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2024-07-3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11篇)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一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时也再次深感作为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后,并有所心得体会。

《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精

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

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段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国人民。

纲要还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

意愿。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仅加入到教师队伍不足一年的教师来说,更要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学习研究,努力提高自己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在更多的理论基础之中加强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二

孙晶:作为一个在校研究生, 我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我想首先国家应该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 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入手, 分析合理的人才供需数量,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我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 课程安排应该紧扣专业进行设计, 课程学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开课太多, 导致学生学习课程不精, 培养不出高端人才的原因可能这也是之一。 (3) 强化师资力量, 优化师资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分布存在着严重的“名校效应”。我希望能够吸收些医改的方法:让名医定期去社区医院就诊, 解决大医院挂号难的问题, 同样可以让名校的老师到普通院校执教, 优化师资力量的分配。

张江漫: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我对现在大学的教育的不足之处有较深的感受。建议: (1) 完善现有的大学期末考试制度, 能够能让学生发挥出其真正的水平。对课程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搞形式主义。 (2) 应该对学校在加强对学生各方面发展上做出严格规定, 能够使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 学校应该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下功夫, 解决“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 (3) 完善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实现真正的教授治校。学校应严把学生论文的成果, 建立学校审查机构对其把关。对学术造假的学生和教授予以严格处分, 并予以公布。 (4) 完善对学校各部门的监督机制。要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的力量。在学校制定相关规定时要听取在校学生的意见, 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性。这样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才能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5)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这期间学校要做到公正, 公平。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与社会衔接。 (6) 学校要培养高智商, 高能力的人。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

王跃锜: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教师, 我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是, 近年来, 从我国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看, 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成为科研大国。但是比较遗憾的是, 我们的进步仅限于由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数量”升级到影响因子的“质量”上。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对应数量的高质量专利、高质量产品?为什么我们的科研人员数量越来越多、素质越来越高, 却没有对下游产业的发展产生相应的推动作用呢?高校研究所和下游产业的巨大反差原因在哪里, “梗阻”在哪里?我认为, 问题的关键还在对科研方向的引导上。我国对科研人员工作的成果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而影响了对科研方向的正确引导。二是, 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评分体系中, 增大专利、专利转化和其它技术成果转化所占的权重, 降低公开发表论文所占的权重。 (2) 对“有用的创新”的研究支持力度加大, 在基金支持项目的结题要求中增加对专利、专利转化和其它技术成果转化的要求。 (3) 加大对企业购买高校科研成果的支持力度。对企业购买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或购买高校的专业服务, 予以税收优惠等支持。 (4) 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予以奖励。 (5) 给予高校科研人员较为宽松的环境, 不过分以科研论文的发表为考核指标。允许并鼓励科研人员搞“有用的创新”, 并鼓励他们主动转化成果, 甚至可以允许他们“用国家的钱, 干自己的事”。科学研究原本有“贵族的运动”一说, 只有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 才能产生思维的大师。

——讯息来源: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面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和提供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是终身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进行思想和心灵地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学活动单纯反映教师的愿望和要求,把学生搁在一边,就会陷入生硬灌输的境地,学生的思路得不到疏通,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重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纲要”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既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做到:

1.教师应备好课。教师应把握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还应把握学生情况,包括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分析哪些内容学生熟悉、了解,哪些内容需要讲解,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2.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地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各方面。

3.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忙,就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单纯是教师忙,课堂上死气沉沉,这节课是不成功的。教师要精讲巧练、设问、质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动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大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除了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涉猎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他人(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模式。

6.培养学生的智能。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环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设计有梯度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问要有启发性。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通过学生的答题发现存在的问题,教会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7.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学生智力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想象力,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会缺乏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成长为想象丰富、有发明、有创造的人才。

8.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纲要”指出: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应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讲知识时突出重点,动手操练时严格要求、人人动手。

9.培养学生的情感。“纲要”指出: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病人,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是做人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给学生打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

10.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要全面掌握制作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技巧,适应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教师要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技巧,刻苦钻研业务,适当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而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2.覃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199.3

3.高丽,《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4.杨高峰,《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201.22

5.张波、李念良,《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多年酝酿、数易其稿,现已正式出台了。近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认真学习了《纲要》全文。作为一名乡镇中学教师,我倍受鼓舞,感觉真正迎来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代!

首先,在《纲要》序言中就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均离不开发展教育,可以说教育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是应对当前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其次,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并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是老百姓的一大憧憬。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但是这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却任然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现在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正式出台了,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让咱老百姓盼望多年的教育公平,有了政策上的保障和依据。我坚信老百姓憧憬的教育公平不久将会得以实现!教育上消除歧视,建立公平,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最后,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自我充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

我觉得,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以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内涵,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思想道德上,教师也应走在时代的前头,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时刻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教师!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五

在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后,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我认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六

一、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

高等教育行政权力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它是一种国家权力, 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学术性事务的权力。因此, 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统治。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正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 受到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为了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 往往采取控制高等教育资源,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组织机制, 拓展高等教育行政职能, 以及加强高等教育立法等手段来强化高等教育行政权力。这就使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中政府与高等教育这对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 研究如何协调这二者的关系, 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之嬗变

历史上, 我国具有集权管理高等教育的传统。从古代的官学到京师大学堂, 及至辛亥革命时期, 最终到国民党统治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无不体现出国家集权统治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 高等教育行政体制虽经多次变革, 但政府集权统治的传统并未削弱, 相反有所加强, 高等学校始终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而存在。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 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 先后实行过三种权力结构模式:

第一, 中央分权模式。中央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 由中央政府各部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掌握有关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的体制。我国在1949~1956年期间实行此模式。

第二, 地方分权模式。地方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由各地方政府分别管理本地区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模式。我国先后在1956~1960年和1966~1976年两个时期属此模式。

第三, 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 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部门分散掌握的体制。该模式在1961~1965年和1977年以来两个时期实施。[3]中央分权模式, 注重中央的权威, 重视中央各部委对行业所属高等院校的行政权力;地方分权模式, 强调地方的权威, 重视发挥地方各部门对行业性高等院校的行政指导权力;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 一方面强调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 另一方面又重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与指导, 并重视政府部门对所属高等院校办学的直接领导与指导。[4]但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哪种模式都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校贯彻政府的意志, 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 在办学中反映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 扼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 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又叫学术自治, 指大学应当独立地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并将其付诸实施, 不受政府、教会和其它任何社会法人机构的控制和干预。具体地说, 大学应当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 依照法律独立处理办学事务, 如确定学校机构、财务管理、创收、招聘教职员工、课程与专业设置和对学生的要求、教学与研究自由。大学自治原则赋予大学广泛的办学自主权。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 (Eric Ashby) 认为, 大学自治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在学校管理中抵制非学术干扰的自由;学校自主分配经费的自由;聘用教职员并决定其工作条件的自由;招生的自由;课程设置的自由;决定考试标准与方式的自由。[5]

近现代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从游离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 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机构, 对国家的发展直至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社会职能的扩大, 使政府不可能让高等教育放任自流, 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的办学, 在不断加大对高校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地对大学的办学施加影响。至19世纪后期, 西方各发达国家先后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国家干预职能, 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 都无法置身于国家政府权利的影响之外, 只是所受干预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至此,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关系的核心。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的需求与推动、民权运动的高涨、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勃兴, 二战结束后的20年,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高速发展, 进入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呈现出许多特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向多样化;为保证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 政府投入大量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政府对高等教育干预的日益加强, 加之市场调节与社会参与的深透, 几种力量交织在一起, 最终形成了高校、政府、市场和社会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前主任王一兵认为, “政府的有限干预与大学学术自治之间的内在张力, 构成了高等教育分权管理体制赖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政府尊重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大学学术自治得以实现的前提, 大学学术权利的获得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的过强干预, 二者的均衡与协调是大学组织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家政府的利益所在”。[6]

(三) 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管理体制改革”一章中提出, 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可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在处理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上, 应根据管办分离的原则, 强化办学者的办学权力与责任, 明确划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权力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权力的范围, 政府行使宏观管理权力, 高等院校拥有微观管理权力。政府负责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事业规划、标准规范、宏观协调、检查监督等;高等教育在内部组织人事、教学科研、财政预决算、后勤基建等方面拥有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权力。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拨款、评估和行政手段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施加影响, 而高等教育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政府调控的效率甚至统治的稳定都具有反作用力。所以, 在法律和制度上, 政府应该订立相应的条款, 确保大学自治权力的实现与完善。政府在提供经费支持时, 不应附加各种条件而使大学变得越来越实际, 越来越注重短期效果, 在不经意中逐渐丧失了大学的基本权力。此外, 目前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障碍来自于政府已经形成的传统管理思想及管理权力。所以, 政府转变行政职能, 更新行政手段, 建立宏观管理体制, 是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

二、高等学校的 (内部) 管理权力

(一)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高等学校 (内部) 管理权力是一种处理高等学校内部学术事务的管理能力, 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张德祥教授认为, 高等学校被称为“学问之府”, 知识是高等学校加工的最基本材料, 高等学校的活动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 学校基本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师, 他们掌握着“高深知识”, 通过知识的发现、保存、选择、传递及其运用去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这种特性就决定了高等学校中, 教师应该广泛控制学术活动。所以, 高等学校中的学术权力不是外部赋予的, 而是高等学校内在逻辑的要求, 是高等教育特性的外化。[7]总之, 高等学校基本活动方式的特性决定了高等学校中学术权力的合理性, 高等学校成为正式社会组织的特性又决定了其行政权力的合理性,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都是高等学校自身的客观要求。然而,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又都表现出了局限性。学术权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在高等学校的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高等学校自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 大学的事务完全依靠学术权力来处理已不可能, 而且学术权力本身由于其权力主体特征, 在某种情况下常常带有保守性。行政权力的局限性表现在:如果行政权力行使过度, 将使学术活动受到压抑, 高等学校丧失活力。因此, 如何协调好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结构的几种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 各国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

一是以学术权力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欧洲一些大陆国家, 其大学素来被称为“国家大学”, 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以及学历认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政府的直接介入, 大学层次的行政权力无形中被大大削弱, 大学的领导和指挥作用微乎其微。而在基层, 如德国的讲座教授却拥有强有力的权力, 他们不仅有权决定手中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甚至也掌握一定的人事权。一些学校的教授在学校和学部的决策活动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法国大学的理事会和学部理事会, 德国的大学评议会和学部理事会, 其组成人员几乎为教授所包揽。

二是以行政权力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该模式以美国的一些巨型大学为代表, 他们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使高校的行政权力得到大大加强。比如加州大学的管理就属于严格的等级管理, 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 权力的重心明显向上偏移, 董事会和各级行政官员处于支配地位。相比之下, 学者的权力则显得较薄弱, 即使一些学者的集体性代表机构, 如学术委员会、评议会, 其权力的范围也极其有限。

三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均衡的权力结构模式。英国的传统大学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校务委员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理事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权力机构, 主要职责是筹划经费、制订计划、批准教师任命等。评议会是一个由大学教授组成的管理结构, 具体负责对学部和系的学术事务管理, 实际上拥有制订大学学术政策的全部权力。在学部和系, 部务委员会和系务委员会为各自的权力机构, 由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组成, 因此无论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难以占据绝对优势。

以上三种模式, 孰优孰劣, 很难下定论。绝对理想型的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是不存在的, 所以, 在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时, 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必须将西方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

(三)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模式

从现状看, 我国高等学校的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的人选或者由主管部门直接指定, 或者由学校内部通过一定范围内的民主选举产生, 但必须经主管部门认定和委任。校长作为强有力的行政长官, 代表主管部门行使权力, 校党委通常把握的是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 在学校的具体行政和学术事务上, 干预不多。此外, 一些高等院校常常是书记、校长由一人承担,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最高行政权力代表, 而且也是学术权力的核心。在学校层次上, 除个别领域如职称的评审由学术性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外,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在学校以下设院或系, 学院与系的主管由校长委任, 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必须对校长负责。这种权力结构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 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 高等学校学术人员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权力过于向上集中, 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 使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因而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结构模式应考虑几个因素:第一, 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学校决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又各有其局限性和相互冲突的一面, 必须妥善协调、相互补充。[8]第二, 应赋予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的决策机制, 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第三, 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中的作用, 健全决策、审议咨询、执行指挥、监督保证的运行体制, 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协调, 共同发挥作用。

注释

1[1][2][3][4][7]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314, 315, 323, 325, 295,

2[6]王一兵.大学自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J].2001, (3) :10.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七

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

前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专门面向小学基层教育的专业,面向我国教育的第一线。教育乃国家之本,这个专业看似简单,对从事的教师要求却非常之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比如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美观大方的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等书写能力,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小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心理学方面的种种知识和技能。更加要对国家政方针的学习与实践。学习与教育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知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基于二十一世纪激烈的以经济与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而提出的一项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就我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指导性的方针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到了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几十年的经济积累,我国完全有能力对国民教育进行深入的建设与改革,此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家教育政策的最新发展方向与动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初步走向大众化,职业教育等也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凡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重重困难,特别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地我国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感觉肩上责任的重大,漫漫前路的曲折。我将努力学习教育的理论,掌握扎实的教育技能与方法,争取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但应该承担的力量。

结合专业特点,我将对序言、指导思想、战略主题、发展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阐述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基本内涵。通过阅读和思考,我认为如下方面深感认同:

一、科学地提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理念和目标。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理念的提出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指导校长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核心问题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育人为本方面有具体的抓手,就能够有效组织教师自觉围绕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身体健康和习惯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目标值得期待,实质是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对办好优质教育的承诺。

二、科学地提出了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保障措施。

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温总理在十一届三次人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那么一流的教育如何实现呢?我认为教师是实现一流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才能建设一流的教育。

三、科学地提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发展任务。

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我认为义务教育学校要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践行义务教育理念,学校要自觉克制功利,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社会要有一定的包容心。

四、科学地提出了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避免因循守旧,千校一面,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在去行政化方面的措施,我觉得越快越好。学校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重在思考如何培养人,不在于什么行政级别,更不要强化行政管理,应突出教育家治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所管理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少用政治强制,多用依法治校。

五、科学地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观念实质是对教育理念的具体描述,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阳光、健康、大气、积极向上的人才。模式实质就是教育教学环节所需严格遵守的规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六、科学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本教育方式,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环节。

七、科学地提出教育公平和区域内教育均衡。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因素,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教育基本教育政策。关于区域内教育均衡的提法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具体操作办法也较符合实际。

八、科学地提出总体战略,如下内容值得学习。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

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八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九

为提高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能力, 2006年, 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涉及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 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 人工增雨技术, 长江、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等重大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战略。《纲要》的实施, 为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取得了系列理论与技术的原创性成果。

一、我国水资源的配置与开发进展

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支撑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尚且不足。加之,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问题最为复杂、应对最为困难的国家, 国际上尚无可供系统借鉴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此, 各地各部门依据《纲要》, 结合自身在地方科技规划中进行了相关部署。

相关部门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设立了多个科研项目, 如表1所示;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1. 水资源科学与技术体系建设

以原创性的“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统领, 以天然水循环过程 (包括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和地下过程) 、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生态过程、水化学过程和水沙过程间的多向反馈作用为主线, 以监测、模拟、评价、配置、调度、保护与管理为核心, 以原型观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科学与技术体系, 增强了我国水问题的综合应对能力, 促进了本领域的科技进步, 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 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我国初步建立了基于天基、空基的水资源整体监控框架, 基本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对水资源监控的需求。与地基相结合的多圈层、多过程的立体监测技术体系, 可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水沙、水生态过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进行监测;同时, 多源数据多时空尺度同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于水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属性, 及其“量、质、效”三方面的特征, 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系统的评价方法。在突破传统以径流性水资源为评价对象的同时, 形成了以大气水汽通量解析为基础,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可控性、有效性相结合的层次化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技术体系。

3. 水资源配置与调度

我国建立了集多水源、多目标、多用户于一体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技术, 可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如雨洪资源、海水淡化以及苦咸水的利用取得了系列突破。

基于“长短嵌套、滚动修正”的多目标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 对于复杂水利水电工程群的防洪、供水、发电、泥沙、生态、环境等目标实现了联合调度。

4.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按照“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思路, 我国已建立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体系, 并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模式方面取得突破;以水生态服务功能为核心, 建立了包括工程性生态修复、生态需水核算与调度在内的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体系。

基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多维均衡调控以及“八大总量控制”综合调控的需要, 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 加速水资源管理体制创新, 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全成本水价、阶梯水价定价与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强化了对竞争用水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支撑, 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

5. 大坝建设及水能资源利用

伴随着大规模水库大坝建设的实践, 我国筑坝技术快速发展,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大坝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坝工结构设计、基础和高边坡处理、大江大河导截流、高水头大泄量泄洪消能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了100m级高坝、200m级高坝和300m级高坝建设的多级跨越, 世界最高拱坝、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高碾压混凝土坝都在中国, 特别是三峡、小浪底、二滩、小湾、龙滩、水布垭等一批规模宏大的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先后建成并正常运行, 标志着我国筑坝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筑坝技术的进步为大型水库大坝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在200米级高坝建设方面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已建立较为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我国水资源配置与开发的技术突破

我国十分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特别是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纲要》实施后, 相关技术取得突破, 支撑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水资源优化配置科技水平取得新突破

随着气候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与水资源评价、合理配置、科学调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水资源在经济与生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更趋合理,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科技手段不断完善, 水资源管理主要控制指标的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目标逐步推进,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 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

2. 水资源保护科技水平取得新进展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水资源配置和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为有效应对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暴发、珠江咸潮上朔等引发的危机, 为综合治理洞庭湖、鄱阳湖, 科学开展流域和省级地表水水功能区划、保护重要水源地以及适时开展重点地区、河段、湖泊生态调 (补) 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水资源保护工程实践取得突出成绩,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和水源区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3.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水平取得新突破

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重点解决了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劣质水处理难题,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节水技术与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水平不断提高, 节水技术和产品广泛推广与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回用量大幅提高, 居民用水器具节水标准稳步提升,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提供了技术途径。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1。

4. 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水平取得新突破

三峡、小浪底等一大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表明我国已具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利工程的能力。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大型渠道混凝土摊铺机、超大型预冷强制式混凝土拌合楼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和应用, 极大地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水平。混凝土拱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土质心墙堆石坝等先进坝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混凝土高坝的仿真和温度荷载计算、接缝止水结构和材料、土工模型试验技术、高坝静动力应力应变分析等取得突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重大进展。取得了三峡船闸关键技术、大型渠道混凝土摊铺成套设备、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洞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新疆北疆供水工程技术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5. 水利信息化科技水平取得新突破

通过对卫星遥感遥测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超声波测量技术、复杂水问题模拟仿真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 自动传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实时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 骨干网建设日趋完善, 水利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公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系统建设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水利信息化手段和水平大幅提高的助力下, 传统水利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现代生机。

三、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纲要》的实施促进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加速了对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 同时, 为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障了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1. 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

综合考虑水权、水市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提出了全要素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启动了“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项目, 对我国维护河湖健康、流域生态调度、河湖水环境改善产生重要作用。

2. 创立“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模式

综合考虑了水量、水质、效率与效益的联合配置, 提出了“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 攻克了南水北调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运行风险管理等重要工程建设中的配置、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 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

3. 技术攻关取得实质进展

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技术、利用模式开发技术、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等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对海河流域、白城农业生产及北京城市实现雨洪利用与有效调控, 以及建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4. 重大水工程综合治理关键技术获得突破

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解决了南水北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诸多重大技术问题, 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 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实时调度与安全运行, 发挥梯级水库发电、拦洪、削峰、错峰综合性作用, 如表2所示。

四、目前我国水资源配置与开发仍面临着挑战

近年来, 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1. 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用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局部地区缺水问题和用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更加复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预报、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调度等的技术体系尚未完备, 对与水循环伴生的水环境和水生态 (包括水沙) 的综合调控技术还很欠缺;干旱等极端条件下水资源应急管理和应对措施研究不足;地下水监测、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实用、高效的除氟、除砷、苦咸水改良技术和设备依然缺乏;解决时空上调控、配置水资源的能力和手段还很单一。

2. 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 江河湖库污染、河湖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与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还缺乏有关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战略性和原创性研究;水环境治理的应用技术自主创新技术能力较差;对于生态系统的状况评估、生态健康标准、水环境承载能力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不足;水污染或生态破坏引起经济损失定量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生态补偿机制、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等研究亟待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水土保持对江河泥沙演变的作用及其机理、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3. 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亟待加强

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仍将是我国水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储水设施的需求, 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 即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根据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4.2亿k W的发展规划, 2020年以前还需大力发展水电并建设一批300米级的高坝工程, 这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已有经验和规程规范难以满足建设的技术要求, 复杂恶劣条件下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生态友好的水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等亟待突破;梯级水库的调度与安全管理、生态友好的开发技术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未来水能开发多涉及国际河流, 跨境水资源管理、监控技术也非常迫切。此外, 水的能源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自“十五”以来, 由于能源开发主体企业化, 水能资源开发技术的研发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发, 缺乏主管部门的支持, 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缺乏国家层面的引导, 影响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总体水平的提升。

五、新形势下的技术调整与对策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需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 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1. 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

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 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方向, 需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与技术研发;同时, 突出沙漠地区、产业密集区、资源与能源开发密集区、满足山区脱贫需求等的水资源开发技术。

2. 创立了“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模式

开展面向生态系统健康水资源的“量—质—生态—效益”联合配置技术、常态与极端情景相结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研究。增加智能水网建设与管理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人工增雨技术方向, 要补充空中云雨资源的综合调节技术。

3. 加强长江、黄河等一批重大江河综合治理

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同时, 突出河湖连通与中小河流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治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 需要从规划施工建设向调度管理转变, 创新调度理论与模式, 建立大型、复杂水利工程群风险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

4. 若干重大技术调整设想

针对当前水的能源属性未得到应有重视的问题, 建议在水资源领域增设若干研究主题: (1) 将水能资源列入水资源优先主题的范畴开展。 (2) 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 生态水工程技术, 水能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调度技术列入未来的研究目标。 (3) 将国际河流的水资源 (包括水能) 的开发作为专项开展。 (4) 针对未来复杂地形下特高坝的建设需求, 开展复杂条件下的高坝建设技术研究。

六、新形势下的对策与建议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决策的系统问题, 必须应用系统理论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的水资源配置存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强调节水忽视高效、注重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而忽视水资源充足地区的用水效率提高、突出水资源的分配效率而忽视行业内部用水合理性等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建议, 确保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体制机制

针对当前实施中存在的重复部署问题, 后续部署中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 统筹考虑国家与地方的相关发展规划, 鼓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规划实施, 促进相关部门计划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实施。针对当前实施中存在的“小、散、全”问题, 后续部署中应突出重点方向, 选择重点项目, 整理各领域优势资源, 进行高强度、集中式的科研投入和攻关, 切实提高研发效率与效益。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加强水资源领域科技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支持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成果转化, 鼓励有关部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领域。

3. 强化产学研结合,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通过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方式,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优势企业联合, 实现科研、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紧密结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日益严重, 加强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简称《纲要》) 实施以来, 在《纲要》的指导下,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状况、取得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面临的挑战与任务调整, 以及对《纲要》未来支持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政策

注释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十

一、填空题(70分)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12.《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2010-2012年组织实施的十个重大项目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13.《教育规划纲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十个重大改革试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 1 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14.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15.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缩小三大差距,即:(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16.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7.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18.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19.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必须树立“五个观念”,即:(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终身学习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

20.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21.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大原则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23.为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24.为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25.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26.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27.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具体措施是:(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

2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29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0.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推进依法治教,要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31.《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___A___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

A.十 B.十五 C.二十

3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__B____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__B___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__B__年教育。

A.三、二、一 B.一、二、三 C.二、三、一

3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____C____。

A.70% B.80% C.90% 3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____B____。

A.30% B.40% C.50% 3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____B___年。

A.13 B.13.5 C.14 3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___C__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_C_____。

A.12.4、30% B.13.5、20% C.11.2、20% 3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实行每_A____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A.五 B.三 C.八

3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明确__A____年要达到____A__。

A.2012、4% B.2012、5% C.2020、4% 3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___A___教师职务(职称)。

A.正高级 B.副高级 C.中级

4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___B____。

A.骨干教师 B.教育家 C.特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 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1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 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 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 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1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十一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第四项就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推进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所以作为一名在职的教师,更应该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在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进程中发挥我们教师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答: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1)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课业负担观。教师的课业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启发性、综合性、趣味性,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和粗制滥造练习的现象。中小学生的课业量更要把握好“度”,严禁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2)教师要建构多元评价机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版面的评价手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且消除由他人评价引起的极度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且过度焦虑易产生心理障碍。没有外部评价的教学是不真实的,必须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看到优劣作出判断。组织合理的评价,可以给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思维树立必要的合适的标准,必须把自评、他评、互评结合起来。

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首先

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

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一.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其好奇心。

二.是恰当利用认识冲突,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不一致、相冲突的内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三.是适当地增加复杂性,复杂的材料通常比简单材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是适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动机。

五.是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六.是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七.是适当运用奖赏。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一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第二,教学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到课外去联系实际,如参观工厂、农村、部队、大自然、搞社会调查等,可获得更直接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搞实践活动太耽误时间。所以,目前学生搞实践活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创造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的因素有极少设疑和提问,这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和家长不能容忍学生嬉戏态度的存在,幽默和诙谐往往会导致惩罚,经常有人对创造行为抱有偏见,把它看成一种变态行为,进行讽刺和讥笑;强大的随俗压力使得创造性活动难以展开;把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憧憬、幻想和希望,是志趣、科学理想形成和发展的极好时期,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不是学生,而是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长期以来,他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教学模式单一,思想僵化,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那一套,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容忍学生表达和自己相反的意见,对有创造个性的学生甚至压抑和打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不知扼杀了多少有创造才华的学生。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

体罚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是“高压线”,触摸不得。触摸了,就可能受到行政甚至法律的制裁。教师应该对其有“躲之犹恐不及”的警觉,不能再怀疑体罚是否有用,是否有道理了。

在学生没有认识错误的时候,体罚只能增加其逆反心理,还会挫伤其自尊和自信。体罚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教师要坚决拒绝体罚。何况,从社会学方面理解,学生是被服务者,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上帝”,服务的最基本理念是“上帝喜欢”,哪有体罚“上帝”的道理? 不体罚,不等于不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自觉,更不能百分之百地“先觉”,总有做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因此,都要接受实践的惩罚。而且,能否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惩罚,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表现。应该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教会学生主动面对惩罚。

(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该讲的内容上课不讲,而是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讲”的情况,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心情愉快、热情饱满地面对学生,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上课。相反,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那学生也会无精打采。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感、情绪、情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如果将沮丧的心理状态带到教室,非但课上不好,还会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发泄对象,生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看淡功名利禄,放下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一种美学,于淡泊中体会愉悦。如此一来,倦怠的心理就会烟消云散,收获就会越来越多,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任凭教室外红尘滚滚,我保持教室里一片净土。这样教师就能收获快乐,学生同样也能收获快乐。(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幸福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幸福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得到大家认同,社会认同。一个人喜欢什么工作,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工作比较适应,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喜欢是什么?喜欢本身就是持久的动力,就意味着自觉地投入,并预示事业的成功。教师不仅有爱的奉献,也有爱的获得,不能收获爱的职业谁也难以坚持。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1).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要求

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是: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五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进行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3).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1)积极创新培训模式。2)不断优化培训内容。3)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4)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5)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6)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7)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1)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2)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3)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4)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5)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是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二是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是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坐井研究井”。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被引领”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为充分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思想方法;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并客观地评价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开展信息交流、创作信息作品或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探求新知、研究问题,能够将信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美好的生活。(2).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对于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或精美装饰的文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展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其滥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a为教学服务的原则,b适度使用的原则,c简约可操作原则。(3).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以下功能。

a 教学功能。b指导功能。c监控功能。(4).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

上一篇:非法集资宣传总结报告下一篇:七年级第二学期达标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