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2024-08-28

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共12篇)

1.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一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比增加22万,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我校毕业生人数为418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864人,研究生毕业生1324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教育部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教委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落实2015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继续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1.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全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部门和学院要以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基础,以提升质量为重点,结合学校内涵式发展,对接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和成效。2015年要实现毕业生就业比例保持稳定、创业比例稳中有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和深化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就业、招生、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二级管理机制,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学校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学院要切实重视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要重视对毕业生就业进展状况的跟踪和反馈,定期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本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基本稳定。

二、多措并举,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1.扩大与重要行业、重点单位合作与交流。稳固和深化已有的就业渠道和空间,邀请重点行业、集团来校招聘,走访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用人单位并建立人才战略合作关系。

2.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与各类单位合作,逐步建设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形成示范效应。各学院要积极拓展校友、科研合作和战略合作单位等资源,建立与专业相关领域内单位的稳固联系,建立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固化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3.大力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区公共服务以及自贸区等领域的就业渠道。

4.强化学校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重点加强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

5.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力度实施“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服务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做好毕业生参军入伍的宣传与服务工作,完善激励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三、注重实效,强化就业指导与就业援助工作

1.提升就业信息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推进就业信息网建设,充分运用就业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提升信息收集、发布效率,推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共享。

2.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强化对毕业生的求职指导和心理辅导,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及解读力度,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加强毕业生成才观、就业观和就业安全教育,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毕业氛围。

3.加强分类引导。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各学院应细致了解每一位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针对毕业生差异化需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

4.强化毕业生升学与留学指导。加强各专业相关升学与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力度,强化升学指导和留学指导,构建多元化就业格局。

5.建立校外职业导师聘任机制。从历届优秀校友、专业教师、企业家、行业成功人士、基层就业典型人物、自主创业成功者等人士中聘请校外职业导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6.重视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华政人、中国梦、笃行路”为核心理念,深入探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到全国各地和基层岗位去建功立业。各学院对素质高、能力强、政治过硬的毕业生要重点引导,特别是对党员、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要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引导,努力使他们成为参与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建设的重要力量。

7.实施“助航计划”,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地区困难毕业生等特殊困难群体,要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经济补贴等帮助。采取有效措施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

8.深入细致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和各项服务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和文明离校。

四、统筹推进,提升职业发展教育和创业教育质量

1.提升职业发展教育的水平。创新形式,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推进市校两级职业生涯工作室和职业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发展教育选修课程建设。

2.重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队伍培训和科研机制,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课程为实践路径,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发展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专业化队伍。

3.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活动,完善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体系,将通识教育与创业实践有效结合,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发挥学校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支持与引导作用,做好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华东政法大学创业分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开发、扶持和资助等工作。

五、完善机制,健全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1.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加强就业进展跟踪与反馈,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定期在校内反馈各学院各专业的就业率。加强用人单位调研,了解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评价。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把就业状况和社会评价作为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等工作调整的重要依据,把就业状况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

2.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编制完成《2015年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充分、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情况,并向社会发布。

2.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因此, 就业问题是一道摆在国人面前的难题, 就业问题不仅在总量上存在困难, 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也很突出。如何扩大就业, 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

1 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能人才短缺加剧了就业压力

社会上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普通型、知识型人才过剩, 技能型人才短缺, 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基本属于空白, 远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人岗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时技校生供不应求。二者形成的反差, 就是这个问题的集中反映。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 既增加了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1.2 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度大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 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1.3 性别歧视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较为突出, 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主要体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男性。二是用人单位即使录用女性也会提高用人标准, 实行与男性相异的双重标准。三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还会限制女性应得的基本权利, 如生育权、婚姻权等。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给就业工作蒙上了一层不公平的阴影, 对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4 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由于经费和人员配备方面的原因, 导致基层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不够畅通, 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三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各级劳动力市场缺乏信息共享, 处于区域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 跟不上劳动力大范围、高速度流动的就业需求。

2 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2.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大农民工就业力度,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在农村成立一批农业合作社、工厂、农场等组织, 吸引大量在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同时, 减少农村工厂的税收, 调动农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还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农业, 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 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一些技术和形式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进行网上创业, 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的生产、预定和销售, 发挥年轻劳动力的潜能与优势,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目前一个非常庞大的就业群体, 解决好这一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有着关键的作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 国家应完善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制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地区工作, 以缓解落后地区人才缺乏的现状, 以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对于下基层的大学生, 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 以此调动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第二, 加强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留用的, 可以适当完善见习补贴政策, 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 奖励社会保险补贴。第三, 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计划, 扩大高校毕业生获得补贴的范围, 灵活掌握大学生毕业基金的流向,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保障。第四, 支持大学生灵活就业, 鼓励大学生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 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保险和人事服务。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是技术性强的专业生也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这样, 有效缓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压力。

2.3 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首先要确定困难人群的范畴, 政府人员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 并加强管理和政府帮助。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 招用困难人群, 国家会给予适当的补偿。比如, 对灵活就业且交付保费的, 按比例给予补偿, 企业跟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交付保费的, 限时给予补偿, 对确实难以就业人员, 政府可通过协调作用, 给予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 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 科学设定公益性岗位总量, 适度控制岗位规模, 制定岗位申报评估办法,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就业困难人员, 不得用于安排非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和工作考核, 建立定期核查机制, 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扶持政策期满退出办法, 做好退出后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此外, 相关人员还要加强和完善残疾人员就业政策支持, 保证残疾人的就业比例, 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加大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制度, 使企业加强用人比例的透明化。加强残疾人灵活就业和帮助再就业, 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 使困难人员都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为国家减轻负担。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 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3 小结

茅盾曾言,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 求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 首先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各大产业吸纳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其次要采取积极政策措施, 广开就业门路;再次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最后要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实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好就业问题, 百姓才能乐业, 社会才能稳定, 国家才能富强。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新形势下我国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创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J].四川劳动保障, 2013 (08) :41-43.

3.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三

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呢?要依目标,即看计划书的对象而有所不同,譬如是要写给投资者看呢,还是要拿去银行贷款。从不同的目的来写,计划书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一份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往往会使创业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业计划书(BusinessPlan)是大多数创业企业融资必备的敲门砖,好的商业计划书会为企业融资顺利铺路,而编撰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也是企业审视、分析自身及产品的好机会。

一般来说,在创业计划书中应该包括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及基金来源、资金总额的分配比例、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行销策略、可能风险评估、创业的动机、股东名册、预定员工人数,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11个方面:

1.封面

封面的设计要有审美观和艺术性,一个好的封面会使阅读者产生最初的好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2.创业计划书摘要

它是浓缩了的创业计划书的精华。创业计划书摘要涵盖了计划的要点,要一目了然,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审计划并作出判断。

3.企业介绍

这部分的目的不是描述整个计划,也不是提供另外一个概要,而是对你的公司作出介绍,因而重点是你的公司理念和如何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

4.行业分析

在行业分析中,应该正确评价所选行业的基本特点、竞争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5.产品(服务)介绍

产品介绍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产品介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发展新产品的计划和成本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测;产品的品牌和专利等。

6.人力介绍

人员及组织结构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产品管理等等。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7.市场预测

应包括以下内容:

(1)需求预测;

(2)市场预测和市场现状综述;

(3)竞争厂商概览;

(4)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

(5)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等。

8.营销策略

对市场错误的认识是企业经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创业计划书中,营销策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机构和营销渠道的选择;

(2)营销队伍和管理;

(3)促销计划和广告策略;

(4)价格决策。

9.制造计划创业计划书中的生产制造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制造和技术设备现状;

(2)新产品投产计划;

(3)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的要求;

(4)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

10.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中重点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的制备。

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在初创或扩张时,对流动资金需要预先有周详的计划和进行过程中的严格控制;损益表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它是企业在一段时间运作后的经营结果;资产负债表则反映在某一时刻的企业状况,投资者可以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到的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可能的投资回报率。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你的公司在市场、竞争和技术方面都有哪些基本的风险?

(2)你准备怎样应付这些风险?

(3)在你看来,你的公司还有一些什么样的附加机会?

(4)在你的资本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

(5)在最好和最坏情形下,你的五年计划表现如何?如果你的估计不那么准确,应该估计出你的误差范围到底有多大。如果可能的话,对你的关键性参数做最好和最坏的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创业计划书都要包括上述大纲中的全部内容。创业内容不同,相互之间差异也就很大。

第一阶段:经验学习

第二阶段:创业构思

第三阶段:市场调研

第四阶段:方案起草写好方案全文,加上封面,将整个创业要点抽出来写成

提要,然后要按下面的顺序将全套创业计划书排列起来:

(1)市场机遇与谋略;

(2)经营管理;

(3)经营团队;

(4)财务预算;

(5)其他与听众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和材料,如企业创始人、潜在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甚至家庭成员和配偶。

第五阶段:最后修饰阶段

首先,根据你的报告,把最主要的东西做成一个1—2页的摘要,放在前面。其次,检查一下,千万不要有错别字之类的错误,否则别人对你是否做事严谨会怀疑的。最后,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编写目录与页码,然后打印、装订成册。

4.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95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为繁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精准服务,强化困难帮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各地要结合实际落实完善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落实完善学费补偿、高定工资档次、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和创业。要进一步简化政策审批办理流程,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在线办理,指导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好政策申请、手续申报,加快审批和资金拨付,确保政策兑现。运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深入高校和用人单位组织政策宣讲、咨询等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等工作,畅通毕业生跨区域、跨不同单位主体就业的渠道。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依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二、引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各地要切实抓好创业引领行动的组织实施,力促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要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和鼓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要加大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力度,抓好专项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同时配合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训等创业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增强创业能力。要进一步做好创业服务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功能,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业服务载体的作用,扩大创业导师队伍,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项目孵化、场地支持等服务,就业参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用好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动员创业服务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和服务中来,改善创业培训和服务供给,提升创业培训和服务的水平及效率。组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展示交流、创业主题宣传等活动,联手有关方面构建创业资源对接交易平台、青年创客社区等创业生态系统,努力营造鼓励毕业生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各地要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着力点,会同教育部门抓紧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安排,重点是建立健全涵盖校内校外各阶段、求职就业各环节、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加强工作对接和情况交流,督促推进计划执行,确保实施成效。要联合教育部门和高校落实校园精准服务行动,组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选择一批高级职业指导师为毕业生提供专门指导,组织学生参观人力资源市场,配合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主动提供一批岗位信息,帮助更多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要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向所在地高校了解掌握毕业生基本情况,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早与教育部门、高校衔接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共同建立完善登记信息反馈、信息核查、跟踪服务制度,确保信息真实完整、服务有效接续。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对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进行联系,针对需求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对就业困难和长期失业毕业生要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提升毕业生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健全就业见习制度,拓展就业见习岗位数量,提升见习质量,提高见习项目的保障能力。

各地要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需求,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更好促进供需匹配。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毕业生不同时段求职就业特点,继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月、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化、小型化、行业化招聘服务,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社会化服务供给,做好对企业的用人指导,进一步提高服务实效。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实体大厅服务向网络服务延伸,运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平台,多渠道、点对点发布和推送就业信息,精准促进人岗匹配,打造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要着力夯实服务基础,健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采集、更新、报送等工作流程,动态更新就业进展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协同各方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5.实习就业创业中心工作计划 篇五

一、工作思路与理念概述

建立实习就业创业中心,是团学联组织进一步发挥服务青年这一宗旨的具体实践,也为团学联组织切实能做好青年实习就业创业服务提供了载体。暑假过后,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期,在新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在本学期的工作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把我们这个平台做强做大,争取实现部门建立的初衷。

经过我们一年的探索与经验的累积,我们中心的工作已慢慢走入正轨。上学年中,我部以“引导”为核心,较为顺利的成长起来。本学年,我部将以“信息平台”为核心,通过发挥我部的平台作用,为广大同学服务。我部会更注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职场模拟训练平台和为学生提供校园专场招聘机会,全方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企业与我校学生之间架起直通而直面的交流桥梁。因此我部将会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以前举办的活动上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会进一步加强我部相关制度的完善,因为部门的年轻,有些成文性质的工作还不是完善,我们将在继续的探索中确定下来,为以后部门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部门常规工作建设

1.发布招聘信息和兼职信息。下学期,我们中心所有人员积极关注各类招聘信息,并经过我们的删选将信息上传到我院就业板块和在各年级同学的QQ群以及人人网上及时发布企业的招聘信息。帮助我院同学们更好、更及时了解各种招聘信息,及时参加自己心仪公司的招聘与兼职。

2.职场系列讲座。大学生整天在学校中,很少接触到外面社会,对现今的社会就业形势并不了解,为了帮助同学及时掌握就业形势,我院领导专门邀请知名企业家和在相关领域有研究成果的教授为同学们讲授最新的就业形势,我们中心也会邀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为学生讲述他们的大学经验,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养成主动关心就业形势的习惯。通过举办各类职场方面的讲座,如“冲破简历门”、“职场礼仪”等,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职场氛围,了解掌握更多关于职场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到大四毕业时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应聘筹码。

3.求职经验交流会。求职经验交流会是我们实习就业创业中心为了能让同学们提前了解职场,特意邀请已与知名企业签约的大四学长学姐和MBA的学员介绍他们的求职经验以及他们在大学四年的大学规划,让同学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未来时刻准备着。

4.组织见习实习活动。通过我部与外界公司和企业的联系,取得让同学们可以亲身体验就职经历,拉近同学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承接企业招聘宣讲会。企业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才,每年会到我院召开招聘宣讲会,这是同学们与理想企业近距离接触的一次好机会,所以实习就业创业中心会尽可能多的承接企业的各类宣讲会,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6.建立一个关于就业创业方面的图书馆。作为学生的我们对目前的就业创业环境不是很了解,我们为了能让同学们较早的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政策,我们实习就业创业中心将创办一个图书馆供同学们阅览。我们会不断更新图书馆内的资源,争取把最新最准确的就业创业信息传达给每位同学。

三、部门特色活动建设

1.模拟人才招聘大赛。模拟人才招聘大赛共分为三个部分,即讲座、模拟招聘和实际演练。通过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大赛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前感受求职的过程,积累求职的经验。同时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也有所提高。

2.举办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是我们实习就业创业中心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有利于加强我们中心与企业的联系,更好的让同学们了解相关企业的信息,同时也为同学们赢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商业实战挑战大赛。商业实战挑战大赛是我们中心的一个特色活动,同时,我们会邀请某些知名企业人士作为商业实战挑战大赛的评委。通过参加这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会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感觉。

四、以往工作反思及解决方案

由于本学期我们中心刚成立,在整体规划和举办活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刚开始举办招聘会时,在同学们投简历应聘时场面有些混乱,不能很自然的与企业沟通联系联系。因此我部决定在赛前培训和知识讲座这块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从而缓解在比赛中的不足,也提高了比赛的整体水平。

其次,内部的制度不是很完善,根据去年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当前的现实特点,我部将以成文的形式确定我部的规章制度,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可靠的基础。

再次,人事安排方面不够合理。我部将重新建立信息组、项目组、联络组、组织组。信息组:主要负责对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项目以及招商引资规划等就业创业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和发布,按时将工作信息编辑成简报,上报到院刊,或者原网站。并在相关阵地宣传发布。对就业创业工作中探索到好办法,取得好经验、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掘,及时树立,大立宣传。项目组:负责工作的策划、总结以及资金的周转。从资金和策划上确保每个项目的高效实施,使活动具有长效性。联络组:专门负责与企业的联系,主要是南湖人才开发公司和南富士公司。组织组:负责指导中心各种活动和会议的组织工作,包括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如: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论坛,进行就业指导等。最后,我部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和交流方面会进一步加强,通过联合,来扩大我部的影响力。

五、工作预期效果

(一)2011学年下半学期

下学期我们中心会把工作重点放在需要找工作的大四同学们身上,我们中心会每天收集整理各类适合我院同学工作的招聘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发布到我院就业板块、大四同学的QQ群以及人人网等,帮助大四同学增加就业机会,为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奉献一分力量。同时我们中心也会承接一些企业在我校举办的专场招聘宣讲会和招聘会,拉近同学们与自己理想企业的距离,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企业情况,从而在应聘中更具竞争力。

当然在为大四同学服务的同时,我们也会为其他年级的同学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我们中心及时发布的各种兼职、实习和招聘信息,同学们能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各类招聘信息,为同学们赢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增加同学们的实习经历,为以后找到心仪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我们中心举办的职场系列讲座和模拟招聘大赛,可以让同学们提前认识到作为一名出色的应聘者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能力,以及如何才能具备一个职业人的素质,从而更早的为成为职业达人做好准备。

(二)2012学年上半学期

这个学期我们依然会为同学们提供各类招聘信息,为更多同学能找到实习而努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一个学习的努力,很多同学们此时都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而这个学期的求职经验交流会能让同学们与找到好工作的学长学姐一起分享他们的求职历程,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感受求职过程,帮助他们更好的为求职做好准备。

6.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工作方案 篇六

一、会议时间

2016年12月14日(周三)下午14时

二、会议地点

XXXXXX大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三、会议拟参加领导及相关人员 1.校领导

XXX XXXX 2.相关部门与学院

校办、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团委、工程实训中心主要负责人各1人;各学院院长(高职部主任)、书记、副书记;招生办、就业中心负责人各1人;毕业班辅导员(11人)

四、会议议程

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XX同志主持

1.对“2015-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1)宣读“2015-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7.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七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27万, 继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699万人, 再增28万, 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成为全国上下的工作重点, 全国各级政府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就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服务大学生就业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能, 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在开展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着差距,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指导。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与青年学生密切相关的重要组织, 从服务党、服务青年学生和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 结合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 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就业创业教育经验和理论, 积极担负起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做出贡献。

2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团委在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方面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并得到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青年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团委组织建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 为青年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 建立团委、企业和青年三位一体的良性系统, 切实解决奉贤青年就业难的问题。“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提升自身就业创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 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吸收对口人才的有效途径, 更有利于团委发挥服务育人、实践育人职能, 协助党组织和政府解决青年最普遍、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团委选择就业创业这个普遍性的、带有共性的迫切问题作为服务青年的切人点, 不仅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 还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

3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 大部分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指导教研室来进行指导,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虽然意识到就业创业的重要性, 但在对学生的指导上, 大部分还是照本宣科的进行传授, 对于就业创业的专业知识理解还比较的薄弱, 开展的一些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很多都流于形式, 真正起到的效果很有限, 同时学生对其也不是很信任, 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3.2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目前来说, 在我国高职院校, 大部分共青团组织做的工作都是一些活动的组织方, 对于其社会实践等职能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在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活动, 共青团组织大部分是走形式, 大部分进行的是校内的活动,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 就业创业指导更多的应该是实践活动, 从社会中来, 到社会中去,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了解和实践, 从中学到更多的非课本知识,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用。

3.3 共青团组织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实施对象定位有问题

在我国高职院校, 大部分的就业创业教育对象都定位在高年级的学生身上, 但现实调查证明, 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职业规划的就业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给予职业生涯更多规划, 就业创业知识的讲授, 让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就了解自己的真正方向非常重要。

4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4.1 提升共青团组织就业创业指导能力

共青团组织是学生信赖的组织, 在共青团组织中引进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人员, 对共青团组织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提升共青团组织就业创业的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必须拥有一支稳定和专业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师资队伍, 传授给大学生更专业的就业创业知识。同时共青团组织可以联系社会上企业的共青团组织, 在校外创办实习基地, 让大学生走人出, 亲身体验, 让社会的共青团组织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 通过实习和亲身体验, 帮助大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掌握更多的就业创业知识。

4.2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加强大学生的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组件的团体。共青团组织配合学生的就业创业特点, 组件就业创业社团, 在该社团中引进专业的指导教师, 加强社团的专业能力, 通过社团的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各种创新精神。通过和各种社团的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吃亏耐劳能力、协作能力、思考能力等, 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就业创业, 对以后人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全员化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看, 单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想就业现状, 各个高职院校都开始对刚人校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共青团组织应该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给大学生营造积极浓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氛围, 同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优势, 推动就业创业教育在实践活动方面的开展和深人。

5 结语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也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新任务, 是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实际工作中, 要不断的更新观念, 利用差异, 增强服务意识, 开发资源, 永远保持共青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要, 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的就业, 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 是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研究的重点工作。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取得的成绩、指导能力职能发挥、对象定位三方面对共青团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思考,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三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议, 以期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共青团,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吴李霞.发挥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和职能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11) .

[2]肖望兵.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调查[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3) .

[3]龙妮娜.发挥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优势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J].传承, 2010 (33) .

[4]呼禾.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探析[J].新西部, 2010 (05) .

8.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作用

大学生就业俨然已成为当下各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紧密相连着高校的发展,与构建和谐校园、社会密切相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广泛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全国高校普遍连续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大学生已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中不论是由于外界客观原因还是自身主观原因,存在一类就业困难群体。因此,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通常是指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所产生的客观环境和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而造成的相对于其他顺利就业毕业生而言就业更为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他们因受主客观条件或因素的制约,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用人单位所认可或不得不放弃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就业出现困难的学生群体。下文中我们将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进行类型细化。

学业困难群体,这部分毕业生由于自身学习原因导致学分绩点低下、获奖情况较少、没有取得相N应的等级证书以及存在不及格科目情况的学生,我们习惯称之为不具备就业资格。目前就业市场中,学业成绩是一个学生在校发展水平的主要证明形式。用人单位的招聘中,简历筛选环节除去专业、籍贯等信息外,关注最多的便是学生在校成绩绩点、不及格科目、英语和计算机等级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获奖情况。因此,此类学生由于缺少就业综合竞争力,他们往往在众多的简历中只能充当用人单位招聘比例中的分母部分。

行动困难群体,这部分毕业生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有缺陷或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或不能正常作业的毕业生。这类毕业生往往顶受着巨大的多方面压力,表现为极度自卑,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一是用人单位对录用的此类学生条件苛刻或直接找其他理由弃用。二是待遇同期偏低。除工资待遇低于其他同等学力的毕同学外,还有超出普通大学毕业生限制的附加条件。

心理困难群体,这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形成对学校或家庭的依赖,缺少社会经验,对自身判断不准确,也缺乏对用人单位招聘的要求及各类单位招聘流程的了解,无法形成角色准确定位,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大多彷徨与迷茫。主要存在以下群体:自卑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自负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依赖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盲从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坐等靠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

交流困难群体,这部分学生多数出身于贫困家庭,求学已使家庭负债累累,有一些人是靠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他们在上学期间一直受到经济上的困扰,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其中部分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在求职过程中有着急于寻找一份高薪好工作的强烈诉求,但因交流困难,往往无法表述自身意愿,甚至由于紧张在面试过程中出现失语现象,与用人单位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找到工作的困难群体。

二、就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选择职业的具体问题、学校就业率的全局问题,更切实地是一个社会问题。就业指导应在大学四年期间进行全程职业指导。在新生入学时,高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初期教育,随后进入二、三年级,学校应广泛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践平台,丰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直接体验。大四,在学生进入就业阶段后则通过咨询、约谈等方式,重点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择业,通过形成全程指导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在毕业前夕加入到就业困难群体的学生基数。发挥从源头上遏制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问题凸显,群体规模发展壮大的趋势的作用。毕业阶段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时段,也是落实各项培养计划的冲刺阶段。在这一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更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就业指导,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全面掌握了解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意向,有针对性地帮助。

其次,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就业指导通过开展就业技能系列培训,教会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在就业中的各项技能,如制作简历、网投简历、两试(面试、笔试)技巧、提高应用能力(计算机、英语等)、礼仪常识等。

此外,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能够确保信息准确传递,可利用校园网、微博等强大的新兴网络资源。旨在高校想尽各种办法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各类就业信息,更好地为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学生提供切实的优质服务。

最后,就业指导可以为就业困难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提供心理辅导。随着就业实战的进行,毕业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学生情况更是如此,高校更应做好对此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辅导员和专职就业老师的双向合作,在就业过程中随时谈心,专业心理咨询、讲座,团体拓展训练,使该群体学生的就业心理承受力增强,鼓励其正视现实,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面貌迎接挑战。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重点帮扶。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生理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专业困难及交流困难学生等,高校在就业指导中重点关心帮助这些学生,确定重点之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

总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义不容辞的应承担起这份责任,针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更是要通过科学化、体系化的就业指导,引导、教育就业困难群体学生主动把握自己的职业方向、人生方向,通过学校和自身的共同努力,切实促进顺利毕业努力就业。

【参考文献】

\[1\]董娜.论促进高校畢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J\].高教论坛,2012,(3):25—27.

\[2\]张大伟,童振华.关于加强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思考\[J\].现代教育,2012,(1):134—135.

\[3\]陈树冬.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提升高校毕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竞争力\[J\].经济师,2011,(5):101—104.

【作者简介】

程程(1984— )女,陕西西安人,法学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9.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九

就业创业协会09-10下学期工作计划

-下学期工作计划     就业创业协会是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自愿组成的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统筹管理的一个实践类社团,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实践部分管。就业创业协会旨在为本协会成员及广大师大学生培养就业创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提供锻炼实现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平台。 在已经走过的,协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协会会员们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协会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全校师生。上学期协会活动取得有创业类讲座、社团经验交流会、社团素质拓展、模拟面试、名企观摩系列活动等重要工作成果。协会成绩骄然,作为协会中的一员,我们为之自豪、为之振奋。但是,我们仍然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协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很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新学期新气象,协会工作也不仅仅拘泥于过去、受限于历史遗留问题,新学期的工作更应着眼于现实问题,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继续名企观摩系列活动的开展 名企观摩活动有效拓展学生思维,使会员们清楚感受到企业文化、企业运作的`魅力。下一周将是网龙科技、康师傅集团、统一集团等知名企业 二、例会制度继续贯彻执行下去 学生社团不可无制无度,应在有序的前提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例会制度使得社团会员加强联系和沟通,同时也是协会内部有机结合的表现 三、开展模拟求职大赛 模拟求职大赛是本协会在新学期的申报项目,目标是使得全校各处深刻认识职场的魅力,展示选手自身风范,提升师大学子就业力 四、加强与兄弟协会联系与交流 在上学期的工作中,经理人协会、三叶草协会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应相互学习和促进 五、培养和挑选下一年度的社团接班人 社团不可一日无主,下学期工作结束即将进入下年度的换届,只有培养好下学年的社团精英才能继续发扬社团先进性,永葆青春 当然,作为就业创业协会的一分子,我们理应献身于社团,贡献于社团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就业创业协会                                                               2月15日

 

10.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十

尊敬的各位领导:

公司是一个有 名员工和15年历史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也是拉萨市农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我公司按照“抓重点、夯基础、促发展、上台阶”的发展方向,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安置当地的农牧民群众,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我就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公司于1997年4月成立,其前身为西藏信通工贸有限公司,XX年因组建企业集团更名为 有限公司。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紧紧围绕自治区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遵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集团企业。公司资产总额近3亿元,员工700余人,85%以上的职工原身份是拉萨市周边县区的农牧民群众和待业青年。经营范围涉及建材制造业、医药研制业、旅 游服务业、纺织业、建筑业和草原保护业。目前,集团拥有8家下属企业。

自XX年以来,公司连续多年被授予区、市两级“纳税大户”、“优秀民营企业”、“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农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吸收农牧民就业转移先进集体”、“工业经济八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企业就业再就业情况

目前,我公司共有就业人员712人,员工主要来源于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青年,其中85%是来自 周边县区的农牧民群众和待业青年,年平均工资为 元,公司每年为他们支付工资1538余万元。公司下属企业水泥公司的员工90%来自曲水县聂当乡的农牧民群众。公司下属企业西藏金哈达药业公司的在职员工也以具有藏医药专业知识及藏医药背景的农牧民待业青年居多。

三、企业参与社会保险情况

“员工是我们企业最大的生产力。”近年来,我公司在加快发展、提高效益的同时,坚持以保障和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为出发点,稳步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从而构建和谐企业关系,创造和谐企业氛围。

我公司在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尽可能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这些工作应该走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前面。目前,员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60%,水泥公司由于行业原因,工伤 参保率达到100%,其他企业工伤参保率超过60%。药业公司、水泥公司的大部分员工由于来自拉萨市及周边县区的农牧民群众及待业青年,已经就地参加了医保和社保,部分员工不愿参加企业的养老保险,致使参保范围无法实现全员化。由于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企业在参与其他保险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跟进,这些工作正在逐步健全。

四、主要做法

1、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员工就业的能力

针对大部分员工学历偏低、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集团下属水泥厂、药业公司每年通常利用大修期间和生产淡季,组织除大修以外的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期原则上为一个月,培训期间按岗位基础工资的标准发放生活费,从而提高员工的就业能力,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2、构建内部人力资源部门,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

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生产的需要,各子公司组建了内部人力资源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提供岗位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发布人员招聘信息。并通过内部招聘、对外招聘渠道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

3、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力促企业管理提升。

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重要保证。公司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模式,依托党建的良好基础,借鉴成型经验,来促进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公司从抓学习、抓 制度、抓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规则制度,开展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团员青年们思想活跃、一腔热情、三分热血、吃苦耐劳意识淡薄的特点,公司团组织积极开展“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经常性的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先进人物,写出学习体会,进行学习讨论。通过这些教育,使青年团员在思想上有提高,使他们增强了爱岗敬业,争创优秀的意识。

4、开展主题活动,培养企业优秀人才。

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公司积极拓展员工实践舞台,先后组织团员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组织职工学技术、学知识、学管理,争先创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歌咏比赛、演唱会,同时企业还开展“五•四”职工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加他们的兴趣感,并把火热的激情化作工作的动力。水泥公司包装车间劳动强度最大,年轻人开始干这项工作都有厌倦情绪,经过传、帮、带,青年人都把工作看成是贡献力量的平台,现在这个车间基本每年都被评为先进班组。青年人有激情,但是思想波动大。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组织“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的专题培训活动,让员工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大家都受到心灵上的震撼,都踊跃表态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回报企业。目前,“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已成为每一个 人的自觉行动。

11.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十一

一、龙胜各族自治县返乡农民工状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总人口(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18.0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万人,城镇人口3.09万人。龙胜森林覆盖面积达88%以上,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村有效耕地面积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该县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土离乡,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等发达地区务工,从而开启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序幕。在劳务输出进程中,该县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努力促进就业和转移就业,“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次,其中自发性流动就业人员8万人次。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下,农民工成为就业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近年来,该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就业,到2016年春节期间,该县累计回乡的人员有0.4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0%。

二、龙胜各族自治县返乡创业的措施和做法

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当做脱贫攻坚的民生工程来抓,实施了积极有效的返乡创业政策,加大了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活跃农村经济。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创业

2015年,龙胜县共争取到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34万元,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已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政策覆盖范围,通过金融扶贫,筹集贷款担保金550万元撬动合作银行5500万元贷款,为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担保贷款。贷款金额也提高到每人最高10万元。为兴办小型企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10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十二五”期间,共扶持小微企业150家,发放扶持资金450万元,发放小额信贷3500万元,贴息570多万元。通过这些扶持政策,返乡创业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000人次,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15971人获得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帮扶的有2500人次。

(二)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从总体情况看,该县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比例不到25%。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无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求职的空间越来越小。针对以上情况,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整合培训资金、培训资源,依托品牌工种技术办培训,与桂林市各技工院校紧密配合,采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十二五”期间共投入培训经费500万元,在农村10个乡镇举办了农村科技培训班、就业技能培训班及创业培训班共210期,农村青年技能培训3084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2000人次。

(三)开展“春风行动”,搭建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劳务输出异地就业的平台

实施劳务对接,加强信息发布。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以“不缺一个村,不漏一个人”为目标,认真做好“五个一”工作,即:通过“春风卡”、外出务工人员告知书、就业援助月招工信息、手机短信、宣传横幅等形式,将帮扶政策、岗位供求信息、务工基本常识送到求职者手中,使广大求职者及时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春节期间,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妇联等几家单位联合举办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200家省外企业及300家本市企业参加了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15000个,入场求职80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500人次,发放“春风卡”15000份、招聘信息10000余份。

(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2015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拿出130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为10个乡镇、4个社区配备新办公设备和大屏幕电视,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验收。二是充分依托各乡镇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大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推荐就业岗位信息,成功帮助23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三、工作成效

在政府多方政策的扶持下,龙胜县的返乡创业人员用多年来在外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从事造林、种果、养殖、红碧玉挖掘深加工、木材加工销售、农家乐、酒店餐饮服务、运输等经营活动。该县返乡创业成效逐渐显现,不仅创业者本身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部分返乡农民工跟随创业就业。创业形式、创业规模、创业层次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迹象。重点成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县三门镇、瓢里镇的农民创办的中国红玉、紫龙玉等宝玉石加工行业在不断规范中得到发展,形成了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玉石产业。二是龙脊、平等、泗水等乡镇试点种植猕猴桃1500亩,种植低改油茶、西红柿、罗汉果、龙脊茶叶等作物8070亩,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三是重点抓好精准施策,鼓励该县泗水、江底、龙脊等旅游区内的劳动者开展旅游产业开发,通过农家酒店、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获得丰厚回报,其中龙脊镇大寨村258户群众收获400万元旅游分红就是一个缩影。该县的旅游接待人数从2010年的133.2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553.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0.8億元增长到46.16亿元,旅游业成为了龙胜的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全县“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7.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426.2万立方米。

nlc202309091108

在各项政策的带动下,全县涌现出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如平等镇太平村的石永华返乡后带动村里的年轻人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养牛场。平等镇硬州村的姚思权返乡后带动群众开办装潢公司。三门镇洪寨村的杨贤德返乡带动群众开展“鸡血玉”产品加工。

四、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龙胜各族自治县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资金扶持范围过窄

龙胜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时间晚,大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多是从事种植养殖业,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该县除了种植罗汉果、高山茶叶保增长外,乐江、平等一代种植的柑橘,去年受市场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价格低,亏损严重,极大挫伤了农民种果的积极性。外出务工农民在打工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个人积累的资金量不大,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缺乏后续资金,贷款十分困难,项目难以为继。座谈中,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希望政府在市场信息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服务机构有待加强

基层就业服务机构还有待加强,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很多人在选择项目时,仅凭个人的感觉盲目投资,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进行投资项目论证。还有很多返乡创业农民反映,在创业的过程中除极少数人得到扶持资金帮扶外,绝大部分人未得到政策的扶持。

(三)创业培训需要提升

在技能培训中,劳动保障部门虽然组织开展了前期的创业培训,从事种植养殖业的返乡创业农民也反映,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农技、栽培、防治病虫害和牲畜疫情等方面的综合培训。

五、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鼓励、引导和支持全县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旅游强县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把促进返乡创业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统筹培训和统筹就业的考核目标,定期召开返乡创业工作联席会议,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返乡创业农民在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表彰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返乡创业农民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返乡创业的扶持范围,让更多的返乡创业农民能够享受到返乡创业帮扶资金。对返乡创业农民兴办的创业项目,视其发展规模、安置人数、发展前景提供担保贷款、贴息贷款;对返乡创业农民创办企业,进入市场时相关部门应提供便捷的服务,并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三)强化创业能力培训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依托,根据创业人员的需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企业管理、劳动用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要根据创业人员的创业项目组织开展技能服务等培训,提升创业项目的生命力;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创业人员的视野,增强创业的有效性,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四)发挥基层平台作用

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基础在基层,要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依托,建立村级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的作用,乡(镇)党委和政府不得挤占、挪用人员和编制,要关心支持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劳动保障所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在组织好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的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搞好返乡创业项目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了解返乡创业农民的需求,将信息及时传输到劳动保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根据创业发展要求,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形成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从而形成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全县农民增收致富。

12.就业创业的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以就业创业科研工作为先导,是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在工作目标上,要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指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了“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的战略部署。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更高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是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方法。无论是工作目标的实现,还是工作方法的选择,都迫切需要提高就业创业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一)就业创业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就业创业制度改革要立足于建立一个可以整合、丰富、优化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资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社会各方联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要立足于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既是对目前毕业生各项就业工作的高度整合,更应该是着眼于未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它不仅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们理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更需要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更长远的视角,开展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度的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需要加强就业创业科研工作

1. 推进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加强就业创业工作

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基础。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而言的。专业的知识、特有的工作程序是区别于其他非专业工作的典型特征。专业知识的获取、工作程序的固化和规范,不仅需要职前的专业教育,更需要工作中树立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积极开展科研实践。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一方面要逐渐优化就业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这支队伍的科研自觉意识,鼓励“做中学”,培养科研能力,不仅胜任工作,还能创新工作。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内容拓展需要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研究

为应对经济结构转型、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大背景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内容正不断拓展深化:正逐渐由一种被动的人才输送向主动的人才培养转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才预测功能、人才调配功能正逐渐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要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人职匹配,更要掌握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和研究的方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前瞻性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内容的拓展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应对形势需要的必然要求,而实现内容拓展,就要加强就业创业科研工作,凝练先进的经验、吸收先进的理论,首先在理论上构建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背景下的研究内容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内容应包括:毕业生就业管理的体制运行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及就业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就业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六个方面。毕业生就业管理的体制运行机制研究,包括政府、高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宏观管理、组织运行、政策制定等内容,它的研究将推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完善,保证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包括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等内容,它的研究有助于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提高求职择业能力。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及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依托于信息技术构建的,没有实体场地的职业供求平台)的建设和规范,它的研究有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基础作用,并能延伸市场功能,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反馈和预警功能,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双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是指对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在经济、心理、政策等方面提供援助,使其充分就业。它是政府调控就业,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它的研究有助于援助政策的真正落实,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成功、顺利就业。就业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是指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而实施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省市就业项目的管理,它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大“鼓励青年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新举措,从研究的角度看,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领域新的突破口,是就业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的主体研究内容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的主体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对象应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四个方面。明确各方职责,确立各自目标,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例如,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调控、完善就业政策等方面需要做的工作;社会在就业环境营造、企业责任但当、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及举措;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职责和目标【1】;大学生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等问题,都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三、开展就业创业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握正确的研究原则

1.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

开展就业创业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必然要求,研究的基础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完善。因此,这个研究的开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创造性地去研究、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概括;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者要树立科研意识,善于从就业创业工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阐释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能自觉地将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实践,只有这样,研究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指导、引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 坚持自主发展与国外借鉴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目前主要是一些自发的,零散的,非系统的研究。因此,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梳理经验、提升为理论,加以整合,系统化,体系化,另一方面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理论,认真学习、吸收、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快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完善进程。坚持自主发展与国外借鉴相结合时,要特别注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理论,一定要根据中国实际,推进“本土化”研究,使其适应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二)坚持科学的方法

方法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的工具。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属于综合研究,在外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联系紧密;在内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与其他学科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其研究的方法论本质。

1.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宏观研究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内的子系统,所进行的综合考察研究。【2】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研究,是立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侧重在整体、全局、综合的研究,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经济政策、法制环境、文化背景等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运用宏观研究方法时,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到特定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思考。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抽象地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恐怕难以获得准确的、科学的结论。微观研究主要用于分析、研究单个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某一方面。运用微观研究法对院校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解释,其研究技术路线是:问题——观察——概括——理论——解释——问题解决。具体说,围绕问题观察其活动现象,推究现象寻找其内在联系,依据内在联系概括其活动规律,运用规律(理论)解释现象本质,最终目的达到问题的理想解决。【3】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定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发等都可以按照这种研究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在研究实践中,宏观微观研究也是相辅相成,微观研究要以宏观研究为依据,而宏观研究要以微观研究为基础,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是在对事物现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的加工,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能更深刻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本质问题。纷繁的现象存在人们实践的过程中,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域表现为各方面的问题,要通过这些问题,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的规定性,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经过抽象思维的帮助,才能形成超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象本身的理论,并在发展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完善。定性研究法是指就业创业工作者从纷繁的工作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从就业指导服务的实践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它在就业创业研究领域有着最广泛的适用范围。

定量研究是用数量关系表达事物现象的存在、发展、变化以及构成事物现象的组成因素的研究方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就是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相关要素的数量关系,并借助数学建模等手段,以求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性等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将更科学、更可信。定量研究的方法,已成为毕业生专业预警机制研究的核心方法。

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本质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的现象中得出一般的结论;而定量研究具有演绎性,则是从一般现象中深入到特殊现象中。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来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往往是取得研究突破的有效途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而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前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方法之一。

3. 多学科视角融合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这就决定了对这一研究领域,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认识和探讨不是单靠某一个或几个学科所能胜任的,需要我们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这个领域加以探讨。【4】主要是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原理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诠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要适应、满足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要求,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吸收多学科研究的成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才可能获得就业创业研究的新突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中,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特性,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式,坚持服务取向和问题取向,才可能在就业创业理论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如引入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就会更好的解释专业选择聚集现象【5】;引入经济学,就会从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角度,解读高校毕业生择业情况;引入心理学,从人职匹配角度,指导大学生专业发展;引入教育学,回归教育本质,即从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结语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有新的跨越,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科研工作本身的研究,会使就业创业研究者对研究的领域有更清晰地认识,会促进就业创业科研工作规范开展、科学开展,无疑就业创业科研工作的繁荣势必将极大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继延,白泽朴.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探微[J].高等农业教育,2010(7):25.

[2]程琪.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40.

[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15):25.

[4]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40.

上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公开课下一篇:小班绘画亲子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