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15篇)
1.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一
东青实验学校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校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收效不是很大;中外学者在阅读的本质、心理机制、策略与方法、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模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我校有关中学生英语阅读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缺少英语阅读的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有:调查范围局限于某一层次或某一局部区域,在广泛性和代表性上缺乏说服力。因此,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我们对全校学生英语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正确认识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提倡读书型外语学习、使学生真正享受读书和学习英语的快乐提供证据。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课题组于15年1月对我校初一~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展现时代特点,展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我们选取我校四百七十七名学生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达100%。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相关背景信息,采用单选形式。为了确保调查质量,本课题组完成问卷初稿后专题研讨,审稿后在课题组成员间进行试调查,而后对问卷每一小题进行认真地讨论和修订,修订稿出炉后选取20名学生进行小范围试测,分析研究试测结果,再次修订后才定稿问卷,然后在全校范围展开正式调查。为了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提高调查信度,我们要求学生在作答问卷时不写姓名,让其自由、客观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情况。为了使被调查者清楚了解调查意图并减少废卷,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并在发放问卷之前对问卷作必要的讲解。
二、数据分析 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省略了各项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与本文现有问题类似的题项数据,只重点分析一些与《英语课标》和日常英语教学直接相关的调查数据,讨论数据背后的观点,调查题目及结果附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据反映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探明究竟。
(一)英语阅读的需求和动机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 在兴趣上,70.3 %的中学生喜欢进行英语阅读,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9.7 %的学生不喜欢进行英语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有关,强烈的功利观排斥英语阅读;② 在认识上,85 %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阅读持肯定态度的是我校学生的主流;③ 在动机上,希望通过英语阅读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扩大知识面的学生占 88 %;希望通过英语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占 10 %以上;只有不到5 %的学生不清楚英语阅读的目的。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进而激发和拓宽学习兴趣,以及读懂故事后体会到成就感等,所有这些都刺激学生产生英语阅读需求。需要、内驱力、诱因和情绪等激发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阅读动机是阅读者为了某种阅读需求而努力的态度、欲望和意愿,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二)英语阅读材料
调查显示,① 在阅读题材的喜好上,总体而言,过半数的学生欢迎轻松愉快的读物;具体地讲,学生在童话故事的喜好上大致相当;但对于幽默、动漫,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低十二 个百分点;而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和其它(如小说等)的喜好却高出 2 %,这反映了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具有更加清晰的个人追求和发展目标,具有更坚毅的意志和坚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反,基础差的学生则比较多地倾向于喜好轻松快乐的读物。② 在材料的选取上,老师的推荐或学校订购的英语报刊或教材配套的材料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反映了学生对材料获取的被动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与课程同步或配套的趣味性读物的广阔的市场空间。③在对待英语简易读本和其它材料上,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高出 20 %,这揭示了以下问题: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更多地靠自主学习和兴趣坚持学习;其次,水平低的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地受老师的影响;第三,少数人把英语阅读看成包袱,某些教师的指导失误,使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为做题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
阅读材料是泛读的核心,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的基础,是丰富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阅读习惯和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是解决“费时低效”的基本环节。因此,能否提供“高兴趣”的阅读材料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速度、进度、理解、能力的提高、词汇量的积累等效果。适应不同层次多种需要的“等级读物”能帮助学生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基本能力。
(三)英语阅读时间
调查表明,① 在阅读量方面,近两成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以下。② 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六成以上是在周末和寒暑假,在这一点上,基础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基础好的学生的英语阅读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说明这些同学的阅读主要出于自主安排和自发需求;而基础差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早晚自习,因为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分而被动阅读;且随着年级递增阅读量急剧减少。书香熏出优雅,每天喝牛奶,强健的是人的体质;每天读书,强健的是人的心智。读书多的人,视野开阔,精神充实,志向高远,追求执著。教师的读书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读书爱好。
(四)英语阅读习惯
调查显示,① 绝大多数学生进行个人阅读,与他人合作或共同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反映出他们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研组对英语阅读的组织不足,没有形成阅读氛围等。② 正确的英语阅读是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不必追求细节,只要理解大意即可,对不妨碍理解句意的词,不必查字典,可以根据上下文揣测词意;要具有直接阅读、直接理解原文的能力。调查显示,半数学生的泛读方法较为正确。多数学生是为了读懂文章大意,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两个重要标志。速度是泛读的保障,速度快而理解差则快而无用,理解好而速度慢则效率低。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素质的途径是训练学生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协调发展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只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才能克服学生投人的时间和精力与学习效果不成正比的“高耗低效”问题,解决限制英语阅读开展的瓶颈,才能形成他们对英语阅读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一是定书,养成每一本都要读完的习惯,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二是定时,养成每天都要读书的习惯,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定量,养成每次都要有一定进度的习惯,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兑现落实;四是形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指导的占 81.98 %,证明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感到茫然,认为非常必要的基础差的学生比好的学生又多出十二个百分点,再次说明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对英语阅读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材料的选取、阅读效果的检验等无所适从。中学生英语阅读常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表现:①喜欢看什么就看看,不管有什么作用;②课本看腻了,随便找本书来调剂调剂生活;③只注意故事情节,其它内容一概说不清;④一度心醉神迷,弄得功课一落千丈;⑤根本没时间,……等等,造成负面影响。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以防止学生放任自流,如指定一些篇目让他们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最后以答题的方式考查,增强他们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有效地训练阅读能力。通过教师长期的引导,激发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情,足以长才”,“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向和发掘探讨的能力,成就他们伟大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词汇量不足是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占 64.23 %),其次是阅读速度慢(占 15.77 %),这些问题阻碍了同学们的阅读,使同学们减少阅读量,从而导致阅读速度慢;反过来,阅读速度慢,致使阅读量减少,从而阻碍词汇量的积累,于是呈现恶性循环。鉴于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下决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方能促使其成为良性循环。
三、结论与启示
本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英语阅读整体发展态势不均衡,阅读量小,阅读习惯和方法有待改进。总体来讲,学生对英语阅读持积极的态度;学生在阅读需求和动机上略有差异,但对于阅读材料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基础差的学生更多倾向于幽默、动漫、基础好的学生则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类书籍更感兴趣。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量上普遍不足,严重缺少合作阅读精神。学生词汇量不足是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其次是阅读速度慢;学生非常需要老师对英语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调查显示的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和阅读能力,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由此,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配置一定数量的优秀的等级英语课外读物,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成学生自觉地阅读。在学生阅读英语读物出现好奇和不求甚解时,及时帮助,不贪多求快,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方法指导上,充分重视作为语言能力重要标志的阅读速度和流利度,解决学生怎么读的问题,让他们真正实现快乐阅读。阅读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取信息。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只局限在课堂的英语教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更不可低估。
2.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文理学院文科和理工科的各100名大二学生,之所以选择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大一年级的英语学习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方法,因此也能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英语阅读现状,调查结果才更具说服力。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一)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材料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看,我院学生课外阅读量极少。除了英语教材外,91.6%的学生偶尔阅读,还有5%的学生课外从不阅读。从阅读的材料上来看,52.5%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来自于英语过级考试试题及练习,说明学生的应试动机极强,阅读材料单一。
(二)语言障碍
在词汇方面,学生遇到较多生词时,就很难理解文章的学生占95.8%,说明词汇是影响阅读的首要因素;在语篇和文体上,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采用不同阅读方法的学生只占28.3%。在阅读时,会从语篇整体的角度去分析的学生仅为38.2%。说明文体对阅读的影响方面,学生认识还不够。
(三)非语言障碍
92.5%的学生认为文化背景知识能促进文章的理解;91.6%的学生认为兴趣在阅读时的影响很大;感到读完一篇很难读懂的文章后,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阅读正确率的学生多达90%;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阅读时的心情与阅读正确率成正比。这些问卷结果说明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对阅读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和启示
(一)语言因素
1.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信息的载体。语言学家Harmer认为,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是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因此词汇教学在信息丰富的英语阅读中占重要的一席。调查研究也表明,词汇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最大的关卡。所以教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攻克词汇关,打开通往知识城堡的这扇大门。
但是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对词汇多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即不闻不问,不管不讲,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刚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面对教师这样的词汇处理方式,无疑加重了负担,并造成记忆不牢固,应用不准确。所以在第一学期搞好词汇教学和指导,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掌握大学词汇就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我建议采取以下三种教学形式:1)集中课时连续开展系统词汇教学。系统即尊重词内部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聚合关系中的同义、反义、上下义和同音异义关系,组合关系中的词义和词组搭配,还有构词方式、词性变化和词的联想,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四、六级的高频词汇,分门别类,找出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词汇教学不再枯燥乏味。2)通过大量阅读来温故和再认识所学词汇。阅读能够促进词汇的掌握与其数量的扩充。词汇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地掌握词汇。阅读不仅能对单词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还可以发现同一单词的其它意思。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既有助于牢固地掌握词汇,又有助于灵活地运用它们。3)组织有效的词汇复习课。心理学实验材料证明: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尤其最初遗忘率很高。因此,在学习词汇后利用一段时间进行相应的复习、整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复习课中通过多人分组进行一些接词、填词、换词、删词游戏来增加趣味性。
2. 语篇教学
在传统的语法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英语阅读常常重知识点的分析而轻语篇的整体理解,这样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接收信息,往往不能紧扣语篇结构作全面的分析。语篇分析理论主张把文章看作整体,从文章的层次结构着手,引导学生注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文章篇章的理解离不开文章的结构,而文章的结构又由文章的体裁(genre)所决定。所以对文章体裁的认知是语篇教学的重点。大学阶段所接触到的英语语篇按文体主要分为:记叙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说明文(exposi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3]记叙文就是讲述一个事件或多个事件,对于记叙文学生应注意找出4W:When, Where, Who, What和一个目的。作者写记叙文都是想通过文章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印象,或证明理论,或说明概念,或颂扬美德,或谴责邪恶。描写文即用语言勾勒人物、地点、东西或者场面。对于这类文体只要掌握中心意思和重要细节即可。说明文是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常接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举例、定义、分类、对比等方法说明和解释某一事物,说明文通常由介绍(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论(conclusion)三大部分组成。在介绍中作者给出中心意思或者要说明的问题。在正文中,作者给出论据、理由、原因等。在最后,作者下结论或重述中心意思。议论文与说明文一样,也多由介绍、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在文章中一般提出两种对立的观点并加以论述或比较,所以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两种观点,抓其实质内容。综上所述,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阅读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篇章文体教学的意识和观念,将语篇教学,特别是文体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语篇类型的文章,增强语篇结构的敏感性,提高阅读水平。
下面我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为例,阐述对语篇教学的一些出略的看法及建议。课文题目是“Time-Conscious Americans”。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让学生通过找主题句的方式归纳出说明文的三部分来分析文章的结构,作者在第一、二段中点明了中心意思:Americans treasure two elements———time and labor, time is a precious resource for American because it cannot be replaced.第三段到第七段是正文, 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美国人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论段, 作者通过对比美国和其他国家对待时间的文化差异再次强调了美国人注重时间这一观点。
(二)非语言因素
1. 文化背景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反映。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Language (1921)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息。”[3]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也看出,文化因素已成为了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瓶颈,在大学英语阅读中引入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而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提高文化素质的任务。
现在我以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课文的文化背景教学作为实例。这篇名为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的文章介绍了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分别是: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画作《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及山姆大叔。在这一课的文化背景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预测法和对比法。1)让学生预习课文时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标题来预测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这两大信息获取途径来收集和整理查阅到的文章、图片,并在课堂上通过publicspeech来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教学参与者,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变成了平日里熟悉的“同学”,消除了学生的焦虑情绪,营造了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2)将学生认为的美国文化的象征和课文阐述的五大象征以图表的形式罗列在黑板上,通过对比其差异来讨论为什么课文讲述的五大象征才能真正地代表美国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心中的中国文化象征,将其与美国文化象征进行对比来学习两国的文化差异,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以情优教。情感因素包括: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习惯、自信心、师生关系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教授学生语言点、知识点,忽视了非语言因素特别是情感教学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阅读课就会失去兴趣,无法维持学生的阅读动机,对英语阅读缺乏信心。
我认为情感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充分利用好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开创一种轻松自由、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的焦虑感,进而融入课堂交际活动。2)将学生分层教学,在方法和要求上区别对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敢于表现,让他们重新树立英语阅读的信心。3)选择合适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材料,使优生能“吃得饱”,学困生“能消化”。4)教师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不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5)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改掉回读、指读、有声阅读、口译和心译等不良阅读习惯。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也严重影响其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通过对大学英语现状的分析和教学研究得出,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教师不能只关注传统的语言知识层面,还应结合文化背景教学和情感教学,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能。
参考文献
[1]迟秀湘, 牛洁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 (3) :28-30.
[2]王德杰.从英语文章的体裁到文章的通篇理解[J].社会纵横, 2003, (8) :82-85.
[3]孙红.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山东电大学报, 2005, (1) :58-61.
[4]胡春洞.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121-136.
3.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英语阅读;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我国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方面的研究文献中,绝大多数探索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没有考察更多学生英语课外广泛阅读的动机需求,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习惯的养成,积极教师的作用如何等。为此,本研究把焦点落到很少有人涉及的广大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上。试图从多个视角探讨普通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推进中学英语的有效教学.
2.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的问题:目前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兴趣如何?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材料有哪些?高中生的阅读学生英语的时间量有多少?英语阅读的习惯如何?成因是什么?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如何?如何起着积极作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以抽样法抽出来的我校高二(3)班和高二(16)班学生,是高二年级10个平行班中的两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115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65人。年龄从17岁至19岁不等,平均年龄17.6岁。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仪征中学高中生英语阅读问卷调试题。
三、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和分析
2009年10月22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15份,收回113份,收回率为98.26% 。问卷收回后,运用阅读机器对答题卡阅读,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14题中选择率在80%的选项;统计分析14题中选择率在20%以下的选项;针对数据写出初步分析结论,并与教研组成员讨论成因。
2.调查结果与讨论
(1)阅读动机的现状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阅读兴趣程度上,总体有84.32 %的中学生喜欢进行英语阅读,这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阅读的愿望和习惯。但是,有15.68%的学生不怎喜欢英语阅读,主要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这些学生强烈排斥的功利式 英语阅读;在主观认识上, 93.52 %的学生认为广泛进行英语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帮助,对英语阅读持肯定态度的是我校学生的主流;希望通过阅读扩大英文词汇量、提高英语应用水平和扩大知识面的学生占 90.32 %;而希望通过英语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只占 8 %以上;只有不到4 %的学生英语阅读完全没有目的性。
(2)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的现状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在阅读题材的选择喜好上,过半数的学生欢迎轻松愉快的读物;特别是喜欢阅读幽默风趣的童话故事。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和其它(如小说等)的阅读题材,也有近40%的选择。而对于相对生词较多,专业性较强的科技说明文的喜欢程度明显偏低约为20%。在材料的选取上,学校订购的英语报刊或教材配套的材料占大多数,这反映了学生对材料获取的被动性。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更多地靠自主学习和兴趣坚持学习。因而在对待英语简易读本和其它材料上,约比水平低的学生高14%.
(3)英语阅读时间的现状分析
在阅读时间量方面,近20%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以下。其次,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 60%以上是在周末和寒暑假。在这一点上,基础好的学生注重平时加强英语课外阅读,并且能长期坚持,这部分学生约占总数的25%;基础稍弱的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分而被动阅读完成相应的阅读量;且随着年级递增阅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的读量急剧减少。笔者认为,可以在校本课程计划中可开设相应的英语阅读课程,从多方面多形式去拓展学生的阅读时间量。
(4)英语阅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高质阅读的保证。调查显示,72.4%的学生的泛读方法较为正确。多数学生能够在读懂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注重阅读理解水平和閱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素质的途径是训练学生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协调发展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平时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英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努力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5)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调查表明,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指导的占 91. 8 %,认为非常必要的学生占71%。笔者认为,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以防止学生随意性阅读,如指定一些篇目让他们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最后以答题的方式考查,增强他们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有效地训练阅读能力。
四、英语阅读现状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本次英语阅读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英语阅读仍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体发展态势仍不均衡,阅读量偏小,阅读习惯和方法急需改进。总体来讲,学生对英语阅读持积极欢迎的态度;但学生在阅读需求和动机上有着一定差异。对于阅读材料的需求与选择方面差异更为明显。调查还显示,我校学生在英语阅读时间、阅读量上普遍不足。而阅读的障碍主要在阅读速度慢和词汇量缺乏上。另外,高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英语阅读积极干预和指导他们阅读,尤其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Clement, et al. 1994.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group cohes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 Language Learning (3): 417-48.
[2]华惠芳.1998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第3期:44-47.
4.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四
学号 11301081 11301084 11301091 姓名石佳宋钰唐梦怡 分工问卷设计:唐梦怡 资料收集:石佳
报告设计,报告撰写:宋钰 指导教师白志刚
关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
摘要:以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以及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压力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蓬勃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思想变革及多元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压力,其认识问题、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遇到挫折产生心理压抑、紧张,人格出现危机和缺陷,从而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特别是前几年发生 的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最近发生的复旦研究生毒杀室友,丽江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相关部门列入日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力推进此方面工作。但仍有部分高校,该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些许不成熟的地方。在此份实践报告中,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校部分在校生为调查对象,旨在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以及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
二、调查目的: 本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建立完善的高校心理咨询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有所启发.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分类统计法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填写问卷人的基本信息的填写,调查对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及判断;对心理咨询概念的认识;对沈阳师范大学以及全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与建议几个方面。
2、调查对象的确定
本次调查活动在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部分在校生中展开,此次实践调查总共进行50人的问卷调查项目。其中调查男女比例为3:7,女生35人,男生15人。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根据确定的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借助电子计算器,以及柱状图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问卷的回收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根据问卷问题的设立情况,问卷情况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展开,情况如下:
1、到调查结束为止,所调查的外国语学院50名在校生中,共50名知道在沈阳师范大学中设有心理咨询室。比例为100%。认为自己曾遇到心理疾病的人占总体的61%。其中遇到过的心理困扰,恋爱(40%,学业(40%,人际关系(45%,就业(80%网络成瘾(0%此问题为多选题。
2、关于了解心理咨询室的途径问题中,60%的人是通过辅导员或老师的介绍,20%的人是通过同学或朋友,12%的人是通过学校的网站或论坛,8%的人是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宣传(海报、传单等。造成部分同学对心理咨询中心缺乏了解的原因,学校宣传不够(8%,觉得自己不需要相关服务,根本不关心,(70%认为心理咨询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想去了解,(20%学习太忙,无暇了解。(2%
3、关于曾经是否去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问题中,去过三次以上(0%去过三次以下(4%,想去,尚未去过(20%,不想去,也没去过(76%。
在其中去过的4%的人中,认为效果不明显,对咨询有顾虑,不能充分表达(70%,觉得咨询老师的水平有限(1%,问题本身太复杂,难以解决(29%。
在没去过的96%的人中,不去心理咨询中心的原因,相信自己可以解决(60%,对心理咨询有排斥(20%,不愿意透露私人隐私(10%,怕别人知道,认为自己心里不健康(10%。
4、关于怎样看待心理咨询的问题中,10%的人认为完全可以接受,2%的人持有无所谓的看法,其余的人认为不可接受,自己不会去咨询。
5、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的原因以及作用。
何时需要去心理中心咨询(多选。情绪崩溃(80%,遇到困惑(70%,隐私的问题想咨询(75%,人生的感悟需要分享(40%。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多选。心理知识普及(70%,提供咨询服务(50%,校园文化建设(80%,无作用(17%
四、调查结论: 被统计的50名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曾经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而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就业以及人际关系方面,但是在100%的被统计的人知道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的情况下,去过的人只有4%,而认为效果明显的人为0。结论是,目前本校的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同学对于本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以及受益。
五、结论分析: 从目前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没有很好的显现,同学对于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以及受益的结论出发,可以把这些状况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自身原因
学校心理咨询重点在障碍性咨询而不是发展性咨询,即目前高校由于主管部门和学校思想上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少,心理咨询机构不普及,职责不明,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没有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工作形式化,没有真正落实到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行动上。
2、社会及家庭原因
社会及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过高,认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培养应主要由学校负责,鉴于各方面的压力,高校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转移到不发生安全事故上来,导致心理咨询工作浮于表面。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自我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不健全以及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发生相应扭曲造成的。
六、建议: 1.学校应多加关注学生的基本需求,领导重视,转变思想,掌握规律,确立心理咨询新理念
高校管理者应积极搭建交往平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恋爱观,要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关于职业分析,应聘技巧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基础做起,先谋生再谋求发展。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咨询队伍,提高整体职业水平
心理咨询是指导者综合素质的展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人文综合素质.要搞好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按国际惯例配备专业人员,建立专职咨询员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使咨询师持证上岗.对兼职人员进行系统的心理培训,开展教师的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整体业务能力及工作水平,主动对学生提供帮助。
3.改善看法上积极,行为上消极现象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充分发挥预防性功能,要为他们提供“防患于未然”的心理教育,使其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应该具备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
4.多元化传播途径、咨询手段网络化
尝试进行多种渠道的心理援助。例如采用一对一的“在线心理咨询”方式建立一种沟通渠道;多元化的利用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掌握心理问题的基本表现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
方法;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电子个人心理档案,及早发现那些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地提醒和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9.[2](美马斯洛.马
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黄希庭,郑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25 [4]王孝红,彭家理,吴忠才等.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 08,23(9:104-107.关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
1、基本信息: 性别: 年级: 专业:
2、您知道沈阳师范大学有心理咨询室吗? A、知道 B、不知道
3、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心理咨询室的? A、辅导员或老师 B、同学或朋友 C、学校的网站或论坛 D、心理咨询中心的宣传(海报、传单等)
4、您知道哪些关于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信息?(多选)A、办公地点 B、咨询时间 C、咨询老师 D、联系电话 E、中心网站
5、您是怎么看待心理咨询这件事? A、完全接受,有问题就应该解决,并且当自己存在困扰时也会去咨询。B、可以理解别人咨询,但自己不会去。C、觉得可有可无,无所谓。D、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调节,不用去咨询。
6、部分同学对心理咨询中心缺乏了解,您觉得是什么造成的? A、学校宣传不够 B、觉得自己不需要相关服务,根本不关心。C、认为心理咨询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想去了解。D、学习太忙,无暇了解。
7、您曾经去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吗? A、去过三次以上 B、去过三次以下 C、想去,尚未去过 D、不想去,也没去过
8、您觉得何时需要去心理中心咨询?(多选)A、情绪崩溃 B、遇到困惑 C、隐私的问题想咨询 D、人生的感悟需要分享
9、如果您曾经去咨询过,那么
您觉得效果如何? A、对咨询有顾虑,不能充分表达 B、觉得咨询老师的水平有限 C、问题本身太复杂,难以解决
10、您不去心理咨询中心的原因是? 6 A、相信自己可以解决 B、对心理咨询有排斥 C、不愿意透露私人隐私 D、怕别人知道,认为自己心里不健康
11、您曾经遇到过心理方面的问题吗? A、经常 B、偶尔 C、基本没有
12、您遇到过的心理困扰主要在哪方面? A、恋爱 B、学业 C、人际关系 D、就业 E、网络成瘾
5.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五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2006年8月12日——2007年11月8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能提高学习成绩
帮助不大
影响考试成绩
说不清
人数
3百分比
21.6%
22.5%
28.3%
27.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类别
文学
科普
漫画类
其它
人数
1百分比
36.8%
25%
30%
9.2%
家中藏书(册)
一百册以上
五十册以上
五十册以下
人数
百分比
8.3%
52.5%
39.2%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从以上两图中可知25%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只有36.8%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更令人痛心的是:家里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8.3%,50册以上占44%;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很多情况都是孩子要求家长带其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这其中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课外读物种类和数量的单一与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次数
每天都读
经常读
偶尔读
人数
425
3百分比
20.8%
35%
44.2%
自愿读
其它
2、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a.每天 b.经常 c.偶尔
3、看电视与看课外书你更喜欢哪一种?()a.电视 b.课外书 c.都喜欢
4、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a.全是文字的 b.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 c.图画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d.全是图画的5、你觉得读课外书有那些益处?()
a.扩大知识面 b.提高学习成绩 c.消磨时间 d.好玩
6、你读课外书,是因为()
a.自己喜欢 b.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读 c.老师的要求
7、你的老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a.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d.有些老师支持,有些老师反对
8、你的爸爸妈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a.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9、你读课外书时,一般()a.认真读 b.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c.随便翻翻
10、你认为读课外书会妨碍学习吗?()a.会 b.不会 c.说不清
11、你们班有图书角吗?()a.有 b.没有
12、你们班的语文课外课是怎么上的?()注:没有语文课外课这一条可不回答。
a.用来阅读 b.用来做作业 c.随便安排
13、你们班有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课外语文活动课吗?()a.有 b.没有
14、你希望学校开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指导你读书吗?()
a.很想 b.有点想 c.不想
15、你愿意在什么场所读课外书?()a.书店 b.教室 c.图书馆 d.家里
16、你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怎么做?()
a.让大家在课上随便读 b.引导大家读 c.让大家做作业
17、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a.跳过去不读 b.查工具书 c.随便认读 d.问爸爸妈妈或老师
18、你读的书主要来自()
a.买的 b.从班级图书角借的 c.从爸爸妈妈单位借的 d.跟同学、小朋友借的 e.其它
尊敬的家长,欢迎你参加这次调查问卷活动。请不要有所顾虑和担心,你可以不写姓名,但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请你在满意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对号
1你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吗?
会()不会()
2你认为读课外书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是()否()
3你对孩子读课外书的态度支持吗?
是()否()
4你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吗?
6.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六
蒲掌中心校督学汤兴海
一、问题的提出
为准确地把握小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特进行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标及意义
1、了解蒲掌乡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
2、了解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3、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55份,收回52份。学生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阅读状况、学生对阅读的态度、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策略以及阅读收获、效果等方面的调查。
2访谈及观察研究法
用不定形式的访谈法以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蒲掌示范小学四年级(1)班30多名学生进行访谈观察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和多次与学生座谈及教学观察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现蒲掌示范小学学生因为缺少大量的阅读,导致阅读能力的低下,这个现象很普遍地存在着,特别在某些学生身上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
(1)缺乏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外玩电脑、看电视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
(2)心理障碍严重,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担心读不好被嘲笑;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觉性低,出现不读书或少读书的现象。
(3)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新课标》要求在三、四年级,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朗读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字左右,经过观察发现,学生阅读速度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从而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
(4)阅读时间少,数量也偏少。《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阅读总量要达到40万字。根据调查发现每天有固定阅读时间的学生只占44%,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总量。
(5)阅读方法不当,学生阅读能力低。从统计数据和卷面呈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约占10%,“作读书笔记”的约占7%。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其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比较差。
为什么学生阅读能力会如此差呢?根据调查分析,小学生阅读能力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意识到阅读重要性,但阅读兴趣仍不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今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看电视、玩电脑、看录像显得直观且活泼,更有意思,因此就大大减少阅读时间甚至不阅读。
(2)不重视基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
中运用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默读、略读、边读边想等基本方法,学生的阅读才有可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能力和效率才能提高。因此,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应该也必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多元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以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很多教师把阅读仅看作是读懂一篇文章内容而已,主要以理解文章内容为目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文章的涵义,而忽略教给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方法,或者课堂上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迁移、运用,缺少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领悟文章体现的情感。
(3)限制性阅读或强迫性阅读。一方面,有些家长怕孩子学越
受到影响,因此限制进行阅读,即除了一些辅导丛书或极少的几部名著意以外,一般课外书都禁止阅读;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给孩子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使孩子被动的接受。以上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抑制了孩子的有阅读兴趣,导致阅读能力差的现
象。
(4)学业的负担减少学生的阅读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使课业塞满了学生阅读时间。
五、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和存在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更多的去了解有关知识。
(2)改善条件,丰富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联系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其次,可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积累词句、体会感悟;最后,班级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鼓励交流所阅读到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写体会,及时交流,激发他们通过阅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
(4)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也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方法,领悟学习方法。
(5)教师指导选择,广泛阅读。教师还要指导推荐学生读哪些合适的书,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6)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从改善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六、总结
(1)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次调查,选取学校为蒲掌示范小学,虽然这只是其中一所学校中的现状,但是正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2)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关。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经常引导学生阅读
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则小学生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
(3)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
7.当前中学地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篇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高二级(170名)与初二级(130名)共计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问卷的题型分客观性测试题与主观性测试题两大类,以期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现阶段中学地图教学现状。
二、调查结果
1. 地图基础知识
①地图的类型
调查发现,大部分(81%)学生将地图等同于行政图(中国、世界地图)。可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的地图类型单一。
②地图的用途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认为地图用于教学,更多的学生认为地图可以为旅游服务。有11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42%),认为地图可以运用到工农业方面,为经济建设服务;187名学生(占总数的67%)提出,地图可以运用到军事,气象等其他方面。
2. 地图综合应用
①使用地图的意识
调查中“您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探亲或旅游,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什么?”仅有21%的学生选择借助城市交通旅游图寻找目的地,更多的学生选择乘出租车(占总数的59%)。家中有地图的学生占38%;很少看地图的学生比例高达69%。学习上,大多数学生仅把地图作为查找地名的工具,或作为地理复习的辅助材料,只有少数学生(11%)将地图作为获取更多知识的渠道。这一结果体现了学生使用地图的意识非常薄弱。
②阅读地图的方法
调查中“你阅读地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统计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选择了先读图名、图例,然后寻找目的地。这是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忽视技能操作和实践应用的结果。
3. 地图教学状况
①教师教学方面
调查发现,选择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地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7%;而选择对教师传授地图知识的方式很满意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1%。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学生使用地图意识薄弱的原因,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一定关系。
②学生学习方面
调查发现,认为地图内容简单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可见性别对于地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高中学生认为地图学习简单的比初中学生多,这也反映出地图知识的学习完全符合认知规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注意男女生的差异性,培养女生使用地图的兴趣。教学中也应及早培养学生的地图兴趣。
4. 学生绘图状况
初二级的学生刚接触区域地理,他们画出的地图详细程度较差;高二级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标出七大洲、学过的国家和主要城市,也标出了热点地区,(39%的学生标出了中东地区)。
地图的精度方面,初二级学生所画地区的位置精度较差,另外,男学生画出的地图精度要远远高于女学生。高二级的学生画出的地图精度较高,但是大洲的形状和实际形状相差较大,他们多是抽象性地画出。
就地图要素方面分析,初二级的学生中很少有人能画出地图符号,几乎没有人标出赤道、经线和纬线等。而高二级的学生中,70%的学生标出了赤道、经线和纬线,其中男学生居多。
学生所画的中国地图从详细程度、精度、地图要素等方面优于世界地图,也能标注出城市、河流、山脉等地理事物及热点地区。学生所画的学校草图,大部分能标注出主要建筑物分布、地图的方向,比例关系也相对准确。由此可见,学生对学校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世界与中国的认知,这反映出学生对区域空间的直接反映要优于间接反映。
三、结论
1.当前中学生使用地图的意识薄弱,学习兴趣低下,地图知识获取渠道较窄。地图教学模式传统,方法单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地图的实际应用功能。
2. 中学生地图能力的发展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高年级学生画出地图精度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男学生画出的地图精度高于女学生,男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各个大洲进行定位。
摘要: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为掌握当前中学地图的教学现状,以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为今后完善地图教学方法,为今后提高地图教学效率提供可靠资料。
8.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篇八
一、教辅资料颇受宠,课外图书被冷落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95%的高三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书,桌子上放的、书包里装的、手里拿的尽是高考秘籍、试题精编、训练大全之类的高考复习辅导资料。在订阅的期刊中,也是以《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英语读写》、《作文成功之路》等课程辅导类的期刊为主,除此之外几乎很难再找到一两本其他课外阅读书,就连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80%的学生没认真读过。高一高二学生时间充裕,课外阅读量稍大一些,调查中发现有40%的学生有除教材辅导资料之外的课外阅读书,但大都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
二、武侠言情魅力依然,文学名著黯然失色
在调查中发现,多年前就风靡校园的武侠言情小说至今仍被看好,83%的学生都读过两三部此类小说,看完金庸、琼瑶所有力作的也为数不少。这类小说以刀光剑影、情意缠绵以及新奇、刺激的情节,吸引住了学生,迎合学生对爱情的遐想、希望出众和有超常才能的心理。许多学生谈起武侠言情小说,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可一提起文学名著,则抓耳挠腮,言语木讷。阅读过三部以上文学名著的学生不足15%,竟还有学生不知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什么,把作品中的人物张冠李戴的也为数不少,许多学生读名著时都是跳跃式的看情节,根本谈不上做读书笔记和细细品味。
三、社会科学类图书备受亲睐,自然科学类图书无人问津
在各学校图书馆的外借图书中,以小说、历史、人物传记为主的社会科学类居多,占87%。在期刊中,以《当代中学生》、《少男少女》、《高中生》等为代表的青春读物借阅量最大。而图书馆中的自然科学类图书,一年到头,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少有学生过问。在期刊中,像《科学与社会》、《科学博览》、《青年科学》等书刊也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束之高阁,无人光顾。学生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也仅有8%的自然科学类期刊。
四、低层次读物门庭若市,高品位杂志门可罗雀
近几年,书价飞涨,许多学校因经费拮据,不得不压缩图书开支,学生也因囊中羞涩,只好把看新书的希望寄托在校外的租书摊上。一些书商见利忘义,除出租武侠言情图书之外,或多或少都夹杂一些私货黄货,个别摊点甚至专以“拳头加枕头”、“英雄加美人”的糟粕招徕读者,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刺激,不仅拿到学校里看,甚至挑灯夜战,互相传阅,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阅览室那些高品味杂志,像《读书》、《文史知识》等刊物,下一期已经来了,上一期还是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
联想到近年来学者们惊呼的人文精神失落的忧虑,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以及阅读的盲目、随意、无序状态,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动力,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涉及到一些人物、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知识时,可有的放矢地在课前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可通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读书汇报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比赛、剪贴评比、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感到书中确有“黄金屋”,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三是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爱读书的教师才有爱读书的学生,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势必影响其学生,教师身体力行,才具有说服力和向心力。四是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组织学生定期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五是以多媒体手段来表现阅读内容,文图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指导,端正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
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阅读能力较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加强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法技巧的指导。在内容指导方面,要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推荐书目应该选取与课内学习有关的书、能催人奋发上进的书、能陶冶性情的书、能增加知识能力的书,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奠定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在方法指导方面,应重点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两种阅读方式。精读速度较慢,适宜于那些难度较大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使用读、划、查、评、写等方法,深入研读。略读速度较快,适宜于故事情节性较强的读物,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警句、精彩语段,写心得体会,逐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三、严格要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中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只有严格要求,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一是课外阅读要有明确的量和质的要求,要有具体的安排和阶段性的检测,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二是每次阅读,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类别的书,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运用于作文、运用于平时的学习之中。三是要求学生上课时间要集中精力听讲,下课后要先完成作业,保证按时作息,然后尽量挤时间阅读课外书,不能顾此失彼。四是要指导学生作好长计划、短安排。每学年或每学期都要有一个大致的计划,读一两本名著,读若干本课外知识读物,零碎时间则可以翻阅报纸杂志,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广泛而浓厚。他们在选择课外读物时,都有着“多读书,读好书”的强烈愿望。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携起手来,积极引导学生读好书、走好路,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多多受益、健康成长。
9.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九
何丽群,鄱阳县金盘岭中学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理解所注重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的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在中学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 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阅读是发展这种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及书面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灵活运用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各年级英语的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七、八、九年级英语阅读量累计应分别达到四万词以上,十万词以上和十五万词以上。毫无疑问,英语阅读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的课外阅读量落实结果如何?为了弄清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研究,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鄱阳县金盘岭中学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共发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50份,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等,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持积极的态度:91%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必要的,87%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此外,家长和老师对英语阅读的态度都是绝对支持的。但这些良好的主观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很远,高达80%的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阅读英语课外读物,78%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阅读成绩不满意,53%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2.英语课外阅读的数量 调查表明,在阅读的量方面,82%的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12%的学生是在周末和学习之后,在这一点上,优秀学生与中等以下学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优秀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周末,说明这些同学的阅读主要出于自主安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中等以下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课后,因为学校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试或完成作业而被动阅读。
3.英语阅读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46%学生认为词汇量不足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障碍,12%的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28%的学生认为周围没有合适的阅读材料,14%的学生认为因为不懂语法知识,缺少科学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速度慢。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使学生减少了阅读量;反过来,阅读速度慢,致使阅读量减少,从而阻碍词汇量的积累,于是呈现恶性循环。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对策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初中阅读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1.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其次我们应不吝称赞。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兴趣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本来不感兴趣的课堂上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时,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感。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及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层次性,因人而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享受成功。
2.精心选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取对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学生,就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要求是语言真实地道、体裁趣味丰富、难易程度适当以及具有时尚性,如报刊杂志,贴近学生生活,与课文有一定的关联,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阅读材料应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相应的语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同时获取了其他方面的很多知识。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意识。3.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创设温馨的环境,如设立一个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杂志,黑板报让学生轮流值班负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表演舞台。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有一个正确、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价值观,陶冶了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课余时间,不断与学生谈论看过的书籍,互相交流想法,为学生起模范作用。让学生多阅读,读后用自己的英语语言讲出来,让学生通过看英文报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探索之路还只是一个起点,师生原有积尘的陋习难以一下子根除,有时会制约学生的阅读。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只有走课题化的研读之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实践、探究,才能真正走出封闭圈,共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0.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篇十
1、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局限于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多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教学目标过于单一,为应付高考教师多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落实,学生的个性情感得不到发展。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特点,没有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阅读兴趣出发来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结果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压抑。学生个体学习存在差异性,而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常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抑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最终学生被雕琢成一个模样,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被泯灭,直至完全失去了个性发展的欲望,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2、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其实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3、语文阅读的积淀太浅。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使学生阅读的太少,并且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学业任务又重,练习册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上各种辅导班,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
针对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我认真思考了一些促进阅读教学的方法,与各位同仁探讨。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1.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阅读的自主性。比如通过影视作品、音乐、话剧等辅助手段的应用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丰富多采的形式中找到自己阅读的出发点,养成自主性阅读,实现个性化的阅读。2.整体规划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
在高一阶段定为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原苏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在高二学年定为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因为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在高三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点──考点──是阅读的基本能力点,对考点科
11.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11-01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初中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调查结果
笔者主要对所任教的2个教学班级的1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单词量、阅读量、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技巧等。调查结果如下:2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3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不重要”,4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一般重要”。8%的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兴趣”,45%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不浓”,47%的学生表示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一般”。2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勉强读完一则英语材料并基本把握其内容,60%的学生表示需要借助工具书才能阅读英语材料,20%的学生表示无法独立进行英语阅读。50%的学生喜欢故事类的英语阅读材料,29%的学生喜欢科普类的英语阅读材料,21%的学生喜欢新闻时事类的英语阅读材料。6%的学生表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方法,能用英语思维开展阅读;94%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阅读技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对英语阅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等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农村英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农村初中生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与其不重视英语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在给七年级新生上第一节英语课之前,笔者会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位朋友通过网络代购化妆品。这些化妆品的说明书都是用英文写的,她看不懂,仅能凭经验区分出睫毛液、唇膏和爽肤水,却区分不出哪瓶是洗面奶,哪瓶是滋润霜。于是,她稀里糊涂地使用了一个月,直到我帮她翻译后,她才发现自己把洗面奶和滋润霜弄混了。”这个事例让学生在爆笑之余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英语。接着,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项加起来就有70分,可以说是占了考试的‘半壁江山’。”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英语阅读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产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是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笔者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在教室的墙上、黑板旁张贴关于读书的英文名言警句。(2)在教室中设立英文图书角,提供丰富的英语材料供学生课间阅读,其内容包括名人轶事、生活故事、幽默笑话、新闻时事等。(3)开设专门的“英语阅读课”,每周1节,师生一起阅读英文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阅读时间和空间。(4)组织丰富的英语阅读活动,如读后感交流会、好书介绍会等,为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和读书经验搭建平台。
(三)教给学生记忆单词和猜词的方法
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词汇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教给其不同的记忆单词的方法。有些学生思维活跃,笔者就引导其使用构词记忆法,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前缀和后缀的含义及用法,根据词根去记忆相关的派生词。如happy一词,用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可以衍生出unhappy,happily,happiness等词。而对于害怕记忆新单词的学生,笔者建议其使用拼合联想法。如单词weekend可以分解为week和end,意思为一周的结束,称为周末。这样因材施教,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记忆单词的方法。此外,笔者还整理归纳了学生易错的、重点的词汇及词组,要求学生记背。
在教学中,笔者还注重提高学生的猜词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不要急于查字典,而是先尝试猜测词义。笔者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根据常识及生活经验猜测词义等技巧,以帮助学生解决生词这只“拦路虎”。
(四)根据学生的喜好推荐课外英文读物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向学生推荐不同的英语读物,促使学生养成在课外进行英语阅读的习惯。例如,喜欢读英语故事的学生,笔者向其推荐“魔方格”网站,该网站中有许多可读性强、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阅读材料。对单词积累量相对较少的学生,笔者会向其推荐阅读障碍较少的英语阅读材料,如《轻松英语名作欣赏》《书虫》等。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笔者则向其推荐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傲慢与偏见》《小妇人》《高山上的呼喊》等,笔者还鼓励他们在“有道词典”网站申请账号,每天至少在该网站读3篇英语文章。
1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篇十二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不断改革 (目前已超过卷面分值的三分之一) , 其根本思路是引导教师尊重语言学习的根本规律, 将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这一点也体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2的要求。因此, 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尤其是深层理解力3, 正是对《标准》要求的回应。
2011年11月,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上海市长宁区进行了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旨在了解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进而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
本次调查拟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阅读教学的理念如何?
·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能力是否了解, 是否进行阅读指导?
·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体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尤其是深层理解力?
·教师教龄的差异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影响?
二、调查工具与对象
(一)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 (见附录) 共有26题, 包含五个方面: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和理念 (1~4题) ;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程度及评价 (5~7题, 24题) ;教师精读课上对于阅读能力 (尤其是深层理解力) 的培养情况 (8~19题) ;教师泛读课的情况 (20~21题) ;教师对于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情况 (22~23题, 25~26题) 。进行问卷调查之前, 调查者先对教师们说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 澄清每道题目的含义。要求答卷教师认真、客观填写。调查结果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 并以调查对象的教龄为变量进行了比较。
(二)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上海市长宁区高中学段的部分英语教师, 范围涵盖了市重点、区重点和普通高中的教师共105人。共收回102份有效问卷, 其中教龄在5年以内的有15人, 教龄在5到10年的有29人, 教龄在10年以上的有58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和理念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较为客观。
首先, 在教学理念方面 (第1题) , 84%的教师认为“认真记好单词和词组”“增加阅读量”和“上课认真做好笔记”是学好英语的主要因素, 可见教师对于阅读的作用还是非常认可的。
其次, 对于阅读教学主要任务的重要性, 教师依次排序为 (第2题) :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的有效输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提高学生阅读成绩。可见, 教师并没有非常功利性地片面追求考试成绩, 而是把提高阅读能力放在了首位。
再次, 在阅读教学方式方面 (第3题, 见表1) , 接近一半的教师能够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46%) , 其他辅助方法依次为直接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及视听法。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 (见表2) , 教师们更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 (27%) , 大部分教师能够把能力与知识有机结合 (65%) 。
(二) 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程度及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 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总体评价并不高, 较满意的有40%, 不满意的占52%, 还有8%表示说不清楚。教师认为影响学生阅读速度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分别为:生词量过多 (78%) ;平时阅读量太少 (71%) ;句子结构太复杂 (55%) 2。
教师认为学生掌握得较好的阅读技巧依次为略读 (88%) 、寻读 (81%) 、寻找主题句 (74%) 和细读 (59%) 1;但是对于第7题的其他几个选项:预测、判断代词的先行词、分析长句结构、按意群读、猜测词义等与深层理解力紧密相关的阅读技巧,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情况还很薄弱。教师估算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方面 (见表3) , 57%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仅有8%的教师认为学生阅读量在20万字以上。这个数据与《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除教材外, 六、七、八级 (相当于高中三年) 的课外阅读量应分别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23万词以上、30万词以上的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 教师精读课上对于阅读能力 (尤其是深层理解力) 的培养情况
教师在精读课上对于教材的处理、提问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深层理解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精读课进行阅读教学的时间多于讲解习题的时间 (第8题) ;对于教材的处理 (第10题) , 有38%的教师会对教材重新整合;8%的教师会按照教材顺序处理;另有54%的教师既按照教材顺序依次处理也会根据情况重新整合。
阅读课上教师的提问具有启发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作用。58%的教师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以“Wh-问题”即开放性问题向学生提问 (第14题) 。82%的教师会根据学生实际语言水平设计不同的问题 (第15题) 。
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任务的设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至关重要。调查显示 (见表4) , 79%的教师能够在讲授阅读文本时通过设计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第11题) ;67%的教师在阅读前会经常指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第12题) ;75%的教师经常指导学生猜测词意 (第13题) 。
然而, 教师在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力方面, 情况不容乐观 (见表5) 。经常指导学生理解长句难句的教师只有30%, 另有45%的教师从不指导 (第16题) 。教师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寻找段落主题句, 71%的教师经常进行指导 (第17题) 。对于篇章结构的分析 (第18题) , 44%的教师能够经常指导, 21%的教师偶尔指导, 35%的教师从不指导。46%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质疑作者, 而54%的教师仅仅是偶尔为之 (第19题) 。这说明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没有足够重视, 阅读教学任务设计还停留在表层理解的阶段, 这不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 教师泛读课教学情况
目前, 高中英语泛读课为每周一课时。泛读课是对精读课在内容上的补充和延伸, 在阅读技能上, 更加侧重于阅读速度的培养。在对于泛读课文的讲授方法方面 (见表6;第20题) , 56%的教师与精读课教师的做法一致;36%的教师只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及课后练习;8%的教师让学生课上快速阅读。在泛读课的基础上, 有58%的教师还会经常补充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读, 偶尔布置课外阅读的教师占33%, 从不布置的有9% (第21题) 。把泛读课等同于精读课来进行教学, 导致学生丧失快速阅读的机会。
(五) 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情况
调查显示, 63%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指导, 所推荐的主要阅读资源为报刊和书籍 (第25题) 。当问及学生有无课外阅读习惯时 (第22题) , 67%的教师认为有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认为学生很少阅读的占到了33%。在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估计方面 (见表7) , 42%的教师认为半小时到一小时;29%的认为一到两小时;两小时以上的仅有4%;不到半小时的也占到了25%。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不够, 缺乏督促, 导致学生阅读量及阅读时间的不足。这种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
(六) 教师教龄的差异对于阅读教学的影响
数据表明, 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基本一致1。他们都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差异方面 (见表8) , 79%的有经验教师注意根据文体特征, 指导学生采取不同阅读策略, 高出青年教师22个百分点;89%的有经验教师在提问方式上更能多地使用“Wh-问题”进行提问, 启发学生思维, 高出青年教师10个百分点;在指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析文章结构方面, 都是有经验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比青年教师分别高出5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在补充相关阅读材料方面, 则体现了青年教师的优势, 57%的青年教师经常补充材料, 高出有经验教师15个百分点。
(七) 调查结果分析
依据调查, 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广大英语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视的, 把提高阅读能力放在了首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先进的, 大部分能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授课。
2.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满意。认为学生阅读技巧比较单一, 学生课内外阅读时间及阅读量都非常少。
3.教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大多停留在表层理解的层面, 对于深层理解力的培养意识还不强。
4.教师大多视泛读课为精读课进行教学, 缺乏专门泛读技巧、方法的训练。
5.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超过半数的教师能给学生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但缺乏督促, 学生不能长期坚持, 导致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6.青年教师与有经验教师在课堂提问、教授阅读策略、辨别文体、分析篇章结构、补充阅读材料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四、对策与思考
(一) 充分发挥泛读课功能,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泛读课不同于精读课, 教师首先应理清二者的区别。杨阳和李慧芳 (2004:10-14) 指出精读就是要学生精心研读文本, 不仅识其大意, 更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布局谋篇, 甚至文章的语言、艺术手法也要精心分析鉴赏。泛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语言输入。Krashen和Terrell (1983) 建议把阅读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Krashen (1989) 也提出, 阅读技能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泛读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发展阅读能力、巩固精读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增强文化意识。正因如此, 泛读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若能长期坚持课外阅读,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阅读内容的广度和难度逐步递增, 其阅读水平会显著提高。
在阅读习惯方面, 吴一安等 (1993:36-46) 指出, 很多学生在阅读英语时, 存在着译读、指读、朗读、回读以及依赖词典阅读等不良习惯。因此, 教师要长期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专项限时阅读训练, 并纠正不良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使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捕捉到更多的语言信息。所选限时阅读的材料应力求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语言地道、具有时代性;设题切中要点, 难度适中。建议在上泛读课前每次利用十分钟时间, 让学生阅读一篇300词左右的文章, 开始要求每分钟读40词左右, 逐渐增加到每分钟70~80词, 并逐渐增加阅读总量。
(二) 借助图式, 着重培养阅读深层理解力
Carrell等 (1988) 指出, 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 ;深层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评价性理解 (critica comprehension) 。顾名思义, 表层理解是指读者只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 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深层理解是指根据文章的客观事实、从上下文或字里行间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评价性理解则是指读者能对所读的文章进行评价, 即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三个层次体现了阅读者的理解程度, 前一层次的理解是后一个层次的理解的基础。本研究中将阅读理解的后两个层次“深层理解”以及“评价性理解”能力界定为“阅读深层理解力”, 具体包括推测作者意图、理解篇章结构、识别文体风格、揣摩作者意图及评判鉴赏文章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深层理解力方面的阅读策略。这需要教师在阅读中 (while-reading) 、阅读后 (post-reading) 等各阶段教学活动中, 以提高阅读深层理解力为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根据图式理论,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可分为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 、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 和结构图式 (forma schema) 。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对把握文章的内涵、内容和整体脉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张必隐2004) 。教师可通过设计阅读中 (while-reading) 活动任务, 鼓励学生通过运用略读和寻读策略捕捉文章的重点信息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建立语言图示和内容图式。通过分析阅读材料的描写手段、叙事方式、逻辑结构以及衔接手段等梳理文章结构, 构建结构图式。最后分析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 培养学生根据文体特点和结构去理解文章的能力, 为学生的有效阅读创造条件。
在阅读后 (post-reading) 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列提纲、缩写、小组讨论等, 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 使学生整合阅读材料和已有知识结构, 获取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三) 精选英语阅读材料,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提醒教师需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指导。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 每周补充阅读量, 每天一到两篇 (约400~600字) 。阅读内容可以与精读课的主题相关, 难度适中, 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并深化单元主题。除了课外阅读材料和报刊外,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课外分级读物, 如牛津书虫系列丛书等。此外, 电视的英语频道、英语网站等媒体也可作为阅读的补充资源。总之, 教师要尽可能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 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四) 青年教师与有经验教师的良好合作
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 青年教师在工作热情上更加高涨, 愿意经常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但是, 在抓住文本特征、课堂提问、寻找主题句、分析篇章结构等方面, 还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青年教师与有经验教师进行合作, 取长补短, 会有助于各自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英语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融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青年教师和有经验教师应精诚合作, 从培养阅读策略、强化阅读深层理解力入手, 精读泛读相结合, 阅读材料常补充, 语言输入需保证, 阅读习惯要养成。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其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吴一安, 刘润清, Jeffrey, P.1993.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 (1) :36-46.
杨阳, 李慧芳.2004.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 (教师部分) [J].中小学外语教学 (5) :10-14.
张必隐.2004.阅读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8-44.
Carrell, P.L.&Devine, J.&Eskey, D.E.1988.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D.&Terrell, T.D.1983.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San Francisco:The Alemany Press
13.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许多名家名篇,但是阅读量很有限,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还需要在课外作大量的补充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补充,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中也提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班学生目前阅读情况,特进行了本次家长问卷调查。
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很不乐观,98%的家长觉得他们现在读“书”是笑话,90%的家长只给孩子买作文书或《课堂全解》,家长只在意孩子考试成绩,觉得课外书是闲书。
从这次家长调查报告中,我们收集到这样的信息。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并没有感到焦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其次是,很多家长督促学生读书,只停留在督促读课文的粗浅层面。更有甚者,觉得所谓的读书就是读课本,课外读物还是少读为妙,不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明显,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常常给孩子们买课外书,开始时孩子们很积极,天天捧着看。但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不愿意再看了,大有虎头蛇尾的状态。令家长是非费解。可喜的是,我们从这份家长调查报告中看到了,很多家长还是很支持学生读书的,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多少书籍,却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他们纷纷表示,对学校开展这样的课外阅读课题很是支持,并希望学校能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份家长调查问卷,让我看到,我班的孩子目前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虽然学生家长声称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但很多家长也都表示,并不知应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不能为孩子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由于本身没有阅读习惯,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如何开展这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题呢?我想,任重而道远呀!
三、原因所在我校位于集镇,学生将近五百多人,大多数都是走读生,住校生只占全校的1/6。这些孩子来自我镇的各个村,他们接触最多的书籍就是课本。由于乡镇中并没有书店或图书馆,因此,想要免费阅读课外书籍,就只能长途跋涉,到县城去。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室或图书角,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平时借书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走读的学生每天照顾的回家看电视或玩游戏,根本没心思看书,住宿生每天沦陷在追逐打闹、嬉戏中度过每一天。一小部分因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心中堆积了很深的思念。因此,一到周末,就会飞奔回家,阅读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没有帮助的。
其次,因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加上爷奶的溺爱或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没有什么课外书。孩子们有时提出买书,家长们会敷衍了事。常常说到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会主动要求家长买书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渐渐没有了读书的兴趣。
其实,还是有个别家长十分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的。但他们却只能是盲目的支持,因为他们本身的阅读量就比较低,无法辨别好书坏书。所以,当孩子们要求给钱买书时,很多家长就掏钱了,根本不去了解孩子要买什么书?这些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他们想着,爱看书嘛,也不是坏事。是的,以前,我也是常跟孩子们说,爱看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可现如今,放眼图书市场,书籍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有些漫画充斥着暴力、色情,这样的书籍由于具有画面感、阅读要求低等特点,一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如果不加于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农村学生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四、解决办法预想
如何改变呢?我想,空说无凭。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是正道。因此,我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力、家长的支持力,以及学生现如今的写作能力等,通过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式方法。第二阶段,推荐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开展各项活动等。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健康书籍,同时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与人分享阅读感受的习惯,同时能从分享中体验阅读快乐。在此期间,教师要定期开展相关检测工作,例如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否提高等等。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经验。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第二阶段中的相关材料,形成可存档的文本,或编辑成册,作为本次活动的成果集。同时要透过成绩看到学生的进步与否,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方向。
14.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十四
你好!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帮助他们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特进行了本次家长问卷调查,请您一定如实填写,谢谢!
1、您的孩子经常课外阅读吗?()
A、经常读,已养成习惯
B、有时读
C、基本不读
2、您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观点是:()
A、非常必要,必须重视和加强
B、无所谓,学好几门功课就行了
C、尽看些闲书,影响学习,不主张
3、您觉得您的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吗?(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4、您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吗?()
A、经常去
B、偶尔去
C、很少去
D、从来不去
5、您经常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吗?(A、经常督促
B、偶尔提醒))
C、不去管他(她)
6、您给孩子买书的原则是:()
A、孩子喜欢的就买
B、会和孩子一起商量买什么样的书好
C、认为重要的、对孩子有利的就买,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7、您的孩子最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多项选择)()
A、文学方面的书
B、科学知识方面的书
C、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
D、学习辅导用书(优秀作文等)
E、其它
8、您的孩子会经常和您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吗?()
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
D、不会
9、您的孩子属于哪种阅读类型?()
A、仔细认真型
B、走马观花型(只注意大致的情节和画面)
C、虎头蛇尾型(一开始兴趣高,但后来就扔在一边不读了)
15.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十五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刘国正先生在《做个视野开阔的中国人》中说:“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阅读的渠道不再单一,阅读的好处也不只是为了升学。《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积累成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格言警句,诵读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笔者任教中年级以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书包比一、二年级重了很多。每当询问时,他们便自豪地说:“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可每到阅读课时,除从学校图书馆借的课外书外,学生自带书的种类有限得很,其中作文类最多,其次是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课外辅导书。
小学中年级学生这样的阅读情况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改进学生的阅读状况?像这样的阅读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调查了我校中年级5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中以窥一斑,试图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新途径。
二、调查的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校中年级500名学生,调查时间为9~12月份。
2.调查内容:
学生读书的种类、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
3.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共回收有效试卷100份。
三、调查分析
(一)可喜之处
1. 课外阅读态度积极。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很高的热情,认为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2. 课外阅读的目的性明确。
选的书目较为合理,主要为新课标推荐阅读的书籍和一些少儿报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 阅读量不小。
从对学生阅读时间的调查显示,“减负”后,因作业量得到控制,学生阅读时间充足,课间、午间、晚间都有闲暇时间,基本能尽情阅读。
(二)存在问题
1. 阅读自主性不强。
82%的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10%的学生只为完成某次作业去选。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缺乏计划,阅读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投入课外阅读指导的精力不够。
2. 阅读习惯有待培养。
从调查结果来看,20%的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有几位被调查的学生必须在监督下才肯阅读课外书。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阅读方法不当。
调查显示,18%的学生对于课外书只是粗粗地看一遍,甚至只看一个开头,收获甚小。只有40%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读完后写读后感并与同学交流。
4. 课外阅读随意性大。
学生虽然对课外书有兴趣,但随意.性大,盲目性强,过于追求消遣,读书是看热闹,图好玩,热衷于卡通书和故事书。有目的有计划读书的学生不多。
四、调查建议
1.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掌握阅读的方法。
建议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设置中,每周一节。
(1)学会择书。教会学生找适合自己读的书或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当然,这些书一定是积极积向上的、有意义的才行。
(2)学会精读与略读。
(3)适当做记号。教师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记号,只是自己做的记号要前后统一,便于自己阅读与整理。
2.活动促阅读,增强阅读自主性。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首要的就是调动他们主动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树立快乐阅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感悟人生的快乐。在实践中我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阅读。
(1)建立阅读兴趣小组。在班级内开设“红领巾读书会”“小雨点文学社”“中国少年报读报组”等阅读兴趣小组,每周四下午各小组进行活动,进行一周来的读书交流、汇报。
(2)活动课展风采。在平时教学中,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课,如故事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博士擂台赛和读书笔记展评等。
(3)举办“图书信息发布会”。“发布会”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书,介绍、推荐自己的读物。学生听了更想先睹为快,纷纷争相借阅。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省掉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让课外阅读的源泉“活”起来。
3.建立监督机制,推动课外阅读。
中年级的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主性不强。针对这一点我们应采取相应的考查监督机制:每日布置的语文作业中规定读课外书半小时左右,并按一定的格式记录所读的内容,一定时间后进行展览,对优秀者给予奖励;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知识竞赛;期末考试时考查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题目……通过这些监督机制,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4.家校配合,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学校应对家长指导孩子正确阅读进行适当的培训。家长会上,可以请指导孩子阅读有方的家长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可请专家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前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06-19
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09-06
浅议当前典当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2-20
当前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10-27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及其建议09-23
探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06-25
当前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分析06-24
关于湖北省当前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现状11-25
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11-24
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