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2024-08-13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共18篇)

1.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一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警惕那些可能导致危险的人和物,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不轻信除父母、老师、医生等外的其他陌生人;不要单独在偏辟、危险的地方如郊外、河边、游泳池等地方玩耍;遇到危险或困难打家长、老师或110电话求救;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告诉孩子自己是弱势群体,不可单独或贸然跟歹待搏斗;不要在外面乱吃食物;懂得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电、地震、闪电知识,熟悉110、120、119等急救电话;不要轻易在网上把自己或家里的真实信息告诉任何人;自觉抵制黄色、暴力、反动的网络信息

2.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二

一、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1、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 以免烫嘴。

2、不能含着东西睡觉, 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3、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不相互推撞;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4、知道几个特殊电话:如120、110、119。

5、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 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 可说:我父母不在家, 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6、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 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 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7、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小石头、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鼻、耳中, 以免发生意外等。

儿童天生好奇好动, 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 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 怎样做不对。幼儿年龄小, 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 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 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 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 经常提醒, 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 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 通过观看图片《小明跟谁走了》, 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 决不跟陌生人走, 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利用春游或秋游, 有意识地教育幼儿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 不要在车行驶时吃棒棒糖和乱跑, 同时, 告诉幼儿在野外不乱采食花草、种子, 强化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另外, 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 或喊叫求援, 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 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 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 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 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 决不包办代替, 这样, 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通过游戏, 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 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利用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 使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 不把头、手伸出窗外, 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通过游戏《找娃娃》, 《我家住在哪儿》等游戏, 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 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 要胆大, 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这样, 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 促使幼儿想出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开扩视野, 丰富感性认识

鼓励幼儿和小朋友交往, 参加各种有趣, 有意的活动。让幼儿广泛接触大自然和现实社会, 开扩他们的视野, 丰富感性认识, 使幼儿熟知有关保证安全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马路上乱跑, 玩耍, 注意行人, 车俩, 不要跟陌生人离开幼儿园等。这样让幼儿在自我感知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 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 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 或控制不住自己, 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七、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知识

3.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与健康;自我保护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89—001

我们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并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自我保护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大量增加,又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

(二)幼儿自身的特点

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他們喜欢东奔西窜,样样都想试探一下,由于幼儿的动作不稳,又缺少生活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三)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幼儿园十分重视安全工作,许多教师绷紧了神经,生怕孩子出一点事故,这实际上也把对儿童安全教育变成了教师对幼儿的“安全保护”。

不仅如此,家长的过分包办,让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幼儿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如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伍。这样就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

二、教育的措施

(一)了解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我们通过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可以让孩子学习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吃饭时会自己把骨头吐出来。家长还应多创设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孩子知道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再小口、小口地喝。这样就不会被烫着等。这样,逐渐使法子在实践中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加强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一些体弱、内向的孩子活动时常会碰撞;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却难以碰伤,家长总觉得侥幸。其实体弱的孩子平时不爱活动,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顽皮、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遇到危险时反应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伤害就小。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平时,家长和老师应率先做榜样,带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如春天可带孩子去野营;冬天可带孩子跑步、打球和跳绳。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他们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

2在游戏中渗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教育幼儿的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碰撞现象。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不能只顾自己,还应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迅速躲闪。可以让幼儿玩“抢椅子”、“大风和树叶”等游戏,提高幼儿的躲闪能力。

在活动区,还可以开设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上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各种游戏中,我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3通过事例进行教育。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如有个幼儿玩门时手被夹了,其他的孩子说:“以后不可以玩门了。”以后幼儿由玩门而引起受伤的机率可能会减少。但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抑制幼儿的探索精神,会使幼儿认为只要一开门、关门就会被夹到手。以后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事事需要成人的帮忙。这时,教师就要请受伤的幼儿上来,示范正确的开关门动作,并让幼儿亲自实践。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并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和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

4开展各种安全演习或讲座。为了让孩子们适应自然与社会,避免地震、火灾等灾难中因不懂自护自救常识而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我们邀请一些相关人士来给幼儿做演习和讲座,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护自救知识。如最近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消防演习活动。老师在平时的安全教育中一直引导幼儿遇到火灾该怎么办?与幼儿一起讨论急救的方法。并且选在幼儿不知情况的条件下,拉响警报,幼儿有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反映特别快,急忙拿起湿毛巾捂住嘴巴往外跑。消防员在幼儿面前表扬救火等。幼儿通过此次活动,对火警的印象很深,我觉得要是真遇上火灾,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表现的。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一致

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培养孩 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也责无旁贷。如轻开门窗、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跟陌生人走等,都要求家庭与幼儿园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育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4.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篇四

蔡集中心园

周德玲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所谓“隐患险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队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在幼儿园的各个门口、转变弯角、台阶旁,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四、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可以在“家园立交桥”上开辟有关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让孩子们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认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效能规则等等,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效能

蔡集中心园

仝秋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孩子产生兴趣而被接受。

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方法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孩子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否愿来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

师生感情是促进教育效能提高的基础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有一位幼儿由于他父母中年得子,家里都比较宠爱他,样样事情都由着他去做,让他养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自私,霸道,蛮不讲理,稍不称心就打人,情绪极不稳定,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因此,他对老师十分抗拒对立,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我真心的和他试着做朋友。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又如在自由活动时,我和他一起聊天,向他讲《丁丁找朋友》的故事,使他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的道理。“从现在开始我来和你做朋友,我们一起来努力好吗?”他忙说:“好!我一定听你的话,争取做一个好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付出的辛劳在我们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他开始主动地来找我,把自己的心理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和爱,是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孩子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关注两个大脑活动区是激发教育效能的动力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不但有一个理智大脑,还有一个情感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和心态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各以其极不相同的认知方式密切合作。孩子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然而作为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例如:美工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在:“有趣的车轮”活动中我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然后再将车轮放在纸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来纸上就出现许多相互交错的“轨道”。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一块漂亮的花布,我可以做把它做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是我们浦东飞机场的跑道,飞机可以从这跑道飞到天上去”、“这是大海的波浪,海浪正在跳舞呢?”等。由于这些活动唤起孩子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所以他们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本质——培养孩子成才联系起来,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来尊重,在与孩子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来有效的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各种资源。例如: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各种技能,教师在活动中随时、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当我看见探索角中荣嘉富在认真地自制拼图,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纸,并在纸的中间画了一只小兔子,接着,他又找来剪刀想把拼图剪成九块,当时我真的很想提示他画面太小会很难拼,然而我却打消了干预的念头,心想:我还是先尊重他的意愿,等他发现后需要帮助时我再引导他。于是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果然由于他剪的九快拼图大小不均,加上画面又小,集中在中间几块,旁边几块拼图没有颜色、没有图案,拼来拼去都不能拼完整,只见他摸了摸脑袋,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时我才以“玩伴”的身份去加以引导,我找来几副买来的拼图,让他自己去进行比较。

“你做的拼图与买来的拼图有什么不同?”并协助他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使他明白画面丰富,色彩鲜艳的拼图容易拼:而构图单调、画面小的拼图难拼。由于我与幼儿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孩子在自己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整体效能。因此,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教师所要关注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全面教育

蔡集中心园 蔡玲艳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多次组织幼儿到现场去学习的多元活动中,我发现如果活动目标单一,即只实施某一领域的内容就大大浪费这些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如何才能做到一物多用,多物合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教育价值呢?在实践中我尝试着整合教育。

一、目标的整合

现在的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数学六方面,这种划分是让幼儿更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应该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如:在“土”的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大目标: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的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土的关系,感受土的重要,在大目标确立以后,我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该主题的切入口——玩土。孩子有的用脚踩,有的用手捏,还有的用小棍搅拌,别提多高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土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泥土里有其他东西吗?泥土里能种什么?„„我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将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目标,在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或显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的整合。

二、内容的整合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原来的美术、音乐、数学教学内容巧妙整合在幼儿活动中。如让幼儿观察比较牛,羊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说说它们与人的关系,数数牛和羊的数量,比较牛和羊的大小,又如“树”的主题活动中,不光进行认识各种树,了解树的生长过程,树的作用,树叶贴画等系列活动,还在现场利用树进行绕、跑、钻等体育锻炼,进行比较粗细,目测长短等数学教学,这里面涉及了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完全打破了领域的边界,通过内容整合,帮助幼儿积累了整合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幼儿整体性发展。

三、形式、方法的整合

教育形式,方法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如:春游时,我没有规定幼儿一定要观察什么东西,也没有指定幼儿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到达目的地后,有的幼儿在田埂上比赛跑步,有的幼儿在寻找野花,有的幼儿在谈论庄稼,有的幼儿在水沟里抓起了蝌蚪,我呢,参与在活动中,有时和个别幼儿交谈,有时和几个幼儿同乐。有时召集全体幼儿讲述,从而自然产生了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活动形式,在这过程中还不时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做做等多种方法学习,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异常积极与投入,形式与方法的整合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表现。

5.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五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第一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1月)泸西县建设小学

亢利波

在这夏末初秋之季,崭新的一个学期如约而至。从本学期开始,我课题组将全面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实验课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并掌握更多的安全自救自护技能,关注生命安全,珍惜生命。此课题的开展将分主题、分层次有序进行。现制订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如下:

一、教育主题

本学期主要从防溺水、防触电、防坏人、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知识讲座、调查问卷、安全知识竞赛等),使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三、具体实施途径

1、开展调查问卷活动

学期初,将针对以上几方面内容开展一次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学生、班主任、家长对以上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立本学期的教育重点。

2、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通过对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等方面的讲解及案例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监管意识。

3、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可贵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本学期教育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做好课题管理工作

各课题组成员要在学期初制定一份课题实施阶段计划,针对班级情况切实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整理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记实材料,学期末根据实施情况撰写课题阶段总结,课题组将及时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和提升,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加以纠正。

五、具体活动安排

1、设计班主任、家长、学生安全常识和自护能力调查问卷,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学生与家长共同搜集安全常识与自护常识资料。全年级进行一次自护知识竞赛。(评选出“安全自护小标兵”)

3、定期开展家校合一的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教育活动课。(家长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学生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讲座)

4、组织组内成员的相关学习和讨论。(查阅资料和文献)总之,除了做好以上安全教育工作,平时还要加强安全常识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各种逃生自救演练实践活动,增强防患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自救,快乐健康每一天。《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第二阶段

(2015年2月—2015年8月)

泸西县建设小学

亢利波

从本学期开始,我课题组将继续全面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实验课题,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教学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现制订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如下:

一、教育主题

本学期主要从“提高安全意识 学会自救互救”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二、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三、具体实施途径

1、积极利用班级资源和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救能力。(安全班规班约、安全宣传板报、手抄报、安全自护小标兵)

2、加强备课环节,挖掘生命教育渗透点,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教育目标,认真思考寻找每组教材中生命教育渗透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的渗透点和方法策略。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班队会,以模拟演练、知识竞赛、榜样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敬生命、爱护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立场。

4、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小品等形式对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的讲解及案例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意识和技能。

5、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可贵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本学期教育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安全自护演练教学(反恐演练、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火灾现场逃离演练、溺水自救演练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小品、演讲等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评选出自护班长,发挥榜样的作用。

2、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墙报等宣传阵地达到安全教育目的。(文字、图片)

3、制定班级安全责任班规班约。

4、做好各项活动反馈记录。

5、个案分析。

6.如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篇六

美国教育部门开设了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由工作人员扮演送货员,带着孩子喜欢的礼物和气球去一些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家庭造访,事前已经和爸爸妈妈沟通好了。

结果,一半的孩子表现不错,对送货员的诱惑置之不理;另外一半的孩子表现的就不好了,开门让送货员进来,同时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让送货员参观自己的房间。

这个节目一出来,引起了爸爸妈妈的广泛关注。有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警局,活动中给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警方精心制作的那本《独自在家安全手册》。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同时还能够给孩子提供很多的经验:

要是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可以跟他说爸爸妈妈暂时不方便见客,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开门;

不要跟别人说起爸爸妈妈的出行安排,防止有心人趁此机会上门;

无论如何都不能坐上陌生人的车,就算他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也不行;

学会打开和关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接听电话时,不要跟对方说自己的任何信息,也不能告诉他现在一个人在家;

有任何不对劲的事,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

出去玩时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明自己去哪里了;

对于陌生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能要;

一些好玩,但是空旷没人的地方,不可以一个人去;

不要一个人出门,一定要跟着爸爸妈妈或者是跟着朋友;

不要一个人去加油站饭店等公共场所的厕所;

如果陌生人对你说:带你去一个好地方,或者玩什么好玩的游戏的话,千万不能跟他走;

要是陌生人抱着你,搂着你的话,一定要大声喊叫:我不认识这个人,帮我打110。或者大叫:救火。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火”字眼是比较敏感的。

通过填图册子是不能够做到让孩子完全记住这些安全守则的,因此,参观完警局之后,幼儿园的老师又把经常在幼儿园玩的“假设游戏”教给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在跟孩子玩的时候把“安全守则”渗透进去。比方说,可以让爸爸妈妈充当一下陌生人:

1、要是一个陌生人来接你,同时能够叫出你名字,他跟你说,你的妈妈让我来接你,你会跟着走吗?

2、在打不到车的时候,有陌生人愿意载你回家,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3、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陌生人来敲门说:“我的车坏了,想借用电话找拖车”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4、去商场玩,有个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想让你帮忙一起找,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另外,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也要积极寻找教育孩子的机会,比方说,电视里播报绑架新闻的时候,最好是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要是你也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样做”。

7.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七

关键词:自我保护教育,各年龄段目标,实施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一直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孩子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园车安全、自然灾害等事故的发生,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得到了幼儿园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在教育内容、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在实施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误区,如各年龄段教育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或者各年龄段目标难度不适宜;在实施教育时由于教师存在着怕出事故的心理,对幼儿管头管脚,把幼儿置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的操作和实践,幼儿不能真正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在模仿中、操作中进行的,不容易接受和掌握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因此,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确定适宜的各年龄段教育目标,采取实践操作法、行为训练法、情景表演法等直观的、参与式的教育方法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各年龄段自我保护教育目标

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现实需求,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幼儿园自我保护各年龄段教学目标:

(一)小班:以认识自己、保护身体为主

具体目标为:

1.不将异物放入耳、鼻、口中,会保护自己的五官。

2.知道吃饭、喝水时先测试温度,避免烫伤。不含饭菜说话。

3.上下楼梯会扶栏杆右侧通行。

4.玩大型玩具时,不做危险的事,不争抢玩具。

5.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里。

6.不吃变味发霉和不洁净食物;知道膨化食品等小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

7.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跟陌生人走。

8.身体不舒适时能主动告知家长和老师。

(二)中班:以了解环境、预防危险为主

具体目标为:

1.能够记住父母或者家里的电话,能说清楚自己家的地址。

2.知道在马路上玩耍有危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如何注意安全。

3.初步懂得食品安全常识。

4.学习简单的自护方法。

5.能找到环境中能够发生危险的地方。

6.知道远离生活中的火、电、开水、药品等危险物品。

7.学会躲避危险,会简单的如打求救电话等求救方法。

8.能正确地使用和妥善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如剪刀等。

9.知道不打逗宠物。

10.游戏时方法得当,能遵守规则,合作玩,懂谦让,会照顾自己和对方的安全。

11.知道怎样在公园里玩更安全。

12.知道自己独自在家时应注意什么。

13.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应注意什么。

(三)大班:以自救自护、远离危险为主

具体目标为:

1.知道发生车祸、煤气中毒、外伤、被人绑架等意外事故怎么办。

2.知道遇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怎么办。

3.知道遇到精神病人怎么办。

4.知道江边玩水时应注意什么。

5.知道爬树有危险。

6.了解外出旅行时的安全。

7.知道按照心跳的快慢调整自己的运动。

8.能够安全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用具。

9.知道饮水、食品以及药品等方面的安全常识。

10.遇到危险时,能够勇敢、冷静地面对危险。

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时,可以根据以上各年龄段目标,结合自己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家庭和社区等多种资源,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安全常识。

二、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方法

遵循幼儿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操作法,在活动和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实践操作法——知道必要的自我保护常识

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物品,建立、巩固新的知识结构,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创造机会让幼儿参与实际操作,让幼儿变被动理解为主动内化,提高学习效益。在讨论“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中,幼儿通过自己摆弄、使用剪刀,学会正确的、安全的使用方法,再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快能够安全地使用剪刀。在《防止病从口入》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显微镜,了解细菌无处不在。通过自编儿歌“小朋友,可知道,生活细菌到处跑。在哪里?在手上,显微镜下看得到。小手天天玩玩具,指甲里细菌可不少。啃时唾液带进肚,引起疾病不得了。不良习惯咱不要,做个健康好宝宝!”(红霞幼儿园,刘敏)通过操作和儿歌使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内容设计成小游戏,融入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运用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早餐跳棋”和“安全跳跳棋”等,幼儿在玩跳棋的同时要说出棋子所在的图片上内容的对与错,并判断棋子的进与退。还有把特殊电话号码、安全标记等设计成棋子的“安全象棋”、“特殊电话五子棋”、“健康智能棋”等,幼儿边走棋边说出棋子的含义,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又可以促进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二)寻找安全隐患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年龄小,不能预知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具有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知危险,避免危险。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寻找周围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角色游戏、展示板、儿歌等方式,了解什么地方不安全、哪些行为不安全,从而保护自己。如小朋友通过寻找隐患和游戏活动,知道了户外体育游戏中玩滑梯时不拥挤、不打闹,跳绳时不要打到旁边的小朋友,不能拿皮球等体育器材打小朋友,荡秋千时身体坐正,不要往后仰。

(三)行为练习法——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技能进行反复的行为练习,加深幼儿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如幼儿了解了一定的火场自救方法后,老师采用行为练习法进行演练。当老师的哨声响起时,幼儿立即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如有序地从离自己最近的门逃离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站到通风的地方。在“地震时怎么办”活动中,幼儿通过行为练习学习如何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再如,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节,训练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正确有序地穿衣服,鞋带系得要牢固,热汤热水吹一吹,吃鱼把鱼刺挑干净,不吃捡到的或者陌生人给的或者过期的食品,不随便喝饮料等,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伤害。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一系列“遇到不安全情况时我们怎么办”的问题,如雷雨天怎么办、烫伤烧伤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发生地震怎么办、发生洪水时怎么办、泥石流来临时怎么办、被拐骗怎么办、与家人走失怎么办、煤气中毒怎么办等,从认知上知道了怎么办,再通过强化行为训练,掌握自护技能。

(四)情境表演法——增强社会适应性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思考、讨论等,帮助幼儿认识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如在《陌生人来敲门》活动中,由老师扮演陌生人来敲门,不同的幼儿作出不同的反应,讨论如果陌生人来敲门应该怎么办,使幼儿通过观看真实的情景来了解正确的做法,从而懂得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受诱骗。《在商场走失》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扮演走失的小朋友,体验走失时的心情,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问题情境法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生动形象性,有利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五)环境提示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精心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教育。如在适当位置贴上“不在滑梯上拥挤、右侧通行”等安全标志,在喝水、洗手间处画上一排小脚印,提醒幼儿要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在区域活动处通过小脚印或者插上进区标志控制进区人数,帮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时刻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此外,幼儿园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六)家园共育法——保持园内外教育一致性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和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开辟有关的报纸专栏,利用家园联系册互换教育信息,邀请家长、社区专业人员参与活动,传授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周围不安全的地方和不该做的事情,编写“自我保护我知道”手册,教师、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经验,逐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消除安全隐患,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自我保护蕴涵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因此,要将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中。

3.自我保护教育不是过度保护、包办代替,要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8.论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篇八

【关 键 词】 幼儿园教育;自我保护;教师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建立人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形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长意识淡薄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们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就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树大自然直”,只要不哭则行。

(二)孩子依赖性强

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小孩交往,怕自己的孩子被人欺侮、受委屈。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

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

(一)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

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一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的习惯和反应能力,使他们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

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木偶表演中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己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

(三)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下转22页)(上接21页)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立刻让该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他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其他幼儿讨论:“同学鼻子出血,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他们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时,我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出了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时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教师应随机进行教育。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学习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后,幼儿知道了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而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地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桂红.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实践探索[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文云.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学前教育研究,2010(3).

9.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九

在生活当中,父母应做以下2点:

1、适当的磨砺

当孩子受道的保护越多往往越容易出错,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生活当中突发且难以预料的事有很多,当孩子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由于刚刚下过雪,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张女士一家在路边走着,儿子要去滑冰,张女士不同意,但是儿子哭着非要去,就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是张先生过来抱起孩子,把他放在冰上,孩子马上高兴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张女士立刻埋怨起来,可是再看自己的儿子,不但没有哭,还依旧爬起来,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这个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学会了保护自己。

在幼儿园大部分孩子都曾因为滑倒而摔伤,要是孩子在摔倒时用手撑一下地,那么自己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2、正确引导

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需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场景演练。如:孩子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10.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几位学者与一个老人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人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人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说,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人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人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逃离的厄运最后却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宝贵的。但宝贵的生命又很脆弱,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造成它的残缺和终止。所以,生命的延续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珍惜、爱护,更需要安全的保证。

平安是人生最基本的企望,也是人生最美好的祝福。然而要真正时时刻刻拥有平安却并不那么简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故——车祸,火灾,触电,溺水,中毒等等等等。究其导致的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个类型:由于年幼,由于缺乏生活知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翻开近年来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伤亡报告,我们会吃惊发现,其涉及中小学生的事例占了相当的比重。在事故的瞬间,家庭失去了孩子,校园失去了学生,每一起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惨案都让人们痛楚难当。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如果我们能多一份谨慎和小心,懂得一些知识和规律,掌握一些避难和应急的方法,做到“超前防范”和“临危能应”,我们也许就能够避免这些灾祸的发生。尽管,今天我们还不能对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会发生事故或灾祸做出精确预测或推断,但我们仍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天灾和人祸可能造成的伤害及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就能在灾祸发生时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珍惜生命不仅仅是指不放弃生命,不放弃生命只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一切都是虚无和没有意义的。可是有了这个条件也不代表就是珍惜生命。惠特曼诗云:当我活着/我就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这样,不做生命的奴隶。不做生命的奴隶就不会对命运束手无策;不做生命的奴隶就不会颓废地生活。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活的是否长久,而在于活得是否充实,是不是有意义。为了创造有价值的生命,我们要珍惜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1.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一

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孩子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从而造成生活习惯差、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在加上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干一些危险的事情.在加上他们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又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壮况时,不到自我保护。作为幼儿教师,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和首要问题。

一、帮助幼儿认识自我,了解生命,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

幼儿对生与死的概念认识很模糊,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目睹小动物遭遇不测的情节。观看饲养角中的小动物不幸染病身亡的真实情景,让幼儿感受失去它们的悲痛。同时对幼儿进行迁移教育,让幼儿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但要保护好自己,还要保护好周围的人。在此基础上认识人身体各个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知道这些器官缺一不可。如:认识眼睛,先让幼儿观察眼睛的外形特征,说说眼睛的作用,没有眼睛行吗?通过开展“认识眼睛” “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知道用眼卫生。通过情景表演学盲人走路、盲人取物等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盲人、哑吧、缺胳膊断腿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知道保护自已。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的身心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他们缺少生活经验,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家长都竭尽全力地呵护他们,但我们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千般爱师和护,莫过自护”。幼儿园应抓住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教育。例;科学活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让幼儿知道在遇到危险时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小乌龟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保护自己,小刺猬会缩成一团保护自己。通过情景剧《我不跟你走》的活动,让幼儿知道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教育幼儿不要陌生人的玩具、不吃陌生人食物,不能动跟陌生人走等。同时开展《我爱我的家》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如果走失,可以向警察叔叔求救。此外,还设计游戏《过马路》,让幼儿知道横过马路或通过十字路口时,要走斑马线。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走路要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不能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玩耍;不能边走边看图书或做其他事情。通过此活动不仅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及反应能力,还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

幼儿吃饭、喝水前教育他们养成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避免烫嘴、烫手。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吃饭时不嬉笑打闹避免食物进入气管里。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也要养成先闻一闻的习惯,避免误食东西。睡觉时不能蒙着被子,不能含着东西睡,教育幼儿不携带、玩弄危险物品,并将危险物品带到床上。不随便把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黄豆等物品放入口、鼻、耳中,以免发生意外。走路时教育幼儿不要将手插到口袋里,上下楼时应按顺序扶着栏杆走,避免摔倒。走路和跑步时要靠右边行走,不猛跑。开、关门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看看是否有小朋友的手放在门柜上,避免挟伤。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此外、户外活动时还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有的小朋友喜欢从滑梯背面往上爬,这样很容易摔下来,还有的小朋友荡秋千时荡得太高。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小节的培养和训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 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就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平常比较调皮、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奔跑蹦跳还是钻爬攀登,动作都比较灵活,而且反应敏捷,相对来说磕磕碰碰就会少一些;而那些平时很少运动的孩子,动作就会显得笨拙、迟钝,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容易受伤。特别是那些被家长宠爱的孩子,平时很少跑动、跳跃,稍一疏忽,就会发生意外。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幼儿的体能,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训练。例如,小班,先从“走”开始训练,为了让幼儿掌握“走”的基本要领,组织幼儿玩“开火车”“跟着小旗走””一个跟着一个走”等游戏,还可以让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兔跳、小猫走、小鸡走等训练方法,训练幼儿“走”的协调能力,掌握“走”的动作要求。选用多种游戏来重复进行一个内容的练习,孩子不仅觉得有趣.还在活动中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发展了他们动作的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12.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二

一教授生活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如热水经常导致幼儿的烫伤, 由于他们不会区分热水和凉水。为了减少此类意外对幼儿的伤害, 教师平时要不断地提醒孩子们相关的生活常识, 使这种安全意识深深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如“不要立刻喝杯子上面有热气的水, 因为热水很烫, 要等一等再吹一吹才能喝”, “喝水之前要先用手摸摸杯子的表面, 感到烫手就要等一下才能喝”。另外, 提高幼儿的分析以及判断能力也是刻不容缓的, 需要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符合他们年龄的生动图片, 易于幼儿识别, 上面有的画着安全事物的标记, 有的画着危险事物提醒他们请勿靠近, 如火、药品、食品和玩具等。这样, 久而久之幼儿就能区分安全和危险事物, 从而使他们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提升幼儿的认知性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 加之现在的家庭对孩子十分宠爱, 父母对孩子几乎是处处维护, 以至于当孩子独处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如滑滑梯时倒着向下滑或你推我挤是非常危险的;冬天跑步时, 由于寒冷的天气幼儿常将手放进口袋里, 保持这样的姿势如果摔倒就会摔破头, 由于认知不足, 幼儿无法意识到这些是危险动作。为了增强他们的认知性和课堂的生动性, 我们使用了计算机多媒体, 制作了课件, 将孩子熟悉的“喜羊羊”这一动画形象与课件相结合, 生动形象地让幼儿知道了户外活动时不应将手放在口袋内, 如果摔倒了, 手还放在口袋内, 就会像懒羊羊一样摔伤脸。相反, 如果像喜羊羊一样用手撑住地, 就不会摔伤脸。通过多媒体, 我们还教授了孩子们正确滑滑梯的方法以及让他们了解那些危险姿势的危害, 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参与性。

三鼓励家长和幼儿园配合, 一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尽管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 很少有时间能陪着孩子, 但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所以, 家长和幼儿园的配合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把握家长这一教育资源, 通过家长来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让幼儿更容易地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如在家长开放日时, 可以调动家长们与孩子展开互动, 并与孩子们分组做游戏, 学校可以使用电子设备提供安全方面的视频或请专业人员来做现场讲座, 如如何防火、地震时的正确躲避方法等。如此能够丰富家长们对幼儿的安全培养的理解, 从而也更易于幼儿园开展相关的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及教育。

1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案 篇十三

本框内容是第六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述,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的的哪些内容?

下面看案例:投影:,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脑游厅打游戏时,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杀害。………

讨论:这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只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机关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己长本事,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侵权侵害,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板书)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十分必要(板书)

讨论:中学生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分组讨论,各组推举一位同学发言)

师进行归纳,除点明书中观点,要做相应的补充。

2.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板书)

(1) 要依法自律。

除书中列举的不良行为外,投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规定:不许旷课、不得偷窃、严禁携带管制刀具等不良行为。

(2) 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文字资料:(新闻调查)---《网瘾少年》。吴穹在网吧玩7天7夜,被挽救 的事。.......

讨论:应怎样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师归纳:独立自主意识与父母、老师教育并不矛盾。

练习:在下列选项中,未成年人对待家长和教师教育的正确做法有: ( )

A.做任何事情都不必经过家长或老师的同意

B.虚心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正确指导

C.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家长或老师的同意

D.采取自己独立思考与尊重家长、教师的正确意见相结合的方法

(3) 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同学举身边事例来说明。(可用小品形式)如:父母不让你上学怎么办? 你去商场买东西被怀疑偷东西而被保安搜身怎么办?        遇坏人暴力侵害要怎么办?

除了以上几种外,你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请同学回答,力求有各种不同方法)

小   结:(略)

布置作业:   活动题:调查本校学生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 情况,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四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的珍视我们的生命,就要把“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一交通安全主题贯穿于现实生活的每一天,并以此为契机把交通安全教育深入持久的搞下去,真正抓出实效.在此,向全体师生再次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

德.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密切

注意机动车的行驶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3,当我们穿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5,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车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因停车而影

响同学们的出行,停车时离校门要远一些.6,倡议各班组织召开一次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总结过去,查找不足.每个同学都要审视自己的交通行为是否做到遵守交通法规,是否做到安全出行,把交通行为与自己的生命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今天,我能在国旗下讲话,是要告诉大家:尊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位同学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珍爱彼此的生命吧.同学们,交通安全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大事,因此我们不能又丝毫的疏忽大意.为了你,为了他,为了大家,我们要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建设21世纪的法治,文明的中国的重任要落在你们的肩上.所以

15.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五

一般幼儿园的上课模式都是很老套的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等, 忽略了他们自身的爱好, 从而也无法真正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 现在的幼儿园大多采用“兴趣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在提高幼儿兴致的同时, 也让他们从中领会到安全这一意识需要逐渐增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可以排列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而这些小动物旁边都会有一个安全小常识, 教师安排孩子们进行集体小游戏, 让每个孩子按照抽签的顺序依次上黑板来, 在清楚地辨识每个小动物的同时, 还要尽力表达出小动物旁边的安全小常识所要描述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带动全班的学习兴致,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更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对安全这个概念熟记于心。

二、通过日常小事来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在很多生活琐事上面都充满着危险性, 如果不加以好好防范, 很有可能对其身心造成危害。所以, 教师要加强对孩子的教导, 利用身边的小事让他们牢记。比如, 在幼儿吃饭的时候要让他们使用勺子不能用叉子或者筷子, 那些都是锋利的武器, 很容易划伤其他同伴的脸颊。在幼儿出去做游戏的时候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让他们结伴出行, 不能使其单独活动, 这样会加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还会导致孩子的害怕心理, 使其不愿意与家长老师沟通, 这样更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在讨论问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工合作, 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全方面地让他们开动脑筋与同伴互相探究。如果遇到更大的困难还可以让他们回家问父母, 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

随着现在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 带给了人们便捷的生活条件。当然也带给我们安全隐患, 其中特别是对没有分辨能力的幼儿。由于幼儿天生的活泼与好动, 在管理方面会让教师与家长更加花费心思和体力, 所以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管理方式, 对他们悉心教导, 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

摘要:现在的幼儿园在上课时大多采用“兴趣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幼儿的自护能力和自辩能力, 让他们自觉地对其产生兴趣。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身边的小事情作为教学案例, 然后将其简单化, 最后利用平时上课的时间传输给孩子们, 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兴趣课堂”,日常小事,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6.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六

【关键词】幼儿 安全教育 家园一致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09-01

幼儿期的孩子活波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是此阶段也是幼儿身体身心发育的阶段,由于幼儿的年龄大部分在3到5岁,因此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淡薄,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活动空间大,交往多,这也使得幼儿处于更加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万般照顾,不如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学会自护,为幼儿进行安全指导,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途径

(一)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安全的环境。

在幼儿入园时,教师要进行安全检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要利用晨间接待检查幼儿是否将危险物品带入园,如:糖、瓜子、果冻等危险食品,减少事故隐患。

(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在活动区,教师组织幼儿自己制作并张贴各种安全标志。如禁止触摸的标记、禁止攀爬的标记、下滑危险的标记、急救电话110、120、119的标记等,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方法

(一)利用游戏,让幼儿从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将安全教育活动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在玩中学,自己体会,自己探索什么是安全。使幼儿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主动建构安全知识。例如,在开展角色游戏中设置了岗亭、红灯、人行道安全标志等,让幼儿扮演交警,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并知道坐车不把头伸出窗外等安全知识。游戏中设置模拟电话,幼儿可学拨打各种求助电话,如120、110、119等,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应急措施,遇到意外知道求助。幼儿不仅在愉快的游戏中体会到了快乐,而且丰富了感性经验,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二)借助故事,儿歌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故事的内容和形式完整而多变,符合孩子直观的思维方式,具有“指涉自我”的作用。故事尽管叙述的多是他人发生的事情,以“拟人化”的物体最为普遍,但“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孩子很容易通过投射、移情作用,与对象产生情感的交流,通过想象的方式,把情感投射到故事中去,“置身”于情节中,获取介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之间的“准经验”。如故事《小熊和小鹿》中讲的是小熊把豆子往鼻孔里塞,当它觉得呼吸困难时,就用手去掏,谁知越掏,这些小东西越往鼻子里滑,后来连鼻血都弄出来了,才吓得大喊朋友小鹿,小鹿赶紧将小熊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紧张的抢救,小熊终于脱离了危险。之后,我组织幼儿将此故事进行了讨论,让幼儿自己总结不能将小东西放进鼻孔,如遇到危险,应请家长帮忙或上医院请医生救助。让幼儿在愉快、热烈的讨论中领悟自我保护的方法。

2.儿歌语句简单,内容生动,节奏优美、易学易记,很适合幼儿歌唱吟诵。教师也可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在路上跑和玩”“火柴棍,不能玩。电插座,有危险……”等等。

(三)借助多媒体,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小,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具体形象性,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通过感知具体的形象,获得直观感受,丰富感性经验。多媒体课件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让幼儿学当“安全小卫士”,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护能力。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安全小卫士”。“安全小卫士”负责检查教室及户外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并请幼儿为这些危险位置设计标志,并张贴。

17.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七

将安全常识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相结合学生中有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让他们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道其所以然。学校在组织学生春游、爬山、游泳、参加劳动时,班主任一定要把安全常识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来做。此外要重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夏天,进行防溺水和饮食卫生的教育,不随便去河边洗澡,不随便吃生冷食品及路边卖的不卫生食物等。每逢过年过节,小学生喜欢放烟花爆竹,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火防伤害事故的教育等,把安全常识的教育与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结合起来。

18.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篇十八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父母需要给孩子机会锻炼自我管理能力,从小事做起。

【亲子现场】

案例1:

小米明年就要上高中了,可是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她都是个让妈妈很担心的孩子。到现在,小米都没有洗过一次衣服,学习计划、作业检查一般也都是妈妈代劳。妈妈觉得孩子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这样才能适应高中生活。

因此,妈妈刻意将生活中的小事交给小米自己完成,她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叠衣服,在学习上,妈妈也不再插手,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的好习惯。最初,小米是无法做到管理自己的,但妈妈给她讲清了其中的要害关系以及今后她将面对的生活,小米意识到了管理自己的重要性。在妈妈的帮助下,上高中之前,小米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对此,妈妈很欣慰。

案例2:

李惠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一直认为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对李惠关爱备至。

从小时候起,妈妈就宠着李惠,帮她穿衣服、洗刷,吃饭都是把碗端到她的面前,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妈妈的宠爱,变得很任性,只要妈妈不按照她的意思做,她就会哭闹不停,一点儿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

李惠上学了,她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头疼。大家一起吃香蕉的时候,她竟然不知道香蕉是要剥皮之后才吃的;别的同学不小心碰着她了,她就会哇哇大哭,让老师束手无策。此外,李惠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其他同学要差。

妈妈了解到李惠在学校的表现之后,开始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方式了。

【专家剖析】

自理能力是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是孩子学会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必备能力,这会帮助孩子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98%的父母担忧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这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病。但是这个心病大多数是由父母自己制造的。

父母常在爱的名义下,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处理好一切困难。有的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事事依赖父母;还有的孩子,内心已经萌发了自己照顾自己的意识,却苦于父母的压抑,无法施行,而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小时候,父母剥夺孩子的自理权利,等孩子大些了,却抱怨孩子懒、不会自理,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足够了,这是教育的误区。读书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总要进入社会,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代替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美德。因此,父母在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认识到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可是孩子的社会经验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方面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也随之提高。

孩子如果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还可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养成独立的优秀品质,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明确的意识,孩子才会自觉遵循,把自己的需要和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像对待吃饭睡觉那样,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和二战后,都是世界的风云人物,他的愿望是从政、做首相,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曾担任《晨邮报》的记者,到南非战场采访,并且积极写作,靠撰写文章赢得名声,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结识权贵,发表演讲,树立政治威望„„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付诸实践,等待时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我管理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识,自觉地管理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

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然后在实践中孩子才会慢慢掌握。父母可以为孩子介绍自己或成功人士的自我管理的经验,让孩子学习和效仿,帮助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新方法。下面是3种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系统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此方法是将孩子的成长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去研究、设计和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孩子的成长更加符合教育和成长的规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孩子的发展。向孩子解释系统的自我管理方法,遇事就可以多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最佳方案,少走弯路。

行为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行为直观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受孩子思想的支配而表现在外面,人们评价孩子也往往通过他的行为,从行为进行评估和纠正,可以帮助父母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消灭于萌芽状态,帮助孩子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方法。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是源于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帮助孩子预见某种决定或行为的后果,能够大大提高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使孩子的人生获得主动权。

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孩子就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父母要让孩子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管理自己。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为孩子包办代替,这会使孩子形成“只要我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就会帮我去做”的意识。因此,父母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在信心的鼓舞下,孩子会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王辉小时候,妈妈总是会为他做好很多事情。他想自己试着穿衣服,妈妈不同意;他想自己吃饭,妈妈硬要喂他。王辉。觉得自己可以做好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欣喜于孩子的想法,于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他第一次穿衣服时,竟然将扣子系错了,妈妈看到很想笑,但是她觉得这是孩子的第一次,于是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见到熟人就跟别人夸奖一下:王辉会自己穿衣服了。王辉听到夸奖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情更高了。

明年他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对他一点也不担心,她相信孩子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管理,那么,就很难相信他会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自己。

只要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办。衣服脏了,教给孩子如何去洗;孩子的房间乱了,教给他自己去整理,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渐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偶尔会大喜大悲,偶尔会焦躁不安,而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知道应该如何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协议,比如当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他买某件东西而大哭大闹时,可以用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孩子看到后,就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有一天,爸爸给了他一袋子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和他人吵架时,就在家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以后的几天,他稍微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每天钉的钉子也变少了,并且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难。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一天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下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钉子都拔光了。他高兴地带爸爸来到篱笆边,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会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就好像是在他人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所以不要去伤害他们。”

父母只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孩子在说脏话的时候,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已经成为习惯了,所以改正起来很困难。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以宽容的心态来原谅他人的过失。

同时,父母还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式,如:鼓励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或是其他人,以缓解内心的不快,还要教孩子不要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暗示自己。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以此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方法五: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就要教给孩子在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学校里应该注意的常识,比如要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怎样使用文具,并且要教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具等。

每天一回到家,姜菲就打开电视,看完电视再去做作业,常常做作业到很晚,这天,姜菲做作业都到十点了,还没有做完。

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她的身体和学习,于是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她先看电视,后做作业,就以减少她的零花钱为惩罚。在严格的规定下,姜菲自觉地克制自己,回家后先认真做作业,然后再看电视,有时候作业多了就不看电视了。姜菲慢慢地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

父母要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不要代替孩子做作业或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父母那样做,孩子就会认为那是父母的工作,自己就不会检查作业了,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检作业,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上一篇:个人业余时间安排表下一篇:陶瓷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