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2024-11-03

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一

高塘村2008年度依法治村普法教育工作

今年是“五五”普法教育的第三年,根据村“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步骤和年度计划安排,我们在乡普法办、司法所和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全体村普法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规定的各项目标。

一、村两委高度重视

根据领导班子的变动,及时调整领导组及办事机构,完善村、组组织网络。全年共组织开办了十四期有普法领导组成员、普法骨干、普法宣传员参加的培训班。

二、落实普法经费

依法治村普法教育工作经费列入了本年度村预算,并能专款专用,本年度订购各类普法教材和法律书刊2000余份。满足了辖区内各成员的需求,真正做到了想学法有读本,要办事有依据。不同时期结合本村中心工作和实际情况按计划举办了普法骨干,普法宣传员和相关人员参加的法律培训班。

三、完善固定法制宣传栏

村、组全面建立了固定法制宣传栏,根据村中心工作的开展,按季度按月更换新内容,充分利用宣传栏等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广泛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五、加强“民主示范村”建设

继续做好“民主示范村”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通过以上努力,全村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广大干群学法、用法、护法、守法的好形势正在全村公民中得到真实的展现。

高塘村委会

2008年12月10日

2.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二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年,也是“五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规划总结表彰和启动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之年,为切实抓好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经县依法治镇领导小组研究并报镇党委政府同意,特印发《回龙镇2011年普法依法治镇工作要点》,请各村(居)、镇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认真结合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普法依法治镇工作。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镇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制定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新的五年规划,启动“法治回龙”创建活动,深化“普法化解社会矛盾”主题活动,为推动回龙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总体要求:以服务回龙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大局为根本,以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为中心,突出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重点,强化措施、真抓实于、开拓创新全面抓好“五五”普法总结和“六五’’普法启动工作。

二、主要重点工作

(一)以法制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

1、加强宪法学习宣传,进一步抓好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证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法治意识,为回龙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深入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规范信访秩序,促进社会矛盾依法化解。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为“平安畅通镇”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4、深化“法律八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完善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5、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联系,有效整合资源,深入开展“法律进寺庙”活动,推动宗教场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6、不断深入开展农村专题法制宣传,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村、培养法律明白人、完善法律图书室、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7、多形式开展企业法制宣传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法治专栏、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水平。

8、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基础扎实,硬件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得到全面落实。

(二)以“法治回龙”创建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9、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启动“法治回龙”

创建活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0、结合“法治回龙”创建活动,在全镇创建一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治校示范点”和“法治村居”。

11、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依法办事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示范带创建活动。

(三)以启动“六五”普法规划,认真总结“五五”普法

工作的先进经验。

12、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工作,认真总结“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做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推荐工作。

13、加强“六五”普法规划制定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先进地方调研考察,邀请各界人士共同开展“六五”普法调研。

15、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起草工作,力求新的五年普

法规划有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

16、结合省、市、县安排,适时启动“六五”普法规划。

(四)以体现法制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

17、不断巩固“多位一体”的立体普法成果。广泛利用大 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与报刊、网络、远程教育、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展深入持久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培训,提升法制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宣传,组织好各种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18、健全完善农民法制学校、居民法制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法制宣传阵地,不断扩大法制宣传的履盖面和影响力。

19、充分发挥镇普法讲师团的作用,指导法制宣传教育

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20、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依法治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工作。

(五)以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导向作用。

21、继续实施农村法制宣传“六个一”工程。由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规划,在有条件的村全面实施农村法制宣传“六个一”工程,深化农村法制宣传内容和载体,提升基层法制宣传水平。

22、以建设“法治文化长廊”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栏、法制宣传橱窗、大型法制宣传广告牌建设,进一步营造法制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推进措施

1、加强督查,定期通报。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普法依法治镇工作情况检查督导,并定期下发督查通报,跟踪存在问题整改办理情况。

2、强化反馈,注重成效。切实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信息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能在全镇推广的要及时提炼总结,并向上级部门反馈。要充分利用法制宣传各种载体,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内容和形式,力求在法制宣传上取得新的突破。

3、典型推动,整体提升。要突出重点抓好亮点和典型打造工作,切实抓好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典型推动,促进整体提升。

3.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紧紧围绕全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实际,通过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加快推进我村法治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推进依法治村,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依法治村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施依法治村工作的根本保证。村支部统一领导全村依法治村工作,确保依法治村规划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三)坚持依法办事。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实施。村委会、村小组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

(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关系,依法保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坚持民主法制教育与依法治村实践相结合。要把学法与用法、法制教育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村公民特别是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我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依法治乡工作的需要。

三、总体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村,保障和促进我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许坊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法治理工作摆上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社会合力推进依法治村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依法治村工作全面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努力建设法治农村,基本建立起科学、民主、高效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管理制度,依法行政的水平有较大提高,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保障法律法规实施的执法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 ——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全村公民特别是村干部法律意识、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全民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国家、省、市、县“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村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诚实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全社会和全民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

2.突出抓好村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村干部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带头学法用法;青少年要以提高遵纪守法能力为重点,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守法行为的养成教育;企业经营管理

人员要以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农民要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为重点,在学习法律常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素质教育。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发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切实加强法制宣传园地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法治传媒阵地建设和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全面推进依法,加快建设法治农村

1.继续推进村委会职能转变。依法界定和规范农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村委会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事业。

2.健全完善村委会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村委会和村小组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村委会内部决策规则。

3.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政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4.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

(三)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村委会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2.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加强农村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完善村民自治,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保证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

2.完善村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实行村事务公开,依法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维护农村治安秩序,积极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3.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单位事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抓住社会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1.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根据乡党委关于建设和谐平安许坊的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形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协调,以政法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运作高效、防范严密、控制有力、管理到位的目标。

2.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逐级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协调领导机构,形成村党支部挂帅、各村小组联动、各方参与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3.健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专项预案,健全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五、组织领导

(一)依法治村工作在村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由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

(二)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依法治村总体目标,确定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依法治村工作任务和要求,各村小组普法工作每年至少向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工作。

(三)村委会要把依法治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依法治理规划的落实。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目标和职责,并纳入领导政绩考评的内容,保证依法治村工作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四)村小组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并精心组织实施。

4.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四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围绕构建和谐平滩的目标和要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着力提升全乡公民的法律素养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我乡“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实现平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主要目标:以争创市级民主法治村为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和村民自治工作,努力实现全村公民法律素质法制观念、水平提高。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围绕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广泛宣传宪法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2010年在全村公民中深入学习重点法律法规:《宪法》、《行政处罚法》、《物权法》、《安全生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信访条例》、《人民调解条例》

2、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社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两委班子成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法制教育从基础抓起,培养遵纪守法新人。

3、以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为重点扎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依托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将法制宣传职能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履行相融合,不拘形式,因地制宜的在乡、村、社区中开展法制宣传,加强农民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4、利用 “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5国土日、“6.26国际禁毒日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活动。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

三、依法治村工作

1、继续深化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依法治理,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扎实开展专项依法治理。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土地资源、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医药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依法治理活动。

3、完善信访制度、强化调解功能。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调解组织职能及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用。增强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全村法制化管理水平。

4、进一步发挥村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大村务、社务公开力度,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村管理和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工作标准,强化检查督查,全面推进工作开展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配齐配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员,定期研究和解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邀请镇人大对“五五”普法的工作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视察和调研。通过接受视察、实地调研,进一步发现、培育、宣传、推广各领域、各层次普法依法治理的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制度,推动工作。

和盛镇舒家渡社区

5.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五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河里乡长模村党支部书记。今天,市委组织部、河里乡党委安排我来做依法治村工作的典型发言。我想,这既是对历届长模村委的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在依法治村工作上所付出努力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就我们长模村在开展依法治村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向在座的领

导和同志们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也向在座的同志们取取经,学学你们的好的经验,用它们来指导我今后的工作,争取使我村的依法治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这一届村委上任以来,始终把依法治村摆在第一位。在学法上,我们不仅带头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而且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在守法上,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本文源于6226文秘无忧网站:http://6226.cn),不做糊涂事,不做亏心事,不做非法的事,做遵纪守法的典范。在用法上,我们以法律为准绳拟定各种工作计划,做到依章办事,依规行事,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群众的问题。目前,我村各项工作逐步做到了依法管理,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大增强,互帮互助,相处融洽,经济建设取得较大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很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

作为长模村的党支部书记,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村民把依法治村工作做好。面对压力,我深知只有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学法是用法的基础,只有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因此,我把学法作为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学法上,我给自己提了四个方面的要求:⒈面要广。就是说,学习法律不仅仅局限于《村民组织法》、《土地法》、《森林法》等与村委工作联系较紧密的几部法律,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也要学,如《合同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等,甚至上级下发的一些法规性、政策性较强的文件也要认真地领会其中的精神。因为这些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就是自己开展工作的指南,不能马虎对待。⒉得要领。俗话说得好:原创:http:///不能死读书,更不能读死书。学习法律也是如此。我在学法的过程中,我牢记这一条:不能死记法律条文,要理解法律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法律的灵魂,才掌握了法律的根本。法律的根本在哪里呢?我想,为人民服务才是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属。我们做的依法治村工作,最终还是要用为人民服务来加以检验。⒊讲实效。学习法律的过程决不是水过鸭背,也决不是耳边风,是要讲求效果的。我在学法的过程中,注重把法律条文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我把《婚姻法》、《土地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的法律条文改编成容易说的顺口溜、容易唱的地方小曲和趣味性强的戏剧,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和称赞。⒋与人学。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我在学习法律的过程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河里乡长模村党支部书记。今天,市委组织部、河里乡党委安排我来做依法治村工作的典型发言。我想,这既是对历届长模村委的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在依法治村工作上所付出努力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就我们长模村在开展依法治村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向在座的领导和同志们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也向在座的同志们取取经,学学你们的好的经验,用它们来指导我今后的工作,争取使我村的依法治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这一届村委上任以来,始终把依法治村摆在第一位。在学法上,我们不仅带头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而且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在守法上,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糊涂事,不做亏心事,不做非法的事,做遵纪守法的典范。在用法上,我们以法律为准绳拟定各种工作计划,做到依章办事,依规行事,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群众的问题。目前,我村各项工作逐步做到了依法管理,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大增强,互帮互助,相处融洽,经济建设取得较大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很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

作为长模村的党支部书记,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村民把依法治村工作做好。面对压力,我深知只有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学法是用法的基础,只有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因此,我把学法作为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学法上,我给自己提了四个方面的要求:⒈面要广。就是说,学习法律不仅仅局限于《村民组织法》、《土地法》、《森林法》等与村委工作联系较紧密的几部法律,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也要学,如《合同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等,甚至上级下发的一些法

规性、政策性较强的文件也要认真地领会其中的精神。因为这些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就是自己开展工作的指南,不能马虎对待。⒉得要领。俗话说得好:原创:http:///不能死读书,更不能读死书。学习法律也是如此。

6.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六

浅谈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

“三五”期间,我们辽阳县根据党的十五大“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依法治村的重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服务与保障上,将计划生育、资源与环境保护,做为依法治村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并围绕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县开展了“三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和两个文明建设。19被省命名为依法治理先进县,同年,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们县做了“深入开展三项整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的经验介绍。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我们做了“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发言。在全国百县依法治理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刘鹏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县深入开展“三项整治”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经验与作法。全县在此期间,有60多个行政村被评为省依法治理先进村。县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服务与保障上?怎样才能做到农村依法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取得了什么样的社会成果?本文将结合我县五年实践对此进行肤浅的探讨和回答。     一、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新时期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选择     为什么我们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服务上,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的。大家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源始于1972年在瑞典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宣言:“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即短期和中期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要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要使这些因素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摆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科教兴国、改革开放一样,并列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的三大战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不会实现,也不能有持久的现代化强国。这一点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和有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已经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悬殊以及社会风气败坏等严重问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党和各级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加以强调,就是要吸取前车之鉴,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他决定了农村法制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所以依法治理,严格控制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依法治理,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通过依法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通过依法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依法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讲,离开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的依法治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是面对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新情况、新矛盾以及深层次问题的客观情况所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生了深刻的`、现实的变化。但是,也存在着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就我县农村而言,由于农民和村干部素质较低,法律观念淡薄,工作凭经验、决策拍胸脯,在事关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例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超生现象、土地使用上的乱占滥用、林业资源的乱砍滥伐,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等,  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成为了党和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中心工作。事实告诉我们,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依法治村和农村专项治理,已客观的不可必免的摆到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必须靠法制来解决,所以依法治村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这是当前农村法制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     二、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基层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和探索     依法治村如何坚持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三项整治”的重大战役,实施了“五二三二”工程,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即在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工作中,做到了五个必须:必须严格土地延包承包期30年;必须坚持机动田比例;土地承包费必须全部纳入农民负担限额内;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原则;必须依法与农民签订承包合同。保护了土地资源不被蚕食与非法占用。在环境保护中提出了“两个改变”,逐步改变道路不畅通的状况,逐步改变脏、乱、差卫生环境,以乡村道路整治带动农村环境整治,将全县24个马路市场全部取缔,新建了6个封闭市场,使80%的村达到了柴堆、类堆、厕所、畜圈“四进院”。在贯彻《森林法》中坚持了三个严格,严格处理乱砍滥伐;严格打击非法偷盗;严格依法承包转让。先后处理了149件违法违纪案件,移交司法机关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34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我们县在优质服务工作上实行了两步即:“软件同步、硬件分步”、将“计生与卫生联手”。对违反计生条例的行为也加大了查处力度,对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进行处罚,依法对医疗市场进行整治,保证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国家计生委、国务院人口研究中心及联合国有关人士的肯定。二是,深入开展了以计生、资源、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活动,强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监督力度。例如,我们将省计生委提出的“七不准”、“九公开”纳入了村务公开活动,还将广大农民特别关注的房基地审批、土地和林业资源使用、开发、上马重大项目等问题,都例入了村务公开之中,确保了计划生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广大农民的监督下落实和执行。三是,我们还做出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必须达标,否则就不能评为依法治理先进村和授予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荣誉称号的决定。进一步加大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推进力度。事实证明,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利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安全、公平、文明的社会环境的。确实达到了确保为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     三、坚持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工作成果。     通过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各级领导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以处理小轧钢厂为例,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县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走出田地,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由于靠近鞍钢的关系,全县发展小轧钢企业272家,年产值在30亿元左右,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5%,税金年收入2000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的30%。就是这些小轧钢企业,虽然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但很大程度地存在质量不高、污染环境以及在建厂中乱占地,浪费资源等严重问题。在“砍”与“留”的问题上,都事关地方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砍了,会造成许多农民无业,又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留下,环境又受到损害,事关当前和子孙后代。面对这个情况,县政府下大决心依法办事,对乱建的小轧钢企业全面进行依法整治,关闭了94家,转产12家企业。通过对这些小轧钢厂的整顿治理,使这些农民企业家对土地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有了深刻认识,并初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在关停并转中,主动的在改善环境、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现在已有大多数企业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重新开工启动。     通过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大多数农民树立了科技致富和坚定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我县有10个山区乡镇,在生产的发展中,农民从事养羊、养牛等畜牧业生产。可是羊林矛盾却十分突出,养羊要上山放牧,羊要吃树叶吃草,就要破坏植被。为了鼓励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县委、县政府决定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路子,在大力发展养牛的同时,号召广大农民对养羊实施限制。一些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实行圈养。这样,即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兼顾了农民利益又保护了环境资源。     通过为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这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我们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以依法治国为纲,统揽全局的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体现了我们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体现了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比如,通过环境整治,使农民居住的乡村得到了绿化、净化、美化,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陶冶了情操,振奋了精神。通过对“三乱”的整治,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收入,逐步走上了小康。同时,我们通过紧紧抓住农村依法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

7.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七

2009年我镇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我镇普法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通过全镇各村、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责任措施落实是保证。

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首先调整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其次党委政府每年召开至少两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对全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总结分析。第三我镇及时以党委文件形式下发了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工作方案及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镇党政干部共同参与的格局,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开展多角度、全方位普法学习宣传及培训活动。

1、党委中心组全年集体学法四次,分别于2月20日、4月24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7月24日、8月28日学习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今年开展了法制讲座2次,主要围绕劳动合同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讲解。

3、组织领导干部、公务员、机关事业人员集体学法4次,主要学习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下篇,学习笔记每人达到8,000字以上。

4、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公务员、机关事业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做到党政领导亲自参加,没有一人缺考,参考率达到100%。

5、为进一步提高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普遍增强法律素质,全面推进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我镇分别于3月6日、4月3日、5月8日组织全镇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及各村干部、各调解委员会主任、各校校长,进行了三期“五五”普法法律知识培训。6、5月15日我镇司法所、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镇劳动力输出办公室三部门联合举办了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法律知识培训,重点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进行法律宣传教育。

(一)利用“小广播”进行法律宣传活动。

根据农村季节的不同特点,我镇各村充分利用小广播,每周有针对性地对群众播送1-2条法律条文,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春耕生产时,结合农用物资选购,大力宣传《农业法》、《种子法》,使村民避免因不懂法受到不法侵害而不能很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夏季挂锄期,以创建民主法治村为主题,利用广播大张旗鼓地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同时宣传《消防法》,动员农户开展环境整治和柴草垛出村活动,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秋季收割时,结合粮食运输销售,积极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合同法》有关内容,保证农民一年的辛劳果实不受损失;冬季农闲季节,宣传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知识,特别对《劳动合同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知识重点宣讲,使外出打工的农民既守法致富又能依法维权。

(二)积极开展“法律大集”宣传活动,全力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我镇积极响应区委依法治区办工作要求,6月26日我镇举办了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活动主题的法律大集宣传活动;镇武装部、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7月24日我镇举办了以“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为活动主题的法律大集宣传活动;镇纪检、镇信访办、镇政府办、司法所等部门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8月21日我镇举办了以“保护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为活动主题的法律大集宣传活动;镇财政所、土地所、乡建办、农经站、农技站、林业站等部门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9月18日我镇举办了以“关爱农民工、维护其合法权益”为活动主题的法律大集宣传活动;镇妇联、企业办、民政办、劳动力输出办、法律服务所、计生办等部门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通过“法律大集”活动的开展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通过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法律逐步走近群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法律大集活动共散发各种宣传资料1,500多份,解答咨询60多人次。

(三)利用普法简报、每月说法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在普法宣传教育形式上,我镇自2006年开始,每月精选一个案例或一段司法解释,以《每月说法》月刊的形式发给普法骨干,供他们借鉴与学习,进一步丰富了我镇普法宣传形式。

(四)利用网络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2008年开始,我镇利用互联网百度空间,创建了对外普法宣传平台。2009年我镇百度空间普法宣传平台已初具规模,月点击率超过500人次,进一步拓宽了我镇普法宣传阵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结合普法宣传教育,开展依法治理工作

(一)今年春耕大忙季节前,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上下广泛开展春耕大忙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专门从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信访办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纠纷调解小组,对全镇民间纠纷、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查摸底,然后分类型进行了调解和处理,把矛盾消化在基层。今年1至9月全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55起件,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稳定。

(二)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各村委会在依法治村上,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务尤其是财务定期公开,严格财务监督和管理,确保了村级工作正常开展。

(三)深入开展了“严打”斗争和和农村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斗争,维护了社会稳定,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平安建设。

通过一年来普法宣传教育,全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辖区内民事纠纷明显减少,全镇群众致力于发展经济,呈现出了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法制环境。

8.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八

2010年全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为构建“平安科尔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继续加强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法律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4、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牧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5、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主题法制宣传,积极开展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完善法律图书室、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二、立足于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依法治理

1、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2、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区域创建,大力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3、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办事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

4、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和宣传推广各地各部门创建活动经验,组织创建活动经验交流和观摩活动。

三、立足于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

1、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动员部署,明确检查验收工作的要求和安排。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对“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2、加大对“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力度。制定下发全旗“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标准,确保检查验收工作规范有序、客观全面。

3、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开展自查和互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制定加强和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4、积极邀请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代表和委员参加“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和专项调研工作,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检查督促。

5、认真总结、积极推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做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推荐工作。

四、立足于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新发展,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

1、认真总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探索工作规律,为“六五”普法启动提供实践基础。

2、广泛听取党委、人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打下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立足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

1、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十周年为契机,创新思路,加强策划,做大做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2、充分利用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

3、广泛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展深入持久的法制宣传教育。

4、加大法制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力度,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作品,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

9.2011××镇××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篇九

的自查情况

2010年镇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按照金治区[2010]6号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于加快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我镇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

2、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党工委、政府始终把“五五”普法工作和司法所建设纳入了党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创建和谐庙李的底线来抓,落实专人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对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安排,计划分析、分类指导、交流经验。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法律氛围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我镇充分利用媒体、会议、标语和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

2、结合实际进行法律宣传培训。我镇针对本辖区实际,结合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法律知识,先后四次开展送法律知识进小区,主要宣传《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计生法》、《土地承包法》、《森林法》、《劳动合同法》、《安全法》、《交通法》等,使他们真正受到了法制教育,形成了人人学法守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良好法治氛围。

3、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我镇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镇,构建和谐庙李”为主题,大力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辖区居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加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积极推进国家机关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进程,进一步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我镇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新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结合“五五”普法,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

1、始终坚持领导到位。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严格要求各单位、社区把“五五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坚持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证了“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到计划制定到位。将普法依法治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检查,年末有总结,确保“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10.推进依法治村促进农村和谐 篇十

2015年4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在农村的具体表现。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监督、依法维权。因此,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依法治村的现状分析

自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普法以来,以《宪法》为核心,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同法》、《土地承包管理经营法》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农村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民主权利得到落实,参政议政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是依法治村逐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主、两公开”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各地深入广泛地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民主选举更加规范,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民主决策扎实有效,农村普遍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大村务都需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大多数农村建立了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等制度;民主监督形式多样,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已普遍推开,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步伐。

三是农村各项事业法治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为基本原则,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倡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愿望得到实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各项社会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但总体来看我国依法治村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少数村干部认为依法治村是管理老百姓的有效手段,与民主制度建设和干部的自我约束没有关系。一些地方在推进“四议两公开”制度中发现,有的村干部怕削弱权力,不打算公开;有的嫌麻烦,不想公开;有的怕公开后增加工作的难度,不愿公开;有的自身不廉洁,不敢公开。有的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当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反面觉得农民学了法,不听话,不好管,因而普法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农民学了法,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但看到执法人员不依法办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时,便动摇了学法的信心,认为学法无用。这些认识上的问 题给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是措施不落实。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并没有完全体现民意,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政府的要求,因为没有广泛的群众民意基础,所以他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二是有的村民自治章程没有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备案审批制度,是村干部“闭门造车”的成果,里面有的内容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执行就有可能引发违法的问题。三是章程制定后,在落实过程中只对村民提出要求,而对村干部自己则没有约束力,致使章程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一上任就大搞不正之风现象,村党支部虽有看法但没办法,同时少数村党支部书记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不断插手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委会对其的越权行为也难以有效地加以阻止。有如村级财务、政务公开问题,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假公开现象,如果不制订出严厉的惩处制度,必将大大削弱这一得民心工程的影响力。

三是制度不完善。一是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不完善,少数村存在着村民代表的选举产生未经过充分酝酿,代表素质较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代表议事程序不够规范,代表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不够明确,致使代表大会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村干部的各种花销费用不愿公布,老百姓心存疑虑,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三是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村干部不是国家正式编制的干部,犯了错误大不了不当村干部继续当农民。使一些人产生了“痛苦一阵子、舒服一辈子”、“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错误心理,造成许多违法违纪屡禁不止。

四是监督难落实。目前农村普遍推进以“政务公开、财 务公开”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监督形式,一般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有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开政务和财务情况。但由于体制的原因,上级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失之于宽、使之于软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领导干部有“老好人”思想,以信任代替监督;在少数一些村里监督机制不健全,措施很难落实,有的甚至做表面文章。

五是维权高成本。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存在误区。觉得上法院“打官司”不是维权的手段,特别是涉及到“民告官”如土地征用赔偿等问题上更是望而却步。由此造成许多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司法调解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信访问题。法律意识维权上的这一误区直接造成对政府的信赖往往胜过对法律的信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访的工作量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其次,目前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现状与当前依法治村需要严重不配套。一是法律程序太过于复杂,一般群众根本就搞不明白,致使他们觉得麻烦而不想走用法维权之路,不想去;二是基层法院设臵不科学,大多数乡镇都没有法庭,要上诉就得到县城去,加大了用法维权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能去;三是法律判决书执行到位难,群众觉得即使打赢了官司也输了钱,划不来,不敢去。

二、依法治村难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农村制约手段弱化,导致村依法治村难。当前农村不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把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当作额外负担,个别“钉子户”违法生育拒交社会抚养费,公检法难以处理,无法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有效的制止。目前农村各种制约手段弱化,法律手段不健全,经济手段无基础,行政手段难执行。上面压的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基层村干部手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软措施,上级只压任务,而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作为保证手段,致使村干部左右为难,工作不干不行,干工作又怕“干”国家事,“犯”个人罪,因此歪风邪气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遏止,村干部成了“受气包”,越干越憋气。

二是形式主义严重,导致依法治村难。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存在着形式主义,导致当前农村干部大部分精力均放在了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上,工作中免不了接触各种矛盾,加之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失误,村干部往往就成了农村矛盾的焦点,特别是有些地方领导为了打造特色产业,盲目跟风,要求农民大面积种植特色农作物,一旦出现卖难、价格回落问题,基层干部就成了替罪羊。一些地方达标升级评比中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规范化的要求,又导致极个别领导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创造所谓的“政绩”,大搞特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以虚假瞒报形式,骗取荣誉、政绩,村干部违心地为上级涂脂抹粉,按上面的意图去欺骗检查组,制度成为了摆设,检查组一走了之,村干部则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遭受群众的指骂,村干部难以承受如此大的精神压力,增加了从事具体工作的村干部工作难度,另一方面村级干部选拔制度中的形式主义,如干部年龄、文化程度等,脱离了农村工作实际,给村干部选拔增添了不必要的条条框框。

三是村干部变动频繁,导致依法治村难。目前农村普遍实行了村干部提名“公推直选”和“海选”制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村干部变动频繁问题也显现出来。被选出的村干部往往是在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但在村务管理方面则知识有限,经验欠缺,加之村民文化知识较缺乏,更是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对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地指导,目前农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由于有关部门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村干部又无闯市场的经验,盲目地“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导致乡村号召农民种植什么什么赔钱,养殖什么什么亏本现象发生,不仅严重损坏了基层组织的形象,而且形成群众对村干部的一切工作产生逆反心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在农村干部工作中就是村级干部不稳定,组织机构涣散难管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多数村级基层干部在农村做了大量耐心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目前村干部实行“海选”,对村干部依法按时进行换届选举是必要的,但变动过于频繁必将影响到农村的各项工作,现在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基本上是第一年看,第二年干,第三年又要为换届选举做准备了,而且一些地方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不同步,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换届选举上去了。如果主要干部频于变动,单纯地以年龄、学历,甚至以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为唯一标准选举村干部,农村就有可能失去吴仁宝这样的带头人。在选举工作中由于制度不规范,往往实实在在干工作和敢于说真话的人,由于得罪人多而落选,而一些不涉及矛盾的老好人被选上,由于这部分人从未从事过村务管理工作,因此尚未适应农村复杂矛盾就又因为卷入矛盾而被又一个新人所替代,由此导致工作出现断层,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在干部选用方面,由于 农转非、工作指标等问题的限制,村级优秀干部难以被提拔到乡、县等有关部门工作,使村干部认为“工作没干头、前途没奔头”。工作制度不规范,也使村支两委成员难以尽快熟悉情况,及时进入角色。

四是舆论宣传不到位,导致依法治村难。在舆论宣传方面,没能利用好现代的宣传工具,宣传出农村改革中出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以乡村基层干部为题材的各种宣传报道,大多以村干部违反各项制度为内容,丑化了基层干部的形象,被当作反面教材,以村干部中极个别败类的所作所为以偏概全,由此产生了晕轮效应,似乎所有的基层乡村干部都是些反面人物,误导了舆论,致使不少群众,甚至是领导干部看不到基础组织和基层干部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看不到大多数基层村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村干部越干越委屈难以干,导致村级制度建设走样。

五是村干部自身知识素质差,待遇低导致依法治村难。村干部素质低,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能力差或失去了原有的工作热情,村委会主任不服气,部分村支部书记自身约束不严、素质低、私心重,村委会主任不同流合污和村委会主任素质低,工作能力差,工作中不配合。在经济方面,以怀化为例,村干部中工资最高的村党支部书记也仅仅在一万元左右,村委会主任只能拿村党支部书记的90%,村计生专干拿村党支部书记的80%,其他村支两委成员不超过70%,有的村支两委人员一年才一两千元。村干部往往在当地是一些经商、种地搞生产的能手,几千元的报酬,如果不干村干部,对于他们来说只能算是零花钱,由于村级干部误工补贴 较少,与国家干部比费力得罪人又无实惠,与农民比也不如,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种好责任田,相比较明显感到吃亏,村干部混日子、弃职流失现象严重,为此有能力的人不愿干,没能力的人又干不了,合适的村干部人选越来越难挑,后备干部断档现象日益严重。

由于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几十年来为村里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其他干部相比,退休生活无保障,收入差距大,养老问题、大病治疗问题无法解决,相比反差较大,当前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得罪领导政治上要命,得罪妻室生活上要命,得罪歹人全家不安宁”,村干部感到后顾有忧不想干,导致村干部短期行为严重,工作得过且过,撞钟混日子,心情不畅。村干部实际上超负荷的承担了一些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责,但是又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保障。

六是干群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依法治村难。没有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宣传工具进行宣传,作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干群沟通渠道不畅,如中央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在短时间内就能传到乡村,执行过程中上级有所变动,村干部按上级要求办事,群众不理解,领导不了解,各种矛盾均指向村干部,导致村干部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激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作风所致,一些原本不大的矛盾,不严重的问题,如果处理及时,本可顺利化解;如果推托回避,或者方法简单粗暴,些微波澜可能酿成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发对立和冲突,增加工作难度。没有充分发 9 挥村组调解工作的积极性,村民有疑问、不解、怨情难以通过正当的渠道得以迅速解决。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村对策的分析

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短板所在,依法治村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长期的不懈努力,从当前看,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明确现实意义,统一思想认识。依法治村是指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运用各种法律途径和形式,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从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协调发展。依法治村工作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依法治村是农村健全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在农村扩大基层民主,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只有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去规范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才能保证村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保证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其次,依法治村是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当前,农村基层工作在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道德行为评价中,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解决这些 10 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办事。

第三,依法治村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类新的矛盾,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法治,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社会秩序。

二是完善涉农法律法规,突出宣传教育。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特别是在普法教育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里,更需要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寻找一条适合农村普法教育的新路子,以推进依法治村的进程。

第一,完善涉农法律法规是实现依法治村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0年底基本形成,从国家层面来说,当前总体做到了各方面都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基本出台,为全面依法治村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以《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为例,都是在1993年通过开始实施,其后时隔将近20年直至2012年才修改,期间我国的农业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法律依然不变,不少涉农法律法规条文已经不符合农业发展形势,有必要及时进行修改。修改涉农法律法规要注重听取农村人大代表、工作人员和专家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加强法律的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异很大,各地区在不和国家法律法规不相违背的前提 下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政策,确保国家的政策能具体落到实处。

第二,更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第三,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理论研究,认真总结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经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需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注重民生,倾听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积极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渠道。以“一学三讲”为主题,以“法律进乡村”为载体,在广大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活动。通过“一学三讲”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满足广大农民学习法律知识的需要,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大局。

第四,丰富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承包以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问题,开展“法 律进乡村”活动,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采取编写、赠送适合农民群众学习的法律读本和宣传资料,利用电视、广播、法制夜校普及基本法律知识,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对家庭、村镇自办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实行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集中轮训制度,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调解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纠纷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导向性、实用性,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地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第五,拓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视野。切实抓紧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深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工作场所及主要活动场所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利用报刊、杂志,刊登有关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专栏节目,组织宣传骨干在每年春节放假期间深入乡村巡回宣讲等活动,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充分的法制保障。

第六,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职能资源。注重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安臵帮教、社区矫正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融法制宣传教育于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的全过程中,使司法行政在基层的职能作用互相补充,互相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同时,也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第七,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等队伍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深入农村的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经常性的“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律师、公证、法学教育工作者对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进行传、帮、带,培养农村基层专兼职法制干部,全面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宣传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八,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资源。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做到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不断提高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宣传场所和工作经费,在进一步利用板、墙报,标语、横幅、小报、夜校等农村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网络法制教育向农村延伸,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送给农民,送到农村千家万。

第九,发掘先进典型打造示范效应。政府要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作为推进提高全民法制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力争依法治村呈现出依法、民主、和谐的良好态势。重点要放在示范村的确定上,将具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高、村风民俗好、且有民主基础、有特色农业项目的村列为示范村。努力把将民主法治示范建村摆入工作的重要议 14 事日程,从镇机关、执法部门调配国家干部到村驻点抓示范、推行目标管理,对驻村工作结账实行群众评议计分制。

三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现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两者密不可分,辩证统一。因此,我们在大力开展依法治村的同时,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新形式下依法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第一,实行民主选举,选齐配强班子。建设村民满意的“两委”班子。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干部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深切地感到:村委会作为基层性群众性自治组织,必须走依法治村的道路。要下决心从落实民主选举开始,切实开展以“四个民主”为核心的依法治村活动。为保证民主选举公开、公平、公正,防止个别村民搞派性或借助宗族势力拉选票,妨碍民主选举,要组织村民反复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向村民讲解民主选举的意义,同时和村民们一道分析村里的各项事业搞不上去的原因,使广大村民们认识到,“全村要想富,首先要有好干部”。在选举期间,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使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经过民主选举,使当选的村干部切实地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从而关心村民,爱护村民,同全体村民一条心,时时刻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二,实行民主决策,保障村民真正当家作主。要使村支两委班子从过去决策失误教训中认识到村里重大事务,如果不实行民主决策,无论村干部的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都难免出现差错。只有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 制,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避免或减少失误。为此,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关“村委会遇有重大问题应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规定,成立村民议事小组和参事小组,并明确两个小组的组成方式、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议事小组由非党村民组成,候选人由村民自主推荐,经全体村民投票,按照得票多少确定最后人选。其主要职责:一是讨论、审议村内大事,提出建议;二是及时向“两委会”反映村民的意见和要求;三是监督村委会的各项决策是否正确;四是带头执行“两委会”的决定和下达的各项任务;五是参加一年一度对村干部的评议工作。参事小组由党内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有七项:其中第一至第五项与议事小组相同,第六项是向党支部汇报,反映基层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第七项是协助党支部搞好调查研究,为党支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两个小组分别向村民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每个小组可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成员若干名,任期一年,可连选连任,无任何报酬。村里凡是关系到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提请全体村民大会或召开参事小组、议事小组会审议。村每年要召开2次以上全体村民大会,4次以上参事小组会议和议事小组会议,使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强。

第三,实行民主管理,用制度规范约束全体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是依法治村的突出特点。要制定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内容的村务管理制度。章程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村级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妇联、民兵连、党员教育管理、民主政治建设及议事小组、参事小组、监督小组等工作制度;二是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村农业承包费的收取、土地管理、义务工和基建工的管理及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关于社会秩序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社会治安、村风民俗、乡邻关系、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制度等。章程应经全体村民广泛讨论,反复修改,并由全体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后,印成小册子,发到村民手中。使村民们感到章程是大家举手同意的,既有义务,又有权利,应坚决执行;使村干部感到,有了章程,尽管要求更高了,但村里的事务好管了,干部也好当了。章程不仅是自己作为行使民主权利和保护合法权益的依据,同时也是用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

第四,实行民主监督,做到“让村民明白,干部清白”。为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建立参事小组和议事小组的同时,还应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也应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设主任1人,成员2—4人。监督委员会行使的职责:一是审议村委会财务预算、决算。二是严格审查财务收支原始票据及村级开支报销凭据的合法性要素。三是接待村民上访。为了把知情权亮给群众,议事权交给群众,监督权赋予群众,疏通民主监督渠道,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确立公开主要内容和公开方式。即公开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明细表;公开村干部报酬;公开村内招待费;公开村办企业承包情况;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公开困难户补助;公开土地征占数目;公开“两委会”决议及工作情况;公开山林砍伐数目;公开上级政策。公开的几种方式:一是在村委会外设立“公开栏”,将村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布,每月更换一次;二是每月向村民印发一期“两委会”工作通讯,通报 两委决议及贯彻执行情况。三是每年召开2次民主对话会,由村支两委全体班子成员面对面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直到村民满意、没有异议为止。对出现的个别突发问题,则随时举行专题民主对话会及时予以解决。四是设立举报箱,拓宽监督渠道。五是实行民主评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每年开展评选若干名优秀党员、村民代表、组长活动,并对他们予以相应的奖励。同时还要评出不合格的党员,然后由组织出面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戒勉谈话。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

四是依法治村与以德治村相结合,确保农村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做好农村稳定工作,既是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矛盾也随之产生,如邻里之间的矛盾,村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村民与村两委会之间的矛盾。就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谢家坞村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靠班子自身的团结,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的观念;二靠村民的支持,拥有较强的全局观。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干部办事公正不公正,有没有为村里办实事,他们是一清二楚的。村班子团结、作风过硬、为民办事才能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才会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靠法治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宏观调控;靠法治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乡村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村级具体就是要将人们的日常行为全部纳入法制建设之中,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在村级实施便民的法庭巡回调解、审判制度,及时调解、审判村民的矛盾纠纷。当前针对村级发生的小偷小摸等所谓“气死公安、难死法院”等一些问题制定合法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制度,达到既能有效地遏制农村歪风邪气的蔓延,又合理合法。

其次,想仅仅依靠法律制度就能解决好农村问题,是不现实的。不论是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过程中,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过程中,都要搞好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法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思想道德建设又为法治提供重要条件。运用道德的特殊调整手段,可以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对人们思想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将各种利益矛盾调整到社会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利益矛盾的激化和对抗,并逐渐缓和乃至化解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利益矛盾,靠德治来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农村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同时,教育群众。

再次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化解矛盾保稳定。当前农村留守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老化,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农民犯罪逐渐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我们要认真对待,防范于未然。一是要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发挥基 层组织在团结带领群众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领导作用;二是根据经济利益的碰撞引发社会冲突的特点,综合利用经济手段,调整好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关系;三是努力推进农村社会综治工作。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的村霸、恶霸。实施“打、防、建、教”一起抓,要充分利用劳教手段对地痞、土流子、村霸严厉打击,防止其坐大成势而影响农村稳定。四是要加强司法干警队伍建设,完善其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司法所作为普法依法治理的主管机关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派出所和法庭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抓紧落实社区自治措施,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并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实施监督。

五是强化领导,健全机制体制。依法治村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重点解决好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制度等问题。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依法治村工作,切实把依法治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统一考评,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依法治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村“两委”班子以要积极开展“法治示范村”工作,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支两委其他成员、男女组长和重要知名人士等为成员的依法治村领导小组。依法治村工作有计划和具体工作安排,由治保、调解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考核,把依法治村工作同村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向全体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 20 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使依法治村工作在全村强力推进,有序展开。

一要建造一个结实的制度牢笼,制定并不断完善制约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我国政府虽然开始制定权力运行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很不完善,很不细致,甚至有些领域也仍然还是一片空白。很多时候仍难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所以,我国也必须建立起一套针对公权滥用、权力犯罪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制约公权。达到大家都能用法治思维来处理村务,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便捷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和权威的司法终结机制。

二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责权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干部,要切实转变政府官员和执法者的作风,让他们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严格依法行使权力,文明执法。

上一篇:综合活动:欢乐大擂台下一篇: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