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18

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7篇)

1.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每个星期老师都会耐心的给我们上班会课,而养成教育是老师必不可少要讲的内容,每次老师讲时,我都会认真听讲,课后思考老师讲过的话题。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联合,共同督促,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让我们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通过学习养成教育,我体会很多。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1、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2、老师是我们的镜子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班主任老师的好形象被我们记在了心里,老师总是对我们很礼貌,时常以微笑的面容对待我们,因此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我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都让我们的内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3、养成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中学生行为规范”,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可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着整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长期努力,需要我们在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我们进行行为规范练习,但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在我们中学生的内心里扎根发芽,这样我们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2.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1 对象及一般资料

本次比赛的任务,将高护专业的2006年级的2个班80名学生分成四个组,由各组人员分别扮演术前准备过程中的患者、护士、巡回护士,一助、术者、裁判人员、计时人员等角色,临床教师和实验教师负责监督、评叛。

2 操作程序

2.1 首先明确实训目的

无菌技术的终极目标要求术者要考虑每一个细节,包括患者疾病的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情况,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相应措施,培养细致地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各个细节问题的能力。

2.2 实施方法

2.2.1 老师先期工作

教师首先熟悉掌握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步骤、要求,并制订适合此项外科实训教学法的比赛程序和标准,以及比赛规则;要求按照要求修剪指甲、更换洗手衣→清洁洗手→深层刷手→擦拭→泡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冲洗的步骤进行,每个步骤1.5分,整个无误得12分,遵循无菌原则得4分,在有效时间≤30分钟完成计4分。

2.2.2 学生分组

从两个班选出4名参赛者,各班再分别选出20人分别扮演患者、术者、巡护人员、评委人、计时人员等角色,这些人中分别组成临时手术小组,其余学生扮演监督人员、评判人员、要求公正,按程序及比赛规则、进行评分,赛后评比小结,计时人员正确无误的计时。

2.2.3 评判方法

评委计时人员将4个组编号为A、B、C、D,评委人员,计时人员按照A对B,B对C,C对D,D对A的原则交叉分配,学生术者比赛操作,在比赛期间,教师与其余学生在旁监督,观察比赛。

2.2.4 结果

比赛结束后,各计时人员宣布比赛结果:一等奖为C组,得分80分;二等奖为D组,得76分;三等奖为A组,得72分;四等奖为B组,得分70分。并评出2、3、4等奖,获奖学生平时成绩分别加8分。

3 效果评价

在尝试运用这一实验教学模式中2006级护士两个班与先前采用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实验模式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将比赛班的操作结果,通过以下表格作为反馈的依据。表1为技能比赛项目及评分标准表,表2为外科实训比赛教学反馈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80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不正确的操作结果对临床工作产生哪些影响?向学生强调正确操作的重要性,a.影响整个手术过程,b.对医疗疗效病情转归的影响,最终影响治疗方案的拟定和执行。

4 教学效果

在本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均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操作参与讨论等活动,使他们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的观察,监督、指导并给予及时纠正,能够让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凝聚力。明确了护理专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不论医生和护士应具有的职业品德和职业操守。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结合高等职业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探讨培养职业院校医学生无菌观念的途径和策略。方法上采取操作竞赛法,对我校2006级高护专业的两个班80名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发现问题,并发放问卷反馈实施效果。结果:我院学生无菌观念淡薄,缺乏合作意识,操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参与热情不高。通过实训比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增加趣味性、探究性实验。

关键词:医学生,无菌观念,比赛操作,途径和策略

参考文献

3.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57-01

我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形成了自私冷漠、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感恩等缺点,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些有效的养成教育途径,以更好地帮助这些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架起沟通的桥梁

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这些学生长时间无人看管或是隔代教育,个性孤独而敏感,容易冲动。一些留守学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与监护人、教师、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如离家出走等。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经常与他们的父母联系,向他们汇报孩子的情况,让他们平时多与孩子保持联系,不要为了挣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思想上的压力等;孩子生日时想办法回家陪孩子过生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班主任要多与学生父母联系,架起学生与其父母间的沟通桥梁,发挥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优势。父辈们勤劳的品质与丰富的劳动技能让农村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他们对劳动场面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孩子缺乏亲身的实践。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勤动手的好习惯,班主任要与孩子的监护人达成一致的认识,让监护人放开手脚,让孩子多实践体验。平时在节假日,让孩子到田间地头参加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抛秧、施肥、浇水等,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父母养家的不易。此外,教师可以在校园里分配清洁区,让学生通过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方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整理书包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微劳动”中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可以进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让学生进行整理房间、折叠被子、洗衣服等比赛,评出哪组学生做得最好,并表彰表现得好的宿舍与学生;还可以在班级劳动区安排“快乐菜园”劳动区,引导学生学会种菜技能……让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养成勤动手、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一)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

班主任可通过邀请礼仪专家进行讲座的方式,教会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与异性相处、与老师相处等交往礼仪;开展“三个轻轻”文明活动,让学生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推门轻轻;通过主题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礼仪操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礼仪意识,争做一个有礼貌的中学生。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感恩的美德

笔者在班上开展了“日行一孝”家庭感恩行动,让学生每天放学回家为亲人煮顿饭菜,给奶奶梳梳头,为爷爷读读报,给父母端一杯水等,通过家庭感恩活动,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在父母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来临时,向父母表达爱意,如制作感谢贺卡、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感恩活动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儿童,向灾区捐款捐物,向贫困户捐款等,让学生通过参加这样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除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身边每一个人,并学会帮助他人。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爱国影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如让学生听爱国人士故事等;可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我的祖国”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以通过制作小手抄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演讲比赛活动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升华为爱国情操,让学生做一个爱国的人。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日常生活习惯和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关系,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乡村教育者,我们要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积极向上的风貌,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4.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5.养成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6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吉大附中召开的XX省中学德育现场会。清早,天公不作美,下着沥沥拉拉的小雨,我们吃过早餐,乘车来到吉大附中。映入眼帘的是吉大附中养成教育的一大靓丽的风景线。入校的学生自觉站成一排,各自走进自己所在的教学楼,没有统一的指挥,就像一道无声的命令„„虽然细雨濛濛,让与会同仁觉得很失意,但是看到这眼前的一幕,无不发出共同的赞叹。学校秩序井然,教室里书声琅琅,走廊里鸦雀无声。在吉大附中阳光荣誉社团的学生的引导下,我们步入二楼的会议厅。学生彬彬有礼的接待服务,一句轻轻的问候“校长好”“领导好”“客人好”,无不让步入吉大附中校园的每个人感到格外的惬意和温馨。

开幕式前我们饶有兴致的观看了吉大附中制作的dv片,初步了解了吉大附中的发展状况。当我们来到体育馆,在学生解说员的讲解和引导下,参观吉大附中以教研组、学生社团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成果展时,心中不觉为之一震。闪光灯形成巨大的条条光道,偌大的体育馆,展台简朴而别样,这里有学生北京、军营、农村,大学、敬老院、工厂、孤儿院、医院、街头社区等参加社会实践的图片,还有学生与中科院院士研究问题的合影,有科技小制作,有亲手栽种并观察成长的绿色蔬菜,有远古部落模拟实物,有文学社琳琅满目的作品,琴棋书画,演讲竞技,编书撰文,发明制作,助人为乐,关爱奉献„„综合素质的展示,重在高尚德行的培养,只有崇德尚志,才华集身,才能更好的为民报国。吉大附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系列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工程,而所有德育工作全部围绕“培养未来各界领袖级人才,培养贡献于人类的科学家,培养更多优秀公民”这一办学宗旨而设计制定。今天的现场会,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证实,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

我们还观摩了体育课和音乐课学生的才艺展示,不少代表受同学们的邀请,也情不自禁的步入课堂,与同学们同台表演起来。课上课下的互动,把现场会推向高潮。

接下来,所有代表分别到初

一、初二68个教学班,与同学们一同参与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所有班会,完全由学生主持、学生参与,这是吉大附中德育坚持做下来,做到位的工作之一,是十几年来努力践行的重要一环。我参加了二年八班的班会,在班级导航员的带领,我来到了二年八班,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班会的主题是《情系XX》,在班长的主持下,首先是对期中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彰,然后是实地连线XX大家洼小学白校长,进行互动,把班会推向了高潮(去年他们班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就是到了XX的大家洼小学,和他们在一起吃,一起住,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本次是回访)。班会开得很有实效性,让学生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受到教育,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页12尾页

时间飞快,40分钟很快过去,我们告别了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回到主会场听吉大附中校长崔贞姬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汇报。她介绍了学校独具特色鲜活可行的学生喜爱的德育养成教育创新工作,着重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养成,导师制的建立,社会实践的完善,课堂教育的延伸等系列德育工作做了精要的阐述,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首肯。会上来自XX市一中、公主岭七中、一汽九中的校长也做了交流发言。

吉大附中的养成教育独出一格,无不让人赞叹,尤其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丰富多彩。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古代著名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新生开学进行一周军训,让学生体验独立生活的感受,在开学第一周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向学生们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如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别人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见到老师要问好„„只有具体规范化了,学生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据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年过8旬仍能准确地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有人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回答说:“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养成教育也是如此。当然,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领导统御养成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2016年1月14、15日,张小姐为我们做了时长一天半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和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的领导者。这里我非常感谢张小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培训,此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是多么的不易,我觉得培训的不只是做个好领导的方法,更是做一个优秀的人的方法,我相信这次培训对我和不少同仁们以后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训里面,我们了解到,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兼备哪些素质:1.“三识一度”,即“知识”,“见识”,“胆识”和“宽宏的气度”。2.提升自我管理。3.忠于职守。4.善于沟通。5.管理者与部下关系如何维持。6.谈判与冲突管理,化解矛盾。7.如何用人。8.领导统御。

从这些历史的物和事,我得到了很多。首先,不管是做不做领导者,想做一个杰出的人,就必须具备知识,见识,胆识和宽宏的气度。知识,见识,胆识让我们能更好的处理一些事情,宽宏的气度更是待人之道。然后做事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赏罚分明,果断、雷厉风行,处理的方式要得当。对于有功劳的,工作有激情的,一定要在大众面前表扬。如果无意中犯了错误,那也不能太高调处理。作为领导不要事必亲恭,也得适度放权,事必亲恭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累。整天精力超支,工作成绩也未必会好。适度放权,可以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到更多的工作中去。最后,就是要忠于职守,忠于自己,忠于岗位。

7.养成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篇七

一、构建体系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基础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工作网络,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发挥学校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环境熏陶作用,重视社会教育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特殊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学校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体系。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们常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要重视不同性质的养成教育内容方面设计活动。如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每周的班队会、重大节日的少先队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

三、立足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渠道。在思品课、法制课、经历教育课的课堂上结合《规范》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做到“联系一个实际,明白一个道理,结合一条规范,养成一种行为”,形成“明确要求,就事论理,深化认识,养成习惯”的课堂教学结构。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也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榜样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形式

模仿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匡衡凿壁借光”等名人故事,使学生了解到“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道理。开展“我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这样做真好”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鼓起超过别人的勇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方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针对儿童不定型和易反复的特点,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强调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次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坚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做到“严中有法、严中有度,严中有情”,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

六、立体评价是养成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立体评价是指在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上,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将会使我们更科学、更客观地总结养成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以利于养成教育工作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我们在评价内容上,主要是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学生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和评价细则》,对常见的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在评价时间上,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日对照、周小结、月初评、学期末总评表彰的做法,做到养成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持久性相结合;我们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评价既全面又公平。我们把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就形成了一套立体式评价模式,从而使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使学校养成教育工作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

8.幼儿的养成教育 篇八

一、重视幼儿教育养成良好行为

我们知道不同的活动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要将不同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养成。比如:我们设计开展“风度翩翩的餐桌先生”系列活动,在一学期中推出系列进餐主题:“自助餐”、“我们的粮食哪里来?”、“粒粒皆辛苦”等活动。有的孩子挑食,不爱吃的东西就随便扔掉,饭粒掉得满地皆是。通过一系列进餐活动和我们有意让孩子们背诵唐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他们懂得这粮食的来之不易。后来孩子们不管什么饭菜都能吃完,而且桌面干净。这就收到了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不挑食、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养成幼儿自我约束的良好道德意识及文明的进餐行为。

有机地挖掘幼儿活动的价值。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是尤为重要的,诸如平等交往意识、角色意识、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等。有意识地挖掘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教育要求渗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的自主行为。让幼儿做到客人来了要有礼貌,为客人沏茶,陪小客人玩自己心爱的玩具等,让孩子了解同伴的喜好,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提高了自我服务和为同伴服务的能力。在春游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去广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形成集体意识。走路,队伍要整齐,到了广场不大声喧哗,爱护公共场所卫生等,让孩子学会在公共场合展示他们的模范行为。

二、科学地创设情境正确地引导幼儿

精心创设活动情境,高度重视周围环境因素对幼儿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幼儿期在道德上是自利的,当结果或规则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地遵守。这一点在通常的教育观念中被看作一种缺点,但是幼儿道德的自利为幼儿个体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宝贵的自然动机。我们设计的红花栏完全可以打动小朋友的幼小心灵,一旦某某小朋友做好事了,马上奖一朵小红花;某某小朋友今天哪方面有进步了,也奖一朵小红花等等,让孩子明白,只要行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就能够得到肯定。红花栏使每个孩子奖到小红花的数量是多是少,哪个孩子表现更优秀,可以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感情,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幼儿遵守集体规则。轻易不直接对幼儿提出“不可以干什么”或“应该怎么样”,而是以物化方式呈现幼儿在园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在幼儿等候洗手的地方划上一条宽约30厘米的平行线,让幼儿排队在平行线内等候,目的是将孩子集体活动需依序进行的行为培养融入环境之中。又如,我们在幼儿寝室的墙壁、天花板上画上星星、月亮、睡觉的小动物,这样孩子来到寝室受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就静悄悄的,不大声喧哗,因为画面上已经提醒了幼儿在这里不能大吵大闹,更不能影响别人休息,这样孩子不需要语言指令,需要的就是愉快地接受来自环境的温馨提示。

三、抓住随机教育赢得事半功倍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践中要尝试到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经验,抓住随机教育,可赢得事半功倍。对于那些天真活泼,熟视无睹的小家伙,毕竟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地将幼儿教育渗透到课内课外,我们也可以反复示范一些动作,认真教学一些生活常识,耐心讲授一些道理,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负责、干活或玩耍有头有尾、甚至具有坚持不懈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只有我们充分地利用一切机会,大量捕捉适合幼儿教育的信息,全面实施幼儿教育才能赢得良好效应。

9.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学初我校就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

3、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4、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防水、防火、防电,并教给他们一些安全常识。

四、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样,你在家长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形象,孩子也会相信你,喜欢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10.新学期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学期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大队部开展学生德育行动以来,本人就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心得。

开学初我校大队部开展了“一人一岗,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我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学校带来批评和抹黑。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和努力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和荣誉。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拥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我为他们进行岗位的分工。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如我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周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值日生做到收拾讲台,倒垃圾,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等。卫生部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每个周末留一定的时间让各个班干部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总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下一周努力的方向。

11.养成教育活动案例 篇十一

六年级学生

二、活动目标

1. 结合学生交往中的生活体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诚信的形式,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2. 让学生体会“我失信于人、别人失信于我”时的感受,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

3. 使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为以后品德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活动准备

1. 学生制作信任卡。

2. 学生收集生活中与诚信有关的资料。

3. 准备守信于人及失信于人的小故事。

4. 师生共同收集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格言警句。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演讲故事

1. 教师演讲故事《失信的商人》。

2. 学生演讲自己搜集的有关诚信的故事。

3.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我们经常会被诚信的行为所感动,又为不诚信的行为而气愤。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生活中的交往,共同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一设计意图: 以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诚信的认识。

活动二:你是我信任的人

1. 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想想信任的理由,并举例写出与他们交往中值得你信任的事例。

2.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

事例一:我信任我的妈妈,她说话算数。上学期她说,只要我的学习成绩有进步,暑假就带我去北京旅游。假期里,她真的带我去北京了。

事例二:我信任我的好朋友王欣欣,她无论是借书还是借钱,都会按时还我。所以当她向我借其他东西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借给她。

3. 打开准备的信任卡

写一写:我所信任的人的姓名;信任他(她)的原因;交往中的事例。(课件出示表格)

4. 指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信任卡,并把信任卡交给所信任的同学,让被信任的同学也说一说自己收到卡片的感受。

活动二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信任这个同学,另一方面使收到卡片的学生产生被信任的感动,使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赢得别人信任的关键。

活动三:我和承诺有个约会

1. 谈话提问: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被人信任,愿意交往。然而生活中也有一些不诚实守信的人,当我们遇到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 辨析学生在生活中常出现的两个事例(课件出示),让学生角色扮演。

事例一:

于小飞:王子玉,把这本故事书借给我看看好吗?我明天一定还给你。

王子玉:于小飞,把我的书还给我吧!

于小飞:我还没看完呢,过几天再还给你!

事例二:

李琳:张天明,明天上午9点,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张天明:好吧,明天见!

张天明妈:天明,姥姥来电话说想你了,今天我带你去看姥姥。

张天明:我已经跟同学约好去动物园了,怎么办呢?那还是去姥姥家吧。

3. 小组讨论评议汇报

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课件出示):

(1)于小飞失信于王子玉,王子玉当时的感受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我是于小飞,会怎么做?

(2)如果自己是李琳,会怎么看待张天明?如果你是张天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什么想法?

4. 教师小结

当你和别人交往时,别人不诚实守信,失信于你时,你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他交往;同样,当别人和你交往时,你不诚实守信,失信于别人,别人也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你交往。所以我们在交往中一定要诚信。

活动三设计意图:这两个事例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辨析意在唤起学生自己相似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共鸣,进一步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四:诚信格言

1. 课件出示相关诚信格言,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收集的。

2. 学生每个人选择一句警示自己的诚信格言抄写到书本上,也可以是自己收集的。

3. 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注意要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12.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篇十二

一、润物无声——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催化剂”。学校以“营造优雅环境”为主题开展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努力建设高雅、生动、形象的育人环境, 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和心态, 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

“学校宣传栏”是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必经的地方。我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醒目、易观看、色彩鲜明的特点, 在宣传栏内张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习惯养成教育专栏。“生活习惯, 完善人生”“道德习惯, 健全品质”“学习习惯, 提高能力”等专栏, 让学生每次经过都会情不自禁地阅读,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我校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班级门上悬挂的特色标牌、班主任寄语、班级宣言等, 时刻提醒学生不忘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班级黑板的上方悬挂着国旗和校训, 四周的墙壁是富有班级特色的德育天地。这些“天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教给学生如何爱祖国、爱学校, 如何自立、自理……同时, 我们也将“养成教育阶段目标”“习惯养成教育儿歌”等张贴其上, 让学生在下课之时能随时阅读、背诵,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还在甬路上精心绘制了娇艳的小花, 让花儿陪伴孩子们文明走路;用“修德、育智、求美”校训命名的每幢教学楼, 以及气势恢弘的“杏坛讲学”“东方少年墙”及“奥运标志墙”, 时刻引导孩子们“修身正行, 健体求美”;在教学楼内创设了“习惯养成长廊”, 努力营造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为使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 我们还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主题活动、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 向学生发出“良好习惯伴我行”的倡议, 对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及时予以表扬, 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一草一木皆能说话, 一楼一室皆能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 变成了德育大课堂, 在无形中提醒孩子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多措并举——内化思想品质

学校把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突破口, 通过“每日一句、每日一积、每日一操、每周一会、每周一评、每月一总”等形式, 全面实施“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教育, 培养学生“立身”“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调查问卷, 确定重点

学校组织骨干班主任研讨设计了“学生习惯养成家长问卷”和“学生习惯养成教师问卷”, 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班主任和名师团队进行问卷汇总, 摸清了学生习惯方面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依据问题, 分别确定了习惯养成的常规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和各年级的发展性目标, 并精心备课。

2.多措并举, 有效推进

学校创作了习惯养成教育歌曲《幸福分享》和各年级段习惯养成教育儿歌, 让学生在哼唱、背诵中, 把习惯养成植入心田;精心编制了《学生习惯养成手册》, 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为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提供好教材;设计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习惯争优卡”“习惯月评价卡”“习惯养成金卡、银卡、钻石卡”等富有儿童特色的评价卡, 作为督促学生习惯养成的有利凭借。

3.活动引领, 内化品质

学校以德育活动为载体, 通过“好书大家换, 真情无极限”“亲子共读”“班级特色阅读”等读书活动, 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开展“绿色生态扮校园”“绿色卫士在行动”“绿色影响大辐射”等活动, 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激发整个社会都来参加环保行动;通过学雷锋月、清明节、国庆节等系列重大节日、纪念日, 引导学生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做人道理, 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养成经常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

4.抓好落实, 保障成效

每月第一周, 通过班队会组织教学, 让学生明确本月需要养成的好习惯是什么, 具体应该怎样做;在第二至四周的具体实践中, 校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值日三位一体的督导管理体系, 每天督察学生行为, 及时提醒并纠正不足, 为学生进行“陋习”会诊, 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在家时, 家长用照片、留言、视频等方式, 及时、客观、准确地反馈孩子在家、在社会中的表现;在班上,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记录和自己的观察, 在一周内将卡全部发给相应学生 (班主任25张生活卡、25张道德卡、10张学习卡, 其他任课老师10张学习卡) 。学校一天一公布, 一周一小结, 一月一总结, 一学期一评比, 并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对五星级中队进行表彰。

自“养成教育”实施以来, 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行为习惯日趋规范:见人问好, 张嘴就说普通话, 在楼道里慢步轻声靠右行……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正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见证。他们在“学习——明理——实践——评价”的良性循环中, 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好习惯。

三、学科渗透——构建人文课堂

如果把知识比作阳光, 把育人工作比喻为雨露的话, 那么, 孩子这棵幼苗, 不仅需要知识阳光的普照, 更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因此, 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让“阳光”与“雨露”同行, 是我校工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首先注意引导各学科教师积极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努力做到“全”、“新”、“活”、“准”。“全”是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新”是指教师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新内容;“活”是指渗透方式要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准”是指要找准“知识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 把握渗透时机和方式。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依托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圈点勾画和作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习惯, 教给学生默读、朗读、有序读、跳读、精读、略读和反复研读等读书方法;老师提出问题时, 自己要认真思考, 要有自己的见解;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 要学会认真倾听, 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比较;不懂、不理解的地方要大胆举手提问等。再次坚持激励, 对上课认真听讲、讨论积极、认真作业、勤学好问的学生或小组及时进行表扬, 树立榜样, 从而树立信心。

另外,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所有学科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每节语文课, 都要有不少于5 min的时间进行写字指导与训练;每天中午进行“习字一刻钟”练笔;每周都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字书写, 每月组织一次师生共同参与的写字比赛。

现在, 我校教师已达成这样的共识:学科教学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适时结合教材, 对学生进行教育, 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 更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合力——共建和美校园

习惯靠养成, 养成靠教育。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 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 这就需要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 共同督促,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机会。

一是实行“家长委员驻校值班制”, 每周三名家长委员驻校, 利用半天时间与学校教师一同护送学生路队、督查学生活动情况等, 针对问题及时指正。二是设立家长接待日、开放周, 主动征求家长对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或建议。三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学校分别在学期始和学期末组织召开“家校连心会”, 通过观看宣传片或教师、家长委员介绍等形式, 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意图、情况、成果及要求;学校征询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组织召开“教子有方”家教讲坛会, 学校就“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家长合理化的建议, 或家长就孩子的习惯培养交流自己培育孩子的全过程, 使家长们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 使学校、家长自身的育人资源从独享变为共享;为提高养成教育实效, 学校鼓励班主任邀请部分家长到校, 针对某个方面的习惯问题召开各类小型家长会, 小型家长会时间短、效率高、针对性强、成效显著, 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为全面了解和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现状, 我校教师除了登门家访外, 还通过写信、电话、短信、喜报、班级QQ群、校讯通等多种途径,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所处的学龄段需要养成的习惯目标的内容, 向孩子讲清“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通过反复抓, 抓反复, 真正实现孩子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沟通, 协助学校做好对孩子的评价工作;给孩子做好示范, 逐渐形成“人人关心习惯养成教育, 人人抓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加强家校联系, 家长可以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可以了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由此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的和美教育机制,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教育绽异彩, 特色硕果香满园。几年来, 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红领巾示范学校”。

13.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细节德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何汝玉老师的‘细节德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深刻地体会到德育对学生乃至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何老师从细节的角度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敏锐地抓住细节,深入挖掘细节,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漾起,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每发现一个细节,都会成为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铺垫,使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多一份希望。“好习惯是你一生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你一生换不清的债务”,何老师的这句话也是在告诉我们班主任细节德育还是得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抓起,从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弯腰拾垃圾)来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细节德育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教材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有创新意识,想法要多,点子要多,也要不断提高发现细节,从细节做德育突破口的能力。同时,教育要有爱的滋润,但仅有爱也完成不了教育的使命,要把爱和智慧完美的结合起来。最后引用何老师的一句话:心平气和,不抱怨,不浮躁,像一个农夫,更要像一个农学家,用智慧抵挡风雨,用心经营自己的班级,将自己的生命写入其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4.习惯养成强化教育活动总结与体会 篇十四

———习惯养成强化教育活动总结与体会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成就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受益终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开始,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结合上学期开展养成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在学期初进行了“一二三四五六”学生习惯养成强化教育专项训练活动并贯穿整个学期。在活动开展与进行中我们认真领会、研讨、制定、落实活动方案,严格训练,避免了学生思想松散、行为随便的情况,使学生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就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使每个学生明确开展养成教育训练活动的意义,营造浓厚的讲规范氛围。结合本班实际,制定了本班的实施方案,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重点突出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带领学生学习方案和教材,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发表见解,统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又通过写心得体会,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将规范教育推向深入。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感受,找差距与不足,从自身出发,真正认识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下午反馈一天来的规范养成情况,取得了显著实效。上学、放学、课间操、眼保健操、班级卫生、课间纪律以及学生常规执行情

况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通报,让学生做到上学放学守秩序,排队靠右行走;两操做到保质保量,卫生做到一天一清扫,加强保洁;课间纪律做到无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现象。通过检查督促,促使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教育与检查紧密结合,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做好监督检查的同时,对涌现出的好现象、好做法及时进行表扬和推广,使其产生强化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了强化训练,并及时进行反馈,修正学生行为。同学之间形成监督网络,从日常行为的点滴做起,最后评选出行为习惯养成标兵,班级给予张榜表扬。监督和表扬有机的结合,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强化训练,班级呈现出了秩序井然,卫生良好,师生文明和谐的良好态势,为做好本学期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反思两天的工作,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班级内部个人的不平衡问题、习惯坚持时间问题等,今后要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训练和加强,以使养成教育工作达到高位提升。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一学期以来尽管我们班获得的示范班锦旗较少,但学生们心中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并且一直为此而努力。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周冠军评比制:

以《实验教材》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

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班在平时工作中采用周冠军制,即把每日的作业、纪律、习惯等班内表现情况每周一总结并公布,在班级黑板报和展板上予以表扬,在星级少年评比中予以考虑。

3、建立互助组:

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4、值周班长包干制,结合学校的读书工程,每天第一节课前有固定的美文欣赏,此举较好的稳定了学生的情绪,为一天的开始奠定良好的基础。

5、述职与主题班会结合,每周一召开班会,有学生班长向大家述职,同时确定本节主题班会内容,增强习惯养成力度。

通过训练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规范”落实在行动中,模拟情景实际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课堂、课间、两操、课外活动都要抓养成工作,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细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新学期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以此为契机,对学生的学习常规,行为习惯、文明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抓紧、抓实,为本学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通过两天来的强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

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他们认为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班级工作只有围绕学校的中心,联系班级实际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密切合作,才能推进工作稳步发展。同时,我们也明白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强班级基础建设力度,加强研究,为我校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训练中还有几点认识:

一、根据不同的年级有针对性地选择相适应年级特点的内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地训练,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二、各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在平时注意检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发现没有养成的及时热情帮助,创设情景,检验学生的养成情况。

三、坚持严密的检查制度,始终如一落实养成教育。如何使养成教育持久地进行下去,使学校的行为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发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严密的检查制度与常抓不懈的规范落实是实现上述过程的重要保证,坚持持久是养成教育的生命线。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习惯养成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

15.家庭教育视阈下学生养成教育浅析 篇十五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生,养成教育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养成教育中, 家庭作为学生最终的实践课堂, 其地位是学校教育无法匹敌的, 而学校教育的效果又在家庭中体现出来。因此,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 从概念特点出发理解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一词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 就是养成习惯。”它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 通过点滴入微的教育, 使社会群体或个体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养成教育侧重在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 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 成为道德自律。其内涵主要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养成教育在家庭德育中的实际应用即为家庭养成德育, 它的核心就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和习得过程, 这也是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责任。

研究者曾以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典型的实例说明养成教育跟年龄的大小存在一定的联系。年龄越小, 养成教育的干预性越强。家庭教育是学生在最小的时候受到的最早的教育, 在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的同时就开始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不断熏染他的意识、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情感和情绪、发展他的能力、形成他的习惯, 在他生命的最初阶段打下深深的家庭教育烙印。一种习惯的养成, 无不是由“渐”而来。在学生时代如果受了良好的教育, 到长大后, 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 这是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 在一个人出生之后, 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前, 家庭就已经开始了对他的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 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学生时期, 在学生时期, 养成教育始于儿时, 而对其影响最早的是家庭的教育。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而家庭教育是影响力最深的教育。成功的养成教育是将道德准则、社会规范内化为人的思想并表现为其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正如英国著名的道德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指出:“在儿童性格的形成过程中, 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其一生。儿时的品格构成为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在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 但是晶核的形式却没有发生变化……那些持续最长、扎根最深的推动力, 往往渊源于我们出生之时。”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教育计划, 也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方式方法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稳定性, 并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其实施。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意图, 完全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 决定于家长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及其自身的教育能力。而且,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以的直接教育, 也表现为间接因素的教育或影响。家庭的环境气氛、家长的言谈举止, 都是一种教育力量。家庭教育的这种渗透力, 使得养成教育对人的影响力极其重大。

二 养成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使得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生的成败。就未成年人犯罪而言, 以往许多学者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宣传等方面作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探讨, 尤其强调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其犯罪有着重要影响。然而我们想,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 比如身处同样的社区环境, 在同一所学校里接受相同的教育, 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 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了呢?家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 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奠基的作用;学生在家庭这个课堂中, 家庭教育表现为对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起着强化或者削弱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其实就是养成教育缺失的结果。

生活中有很多反面案例告诉我们, 学生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 并且更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取向、水平、效果, 这些主要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是否对孩子尽心尽责。笔者认为,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榜样示范

模仿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他们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俗话讲: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会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作为被模仿者, 在很多情况下是在被动和无意之中对孩子起了示范作用。因此, 给孩子作出好榜样是成功的养成教育的关键。

2. 目标强化

养成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强化过程。从行为心理学看来, 人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刺激情境而不断重复出现的反应。这一理论给我们启示, 家长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教育者, 要营造积极的、有效的、正面的刺激环境来强化教育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的肯定、物质的鼓励都可以为良性刺激, 可以使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 将某些行为逐渐建立和巩固起来。同时, 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良性刺激, 还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家长的要求, 进而形成良好的、稳定的行为习惯。

3. 偏差纠正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行为偏差。养成教育不仅仅需要榜样示范、目标强化, 在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 批评惩罚也是必要的手段。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批评惩罚, 帮助他们认识不良因素对自身的危害, 从中解脱出来, 使不良行为的发展趋势降到最低可能。同时, 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纠正, 如果发现及时, 方法得当, 可以使不良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 还能够教育孩子从中学会抑制不良心理和行为, 养成及时纠正行为过失的好习惯。

三 争取家长支持, 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 家校沟通联系, 同步教育

班主任与家长互相联系, 同步教育, 可以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为此, 学校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设立一本家庭联系簿, 随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工作反馈给家长, 请家长配合教育, 并将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反馈回来。每学期初, 学校将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发放给学生家长, 让每位家长都清楚学校的工作并参与进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促成学生行为养成的一致性, 使之不会校内一套, 校外又一套, 让养成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扩大。

2. 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为了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学校可以专门编写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心理障碍等内容的养成教育资料, 并将资料发到家长手中, 组织家长一起学习, 要求家长写学习心得。通过认真的学习, 许多家长可以从中找到开启儿女心扉的钥匙。同时, 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 邀请一些优秀的家长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推广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方法。这些措施可以使家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做好家庭教育, 反过来又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开展, 一举两得。

3. 拓宽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渠道

班会课向来都是班主任主持的, 为了使家长和学生多一些沟通的渠道, 学校可以尝试请一些家长来上班会课, 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子女的想法和期望。父母在公开的场合详谈自己的心声, 学生反应热烈, 亦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在家长会上允许学生一起参加, 让学生“实话实说”, 说出自己心声, 家长听到后则刻骨铭心, 在以后会加以注意和指导。有效的沟通, 使家长主动地加入到教育的行列, 极大地帮助学校实施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英]赛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 (刘曙光等译)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1][英]赛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 (刘曙光等译)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16.养成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六

(一)价值观上的体现。

从价值观说,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学校的价值在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中学生处于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的萌芽期,是开始以道德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思维和行动上具体形象的凝结点。养成教育和赏识教育结合,体现了初中教育的特点。关爱学生的发展,改进学生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我觉醒和努力来实现教育目标。

(二)习惯方面的体现。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人的行为基准点,适时的赏识是学生前进的助力器。

(三)基础教育任务上的体现。

基礎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品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性质较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四)德智体美劳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贯彻教育方针来说,养成教育贯穿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而道德行为又是和道德习惯相联系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深远的影响。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

从提高民族素质来讲,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一个民族的素质是通过这个民族的行为习惯而获得的感性认识的,也就是从社会风气反应出来的,因此,养成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

(一)对教师的培养和赏识。

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平时、重过程、重基础、重实验。坚持做好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到“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关怀学困生。在教学中,降低难度,减少坡度,给学生创造学习的多入口。对于在教学常规中表现优良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以奖励,对于提升学生多的班级进行重奖。

(二)聚焦学困生,给他们以大爱。

对于薄弱学校的学生和学困生来说,他们的差距在于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家庭经济差,特困生是在闲逛中度日,在棍棒中成长。如果以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学生观看待他们,他们无可赏识,难以教育。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放大学生优点,针对学生们可塑性强的特点,引善则从善,引恶则从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的鼓励他们,使他们在细小中得到温暖,终生受益。

(三)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给学生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习惯具有方向性,有好习惯,坏习惯两个方向,让“不随地吐痰”“早锻炼”“自觉学习”成为习惯,主导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奏效的,也不是靠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育。因此,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的养成训练,不断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制定目标,抓好常规管理。

让学生的心理发展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要做好检查评比,督促学生们自觉地遵守班级常规,推动习惯的自觉养成。同时我们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要有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比如一周要求学生做什么,下周要求学生再做什么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五)运用强化手段。

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必须经过反复训练,示范矫正,才能得以巩固,这种行为训练或者行为矫正实际上是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内化和强化的过程,因此,必须运用强化手段。对有些目标的达成,进行阶梯式训练。它让学生在训练中踏着这一个个阶梯,不断进步,最后达成质的飞跃。把学习目标的实现融入养成教育活动中,如在进行“认真完成作业”这个目标的训练中,组织学生进行了阶梯式的分解,第一阶段为认真完成作业,第二阶段为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第三阶为认真及时正确完成作业。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训练的阶梯,更给了学生前进的阶梯。

(六)深化细化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深化在于对个体的“赏”,是建立在对其“识”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赏识教育还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赏识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这样才能使其树立起信心。

赏识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施行及其成效使我们振奋,让学生体验表扬于赏识的快乐,感受教师对其肯定的喜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坚定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学校各方面的齐抓共管,相信更多薄弱能爬出了教育低谷,进入学校上升期。

(编辑王影)

17.​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篇十七

2021.2.20

从明天开始,我要坚持每天化15分钟练习写文章,养成输出的习惯。先在每天起床后15分钟开始。

2021.2.21

昨天早上看了连岳的文章,世界上最厉害的是四类人,一是能洞察事物本质的人,一眼能看到事物的底层架构,二是能将思想转化成现实的实干家,三是能经得起等待的人,让我想起肖深克的救赎,不是一天二天而是五年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四是以上多种类人的组合体。第一类人是具有深刻的洞察力,第二类是实干,第三类是有耐心,都需要智慧加韧力。晚上跟女儿又吵了一架,主要是看她自我回来后不管吃饭、休息、作业都离不开手机,把她手机给夺走了,卧室门关了起来,结果她狠命敲门,我一股怒气上来,拿着按摩棒打开门打了她两下,我也挺心虚的,怕她有强烈反抗,但是有时候虽然不是立行禁止,但必须有所表示,否则她更肆无忌惮。昨天还听到一则新闻说一位父亲因为女儿在学样被同学欺侮,居然把9岁的男孩给杀死了颇为震惊。这个世道居然会发生这种事,如果一个小孩价值观没树立好,长大了也是一个恐怖的家长,真想不明白一个成人如何与小孩一般见识。现在每天早上坚持慢跑有一个星期了,这两天发现嘴角开始褪皮了,后背麻木的地方也有刺痛感,希望是病灶反应。昨天跟金燕琴讨论了女儿的成长情况,居然差不多的情形,转眼间她都读高三了,已经拿到国外的录取通知书了,可能会去加拿大、美国,18岁的成人礼居然是要一套美妆。

2021.2.22

早上去晨跑。初春的天气微冷,一下楼就开始慢跑,否则运动套装无法抵抗寒冷。小区静静的,只有打扫卫生的阿姨全年无休地在扫着地,出了小区,看到了以往经常能看到的身影,过桥时,瞥了一眼东边的天空,一片芋圆紫将要被 突破的景像,准备跑完一程,再来欣赏这日出的盛宴。顺着江边的人行道,有节奏地跑,慢慢地,主要是为了活跃气血,象人家说的,进行全身振动。眼前是静静的江水,偶尔有咕咚一声,那是大鱼在翻跟斗。江两边是各种鸟在此起彼伏的唱喝着,高低不同,曲调不一,因为安静,早上的鸟叫声尤为明显,抬头看到他们在树梢上活跃的身影,是那么灵动欢快,与树枝从形色上又浑然一体,不细看根本无法发现它们。

2021.2.28

上一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下一篇:著录项目变更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