实地的整套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要为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微观管理指的是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要密切结合起来,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4)调整、优化工地利用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工地利用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是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5)要把提高工地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要坚决实施退田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实施将“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注意大江大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带的植被修复与水工保持;在城市化、工业化及工业结构调整中,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态城币、绿色城币和生态工业与绿色工业,改善城区与工矿区的国工资源品质。

(6)要加大工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

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1)土壤侵蚀

(2)土地荒漠化

(3)土地盐渍化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5)土壤性质恶化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2.持续利用 篇二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现状,问题,途径

土地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土地利用率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过度损耗等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

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涵义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一些土壤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申到土地利用,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System)上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思想。1993年在加拿大举行的“21世纪土地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即:a.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土地的生产力(生产性);b.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土地产出的稳定性(安全性);c.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从质和量两方面保证后代在土壤和水质方面的公平享受性(保护性);d.土地利用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可行性);e.社会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一方面要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与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要使土地的开发利用与土地的合理保护和科学整治结合起来,实现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2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2.1 土地资源特点

2.1.1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土地总面积达9.6亿hm2,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6.4%,占亚洲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只有0.8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加拿大的1/47,美国的1/4,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20位。2.1.2土地类型多,山地多于平地,土地适宜性差别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同时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各地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极为复杂而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很多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坡度大、土层薄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农林牧生产条件较差。2.1.3耕地资源紧缺。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004万hm2,人均仅0.106hm2,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3%。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长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约减少6.8万hm2。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2050年,人均耕地将不到1亩。2.1.4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地、高原主要分布于西部。全国绝大部分的耕地和内陆水域分布在东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于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86%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承载力相差很大,东南部大于西部、西北部。2.1.5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现在绝大部分的宜垦地早已开垦耕种或变成了建设用地,后备耕地资源已为数不多;并且全国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的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2.2 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占世界第三位,但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占用不可避免,加之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以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而在未利用土地资源中,可开垦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和东北区,制约因素较多,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

目前全球大约35%的面积即4500万km2的土地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2460km2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面积。新古城楼兰在古时候曾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后来被无情的沙漠吞没了。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全国土地面积中,有18.7%的土地属于难利用的沙漠、戈壁、石质山地和高寒荒漠等。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已利用土地资源占84.5%,其余可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资源主要是偏远、缺水、草质不良的天然草地、裸土地和沼泽等。因此几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已满负荷,土地利用率已达到最高水平,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3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长期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土地资源利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近几年,国内许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不仅省、市、区各级建立了工业园区,许多地区的乡镇也竞相圈地大搞开发区建设,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开发区的土地荒芜起来,投机的商家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后,有的高价卖出赚取差价,有的贪多买进而无力开发,造成大面积的撂荒地。

3.2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依次为西北、黄土高原、长江流域的丘陵山区、北方土石山区和东北黑土区。我国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3万km2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1796.6万km2,每年丧失的表土达50亿t。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民生活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而且导致河道淤塞、湖泊缩小,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发生,直接威胁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是必然的。首先,城市无限制外延扩展,盲目开发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其次,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大量圈地,盲目发展,造成大量耕地浪费;三是,农村居民点建设混乱,用地超标严重。四是,乡镇企业和公路沿线乱建路边店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4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4.1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数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土地与人口尖锐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2000年我国人口接近13亿,2004年前后将达到16亿左右的人口高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实现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平衡与协调创造条件。

4.2 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天然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是中国现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必须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加强对湿地、红树林和河口生态系统的保护。减少“三废”排放量,降低排污标准。禁止过度砍伐和毁林开荒,切实保护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植被。

4.3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结合区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全面落实控制指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既要优先保障国家及省批准的水利,交通等建设用地,也要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既要耕地总量动态动态平衡,还要确保耕地资源的质量;既要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切实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在土地利用中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十几亿人吃饭问题,要保证现有的耕地数量不再减少;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还要占用部分土地,而易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的生态环境问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潜力十分有限。因此,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只有大力开展土地整理,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

4.5 严格实施土地资源的监测与管理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条件地域差异大,人文历史背景复杂多样、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等原因,土地监测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继续加强土地立法工作、切实依照法律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土地管理法制化的自觉性,才能可能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同时建立土地质量评价、监测指标体系,来实现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质量变化的有效监测。

4.6 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土地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土地作为资产将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国家应充分注意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主要依据法律、政策对土地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2]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2]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3.奇正藏药:可持续利用藏药材 篇三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发端于中国西部的民营企业,专注于民族医药、健康产业。自创建伊始,奇正藏药就高度认同光彩事业“义利兼顾”精神,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司也获得长足进步。2009年8月,奇正藏药成功登陆国内A股市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69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在西藏地区纳税首次突破2亿元,公司有员工1400多人,分布于北京、西藏、甘肃以及全国各地。

问题

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产自当地的种类丰富的藏药材千百年来发挥着保障当地人民健康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青藏高原也是我国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高寒、缺氧,环境承载量有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在此背景下,藏药材产业的发展若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就会出现部分药用资源逐年短缺,加之无序地盲目过度采挖以及旅游贸易的片面宣传,使一些名贵药材资源如红景天、雪莲等面临资源危机,在400种常用藏药材中,有资源保证的不及30%,濒危藏药材达1/4左右,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以“千年藏药的现代传承者”为理念的奇正藏药来说,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藏药材资源,成为了一项长期的挑战。

解决方案

在近20年的发展中,奇正藏药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现代藏药对资源的利用率,从源头进行藏药材资源的野生抚育和人工驯化,大量开展藏药材正本清源工作,实现资源与产业的平衡发展。

注重资源调研,实施源头战略

藏药材资源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性、气候环境特性及人文环境特性,对藏药材资源进行资源调查,不仅有利于掌握藏药资源的家底,而且为藏药资源开发、保护计划的制定及系统规划提供了依据。

奇正藏药将资源调研工作作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先决条件。目前,公司主要针对三类藏药材进行资源调研:一类是公司产品主要使用的原料藏药材;二是针对具有开发前景的藏药材;三是针对濒危植物资源。

此外针对藏药基源不清、药源分布复杂等现实问题,奇正藏药近年还对藏药材基源、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依据藏药典籍记载、权威藏医药专家经验、区域用药特点、国家药品标准、资源调研结果、植化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正本清源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奇正藏药在进行新药开发和二次开发时,优选处方、合理开发,从源头上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资源瓶颈作为新药开发立项的否决项,涉及资源问题的品种不纳入大品种开发;促进濒危藏药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种植技术研究和基地建设,保障资源可持续生长

人工种植基地建设 奇正藏药建设的人工种植基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保护、开发研究为基础的基地建设。如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藏麻黄等。二是提供企业所需原料为目的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

野生抚育基地建设 基于生长环境特殊、人工种植难度较大的品种,奇正藏药着力进行野生抚育。目前,公司在西藏贡德林草原已建立了10万亩奇正藏药独一味药材野生抚育研究基地,主要针对高原寒带藏药材保护及藏药材独一味半人工抚育研究。

保护基地建设 奇正藏药选择物种丰富、易于遭到破坏的区域建立保护区并进行合理开发。于1997年在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建设了第一个药材保护基地,规模3000亩。此后又在米瑞乡建设了90亩的有机藏药材保护基地。

标本库、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奇正藏药建立了藏药材标本室,标本量近千份。建立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以降低物种灭绝的风险。

不断创新工艺,提高药材利用效率

奇正藏药促进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使得药材粉碎后的利用效率达到99%,在行业内达到先进水平,有效减少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尽量选择用藏药材的茎、花、果入药,从而保留原生药材的地下根系;尽量选取用量小、使用简便的处方;根据药效指导工艺,在尊重临床用药便利性和疗效的情况下,尽量选取药材利用率高的工艺。

成效

奇正藏药从研究、识别藏药材生长环境、习性出发,实现对藏药资源的科学利用,并且开展抚育和驯化,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截至2013年,奇正藏药对公司主要使用的几十种药材资源情况完成了调查工作,并制定了资源利用计划。成功种植了独一味、藏丹参、波棱瓜、藏菖蒲、藏麻黄等近30个藏药品种,起草完成了相应的种植技术规范,为发动当地农牧民进行藏药材种植,为藏药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奠定了技术基础。

奇正藏药因在推动民族药产业发展、以长效机制反哺藏区方面的实践探索,入选“2013 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奇正藏药的药材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69亿元,其中核心药品业务收入7亿元,核心业务持续增长;核心产品消痛贴膏销售收入增长1.05亿;公司实现营业利润2.20亿元,净利润2.11亿元。

展望

奇正藏药将藏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根基,将继续加大在藏药材资源研究、科学利用、保护及种植等方面的投入,寻求与藏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四

姓名:刘凯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1134101127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明的发祥和发展与水密不可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华夏文明。而文明的衰落也与人类没有珍惜水、善待水有关,所以现在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将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入手,通过剖析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找出原因,并尝试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下,探讨新的治水对策和工作思路,用于改进实际工作,并对水资源治理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关键字:水资源文明现状原因挑战对策 我国水资源现状 1.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减少耕地300万hm,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但是我国现行水价偏低,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尽管进行了多方面和大量的改革,但水价调整力度远远不够,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地水费标准只达到测算成本的62%,农业水价还不到成本的1/3;水费仅占居民日常开支的0.3%左右。水价格的低下,使之与其他商品相比,比价十分不合理,许多家庭支付的水费占家庭生活支出费用的比重越来越低,每人每月的水费不足500g大米的价值。黄河流域水价更是偏低,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四省区的引黄灌区水费标准仅为6厘-4分,引水渠道水价更低,下游引黄渠道1000m黄河水的水价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2]。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1.水资源产权管理混乱

按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水资源归国家、全民所有。这种安排在传统体制下必将会演化为国家拥有归属权,国家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使用权的结果。现实情况下国家这一所有者代表经常缺位从而导致对水资源使用者的管理不完善,表现在使用者无偿占有或使用水资源,对破坏、严重浪费水资源的使用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在存在水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使用权数量是根据使用水资源的效率原则来配置的。然而在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水资源使用权数量的配置则难以体现效率原则。由于现行水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有效的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水资源谁就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权,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辅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作用。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经济合理性依据,难以实现其最优配置,难以有效地调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3]。

2.水资源的价格机制不合理

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在相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认识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所以尽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

3.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

第一,工业布局的偏差。首先,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如企业过度集中,企业类型和规模未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进行调整和控制。其次,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如将一些对水资源危害严重的工业项目设在城市水源上游。此外,许多城市的饮水水库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搞成旅游度假村,造成城市饮用水因水源污染而发生困难。再次,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又加大了水资源消耗。

第二,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工业污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每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约已占废水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但是我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城市还没有污水处理厂。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数量不足以及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存在着问题,全国约有90%以上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而与此同时,世界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平均为90%。

第三,乡镇工业的盲目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对生态问题的忽视,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4]。

2.2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开发利用滞后于经济发展

我国现状供水能力5800多亿m3,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0%,总体水平不高,低于条件类似的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2.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

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缺水形势十分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流域先后进入持续干旱枯水期,河川径流量衰减十分明显。

3.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快速增长,大中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

工农业用水紧张,同时浪费也很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此外,江河湖库收到工业污水污染严重。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化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溉农业的不断扩大、绿洲农业耗水量的增大及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引起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开采过量

全国各大发达城市均大量开采1地下水,导致了地面下沉,地下供水层供水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3.1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 坚持人“水”相亲,和谐共处,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

3.逐步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

4.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

5.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3.2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1.建立健全明确的水体资源管理制度。目前应建立健全国务院直接领导、按流域进行管理的水体资源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综合管理有关水资源的各种事务:制定和贯彻执行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全国性水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计划;组织对全国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并定期公布。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国家及各级水利部门要遵循水量与水质并重、资源与工程一体化的思想,高效地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加紧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制定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控制地下水超采,保护濒于干涸的重要湖泊和风景游览区的涌泉以及防治水污染。

2.加强水资源产权管理,对水资源使用部门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国家应凭借所有者身份对水资源使用者征收水资源补偿费或水资源占用费和水资源税,以期对使用者占用的水资源价值的补偿,使后代不至因为上一代的水资源耗竭而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同时还可促使使用者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4.完善水资源的价格机制。水资源价格机制的完善是一渐近的过程,国家应切实把“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作为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原则,尽快实现完全成本化:以防洪等社会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维护费用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用于供水、发电、养殖等多种经营、能产生效益的水利工程,其供水成本由商品水补偿,促进“以水养水”。当然还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承受能力、当地的资源状况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5.调整缺水地区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要尽可能少上或不上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淘汰耗水过多的企业,扶持符合当地水资源政策的企业。

6.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确定一个最优污染水平。在确定了这个最优污染水平之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污染控制计划,根据河流的水质现状和自净能力将污染控制标准分配到各地。(2)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国家应通过对如排污许可证适用的范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违反排污许可证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排污许可证内容的修改、限制条件的增加和撤销、颁发许可证的程序以及许可证的有偿转让等内容从法律、法规上加以明确规定,以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使之有效地发挥减少污染、防治并举的作用。(3)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管理。(4)从整个区域或流域出发,把水量、水质和水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在建设流域性水利工程设施时,要考虑清水与污水的比例关系;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把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统筹考虑;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后的用途及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采用多种处理途径[5]。4.总结

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路,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何俊仕、林洪孝《水资源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8.[2]陈家琦《水资源论》科学出版社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 篇五

1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历史和现状

在摩洛哥举行的IAHS可持续大会对水资源开发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风险评估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2001年国际水文可持续协会召开的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2004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0届年会期间,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关系,对生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水库进行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到21世纪的发展和展望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水资源科学的发展。从水资源的任意使用,再到规划使用,再到水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也逐步成熟。

2国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历史和研究进展

我国开始逐步开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和管理。冯尚友等在中国较早的提出了要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使用,较早的将水资源利用提到中国的舞台上。夏军等通过与国际的合作和参与,在我国的水文学术界和水资源学术界较早的引入了可持续利用管理观念,并引入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特点和世界研究进展。并在中国引起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研究热。刘敏等在1999年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用和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0年中国工程院开展的中国可持续水资源战略研究,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供需和评价、水资源的不同行业需求、水资源节约及其措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2001年中国工程院对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的供需做出了评估,并对西北的城市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于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动作用。之后科研工作者,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研究。2002年陈晓宏建立了东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东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供需和平衡。2003年李景波对滕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供需进行了规划研究,并提出了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科研工作者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理解也逐步加深。2004年尹云松引入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制度。魏加华引入自适应控制理论。2005年王慧敏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实现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的共赢。2006年王浩提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应该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的竞争机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健康发展。2010年牟丽丽等通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的研究,针对三江平原水资源供需,提出了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分析体系,为三江平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3结语

6.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篇六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中正式确立的.但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尚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统一定义.本文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土地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这种稀缺资源,而且对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余跃 孙建雄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刊 名:当代经济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

7.我国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七

一、我国土壤存在的突出问题

土壤问题具有潜伏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等特点。土壤问题一旦爆发, 对人类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对我国来说,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5%的人口, 不仅要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的质量, 还要确保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近20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以及新的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 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和农业环境转移, 土壤污染物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 这20年是我国土壤问题加剧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比较严重的时期。

1. 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

过度的樵采、放牧, 甚至毁林、毁草开荒, 破坏了植被, 造成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肥沃的地表土流失, 土地肥力下降, 土层变薄、沙化, 土壤的蓄水保墒、抗旱能力降低;另一方面, 还会使沟头前进、岩石裸露、下游农田被冲埋, 从而破坏耕地、吞食农田;水土流失会使大量泥沙泄入河流、湖泊与水库, 抬高河床, 淤积湖泊水库, 使得河流泄洪和湖泊水库的蓄洪能力大大下降, 从而增加洪水灾害。我国北方地区近十年中开垦的荒地, 有一半由于干旱, 变成沙荒地。

2. 土壤污染

我国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和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造成严重的土地与水资源污染。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万公顷, 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 占全国地面水总灌溉面积的9.96%;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约530万公顷, 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农田和垃圾、污泥农用不当污染的农田面积90万公顷。因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千克。土壤有机污染已成为影响土壤环境安全的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 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危害大。但是, 目前对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的基本情况不清, 特别是对土壤中大量有机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危害效应了解甚微。对于农药及有机污染总体情况不清。

随着稀土元素农用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稀土元素进入土壤环境, 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和食物链, 土壤中新的放射性污染物不断增加, 将成为新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 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 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越来越表明, 没有清洁的土壤, 也就不可能有干净的食品、水和空气。

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 使其持续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主要表现在:

1. 土地资源“质”的保护和“量”的保护是不可分割的

任何土地资源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指标, 也只有当“质”和“量”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适于人类的需要。因而进行土地资源保护时既要采取措施保护其“量”的方面, 又要同时注意保护其“质”的方面。如果只强调保护土地的数量, 而不管质量, 那么这种“量”的保证是无意义的。盲目大量开垦坡地、湿草地等等, 结果不但新开垦的地段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严重的还会淤埋下游原有的良田, 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得不偿失。反之, 若只强调土地"质"的保护, 而各种用途的土地达不到一定面积, 也同样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必须兼顾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对土地的不同利用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一个国家的土地利用要首先考虑在经济增长上的可持续性, 即要保持土地利用在经济上的持续性的产出水平等于或大于它的历史平均值, 从而保证子孙后代的持续收入, 当代的经济发展应以不伤害后代的利益及当代人的未来利益为前提。

由于土地具有空间性, 因而成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要素。土地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利用, 最基本的就是要使土地能够保证人类的衣食住行, 而在我国最突出的就是如何使土地能够保证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这是比任何方面都紧迫的, 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因而, 保证土地资源在社会性方面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每个国家在进行土地利用管理, 考虑土地在经济上可持续时必须同时考虑的问题。

土地资源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资源, 在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生活时, 会对这种自然资源造成干扰、破坏, 随着人口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将会给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若不注意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 使其能够长期保持适于人类可利用的状态, 不恰当地利用土地, 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退化和环境恶化问题, 这会使土地资源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一句空话。

3. 要采取综合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进行全方位的土地资源保护

由于土地资源总体面积大, 结构复杂,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对其进行保护是很复杂的, 仅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在局部地区开展保护工作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在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各个地区, 全方位地开展保护工作, 使其成为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魏树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措施探讨.生态学杂志, 2004, 23 (1) .

8.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篇八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方法;进展

1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基础[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养育、承载、环境、仓储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存在,使得人口增长、环境破坏、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在此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逐步展开,并成为了指导城市规划、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得的重要手段。

2 基本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必须以对土地相关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并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而言,必须明确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系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

2.1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由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地质、地貌等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历史综合体[2],它既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又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通过养育、承载、仓储等功能满足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通过由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价值来体现。

2.2 土地利用系统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其核心在于自然-生物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土地利用系统反映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一定土地单元和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式[3]。

2.3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由美国罗戴莱研究所最初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和由于土地而产生的“人—人”之间的关系。总结目前各方的研究观点,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是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等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土地可持续利用既要实现在在空间上的可持续,也应实现在时间上的可持续。

3 研究区域

土地资源是具有空间差异性的自然资源,同时由于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性,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因此,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必须从不同的尺度着手。

从行政区的角度来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主要分为省、市、县、村镇和地块五级研究尺度。在这五大尺度外,还出现了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土地可持续

从自然区划的角度来看,土地可持续评价还对农产品生产区、大兴安岭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粮复合区、塔里木盆地、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区等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展开了研究。

4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础,也是获得正确评价结果的重要保证。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的指标体系、基于“P-S-R”模式的指标体系和基于“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的指标体系。

4.1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模式的指标体系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模式的指标体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土地资源综合价值出发,构建了组成土地可持续性利用评价的生态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三级指标体系。生态可持续是实现土地可持续的基础,因此生态指标包括对气候、土壤、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条件的评价。经济指标主要反映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在近期或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资源、经济环境和综合效益来表现。社会指标则主要用宏观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承受能力、社会保障水平和公众参与度等具体指标来反映[3]、[4]。在此指标体系下,刘广成建立了基于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三级指标体系[2];鄢然等构建了资源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级指标体系对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研究[5];周国富在“经济-社会-生态”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了由土地投入、土地产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生态环境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了研究[6];李植斌从城市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社会-生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管理调控四级指标体系对温州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体现了管理和宏观政策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7]。

4.2基于“P-S-R”模式的指标体系

基于“P-S-R”模式的指标体系以经济、社会、生态为基础,通过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该模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揭示土地资源利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从而为判断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1]。

4.3 基于“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的指标体系

基于“生產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的指标体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更细微和更具体的角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目前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周国富以贵州省沿河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的包括生产稳定性、资源安全性、生态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的五级指标体系[6],王枫叶以酒泉绿洲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包括公平性指数、经济可行性指数、土地生产力指数、耕地资源保护指数、生产稳定性指数和协调度指数的六级指标体系[8]。

nlc202309011044

5 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

在指标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指标权重并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5.1 指标权重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主观的权重分析法主要包括层析分析法[2]、德尔菲法等基本方法[1]。客观的权重确定方法则主要表现为熵权法[5]。主观和客观的权重赋值法在实际利用中各有优缺点,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客观的权重赋值法因其客观性和量化性将是土地评价中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5.2 评价方法

从评价方法来看,目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法、生态足迹法、物元模型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和空间决策系统构建等方法。

协调度模型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常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度及土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协调度来判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利用协调度模型来判断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首先要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变量和变量值建立功效函数,当系统有序趋势增加时为正功效,反之为负功效。在求得功效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现行加权法将每个变量的功效系数与权重值相乘并求和得出各指标的协调度值,并判断土地可持续利用所处的协调阶段[7]。该方法不仅简单且易于计算,同时能够对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协调度及其具体因子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反映土地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合理的土地利用提供有效的建议。

灰色关联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方法,用于描述因素间关系强弱、大小和次序,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基于具有正功效指标的最大值和负功效指标的最小值建立最有指标参考值,并进行指标体系分数值和关联度值的计算。其中分数值和关联度值越大则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越高。该方法可以定量反映评价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5]。

生态足迹法是根据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从生态学和系统学的角度,以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相当于占用的土地空间面积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生态足迹方法作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在应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时虽然能反映土地利用的趋势,但由于难于和土地利用的具体特征相结合,因此只能提出异性定性的发展建议[9]。

物元模型法可以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并能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从而能够较完整、客观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在土地可持续性评价中,物元模型能够在众多的指标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并保证数据信息不被丢失。同时该模型可以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反映众多的变量信息,找到各指标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评价方法[10]。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最早是应用于生态评价的方法,并逐步引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这种方法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水平。同时该方法具有算简单、可视化效果好、可观性强等优势,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11]。

空间决策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该系统从目前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涉及的问题出发,利用组件式GIS平台,通过GIS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该系统包括五大模块:其中空间数据引擎提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支持,GIS组件提供空间分析功能,两者共同组成空间支持模块。决策模型管理模块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管理评价决策模型,并提供评价分析方法。评价数据管理模块定义空间数据的访问接口,管理非空间数据。评价知识管理模块实现对辅助评价所需知识的管理,如评价参考标准等。人机交互界面引导用户完成评价分析的过程。该系统除了能够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协调度和障碍度分析以外,还能提供土地空间结构分析功能,即以专题制图的方式,对各类土地进行空间结构分析,以弥补指标体系中空间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综合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为土地利用决策、土地规划等提供更好的参考。

6 总结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作为综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等的综合性评价,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未来的研究中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在当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更加合理可行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考虑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的结合,提高权重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三是结合GIS技术,完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具可信性和综合性,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易等.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恩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209-214

[2]劉光成等.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2):23-26

[3]傅伯杰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院,1997,12(2):113-118

[4] 田冰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4):90-92

[5]鄢然等.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54-158

[6]周国富.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贵州沿河县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31-34

[7]李植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68-73

[8]王枫叶等.酒泉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9,26(6):779-785

[9]刘艳中等.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1): 80-84

[10]陈鹏等.物元分析模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260-262

[11] 余光英.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5):46-52

作者简介:李谋(1989--),男,汉族,四川南充市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方向: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9.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利用策划书 篇九

策 划 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通控系电信二班2013/3/26

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利用

活动背景:近代人类社会,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 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 使得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 随之投向周围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这就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活动目的:对废品资源进行充分的回收再利用,是防止资源再流失能源再浪费,环境再污染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增强同学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调动班级同学们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这次班会以后能利用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废物,加以回收和循环利用,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活动主题“资源回收,可持续发展”

活动主办:通控系电信二班

活动地址:待定

活动主持人:待定

活动策划:彭利达

活动时间:3月27日

会场纪律:彭利达冉钰

活动准备:

1、会场布置(由班委会负责)

2、班会开始前由欧阳群平同学安排同学搞好会场卫生

3、在班会开始前由各寝室的寝室长负责联系未到的室友

4、由组织委员准备好班会的布置材料和相关奖品

5、由团支书强调班会纪律

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白,引入班会主题,阐述班会的意义和目的2、齐唱班歌(最美的太阳)

3、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宣传片

4、PPT 解读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以及世界的环保和可持续潮

流。

5、现场版视频演讲---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和资源可回收利用

6、开心一笑——有奖绕口令

7、梦乡瓶——我对这一年的期待和理想

8、我想对你说——将前几期的书面问答改为口头叙述,将减少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张的使用。

9、活动总结

附表:

会场纪律:彭利达冉钰

黑板布置:宋文泽

会场布置:严启超易盼赵小圣

活动用品采购:廖艳芬

卫生安排:欧阳群平

注意事项:

1、会场的布置简单美观,大方和谐

2、同学们积极参与,积极发言

3、既要热情又要保持纪律,不得玩手机,吃东西,看书,睡觉等

4、在班会开始之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5、全员参与,不得缺席和中途离场

6、班会结束后班干部清理会场

10.持续利用 篇十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循环社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需要在土地资源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本文拟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循环经济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到土地利用中,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作 者:梁流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刊 名:资源节约与环保英文刊名: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年,卷(期):2010“”(3)分类号:X22关键词:循环经济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11.关于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县级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74-2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必须奉行集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因此,对我国来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更加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并受这些条件所制约。近年来,县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导致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使县级城市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多变化,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县级城市的实际情况,就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

县级城市的土地经过长期开发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土地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用地随意性突出,土地利用不合理,严重束缚了县级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益的发挥,更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县级城市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这对土地利用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县级城市应加强对各类用地的管理,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控制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而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保障,更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有利于从宏观上促进和引导城镇合理发展。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和严格执行,真正地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有效控制和合理约束非农业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2大力发展林业,优化农业用地结构

虽然林业在近期内难以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但应从其生态环境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出发,应加大资金投入,有重点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中去,此外,应依靠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形成科学的强制性和引导性的机制,促进资金技术投入到林业生产建设中。开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而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应根据县级城市土地资源类型、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用地结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时,要积极引导农民优先利用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未利用地。其调整的方向应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应优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产业,如烤烟、脐橙、工业原料林等。应根据统一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推进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3控制耕地减少,实现占补平衡

切实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目前县级城市的耕地减少的趋势较为严重,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和保护。首先,应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把好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严格执行占补平衡的补偿制度,以减少耕地占用。其次,应因地制宜,适当地开发一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更加有效耕地的面积,弥补耕地的减少。最后,应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违法行为。通过多种形式规范土地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实现。

4合理安排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县级城市在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其村镇状况得到极大的改观,但其城镇化速度还较慢。针对县级城市当前用地实际情况,必须努力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盘活利用土地存量,科学制定土地使用标准,健全集约用地内在机制,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用足用好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全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形成集约用地的共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依法用地观。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把保障供地与集约用地、保障供地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政府应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促进县级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产业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5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

针对县级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保障县级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应重视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不仅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措施,对于增加土地供给,保证县级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给更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应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政治及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土地整理。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土地保护,认真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補偿制度,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为县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0,56(4):37-40

[2]陈佑启,杨鹏.国际ki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10,21(1):95-100

[3]温明炬.全国重点地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潜力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56-57

[4]刘彦随.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85-189

上一篇:植树节日记满分500字下一篇:unity3d java script 脚本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