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的教学方案

2024-07-08

认识浮力的教学方案(精选10篇)

1.认识浮力的教学方案 篇一

《认识浮力》是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第一节,学生对浮力现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许多结论和观点是片面的`,所以这一节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对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本节课内容增加了许多

学生能亲自探究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去体验、讨论、分析、猜想和实验,从而体现了物理课程的构建,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突出了物理课堂的主旋律&“活动教学&”。

二、本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练结合,学习新的知识以后及时练习、巩固学习的效果很好。

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讨论热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要反复推敲,拿出最佳学案

课改的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课堂,那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依据是什么呢?学案。所以一份好的学案,一份表达清楚能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的学案显得至关重要。虽然这次《认识浮力》的学案我也是用了近四个小时备出来的,经过了多次修改,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用的并不是得心应手,有的表述不够清楚以至于学生不知道问的是什么,该如何回答,所以学案要反复推敲,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想去做,这样才能拿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才能是真正的学案。

四、要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展示的课堂,同时也是多元评价的课堂。大家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感觉不好意思夸,或者感觉麻木,那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我认为这节课学生的展示还不错,就是缺少组间的评价,每组展示完毕后,要是有同学或老师给予肯定或者鼓励,他会感觉自己的努力有人能看见,可能会更加乐于表现和展示。

五、要发现问题,才能促进发展

我的课堂上缺少质疑的声音,我的学生缺少质疑的眼睛和发现问题的意识。他们显得太乖巧了,太听话了。在课堂上或许是我没有跟他们质疑的机会吧,他们总认为有问题老师就会指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质疑的能力和意识。

通过一节展示课我发现了如此多的不足和问题,反思是为了进步,进步还要靠&“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实施&”。

2.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 篇二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设疑,引导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课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轮船、热气球等图片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进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杯子、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讲解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

(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 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相关文章:

1.认识浮力活动课件

2.浮力的说课稿

3.浮力物理说课稿

4.《浮力》说课稿

5.浮力说课稿课件

6.《浮力》说课稿精选

7.关于浮力说课稿

8.《认识浮力》课程教学反思

3.《压强和浮力》的教学反思 篇三

本节课为一节复习课,通过采用单元知识网络框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知识框架学生对各个局部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讨论、探索,从而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技能,详细总结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思维过程。

但不足之处,学生对浮力公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有乱用公式的现象,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练习。

4.认识三角形的教学方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活动准备:

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试试看,你准行!

从而引出新课: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

∵AM是BC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练习:

如图,(1)共有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

(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AD=3,BC=6,AB=5,BE=4.

则S△ABC=___________,CF=_________,AC=_____________.

5、小结: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作业:P127 1、2、3

教后记: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掌握得较好.

5.浮力复习课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五

2本课例教学情景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通过课件影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诱发他们解决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下的确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积极探索的意向。

第二、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为目的,实验的内容逐一深入,减低了知识点的抽象性,知识变的显浅意懂,学生能在掌握好一个知识点以后再向另一个知识点推进。实验的趣味性增大了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意愿,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操作实验避免了个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误区。学生亲身的感受对学生准确地感受到抽象的浮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在知道浮力,认识到浮力以外还会有利用浮力的需要。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浮力解决困难提供了帮助。实验三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将为浮力的利用创设基础。实验四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习结合实际,多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讲的故事和学生对浮力利用的建议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利用到生活中去,让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外作业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把浮力与生活紧密相连。

6.认识浮力的教学方案 篇六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浮力》具有知识抽象、综合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联系生活、趣味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在本章教学中处处体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浮力概念的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突出本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物理基本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是本质属性的抽象。只有抓住现象的本质,才能分析各有关现象内在联系,才能掌握物理知识。对浮力,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浮力定义,但对浮力产生的条件理解不透,处理问题经常出错。在教学中,我讲完浮力知识后,演示下面实验加以巩固理解。演示(1)将一蜡烛下端紧贴容器底竖直放置,加入足够的水,蜡烛并未浮起。若将蜡烛随意投入水中,蜡烛不下沉,而是浮在水面上。提问:“前者蜡烛为什么不浮起?”经学生反复讨论后,教师点拨:“蜡烛上表面受到了水的向下压力,而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向上压力,即蜡烛上下表面没有水的压力差,所以蜡烛不会浮起。”实际上,这时的蜡烛相当于容器的一部分,不属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河中桥墩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只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并且压力差的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范围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较深,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该原理,我将课本中演示改为二人一组的学生分组实验,这是理解这个原理的关键。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边归纳。实验中,先完成前两个步骤,即用测力计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大小,再将石块浸入溢水杯内的水中,问学生观察到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受到了浮力,同时水从溢水杯溢出流入小桶中。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想到“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再用测力计称出小桶中的水重,得出“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重”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在得出原理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弄清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

1.浮力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但又有不少生活经验干扰学生学习正确的知识。物理概念、规律和公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根据,只有真正吃透了浮力的概念、规律和公式,就能解决所有的浮力问题。

例如: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与物体飘浮在液面的条件都是浮力等于重力。有的学生只从形式上没有从知识内容上理解物体所处的状态。提出疑问:如果一个物体具有了浮力等于重力时,那它究竟是漂浮在液面还是悬浮在液体中呢?或者是物体既漂浮在液面又悬浮在液体中呢?这可能吗?这就形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学中这样处理:发给每个学生一烧杯水,一烧杯酒精,一测力计,一小塑料袋酒精等。让学生将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挂在测力计下边,并浸入水中,发现袋子漂浮在水面上,测力计示数由大减小到零。再将塑料袋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待袋子静止时,发现袋子悬浮在酒精中不浮不沉,测力计示数减小为零。教师分析说明:对同一物体,由于重力是一定的,当它浸入某种液体中,如果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也是一定的。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也是一定的。因此,当一个物体,它能漂浮在某液体表面,就不可能悬浮在这种液体中。上面装酒精的塑料袋就只能悬浮在酒精中,绝不可能漂浮在酒精面上。当然,同一物体既能漂浮在一种液体表面,又能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是可能的,上面装酒精的塑料袋就是既漂浮在水面,又能悬浮在酒精中。综上所述,悬浮条件:物体全部浸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且浮力等于重力。漂浮条件:物体部分浸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且浮力等于重力。通过上述分析探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2.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对于习题,教师要善于通过层层启发,使问题不断得到分解和转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联想、思考、探索解题途径,使学生参与解题全过程,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例如:一个质量为540克,体积为600立方厘米的铝球,将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求铝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学生一般做法是:F=pgv=1000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0006立方米=6牛。这显然错误。教师可以启发提问:铝球在水中受几个力?各力大小是多少?学生计算:G=mg=0.54千克×10牛/千克=5.4牛。浮力就是学生的计算F=6牛。教师问:铝球这时在浮力和重力作用下能静止吗?学生答:铝球不能静止,向上浮。教师问:铝球上浮过程中,重力是否变化?浮力是否变化?学生答:铝球上浮过程中,重力不变,球未露出水面之前,浮力不变化,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减小。教师归纳:铝球因为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不相等,且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铝球上浮。又因为重力不会变化,当浮力减小到等于重力时,浮力与重力平衡,此时铝球静止在水面上,所以,铝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G=5.4牛。

7.浮力教学设计 篇七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密度、力、二力平衡、液体压强等有关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探究浮力的规律。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是本章的的一个学习重点。本节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感悟科学知识的价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浮力概念的建立和浮力的规律,难点是浮力规律的探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较重,稍不注意会难以完成。

学情简析

学生对“漂浮物体受浮力作用”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再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知识,稍作点拨就可以知道浮力的存在及其施力物体和方向。但对浮力规律的探究往往没有明确的思路,更没独立操作的能力;综合运用浮力及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本班学生中,约五分之二的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思维比较活跃,敢于表达,且有参与实验探究的欲望;而其余多数学生学习被动,思想懒散,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没有主动参与学习思考的习惯。

教学策略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通过提问激疑,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尽可能有深度、有广度地广泛参与思考。关于“浮力是怎样产生”的,限于学生基础,只要求认识到“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力”,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暂不作引导分析。关于浮力规律的探究,为了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直接将问题具体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是什么关系?”然后引导设计实验,由学生“指挥”老师完成探究。关于浮力知识的运用,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级练习,以此促进学生巩固基础,逐步学会运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知道浮力的施力物体及其方向。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作受力分析,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施力物体及力的方向)。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浮力的概念和浮力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课的教重点;浮力规律的探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钢铁放入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

2、制造轮船的主要材料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漂浮在水上?

第1页(共2页)

二、观察现象,初识浮力

1、将乒乓球投入水中,提示学生观察,并思考:乒乓球漂浮在水上,它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如何?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而没有下沉,说明它必然受一个朝什么方向的力?这个力是谁给它的?乒乓球受的的浮力和重力,哪个较大?你是怎样知道的?

2、将石头沉入水中,提示观察,并思考:石头放入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爱浮力的作用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它是否受浮力?(鼓励学生设计并大胆表达)

3、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头的重力,再将石头浸没入水中,并观察此时测力计的读数。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协助读数和记录,然后引导全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石头在水中受到浮力吗?浮力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4、总结与板书什么叫浮力以及测浮力的方法。

三、实验演示,规律探究

1、引导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我们的猜想一定正确吗?要靠什么来验证?

2、指名两位学生,协助实验演示:测出重物的重力,再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完全浸没前,随着浸入体积的增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完全浸没后,随着浸入深度的改变,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

3、引导分析:这个实验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深入探究浮力的规律。

(1)介绍器材,并将探究问题具体化:溢水杯装满水后,若将物体浸入水中,浸入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是越大还是越小?它排出的水是越多还是越少?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相等吗?怎样做实验?

(2)接上述测出石头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演示实验往下做:测出空桶的重力,将石头浸没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空桶接下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由学生算出排出水的重力。

(3)分析总结: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石头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水的重力是什么关系?换用其他物体和液体做实验,会得出同样的规律。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怎样表达?鼓励学生表达。

(4)其实这个规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个人是谁?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这个规律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叫什么?课本多少页?大家齐读一遍。教师板书表达式。

四、梯级训练,加深理解

1、将一木块放入水中,它排开的水重10N,这个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块石头浸没在煤油中时,它排开煤油的质量是800g,这个石头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伐木工人经常利用流水运送木料。若一根圆木浸入水中的体积是0.08m,那么这根圆木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五、提示帮助,方法补充

1、F浮=m排g

F=ρ液V排g

2、由补充的计算方法可知,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刚才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六、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自行回忆: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七、课外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8.《浮力》教学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是在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由“浮力”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两部分内容构成。浮力的概念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因此需要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当然,八年级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根据学生探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现象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现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系列实验,从而认识浮力,并且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做好准备。

2.进行科学探究。每4人一组,根据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创新。本环节采用开放式教学,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选择要验证的猜想,自己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3.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五、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生:观看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

师:演示实验并提问,把石块、木块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那么石块受到浮力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大量浮力现象,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实验探究过程 1.体验、感觉浮力的存在:

生:将手边的小木块、乒乓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可以看到小木块、乒乓球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按照导案要求设法让小木块、乒乓球沉入水底。

2.认识浮力

生:阅读课本49页和50页演示部分,利用桌上的小木块,乒乓球,铜块,弹簧测力计体验浮力的存在,并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自己的做法; 通过体验,说出对浮力的认识。

思考: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进行实验。师:巡回并观察学生实验,对学生实验进行及时指导。生:展示实验做法:测出铜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铜块= 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数= N,可以求出铜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师:板书:F浮=G—F示数

对铜块进行受力分析(板书),铜块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向上的力与向下的力大小是相等的。重力竖直向下,等于 N,拉力竖直向上,等于 N,从而可以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等于 N。

师: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在空气中所受重力,G= N,用手向上托铝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变小,不变),将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F1 G(填大于,等于,小于)。

师:演示实验:浮力的方向,用细线一端系乒乓球,另一端粘在烧杯底部,乒乓球静止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倾斜,乒乓球与细线仍然竖直向上,从而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同时对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

设计意图:教师自制实验展示浮力的方向,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学生印象深刻,并且对乒乓球及时进行受力分析,学生不但直接观察到浮力的方向,而且能够根据受力情况学会表示浮力的大小。

那么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同时展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体积(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生:阅读课本51-52页,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尽量多的探究这些猜想,并写出实验成果.学生进行实验。

师:教师巡回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适时指导。生:展示做法,同时出示数据,展示结论。师:在大屏幕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对探究的问题大胆放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时敢于放手,真正将课堂进行开放,从浮力的认识到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都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再看课本说明再进行实验,学生展示过程,同时进一步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整理,及时进行拓展及延伸,效果良好。

4.浮力的产生

生:阅读课本51页相关内容,说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并完成后面的例题和练习。

生:展示浮力产生原因。

师:展示浮力产生原因。

设计意图:对于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师加一幅图,直观明显的展示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压强差的存在,使它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二力之差即浮力,从而使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小结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讨和研究。

(四)当堂评价

生:自主完成达标检测。

七、教学反思

9.浮力教学设计 篇九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③初步了解浮力在轮船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广泛存在;

②通过探究理解f浮=g排;

③体验由“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轮船搁浅的实例,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四、教具和媒体

10.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方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能力目标: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方法:探究式、讲解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

1、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2、研究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二、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

1、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形式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研究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举例

间接使用价值:举例

潜在使用价值:举例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在本节课内,我学到了。

五、巩固提升:

练习:《基础训练》

六、布置作业:

上一篇:辽宁省道路运输条例下一篇:定向运动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