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共19篇)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一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根据教材、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3.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便于操作。4.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及组织处理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突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教学内容份量适当。
(3)突出重点、重点,显现课文的特色。(4)教学内容布局合理、衔接自然。
(5)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重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多样的教法,使教学方法的运用达到优化。
(2)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5)注意反馈并及时调节。3.教学结构
(1)符合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诵读欣赏课、语文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语文知识教学课、复习课的教学规律,恰当运用学导型结构、讨论型结构、探究型结构、训练型结构四种常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并能灵活多变的运用。
(2)教学环节节奏鲜明,有条理、完整的完成既定设计方案。4.师生双边活动
(1)充分发挥教师教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教学民主,课堂气氛活跃、和谐。(3)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激发。5.教学艺术(1)导入
合情合理、简洁明快、因文制宜、灵活多变、新颖别致。达到收心、引趣、激情、启思的功能。
(2)收束
情绪饱满、方式简便、方法灵活、语言精练。达到及时整理、系统归纳,及时提示、突出重点,及时回顾、强化记忆,及时训练,促进迁移,及时检测,加强反馈的功能。
(3)设疑与提问
有的放矢,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疑惑疏漏之处。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人设问、先易后难、角度新颖、随机应变。
(4)教学语言
深浅适度,富有针对性;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情真意切,富有感染性;张驰有致,富有节奏感;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
(5)板书
板书具有概括的准确性、思路的条理性、内容的启发性、形式的生动性。6.教学风格
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7.教学素质
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清晰。教态自然亲切,感情充沛,仪表朴实、端庄。体态语恰当,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正确,布局合理。
三、教学效果
1.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
2.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内容达到理想的效果。
3.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提问和书面检查正确率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影响大。
4.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二
一、以生动的图形图像打动学生
教材中, 该部分有大量的图片穿插其中, 这些图像种类丰富, 涉及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生命科学、材料、能源、新科技、人物及其贡献介绍等等。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大量视觉冲击, 如何利用好这些图片及其背后的影像资源, 成为是否能把学生真正带进学习化学之门的关键。那么, 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使用好这些图片、图像资源呢?
以某教师教学第一章第一节课为例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出现的图片内容与相关信息, 从互联网、课外科普读物中查阅相关图片的文字资料, 为充实课堂做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请学生将收集到的文字信息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补充以获取与图片相关的重要内容。一些实验由老师演示并讲解。最后, 布置的课后作业则采用收集资料记录汇总、老师审阅后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的方式。
这样的教学过程确实比传统的完全由老师讲授的模式好很多,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被拓宽了, 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充。但却容易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1) 课堂交流的材料往往比较多, 学习的节奏感显得有些拖沓、冗长, 气氛可能比较沉闷。在交流过程中, 有时会因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往往是一个学生以较长篇幅展示少数内容, 而其他同学较少参与其中, 尽管也会有少数学生做些补充性的发言, 但学生的总体参与面偏小, 更多的学生只是充当了听众。会打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堂交流很容易流于形式, 一些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叙述的过程中, 因为自己参与很少, 收集的材料相似, 认为没有补充的必要, 成就感低, 容易造成注意力发生转移, 丧失学习兴趣。
(3) 生活经验、化学实验与图片的结果、现象有些不同, 学生通常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实验上, 往往忽视了化学知识的学习, 造成重心的偏移。
一般解决方法:
(1) 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 老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将图表大致分类, 以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生命科学、材料、能源、新科技、人物及其贡献介绍等作为本章学习的主要知识板块。老师按照内容的主次关系, 设计交流材料、演示实验、基本概念的时间划分。
(2) 在课堂交流过程中, 避免信息的照本宣科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可以分成小组的形式, 先在组内交流, 将重复的部分合并, 把握主要材料, 合理删减, 不足之处及时补充, 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 后面各组交流的内容不能与前面相同。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 另一方面学生的共同参与度大大提高了, 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以提高。
(3) 在完成蜡烛燃烧实验时, 老师设置疑问:“通常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出现什么颜色的烟?与图片上一致吗?为什么?” (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在第2页“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化学物质有关的日常生活场景, 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 经过小组归纳和讨论, 相互提出合理的解释并再提出新问题。如根据彩图提出如下问题:
为什么密闭的室内易发生煤气中毒?为什么用铁锅炒菜比较好?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水为什么不能变成油?……
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重新查看课前查阅的资料, 或许会有不少学生能找到答案,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充分利用了他们课外学习的成果, 大部分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从而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5)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 也可以由学生在阅读文字, 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提出各种疑问, 一部分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解答, 部分由老师结合实验现象启发学生逐步解答。
(6) 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介绍没有相关图片呈现, 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在相关网站、课外读物上寻找答案。
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内容, 加强化学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当代人们关心的课题的渗透和融合,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 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图片中所显示的代表当前先进科技的内容, 因为直观、形象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熟读问题,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 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神奇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
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公民的化学”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化学教科书中, 就要求化学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作为化学教科书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实验, 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 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 身边无处无化学;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同时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 尤其是化学科学的“两重性”,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 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 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以新课程标准为蓝本的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在选择上出现了如下一些变化。
1.选取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
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 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感到化学并不神秘, 就在我们身边,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 “灼烧葡萄糖、砂糖和面粉”“蛋壳的性质实验”“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实验”“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的酸碱性实验”“蔗糖溶液的配制实验”等。这些实验所涉及的实验药品, 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
2.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作为选取化学实验内容的素材, 这些素材学生熟悉, 内容丰富, 易于选取。以这些素材为实验内容, 对于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 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 更好地学以致用, 具有重要作用。教材中类似的实验内容还有许多, 例如, “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铁钉锈蚀实验”“食盐溶液、蔗糖溶液及水的凝固点的测量实验”“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鸡蛋白性质实验”等。
3.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
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 当然也应当是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因此, 选取这些问题为实验内容, 对于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及形成酸雨的实验”“污水净化实验”“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 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设计实验, 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等。
4.化学实验的趣味化
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 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化学教科书, 使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 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 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做了化学实验, 是否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因此, 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成了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 “课标”实验教科书中采取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新的化学实验形式。
所谓趣味实验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例如“上教版”的实验教科书中的“面粉爆炸实验”“用碘水检验马铃薯、芋头、面包等食物中淀粉的实验”等。所谓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 由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的一类实验。这类实验仪器和药品相对易得, 实验较为安全, 操作并不复杂, 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中单独设计了“家庭小实验”栏目, 选择了“自制简易净水器”“铅笔芯导电实验”“鸡蛋壳与醋精反应实验”等。
正由于以上新教材中化学实验新特点的呈现, 使得现在的化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所以老师在一开始的教学就要备好实验部分的课, 不能重复过去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只“看”、“记”, 不“思”、不“想”的困境。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感受化学现象神奇的同时, 体会到化学探究的乐趣, 引发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较快地健康成长, 促使他们早出成果, 多出成果。我们知道, 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是有的, 但是凤毛麟角。就绝大多数人而言, 并非天才。对于这些人, 如果给以有系统的思维方法的指导, 比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的经验, 漫无边际地去摸索, 无疑会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促进他们早出成果英国剑桥大学运动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多数人的创造能力很早就开始衰退。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 姑且假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 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 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 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 如果在实践中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 那么, 不仅可以节省训练的时间性, 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这是另一种推测, 但其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值得考虑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 使学生“知其然”, 并且“知其所以然”。而且, 更重要的, 还应当教给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劳动的方法。也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 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钥匙, 去打开未知世界的宝库。不可否认, 科学思维的训练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训练, 不能只靠别人的指点。然而在学生时代, 如果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某些研究方法的启迪或一般原则与思维方法指导, 无疑会大大缩短学生参加工作的摸索阶段。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祖浩, 金惠文.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维先, 刘冠军.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三
一、活化教学规划,重视学生作用
无论是现代初中化学教学还是传统初中化学教学,搞好教学规划,做好教案编辑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应用新课标之前,初中化学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呆板性,教师将教案当做教学的唯一指南,并且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不能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活化教学的规划,为课堂教学预留出可以发挥的余地。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过程中,学生听了教师的讲解向教师提问,自己家里的水经常会有杂质应该怎么进行处理?这是教案中没有进行规划的内容,但是让学生就该问题进行讨论,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就如何为自己家制作一个净水器进行讨论,让学生形成探究精神。
二、营造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引导,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就很难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上下工夫,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现在营造教学氛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多媒体教学法,教师通过播放PPT或者视频资料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并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中。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微课的方式,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何为营养物质,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展示营养物质的图片,使得学生对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除了营造课堂气氛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革新,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多的能动性。现在备受初中化学教师青睐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搭配使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金属进行观察,并总结出生活中都有哪些金属,各种金属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在正式上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在确定学生掌握了部分金属的物理性质后,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对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顺利融入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三、强化实验教学,提升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涉及众多的实验内容,只有为学生提供化学实验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更大的提高。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展开得并不顺利,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初中化学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化学实验的需要。因此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初中院校应首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建立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化学教师才可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首先,初中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其次,初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的设计,通过实验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
最后,初中化学教师要搞好实验的点评工作,让学生对自己自主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有所认识,获得较好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危险性较高,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并且在进行实验前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步骤,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但是随着现代新课程标准的出现,长期被沿用的教学传统开始被摒弃,如何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有益的革新,是现代初中化学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都将目光投注到了教学策略的改革方面,力求借助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式,弥补现行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不足,让学生更喜欢化学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常茹.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8).
4.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四
1.知识与能力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获得感悟 3探究过程中体现科学品质教育,使学生热爱学习
二、教学过程评价
1恰到好处的环节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
2激发兴趣的有效措施,开创有利于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打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
4科学有效的训练安排,拓宽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
5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
6书本知识传授严谨准确,教师知识储备运用灵活师生互动产生新的知识
三、学生能力培养及学生活动评价
1思维能力训练具有深刻性,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审美能力培养要落在实处,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3联想、想象能力训练恰当,促进学生形成创造力
4.观察、记忆能力培养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有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
6有能够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有效方法 7有能够引导着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 8有能够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法
四、教师素质评价
1语言表达生动富有感染性
2教材挖掘深刻富有开拓性
3板书设计精炼富有审美性
4教学手段先进富有创新性
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五
(讨论稿)
为了促进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优化,发挥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提高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葫芦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确定教学目标,预测教学效果,规划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对教学过程形成总体构想。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1.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结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来体现新课程以学定教的理念。(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方位提升。
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包括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四个基本要素。
(3)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10.安排恰当具体的教学内容。
⑴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内容、单元内容和文本内容相一致。准确分析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单元、文本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课时内容的联系。
⑵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文本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文本内容的重构与创新。
⑶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4)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学生有兴趣的、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主要化解和直接服务于具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将学生的认知理解有困难或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难点。
11.准确分析学生。
⑴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学习风格、习惯性学习方式,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尽可能适合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习的目的。
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如在感知阶段,用“主问题”牵动全文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加深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在评析阶段,用“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深化对全文的认识、理解、品味、欣赏和探究;在收束阶段,用“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强化总结。
(3)在统筹安排教学过程中,还要安排好步骤,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根据课型和学生的承受力,注意快慢交错、有张有弛、此起彼伏,使听、说、读、写、练纵横贯穿、协调搭配,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延展较长时间,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4)科学合理地运用“确定目标——自主学习——质疑问难——主动建构——自我评价”为主体框架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借鉴学习和研究构建能够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
14.采用多种多样的教与学的方法。
(1)重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兼顾情境教学、自主探究、辩论、竞赛、表演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以辅助教学活动。将现代化多媒体(电脑、大屏幕)、常规教学媒体(黑板、图片、实物、图示材料等)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如指导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小结方法),学科学习方法
6.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 篇六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2、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3、自主学习是--------------------的重要特征。
4、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与--------------的协调统一,强调---------------评价与---------------评价并重。
5-----------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二、选择题
1、下面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中,哪个描述是错误的?()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2、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列选项中,那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A.支架式。B.探究式。C.讲授法。D.操练-反馈法。
3、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A.学生搜集信息能力。B.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C.学生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D、学生创新能力
4、以下是关于李老师使用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一般情况下采用课堂观察法来考察自己和学生在课上的交流情况,以期日后加以改正。B,采用测验的方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课上的重点、难点
C.在考察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市和教学内容的时候采用问卷调查法。D、找一些学生进行面谈,希望学生当面指出自己教学中的缺点。
5、如果让你反思某堂课的教学质量,以下不应考虑的因素是()A、学生是否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不同表现方式。B、是否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技术。
C、学生是否积极地回答问题,参加讨论活动。
6、请选出下列描述中属于情感目标的选项。()A、复习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知识。B、掌握氧化反应概念。
C、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知识来揭示生活实践的习惯。
7、教学目标书写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是()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8、下面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其中正确的观点时()A、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往往是一致的。B、教师备课时的难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C、教学难点是相对于知识的复杂程度而言的。D、教学时要把难点的突破放在首位。
9、以下教师评价的指标中,不属于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指标有()A、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科语言的应用能力。B、知识与能力要求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C、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合理。D、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
10、相对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主要用来判断学生的相对优劣。在下面的表述中,属于相对评价的是()
A、小明的期中化学考试的了90分。B、小明的化学成绩在班里排第3名。
C、小明是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班集体的孩子。三
判断题
1、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但无效的学习方法
()
2、化学实验不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
3、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但不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
4、纸笔测试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
()
5、在评价学生时,只需重视教师及其他人的评价,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四
简答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哪些目标?
2.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
3.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哪两种?
5.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
6、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本《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哪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7、化学研究的内容?
8、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应该起什么作用?
9、《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哪些部分?
10、《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1、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12、化学课程内容有哪五部分?
13、《标准》中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哪些?
14、这些学习情景素材有哪些作用?
1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标准什么?
16、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提出问题要达到哪些目标?
17、化学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哪些危机做出积极地贡献?
1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在哪两方面?简要说明。
19、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20、新课程标准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1、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业是,应采用那些评价方式?
22、我们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应从那些方面去教学?
23、标准中活动与探究建议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7.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七
一、注重简单基础知识的肯定性评价
初中化学知识大多基础性强,只要学生有兴趣和恒心去学习,就容易掌握。比如,对“元素符号”的学习,所需的是三十几个汉字和26个英文字母,这是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肯定性的即时评价,潜移默化地帮助每位学生形成一个信念:学习化学抽象理论并不难,我能做到。在进入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阶段时,这种信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二、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教师在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既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人总是有社会角色期待心理的,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这样做就会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教师让学生自评、互评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三、合理评价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们行为中的很多东西(愉快、满足、高兴),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产生奋进的火花。”如果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运用得合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比如,在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末”对“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有催化作用,学生们大多是这样设计的:将少许的红砖粉末加入装有双氧水的试管中,看是否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时,我问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设计我可能会认为这大量的气泡是红砖粉末产生的,这说明你们的设计有不完善的地方,能改进一下吗?”此时同学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陷入了僵局,此时,我对该小组的同学说:“别着急,你们好好领会课本上关于催化剂的定义,看看作为催化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最后,该小组的同学很快设计出了较好的实验方案,并且很自豪地对全班汇报了本小组的实验设计。我说:“刚才我看到每个小组都在积极动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事实证明,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完全有能力学好好化化学学。。””教教学学实实践践证证明明,,如如果果教教师师的的评评价合理,就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热情。
四、严谨的实验科学和肯定与否定的评价并举
在化学学习中,经常运用到实验科学手段,实验的严谨性要求学生不可以有任何侥幸心理,错误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轻则导致结果不准确,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比如,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有个别学生受好奇心驱使,未按照正确的操作要求(液体药品用量不应超出试管体积的1/3),向试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稀盐酸的量达到了试管体积的1/2,碳酸钙与稀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连同过多的液体药品瞬间喷出试管,好在药品无毒且无强烈腐蚀性,只是造成了实验失败和药品的浪费。此时的即时评价就不能是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而要严肃地纠正其错误,借着实验事故让当事者和其他同学都明确地认识到实验科学的严谨性,容不得随意和莽撞。
初三学生开始产生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合适的即时评价可以令学生感到所抒发的观点或情感得到理解和尊重,有利于保护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评价要与教学进程相适应,应始终贯穿于学习全过程中。适时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监督作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
总之,评价要面向学生,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只抱着“课标”不放,要以“标”为纲,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要努力做到摆脱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被动局面。教师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8.如何建立初中美术教学的评价标准 篇八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评价 标准 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7-02
一、建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由于课堂是老师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老师应当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起有效课堂的标准,不断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水平。
(一)导向原则
建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标准务必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方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得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引导老师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现如今,艺术课程即将要纳入中考成绩中,作为学生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因此美术老师在建立评价标准时,务必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美术课堂教学规则,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从而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
(二)操作原则
建立起来的美术评价标准务必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原则,在完全反映先进艺术教学理念要求的同时,又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指标简单、要求准确的要求,使得老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顺利开展教学。
(三)发展原则
由于现如今的教育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老师在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务必要实现与时俱进,对自身的教学条件不断地改善和发展;同时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的身心能够获得全面地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要求
老师在严格遵守上述原则之外,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评价标准,从而使教学评价标准更加符合实际,保证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因此,学生对于建立评价标准的建议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意义性
一节好的美术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美术是很有意义的。那么这种意义既包括了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从而熟悉运用各种美术技巧,也包括了学生会无形中产生一种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并且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二)效率性
效率性包括了两个方面,既效率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效率的好坏指的是学生在学完美术课程之后,能够自主地解决和处理美术问题能力的快慢程度,即有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学习技巧,而有的学生却需要较长时间来吸收和消化;而效率的高低指的是如果美术课堂的教学只是对少数学生产生效用,那么其效率是比较低的。
(三)生成性
美术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接收和掌握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够不由自主地融入教学环境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投入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与老师进行充分地互动和交流,使得整个美术课堂变得非常活跃和充实。
(四)常态性
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状态务必要形成常态,也就是说美术老师不能因为公开课才积极地准备教学活动,这不仅无法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反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在建立教学评价标准时,务必要避免老师“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使得评价标准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三、建立教学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一)多维度评价标准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确保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成长。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将美术课程的标准、三维目标与美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机结合起来。
1.过程与结果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下,老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情感,这种教学评价标准是落后的、局限的。因此老师应当通过“过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结果”的实现。要知道美术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老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绘画的过程,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使过程和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
2.师评、他评与自评
为了能够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老师务必要实现师评、他评与自评的有机结合,使得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能够促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师评和他评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不断地改正和提高;而通过自评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行深刻地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自己。
(二)激励性评价标准
部分老师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标准时,认为学生只能采取正面的、积极的激烈方式和评价语气,这其实是对激励评价的一种误解,同时也体现了教学评价的过于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使美术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没办法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老师在运营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标准时,更应该实事求是。对于表现优良的学生,老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许,使得学生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学习美术;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老师也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积极地引导他们,并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等来表现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从而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关注个体差异
美术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其优势和劣势,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因人而评”,从而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从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具体来说,美术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进行内部的差异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大减少。这要求美术老师要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来评价学生、认识学生,适当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美术教学评价具有有效性。
四、结束语
建立科学有效的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标准能够对实际的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老师需要通过评价标准来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以此为依据和基础,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地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伟华.试论美术评价标准的非确定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郑艳艳.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对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陈群.我国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欣赏教学内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刘晶.初中美术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5]林杨昌.准确评价 鼓励探究——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45-146.
[6]王源源.初中美术特长生个性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9.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篇九
评价是为了诊断,更是为了促进发展,实施学困生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发现单纯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学校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教育行为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获益匪浅。
一、好的评价有易于促进学生兴趣的增长
学生学习的兴趣既需要培养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化学知识。
二、正确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不足之处
老师在评价中必然要涉及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哪些知识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欠缺,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0.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
一、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1):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2: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合理,分类准确,描述语句具有可测量性 3: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情感目标的确立 【2】、教学内容(12):
1: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
2:按照科学的分类,对教学内容正确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符合学生的当前水平,解决措施有力,切实可行。
3:根据学科的知识能力结构确定知识点;各知识点布局合理,衔接自然
4:根据学科特点,注重到思想教育的内容 【3】、教学媒体(13):
1:教学媒体的选择符合程序,具有较高的功效化;注重到多媒体的组合运用
2:所选媒体适合表现各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能起到深化作用
3: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明确,使用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4:板书设计规范合理,能紧密结合学科的特点,有一定的艺术性。【4】教学策略(14):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2:遵照认知规律选择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结构类型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配套;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结构自然流畅,组织合理。【5】形成性测验(15): 1:形成性练习题覆盖了本节课各知识点的所有学习目标层次 2:形成性练习题数量简洁,文字精炼,表达准确,便于检测。
二、教学过程(2)【1】目标实施(21)
1:整节课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并能及时进行检测
【2】内容处理(22)
1:在课堂教学中,对各个环节,各知识点占用的时间分配合理,总体掌握准确 2:分清主次,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突破重点。【3】结构流程(23)
1: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方案进行教学,做到照搬而不呆板,机械,灵活而不打乱安排
2: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4】媒体运用(24)
1:演示实验,应用媒体时,操作熟练,规范准确,视听效果好 2:媒体出示时机合适,使用方法得当,取得预期效果 3:板书整齐,字迹清晰,书写规范,无错别字。【5】能力培养(25)
1:注意对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课堂调节(26)
1:注重师生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2:组织能力强,课堂教学秩序好
3:实践掌握准确,教学效率高;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7】教师素养(27)
1:仪表整洁、大方,教态端庄、自然、亲切
2:讲普通话。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3: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处理能力,能为学生介绍本学科最新成果及发展前沿,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效果(3)【1】课堂反应(31)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
2: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默契 【2】达标程度(32)
1:形成性测试中,大多数同学反应积极,回答问题踊跃 2: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达90%以上
1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 课堂有效性 评价标准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重要标准之一。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可以为终身发展奠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做出了全面规划,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初中英语课堂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发展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评价标准已是当务之急。而教师的课堂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有效性设计出一套规范的评价标准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构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建议
1.构建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1)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由姚利民提出,他认为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促进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相对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有效教学具备几个基本内涵:教学效果是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预期教学效果是指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符合教学目标、吻合特定社会的教育需求;相对有效地实现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姚利民的有效教学理论指出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知识、教学责任意识和教学机智等一系列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具备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知识不是通过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帮助,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知识;二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新的见解,然后进行共享,最后达成较全面的认识。总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3)多元智能理论概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正常的人都具备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项智能,每种智能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都致力于人的发展。该理论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综合措施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构建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标准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就算有些评价指标比较抽象,也要用可操作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
(2)独立性原则。在逻辑层面,评价标准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否则会影响评价过程的科学性。
(3)导向性原则。建立每一个评价指标,都要以某一思想为指导,要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
3.构建评价标准的具体建议。
(1)教师教的有效性。针对初中英语教师构建评价标准,必须从其课堂具体教学行为入手。
一是评价教师有效讲述英语知识的行为,这个层面又可以包括若干个小点:1)教师正确处理英语与母语的关系,能够熟练掌握语码转换,同时强调英语与母语的重要性。2)富有激情的讲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英语知识能力,即教师要发音准确,可以熟练使用上下文释义法、列举归类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法。
二是评价教师有效英语板书的行为。有效英语板书的基本要求是:1)板书内容都是重难点。2)字母写法要规范,有美感。3)可以用彩色粉笔或加粗字体来突出某个单词或某个字母。4)板书可以同简笔画、图画配合使用,活跃课堂气氛。
三是评价教师有效英语多媒体教学行为。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1)认真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材料。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简单规范。3)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深化知识。4)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
四是评价教师有效英语问答行为,英语教师在提问学生时注意:1)问题难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2)问题要清晰明确。3)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4)保证每个学生有同等回答问题的机会。
从以上几个层面来构建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可以见到明显的评价效果。
(2)学生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应该制定一些评价标准。其实,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初中英语新课程认为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发展。所以评价标准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知识与技能发展,初步掌握英语语言,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日后学习英语进行奠基;
二是过程与方法发展,学会与他人合作,自主探究英语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能够对其他文化采取包容态度,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学会用宽容的心灵与他人和睦相处。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入手,确定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从这些评价标准入手判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结束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所以对他们进行评价至关重要。评价标准要不断优化,与时俱进,方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课程与教学,2012.5.
[2]肖庆华.论有效教学的限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3]吴永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J].课程 教材 教法,2011.7.
[4]肖庆华.论有效教学的伦理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2.1.
[5]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 教材 教法,2012.2.
[6]焦彩珍.有效教学几种形态的动力问题探讨[J].课程 教材 教法,2012.1.
12.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复习 篇十二
一、回归课本, 梳理知识, 建构网络
每年中考基本题占分较大。课本既是我们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工具, 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考试的知识点, 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都来源于课本, 所以一定要熟悉课本。首先, 要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实验、插图、表格、资料和小实验等,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近几年来, 中考试卷上每年都有从课本习题迁移的题目, 我们要注重一题多变。其次, 要想一想每一章每一节中有哪些知识点、哪些概念, 全面掌握考试的知识点。化学知识碎、散、繁、多, 记忆量很大, 但不能死记硬背。对基础知识应及时梳理、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网络;对单元主干知识作纵向联系, 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勾勒出“单元知识网络图”;对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作横向联系, 设立“小专题”, 进行归纳总结, 使贯穿在不同章节的零散知识得以整理。
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 要学会熟练运用。中考化学试题对知识机械记忆的考查不多, 而是侧重于在实际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近几年来, 中考化学试题的难点是多选题、推断题、实验探究题, 也是学生考试时失分率最高的。对于多选题、推断题, 我们只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理清基本概念, 理顺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那么不管试题形式怎样变化和更新, 学生都能应对自如。
二、重视思路和方法的形成,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中考试卷阅读量大, 有一定的难度, 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要考高分不容易。因此, 在进行专题训练和讲评典型习题时, 应引导学生多展开讨论, 领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能够学以致用, 实现从“学会”到“会学”, 从思维的杂乱无序到思维的有序优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化学实验,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体现在化学基本实验和实验探究上。因此, 要对课本上的八个学生基础实验一一进行复习。只有把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基本内容牢牢掌握, 才有可能去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
实验探究题是每年中考化学的必考内容。对于“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题型有: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改进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对实验探究的结果有时是学生自己得出的, 也有根据题目提供的一些线索, 去查阅资料分析图像、表格或实验报告等后得出。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对于这类题目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 学会挖掘题给信息, 要特别关注试题中给出的图形, 关键是要分析图中给了什么信息, 还要灵活排除一些干扰信息, 把实验的目的和题目中出现的新信息用笔着重标出, 想方设法从题目中挖掘答案。切忌囫囵吞枣, 盲目下笔。
四、联系生活, 重视应用, 关注热点
化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方面占了较大分值, 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 在运用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化学的价值。因此在进行复习时应特别关注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关注社会热点、化学事件等。例如: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重金属污染、酸雨形成、臭氧层空洞等形成原因及如何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合理解决) 、能源危机 (当今主要使用哪些能源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如何利用化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食品中的有机物、食品及药品的安全问题 (如“食品添加剂”“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工业明胶制毒胶囊”等) 、常见材料分类以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内容, 应重点复习。
五、重视化学用语的使用, 规范解题格式,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化学用语表述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1.化学用语错误。如:Na2CO3 写成NaCO3、Fe3+写成Fe3-或Fe+3。2.化学用语表述不规范。如:“H2O”写成“H20”;3.化学方程式未写反应条件或未配平, 生成物中缺少“↑”“↓”。4.计算题中的“设”与“答”不完整, 比例式和该用的数据单位少掉。5.文字表达不明确。比如: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之一是“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学生往往易写成“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的铜”等。所以平时练习时, 一定要强化化学用语的规范性, 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13.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篇十三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到底可以确定哪些评价内容,建立怎样的指标体系,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标准,很多教育专家从教育评价的模式出发来确定评价内容。如有的从行为目标模式出发,将评课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结构四项;有的从CIPP模式(C表示背景评价,I表示投入评价,P表示过程评价,P表示成果评价)出发,将评课内容分为教学准备、教材处理、教材的讲解、教学程序、教学效果五项。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评价
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的,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全面、具体;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③整个教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教学内容评价
教学内容是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中介,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准确、完整;
②教学内容分量是否适当;
③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处理得当;
④教学内容布局是否合理,衔接是否自然。
(三)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②是否注重启发诱导;
③是否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④直观教学、电化教学手段是否运用恰当;
⑤是否具个性、创造性;
⑥是否注重反馈并及时调节。
(四)教学结构评价
课堂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与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相关,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环节是否紧凑、合理、完整;
②教学进度是否适宜,与学生思维是否合拍;
③教学的时间是否分配合理。
(五)教学技能评价
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在输出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清晰、流畅、形象生动;
②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字迹是否规范,板书内容是否具概括性和提示性;
③教态是否自然,仪表是否端庄,举止是否适宜;
④示范是否规范、熟练。
(六)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是整个教学过程有效运行的主要标志,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是否完成了预定的课时计划;
②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高,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③学生当堂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如何;
14.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四
通州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能指导教学全过程。2.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教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在教学中能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发挥思想教育因素,教书育人,而且教学份量,速度适当,学生能接受。
4.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巧练,控制课堂节奏,注意学生反馈调节,机敏处理偶发事件。6.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运用普通话,板书规范、清楚、合理、醒目。
7.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味浓厚,师生关系融洽。8.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检测达标率高。
通州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智能、思想和目的,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2.上课要条理清楚,突出重点,处理难点恰当,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上课要采用导议结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精讲巧练,方法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5.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6.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要有启发性,要有科学性,运用普通话教学。7.板书规范、清楚、合理,几何作图迅速、正确、字迹工整。8.讲解结合,练习的设计要合理,要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9.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提优补差工作的落实。10.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州中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上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件制作象英语录音、挂图等教具准备充分。2.重点、难点突出。3.教态自然,板书工整。
4.老师上课要运用英语,适当运用母语。
5.课堂教育要有表现艺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6.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敏捷,并抢答正确。
7.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课堂教育之中。
通州中学理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领会《标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与思维特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2.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教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理化标准的要求。3.上课要突出重点,处理难点要适当,注意双基落实。
4.教学的思路要清楚,教学环节要完整,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5.上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充分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
6.充分运用实验、幻灯、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理化兴趣。7.实验准备要充分,实验运用效果好,实验设计,操作要熟练。8.教学的语言生动,要用普通话。
9.板书与板画要与讲解或演示实验紧密配合,要有计划、有准备,且要简略正确。10.理化教学要做到讲练结合,练习设计要合理。11.理化教学中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
通州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充分利用政治教材,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2.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联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重视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
3.教师能发挥主导作用,组织能力强,能驾驭整个教学的全过程。4.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板书规范、清楚、合理。5.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6.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7.讲课语言生动风趣,提问有针对性、启发性。
8.作业少而精,有典型性代表性,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有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率高,气氛活跃,兴趣高。10.学生学有所长,能当堂达成教学目标,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通州中学历史与社会(自然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吃透教材的知识点,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时间的前后及地域跨跃,教师要熟记课
本知识,认真上好每一堂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课。
2.注意板书的精练,问题的浓缩,使学生便于掌握复杂冗长的历史、地理和空间区域知识。3.要善于运用历史地理挂图、图片,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跟老师的讲述通过图片联系起来,形成地理位置概念,变空洞为实 在,易于理解和记忆。
4.注意时间的纵向与社会及地区的横向联系,查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区域的异同点,如中国各朝代作比较,世界
各国各时代作比较、区域地形作比较,理清大事年纪,地理特征,由粗到细,使学生易于掌握。
5.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技能熟练,重点突出。
6.提高上课效率,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地理知识的情趣,变“枯燥”为“有味”。培养动手拼图及读图能力,重视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7.上课教态自然,运用普通话,板书条理清楚,要以情动人,以事实说服人,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上课实效。
通州中学生物学科课堂教育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完整。3.教态自然,语言准确,板书工整。
4.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5.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掌握生物学概念和理论。
6.通过口头、书面作业及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7.通过科学探究、调查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州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充分利用教材、发挥体育课的特殊功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能力,能驾驭整个班级的教学全过程。3.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4.教态自然、亲切、语音、口令正确。
5.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6.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7.示范动作正确到位,轻松自然。
8.学生学有所长,能当堂达成教学目标效果显著,成绩突出。9.准备活动充分、有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运动状态。10.课的锻炼密度适当,达到运动心率。
通州中学艺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育目标符合艺术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明确、具体指导艺术教学全过程。2.艺术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技能熟练。
3.善于应用各种教具,合理运用课件,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4.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板书规范、清楚、合理。5.讲课语言生动风趣,提问有针对性、启发性。6.注重艺术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7.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通州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标准
一、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
2.充分地注意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点。3.重视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信息技术
1.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布局得当、合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3.恰当地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研究性学习
1.研究课题新颖,有创造性,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的知识、生活实际。2.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方案和记录。
3.及时完成对课题成果的交流,结题活动、交流汇报效果较好。
四、社会实践
1.有计划、有目的,认真组织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贴近学生生活,操作性强,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有活动记录,并组织学生交流,写好实践总结。
通州中学劳技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课堂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爱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简单操作,有利于劳动思想教学,有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2.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材料、工具齐全。
3.有待作物品或操作项目的成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4.课堂教学过程扼要简洁、通俗易懂。5.演示、操作准确,条理清楚、明了。
6.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气氛活跃,有序不乱。
7.耐心指导制作、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8.能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制作、操作好的学生作示范,启到互帮互示的作用。
1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五
一、制定初中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依据
1. 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2001年,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是制定初中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2. 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此外,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提出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其目的是加强综合性、选择性、拓展性和开放性。学科领域提出了综合实践领域 (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
3. 科学理论
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2]。对学生而言, 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促进自我成长, 提升自我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我国学者认为, 实践能力不是由书本传授而得, 而是由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练而得[3], 因此, 其评价不同于对书本知识的考核, 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实践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构成, 而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综合性能力[4]。因此, 其评价应从多方面进行;实践能力不单单体现在课堂或学校中, 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 其评价应从学生掌握学校课程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两方面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生活自理和处理应急事务能力、运动和肢体协调能力、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及操作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评价主体应突破传统的单一学校评价方式, 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5], 因此, 其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
4. 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通过访谈上海A中学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获得。学校领导认为,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基本操作的技能。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具体生活,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组织沟通方面的能力比较差;高年级学生自主性要强一些, 能自主策划、开展活动。教师认为, 学校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观敬老院、社区活动、红色基地活动, 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劳技课制作手工艺品, 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主持人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开展主题教育课, 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培养学科应用能力, 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开展艺术节, 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平时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初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自觉性、动手能力较差, 依赖性强, 但是思维比较活跃;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写作条理比较清晰, 学习能力、自主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 懂得团队协作, 能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问题, 考虑问题较全面, 善于多角度看问题。学生认为, 初中生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自理能力、表现能力、文艺特长、领导能力、自主自律能力等。家长心目中能力强的孩子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较好, 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并且能做家务, 生活自理。
5. A中学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实际情况
上海市A中学目前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还是比较模糊和主观的, 主要依据是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观察和印象, 没有可以参考的具体标准。学校领导和教师希望有关方面出台初中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
二、初中生实践能力发展性评价标准
我们通过提出初拟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 运用征询意见法、理论论证法、专家评判法、实验修订法筛选和修订指标体系以及评定标准, 共制定三个维度 (即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 和两个层次 (即低年级和高年级) 六个评价标准 (对于用定量方法处理的指标, 用对偶比较法算出权重) 。评定标准中的等级内容具有个性化和即时性的特点, 即由于各个学校学生、教师、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不同,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 等级内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各个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其内容;等级内容随着学生素质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而变化, 因此它具有即时性, 表1、表2和表3中列出的等级内容与被调查学校现在的情况相适应。
1. 供教师评价用的标准 (见表1, 表2)
请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该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填表说明:如果做到“评定标准”栏登记内容中的4项, 请在“评定等级”栏填A;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3项, 请填B;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2项, 请填C;如果做到登记内容中的一项或一项都没做到, 请填D, 并且在做到的等级内容上打“√”。
(2) 对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期望和建议。
填表说明同表1。定性标准同表1。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标准 (见表3、表4)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你觉得自己实践能力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学生自评时回答)
(2) 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自评时回答)
(3) 为了提高实践能力, 你希望学校和家长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学生自评时回答)
(4) 这位同学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学生互评时回答)
(5) 请你给这位同学提高实践能力提些建议。 (学生互评时回答)
填表说明同表1。
3. 家长评价标准 (见表5、表6)
请您回答以下问题:
(1) 您孩子在实践能力方面强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
(2) 您对孩子实践能力培养的期望是什么?
(3) 您认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您孩子的实践能力, 建议是什么?又希望老师和学校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三、初中生实践能力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实施
1. 组织实施
由学校政教主管部门主持, 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配合下, 组织学生、教师、家长在期中和期末进行评价。
填表说明同表1。
填表说明同表1。
并且, 根据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 制定若干纪律规定来规范评价过程, 确保评价结果的高信度和高效度。
填表说明同表1
2. 搜集评价信息
根据评价标准, 一般情况下采用发问卷的形式搜集评价信息。但是,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 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计算机房或校园网搜集评价信息, 做到评价无纸化, 这样既可以降低评价成本, 又可以缩短评价周期, 能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
3. 处理评价信息
对于定量指标, 我们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累积分数法以及计算机自编软件处理评价信息, 然后根据常模, 确定每个评价对象的等第, 再根据定性指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有针对性地给评价对象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
4. 评价结论反馈
评价结论反馈给学生, 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实践能力状况, 自觉地发扬长处, 改进不足;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师和家长, 能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评价结论反馈给主管领导, 一方面可以为教学决策提供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档案保存起来, 为以后全面评价学生提供资料。
5. 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再评价
每次评价工作完成和评价结论反馈以后, 都要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纠正偏差, 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或者为以后开展评价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如修订评价标准等, 使评价工作趋于科学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钢, 丁敏.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标准探析.教育科学研究, 2007 (2) .
[2]刘磊, 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教育科学, 2005 (2) .
[3]吴志华.中小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教育科学, 2006 (5) .
[4]傅维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国教育学刊, 2005 (12) .
16.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六
一、开课的应注意的几点
新课程标准下的开课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注意知识的准确性;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开课要具备
1.开课的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的活动,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活性。这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被点燃。
2.开课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开课,可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到学习活动中去。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老师充满情趣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兴趣自然就很高的。
3.开课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懈的动力,也是老师优化自己教学的动力,所以在参照其他老师成功开课的同时,要多思多学多创新,让相同的课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开课语言要简洁清晰
新课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所以在教学时不管使用那种方法都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清晰,开课语言的指向性要明确,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深处,引起悬念。
三、新课的导入方法
1.魔术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比重很大,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使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如紫水变清水、清水变牛奶、自然现象等等,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演示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老师的演示实验不仅能给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方式,还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教师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在表演后,请大家说说你的发现和猜想。教师实验:把棉手帕放入酒精与水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轻手帕拧出,用两个镊子夹住手帕,用火柴点燃,开始火焰非常大,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手帕上的火焰熄灭,请同学来检查手帕。。这是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发现手帕燃烧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手帕还是没有烧坏,你猜想和哪些因素有关。等学生处在苦苦寻找不能找出答案时,教师引出新课“燃烧是需要具备条件的”,为后面讲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等概念做了较好的铺垫。学过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发现“有人在做这个实验时,使用的是化纤的手帕,结果手帕也跟着燃烧了”,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学的燃烧的条件分析“为什么化纤的手帕会燃烧?通过学生的辨析,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着火点”概念的理解和燃烧所需的条件。由此可见,不同的实验课通过不同实验导入新课,可以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
2.教学情景开课法
教学情景已经是新课程理念下经常运用的开课方法,精彩的情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一节内容时,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出示了一朵白色的纸花,问:“我将这朵白色的花放进这个容器里的液体中,取出后放在另一个容器里,猜想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入积极的猜想,学会汇报了猜想结果后,老师请每个学生紧紧地盯着这朵白花,观察会有什么奇迹出现。过一会儿后,奇迹出现了,——原来白色的纸花变成了红色的纸花。学生沸腾了,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会有如此神奇的现象出现。这时老师并没有及时对学生解答,而是因势利导,并引导他们自己来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学生们在课堂上从猜测开始——设计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动手做实验。整节课都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很多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学生经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效率非常高。可见创设合适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情景,会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顺着自己思维的方向进行“做中学”。
总之,课堂教学开课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的求异思维,在于老师的精心准备。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的实验,有选择性的设计开课,要注意引导性、开创性、情景性,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开课,都能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7.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的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测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和制定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即:(1)科学性。评价标准应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反映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界的新成果,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的特征。(2)全面性。评价标准要全面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教学行为的主体来说,既关注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认知、情意活动。(3)可行性。各个评价要素间含义明确,条理有序,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权重、分值比例合理,易于划分等级。
总的说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又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与生活体验,能够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训练,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语文过程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喜欢语文课堂、自觉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情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把这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形成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语文能力培养,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掌握。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做到具体、可行,便于在课堂上落实完成。
教学内容充实
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重点确定合理,难点突破自然,疑点排除及时。课堂教学内容深度、广度适宜。技能的训练科学,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展开有序,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教学方法合理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教学技能纯熟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好,教学语言规范、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能因势利导地应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的预设于生成相辅相成。
教学效果明显
18.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篇十八
根据新课程改革计划,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着教师个人申请、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本学期本人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生物与生活”的校本课程。行课时间为第二至十周,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2 学时,共18学时,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经检测合格的学生,将获得一个学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生物学常识,认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掌握一些生活常识,重点明确生物常识和利用常识生活。
2.在学习中了解一些生活知识,他为我用:学会科学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设计及主要内容
本课程可以视为生物必修教材中“与生活的联系”内容的扩展延伸。本课程采用自拟的生物学知识讲义。从科学史的发展到生物史的发展,再到现代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主要参考资料为有关江苏龙泉中学生物网上的有关知识。
三、课程的实施
课程教学实行走班制,自愿参与课程学习的学员共60人,来自全年级不同班级,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上课。因为要没有多媒体,上课地点选定在实验楼三楼,采用讲解的方式。
每个专题都采用先复习上一专题,再用一个事例引入新的专题的做法。教学中借助图示,帮助同学了解和分析,并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验证。
18个学时的学习,学员们都一直精力充沛,兴趣盎然,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后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
四、课程的考查
采用“出勤率+测试+作业”的考查办法。
18节课中,没有一个学员迟到、早退、旷课,没有一个学员为选择这门课而后悔,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学员们都希望还能够多多学习。
学员们认真完成作业,无论是书面还是自主,都做得很好,准确率很高。
最后,经过统一的结业测试,全部学员都高分合格。
五、课程开设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限定在吃饱穿暖了。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了。所以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科学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激情,从而热爱生活,很好的生活。
六、反思
“生物与生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原来预计最大难度在管理,实践证明,走班制只要组织到位,管理制度落实,因为有学分和自愿选学的内外压力,学员们的学习比较自觉,课堂基本有序。其他困难主要有:
1.教学难度的把握;
2.教学中,备课、找资料的压力相当大;
3.本课程的事例处理十分不易,缺乏相关经验,编缉和组织工作量太大。
篇二
我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在生物教学中,我思考着这样的问题:生物学科在教学中课时安排不多,许多学生自然不会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面对现实,老师们应如何进行生物学的教学呢?又如何落实新课改要求,保证教学效果呢?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心得。
A、明确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不多,侧重基础、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每周二课时。所以,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应是面向所有中学生普及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生产生活新秩序。
B、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良好的兴趣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和金钥匙。只有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学习生物的行动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老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更轻松。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思维活跃,学习由兴趣导航。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大胆实施趣味教学,总能实现这一目的。
C、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教学的课堂时间不能由老师一人独演,至少要留三分之一的时间由学生们自主支配。要引导学生们积极消化老师讲授的知识,提出问题,探寻答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积极参加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当的课题,组织学生们以演讲,讨论等方式交流互动,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应多引导,少帮办,多鼓励,少批评。
D、生物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自然实际,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如:吃了发霉花生可以致癌,是因为霉花生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吃了发芽的马铃薯怎么会中毒呢?学生上网查找。
E、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课程特点,课件要求,以及教学环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刍议 篇十九
一、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必要吗
从理论的角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教师课前教学准备的依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导航仪,也是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的根据,没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导和约束的教学必然是盲目和无序的。
但从实践的角度,我们既能找到许多用明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有较高教学质量的学校典型,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不少学校并没有推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标准,但教学质量依然相当不错的学校个案。
即使学校没有推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标准,教师也没有用明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就没有运用评价标准。只不过这个评价标准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统的,内隐的而不是外显的。一位教师,不管他承认不承认,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在潜意识中)运用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固有认识准备、组织、评价和反思课堂教学。如果这个过程是自觉的,那么这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如果这个过程是随意的、不自觉的,那么这位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就非常困难。
二、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困难有哪些
既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那么重要,为什么许多学校要么没有明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么即使有也不强力推行而形同虚设?一线校长和教学管理者给你的答复也许是:制订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太困难了。因为标准不科学,所以对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意义不大,学校推行标准和教师使用标准的积极性就不高;因为质量不高,学校即使强势推行,也不会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和支持,流于形式、半途而废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困难到底有哪些?
1. 科学与艺术的冲突。
科学与艺术虽然本质上是相通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是冲突的。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这是我们对课堂教学达成的基本共识。课堂教学是科学,那么就有相应的内在规定性,有必须遵行的基本规律。这些内在规定性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进行具体的描述。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有强烈的主观体验和创造。这些既无法规定也无法预知,如果强行对课堂教学的艺术作简单化的理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有可能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枷锁。
2. 定性与定量的矛盾。
定性与定量是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两种基本方法。如果偏重于定量,虽然标准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但其科学性和人文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偏重于定性,标准必然因为由于过于原则和模糊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会大大下降。
3. 共性与个性的纠结。
能否全国通用一个课堂教学标准?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如果全国真的能通用一个课堂教学标准,我想教育部早就组织专家进行研制向全国推广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和传统,通用的标准自然无法关照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诉求,标准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就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不同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学习也有不同的需求,通用的标准就相当于强制让不同的人吃相同的饭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律。
4. 预设与生成的困惑。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制订者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改进和改革的期待,体现着制订者的教学理想,因而是预设的结果。但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能否在一所学校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答案是否定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在应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进行定期的修订。但如果标准经常修改,标准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修改,标准必然会制约课堂教学的改革。
5. 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些学校推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质量很高,但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老师们也不会自觉运用,甚至还会强烈抵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潜规则”取代了提倡的评价标准。所以,你就会发现,公开教学研讨时,我们都会用提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去评课,而日常的课堂教学还是围着怎么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的“潜规则”在转。这就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现实中的悖论。
三、如何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困难重重,但并不意味着无从下手,从理论上讲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原则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已有基本的认识,从实践的角度,对好课的形态还是有不少经验的积累。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至少需要追问三个问题:
1. 依据是什么?
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所以质量较差、内在逻辑混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依据,不知制订课堂评价标准的根在何处。我认为这个依据至少有两方面:一是课程标准,它代表着国家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保障这个基本要求变成现实,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必须把课程标准具体化。二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和张扬的场所,他们的诉求就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体现学生对学习的期待,对老师教学的希望。否则,不管这样的标准如何高大上,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2. 由谁参与制订?
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主体,有些地区是教研部门,不少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这些部门和人员自然是制订标准的重要力量,但不应该是主体的全部。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参与者。诚如前文所言,如果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没有学生的声音,不但学生的发展需求很难得到保障,而且如果根据未经学生讨论出台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的结果与学生感受完全不同,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感上都是讲不通的。鞋子合适不适合,只有穿鞋的人最有发言权。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不但能集思广益,让标准更科学、更专业,而且从心理上更容易得到老师们的认可,老师们也更愿意自觉运用标准指导、组织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家长中也是高手如林,他们又是学生课堂学习利益的直接相关者,所以他们既有能力也有热情和资格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订贡献智慧。
不同的人因为教育理念、看问题的角度、自身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甚至有时有着完全相反的观点。这些非但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订,反而是制订标准的重要资源。不同理解的碰撞才有可能促成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整的理解,不同思想的交锋才有可能制订出更深刻的评价标准。所以,组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订的部门和人员应该与教师、专家、学生、家长等坐在一起,让他们充分发表对标准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理由。如有不同看法,要引导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如果分歧较大,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辩论。达成基本共识后,可以试行一个阶段,在实践中检验,再组织讨论和修改。
3. 内在逻辑是什么?
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本质多角度认识的简单拼凑,缺乏内在的一致性,逻辑比较混乱,容易造成老师们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所以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选取一个认识课堂教学本质的特定角度,构成对课堂教学本质完整而正确的认识,形成基本的评价框架。
例如,刘华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围绕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的系统性活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有序推进”,由此建构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3期48—56页):
郝志军就认为“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维度”,由此出发建构了以教学关系为逻辑起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110—116页):
这两种思路也许并不是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全部角度,评价框架也不是无懈可击,但借用刘华老师的话说,至少是“逻辑自洽,结构严整”。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对某些指标作更具体的演绎和量化,以使评价标准更具可操作性。
当然,有人也许会问:标准的适用范围多大合适?是一个县区一个标准?一所学校一个标准?还是一个学科一个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如果一个地区的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比较低,就可以研制一个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整体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反之,以一所学校制订一个标准比较合适,因为学校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差异也较大,各校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大相径庭,所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校势必对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造成束缚。针对学校的优秀教师,学校也可以鼓励其自行制订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教学创造,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
三、怎样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未能落地生根,除了因为标准本身不科学而缺乏吸引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标准转化为课堂文化的保障机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11-24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08-11
初中化学计算题教学探析06-13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教学08-14
初中高一化学教学计划08-22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10-08
浅议初中化学分层教学10-17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设计06-17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万能模板07-09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反思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