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解放思想

2024-11-08

演讲稿解放思想(13篇)

1.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一

聆听花开的声音

如春雷唤醒酣睡的大地,如号角催发冲锋的脚步,如战鼓奏起奋进的乐章,从涟水之畔到东台之巅,在龙城大地,到处涌动着一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热潮。

身为人师的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勇敢先行。

在浮华的素质教育改革中,在高效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中,人才的培养有些工具性和理性化。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成绩的取得,我们不敢驻足等待,学生们在课堂中失去了太多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的自由发展在课堂中无形地被束缚。

在语文的天地里,学生需要静的学习、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所以,在我看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是老师眉飞色舞的讲解,不仅仅是学生高效快速的反应,它更需要等待。在静静地等待中尊重学生的生命律动,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思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绪,品味文本的韵味,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宝贵的成长。因此,教育者必须把思想解放开来,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引领他们,聆听到每朵花开的声音。我在教学探索中,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等待。

那是一节作文讲评课,由学生走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大家集体点评。彭磊的语文成绩一直不佳,平时缺乏自信。他一站在讲台上,我就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只见他满脸通红,低着头,沉默着,两手不停地揉捏着衣角,好不容易稍微抬起头来,可目光一接触到同学就又触电似的缩了回去。教室里安静极了,在同学们的注视下,他显得更加惶恐不安,额头上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教室的气氛在短暂的凝固之后,终于有学生沉不住气,小声地嘀咕:“怎么这么菜啊,还不如换我来。”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显得尤为漫长,我犹豫了:“如果继续等待下去,这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势必不能完成,要是由别的同学取而代之,平时总是缺乏自信的彭磊可能再没勇气踏上讲台了。”我沉思片刻:“还是等待一下吧,他一定在进行思想斗争,说不定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呢?”想到这里,我快步走到讲台上,轻轻的拍一下他的肩头,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这个男生,小声地在他的耳边说:“勇敢点,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他终于抬起头来看了看我,眼神里满是感激。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用有些干哑的声音说:“我的作文题目是《成长中的烦恼》„„”

尽管他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中间还因为紧张停顿了好几次,但可以看出那是他的用心之作,让人可以走进他的内心,感受他的烦恼。朗读结束时,班上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当他走下讲台时,我第一次看见他红红的脸上绽放出开心自信的笑容。在那一霎那,我分明听到花朵绽放的声音。真庆幸自己选择了等待。

回顾课堂,我们是否常有“赶火车”的现象?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谈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教师常常唯恐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就迫不及待启发学生们说出答案。如果学生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又担偏离了主题,就匆忙把他们引上预设的轨道。可正因为我们的“不等待”,学生许多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搁浅,正因为我们的“不等待”,那些还未点亮的思想火花被浇灭。曾几何时,在课堂上不太见到学生“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苦苦思索,不太见到学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惊喜。日复一日,学生思维变得惰性、麻木,失却了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能力。长此以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又如何让学生真正发展?

从彭磊的身上我明白了,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盲目的追求高效,而是要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给学生机会,这是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解放,更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停下脚步,再等待一下,哪怕只是几十秒的时间,救有可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作为园丁,有责任让每个学生绽放美丽,芳香四溢。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信念的播撒者。当提出问题时,不要匆忙解答,学会等待,花儿需要时间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料,积蓄力量;当讲解多遍后,学生依旧迷茫时,不要生气,学会等待,聆听花开的声音;当学生犹豫没有勇气展现自己时,不要武断放弃,学会等待,相信他一定能战胜自我,含苞待放。

其实,每朵花儿的成长开放都是一个过程,花期因花而异。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这就是一种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

2.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二

一、演讲内容及形式

1.新闻发布:概述新闻 (包括国际国内及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 , 并予以适当评点。

2.故事演讲:选择自觉感触较深、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3.一事一评:对身边具有代表性事件进行介绍、评点。

4.其他:同学们感兴趣的其他内容及形式。

二、演讲要求

1.按照班级学号顺序, 轮流进行, 每课一讲, 每次不超过三分钟。

2.演讲内容力求与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

3.形成书面材料, 演讲结束后交老师装订存档。

4.演讲要求脱稿, 表述要清楚流畅, 要有文采和激情。

为使演讲活动落到实处, 使演讲内容与所学知识点有效结合, 促进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 促使学生们思想品德开卷考试适应能力和其他诸方面能力的提高, 要求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注重课前学习、感悟、探究;同时希望大家努力将所学知识认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 努力做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教师将把学生的演讲情况、课前预习情况及实践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查范围。

三、取得成效

1.通过演讲, 同学们都动起来了。目前我校从七年级到九年级, 每个班级每节《思想品德》课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学生演讲, 同学们对这一活动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纷纷在认真做着课前演讲的准备工作, 有的同学提前几周就认真着手准备;有的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 还能与其他同学商量演讲内容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 甚至还有同学会在正式演讲前邀请几个小伙伴先听其预讲, 真可谓“扯动荷花带动藕”、“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学们为演讲而准备着、忙碌着、互动着。

2.通过演讲, 同学们的知识、信息量增加了。作为演讲者, 为了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使演讲的内容更加贴近教材、与教材中的知识点密切结合, 他们首先要确定演讲形式:是发布新闻、讲故事, 还是搞小评论, 或是其他形式;在具体形式确定以后, 他们要更多地阅读有关材料, 并认真地进行筛选, 这就大大地丰富了阅读量。作为听讲者, 他们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同学们普遍认为, 课前演讲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3.通过演讲,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有的同学在自己的反思材料中写道:“以前都是听老师讲, 没有走上台前讲过话, 以致心里都有点害怕、害羞。现在开展这一活动, 给了我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增强了我们的自信, 让我们渐渐地不拘泥于讲台之上, 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为我们以后的成长进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的同学认为:“课前演讲有助于提高我们多方面的能力。我们会为演讲去找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能收益许多。找到材料, 还要再组织形成一篇演讲稿, 这不也是一次能力的提高吗?当然, 收益更大的还是在讲台上, 面对同学们进行演讲, 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还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在台上演讲只有几分钟, 可课前却要花好长时间来准备:选择材料、组织文字……可以这么说, 在演讲之前, 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家普遍反映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课前演讲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舞台, 着实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帮我们“治”好了害怕当众演讲的“病”。事实上, 课前演讲对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文字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4.通过演讲, 同学们学会了做人, 情感更加丰富了。无论是准备演讲的过程, 还是听同学们演讲的过程, 都是学生们吸收思想品德营养、吸收做人道理的过程, 特别是不少学生精心选择的一些小故事, 寓教育于其中, 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 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和教育。有的同学觉得“从故事演讲中我听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故事和道理, 我知道做人不仅要遵纪守法, 还要诚实守信。”有的学生说:“课前演讲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启发。每一次演讲, 都会把我领进一个新的世界, 增加一种新的感受, 可以使我更好地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课前演讲让我知道, 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 不要低头, 要昂首挺胸, 要勇敢地战胜挫折与困难;在面对诚信与金钱时, 不要为金钱所迷惑, 要永远站在诚信一方, 与诚信共度一生;在面对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 不要退缩, 要勇敢地站出来, 机智地运用法律武器, 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课前演讲还使学生学会了认真倾听、彼此尊重, 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可以说演讲的过程, 就是学生敞开心扉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过程, 是促进反思、提高素养的过程, 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 是短时间的付出、长久收益的过程。

5.随着课堂结构的改变, 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更感兴趣了。半学期来, 思想品德课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演讲, 这种活动方式一下子就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思想品德课更加生动, 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使学生听得更加专心。有同学说:“自从学校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以来, 我们对思想品德课更有兴趣, 每一次下课都会去看看课程表, 下一次什么时候上思品课;有时候也会去考虑:下一次会是什么故事呢?以前一下课就会合上课本, 而现在下课后喜欢去回味, 这节课给自己以什么启示?这一启示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关联?如果本节课的演讲者是自己, 自己该准备怎样的故事?这样, 自己学得更多, 体会更深, 收获更大。”有的同学认为, 自从上了初中, 准确地讲是上了初三, 思想品德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就单说课前演讲, 因为它的出现, 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有了更高的热情, 大家都期盼着思想品德课的到来, 期盼着课前演讲, 期盼着自己的下一次机会。

3.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三

课前演讲活动,可以说是立德树人的一种好形式,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 演讲内容及形式

1.新闻发布:概述新闻(包括国际国内及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予以适当评点。

2.故事演讲:选择自觉感触较深、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3.一事一评:对身边具有代表性事件进行介绍、评点。

4.其他:同学们感兴趣的其他内容及形式。

二、 演讲要求

1.按照班级学号顺序,轮流进行,每课一讲,每次不超过三分钟。

2.演讲内容力求与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

3.形成书面材料,演讲结束后交老师装订存档。

4.演讲要求脱稿,表述要清楚流畅,要有文采和激情。

为使演讲活动落到实处,使演讲内容与所学知识点有效结合,促进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促使学生们思想品德开卷考试适应能力和其他诸方面能力的提高,要求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注重课前学习、感悟、探究;同时希望大家努力将所学知识认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努力做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教师将把学生的演讲情况、课前预习情况及实践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查范围。

三、 取得成效

1.通过演讲,同学们都动起来了。目前我校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班级每节《思想品德》课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学生演讲,同学们对这一活动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在认真做着课前演讲的准备工作,有的同学提前几周就认真着手准备;有的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还能与其他同学商量演讲内容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甚至还有同学会在正式演讲前邀请几个小伙伴先听其预讲,真可谓“扯动荷花带动藕”、“牵一发而动全身”,同学们为演讲而准备着、忙碌着、互动着。

2.通过演讲,同学们的知识、信息量增加了。作为演讲者,为了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使演讲的内容更加贴近教材、与教材中的知识点密切结合,他们首先要确定演讲形式:是发布新闻、讲故事,还是搞小评论,或是其他形式;在具体形式确定以后,他们要更多地阅读有关材料,并认真地进行筛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阅读量。作为听讲者,他们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同学们普遍认为,课前演讲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3.通过演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有的同学在自己的反思材料中写道:“以前都是听老师讲,没有走上台前讲过话,以致心里都有点害怕、害羞。现在开展这一活动,给了我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了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渐渐地不拘泥于讲台之上,锻炼了我们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成长进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的同学认为:“课前演讲有助于提高我们多方面的能力。我们会为演讲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收益许多。找到材料,还要再组织形成一篇演讲稿,这不也是一次能力的提高吗?当然,收益更大的还是在讲台上,面对同学们进行演讲,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还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在台上演讲只有几分钟,可课前却要花好长时间来准备:选择材料、组织文字……可以这么说,在演讲之前,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家普遍反映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演讲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舞台,着实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我们“治”好了害怕当众演讲的“病”。事实上,课前演讲对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文字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4.通过演讲,同学们学会了做人,情感更加丰富了。无论是准备演讲的过程,还是听同学们演讲的过程,都是学生们吸收思想品德营养、吸收做人道理的过程,特别是不少学生精心选择的一些小故事,寓教育于其中,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和教育。有的同学觉得“从故事演讲中我听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故事和道理,我知道做人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诚实守信。”有的学生说:“课前演讲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启发。每一次演讲,都会把我领进一个新的世界,增加一种新的感受,可以使我更好地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课前演讲让我知道,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要低头,要昂首挺胸,要勇敢地战胜挫折与困难;在面对诚信与金钱时,不要为金钱所迷惑,要永远站在诚信一方,与诚信共度一生;在面对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不要退缩,要勇敢地站出来,机智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课前演讲还使学生学会了认真倾听、彼此尊重,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可以说演讲的过程,就是学生敞开心扉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过程,是促进反思、提高素养的过程,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是短时间的付出、长久收益的过程。

5.随着课堂结构的改变,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更感兴趣了。半学期来,思想品德课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演讲,这种活动方式一下子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思想品德课更加生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学生听得更加专心。有同学说:“自从学校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以来,我们对思想品德课更有兴趣,每一次下课都会去看看课程表,下一次什么时候上思品课;有时候也会去考虑:下一次会是什么故事呢?以前一下课就会合上课本,而现在下课后喜欢去回味,这节课给自己以什么启示?这一启示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关联?如果本节课的演讲者是自己,自己该准备怎样的故事?这样,自己学得更多,体会更深,收获更大。”有的同学认为,自从上了初中,准确地讲是上了初三,思想品德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就单说课前演讲,因为它的出现,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有了更高的热情,大家都期盼着思想品德课的到来,期盼着课前演讲,期盼着自己的下一次机会。

课前演讲较好地促使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行为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的个性品质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4.解放思想演讲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

自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召开,是我明白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简单的空口号,而是成为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是找到差距,促进工作发展的根本所在。

高楼何以耸立?大树何以参天?根基决定一切!

而我们的根基就是我们的作风!

如果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不但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反而会影响我们国土人的形象,甚至激化矛盾,影响国土事业的发展。

而我深知,虽然我们的岗位平凡,但肩负的却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们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

在今年4月份汛期未到之前,我们就对所在辖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我们深入农户认真排查险情。并对村民宣传地质灾害知识,在雨期又逐户进行落实排查,对地灾隐患户帮忙撤离,确保了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的根基,我们的作风都是踏踏实实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这种作风。并且要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以实际行动来维持我们国土人的形象。

过往的成绩就应得到肯定,但只有解放思想,创新领域才能拓宽。寻找差距,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才能促进国土事业的发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是我国“三大”喜事之年,也是国土事业向新的目标迈进的一年。作为一名国土人,我将做到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心投身到“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中去。立足本岗,勇于实践,适应国土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式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养成“人人守土有责,代代惜土光荣”的社会新风尚,肩负国土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5.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五

2008年6月23日,我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暨对外开放工作动员大会在人民会堂隆重召开。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以开放开明的环境和心态适应新形势,赶上新潮流,为扩大全市对

外开放,加快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各方力量。

会议的目的是让解放(公文有约为您整理收集)思想真正成为我们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使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常态思维和普遍的工作方法,使开放开明成为我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于是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视野大开阔、工作大创新的整改热潮统一思想的热潮。

作为##部门的一名年轻干部,也在单位的组织下,与同事们一起深刻学习了这次主题活动的精神,争取做到“解放思想,从我做起”。

回望过去,30年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这变化无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对于生活今天富足中的人们,由其是对于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恐怕很难从情感上理解“解放思想”这四个字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转折具有多么深刻的内涵。30多年前的文革让中国公民过着怎样一种另人窒息的生活,僵化、保守、教条、等思想意识与恶劣积习缠绕与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一些错误理论和政治观念就像紧箍咒、五行山压得孙猴子动弹不得。然而,恰恰是在这一时期,世界上许多原本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却快速踏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当时中国急需转变思想,需要大步快跑追赶别国。于是在1978年就有了愤怒的迸发,就有了真理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就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就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同时并行的思想解放的大幕。

这次思想解放的高潮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宽广大道。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对外开放和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在神州大地开展了。在共和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为您整理收集)解放高潮促进了大改革、大开放、也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它最终促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改的伟大历史转折。事实上,我国经济也在解放思想带来的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从一度濒于崩溃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举世瞩目的规模: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短缺匮乏发展到总体小康,危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000多万。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中国已经基本踏上“小康水平”的坦途。然而,30年的高速发展又使我们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这些矛盾和困难有的是历史积淀的爆发,有的则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对这些矛盾和困难我们虽然可以称之为“成长的烦恼”,但如果处理不好,或者缺乏未雨绸缪的准备,或者因为执政运作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失当,同样可以把中国导入一种繁荣的危险期,并最终出现国家发展趋势上的逆转。

面对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出现的严重发展瓶颈,面对着前无古人的历史转折和百年之变,面对参与30年前短缺经济时代截然不同的特点,面对着完全不同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面对着最后也是最坚硬的制度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与理论性障碍,面对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站到了不进即退的关口,当代中国人民只能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再掀起思想解放的巨浪,荡涤陈腐,用解放思想的利剑,在杀出一条血路来。

今天的中国渴望精神的放飞与人格的尊重,也渴望着更大的思想解放和更彻底的改革。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今天的解放思想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需在全党及全国人民中确立科学发展观,摒弃gdp中心主义思想,走一条以人为本,可持续(公文有约为您整理)发展、全面协调、政治经济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发展道路,建立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和谐社会。我们将带着这种渴望和信心去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6.解放思想大讨论 演讲稿 篇六

创新工作再造崭新佳绩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焕发青春光彩,创新工作再造崭新佳绩》。

记得学生时代我经常去图书馆里查阅资料,那时,我常常阅读一些优秀国家干部的感人事迹,从孔繁森到杨善洲,从沈浩到王顺友,他们坚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壮举都曾深深触动过我的心灵。他们在平日工作中恪守原则、实事求是;而在处理特殊问题时,又能解放思想、张弛有度。但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始终能看到一点,那便是他们一直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贯彻精神、落实举措,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头,永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思想一旦被禁锢,比终身监禁他的身体更加残酷。”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位因无法适应被假释后监狱外生活而选择自杀的老者。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在是个残酷的悲剧。可见,思想的解放,无论是对于集体或是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等不良思想有回潮之势的今天,我们党又迅速果断地发出了“解放思想”的号召,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感受到了

那种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分发精神。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我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党员,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大讨论中:反思过去,做好当下,谋划未来。

下面我就本人日常工作中的一方面——档案管理,谈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更新思想观念。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档案工作的发展,作为管档人员,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紧跟形势的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改革,更好地适应干部人事工作发展的需求;要冲破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立足于干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使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

其次,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应当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之余《档案法》、《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另一方面经常向有管档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注重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我们要抱着不断学习的态度,多注意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

强鉴别能力,能够辨明是非,能够善于通过对比、分析、校对、核实等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坚决把虚假材料拒之门外,努力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再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许多工作之所以出现纰漏,问题大都源于管理制度问题。内部管理松懈.制度不健全,本该可以发现的问题没能及时发现,本该堵塞的漏洞没能及时堵塞,就会给我们的工作成果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制度是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在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管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7.解放思想发展广东县域经济 篇七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

广东县域经济曾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从1978年全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开始,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就从农村经济起步,在各自不同经济环境下,经过多年摸索形成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和东莞模式,这四种模式被费孝通先生概括为“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被经济学界合称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三大成功模式。中山模式、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有个共同特点:内源式发展。东莞模式后来居上,其特点是经济发展依靠外资推动。顺德曾经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首位;到目前为止,东莞依然保持着高速经济发展势头,下面重点分析东莞模式和顺德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

(一)顺德模式:内源式发展

顺德曾经是21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小县,到2004年撤县为佛山的一个区。20世纪80年代初,顺德率先发展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顺德再率先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产权结构改革。两次率先使得顺德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之首。顺德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体制改革。

顺德首先改革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模式。大胆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所有制结构转变,抓住以产权改革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股份制经济,民营经济。在姓“社”姓“资”尚在争论的当时,顺德大胆改革无疑承受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当时有舆论认为,顺德的改革是国有资产的流失。然而,顺德的一系列改革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顺德展开配套改革,一是围绕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抓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养老失业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整个改革非常平稳健康地进行。

2、内源式发展模式。

经过改制后,顺德逐渐形成以本地民营资本为主导地位内源式经济发展模式。在改制后的十几年中,顺德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首位。顺德已经拥有八大支柱产业,新兴的第九大支柱产业汽车配件业也已基本成型,与此同时,顺德致力构建现代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日趋均衡,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内源发展模式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东莞模式:外资推动型

东莞的发展得益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在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设备,没有特殊自然资源条件下,东莞模式以“三来一补”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积累资金,利用港、台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时机,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中,成为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

1、以制造业为龙头。

从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就陆续承接来自香港、台湾等地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稳步提高,如1999年比重为87.5%,2003年底的比重为94.2%。而且制造企业规模越做越大,2003年年产值超10亿元的制造业有2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生产企业有338家,现在仍有制造业继续入驻东莞。

2、以外资为主体。

东莞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含对外借款)15.48亿美元,2004年为30.34亿美元,2005年不含借款的利用外资额为14.68亿元(表1)。

到2003年底,“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投产数分别是9216家和4864家,新签协议数为“三来一补”企业3627宗、“三资”企业3321宗。全市投资1000—3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共369家,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76家。

3、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1998年东莞出口额是130.61亿美元,2003年的出口额为280.02亿美元,净增149.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5%。贸易顺差由1998年底的28.48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38.98亿美元,净增10.50亿美元。2004年出口额3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2005出口额40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加工贸易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九成,一般贸易出口继续高速增长。

4、以园区经济为引资的主要方式。

东莞规划实施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的开发建设,以及20个镇级特色园区。东部工业园建设也已全面铺开。完善园区的配套,把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园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加大了园区的整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破过去以村组为主的分散开发模式,把园区开发建设主体集中到市、镇两级上来,形成了集聚规模效应。

5、以外来民工作为主要的劳动力资源。

2005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165.65万人,外来暂住人口584.98万人,近4倍的外来人口,近8倍的外来劳动力,一方面解决了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顺德模式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释放生产力产生出巨大经济效能的一个缩影。顺德模式的实质是在当地经济体内自发的工业化的冲动,并迅速发展壮大,延伸出来了一个健全的制造业体系,以美的、科龙、格兰仕等为代表的顺德家电产业链,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部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内源经济发展是顺德模式根本内涵。顺德模式被东莞模式替代,并不是其内部经济落后,而是东莞依据外资规模产生的GDP超过顺德。

东莞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现其威力,其发展速度超过了顺德、中山和南海等地。东莞模式实质是由东莞的土地和标准厂房、外来的廉价劳动力和外部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要素在东莞组合的模式。东莞模式的特点是:外资主导、外向型、松脚型(所谓松脚型是指产业与本地经济融合度较低,一旦经济条件变化产业就会再转移)。东莞模式是我国对外开放产生经济效益的缩影。

单位:亿美元

*不含借款资料来源:东莞1999-2005年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摘要[5]

不论是顺德模式还是东莞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运用其自身的地缘、人文、政策优势,迅速完成了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的转变。从根本上说,顺德和东莞的发展模式本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顺德内源式发展路径是否是因为遭遇东莞外资主导型发展的竞争压力或是还有其他原因而使得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成了顺德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东莞是世界加工贸易基地,松脚型产业转移将来会导致产业空洞化,这是东莞模式不可以回避的问题。

顺德和东莞的发展模式不具备移植效应,这可能是广东的县域经济落后于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原因之一。但是顺德和东莞及时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勇于挑战,获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值得任何县域经济发展借鉴的。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解释

广东四小虎(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全部撤县为市了,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跨越了一个层次。可是粤西、粤北和粤东部分地区的县级市依然非常落后,和内地落后的县级市一样,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基本饱和,社会矛盾突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报告2005年和2006年。注:竞争力等级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强弱等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有强到弱分十个等级, 即由A级到J级。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02年-2005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广东在2004年第四届全国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九,百强县中有6个席位,在2005年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依然为第九位,百强县中却只有3个席位。与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县域经济相比,广东省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竞争力弱。

1、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有所下降。

根据2005年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县域经济竞争力增长较快的百强县中广东只有2个县。2005年的竞争力等级与2004年相比还有所下降(表2)。

2、县域经济的整体规模较小。

广东县域GDP占广东省GDP的比重是逐年减少,2001年县域GDP占全省GDP的43%,到2005年却只占14%。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较快,而县域经济总量基本上在4000亿元左右徘徊。2004年以后,广东县域经济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表3)。

(二)广东县域经济与山东县域经济的比较

1、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第四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广东省有68个县 (市) 参加,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九,百强县占有6个席位。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与位居全国竞争力排在第五的山东省相比,山东省有91个县,百强县的席位有21个。广东省A类竞争力的县占比为25%,B类竞争力的县占比不到10%,而山东不论A、B类竞争力的县占比都超过36%。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主要集中在C—F档次,而山东主要集中在A-C档次(表4)。

2、广东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弱。

2005年广东GDP稳居全国首位,山东省GDP位居全国第二,然而2004年广东的县域经济GDP不到山东71%,且县域经济的人均GDP和财政收入都远远小于山东省(表5)。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三)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极的辐射能力弱,产业转移乏力。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辐射能力相对要弱,受益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是江浙一带县域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珠三角的技术扩散效益和产业联动效应都没有体现出来。珠三角经济的辐射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珠三角经济依靠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即使是高科技产品也只是具有简单劳动的属性,珠三角地区产业本身就是处在产业链末端。

随着珠三角经济规模扩大,供水、供电、用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这使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获利空间缩小。按理论分析,珠三角地区高度聚集的家电、IT产业以及服装等产业应该向周边地区转移或扩散,可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的特征还没有体现出来。

2、对外资依赖和外资挤出效应。

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是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来源,外资在创造GDP过程中作用非常之大。以东莞为例,2003年末东莞注册登记民营企业4718户,到2005年增加到8404户,可是民营经济不论是数量、创造产值都与外资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表6)。

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年鉴和东莞统计摘要2004-2006年

2003年东莞外资型企业创造生产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8%,2004年为79.6%;2005年为75.2%。在外资的发展过程中,外资对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是正反两方面的,外资在给本地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会给本地企业带来竞争压力。顺德的内源式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不仅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还与外资大举进入造成的竞争压力有关。

通过回归模型可以测算出国外直接投资对广东的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和投资机会的竞争中,国内投资处于劣势地位,造成广东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外资存在制约力。

3、企业家成长机制没有形成。

机遇和生存环境是企业家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纵观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从事实业的企业家(房地产老板除外)一般是抓住广东改革和开放的机遇,改革和开放在一个层面上的两个不同阶段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家,包括诸多的农民企业家。可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中国转型社会中,由于缺乏法制规范和政策引导纷纷退出市场,过早的结束了企业发展之路。可获取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是企业家经营和发展企业的不可或缺因素。目前,广东风险资本市场还不完善,融资难成了中小企业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业垄断、外资挤出效应和腐败使得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异常恶劣。总之,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的形成路径畸形造成的企业家短命的现象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的。

4、改革不彻底。

广东率先进行产权改革造就了顺德经济的蓬勃发展,利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造就广东GDP的高速增长。可是广东的改革没有触及到资本和土地使用制度,造成了广东进一步发展的窘境。广东的民间金融发展缓慢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不合理造成土地的滥用、占用和荒芜。金融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是广东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门槛。

5、政策创新不足。

当顺德模式被东莞模式替代后,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并且把这一指标作为政绩,政府政策创新的重点也就是如何招商引资,因此出现引进外资政策创新有余,盘活内部资金政策不足。广东经过30年的发展,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大量财富藏于民间。以河源市的龙川为例,2005年各项投资总额110.5亿元,可是2004年居民储蓄余额175.9亿元,2005年累计利用外资42471万美元,2004年居民储蓄总额大于国内外投资的总和,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资金应该不是短缺的;全国各地的人才云集于广东,广东自身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广东发展县域经济中人力资源也不是缺乏的,为什么广东县域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因为缺少政策创新。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在经历长期的渐进式改革之后,人们对改革的反应已经钝化,加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扰,改革效应大打折扣。如何改变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度创新依然是首当其冲的,然而渐进式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改革和开放造成的发展模式上的思维定式,彻底的改革成为必需。

1、突破:解放思想。

要解决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思路,首先要摒弃的是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思想,摒弃惟有招商引资才可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思路,要树立内源式经济发展的意识,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发扬顺德模式的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土地和金融体制改革;再次,在外资的功能定位上,不要把外资功能仅仅定位于创造GDP和税收。

2、回归:内源式发展。

从引进外资的总量上来看,发展县域经济也不可能依靠外资,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选择。从东莞的发展来看,防止产业空洞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快培育本土企业,这样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回归,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全依靠外资不可能建立起富裕和谐的社会。

3、转型: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包括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首先要否定以外资为主导模式。松脚型国际转移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税收收入和GDP总量的增加,而其造成的环境破坏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消除;其次,要否定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鼓励广东劳动密集型和污染企业走出去,这既让度了国内市场,也能够使得资源优化配置,不再发展高污染企业。再次,否定外向型发展思路。新型工业化要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导,在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

4、创新:资金动员。

造成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农村资金外流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融资难突出,因此要通过立法构建县域经济中资金回流机制,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是放松融资方式的管制,这样有利于居民储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2000-2005年[DB/OL].中国县域经济网。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0-2005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广东省统计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报告[D B/O L].广东省统计信息网。

[4]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J].中国国情国力, 2001, (7) 。

[5]东莞1999-2005年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摘要[DB/OL].东莞市统计网。

8.解放思想重在行动 篇八

这四大领域,无不是多年来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域,无不是改革进程中的“硬骨头”。敢于拿出政治勇气和智慧啃这四大“硬骨头”,是政法机关响应中央新一轮改革动员令,为实现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建设法治中国所采取的积极行动。

新一届中央在依法治国这个关键问题上的坚定性,就是对宪法作用的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须通过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来实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于是,就有了鲜明体现依法治国的“四项改革”。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是中国共产党找到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的关键。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没有真理标准的伟大讨论,就不可能冲破那些僵化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在教条与本本的束缚下,任何变革,不管是来自小岗村农民那样的底层“首创”,还是建立经济特区那样的“顶层设计”,都只能被视作离经叛道,甚至会被窒息与扼杀。

解放思想从30年前的“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论”发展到今天,指向始终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不变。当下的时代语境下,如何才能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

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进一步解放思想,正是倾听时代的声音、直面问题的结果。30多年前改革开放先驱敢于石破天惊提出办经济特区,是因为倾听了人民渴望衣食温饱的时代声音;2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疾呼“发展是硬道理”,是因为倾听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办好中国事情的时代声音;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倾听了告别“姓社姓资”争论的时代声音;十六大后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因为倾听了发展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声音;十八大后锁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因为倾听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声音。

时移世易,解放思想永远始于倾听时代的声音、直面问题。如何倾听?

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讲话,已经指出了解放思想的方向---“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概括了人民的八大期盼,因而,任何不利于实现这八大期盼、阻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努力和实践的观念、体制机制,都是需要解放思想的对象,不管是经济的、社会的,还是政治的,都必须拿出勇气,力破陈规旧习。哪怕是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再娴熟自如的应对问题的办法,再“天经地义”的行事逻辑,如果已经不能反映人民呼声,不能回应人民期待,不能满足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就必须拿出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改革,创新思维,祛除积弊。

从政法机关的“四项改革”中,我们看到了思想解放的行动。思想解放,需要说,不说形成不了有利于推进思想解放的舆论场;思想解放,更需要做,没有思想解放的行动,一切言语都不会有力量。正如此前,从改会风文风中,从改进新闻报道中,从八项规定中,我们都看到了思想解放正在转化成为一种行动的力量。

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期待在倾听时代的声音、直面问题中,实现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9.解放思想&中国梦演讲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同创农行梦,共筑中国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后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形成了新时期凝聚党心民心的磅磺力量。

农行有一个梦,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致力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为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为股东创造持续一流的价值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着力实现与国家、社会、客户、股东以及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相处、繁荣共进。

我也有一个梦,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尽管只是一名员工,但我始终认为: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在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创造一流的业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我想,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是每一位农行员工都应该有的追求。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理想有如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所谓“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精神动力的支撑,如若对于实现目标、理想、梦想连起码的精神力量都没有,那么还谈何现实中的真正实现呢?

马云我想大家都知道,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商网站之一。没有思想上的解放,马云不能成功。没有把想法转换成实际,马云也不可能成功。

今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悄然上线“余额宝”类存款业务。通过“余额宝”,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一旦支付宝不仅仅是一种支付工具,一旦用户的行为习惯发生改变,支付宝的余额将会大幅度的增加,更多的基金、理财产品、增值产品,都会考虑与余额宝合作。用户的余额可供选择的生财机会,也会进一步增加,一旦滚雪球的效应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银行已经不再只是锦上添花之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的大计。如果我们不能正视事实,一味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必将错过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加快创新和营销步伐,把大力普及电话银行、加快发展网上银行、积极探索手机银行,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电子银行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电子银行的创新是观念上的创新,是银行业务渠道上的创新。目前我行的电子银行产品还没有摆脱传统业务的束缚,只是将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开展而已。今后,我们要真正的走到客户中去,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而不是将我们已经制定好的产品推介给客户。我们要紧跟市场趋势,细分客户群体,了解客户心目中喜欢的电子银行模式和使用习惯,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将移动金融业务作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业务和战略业务。随着3G网络的日益成熟、4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金融消费习惯。手机远程支付将更加深入人心,手机现场支付市场也将不断扩大,在银行电子银行多渠道业务体系中,移动金融将会异军突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最重要的服务方式之一。社保卡发放在即,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契机,扩大电子银行客户群体,占据移动金融的重要阵地。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增大,电子商务的作用愈加显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与大众化,使得企业及营销人士认识到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也为他们使用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一种可能,提供了一种趋势。当前,我们本地的电子商务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利用好农业银行地域、产品、技术上的优势大力推介电子商务业务,着力抓好本地企业和个人客户,争取在本地独占鳌头,以便于在同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昙花虽只有一现,但令满园芬芳,梦想之路固然艰辛,拼搏却足以使自己的人生溢彩流光。我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用心想事,专心做事,为实现农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做贡献,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民族复兴必然实现。

10.解放思想-执行力演讲稿 篇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各项事业的发展。从我局目前发展来看,既面临着乘势而上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和巨大的竞争压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解放思想就是要统一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来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要实现突破发展,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我们打破这个思想瓶颈的有效方法。

解放思想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工作的开展上。坚持以解放思想贯穿工作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超常跨越”这一主题,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有这样一篇短文,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翻译过。这就是《致加西亚的信》。这篇短文讲述的是在美西战争爆发后,有一位将军叫加西亚,美军必须和他取得联系。主人公罗文接过麦金利总统的信时,他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惟一要做的事是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并找到加西亚。他二话没说,没提任何要求,而是接过信,立即行动。他坚定决心,奋不顾身,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将信送到了加西亚将军的手中。

·1· 当“加西亚的故事”广为流传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成功,是否拥有完美的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是执行力?首先要理解执行的含义,“执行”就是执行者建立组织机构,运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通过理解、判断、实施、监控和调整等各种行动,使法律法规、政策决议、指示任务等内容能够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那什么是“力”呢?力指的是“能力”和“力度”两方面。因此,“执行力”就是指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项目组、各个岗位和各个成员贯彻执行组织战略、计划和制度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的能力和力度。对于企业而言,执行力决定竞争力,增强执行力,就能提高竞争力。

执行力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满街的咖啡馆,惟有星巴克一枝独秀;同是做PC,惟有戴尔独占熬头;都是做超市,惟有沃尔玛雄居零售业榜首,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则是各个企业的执行力的差异,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是具有很强的执行力的。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小企业是人管人,中企业是制度管人,大企业是文化管人。”当一种文化内化为人的态度,成为人的信仰时,它能够发挥持久的影响力。没有执行,一切企业文化终将是纸上谈兵。企业文化应当包括执行力文化,而执行力是将企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环节,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步,执行力就是企业文化的根须,深深植入现实的土壤,直·2· 接与生产力与价值创造发生关系。当企业文化落地时,员工都会形成一种从本职工作出发基于提升企业核心优势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默契。这种习惯和默契,会使企业自动自发有效运转。之所说自动,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默契;之所以说有效,是因为文化是与核心竞争优势相匹配的“好”文化。这时候显现给客户的,也会是一个和气生财的企业,给人的感觉会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极易引起共鸣,使满意顾客变成忠诚顾客,与此同时,企业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会进一步完善。

我们强调执行力,并不代表企业文化能自动自发地“执行”而“化虚为实”、成为一股实实在在的力量。只有通过企业和员工锲而不舍的执行,使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她内在的执行基因植入广大员工的血液和灵魂,而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执行需要坚定不移的执行。联想集团柳传志说过“执行力就是找一个会执行的人然后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有执行力的人的特点是:工作自动自发、注意细节、为人诚信负责。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该坚决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义无反顾的去完成任务,无论过程多么艰辛,环境多么恶劣,有多少困难和坎坷,都要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完成任务,即使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企业发展需要这样的人!因为员工的执行力就是企业的战斗力、竞争

·3· 力。加西亚的故事让我们非常的感动,虽然我们无法解读罗文完成任务的过程,但通过我们的想象与分析,依然可以看到执行力的伟大,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团结与帮助的力量,完成任务需要大家的团结,如果没有冒着生命危险支持罗文完成任务的战友和同事,罗文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同样道理,在我们的企业中,任何的一位员工,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只有我们团结起来,同心同德,才可能使系统高效运行。

如今,执行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需要从管理者到员工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因此,如何提高执行力?答案很简单:从现在就亲自做起!

11.解放思想的底线 篇十一

这几个月,关于解放思想的话题不少,但依我观察,各个领域的人讲的解放思想似乎不是一回事。地方官员讲解放思想似乎更多地是讲开拓工作思路,学术界的朋友则似乎在讲自由表达。而我理解高层政治家是把解放思想看作一个政治行为,要官员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思想变革领域没有完成的任务。

解放思想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发展历史范畴。从中国现代多数政治家对这个术语的应用来看,它与西欧近代史上的思想启蒙有密切联系。18世纪前后,通过一批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努力,西欧政治思想界大略完成了由“以神为本”和“以(专)权为本”向“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

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解放思想运动,以破除思想迷信开始,继而打破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垄断,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雏形,类宗教的神权和经济专权被动摇了。这个时期的解放思想还没有自己的任务,只是迈开了脚步,还没有完全落在最终的点位上。

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实际上续接了尚未完成的解放思想任务,要把解放思想推向更深入、更艰难的阶段。能够看出,我们的解放思想与西欧历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采种程度上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讲解放思想,是要解决政治思想的根本性的问题。恐怕并不简单地是要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开拓工作思路。如果“以人为本”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开拓工作思路就有可能产生歪主意,歪点子,可能触犯由解放思想或思想启蒙所确立的政治底线。

解放思想还有底线么?当然有。综观人类政治思想史,我们不过是纠缠于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合理确定公权和私权的边界;二是合理确定产生公权和监督公权的办法。对于这个两个问题,当然有数不清的技术性难题需要解决,但在根本问题解决之前。技术性难题的解决手段不免遇到尴尬。

当神权、王权或国家权力笼罩一切时,当神权被祭司集团控制或世俗权力被寡头集团专享时,多数人民不免遭受被奴役的命运。这种状态借种种说辞被披上了合理性外衣,而解放思想或思想启蒙就是要剥去这些外衣,重新定义和解释公权与私权的边界以及公权的产生与监督的规则,建立一整套以人本思想为基础的政治活动准则。这些准则便是解放思想的底线。解放思想其实是破除旧的公共行为戒律、确立新的公共行为底线的过程。

大略说来,经过漫长的思想启蒙过程,主流的政治思想愿意承认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类政治价值准则:政治制度应该尽可能扩大和保护人们的私人活动空间,而将公权的行使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里,以保障人们在私人活动空间的充分自由;公权的主要使命是保护人在私人活动空间的充分自由,并赋予人们对,公共权威机构及其代表的选择权力,使这种权力的行使在政治市扬中得以实现。公权的行使要保障人民免于饥饿、免于恐惧、免于被奴役、免于合法财产被剥夺,并平等地享有公权给社会提供的各种便利服务。所有这些人民应享有的最基本权利,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剥夺,也不能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则来践踏。我们常说的所谓自由、公正、民主与和谐,实际是对这些政治准则的概括性的说法。

从政治现实看,由解放思想或思想启蒙所形成的政治思想底线,曾经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在西欧启蒙运动发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还持续发生“羊吃人”的固地运动;而美国的民权运动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这些怪兽作孽于世界,更让人感到那里似乎从未有过任何思想启蒙运动的踪迹。

由解放思想,我们也要确立一整套具有普世价值的政治行为底线;对于这些底线,要防止少数人假借解放思想去颠覆,或者凭借“开拓工作思路”去践踏。

12.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十二

一、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继续解放思想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面对网络化、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 学校思想政治的手段、效果逐渐变得苍白、力不从心, 教师面对和服务的对象——学生, 在社会熏陶、网络冲击、就业难、升学难等多重背景影响下, 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思想多元、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客观上增强了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 迫使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法、课程开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解放思想, 充分挖掘思想教育资源,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使得所设专业、所开课程既能够紧密结合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 又尽可能达到稳定生源和就业需求。学校只有学生为本, 从多角度充分考虑学生思想产生的根源、打消思想顾虑, 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促进学院发展。

2.继续解放思想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创新素质的需要

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也是“教育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作为教师, 就必须是教育教学的能手, 成为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和先行者。面对当前思想政治实效弱化的现状,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构建和谐德育是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 应从知识、思维、修养等各方面去不断完善自我, 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 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知识结构, 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因人、因时、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 做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教师本身不断解放思想, 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运用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继续解放思想要注意避免的思维误区

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解放自己, 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 改变错误认识, 避免的思维误区, 端正思想, 完善自我, 促进思想大解放。

1.认为继续解放思想是领导的事情

这种错误观点认为:解放思想只是领导的事情, 与自己没有实质性关系。错误地认为领导思想不解放自己思想解放了也没用, 认为只要领导思想解放了自己思想就自然而然解放了。作为高职学院思想教育工作者, 只有继续解放思想, 认真考虑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怎样做好教学工作, 怎样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与大家形成一盘棋, 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 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2.认为继续解放思想是务虚的东西

该错误观点认为:解放思想无非就是学学文件, 听听报告, 发点牢骚, 提点意见, 写点体会, 表表姿态就行了, 还有些同志觉得自己思想已经很解放了, 不愿去触动自己思想上的薄弱环节, 不想去揭自己工作上的短处, 这样解放思想的结果只能是走过场, 是为了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 满足于观念上的讨论。没有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针对性不强。解放思想、人人有责, 只有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都动起来,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讨论中, 从自身上查找原因, 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职责, 从思想观念更新、机制体制转变等高度去加以克服解决问题, 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通过学习、讨论和调研, 才能不断推动解放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我们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新进展、科学发展才能有新突破。

3.认为继续解放思想是形式主义, 可以选择性地解放思想

在教育实践中, 有的同志错误认为:解放思想是领导和别的部门的事, 本部门、没有必要解放, 有的则从实用主义出发, 对自己有利的就解放思想, 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解放, 认为解放思想是一个阶段性的政治任务, 只要摆摆形式、做个表面文章, 做做形象工程就行了, 没有认识到继续解放思想是一个求实永恒的主题, 是我们学习工作中应一贯坚持的原则, 是我们始终应有的思想状态, 它需要求实的态度、实实在在的业绩, 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 时时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来完成各项工作。

三、继续解放思想, 扫除障碍,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继续解放思想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意味着跟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做斗争, 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和扬弃, 教师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革除“怕”的念头, 放开手脚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解放思想中的“怕”就是胆小怕事, 具体表现在:一是怕承担责任;二是怕担风险;三是怕背包袱。多年来, 学校思想政治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和特色,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不需要解放的结论。解放思想涉及到我们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办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问题, 是一个学校的发展灵魂, 客观情势的变化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从某些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克服本本主义, 大胆地改革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行为, 甚至是制度层面的东西, 这需要教师有较大的胆量勇气, 需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另外, 继续解放思想还涉及到自我的否定之否定的问题, 在工作中, 怕解放思想会不会被认为是政治上不成熟, 总担心会不会犯错误, 领导会不会责怪, 同事会不会嘲笑, 因此在观念和行为上放不开手脚, 甚至明知不对也不声张。因此, 只有解开思想疙瘩, 消除顾虑、放手发展, 立足当前、大胆解决各类思想矛盾, 才有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2.革除“庸”的思想, 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思想政治中工作挑战

解放思想中的 “庸”就是自甘平庸, 重点解决精神不振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斗志;三是缺乏创先争优的追求。有些同志在复杂矛盾面前一筹莫展, 在资金困难面前束手无策, 在任务高压面前畏难厌战, 在激烈竞争面前甘拜下风。要克服不思进取、思想懒惰, 工作中满足现状的思想, 以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思想政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 与时俱进, 因势利导, 拿出前瞻性的举措和行动, 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

3.革除“旧”的思维, 以创新的理念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思想会是而且永远是一个人甚至人类最后的希望之锚, 思想的钝化常常意味着一个机体组织的堕落或崩塌。所谓 “旧”就是思维陈旧, 重点解决有些部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 创新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等”上级指示;二是“靠”外力支持;三是“要”现成经验。有些部门存在依赖思想, 做事没有自己的思路, 缺少创新的思维, 不是通过自力更生破解发展难题, 而是简单一味地向外要支持、靠上面帮助, 等上面扶持。例如, 在思想教育中, 长期以来,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填鸭式、满堂灌、由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还存在,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全面推行启发式、探究型的新教学模式。在工作中, 只有把精神状态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 带头摒弃制约科学发展的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 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新进展。

4.革除“浮”的现象, 以求实的态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落实

工作中的“浮”是指作风飘浮。目前学校发展缺的不是思路, 而是缺乏落实思路的措施, 我们要从思想上倡导“真”和“实”的工作作风, 克服办事的力度不大、效率不高, 虎头蛇尾, 久拖不结, 工作抓而不紧、管而不严的现象, 从而达到转变思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以实际行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 是推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核心工作目标、在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 在比学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在更新观念中真抓实干, 在创新思路中推动科学发展, 把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作为当前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在工作中形成的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局面。

1.求真务实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理论结合实际, 是我们党一贯以来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作风。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分析、总结思想政治诸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进一步探索学校思想政治的新途径、新办法, 使思想政治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 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 立足本职岗位, 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的工作重心,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思想政治的新思路, 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探索思想政治的新途径, 以继续解放思想的契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从而开创思想政治的新局面。

2.大力弘扬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理念

学校以学生为本, 以德育为先是办学的宗旨。一所学校要与时俱进, 保持旺盛的发展力, 就必须有与发展适应、与实际接轨、与时代同行的先进教育理念作指导。一所学校能不能找到最好的出路, 能不能抓住机遇, 能不能将挑战变为机遇, 关键就看能不能解放思想和解放思想的程度如何?看能不能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改进育人方法。如果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停滞不前,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没有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精神, 没有勇于探索、勇往直前的气概, 就会贻误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 在解放思想中, 必须清楚定位当前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这是解决思想政治出发点的问题, 也是继续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我们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 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 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 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而科学发展观则要求思想政治必须要以学生为本, 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 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 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 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上来, 围绕“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 很抓思想政治工作, 很抓教师道德的提高,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方法, 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3.要实现解放思想与推进具体工作的无缝对接

思想是否真正解放最终的检验标准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去检验。学校的教育工作只有首先从端正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入手,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 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充分发挥我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要实现解放思想与推进具体工作的无缝对接:一是要与个人的思想和业务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不是空对空, 必须深入联系我们自身的思想实际, 触及我们的内心世界, 着力解决我们内心深处固有的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 联系我们的业务实际, 落实到本职工作岗位中去, 对自身的工作有深入实际的思考, 有反思, 有总结, 有提高;二是要与思想政治的整体要求相结合。我们思想政治要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但必须切合学校当前思想政治的实际情况和总体要求, 要围绕思想政治的中心动脑筋, 出点子。近年来学校重点加强了对考风考纪、晚归不归和校园安全文明的教育管理和整治力度,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 政治思想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伟人说:“道德是人立身之本。人的风动一时, 可能靠地位;但风动一世, 则在品行”;而对于靠智慧生存的教师而言,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 然而, 智慧却永远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以德为首, 以学生为本是教师道德的最高镜界, 要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就必须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

摘要:针对目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真正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 以学生为中心, 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的针对性、实效性,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解放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13.演讲稿解放思想 篇十三

2011年社事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力搞好城乡低保、民政救济、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为推动全镇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2011年社事办工作成果

社事办是一个维护稳定的服务性办公室,是贴近基层群众的服务窗口,办公室里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工作制度,强化管理,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做到有问必答,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来访群众困难和问题。办公室服务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医保

2011年实现参合户数33817户,参合人员102177人,其中二档160户269人,完成参合率95%。2012年新参保人员达到33463户,104407人,完成参合率97.5%。

(二)医疗救助

2011年全年大病医疗救助上报民政局130人,已救助130人,救助资金70余万元,网络救助350人,救助资金350000元;门诊就诊61153人次,报销药费2126294元,住院1558人次,报销药费4398752元。

2011年新增慢性病申报56人,共计报销费用23541.5元。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

全年完成城乡居保参保人数36112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16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4704人,劳动力外出43326人,实现劳务收入52244万元,新增返乡创业534人,回引就业2578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435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8人,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352人,指导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7人,就业再就业培训2450人次,规范发展劳务经纪人103人,培育本地劳务品牌2个,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26个。

(四)民政工作

2011年殡葬改革45具火化任务已全部完成。对全镇五保705人进行初审和调查核实,取消其中不符合五保条件55人的待遇发放资格。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期间分别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政府和领导对五保的关爱送到了手中。

(五)制度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以“加强服务,重视监督,抓好规定,夯实基础,谋求发展”为基本思路,我们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民生大事常抓不懈,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阳光管理,坚持公开、平等、民主,做到保障对象、保障资金和保障标准三公开,提升了社会管理效能,拓展社事、民政等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了民政在构建和谐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提高措施

2011年,社事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创新不足。

二是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三是服务质量还存在差距。

四是工作措施不够优化。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科室管理,坚持自身责任规范、工作内容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效果到位等“三个到位”,优化工作措施,解放思想,以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做好2012年工作。

三、2012年工作努力方向

2012年,我们将在夯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和社事基础工作上,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救灾救济工作。进一步深入村组,入户核实、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好第一手材料,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款物,确保困难群众安全生活。

(二)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确认好2012年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力争做到应保尽保,落实低保专项资金,保证足额发放到位: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做好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

(三)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完善和加强各种表格、帐册的归档和管理工作。

(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为民排忧解难。同时,我们将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确保完成2012年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实现跨越赶超。

上一篇:知识管理委员会章程下一篇:自主招生社会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