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2024-11-26

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精选16篇)

1.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一

2012年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入学真题(回忆版)

科目代码: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一.术语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

1.公共新闻

2.硬新闻

3.媒体垄断

4.马拉犁结构

5.奥普拉

6.闭锁式回应

7.精确新闻学

8.新闻专业主义

二.简答(共2小题,每小题20分)

1.媒介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新闻实务中的缺失

2.简述我国当前报纸版面设计的优点和遇到的难题

三.论述(30分)

融合媒体下新闻报道的趋势和问题

四.写时评(不少于500字,40分)

(材料是关于李阳家暴事件和我国家庭暴力的立法)

科目代码: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新闻

2.新闻报道

3.舆论

4.舆论监督

5.拟态环境

二.简答(共3小题,每小题20分)

1.简述报刊自由主义

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3.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论述(共2小题,每小题35分)

1.结合《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谈谈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和道德修养

2.谈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2.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二

关键词: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研究背景、目的

(一) 研究背景

自1978年始, 传播学在中国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随着中国社会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 对传播学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加。据初步调查, 国内人才市场目前需要的是既掌握传播学理论, 又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问题不断涌现, 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二) 研究目的

首先, 本文试图解答社会发展以及传媒业变革对于传播学人才的培养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学科发展、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应当努力弄清楚的基本问题。其次, 凭借我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优势, 优化调整现有的传播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 解决目前我校传播学存在的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专业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和思维培养存在矛盾;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培养既掌握传播学理论, 又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概念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和构成要素

(1) 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按学科设置专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 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 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明确界定了这一概念, 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龚怡祖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指出:“模式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问、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培养模式是以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 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 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与媒介。”[1]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用什么培养人。三是怎样培养人 (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培养人) 。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第二个问题主要涉及知识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内容;第三个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2]简言之,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的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的统一体。

(二)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 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第三层次即传播学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

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成为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热点之一。原先隐藏在新闻传播教育内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成为学术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高校纷纷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 研究者们开始从泛泛地研究新闻传播转为关注传播学专业本身。[3]有的研究者则聚焦于带有某种专业化特色的传播学, 并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4]伴随1999年高等学校实行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与此同时,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开始浮现, 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现象日益普遍。[5]近年来, 媒介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于是, 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趋势给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6]

三、研究方法与发现

(一)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了调查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由于需要了解我院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所以选取了调查研究法中的普查法, 以期发现学生就业的一般规律, 并从中寻找深度访谈对象。在毕业生、国内兄弟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中采用深度访谈法, 目的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做的访问。

(二) 研究发现

(1) 实施毕业生就业普查, 发现就业规律。据不完全统计, 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 逐渐把注意力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工作内容也从以新闻宣传为主, 逐渐转向公共关系、策划、营销等领域。在毕业后的1~2年内, 学生更换单位比较频繁。近年, 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出国的人数逐渐增加, 且有近一半选择更换专业。即便相对稳定地工作3~5年, 且有晋升空间的毕业生, 也会发现知识储备不足, 考虑进一步深造。

(2) 实施毕业生深度访谈, 寻找教学和市场间距离。对20名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主要供职于新闻媒体、公关、企业宣传、政府宣传、策划、市场营销等领域。通过深访, 了解了他们进入职场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课程体系如何调整以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并增强适应职场的能力和素质。

(3) 考察兄弟院校, 交流经验, 发现不足。走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全面了解其院系历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实地考察、交流, 我院师生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不足。对照兄弟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及实践, 在创新教学理念、严格管理制度, 开放应用专业实验设备等方面, 师生们有了真切感受和深入认识。

(4) 走访用人单位, 了解人才市场需求。通过走访用人单位, 我们初步了解了人才市场需求, 为我院传播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职业满意度。此外, 对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方向进行反思, 并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方案。教师们达成如下共识:学院建设、人才培养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 必须要结合学校的特质, 找准定位、凝练特色, 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需要。

四、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

经过调研, 课题组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与评价体系三大方面, 对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

(一) 培养目标

我校地处首都北京, 首都的传媒产业基础雄厚, 发展速度迅猛。我校又以经济与管理为特色。50多年的发展历史奠定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鉴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本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扎实的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 熟练掌握传播业务流程和媒介经营管理操作技能, 具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和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够在国内外传媒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媒介策划、媒介产品创意与开发、媒体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

(1) 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优化升级。我校传播学专业是交叉、复合专业, 涉及传播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上述特点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上要打通专业壁垒。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全面体现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 专业知识和非专业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用人单位和我院毕业生都提议, 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适应培养特色和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例如, 《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法》《版权保护法》《新媒体整合及营销》与《社会心理学》等。

(2) 建立有利于个性化培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性质, 传播学本科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选修课由专业选修课和通选课两大模块构成。这五大模块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兼顾普遍和一般, 有利于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 实现个性化发展。公共基础课模块面向学生传授与未来工作有关的、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带有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开设这类课程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传播学专业必需的宽厚基础。学科基础课模块与公共基础课一起为学生构筑起学习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类课程为学生营造起全媒体传播环境。专业课主要是专业主干课, 提供给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集中反映了我校传播学的专业特色——媒体经营管理。专业选修课是在前三个课程模块基础上, 为加深或突出传播学, 特别是传媒经营管理专业方向而设置的课程。这类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和相近或其他学科领域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通选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与科技类、语言与文学类、健康与艺术类、学生发展辅导类、经济与管理类、校际选修类 (含网络通识课、短期国际交流、校外选修、暑期国际学校等) 。

(三) 教学与评价体系

在教学反馈中, 有学生反映以往课堂教学缺少和现实社会的结合, 以及对新趋势的跟进。有鉴于此, 我们从教学与评价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全媒体人才。首先, 我院利用学校、学院的相关资源, 为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 我校传播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利用既有资源, 包括传媒实验中心、校电视台、校报、学院报纸等多个平台, 训练学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的采集制作技能及网络编辑技术。本专业师生还参与“金驼网”的建设工作, 将其变成训练、展示学生全媒体传播技能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使课堂上的理论传授与调查研究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紧密跟踪传媒实践, 与业界接轨, 打造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平台。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业界动态, 传播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 邀请各类传媒业界精英为学生举办讲座, 扩展学生眼界的同时, 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机会。再次, 我院重点推出的各类“工作坊”在贯彻仿真式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在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 教师们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 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中《传媒专业英语》《新闻写作》等课程较早尝试了工作坊的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述工作坊分为有学分或无学分之短期训练, 旨在提供修习本专业各项课程前所需之基本技能。例如, 采访、写作、摄影、流动影像与声音制作、专业英语等。

(2) 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教学评价即教育的微观评价, 一般指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7]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他认为, 人的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8]多元评价就源于此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 我院在传播学本科教学评估中采用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即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为评价重点, 坚持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首先, 本评价体系融合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综评和企业参评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前两者属于内部评价, 后两者属于外部评价。以《媒体运营实务》课程和“金驼杯”传媒实践技能综合展示活动为例, 学生自评是在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能促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化方向发展, 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同伴互评指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 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 对同伴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提高。教师综评是指教师在学生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 对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再如, 在《新媒体产业运营》课程中, 教师带领学生赴宣亚国际传播集团部分参与企业的策划、创意、生产、管理与运营工作, 最后由企业兼职导师对来源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成果评价。其次, 我院多门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档案, 关注学生各阶段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后者则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性评价, 强调教学结果, 重点是综合评价和考试评价。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以取得的实际成果为评价依据, 同时兼顾学生在班级中的展示、汇报, 由同学、教师对展示的内容和水平进行评价。考试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再次, 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我院要求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记住专业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媒体运营实务》课程为代表的多门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元评价内容具体包括:资源整合能力、媒体策划能力、文化创意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16.

[2]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26.

[3]王瑞.简论我国高等院校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6 (01) :61.

[4]邢祥虎.农业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传播学专业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1) :66.

[5]李云驰, 季岩砚.传播学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探析[J].现代传播, 2012 (06) :141.

[6]汤涛, 李可彦, 苏珂.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 (06) :104.

[7]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801-802.

3.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三

本期所涉及专业在就业方面的共性是就业面广,多数就业领域相互有交集。它们对口的领域主要有五块:

第一,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等。主要就业岗位有记者、主持人、编辑、摄像、策划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重视文笔水平,报纸尤其是都市报工作记者比较辛苦,因为信息要求时效性强,需要每天不定时段地采集更新,工作时间比较不固定。电视媒体待遇较好,但竞争激烈,如今门槛基本上提高到研究生以上,或是有足够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

比起电视台、报社的高门槛,众多门户网站是吸纳大量编辑、记者的好去处。各类门户网站虽然没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但有一些非正式性的采访,也需要派出记者亲自采访。多数编辑干的工作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他们要学会整合信息、制作专题,重新梳理文字内容等。例如起标题就是一项技术活,网站对标题的长度有一定标准,一般短标题不超过7个字,长标题不超过14个字(也根据网页页面设计安排),多了折行少了留白都影响美观。所以要做好网络编辑也是需要磨砺的。相比大型媒体的高收入,网络编辑、记者的收入就缩水了一大截,但是作为新人就业积累阶段的锻炼还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导演、编剧、灯光、主持、服装等岗位多招艺术类专业人才,对口专业为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照明设计、灯光舞美设计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需要提前考虑艺术类专业的报考。

第二,广告媒体。广告的覆盖领域之广超乎大家的想象,它的渠道不仅有电视、报纸、广播,还延伸到网站、手机短信、公车和户外屏幕等,几乎你能接触到的所有物品,都能成为广告的载体,只看广告人如何应用,所以广告的发挥空间非常大。

广告媒体对广告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设计类的专业。广告重在创意,所以目前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都对负责创意构思工作的广告文案工作者求贤若渴。广告创意可以说是一项近乎“残酷”的脑力压榨劳动。广告界有句名言:“没有好创意?那就去死吧!”有些偏激,却也是竞争激烈的广告行业的生动写照。

如果你并非是妙笔生花或是创意天马行空的人才也没关系,广告营销是出售广告的重要方式——通过推广广告媒体的影响力来刺激广告客户,以增加他们的投放欲望和投放力度。懂得营销的广告人更明白客户的需求,也更容易做出客户满意的广告,他的价值在广告媒体中也举足轻重。

第三,出版行业。包括到出版社去做图书编辑,到杂志社做刊物编辑和做专栏或版面编辑等。出版专业属于新兴学科,专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在业内却有很严格的细分工,所以要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让自己的知识更专业和有针对性。

第四,影视制作。这方面工作待遇良莠不齐,有不少影视拍摄和后期加工的公司,专门接电视台的外包栏目,电视台负责出制作费,制作公司看菜吃饭,从中赚取差价。这些工作技术性强,需要多动手锻炼,熟悉各种摄录、剪辑和后期软件,手上的功夫越出色,待遇就越好。还有一些是专业的摄影、婚庆等工作,专为新人拍摄婚庆典礼等外景项目,比较辛苦。

第五,政府机构、企业、民间组织。每个政府机关都需要担任文职宣传工作的写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肚子里学识丰富,能说会写,也多为这些单位所青睐。所以想要安定的、不太奔波劳累而又体面的工作的同学,就需要在大学阶段锻炼好自己的笔杆子啦。

4.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四

厦门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专业领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简单题

1.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再创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指出下列标题存在的问题,并作修改A《医生“收红包”罚做洗衣工》B《欠债还钱

并非天经地义》(新闻事实为一公民两年不讨薪,错过诉讼时效,丢了7万元)

标题追求简单、通俗生动形象的同时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医生“收红包”罚做洗衣工》暗示了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医生违规违纪,就会处罚其当洗衣工,这有贬损洗衣工之嫌。人们也许会问:洗衣工是不是都受过处罚?在我们国家,只有社会分工不同,做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收红包”为新闻事实,在这里没有用它的引申义,而是用的本意,因此可以不必加引号。将标题改为《医生收红包 该做洗衣工》只是调整了收红包的医生的工作岗位,这样就比较妥帖。

标题选择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新闻内容的本质一致。第二个标题《欠债还钱并非天经地义》新闻事实为公民两年不讨债,错过了诉讼时效,丢了7万元。这篇新闻的本质应该是普及诉讼时效这一法律意识,避免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但是这一标题则偏离了这一事实。可将标题改为《错过诉讼时效 难以欠债还钱》这样通过标题强调了诉讼时效的重要性,也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3.请写出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广告概念。

提示:即有关广告的各种不同媒介组织的解释。书上有。

4.请写出广告主题理论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提示:USP 品牌形象理论 定位理论

5.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

6.公关新闻报道的基本政策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论述重大事件特别报道的要求。

提示:现代电视新闻学里原原本本的有,可见厦大专硕(其实学硕也是)非常注重课本知识,大量提米都是从课本里直接可以找到答案,甚至论述题都是。当然,自己还需要拓展,表述需要清晰,字迹规范)

5.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五

简答:

1、简要回答大众传播中的守门人的功能和责任

2、简要总结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决定论的主要内容

3、简要总结大众传播信息的特点

论述:

1、请谈谈中国如何抵御西方的信息侵略

2、试论述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的现实意义

3、请结合网络传播环境评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名解:霍夫兰、“滋补法”、“地球村”、拟态环境、议程设置功能

简答:

1、新闻文本易读性测度标准有哪些

2、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3、受众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论述:

1、简要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2、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3、简要评析培养理论(涵化理论)关于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的主要观点。12

名解:

简答:

论述:

名解:

简答:

论述:

14年

名解:信息社会、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民主—参与理论、信息娱乐、梅尔文·德弗勒、后院篱笆原则

简答:

1、简要概述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2、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3、简要概述多伦多学派的主要观点。

论述: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结合媒介现状分析其遭遇的困境。

2、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基本观点。

3、结合受众理论,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

四,写作。(一则关于双十一网购狂潮现象的材料,新闻评论。1000字以上)(50分)

6.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六

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本源

2、用事实说话

3、全面原则

4、知情权

5、新闻发现力

6、传播主体的高位主体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特点

2、人际传播的含义及特点

三、论述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有哪些?其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2、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作为网络媒介的“把关人”,除了具有传统媒体所遵守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文学基础与政论写作

一、名词解释

1、五蠹

2、张衡

3、谢灵运

4、杨万里

5、桃花扇

二、简答题

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汉赋的特点与成就

3、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主张

4、分析《儒林外史》范进的人物形象

三、论述题

1、诗歌鉴赏: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首诗)

2、《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四、写作

7.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七

关键词:传播学,广播视编导专业,定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我国各大院校的新型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写、策划、创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项具有文化性与科学性的专业。现阶段,广播电视行业成为后起之秀,迅速得到我国高校的青睐,但对于其定义,经常被人们与影视编导、编剧、导播等专业名词混为一谈。由于缺乏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了解度,因此,部分高校对其专业定位上出现误区。

1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概述

1.1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特定的传播符号,有效地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传播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础功能,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关系。所以,传播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社会学科,不仅如此,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如电影编导、电视编导以及广播编导等。

1.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高校众多专业中的后起之秀,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写、策划、创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其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艺术性。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挖掘大量从事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就现阶段教育形势来看,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其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1.3 传播学视野下媒介编导的定义

在传播学视野下,媒介编导的定义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上,媒介编导亦叫做表现媒介,包含了传播媒体、表达传播符号以及表现传播符号等广泛内容。相对而言,狭义的媒介编导则是指传递信息的全部载体。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都存在着信息编码的过程,而媒介编导其实就是信息编码的过程。相比于技术媒介,媒介编导对技术性媒介的传播手段以及信息化符号系统更加重视。

2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涉及到新闻与艺术这两门学科。信息传播的最初的传递方式是以报纸、书籍、电影等为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等后现代传媒工具相继出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归为艺术类,得到了广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上海戏剧学院等重点院校也开始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推动了电视编导专业的迅速扩大。但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过程中,很多高校在教育方式上出现了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方式脱离实际。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中,由于教育环境较为虚拟化,没有重视报纸、书刊等文字传播媒介,只重视电视网络的传播,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氛围较差,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彻底;第二,专业课程设置较弱。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大部分设置文字编辑等缺乏理论专业性。在广播编导的职业生涯中,文字是传播媒介的基础,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加强针对性较强专业的设置,有助于实现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

3 传播学视野下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

3.1 文字是人类最具历史性的符号语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字具有抽象性和规律性,同时还可以激发人类的潜在思维,与语言相比,具有更高的严谨性。现阶段,电视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但是电视网络的基础是文字符号,这些传播媒介,不仅巩固了人们的记忆力还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精确性。

3.2 电视媒介是影视媒介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使人类间沟通方式简单化,使传递信息生动化,增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力。电视媒介和影视媒介是编导专业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设置中,高校必须强调个别专业的重要性,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有助于促进其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目前我国新兴的专业,其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由于受到自身发展历史短等因素的限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偏差,因此,对其进行正确定位,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各个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兆义.对《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5).

[2]张海欣,陈娟.综合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初探叫.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8.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八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新闻理论 708

适用专业:新闻学 传播学

注意: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闻理论

2.发展新闻学

3.媒体融合4.媒介内容管理

5.接近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新闻传播工具

2.简述“经济体制决定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的命题内涵

3.简要回答新闻媒介如何引导舆论

4.简述将新闻指导性寓于新闻特点之中的方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

2.从“软实力”角度谈新闻媒介如何影响与作用与国际关系

四.小论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9.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九

一、名词解释

1.《吕氏春秋》

2.杰克·伦敦

3.《文学改良刍议》

4.北伐战争

5.美国1787年宪法

6.北魏孝文帝改革

7.谚语

二、简答题

1.请你简述焚书坑儒的经过及影响

2.请你分析《左传》的内容和叙事风格

3.请你简述东京审判的内容及影响

三、古文阅读

进学解(节选)

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1]。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2]。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3]。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4]。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5]。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6]?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7]。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8]。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9]。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10]。

1.韩愈的“谥号”为_____;

2.文中的“太学”是指_____,它是____(朝代)时的名称;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____。”

4.名词解释

纡馀

卓荦

5.读后感

四、政论写作

题目:“富二代不愿接班之我见”

要求:①可以以此为题,也可自拟题目,以此为副标题;

②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③力求论点集中、中肯、有新意,文字简洁、生动;

④1200字左右,多于1400字或少于800字适当扣分。不超过5分;

⑤字迹清楚,最好用深色笔书写。

材料:

“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创造60%的GDP,创造了70%的新增就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民营企业将在未来10年内完成交接班。然而,我们调查了182家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后发现,这些企业一把手的子女只有18%愿意接班,更多的富二代相比干实业,宁可拿了钱去做投资,这很容易导致未来中国经济的空心化。”作为品牌战略资深策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日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对民企交接班表示了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呼吁公众给予这些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富二代”们适当的宽容和理解。

管理思路差异大

为什么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们不愿意接管父母的企业?余明阳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这些富二代认为父辈的事业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从小衣食无忧更倾向于搞艺术创作,觉得做生意就没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干实业,很多富二代会告诉父母,要钱不要厂,宁可拿了钱去投资虚拟市场和网络市场。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的普遍存在,余明阳认为,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实体经济的过早退出,更严重的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空心化。

事实上,目前已经完成交接的第二代企业家,也展现出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这一点有着20多年管理咨询经验的余明阳深有感触。“第一代企业家更愿意谈自己的创业史,宣扬自己产品的优秀,第二代企业家更愿意谈宏观经济、人生哲学;第一代企业家喜欢与下属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第二代企业家更倾向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树立管理者的威严;第一代企业家用人重感情,第二代企业家则更理性。”总体而言,余明阳认为这种思想的更替对中国民企而言是一次“凤凰涅槃”,是企业完成规范化、走向完整化的过程。

余明阳表示,这是现代化企业制度必要的一次洗礼,这过程中必然有不少不合规的企业要被淘汰。

品牌建设新挑战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网络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打造优秀品牌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新挑战。

“现在品牌的推广越来越走向精准精细,不再是粗放的广告铺开。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品牌推广也面临运作的不规范和传播的无障碍。”余明阳指出,“企业一方面要借助互联网传播品牌,另一方面要防止互联网对自己品牌构成很大的危险。”

余明阳建议,企业家首先应该把运作的规范化提到议程上来,任何时候产品质量都能经得起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和挑剔。同时,互联网应成为企业营销体系中一个必要的配置。今后任何企业都有一个网购板块,任何企业都要有处理网络危机、进行网络沟通的一个平台。“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当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话语权,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余明阳强调,“要撑起一个品牌需要很多年,但毁掉它往往只在一夜之间。” ———摘自《人民日报》文章《富二代难接班,实业恐空心化(明星教授)》,2012年11月14日。

请你以“富二代拒绝接班”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自拟题目,以“富二代拒绝接班之我见”为题写作。

10.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

时至今日, 全国各个高校传播专业教学点数量已经大大增长, 但是相对于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等姐妹专业, 传播学专业“是什么”、“与新闻专业有何区别”等问题仍不断被社会各方频频提起;本科专业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追问:传播学本科专业教什么、怎么教?不同的教学单位, 回答不一样, 实践层面上不尽一致。这种情况可解释为专业教学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但是, 从一个本科专业特殊规定性的标准来看, 传播学专业仍存在定位不够清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体系不够严密等问题。

下面, 本文将复旦大学传播学本科教育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 通过对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探讨影响传播学专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几种主要因素。

第一阶段:脱胎于新闻教育, 以“网络传播”自立门户

复旦大学传播学本科专业在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里成长起来, 其诞生却与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技术关系密切。可以说, 是时代际遇, 催生了这个新专业, 也影响着其发展模式的塑成。

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在199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 之后十余年间, 本科教育层面还只是相关课程, 而没有设置独立专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不同, 应考虑到实际的社会需要。那么, 教什么、为社会上的哪些部门、岗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问题不能回答的话, 传播学本科专业无从谈起。

传播学理论引进中国, 一个主要促进因素就是传媒技术的发展、应用 (当时主要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 以及信息观念的革新 (例如开始意识到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传播效果) 。同样的道理, 随着传媒技术更快速的发展, 随着信息观念的进一步革新,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1995年之后, 中国互联网发展走出实验室和少数科研机构, 开始在全社会逐步推广。几年之后, 互联网普及的速度越来越高, 社会影响也突显出来。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新世纪初年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提出了开设网络传播专业的要求。在当时, 网络虽属于信息传播的范畴, 但是较为普遍的观念还是把它视为与传统大众新闻媒体分立的一种类型。早期的互联网作为IT行业类型, 主要归信息产业部管理, 与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关联还不够紧密。因此, 新开设的专业自然不能与原有的新闻专业混同。为此,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别设置了一个系, 称作“传播学系”, 以网络传播教育为特色, 以示与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的不同。但实际上, 由于, “母体”是历史悠久的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始于1929年) , 因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均透露出浓厚的“新闻味”。从毕业生去向来看, 2006年第一届学生毕业, 在新闻单位、网络IT公司、其他公司就业的比例相当, 继续在国内国外读研深造的也占近四分之一。这种“均衡”态势, 既可视为“多样化”, 也可以解释为培养方向不够集中、不够明确。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 传播专业毕业生读研深造比例最高, 可以看做复旦传播学教育侧重学术特色 (而非实践特色) 的体现。从事网络新媒体职业的比例虽比其他专业高, 但也并非预想的那样突出。

相对而言, 新闻学系明确培养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人才, 广告学系明确培养广告营销人才, 广播电视学系明确培养广电媒体的专业人才。而传播学系虽强调网络特色, 但是“母体”的特殊性又限制了学生在网络技术能力方面的发展。对于技术依赖性强的网络媒体来说, 在内容因素还没有明显得到IT精英足够重视的时候、在网络媒体还没有新闻采访权的时候, 脱胎于新闻教育母体的复旦传播学专业学生处于一个模糊地界。虽则凭借自身良好素质, 所有同学均顺利就业或读研, 但是传播学系“定位”的问题, 仍是同仁苦于探索的一个领域。

即便有这样那样的困惑, 但复旦传播学本科教育得以借助“网络”而自立门户, 为日后立得更稳、更高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顺应“新媒体”发展, 逐步丰富专业内涵

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 很快超越了单纯的“万维网”概念, 而使得涵盖面更宽的“新媒体”概念显现出来。这一变化, 也在影响着由网络传播演变而来的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教育。

新媒体技术应用愈来愈广泛, 新闻、广告等专业都在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原本以网络传播为特色的传播学专业的边界也愈来愈模糊, 需要重新标定。具体来说, 随着万维网之外的诸多类型新媒体的勃兴, 以及终端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 新闻传播、广告营销乃至广播电视都在积极拥抱新技术, 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从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 到信息服务对象查找、获取信息的方式, 都快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此时, 网络知识、技能要拓展到更广阔的新媒体领域, 而且也不仅仅作为传播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它也是所有不同专业——只要属于信息传播领域——都应该掌握的。这样一来, 传播学专业以网络传播为立身之本已显得不合时宜。为此, 复旦传播学系及时调整思路, 积极拓展到人际沟通、跨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等新的领域。从某个角度来看, 这既是显示自身独立性、与其他专业区分开来的有效方式, 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转型。在全球化时代, 跨国公司在公共关系方面, 面临着很多跨文化传播的问题, 而且, 组织管理等方面, 也需要精于人际沟通的高素质人才。传播学系毕业生受到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也往往在于他们在这些方面, 为用人单位的相关工作岗位带去了新的理念, 能够解决一些因为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内部管理问题与外部关系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复旦传播学系在强化新的内涵、突出新的特色的同时, 也注重“母体”的积极影响。在新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 原本就注重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这是做一名合格的记者、进行社会调查的必要素养。而传播学系的教学培养环节, 更进一步强化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并使之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公共关系事务策划与执行能力结合在一起。虽然这方面“强化”的同时, 似乎“淡化”了新闻特色、媒体特色, 但是由于同处于一个学院, 新闻教育所营造的“新闻氛围”仍对传播学系本科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层的影响。这些, 从学生必修、选修课程可以看到, 也能够从大量的讲座、学术会议等资源利用上体现出来。

由于高校引进人才政策有学位门槛, 因而教学团队多为传播学专业博士, 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师资匮乏。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以一己之力无法大幅度扭转师资结构的现有局面, 那么如何盘活现有资源, 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也因此, 传播学系本科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 在研究能力方面、理论思维能力方面, 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实地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都成为本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身份证”, 也是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法宝”。

第三阶段:借力平台资源优势, 形成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模式

任何一个本科专业, 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一个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也必须借助多方资源。初期的传播学专业, 努力与其他相关专业“划清界限”, 以证明自身的独立性、合理性。但是, 在站稳脚跟之后, 需要的却是伸出双臂, 拥抱其他专业——这是传播学交叉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发展路径, 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对传播学专业提出的要求, 也是传播业界对复合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距离复旦传播学本科专业最“近”的资源, 就是新闻学院。身处具有悠久历史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中, 传播学专业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对大众传媒的认识, 都能够体现新闻学院的综合优势。历届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均有多人进入主流媒体, 即使任职其他机构, 也往往从事与媒体打交道的公关部门、宣传部门。这些, 都是“新闻”二字提供的优势资源。

然而, 仅凭一个学院的资源, 还远远不够。仅仅依赖新闻教育的资源, 传播专业的特色也不易体现。因此, 传播学系的老师们当下考虑的是:学校这个大平台的资源如何充分用于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前已经在利用的优势, 一方面是学校的“通识教育”、“复旦学院”、“书院生活”等制度, 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多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渠道。本专业还要求学生修读一些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课程。与此同时, 新近推出的新闻与传播学本科教学2+2模式, 也将为传播学本科教育的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新闻与传播学本科教学的2+2模式, 是强化个性培养方式、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措施。按照这一方案, 新闻传播学科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个专业) 将四年制培养进程分成两个阶段, 学生在第一阶段 (第一、第二学年) 须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 按所选方向培养方案进行学习;在第二阶段 (第三、第四学年) , 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这一新的模式, 将使得传播学本科教育实现新的转型。

从这一模式的基本层面来看, “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个培养方式实际上是从招生环节就开始的。招生将以社科大类为单位, 不具体划分到院系层次。这样, 申请入学者不必冒然选定具体专业, 不必过早进入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在初期学习阶段侧重打基础, 同时, 对新闻传播学科有意向的同学, 可以先期选择某一方面 (经济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技) 进行基础专业学习。中后期学习阶段, 再进入相对侧重应用层面的专业学习领域。这样, 最后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生, 既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 同时具备新闻传播素养。

除此之外, 校外资源也逐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使得本科生教学获得了更好的媒体实习资源。相关制度如业界专家进入课堂、专业教师走进媒体也付诸实施, 课程建设也有了更充分的保障。此外, 985项目国家级研究基地、教育部百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均落脚新闻学院,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及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也在新闻学院设立了研究基地。这些研究机构虽以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为重心, 但是本科教育也能够借力。特别是本科生参与到实地调查、舆情分析以及重大项目研究中, 研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对于传播学系而言, 原有的优势可借力这些校内平台资源与校外资源进一步发挥效力。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实地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 均大幅度提升。

结论:因地制宜, 才能百花齐放

中国的传播学本科教育没有先例可循。虽则大洋彼岸的美国经验可以借鉴, 但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文化传统、社会体制的不同而呈现突出的差异。因此, 中国的传播学教育者始终在摸索中前行。根据对复旦大学传播学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 并对照其他高校的可贵的探索方式, 本文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每一个教育机构, 都立足于特定的地域。地域特征必然会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上述对复旦大学的分析可知, 母体、平台、传媒发展状况等都成为塑成一种教学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与兄弟院校传播学专业的对比, 也体现了这些因素的存在。

根据近年来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联席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 兄弟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所脱胎的“母体”类型不同, 也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教育源于该校实力强大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教育的基础上, 发展了以网络编辑等为特色的传播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的传播学教育, 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势专业有渊源关系;青岛农业大学的传播教育也由农业影视制作方面的系科生长起来;还有不少师范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 脱胎于文学系科的编辑出版或者教育学科的电化教育技术专业……可以说, 由于“母体”不同, 也塑造了不同大学传播学专业教育的个性特征。

由于专业系的设置不同, 有些传播学专业包含了新闻、广告、影视编导, 有些则明显区分开来;有些注重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 有些则强调人文素养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专业原本就有很强的实力, 那么传播学专业明显与之区分开来, 侧重网络编辑等传播技能的培养。西南交通大学的传播学专业, 则侧重影视制作, 偏向艺术创意。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具有实施“通才”培养方案的条件。如果原本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 则传播学专业的特征更为突出,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如果原本没有新闻传播类专业, 则新设立的传播学专业可能包含新闻、编辑出版、广告、影视编导中的某一种或多种内容。对于专门性的大学, 传播学专业的发展路径要么依托大学原先在某些领域的优势资源, 要么, 可以强化操作技能的培训, 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的来说,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传播人才。因此, 作为发展历史不长、积累不够、甚至定位还不够明晰的新专业, 传播学教育在求得专业独立性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因地制宜, 在准确把握社会传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走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由于“传播”的丰富多样, 传播学专业也必须万紫千红, 而不是千篇一律。

11.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一

622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4*5=20)

1、“拒检运动”

——中新史。南大1997年考过,时隔15年再度出现。

2、NHK

——外新史。南大1995年考过,时隔17年再度出现。

3、有限效果论

——传播学。2002年、2003年、2010年都考了传播效果研究,“有限效果论”包含在其中,但这还是第一次专门单独地拿出一个阶段的传播学观点来考。

4、大众传播

——传播学。1995年南大考过简答题(“大众传播的过程”);1998年南大考过名词解释(“自我传播”)。

二、简答(3*10=30)

1、奥斯克接管《纽约时报》后的新闻政策。

——外新史。这题我觉得考的 有点偏,我开始以为最多也就考一下《纽约时报》的名词解释……而且,考完以后我翻了一下书,这道题在书上的原话是比较多的,即使你能记住内容,考试时肯定 不可能全部照抄书上的内容,因为时间不允许,因此必须对书本进行提炼和总结。不过想一想,这道题出得也在情理之中,《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 年,2011年正好是它创刊160周年。同理适用于下一题。

2、前苏联新闻体制的特征。

——外新史。这道题虽然我在第一遍看书时看 过一遍,但很快就在知识点的汪洋大海被淹没得无声无息了,一直到最后复习时我都没看第二遍,我感觉俄国并不是最重要的点啊(相对于英美而言),没想到它居 然又考了……所幸的是,大学时学过外新史,还记得一些。南大传播学上一次考俄国还是在2002年,考的是简答题(“当前俄罗斯新闻体制的特点”),10年 之后再次考到了前苏联。本题和上一题异题同律的是,2011年是前苏联解体20周年。

3、简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报纸自办发行热的动因。

——这个应该是属于《媒介管理学》里面的吧,这本书虽然我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很用心,但我最后复习时有两本书没背,其中一本就是《媒介管理学》。考试的时候不能只靠死记硬背的东西,只有理解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

三、论述(2*25=50)

1、《申报》的演变轨迹。

——中新史。这道题真不好回答,个人感觉,黄 瑚第一版的中新史本来概括性、总结性就稍弱,和方汉奇的那本新闻史比起来,黄瑚的这本新闻史更像一本故事书而不是教科书,虽然读起来可能比较有趣,但对于 考生来说可能会感觉抓不到重点。而《申报》的知识点散杂在书本的各个章节,必须在复习的时候经过自己归纳总结,将各个时段《申报》的发展整合到一起。好在 我复习的时候还是把《申报》作为重点关注整理了一下。其实《申报》的演变轨迹,南大早在1994年就考过了(“《申报》的历史发展过程”),复旦大学 2007年也考了。因此,这道题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三网融合的动因、路径和制约因素。

—— 考前我就猜到今年可能要考这个点,而且在新版的《网络传播概论》里,杜骏飞老师

在序言中明确提到了“三网融合”,作为新增知识点,即使是出现在序言中,又怎能不加以重视呢?更何况是时下这么火的业界热点话题。所以在准备《网络传播概论》的时候特地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但复习时我是当做名词解释来准备的,知道的内容肯定涵盖不了题目的全部,所以部分内容基本上还是要凭借着平时积累,依靠自己的理解临场发挥的。

四、实践应用(2*25=50)

1、从互动性的角度出发,写出你认为互动性最好的两个新闻网站,并阐述互动性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 这个题其实不算太难吧,一般都能写一些,但能不能得高分,就要看水平了。

2、针对小悦悦事件、媒体强迫式采访强奸事件,说明媒体怎样做到既报道信息,又坚守社会责任。据此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800字)。

—— 这个题和2011年评论题的考查逻辑其实很类同,2011年的评论题大概就是“怎样既追求收视率又正面引导价值观”,2012年变成“怎样既报道信息,又 坚守媒体责任”(大概是这个意思)。实际上都是要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谈谈媒体在社会上的功能、作用以及责任等等。考试时做到这儿的时候时间基本上已经差 不多了,800字而且要写好,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史论总评:

2012年的传播学试卷与过去几年相比,在风格上又有了新变化,今年的题量非常大,与2011年史论真题相比,简答题多了1个,论述题少了2个,实践应用 题多了1个,总量基本上平衡。但在分值设置上,今年最后4个大题全部都为25分,因此,每一道大题都必须答到一定的质和量,想根据分值来安排答多少内容就 有了操作难度。

因为题量大,而且拆信封的时间也是包含在考试时间之内的,3小时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根本没有时间拿来过多的思考,就连写个错别字也觉得很奢侈(擦错别字浪 费时间~)。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很扎实,要能做到见题如见书,答案不说信手拈来至少也不用想太久,把思考、回忆的时间尽可能拿来 码字。如果有时间,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考和写字的速度,在复习后期可以进行模拟测试,衡量一下自己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满意的答卷。

今年的史论题目,总体来说我个人感觉要比去年偏一些,但是考查的仍然以基础为主,名词解释还好,难度主要体现在大题上。

959 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5*6=30分)

1、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

——广电概论。2010年才考过名词解释(“板块式节目”),复习时应重点关注。

2、窄播

——广电概论。这个也在2005年考过,复习时应重点关注。

3、朗曼模式

——广告策划与创意。考这个真的有点细碎,这样一个关于广告预算意义的知识点在600多页厚的书里真的算是很小的知识点了。不过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模式”,我个人感觉“模式”化的东西一般都倾向于是重点,所以复习时也有所准备。

4、CIS

——广告策划与创意。CIS本身是个重点,而且在新书中作为专门的一章,也的确该考了,考它不意外。

5、UGC

—— 网络传播概论。今年网传更新了版本,杜骏飞老师在第四版序言中明确提到“教材就„Web 2.0‟专题增加了UGC的概念”,自然在复习时也应重点关注一下。不要以为只是序言就不用看,序言也很重要,本题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每本书基本上都是从 序言的第一个字开始看,一直到后记的最后一个字。

6、斯塔尔报告

——网络传播概论。考这个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2005年考过“德拉吉报道”,这两个事件是前后相连的,时隔七年终于聚首了~

二、简答(3*15=45分)

1、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问题,谈谈解决思路。

——考场上我觉得很像是媒介管理的题目,结果后来发现可能更偏向于广电概论一些,而且这一部分的笔记我没复习到,我自己是结合媒介管理,稍加一些广电概论的知识综合回答的。

2、衡量广告效果有两个标准,应该怎样合理运用传播尺度和销售尺度?

——广告策划与创意。南大传播学2006年的时候就考过“试论广告效果评估的客观标准”。作为考点,复习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一下。

3、从法律上看网络交易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合案例,说明它的趋势和未来发展。

—— 我猜网传的题目是杜老师出的,这个题目出的有点让我意想不到。不管是看书还是最后的总复习,我都没有很重视“网络交易”,因为书中对这一块内容阐述不多,所以我也就略过了,没想到刚好这就是一个考点。这一题的教训就是,复习的时候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自己认为不会考就不好好准备。所幸的是刚好去年就出现了一 个网络交易的案例,可以用到这里。或许也正是因为出现这个案例,所以刚好可以出题。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厚积薄发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三、论述(2*25=50分)

1、论述《非诚勿扰》节目成功的原因,并说出你的深度思考。

—— 2011年的史论科目的评论题考的就是“非诚勿扰”,今年又考!这充分说明,南大出题向来都是不“避嫌”的,去年考过的今年换个花样接着考!更何况“非诚 勿扰”是江苏本地的品牌节目!这种不拘一格的出题手法,前几年也出现过,比如2006、2007、2008年传播学部分连续三年考了“拉扎斯菲尔德”的名 词解释,再比如外新史的交替出现规律——2007年掏粪运动、2008年哈瓦斯社、2010年“掏粪运动”、2011年哈瓦斯社。可惜的是,虽然我认识到 了这一出题规律和惯性,但却没有在评论部分加以重视和实践,也没有去查一些“非诚勿扰”的资料备用!遇到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真的只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依 靠自己的理解现场发挥,没有思考做不好题目。本来就是活题,书上也不会有现成的答案。平时就要多观察、多思考,注重积累。要善于从书本走向现实。

2、论述你对中国政务微博的观察,提出你的建言。

—— 这个题比较新也比较切合实际,微博近两年来很火,是新闻传播界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2011年有党报发表文章支持各级ZF部门建立政务微博。网传里面有讲到微博,可以结合书上的知识,依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和思考自由发挥的。

总之,论述题还比较活吧,标准肯定有,但应该不会有现成的唯一的答案,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的想法,能往点上靠估计都能得分吧。

四、实践应用(25分)

1、小张是某汽车企业的员工,现在要为一辆新车做推广,时间大概4个月,请你从媒体策划的角度,指出他应该搜集哪些资料?如何根据资料进行研究策划?请你提出专业的意见。—— 媒体策划绝对是一个常考不衰的热点,屡试不爽,2005年、2008年、2009年都考过,算算也有两年没考了,2012年出现并不奇怪。而且去年的综合 题是考的是车辆的利益属性,今年又考新车的推广,虽然考法不同但主体相同(都与车辆有关),再一次验证了南大的出题惯性和规律。

业务总评:

今年的传播业务名词解释比较基础,数量也比去年多了一个。大题比较灵活,比如网络交易和政务微博等等,如果平时不怎么关注时事,只是一味地陷进书本之中,那么想答得好答得出彩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大题目都要结合案例来答,至少你的记忆储备中要有案例是可以用到题目中的吧。

今年的传播业务也有一个新的现象,就是自2005年传播业务以来,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今年是唯一一年也是第一年在名词解释部分出现了两道已经考过的广电 概论的真题,所以今年的题目设置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没有很明显的“超纲”,只要复习到位,细心准备,基础题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最后的总结:

1、真题绝对是复习的法宝,今年两门专业课至少有55分考过的原题即是最好的证明。书本要踏踏实实地看透,不可存有侥幸心理,同时也要研究真题,透过真题把握出题的规律。

2、史论部分90年代考过的真题有抬头的趋势,名词解释3道题、论述题1道题都是90年代史论考过的原题,因此只关注近5年或近10年的真题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必须予以重视。

3、业务部分2005年以前的题目价值可能不是很大,南大传播学试卷从2005年开始改革并首次出现“传播业务”,因此业务部分可以主要参考2005年及以后的真题,虽然业务部分的真题重复原题的不多,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今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外。

如有疏漏,还望谅解。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秋秋 1274272179,加我时请注明“南大传播”。

12.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二

一、名次解释(每个6分,共30分)

1、曾格案件

2、《新青年》

3、新闻真实性

4、意见领袖

5、象征性社会互动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貌似是哈……)

1、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2、简述俄罗斯新闻体制的特点

3、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简要论述传播学的两大学术流派以及代表人和理论

2、给了一段材料,要求运用新闻传播的理论 分析“网络问政”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线索

2、电视专题报道

3、媒介产业化

二、简述题

1、体验式采访的方式及作用

2、结合实例,简述广播特写的特点及要求

三、评说都市报时评勃发的特点及原因

四、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消息,拟两个题目(单

一、复式)

五、根据材料写一篇时评(600字)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新闻学专业试题 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名词解释(30分)

1、新闻来源

2、软新闻

3、《边区群众报》

4、邵飘萍

5、传播流

6、三网合一

二、简答题(60分)

1、在中国新闻事业工作原则中,群众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结合当今媒体状况加以分析。

2、为什么说“舆论是社会的皮肤”?

3、《青年报》在五四文化运动中起过哪些积极作用?

4、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并对其的内容进行阐述和评价。

三、论述题(60分)

1、材料: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有人预测2040年最后一个报纸读者将会阅读最后一份报纸。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谈谈传统报业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2、美国一个杂志报道了一篇文章《小沈阳是现在中国最低俗的人》,文章写了他的发展过程,他的作品,和他的一些言语以及身边人对他的评论。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谈谈“小沈阳”现象。你认为小沈阳低俗不低俗,并说出你的理由。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线索

2、风貌通讯

3、排列式版式

4、归谬法

二、简答题(45分)

1、现场观察对新闻采访有哪些作用?

2、集纳性专栏的特点和优点。

3、事件通讯有哪些结构方式。

13.传播学视野下的大学教学自由 篇十三

该事件经由网络新传媒迅速传播, 一时成为舆论热点。网络民众基本持两派观点:一派认为自主选择课堂讲授内容是教师的基本权利, 另一派则认为该教授于课堂上的言论过于激进, 且严重脱离课程本身内容, 而后者的观点还有该教授的学生作出证明。此次事件折射出的大学教学自由问题引人深思。

一、大学教学自由的涵义

对于“自由”一词的内涵, 西方学界自文艺复兴以来便颇为重视, 霍布斯曾经认为“每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1]。与他同时代的荷兰哲人斯宾诺莎也认为“自由比任何事物都珍贵”[2]。近代对斯宾诺莎极为推崇的罗素在《社会中的自由》一文中提到“‘自由’就是指没有外部的障碍来阻止实现我们的意愿”[3], 并进一步指出扩大自由的两种途径, 即“增长能力”和“缩小欲望”。这些都是对“自由”一词内涵极为精妙的论述。由此推及“教学自由”, 可以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独立和免受他人或组织 (政府、组织、团体、个人) 干预的状态。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规定, 教师享受的基本教学自由包括: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自由、选择教法的自由、参与课程教材教具开发的自由。从教学自由的外延上看, 一般认为, 教学自由可包含于学术自由之内, 如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教学自由解释为:教师和学生不受法律、学校各种规定的限制或公众压力的不合理干预, 而进行讲授、学习、探求知识和研究的自由”。此外, 法学界关于“表达自由”的研究亦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演讲自由、教学自由等都归入其中[4]。由此可见, 教学与言论、出版都属于信息传播活动。

二、大学教学自由的传播学理论诠释

对于“传播”一词, 国内最为流行的定义是传播学学者郭庆光的“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5]显然, 大学教学活动基本符合此定义。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传播过程的“5W”基本要素, 即“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办法, 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Who (谁)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根据这一传播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传者, 学生往往充当受众的角色, 教师的授课内容可以看作是讯息, 而负责传递讯息的媒介则是语言以及各种辅助教具, 学生获取讯息前后不同的知识结构则是整个传播活动产生的效果。这样, 教学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线性传播模式。然而, 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 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的特征。

作为一种人际传播, 教学是一种个人作为主体的传播过程, 往往是以语言作为直接媒介, 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但是由于传者与受众一对多的不对等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往往形成单向传播, 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者看法、观点, 而逆向传播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极少出现。

将教学视为组织传播, 是因为学校、班级都具有典型的组织特点。传播学者李正良将组织传播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的组织及成员, 为实现既定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信息共享与传递活动。”[6]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观念相互影响, 是组织传播概念对于教学的重要启示, 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 也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

从根本上说, 教学并不能归入大众传播的范畴, 但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也能在教学上体现。如前文所说, 教学传播的单向性尤为明显, 传统教学模式下传者与受众缺乏互动, 学生作业作为受众给予传者的反馈往往不能与教学同步, 显现出其滞后性, 这些特征都能运用大众传播理论予以解释。

1. 控制研究:从传者角度看待大学教学自由的限制

教学中的话语问题: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而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则基本上依赖于教师支配。可以肯定的是, 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必然且不可改变的, 因为话语权与传播过程的双方关系乃至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无论东方文化, 抑或是西方思想体系中, 教师不仅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 同时还在社会系统内被赋予崇高的、美好的形象。

不仅仅是教学中话语权的分配问题, 宏观而言, 教育也是整个社会话语系统的制衡点。福柯就明确指出了教育在话语意识形态中所起的作用:“任何教育制度都是维持或修改话语占有以及话语知识和权利的政治方式。”[7]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是以伴随话语而来的知识和权力来保存或修改话语占用的政治手段。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学中的话语将受到种种限制, 这并不取决于该教育制度是存在于民主体制内还是存在于极权体制内。实际上, 教师的职业素质在于, 将这种话语限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 并体现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我国的大学教育中, 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被列入最为基本的教师准则, 从根本而言, 这并不符合绝对自由的理想, 然而这又是社会制度赋予教育的限制, 这种限制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须的。

格伯纳“涵化分析”理论对教学话语限制的论证:对于话语限制的必要性, 传播学中的“涵化分析”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20世纪70年代, 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曾在“暴力起因防范委员会”的支持下对电视进行内容分析, 测量其对受众态度的影响, 并最终提出了“涵化分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婴儿在出生时对社会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称为自然人。若对自然人的成长不加限制, 势必对社会构成威胁。要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或群体需要的人, 就必须学习或模仿社会群体的规范, 从而逐渐成为社会人。与此同时,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 并以此向所属的社会成员施加压力, 使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和群体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这种社会的教化功能, 往往是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媒来向社会成员施加影响, 而社会和群体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 则被看作一种社会的“共识”, 也就是社会成员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各种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的认识,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有共同的基准, 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和发展。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提供给社会成员这种“共识”。依此理论, 则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向学生有计划的输出这种“共识”, 因此, 教师的教学是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即教学内容必须在这种“共识”的范围之内。在大学教学中, 受众群体的年龄在18-22岁左右, 已经形成一定的固有价值观念, 其心理特征表现为批判思维的逐步形成, 对于新事物、新观念表现出积极接受与强烈排斥的两个极端的态度。一方面对于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新事物往往极为推崇, 反之则强烈排斥。由于学习和生活集体性较强, 大学生个体的价值标准相互影响, 使之具有趋同性。这样的受众特点,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所顾虑。大学教学, 尤其是大学文科教学中, 与学生之前接受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念、思想的输出较多, 识记知识则相应减少, 而观念、思想相较于识记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样的, 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 这取决于大学生的价值标准, 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价值标准。就绝对的教学自由而言, 教师的教学应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和思想观念, 而不考虑任何的所谓“共识”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 然而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

2. 受众分析:教学自由与学生的关系

大学教学是一个完备的传播系统, 大学生作为受众理应得到关注。作为讯息的接受者,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样遵循传播理论中的受众心理规律。受众心理特征关乎教学的最终效果, 而教学自由对于受众心理特征又有着莫大的影响。

1960年, 根据早期传播研究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 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珀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 提出受众接受信息时具有三种选择性心理特点, 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三种选择性心理特点对整个受众信息接受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面对各种信息, 只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信息上而舍弃其他信息, 这种取舍的标准就是这些信息是否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对于同一信息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结论。外界信息经过这两层过滤后, 并不能保证能在受众记忆中储存, 受众只会舍弃对自身而言不必要的信息而选择最需要的信息进行记忆, 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称为选择性记忆。这实际上是受众过滤外界信息的一个防护系统, 在大学教学中, 教师教授的内容只有突破这一系统才能为学生所真正接受, 这也意味着, 教学自由必须以某种针对性为前提, 否则将导致授课效率的低下。

3. 媒介分析:大学作为媒介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将大学作为媒介来看待, 可追溯至纽曼的教育思想。纽曼是19世纪英国古典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 其大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教育, 在《大学的理想》中, 纽曼明确提出“我对大学采取了下述看法———它是一个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8]这种认识对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为“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也即传递信息的机构, 实际上可以把大学作为一种媒介的存在来看待。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媒介机构, 担负着向整个社会潜在的精英传递必要信息, 促进大学生思想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从这个角度而言, 大学比其他大众媒介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属性, 这也使大学教学自由比大众传播媒介的言论自由更难实现。大学作为媒介对教学自由的影响主要源自两方面, 即精神层面如校风、校训等, 以及来自大学权力结构方面的影响。

大学精神与教学自由:媒介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观点, 他认为, 从运作和实践的层面来看, 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时代的信息, 媒介比其传播的内容对人产生更为持久、更为集中、更为强烈的影响, 因为真正在影响人类行为、支配历史进程、制约社会变迁的并不是媒介传播的实际讯息, 而是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媒介本体。把这一观点融入到教育学视野范围内, 我们可以理解为, 大学作为一种存在, 其本身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对于这一点, 近代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实行“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首开中国大学教育独立、教学自由之风, 一时间辜鸿铭等遗老与胡适等新派学者在北大内学术争鸣, 影响了中国一代人, 实已为麦克卢汉之理论提供佐证, 即自由的大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自由之体现。

大学权力结构与教学自由: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权威贺卫方教授宣布离开北大南下浙江大学任教, 不仅引起法学教育界地震, 也掀起了舆论关于大学教授治校的辩论。贺卫方教授离开北京大学, 前往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任教, 被认为是出于对教授治校的追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正在尝试创办一所与现行大学相异的学府———远离教育行政化, 由教授委员会管理学院事务与学术评价, 追寻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的精神。《南方周末》在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这个法学院意图恢复胡适年代大学传统的理想实验———远离教育行政化, 由教授委员会管理学院事务与学术评价, 追寻‘教授治院’下的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9]

这一事件折射出来的是大学教授、学者们对于现行大学权力结构的不满和对教授治校的渴望。耐人寻味的是, 于种种因素的干扰, 贺卫方教授最终未能如愿成行。目前, 我国大学行政机构的干预是教学自由真正实现的一大障碍。传播学奠基人、心理学家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 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 而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流动则需要由“门区”中的“把关人”来决定。在大学这个特殊的媒介机构中, 充当“把关人”角色的应当是教师, 而不是行政人员, 换而言之, 大学应当向学生传递何种信息, 如何传递信息, 应当由大学教师来决定, 行政人员的存在只是维持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正常运行的必要编制, 而并非使大学产生社会效用的业务人员。冗沉的行政编制和行政、学术人员相互兼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教师作为媒介“把关人”的作用, 从而影响大学的教学自由精神。

三、我国大学教学自由缺乏的原因

本文开端提到的新闻, 正是我国大学教学自由现状的真实反映。在这起事件中, 教师并不见得是自由的化身, 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不可接受而产生的过激反应也确让人感到我国要开教学自由之风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以客观论, 若该教授仅仅是如他所说, 在古代汉语课上联系教材批判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批评一下政府, 这都无可厚非, 但是从学生对其课堂言论的总结来看, 他在古代汉语课上所宣扬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古代汉语课程所能包含的内容, 在教学自由精神的庇护下阐述与教学目标毫无关系的内容, 实则有违教学自由精神之真谛。中国的大学教师, 夹于来自国家、政权、传统文化以及信仰等上行压力与大学生并不完善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下行压力之间, 处境颇为尴尬。

我国大学教学自由风气的缺乏,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术专制的历史沉淀

自汉代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 中国数千年的教育一直受制于单一思想, 虽然近代蔡元培首开教育独立、教学自由之风, 然而数千年的专制思想的历史沉淀依然无法打破。受儒家文化影响,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被视为政治的附庸, 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话语表达权受到种种制约。这一特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到极致。目前, 作为知识分子主体的大学教师中, 处于学术领导地位的学者大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那场十年浩劫中, 由于文化霸权渗透到这台巨大国家机器的每一个角落, 知识分子的精神侏儒化甚至成为普遍现象。夏至先生在《犬儒时代的狂欢》一文中对这个特殊的年代“知识分子为何广泛地转向了犬儒主义”[10]做出了深刻的解答。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将学校归为“市民社会”一类, 其主要功能在于协助“政治社会”推广文化霸权。在那个动乱的年代, 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在达到极致的文化霸权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经历过这场劫难的学者们, 出于个体经验而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趋于保守或谨慎, 也无可厚非。

2. 前苏联大学教育的影响

建国初期, 我国全盘学习前苏联高度集中的大学教育官办模式, 这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决定的。与这种体制相适应, 在大学组织内部, 教学管理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为主要特征, 教学自由被严重地压抑。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体制改革, 虽然大学教学自主性增强, 但由于高度集权管理体制的惯性, 对大学教学控制过多、过繁的现象依然存在。

3. 大学行政机构的干预

我国大学行政机构冗沉是不争的事实, 这对于教学自由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教员的价值评价体系出现偏差, 学术低于行政, 高校决策层对学术地位高的教授给予高级行政地位作为奖励成为一贯做法, 行政人员的权力高于教授, 而很多教授往往兼职行政人员, 这不仅使教授教学时有所避讳, 而且往往使教授不能专心于教学与科研, 甚至过于追逐行政权力, 这是对教学自由精神的践踏。此外, 党政工作管理与行政工作管理分工不明, 也是影响教学自由的一大原因, 不过近年来此现象已有所好转, 各高校管理层开始明确厘清两者关系, 民主党派成员进入高校管理层都可视为一种管理制度上的进步。

四、大学教学自由的传播学建议

1. 传者角度:教师应把握教学自由的限度

作为大学教学这一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和事实上的“把关人”, 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自由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自由作为一种权利, 只能是在一种框架以内的自由, 一名具有职业素质的大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需要从三方面予以考虑, 按其重要性依次为教学内容是否不违背社会“共识”;是否符合自身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是否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只有满足这三方面的标准, 才能自由地使用话语权, 使教学平稳进行并且达到预期效果。

以往对于大学教学自由的研究往往关注教师如何在上行压力———即国家、政权、传统文化以及信仰等等———之下争取教学自由, 本文不做赘述。以人本主义视角来看, 教师同样要注意教学自由对学生的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主动地融入讨论和辩论等互动教学形式, 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在涉及到有可能与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标准相冲突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应尽量使用客观语言, 不能仅仅因为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标准影响而采用主观的、甚至是偏激的语言。教师应当意识到, 使用主观语言讲授的教学内容如果与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相违背, 那么根据受众心理特征, 这些内容非但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反而会引发其抵触情绪。就此而言, 客观且不带评价语气的叙述教学内容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信息输出方式。

2. 受众角度:学生应理性把握教学内容

从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来看, 学生的受众心理特征对于教学自由的影响并不大, 原因在于考试制度使任何教师指定的、希望学生接受的信息成为学生所必须记忆的信息, 因此, 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内容, 学生都将有所记忆。但是为了避免出现诸如本文开端引用新闻中出现的情况, 我们依然呼吁大学生应当理性看待教师的教学内容, 诚如伏尔斯泰所言:我不赞成你所说的话, 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由受众心理特征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所有的授课内容并不能做到真正平等对待, 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符合自身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标准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而对于其他内容则有可能忽略甚至是产生抵触情绪。实际上, 倘若教师能够深刻分析受众心理特征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无论选择任何教学内容都尽量使用客观的语言进行表述, 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思想观念, 甚至能潜移默化地同化学生的价值标准, 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但是, 出于一定限度的教学自由精神考虑, 教师并不能一味的以迎合学生胃口来选择内容进行教学, 此种情况下, 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理性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3. 媒介角度:大学应重视文化底蕴培养、完善行政体制

高等学府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学术环境, 依托校风、校训、校歌等形式形成自由、开放的浓郁学术氛围, 置身其中的教师与学生自然能受到这种学术环境的感染, 教学自由精神的实现也将水到渠成。此外, 健全现有的大学行政体制显得尤为必要。大学机构应当明确行政与学术编制的具体职责范围, 努力提高学术组织和任课教授在大学机构中的地位, 改变高等学校中学术地位低于行政地位的现状, 竭力避免出现行政压制学术的情况。具体而言, 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应该被赋予更大的权力, 并且高校决策层应当从根本上改变向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授予高级行政地位的一贯做法。

传播学理论的引入对于大学教学自由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种意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把大学教学看作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 将之作为一套完整的传播系统, 可以更为深刻地看清教学自由的实质。倘若能在大学生中普及这种传播学思想, 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信息的接受过程, 不仅与教师有关, 也与自身的心理特征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联,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不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信息更容易接受, 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教学自由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97.

[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12.

[3]罗素.真与爱———罗素散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108.[4]郑文.论大学的教学自由[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1) :24-2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6]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280.

[7]转引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531.[8]转引自彭志武.纽曼大学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赵蕾.光华法学院:“教授治院”的理想实验[N].南方周末, 2008-07-17.http://www.infzm.com/contout/1473.com

[10]夏至.犬儒时代的狂欢[J].随笔, 2009 (1) :109.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97.

[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12.

[3]罗素.真与爱——罗素散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108.

[4]郑文.论大学的教学自由[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1) :24-2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

[6]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280.

[7]转引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531.

[8]转引自彭志武.纽曼大学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 :5-6.

[9]赵蕾.光华法学院:“教授治院”的理想实验[N].南方周末, 2008-07-17.http://www.infzm.com/contout/1473.com

14.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四

一。判断题(共10题 30分每题3分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内容大都记不清楚了,所以我就不写上来了。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2.利率期限结构和市场分割理论是如何阐释收益曲线向上倾斜的事实的?(大概是这意思)

3.如何提高银行资本在资产中占的比重

4.假如一银行客户在支票账户中取100元现金,基础货币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总量的变化。

三论述题(共30分每题 15分)

1.(一段材料)

问: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2.(一段材料,关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资料(QE3))

问: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面试 部分

一。面试首先是专业面试(中文回答)

该部分抽题回答。内容涉及 投资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等比较广泛。同时,还会问一些你日常的东西,这些就相当于聊天,如实回答即可。

本人抽到的题目是:国际储备油哪些构成?(我一同学抽到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

二. 英语面试。

15.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五

一辨析:30分

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 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

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

二简答 45分

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

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

三论述 50分

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 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 四分析 25分

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

07年

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

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 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分析题(30分)

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略)

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06年

一.简答题(4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辨析题: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

3、想不起来了。呵呵

三.论述题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四.分析题

给了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05年

一.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二。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三。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四。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回答要点如下:

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

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04年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分)

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200户,1000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年

一、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02年

一名词解释3*5'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5*13'

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4在大众传播过程 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01年

一.简答(20*3)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论述(40)

16.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真题 篇十六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上一篇: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旅游美学课程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