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2024-10-05

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共15篇)

1.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一

文章标题: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在现代畜牧业在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肉、禽等食品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感到畜禽食品的风味不再。有“吃肉肉不鲜、吃鸡鸡不甜”之感,有“吃猪肉,人生病”之忧,日为畜牧食品的安全问题担惊受怕,即所谓“餐桌安全问题”受关注。目前,我国畜牧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十分突出,这与饲料添加剂、兽药滥用,抗生素、激素、农药等的残留,生产环境的污染及饲养管理、动物防检等有直接关系。可见,如搞好畜产品安全生产已是畜牧业的燃眉之急,笔者对此提以下几点看法:

1提高认识,迎合时代潮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生产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已成为人们的呼声,发展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过去,人们在寻求温饱的时候,能穿得暖吃得饱已是大吉,若能吃得上肉则是万幸;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畜产品安全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畜产品的选择更加挑剔。“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已成为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入关以后,我国畜牧业生产将受到很大冲击,畜产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畜产品生产毫无疑问会面临汹涌而来的国外畜牧同行的激烈竞争。而生活水平正在提高的老百姓,如果说以前是对安全问题严重的国内畜产品别无选择的话,那么,现在或不久的将来,更安全标准的进口畜产品将是他们的首选。因此,要迎合时代的潮流,积极提倡畜产品的安全生产,转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观念,大力发展高质量健康绿色食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是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必然选择。

2治根抓本,切断污染之源

畜产品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饲料抓起,饲料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安全。作为人类食物蛋白质重要来源的畜产品,其安全性一直受到特别重视。尽管如此,畜产品被污染而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秩序带来麻烦的报道屡见不鲜。饲料是生产畜产品的原料,饲料要求在改善营养性、适口性和生物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饲料的安全性。饲料安全问题一方面影响畜产品品质,即人类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畜禽采食有安全性问题的饲料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影响人类生存的安全。

从欧洲的“疯牛病”到“二恶英”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惶恐与不安,足以说明畜产品安全生产已涉及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身心健康。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许多不法的生产者为追求“高效益”创所谓的“名牌”,置饲料安全生产于不顾,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不按规定正确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过量添加微量元素,使用被化学物质、微生物污染的饲料等使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产生严重的食物链后患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针对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制

定出相应的策略,消除饲料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迫

在眉睫。首先,加快修订和完善饲料卫生标准,建立饲料安全性的监督管理体系,使饲料安全生产有一定的依据和法律

保障。其次,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积极开发和推广安全可靠的绿色添加剂,减轻药物残留的危害,消除饲料添加剂后患。最后,还要控制和防止饲料中外源性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控制农药残留和工业“三废”对饲料的污染,切断传染性病原微生物进入食物链,确保畜产晶的安全生产。

3科学防治,确保健康生产

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疾病的防治不可分,尽管有些疾病

可以治疗,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疗的药物所产生的残留

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生产。

防重于治,预防为主,早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真理,但不少畜牧从业人员对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相反对治病却非常重视,一旦发生疾病就期待着一种一吃就好的良药。显然,疾病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及早发现,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能够把疾病消灭在场外,乃是疾病控制的上策;如能坚持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养殖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使畜禽不易患病,这是疫病控制的中策;而一旦发生疾病,再去诊治,则是疾病控制的下策。

在疾病防疫中应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强疫病防治宣传,提高防病水平,增强防病意识。要创造合适的动物生长、发育、生产的饲养环境,培养健康的种畜群,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和蔓延,进行适时接种和科学的免疫,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的使用,使畜产品生产步人安全、有序的轨道。

4加强检疫,保证安全产出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动物检疫工作是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是确保畜产晶安全产出的重要保障。目前,检疫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致使健康动物走明道,病死动物走

暗道,没有从根本上将病死动物控制在原产地,病原微生物得不到控制,病死畜禽流向市场,使畜产品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最终危及广大消费者。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动物卫生和畜产品的质量都要经

过认真的检疫检验,以生产健康质优的畜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使畜产品生产走上健康的轨道。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检疫体系,使动物检疫制度不断完善,做到有畜必检,有售必检,不漏检一只一头。其次,切实抓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这是提高屠宰加工质量,加强检疫检验,推行肉产品国家标准的基础和保证。第三要提高检疫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检疫人员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对疫情及时上报,正确处理,做到无漏检无误检,给畜产品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广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的绿色畜产品。

《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来源于,欢迎阅读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2.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二

1 蚕桑发展概况

截至2011年初, 高平市新建桑园1172 hm2, 分布于全市15个乡246个行政村, 栽桑养蚕户达5325户。其中现投产桑园233.3 hm2, 共示范养蚕2万余张, 产茧900余t, 增加农民收入3000余万元。在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 市政府投资200万余元建设了国内一流蚕种自控化催青室、冷库, 出台了“农民种桑不花钱, 建园、养蚕有补贴 (政府无偿提供桑苗, 每667m2桑园补320元, 蚕种每张补20元, 养蚕大棚每栋补5000元) ”等一系列惠农政策, “十一五”期间政府共投入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蚕茧市场不稳定, 茧价波动大 , 比较效益低[2,3], 是影响蚕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

蚕茧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产业的稳定发展, 与本市玉米、生猪主导产业相比, 当茧价高时, 养蚕效益明显高于玉米、生猪业, 受效益驱动农户积极栽桑养蚕;当茧价跌时, 效益不如种玉米、养猪, 农户就会弃桑改种其它作物。回顾我国蚕桑业, 在上世纪70-90年代, 蚕茧价格是玉米的14~16倍, 是生猪的2~3倍,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高, 全国蚕桑产业发展相对持续稳定。进入21世纪最初五年, 蚕茧价格中准级每公斤16元, 是玉米每公斤1.5元的10倍左右, 是生猪肉每公斤20元的0.8倍, 蚕桑效益相对较低, 我国蚕桑产业严重滑坡, 2005-2006年茧价上涨到每公斤24~25元, 是玉米每公斤1.5元的16~17倍, 全国蚕桑产业迅速恢复及发展;2007-2009年, 茧价下滑到每公斤14~18元, 是玉米每公斤1.6元的9~11倍, 全国出现了大面积弃桑毁桑。茧价的几起几落, 粮食价格又逐年上扬, 劳动力工价倍增,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低, 以致于广大蚕农对蚕桑业失去信心。

2.2 干部、群众思想和观念上认识不到位, 是影响蚕业健康发展的客观因素

高平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 但规模小, 又断断续续地发展, 以至于蚕桑产业在高平可谓一个新兴的产业。本地区蚕桑生产, 一年生桑园5333.3~6666.7 m2可养1张蚕, 二年生桑园2000~2666.7 m2可养1张蚕, 三年生桑园667 m2均可达到养蚕1~1.5张蚕, 第四年桑树进入盛产期, 每667 m2年均可养蚕1.5~2张, 条件好的可养蚕3张蚕以上。由于初期效益低, 有的干部、群众思想上急于求成, 对蚕桑产业收益信心不足。如:某村2006年发展桑园34.5 hm2, 2009年出现了刨毁桑园现象, 调查的10个农户, 均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 就是通过二年养蚕示范, 前二年效益低, 茧价在降, 粮价在涨, 认为种桑不如种粮, 该村干部尽管采取了多种奖罚措施, 但仍出现毁桑现象。客观地讲, 效益体现不很明显, 给广大干部、农民在思想认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差, 部分乡镇、村干部对产业发展心存疑虑, 表现在重栽轻管, 综合管理抓的力度不大, 行政推动力不强, 措施不落实, 蚕农对蚕桑业发展信心不足, 积极性不高。

2.3 布局不尽合理, 是影响蚕业健康发展的人为原因

蚕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要求做到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在蚕业发展过程中, 部分乡、村、大户在布局上不尽合理, 其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完任务一哄而上, 违背农民“自主自愿”原则;二是片面强调连片, 造成农户经营规模不适宜, 小的几分地, 大的上百亩, 粗放经营, 桑叶荒芜;三是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 有的盲目栽桑, 无人管桑, 无人养蚕。据统计, 全市133.3 hm2集体经营桑园, 荒芜的占到80%以上。全市约20%的桑园面积由于布局不尽合理因素, 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

2.4 产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蚕业发展要求

“十一五”期间,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桑政策, 同时制订了每公斤蚕茧17元最低保护价政策。但应对新形势, 已有的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发展要求。一是投入严重不足, 影响产业发展进程。蚕桑产业一次投入可多年受益, 但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需求量相对比较大, 农户栽2000 m2桑园, 建一个100~120 m2养蚕大棚, 需直接投入4000~5000元, 而目前产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乡村, 蚕农无力加大投入。二是有惠桑政策, 而缺乏保护性制度, 对擅自毁桑或荒芜失管、不养蚕的行为, 无法追究与制止。三是最低保护价格, 已不适应农村农业经济效益比价, 急待向高调整。四是缺乏产业风险基金保障机制。

2.5 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滞后, 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求

蚕业生产工序较复杂, 影响因素较多, 技术性较强。因此, 产前要做好蚕种订购、催青处理及其它物质供应工作;产中必须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产后还须帮助做好蚕茧收购工作, 同时还要开展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随着桑园面积的逐年扩大, 养蚕农户的逐步增加, 技术力量及装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 高平市从事蚕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4人, 与全市1172 hm2桑园及5325个养桑户的技术需求相比, 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太大。市、乡镇、村级技术服务体系出现断层, 严重制约着蚕桑业的发展。

2.6 农村可利用人力资源转移, 蚕业人员年龄结构变化是形成有桑不养蚕, 技术推广有难度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大量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弃蚕业转移到其它产业或外出打工, 使蚕桑的主要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文化知识等迅速发生变化。从业蚕桑人员戏称“386199”部队 (特指妇女、儿童、老人) [4], 据对贫困山区乡镇的调查, 在村的大部分是55岁以上老人, 桑园虽然栽了不少, 但养蚕的人不多, 全市有20%左右的桑树无人管理, 桑园荒芜, 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 桑树资源浪费, 无法发挥效益, 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增大了蚕业新技术推广难度。

3 建议与对策

3.1 统一思想, 坚定发展信心, 注重市场低谷时期巩固产业基础

发展蚕桑产业, 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首先要积极引导蚕农树立市场理念, 认识到蚕茧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帮助蚕农树立低潮发展、高潮受益和毁桑容易栽桑难的理念, 防止刨桑、毁桑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认识到蚕桑产业的长效性, 认识到蚕桑基地桑树资源即将进入盛产期, 必定有高效益回报, 砍桑容易恢复难, 一旦市场回升, 即使发展速度再快, 也将造成巨大浪费和时间上的滞后。二是在市场低谷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保护利用好桑树资源。对擅自弃桑毁桑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绝不能放任不管。

3.2 发展蚕桑产业要做到布局科学化、合理化, 促进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今后发展中, 必须要制定好发展总体规划, 做到统筹协调、区域规划、合理布局, 并综合考虑土地面积、环境条件、劳务资源、蚕业与其它行业效益比价等各种因素, 循序渐进, 科学发展。实践证明, 发展蚕桑产业既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推动, 离不开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 也离不开农民自主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宜桑山村在发展时做到不下硬指标, 坚持农民自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 走稳定发展的路子。

3.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增强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

在产业政策上, 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在原有的产业惠农政策前提下建议帮助解决蚕农小蚕共育, 养蚕大棚、优良簇具等省力化养蚕用具, 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扶持。二是针对在蚕茧市场低谷时, 茧粮比价失调的情况, 建议实行“价高随行就市, 价低补偿保护”收购政策, 按茧粮比20∶1的比例, 补偿蚕农茧价差。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推进产业化发展, 尽快延伸茧、丝、绸产业链, 衔接龙头企业与基地蚕农经济效益关系, 使其起到牵动和保护基地发展的龙头作用。尽快出台可持续发展的蚕桑产业机制, 从而推动本市蚕桑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3.4 加强蚕业技术队伍建设, 走科技兴桑之路

应尽快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 一是充实加强市级蚕桑的技术力量及装备。按照目前本市产业规模, 市级蚕桑专业人员编制应再增加10人左右, 并配备专用交通工具;二是产业乡镇应逐步建立蚕技站, 配备专职蚕桑员, 定编定岗;三是每个产业村应选拨一名种桑养蚕能手, 通过统一技术培训, 颁发聘书, 市财政给予每年每人补贴, 动态管理、定期考核, 真正培养一批永不离乡的实用专业人才;四是鼓励扶持由养蚕大户、小蚕共育户、蚕桑经纪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蚕业合作社,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蚕农整体养蚕水平。

3.5 依托科技抓效益, 提升蚕桑产业优势

提高目前蚕桑基地整体效益, 是今后工作的关键, 要从提高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寻找突破口,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的转化, 用科技的力量助推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在搞好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的同时, 努力抓好实用新技术的推广:①充分利用桑树资源, 推广一年养四次蚕 (早、晚春, 早、晚秋) [5], 提高经济效益;②桑园丰产技术力争做到统一和规范;③品种做到良种化;④全面推行袋收法收蚁, 小蚕一日二回育, 塑料大棚和方格簇自动上簇省力化养蚕技术。

3.6 开发蚕桑产业副产品, 提高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蚕桑生产, 除主产品蚕茧外, 其它桑枝、蚕沙、桑果等副产品均可开发利用。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 特别是剪伐的大量桑枝条 (每667 m2每年可产桑条800 kg) 未被利用, 造成了很大浪费。建议利用桑枝条开发香菇、蘑菇、桑枝灵芝等食用菌项目 (每5 kg桑树枝可以装配1袋食用菌, 每667 m2可装配香菇160袋, 产值800元) , 变废为宝,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应对茧丝绸市场低迷, 抵御茧丝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淮迎社, 孟保奎, 张建国.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蚕业, 2009, 30 (2) :99.

[2]齐永红.山西省蚕桑比较效益调查分析[J].中国蚕业, 2008, 29 (1) :7-8.

[3]徐建新.浅论合理茧价[J].中国蚕业, 2008, 29 (4) :5-6.

[4]畅晋钢.山西省蚕桑生产回顾及发展规划[J].中国蚕业, 2008, 29 (4) :19.

3.对金沙县煤矿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煤矿 安全生产 探讨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东邻遵义,南靠贵阳,北接成渝,西连毕节,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之一。金沙境内山川毓秀,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43.3%。主要矿藏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其中煤炭储量约8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多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抓安全,带经济,促发展,成效显著,但是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飙升,受到经济利益的快速拉动和调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压力较大。为了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从源头上有效遏治和预防煤矿安全重特大事故和涉煤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凸现“三项重点工作”,今年,金沙县隆重召开全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会,会议分析了金沙县煤矿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会上,副县长曾庆军指出,一是要把安全监管与社会稳定融合在一起,构建和谐矿区;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抓好产能的提升,确保电煤供应;三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有效打击非法采煤(矿)的行为,确保无私挖滥采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按照“五个严禁”和“七个要求”,抓好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并从“四加强”、“四加快”、“四加大”等方面抓好落实,有效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下面,笔者就金沙县煤矿安全生产谈几点思考。

1 提高煤矿违规成本

长期以来,在金沙县许多中小型的煤矿企业中,安全设备和硬件投入不足状况非常严重,即使在一些国有大中型煤矿,其安全设备老化也非常严重,安全硬件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生产规模扩大的速度。那么,为什么金沙县煤矿生产企业大都会在安全上“欠账”呢?有人把它归咎于企业家的良心、企业的社会伦理,这样的说法看似合理,其实有些表面化。因为,企业家的良心只有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才能得到保证,当一个行业中的大量企业都在违背自己的良心时,显然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外部环境。当前,金沙县煤矿企业为安全事故所付出的违规成本偏低,显然不利于企业形成“安全大于天”的意识。

2 提高采矿准入门槛

金沙县应逐步实行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提高采矿准入门槛。要开办煤矿,首先要取得采矿权。采矿权是通过按法定程序进行的公开招标拍卖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下决心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煤矿进行整顿;对经过整顿治理的煤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强行关闭。建立社会公信力制度,重罚缺乏公信力的煤矿经营者。根据国家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精神,严格执行“七个一律关闭”政策,使煤矿法人铭记“不是煤矿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煤矿”的原则。

3 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金沙县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各涉煤企业、部门、乡镇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做到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层层连保安全。要健全落实安全制度。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制度防线不松懈。要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流程,达到合法、合格、有序、畅通,积极推进煤矿安全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煤矿管理部门要严把煤矿企业证照申报审查关口,提高安全保证金标准,加大煤矿安全事故成本;要严格执行“两法三令”,足额征收煤矿资源补偿费,提高小煤矿准入的门槛。煤矿企业要加大技改和科技投入,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施;要加强安全培训,每半年对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人进行系统培训;要加强火工品的管理,严防丢失、流失问题发生。

4 严格渎职问责制度

目前,对渎职行为的追究以及对非法煤矿的监管并非无法可依。窘困的是,金沙县检察机关和安监部门还做不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煤矿安全问题而言,执法的难度远大于立法。煤矿安全监控的关键也正在于执法不能,而不是立法缺失。但每一次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之后,相应的反思都会指向立法,紧随反思的善后也会是完善立法。只是,我们真的缺乏这些法令吗?从法律到法规,从规章到政令,从中央到地方,于煤矿安全领域,已经充斥着大量的重复立法,一道接一道的禁令也在每一个年度里三令五申。制定法令、提高处罚已经成了每次安全事故之后的惯常程序,不幸的是,这些不断重复的立法也是历次事故反思的终结。而执法,似乎并不是执法者所急于解决的事。为此,严格渎职问责制度,势在必行。

5 增强刑罚处罚强度

在刑罚强度上,我国的业务过失犯罪较普通过失犯罪明显过轻。国外的做法是业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亦重于普通过失犯罪,如日本刑法规定:业务上失火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下监禁或者150万元以下罚金,而失火罪的法定刑为50万元以下的罚金;业务上过失致死伤罪的法定刑為5年以下惩役、监禁或者50万元以下的罚金,而过失伤害和过失致死罪的法定刑分别为30万元以下的罚金或者科料和50万元以下的罚金。而我国《刑法》135条规定,造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法》第233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其首选的刑度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才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幅度之内量刑。《刑法》第235条规定的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这一量刑幅度与重大劳动事故罪的第一个量刑幅度相同,如此一来,致多人死伤与重伤一人的处刑有可能持平,这是不合适的。

总之,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金沙县煤矿的安全发展。

4.对发展民办高校的几点思考 篇四

●据有关统计,我国多数民办高等学校的行政事业费基本上可以通过收取学费和自筹方式加以解决,但在需要扩大学校基础建设增添急需现代教学设备时往往感到十分困难,国家如能适当提供资助或提供无息低息贷款,将能解民办高校燃眉之急。根据我国国情,特别是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对民办大学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不失为政府间接资助民办高校的有效方式。

●从我国高校的科类结构看,大多偏重于理工教育,人文社会学科所占比例一直偏低,特别是一批面向第三产业的财经和政法类学科专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至少需要高中级财经类毕业生累计约100万人,政法类毕业生约40万人,1992年,普通高校财经类毕业生数为6.5万人,政法类毕业生为1.2万人。如果维持这个培养规模,1993年-,普通高校可培养财经类毕业生50多万人,政法类毕业生约10万人,尚缺30多万人,再加上人才的自然减员,可见单靠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很难解决的,民办高校的`兴起和发展,正好拾普通高校之遗,补普通高校之短。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有较为稳定的行政管理人员。民办高校的评估指标主要由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办学效益等若干大项组成。

●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如智利和韩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和私立高教部门之间,大体上都经历了从“控制”到支持和从“反控制”到争取资助的历史转变。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与经济体制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相适应,我国高校也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应该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及办学效益,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教育行政部门与民办高校本身两方面做好工作。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到积极引导、扶持与管理的作用

1、对民办高等教育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目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调控,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两种,其一认为,既然民办高校面向市场办学,政府主管部门就不必过多地去干预、控制,只要在政策方向上把握住就行了。没有必要去限止、用条条框框去“管”去“卡”,让其在市场中“自生自灭”。其二认为,高等教育有其周期性和规律性,不能放任自流,要吸取过去办高校“一哄而上”的经验教训,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完全应该按照现有公办高校的要求来参照,而对有些民办高校的专业,只需在现有的公立高校基础上扩大招生数就可以解决,因此民办高校不宜发展过快。

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办学体制改革又是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只有搞活办学体制,才能促进

5.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五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当今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因素,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对扩大传统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周雯艳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85关键词:传统武术 现状 发展

6.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六

郭元镇郭元初级中学沙春华

作为人类对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一种深刻反思,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条件提出的新的展望观,“可持续发展”这一推动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将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一方面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教育变革自身原有的生产方式,注重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叙是确保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观念问题是一切行动的纲领,更新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首要工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行为是盲目的、低效的。看看教育的现实,我们一些学校的工作不可谓不卖力,但办学水平却总是在低谷徘徊,即使偶或成功,也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大多是教育群体在教育理念上出了问题,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差或出现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而反观一些在社会上久负盛名的学校,其成功没有一个不是在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强大推动下促成的,洋思初中的成功,平潮中学、白蒲中学的崛起,通中、如中等校的长盛不衰无不昭示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那么,如何形成正确教育理念并使之最终成为教育群体的自觉行为呢?(1)领导集体尤其是校长要致力于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宣传、倡导、身体力行,明诏大呼与无言之教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辐射、影响教育群体的思想。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有强烈的教育、引导教师群体认同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机会,利用多种传播形式宣传先进教育理念,使全校上下人人熟知。可采用的方式有:其一,同一性教育的方式。领导集体要形成共识,坚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在不同的场合或同一场合,传递同一种教育理念的信患。其二,根据分工不同对教职工分门别粪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思想的教育与管理。其三,发挥骨干的作用。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骨干力量上下沟通,带动教职工认同并实践先进教育理念。(2)努力营造一种凝聚型的“信任文化环境‟‟,以期使全体教育成员形成共识,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真正的“组织体‟‟。达成此目标的基本方法有二。第一是展开对话,学校管理者除了要

有民主作风,容人之量外,更要致力于“平等对话“氛围的营造,要让每一个成员自觉“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要竭尽全力帮助学校成员建立起与学校共命运的意识,帮助他们克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人微言轻”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启动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为形成共识提供必要条件。第二是引导讨论。这里所说的讨论是指学校内部成员就有关学校发展的重要理念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加以辩护。这种讨论的实质就是引导纠偏。思想认识的转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要纠正偏离的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细致,坚持不懈。要坚持以情感人,对不同意见要不怀偏见,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以诚相见,服从真理;要坚持以理喻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坚“包容并蓄”,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让“时间‟‟来消融观念上的分歧,逐步趋向“共识‟‟。(3)运用管理手段,通过教育理念书!度化的途径来强化、优化教育群体的教育行为,在管理中不断渗透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活动过程具有 很强的导向功能,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所有方面。在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从定向到实施,从控制到评估,都应贯穿先进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通过管理活动的渗透导向作用,久而久之,先进教育理念就能为教育群体所认同、接受,并逐渐变成他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二、找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点——建设优秀的教育群体。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1)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问题,这是优秀教育群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一个学校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选好领头雁绝对是一必要条件,“校长是学校之魂”是对领头雁作用的经典性描述。既如此,校长的选拔任用就不可等闲视之。首先,要结合正在进行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着手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校长选拔机制,让那些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骨干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表现、通过正常渠道得以“人尽其才‟‟,一展抱负,使那些投机钻营、思想僵化、尸位素餐之辈的自然淘汰成为一种必然。如此,则是时代的幸运,教育的希望。其次,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其核心是落实有效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最初的表述“民主监督”,较符合流行的提法,但后来觉得此“民主监督‟‟易流于虚空,故改为现在的说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必须依法保证校长享有充分的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筒言之,“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萧宗六:(《学校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4,69页。)第二,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议事规则,使校长的人事、财务决策权的运用在制度化、程序化的范围内运行,对校长的用权进行必要的制约,防止校长“独断独行‟‟,这是健全学校领导机制的极重要的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第三,实行重大事项(人事、财务、办学举措等)领导集体表决铡、部门主管负责制。“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不等于校长事必亲躬或校长家长制。优秀的校长总是善借集体的力量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人负责”。一方面避免了校长“事必亲躬,疲于应付”的尴尬,也使领导集体中其他成员不至于有被冷落的感觉,不至于作“壁上观”。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领导集体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良好领导集体的形成。第四,建立必要的权力制衡机制。除现有的民主渠道外,还应着力建立校内权力铡衡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这一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改造现有的教代会制度而成。其初步构想如下:每个学校设3名以上的教代会常任代表,常任代表会议有对学校事务的建议、质询、否决权(其中否决权的行使须以召开全体教师会的形式,获半数以上支持方能生效)。代表由教师无记名投票产生,实行任期制,一般与校长的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任期内校长无权解聘,不犯刑律,不得罢免其代表资格(罢免权在全体教师会)。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参“政‟‟议“政”,但不参与执“政”,所起的是过滤作用和把关作用。相信常任代表会议制度能够使我们的民主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落实,从而构成对校长负责制的有效监督。(2)优秀教育群体建设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教师的选择、任用与培养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把进口关,知识结构仅是进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其敬业精神,爱生修养。

二是要严格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结束,由全体教师集体决定其去留。其次是教师的任用与培养。这是促成优秀教育集体形成的最重要的着力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工作:第一,必须始终将教师的思想统一于科学教育理念的大旗之下,致力于发展教育集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一切教育教学行为要尽可能符合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者要从此理念出发制订出相应的教师行为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以实现教育理念的制度化管理。第二,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任何革新,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又取决于其使命感及自身觉悟。因此,下最大决心培养、提高教师应该成为

学校工作一个核心环节,成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支点。应该鼓励教师从适应未来教育的角度不断去充实、完善、发展自己。第三,教师的任用要坚持按制度办事。要进一步深化现行的教师聘任制。第四,允许教师在适当范围内正常

流动,以搞活教师队伍打破教师的学校终身所有制及部门所有制。

三、牢牢抓紧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点,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1)要牢固树立“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要竭尽全力使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依据全体教师的智慧明确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目标及教育策略,主要着力于目标的其体实施及教育目标的个体化实现。(3)学校管理的重心必须下移。不少的教育界同仁时常发出“教师难当,学生难做”的感叹,是的,现在的学校管理确有不少亟待改变的地方。造成上述感受的“查教师,查而不当;管学生,管而不实”的毛病就是一突出表现,它“重教轻学,重学轻养”,是形式主义在教育中的大发作。不少的管理者满足于结果考核,满足于所谓“六认真”检查,且美其名曰“过程管理”,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具体的一个个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则被摆在次要位置。事实上,这才是管理的核心,才是真正的过程管理,才是应该着力用心的地方。这说明学校管理中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很有重新审视的必要。我们认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管理则是实现有效学生管理的手段而非学校管理的目的本身。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4)注重营造凝聚智慧的良好育人环境,以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态环境”,努力变“炼狱”为“乐土”。可从以下诸方面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第一,重视学校及周边环境建设,师生群策群力,力争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第二,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校内人际关系,努力建设具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友谊”。第三,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教育生活,不断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以增长其知识,丰富其精神,发展其能力,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留连往返的强烈感受,让每一朵花都微笑。

7.对我国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七

1 科学的规划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南针

市场发展规划既是对市场未来发展所做的预测性计划, 又是指导市场沿着既定的方向, 不偏离发展轨道的控制性约束。在市场规划的编制中,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区位优势、地理交通等综合因素, 合理布局各类市场的位置和建设规模, 保证市场的发展阶段与居民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 业态的设置和消费力能容纳的市场规模既不可太过超前, 带来资源的闲置, 也不能滞后于市场需求, 造成资源的浪费。

市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专业市场发展规划。综合性规划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居民需求实际, 对主要发展的市场类型、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进行宏观调控, 合理确定商超、农副产品、日用消费等各类市场的规模和区域布局, 控制总量扩张, 限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无优势市场的发展, 做到定位准确, 特色突出, 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差别竞争力。专业发展规划是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 对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等作出科学预测, 明确预期目标和发展措施, 指导各专业市场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型商业网点, 要根据市场容纳数量和网点辐射范围, 对发展数量、规模等进行严格控制, 既要符合便民利民的消费原则, 又要防止因过度竞争等掠夺性开发破坏商业环境。

2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大型市场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市场的发展, 如同一个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企业, 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就难以驾驭市场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单体专业化市场仅靠其自发发展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 分散经营也缺乏引导和运营机制, 在市场形势把握、市场战略实施上处于劣势。因此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 通过成立市场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市场组织的主体地位, 完善各类管理制度, 让市场主体在市场大潮中成长、发展, 按公司化要求进行市场建设, 以市场化运作赚取市场利润。

对组团发展的市场群, 由于各市场 (商业街) 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如果彼此之间发展定位模糊, 经营产品同质, 容易造成行业的分散, 不能形成集聚效应。而通过成立市场 (行业) 管理机构, 可以根据各市场 (商业街) 的发展定位, 有效引导资源的定向集中, 调节市场资源的统一配置, 使不同行业的同类网点各归其位。同时管理机构对经营业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 对于保证产品质量, 倡导诚信经营, 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3 因市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繁荣发展的发动机

再好的规划市场, 如果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就只能是一座矗立的风景, 失去了市场建设的意义。商业模式的选择, 如同战场上的兵法一样, 只有适路才能赢得胜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城市CBD, 同业的集聚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也是以商流吸引人流对人流形成商流的反鉴。

市场发展模式, 外显为行业构成, 内化为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在模式基本固化为批发贸易的前提下, 品质管理决定了市场的前景。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市场, 对其进行技术化、信息化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技术化严控品质管理, 以信息化提高交易效率, 才是现代市场建设的要求。

4 高效的服务平台是市场提高交易效益的加速器

市场交易环节众多, 市场信息千变万化, 如何让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程序化繁为简, 从烦琐的市场信息中过滤出有用的信息, 就需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来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 对信息进行集中, 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价格、供求、品质等市场信息变化也能及时地反映在信息平台上, 给参与者决策提供信息指导。

对木材、钢材等以大宗货物交易为主的专业化市场, 涉及海关、工商、税务、商检等多个领域, 审批服务环节的分散容易造成服务低效率。而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对税务、海关、金融、商检等功能进行整合办公, 实行一站式服务, 就可以缩短审批流程, 实现“进得一家门, 办结天下事”。

5 充裕的资金是市场发展壮大的新鲜血液

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市场的启动培育, 都需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任何的要素投入, 都将以资金作为媒介, 物化为各类价值形式。在市场启动初期, 仅靠当地资金是不够的, 必须走出去, 加大商业招商力度。市场招商, 不单是引进经营业户, 也是对外来经营理念的兼收并蓄, 活跃当地商业氛围。坚持个体招商与群体招商相结合的方式, 借鉴温州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运作模式, 突出市场的整体推介启动, 拓宽资金利用渠道, 引进外地先进的经营理念, 加快市场启动步伐。

大型市场的启动, 由于受资金瓶颈、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 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从各地的成功经验来看, “放水养鱼”是一种很好的启动模式, 即在市场启动期, 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等降低市场经营成本, 吸引商户落户经营, 逐渐形成一种“蓄水池”效应, 慢慢凝聚人气商气。因此, 对大型市场的启动, 前期需要以强力的资金注入为动力, 逐步培育、形成市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 应积极开辟融资渠道, 通过引进市场运营主体、争取各级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等弥补资金不足, 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摘要:商贸流通业作为服务业支柱产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市场作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链条, 在发展过程中日趋专业, 规模不断膨胀。随着市场规模和档次的不断提升, 如何管理市场成为了摆在市场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市场发展的各种规律, 为市场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发展,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军果, 刘振华, 张均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7) .

[2]秦松寿, 冯平宇, 张军果.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论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 (4) .

8.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八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职教育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2005年高职全国招生数达到268.1万人,是1998年的5.6倍,同期全国普通本科招生增长了3.6倍。高职招生在高等教育招生中占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增长到05年的53.1%。在校生数05年已经达到了713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45.7%,比98年提高了11.3%。学校数2008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已经超过了1144所。

国家相关政策表明,2010年,国家要求高职在校生计划达到800万左右。要在适度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10年争取高职年招生规模控制在300万人左右。随着高考生的逐年减少和后续新建院校的加入以及大批知名院校的扩招,地方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模式扩张将被弱化,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处理好规模扩张和内涵建设的关系,走出一条科学、严谨、稳健、特色之路,直接决定地方高职院校的存亡。

1 地方高职院校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1 整合和转型问题

众多地方高职院校其前身都是地方中职、技校、基础类教育学院和一些原有地方院校联合合并组成的,结构构成复杂,学科基础薄弱,专业特色不清。主要表现在: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依然延续中职学校和传统教育模式,技能型培养目标不能凸显。作为技术型院校,师资依然是知识型、基础型的,不能胜任新技术的传授。作为地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教育基地,依然以传统专业作为主导,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不足。因此,整合师资和技术知识转型迫在眉睫。

1.2 办学定位不准问题

办学定位是一个高校办学的纲领,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就是高校在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中找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相应位置。

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偏差主要表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与办学定位还不完全适应。由于起步晚,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制约,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仍然不足,同时建校初期的指导思想受当时环境限制,目标制定过低,师资储备不足,条件建设滞后,随着规模的扩张,使原有的办学定位与现实发展不能完全适应。

2 对策

(1)地方高职院校要牢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服务面向,要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在办学实践上快速实现 “三个转型”,即: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型,基础教育向专业技术教育转型,由传统专业向新兴产业需求转型。实现高职院校名与实的对接,要紧密与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地方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校、政、企人才培养、政策导向、社会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扎根有土壤,发展有空间,创造发展的大环境。

(2)积极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同时要统筹规划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能够进课堂。地方高职院校要以地方产业需要改革课程体系,要以为产业化提供合格人才为背景,开展教学。要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和互补,让企业进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乃至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过程实地化,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收获实用化。

(3)依托地区产业发展,立足长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设置新专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老专业,依托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成立由学院、政府、企业协调共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和订单培养人才的市场调控机制。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办学的方针,在人才培养上力求“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和地区产业调整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和社会需零距离,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需求零距离。在教学改革上紧扣“四个依托”: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设课程,依托实践抓教学,依托就业育人才。在可持续发展上追求 “五个并举”:全日制中、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并举,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传承民族文化底蕴并举,产业兴校和科研、人才强校并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兼顾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并举。

(4)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真正把一线的有动手经验的人吸引到教学队伍中来。要将现有师资引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在专业和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尽量多的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加入教师队伍,用生产实践经验教育逐步替代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的优化。

(5)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培养人才模式。争取和利用社会资源、企业资源,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一个切入点,以此带动这个专业的调整、建设、引导的课程设置和方法改革。

9.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九

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行业发展定位

客运出租车行业既是各地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城市的“文明窗口”行业,既有市场的属性,也有计划的背景,更有公益的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多、人们收入的增加、出租车运价的公交化,决定着今后出租车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平民化”和“大众化”。这些特点和要求决定了出租车行业必须走政策扶持、规模运营、品牌运作、有序竞争、优胜劣汰、行业自律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1、客运出租车行业应该是人心稳定的行业

出租车行业要文明、健康发展,有二个先决条件:一是广大经营者要对现状满意。包括政策环境、经营环境、经营状况、社会治安情况、自身的收入和健康状况、配套服务设施、社会地位等几方面;二是对行业发展前景乐观。包括政策的导向、业务的成长性、经营成本变化趋势、对未来收入增长的期望值、自身安全和健康保障等等方面。

从业人员对现状、前景表示满意和乐观是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应尽力去营建这样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环境,保持出租车从业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否则人心不稳、人员更替不断,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越来越差,政府“提高服务质量、创建城市文明窗口”的公益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关爱司机,积极营建一支素质相对较高的从业人员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是行业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础。

2、客运出租车行业应该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出租车行业是受当地政府宏观调控的行业,受政策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很多,不能以纯市场经济的眼光去对待,其提供的服务又具有公益性,要提高服务质量,让百姓受益,该行业应保持相对稳定的合理利润率。行业具有潜力,发展才有动力,才能集聚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扩大再生产,才能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满足社会和政府提出的更高公益需求。

3、客运出租车行业应该是良性竞争的行业

客运出租车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它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乘客位移”的运输服务,作为产品本身,不同的公司提供的产品应相互区别,便于乘客识别,作为流动经营、单车营运的出租车更需如此,最好的识别就是车身标志色,但一个城市出租车标志色太多也会让人眼花燎乱,因此除有一定规模按品牌化运作的企业可单独选色外,其它企业和个体只能使用一个标志色。在政策引导下,以不同的车辆标志色作为不同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标识,使同等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具有自由选择权,通过乘客择优选乘,促进企业间的服务质量竞争,达到行业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企业优胜劣汰的目的。

三、行业健康发展原则

1、应地制宜、稳步推进原则

重大政策的出台还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既尊重客观现实,又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合理推出、稳步推进。

2、规模经营、品牌运作原则

在政策引导下,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实行品牌化运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政府给予必要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其更换具有企业明显特征的车身颜色和标志,以利于乘客识别,培植优质服务品牌。

3、有序竞争、扶优限劣原则

在具有不同标志色和标志的企业间导入服务质量差异化的竞争,通过对所有企业第三方服务质量测评,对服务质量好、社会评价高的企业在新增运力的配置、税收、信贷等方面实行政策性扶持,对服务质量差的企业责令整改乃至淘汰,逐步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既防止个别企业以包代管,吃行业服务品牌的大锅饭,又避免个别企业完全垄断经营。通过适度、有序的企业间服务质量竞争,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一个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优胜劣汰的竞争和发展格局。

4、以人为本、利益兼顾原则

政府在政策出台、游戏规则制定、行业管理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在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并重;一线从业人员在对乘客的服务中要做到以客为本,诚信服务。要充分兼顾政府、企业、从业人员、乘客各方的利益,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好范文版权所有

5、科学管理与行业自律并重原则

10.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十

随着高校扩招,进入中职学校学习逐渐成为课业成绩较差学生的“无奈之举”。同时,许多普通高中为追求升学率,将考取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另行编班,通过短期专业理论补习和突击式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行教育投机。以上两种因素逐渐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弱化:从生源质量上看,对口考生的升学率几近100%,选拔功能逐渐丧失,生源质量无从保障;从教育质量上看,学生在中职阶段存在着职业道德观念不牢固、知识更新缓慢、理论和实践结合困难的问题,培育出的学生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1.引导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重要作用

接受职业教育首先要形成对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正确认识,才能挖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等的学习能力。中职学校在引导学生接受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培养其形成探索职业、献身职业的精神等方面责任重大。

2.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在专业结构、教育层次、教育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受制于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在引导安排学生步入正确发展轨道、顺利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工作人员。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以便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生产效率、经营能力和生活水平,所以实用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三、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路

1.以人为本,树立甄别人才与分层次培养的发展观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担当高职教育的人才储备库。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甄别人才与分层次培养的办学理念。首先,应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正确的实践方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基本教育目标。其次,在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加以甄别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教学,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条件,妥善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余力的学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建立包括校内实践和开放性实践在内的扩展结构的成熟教育机制

(1)做好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已成为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中职学校必须从传统基础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的角度去理解、认识、改造、创新基础教育,通过加强学生基础阶段的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注重个性化教学。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元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特质,根据其知识基础进行个性化教学,将“因材施教”和“人人是人才”的教育观念落实到实处。

(3)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去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排序是:知识、技能、态度;现在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职业态度比专业知识更重要。鉴于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缺失、功利化倾向明显的现状,中职学校在教学与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爱岗敬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挑战。

(4)强化校内实践。中职学校必须很好地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校内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5)开发校外实践。开放办学、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既是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中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中职学校应在加强原有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模式的同时,考虑让企业界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建设,甚至让企业参与学校发展的宏观决策。通过加强与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合作,实现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真正接轨。

11.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国外碳金融发展历程

(一) 碳金融的由来

说到碳金融, 首先不得不提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 和清洁发展机制 (CDM)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88年, 为了给各国决策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权威性科学信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气象组织 (WMO) 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任务是评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的最新进展, 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 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委员会1990年发表了一篇报告, 其结论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量不断增长。假如不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到下个100年之前“将导致地球表面在平均意义上的额外变暖”。该报告呼吁达成一个国际协议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地球峰会”)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大会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确定的“最终目标”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水平。为达到这一目标, 所有国家都有以下一般性义务:应对气候变化, 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提交执行框架公约的国家行动报告。1994年3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

当时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收到186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正式批准文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全球各国分成两组:“附件I国家”, 即那些对气候变化负有最大历史责任的工业化国家;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非附件I国家”。公约根据公平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要求工业化国家首先采取行动, 因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2%, 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占世界的66%。公约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本国1990年的排放水平, 且必须定期提交“国家信息通报”, 详细阐述本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和规划, 以及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年度清单报告。

《京都议定书》。为落实公约, 1997年12月,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 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排义务, 即这38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的承诺期内, 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 要比1990年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此外, 《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开创性突破, 是建立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合作机制”。由于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 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人类应该把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安排在减排成本最低的地方。因此, 《京都议定书》纳入了三个基于市场的机制, 即IET (国际排放贸易) 、JI (联合履行机制) 和CDM (清洁发展机制) 。其中, CDM是唯一在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之间进行的互利机制, 该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 换取“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s) 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CDM是一种双赢机制, 对发达国家而言, 可以通过CDM以远低于其国内所需的成本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指标, 节约大量的资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 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实现节能减排的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 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清洁发展机制。限排的目标覆盖6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京都议定书》还允许这些国家自由组合选取以上6种温室气体来规划各自的国家减排策略。后来, 各国政府还就如何执行《京都议定书》达成了比较全面的规则——《马拉喀什协定》。

这些国际合作机制给予工业化国家及其私人经济实体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减排成本最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选择机会, 而产生的减排量可用于抵减投资方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合作机制能够通过减排项目的全球配置刺激国际投资, 为各国实现“更清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手段。尤其是清洁发展机制, 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或者私人经济实体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并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 。工业化国家可以用所获得的CER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因此这一机制还包括核证实施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CER) 、办理减排手续以及增补参与投资的发达国家的排放总量。

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在于, 通过促进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机构以及商业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友好投资, 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诸如更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 以及实现促进农村发展、就业、消除贫困、降低对矿物燃料的进口依存度等, 从而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二) 碳交易蓬勃发展

就国际金融界来说, “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顾名思义, 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 也可以叫碳融资, 大体上可以说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 也可以简单地把碳金融看成对碳物质的买卖。也可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 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物质主要是与上述清洁发展机制中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环境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可以在上述机制中进行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 所筹集的资金可用来投资于减少CO2等排放的环境保护项目。

一个被公约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国家, 凡是超标排放就要进行经济补偿,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出钱购买”排放权。有买就会有卖, 由此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国际贸易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在本土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非常困难, 以日本为例, 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4亿吨, 按《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2008年排放量应减为11.6亿吨, 但其2002年的排放量已达13.3亿吨, 不仅没有减少, 与基准年相比反倒增加了7.6%。具有主动权的发达国家希望可以通过实施减排指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将自己的排放“合法化”, 因此碳金融的前景可想而知。

自10年前第一宗碳减排交易成交以来, 碳金融的承诺总量和总金额增长都十分迅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自1996年至今已累计成交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原因当然是越来越严重的世界环境污染、核准《京都议定书》的各个国家努力实现其减排承诺、国家级和地区级的碳交易市场 (如加拿大和欧盟2005年1月开始运行的排放交易市场) 不断涌现。可以预见, 作为一项既履行国际义务也有利可图的交易, 全球碳交易量将持续增长, 碳金融业也会蓬勃发展。

有资料显示, 近几年发达国家将有约500亿美元的投资通过CDM渠道资助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设立碳基金, 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截至2005年底, 投入碳基金的资金已达30亿欧元, 其中的2/3作为政府的采购工具, 另外的1/3是私营碳基金。私营公司的介入是一个重大突破, 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和贸易公司对CER本身以及相关的项目融资感兴趣。在这个特殊市场上, 风险管理也变得更加专业化。

致力于全球发展的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碳金融业务部门 (Carbon Finance Business Unit) , 还设立了总额达10亿美元的8个碳基金, 用于全球环境保护项目。

排放大国日本也成立了日本碳金融机构 (JCF) , 前不久该机构从保加利亚的一个风电JI项目购买了2008-2012年期65万吨CER。日本国际协力银行 (JBIC) 将为相关项目提供贷款, 而三菱重工 (MHI) 则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JBIC还向世界银行原型碳基金承诺了1.8亿美元。

设于美国的一个“自愿性”温室气体减排额交易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也不甘示弱, 其月份CO2成交量高达13万吨, 交易对象大多是2006年的排放许可权, 近期的交易价格在每吨0.9美元左右。

伦敦也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一个碳金融中心。它是“气候变化资本”的发祥地, 出现过第一家专门办理与碳有关业务的银行。“碳托拉斯”也起源于伦敦。

此外, 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亚洲碳交易所, 甚至非洲、印度等的碳金融交易也都非常活跃。在荷兰银行, 在可持续金融实践中创新业务模式, 拓展新的商机, 其“碳金融”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碳交易业务。在碳交易领域, 荷兰银行已是排名世界前十位的交易商, 凭借其广泛的全球性客户基础, 为碳交易各方牵线搭桥, 提供代理服务, 获取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代理交易业务的增长和交易经验的积累, 荷兰银行在代理业务外又做起了自营业务, 利润额大幅提高。二是环保概念理财产品。通过对各类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研究, 荷兰银行发现近年来开展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远好于股市综合指数, 于是选择这些公司为样本股, 设计了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 并推出收益与上述指数挂钩的气候和水资源环保理财产品。这两个产品推出后深受欢迎, 仅通过欧洲一家大型超市就卖了3000万瑞士法郎。荷兰银行还将一部分理财产品以奖金方式分发给员工, 既加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 又提高了员工对银行社会责任的认识, 同时由于理财产品有较长的期限, 对稳定员工队伍也有积极作用。

2006-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分别为220亿、400亿、910亿欧元。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 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英国新能源金融公司预测, 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将达到3.5万亿美元, 全球银行业仅从碳交易、基础设施融资和咨询业务中一小部分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高达150亿美元。2009年的G8会议上, 发达国家承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 预计未来5年将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真正蓬勃发展的开端。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障碍

(一)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 截至2009年7月6日, 中国在联合国已注册的项目年平均减排量总和达1.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已获签发减排量1.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中国已注册项目数及签发的减排量均为全球第一。国际能源署和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指出, 2010年中国占世界总CDM潜力的35%-45%, 相当于拉美、非洲和中东的潜力总和。一是政府、企业和交易所方面。2005年底, 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署了《建立清洁发展基金谅解备忘录》。2005年12月19日, 江苏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苏梅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世界银行签署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购买协议》, 合同金额达7.75亿欧元, 年交易量为1900万吨CERs, 这是世界银行在中国实施的第一批CDM项目, 也是世界银行新型碳金融机制--伞型碳基金下的第一批项目。2008年, 宝钢以10欧元/吨的价格向英国瑞碳公司、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2009年12月16日, 北京环交所在哥本哈根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V1.0版。2009年9月,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 以试点符合中国国情的温室气体测量、报告、核实体系, 减排和交易体系等。二是商业银行方面。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展了碳金融有关业务, 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和产品。如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2006年5月, 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 (IFC) 合作, 针对中国在节能技术运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需求特点, 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下的碳核定减排收入 (CERs) 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碳金融”模式, 支持“轻资产”型的科技服务公司。截至2009年3月, 该行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共支持全国91个节能减排项目, 融资金额达到35.34亿元。

(二)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

哥本哈根会议后, 我国作为减排大国面临的危机与陷阱可能远大于机遇。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 我国如果不接受强制减排指标, 则要面临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如果接受强制性减排指标, 检查核对指标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 目前又没有掌握碳交易的定价权, 无法左右碳交易市场。所幸的是, 现在全球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全定型, 中国仍有机会参与碳秩序的构建。正确认识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 充分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减排角色不同和我国减排额度供应优势, 在能源金融发展博弈中占据主动。一是我国企业对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进入我国的, 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 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二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全国性的碳交易所。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2008年成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是我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交易所相继成立, 我国碳交易体系雏型初现。但目前国内碳交易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制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一些买卖行为, 真正的国内碳交易市场尚未出现, 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所尚未建立。三是目前我国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 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 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 合同期限很长, 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 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 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另外, 目前我国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四是国内商业银行对碳金融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 目前关注碳金融的商业银行只有极少数几家。

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 认清国际形势, 加快发展节奏。认清我国在全球碳金融交易圈所处的地位, 重视制定游戏规则, 争取在碳金融价值链中处于上游。尽管“碳排放权”是一种新商品, 但这一商品隶属的市场属性、基本结构和运行法则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并无不同。主游戏规则和其他附加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技术领先者、熟练使用金融工具者、占据主流供给通道的垄断者是该市场的最大获益者。欧美各国已在碳金融领域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布局: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排放交易所, 争夺国际碳交易规则制定的主导地位, 谋求碳交易定价权;提高碳测量科技水平, 完善碳标准的各种核定规则, 掌握碳核定的裁判权;推出碳金融产品, 发展复杂的碳交易衍生市场, 影响碳交易实体市场;发展各种减碳技术, 同时从技术转让中获利。因此, 我国亟需抓紧研发国内自愿减排市场, 采取自主减排标准的原则, 加快自主减排标准制定及完善并争取得到国内外认可。

(二) 提高价值认识, 开展通力合作。首先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碳资源的认识, 了解碳资源的重要性;开展相关宣传和培训教育, 努力进行能力建设, 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政府部门应培育国内碳交易市场, 在新能源利用方面采取“低碳优先”原则 (如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 , 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还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减排技术革新, 鼓励国内企业的减排意识和相互交易行为。企业应积极研发并改善减排工艺和流程, 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可参与国内碳交易。

(三) 搭建交易平台, 培育中介市场。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 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发展碳金融要学习借鉴国际上碳交易机制, 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关键, 中介机构应抓紧制定减排标准、增强减排认证和评估能力;政府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 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 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在商业银行层面上, 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认识碳金融的发展意义;另一方面亟需进行能力建设, 包括积极拓展碳金融业务模式、培育人才等;第三, 需要控制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四) 开展金融创新, 完善市场体系。碳金融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 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 却仍不是定价方。由于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 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 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 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因此, 我国应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 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 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

参考文献

[1]李真、卢德坤、杨晓静, 碳金融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挑战[N], 经济参考报2010.04.07

[2]杨涛, 碳金融:我国尚未进入角色[N], 上海证券报2009.11.02

12.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一、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即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农业产业过程的信息化、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农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俗地讲,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就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围绕需求, 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三农”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角度来讲, 无论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还是市场信息, 都对信息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 广大农民是最迫切需要得到信息支持的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农民“信息贫困”造成的城乡数字鸿沟, 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 也是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目前, 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找到适合农村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解决办法, 绝大多数农民仍然不能大量的、廉价的获取农业知识信息。农业信息化工作严重滞后, 造成城乡信息严重不对称。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和新突破, 大胆创新、探索, 努力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推进“三农”发展, 服务农村奔小康的信息服务道路, 把信息真正送入农户家中, 把信息服务真正与农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 真正发挥信息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白银市的实际现状来看, 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经济发展落后、信息基础薄弱, 要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 必须始终围绕一下三个方面。

㈠农业信息化服务要因地制宜, 走低成本之路白银市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没有稳定的解决温饱, 走发达地区的大投入、高成本建设信息网络的道路还不现实, 而简易实用较贴近白银市农村的实际, 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以最低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在现实情况下, 农业信息化完全依靠网络铺设延伸到村、到户是不切实际的, 必须利用一些成熟的途径, 如电话、电视等。事实证明,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 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花钱购买高级设备, 而在于有没有信息化意识和具体措施, 是否根据本地农村实际, 使用切实可行的各种手段整合信息资源, 让更多农民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㈡突出“农民增收”是农业信息化的主线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 一定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一主线, 重点解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的难题。

㈢政府要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服务是公益性的, 而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因此, 开展以农民为终端的信息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信息服务, 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投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 农业信息服务与其它建设项目相比, 具有需求最迫切、基础最薄弱、覆盖面最大、收益群体最多等特点。在目前状况下, 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始终是各级政府, 各级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必须起主导作用。

二、实施农业短信服务的基本要求

㈠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要按照不同类型区域, 摸清底子, 确定发展目标, 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要先试行后逐步推开, 循序渐进, 有计划、有步骤的深入开展。

㈡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要把实施的重点放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农产品商品率比较高、农业科技接受力比较强和科技信息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 重点选择名优特色产区、科技示范园区和城郊、公路及沿黄地带。

㈢公开透明, 选准对象选择能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村“明白人”、“科技能手”和种养专业户等。要采取群众公开推荐方式, 确定实施农户, 坚决杜绝基层干部拉扯亲友现象的发生。

㈣因陋就简, 注重实效要本着“着眼于需求, 着力于服务, 着重于成效”的工作要求, 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㈤结合实际, 不断创新服务内容要与本地的经济基础和“三农”的实际相结合, 与服务区域和服务对象相一致;要紧扣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农民需要及接受信息服务的能力, 体现区域特色。要不断丰富内涵, 努力提升档次。

㈥优势互补, 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要以“三农”服务为根本目的, 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相互协作, 推进落实。

三、农业短信服务的措施

㈠打造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电信、移动公司的网络传播, 主要开展“短信咨询”、“信息推送”、“11896农家听听乐”、“专家远程咨询服务”等方式的信息咨询服务。“短信咨询”是对常规实用技术、天气预报、政策信息等以发短信的方式进行咨询服务。“信息推送”是定期的按农时季节对有一定规模的种养产业区、特色产品区、科技示范区等用户群, 推送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11896农家听听乐”是通过拨打特定的号码, 按语言提示操作, 听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专家远程咨询服务”是给专家设置专门信箱, 免费配备通讯工具, 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答疑。

㈡整合信息资源, 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数据库要对全白银市已示范推广总结成功的农、林、牧、水等各类实用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行采集、汇总和整理, 并通过信息网站等多种途径, 贮备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重点要根据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整合各种资源, 根据农民的需求, 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㈢组织建立白银市农业信息服务咨询专家组要按照农业科技领域的各类专业, 在白银市技术干部中选拔那些专业水平强, 为“三农”服务热情高, 吃苦耐劳精神好的技术骨干, 组成农业短信服务专家组, 开展切实有效的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㈣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白银市现有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数少, 专业知识陈旧,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培训方式, 培养一支既掌握计算机技术, 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 培养一批会收集、会分析和会传播信息的“三会”人才。

㈤加强引导, 带动农民应用信息服务由于农民传统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影响, 对一些新事物认识及新技术的采用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让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普遍应用, 必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到效果。因此, 在引导信息咨询服务上, 要结合不同区域和产品生产情况做好示范点, 创造示范效应, 以点带面, 变被动式的推广为主动式应用。

摘要: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农业信息服务是采用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送给农民, 发挥信息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3.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 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出现,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

目前,我国废弃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单个企业的层次上,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三废”综合利用税收减免等政策的鼓励下,通过矿渣的再冶炼、粉尘制砖或烧制水泥、下脚料的回收、冷却水的回用等措施加强了企业内资源的再用或再生利用。在区域和跨区域的层面上,我国目前已经把辽宁省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省,把贵阳市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市,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太原、济南、昆明、兰州和阜阳等城市作为清洁生产试点城市,把石化、冶金、化工、轻工、船舶等行业确定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行业,把海南、福建、吉林和黑龙江确定为四个生态示范省。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废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却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废旧物质的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缺乏政府有效的指导,规模化低,民间的回收、再生力量只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自发地组织资源的回收利用。二是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层次低,缺乏先进的工艺技术支撑,如废旧塑料制品往往在一个个作坊或作坊式的企业被制成一般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桶、勺、衣架、农用和商用薄膜等低附加值的日常家用品,没有进入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高端产品的生产领域。三是可利用和可再生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再生。如尾矿被丢弃,伴生矿物没有得到利用。四是再生和循环利用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我国已经提出,用10年的时间建成10-20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市),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建成2000个清洁生产示范企业、30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若干个地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使我国的废纸、废塑料、包装材料、大宗工业和生活废物减少20%以上,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尤其显得艰难,

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体制的支持,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体制严重落后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国家相比,体制滞后成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推动体制不齐。由于主体利益的不同,在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大战略上,中央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明确的,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迟缓或者消极。譬如,环保部门比较积极,比较努力,而经济部门则比较消极,比较松懈。所以,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但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却较低,循环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

其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一是企业内在动力缺失,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再次,社会宣传、动员机制不够,民众参与低下。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的信息资源,这就很容易造成一般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2 )立法缺失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综合调整循环经济的专门法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零散且抽象,缺乏系统的解决机制。据悉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将在今年出台,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但我们应看到,实行我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受发展阶段所限,国家的很多宏观努力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个个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微观行为抵消了。因此,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施来推进。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领域的地方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已被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有利于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为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还不够,还应有更多的法律法规。虽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总则中提到"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但仅为原则表述,并无可操作性的内容。近年来,国家经贸委组织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体系,向全国人大提出将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内容,列入立法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快立法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

2、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例如,投资于天然气工程建设可以改变城市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因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投资于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地铁、轻轨等以电气为主要动力的交通设施,可以减少小轿车的尾气排放。通过对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起表率作用,通过采购计划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如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的产品;办公用品采购有节能标志的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重复使用及废弃后主动回收等。

3、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用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OECD国家采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由于OECD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污染者付费"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得到废物产生者的资金补助。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主要差距在于:一是虽然我国的"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类似于"污染者付费"政策,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好;二是我国企业一旦使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原来的废物产生者不仅不付费,而且还要向使用者收费,使综合利用企业无利可图,严重挫伤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我国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有时落实不到企业头上,不是地方不兑现,就是被"婆婆"拿走了。因此,需要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彻底纠正上述错误做法,落实价格、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4、开发形成技术支撑体系

应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技术进步。研究开发那些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诸如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并且把着眼点从单个企业扩大到生态工业园,通过试验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全国循环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方针政策,2004(3)

[2]、 [14]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3

[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4.对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通过分析目前山东各地市气象影视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县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市代县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趋势,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了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方法,并总结了气象影视节目市代县制作模式的利弊.

作 者:张冉 吕燕 Zhang Ran Lv Yan 作者单位:张冉,Zhang Ran(滨州市气象局,山东,滨州,256612)

吕燕,Lv Yan(博兴县气象局,山东,博兴,256500)

15.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 篇十五

经过多年的调研, 笔者认为农区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存在以下诸多制约因素。

1.1 防疫意识淡薄, 动物疫病防控难

疫病成为造成生产损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随着交通的发展, 畜禽产品交易十分活跃, 在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下, 给养殖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 也给外来疫情增加了堵截困难。究其原因, 一是部分养殖户法律意识、防疫意识淡薄, 对病死畜禽随意丢弃, 把病死畜禽非法低价出售或食用, 造成疫病的进一步传播;二是防疫质量不高;三是引进畜禽不按规定报检和实施隔离观察而发生局部疫病的流行。

1.2 养殖规模偏小,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由于当前大多数规模养殖户多为中、小规模, 年出栏肉猪数百到数千头不等, 并且都是各自分散饲养, 组织化程度低, 饲料成本高, 养殖信息不灵, 当畜产品销售价高时就及时大规模补栏, 价格低时又急于出栏, 受市场销售价格的影响, 养殖数量波动很大, 不能有效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对养殖的影响。

1.3 融资困难,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现在的养殖业, 虽然有多种形式的补贴资金, 一些地方政府也对规模养殖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但养殖业与其他行业有很大区别, 融资非常困难, 如畜禽本身不是固定资产, 不能抵押贷款。要发展规模养殖, 至少需要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资金, 而目前养殖户筹资十分困难, 解决不了资金短缺问题。

1.4 养殖用地难解决, 养殖户只能利用废旧房子作为栏舍, 导致周围环境污染和防疫条件差

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的土地规划中没有安排养殖用地, 规模养殖所需要的土地问题很难解决, 导致相当多的养殖产只能利用闲置的旧房改造成猪舍或利用房屋的角落建畜舍。存在选址、圈舍设计不科学、建筑不合理, 饲养牲畜的圈舍“阴暗潮湿”, 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还造成畜舍周围环境、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1.5 各自为政, 缺乏合作, 规模优势未能充分显示

目前, 大部分的规模养殖户为分散经营, 导致存栏规模较小, 饲养成本大, 特别是销售时经常出现互相压价等现象, 加上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大多只是一副空架子, 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使得规模养殖不能发挥规模的优势, 市场竞争力也没有因规模而得到大幅度提高。

2 加快推进农区畜禽规模养殖的措施

2.1 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作为加快畜牧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来抓, 研究发展措施, 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 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一是抓好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 让农民学有榜样, 激发养殖户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热情;二是抓好资金整合, 要将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扶贫等资金向畜牧业倾斜, 重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发展;三是抓好部门间的通力合作, 增强服务能力, 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产品营销、技术咨询、人力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解决养殖户科学饲养水平不高、养殖信息不灵、畜禽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 促进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2.2 重抓技术服务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三大体系建设

2.2.1 健全畜牧技术服务体系:

各地要建立和完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 有针对性地对养殖户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科学饲养、动物防疫等适用技术的运用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对规模养殖的提升作用。畜牧部门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规模养殖场进行跟踪服务, 指导养殖场的设计和建设, 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和服务, 为规模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2.2.2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 建立一支技术水平较好的动物防疫防控队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动物疫病诊断化验室, 充实技术力量, 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水平, 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 实行逐级供应制度, 保证用于免疫的疫苗质量, 做到真苗、真打、真有用, 构筑起畜牧业发展的安全屏障。

2.2.3 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 提高畜禽的生产力。优良品种是畜禽产品提高产量、质量的核心要素, 而品种改良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 是一般养殖户难以承担的。因此, 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 不断引进新品种, 调整、优化畜禽群体的结构, 使畜禽产品的数量、质量跟上市场需求, 从而促进规模养殖不断向前发展。

2.3 着力“五个加快”建设进程

2.3.1 加快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鼓励和引导养殖户成立畜禽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努力培育专业协会的自我发展能力, 把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牵动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2.3.2 加快养殖小区建设:

各地应结合新农村建设, 做好养殖小区规划, 引导养殖户采取多户联建、股份制合建、养殖大户单建或者加工企业兴建等多种形式, 切实加快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步伐。

2.3.3 加快农区养殖带头人的培养:

结合“阳光工程”, 把培养农区规模养殖、畜产品购销带头人作为加快推进规模养殖, 壮大畜产品流通队伍, 开辟销售渠道的重要措施, 充分发挥农区养殖业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调动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

2.3.4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以畜牧养殖业为纽带的循环经济, 积极推广“林-草-牧-沼-菌”、“牛-沼-菌”、“猪-沼-菌”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 延长畜牧产业链条, 增加养殖效益, 减少环境污染。

2.3.5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协调龙头企业、各类养殖协会、中介组织、交易市场与养殖户的利益关系, 使他们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 对农区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建议

3.1 养殖户要提高认识, 以积极、平常的心态看待养殖业。

目前, 养殖户最主要的还是要抛弃一些传统观念, 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好形势、好价格, 要把养殖场当成企业来运作, 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

3.2 建立预警预报机制, 加强畜牧信

息网络平台建设, 加强行业信息引导, 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畜禽生产的预警预报机制, 定期向社会发布畜禽生产信息、疫病情况、诊疗方案。

以畜禽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 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 指导养殖户, 合理安排生产, 适度扩大养殖规模, 规避市场风险, 引导农户适当增加畜禽养殖规模同时, 避免农户一窝蜂都搞养殖, 造成生产过剩而蒙受损失, 这是畜禽生产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一个关键问题。加强畜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用互联网向全县畜禽养殖户发布养殖市场行情, 并进行业务技术咨询活动。

3.3 农户要根据自己的财力, 自己的能力适度规模发展畜禽养殖, 不要好高骛远, 贪大求全

这里为什么要提倡适度规模呢?因为规模养殖投入的资金大, 技术含量高, 一般老百姓无力承担, 加之规模养殖受市场行情、疫病风险、资金风险等的制约。

摘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由于受技术、疫病、市场、资金、土地、饲草饲料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严重阻碍农区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作者通过多年的调研, 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建议, 即必需着力解决好政府正确引导和加大扶持力度、建全“三大体系”、“五个加快”建设进程, 推动农区畜禽规模养殖又快、又好、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下一篇:散文集《把天空还给你》张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