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案(10篇)
1.春晓教案 篇一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古、声”等 6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导入:老师写两个字看谁认识。(板书:古诗)你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不认识的同学,然后小组间交流,并书写“古”“诗”。
2.你们会背古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你还会背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今天我们就学习第 4 课《古诗两首》(板书:两首)
4.学习“首”字。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指名读字、正音、扩词)
5.导入《春晓》:一千多年前,一个雨后的早晨,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从甜美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首诗??《春晓》。(板书:春晓)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一幅春景图。
2.学生说一说画面上的景色。
3.配上古筝曲,教师范读课文,以情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情景中。
三、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古诗《春晓》。自读古诗《春晓》。
2.理解诗题。
读题目,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3.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反复读几遍。
4.小组合作,朗读识字。
(1)认读“眠、闻、处”。(同桌自学,汇报识字方法)
(2)学会“声、多、处、知”。
(3)你读我听,读字、读词、读文。(教师学生相互指导)
5.小组汇报,指导写字。
(1)读生字,组词:“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用“到处”说话。
(3)比一比:闻?问 处?外 生?声(4)形声字:“眠”(冬眠)(睡眠)
四、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处、声、多”。
3.教师范写指导。4.学生描红、临摹。
五、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名说一说诗意。
2.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诗人听到了什么?哪个字与“听”的意思一样?(“闻”在这里表示“听一听”,而不是“闻一闻”。)
3.指名提出不懂的问题。
4.引导探究,解决问题。5.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六、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听教师配乐朗读,整体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及作者的感情。
2.学生仿读。
3.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看到了地上飘落的花瓣,仿佛看到昨夜的春风和春雨打落花瓣的景象。)
4.《春晓》描写的雨后清晨的景色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反复地朗读,从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5.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边想象边背诵,感受春景的美丽。
7.小组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课后请你再背一首孟浩然的诗。
2.要求会写的字,请你在田字格里每个字写三遍。
八、板书设计
春眠喜 不觉晓春 雨 后处 处 闻 啼 鸟 春 晓 清 晨夜 来 风 雨 声 景 图
爱
花 落 知 惜多 少
2.《春晓》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讨论入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和春有关的古诗。那么,有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讲一下他对春天的印象,看看他在春天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呢!
(来,举手发言。要积极哦!)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好,为我们讲了他们对春天的印象看法。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所描绘的春天。看看他看到的春天和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板书春晓)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板书生字,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部首是“ ”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部首是“士”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部首是“小”
2、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理解字词
眠:睡眠、睡觉。
晓:拂晓,天刚亮。
闻:听到。啼:叫。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讲解诗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晚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3、教师朗读,体会诗歌的语气和停顿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春晓
3.春晓教案 篇三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或:(请学生看书上插图,用优美的语句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举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女子起来后拉起竹窗帘,看到了杨柳依依,芭蕉油绿,桃花红艳,可是却有花瓣掉下来了,花瓣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我们学习诗的内容就知道了。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是李白的朋友,在以后我们将学到李白写给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2、“最佳搭档”游戏:
老师来说一句话,看看谁能在古诗中找一找,用古诗中的一句来说一说。说对了,我们就是最佳搭档,击掌祝贺。
学生说对哪句,随机出示相应的诗句,并学习理解生字词。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睡觉的时候,睡得很香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⑵ 找搭档前,先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什么了?
⑶ 出示:春眠不觉晓。
⑷ 认读生字“眠”并理解:
(眠:睡眠,睡觉,所以是目字旁的。)
⑸ 早上一醒来,诗人听到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动听的鸟叫声。谁是我的“最佳搭档”,用诗中的一句话说是?
引出:处处闻啼鸟。
⑹ 谁想找最佳搭档,记住说得好的才能成为你的最佳搭档。
⑺ 认读“闻”字,在这里有个字和听的意思是一样的,请拿起笔用“
”标出来。
(用耳朵听,所以闻中有个“耳”字。)
⑻ 这么认真就奖励大家“闻一闻”鸟叫声,请用手做好“闻一闻”的准备动作。
(课件播放鸟叫声)
⑼ 听出来了吗?鸟儿在说着什么?唱着什么?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心情赶紧读读这两句吧!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出示花落图,观察:不仅听到了,还看到了什么?花儿怎样了?想一想花儿落到哪里了?
(地上:好像花毯。小溪里:在打转又好像鱼的花伞。)
⑵ 落到地上,落到小溪里,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强调句子:花落知多少)
⑶ 看到那么多打落的花儿又想到了什么?
⑷ 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⑸ 引出句子:夜来风雨声
⑹ 看到飘落的花瓣,有什么感受(真让人惋惜或别有风味)读一读。
5、解题:学到这,知道这首古诗写什么季节的吗?春天里有鸟语,有落花。那具体写了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景色呢?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6、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自由读。
7、指导节奏。
(拿起笔划一划)
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老师补充:教育学生春光虽然美好,可是却很容易逝去,所以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读: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7)齐读这两句诗。
4、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五)学习生字
4.《春晓》教案 篇四
《春晓》一诗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古、诗”等生字,会写“古、声”等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中两首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记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思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你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春天吗?(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课件出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师适时解说)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
(播放停止)师: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3、理解题意
4、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反复认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三、深入理解,体会意境。
1、(出示第一句古诗)指名读一读?
2、你有哪些字或词语不理解?(学生发言,全班探讨)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4、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妙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呢?
(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
5、出示后三句古诗。
6、小组讨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7、自由读古诗,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8、配乐朗读,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感。
9、全班背诵古诗。
四、拓展思维,积累运用。
1、春天这样美好,很多人曾经赞美过它!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天也是短暂的,孟浩然用诗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人间,你有办法留住春天吗?请同学们把诗人描绘的景色,加上自
5.幼儿春晓教案 篇五
激发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每人一条水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
在一个三月,宝宝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一点都不觉得冷,原来是春天到了。宝宝伸个懒腰,开心地念起了诗来……
教学反思:以故事引导,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讲述内容接近诗词意境,对幼儿理解诗词的那种意境有所帮助。
二、教师念诗词,请幼儿根据诗词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排好。
教学反思:由于个别幼儿自小父母教他们学习古诗,老师念诗时,许多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带动了学习气氛,老师逐句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幼儿很快把图片按顺序排好。
三、引导幼儿根据词意用手舞出动作。
教学反思: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唱歌,还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四、幼儿吟诗扮演。
幼儿分辨有几句话?一人一条水袖,随乐句起舞。吟诗时模仿诗人用水袖当毛笔在地板画出线条。
教学反思:幼儿有模有样的学着古人吟诗作画,那神态让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都充分地体验到快乐,领略到奥尔夫音乐的魅力。
三、模唱唱名旋律。
四、画出旋律线条,幼儿感受ABCA的曲式。
6.春晓教案 篇六
..《春晓》教学设计
题:《春晓》
授
人:照庆小学 陈家宏 教学目标:1 学会本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初步了解诗意。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2 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1 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必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二 初读古诗 1 教师范读 2 自由读文 3 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 指导朗读 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难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2 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2 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男女生赛读 四 导背 1 看图试背 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 全班齐背
7.古诗两首春晓教案 篇七
背诵,默写古诗。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晓:从日不从目,日出而晓。与烧比较字形,右上没有一点。
眠:目字旁,闭目则眠。
闻:与问比较字形,课文中是“听到”,现在的意思是用鼻子嗅气味。
2.请学生说说字义。
(三)练笔: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看到作者把景色描绘得这么美丽生动,你们想不想写一写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美景。
2.出示挂图(画面是春景),再听听音乐,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3.师生共同点评。
(四)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古诗两首春晓教案]
8.春晓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古、诗、首、眠、处、闻”6个生字,会写生字“古、声、多、处、知”。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2、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3、本课采用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制作上课用的课件。
课前指导学生把课本翻到12页,反扣在桌子上。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自读识字
1、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意背诵古诗)
2、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板书:古诗(加拼音)。
3、你会背几首古诗?(板书:首(加拼音))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板书:古诗两首)
4、雨后的早晨,当我们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时,你有什么感觉?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跟你们有同感,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春晓(板书:春晓)
5、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想办法认识他们。
1、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2、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不会的。然后集体交流并书空“古”。
3、指名读字、正音、扩词。
4、生可以根据切身经历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
5、自读全诗,圈出生字,认字。1、背诵思乡学过的古诗比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2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合作交流
下面让我们与诗人共同欣赏这幅春景图吧!
1、师范读课文。
2、检查生字是否会读了。
3、自由将诗文读两遍,(1)、读准字音,将诗句子读通顺读流畅!(2)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9.春晓教案 篇九
《春晓》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09
《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教学步骤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
一、导入新。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10.春晓教案 篇十
1.会认“民、眠”等9个字,会写“民、眠”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了解诗意,理解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生字小卡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春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看春水潺潺,百花盛开,春天里,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春天的诗,(放课件)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眠:读mián不读mín。闻:前鼻音wén。
4、教师教读
5、学生有感情诵读
(二)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三)感悟韵律。
(1)圈画生字,学习生字,送字宝宝回家,读全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三、古诗拓展:
1、有关春天的佳句赏析
2、孟浩然的诗句
四、小结:
【春晓教案】推荐阅读:
教案春晓10-20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案09-04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晓》含反思11-30
《春晓》的评课稿06-27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08-03
04古诗两首春晓07-22
语文石景山一模-春晓课件10-30
教案比赛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