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随笔(精选12篇)
1.培训学习随笔 篇一
红安是一个红色的圣地,想着要到将军县红安,连日的疲劳顿时散去,渴望早点赶到心灵地圣地、精神的家园,追寻革命烈士的足迹,汲取革命积淀的宝贵财富。
(一)瞻仰红色圣地,涤荡精神尘土。
7月4日,我们集中乘车,顶着炎炎烈日,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广场面积3000多平方
米,纪念碑高27.11米,纪念黄麻起义的爆发日1927年11月13日。碑文由时任党中央主席华国锋同志题写。我们站着整齐方队,集体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敬献鲜花、向烈士鞠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带着一份崇拜,一份虔诚,绕着纪念碑转了一圈。纪念碑左侧题词是李先念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徐向前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烈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右侧分别是董必武和叶剑英题词。两侧有巨大的铜像,左塑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右塑红军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背面刻着在当地脍炙人口的歌谣:“小小黄冈,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老区人民积极支持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真实写照,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支持的真实反映。
随后,我们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安将军馆等。从这里了解到,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有14万红安儿女英勇献身,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223位将军。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20多岁牺牲,用年轻的生命为共和国的诞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歌可泣。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很多将士从这里出发,分别于1932年11月和1946年7月在我的家乡南化塘镇血战。玉皇山一战,牺牲数百将士,李先念突破国民党重重包围,取得了中原突围的决定性胜利。很多红安的英烈长眠在郧县,名字镌刻在郧县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上。
我默默祈祷,英烈长眠。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丹田发出……
(二)理论如航海灯塔,学习如享受美味。
过去工作忙,学习总是囫囵吞枣,对知识的理解缺乏系统性,一知半解。走进学院,放下工作,背着印有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毛体字的黄色小挎包,听着革命歌曲,或匆匆去上课,或校园漫步。沉心静气地吸纳知识,海阔天空的品味人生,细细地琢磨这过去工作的得与失,学到了很多过去没学到的知识,弄清了过去很多没想明白的问题。
课程的设置上,围绕党员队伍教育与管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城乡一体化下党组织建设等三大热点问题,开展理论讲授、典型案列和学员探讨。每节课考虑十分周全和严密,有党史、党章、十八大精神、组工干部领导能力、研究问题能力、热点难点解析、组织工作重点等等。从历史到现在,从理论到实践,从难点到方法,从重点到未来,通过一节一节课展示出来,每一个问题都牵扯着大家的心。课程的讲授上,有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的处长高屋建瓴,也有省内的赵凌云、吕东升等领导授课,还有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王波等县市村(社区)领导谈经验,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侧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剖析现实,耐心讲授,从历史的、系统的方面帮助我们理解、消化、吸收。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形成与坚持》从三个30年解释了共产党历史曲折进程,提出未来被历史永远选择条件下每名党员干部行动方向。《与时俱进的新党章》从党章的修改意义、过程、重点,帮我们进一步理解党章,遵守党章,践行党章。《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到共产党为什么打败国民党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共产党用党建打败了蒋介石,明白了抓好新时期党建工作要坚持利益分析法,解决好党的原则要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组工干部的沟通》教我们培养沟通思维、养成沟通习惯,从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和价值交流三方面提高沟通能力和水平,从清晰、生动、自然三个方面提高沟通水平,使说话有观点、有力度、有激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和谐社区》推介了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二三六”工作法对新时期加强乡村社区建设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发展大转型》和《做好实现“中国梦”湖北篇的大文章》深度阐述了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现代经济的基本理论和“五个湖北”建设,丰富了我们市场经济理论,把握了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了组织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结合点。
(三)现场解读,鲜活生动。
7月9日中午,坐汽车到青山火车站,乘火车转移千里到水电之都宜昌,开展现场教学。晚上直接到夷陵区龙泉镇,住进了稻花香宾馆。该镇在稻花香集团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条镇企和谐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属全
2.培训学习随笔 篇二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两个语言学领域里, 学者们已作了大量有关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例如:O'Malley&Chamot 1990;Oxford 1990;Wen 1996) , 在研究中发现, 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两个要素, 对语言学习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学习观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反过来, 学习策略的使用也能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这两个因素一起影响着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将最终决定学生能否成为独立思考者与终身学习者。O'Malley (1990) 在实验报告中还指出, 确定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把它们明白无误地介绍给学生, 可以明显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课堂上, 教师适时传授各个时期的学习策略, 并把学习策略作为指导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通过有效地应用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1]。本次开展的策略培训是进一步研究学习策略的运用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影响的程度。
2 研究设计
2.1 总体方案
实验主要过程:1)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前学生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动态变化;2) 对学生实施具体的学习策略培训;3) 通过测试结果, 分析策略培训对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的影响。
2.2 研究对象
宁夏医科大学2008年入校的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被分为实验班与对比班, 接受为期一年的策略培训。
2.3 测量工具
1) 问卷调查
“学习策略培训调查问卷”, 以Oxford的SILL策略培训为基础, 参照O'Malley的问卷测量表, 根据西北地区英语学习者的特点而设计。
2) 个案访谈
采访学生使用的“学生学习策略面谈调查提纲”是研究者为了弥补上述调查问卷的不足而设计的。
2.4 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指导
1) 利用实例与对比分析, 从观念上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情况下的三个转变: (1) 从以“应试”为目的向以“交际”为目的的转变; (2) 由单纯的知识型学习向知识与技能结合型学习的转变; (3) 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2) 学习策略的认知
(1)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2) 语言技能策略: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词汇策略;
3) 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4) 分析策略型学习任务的优势;
2.5 学习策略课堂实践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法的知识, 并能否监控自己的过程, 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在第二阶段中, 我们建立了课堂任务型教学与学习策略调控, 分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进行培训。
2.5.1 教学中“认知策略”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作为学习内容之英语信息加工的编码、保持、提取和运用的学习方法[2]。即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采用“归纳法”训练任务, 即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提取与归纳的学习方法实践活动。在精读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 提示关键词句, 一个段落讲解之后,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对该段落进行语句提取与归纳, 并对归纳内容进行复述, 课后要求对整篇文章进行归纳, 并进行复述。每学期进行40次归纳训练活动。在课堂上, 这种归纳法使学生仅用3分钟的时间就能把120字的段落内容轻松地复述出来, 学生直观地看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改变了以往段落背诵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活动中, 学生通过对认知策略的理解, 学习观念发生转变的同时, 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5.2“交际策略”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 维持交际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该项培训分为三段:
1) 交际信心的建立
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最初是不敢开口, 也不敢到讲台上来讲英语, 更不敢与外教讲谈话。为了使学生有信心走上讲台来, 我们开设了5分钟Class-Report、游戏、短剧表演、演讲等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专长, 进行选题, 把准备好了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说, 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能够感觉到一种学习的快乐, 在锻炼口语的同时获得一份学习的信心。
2) 交际策略的实践
课堂复述、讨论、辩论是培养交际策略所采用的主要活动方式, 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适时指导, 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表, 包括能力分项评分法 (Ability Analytica Scoring) (占70%) 与总体综合评分法 (Holistic Scoring) (占30%) , 分别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发展性评价。课堂上的学习竞争, 使得学生在压力、对比、反思和成功的体验过程中不断领会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多次成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还使得学生将学习压力最终转变成内在的学习动力[3], 从而为英语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语言技能策略的课堂融入性训练
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应用相关学习策略, 完成一定交叉型课堂教学任务, 在获得知识与能力同时, 获取调整语言技能策略的学习方法。我们不单独设口语技能课, 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设置, 采取“视听说、读写说、写译说”相结合的特有教学形式, 把听的内容、读的内容、写的内容、译的内容都用“说”的方式表达出来, “说”作为主要能力培养, 分别带动听, 读、写、译四种能力的同时提高, 改变传统教学中各项能力分开培养、互不协调的背动局面。
2.6 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策略培训对学生语言学习水平的影响。在一年的策略培训中共采集4次学生成绩, 并进行对比:
说明:差异百分比
如表2所示,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在一年策略培训后的考试成绩超过了对比班, 培训前的差距只有0.3%, 培训后的差距十分明显, 实验班高出对比班9.7%。
3 结束语
经过一年学习策略培训, 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同时, 利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对学习策略进行相关指导,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 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策略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过程中, 显得更加自信, 学习更有效率, 自我调控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通得到了提高。面对新型的教学模式,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自主时间, 教师帮助学生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和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充分利用创新的外部因素来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与策略, 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15.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40.
3.英国培训学习影像 篇三
强烈的办学成本概念
评价一所学校办得是否成功,除了质量指标,还有经济指标,如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指标和由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率等组成的数量指标等。
英国学校的资源利用率很高。虽然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2005年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3%,但英国学校讲求实效的办学理念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强调了成本概念,学校在资金的安排上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参观过的近十所英国学校都是平房式和两三层的楼房,没有宏伟的校门,在路边竖块牌子或在墙上写上校名就是校门了。学校在经费安排上,80%为人力成本,用于教师薪金的支付,其余部分用于学生身上。体育、艺术、职业教育等公共设施与社区融为一体,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学校的资源向社会开放,如Northgate High School的艺术室、体育馆、音乐室及各种技能训练室,每周有2-4个晚上向居民开放,为居民的艺术深造、继续训练提供场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Claydon 高中里,我们看到一个多功能场馆。这里早上是学生开早会的地方,上课期间是学生排练戏剧、游戏的地方,中午是用膳的饭堂,餐后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下午体育老师组织学生摆上乒乓球台或者移动的篮球架,这时就是体育活动室了,甚至还可以是接待外宾的会议室,场馆的使用率极高。英国学校的计划性和管理效率也很强,每做一件事总有详细的行动计划。比如我们第一天到挂职的Claydon High School,校长已把挂职期间的详细安排印发给我们,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由谁负责接待,一目了然,更让我们吃惊的是校长把她自己一周每天从早到晚的详细安排也都印发分给了我们。
充分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
英国的中小学拥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民间组织间的协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社会化学习资源在教育中实现了高度共享。全国各地政府投资兴建了100多个城市学习中心。社区所有的俱乐部、体育场、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均免费向学生开放,政府还在每个城市建有青少年户外活动中心,供中小学生开展户外活动。这既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又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校董会成员除教师代表外,其他成员来自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都是义务为学校服务的。学校也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校际间组成教育集群,互派教师,优势互补,高级教师等每周抽出一天到合作伙伴小学、初中或需要帮助的学校开展教学指导与课题研究,经济实现了共享,资源实现了共用。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英国中小学制定发展计划并不仅仅是校长的事,其中既有董事会的积极参与,更有社区与校外人士的热心帮助。在参观Sir John Leman高中时,我们就得到了一份由一位企业家为该校制定的2006-2007年学校发展计划,内容详尽多达六页。在Northgate High School参观时,与我们座谈的一个公司的老板的一番话更让我们震撼:“今天学校要接待一批重要的朋友,他们需要我来参与,我可以放下自己重要的事情不做,因为这是一件比自己的工作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当局下属的许多机构都积极地在资源建设与开发等方面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帮助。每所中学也有结成伙伴关系的职业学院,中学参加选修的学生每周有一天到职院学习。职院开设的课程与实际密切联系,有的学生穿着工作服学砌砖建房,有的学生在动物课室学养兔、养猪、养狗,有的研究蛇与蜘蛛,有的在室外学习园林设计与施工及如何上油漆,还有的学生开着机器在扫落叶。
校长是一种职业
我国公办学校的校长由行政机关任命,而且有行政级别,“市属校长处级待遇,区属校长科级待遇”,校长是一个职位而不是一种职业,这样自然会在学校营造出一种“官味”,让本应“书卷味”浓一些的校长变得“官僚味”甚浓。
在英国,校长是一种职业,实行的是“职业校长制”。校长的聘任是由校董(监)会完成的,地方政府主要是提出校长标准,一般不参与校长聘任工作。选聘校长时,首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意者凭“校长资格证书(NPQH)”个人申请,经校董会、校监会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考核后任命,呈现竞争的态势,他们的高级教师都可以通过申请进修来获得校长上岗资格。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负责,拥有教师聘用、考核、奖惩权,拥有学校经费的安排使用权。但一些比较“差”的学校,有可能没人去应聘,那么政府将会委派一名优秀的校长去该校工作,这在英国是平常的事,被任命者都认为这是一种荣耀,是政府对他们的信任,是对他们的最高的奖励,当然其待遇也是最高的。这种做法便于传扬优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经验,从而把这些所谓“差”的学校管理好,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校长职业化是当今时代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反映,是教育竞争公开化的反映,也是学校功能扩大化的反映。好的校长是一种稀缺的教育资源,在英国一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一般老师年收入在1.9万英镑左右,剑桥大学一个博导的年薪是4万多英镑,而中小学校长的年薪在6-10万英镑之间,是教师的3-5倍。我们某小组参观的Stowmarket High School的校长年薪7万多英镑,校长即将退休,故该校公开选聘新校长,但应聘者寥寥,本校的两位副校长也没有参与。究其原因,是当一名职业校长,既要管理老师和学生,又要管理经济环境,既要对老师和学生负责,又要对学校董事、社会和政府负责,压力太大。我们在英国接触的多位校长年纪都较大,这固然跟在英国当校长需要较深资历有关,也跟校长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年轻人不愿承受有关。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呼唤着“职业校长”的脱颖而出,改变目前由政府行政部门对基层教育事务包揽一切、校长由行政部门一纸任命的现状。让既有丰富学校管理实践经验,又熟练掌握现代前沿教育理论的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管理代理人,是一条势在必行的路子。
此外,英国办学体制中政府出色的管理服务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他们国家对教育的领导更多体现为一种支持,对教育的管理更多表现为一种服务。政府为学校服务,学校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政府在经费上给予学校足够的保证,确保办学条件的均衡化。政府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不干预学校的用人和经费使用权,政府倡导全员性服务,为学校的规划、教师培训、新技术维护、教学方法改进、家庭教育改善、特殊学生的辅导提供服务场所。
4.暑假培训的感言随笔 篇四
宛如盛夏的一股凉风,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暑期班主任培训活动。在聆听了数位教育专家对班主任工作的精辟解读和领略了优秀班主任的风采后,我渐渐地读懂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了几个当班主任的幸福密码。
密码一: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于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吕局长说,用赏花的心情去对待学生,让自己舒服,让学生舒服。十个手指尚有长短,何况我们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承接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携带着不同的遗传基因,渗透着不同的修养素质,彰显着不同的个人秉性。可以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部人生剧本,难免会上演不同的剧情画面。面对调皮学生的调皮行为,面对无礼家长的不当要求、面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这些我们当班主任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繁琐碎事,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学会“松静匀乐”。以点点爱心感染学生,用滴滴温情感化学生,以绕柔指的手段去教育学生,让孩子抓住你的手,而不是用你的手去拉孩子的手。
密码二: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于一种智慧。管理是技术,管理更是艺术,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勤耕细作,更需要的是一种智慧。班级管理更要讲究艺术、智慧。许多时候,班级问题产生,恰恰是老师教育的良好时机,但切忌开门见山,来点神秘感,来个小忽悠,效果更显著。义乌四中校长助理优秀班主任金栋老师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对班级管理可谓智多计广。为了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他独创了《两个鸡蛋谁先碎》、《一起吃“秀逗”》的教育故事;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他独辟蹊径成立“无人监视班”,在经历“考试**”后,写下“在真想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的个人箴言,还用麻袋装好自制的锦旗进入班团课来鼓励学生。这一切都是凭借教师的智慧与教育艺术。金华教育学院的申屠江平院长在《学会与家长打交道》的专题讲座中还提出了班主任与家长打交道的幸福观:“孩子在你的班里毕业后或学习后,家长成为你的朋友,则是最幸福的!”因而,我们要改变联系家长就是向家长告状的思维定势,改换班主任在家长眼中的颜色,以一种沟通交流、探讨合作的新方式,巧借家长的智慧协助自己的班级管理。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渴望自己能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当你邀请家长参与你的管理,他会心甘情愿地为之努力,为之操心,从而成为你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坚实后盾。我们的教育对象除了我们学校,还有家庭社会这两所教育基地,我们班主任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这两所不花钱的教育资源,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智慧来自于学习,我们要加强学习,向无声的书本学习,向有声的模范榜样学习,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达成“教育无痕”的高境界。
密码三: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于保持一股永远不变的激情。号称“激情玫瑰”的窦桂梅老师在《激情与思想》艺术中曾写到:“岁月虽然让我们的容颜变老,但激情会让我们岁月依旧;光有激情而没有思想是可怕得,而要把我们的思想呈现给学生,靠的是教师的激情。”保持长久的激情有几个习惯:以忘我的激情投入工作,潜心研究学生,不断超越自己,最终成为教育专家;做普通老师所不愿做的事;先理解学生,再争取让学生理解自己;善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与学生总能产生共鸣;善于控制情绪,乐观、豁达,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创造力强。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就要贮备担当班主任的勇气和素质,让自己激情四射,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动我们的学生,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如清泉流淌,清新扑面。让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暗示,形成人格魅力的磁场,使学生受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最后,借全国优秀班主任桂贤娣的一句话做结尾,与大家共勉:
5.张志勇厅长暑期培训随笔 篇五
“零点部队”:山东教育的脊梁
——张志勇副厅长2009年远程研修随笔之十一
一、引言:《原以为》
对于我省教师远程研修这一专业发展方式,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屑、怀疑甚至反对到认可、投入甚至不能自拔的过程。正像山东省济北中学任永才老师的研修感言《原以为》所写的: 原以为这是一次劳民伤财的走秀,原以为这是一次形式主义者掀起的风暴,原以为这是一次听课睡觉上网粘贴的无聊之举,原以为„„
但是到现在,我彻底的发现我错了,我是彻底的错了。
当午夜12点还有9000多人在线时,我发现我错了;
当看到老师思索问题皱起的眉头时,我发现我错了;
当文章如火山爆发涌现出来时,我发现我错了。
是什么让老师早早赶到学校观看视频?
是什么让老师在午夜时分守在电脑边?
是什么让老师变得如此兴奋和积极?
我思考,终于想出了答案。
是那颗萌动的上进心被激起
是那种长期的压抑得到释放
是场及时雨滋润渴求知识的心田
是情感碰撞和智慧之花的完美结合是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醒应试教育者的梦
当然,也有人在我的“博客”上坚定地留下了这样的断语:远程研修没有一位老师是自愿参加的。看到这样的留言,我觉得,对于那些凌晨仍然坚持学习的老师们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我不得不写下面的文字,向每天凌晨仍然坚持学习的老师们送上我崇高的敬意!
二、零点:跳动着一条美丽的研修曲线
2008年7月13日至8月8日,我省高中十万教师先后分两期实施远程研修。那时,我几乎每天都陪伴着老师们学习、研究与反思。常常让我感动的是:每天晚上11点至12点仍有上万老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2009年7月13日至25日,我省高中十万教师同时开展远程研修,我仍然与老师们共同学习、研究与反思,常常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每天11点至12点仍然有上万老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2009年7月27日至8月7日,我省首次启动初中教师远程研修,6万5千名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研修平台上学习。每到深夜,我仍然会习惯地看看有多少老师在坚持学习,仍然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有六七千甚至上万初中教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7月26日以来,由于我常常在外地有公务活动,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教育大厦看望课程团队的专家们;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远程研修平台上学习老师们的作业、文章、评论;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远程研修平台上看老师们深夜研修留下的美丽风景,但我却时时刻刻关注着远程研修的进程,关注着技术团队每天传给我的研修数据,分析着远程研修的进程,指导着远程研修的进行。特别是每天晚上,仍然有那么的老师在学习、在交流、在研修,我的心就会为这些老师们加速跳动,就会为这些深夜坚持学习的老师们所感动。
我让技术团队统计每天11点到12点的学习人数,从高中教师研修期间的万人深夜学习,到初中教师研修的六七千人深夜学习,意味着参加远程研修的十分之一的老师们每天都坚持学习到深夜。他们画出的是一条美丽的跳动的远程研修曲线。
大家想想,每天深夜,上万教师坐在电脑前或学习、或评论、或欣赏佳作,或收集美文,这是齐鲁大地上一幅多么令人自豪的美丽图景!
请记下今晚这一时刻——
2009年8月5日23时2分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总访问量:34487013
在线人数:10166
三、零点:留下的是丰富自己心灵的宁静空间
每天,当夜晚来临,繁星在天空闪烁;每天,当夜晚来临,研修与繁星争辉„„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研修平台是一个实名制的学习的平台,她不是网吧,不能聊天,不能玩游戏,不能胡说乱侃。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深夜仍然坚持学习?
我在想,老师们参加远程研修的热情为何如此之高?是研修考核指标要求?可老师们早就完成了基本任务。老师们每天这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学习,也没有听说有哪家教育部门要考核老师们每天的在线时间啊?
请看安丘市景芝镇振华中学李晓红老师《研修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百家争鸣,每一刻都在欣赏着异彩纷呈,每一秒都有一家之言,每一个专题都会有独特的声音.....这是个满满燃烧激情的七月,从沉默,到争论,是多年来的故守成规到如今的一石击起千层浪,是走进专家们的激动,是欣赏它山之石的悦目,是自己的迅速“蜕变”,是研修的风吹皱了我们内心的一池春水!
研修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学识上的进步,专业知识的提升,更多是一种意识的注入!我们需要有反思的意识,需要有教书匠过渡为教育家的意识,我们需要有开放的意识,我们需要接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意识,我们更需要一种“凤凰涅盘”式的重生意识!
我浏览着同行们的文章,欣赏着每一期精美的简报,直到看见《慢慢走,欣赏啊!》,那一刻,百般感慨在心中。“教育,本来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就像阿尔卑斯山上的游客,不曾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留意、去欣赏、去品味。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没有时间抬头看清前进的方向,来不及回头观望留下的弯弯曲曲的车辙、或浅或深的脚印,更不可能留意,那路边鲜嫩的水草和飘香的花朵„„”这是多么富有内涵的语句啊,这是我们一般教师的真实写照,我们为很多东西所累,我们没有真正的思考,我们需要“驻足”反思,我们在一定阶段需要把我们自以为是的沉重的行囊,把我们曾经的所谓经验抛弃,在这研修平台上,欣赏更多的“景色”,感受“百家争鸣”的氛围,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世间的嘈杂慢慢远去,留下的是老师们学习的静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间的浮躁渐渐褪去,留下的是老师们求知的热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的功利虚名早已逃遁,留下的是老师们心灵的升华。
„„
四、零点:孕育着山东教育的希望
无疑,在我省远程研修“零点部队”中,课程团队和指导教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济宁市高中地理3班指导教师的写研修生活中,“几点睡”竟然成了研修期间老师们的“问候语”。请看《一二三四五》:
用一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关心的焦点问题:电
用两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的热点话题:作业
用三个字概括老师们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几点睡
用四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学习状态的物理参数:
温度—热火朝天;速度—争先恐后;时间—废寝忘食
用五个字概括想等到培训结束时再说的话:
感受:远程培训好;心情:不想说再见
远程研修是一坐擂台:在这里演绎着老师们数不尽的学习的故事,呈现着老师们成长的风采!
远程研修是一座炼狱,锤炼着每位老师的意志,彰显着每位老师的境界!远程研修是一次播种,在炎炎夏日里,播洒着教育的希望!这希望无疑寄托在“零点部队”身上。
6.跟岗语文教师的培训随笔 篇六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我是一名刚踏入三尺讲台的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这次非常有幸的能来到福州市钱塘小学为期三周的跟岗学习,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此次跟岗学习,让我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和总结。
为期三周的跟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首先我们走访了钱塘区五所优秀小学。在校长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建设和成果展览。通过校长们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每个学校都有他们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文博小学儒教传统文化,湖前小学多样化的音乐特色等,特别是屏西小学的体育特色(乒乓球),让我赞叹不已!
作为一名农村新教师,受农村当地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影响,我一直认为小学生只要学好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就好了。但是,参加了屏西小学综合科教研活动,认真聆听了省综合科带头人的报告后,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错的有多离谱!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我们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主科的学习,而且也要关注学生在音、体、美等综合科的学习发展。这一点,农村教师都容易忽略。在报告中,专家谈到了要如何培养学生音、体、美、科学等综合科的学习兴趣,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一定成为要会写儿歌、会讲故事、会画简笔画、会跳舞的老师,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也要教育学生有爱家乡、懂家乡风情的情感。我必将牢记专家的话,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7.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式 篇七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Oxford, 1990) 。作为积极的、自我指导的工具, 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相当重要, 特别是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Harris, 1999) 。随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 学习策略成为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和培训的模式, 以其更多的教师对此有所了解, 从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经过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第一阶段指20世纪60-7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以Gardner和Lambert为代表的动机研究、以Richards和Carroll为代表的外语学能研究和以Robin为代表的优秀学习者。1975年, Rubin的“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发表在TESOLQuarterly。在该文中她首次总结出善学语言者的七条策略。第二阶段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代表人物有Stern、Weinstein、Mayer、Chamot、Rubin、Oxford等人, 他们就策略定义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Stern, 1983;Weinstein、Mayer, 1986;Chamot, 1987;Rubin, 1987;Oxford, 1990) 。尽管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对学习策略有许多种不同版本的定义, 但广泛认可的观点则是: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外语/二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中;学习策略是可视的外部行为, 也可以是心理活动;学习策略是灵活的,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策略是可以教授的。第三阶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代表人物有Chamot、O’Malley、Chamot、Oxford、Co-hen、文秋芳等人, 他们对策略进行了归类, 就策略培训进行了实证、实验研究 (Oxford, 1990;O’Malley、Chamot, 1990;Cohen, 1998;Wen, 2003) 。由于归类的角度不同, 研究者所用的名称各异, 结果差异很大。主要流行的四种归类:Oxford (1990) 的二分类包括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Cohen (1998) 的二分类包括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O’Malley和Chamot (1990) 的三分类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文秋芳的双维度分类 (2003) 包括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 (情感策略) 。
随着学习策略理论框架日趋成熟, 新的策略培训模式不断涌现 (Chamotetal., 1999;Cohen, 1998;Graham&Harris, 2003;Grenfell&Harris, 1999;Harris, 2003;O’Malley&Chamot, 1990;Oxford, 1990) 。一些学者用这些模式展开了策略培训, 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证明了策略培训可以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水平 (Nunan, 1999) 和语言水平 (Cohen, 2000)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培训模式是SSBI、CALLA和Grenfell&Harris (Harris, 2003) 。
三、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式
(一) SSBIModel (Cohen, 1998)
Weaver和Cohen在1997年提出一种把策略培训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的融合式模式, 称之为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SBI) 。1998, Cohen把这种融合式的策略培训又进一步发展为Stylesand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SSBI) 。在此模式中, 他把教师的角色因培训阶段不同分别定为诊断者、语言学习者、学习培训者、协调者 (合作者) 和教练。第一阶段, 作为诊断者, 教师可以根据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第二阶段, 作为语言学习者, 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过程。第三阶段, 作为学习培训者, 教师了解到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策略意识, 学习策略知识贫乏时, 应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策略意识培训措施, 并在教学中演示这些策略,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组织活动, 让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学习策略。这一阶段教师应着重训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怎样使用策略, 使学习任务能较好地完成 (以及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阶段, 作为协调者, 教师应在对学生实施策略培训的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观察学生是否能到达预期的目标和监控学生在此期间的遇到的问题。需要的话, 应及时对教学计划做一些调整。第五阶段, 作为教练,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提供长期的学习指导。
(二) CALLAModel (Chamot, 2005;Chamotetal., 1999)
CALLAModel是O’Marrey&Chamot (1986、1987) 及Chamot (1988) 在认知理论以及她们所做的二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全称为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LearningApproach。在此模式中, CALLA的每一教学环节都包含学习策略的直接讲授与训练, 并分六个循环阶段: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述与培训内容掌握的情况并对先前欠缺的知识加以弥补。第二阶段, 呈现阶段。教师演示新策略, 向学生解释如何和何时使用这些策略, 并确保学生能理解这些新策略以便为下阶段的实践做准备。第三阶段, 实践阶段。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训练使用这些新策略。第四阶段, 自我评价阶段。学生检查自己使用策略的情况并判断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为完成任务所使用策略的有效性。第五阶段, 扩展阶段。学生反思所学的策略, 将它们融入现存的知识框架并在新的学习任务中加以应用。第六阶段, 评价阶段。教师评价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以及使用策略后对学习水平的影响。
(三) Grenfell&Harris (1999)
Grenfell&Harris (1999) 模式是Gren-fell和Harris在1999年提出的, 此模式是分六个步骤完成的。一是策略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完成一项任务来确定他们所使用的策略。二是策略的示范。教师就策略内容做示范, 讨论了新的策略价值, 并提供使日后策略使用清单。三是学生的策略实践。学生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中使用新策略。四是行动计划的制定。学生制定目标以及选择实现这些目标的相关策略。五是聚焦策略实践。学生使用选定的策略来完成行动计划;教师及时从前台退到后台以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策略。六是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成功的行动计划, 确立新的目标;循环重新开始。
(四) 语言策略培训模式的共性和个性
这三种模式有许多共性。
第一, 这三种模式都是从确定学生目前的策略使用情况着手的, 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 组织学生对已知熟悉的任务进行讨论和完成一项任务后反思所用的策略等一系列活动展开的。
第二, 这些模式都强调培养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价值的认知理解的重要性, 并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达到这个要求。
第三, 这些模式都强调给学生多的实践机会的重要性, 以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策略。
第四, 这些模式都建议学生应该对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如某个策略是如何好用的, 怎样为新的任务选择相关策略, 如何积极地把策略应用新的任务中去等。
这些模式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即个性。SSBI模式通过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承担各种角色, 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策略培训融入到正常的语言教学中。CALLA模式是循环递归模型, 而不是直线, 所以教师和学生总是可以根据需要回访以前的培训阶段 (Chamot, 2005) 。而在格Grenfell&Harris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六个步骤的培训为一个周期而循环的, 这个周期完了新的周期又开始了。Grenfell&Harris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对新的学习策略有个初步了解的环节, 然后根据个人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来改进自己的学习;而CALLA模型提供了建立自我评价环节, 让学生反思他们所使用的策略, 以便他们在新任务中更好地运用策略。
四、结束语
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式有多种多样, 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本文只介绍了其中的三种。在策略教学中, 教师不一定要局限在某种特定模式, 可视情况灵活使用;如果能结合起来使用则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意识, 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mot, A.IssuesinLanguageLearning StrategyReseachandTeaching[J].FLT_EJ, 2004 (1) .
[2]、Cohen, A.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Second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98.
[3]、Grenfell&Harris.Modernlangaugesan-dlearningstrategies:Intheroryandpractice[M].London:Routledge, 1999.
[4]、O’Malley, J.M., Chamot.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90.
[5]、Oxford, 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Publishers, 1990.
[6]、Stern, 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1983.
8.我们是否还要去日本学习培训 篇八
2010年,日本坚守40多年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终告失守,我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需要派人到日本培训,是否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日本依然是强大的。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被我们超过,但其GNP(国民生产总值)仍是世界第一。由于资源紧张和日元升值,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已经有计划地将经济重心向海外转移。在从国外获取资源的同时,将企业和产品从国内转移出去。因此,对国内资源十分匮乏的日本来讲,从另一个角度看,拥有的资源却又遍布全世界。与此同时,原本应计入日本GDP的被计算到其他国家。目前GDP占日本经济总量不足40%。多年来,日本海外经济增长速度惊人。数据显示,2007年时,日本海外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达20903亿美元,海外总资产54025亿美元,其海外经济的规模相当于国内经济的1.58倍。2004年日本海外纯资产达到8270亿美元时,已占到全球海外纯资产的90%以上。而美国2004年的海外纯资产是负38500亿美元,仅此一项就比日本少了56500亿美元。如果仅看GDP,美国每年都超出日本许多,但要看GDP,美国则不如日本。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只看GDP,只海外企业的收益、海外资产也是重要指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再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衡量日本的经济实力,要看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不是国内生产营值(GDP),“海外日本”是切实存在并且不可小觑的力量。再说,我国虽然GDP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尚排在世界120位之后,而2010年日本人均GDP差不多是我们的9倍。日本在海外投资办企业也经历过曲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学习借鉴。
其次,再看科技水平。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以后,我国的一些企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原因何在?因为遭受重创的日本东北部工业区,有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如丰田、本田、日产、索尼、佳能等多家企业均在此设厂,而我国某些领域的产品,核心部件仍然是从日本购买的。以汽车为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3·11”日本大地震后大幅减产,东风日产生产的日系NIsSAN品牌汽车,特别是“天籁”高端产品,采用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大量都由日本本土生产。日本大地震后,位于日本本土的目产工厂受到冲击,一些配套关键零部件厂也不同程度地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中国从日本进口其他品牌的汽车也几乎停顿。此外,我国生产的手机、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主要电子产品的产量很大,其中很多上游关键原材料和零组件主要从日本进口,如目前国内液晶面板所用的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及偏光片等基本都从日本进口。地震迫使日本众多半导体、液晶面板配套组件、数码产品生产厂纷纷关闭,如索尼关闭T6座工厂佳能8家工厂停产,松下选择暂时停产,东芝也关闭了位于岩手县的微控制器工(我国的许多相关企业也不可避免受其影响。
自2006年起,我国的科研经费超过日本,2008年我国科研人员达到196.5万,是日本的两倍多。但是,无论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发,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日本相距甚远。英国权威经济杂志《经济学家》旗下调查机构“经济学家信息部”公布的以全球82+国家和地区为对象、题为“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排名”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从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输出量等方面来看,日本均排名第一。相比之下,我国的科技创造和创新能力还相差很远。科技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有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7,7%。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从日本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多种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村一品”地方经济振兴模式等,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现在,其许多农业生产技术仍然较我国先进。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二战后,日本曾派1万多人到美国学习新工艺和管理。后来美国得出结论:日本花25亿美元,就把西方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搞到手了,而这花费仅占当时美国研究经费的1/10。在许多人印象中,日本的创新不足而精于模仿。但我认为他们的模仿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是达到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世纪的世界重大发明和新产品方面,日本贡献率很小,然而在32项重大产品的商品化方面,美国6项,欧洲2项,日本24项。这说明,在原始创新方面日本虽然落后,但在应用方面或者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日本则领先。美国人崇尚“让我们做得更早”,许多原始创新发生在美国;日本人崇尚的是“让我们做得更好”,把别人的创新产品改进、包装到极致。日本的汽车、电器,都是典型的事例。
第三,再来看看资源利用情况。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目标,也关系到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使用率的高低,涉及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效率还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90%的石化能源依靠进口。为降低成本,日本在能源使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能源使用率很高。几年前有材料讲,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日本的1/20;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日本的10.3%;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我国只有2美元,日本是155美元。最近一些年,虽然我国在提高能源使用率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也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日本高8.7倍。根据有关单位研究,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世界银行2007年数据显示,每1000美元的GDP能源消耗量,折算成石油,我们是292公斤,日本是127公斤。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能源使用率达到日本水平,以我们2007年的GDP总量,就可以不用进口石油,2009年我国GDP占世界的8.6%,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同年日本GDP占世界的8.7%,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占3.3%和5.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日本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要“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日本社会管理,诸如民意诉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有其特点,特别是此次大地震后日本人民表现出的镇定与秩序,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虽然自明治维新起,部分日本人一直在试图使日本“脱亚入欧”,但是其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思维方式,依然与许多亚洲国家和东方民族相似。相比欧洲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更容易被我们吸收借鉴。
9.培训学习随笔 篇九
非常荣幸,这次双休日能去上虞培训。培训中为我们带来示范课的有吴**老师、祝**老师、袁**老师和宋**老师,她们的课十分精彩。为期两天的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吴**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说到吴**老师,对她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只知道她是应老师的徒弟同时也是位非常出色的名师。
通过观摩吴老师的课和她的讲座,更让我觉得她是一位睿智、幽默、善于观察的好老师。
吴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为《解读孩子、解读教材》。吴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知道做为一个老师,上课、做事必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一.不要局限孩子的想象
有这么一位老师,她要上一节名为《找朋友真开心》的公开课,她先出示了一只鸭子,让小朋友猜一猜它的好朋友会是谁?小朋友猜了天上的小鸟、燕子,地上的小狗、小猫,还猜了水里的乌龟、小鱼,但最后都被这位老师一一否定了。最后这位老师出示的答案把小朋友都蒙住了,小鸭的好朋友还是小鸭。我们不禁感慨,这位老师的思维太局限,为什么小鸭的好朋友一定也是小鸭?当小朋友说出其它答案时,老师为何对他们的猜测给予了否定,难道只有同类才能成为好朋友?
二.不是所有的教材拿到都能马上使用,先要仔细阅读故事,修改其中不太正确的词句
三.不要太惯班级中能力强的孩子
吴老师举到这样一个例子,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带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这么一个班级,班级里有一位十分出色的小姑娘,聪明能干那自然是不用说的,每次上公开课年轻的班主任老师都必定带着她,久而久之养成了她高傲、目中无人的坏习惯,以至于看人都喜欢白眼,可是年轻的老师没有听他人的劝告,继续“惯”着她,到中班的一次公开活动中,这个女孩子直接在课堂上公然向老师“挑衅”说:“老师,你画的叶子怎么有眼睛和鼻子,我们看到的根本就没有啊!哈哈!”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起哄起来,说:“是啊、是啊!”现场的秩序一度失控,弄得年轻的老师也不知所措。那个小女孩却在旁边得意地大笑。
在班级中那些聪明的.孩子必定会得到我们老师更多的关注与疼爱,但是过渡地疼爱并不是好事,适当地我们要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身上,经过我们的帮助,他们在能力发展方面有更大的提升,是我们最高兴看到的。
四.善于接纳孩子的猜测
在一次公开课中,老师将一张餐巾纸放在一个纸杯里便让孩子们猜测这个绝配里会是什么东西,孩子们有的猜水有,有的猜米,有的猜鸡蛋,看到平时聪明的孩子今天的表现有点“失常”,老师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下来了,最后老师请了一位班级中最聪明的孩子,那孩子慢慢地站了起来,说:“手怕?”孩子的语气明显上扬,老师直接否定了她的猜测。活动结束后,这位老师到班级里进行了物质奖励,她把礼物不是分给那些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动脑的孩子,而是奖励给了那些坐着一动也不动的孩子,并埋怨道:“这群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好猜的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猜出来。”试问,一张餐巾纸放在一个纸杯里,你想让孩子猜出什么?
通过这个案例,让我知道,鼓励孩子大胆说是语言活动的关键,多提醒就能接近正确答案。例如那个女孩猜的手怕,老师可以鼓励说:“你猜得很棒,答案快接近了。”而不是孩子回答的答案不是自己心中设想的那个答案就一味地否定孩子的猜测。
10.长治学习随笔 篇十
长治市沁源县法中乡冯村博爱学校 罗清 语文
非常感谢长治教研室举办的这次“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本来按实际情况我校是没有分到此次培训名额的(法中教办只有一个名额),但听说此次活动是有请的北京教育专家来讲座,我们觉得机会实在难得,多方请求,方得到旁听的机会。我校张老师从一开始就来学习,我则是23日晚从河南赶回来,24日一早又从沁源出发赶到长治,虽然只是听了最后一场赵景瑞老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也收益颇丰,感受颇多。
赵景瑞:首批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崇文区人大代表,全国说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崇文区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兼任《读写知识》、《作文导报》、《读写与作文》、《少年优秀作文选》、《中国少年儿童》、《花果山》等全国十余种少年儿童报刊编辑或作者。多年来主要研究的课题有“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体性教学程序改革”“作文评价”等。多次应邀赴各地讲学。(这是我从网上查找到的关于赵老师的资料。)
赵老师以幽默的自我介绍开场后。分别从“课堂的实质”、提高效率的十个方面来一一讲解。在讲解中,我感触颇深,分别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平等”、“示范”、“富有生趣”。
平等:赵老师年近七十,却没有一点架子,称呼在座的年轻老师也为“您”,“请问您是怎么想的?”“您来说说?”“您能读读吗?”这平凡的语言却流露出赵老师为人的谦逊与平易近人。让所有与会者感受到了平等、尊重,和被期待。
示范:赵老师在教育学术上颇有建树,但他并没有单纯的从理论角度上的说教来展开讲座。而是通过和现场老师的对话、示范、引导,变讲座为课堂,激发起每个与会老师最大的参与热情,老师以学生独特的视角来感受课堂,让理论变的可行,可通,可操作。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教育的深层次内涵:那就是心中有学生。在赵老师的示范引导下,会场时时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富有生趣:赵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思维敏捷,他能很快听出每个发言老师的主要意思,并准确概括。他能看出每个表面回答背后的潜在问题。当交流在讲座中此起彼伏时,当思考在静默中激荡时,这样的讲座,也不知不觉得渗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融汇成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赵老师是个说话幽默诙谐、态度谦逊和蔼的小老头,讲课的风格很与众不同,讲着讲着就把问题抛到台下听课的老师们身上了:“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请位老师上来帮忙表演一下吧。”“大家觉得这段话有问题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老头,却像一块磁石,慢慢地将与会老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大家专著地倾听着,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低头快速笔记,生怕漏掉一句经典的话语。这次报告,使我收益颇丰,我默默地从心底仰慕着这位精神矍铄的长者,也深深地思考着如何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效率。
赵老师说,课堂教学要求全效——让每个学生参与受益,促进公平。要达到这目标,就要打破一贯的课堂上“好学生是主角,中等生是配角,潜能生是道具”的可卑可笑模式。
赵老师总结出来的方法是:全体练,要独立;个别练,顾主体;中间练,带两头;差异练,都提高。我回忆起自己在教学上以及听别人课上的较为成功的一些做法。
一、先抛问题,全体思考,提问以潜能生-中等生-优秀生的顺序进行。潜能生能回答的问题绝不给中等生或优秀生机会,要保证让潜能生也能常回答问题,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关注。
二、作业练习有差异,有选择。我常常布置一些附加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那些作业做得快,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就可以有权利选择做附加题——是一些拔高、更有趣味的题。
三、有问题兵教兵,兵带兵,给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不管课堂或者平时作业我都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只要有学生会的,老师就不讲,让这个学生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或者单独去辅导某个学生。不仅仅是那些优秀生有机会当小老师,潜能生同样有机会当小老师——只要他比别人先弄懂就可以去辅导别人。
四、日常练习学生互批互改,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批别人的作业,在批发过程中既是自己再次思考的过程,又是相互比较,欣赏别人,反观自身的切身实践。
11.培训学习随笔 篇十一
关键词:合作学习;校本培训;行动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校本教师培训逐渐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教师培训模式强调教师之间要进行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以共同发现和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难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在目前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的合作大多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周月朗指出,高校校本培训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合作文化的欠缺”。教师们通常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课堂内外的纷繁复杂问题,很少进行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与合作。针对这个问题,田丽丽、金盛华提出了经验合作教学,这种途径培训主要是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沟通与传递,把自身的提高经常化。然而,要推广这一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校本教师培训理论,仍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因此,我们于2004年开始探索合作学习校本培训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
(一)校本教育理论
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高等教育机构中采用的传统教师培训形式的最大缺陷是造成了教育实践与理论的二元分离,校本培训是解决上述分离、统整知识结构的理想教师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研究者汲取了杜威和皮亚杰为代表的经验学习理论的精华,注重经验学习的价值,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师学习主体性,有利于教师把平时所学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校本培训模式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师继续教育上的运用。这种培训模式以教师为本,强调教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目的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教师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有权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并且有权亲自参与规划与实施,因而有利于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发展教师的独特个性,实现他们的自主发展。
(二)合作学习理论
王坦(2001)认为,合作学习即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协作,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通过相互交流,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共同完成既定的任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对任何学习者而言,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并且是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也应该掌握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教与学的社会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群体的支持,需要一个合作、互动的环境。通过教师之间的语言交流、反馈等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三、实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笔者于2004年9月对我校67名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进行调查后发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60%以上为青年教师,其中毕业不到5年的教师占56.7%;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只占全体英语教师的14.9%,讲师和助教各占20.9%和50.7%。特别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教师教学任务日益繁重,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进行常规师资培训难度加大。为了解教师对自身发展的需求状况,2004年9月我们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了前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8%的教师希望与本单位其他教师定期交流教学心得体会;76%的教师希望与本单位其他教师合作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可以看出,教师们已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师间开展合作小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条件。
(二)研究方案
1、合作学习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本研究的性质是行动研究,采用个人反思与团体协作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个体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的基础上,促使个体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意识与行为,依据行动—研究一再行动一再研究这一步骤循环往复。在本研究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根据本教研部的教师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师培训的目标:利用教师的集体力量,进行有效的合作,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为实现或接近这一目标,我们确定了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模式,图示如下:
参与合作学习校本培训的教师为我校承担2004级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25名英语教师。自2004年以来,他们先后接受过英语教学理论、合作教学法等教师培训,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理论与技巧,并初步掌握了教师问的合作技能。鉴于教师的知识层次和教学实际经验参差不齐,我们借鉴师资培养中的师徒模式,将教研室全体教师分为6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中由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互相观摩课堂,定期进行小组会议,一起切磋教学经验,商讨解决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我们在这些小组中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成分,如在小组成员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鼓励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培养小组及个人的责任感,建立小组自我效能的评价体系等。
同时,为了创立持久而有序的合作环境,我们将教师间的合作形式确定为教学观摩和小组会议。这两种形式都是教师合作的有效形式,但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指导,容易使之流于形式。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e,B,)和许瓦斯(showers)(198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帮助教师把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教学行动研究中的教学观摩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观摩形式,它不是以评价和划分等级为目的,而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改善教学效果。为明确教师观摩的目的性,课题组在项目开展之初给小组提供了观课内容、计划等方面的建议,同时确定了教学观摩的具体步骤: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在观摩前共同确定观课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在观摩中根据观摩的目的和内容填写听课记录表;在观课后填写教学反思表,以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对于小组会议,我们鼓励小组定期(一般是两
周一次)用英语进行小组会谈,由各组自行选定的组长主持会议,并负责进行小组会议记录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小组会议的内容由各小组提前自行确定,每次专注一个话题,在会议之前大家查一些相关资料共享,听报告,共同阅读、讨论相关材料,这样使讨论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小组会谈之后,教师要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内容包括自己教学专业成长情况、教师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及小组会议活动本身所需进行的调整等,然后作出进一步的合作规划,每一个小组在会谈后要以口头汇报(verbal report)的形式展示会谈中的成果。
2、研究工具
(1)课堂观摩表及反思表。课堂观摩表及反思表的内容是根据Hopkins提出的课堂观摩的三个步骤(计划、观摩、双向反馈)确定的。教师每次观摩课堂时填写课堂观摩表,记录观摩内容、目的,观摩之后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进行反思,将启发与体会记录在反思表中。
(2)小组会议记录。教师每次会议之后及时填写小组活动记录,内容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情况、教师合作情况以及对小组会议活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定期收集分析小组会议记录,对小组会议的形式和活动内容作出及时调整和改善。
(3)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定期用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教师合作进展情况及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改进下一步行动计划。
3、成效分析
2006年3月我们对全体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3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合作学习校本培训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通过合作学习校本教师培训,教师增强了教学水平自信心和教学动机,增强了合作意识。小组成员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集体反思使教师分享成功、分担问题、启发思维、相互促进。同时,教师们逐步树立了科研意识,在教学中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对参与培训教师近6年的科研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2004年之前发表论文总数只有16篇,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6项;2004年之后论文总数达46篇(其中核心刊物19篇),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22项。由此看来,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显著的。
教学观摩和小组会议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以及意见的交流与反馈。但培训活动中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1)教学观摩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各组组内教师之间课程安排互相冲突,有的教师只能听到听力课或精读课的授课内容,不能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而全面的反馈。每次教学观摩后,授课教师得到的正面反馈多,反面建议少,不利于发现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2)小组会谈的讨论主题有时不明确,形式有些松散。原因在于有些小组没能严格制定会议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适当调整,具体措施如下:小组成员依据新学期的课时安排,自行调整;小组成员合作进行科研课题的开发。课题组与各小组组长会谈,倾听他们的意见,给与建议,帮助其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四、启示
12.中日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模式之对比 篇十二
关键词: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模式,中日比较
在国际化社会的今天,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文化无国界”这种说法。虽说“文化无国界”,但在语言方面我们却不能忽视其差异。在这种现实状况之下,人们学习语言的热情不断提高,外语继续学习培训形式之多,足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中国,有着各种形式的外语继续学习培训班。日本也同样随处可见各种外语培训。但是,两国的外语培训在主办方、参与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在中国,外语继续学习培训的主办方多为一些培训机构或者是一些外语学校,而日本多是由文化宫之类的地方所主办的。这不仅仅是培训地点的差异,其实与培训目的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人认为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无疑对自己的将来是有利的;在日本,作为应对高龄社会的措施之一,尽量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这一意识逐渐高涨,由于开设培训班目的不同,参加外语继续学习培训人员的年龄构成,以及学习目的必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一、中国的外语继续学习培训存在模式
1.主办方
在搜索网站上搜索一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哈尔滨有着相当多的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机构。进一步细分的话:有面向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少儿英语培训;有面向初中生、高中生的文化学校;有面向大学生的过级培训、考研培训;还有面向成人的口语速成等。主办方多为个人或者公司,其目的也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当然其中不乏有人高举要提高中国人整体素质的大旗的,但首先还是要在满足赢利的基础上,如果还能达到这种目的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目前,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高的关注,使教育成为一个新的赢利领域,并被逐渐产业化。
笔者从业内人士处得知,目前哈尔滨的外语培训市场也是良莠不齐,尽管数量很多,但是真正可以称之为高水平的外语培训机构,也就不足10余家。
2.参加者年龄
参加外语继续学习培训的人员年龄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其中最多的还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当然也有30岁、40岁、50岁、甚至60岁的人,但是,为数却很少。
3.参加培训的目的
关于参加培训目的这点,笔者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对象是位于哈尔滨的一家非常著名的日本语培训机构以及一家知名外语培训机构的学员。这里所提到的培训机构都是不属于学校教育范畴,而应该属于社会教育范畴的。
调查于2010年11月上旬在两家外语培训机构随机进行的,问卷调查只有一个问题:参加这个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请选择符合的选项,可以多选)
(1) 想去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旅行
(2) 想活用于今后的工作当中
(3) 想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4) 想实现自身的发展
(5) 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6) 其他
在外语培训机构的结果中,选 (3) 的人最多,占66.7%;选 (4) 的居第二,占65.8%;选 (2) 的居第三,占47%;选 (1) 的居第四,占21.4%;选 (5) 的居第五,占17.9%;选 (6) 的居第六,占11.1%。
在日语培训机构的结果中,选 (2) 的人最多,占65.8%;选 (4) 的居第二,占61.3%;选 (3) 的居第三,占59.5%;选 (1) 的居第四,占27%;选 (5) 的居第五,占25.2%;选 (6) 的居第六,占22.5%。
虽然具体排名稍有不同,但在两处的调查结果中,前三位是一致的,分别是想活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想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想实现自身的发展。
4.外语继续学习培训的内容和做法
外语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根据参加者的目的而完全不同,由于授课内容不同,所以授课方式自然也会不同。之前提过,在哈尔滨有一些比较高水准的外语培训班,这些外语培训的收费很高,内容主要以提高口语能力为主。参加学习的人大多有明确的目标,外企的白领、企业的领导人以及马上要出国留学的学生。培训也是以一对一授课为主。所使用的教材也多是培训机构或者授课教师自编的。综合外语培训机构的培训形式很多,使用的教材也多种多样,几乎都是自编教材。授课形式大多分成班级,有几个教师承担不同部分的授课,这样,教师间可以相互竞争,在可以提高授课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教师那里学到不同的知识。
二、日本的外语继续学习培训存在模式
1.主办方
在日本也有和中国同样以营利为目的的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比如说一些文化学校之类的地方,但是,就新潟的状况来看,这样的培训机构并不多,反而是由文化宫或者一些爱好小组等所主办的培训班要多一些。这些培训班基本上会利用文化宫之类的地方,主办外语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多半是为了交流。2009年在新潟市国际交流协会登记的此类外语培训班居然有86个之多,在此之外,还有没登记在册的。所以,总数应该会更多的。
2.参加者年龄
笔者见习了在文化宫举办的一个韩语讲座和一个汉语讲座。参加人数不如在中国培训机构所看到的人多,但从年龄分布来看,50-59岁的人最多,其次是40-49岁的人,再次是60-69岁的人,20多岁和30多岁的人相对较少。
3.参加目的
用在中国做调查时的问卷请学员们协助做了回答,其中回答想去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旅行和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的人最多,占66.7%,回答其他的人居第三位,占41.7%。回答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居第四位,占33.3%,回答想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居第五位,占25%,回答想活用于今后的工作中的人最少,占16.7%。
4.外语继续学习培训的内容和做法
关于讲座的内容和做法,直接采访了授课教师,在授课形式上,本来也是没什么固定的形式,主要是因人而异,随意而行。所使用的教材是市面上出售的价钱比较低的教材。主办方以及教师的目标都是让学员们花上最少的钱,享受学习外语的快乐。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一边复习,一边引入新的内容,进度相对较慢。可以看出教师为不给学员们压力所做的努力。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员都是出于爱好而学的,没什么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学习的过程本身对他们更为重要。
三、中日外语继续学习培训存在模式之异同点
1.相同点
通过对哈尔滨以及新潟的外语培训机构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外语培训居多的哈尔滨,还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文化宫主办的外语培训居多的新潟,在外语培训语种方面,最多的都是英语培训,具体理由可能会存在差异,但结果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之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教师的不同多少会有些差异,但大体的模式都是以某种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员们紧跟教师的步伐。在哈尔滨以及在新潟分别进行调查的四个地方,基本都以一样的模式进行教学。
2.不同点
中日外语培训的主要不同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主办方的不同。中国大部分外语培训,都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所开设的,而与之相对,日本虽然也有这样的培训机构,但是,由文化宫和爱好小组等自发主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外语培训则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第二,参加者的不同。中国的外语培训的参加人员以学生为主,从学龄前到大学的学生,比例都很大。而日本的外语培训机构的参加人员多为一些社会人士。第三,参加培训的目的不同。在中国,参加外语培训的人员中,大部分是为了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想活用于今后的工作当中、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日本,参加培训的人大部分是为了去使用这门外语的国家旅行或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中日两国近在咫尺,在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方面会存在这样的差异,想必原因还是很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后,笔者想通过更深入的调查,来分析中日两国外语培训存在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分析两国社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参考文献
[1][日]相庭和彦.代生涯学習と社会教育史[M].日说本:明石, 2007.
[2][日]相庭和彦.生涯学習から地域教育改革へ[M].说日本:明石, 1999.
[3][日]渡辺洋子.生涯学習代の成人教育学[M].日说本:明石, 2002.说[4]吴遵民.代中国の生涯学習[M].日本:明石, 2005.
【培训学习随笔】推荐阅读:
有效学习内容专题培训学习心得07-13
党员培训学习心得06-22
培训学习点滴体会06-24
劳动纪律学习培训06-28
“有效学习”培训心得06-29
安全培训学习总结07-14
税务培训学习心得07-21
特教培训学习心得08-08
学习培训情况报告08-12
培训学习心得结尾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